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场会工作方案

现场会工作方案

时间:2023-02-20 07:20:58

现场会工作方案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1

实战案例:

一大型中药企业在年终为了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及时回馈客户,市场部及时策划了年终答谢会。通过活动达到提升公司及产品品牌、增强客户合作信心及答谢重点客户之目的。活动时间选择在12月上旬,地点选择在美丽三亚,邀请的目标客户包括有政府客户、商业客户、处方专家、医院通路、零售客户、患者代表及媒体等。

年终答谢会先由各省区办上报并自行邀请客户参加,会议流程有行业政策解读、市场政策分析、企业文化及及答谢晚宴等。市场部制定会议形象设计和会议方案。整个会议时间控制在2-3小时。在会前为活动专门成立项目组,项目组将会议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对整个活动进行分解,将会议进行项目管理。

由于本次年终答谢会邀请了与营销有关的各类目标客户(称之为“全客户”,可谓是一个创新和突破),是对未来整个外部环境的梳理,将为取得优异的营销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市场部策划有序、目标明确、项目管理及借助媒体宣传,所以活动获得了成功,市场方案得以完美实现。

通过以上实战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市场方案的顺利实现须着重在确保目标、项目管理、制定标准、准备预案、分段评估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 确保目标

市场方案都是紧紧围绕市场目标来制定的。笔者认为检验市场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是否围绕既定的目标来设计的。如果没有目标好比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永远不会航行到理想的彼岸。所以在市场方案的实施阶段仍须以市场目标为工作中心,来开始着手为实现目标一切的准备工作。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客户角度

我们制定的市场方案都是紧紧围绕市场目标来制定的,更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角度出发,根据客户需求来策划市场方案的。只有这样的方案才是可执行、可落地的市场方案。我们的客户是多层次、需求性有差异的多级客户。在整体的市场目标的框架下,须对各级客户进行制定相应的市场方案,也就是方案的细化和分级。没有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出来的方案是不完整的方案,更是没有方向的方案。

2、提升品牌

市场部工作与销售部工作最大差异就是,市场部工作要以提升品牌为前提,考虑公司及产品的整体战略。笔者认为“深谋远虑”一词是对市场部工作最恰当的概括。所以在确保市场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是市场方案最核心内容。在各种市场方案中要求使用和强化公司形象和公司理念,利用市场推广的平台尽最大可能提升品牌品位、亲和力及忠诚度。

3、促进销售

本着控制费用率,节约成本的原则,市场方案首先必须从销售的角度出发,即我们的市场方案必须是促进销售的,最终能达到销量的提升。营销的第一步是“销”,所以市场方案的实现要以促进销售为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4、合算合适

市场方案的制定要本着节约成本和控制费用率的原则,在达到预定的市场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方案设计的是否合算,是否在合理的费用率范围,所谓“不花冤枉的钱,做不值得做的事”。市场方案的设计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待时间检验方案是不合算时,我们的工作尚须改进已为时已晚,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应考虑费用预算这一重要环节。

另外市场方案还应该根据整体市场目标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邀请合适的客户、采用正确的主题来设计方案,即因地制宜,还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二、确立项目(项目管理)

市场方案进入实施阶段须将其分解成项目,把每个市场方案进行项目来管理。即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这样制定的市场计划操作性更强。

我们将市场方案按时间分解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成为其中一个大的项目。然后对每个项目确立人员分工、时间跟进、完成时限、完成效果、费用控制等。每个小项目确定一个主负责人,负责每个小项目的所有工作。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依据时间、项目的大小来划定。总项目由一人总负责,负责协调对内、对外的所有事务。

三、制定标准

从哲学上讲,标准是客观事物所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参照物。作为一种比较的标本,作为一种区分其它事物的中介,它本身的构成必需是一分为二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套系统的流程,按照流程事情会顺利完成、实现。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业都有一些系统的流程或标准来规范工作,使其程序化、标准化。市场计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同样需要系统的流程或标准来规范工作。这样工作的完成率、达标率会提高。

市场计划、方案在操作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或标准,比如每个环节的工作完成或达标情况都用量化指标的来衡量,并配相应的系数以记录该项目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另外已成熟的项目可以总结成完整的流程或标准来,包括每一个细节。当流程或标准制定出来,并以此为衡量标准,后期的工作即可有法可依,违法必纠。

四、准备预案

计划跟不上变化,再完善、再细致的市场方案也会因为变化而不能执行,因为有些事物我们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制定市场方案的同时,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事前分析和判断,并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即预案。这种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是对市场方案的补充,是避免出现不能应对的重要措施。

五、分段评估

如上所述,市场方案可按项目进行管理,将市场方案按时间分解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部分,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成若干部分,进入到执行阶段的市场方案要对已完成的每个部分、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下一部分、阶段的市场方案,还可以及时修正前部分、阶段不完善的地方,复制前部分、阶段成功的案例。这样逐个完善、层层递进,市场方案完成效果会更佳。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2

关键词: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痕迹物证

现阶段的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以及物证提取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案件的破获,所以在警察中,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以达到更好的现场勘查效果。任何犯罪现场,不可能不留下一丝的蛛丝马迹,所以只要勘查人员可以对于现场进行仔细的保护,认真的勘查,一定可以找到犯罪分子遗留的痕迹,进而确定破案的方向,达到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1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存在的问题

1.1 上级重视程度不够

在现阶段的警察队伍中,很多领导对于现场勘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勘查技术不重视,所以也就导致对于现场勘查工作的人力物力投资不足,很多警局的勘查设备已经年久失修,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勘查需求,严重的影响着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效果。并且设备的准确性已经不能保证,大多老旧的设备需要人工进行数据分析,并不能实现数据的计算机分析,也就导致数据失去客观性,严重影响着案件现场痕迹物证率。

1.2 经费紧张,技术人员数量不足

并且经费紧张也是现阶段现场勘查工作进行的重要问题,不能购买先进的显现化学试剂,也不能选择先进的拍照设备,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效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勘查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在现有的警力中,对于现场勘查技术人员的配备也不足,一旦发生刑事案件,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个技术员自己进行勘查工作,这样就导致了技术员的勘查疲劳,很可能会导致勘查效果的不好。并且如果技术员的责任心不足,就会导致对于勘查工作的敷衍,严重影响现场勘查的效果,以及物证收集的效果。长此以往,技术员工作强度大,会导致技术员工作的厌倦,从而出现离职现场,技术骨干的离开,年轻技术人员的技术又不足以满足刑事案件勘查需求,就会导致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严重问题。

1.3 现场保护不到位,影响痕迹物证收集

在发生刑事案件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于现场进行保护,以保证现场物证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往往在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由于对于现场的不重视,而忽略了保护现场的意义,最后导致现场遭到破坏,影响物证的收集,也有可能造成破案方向出现偏差。造成现场破坏主要是由于,有些领导对于现场勘查并不了解,认为自己是领导,就随意的对于现场物件进行翻动,从而导致现场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可能是在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由于亲友的疏忽,想要尽快的清理好财物损失,而对于现场进行了翻动整理,最后就导致现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还有些是由于现场工作警察没有现场保护意识,不带手套就对现场进行了触摸,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现场勘查的效果,造成物证无法提取。

