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时间:2022-04-09 12:06:26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1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中年级素描兴趣小组成立初,我就决定在成员中选拔几位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中年级的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中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引入了想象绘画和装饰图案设计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中年级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2

随着英语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回顾这学期英语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年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本学期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有一部学生分本身就对英语充满了兴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因此,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组织英语兴趣小组的首要任务。在本学期的英语兴趣活动中,如何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科组大胆使用内容生动,色彩绚丽的课外教材,以新的切入点进行英语教育,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用英语演情景剧、唱英文歌、英语小游戏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从而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学生对英语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校本教材的知识传授,但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很多时候对我们生活起实际作用的英语知识书本上并不一定有,所以在兴趣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科组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种英语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例如自编英语小故事,安排课后读英语小故事,看英语动画片等,让学生多接受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的实用性!

三、增加学生口语锻炼的机会:

说到底英语还是一门语言课,仅仅会写会听是不够的,因此能说会说才是真正的重点,因此我们科组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用英语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做到“nochinese!”。主要通过学生跟读、师生对话、学生相互情景对话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口语锻炼,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真正领悟英语的精髓,而不是单纯的学“哑巴英语”。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五、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习惯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本学期初我就对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及家长做出了要求,必须养成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听听英语或晚上睡觉前听听英语,一个星期结束了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等等。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科组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科组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范文二: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学期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在此对本学期的活动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有一部学生分本身就对英语充满了兴趣,但是基础较差。因此,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组织英语兴趣小组的首要任务。在本学期的英语兴趣活动中,我大胆的尝试了用游戏的方式和观看英语动画片的方式,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从而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我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三、增加学生口语锻炼的机会

说道底英语还是一门语言课,因此能说会说才是真正的重点,因此我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主要通过学生跟读、师生对话、学生相互情景对话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口语锻炼,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真正领悟英语的精髓,而不是单纯的学哑巴英语。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以上就是本人在本学期的兴趣小组教学工作总结。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希望在下个学期里,取得更好成绩。

【范文三: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学期英语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年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本学期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教学方面

在教学过程当中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去迎合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个孩子都在其乐无穷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本学期的英语兴趣活动中,我大胆使用课外教材,以新的切入点进行英语教育,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用英语演情景剧、唱英文歌、英语小游戏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从而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有真正让他们的思维活动起来,才能良久地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愉快。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1、模拟交际情境。情境表演最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为了表演成功,学生往往会积极而精心地设计表演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内容已嵌入学生的脑子里。例如学习了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从Hello!Nicetomeetyou!到Goodbye!Seeyou!从姓名What’syourname?到年龄Howoldareyou?学生在这样的情景表演中锻炼了交际口语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学汉语如此,学英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社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英语。如在教学《Doyoulikeapple?》这一单元时,我把众多的水果带入课堂,学生学得特别带劲,而且还拓展、延伸了知识面。情境表演时除了真人表演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表演木偶戏,这样效果会更好。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3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踢毽子活动,本活动总点发展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够独立不依赖他人,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我们总结了几点如何才能踢毽子踢得很好:

一:用心感受踢毽子活动中每一次起脚的机会。

踢毽子活动,给学毽子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它是最受踢毽子的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参与踢毽子活动。学生可以再实战中检验自己学习的训练情况,也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训练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围毽实战中,相互传接,斗智斗勇,增加了学习踢毽子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重任在肩,一定要认真负责,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注意观察来球的趋势。大脑迅速做出合理判断,以最合理的步法,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合适的踢法做出处理,完成整个接球任务。在这里着重说明的是一定要高度重视对来球的预判和身体的快速移动。良好的步法是踢毽子的灵魂,不要祈求每一个来球都那么“称心如意”,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救球意识。在毽子未落之前,绝不轻易放弃。只要努力,就可能创造处意想不到的机会。

二:踢毽子要养成良好的分析总结习惯。

踢毽子活动中,要想学得好又快,一定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要切合自身实际的训练计划。要保证质量按时完成,每一场比赛结束后,要善于分析和总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比赛中的一个灵活的转体动作,一个非常到位的凌空跳跃,一个富有创意的动作编排,一个极具技术含量的经典球等都要在比赛中努力体现出来。

