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29 08:38:02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办公室职能 加强办公室工作

1 对办公室职能定位分析

从机关的整体结构功能来看,任何机关都必须由专业部门和综合部门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理的机关结构,各个业务部门只有在综合部门的协调下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机关的整体功能。办公室正是这样一种综合协调部门。从分工来看,领导要总揽全局、预测发展、统筹规划,重在抓大事;而办公室作为参谋和助手,则必须面向各方,事无巨细,重在协调。

作为企业行政办公的主体,办公室既是一个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又代表一个部门的形象。作为领导工作的综合服务机构,办公室承担着办文、办会、办事、参谋、协调、接待、保障等重要职能,在辅助领导决策、落实制度措施、提供工作保障、推动机关运转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办公室不仅要联系上下、协调左右、相互承接,而且要围绕中心、推动运转、督促落实;既是左膀右臂,又是“大内总管”。同时,办公室又承担着大量的政务性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杂。既要立足全局、统筹规划、抓好大事,又要面向各方、事无巨细,协调兼顾,保证机关的高效运转,可以讲,任务繁重、位置特殊、作用重要。

2 加强办公室工作的主要对策

从日常工作来看,办公室工作大都是围绕领导的政务性工作进行的,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协助办领导处理日常事务,保证领导和机关的高效运转。办公室的事务工作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日常程序性事务,第二类是临时偶发性事务,第三类是领导交办性事务,第四类是部门不管性事务。这些事务工作具有频繁、杂乱、琐碎等特点,但作为机关部门,这些事务中的任何一件事处理不好,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加强办公室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度具有统一的规范性。健全的制度,不仅是机关正规化的可靠依据,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保障。要紧紧围绕企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本着原则指导、全面涵盖、刚性推动、实施灵活的要求,下大力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员职责、机关日常事务办理、工作量化考评标准、督导检查与责任追究等等制度,深入研究探索推动工作整体运行的有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运转程序,落实相关责任,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确保工作始终向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

要坚持制度管理的原则,突出办文、办会、办事三个重点,抓好办公室工作的各个环节的日常规范。起草文稿要严把政策关、语言关,文稿要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提出的办法要切实可行。严格按照文电运转程序,严格文电审核、报批和签发程序,对紧急文电特别是突发重大事件要立即办理,及时上报,加快节奏,提高文电运转效率。要从提高办会质量出发,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切实改进会风,提高办会效率,抓好会议事项的督办落实。

二要发挥积极的协调作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协调是运用自己的动力、威信、权力以及各种方法、技巧使行政活动中的各类因素、各种关系、各个环节和层次和谐起来,以便使组织中诸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矛盾无时不在,冲突无时不有,包括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协调等多个管理环节,都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据有关学者统计,就大多成功的领导活动,其成功因素中专业技术占15%,而各种关系协调占85%;大多成功的行政领导活动,其成功因素中战略管理占50%,协调占50%。两组数据的表象是不一样的,但是共同彰显的却是一个内容,就是协调在行政领导中的重要性,而协调工作则正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大量从事的。行政协调是行政组织系统减少摩擦力的剂,是增强凝聚力的黏合剂,还是新生力量的生长点;它有助于化解内外矛盾,凝聚心气,整合资源,提升组织动力,提高行政组织整体效能,以实现行政组织所承载的社会整体效益目标。

协调应具备以下特点:一个是高回应力。雷厉风行,简化程序,加快节奏,立即着手要有反馈。要在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行动,就能够为举重若轻、事半功倍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个是强主动性。善于抓机遇,争取各项工作的主动权。第三要善于创新。创新不是否定过去,不是对前期工作的,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的成绩。因为情况变了,事易时移,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就应当有新举措、新办法。在落实过程中,要注重抓好实效。不管是综合还是各项工作,都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过程。既要重视开局,又要重视过程,更要去抓好结尾。

三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为办公室人员,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拓宽信息渠道和来源,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真实、客观和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使信息真正成为研判形势、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依据。要在领导决策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情况,提供信息、方案和其他决策依据;在决策形成过程中起草文件,将领导决策形成文字信息,化为切实可靠的政策和措施,以便贯彻落实;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督促检查,收集反馈信息,作为修正决策的参考,以辅助领导正确决策。

要组织办公室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工作的重要部署和决策,了解中心任务和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各部门和基层创造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自觉服务和服从于中心工作。要组织人员深入学习理论政策、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引导大家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规律,全面把握工作的主要方面和内在联系,强化自身的主动意识、参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整体综合素质。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能力提升机制,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

总书记在2010年2月份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可以预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国有建筑企业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业人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成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这些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有些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是虽然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附加值较低,企业的产值利润率很低,长期以来维持在0.5%左右,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微利行业,企业的创效能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二是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应收账款随着规模扩张高速增长,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现金流普遍短缺,资金周转非常紧张,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三是企业普遍存在“三高三低”现象,即: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工程成本高,创效水平低;施工产值高,产值利润率低。

专家预计,在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资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如此巨大的建筑市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要实现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增强和提升创新能力是调整企业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着眼于建立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强化职工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快员工队伍的结构调整,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吸引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认真贯彻科技兴企的战略方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培养选拔一支由资深的工程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组成的队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深基坑及地基处理、钢结构体系施工、建筑节能减排、智能化建筑、建筑物抗震与安全、规划与设计方案优化、冶金化工等工业项目、设备安装调试等专业技术领域形成独具优势的鲜明特色,以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必须看到,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再到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是建筑市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是造就工程承包商巨头的必由之路。国内投资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推进,较先进的建筑企业在工程总承包方面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受到投资主体结构变化和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的影响,EPC(设计―采购―施工)、BOT、BT、项目代建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已广为采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调整承包经营结构,即集约经营。努力培育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能力,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向高端市场进军,尽快摆脱建筑企业低位恶性竞争困境。这既是提高工程承包附加值的需要,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由于受到市场竞争影响,建筑施工领域的利润日渐微薄,甚至举步维艰。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思路,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和产品结构。由单一传统建筑业向多元经营、多元产业转型。在巩固房屋建筑施工这一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展与主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混凝土销售等业务,要通过内外资源结合,加快向公路、桥梁、铁路、环保、市政及各类工业项目领域扩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实现多元化产业链齐头并进。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经营结构方面,应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方向进行调整,要善于做总承包商,从单纯的工程施工向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研发、采购、物流到施工、维护等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完整的产业链转变,从建筑施工业务一头独大转变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型企业上来,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企业优势,增强企业的话语权,又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和产值利润率。在产品结构方面,应当由低层次、低附加值施工,向中高档和高附加值工程产品转变;在企业资本运行体系方面,要抓住建筑市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慎重的、稳妥的、科学的推进以BT、BOT、BOO(建设―拥有―运营)为主要方式的资本运作项目,由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协调发展之路迈进,由 “打工队”向工程承包商转变。

三、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企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张的形势下,要坚守内部管理型战略,坚持眼睛向内、苦练硬功。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在强化管理上下真功夫、笨功夫、大功夫,才能控制成本费用,提升发展质量,领先竞争对手。要下决心改变重承揽、轻在建;重产值、轻效益;重完成任务、轻成本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施工技术创新,轻管理技术创新;重外部劳务,轻自身队伍建设等管理粗放问题。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拓展海外市场,使企业向外向型转变。要以国际工程承包为主体,以援外项目为切入点,以大型项目工程为依托,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多元并举、深化合作、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使海外业务真正成为企业的一个支柱产业。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逐步完善投资功能,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双快阶段,无论短期如何调整,城镇居民住房和城市公用设施的刚性需求状况不会改变,需求大于供给的供求关系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决不能坐等失去这一市场机遇,要充分利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关联度强、建筑企业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具有先天优势的条件,大力发展企业房地产业务,使房地产开发在营业总额和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业之一。

四、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上的竞争。企业任何一次飞跃,必源于管理上的革命,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本身就是抗击金融危机的一剂良药。目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以改革产权制度为重点,通过产权转让、增量改制、主辅分离等多种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通过改制,减轻负担、增强实力、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才有可能改变处境,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促进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专项施工能力升级。逐步建立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精干、高效、顺畅的组织领导体制,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决策机制;着力抓好扶持专业公司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着力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程,提升专业公司的独立作战能力。

三是要加强财务预算工作,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预算管理已成为集团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财务预算具有规划、沟通和协调、资源分配、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价功能,是实现管理工作重心前移的一种有效手段。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多层次、多部门的分工与协作。从纵向看,预算管理从集团最高领导层一直深入到项目部、施工班组,甚至每个职工;从横向看,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所以管理层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编制财务预算,促进管理层实现经营目标;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分析和调整,严格进行预算考核。从而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改善财务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四是要做好资金筹划,加快资金融通,创造条件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建筑企业要特别注重企业的现金流管理,重点加强对外埠资金账户的管理,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要通过实施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的内部信用环境建设,优化资金管理的应用软件业务流程,稳步、有序推进。通过资金集中管控,为生产要素集中采供和开展银行融资提供支持,进而为企业经营转型创造条件。

建筑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清收工作,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清欠工作中去,建立起“清欠和防欠并重”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建设项目一般是先施工后结算付款,普遍要求垫资施工,或者因建设单位的资金不到位造成延期付款,因此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会随着施工产值的增长而增长,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赊购原材料、拖欠供应商货款和专业分包单位工程款,负债也随之大量增长,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财务风险加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正视现实,客观剖析各项应收款项的现状,寻找对策,明确责任主体和催收目标,并进行严格考核,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巨大压力,降低财务风险。

五是要稳步推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财务信息化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多有效的管理数据,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数据真实准确的可靠工具,是加强财务管理、堵塞采购销售环节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的技术保障。因此,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透明度增加,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从而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促进建筑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

六是要着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要充分内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要强化“以人为本”思想,相信职工、依靠职工,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以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员工为核心,打造攻难克险、冲锋陷阵,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精锐专业团队。要牢固树立“人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企业资本,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一份优质‘资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物质资本更大更重要”的观念,科学地整合资源,解决生产力要素与施工规模不相匹配的矛盾。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只有坚持以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益为中心,优选业主及项目类型,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优化经营方式,不断强化和提升管理,实施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有效地防范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真正推动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EB/OL].新华网,2010-2-3.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3] 朱海燕, 张荣文.抓住机遇促增长,转型升级谋发展――十一局集团总经理赵晋华谈建筑企业如何面对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4-9.

