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场会发言材料

现场会发言材料

时间:2022-04-29 03:26:21

现场会发言材料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1

脱贫攻坚“三落实”现场会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局贯彻落实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责任清单决策部署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责任落实

一是组建领导机构,强化组织协调。调整充实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扶贫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健康扶贫办公室,制定专人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健康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科学动态调整编制配置,全面充实县乡两级艾防队伍力量,确保全县卫健队伍满编运行,并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调整,设立艾滋病宣传服务中心,

二、积极开展宣传,确保政策落实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一站式”报销服务等医疗保障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细则》、《医药爱心扶贫基金使用细则》等。二是自行编制宣传资料。我局自行印制健康扶贫、艾防攻坚、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宣传折页,并进行乡(镇)、村全覆盖发放,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政策宣讲会。统筹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平台,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计生服务员组织辖区群众进行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宣讲会,通过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向群宣传各项健康扶贫政策。

三、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在年初制定当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明确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建立领导分片联系督导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沟通协调,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每月定期与医保局对接,及时统计贫困患者名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群,通过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通知本人或上门收集资料的方式,帮扶相关人员申请医疗救助。三是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工作机制。建立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卫生计生服务员配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户健康体检,医疗救助等工作台账,并逐一制定工作措施,定期跟踪随访,及时销号。四是强化整改,定期开展工作督导,突出实效。对各级督导组发现的问题,局班子全体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进行现场工作督导,对发现的提出整改意见,规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实效。五是开展作风整治,强化履职尽责。依托脱贫攻坚作风整治年契机,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公共作风整治行动,重点从医疗机构综合管理、履职尽责能力、服务水平、医德医风、业务学习等为切入点,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作风整治行动。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2

  下沉警力 前移警务 凝聚合力

积极探索“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

尊敬的各位领导:

    城乡社区警务事关公安工作的根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坚持“抓基层就是抓长远,抓基础就是抓稳定”的理念,有效整合内部警力、资源,不断加大倾斜基层力度,积极探索推行“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公安机关内驱力、战斗力,积极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城乡社区警务新机制

针对当前日益动态化的社会形态、日趋复杂化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城乡社区警务提出的新挑战,高度信息化的工作要求、高度人性化的管理要求、高度规范化的执法要求给城乡社区警务提出的新目标,2012年以来,我们在扎实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城乡社区警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全市积极推行“一村一警”长效机制。主要思路是:在保持现有岗位和职责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把机关警力下沉兼任包村民警,协助派出所专职社区民警开展工作,把警务延伸到村(社区),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提高群众和民警的“双向熟悉率”,推动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深度融合,让有限的警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今年以来,在省公安厅和***市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各方面总结完善、固化提升,建立健全了以社区民警为主体、以包村民警为补充的城乡社区警务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畴的群众诉求,按照内部运行机制及时落实到位;超出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积极探索建立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公安机关为主、相关部门参与的综治联动机制,做到“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从运行情况看,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符合辖区人民群众期盼,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强化保障,规范运作,强力推行“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党委、政府“给力”。***市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将其上升为党政行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考核、专项督导,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信息指挥中心,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为主、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二是公安机关内部“聚力”。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科所队长直接负责、社区民警、包村民警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抽调人员成立专门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协调指导、调查研究、督察考评、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统筹全市整体推进工作。三是社会各界“发力”。广泛整合社会人力、资金资源,积极动员辖区企业、基层组织,发动治安积极分子自发参与,组建义务巡逻队,同时组织安装治安监控探头,购置了大量“气死贼”、“电子狗”等物防设施,营造出警民携手、警企共建、整体联动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基础保障。一是科学规划。按照“统一标准、科学布建”原则,新建、改造标准化警务室80个、警务工作站270个,每个警务室管辖周边相邻1至6个警务工作站,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实现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全覆盖。二是警力下沉。每个警务室确定1名派出所专职社区民警,配备2名辅警,作为主体力量,每个警务工作站从局直单位选派1名包村民警,作为补充力量,进一步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延伸了打击、防范、管理、服务、控制等警务活动的触角。三是信息主导。研发“一村一警综治联动”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公安非标库”,实现录入、研判、交办、督导、反馈、考核网上运行,公安机关和其他综治成员单位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网下有效分工落实。

(三)强化制度保障。一是明确职责,解决“干什么、怎么干”问题。出台《社区(驻村)民警工作规范》、《包村(社区)民警工作规范》、《情报信息处理反馈制度》,明确社区民警、包村民警具体职责,使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常态研判,解决“如何服务实战”问题。出台《情报信息研判工作规范》,固化整体情报研判讲评工作流程,落实每周一研判讲评制度,在特殊敏感时期、节点实行“日调度”,推动打防管控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实现精细研判、精确指导、精准打防。三是科学考核,解决“干得实”问题。制定《社区(驻村)民警工作考核办法》、《包村(社区)民警工作考评办法》,对社区民警分级、分类、分期考核相结合,对包村民警月抽查、季考核,量化考核和绩效考评相结合,同时探索网上得分、网上考核、网上排名的考核结果自动生成机制,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积极性。

(四)强化警务保障。一是倾斜基层,确保民警有干劲。坚持经费往基层投入、装备往基层倾斜,设立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包村民警各方面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包村民警的后顾之忧。二是保证时间,确保民警下得去。社区民警依托警务室每周到社区(村)工作两天以上,包村民警依托警务工作站,每周二下午集中到分包行政村、社区开展工作,每次工作不少于3个小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分包村、社区工作的,需向活动办报备,挤出时间补上,实现民警定期入户走访常态化。三是兑现奖惩,确保民警做得好。出台《奖惩办法》,在政治上、经济上向社区民警、包村民警倾斜,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坚决实施责任查究,全力营造栓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推进,常态运行,“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凸显成效

“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的深入运行,虽然增加了民警的工作量,但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基础工作薄弱的现实问题,实现了警务模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被动打击向主动维稳的转变,单一治标向综合治本的转变,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一)融情交心,基层维稳,民警成了信得过的“自己人”。民警下沉后,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和群众交友谈心,做到了既进得了门,又说得上话,更交得上心。民警成了群众信得过的人。矛盾纠纷做到了事前化解,事中离解,事后调解,确保了矛盾不上交、不转化,不升级,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采集信息,防控严密,社会治安打防管控能力得到“新提升”。强化对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因素的适时采集、动态录入,不断增强信息加工和情报生成能力,有效扭转基础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灵的问题,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的多发势头,为打击违法犯罪、社会管理服务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信息支撑。

(三)扎根基层,群防群治,公安队伍作风实现“大转变”。过去,民警普遍感到做群众工作难度大,有畏难情绪,现在,广大民警主动入户走访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受了地气,感受了民情,从被动干到主动干,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群众工作技能提升了,集中了民智、调动了民力。许多民警也在被理解、被信任、被尊重、被需要中,价值得以实现,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锻炼了队伍,激发了活力。