这几点总结:我觉得能帮助我们下次在活动中更加展现每个人更好的一面。在活动中我们采取的是围踢形式。三个人一组。一个人最多踢2下,三个人再多踢5下。哪边赢,哪边按顺时针转圈;哪边赢,哪边发球。发球必须过网。发球踢球。不能过毽子内线。

为了贯彻落实好我们的工作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活动提高我们自身能力,增强体质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为目的。

在这样阳光的日子里。我们秩序井然,表现了顽强的意志和极高的集体荣誉感,这次比赛我们提高学生水平,展现了各班崭新的精神面貌。

总之,各个班的学生在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表现了各自班风班貌。丰富了我们生活。希望各班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活动的意义:同学们在增加体质,强健体魄的同时有得到了快乐,增进了大家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身体发展。锻炼健康体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为促进果断性的健康发展,应使从有目标,充分体现活动的全员性和普及性,在本次各班级活动实践中,我们恰当安排活动程序,控制每个活动环节。使之环环相扣,热烈而有秩序地开展。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体育教学;初中学生

一、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毕业的连续三届初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文献材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对本课题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统计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访谈法:通过非正式谈话了解情况后进行整理分析。

二、班级体育兴趣小组的含义

1.班级体育兴趣小组的特点及作用

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一种好的形式,一般开设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田径等项目,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同学们在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对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2.班级体育兴趣小组与我们通常所指的课外体育兴趣小组不同,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1)参加活动人数差异大。在成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前,2005届初三3个班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人数加起来是45人,占总人数的42.1%。在成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后,2006届初三3个班学生参加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是102人,占总人数的95.3%,提高了53.2%。活动人数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课外体育兴趣小组受到场地、器材、组织安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参加人数受到限制。

注:*其他指武术、羽毛球、田径等项目

(2)参加活动的兴趣程度不一样。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是同班同学或同年级同学在一起活动为主,由于年龄结构、体育基础、活动能力等基本相同,兴趣程度自然很浓,而学校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是不同年级学生在一起活动,由于年龄大小不一,体育基础有好有坏,活动能力有强有弱,兴趣程度会大大受到影响。

(3)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组织工作是由各班体育委员和兴趣小组组长完成,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协助其完成,而学校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和组织工作是由体育老师一手包办。

从表3、表4、表5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达标部分成绩在未建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的2005届初三学生的达标及格率为96.3%,而建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后2006届达标及格率为98.5%,2007届达标及格率为100%,逐年提高。同时优秀率也逐年提高。另外,笔者在查阅这两届初三学生原始达标成绩过程中还发现50米跑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耐力项目800米跑,提高幅度较小,2006届比2005届平均只提高2~3秒。前抛实心球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由此可见,耐力方面的练习在以后的课内外必须加强。

从三届初三中考成绩对比来看,总均分从2005届的29.5到2007届的29.8,两年提高了0.3。从三个表格中明显看出,29分以下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减少幅度很大,2005届初三为9人,占总人数的8.3%,2006届初三为8占总人数的7.5%,2007届为4人,占总人数的3.7%。在29~30分数段里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幅度也很大,2005届为98人,占总人数的91.6%,2006届为99人,占总人数的92.5%,2007届为105人,占总人数的96.3%。

从表6中明显看出,本校达标率和中考成绩从2004届的三校最低到2006年三校最高,而两所兄弟学校达标率、中考成绩虽每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建立班级体育兴趣小组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作用是很大的。

三、对开展班级兴趣小组的几点建议

1.正确引导,科学管理

班级体育兴趣小组作为新生事物,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和大力宣传,广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此活动中,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此项活动顺利开展。形成科学管理制度也是开展此项活动的又一重点,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此项活动,必定会改进和完善整个活动的全过程。

2.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

经常性地给学生们灌输健身的好处,对他们喜爱锻炼的项目加以辅导,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感觉,找到乐趣,从不了解体育到积极参与体育,从不了解某个项目到积极参与某个项目。

3.合理选择活动内容,认真制订活动计划

要把大多数学生喜爱的项目列为重点。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密切配合,协助体育委员和兴趣小组组长制订好活动计划。

四、结论

实践证明,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有别于学校课外兴趣小组,这是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需要的一种活动的组织形式。试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当今改革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一步完善班级体育兴趣小组的重点: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教育的命根;抓好“一个掌握,两个培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所以,认真搞好班级体育兴趣小组,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5