1.4 案件发生环境影响现场勘查效果

刑事案件发生的场所,多数含有众多的物品,并且很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在案件发生时,现场就遭到了破坏,比如房屋起火、倒塌等问题不仅影响刑事案件勘查效果,对于现场取证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发生在水边的案件,由于并没有很好的支撑点,对于现场拍照以及分析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许多区域由于位置特殊,还可能在取证过程中影响勘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提高现场痕迹物证提取质量的措施

为提高现场勘查的质量,消除影响现场勘查工作的各方面因素,犯罪现场勘查工作应坚持合法、及时、全面、细致、客观、科学、安全的原则外还得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现场勘查水平,以适应新的要求。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随着勘查实践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进步,安全勘查、科学勘查和依法勘查问题显得日益迫切。同时,随着侦查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不能仅仅是泛泛而谈,而应该将其提升运用到实践当中来。

2.1 依靠案件发生的地点,认真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案件发生后,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内将所有的案件场所以及与发案有关的场所保护起来,此项工作可由辖区派出所协助完成;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及时确定封闭现场的范围。依据案件类型,确定保护现场的方法,应根据案件的类型和现场的具体环境灵活确定。案件的类型不同,形成的环境不同,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它的总体要求是:保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封闭、封锁,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措施。禁止任何人在保护范围内随意走动,禁止家禽、家畜的破坏,使犯罪现场的变动和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

2.2 按步骤勘查现场,全方位收集痕迹物证

衡量犯罪现场勘查质量的标准,在于其提取了多少痕迹、物证。重视现场勘查的法律程序、步骤,科学标准、技术规程的规范性有助于查明事实真相及揭露、证实犯罪的痕迹和物证。现场勘查人员首先应对现场进行环境勘查和初步勘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勘点部位;其次应根据现场所在的环境特点,确定勘查方法;最后应对重点部位进行剖面勘查、逐层勘查,收集拍摄与案件有关的在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并提取相关实物。

2.3 加强办案人员沟通,印证痕迹、物证

案件调查涉及现场勘查、走访调查、拍摄痕迹物证甚至劝导说服和协调等多方面工作,而且有些户外现场的暴露性和物体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有些痕迹物证很难保留,只有及时拍摄固定才能取得第一手的痕迹物证。

2.4 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现场勘查效果

增加刑事科学技术投入,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和对技术人员培训的投入。运用高科技勘查器材对现场进行勘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能发现“眼鼻手”难以发现的痕迹物证,为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有力的证据。

2.5 提高现场勘查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现场勘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克服嫌脏怕臭的思想。不定期地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对初任勘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侦查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增强对变动现场的勘查信心,增强对隐迹毁证现场的勘查信心,提高现场勘查质量。懂得运用技术为侦查服务的重要性。不断学习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勘查中能够做到发散性思维,全方位思考。

3 结论

对于刑事案件进行更好的现场勘查工作,可以为破案提供有力的线索,并且现场存在的物证很可能会成为指证嫌疑人的主要工具。在进行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时候,要尽可能的加快勘查脚步,确保可以提取到新鲜的证物,从而获取到破案的信息和方向。在发生刑事案件之后,要做到大案迅速到场,小案也要仔细勘察的原则,不能放过一点可疑信息,只有更好的对现场进行勘察,才能更有效地发现破案的蛛丝马迹,达到破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孟栓,卫跃宁.刑事侦查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19.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3

[关键词]现场勘查,工具痕迹,串并案件,方法

中图分类号:D9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65-01

现场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使用工具实施破坏时在接触部位留下的能较清晰地反映工具表面形态结构特征的痕迹。利用现场工具痕迹串并案件是工具痕迹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之一。串并案件相对于个别案件而言,具有获得现场的痕迹多、作案手法多、犯罪分子的个人特征多、现场信息多等优势,因此要重视串并案件工作。以下就如何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提出几点看法:

一、利用留于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形态来串并案件

工具痕迹多种多样,按照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撬压痕迹、钳剪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等。根据现场发现的工具痕迹的形态,可以判断出工具的种类,为寻找嫌疑工具提供依据。找到嫌疑工具后,可利用现场工具痕迹与用嫌疑工具制作的样本痕迹进行比对鉴定,证明嫌疑工具是否与案件有关。

案例:2008年5-8月期间,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连续发生数起“白日闯”案件,在对上述几起案件的现场勘查中发现阳台上的玻璃窗,室内箱子、抽屉等可能放有贵重物品的地方存在多处撬痕,技术民警对几起案件中的撬别痕迹进行提取比对,认定为同一个工具所留,以此对上述几起案件进行串并。后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可疑人员,将其带回所里盘问时在其身上搜到一根撬棍,经技术检验鉴定,认定同一。

二、利用形成现场工具痕迹的方式及过程来并串案件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受其心理、生理特点影响,破坏的方式和过程有其独特的一面,这种方式一旦形成,在以后的作案过程中很难改变,这就是犯罪分子的个性特征。在入室盗窃案件中,有的犯罪分子使用敲碎玻璃窗的破坏方式,有的则采用卸玻璃的方式,有的喜欢撬门,有的喜欢蹬门。但不管犯罪分子使用哪种破坏方式,都会在现场留下破坏痕迹,这种痕迹同样可以用来并串案件。

案例:2009年2-3月份,在贾汪区发生多起盗窃居民住宅的案件。这几起盗窃案件,犯罪分子都使用两种工具撬门入室,在小工具的撬痕上覆盖有大工具的痕迹。根据以上几起案件现场工具的留痕方式和过程,对案件进行分析,根据撬门痕迹,认为犯罪分子先用小工具作扩缝撬压,再使用大工具将门撬开。以上几起案件为同一人所为。经过排查、守候,最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其身上搜到撬棒两根。

三、利用现场工具痕迹与其他现场痕迹的相互关系来串并案件

一起案件发生后,在现场中获取的痕迹总是有限的。有的现场上只提到了工具痕迹,有的现场只提取到了指纹。那么如何利用现场工具痕迹和其他现场痕迹相互交叉出现的关系,用工具痕迹作为桥梁来串并案件呢?