贺代将总会计师简介

贺代将,1962年10月生,山西平遥人,汉族,中共党员,香港中文大学EMBA硕士,高级会计师,现任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先后发表了《我省国有建筑企业路在何方》、《加强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控制化解金融信托风险的几点建议》、《推行工程项目全额承包的做法与体会》、《全面建设建工集团财务制度,积极推进建筑会计事业改革》、《应培育职工的新型企业观》、《也谈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等多篇论文。

多年来,注重学习,勇于挑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道德修养,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二届“十佳”总会计师,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社会兼职情况:兼任山西省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会计学会建设会计分会理事。

担任集团总会计师以来,紧紧围绕总公司确定的“服务、指导、监督、协调”八字方针,以财务、资产、清欠、资金管理等为核心内容,创新思路、不断进取,认真履行总会计师职责。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3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面临着全球性技术革命发展的新挑战

近年来,席卷世界的新技术革命达到了高潮,科学技术几乎在各个生产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企业从传统技术向高技术转变.在传统技术时代,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生产,管理的各种职能主要是由生产体现出来,而现代企业则把重心放在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大力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以组织生产为主要职能转移到以技术开发为主要职能上来,就成为企业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企业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环境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迫使许多国家采取措施,进行体制的改革和调整,在集中与分散、计划与市场的发展道路上寻找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国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产生了竞争效应,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并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为此企业需要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正确制定和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而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必须服从经营的需要,这就迫使传统的企业管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企业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的新要求

近年来.在企业中开展了塑造“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主体,促使企业走向市场和转制改革的实践,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四难”(即政企分离难、产权关系理顺难、企业内部转制难、市场公平竞争难),于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并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根本途径.而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企业制度和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先行转换,因此,企业在努力打破“三铁一大”的同时,对三项制度的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促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内部机制.最近国务院对企业提出了“三改一加强”的思路,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四)企业面临着有限的岗位与大量的富余人员的新矛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而造成了企业的机构庞杂,富余人员多.社会包袱重的问题,富余人员多已成为企业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但在搞活企业、促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从企业自身需要选择就业人员就成了巫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企业的富余人员多是企业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主要障碍,而要安排和消化大量的富余人员,不仅和企业有限的岗位形成了矛盾,而且由于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和观念的转变,社会稳定的贵任和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使企业无法实行真正的用工制度的改革,无法解决有限的岗位与大量的富余人员的矛盾,其结果,不仅使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带来相互内耗、摩擦、抵消的负效应,使管理的各项职能无法正常发挥。

(五)企业面临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的新变化

经营集约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先进方式.我国在实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提出了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经曾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要求.与粗放经营比较,集约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依靠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提高效益,同时以生产耍素的合理配t和科学组织为前提.这就需要企业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实行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并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和管理,使职工的技能水平得以提高,设备和工艺得以改进,产品结构得以改善,劳动组织进一步合理化,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

(六)企业面临着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的新趋势

现代企业的发展从总体上已从传统企业走向新型企业,从“硬件时代”走向“软件时代”,从生产管理走向战略经营,从经脸决策走向科学决策,总之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其主要特点:一是人本化,从强调制度管理到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重视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把依靠员工办企业放在重要的位t.二是信息化,信息的作用在企业中日益突出,由于信息总t的成倍增长和信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企业管理要发挥各种职能作用,必须以攀握、处理大t信息为前提.各级管理者和经营者同样必须把及时了解、处理信息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三是知识化,现代企业生产过程日益知识化、智力化.不仅强调产业和从业人员的知识化,也强调管理的知识化。无论是预侧、规划、决策,还是计划管理、质t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组织管理等,都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同时为了追求知识和人才,不惜工本和手段。四是服务化,在市场竞争中,服务作为企业功能的扩大和延伸,已受到各企业的重视,因为企业为了魔得消费者和占领市场,不仅要生产质好、价低、品种新的产品,而且要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售后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加强预侧功能,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进行协调和组织,使销售管理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五是组织高效化,由于企业组织规模的变化,过去那种高度集中控制的组织结构系统已不能适应需要,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的权力从集中到分散,企业组织结构相应从金字塔型到大森林型发展,通过减少管理层次,简化管理结构,使企业更加适应激烈多变的经营环境.

二、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的间题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中沉积下来的,有的是经济体制转换中新产生的,特别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其主要原因是负债沉重,缺少积累,导致企业设备、产品的老化、经营方式不灵活,存在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现象,尤其是富余人员过多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侄桔.上海石化作为国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已葬股上市,实行了股份制的改制,但作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和典型细胞的上海石化,20多年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运行机制和思想观念上打下的计划经济的烙印木可能一下子消失,面对着日益严峡的市场经济的挑战,股份公司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弊端逐渐基露,如果我们不抓住契机,用大手笔做好内部管理机制转换这篇大文章.那么“金山”这艘航空母舰就很可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被淹没.在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繁杂,副职众多,权力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组织结构没有按照“精简高效”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原则,管理层和管理人员的膨胀已到了极限,有的管理机构职能交错重叠,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扯皮,有的职能部门存在的意义不大,不但增加了管理费用也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公司内部没有形成决策层与管理层权责明确,集权与分权结合,管理幅度适当的组织管理棋式.

(二)科学决策不够,主要表现在公司作为决策层没有真正实行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面临变t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没有真正建立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并及时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作出产品结构调整、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决策,在集中精力抓大事,进行经营战略、投资方向的决策不够.有时往往抓了一些管理层的工作,不利于调动基层厂的积极性.在二级班子的群体结构优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形成一支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家队伍.

(三)科研开发和销售管理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科研体制通化,科研工作脱离生产.缺乏与生产的融合,新产品的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造成了公司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而且对商情的研究、市场信息的收集、营梢策略的制订、企业形象的宜传等方面都显得力度不够,从总体上存在着坐等经商,靠市场、凭感觉经营的情况,在科研开发和销售人员的配备上及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显得力盆不足。

(四)在用工、分配问题上没有真正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氛围,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从计划经济的框架中解脱出来,职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危机感和压力感,没有真正形成为自己岗位奋斗的态势,仍存在着“等靠要”的习惯和“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思维定势,“一大三铁”已成为“顽疾”,很难在石化这块土地上一下子治愈.

(五)在内部管理上没有真正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财务资金为中心的管理框架还没有形成,资金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无人承担,造成许多固定资产沉淀,尤为严重的是在设备检修、材料采购以及生产、管理中的浪费惊人,各种费用每年以较大的幅度增长.总之,各种成本居高不下,不仅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对石化的发展极为不利。

(六)在管理的内容、方式、考核机制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内容上过于强调“一刀切”、“大呼隆”的“统管”,缺乏企业自身特点,在形式上过于单一,规定动作过多,使基层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考核上过于强调查记录,造成部分荃层不是将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管理上,而是忙于造假帐、补记录。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所提出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过高或者不够明确,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使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够明显.

(七)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建设不到位,各项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关领导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从严治内、精细管理不够,在成本管理、现场管理、质童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方面与兄弟单位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严重,墓层建设尤其是班组管理出现了一些令人优虑的问题.

(八)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与国际上市公司的形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上海石化自我宣传的力度不够,不仅在产品的包装、商标的建立、企业标识系统的设计上缺乏力度,而且在培育企业情神,塑造企业整体形象,开展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如何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和方法推行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调动职工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以及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最佳结合等问题上研究和实践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面临困境之时,如何凝聚人心,振奋士气,形成“团结、稳定、鼓劲”的氛围方面没有完全到位.

(九)管理干部的素质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管理方法习惯于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创新不够,贴近生产不够,依靠广大职工参与管理不够的问题,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差距.

三、在改革的实践中探索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一次革命性、厉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以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影响和触及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因此,我们要从改革的这一背景去研究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机制、管理人才、管理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行较大的转变.

(一)管理思想要明确.管理思想是否科学、管理观念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能否实施正确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在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实行真正的转变,确定管理工作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立足企业、紧贴生产、面向市场,根据企业的实际来确定管理工作的内容、方式和重点,从而使各项管理工作渗透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冲破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树立技术进步和改革创新的思想,树立经营战略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信息观念、资金观念、人才观念、法制观念等。当前要围绕“管理与创新”的主题,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导向,保证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二)管理组织要变革。管理组织是实行有效管理的保证。在管理组织的设置上,要从有利于公司事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出发,从有利于组织机构的系统效率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出发,按照集权和分权结合,管理幅度适当,责权利对应的原则进行结构的调整。当前,要按照“精干、高效、节约”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的原则,构筑“一个法人、二个面向、三个层次”的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在由直线职能制逐步向事业部制的转移过程中,要注意简化管理结构,裁减中层人员,弱化管理中的文犊主义,减少“文山会海”.并通过下放一定的管理权力发挥基层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组织结构的变革涉及到利益的调整和管理职能的转换,必然会产生各种阻力.在具体操作中难度较大,因此,既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使有关人员感到非变不可的压力,又要明确问题的所在和变革的具体目标.既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又要考虑方案出台的时机和职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积极稳妥地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三)管理机制要完善.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实行有效管理的根本,要使上海石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股份制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在工资奖金分配方面形成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在企业行为方面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制约机制;在企业发展方面形成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发展机制;在销售管理方面形成灵敏快捷、应变能力较强的营销机制;在科技进步方面形成生产与科研融合的新产品开发机制;在队伍建设方面形成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机制等等.只有从内部管理机制入手才能使企业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真正完成股份制改造.当然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应力求平稳有序地做好新老机制的交替和新机制的建立工作.

(四)管理难点要突破.当前,公司面临的难点较多,其中有二个难点较为突出一是富余人员过多的矛盾,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减弱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增强了内部摩擦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而要实行减员分流,一方面就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受到社会稳定和职工承受力以及社会吸纳机制滞后的影响,因此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有突破难点的勇气一手抓观念的转变和宣传的强化,一手抓发展多种经营,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多形式、多途径地开辟分流的渠道,要实行上岗合同的动态管理.在职工中形成上岗靠竞争,为自己岗位奋斗的氛围.二是科研开发相对落后的矛盾,不仅科研与生产和市场相脱节.产品的品种单一老化,技术含量低,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不够,科研经费和力量明显不足,其关键是科研体制上没有真正解决生产经营与科研的融合,没有实行生产、科研和销售的一体化管理,因此,要对原来的研究总院体制进行改组.从有利于生产科研的良性循环出发.建立科研生产的联合体,形成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一条龙,要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并逐步做到新产品开发的多样化、高技术化和快速化.

(五)管理人才要培育.管理人才是实行企业管理的核心,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一切管理都无从谈起.作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其生产经营过程日益知识化、智力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追求人才和知识不惜工本,要千方百计网罗人才.培养自己的高级人才,广泛开展职工终身教育等,把人才和知识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恨本。因此,公司和各单位必须加速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营销、财务金融等高级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培训等多种途径使各级管理者具有与本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要拓宽管理队伍的知识面.优化管理干部的群体形象,优化管理干部的群体结构,使管理者群体具有梯型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好的智能结构,并使他们成为懂技术、熟业务、会管理的内行.要加速专业技术干部知识更新的力度,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实施系统操作.

