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时间:2023-01-15 18:54:25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第1篇

参考文献的撰写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和对文献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表现,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作者的权利,引用了他人是研究成果就应该在文中标注列论文的最末尾,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佘双好,田贵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5-18.

[2]陈跃,何玲玲,靳玉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7-47.

[3]詹丽萍,孙堂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4-27.

[4]覃事太,吴长锦.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3):21-23.

[5]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5.

[6]吴鹏森.犯罪社会学[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299.

[7]赵文林.中国在21世纪的演变[M].当代出版社,1994:148.

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宁.论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建设[J].新媒体研究,2014(10).

[2]王蓉.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J].职业教育,2015(7).

[3]林桂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魏晓文,李晓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5]李炳元.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調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6).

[6]曲建武,刘伊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仁爱之心[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7]李春山,苗琪,何京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9).

思想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张文瑞.对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学周刊,2012,(13):28-29.

[3]王秀凤.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3,(32):67-68.

[4]邓成奉.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师思想道德建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2(3):11-14.

第2篇

会计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蔡庆梅。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06:65.

[21]杜永康。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探讨解析[J].企业导报,2016,07:133-134.

[22]娄观宇,田海霞。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0:197-198.

会计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传菲。浅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外企业家,2016,12:39-40.

[2]国波。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新经济,2016,15:119.

[3]盖国强。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市场,2016,14:101+133.

[4]王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会计诚信的再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178-179.

[5]李超。律师事务所会计失真的原因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6,16:162-164.

[6]马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与职能探析[J].中国市场,2016,18:150-151.

[7]谭可心。浅谈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J].经营管理者,2016,14:22.

[8]王琳。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241-242.

[9]潘雪莲。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廉洁自律[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58.

[10]项钰珂。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8:107-108.

[11]余畅,高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7:40.

[12]郑翠芳。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42+244.

[13]温林杰。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J].市场研究,2016,06:72-73.

[14]苏明芳。对企业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216.

[15]宋宣辰。会计职业道德的新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240.

[16]马紫晨。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28-29.

[17]徐春美。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3:172.

[18]宋玉禄,李赛。浅议当今社会的会计伦理现状[J].商,2016,19:130.

[19]白晓童。会计信息失真研究[J].时代金融,2016,17:167-168.

[20]苗西坦。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6:240-241.

[21]何双利。论会计人员诚信道德的体现[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78+92.

[22]乔乐林。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困境与纾解[J].人才资源开发,2015,01:38-39.

会计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宣晓霜。浅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5,04:117-119.

[2]程质洁。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195.

[3]李梦。试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5,01:85.

[4]穆爽,唐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制定者研究[J].电子制作,2015,03:290.

[5]陈玲。当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5:168-169.

[6]袁晓旭。会计自觉与会计职业道德[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262-263.

[7]崔璐瑶,崔璐佳,吕少雷。会计德治规范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4:206-207.

[8]张莉。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287.

[9]龚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5,02:110-111.

[10]王颖驰,喻博。浅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失真[J].商场现代化,2015,10:248-249.

[11]杨晓平。浅议契约理论视角下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J].现代商业,2015,09:198-199.

[12]罗细根。论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作用及现状[J].商场现代化,2015,12:232.

[13]方祺。会计造假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分析[J].市场研究,2015,05:67.

[14]陈舒宇。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5:99-100.

[15]朱兴华。新形式下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探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04:115-117.

[16]丁广进。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30+234.

[17]刘丹雪,王玉婷。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4:65-66.

[18]王琦文,董美霞。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1:65-66.

[19]刘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24:417.

[20]张远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现状[J].时代金融,2015,26:180.

[21]葛然。浅析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5:32.