案例:2010年上半年,徐州市贾汪区连续发生多起通信电缆线被盗案件。在对上述几起案件的现场勘查中提取到了剪切痕、鞋印痕、车轮痕等痕迹。经分析鉴定,车轮痕为同一车辆所留。在数起案件的发案地点附近的偏僻处均发现有用火烧电缆线外包塑胶皮留下的痕迹。经分析后认为,连续数起对通信电缆线实施的盗窃行为系同一团伙所为。2010年9月,民警在清查收购站时发现疑似被盗通信电缆线铜芯,后根据该线索将嫌疑人抓获,嫌疑人对其多次盗窃通信电缆线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四、利用犯罪分子的习惯动作留下的现场工具痕迹和现场现象来串并案件

犯罪分子的习惯动作留痕是指作案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以自己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习性,通过反复出现而形成相对一致的习惯动作而固定下来,因而反应在犯罪现场上的各种痕迹和现象中,可以利用习惯留痕相对稳定,互有区别这一科学原理,在串并系列性案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案例:2010年11月,徐州市贾汪区多个小区发生盗窃车内财务的案件,经现场勘查,在被盗的车辆座位上均发现有石块或砖块存在,被砸的均为车后座左窗玻璃,在现场均有摩托刹车痕迹。根据上述进行分析,嫌疑人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作案而不被发现,由此推断嫌疑人系附近人员,根据刹车痕迹摸底排查,确定了嫌疑人员,后嫌疑人被抓获,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对于运用现场工具痕迹串并案件的看法,在对现场工具痕迹进行分析时,不可因循守旧的按照一条思路分析,要对工具痕迹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场上几次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在利用现场工具痕迹串并案件时,既要充分运用现场遗留的各种工具痕迹,又要结合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目标、时间、手法及现场遗留的其他痕迹和现象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场工具痕迹的各种特征,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有力的科学依据,运用各种方法对案件进行串并,多渠道的提供侦查线索,调动各种力量为侦查破案服务,为社会和谐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痕迹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 张凤忠.犯罪现场勘查技术实务全书[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3] 杜清泉. 痕迹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犯罪现场勘查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5] 公安部教育局.刑事侦查学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6] 公安部教育局.犯罪学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7] 刘全明.利用现场工具痕迹串并案件的几点体会[J].2007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4

摘要: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农场档案工作是农场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完整地保存农场的档案,就能维护农场各个时期的真实面貌,充分利用档案,研究和记录农场的历史,探知农场的发展历程,就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场档案;经济建设;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引龙河农场的档案工作围绕农场的发展、建设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加强档案归纳整理和保存完整的历史,档案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由主要为农场党政和行政部门提供服务逐渐向为为百姓、为社会各界的全方位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农场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积极开展收集、征集工作,不断扩大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开展了经济建设的各阶段档案、经济社会发展、名人档案、民族特色档案、历史档案等不同门类和纸质、电子、声像、照片、实物等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的征集和采集工作,档案的数量和门类均有大幅提高;加强档案资料编研工作,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水平,围绕农场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都知道,档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物化的载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农场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信息资源大部分源自于各级党委、政府,而党政信息也大部分保存在各级档案馆和各单位的档案室,各级档案馆是相应部门信息的保管基地。正因为如此,《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同时,档案又是大到一个国家,具体到一个单位的重要资产,因为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档案也是社会的保险阀,因为它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尽管我们只是一个单一个体的农场,但是,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每一个单一的个体农场连成覆盖整体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并能体现出真实历史原貌的整体性,因而,其意思十分重大,我们要在建立的档案网络中,对农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服务。

近年来,引龙河农场着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各部门收藏单位保存的反映农场农业深刻变化的原始材料,并广泛收集、归档反映农场的文学作品、宣传报道材料和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建立健全了专题档案资料。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利农便民的原则,建立了职工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凡十年期土地承包合同的档案一户一档,并利用微机实行动态管理。三是狠抓农场新农村建设各工作领域的建档工作,并根据上级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坚持和强化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全面整合了农场档案资源。通过向社会各界提供招商引资、房屋拆迁、劳动保险、优抚待遇、土地征用、离退休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和到期应开放档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查阅档案文件的迫切需求,使“红头文件”走出了机关,贴近了百姓,服务了百姓,架起了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发挥出了档案在推进党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开展档案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档案资源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抓紧着手建立并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

我们都知道,档案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共同记忆。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应该对档案起敬畏之心,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而农场档案的积累、保存和有效利用,则需要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并且积极利用这些档案,让其在农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龙河农场党政各级组织十分重视档案工作,设置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并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引龙河农场档案管理办法》、《引龙河农场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引龙河农场档案工作基本标准》和归档文件整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调阅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为确保村档案资料能够长期有序流传、保存下去,还建立了《引龙河农场干部离任档案交接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村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了村档案管理和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同时,农场借助各种宣传优势,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更好地履行保护档案的法定义务。同时,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了解社会各方面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和档案利用的需求,以此推动档案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农场档案工作看似默默无闻,但却是对农场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记录,它是为老百姓提供备查的依据,作为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参考资料。鉴于档案的重要性,我们每位档案工作者都努力从基础做好档案工作,认真整理各类档案,妥善保管手头档案,。更重要的是,及时检查各类业务资料是否齐全,这是每个档案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做到的。正因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和使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农场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卓有成效的完善着,做到了收集快、整理清、保管佳、统计勤、查阅准。努力让每个前来查阅档案的百姓查到所需资料,满意而归。作为档案从业者,我认为,要积极努力保护好、管理好档案,要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责,定期接收档案,妥善保管好档案,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特别是应做到以下几点:1. 要维护好历史的真实面貌;2. 要忠于和热爱档案事业;3. 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4. 要有良好的保密习惯;5. 要树立高度的法制意识和观念。

同时,我们更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使引龙河农场档案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上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使农场档案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在为农场社会各方面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现场;方案、技术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ork is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al management work is the most basic technical work.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al management work is good or bad, foreign representative a enterprise technical level, the internal guide construction, its ro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from the system to implem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from the map reading to plan discussion, from the flow chart,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measures to the visu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disclosure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and the collection of data,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intensive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al management method.

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ite; Scheme and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取得经济效益和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最基层的技术工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外代表一个企业技术水平,而不只是代表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对内指导施工,其作用举足轻重。最近我们就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现状分析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如下几点问题,需引起施工企业领导的重视,以便尽快提高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

一、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现状分析

1、领导重视不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许多项目领导忽视技术管理,技术人员待遇较低,造成没人愿意干技术或技术管理人员数量不够,只有将毕业不久的学生补充到技术部门,由于经验不足,许多细节未考虑到,造成施工措施不当,质量控制不好,成本相应增加。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与实施脱节现象较为突出。

一方面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所编制的方案指导不了施工,缺乏可操作性,形成“你编你的,他干他的”的恶性循环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信息技术资料缺乏,再加上编制时间仓促,,造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内容粗糙,细部节点少,缺乏关键部位的施工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施工组织,缺乏施工组织的严肃性。

施工组织流于形式,死搬硬套,无针对性,实施起来可操作性不强。

3、设计文件、变更的审核和图纸的滞后问题

有些项目设计图纸严重滞后,很多时候只有电子版,或者是电话通知,这就要求必须做好记录,同时抓紧做好正式的签认。

图纸版本过多,未做标识,出现使用作废图纸的情况,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4、技术人员职责不明确,技术管理工作滞后。

由于技术人员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去管现场,没有时间顾及技术上的问题,造成现场技术管理混乱,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1)图纸没人看,设计问题未及时提出,导致停工等待设计变更。

(2)计划不准确,导致材料浪费或停工待料。

(3)资料没有编制计划、责任人,编制整理与工程进度不同步,事后搞突击、后补,严重滞后。

(4)现场检验与试验无人监管,出现漏检现象。

(5)技术交底工作不及时,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项目目标要求,出现返工现象。

(6)规范标准配备不全,使用过期规范标准。

(7)施工完工后,不善于总结,技术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针对以上现状,本文提出了如何深入细致的搞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二、明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内容

所谓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发应用等。

我们一般可从内业和外业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内业包括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岗位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档案管理。

外业包括施工前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实施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