(六)管理重点要突出.要在加强各项专业技术管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财务管理.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物化成资本投入产出的运动,通过把握资金流向,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根据目前公司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的状况,要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中增强资金经营、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的观念,学会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改进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运行状况,学会运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熟悉掌握总资本构成情况,着重加强预算计划控制和投资管理,降低库存储备,加速资金周转,并逐步完善模拟市场利润责任制.总之,通过突出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整体功能.使企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经过与资金流的融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达到以最小的投入、最佳的转换获得最大的产出之目的。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4

第一条、为有效规范人事作业程序,促进公司人事薪金管理制度化、正轨化,使人事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的制订,充分体现了公司学习、进步、创新、服务的企业文化。

第一章任用与晋升

第三条、公司遵循重能力不重学历、任人为贤的用人原则

第四条、新进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直接主管认可,本人提交转正申请确定转正(一)试用期间,当月绩效评估为A或B类者,直接具备转正资格;

(二)试用期间,连续2个月绩效评估为C类者,直接具备转正资格;

第五条、一般人员转正由直接主管报请公司批准备案;主管及以上人员转正,由所在网点经理同意报请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主管以下的员工调动晋升,由所在网点经理提出申请;主管及以上员工调动晋升,由网点经理提名,总公司审批。

第二章离职辞退

第七条、员工因故辞职,必须提前15天通知。普通员工向直接主管批准。主管级员工离职向总经理申请批准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第八条、员工离职手续办妥,相关物品、资料移交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结算手续。

第九条、收到员工离职申请书时,相关负责人应即时与离职人员面谈,探询将离职员工之离职原因。

第十条、辞退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公司可予以辞退:

1.连续或连续超过三次周绩效评估为E类者;

2.季度内累计5次或超过5次周绩效评估为E类者;

3.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并在同事间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者;

4.触犯刑事法律者。

(二)、凡辞退者,由直接主管安排离职面谈,并处理好相关移交工作。

第十一条、移交员工离职时,应将所负责的办公用品、档案资料、相关业务函件移交直接主管,由主管签字认可。

第三章薪资福利

第十二条、工资为月薪制,一个自然月为一个结算期,于次月十五日发放,遇节假日在最近一个工作日发放。

第十三条、工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三部分组成(网点经理工资不在此列)

(一)、岗位工资:实习收银员、网管¥800,收银员、网管¥1000,保洁员¥800,技术主管¥1500,实习技术主管¥800,实习店长¥1500

(二)、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分为5级,从实习开始计算.

1级,当月内周绩效评估累计两次或超过两次E类者或月总评E类者,当月绩效工资=零

2级,当月内周绩效评估不超过一次E类,月总评非E类者或月总评为D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10%

3级,月总评为C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20%

4级,月总评为B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30%

5级,月总评为A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50%

(三)工龄工资:工资一年及以上员工有工龄工资,工龄工资=其前一年平均工资x20%

第十四条、薪资调整,由直接主管出具薪资调整通知单,呈总经理批准后,交财务部作业。

第十五条、年、季绩效奖励,本奖励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工资以外的常规薪金补贴

(一)季绩效奖励分为2级,凡工作满一个季度的员工均参加评比

1级,3个月中没有周、月绩效评估为E类者,季度总评为B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30%

2级,3个月中没有周、月绩效评估为E类者,季度总评为A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50%

(二)年绩效奖励分为5级,凡本年度工作达到或超过6个月的员工均参加评比

1级,年平均总评为E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1%

2级,年平均总评为D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2%

3级,年平均总评为C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3%

4级,年平均总评为B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5%

5级,年平均总评为A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10%

第十六条、在职员工由公司免费提供住宿和中、晚餐。

第十七条、员工生日公司将按50元左右标准计发生日礼物。

第十八条、员工及其直系亲属生病、住院时,由公司组织探望,探望费用每次100元左右的开支。

第四章考勤及请假

第十九条、员工请假,必须本人以书面形式事前向直接主管申请,除因急病等特殊原因不能事前申请必须事后补齐。因病请假,需持有医疗机构医疗证明。

第二十条、员工因公外出,应填写《外出单》送直接主管核准,并登记。

第二十一条、假期批准权限:一般员工请假由直接主管批准。主管以上人员请假由总经理批准。

第二十二条、凡旷工一天者罚3天工资,全月无故旷工三天,予以辞退。连续三天旷工者视为自动离职。

第五章培训

第二十三条、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及工作技能,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每位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接受培训。

第二十四条、培训内容

(一)新进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企业文化知识、员工手册培训以及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网管为期15天,收银为期7天。

(二)、员工转岗、晋升必须接受转岗、晋升培训;

(三)、公司员工必须定期接受相应的培训;

(四)、全体员工定期接受职业道德培训;

(五)、成功学培训、员工潜能培训;

第二十五条、各部门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析开发新的课程,组织讲授;培训完毕要进行跟踪调查。

第二十六条、培训采取在职培训、岗位轮训、封闭培训、实地工作培训、外训、送培等多种形式进行。第六章员工档案第

二十七条、员工档案是公司人事部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和任用中形成的在职员工的个人文件材料,是考察员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员工档案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员工情况材料组成,其必备材料包括:

(一)、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复印件;

(二)、员工登记表、个人履历表;

(三)、***复印件;

(四)、员工绩效考核表、奖励、处分材料;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5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大会对前来参会的上级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对参会的职工代表和坚守供热生产、经营服务一线的干部职工表达诚挚的敬意!刚才,X总经理宣读了《X市热力总公司转企改制方案》、X部长宣读了《X市热力总公司转企改制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障衔接实施细则》,下面我就转企改制工作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工作目标讲几点意见:

一、转企改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中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今年X月X日,X在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X次会议中强调,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依法依规、务实高效,压实各级责任,切实做到坚决改、加快改、彻底改、高质量改。要加强监督检查,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一是转企改制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在党的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变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一线生产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释放全体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转企改制是我们供热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X经X年的发展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增长迅猛,城市供热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城市供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作为国有供热企业,我们要把保障城市供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做好供热服务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拓市场,大胆尝试辅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供热为主,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不断做大做强我们的供热事业,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现有体制,建立更加自主、更有活力的经营管理机制。

三是转企改制是我们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转企改制,我们可以放开脚步,积极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引进各类先进人才,形成新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全体职工工作热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建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法人实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范运作,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科学管理,最终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转企改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供热提出了全方位的需求,热用户对冬季采暖温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供热服务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满足热用户的新要求,需要我们要有更好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供热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百姓的幸福指数,体现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

二、转企改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在转企改制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创新发展,着力解决事企不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公司转企改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顺利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今年六月初,总公司成立了以X为组长,X为副组长,其他班子领导为成员,企管处、人力资源部、财务处、后勤处等部门参加的“总公司改制领导小组”并正式开展工作。

工作小组先后到X热力、X热力、X热力等国内各先进供热企业同行进行了学习交流;对总公司管辖的人员、资产、组织机构、党组织、土地情况、诉讼等进行了全面摸底;拟定完成了《X市热力总公司转企改制方案》;梳理了改革面临的问题,拟定了相关政策意见建议,并已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我们提早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公司成立了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公司进行了充分动员并提前启动了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招标形式,聘请了有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依规对总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权益情况进行了核实、清理、评估、调整,形成了资产评估报告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报批。

我们完成了工商注册要件的归集。与市行政审批局、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门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对工商注册的所需要件进行了梳理、整理、落实、限时办结,制定了详细的要件列表及推进计划,重点是新公司的名称核定、公司章程制定、人员安置细则的制定、支持政策等的拟定及报批。X月X日下午审批局将新公司名称核定完成,定名为“X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重视职工权益和民主集中。在职工安置问题上,我们一直坚持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在政策争取、职工权益争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得到明文规定。二是按职工分类政策安置,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规定的多次向上级要政策并参考同行、按近似情况规定执行,职工待遇“就高不就低、能给的就给”,使改制后的职工待遇力求最大化。三是将新公司实行民主管理写进了公司章程,确保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治理,为此按照大会议程的安排,根据《X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各位代表还要在本次大会上选举出X名职工董事和X名职工监事来参与我们企业今后的民主治理工作中。

三、转企改制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

按照上级要求,2020年底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各项工作将要落实到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在转企改制工作推进中,局领导和上级部门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总公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前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主业、辅业经营方针目标明确,我们力争用×年的时间实现集团公司供热规模达X个亿,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广大干部职工心齐、气顺、干劲足,这些都为实现改革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将在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后,拟采取“先挂牌,再过渡,稳推进”的措施,即X年X月X日前先完成新公司工商注册,新企业挂牌,再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作为过渡期,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管理。

四、下一步我们的工作目标:

在转企改制过渡期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并借助外聘咨询公司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支持,建立起完备的薪酬、流程、制度、绩效、部门职能等体系;完成人员的定编、定岗、定酬,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建立“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和有效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薪酬确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员工能进能出、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运营管理。

同志们,转企改制是广大职工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既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城市供热服务的稳定大局,更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扎实贯彻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认准方向、激流勇进,保持定力、埋头苦干;我们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推进转企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安全稳定供热服务工作。就下一步转企改制工作推进提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宣传动员。广大职工代表要做转企改制政策的宣传者和落实者,充分发挥好职工代表的职能,把职代会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要强化工作责任。在转企改制期间,公司领导班子和各部门相关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分管部门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确保公司和谐稳定,确保改革和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三是要落实工作措施。要按照法定程序推进改革实施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进一步细化各项子方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细致的协调组织工作,确保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要坚决拥护上级的决策、批示和部署,与国家、省市委、市住建局思想合拍、行动合力、工作合谋,高站位推进工作部署,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住建局转企改制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融入新发展格局,明确新发展定位。

我们要通过转企改制,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强化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顺应社会经济和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趋势,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在理念、制度、文化层面焕发新的活力与蓬勃生机。

我们要通过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形成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科学决策能力。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6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转变,有效性,银行经营特点,策略

一、对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2011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从过去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回规。因此,稳健货币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协调,把握好力度。迫切需要加深对货币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再认识,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稳健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进而实现稳定币值、物价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信贷政策则是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以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而,两个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调控内容和目标看,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性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证币值、物价稳定、抑制通胀。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节手段看,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手段的调控措施。货币与信贷政策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当前我国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好稳健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辩证关系,不仅要运用稳健货币政策去管理通货膨胀,更要擅于运用信贷政策来调解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进而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目标。

(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以优化信贷结构为核心。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为,“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中信贷结构优化是核心要件。只有切实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等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限制领域的信贷,大力增加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才能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需要,才能真正确保信贷总量适度,也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只有对不同的部门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结构调整,才能避免稳健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偏离目标,从而保证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时,对于过度投资、投资低效、风险较大的部门,比如高耗能行业、投机性房地产需求等,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抑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对于战略性产业、经济中薄弱环节,比如低碳经济、民营经济和农业,则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三)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相对稳定。2008年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内,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2008年上半年为防止过热实行了从紧缩货币政策,随着8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财政、货币政策转为极度宽松,宏观刺激政策持续了大约一年之后,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到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国内出现了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苗头,宏观政策开始逐步收紧,转以抑制潜在的过热风险,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以上宏观政策的不断变化,虽然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却加重了各方面政策执行的难度。在当前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下,宏观政策当然要因时而动,但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要从长远的视角来观察我国的问题,摸清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眼前与长远,才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才不会出现频繁的、过度化的政策调控。尤其是对一些战略性问题,更要从长计议,探索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稳健货币政策。