第3篇

【关键词】全员德育 高校德育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8-03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高校全员德育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在德育领域中的价值,并积极地将每一份可发挥的力量都引入到德育系统中来。其次强调了解放人,不把人的能力全部限制在以前的德育评价模式内,不对人的思想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以新的模式来制造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机会。同时,全员德育也是积极实施塑造人的合理途径,培养人在其所属的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责任。从模式的提出到构建到具体方案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全体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关注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确立其自主意识并承担相应责任。高校德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旨在建设和发展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德育境界得到升华。我们需要尊重学校各个不同的个体各自的价值立场,尊重他们的看法意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学校的每一个人的本身利益出发,并以人的最充分的发展作为全员德育的最终归属,最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二)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

道德教育究其根底,是为一个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而教。苏格拉底和马丁・路德・金都曾试图以提问和辩论的方式去促进高水平道德的发展,这被柯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和最高阶段,即以公正、平等和尊重人格这样一些普遍原则为标志的阶段。我们关于德育的研究,无论是跨文化的研究,还是在学校里所实施的道德讨论实验计划,都为苏格拉底的为民主公正而教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民主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相信人性的潜能,人人都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力,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相信人的理智判断和合理行为的能力;三是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能够合作。全员德育中的民主,不仅是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和彼此尊重,而且是指有限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共享。平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法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全员德育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过程。

坚持民主平等公正的工作作风是构建全员德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重大问题都能摆到桌面上来让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商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这样,一方面做到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把实现共同的目标化为各自的奋斗行动。

(三)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承载着社会再生产(文明的传承、政治社会化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使命,没有这一功能德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德育,自然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德育资源配置本身以“稀缺性”为基础,也要服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效率优先。否则,一个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终究会被淘汰的。同时,由于德育产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又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德育目前尚处在低效的状态,解决德育效率低下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德育需求和德育供给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对策。全员德育模式正是以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作为其理论基础,从合理安排高校德育所有可利用资源出发,让每一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效率最大化,促成高校德育合力。

(四)结构决定功能理论

系统工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大量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是一项整体工程,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因而高校德育模式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这一系统能力的发挥。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德育的合力来源于人才。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如何调整好高校德育系统内可用人力资源的安排结构,这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全员德育的人力资源,可以按照层次将其分为四大类,即专职德育工作者,非专职德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庭和社会人士。如何组织这些人员在高校德育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总体结构,合理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以期达成德育功能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德育功能的总体发挥,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多个场合作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高校在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明确了育人首位,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融合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地让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责,号召高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德育系统模式。

(一)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全员德育是一项综合了德育的各方力量,集中了各种优势的一个效率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主要抓住“高校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

理念是指看法或者是观念,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齐抓共管、互为主体等主要观点,包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具体支配下,体现一定的德育思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员德育制度是指从行政层面出发,为达成高校德育目标,使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引导、激励、保障等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激励考评措施等。全员德育方法是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构成中的最主要的要素,它是指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与行为方式。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总体构架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应始终遵循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其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坚持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上运作;再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致力于搭建专职与非专职德育工作者相互联系的育人网络。最后,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追求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的全面育人目标和整体成效。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整体配合、共同推进。需要不断健全体系,构筑以学生为根本,整体上形成以专职德育工作者为核心,部门、院系积极配合与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动态高校全员德育网络。高校全员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空间逐渐增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互动合作,连成一个德育环或德育网,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三)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特点

高效全员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全员性,提倡高校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德育,人人有责,包括所有师生员工甚至家庭、社会人员在内,都具有可供开发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每一支队伍都可为高校德育献智献策,从而使高校德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其次是凸显人本性,弥补了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缺憾,把学生作为一支主要的德育力量来看待,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同时,德育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灵活多变,是应对社会多元化格局的及时之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云善,黄琨.关于德育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B296)

第4篇

关键词:德育衔接; 现状;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13-03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这是继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来,党和国家又一次从战略发展角度重申和强调“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的主张。之所以一再强调要加强德育衔接问题,是因为德育衔接在德育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德育实效性提高的现实需要,也是德育系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德育衔接对于德育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德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但直到目前,理论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而且,目前的仅有研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亟需深化与拓展。因而,当前,对德育衔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冷静审视,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展的现实选择。本文试对此前中国期刊网(CNKI)上能够检索到的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简单述评,以期为推动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多但整体水平偏低