三、浅析如何深入细致的搞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1、制定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图纸自审制度;(2)图纸会审制度;(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5)技术交底制度;(6)技术核定制度;(7)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8)技术复核制度;(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0)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11)施工技术总结;(12)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3)工程技术档案制度。(14)项目材料检验和试验制度(15)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2、加强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工作的落实情况,切实做好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3、注意施工现场技术细节管理

3.1明确技术管理流程:

读图解决疑难问题(设计交底、设计变更、洽商等方式)方案讨论方案编制方案交底样板带路技术复核跟踪纠偏技术总结

技术负责人牵头,发动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参与技术管理工作。现场施工以技术工作为先导,本着熟悉对象、解决问题、方案先行、过程控制、复核检查的原则进行指导施工。

3.2强调读图环节,必须重视。

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安装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汇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时候,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时间较晚,施工单位又只有技术负责在读图,这就造成了读图不细,许多问题遗留到施工中,最后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需要领导重视,将读图任务进行分解,全部施工、技术人员参与读图,最后技术部门汇总。

3.3强调方案讨论

3.3.1方案编制之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方案讨论,确定技术措施,最后形成方案。

3.3.2土建的常规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总体);(2)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3)边坡防护方案(含锚杆);(4)基础施工方案;(5)特殊地基处理方案;(6)主体结构方案;(7) 砌体结构方案;(7)钢结构施工方案(含防水涂料方案、吊装方案);(8)预应力施工方案;(9)地面施工方案(含金钢砂);(10)抹灰施工方案;(11) 铝合金施工方案;(12)入户门防火门施工方案;(13)外砖施工方案;(14)幕墙施工方案(含铝板玻璃石材幕墙);(15)吊顶施工方案;(16)涂料施工方案;(17)外保温施工方案;(18)屋面施工方案;(19) 防水施工方案;(20) 水电风安装施工方案;(21)水电预留预埋方案;(22) 电梯安装方案;(23)设备单调方案;(24)送电方案;(25)消防联动调试方案(该方案由消防公司协助甲方完成);(26)总平布置方案;(27)施工用电方案;(28) 施工用水方案;(29)土石方施工方案;(30)外架方案;(31)塔吊方案;(32) 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33)其它

以上是土建的常规的一些方案,过程中只要监理、甲方项目工程部认为是重要部位的,均可要求施工作施工方案。

这么多的方案,只有依靠项目团队的力量,大家集思广益,真正让方案指导施工。

3.3.3强调每道工序之前编制作业图

技术管理人员会同施工人员编制细部作业图,以图形的方式指导施工。一般作业图有以下几种:

基础深度柱状图、模板作业图、砌体作业图、放线图、抹灰尺寸图、楼地面打灰饼示意图、外墙砖排版图、屋面排气槽(孔)平面图以及一些细部节点大样图等用于指导施工。

如:砌体排版示意图(见图3.1)楼地面打灰饼示意图(见图3.2)构造柱支模的顶部进料口处理大样图(见图3.3)

为保证构造柱顶混凝土密实,构造柱模板需在顶部设进料口行砌筑。

3.4 强调技术交底方式多样化,技术措施可视化管理

3.4.1图示化交底:现场以展板的形式进行交底

3.4.2采取书面交底,相关各方签字认可。

3.4.3幻灯片交底

3.4.4现场样板房交底,通过修筑样板房进行工序交底,

3.4. 5技术措施可视化管理

(1)职责可视化;(2)基础施工可视化;(3)轴线标高可视化;(4)结构施工可视化;

(5)砌体可视化;(6)后塞质量可视化

通过以上措施,来提高现场交底质量,让工人真正明白该怎么做,以实现质量的有效控制。

4、全员参与技术管理,并开动脑筋,鼓励小改小革,给予奖励。

项目应充分发挥团队人员的聪明才智,进行一些小改小革,并给予一定奖励。

如:(1)梁上几根小木条就免除了以后开槽埋管。(见图4.1)

(2)墙上强弱电箱暗埋采用定型铁盒与墙筋焊接牢固,墙筋固定采用钢筋梯子,线盒采用钢筋固定。(见图4.2)

(3)楼梯模板支撑体系的改进,踏面钢管做成异形(见图4.6、4.7)。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项目应充分发挥团队人员的聪明才智,进行一些小改小革,质量会得到很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也会得到建设单位、监理等各家单位的认可,为今后公司承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5、资料的管理

这里说的资料包括技术资料和经济资料。技术资料主要有资料目录清单、责任人、时间安排;技术交底、技术洽商、竣工图纸、隐蔽验收、检查验收、会议纪要、往来函件、文件批复、气象记录、现场记录、照片录像、资料交接记录、验收资料等;经济资料主要有资料项目、责任人、时间安排;隐蔽签证、经济签证、工程索赔资料、协调会议记录、材料核价记录、甲方供应记录、甲方支付记录、甲方分包记录、资料交接记录等;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文档管理制度,强化项目资料员职责。所有文档收、发、归档均由资料员负责。

所有文档的收、发、归档均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未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的文件不得发放、不得的归档、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6

关键字:国有林场人事档案 信息化 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 G270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国有林场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法规滞后。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遗风,计划色彩浓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当前面临国有林场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虽然我国人事制度总体框架已定,但很多细则仍在探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给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带来了不确定性,使人事档案管理法规滞后。

1.2管理方式单一。在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上,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无论是正式人员还是流动人员,都使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分类,统一的保管方式来进行管理,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标准来管理,而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

1.3管理手段落后。现行的人事档案缺乏现代化管理。林场各基层单位由于经济、人员和其他原因,能实现计算机管理的为少数。虽然已有人事档案管理的软件,但并没有普及使用,而且很多种版本内容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无法汇总,软件之间不能相互兼容,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1.4信息化建设意识缺乏。实现国有林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当前林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力及人力投入不足,限制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使之与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无法适应,使人事档案在绩效工资管理与改革中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1.5档案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缺乏。人才是国有林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林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较差,不能更好地 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二、加强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1促进优化国有林场改革中的人事管理。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的情形下,人事管理的信息化以创新的人事档案管理手段,建立复合型档案管理员队伍,加快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保护现代化,档案利用网络化的速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为社会提供快捷、高速、准确的服务。

2.2整合人才信息资源促进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人事档案既有本地人才基本信息资源,也有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信息。此时信息化整合的手段在于依托系统软件支持,快捷方便地实现查询和统计功能,人事档案信息形成、交换、存储的标准化,便于更广范围的统一调用。

2.3人事档案信息化,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人事档案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也就有了保障。

2.4人事档案信息化,可改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5决定着人事管理中的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应。认识档案信息化是林场各基层单位及机关科室人缘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某人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材料,更是每个人自然情况、学历、社会经历的原始记录,真实客观地反映着个人思想品德、政治信仰、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奖惩等方面情况。它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组织部门选人用人、人才流动、职称评聘、调资、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国有林场实施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

我场作为省直国有林场管理局,干部职工实施绩效工资与其他事业单位同步。局内实行两种不同的工资制度,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级别,单位就要实行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技术、管理等技能岗位的不同特点,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政策,重点向一线职工、骨干技术人缘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同步势在必行。