1、学校重视组织健全,营造校园文化

学校把艺术社团、兴趣小组工作列入学校学年计划之中,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为了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顺畅进行,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杠杆和动力,从2004年起,学校提出了“实施午间开放,提升办学品位”的口号,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突破唯分数论的藩篱,为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校确定一位副校长分管体艺工作,成立了艺术中心,重抓音乐教研组、音乐社团、兴趣小组的组织落实、指导监控、检查评估、总结鉴定、推荐推广等工作。

2、计划周详管理规范,创建教学模式

我校专门制定学校午间课表,实现了艺术兴趣活动课程化、课时化。学期初始,学校会下发午间活动记录本,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制订活动计划、排练计划,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活动总结,使兴趣小组活动有目标、有手段、有措施,形成一套有效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教学管理模式。

二.点燃热情,让学生显山露水踊跃参与

1、创设载体吸引眼球,营造良好氛围

为全面开展艺术兴趣活动小组,我校进行深入广泛的校内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每年九月,新学年伊始,我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成果展示活动,有独唱、合唱、器乐独奏、弦乐联奏、独舞、群舞等项目。节目精彩纷呈,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成果,吸引了许多初一新生的眼球,成为新生们了解艺术兴趣小组的窗口。

2、多种途径发掘生源,鼓励人人参与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活动小组,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新学期开始,音乐老师到初一年级各班调查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广泛发动,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参加兴趣活动。学生填写《学生兴趣小组申报表》后,进行汇总登记。

三、拓宽空间,共享艺术快乐展现别样风采

艺术兴趣小组的开展,在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特长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特长生,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与支持。随着兴趣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很多学生还自购了练功服、乐器等。大多数学生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对艺术学习和其它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不断增强,校园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以一天为例,早晨,铜管乐队的排练让校园乐声袅袅;集会时,班班齐唱校歌,在悠扬的旋律中懂得珍惜和拼搏;广播操时,学校自创的课间Prapra舞,跳出了快乐与自信;午间开放时段,个性化的校园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成了孩子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下午作业整理课后,学校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的活动,更使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

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艺术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艺术的快乐,展现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有效地激发我们全体同学追求美好生活和艺术真谛的满腔热情,为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四、不断反思,愿为学生青春无悔不断探索前行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预期成果,充分说明,我们以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实践,所确立的艺术兴趣活动课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有利于规范艺术兴趣活动课教学,提高艺术兴趣活动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课程改革精神。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尝试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具体学习习惯,再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六方面”展开。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离不开课堂数学知识的背景介绍

从七年级代数开始,数学进入了式的运算阶段。字母代替数,使数学一下子抽象了许多。怎么让学生牢牢掌握教材中新出现的知识,如单(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等,我认为应通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的产生背景。学生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后,不但能更好地理解结论,而且能逐渐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虽然不可能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发现重大问题,详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介绍知识背景,学生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记结论了。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学习动机逐步向较远较高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富有社会意义。要想激发学生可持续性的学习动机,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求解经验,经历的活动过程,都是在品尝各种感受,如焦虑、惊奇、失望、兴奋、满足、喜悦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学生在兴趣小组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会受到教风、学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中,数学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事等

在小组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历史,让学生沉醉于人类数学发展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称作“祖率”。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乱兵之手后(死前他正在地上演习几何题,并对乱兵说:“不要弄坏我的圆。”)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的著名定理。

类似以上的故事数不胜数,结合教材,根据所学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讲解给学生听,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发现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美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充盈着我们的生活,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并用心体验,枯燥的数学也有它不一般的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快乐无忧的童年早已远去,只剩童年的歌谣还在传唱。数学中的三角形也是我们生活的常客,T台上总可以看到各式图案的衣服,当然,运用得更普遍的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海印桥的结构就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既美观又安全,那些爱美的女士也要感谢三角形,不信,看看脚下,高跟鞋是不是与地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让她稳稳地站着?线段的黄金分割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此而构成的长方形给人们以“匀称美”的感觉。然而数学的发展已经证明,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成为初等数学中对称,和谐美的典型例子。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在口腔比较解剖学范畴内,符合0.618,这个比例的六龄牙(六岁时萌出的第一颗大磨牙)。由于其牙冠大、牙尖多、咀嚼面积广、牙根分叉结实等特点,显出它“与众不同来”。它不仅在咀嚼食物时发挥作用最集中、担负咀嚼压力最大,而且在维持颜面下三分之一部位的端正(面容),和保持上、下牙弓间的咬合关系,均起着重要作用。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性、对称美,激发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操作、观察和创造能力。