笔者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对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与统计。计算机网上检索以“德育”并含“衔接”进行,并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进行逐一阅读与分析。检索发现,就研究的总体数量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关注度还相对较低,研究数量相较于德育其他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然而,可喜的是,就文献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已经明显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检索显示,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文献共计63篇。其中,学位论文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共计7篇;而除去7篇硕士学位论文之外,其余均为期刊文献(含报刊资料),这些文献分布于各层次、各类别的学术期刊之中,总数共计56篇。就文献的时间分布而言,检索显示,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意如等撰写的《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一文。[1]但此后,学术界对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具体而言:1982—1990年的九年间仅有4篇相关文献;1991—1999年近十年间相关文献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多,仍仅有共计14篇文献;直到2000年之后,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其中,2000—2004年的五年间就已经有15篇相关文献;在2005年之后,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增长节点,文献总数更是猛增到了34篇。对此,我们认为,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与德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德育实践的探索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之后,研究成果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更是表明这一研究已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虽然研究数量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但客观来看,目前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却并不高,这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成果较少。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上的、在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的论文却并不多。且其中很大比例是有关德育衔接文件解读或报道的,出自一线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质量论文并不多见。并且,纵览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和内容结构都大体相似或基本相同,创新和深入发展的势头不明显,有简单重复之嫌。二是学位论文数量偏少。学位论文是学科学术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学位论文数量的多少是学术界对相关研究关注度的一种表征。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学位论文仅限于硕士学位论文,且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检索发现仅有7篇;而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则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检索到有关德育衔接的相关文献。

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一项科研存在价值的标志,数量的多少表明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程度,而质量的高低则说明该研究的成熟程度。当前,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中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因而,深化研究的总体质量,提高研究整体水平,就成为当前德育衔接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研究论域较为全面但整体发展不够均衡

为了更好地把握目前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论域,笔者对所查阅到的63篇文献进行了逐一阅读、归类与梳理。梳理发现,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德育衔接研究的方方面面,德育衔接的内涵、标准、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几乎绝大多数的研究论域和研究内容都已经有人有所涉猎。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德育衔接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和开拓性的研究与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既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德育衔接本身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德育衔接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借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德育衔接研究的整体视域发展却不够均衡,存在着严重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这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从研究视角上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德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优化德育衔接的对策等方面,尤其是针对德育衔接对策方面的研究更是有多达65.1%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从研究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类的文献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显示出了这一论域研究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相对而言,目前对于德育衔接的内涵、标准、内容及依据等涉及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一方面,对于德育衔接现状、问题和对策等研究的良好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研究者关注现实需要、讲求实践针对性的研究取向,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对于德育衔接内涵、依据、标准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忽视,则容易导致研究的“无根基性”,同样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反思。

二是从研究领域上看,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以中小学或中学与大学为封闭系统,鲜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德育的衔接整合问题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系统研究的视野。统计显示,目前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领域,共有29篇文献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46.0%。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研究成果的高产,充分说明了学界对中学与大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关注程度,同时也潜在地表明了中学与大学间所面临的德育衔接问题更加紧迫。但相对而言,其他学段领域间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则相对匮乏,明显与现实的发展需要不相符合,需要加强,尤其是范围涉及大中小学(含研究生阶段)三个学段的“全景式”研究的不足更是凸显了当前德育衔接研究整体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事物的不平衡具有常态性,做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完全平衡,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但对研究领域的内在格局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和宏观观照,避免无序和失衡,却是必要的。”[2]因此,批判性地检讨以往德育衔接研究论域失衡的不足,并自觉地谋求研究格局的改进与完善,就成为了当前广大德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对此,笔者认为,今后我们的研究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求研究论域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薄弱环节的研究,打破传统研究的视域局限,力争最大限度地完善德育衔接研究的总体格局,实现德育衔接研究的均衡发展。

三、研究的经验性问题突出而学理性薄弱

“知识可分为经验型知识与理论型知识,两者都是对事物的把握,但其把握的程度不同。经验型知识就事论事,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信息,而理论型知识是透过事物的表层去挖掘事物的本质,能真正把握事物内部必然的联系。”[3]实践已经证明,经验型知识与理论型知识相辅相成,两者对于事物的认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但遗憾的是,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发现,现有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却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研究的经验性和学理性的关系,导致了研究的经验性问题突出而学理性相对欠缺与薄弱。梳理显示,有关德育衔接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德育衔接相关问题的浅层描述或简单设想,并没有深入到理论创新的层面,缺少了从德育自身探寻其衔接的必然逻辑与本质要求的内容,往往容易导致研究漂浮于理论根基之上。但目前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多,且研究也大多仅限于表面性的描述,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和理论探讨,更没有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的区分和科学的界定。德育衔接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性的德育活动,对其进行研究需要关注现实发展、联系实际运行。但关注现实不代表疏于学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关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理解,如果内涵不清,外延不确定,将直接影响研究的深入发展。然而,从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梳理发现,当前对于德育衔接的研究更多倾向于经验性的微观描述,而缺乏具有深层次理论思辨的研究成果。并且,目前仅有的少量学理性研究,也大多往往因为缺乏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使得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入性显得比较欠缺。实践证明,单纯经验式的浅层描述必然引发研究的“无根基性”,进而导致研究受阻、难以创新。