(四)便民为民,服务到家,公安队伍为民形象得到“新提高”。通过民警主动上门,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促进了平安创建,同时依托本职岗位让户政“窗口”和服务前移,做到警务政务融合、办公管理同步、便民服务到户,如对弱势人群逐户问需、送证上门,对部分没有户口的居民帮助完善手续补办了户籍,为农村易发道路交通事故路段安装了交通安全标识,真正实现了“群众动嘴、自己跑腿”,“群众第一”理念更加牢固。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3

推进模式化管理的实践,产生了初步效果,员工的岗位行为日趋规范,安全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安全可控度有了较大提高。xx年,我区实现零伤害,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创出了我区安全管理最好水平。通过,构建本质型安全环境有力促进了安全优质快速进尺。目前,我区进尺单头月进85米以上,西大巷月进100米,提高进尺效率33%。

谢谢各位领导,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4

<>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队现有职工87人,下属8个生产班组,一个后勤小组。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矿党委“关于开展诚信建设教育年活动的意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不断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下面,就诚信建设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和一些粗浅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诚信观念

***队承担着全矿井下生产主要运输任务。由于服务工作的多项性和不规则性,不得不分为8个生产班组,遍布各个班次。其中,井下三八制**司机班主要担负工作面安撤,掘进排矸、迎头转换及其他无轨运输任务;**班有早班、中班两个班次,负责井上支护材料向井下的运输及各迎头和工作面配件的运送;**班由早中夜及大班四个班次组成,承担井下三八制人员接送及部分支护材料装运;供料班分为早班和大班,负责所有下井支护材料的装车;维修班分成三八制和大班四个班次,分管所辖9种车型,34部车的维修与维护;电修班也分别由大白大夜和大班三个班次组成,承担着井下大型设备及器材的换装和车辆电器系统的维修维护。概括的讲,我们单位的特点是:单位不大,工种不少,人员不多,班次岗位不少。因此,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始终是组织和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个现实,如何抓装诚信教育”这一有利时机,把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把全队的力量凝聚起来,把职工的思想连结起来,是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开展诚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子成员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做什么工作,热情和动力均来自内心参与的热望,要不断挖掘这种动力,就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找准方向。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广泛发动的同时,班子成员作出分工,要求按照各自分管范围,把发动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岗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头,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活动之中,从而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个个都能自觉参与。在此基础上,全队职工人人都写出保证书,积极开展征集诚信宣言活动。截至目前,共收缴诚信宣言78分,以此引导职工不断提升诚信意念,树立质量理念,增强任务观念,坚定服务信念,全队上下形成了“人人讲诚信,事事想诚信”的~氛围。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标准抓提高

诚信建设教育活动是矿党政为全面提升矿井形象,打造济三品牌而推出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矿井实现三年三大步的大手笔,它不仅要求全员参与,而且是一项长期带有战略意义的艰巨任务。我们认为,开展诚信建设教育活动,要着眼长远,抓住重点,突出当前。否则,就会出现大呼隆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的局面。然而,我们始终保持头脑清、眼睛明,工作有标准,教育有重点,方法要灵活。我们当前工作的思路是“构建岗位诚信、工作诚信、质量诚信、经营诚信”格局,形成服务诚信工作体系,为加快矿井实现千万吨目标提供强有力保障。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三个重点,一是针对**运人安全程度要求高,时间性要求强的特点,明确了“立足岗位、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岗位诚信内容;二是针对**司机服务单位头多,运输量大,条件艰苦的工作性质,制定了“作风扎实,服务生产,优质高效”的工作诚信标准;三是针对车辆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的现状,在维修班中制定了“质量第一、精益求精、追求效率”的质量诚信标准。与此同时,还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根据不同的班次和岗位性质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1)领导干部的教育重点是:忠于职守,廉洁自律,无私奉献,敬业务实;(2)司机岗位的教育重点是:爱车护车,讲求质量,态度端正,遵章操作;(3)维修班的教育重点是: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学以致用,勤俭节约;(4)电修班的教育重点是:乐于奉献,专心操作,综合治理,提高形象;(5)供料班的教育重点是:科学组织,合理搭配,先急后缓,服务生产;(6)50铃班的教育重点是:服从调度,规范操作,积极协调,确保安全。这不仅明确了工作标准,推动了活动开展,而且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5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 模拟演练 “保真”

新闻发言人模拟演练的组织特点是要最大限度地做到演练流程、案例材料和会场景等三个环节“保真”,让学员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新闻会的个中真味,让受训者在体验中提升新闻水平。

一、演练流程“保真”

为了增强真实感,在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模拟训练中,新闻发言人的登场、、提问等流程要做到“保真”,即与真实新闻会现场无异。完整的新闻会演练一般分为五个环节,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主要包括:参加新闻人员登台落座,会主持人介绍新闻会背景以及参会人员(5分钟);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10分钟);记者提问与问答(45分钟);观察团补充提问并评分(10分钟);专家点评并答疑(20分钟,这是模拟演练相比真实的新闻会特意设置的教学环节)。

二、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保真”

一般而言,根据新闻发言人工作内容,模拟新闻发言场景设计为两类:突发事件新闻会和例行记者招待会。无论是哪一类,用于模拟的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均要最大限度的“保真”:即根据企业单位的时间、舆情环境和事件设计编撰而成,甚至可以采取真实案例进行演练,保证符合政策方针、契合业务特点,从而使得情景逼真,让受训者发言技巧、媒介素养和业务熟稔度得到全面提升,实战效果更明显。

在设计演练目标的时候,要把握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演练重点的差异。通常,模拟新闻会,主要模拟突发事件案例,结合企业单位舆论热点,考察新闻发言人对当前单位面临的舆论生态和媒体环境的把握,着重在发言人的媒介素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培养上;模拟例行记者招待会,主要模拟单位面临的真实舆论环境,考察新闻发言人对企业业务和内部环境的把握,以及新闻发言人应对记者、设置议程和引导舆论的实战技巧,着力点在培养发言人综合媒介素养,引导舆论环境的能力。

三、会场布置“保真”

第一,根据现场条件,准备新闻会演练背景板,或者制作幻灯片(PPT)背景,如图示意。第二,布置新闻会主席台。根据发言人小组人数设置主席台,一般发言人小组5-7人(包括主持人、发言人、辅助发言人等)。第三,一般情况,主席台下第一排安排为参加会模拟记者席,第二排为观察团席位。第四,设立演练点评专家席位和工作人员席位。在记者席侧前方设立点评席位。第五,如有条件,设置直播摄像,将演练现场投影至大屏幕,增强现场感。有的培训基地,为了让学员身临其境,在布置上下足了功夫,譬如现场设有多台液晶显示屏、镁光射灯、专业声控台、新闻台等各种布景,让受训者真正感觉到“新闻发言人不好当” 。第六,如有条件,配备现场直播视频回放设备,辅助演练专家点评,并让参演人员回顾总结。