五、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生活中存在大量丰富的数学问题,将它们生动而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触和思索这些问题时,不断调整和搜集自己已有的和需要的数学知识,运用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但需要掌握的能力,使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融为一体,通过概括、抽象、反复思考、构建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7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教学;课堂设计;学生分析

一、营造氛围,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

小学3~6年级的学生处于9~12岁之间,这正是儿童身心发育时期,各种器官的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和高级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于模仿的特点,他们的感知能力强、形象思维好、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较小,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个词,每个句子而兴奋、激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小学生处于无意注意阶段,唯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但是,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似乎不太容易,因为它毕竟不像我们的母语,说起来不顺口,用又无处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设一个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

二、重视活动,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活动目的可分为课堂练习型小组活动和检查反馈型小组活动。课堂练习型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并且设置一些引导性语言环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从而让他们感觉学英语有用。

检查反馈型小组活动可单独安排,也可安排在课堂练习型小组活动后,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教师心中有数,便于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小组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one by one,two by two”等多种形式交替进行,使学生时常感到新鲜,持久地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竞争意识也非常强烈。渴望老师的赞扬,表现欲强,多样的竞赛形式往往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采取小组或个人竞争的方式,让学生你追我赶,并通过小组比赛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乐于参与,参与争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表示动作和指令的词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按照老师的指令作动作。比如,“Touch your nose ! Point to the door ! Show me your pen ! Go to the living-room !”等短语。我让学生听我说指令,当我说到“Show me you pen !”时他们就要把钢笔举起来,做错的或作慢的淘汰,最后获胜的能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分游戏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在上课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对了一题,就可以为该组赢得一分,如果有同学开小差、讲话的被其他组的同学发现的就扣一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开动脑筋,还能约束学生的纪律,让他们认真听课。上课结束,得分最高的一组成为今天的优胜组,得到全班同学的鼓励,同时,得分最低的一组要为大家唱歌或表演。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多媒体进入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相当普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肯定,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课件、VCD,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鲜亮动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地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克服困难,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愉悦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相当一名号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的这个力量。”教师要不吝惜表扬,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渴望老师的认可,教师的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都可能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2.重视分层指导

要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和学生实际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1)学生分层

把班上学生按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20%;B层为中等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65%;C层为学困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15%,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动层次组,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设计练习,分层布置作业,以解决学困生,甚至是中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8

一、开展兴趣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会展现和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受到课堂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和感悟。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累兴趣的同时,激感共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提升,对终身学习和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组织语文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开设的所有课外活动均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相符。组织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是对现有语文知识学习的检验。例如,朗读竞赛、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等等。在传统的默写中加人竞赛的元素,有效改善以往单纯默写的枯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结束后,如果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就必须组织进行单元复习,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以上一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成语的第一字,依次进行,并以最后得分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独立活动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与自主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弃组织指导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独立自主发挥创造力,也正是教师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和指导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不同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选择、独立组织和独立参与活动的自由,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通过精心计划、周密安排,檠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并在活动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示活动方法,纠正活动偏差,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参谋、顾问和指导者的作用。

四、紧扣校园文化生活设计活动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在这一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成长?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编辑文学小报、学习小报是近年来在小学课外活动中运用较多的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从小报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框架的安排及美术排版等都让学生自主进行,还要在班级进行评比活动,配合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在橱窗中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有更充实的内容,为了出一张精品小报,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借鉴一些优秀的习作,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研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充满童趣又美观大方,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具有文化气息。

五、要不断总结开展课外活动的经验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9

【关键词】幼儿差异;多元兴趣;积极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2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1-0056-01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幼儿都是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平等个体,没有好差之分。没有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人是无能的。正常的人都具有多元智能,但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之分。智能的不同组合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实施兴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尊重幼儿差异,扬长避短,促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一、寻找差异,分析原因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表达想法、认识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每个幼儿在智能的发展和表现上呈现不同的形态: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反应迟缓;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不善言词,等等。智能的发展不同也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不同;有的主动热情,有的温和好动,有的则是被动型的。为使这些被动的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我们通过家访、和幼儿交谈、观察幼儿日常行为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幼儿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和家庭因素差异等类型。