四、“书斋式”思辨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欠缺

研究方法是关于科学活动中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选择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成果科学性、有效性的可靠保证。然而,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发现,当前对于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中,“书斋式”的思辨性研究过多,而实证性研究却十分薄弱。

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从研究方法论角度而言的。所谓思辨性研究是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而从理论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纯概念和纯理论思考的一种研究方法。而实证研究则是与思辨研究相对,“它是指本着科学的精神,强调从问题出发,提出理论假设,尔后用实验或者调查等方式加以验证”[4]的一种研究方法。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当前德育研究中所运用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德育研究的深化。

德育衔接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现实问题,因而要求对其进行的研究要将理论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在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和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研究队伍视界和研究能力所限,现有研究多为一些“书斋式”的个别性、随机性研究,研究者往往仅仅从理论层面上进行一点浅显的分析,倾向于“概念性”的抽象描述或“诊断性”的结论判断,缺乏建立在系统调查之上的实质性研究,因而也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易导致研究陷入浅薄或流于形式。例如,对当前德育衔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原本应该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等方式全面把握现状及问题的,但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未经过实证调查与考证就言说现状及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人云亦云”之感。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源泉。根植实践,是我们能够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的前提所在。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于书斋之中构建起来的理论,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5]因此,今后对于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应更多地侧重实际,注重联系实践,在研究中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实证性调查研究,力争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以及具体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意如,汪宝熙等.大、中学德育的衔接问题[J].青年研究,1982(3):14-17.

[2] 祖嘉合,代玉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23.

[3]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26.

第5篇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今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公民道德教育是针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普遍教育,它要求公民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从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出发,以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观念基本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内涵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理想的、有道德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但是随着社会成分的复杂化,外来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学生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的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诚信意识存在部分问题

大学生绝大多数同学在思想上认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行动上却与道德责任相冲突。比如: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就产生各种消极的思想,不认真学习,但在考试中采用各种方式作弊,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网上搜一下,不会认真去思考,作业经常一个班出现雷同;还有很多学生贪图享乐、互相攀比、故意拖欠学费、把学费用来买名牌衣物、造“假学历“找工作、利用虚假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给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在社会注意市场体制下,中国出现了价值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过去我们提倡和认同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取向受到怀疑,金钱至上。个人享受、惟利是图等功利化观念却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信奉。因此,导致大学生道德理想失去了方向,大学生刻苦学习为了获得奖学金,表现积极为了获得表扬,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全社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关心集体,但部分同学缺乏主人翁的意识,没有把自己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脱离群众,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

二、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受到国际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在社会的某些领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使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开始减弱,对公正的社会规范开始产生动摇。分不清楚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懒惰,不认真学习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模仿现在网上出现的“郭美美”、“风姐”等网络红人,把这类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雷人“的方式走红。

(2)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下长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他们还存在社会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是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对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不明确,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层面的享受;二是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漠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承担的基本责任;三是社会行为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做事随意性很大,遇事好冲动,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负有明确的责任。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地隐瞒,躲闪和推卸责任。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是大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大学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如果老师就没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学生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的去做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加上现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新颖,无法深入的去落实到每一位同学,满足不到所有人的要求。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评价的手段单一,这就影响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

(1)建立具有规范、可操作性的校园公德制度。

对于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和培养,不仅要使他们明确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具体规范和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做,校园公德建设只有制度化、可操作化,才能使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公德行为,并不断巩固成为优秀的公德品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舆论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结合社会公民道德教育要求,利用现代化的设施、手段、校园媒体,加大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注重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规章制度。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行为特别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并努力实现方法、方式上的创新。