四、其他事项

第一,学员分组与任务分配。一般,在演练前两天将参加新闻发言人培训演练的学员分组(分为发言人小组、记者小组、观察团小组等)。新闻发言人小组成员根据参与的演练话题,分配角色,准备新闻材料,设置议程与主题,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小组成员,从新闻采访角度准备问题,目的是在会上给新闻发言人小组制造压力。观察团小组要观察和评价新闻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小组和记者小组的能力和表现,并给出相应评分。

第二,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将案例材料至少提前两天下发给学员阅读并准备。案例材料尽量“保真”、详实、全面。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6

关键词:微波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

一、引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使用微波炉,这种电器设备具有较快的热效率,能够快速加热食物,并且不会流失营养成分。而这种电器正是运用了微波技术,除了在食品领域,该项技术还在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对微波技术的应用威力,相较于传统加工技术,微波加热的速率更快,并且基于脉冲技术的支持,能够实现对温度的有效控制。其次,微波加热不会存在热滞后反应,材料能够直接吸收微波,不会通过容器传导而导致能量流失;此外,微波加热的热梯度非常小,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加热的均匀度也相对理想。对于高分子材料而言,通过微波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其性能得到改善,达到理想状态。

二、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就本质而言,微波加热的特点就在于介电位移或材料内部不同电荷的极化以及这种极化不具备迅速跟上交变电场的能力。在高频条件下,与电场相比,极化具有滞后性,并且其阐述的电流与电场同相位的分量存在差别,如此一来就会使材料内部功率散耗。

对于电场强度固定的电磁场而言,材料吸收的微博能与电磁辐射的频率,材料的介电损耗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式来表示:

其中P代表单位体积材料吸收的微波功率,K为一常数,f为频率,E为电场强度,[ε']表示介电常数,[tanδ]表示电损耗角正切。

根据(1)式,可以发现在电场强度或材料介电性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材料吸收的微波也随之得到改变,然而大部分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小的介电损耗因数,一般情况下微波材料能够透过材料而不产生耗散。

如果加热速率受反应热的影响不予考虑,那么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加热速率与材料吸收微波能量的关系:

其中[dTdt]表示加热速率,[ρ]表示材料密度,[CV]表示材料的定容比热。

从中不难发现,高分子材料的介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热速率。需要注意的是,[ε'']与温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材料介电行为的函数与温度有关。

三、微波设备

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微波的应用效率以及材料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波设备。

现阶段,在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微波设备主要为商品化的多模式微波炉。这种设备属于多波设备,因此其温度控制难度较大,无法获取需要的加热曲线,在这种设备的应用下,产品性能的均匀性要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其次,微波行波加热器则是基于矩形波导或圆波导产生行波,在设备中微波能会被物料吸收,进而实现加热。对于具有较大介电损耗因数的单位长度材料而言,这种设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其他材料并不适合这一设备。从上述两种设备的缺陷描述不难发现,微波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势在必行。

在设备开发的过程中,微波发生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高微博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美国研究人员针对一种间歇加工聚合物材料的单模可调谐振腔进行了开发,这种设备材料主要有金属铜或铝的圆波导,两端采用的金属短路相同,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应用的微波设备,不难发现谐振腔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该设备能够将微波能耦合进材料,并且现阶段在厚件复合材料的加工中也取得了成功。

自单模可调谐振腔诞生之后,又有更加先进的微波加工系统涌现出来,也就是计算机辅助微波加工系统与计算机控制脉冲微波加工系统。其中计算机控制脉冲微波加工系统可以基于功率输出开关的脉冲,在选定值范围内控制样品温度,与此同时,在反应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对介电损耗因数变化进行检测。

四、研究进展及问题

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加热,微波辐射的特点与优势非常突出,对于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再加上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围绕微波加工材料性能展开深入研究,并构建起聚合物结构与微波吸收特性的关系,显然在理论层面上为微波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的进一步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聚合物材料加工中,微波技术的应用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阻碍,例如目前相关人员并没有全面了解微波加热的影响因素。很多研究人员开始围绕分子结构与微波加工系统展开设计,希望通过此推动微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基础理论知识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相信在未来加工设计中,微波技术的经济效益将会得到全面提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加工安全性、设备问题以及加工规模等也是微波技术在应用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研究人员,必须围绕这些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促使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微波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德林,王锡臣.微波技术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7(1):20-25.

[2]张忠海,李建波,袁伟忠等.微波技术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0,(6):47-52.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7

一、制定和落实工地例会和人员管理制度

1、会议时间和参加人员:工地现场例会一般在每周五下午三点进行,由现场项目经理、付经理主持召开;参加人员有工地现场管理人员、监理、总包与各施工队伍项目经理。

2、会议纪律:为了提高会议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到会人员不得无辜请假;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拨接手机;不得交头接耳开小会;保持会场肃静。会议主持要言简意赅,目的交待明确,把握好会议气氛和质量,开短会。发言人发言要简明扼要,不得跑题和冗长乏味。保证会议取得实效。

3、工地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按时出勤,明确个人职责,敬业爱岗。不得无辜不请假离开工地,实行工地管理人员全员考勤。员工工作业绩有现场项目经理付经理负责考核和发放。

二、制定和落实设计变更制度

1、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实际问题。根据领导意图或者工程需要甲方应书面提出设计变更意向;

2、工地总工程师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3、变更费用等有甲方负责跟设计单位交涉商定、项目管理公司有义务和责任尽可能通过专业沟通为甲方节省资金,降低设计变更费用。4、项目管理公司的总工程师负责审看图纸,并对总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总包单位负责将变更的图纸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队伍,并监督落实施工。

三、制定和落实工地大宗和关键材料考察定购制度

1、提出材料计划:材料需求计划有施工队伍根据图纸要求和工程需求提出计划。计划单一式四份、有提出人、项目经理签字以备存查。

2、材料计划审核、考察:

1)施工单位提出的材料计划有总包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工程实际审核签字;

2)总包单位将施工单位提出的本项目部审核后的材料计划报送项目管理公司总工程师再度审核签字;3)材料组自总工程师处领取材料计划组织材料考察;

4)材料考察一般有材料组独立考察,但涉及技术和产品型号等专业问题,可报请总经理指派工程部和施工队人员协助考察;

5)考察要填制材料考察单,参与考察人员要在材料考察单签字阐明个人意见。

3、材料购置:材料购置有材料组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合理确定购置数量和送达工地时间。

4、材料合同的签订:材料合同签订以材料组成员为主负责起草初步审核再经现场项目经理和付经理审核签订。

5、材料购置几项纪律:

1)无材料责任相关人员签字大宗和关键材料不得购置;

2)因为材料提单出现问题导致材料购置有误或者造成数量多余,将多余材料折价在材料提出人所在施工单位给付工程款中扣除;

3)总包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责任人把关不严导致材料购置有误或者造成数量多余等造成经济损失,根据情节扣发总包单位总包费或者工资;

4)材料组成员在材料购置中倘出现不廉洁等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情节予以严处。

四、制定和落实工程签证制度

1、施工队伍提出工程或者费用签证;

2、总包、监理公司初审签字;

3、项目管理公司现场相关人员再审签字;