二、多种活动,促进互补

发现了差异的存在及类型,我园教师便采用互补、互动等方法,来保证幼儿对一日活动的持久兴趣。

1.榜样带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树立榜样,并通过与榜样的交流和互动,来促进幼儿自发学习,这是培养幼儿某种能力、激发幼儿某种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榜样带动法特别适用于小年龄幼儿,因为他们好模仿。这一时期的幼儿,他们的榜样往往是身边熟悉的人,如教师、父母和同伴等。因此,教师和家长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要尽量用积极的情绪、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以及准确的动作来引导幼儿模仿。另外,能力较强的同伴也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但是这些榜样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及时推荐以及给予自主创新活动的空间。

2.评价激励。

由于幼儿间存在差异,所以他们日常表现、反应速度和作品的质量都是不一样的。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为增强不同能力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是要注重幼儿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有时幼儿的作品需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才会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因此,除了由教师评价外,还可组织幼儿进行自评、互评,让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这能使成人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也能使不同能力的幼儿有自信、大胆的想象力,逐渐增强幼儿对各种活动的兴趣。

3.组合互动。

友好小组:幼儿与平时关系较好的同伴自发组成小组来参加活动,形成一种自由的、直接的、自发的沟通环境。在组建友好小组前,教师要让每一个幼儿知道小组建立的目的,特别是针对能力强的幼儿,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帮助其他幼儿。如“认识空气”活动,教师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和使用塑料袋、气球、打气筒、手绢等物品,探索空气存在的奥秘。幼儿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寻找和总结结果。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很快想出了一些新的活动形式,得到了同伴们的认可,从而在同伴中树立了威信。而其他的幼儿则在活动中不断地尝试操作。一段时间下来,有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敏捷度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

互帮小组:幼儿的兴趣不同,经验不同,能力也不同,但是不同的幼儿之间能力可以得到互补,某方面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这方面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发展。因此,基于能力差异,组织幼儿形成活动团体有着很好的效果。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没有将幼儿的座位固定,而是让幼儿进行自由组合,使幼儿在活动中可以相互观摩、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与分享。

灵活组合:有的活动小组需要根据活动内容来灵活组合。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排出不同的队形,如马蹄形、双圆形等。教师通过座位队形的变化,为幼儿创造更易交流的社交环境,促使幼儿之间进行互相帮助、互相模仿等差异互补的行为,以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交叉组织。

集体、小组和个人是幼儿最常用的三种活动形式。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力求三种形式交叉进行,哪种形式容易实现差异互补,就先采用哪种形式。如表达类的活动适于组织幼儿集体进行,探究类的活动适于小组或个人进行。但是,无论何种形式,最终总需要在集体中提炼总结,从而把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我园的特色课程“混龄自主选择活动”中,教师便经常交叉使用以上三种活动形式。如在“小精灵电视台”中,既有集体分享经验活动,又有“大带小”的小组活动和个别的采访活动,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经验,充分感受。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10

一、课前精心准备,激发学生兴趣

1、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认真学纲,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优化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的生物学知识,从知识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方面应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准确性和精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中语言规范流畅,语速快慢适度,语气亲切和蔼,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广博的知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

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必须知识渊博,尤其专业知识更应宏厚、扎实,所以平时要博览群书,积累资料。从各类文章中广泛获取知识,按类分册记录在案,以便在备课时查阅。如能把平时积累的小知识、小资料与该课知识结合,使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开阔了视野,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正确导入新课,对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导言,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以生活实例设疑导入。如许多高等植物和动物有雌雄之分,人类有男女之别。以我校学生高考体检的色盲表现情况来看,发现男性大于女性,为什么有些遗传性状对雌雄后代的影响不一样?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就是本节的教学课题。这不仅在组织教学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高了。