(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有宏观政策部门主动配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特别是优化信贷结构,需要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和监管、财政、税务、产业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差别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向票据、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选择性地放松或收紧商业银行贷款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以此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主动协调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目标,灵活使用监管工具。在金融结构调整体系中,银行监管作为商业银行贯彻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外部环节,其职能不仅要在事中和事后发现纰漏和纠正错误,还应在事前有效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积极发挥约束和导向作用。

二、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及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

(一)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从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加息,加快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步伐。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主要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政策出现调整,引发基层行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营运资金较紧,揽存压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信贷规模适度控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和通胀预期,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2010年10月以来,央行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高,主要银行系统内部资金集中的力度也在加大,基层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收缩来得更快、更猛。目前我国负利率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负利率导致的社会储蓄意愿低迷的情况下,仅维持现有存贷比,银行就要付出更多的揽存努力。导致部分银行不断推出带有明显存款性质的各类理财产品,通过基层行吸引市场资金,缓解银根抽紧后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困难。二是信贷规模压缩,额度控制加强。2010年12月以来,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银行机构总行普遍对授信规模和信贷增速实施了一定控制,由此导致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前期签订的一些授信协议、承诺难以按原有额度、期限、利率等条件兑现。2010年底开始,各大型银行已普遍开始收紧信贷,进入今年年初,规模从紧趋势显现。信贷规模收紧,银企博弈格局发生变化,根据借款企业综合贡献状况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原先的非核心客户、边缘客户将面临“被压缩”、“被清退”的局面。另一方面,基于银行发展战略、风险防控的角度考虑,将紧缺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于目标核心客户、大规模集团型企业,并且要求借款企业落实足值的不动产抵押,提供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进一步推高了信贷政策的准入门槛,原先游离于信贷准入政策边缘的借款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尴尬境地。信贷规模的收缩导致借款人甚至部分重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较难满足。三是市场转向卖方,信贷门槛抬升。信贷规模控制,使信贷资金成为市场稀缺资源,银行在贷款风险定价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客户选择上得以实行更严格的行业限制、更高的担保条件、更高的利率以及更多附加条件,有的贷款品种利率不断上浮仍然供不应求,贷款定价中的额度溢价飙升迅猛。信贷市场转向卖方,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调整客户机构,筛选优质客户,特别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创造了条件,对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以有效利用信贷资源配置,弥补因规模受控可能带来的收益减少产生重要影响。四是管理面临压力,潜在风险滋生。随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使银行经营管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各类风险交织的情况下,任一风险应对、处置不力,都可能影响银行形象和声誉,引发声誉风险。此外,在难以正常融资的情况下,由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难以适时得到持续满足,在信贷宽松条件下长期依靠借新还旧和滚动贷款维持经营资金链正常运转的个人和公司客户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很可能铤而走险,利用银行漏洞获取资金。而一旦发生案件极易使公众对银行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动摇市场信心,引发声誉风险。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供求矛盾加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难度增加。总量规模收紧,信贷资金供求缺口扩大已成不争事实。值得关注的是,贷款规模收缩比例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风险、收益、成本等方面考虑,银行往往采取“保大压小”的结构调整策略,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的同时,还面临招收员工难、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大等困境,“大单、长单”的接收意愿下降,经营导向趋于短期化、投机化,将对制造、外贸等实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二是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财务压力明显加大。信贷供求关系偏紧导致借贷利率走高,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上升。银行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已呈常态化,个别贷款甚至上浮幅度更大。利率上浮的贷款品种主要集中于与中小企业高度关联的个人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品种,广大中小企业成为融资成本上升的“聚焦点”、“重灾区”,成为货币政策转向、贷款规模收紧形势下的主要“被调控对象”,与政策基调相违背。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实力弱、盈利空间小,难以承受长期的高息成本,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案件风险。三是融资压力传导,行业中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规模收紧下,行业上游企业基于市场优势地位,以延期付款方式,将财务成本转嫁至中游企业。处于行业下游的中小企业基于目前的融资困境,也通过原材料、配件等供销渠道向中游核心企业传导融资压力,致使行业中游企业面临上、下游企业的双重资金压力。

三、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应对策略

(一)把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准确判断后提出的,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发展冲动,以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任务,只有实施严格的信贷政策,才能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其有信贷资金需求,银行要执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在信贷上予以控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二是坚持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相结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几年来,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货币政策承担了太多职能,包括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职能。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市场主体不健全、政府管理经济目标考核不科学,尤其是缺乏像信贷政策这样一只比较严格的“看的见的手”的积极配合,常常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局面。这说明严格的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真正的关键,否则,政策设想再美好,实施起来可能只会是徒劳,一定程度上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的成效决定货币政策执行的成效。所以,要改变过去单向调控货币供求的方式,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消除由于过紧或过松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确保2011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恢复到平常水平又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为基层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中小企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公司,补充“临时还贷扶持基金”,形成以“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增加—担保增强”主线的循环互动机制。控制融资成本,在推进财政贴息制度基础上,建议人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上浮幅度作适当限制,防止宏观调控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加强财政扶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强化差异化核销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中小企业在人行、工商、税务、司法机关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违约成本,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二是加大监管推进力度。加强监管引领,促使银行及时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发展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考核力度,将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要求纳入监管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监管评级、准入审批、检查频率等管理措施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监管激励效果;强化集中度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大户贷款、集团授信监管,加大违规贷款、超限额贷款的处罚力度,纠正银行“垒大户、傍大款”的不当倾向;加强舆论引导,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主增强信用意识,全面了解信贷政策,落实诚实申贷、用贷原则,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中小企业要强化“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银企双方共同努力。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围绕“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着重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摆正经营发展理念。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配合银行落实贷款新规,以实际行动体现企业方面的合规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增强银行支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产供销运营体系,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账户和资金往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机制,尽快扭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严格做到三个“不”,即:不提供虚假报表蒙蔽银行,不利用关联交易套取贷款、不利用同名划转挪用资金,增强银企合作的基础。

(三)基层银行要尽快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针对货币政策转向条件下基层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各上级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帮助基层行尽可能平稳地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在新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增加商业银行内部规模调度的弹性。要在统一规模和资金调度的框架下,更多地运用经济资本占用考核等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考核与调控手段,根据不同机构和地区经济及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总量从紧下,分层、分区系统内调控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防止银行系统内部规模管理“一刀切”给基层行资金运营管理和正常信贷业务活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二是用好卖方市场下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的机遇。各级银行要抓住信贷额度阶段性趋紧的机遇,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信贷政策导向、综合收益好、忠诚度高的客户的合理需求,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实行专项管理、单独控制,以权限下放、单列考核为重点,大胆尝试供应链融资、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会同有关政府部门打通存货、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抵质押业务运行链条,加大担保方式创新力度为中小企业贷款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对存在潜在风险和重点调控行业的存量客户,认真研究制定清收和退出计划,以此缓解增量计划不足的矛盾,加大平台贷款、集团客户和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退力度,腾出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用于补充小企业贷款规模。三是适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渠道。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对基层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大的挑战。要维持近年来利润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加快基层行的金融创新步伐,根据当地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的、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理财、基金、国内信用证、国际结算等资本占用较少,收益水平较高的中间业务,提高产品渗透度,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代替单一的信贷支持,推进收入多元化,缓解宏观调控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冲击。

(四)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基层银行需防控声誉风险。稳健货币政策下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这一过程中,若营销宣传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到位,极易引发声誉风险。为此,银行要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声誉风险管控体系。银行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加以考虑,科学制定商业银行声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与流程,适时、全面监测银行声誉状况,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声誉风险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营造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市场纪律的自我约束。坚持诚信经营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公示制度,诚实、正确介绍服务产品,审慎做出授信承诺和实施授信行为,出现确实无法实现服务承诺情况时,应给予满意、诚恳的答复,避免因盲目承诺难以兑现而产生的声誉风险。注重互利互惠、长远发展,合理简化服务程序,整合收费项目,减少短期行为,并充分履行对金融消费者的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向利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协商渠道,防止消费者极端行为,避免负面舆情。三是加强合规管理。以强化合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合规风险,从而提高合规管理和业务规范化水平,有效避免声誉风险。四是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舆情监测,关注并及时引导正确的公众舆论。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媒体,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

参考文献1 胡晓炼,关于准确理解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J],当代金融家杂志2011.02

2 谷秀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着力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N],金融时报2011.02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外汇占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5-0034-04

近年来,为了确保国内流动性水平处于相对合适区间,中央银行不断创新管理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对流动性规模进行有效管理。但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的日益增长,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被动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货物贸易代客结售汇顺差是形成外汇占款的主要原因,而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控制外汇占款规模,进而增强国内市场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一)外汇占款与银行代客结售汇高度正相关

从外汇占款的定义看,商业银行收购外汇资产的行为也就是代客结售汇行为,如果将商业银行向市场主体的售汇减掉,那么代客结售汇的差额应该是形成外汇占款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汇占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增加(见图1)。

(二)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结构性特点

既然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扩大直接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银行代客结售汇的结构特点。

本文利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数据,计算了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结构(见图2和图3)。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为1106亿美元。其中,资本和金融项下顺差仅36亿美元,经常项下顺差达1069亿美元(占比96.7%)。而在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项下顺差为1869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呈现逆差格局为-856亿美元,收益与经常转移项下顺差为56亿美元。因此,货物贸易项下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占顺差总额的绝对比例,这个特点在之前的年份中也具备。

[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

可以看出,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差额的多少直接决定当期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的大小,而银行代客结售汇规模与外汇占款规模息息相关,外汇占款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内市场流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从理论上来看,货物贸易代客结售汇顺差的形成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跨境收付环节,即外汇由境外到境内,或由境内到境外;二是汇兑环节,即由境内外汇到境内人民币的转换,或由境内人民币到境内外汇的转换,也就是结汇或者售汇。在企业结售汇意愿不变的前提下①,如果跨境收付汇顺差增加,代客结售汇顺差必然增加;而“货物贸易收付汇差额”与“新增外汇占款”的相关系数为0.85,依然呈现高度正相关,表明货物贸易收付汇顺差与外汇占款也具有密切关系。

二、货物贸易改革中的宏观审慎管理

既然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很大,那么如果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使得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达到相对均衡,则可从根本上提升央行流动性管理水平。2010年启动的货物贸易改革为从宏观上管理跨境资金提供了可能。

(一)改革总体思路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主要抓手,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为底线,切实转变货物贸易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便利化”与“防风险”的有效统一。改革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主要框架是“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其中,“总量核查”摒弃了核销制度“一一对应”的要求,全面采集企业进出口与收付汇数据,从整体出发评估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程度。笔者认为,“总量核查”为从宏观上对货物贸易开展审慎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二)改革后的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