4、甲方现场相关人员终审签字。

5、上述四方签字工程签证方为有效,否则不能进入决算。

五、制定和落实施工进度款给付制度

1、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和形象进度填制形象进度确认单,提出进度款给付申请;

2、监理公司会同预算员(或项目经理)对形象进度和申请数量进行审核;3、施工单位根据审核结果填制工程款付款会签单,监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甲方现场相关人员签字后报甲方公司财务付款。

六、制定和落实项目经理的考核制度

1、现场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付经理负责落实。项目经理一月一次书面汇报工程进度分析报告;一月一次书面汇报工程费用支出和需求分析报告。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8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语料库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交叉学科《语料库语言学》主要研究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系统分析,目的是依靠大规模语料库提供的客观详实的语言证据从事某一社会活动。语料库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更大的的作用。正因为语料库是大量记载、收录自然语言的文本集,因此它能为教学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语言材料,具有真实性、实效性、开放性、可更新性,有利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驱动为特色的自主学习环境。本人从语料库的特点、实用功能为切入点,探讨语料库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在此浅析,互为共勉。

一、 《实用商务日语》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

1、课程性质:《实用商务日语》是商务日语专业的职业特色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培养对日本的国际贸易人才。该课程通过讲授各种商务活动的应用表达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应用词汇和基本国际贸易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商务活动所必须的日语应用语言交流能力。

2、教学目标:该课程在设计项目内容和训练任务时紧紧围绕国际贸易流程和流程中每个程序的操作,设置了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如高级商务助理所从事的会议安排、业务洽谈、签订合同等工作内容以及商务现场翻译等。要求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完成了中等程度的基础日语条件下,两者结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完整的职场商务活动训练,使学生达到能熟练掌握,并能用日语进行表达。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而向相关的企业管理等专业方向发展。其中要达到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在各种商务活动、工作岗位中所需商务日语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如:新的工作环境下向新同事进行自我介绍和寒暄时的措辞用语及表达方式;拜访客户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应对客户咨询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举办新商品说明会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给新产品确定价格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时的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准备签订合同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商务活动中应对客户投诉时常用语言的措辞及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掌握在各种商务活动、工作岗位中应具备的商务环节运作、处理、应对工作内容的能力。如:在新环境下进行自我介绍和寒暄的日语表达能力;拜访客户时的联络、沟通能力和拜访时常用语言的日语表达能力;商务活动中应对客户咨询时日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商务活动中举办新商品说明会的能力及说明会中常用语言的日语表达能力;确定新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及日语表达能力;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时的各种谈判、沟通技巧及常用语言的日语表达能力;准备签订合同时的常用日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应对客户投诉时的日语表达能力。

3、教材特点

该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商务日语会话》,使用对象为日语能力水平中级以上学习者。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1)以日本的日常商务活动为背景,通过会话场景、交际活动、人物关系,以有情节、有故事的连续短剧的形式,学习和掌握基础会话的表达方式,使学习者能够身历其境地感受日本经济社会的商务环境,自然地理解日本商务文化的内涵和商务礼节,在对日商务贸易活动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交际技能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

(2)会话背景是按照公司内部和外部划分场景而编辑,方便学习者理解说话人的社会身份以及说话人的会话表达方式。

(3)着眼点放在了现代日语会话的实用性上,通过不同的会话场景和基础回话句型例举了日语交际表达的功能句型。课文设计上遵循了理解、模仿、记忆、熟练、应用的语言学习规律。

(4)通过学习内容介绍了一些日本商务日常工作中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有一定帮助。

二、语料库的特点及实用功能

1、语料库的特点表现很多,与外语教学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真实的语言。诚如植物学研究不应该是通过观察假花进行研究的,所以语言研究不应该研究人造的句子,而是要研究真实的语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保证了语料库获得大量的随机抽样取得的语料,使语料库从最大程度上代表整个语言,确保语言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2)分析自然语境中的实际语言。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的,它们可称为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所以语料库以社会性角度来观察研究语言,主要研究语境中的意义。

2、语料库的作用:

(1)用语语言研究。语言符号的出现和分布具有随机性,这个特征使语言研究必须通过收集大量的语言素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内在规律。所以说任何和语言现象有关的研究都离不开真实的素材。

(2)用于词典编纂。由于语料库的素材来自实际使用的语言,利用语料库的素材作为词典的例句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凭语感编造的不准确。

(3)用语语言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语料库可以帮助我们编写合理的、取材于真实语料的教材,避免依据编写者的直觉和教学经验选取的语言素材。

三、语料库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系

语料库的丰富与发展将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源源不断的真实的语言素材。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形成“探究式教学模式”。《实用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训练过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能够在职场商务环境中有效地利用日语语言技能完成各个商务环节的运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用商务日语》课程中主要发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探讨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探索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会话示意图和功能句型,自行组织会话小组,收集会话素材。而语料库的发展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料库驱动下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应用真实的语言原料,逐步习惯日本人的原声发音,正确、自然的语调、语速,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熟悉不同商务情境下的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及不同商务职场、企业工作岗位环境下的语言文化背景。目前我专业《实用商务日语》课程语料库建设内容如下表: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9

【关键词】语言区 材料投放 实践 有效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语言区是幼儿园中常设的一个区,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延伸,是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区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态度,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区正是提供给幼儿这样一个运用语言的场所。但在实际运用中,语言区比起其它的区域却显得有些冷清,变得“门可罗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怎样更好地发挥其语言区的独特作用呢?

一、调整区域格局,使材料投放更有针对性。

在以往的语言区中往往容纳了倾听、表述、欣赏、早阅读等多块面的语言活动内容,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时感到困惑,不明白材料所隐含的教育目的。在诸多类型的语言材料中,彼此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材料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促进相应块面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尝试打破语言区原有格局,将语言区扩展为听赏区、阅读区、表演区、表述区,并根据其动静特点,设置在活动室的不同角落,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也使得材料的投放更具针对性。幼儿在语言区的各子区域中自主地选择材料,积极地与材料互动,不仅促进了语言各块面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多纬度、多层次地投放适宜的材料。

语言区之所以不能持续地吸引幼儿,其原因主要在于材料的操作性不够以及操作的形式过于单一。有关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儿童个体与外界环境中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获得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包括动手、动脑及手脑并用的操作)来发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因而,操作活动同样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组织形式。儿童的活动往往与游戏、摆弄等具体形式分不开,用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可以使儿童学得更活,学得更有趣,也学得更深入。因此我们从三方面考虑来投放适宜的材料,丰富幼儿的语言区域内容。