2、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就生动地说明了直观的价值。学生对直观教具和手段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课本上有许多彩色插图,讲细胞结构时可以利用各种细胞模型如动植物细胞、细菌、蓝藻等,再结合彩图,让学生边讨论边看边讲,“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各部分名称”、“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在哪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等等,使学生明确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态和功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利用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是在观察、实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家们得到的一个个可靠的有价值的科学结论,都来源于对大量实践、实验活动的总结和概括。

1、开好开足学生实验

实验能增加学生的感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例如,学习脊椎动物各纲时,课前事先准备鲫鱼、青蛙、家鸽等代表动物,课堂上边讲解边解剖。第一次学生可以边观察边动手,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有关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且印象深刻。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基本都能做,实验材料缺乏时,同学们也能主动寻找。有部分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不但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能力。

2、利用实验化解知识难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授课时,可以通过做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实验也可采用多种方法,授课前几天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小时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带进教室;另外也可把实验过程制成不同步骤的投影片,或设计成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展示光合作用过程。

3、改进部分实验

学生实验做多了,不但会做,还会思考。如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叶片时用2毫升的丙酮,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效果欠佳。能否用其他方法呢?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有的同学问我是否可改变丙酮用量,观察实验效果。于是我们将丙酮用量分成三种,分别用于三组实验,第一组丙酮取3--4毫升,第二组丙酮取2毫升,第三组丙酮取1毫升。实验结果出来后,经过比较发现:第一组现象明显,实验效果较好。又如讲授初中生物“心脏”一块内容时,课本采用的是演示实验观察猪心的结构,课堂上无法让每位学生都观察到。于是我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边听老师讲边观察手中的实物,通过自己的手,增加了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四、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1、选择热点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如在讲“无性繁殖”时,联系植物的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为动物的无性繁殖开创先例,也为保护珍稀的动物如大熊猫、人类的器官移植等方面提供了探索的途径。又如在介绍基因时,联系轰动世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引导学生分析,基因草图的绘制对人类生存的利弊,转基因的植物的培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将这些课外知识合理地穿插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简短扼要、通俗易懂又不失有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大因素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11

                                                    苏州市第十中学     戴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许多同学在踏进中学大门的同时就已经担心起能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如果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希望知道数学的魅力在何处,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若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的数学教学将变得更有意义了。在此我想谈谈,如何利用数学兴趣小组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兴趣小组在许多同学眼里是已经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才参加的。更或者是有希望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才参加的。这样的兴趣小组就变成了数学提优小组,或者是竞赛辅导小组。我认为兴趣小组,提优小组,竞赛辅导小组应该分清概念它们是不同的。兴趣小组应该是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加的。没有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变的有兴趣麽。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事物过程本身的激发,而是由于意识到活动的目的,任务或后果对我们有重要意义。当然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小组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它是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参加的,特别是现在还不感兴趣的同学,如果能让兴趣小组的活动吸引他们来参加,那么兴趣小组的目的就达到了。

    数学兴趣小组定位在“数学是有用的”这个角度全方位的向同学们介绍数学的方方面面,从而激发数学兴趣。在组织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将思想教育贯穿到数学教学活动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具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及联系所学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背景介绍或实际应用。数学是有用的,有用在哪些方面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分别向学生介绍,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介绍背景知识,培养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从初一代数起,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而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当然,不可能要求学生向数学家那样去重新发现问题。但是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学生也就不只是简单的死记结论了。

    初一代数首先出现代数式。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用字母代替数。幼儿学数,总是和量连在一起的。比如,2只苹果,3支铅笔。到了小学已经不满足于具体的量了,而喜欢学比较抽象的数。这时,2不仅可以表示“2只苹果”,还可以表示“2本书”,“2个小孩”等等,它的意义更广泛了。所以,从量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到了初中,我们不满足于具体的数了,需要进一步抽象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超越具体的数量,一般地表示某个量。这时,一般的表示比具体的表示具有更重要更普遍的意义。例如,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公式a×b=b×a来表示,这里a、b表示什么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数是用一个单位去量它的同类量而得到的结果。它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抽象所以用处就更大。而字母又是数的进一步抽象,它可以更加一般地表示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规律。如果说一个数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内容的量。那么,一个字母就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意义的数,它的作用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12