改革后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根据管理工具实施条件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日常管理;二是应急管理。每一类管理工具在理论上均是对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是“不可能三角”的其中一角。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 宏观审慎日常管理。笔者将“货物贸易宏观审慎日常管理”定义为: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外汇管理需要,外汇管理部门利用“监测指标阈值的动态调整机制”和“对企业主体实施差别化管理的分类管理机制”这两个工具,实现对资金流与货物流偏离程度的逆向纠正,从而达到“逆周期调节”的管理目的。

(1)监测指标阈值的动态调整机制。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的起点是确定“监测指标”的“阈值范围”。所谓“监测指标”是指改革后设计的一系列总量核查指标,外汇管理部门通过这些监测指标可以核查地区、行业和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匹配情况。“阈值范围”则是指外汇管理部门认定的指标正常区间,阈值范围内的被认定为正常企业,范围外的则是需要重点监测或核查的市场主体。按照规定,省级外汇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和管理需要对监测指标阈值进行动态调整。

笔者认为,“指标阈值动态调整机制”是体现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中“评估风险”、“逆周期调节”和“总量调节”的最重要手段。首先,监测指标能够从不同方面根据指标数值衡量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偏离程度,指标数值的正负以及数值的大小均有较为明确的意义,外汇管理部门能够依据数值的大小来合理评估跨境资金流动总体风险。其次,阈值范围的调整是由外汇管理部门人工设置,可以根据宏观形势,按照指标含义进行“逆向”设置,即:若跨境资金宏观上是流入态势,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流入规模,则可以将指标阈值的正常范围向流出方向调整。再次,阈值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得外汇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对市场形势进行有效“反馈”,避免定期调整产生管理时滞的问题。最后,当监测指标应用于地区、行业等宏观层面时,这代表了对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总量”调节,而非仅针对某个市场微观主体予以管理。

笔者以监测核心指标之一――“总量差额率”②为例。该指标主要衡量地区或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整体偏离程度,如果总量差额率为0,则代表货物流与资金流是平衡的;如果总量差额率为正,则代表有资金流入,数值越大代表资金流入越多;反之亦然。假如目前某地区将总量差额率的阈值设定为[-5%,5%],也就是说总量差额率在[±]5%之内的企业都为合规企业,之外的企业则被纳入重点监测与核查的范围。如果某一时间段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加,需要加大对资金流入企业的管理力度。这时,可以将总量差额率的阈值范围进行调整,假设重新设定为[-7%,3%],这种调整意味着:一方面,将更多呈现流入特点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视野,原来5%以内的企业均为合规,现在这一标准提高到3%;另一方面,资金流出企业的重点监测范围在缩小,原来大于5%的企业才纳入,现在则为大于7%才纳入。可以预见,调整后可将更多呈现流入特点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视野,后续的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和分类管理对象也更多集中在资金流入企业,从而实现对跨境资金形势的“逆向纠正”,进而减轻资金流入压力。

(2)对企业主体实施差别化管理的分类管理机制。在确定监测指标阈值范围后,实现宏观审慎管理目标还需要对市场微观主体实施具体的管理措施。类似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设计,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对企业也实施了差别化管理,将企业分成A、B、C三类。A类企业适用便利化管理措施;B类企业实施收付汇额度管理,且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期付款和延期收汇业务,不得办理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的转口贸易业务;C类企业业务则需经外汇管理部门逐笔事前登记,且不得办理90天以上的延期付款、托收业务,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90天)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不得办理转口贸易外汇收支等。

笔者认为,“分类管理机制”是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一方面,“分类管理机制”对微观主体形成正向激励,督促企业实现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基本平衡,从根本上减少宏观层面上跨境资金大出大入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分类管理机制”中限制的部分业务均是在以往管理实践里发现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较常利用的渠道,通过限制B类和C类企业开展这部分业务,可以有效提升审慎管理的效率。

2. 宏观审慎应急管理。笔者将“宏观审慎应急管理”定义为:在国际收支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出现大规模的跨境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形势下,外汇管理部门利用应急管理工具,在短时间内实现逆向调节的管理目标。宏观审慎应急管理是日常管理的必要补充和辅助。

(1)调整待核查账户管理政策。改革前,企业出口获得的外汇收入首先需要进入待核查账户,在额度内可在银行办理结汇。结汇额度根据企业报关出口数据确定,这为收汇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提供了必要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结汇速度,便利企业经营,改革取消了额度管理,A类企业不再受结汇额度的限制。但改革并未取消待核查账户,所有企业的出口收入依然要先进入待核查账户。一旦发生形势逆转,尤其是资金大规模流入时,可随时调整待核查账户政策,如:可恢复待核查账户额度管理,以延缓企业结汇速度,确保外汇收入均具有对应的货物流。

(2)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结构性特点出台差异化管理政策。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能够利用电子化系统对货物贸易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进行更为深入的结构性分析,包括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规模等。因此,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外汇管理部门可直接锁定形势最严峻、最需要予以管理的领域,出台相关管理举措,实现“精确打击”。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将货物贸易改革中的宏观审慎管理逻辑总结如下:外汇管理部门利用监测指标阈值动态调整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来调节货物贸易收付汇差额和代客结售汇差额,从而影响外汇占款规模,最终影响市场流动性水平。

三、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从改革后的管理实践来看,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极大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同时,管理的主动性、有效性、针对性大幅提高,但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管理工具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应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予以完善。

(一)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践证明,虽然对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强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但作为管理的下游部门,仅仅依靠外汇管理部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外汇占款激增带来的国内市场流动性规模庞大问题,应加强各类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建议切实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健全完善鼓励进口的外贸政策,改变以往片面鼓励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倾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提升人民币估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放松市场主体在境外投资等方面的政策限制,丰富和增加用汇渠道。

(二)监测指标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需继续完善

改革后的管理实践显示,虽然省级外汇管理部门每个季度均需要评估监测指标阈值的合理性,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完善和验证。鉴于地市级外汇管理部门与市场更为贴近,建议可将监测指标阈值调整权限由省级外汇管理部门适当下放;建立健全阈值范围动态调整的指标标准,明确何种指标达到何种标准时需要及时调整阈值范围;增加阈值范围合理性评估的频率,确保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进一步健全中观监测分析机制

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电子化系统数据开展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电子化系统数据挖掘深度不够、监测分析方法有待完善、形势分析敏感度需要加强和监测分析与管理政策制定衔接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挖掘工具,将不同维度相结合来发现数据背后包含的更多信息;通过管理实践发现、验证能够提升宏观审慎管理绩效的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并将其固化和推广;提升形势分析敏感程度,及时发现货物贸易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性特点,准确锁定异常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主要方式和所涉及的相关微观主体;加强对待出台政策的科学性评估。

(四)丰富完善微观主体分类管理措施

笔者认为,目前“分类管理机制”中的相关措施与实现管理目标之间的衔接程度还不够直接,尤其是对企业结售汇环节的管理还需加强。建议根据管理实践增加对B类和C类企业结售汇、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限制。例如,可以考虑规定B类或C类企业结汇或售汇总体规模,并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管理需要实施动态调整,超过规模的结汇或售汇应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

(五)做好宏观审慎应急管理政策的储备工作

目前来看,货物贸易宏观审慎应急管理可以利用的工具还不多,应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的储备工作。建议充分发挥待核查账户功能,研究其在延缓结汇周期、提高业务真实性等方面的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探索设计银行主体货物贸易宏观审慎管理指标体系,在国际收支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时,通过限制银行向央行结汇或购汇规模来达到有效调节流动性水平的目的。

注:

①当然,企业结售汇意愿会直接影响结售汇顺差规模,如果收付汇差额不变,而企业结汇意愿提高,或售汇意愿下降,均会导致结售汇顺差的扩大。

②总量差额率=[(收汇-付汇)-(出口-进口)]/(收汇+付汇+出口+进口)×100%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1,(1).

[2]黄为,李京晔,段京文.我国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研究[J].财贸经济,2007,(10).

[3]方先明,裴平,张谊浩.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6,(7).

[4]赵振全,刘柏.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检验[J].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2006,(5).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8

在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中,市审计局坚持四个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使审计机关党员牢固树立了科学审计的理念,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创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形成推进快速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实现学习实践活动和审计工作双促进。

一、注重提高学习效率,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该局党支部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紧扣审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习与解决审计工作实际问题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两不误,双促进。为提高学习效果,支部领导精心筛选学习资料,发到每个党员手里。同时,就“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客观标准、审计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内容,由局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三个专题学习辅导报告。在学习调研阶段,正值预算执行审计紧锣密鼓的实施期间。为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与审计工作两不误,坚持科学安排学习活动,确保集中学习时间达到20学时,每名党员都按照规定要求完成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自4月中旬以来,面对学习时间紧、工作压力大的实际,审计干部坚持早来晚走,有的节假日不休息、不计报酬自觉地加班、加点。为确保如期完成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任务,局领导带领审计干部坚持深入审计工作一线,创造性地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做到“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中推进审计转型、在服务中体现审计价值”,紧紧围绕政府决策机关和人大监督部门关注的重点,制定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的审计方案,提高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注重体现审计实践特色,正确处理好学习调研与审计调查的关系。该局党支部在调研活动中,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积极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专题调查,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调研活动,先后撰写了3篇调研报告,并召开班子成员及各科长专题会议进行总结交流。同时,以学习调研活动为契机,加大审计调查工作力度,将传统的送达审计变为由账面审计转向账外审计,由审计被审计单位当事人转向调查资金的受益人,由坐在办公室审计转向走村进户搞审计调查。例如,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审计中,审计干部深入居民家中对低保补助及合作医疗补偿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不仅倾听了百姓的呼声,揭露了存在问题的真相,而且促进了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三、注重实效,正确处理好总载体与分载体的关系。该局党支部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坚持以“尽快做大做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为总载体,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分载体,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确定讨论内容,就如何“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提高,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表示要把“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园区,突出抓项目”的工作理念作为审计工作和党建工作理念。学习调研活动中,局党支部积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审计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辩证关系,在审计工作重点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跟踪审计、由手工看帐审计为主向以计算机辅助审计为主、由任务导向型为主向目标导向型为主、由查错纠弊为主向建设性意见为主转变。该局在今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关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的突出问题,促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提高了审计成果利用率。例如,在对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资金效益审计中,注重从完善制度、促进规范管理的角度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将审计发现的严重违纪问题以《审计要情》的方式向市领导反映,引起高度重视。孙明市长要求市政府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要“认真阅研并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立即整改,对问题严重者要坚决绳之以党纪政纪和法纪,以此为契机彻底解决此类问题”。

四、注重审计行风建设,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审计队伍建设的关系。该局坚持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学习调研活动,提高了“三个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一是提高了顾全大局意识。坚持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推进创建“文明机关”和“先进党支部”活动,力争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是提高了依法审计意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中,针对审计发现的部分卫生院存在乱开药费收据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嫌疑,立即移交检察机关查处。三是提高了廉洁从审意识。在城乡低保资金审计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针对审计发现的部分退休人员仍然享受低保待遇问题,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整改。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9