1.从活动内容上考虑材料的多样性。

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从儿童认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幼儿熟悉的活动内容,变化与丰富活动区内容。如,春游后,在“巧嘴园”里提供春游的照片,让幼儿看看、讲讲在春游中的见闻、感受;收集幼儿生活趣事照片,制作成可折叠图书,让幼儿互相交流、欣赏照片。结合主题《快乐的春节》投放压岁包和“人民币”,让幼儿在装压岁包、分压岁包的游戏中学说祝贺的话。其次,充分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而调整语言区内容。如,我们发现幼儿对“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哪吒”等一些卡通形象十分感兴趣。我们就在“书吧”里投放动画图书,让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地来涂涂、讲讲动画内容,或以扔骰子的游戏形式来讲述动画故事,受到大多数幼儿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讲述水平,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玩具是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投放在“巧嘴园”里,让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在玩玩、讲讲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从相关区域中考虑材料的整合性。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育的整合性。区域活动也是如此。各个区域间同样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可利用的资源。如美工区中投放废旧图书,幼儿从中选择喜欢的图案进行重新组合,之后将其投放在“巧嘴园”。由于作品是自己制作的,所以就能“言之有物”且特别有成就感。再如建构区是幼儿喜欢且常去的区域。幼儿在建构区里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拼搭了许多作品,但往往不会很好地保留作品。所以我们就启发幼儿将作品送到“小铃铛”,作为舞台的场景或道具,从而使幼儿的表演更具情境性,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10

【关键词】大一日语;会话教学;条件反射式练习;教学应用

一、解题:条件反射式练习

条件反射式练习是「クイック・レスポンス的中文译名,是被广泛应用于同声传译教学的有效方法[1]。其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汉日双语之间能够脱口而出的口译能力[2],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纠正错误发音。其基本训练方法是:首先将在音频中听到的或在纸质书中看到的生词、词组、句子选出,分别制作成条件反射式练习用的音频片段或卡片;然后将音频片段或卡片上的生词、词组、句子在听到或看到的瞬间即时翻译出来;最后要多次重复,直到熟记于心。

二、大一日语会话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越来越多,日语专业在校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一方面,绝大多数日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之前从未学习过日语,选择日语专业纯粹源于对日本动漫和影视作品的喜爱,他们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日语产生感性认识,进而想学习这门语言。但另一方面,传统高校大一日语会话教学仍以讲授特定口语话题的相关词汇、语法、表达方式为主,即使有学生自主会话的环节,也多出现学生冥思苦想,确定正确后才敢说的现象;而在实际会话场景中,大一学生往往难以做出即时应答,总要边想边说,甚至因紧张而忘词,极大地影响了交流效果。

因此,在大一日语会话教学中,将同声传译教学中的条件反射式练习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以多数日语专业大一学生喜爱的视频材料为素材,通过条件反射式练习的方法,能够让学生逐步做出正确的即时反应,以达到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语的目的;同时由于影视作品能够引领听众的视听,所以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说话对象、说话场合等信息,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日语会话水平的目的。

三、条件反射式练习在大一日语会话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口语的产生过程包括概念化、语言化、发音化的过程,即创造出想说的内容(概念化);把这种内容赋予合适的语言形式(语言化);把语言通过音声表现出来(发音化)[3]。”一方面,日语专业大一学生往往在概念化过程中惯用汉语思维,在语言化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形式,在音声化过程中存在发音问题。另一方面,日语专业大一学生会话课涉及内容较为固定,多属套路性应答,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综合这两方面考虑,将条件反射式练习引入日语专业大一学生会话课教学是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课前准备:合理选取视频材料

(1)选取语言规范的视频材料。由于授课对象是日语专业大一学生,所以应尽量选用使用敬体、语言较为规范的视频材料。例如日剧『日本人の知らない日本虽以日本语言学校为题材,对日语语言本身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解读精辟到位,但因其风格诙谐幽默,主人公春子老师使用的语言中含有大量流行语和音变现象,因此不适合作为大一日语会话教学素材。

(2)选取时代感强的视频材料。“语义学理论认为:所有词汇在语义上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该词汇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中,随着社会发展与时间的流逝,新词不断出现,某些旧词逐步消亡[4]。”例如日语流行语「チヨベリグ源自英语“very good”,曾在日本风靡一时,但现在这个词现在几乎成了「死,鲜有日本人使用,在选取材料时应避免带有这些「死的视频。

(3)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材料。传统日语教学视频材料虽循序渐进,学习目标明确,但多画面幼稚单调,缺乏趣味性。与此相对,日本当下流行的动漫影视作品虽生动鲜活,但往往难度较高,使日语专业大一学生感到接受困难。因此,新近制作的趣味日语教学视频(例如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制作的『エリンが挑!にほんごができます!)和语言较为简单的日本动漫(例如『チズスイトホム)是比较适中的选择。

2、课堂教学:强调即时应答

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一遍,使学生对整体内容有大致把握,对视频内容感兴趣进而产生“说”的欲望。第二步,教师选取其中较为常用的对话场景(在课前截取备用),讲解其中学生不懂的地方。第三步,教师反复播放截取的视频,学生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并强化记忆,为条件反射式练习做好准备。第四步,教师以句子为单位暂停视频,要求学生即时应答出下一句。在此阶段,可先采用全班集体应答的方式让学生逐步适应,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单人条件反射式练习,这样接受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在单人练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接受速度较慢的同学也可以继续准备。达到全班大多数同学可即时应答的程度后,再进行下一段视频的练习。

在做条件反射式练习时,学生在视频暂停后应快速反应,即时应答。因为只有能在课堂上快速反应,才能在实际会话中运用自如。尤其是当学生面对陌生的日本人内心紧张时,需要会话课堂中培养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来抵消紧张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条件反射式练习涉及日语发音、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对日语专业大一学生来说起步阶段会遇到困难,学生也有可能在高度紧张的条件反射式练习中产生一些心理压力,精神疲惫。在具体操作上,为防止学生因一下子无法完成既定目标而失去积极性,可以先选择最为简单的视频,切分成最为简短的段落,这样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学生会逐渐适应这种训练方法,并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提升,逐步使即时反应成为会话中的习惯,并最终体会到这种训练方法的魅力。

3、课后巩固:必不可少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11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

《纲要》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活动中,区域活动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平台。因此我们要投放不同要求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满足操作欲望,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效的材料投放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社会交往、动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区域活动开展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有目地、有计划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充分展示智慧和个性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如:在《好忙的市场》主题活动中,围绕“帮助幼儿了解市场与生活的关系,体验买卖的过程与意义。”这一活动目标,在语言区为幼儿提供了故事CD、录音机、幼儿用书以及大量的自制图书,让幼儿边听故事边阅读图书。并请家长带孩子去市场体验,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了解菜场、尝试谈价、学习买卖,同时家长和幼儿自制图夹文故事书:聊聊自己想吃的菜,可以在菜市场的什么地方买到。请家长记录幼儿的讲述,并让幼儿在适当的地方配上图画,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社会性语言得到了发展。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应为幼儿创设学习交往的环境,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也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我们还结合主题创设了“美美超市”、“嘟嘟美食”。在“美美超市”,我们用四张桌子模拟货架,分别摆放标志:生活用品区、玩具区、饮料区、饼干糖果区、果蔬区;材料提供了自制水果、蔬菜、水果篮、蔬果盒、橡皮泥、玩具、生活用品、饮料、袋装饼干、糖果等的包装盒;在“嘟嘟美食”区,我们用幼儿制作的鱼和海鲜布置环境,把各种食物进行了分类摆放,如肉类、鱼虾类、蔬菜类、杂货类等。并结合主题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和师幼自制半成品。如自制的灶台、锅、碗、勺子、筷子、砧板、铲子、塑料刀具等玩具;毛绒猪、鸡鸭、鱼、虾、蟹玩具;毛线(做肉圆)、粉红皱纹纸(肉丝)、泡沫纸(做饺子、包子、抄手)等;用矿泉水瓶自制了装油盐酱醋的调味瓶,还有围裙、套袖等。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适量的水果模型、格子货架、蔬菜图形与汉字标记,让幼儿根据图形与汉字进行分类。在建构活动区建造小菜场:使用积木或插塑,建构市场中的货物或人物,设置入口与出口,创设买卖的场景。同时师幼共同讨论设置了取款机和多个刷卡机以及玩具货币,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时候,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使主题区域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投放适宜的相关材料。