道德是以实践的方式掌握世界的,道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同时我们要注重公德道德教育的创新工作。大学生是社会道德的实践主体,要把道德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社会公德行为,就必须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实现。在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的锻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体现自己的价值,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4)增强公民道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以思想导师、专业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朋友为要求的“三师一友”的教师队伍,把学习、生活、情感等全部纳入教育之中。

总之,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培养具有较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有机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高低。

参考文献:

[1] 王立才:浅谈家庭教育[J].林区教学,2010年第12期

[2] 潘朝晖:试论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

[3] 王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诚信与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文化教育,

第6篇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第7篇

参考文献

[1]理科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组人才培养与大学

数学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2]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大学数学报告论坛2006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P3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P190

[5]张景斌等中学数学教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

参考文献:

[1]阳妮.大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理性思考[J].高教论坛,2007.(5):87-89.

[2]郑兆顺.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43-54.

[4]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参考,1997,(10).

参考文献:

[1]曹之江.现代数学教学的原理和实践(一)——论数学教学的完全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2]张景中.什么是“教育数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06).[3]王青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改革刍议[J].数学教育学报,1995(04).

[4][美]莫里斯克莱因(MorrisKline)著,张理京等译.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齐民友著.数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陈朝坚.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第8篇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 年,P46

[2]阮忠英.初中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4]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 .教育新论,2009.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7]尚晓青.DGS 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左晓明等.基于 GeoGebra 的数学教学全过程优化研究[J],2010,P101

[1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02

[1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132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7

[2]毛杰,杨明春着.成长的阶梯:贫困山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黄婧.当代教师人格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8):313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 :3-7

[9]肖秀萍.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评述[J].中国教育期刊,2002,(5) :57-60

[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11]俞英.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一个本土的案例[D].万方数据:华东师范大学,2007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静波等主编.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6-187.

[8](英)苏·考利.教会学生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10]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4

[11]刘淼.作文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图书馆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具有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图书馆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它拥有许多优秀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它不仅是学生补充知识的“殿堂”,也是中职生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籍报刊等文献信息资源,从哲学著作到文学艺术作品,从心理研究到道德修养,是课堂教学内容所难以包容的,而且馆藏书刊不同于社会上流行的书刊,学校图书馆供学生阅读的藏书都是经过馆员认真甄别选择的,这些经净化、优化了的馆藏,具有品位高、知识性强的特点,保证了思想价值的纯净性。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有提高人们精神境界、陶冶心灵、提高道德水平的作用,使人高尚,唤起人的尊严感和美感。美好的图书文献,它给予人们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学启迪,它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和社会,它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完美人格的良师益友。

2.图书馆是中职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大课堂。好的书籍可以改变人生,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展读者服务工作,通过书籍来引导学生读者向上向善,激励学生进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另外,图书馆场所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基本文明修养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锻炼。对于中职学生群体而言,图书馆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德育教育方式,比起明文警示等有形教育形式更容易被接受。

二、发挥中职图书馆德育教育功能的途径

1.采集、推荐优秀书刊,做好宣传导读

图书馆要十分注重采集思想内容健康的书刊,把好藏书建设入口关。馆藏中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马列主义理论文献,以提供读者阅读,为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理论指导,增强学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藏书中还要有大量思想品德、修养高尚的好书、好文章。“好书育人,好书催人奋进”。只有把好采集和藏书建设这一关,多购进思想健康、观点正确、格调高雅、学术性强和教学急需的书刊,才能为发挥中职学校德育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导读工作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培养他们敏锐的情报信息意识,增强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自学风气。图书馆馆员要有意识地向读者提供各种类型的必读书目和各种参考资料,以满足他们的专业学习,同时要推荐一些优秀文艺作品,以及一些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人生、学会怎样热爱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奋发工作的好书刊。在导读内容上,要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文艺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德育书刊的导读。