现在,我代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监事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总社和各级联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城镇集体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联社职能创新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城镇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4年,全国集体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79.6亿元,同比增长4.09%;利润总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轻工集体控股企业实现主营收入6266.6亿元,同比增长5.25%;利润总额402.9亿元,同比增长4.67%。据对10个省市联社调查统计,所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366.33亿元,同比增长11.88%;利税总额1635.06亿元,同比增长7.32%;利润总额1062,12亿元,同比增长6.76%。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级联社和所属企业深化改革、改制,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整合盘活各种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大力推动工艺美术等特色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认真研究解决中小企业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政府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扩大社会就业。深入基层,化解矛盾,处理来信来访,帮扶困难职工,保障职工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联社职能创新迈出新步伐。各级联社加大转型创业工作力度,巩固发展现有主营业务,积极开拓新的业务,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和合作,部分省市恢复联社机构,加强对成员单位的指导服务,推动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取得新业绩。

总社和各级联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及时反映诉求,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

积极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反映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的情况,多次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专题研讨会、工作协调会,以及通过向政府部门报送行业信息、专题信息,反映小微企业负担重、扶持政策不落实、企业经营困难等集体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总社、联社机构改革中的问题,集体资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积极参与有关法规、政策的制修订。对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有关年度关税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进口技术产品目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提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建议被采纳,涉及轻工12个行业、34项产品,惠及一批集体企业。

总社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就当前联社和城镇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总社还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资产出资人等问题,同省市联社联合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编发了《我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将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料编辑《联社动态参考》,供领导参考。

各地联社及时反映集体企业改革、产业发展、职工生活及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推动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二)深化改革,增强城镇集体经济活力

深化产权改革,实现转型发展。浙江联社推进“二次创业”战略,将深化产权改革与完善企业经营责任制、期权激励等办法相结合,对重点企业实施直接注资、与企业经营团队同比例增资、向企业经营团队定向增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的增资注资,提升企业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省联社加强资本运作,带动转型升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家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集体企业。密切关注文化传媒、环保节能、创投基金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通过股权投资、资本收购等方式实现对新兴产业的直接或间接持股。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取得大幅提升。全年营业收入75.76亿元,同比增长21.26%;利润总额4.49亿元,同比增长79.19%;母公司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48.91%。上海工业联社新工联集团五个业务板块调整转型:商贸板块“资源整合”,酒店板块“做实做强”,金融服务板块“做稳做大”,房产板块“有保有舍”。集团连续11年盈利,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净利润5800万元。北京市联社在深化改革中着力优化资本结构,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联社净资产逐年增加,连续七年对联社在职会员(职工)进行奖励分红。去年,联社所属的轻工集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

制定改革措施,推进深化改革。吉林省联社制定实施全省联社系统加快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帮助改制后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武汉联社加强指导,帮助企业细化改革改制方案,解决改制启动资金,与政府部门协调,化解困难企业金融债务,妥善解决职工社保欠费等遗留问题。西安联社加强对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分类指导,起草上报《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工业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

(三)强化服务职能,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完善服务平台,推进转型升级。总社和各级联社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推荐重点节能技术,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编制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完成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共建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拓展展会功能,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为集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山东省联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编制家具、家电两个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总结推广两化融合典型经验,促进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联社系统经济总量占到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0.51%。上海城镇联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成员企业“专、精、特、新”产品的培育开发。去年,投入技术改造和创新资金1.5亿元,开发新产品567个。所属嘉定联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改造开发高品质创意产业园区。组建股权投资基金,依托专业投资机构,瞄准智能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环保节能、互联网经济等产业开展股权投资,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物业资产经营业、金融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连续6年保持净利润10%以上和净资产收益率8%以上的增长率。广东省联社通过搭建“政策宣传、对标管理、联合发展、权益维护、行业协会”平台,指导和助推各地联社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山西联社提出从十个方面指导全行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及相关的配套文件,推动全行业转型发展,继续加大对直属单位和联社资产两个资源的重组,完成了山西工美集团和山西城联资产管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工作。新疆联社推动以生物发酵为主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新兴业态。

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和特色经济。各地联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和特色经济。广西联社营造特色区域发展的“政务”和“产业”环境,着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区域品牌,建成18个产业特色区域。荔浦县年产衣架20亿只,销售额18亿元。产值、税收分别占当地工业产值和税收的30%和80%。山东省联社召开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促进全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政协提案,积极争取工艺美术保护资金。与省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资格评审体制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意见》,开展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广州、江门、肇庆三市在品牌推介、产业服务、产业集群、会展等方面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工美中心建立全省工艺美术人才专家库,积极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参与第三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品精品博览交易会。

(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就业、民生、维稳服务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吉林联社借助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围绕组织生产、项目建设、企业创新、民营经济、信息化五个方面,做好服务企业联系点工作,注重发挥“联”的优势,坚持“手拉手一起干”,帮助企业开拓就业门路。截至去年底,全省联社系统共吸纳从业人员94957人。山西联社编辑出版国家和地方有关中小微企业政策汇编,在全省开展“百强项目建设”活动,建立了项目库,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服务。江苏联社积极反映企业呼声,通过网站刊物介绍国内外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行业发展的趋势,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新疆联社实施民生工业促进计划。创建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民生工业示范基地和4个民生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安排就业人员7000余人。青海联社加大对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用品生产企业。

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广东联社搭建权益维护平台,指导各市、县设立管区,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管区41个,统一经营管理退出企业的残存资产约29亿元。五年间管区所辖关停企业员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由35%提升到66%,医疗保险覆盖率由27%提升到79%。上海生产服务联社通过修改章程等,解决退休员工和离开企业员工的股权退出机制,做好联社的维稳工作。西安联社加大对困难职工扶贫帮困力度,开展重点案件“百日大化解活动”。

(五)依法维护权益,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摸清家底,加强监管。天津联社对集体企业投资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清查与核对,摸清了底数,完成了联社资产情况清查报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做好不动产经营、会展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内蒙联社就审计部门提出二轻联社资产归属问题,经请示总社正式批复后,明确资产属性及联社管理资产的合法性,成立了资产管理组织,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联社资产不流失。河北省联社依法恢复了对全省轻工集体企业及资产行使管理的职能,积极开展维权确权工作,努力保全省联社资产,并积极调研各市、县联社发展状况,使河北省联社的职能得到相当程度恢复。重新恢复职能的河南轻工集体联社,恢复与地市、县级联社的联系,积极开展资产的保全和盘活存量资产工作,抓紧企业改制准备,争取资金,解决所属企业困难职工的安置等问题。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总社召开了财务工作会议,就严格预算管理,强化监督管理,防止金融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行了部署。浙江联社全面开展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完成34项制度的新增和修订工作,推进联社和集团公司规范运营。北京联社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颁布制度44项。上海城镇联社研究探讨联社系统预决算管理办法,指导区(县)联社健全理事会和监事会,组织开展监事会干部培训,加强对集体资产的有效运作和权益维护。武汉联社加强对直属单位和改制企业的财务检查和审计,企业实施改制和处置资产做到必审必评,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计评估备案手续。

(六)探索职能创新,增强联社实力

适应形势新变化,扩大服务功能。上海生产服务联社积极承接政府机构改革中下放的职能,承接国有企业剥离的集体资产,逐步实现对国资委系统集体资产、集体企业的集中统一管理,着力把市联社打造成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服务集体经济的平台、集体资产流动平台、集体企业监管平台。以市联社、化工联社、医药联社为母体,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上海上谊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城镇联社针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及时组建上海城联投资发展公司,会同区(县)联社和直属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开发租赁、机动车回收拆解等项目。

拓展服务范围,加强队伍建设。吉林联社提出“拓展成员,延伸手臂,注重服务,促进发展”的方针,拓展服务范围,扩大联社经济总量。广西联社创建了自治区联社、市县联社之间的服务工作机制。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各市联社扩大成员单位,目前20个特色区域成员达2478家。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集体经济和总社、联社的影响力。总社与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集体合作经济创新发展”征文活动,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集体合作经济的实践和创新之路,上海工业联社等单位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中政策法律环境等调查研究,形成一批理论新成果。总社继续加强同国际合作社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扩大总社和各级联社的国际影响。

二、2015年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在新常态下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呈现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减小、质量提升、增速放慢、结构优化等特征。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突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产业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口。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速分别由2011年的19.9%和15.52%回落到2014年的8.7%和5.2%,其中轻工集体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的增速同期分别由19.95%和23.08%回落到5.25%和4.67%。城镇集体经济既面临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共性问题,又面临自身的特性问题。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增加,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利润增长空间进一步压缩,一些企业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不强,质量效益型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多年积累的历史负担尚未完全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由于集体资产监管法规不完善,出资人不能依法确定,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存在不少实际问题,加大了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难度。

同时,我国城镇集体经济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各地联社和集体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改制、转型发展,闯出了一条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和特色的发展路子。城镇集体经济正由传统轻工集体经济转向跨行业、跨产业、跨城乡融合发展,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商业等新业态发展迅速。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正由单一形式转向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和韧劲。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蕴藏着集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电子商务、“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为适应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生产和服务方式的小微企业、集体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突出稳增长同调结构、转方式的有机结合,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更加突出发挥优势和特色,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总社和各地联社深化改革、创新职能,提升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集体经济结构和各地联社管理体制呈现出多样性,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按照问题导向,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要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集体经济同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没有改变,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支持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决策没有改变。

从近几年总社每年召开的部分省市联社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尽管遇到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困难,参加座谈会的近20家省市联社,每年都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在企业改革转制、资产重组、资本运营、职能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联社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展示了新形势下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显示了对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自信。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联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来解决集体企业和职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

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面临的困难比去年还大,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合理区间的增长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基础,稳增长是城镇集体经济保障供给、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的硬道理。要在稳增长中优化结构,用经济平稳运行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和产业升级,把稳增长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要发挥优势和特色。巩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主营业务,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日用消费品、老字号特色产品,进一步发展工艺美术、手工业等文化创意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努力使产品和服务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二是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技术结构,加大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端装备、高端材料、进口替代技术的攻关,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变压力为动力,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破解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协调解决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和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环境。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我国消费方式正由模仿型、排浪型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定制化转变,商业模式正由传统的店商向线上线下结合、体验互动等多种方式转变,产品普及和升级换代相互交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要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加大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紧紧抓住两化深度融合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遇,增强创新动力,密切跨界合作和融合发展,发挥消费者的主体作用,满足和创造新的需求,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项目为抓手,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工程,推进经济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总社、联社内外之间、相互之间的项目合作,总社要为相互合作创造平台,提供协调服务。

(四)增强法制观念,切实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增强法制观念,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具体工作和内容。我国《宪法》、《公司法》、《物权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对城镇集体资产的性质、产权归属、行使权利都有明确规定。各级联社和企业要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被平调、侵占和流失。

(五)创新完善职能,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准确把握深化改革、创新职能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壮大城镇集体经济的大局,坚持为成员单位服务的宗旨,坚持集体经济基本属性和优势、特色,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联社职能,选择和完善切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研究解决企业改革改制、联社拓展服务领域、集体资产整合、资本融合、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在法规建设等外部环境不完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进程中推进环境的改善。