主题活动的进行是以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区域活动是与集体活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往往根据主题活动实施的需要。科学地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使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互动,从而使主题的实施更加完整、深入。

在《好忙的市场》的主题中,各种各样的豆豆吸引了幼儿的视线。在美工区,豆豆成了粘贴画的好材料,幼儿将各种形状、大小与颜色的豆豆互相搭配。粘贴出了一幅幅富有创意的豆豆画。幼儿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人选择了一种豆子。自己亲手种在小花盆中,精心地照顾它,并将小豆豆的变化记录在“豆豆生长情况记录表”中。幼儿每天都用心地给豆豆浇水、晒太阳。有时还省下一点豆浆给豆豆喝.就是盼望着自己的豆豆能早点发芽。在语言区投放了一些关于豆豆的故事、儿歌,如《豆豆买豆豆》、《扁豆的故事》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豆子。益智区提供瓶子、碗等容器,筷子、勺子、各种豆,幼儿根据容器上的点数或数字,取出相应的豆子。还可以按照豆子得颜色、形状、名称等规律进行分类、排列。

三、结合主题投放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活动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度不同的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主题活动“好忙的市场”中,我们增设了一个“好吃的蔬菜、水果”的区域,提供的材料有蔬菜、水果画纸、剪刀、数字袋等,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会给蔬菜、水果涂色,尽量不要将颜色涂到边线的外面;能力一般的幼儿要能将蔬菜、水果剪下来,数一数,知道自己剪了几个水果或蔬菜;能力强的幼儿则会按照袋子上的数字装入相应数量的水果或蔬菜。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材料和操作方式,为他们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每个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活动材料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操作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在半小时的区域活动中不感乏味。如主题活动“妙妙鼻”中,我们结合主题,在益智区的投放了各种动物鼻子的拼图,幼儿在拼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挫折,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反复拼贴,直到成功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判断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动物完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一次能拼很多种动物的鼻子,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不言而喻。

四、家园合作准备材料,丰富幼儿区域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因此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

1.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小石头当成计算材料……孩子们能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现场会发言材料范文12

摘要

作为装置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运用对于装置艺术而言就是骨架与血肉,是装置艺术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艺术家们通过对材料的运用,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以及感情,并且通过作品来表现其社会意义、人文意义。因此,如何巧妙精确的运用具有不同属性的材料来完成与精确的表达作品的核心思想便是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装置艺术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以及别样的审美体验,还能够在不同的角度给人们带来一种思维启发。装置艺术也不仅仅作为一种小众的东西出现,它开始被更多的普通人所接受与理解,因此,对于装置艺术的材料应用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装置艺术的建设提出一些具有价值的方向。

关键词:装置艺术材料节能环保表达方式

引言

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自文明建立以来便已经开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艺术也在不断的升华与进步,从最初的形式单一、技法简单,再到后来的多元化发展与新型创作理念的诞生,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融合与突破,最后形成了新型的艺术风格与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艺术家们并不满足于基础的、单一的绘画材料,因此装置艺术,这一新型艺术表现方式便得以兴起与发展,艺术家对于材料的运用及普及都使得装置艺术获得了新的突破与发展,而装置艺术本身,作为一种立体的、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区别于传统艺术。而装置艺术这种新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新的角度、新的想法,对于人们的审美无疑又是一次新的冲击与解放。

一、装置艺术的艺术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西方艺术体系的成熟与日益精进,装置艺术这一在美术行业新兴的艺术体系也在被大众所接受的同时开始向着中国艺术圈开始蔓延,作为一种较为前卫的艺术种类,装置艺术借助着这股“海外风”也顺利的刮进了中国,中国的艺术创作者们也开始慢慢的接触并且尝试使用这种具有着机枪表现力与包容性的艺术当中。在这个时期,不仅仅是简单的材料被运用在了装置艺术方面,其也成功的席卷了国内的雕塑届,装置艺术的兴起使雕塑也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艺术作品,三维空间的雕塑作品也开始逐渐“装置化”。

(一)装置艺术的定义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体系,是指艺术家在一些特定的场所空间中,将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艺术的二次创作进行表现,并且赋予作品其个人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装饰艺术的过程中,通常创作者会使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将一些看似没有用途或关联的事物结合起来,并且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展示与表现,从而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以及情感文化。通俗来讲,可以将装置艺术理解为将空间、材料与情感结合的艺术作品,而这三者缺一不可,需要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晰,并且使三者能够有效的进行互动,从而产生良性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表现作者内心思想,完成情感的传递的任务。

装置艺术应将材料和工具等有效的运用在适合的场地中,使材料组合在一起产生的装置能够在特定的环境内产生应有的效果,每一个不同的装置艺术对于空间以及材料之间的互动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要求,空间装置只有在特定的空间环境条件下才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产生价值。不同的空间艺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合进行展览。例如同一件空间艺术品,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放置与展出,也会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观赏者的心境与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有一位评论家认为,空间艺术在展厅里面的时候就是艺术品,而这个艺术品放在停车场,它就变成了一堆垃圾。这段风趣幽默的话恰恰印证了空间装置的特质,在不同的环境下,相同的材料会反映出不同的意义与价值。

(二)装置艺术的特征

首先,从装置艺术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装饰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特点便是装置艺术具有独特的包容性,其涵盖面之广,类型之独特都使其具备了更强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装置艺术对材料的应用并没有特定的物体或是时间,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创造装置艺术的工具,任何艺术手法都可以作为装置艺术的变现手法,其涵盖了绘画、装置、雕塑等大多数美术手法,这使装置艺术具备了更加广义的范围以及灵活性。其次,装置艺术是一种作为展览用途的艺术表现,这就对于装置艺术在空间上的要求,装置艺术需要在空间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它是一种能够与观众互动的、立体的三维空间,这种空间大多数是在室内,通过场景的渲染使装置艺术与观众产生心里共鸣,这就表明了装置艺术是一种由艺术家选定的、特定的艺术表现场所所,并应用材料将其互动,最后形成的相对完整的艺术整体,它需要同时具备材料、空间与地点三者互相关联的艺术整体。在另一方面,空间艺术需要独立的空间来支持作品的完整性与独立性,这就要求空间艺术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被其他作品干扰,需要在视觉与听觉等方面做到独一性。