2.做好宣传教育,为学校德育教育服务

图书馆可利用黑板报、图书宣传窗、现代化多媒体图文声像技术等进行宣传教育。注意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激光视盘,筛选制作专题,组成精粹系列,为德育工作服务。也可以通过成立读者俱乐部、开展读书心得报告会和书评等方式联络和引导读者,把德育教育引向深入。针对少数读者违纪、损毁书刊行为,选登做个文明读者等文章,对学生读者教育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利用馆藏文献知识的潜在特点,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教改计划任务,联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的实际,开辟文献推荐、新书通报、信息剪贴、图片展出等宣传专栏,通过“学生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家谈”、“中职生怎样为人处世”等导读宣传,使学生从中领悟人生真谛,净化心灵,从而克服自身存在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养成社会需求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3.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图书馆要引导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因素等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图书馆要结合学校各项大型活动开展相应的读者活动,同时开发一些体现图书馆特色的实践项目。一是聘请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既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德育实践机会,使其体验什么是为他人服务。二是图书馆利用馆藏优势,主动配合学校,与党团组织、学生社团联合开展德育知识竞赛、美文赏析、新书评介等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德育系列讲座等,自觉地把图书馆各项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积极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图书馆利用黑板报、图书宣传窗、图板展览、现代化多媒体图文声像技术等进行宣传德育教育。

4.规范管理,以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图书馆作为文明的殿堂,德育的阵地,必须进行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制度,使其成为行动的指南,并通过宣传引导使多数人能自觉遵守。中职学校图书馆馆员要恪尽职守,为人表率。对于违章行为,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和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维护秩序的目的,而且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馆员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学校和图书馆要为馆员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要形式多样地激励馆员提高政治业务素质。馆员必须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要思想端正,品德高尚,要有一种乐于奉献的崇高敬业精神,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既懂图书馆知识,又懂现代技术,这是新形势下对中职学校图书馆馆员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需要。

5.运用网络平台深化德育教育

图书馆德育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应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进入图书馆网络时,接收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了解德育教育方面的信息。具体可以在图书馆网络首页开设德育教育专题,介绍德育先进个人,推介德育教育的书籍,提供德育教育方面的前沿信息,下载德育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章,以图文并茂和现身说法的方式形象地开展网络德育教育。

总之,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发挥文献知识的潜能,利用馆藏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导读活动,以先进的信息引导、鼓励中职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深受启迪,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行为规范,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观念。只要图书馆认真研究,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实践,就会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以有力的配合和支持,就会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传阜.加强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职能的几种作法[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4(3).

[2]丁英凤,王嵘.高校德育教育与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3).

[3]王山海.试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2).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杨红荃(1972-),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71-04

职业教育中的校企法律关系研究涉及到教育学和法学两个方面,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质量发展的保证,而怎样通过法律关系的界定来明确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是本研究的目的。现就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中校企法律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对国外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的研究

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之前,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研究极少,自1996年颁布之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对于职业教育立法的探讨和比较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但还是有一定的滞后,迄今以“职业教育立法”为标识的论文只有50多篇,而专门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关系的文章则鲜有出现。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借鉴研究。

(一)职业教育校企关系立法概况研究

此类研究将关注点放在职业教育立法宏观的层面,研究的是职业教育立法在各国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借鉴与启示,更多的是探讨职业教育立法在我国的必要性,缺乏我国应该怎样立法、应该考虑哪些关系等这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但从各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状况看,都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的相关性。

1.强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必要性。姜大源在《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一文中论及被誉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法制化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职业教育的立法,必须打破在企业里办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办教育的思维,形成系统集成、跨界的理性思维。”[1]

2.强调职业教育立法企业方面的责权利。石丽艳、李卉、王红林、刘育锋等,分别分析了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几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相关立法中,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通过这些文献可以看出:

第一,职业教育企业的责权利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教育立法中。如德国1869 年的《企业章程》明确了企业培训的权利、义务,1965 年的《手工业条例》,规范了手工业行业的职业培训,1972年《企业基本法》,规范企业的职业教育,1960 年《青年劳动保护法》,规定青年享有接受职业培训权利、完成法律规定的职业教育义务。美国1862 年《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以拨地方式支持农工教育,标志着校企结合的开始,1917 年的《史密斯-休士法》,将职业教育扩展到工、商、家政等领域,奠定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合作训练法案》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如英国的《就业与训练法》对英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的协调,1890年政府颁布的《地方税收法》,允许各地方政府可以从某些物品税收中提成发展职业教育。[3]