始终把提升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把发展作为最主要的职能,作为第一要务,以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5年重点工作

做好2015年工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从全面深化改革中获取发展新动力,提高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总社和各级联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调研,推动城镇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加大调研力度,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加强集体经济运行分析和信息统计服务,及时了解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提高反映诉求的前瞻性、针对性,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抓住政府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及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的各项举措,积极提出和实施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重点就改善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及时解决影响稳增长的共性和突出问题,改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进口原料关税,对资源再利用实施鼓励,扶持出口等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继续开展轻工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及推荐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平台的作用。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围绕消费者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设计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质优、时尚、环保、实用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着力开发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品,满足和创造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做好优势品牌产品、品牌培育管理先进企业推荐、评审表彰和宣传。

加大两化融合和“互联网+”进程,优化技术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密切产学研用结合,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瓶颈和短板,加强联合攻关,加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用装备和技术替代人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把产业有序转移同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发展新型制造业基地、文化创意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大向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转型力度。继续做好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共建复评工作,提升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水平。

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总结城镇集体经济“十二五”期间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提出“十三五”期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深化企业改革,增强经济实力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推进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总结前段集体企业改革成果,分析研究集体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解决城镇集体经济深化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从实际出发,采用资源整合、资产组合、资本融合、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优化企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借鉴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经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和融合,增强集体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实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总结完善职工持股制度,探索合理股权结构,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进一步推动工艺美术等手工业产业发展

对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手工业指导协调服务,一直是总社和各级联社的重要职能。多年来,总社和各级联社为推动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手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产生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5年,要切实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作品创作同市场运作、产业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精品,培育更多优势产业和企业。积极参与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和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培育共建和规范管理。

积极承接政府下放职能。做好工艺美术专业职称、荣誉称号的评选表彰和奖励工作。《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明确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交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总社同轻工联合会合署办公,总社和各地联社要认真抓好承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职能下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搞清产业和人才分布现状,完善科学分类,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和落实工作。

(五)研究解决总社、联社深化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总社和各地联社进入深化改革新阶段,必须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转型发展。

认真总结和巩固发展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实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按照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本着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总社和各地联社的作用,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的要求,研究解决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

一是始终高举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旗帜,保持总社和各地联社机构、队伍稳定,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权益,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管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如何变动,这一点始终不能变。要主动加强宣传,增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总社和各地联社职能的了解,增强总社和各地联社的影响力。

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搞好职能定位。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及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深化改革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按照最大限度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和联社自身发展的原则,明确职能和机构属性。

三是构建新形势下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努力提高总社和各地联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受成员单位、政府和社会欢迎的有效工作方式,以有为才能有位的思路和实际工作业绩,赢得各方面的认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领导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加快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依靠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集体经济和总社、联社自身的发展。

(六)营造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和要求,落实总社《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妥善处理好集体资产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发挥各级联社监督职能,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法制宣传,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权益。

充分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契机,继续推动解决城镇集体经济法规不完善、出资人不能依法确认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有关集体经济、集体资产法律法规的修订,积极参与同集体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

总结宣传各级联社改革发展和职能创新经验,深入开展对联社职能创新与改革发展模式、集体经济产权结构与改革趋势、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城乡一体化中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编辑出版《集体合作经济干部读本》,推进政府有关部门对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了解和认识。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0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况。我县自2006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证工作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上级精神,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到目前为此,全县已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1万本,证书到户率达99%,证书的填写较为规范。尚有一小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未换发到户,其主要原因:一是土地即将被征用,所以暂停了权证的发放;二是有部分农户举家外出务工经商,导致权证滞留在村组干部手上。

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情况。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共续签补签合同5.1万份,合同到户率达99%,合同内容的填写比较规范完整。

3、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情况。自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明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后,我县“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但仍有个别村小组存在这种做法。截至到目前,我县不存在乡村组织强行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情况。

4、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我县各乡(镇)土地流转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截止到2009年第三季度,我县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50761户,承包土地面积187413.96亩,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6998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9.7%;土地流出农户12306户,占承包总户数的24.2%;签订流转合同的农户1289户,其中规范签订流转合同的农户638户,分别占流转农户数的10.5%和5.2%;签订流转合同流转的土地5536.3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15%;农户间自发流转土地面积35086亩,涉及农户11747户,分别占流转面积和流出农户数的94.8%和95.5%;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土地面积1912亩,涉及农户559户,分别占流转面积和流出农户数的5.2%和4.5%;土地流转形式主要以出租为主,占流转土地面积的78.6%,转包、互换、转让、入股和其他形式只分别占流转土地面积的6.5%、7.4%、3.9%、0.2%和3.4%。到目前为止,我县没有发现乡村组织包办、代替或截留土地流转收益的现象。

5、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情况。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引发案件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前由于农民承包土地需要缴纳的正常税费任务较高,种地利益少,部分农民不想要土地,就私下口头协商或者通过他人口头磋商,达成不收租金但划转税费任务的土地流转口头约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上级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征地补偿价格和范围的不断提高、扩大,农民的珍地、惜地意识大大增强,纷纷开始要求收回承包地。这样一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矛盾就加速激化,但因为只有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协议,一方站得住理,一方依据于法,争执不断,矛盾升级。针对这些矛盾纠纷,我县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各乡(镇)做好解释调处工作,不得相互推诿,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我县各乡(镇)所接7件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已基本调处到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情况。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县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12家。具体情况如下:

(1)按注册时间分类:2007年注册登记10个,占总数的27.8%;2008年注册登记14个,占总数的38.9%;2009年注册登记12个,占总数的33.3%。

(2)按产业类别划分:种植业14个(其中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5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38.9%;养殖业18个(其中生猪养殖11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2个、水产养殖2个),占总数的50%;农机服务业4个,占总数的11.1%。

(3)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共计1001人,其中农民成员977人,占成员总数的97.6%。

(4)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共计1497.85万元,其中现金1435.06万元,实物折款62.79万元(主要为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5)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目前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1个,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其他大多数合作社经营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

(6)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的合作社有24个,占总数的66.7%;实行单一服务如加工或产品销售的合作社12个,占总数的33.3%。

(7)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同制、合作制等方式带动7596户农户实现增产增效。

2、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罚款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县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均未对我县经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的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取过任何费用和罚款。

(三)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1、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五项制度”执行情况。我县继续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农民负担已经得到明显减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涉及农民负担问题的群众件几乎为零。

2、“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执行情况。近几年来,我县没有申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少数村修建村内道路时采取村民自愿捐资赞助的形式修建,不存在集资摊派或变相集资摊派的行为。

3、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我县粮食直补、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发放给农民的各种财政性补贴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不存在抵扣、截留、挪用等现象。

4、涉农收费情况。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我县已经落实到位;二是我县国土局、建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村民委员会对农民建房收费、罚款总体说来比较规范,除个别收费标准缺乏执行力度、有的乡(镇)收费票据填写不规范、有的收费或罚款项目执收执法单位错位、少数乡(镇)、村出现扩大范围或自立项目收费苗头外,不存在其他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三是未发现有其他方面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

(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1、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我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已经建立健全了《××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办法》、《××县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印发了《××县村级集体财务“村账乡”操作指南》,各乡(镇)今年全面实施了村账乡工作,但签订合同还不够到位。

2、农村财务管理规范情况。我县各个乡(镇)根据各自管辖范围的大小分别设立了1-3个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示范村,在示范带动下,各个村基本上能做到每季度公开一次村级财务;同时,每个村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3、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情况。我县各乡(镇)对农民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性开展专项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县站则开展审计抽查,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重点审计,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抓好工作落实的关键。我县各级领导对农经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县领导重视农经各项工作。一是大力支持农经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有力督促与农经各项工作相关的各职能部门搞好协作,推进农经工作;三是安排每年1.5万元的减负工作经费进入县级财政预算;四是每年能够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财务管理等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适当解决工作经费,保障我站的正常运作。

2、局领导支持农经各项工作。一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等工作纳入了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不截留、挤占、挪用农经各项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三是适度弥补农经工作经费的不足,确保我站的正常运转;四是全面支持农经各项工作的开展。

3、乡(镇)领导推进农经各项工作。我县大多数乡(镇)领导都非常重视、支持农经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日常工作中,能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农经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人力、场地、环境等的支持与扶助,积极推进农经各项工作。

(二)职工同心。职工同心协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我站现有职工4人,我们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将当前农村经营管理的四大重点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逐一分工,明确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发扬协作精神,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全面提升了农经工作质量;各乡(镇)尽管农经工作人员紧缺,但大都能根据全县农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紧密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三)编发简报。加强工作指导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县减负办和我站从2008年1月起联合编发《××农经》工作简报,借助于工作简报,为全县广大农经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法律、宣传政策、增长业务、浏览信息、交流经验、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以及营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工作平台,截止到今年11月,已编印简报35期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指导作用。

(四)办班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是增强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站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二期农经工作业务培训班,借以促进和增强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和村级财会人员的理论学习兴趣和业务操作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今年,我站已经举办了2次3期业务培训班,其中第1次2期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暨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培训班,培训乡(镇)农村财会辅导员、村(居)报账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会计160余人;第2次1期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培训班,培训乡(镇)、试点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室工作人员50余人。

(五)调查研究。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是提升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和成效性的校正仪。今年,我站围绕农经工作的重点:一是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流转面积、流转规模、流转期限、流转原因、流转手续、流转地用途、流转效果、流转纠纷情况、流转管理状况、流转潜力等的摸底调查,形成了《××县农业局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针对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二是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活动,撰写了《××县生猪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启示》、《试验示范撑起一片蓝天》、《“九统”服务支撑合作社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找准合作点推动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等近10篇调研报告,有力地推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三是开展了财务公开“难点村”难点情况调研活动,认真剖解和分析“难点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工作措施,形成了《××县农业局关于财务公开“难点村”难点情况的调查报告》,为及时完成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的专项治理工作夯实了坚实基础。

(六)搭建平台。搭建服务平台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心和基石。我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室),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秩序,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消除了农村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七)抓点示范。抓点示范是工作推开和规范运作的助推器。我县农经各项工作大都建立了试点示范村(点),并认真抓好各示范村(点)的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各示范点的设立情况如下: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村17个,分别是:高田镇的田心村、湖坑村,丰山乡的上坑村,木兰乡的新河村,小松镇的罗源村、罗溪村,琴江镇的古樟村、小别村、湖下村,屏山镇的长溪村、河东村,大由乡的河斜村,龙岗乡的水庙村,横江镇的姑溪村、洋地村、洋和村,珠坑乡的塘台村。

2、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点5个,分别是:××县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县复兴蜂业专业合作社、××县蜂农专业合作社、××县珠坑乡富民红薯淀粉专业合作社、××县龙岗乡鲜莲产销专业合作社。

3、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县级示范村10个,分别是:高田镇的桂竹村、丰山乡的上坑村、木兰乡的木兰村、小松镇的小松村、琴江镇的旱坑村、屏山镇的亨田村、大由乡的大由村、龙岗乡的水庙村、横江镇的小姑村、珠坑乡的竹溪村。