【关键词】趣味物理实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难而进,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有了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有了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才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八年级是初中物理的起始年级,学生一开始比较新奇,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我们想到了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些实验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实验都是以教学和课堂的知识相联系的,无论是实验过程,还是实验仪器,往往都是教材和教师安排和设计好的,虽然体现了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但是学生却很少能真正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来,再加上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学生还是看得多,做得少,真正能够全员参与的机会就更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何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呢?我们把目光放在了课堂教学以外。

所以在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学科活动,我们经过精心设计,组织了生动有趣的“物理趣味实验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分四个部分来进行,首先是实验设计阶段,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余时间上网、查书找资料,通过自己的兴趣寻找和设计教材以外物理相关的趣味实验和制作,明确实验方向,其次是教师辅助阶段,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趣味实验与制作和教师时行交流,教师主要就安全性、可行性和器材的准备等情况给予一些建议和意见。第三就是实验准备和实施阶段,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相关的器材并进行实验,同时进行录像。最后是总结和评比阶段。学生把把实验录像和实验报告交给教师,经过一个半月的组织和实施,老师将收到的实验作品时行整理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自己准备器材,自己学习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自己动手实验并进行录像,自己根据一定的格式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所有内容都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分小组合作进行。这几次活动组织得很成功,通过几次活动,我发现组织这样的趣味竞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习物理和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

在实验活动任务安排以后,就有很多学生对这项活动充满兴趣,纷纷上网、查收,搜集相关的材料,找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设计,可能有一些实验他们并没有学过,但是这没关系,只要他们感兴趣,可以先通过相关资料进行了解,这也是一种自己学习的过程。

比如在活动中,八年级有的同学想“研究生活中常见液体的导电性”,这个内容是人教九年级的,他们还没学到,不过没关系,鼓励他们试试吧。于是他们找来了蒸馏水、盐水、食用油、酱油、醋、淀粉水、医用酒精、碘酒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也有同学想试试一根筷子是不是真的能把一杯米提起来,如何再现指纹、用隐形的墨水写字并再现、用不同颜色的液体做成一杯美丽的“鸡尾酒”等等,这些有趣的实验、有趣的现象,有趣的实验原理真的让他们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在活动中学会分工与协作

在设计实验阶段,小组同学展开充分的讨论,每个人各自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再讨论并统一。在准备实验阶段,有人制作和准备实验器材,有人提供场地,有人提供家庭物品,有人找来DV、手机等录像等,同学们真是各尽所能。在实验阶段更加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有人组织实验、有人操作实验、有人记录数据、现象、有人总结、有人录像、在实验中出现问题,还互相讨论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当然也会有矛盾产生,但大多都能自己解决。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多了,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在活动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设计阶段,学生只是初步有一个想法,然后进行初步的设计,但是整个实验过程也许并不严谨,有时候变量不唯一,有时候对实验的时间、程度、力度把握不好,实验就人失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和他们充分交流,对他们进行指导,鼓励他们不怕失败,再次实验。

比如,在“研究各种液体的导电性”的实验中,他们原来设计的实验是用一节电池,我就提醒他们,有的液体可能能导电,但是导电性不是很好,使用一节电池的话小灯光如果不发光,可能就把分类成绝缘体了,应该增加电池的数量效果才明显。

四、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的耐心

现在学生生活条件都很优越,有很多学生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一遇到失败就想放弃。在这次的实验中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比如在“隐形墨水”的实验中,在显影时,总是一不小心就把纸给烤糊了,我就鼓励他们不怕失败,想办法让火焰不乱飘,慢慢移动纸,多做几次。在“研究各种液体的导电性”的实验中,没有给他们实验室的器材,于是他们就自己找来电烙铁,把电池、LED灯、导线等焊接在一起,通过练习,这个小组的同学都学会了使用电烙铁。

五、在活动中培养自学能力

在实验阶段和总结阶段,许多实验的原理都是学生们没有学过的,但是通过查资料,不但能把这些知识学到,而且学会如何使用,甚至有的同学还能举一反三,通过思考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比如有的同学在做“自制鸡尾酒”时,实验本来是用不同密度互相不溶的几种液体进行实验,可是有个同学的突发奇想,用颜料把水染成不同颜色,想试试看行不行,可是发现没有成功,我就鼓励他从实验原理中去找原因,从而发现问题所在。

在我们的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上述作用以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写简单的实验报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鼓励学生自己对录像视频进行制作的编辑等等。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进行实验探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