第二,职业教育法直接明确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如德国《职业教育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加以规定;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行业企业在制度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规定了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及雇主对于学徒的义务,昆士兰州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 2000 年法案》中提出雇主要为学徒提供设施,还要求TAFE 学院委员会(其一个重要功能是明确和批准学院的发展方向)的15位成员除一位成员为教育管理者外,其它成员可以来自任何与学院运行密切相关的行业、地方社区、行业工会或雇员等等。[4]

(二)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立法的研究(企业方面)

通过分析文献,可以得出各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立法大概有三种:

1.经费来源于所有企业,最终再返还给参与培训的企业。张惠梅、王红林分析了德国、英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经费筹措所赋予的责任。德国《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德国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无论是培训企业还是非培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中央基金,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一般情况下,企业可获得占其净培训费用 50%- 80%的培训补助,当所培训的职业符合发展趋势时,企业可获得100%的培训补助。[5]如英国在1964年颁布的《产业训练法》中规定,国家通过征收培训税对参与产业训练的企业主给予经费资助。[6]

2.由雇主分担职业培训费用。张惠梅论及,法国的《雇主分担基本职业技术培训费用法》是其主要职业教育法之一;1991年,法国《职业培训与就业法》中规定,超过 10人的企业至少要拿出该年工资总额的1.4%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经费。[7]

3.经费来源于企业内部培训经费。陈梦迁在其论文中提到,日本企业的职业培训从公共职业教育体系中分裂出来,并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公共职业训练,企业内部培训经费是主要来源,政府资助仅是一种补充。[8]

(三)职业教育校企分工与合作立法的研究

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分工与合作立法的研究更多的着眼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文献检索中,以“双元制”为关键词的论文有643篇,其中比较详细的阐述如雷小波的《从联邦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引发的思考》(2002),其在文中从德国《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职业培训条例》、《框架教学计划》等条款对德国的双元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立法确定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对学生的责任、培训的专业名称、培训年限、培训学校、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考试要求等都有统一规定。[9]

其他的发达国家也注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以美国为例,高慧在其文中论及,“美国 1963 年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开展工读课程,要求大学阶段的学生一部分时间参与校园学习,另一部分时间参加有薪专职工作,二者交替轮换,并且要求各州的职业教育部门与企业要相互合作。校企合作成为美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国1982年的《职业训练协作法》明确规定,职业训练计划由州和地方政府制定,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成人职业训练课程的制定、修改及实施。1983 年的《就业培训合作法》又将职业培训的权力下放给地方私人企业,联邦只起协调指导和资助作用。1994 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规定,企业负责延伸的学习活动,如提供合作学习课程,向高中学生提供实习职位,以及提供实地工作指导,学校和企业必须一同工作以创造合作关系,建立就业及学校之间的沟通。”[10]

(四)职业资格和证书制度的研究

1.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制度都有强有力的法规体系保障。如德国以《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以不同行业的《培训条例》和《考试条例》为内容依据,确定各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和方式;日本在建立产业、行业立法的同时,特别注意将职业资格规范写入法律文件中;英国在标准制定、考核组织、考评人员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与规章,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还主持制定了《证书机构共同协议》和《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规范与指导》两个文件;美国不同的职业资格有着不同的单项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明确规定了职业名称的定义、受控制的专业行为、注册资格的条件,还规定了政府行业主管的职责,专业性学会及其专门工作机构的成员资格、任期、补贴与开支等。同时还明确雇主责任、代雇单位的责任等。[11]

2.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通常与普通教育文凭对等。如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院教育文凭在地位上具有对等的关系,全国约90%的工作岗位都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获得者可以实现跨部门的资格衔接。[12]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的研究

近几年,国家才开始意识到校企合作立法的必要性,关于此项专题的研究开始起步,这使得这项研究有了很大的探讨空间。这些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

(一)对现行中国有关法律文件的解读,分析现状。此类文献多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对我国的宪法、教育法规涉及到校企法律关系的条款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法律制度严重缺失的现状。

(二)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关系利益主体的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难题初探”一文就提出校企合作立法涉及的利益主体非常广泛,校企合作立法是一项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1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一文也提出需要协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广泛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

(三)提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体构想和措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体问题探究”一文提出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立法,给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扶持和引导。[14]“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一文提出校企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结合,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制度,是通过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来实现共赢。[15]