3.1林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由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以及工资对劳动者的特殊意义,必须牢牢把握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相适应的、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工资分配制度,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林场自身的经济条件自主地决定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追求工资效益。

3.2林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需要。如果工资制度在各单元的相对比重设置上不科学,顾此失彼,就会出现工资价格不能一目了然,造成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只有执行以岗位为主体的岗位绩效工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相适应的对策

4.1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国有林场实施绩效工资的重要性。随着国有林场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在国有林场改革的引导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大财力及人力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林场人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建设。

4.2在场内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导体系。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对国有林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必须结合各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以保证人事工作的政策性、纪律性,人事档案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归档材料的真实和精炼。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要以提供完美的服务为目标,处理好保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尽量减少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漏洞。

4.3提升林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加强档案人员政治修养与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从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档案管理理论素养及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同时具有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能力和现代的信息化档案归档管理能力。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能力,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熟练应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的能力。

4.4人事档案信息化建立一人一档制。将每一位员工的工资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历年历次的调资、职称、岗位设置、竞聘情况,这样检索方便,一目了然,可作为单位职工工资变动电子档案备查。

4.5高效合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实现人事资源共享,应对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开发出隐藏在档案中的有用信息,积极提供利用,使静态的信息活化,让档案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提供有效数据,才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4.6实行每位职工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跟踪。要对每位员工的信息及时增补、完善,审核有关人事信息,每一次工资的变动、职称的晋升、荣誉的取得随时更新,将静态性信息描述为动态性的信息,不断充实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人的真实面貌,提高利用效率与公信力。

五、小结。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也是记载林场职工工作轨迹的重要依据。加强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国有林场岗位绩效工资的稳步实施。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要因场制宜,用信息建设思想总揽全局,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国有林场工资改革同步发展,同时为国有林场经济快速增长服务。

参考文献:

[1]戎晔.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 科教文汇,2010,(30):180。

[2] 张志行,陈艳.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与探索[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57-59。

[3] 刘韶青,林香青,张琮.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J].北京档案,2010。

[4]王冬英.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创新之我见[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7

[关键词] 农场 档案管理 标准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42-0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显示出了其重要性。而我国农场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后,其发展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新农村的管理工作中,档案的相关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要一改常态,需要进行革新,需要对农场档案的管理进行标准化的改革,使得农场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能按照标准来进行,细化每一步任务,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农场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农场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1.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由于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模式的提出,农业的发展得到了速度的发展。但是,在农场的实际经营中,针对新模式的要求有了提高,那么工作人员不得不相应的提高农场的管理水平来适应着一模式的需要,否则就会导致农场管理的混乱,进而影响农场的经济效益。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档案管理工作如果能开展的较好,那么就会对农场的所有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单位的步伐。

2.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传统的农场档案管理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必然会影响新的管理模式。首先,它使得在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具有高素质和高技术的管理人才及其缺乏。其次,农场自身又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充分自我认识。大多数的农场在实施管理标准化过程中都是照猫画虎,或者直接就拿别人的东西来强加到自己的身上,盲目的模仿和抄袭,忽略农场自身的情况,不能应地制宜,最终导致农场的管理不佳,影响经济的收益。所以为了加快对现代管理模式的适应,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领导整个工作的进行。

三、农场档案标准化的实际措施

1.拓宽收集渠道,丰富室藏

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坚持接受原来一贯收集的标准档案,还要加强对能体现本单位特点的档案,这样更能丰富本单位的室藏。首先档案门类非常齐全,内容多样,而且每个档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保存价值;其次要扩大收集的内容,保证档案室既要有体现本单位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也要有能反映当地人文、经济、自然状况等方面的档案,使得档案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

2.转变工作重心,加快档案服务化进程

工作人员要根据农场自身的特点及中心工作,及时实时转变档案工作的重心。首先,农场要及时进行社会需要的调查,并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抓住机会提供给客户有价值的资料,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接着,要结合当前的认识,把握形势,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观察社会动向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并能够预测未来的形势和潜在的客户,提高本单位档案收集工作的主动性。其次就是要优化室藏、更新检索服务技术,使得观念、服务水平还有服务方式的转变共同进行,相互配合,争取在优化室藏和更新工具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根据农场自身对档案的使用经验,工作人员可编制《统计指南》、《分类目录》、《案卷简史》等档案检索工具,还可以编织农场的各个时期的大事记、相应做出的改革等内容。最后要注意收集所达到的效果。效果的体现是档案利用所体现功能最直接的反映,因此工作人员要及时和各部分建立起合作的信息反馈制度,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并编制成册。

3.更加深入的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工作人员要抓住热点话题来进行宣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并广泛的进行宣传。接着工作人员要和各部分合作,争取取得他们的帮助,协助宣传活动的进行。虽然档案部分并不是很权威的单位,但其他部分的工作都很难离开档案来进行开展,所以工作人员要主动为他们提供档案资料,争取取得他们的信任,协助自己来扩大档案的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档案意识。最后工作人员要坚持宣传工作,并且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宣传,使得宣传内容更为广泛、细致和持久,这样才能稳步的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使潜在的效益变为显著的作用。

4.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

如果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工作团队,那么档案工作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收集与开发。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把那些具有高素质、高技术并且吃苦耐劳细心工作的人员留住,严把他们的进出关,保证整个团队的稳定性,避免因为频繁调整工作人员带来团队工作效率的降低,从而给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损失。

要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首先是通过理论学习、专业技术的学习来提高业务的素质,提高相应文章和新闻的读写能力,熟练掌握文章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内容的丰富技巧。其次是学习社会常识,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他们的知识累积量和创新的能力,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是档案工作的进行充满活力。第三是要提高现代的管理能力,能够熟练的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使档案的管理和收集开发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知道了农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的重要性,它对农场的经营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针对农场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要进行上述的解决办法来保证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促进农场管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8

关键词:水利;科技档案;收集;途径

1 水利工程档案收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在规划、勘测、设计、生产以及基建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音像、文字、图纸、图表等科技材料,而这些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珍贵历史记录,通过建立水利科技档案,完整、系统性的收集与整理这些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并将其作为今后水利事业发展的科学依据,更好的为水利科研、生产和规划发挥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缺乏相应的工程档案,使得工程档案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必然会造成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设以及后期的验收环节等受到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到工程工期和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水利科研档案的收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 水利档案收集的途径