另外,空间艺术作为一种观赏性艺术表现手法,观众与其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观众在欣赏空间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有参与感与介入感,这可以理解为空间装置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品,不可脱离生活,作为人们的生活世界,装置艺术是对于生活的一种延申,通过作品的表达与观众产生共鸣,并且能够通过五感的接触来与观众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循环,并且装置艺术需要做到通过空间来进行感情传递,从而促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变化,完成情感交流。而为了实现这种感情观上的交流互动,装置艺术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更加的夸张,在能够刺激观众感官方面,往往会将这种因素夸张化与异性化。

最后,装置艺术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本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装置艺术的初始理念是用于短期展览的、并不具备收藏价值的展览类艺术品,因为装置艺术对于空间场所同样有着相对的要求,但随着装置艺术被大众接受的程度日益加深,装置艺术从最初的对博物挂你的抵抗与反对,便成了现如今博物馆展览的宠儿,深受各大博物馆的喜爱与追捧。

(三)装置艺术的发展

追溯装置艺术发展的过程,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的法国,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一个法国邮递员利用石头、水泥跟贝壳,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装饰空间,这个装饰空间就已经具备了装置艺术的特征,就是他在自己特定的环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具备个人情感的装置,并且使用这个装置来向外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理念。但装置艺术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种类并且开始普及是从20世纪初,当时德国著名艺术家康特将一些表现主义的雕塑与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了结合,最终创造出了在视觉方面极具表现力与冲击力的作品,但是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将其定义为装置艺术,但是作为一个能够利用空间以及材料来与观众互动的艺术作品而言,它的确为装置艺术的发展于萌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到了1942年,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名为《国际超现实主义展》的展览活动,展览作品是由一堆类似蜘蛛网一样的丝线凌乱的布置在天花板上,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恐怖的气氛,并且通过音乐有与灯光的渲染,使观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而这个展览在定义上便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装置艺术了。这些装置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将生活的气息与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等观念带入进了艺术创作当中。

到了上世纪60年代,装置艺术的开始由着生活的方面向更为广阔的方面所拓展,西方的艺术家们将政治当中的反叛精神带入到了艺术创作当中,艺术家们通过将美术、音乐甚至诗歌等等艺术体系进行拆分并重组之后创建了新的艺术表达体系,这一现象迅速的席卷了整个西方艺术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将其大胆的具有突破性的尝试运用在材料以及空间的表达上,装置艺术开始逐渐成形并且作为一种艺术变现手法由此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当中,艺术家们并不满足于将艺术拘禁在某种固有的载体上,而是将空间与材料进行结合,艺术家们运用颜色、物体、光线等感官材料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场面更加真切、渲染更加真实的效果。展览场地不再是用来归纳与安置艺术品的固有场所,而是转变成为了艺术品当中的一部分,整个场所都充满了艺术家的创作,变成了艺术家传递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直至21世纪初期,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装置艺术这种原本就充满了前卫与思想的艺术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解放,其所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从而衍生了许多的变体,人们较为关心的方面也都能够从装置艺术中得到体现,例如环境保护、种族歧视、人权信仰、科技信息等等元素。装置艺术也变得更为系统与专业,并且逐渐代替了架上艺术在传统艺术界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学院也开始开设装置艺术的课程,对于装置艺术的研究也开始变得专业详细。

二、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材料的应用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材料属于一种物质,通过对于这种物质的应用,并且辅助一些工具来达到人类的某些目的与意愿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材料。材料能够经过人们的客观思想,从而客观的放映出人类的物质世界。

在艺术界材料被赋予了传递艺术家们思想与间接观众与作者之间的桥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播思想的实际载体,早在20世纪初期,材料的功能性就开始慢慢地向着材料艺术的方向所转变与靠拢,作为一种载体,材料需要能够清晰且完整的传奇艺术家们的思想,即色彩语言以及形态语言,这就要求材料的选取以及运用能够恰到好处的展现出作者的内心思想,通常,雕塑与绘画材料都能够清晰且完整的通过塑造来将作者的情绪表达出来,但当艺术家并不希望被颜色以及形态所拘束,开始向着更为意向的方向探索。装置艺术作为一种利用空间以及材料来向人们传递情感思想的艺术体系,其对于材料的要求更为精细苛刻,材料的运用承载着装置艺术灵活丰富的艺术语言,通过选取摆放这些材料,从而达到艺术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材料作为装置艺术的基础,往往能够表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而反映出作者的创造能力以及对于某种事物的认知与观点。

在装置艺术中,材料所所涉及的方面十分之广泛,大到一个街区、一个城市,小到一粒沙子、一只蚂蚁,都可以作为装置艺术的材料而被艺术创作者所运用。如果将装置艺术比喻成一栋房子而言,那么材料便是奠定这栋房子的砖石与泥瓦,如何运用这些砖石来将一栋房子完整的建造出来,便成为了艺术家们的首要任务。然后艺术家再通过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观点来对这些材料进行塑造与分析,赋予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所以要的艺术形象,最终实现其艺术价值。

在思想嫉妒开放的当代生活,艺术同样不满足于被拘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开始变得十公广泛与前卫,材料所涵盖的方面也变得极为全面,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装置艺术的材料而被应用,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自由度极高,限制少。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的不同,将观众的情感认知考虑在内,并且通过这一现象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从而激发人们在感官上的区别。

(二)材料的分类与特性

通过对装置艺术的统计,可大体的将装置艺术的材料规分为天然材料、现成品、工业材料以及多媒体材料这四大类,通过对这四类材料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对装置艺术的材料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每一种材料都有着不同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变现出不同的艺术语言。恰当的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性,能够将作者想要表达思想准确的传递给观赏者,从而产生装置艺术应表达的艺术思想。

图一Jaakko·Pernu装置艺术《雨伞》

天然材料在字面上理解的含义就是自然形成的东西,这一类材料在特性上有着与人工材料不同的特点,其生成方式是自然形成的,例如沙粒、水、树木等,这些属于天然生成的物品,是大自然当中的。这类材料具备着强烈的个性与唯一性,不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功能性以及密度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艺术家通过这些具有强烈个性的材料进行重组,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品,作为装置艺术中的一个种类。如图一,《雨伞》是由芬兰雕塑家与环境艺术家Jaakko·Pernu利用天然材料木头制作的一系列大型装置艺术其中之一,艺术家通过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的装置艺术来展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并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装置艺术,并且这种装置艺术并不受产出场地的约束,能够使观众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便能够欣赏到自然的艺术,并且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奇妙美感。

工业材料,通常是指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加工后形成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的主要特征是具备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且蕴含着科技感以及人类思想的产物,例如玻璃、金属、塑料等等。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想对不同,例如金属质感的材料就会有一种精密生硬、冷淡的感觉,机械零件则会有