(八)专项治理。实施专项治理是规范工作流程、方式、方法等的有力武器。我县今年重点抓了“农民建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和“财务公开与民主监督‘难点村’难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面向农民建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与罚款的规范,促进了农村财务公开的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发挥了民主监督的实效性。

(九)督促落实。监督检查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方式。我站经常采取检查督促、现场督导、随机抽查、暗访核实、审计监督等方式督促各乡(镇)把农经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十)属地管理。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是及时、有效、妥善解决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农民负担问题、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群众件的有力保障。我县严抓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有力地促进了涉及农经工作范畴的各类群众来信来访件的及时、有效解决,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县涉及农经工作的农民越级上访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

(十一)总结提高。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站经常性开展工作小结、工作对比、工作研讨、意见征询等活动,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发现问题加以整改,不断更新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扩大工作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农经工作机构与其他农业事业机构一同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条块管理不顺。一是农经工作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作为事业性质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难以履行上述行政职能;二是已经合并的乡(镇)农经工作机构人、财、物归乡(镇)管理,并全部兼职乡(镇)其他中心工作,且由于福利待遇的联结造成工作上的本末倒置,本职工作能够认真应付就算很不错了,同时加重了我站条条管理与协调的难度,工作推进阻力较大;三是乡(镇)农经工作人员非常紧缺。截止到目前,我县10个乡(镇)农经工作人员不足20人,90%的乡(镇)只有2名以下农经工作人员,其中只有1名农经工作人员的乡(镇)4个,有2名农经工作人员的乡(镇)5个。而由于条条管理的不顺,我站又无法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严重阻碍了我县农经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和推进。

(二)农经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我站的工作经费只能确保正常运转,难以组织工作创新,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工作效能的发挥;各乡(镇)没有安排农经专项工作经费,好的乡(镇)基本上能够做到实报实销,差的乡(镇)则有报销次数和金额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经各项工作的推开。

(三)有的乡(镇)领导对农经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不太支持各项基础性工作的铺开。

(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问题。

1、农村税费改革前土地流转手续的不规范(只有口头协议),埋下了一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隐患,且调解起来难度较大。

2、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农民工大量回流,加上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农村土地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形成集中、规模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效益较难显现。

3、有的乡、村干部对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政策存有抵触情绪,认为法律、政策规定与现实情况不太相符,要予以修订。

(五)各乡(镇)和各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数据上报不够及时、真实、完整的现象。每当每季度规定的上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数据时间前,都要通过县站的三催四促才能勉强收齐相关资料,透过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有关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不规范,统计数据难以及时、完整收集和真实反映。

(六)少数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开始放松对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出现麻痹松懈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不利于减负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很有可能因工作上的松弛出现农民负担反弹的苗头。

(七)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1、村级报刊征订存在隐形压力,大多数村都突破了限额。

2、村级招待费用较难控制。去年我县村级平均招待费用达到0.5万元以上,部分村已突破万元大关,个别村甚至超出了2万元。

3、村级白条列支现象严重,占支出票据的90%以上,不利于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

四、建议

(一)加快农经机构改革进程。一是单独设立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将乡(镇)农经部门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分离出来,确保农经干部的专职专用;二是提高农经部门行政级别,乡(镇)农经部门应由“正股级”提升为“副科级”单位;三是把县、乡(镇)农经部门列入依照公务员管理范畴;四是赋予农经部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五是乡(镇)农经部门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

(二)适当增加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编制,根据乡镇管辖范围大小按3-5个名额配齐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确保农经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将开展农经工作必要的业务工作经费、人员培训经费等足额列入每年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农经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农经干部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针对农经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调研,积极探索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规范工作流程,落实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积极学习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办法、好做法,并切合本县实际加以改进创新,推动我县农经各项工作更进一步。

(三)加大农经工作的宣传引导作用,转变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由不关心、不支持、不重视农经工作逐步变为关心、支持、重视农经工作,加速推进我县农经各项工作的发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行使民主监督权力,自愿、主动加入或创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出更多的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以规范、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重心,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监督机制,积极消除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隐患,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

(五)以引导、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扶持,努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能力,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产增效。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1

从x月x日开始,我们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来到公司一起开始新的工作,成为工作中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搭档。这两个月来,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公司初创期的创业历程,共同为公司的美好明天而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将我试用期两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岗位的认识和工作思路

综合部既是公司对外联系的窗口,又是内部管理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是公司领导的智囊、参谋和助手。我履职综合部经理一职,在实际工作中,我的工作即突出两个重点,履行六大职能,抓好六项服务:

突出两个重点:重点之一是:科学规范地做好日常事务工作,切实加强办文办会、接待、督查、文秘、人事、宣传等工作;重点之二是:当好参谋助手,搞好综合协调,确保政令畅通。

履行六大职能,抓好六项服务:履行参谋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履行协调职能,为推动全局服务;履行把关职能,为中心工作服务;履行宣传职能,为公司形象服务;履行督办职能,为政令畅通服务;履行保障职能,为正常运转服务。

二、主要完成工作情况

1. 履行参谋职能,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完成各类材料的撰写与准备,主要完成了7月11日国家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副司级督察员崔国盛率队到三江大道点进行专项督查、7月18日省政府督查室副厅级督查专员李石松率督导组的专项督查、8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马克利一行的专题调研等重要活动的材料撰写与准备,合计撰写各类材料40余份。二是提前谋划与准备、主动思考和作为,为领导分忧,主要完成了公司组建工会委员会的筹备、大会的召开及后期相关工作;在办理省、市、开发区对口下发的、与公司业务密切相关的文件时,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转发文件贯彻落实,或印发文件组织学习。

2. 履行协调职能,搞好综合协调。一是统筹安排综合部各项工作,建立部门工作制度,保证每位同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任务具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同事在独立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时,快乐工作、舒心工作。二是做好与公司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主要是抓好各类检查、督查,以及根据工作轻重缓急程度,协调安排人员予以配合,有效形成联动机制和持久合力。三是协助领导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3. 履行把关职能,服务中心工作。一是对上级单位或相关业务单位的来文、来函及相关事项进行权限审核,提出办理意见,并根据领导意见进行跟踪落实,目前已处理各类文件30余份;二是对公司印发的各类文件进行把关审核,目前已印发通知、函、请示、申请、会议纪要等各类公文20余份。

4. 履行宣传职能,树好公司形象。一是抓对内宣传工作,确定第一期宣传栏的具体内容和小样,已喷绘上板;根据开发区管委会的信息工作特点,编印《开发区保投公司信息》,每月编辑1期,目前已编辑2期。二是抓对外宣传工作,根据住建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建办保〔2012〕20号)精神,及时向开发区党政办、曲靖日报等单位报送信息,在曲靖日报刊发信息1条,在开发区网站刊发信息2条。

5. 履行督办职能,确保政令畅通。一是对总经理办公会、工作例会、专题会议上,领导作的工作安排进行督办、跟踪、落实,限时、高效、不折不扣地完成;二是在公司全体员工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问责制四项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6. 履行保障职能,保证高效运转。一是牵头完成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与小组成员一起加班加点、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按时按质形成了《行政管理制度汇编》、《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和薪酬管理制度。其中,行政管理制度汇编包括21个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包括6大制度。二是牵头落实,由部门同事具体负责,完成了员工劳动合同的办理和五险的办理,住房公积金待转正后再行办理。三是筹备重要会议的材料准备,和部门同事一起筹备召开了3次总经理办公会、提交了2次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的公司相关议题、准备好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的相关议题和决议材料。

调度主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2

从x月x日开始,我们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来到公司一起开始新的工作,成为工作中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搭档。这两个月来,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公司初创期的创业历程,共同为公司的美好明天而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将我试用期两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岗位的认识和工作思路

综合部既是公司对外联系的窗口,又是内部管理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是公司领导的智囊、参谋和助手。我履职综合部经理一职,在实际工作中,我的工作即突出两个重点,履行六大职能,抓好六项服务:

突出两个重点:重点之一是:科学规范地做好日常事务工作,切实加强办文办会、接待、督查、文秘、人事、宣传等工作;重点之二是:当好参谋助手,搞好综合协调,确保政令畅通。

履行六大职能,抓好六项服务:履行参谋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履行协调职能,为推动全局服务;履行把关职能,为中心工作服务;履行宣传职能,为公司形象服务;履行督办职能,为政令畅通服务;履行保障职能,为正常运转服务。

二、主要完成工作情况

1. 履行参谋职能,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完成各类材料的撰写与准备,主要完成了7月11日国家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副司级督察员崔国盛率队到三江大道点进行专项督查、7月18日省政府督查室副厅级督查专员李石松率督导组的专项督查、8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马克利一行的专题调研等重要活动的材料撰写与准备,合计撰写各类材料40余份。二是提前谋划与准备、主动思考和作为,为领导分忧,主要完成了公司组建工会委员会的筹备、大会的召开及后期相关工作;在办理省、市、开发区对口下发的、与公司业务密切相关的文件时,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转发文件贯彻落实,或印发文件组织学习。

2. 履行协调职能,搞好综合协调。一是统筹安排综合部各项工作,建立部门工作制度,保证每位同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任务具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同事在独立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时,快乐工作、舒心工作。二是做好与公司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主要是抓好各类检查、督查,以及根据工作轻重缓急程度,协调安排人员予以配合,有效形成联动机制和持久合力。三是协助领导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3. 履行把关职能,服务中心工作。一是对上级单位或相关业务单位的来文、来函及相关事项进行权限审核,提出办理意见,并根据领导意见进行跟踪落实,目前已处理各类文件30余份;二是对公司印发的各类文件进行把关审核,目前已印发通知、函、请示、申请、会议纪要等各类公文20余份。

4. 履行宣传职能,树好公司形象。一是抓对内宣传工作,确定第一期宣传栏的具体内容和小样,已喷绘上板;根据开发区管委会的信息工作特点,编印《开发区保司信息》,每月编辑1期,目前已编辑2期。二是抓对外宣传工作,根据住建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建办保〔2012〕20号)精神,及时向开发区党政办、曲靖日报等单位报送信息,在曲靖日报刊发信息1条,在开发区网站刊发信息2条。

5. 履行督办职能,确保政令畅通。一是对总经理办公会、工作例会、专题会议上,领导作的工作安排进行督办、跟踪、落实,限时、高效、不折不扣地完成;二是在公司全体员工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问责制四项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6. 履行保障职能,保证高效运转。一是牵头完成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与小组成员一起加班加点、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按时按质形成了《行政管理制度汇编》、《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和薪酬管理制度。其中,行政管理制度汇编包括21个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包括6大制度。二是牵头落实,由部门同事具体负责,完成了员工劳动合同的办理和五险的办理,住房公积金待转正后再行办理。三是筹备重要会议的材料准备,和部门同事一起筹备召开了3次总经理办公会、提交了2次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的公司相关议题、准备好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的相关议题和决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