2.1 加强宣传,深化认识,思想上重视水利档案收集工作

国家水利部门在科研档案建立通知中已经明确指出无论是企业单位的领导,还是项目中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必须高度负责,认真贯彻和落实《档案法》,不断提高自己对档案收集工作的认知程度,完整、系统、全面记录项目建设的历史资料。但是在档案收集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个别生产设计人员在思想上对档案收集工作存在认知误区,不理解、不配合或者是支持档案收集工作,比如有些设计人员不理解档案部门的职能,担心关键性数据会被档案部门泄露而有所保留现场数据;有些设计人员存在私心,不情愿贡献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等。然而这些行为都是与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违背,即归档是每个设计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任何人不得私自占据应该归档的材料。为此档案部门人员应该加大档案收集工作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档案知识和法规的培训活动,使全体员工都意识到档案收集工作的重要性与长远意义。此外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收集宣传力度方面,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要牢固树立为人民、为后代子孙终身服务的信念,强化现代化的水利思想与管理理念,争取营造良好的归档认知氛围,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积极转变观念,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生产部门与档案部门之间衔接工作不及时,造成档案资料不完整、滞后性等现象时常发生,再加上水利工程周期不固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定等,如果档案部门一直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等待态度,势必会大大降低档案收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新时期,档案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采取主动收集方式,对于周期较短或者是小型水利工程项目,采取档案资料集中收集,但要在平时工作中加强有关技术部门的归档工作。针对工程周期较长的项目,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原始资料损失的风险,档案部门要做好与设总、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采取分阶段收集,必要时可加强催收。针对企业单位派出的临时机构,例如监理处和设代处等,档案部门可以采取跟踪收集的方法,即定期派档案人员到工程建设现场指导监理代表或者是设计代表记录与整理现场资料,以形成具有价值性的原始资料,并及时做好归档工作。

2.3 注重施工现场文件资料收集

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工期的核心和关键,水利档案的资料收集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施工现场。因此档案部门只有随时随地留意施工现场所产生的资料,并及时收集和归档,才能够确保整个工程档案资料的完整。笔者在水利科研与工程档案收集工作中认识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施工现场文件的收集:

1、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施工现场的资料收集非常重要,往往被忽视的细节资料却成为整个档案史料的核心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派专人负责现场的档案资料收集工作,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并及时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业主方。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在开箱时,如果不能及时收集这些第一手资料,在后期工作中很有可能遗失,从而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如施工过程会发生很对变更,而这些变动、调整都是在现场临时产生的,其所形成的资料最容易被人忽视。施工企业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力度非常重要。

2、业主在日常工作中的资料收集

业主方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方之一,在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中都需要最好原始资料和文件的记录,例如图纸的修改、工程进度、质量要求、工程完成情况以及资金安排等工作,都需要留下影像资料,并做好文字记录,以为后期工程档案收集工作提供完整性的信息资源。

3、相互监督,密切配合,共同抓好档案收集工作

业主方与施工企业是工程档案收集的第一把手,其直接关系到档案收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不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收集文件资料时都能做到处处规范与严谨,总有极个别施工企业在工作投机取巧,对施工过程产生的资料不够重视,存档不及时或者是不全面。针对此种情况,业主方应该积极监督并督促施工企业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及时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旦施工企业出现资料不完善情况,就要坚决不验收、不拨款等,切实抓好档案收集工作。同时业主方与施工企业也要相互配合,将工程档案的收集工作提升到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层面上,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与施工企业及时联系,多沟通工程建设的进程情况,并严格要求内部人员,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和完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要求,形成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从而为档案收集工作提供强大的质量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档案收集工作是一项复杂、琐碎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够真正建立具有长久科学价值的科研档案史料。

参考文献

[1]曹湛芳.档案收集工作的问题、意义与制度探索[J].学术论坛.2012(12)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9

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档案的易主频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企业因不景气,或被兼并,或倒闭破产,企业被兼并或倒闭破产之后,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企业的档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易主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档案的易主行为将更为频繁。

2、档案利用的突发性

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必须高效率、快节奏地运转,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因而其服务的实效性要求更高。突发性的使用和服务已属正常,至于采取什么手段,克服哪些困难,有没有可能实现如此高的效率,已成为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研究的问题。

3、档案窃密行为的发生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千方百计窃取同行业厂家的科研成果和经济情报,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某企业花巨额外汇引进某一新产品的生产技术还未生产出样机时,而另一企业却略施小计,便开始公开出售同一技术生产的产品了。这种因档案情报的失密造成的不正常竞争,在市场化的今天日益呈增长态势。

4、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性

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所有制成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档案的所有权问题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对集体所有、私营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档案资料,如何管理,如何保护,没有现成的模式,于是,在档案管理上,各自为政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虽然国家档案局1991年发文推行《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至今,由于新情况、新形势的出现,这个试行规则已不适应现状,加上新的方案没有出台,企业之间各行其是,这就造成了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性。

5、档案利用涉外性增加

随着合资企业的增多,合资企业档案的利用率成倍地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必然越办越多,档案的涉外性就越来越多。因此,凡涉外企业档案保管的安全性,归档的完整性必须符合档案涉外性的需要。

二、规范企业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企业掌握这个规律,适应这个规律,就兴旺发达,反之则发展迟滞,档案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企业的荣辱兴衰有密切联系,因此,认真总结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探讨发展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1、适应形势,更新观念,确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

新的形势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世纪的档案工作面临着挑战和发展机遇。首先,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要求“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国家档案局也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明确要求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成“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力度正在加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新时期对档案工作的法治程度和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用科学的现代化思想代替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掌握科学管理的理论和规律,在适应新形势的前提下讲求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档案信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对经营、科研、生产等活动的重要作用,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档案运行方式的规律,必然导致不愿对档案工作多投入,从而制约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因此,更新观念是促进企业档案工作向前发展的首要前提。尤其是效益差的企业,更要妥善地处理好企业的档案工作,打破旧的管理框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寻找适合企业档案自身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配置,走出一条档案管理新路。

2、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随着企业经营、科研、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档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档案的记录方式、科研、经营等利用率大大提高。大量的档案基础工作,繁杂的整理、编目、检索、统计、信息加工等等,单纯靠手工劳动方式已很难完成,档案管理的落后状况与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档案服务的实效问题,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才能实现,除此,别无它途。办公现代化和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只有迎接新技术应用所提出的挑战,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给档案管理工作以有效的指导。

3、提高档案保密意识

战场上,军事指挥家对军事情报信息十分珍视,商场如战场,每一位企业家也应像军事指挥家那样,十分珍视经济信息情报和科研成果,要使企业职工明白保密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加强对企业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选拨人员,加强保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科技档案的保密制度。此外,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经济情报和科研成果的泄漏外流。总之,保密不是单靠档案员就能做好的,必须靠大家都行动,强化全民保密意识,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科研和情报的直接参与者,更应该是保密教育的对象,使他们模范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企业制定的保密制度。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10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市场机制的框架下,如何把握机遇,强化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市场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本文的分析论述能对市场机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市场机制下的档案管理培训工作

(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需要专业素质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因此,档案管理培训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从事档案管理培训教育的老师应该是既懂得档案管理和教学规律又具备领导素质能深入实践的综合型人才。老师不仅要能解答档案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科研成果。在市场机制的促进下,我们需要的老师还要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懂得现代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所以,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从国外或国内某些单位引进优秀教师,同时注意自己培养教学人才,使二者多沟通;二是把老师送到专业部门或学校去进修;三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有想法有力量的年轻教师;四是既要注重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使老师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最后一点要求是科研能力的提高不能影响教学能力的进步,二者要双管齐下,不能顾此失彼。

(二)加强教学资料的建设

教材教参资料的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档案管理培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教参教学资料要由国家专业部门人员进行编制,并负责教材经费的规划和筹措;地方档案培训机构负责对知识的补充和完善;由政府和社会合作,建立档案管理培训教材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教材的编辑出版印刷;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信息的更新,及时更换陈旧的教学内容,补充新的知识点。