图二Charles·Petillon《心跳》

一种科技的意味而陶瓷材料则会有一种厚重踏实的感觉。因此,在使用这些工业材料来进行搭配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固有的特性。如图二,法国艺术家Charles·Petillon在2015年科文特花园中制作的装置艺术《心跳》,其应用了10万只人造氦气球,从而形成了一个类似人造云层的装置艺术,并利用灯光的渲染,从而增加了氦气球的体积感,由于氦气球本身较为轻盈,加之白色象征着纯洁,所以这件装置艺术能够给观赏者带来一种干净、轻松欢愉的感觉。

现成品在更多的时候指的是一些通过人类精加工以后,已经具备一定实际意义与价值的物品,例如一个水瓶、一个桌子等等,这一类工艺产品与加工产品,都能够称之为现成品,在装置艺术当中,利用现成品来营造与渲染气氛的情况也是相当多见的,其中最终名的还要数杜尚的装置艺术作品《泉》,其作品的材料就是一个男性小便池,通过艺术加工与环境渲染后组成的装置艺术。现成品材料区别于其他材料,其本身更加具备着实际价值,更贴近于生活。艺术家通过对现成品的二次创作赋予了现成品新的使命以及价值,这需要观众通过其他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一材料,从而获得新的体验与感受,从而理解作品的真谛,完成装置艺术的价值。

多媒体材料,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动态的、音效与视听结合的材料,例如照片、视频等等形态的多媒体形态的材料,多媒体材料在90年代开始兴起,由于多媒体本身的特质是视听结合的产物,具有着强烈的视听效果与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引发人们的感官体验的情绪波动,这种材料的运用方式通常是将一组或多组多媒体材料进行穿插与组合,从多个角度形成大量的信息片段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材料的好处是互动性较强。

三、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体现

材料作为装置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主要的作用为装置艺术的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将材料与环境的结合创造出装置艺术,从感官与心理刺激观众的心理,从而缠上共鸣。因此,材料的选取与运用成功与否,是作为一个装置艺术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依据之一。

由于不同的材材料在不同的形态特征、地貌环境、人为因素等等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出不同的特质,作为一种沟通与传递思想的工具,材料一直有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任务,随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材料所能代表与传达的精神也变得复杂与特殊起来,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讯息符号,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与创作后,材料所体现出的价值不仅仅在审美方面,更是能够作为一种具有其独特语言符号的视听工具。

(一)材料的本身体现

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在装置艺术中能够产生的价值,每一种材料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如何运用这些特质来表现出作者的内心相仿尤为关键,从材料的颜色、功能性、温度、肌理以及大小方面对其进行选择使用,表现作者的中心思想,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材料有着在颜色、形状、质感等等的区别,使其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这就是材料自身的语言体现,例如同样最为材料,玻璃给人直观的感受就是坚硬且充满棱角,同样作为透明材质的塑料则给人柔软且充满张力。这种材料自身的区别决定着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用途,要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

图三装置艺术《数字之森》

如图三,这个装置艺术为来自法国设计师Emmanuelle Moureaux在2017年创作的装置艺术《数字之森》。这是一个由60,000张剪纸制成的交互式和身临其境的作品。为了代表即将到来的十年,剪影以0至9号为特征,并以四人一组的方式从天花板上悬浮下来,最终以10层或“几年”达到高潮。因此,当参观者在展览中走来走去时,他们在概念上时间旅行。作品的主要材料是剪纸,通过剪纸重叠与交错的布局营造出一种森林的感觉与氛围,而纸张原本就是一种以树木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所以当观赏者进入这片森林的过程中,纸张从味道、质感以及思想都能够让其轻松联想到森林这一环境中来,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而数字作为一种计量单位,用来表达时间更是十分的巧妙,通过数字之间的转换,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时间或是空间的变化与差异,并且在颜色方面选取了渐变的颜色,这种渐变感通过不经意间有一种颜色向着另一种颜色之间转变,象征意义更为突出与明显,表明了时间随着空间的转换而慢慢流逝,但是却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已经完成的转换,让人更为亲切的感受到一种时刻在变、积少成多的寓言感受,当人们沉浸在时光流逝的缓慢抱怨时间过得太慢的同时,回首望去,早已物是人非,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的改变而改变,正如这《数字之森》0到9不断的切换,看似很漫长,其实转眼间已经变成了另一个颜色。

(二)材料的内涵体现

在很多装置艺术的语言表达下,通过材料本身自带的形态以及固有语言可以很好的表现出作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而,这往往是不够的,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与艺术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材料的本身特质,这就需要艺术家们通过更易深层次的挖掘与探索,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出艺术加工,最后实现其艺术作用。这就需要艺术家能够恰到好处的从材料的艺术形态以及艺术语言的角度出发,利用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像观众揭示作者内心的想法,从而达到最终的艺术效果。

图四《虹膜》

同样一种材料,在不同的运用以及艺术手法的表现下,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语言的表达,艺术家们会通过对材料造型的塑造来改变一个材料本身所自带的艺术形态,从而赋予其特殊的艺术语言,也会将材料本身的特质出发,通过自身的变化而获得多种艺术表现,再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使这些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艺术家需要的艺术层面。如图四,该作品是由伦敦艺术家丽贝卡所创作的《虹膜》采用了真正的鲜花来探索和拥抱环境的短暂性。该作品为NOW画廊创建,特定场地的节目以10,000只新鲜摘取的鸢尾花为特色。用铜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颠倒的植物浮在画廊的地板上方,将空间转化为互动的艺术作品。一开始,花朵保持其形状,颜色和气味逐渐消散,不久就会死亡作者通过展示花朵凋谢的过程,将美从无到有又逐渐消散的这一过程进行了艺术性的处理,从而表达了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通常人们对于花朵的认知是美丽的和谐的,但当花朵凋零以后,它的艺术形态是否还具备着美的功效与价值,这就需要观众对其自我的解读,通过对同一材料“花朵”进行艺术加工与研究,作者成功的将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时间段演绎出了不同的视觉语言,并且向观众传递出了完整的艺术思想。

(三)材料的空间体现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空间与材料相互依托所完成的艺术作品,场景的气氛对于材料的渲染也是尤为重要,同样,一个材料能否恰当的出现的出现在合适的场合从而与空间产生呼应也是一个好的装置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的影响对于材料来说也是巨大的,同样的材料出现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时,其语义就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图五墨西哥边境墙

如图五,这是来自法国著名街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法国边境墙》在墨西哥和美国边界放置了一个小孩的海报。这幅画安装在墙的南侧,描绘着那个年轻的孩子,他好奇地在障碍物上同行。无辜男孩的形象强调了美国移民政策的情感影响,并将受其影响的人们人性化。材料本身为一张黑白照片,但经过艺术家的处理与刻意的放大之后,整个照片充满了震撼力,而黑白的色调也为整幅画面增加了许多的冲击力与黑暗的格调,不仅如此,艺术家通过场所的选择,将政治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作品当中,让观众在欣赏这个作品的同时能够精准的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与空间进行巧妙地呼应,从而形成了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