(三)进行教学改革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学内容也要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联系实际,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把过去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推向多元互动式教育,讲求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

(四)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在市场机制的要求下,一定要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约束培训人员的行为。此外,还要注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考核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形成鼓励机制,注重良好导向的建立,激发培训人员的活力。

二、在实践中强化档案管理

(一)统一集中的管理原则

市场调节机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做到集中统一。相关部门一定要统筹规划,加强监督,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学习《档案法》,统一思想,集中管理。

(二)完善相关制度

市场变幻莫测,必须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才能适应市场机制。要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按照规定手续进行档案借阅,按照一定顺序和范围记录档案,归纳整理,严格执行保密措施,保证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此外,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制度规范,明确自己的责任,认真完成档案管理任务。

(三)提高业务能力

若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一定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水平的教育培训,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档案管理培训,同时设置现代管理和计算机自动化等课程,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档案管理人员,科技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进步。

(四)加强服务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档案管理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确保档案完整有效;另一方面要及时查询,按时对文件材料进行归档。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行事,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改善服务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完善档案的检索功能,使档案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整理具有较高价值和特色的文件材料,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应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的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到体现,档案信息材料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好的适应市场。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11

[关键词]公安 痕迹 工具

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78-01

1 前言

撬压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中使用某种工具而有目的的破坏障碍物留下的凹陷状工具痕迹。它是作案工具特征的表现和转换,在痕迹检验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撬压痕迹是造型工具、承受客体、作用力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作案的目的,借助于造型工具在承痕体接触面上产生印压、滑移后留下的痕迹,其形成是嫌疑人在犯罪目的、动机支配下的特殊行为,是其个性倾向性对实现作案目的客观、动态的反映。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嫌疑人自身的心理、生理个性特点或特殊性。

2 撬压痕迹的种类

撬压痕迹多表现为立体凹陷痕迹。痕迹形成的种类同使用工具的种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按其外表形体形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凹陷状痕迹,印压形成的凹陷状痕迹,是工具在杠杆力的作用下垂直于承受客体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规则、稳定的静态压痕,形成印压痕迹的关键是着力点的作用,由工具的局部接触承受客体而形成的压痕,压痕面比较光滑,出现在支撑点处,在痕迹中呈现点状反映,是工具个别特征在撬压痕迹中的表现。另一类是线条状痕迹,是撬压过程中撬压角度大于45度时,工具作用于承受客体产生相对滑移、摩擦在接触面上形成与工具形象相反的凹凸线条。

3 影响撬压痕迹的要素

3.1 作案工具

作案工具是犯罪嫌疑人用来破坏犯罪障碍物所用的各种器具、用品的总称,是形成撬压痕迹三要素之一。通常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普通、专业和自制工具。各类型工具的作用,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用于撬压的专用工具,施力小、操作灵活、技术性强,痕迹种类特征明显,个别特征较差;自制工具,破坏性强,损坏程度大,迹特征杂乱,种类特征不明显,个别特征明显。因此作案工具对撬压痕迹有着很大的影响。

3.2 作用力

嫌疑人作用力的方向、大小和角度对撬压痕迹都会有直接的影响。痕迹形成r的作用力,是对造痕体与承痕体的相互作用。在承痕体上力的大小方向和角度不同,其痕迹特征会反映出不同的形态,有时会改变原有的痕迹特征。因此在勘查现场中要注意考虑受力的大小、方向、角度对痕迹形成的影响。

3.3 嫌疑人自身特点

犯罪嫌疑人由于其自身肢体特点、职业特点、心理特性等自身属性,是无法自我克制和改变的,往往对撬压痕迹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作用力到现场撬压痕迹,是犯罪分子思维支配下的人体机械运动的一种形态表现。它最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由于其自身肢体特点、职业特点、心理特性等自身属性。因此作用力、撬压痕迹的变化过程,始终受着犯罪嫌疑人肢体特点、职业特点、心理特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能通过痕迹反映出来。

4 撬压痕迹的作用

4.1 分析作案工具及撬压方式

现场撬压痕迹特征是作案工具特征的形象反映。工具上的种类特征和个别特征都要通过现场痕迹直观的反映出来。因此,现场痕迹的特征跳可以反映出作案工具特征,又能通过现场痕迹反映出用工具作案时的撬压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首先结合现场撬压万式和撬压痕迹的种类特征,分析判断出是哪种工具形成的,是什么型号、规格的工具,达到“以痕找物”,然后将推测结论用于侦查破案,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4.2 分析嫌疑人职业及特性

根据现场痕迹形成过程及其客体间的联系,分析嫌疑人的职业特点及个性特征撬压痕迹的破坏程度和撬压方式是嫌疑人本身固有的个性特征的反映,它是通过嫌疑人思维支配的人体机械活动表现出的习惯性。因此痕迹的某些特征除了能反映出工具种类外,还能反映出嫌疑人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在勘查现场时要从痕迹现象中找出反映痕迹本质的东西,从嫌疑人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找出其特殊规律。根据各行业的职业特点来分析判断嫌疑人可能从事的职业。根据撬压方式,分析嫌疑人的生理习惯及个性特征。周围环境的联系以及破坏客体的状况,也是分析嫌疑人的体态及体力的根据。撬压位置的高低、痕迹破坏程度的轻重,都能反映出嫌疑人的高矮、胖瘦及活动能力。

4.3 串并案件

利用不同现场撬压痕迹的相同性串并案件串并案件,是扩大侦察破案战果的重要途径,撬压痕迹的分析、研究,为串并案件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撬压痕迹的相同性是串并案件的关键所在。首先根据工具的同一性串并案件。工具特征是检验痕迹特征的唯一依据。如果勘查现场中在几起案件的现场上发现有相同特征的撬压痕迹,说明嫌疑人用的是同一件工具作案,即作为并案依据。其次是根据撬压痕迹遗留部位的相同性串并案件。在不同的现场中撬压痕迹出现在承受客体相同或相应的部位上,而痕迹关系又是连续、相同的,表现出了嫌疑人的个体习惯性,案件即应并案侦查。还有事根据作用力方式的相同串并案件。作用力是撬压痕迹形成的要素之一,它能表现出作案人用力的习惯性。如果在几个现场中,用力的方式和习惯是一致、相同的,就应考虑并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撬压的工具痕迹在现实情况中具备非常鲜明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这要求我们的痕迹技术人员不断地发挥出主观性以及能动性,结合撬压痕迹所具备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期获得更具有价值的研判案件线索。在刑侦工作当中撬压工具痕迹检验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对其加强研究和重视,开发出有效的技术推动痕迹检验工作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毅等著.刑事技术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刘恩素著.痕迹学基础理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1983年.

[3] 钟新文.刍议犯罪工具痕迹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06-109.

[4] 杨敏.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52-55.

[5] 丁德军.浅谈如何利用犯罪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J].刑事技术,1998(2):16-17.

作者简介

现场会工作方案范文12

【关键词】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教学设计;双重身份;案发现场

刑事现场摄影是运用照相技术,以案件现场为拍摄对象,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固定、记录发生案件的场所和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种专门照相技术。在之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教材的讲解更多侧重于对现场的固定和记录。忽略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研究案发现场拍摄到的痕迹、物品呈现状况的原因。拍摄的立足点也多是办案民警的角度。其实,在准备现场和拍照固定现场、案卷制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开展工作。

《刑事现场摄影》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现场勘查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刑事现场摄影的基本要求、目的、任务;使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学过的基础摄影技术以及现场照相的技术方法完成简单的现场拍摄,能独立制作全面系统、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规范标准的刑事现场照片。授课教师要本着“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原则,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刑事现场摄影实践课教学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布置现场及勘验、现场摄影、现场照片制作、后续工作。

一、前期准备

(一)刑事现场摄影内容

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拍照的范围和所表现的内容的差异,刑事现场摄影一般可分为:现场方位摄影、现场概貌摄影、现场重点部位摄影、现场细目摄影。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17―1995现场照相、录像要求规则》等参考资料,教师课堂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讲解刑事现场摄影四部分内容的拍摄要点等方式,让学生熟记刑事现场摄影四个组成部分的知识体系,到达现场后能够系统、规范地开展拍摄工作,为后期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刑事现场摄影的方法

同其他摄影一样,刑事现场摄影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拍摄方法。刑事现场摄影方法包括:单向拍摄法、相向拍摄法、多向拍摄法、回转连续拍照法、直线连续拍照法、测量拍照法。这六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刑事现场摄影工作的各环节。通过文字描述、图片(俯视机位图、立体效果图等)、动画、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在面对环境复杂、内容较多的刑事现场情况时,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拍照。

(三)现场勘验的原则和方法

刑事现场摄影是刑事现场勘验中记录现场的一种方式,与其他三种方式相辅相成,相互印证。所以,了解刑事现场勘验的原则和方法,是开展刑事现场摄影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与刑事现场勘验方法相悖,盲目乱拍,不仅会遗漏应拍未拍的客体,还有打乱刑事现场勘验整体的整体进程,甚至还会导致原始现场被破坏。

(四)犯罪心理学相关知识

刑事现场摄影就是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固定现场。而刑事现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空间环境。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任何物品、痕迹都是在某种特殊的心理状态驱使下完成的。所以,在通过摄影记录、固定刑事现场时,就要通过观察现场遗留物品、痕迹的分布特点,分析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抓住现场特点,系统、全面、客观地记录现场。

二、刑事现场摄影实践

(一)设计案情、布置现场

全班学生先进行分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设计一件刑事案件,标注出其案件性质、案情简述、刑事现场情况、在现场拍摄工作中的分工等。学生从犯罪嫌疑人角度出发,制造一起“刑事案件”。并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案情,布置一个刑事现场。学生扮演犯罪嫌疑人,借鉴表演的“真听、真看、真感觉”,从案前构思犯罪过程,到实施犯罪,通过各种行为对刑事现场产生影响。以此,引导学生从犯罪嫌疑人和警察两个角度开展刑事现场摄影和勘验、侦查工作。

(二)现场勘验、了解案情

刑事摄影人员到达现场后,要会同其他刑事现场勘验人员了解案情,包括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现场的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现场原始状况、变动情况及保护措施,出入现场的人员及原因。

(三)巡视现场、制定计划

在初步了解上述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勘验进行实地观察。对现场环境,整个范围和内部状况,作案人出入口以及遗留的痕迹物品在现场的分布位置等,进行静态观察,然后制定具体的拍照计划。根据刑事现场状况,明确现场拍摄的内容、重点,构思安排多个画面、镜头的组合结构和对整个现场的表述方法。这也是为案件现场照片案卷制作做准备,是其先导工作。

(四)实际拍照、固定现场

刑事现场摄影人员应确保现场勘验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刑事现场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摄影实践中,应遵循如下拍摄原则:(1)先拍摄原始状态,后拍摄移动状态。(2)先拍摄概貌,后拍摄中心、细目。(3)先拍摄易被破坏、消失的痕迹物证,后拍摄相对稳定的痕迹物证。(4)先拍摄容易的,后拍摄疑难的。(5)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

在刑事现场摄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拍摄内容性质、形状、数量方面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刑事现场摄影方法。综合运用红外线光源摄影、紫外线光源摄影及综合的多波段光源摄影等刑事物证摄影方法,尸体辨认摄影方法等。

(五)审看照片、查缺补漏

当整个刑事现场摄影完成后,应该利用数码相机的重放功能,或通过数据线导入电脑进行浏览,仔细查看刑事现场照片的质量和内容的关联程度、完整程度等情况。对于拍摄不全面、不完整地情况,要及时重拍、补拍。

(六)信息传输、案卷制作

现场摄影人员将刑事现场摄影信息尽快传送回工作室,便于对现场照片的处理和归案管理。利用Word、Photoshop、Powerpoint等电脑软件,进行刑事现场摄影图片的裁切、修整、调色、测量,以及现场案卷和现场分析课件的制作。通过全数字处理过程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公安信息化背景下,与传统刑事摄影相比,数字化的刑事现场摄影和现场照片案卷制作和现场分析课件制作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及时、系统、完整地保存了现场图像。

三、后续工作

(一)总结实践体会

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各环节的训练,对刑事现场摄影的工作流程有了较为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以实践体会的形式,发散式、点滴式地记录自己对实践过程各环节的思考和理解,可不强调系统性和思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阅读学生撰写的实践体会,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感知过程。通过分析实践体会能够摸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设置的实训各环节的个体反映。以此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实践教学设计。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撰写实践体会,记录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对实践教学设计的检验。

(二)填写实践手册

学生在总结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对参与的整个工作流程做以系统地、全面地梳理和回顾,并逐项归纳和分析。以达到对刑事现场摄影实践的理性认识。教师在批改实践手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有创新点,是否通过新的方式或多种方式完成实践目标等。

(三)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评估。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评估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学效果评估的原则是看实践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依据就是学生撰写的实践体会和实践手册、教师撰写的实践体会和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观察。

四、教学反思

本文进行的刑事现场摄影实践教学设计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并指导学生在面对刑事现场,准备进行现场勘验和摄影时,应从嫌犯和民警两种角度切入,开展工作;学生通过分析现场状况和比对自己布置的过程,可以积极寻找刑事现场某一现象的成因,利于学生还原现场;虽然是在虚拟情景中开展实践,但却是仿照真实现场进行训练;从实践规模上来看,这种实践设计属于小型综合实践训练,通过一次实践能够考查学生刑事现场照相内容、步骤、方法,物证照相,尸体辨认照相,照相机的操作等多节课所学内容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是为现场勘查课程大综合实践奠定基础;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安排中理论和实践分割的传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理论课,带着任务开展实践工作。学生成为实践计划安排的主体,主动构思实践方案;另外,在实践教学设计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布置现场的复杂程度要适中,与授课时数、学生层次、专业情况等相符。刑事现场较为复杂,实践时间就要适当延长。刑事现场痕迹、物品较少,就可以适当缩短实践时间。

参考文献

[1] 马文元主编.刑事照相与录像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6.

[2] 周艳玲,蒋占卿.刑事现场摄影[J].教学设计.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6,3.

[3] GA/T582―2005.现场照相方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