(四)对于地方层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解析。“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之启示”一文就对开创了我国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先河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进行探讨,从其立法背景、立法特点对其各条款解读,以总结经验。[16]

三、国外对校企法律关系的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关系的研究、确定,在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他国家也都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基本完成了对于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合作法律关系的研究、选择、制定。通过Google搜索职业教育立法,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因为各国职业教育立法已趋于成熟,基本是对于立法历史脉络的梳理,而甚少对于某项专题的研究。

(一)对德国双元制系统的研究。其中《Germany’s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a Glance》一文对于职业教育双元系统有较全面的解析,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BMBF)在分析双元系统的基本要素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企业为何参与职业教育的原因,以及根据企业不同的规模,企业不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并且强调参加双元系统的企业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需提供给受训者酬劳,分析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花费及收益,及在双元系统中,联邦政府的投入,企业的责任及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对于研究国外的先进的职业教育企业参与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Culpepper’s book (2003)也详细地阐述了双元制能否在欧洲广泛实施的原因。在书中阐述的众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应能看到它参与其中的利益和回报。其在书中以中国为例,分析了双元制在中国无法实行的原因,是因为廉价劳动力及劳动用工的流动性使得企业很少有参与双元制系统的兴趣。

(二)对美国、日本模式的研究。此类文献将美国、日本职业教育模式归为一类。他们的职业教育都基本以高等教育为主,他们的职业人才基本都来源于高等学校,美国的职业教育人才主要来源于社区学院,而日本更强调企业培训,有实力的大公司一般都由自己办学,如松下电气的“松下电气工学院”、“松下电气商学院”,丰田公司的“丰田工业大学”,日立公司的“日立工业专科学校”等。无力办学的小型企业则采取与政府、其他企业或职业培训学校合作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日本的经济奇迹主要靠的是企业职业培训,而不是公办职业学校,是一种企业内的职业教育。

(三)对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研究。这种体系的核心就是税收政策,即政府从企业收取一定费用,然后容许企业使用这些费用在自己企业内部进行培训,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税收等形式不断刺激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在这些东亚国家,政府在决定企业职业培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将决定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多少。

四、总结与评析

综合各种对职业教育立法的研究,具体而言,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有文献理清了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了德国、日本等职业教育相关立法的成功典范。

(二)现有文献更多的是研究各国职业教育立法的进程和优势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启示,强调我国进行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的深度不够,事实性的描述多,比较欠缺系统、具体地就职业教育立法细节条款及校企合作之间法律关系的深层次分析。

(三)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文献侧重于从教育学、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忽视了立法学的角度。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这一命题涉及了教育学和法学两个领域,因此,对它的研究要突出其跨学科性质;从研究成果来看,以职业教育与企业相关性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多,但以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就非常少。

(四)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为本研究在校企法律关系多方利益主体的均衡、经费来源、立法与监督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五)需要关注对职业资格和证书制度的研究,多角度地探索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使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从立法到监督,完善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深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联系。

(六)依据对文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在相应的配套法律完善方面有所欠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利益关系相对复杂,因此本研究力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研究职业教育校企法律关系,从而为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的基本框架及其他配套实施细则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09(19):32-35.

[2]石丽艳,李卉. 德美职业教育立法的比较与借鉴[J]. 教育与职业,2011(11):169-170.

[3][6]王红林. 英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特点及其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2):245-246.

[4]刘育锋. 论澳大利亚职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借鉴意义[J]. 职教论坛,2011(01):86-91.

[5][7]张惠梅. 我国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差异性研究[J]. 职教论坛,2007(07):46-47.

[8][11]陈梦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基本原则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84-88.

[9]雷小波.从联邦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引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64-67.

[10]高慧.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4-136.

[12]王晖. 职业教育立法的国际经验考察及启示[J]. 科教文汇,2010(10):5-6.

[13]罗仕俐.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难题初探[J].职教论坛,2011(09):20-26.

[14]姜群英,雷世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体问题探究[J].职教通讯,2011(05):5-8.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德教育;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18 ― 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数目从改革之初的十万人次突飞猛进到千万人次。在一定程度上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同时,苍蝇和蚊子也混入进来,社会风潮大为改变,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德体系(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循这一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衡量我国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当前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这一群体进行必要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公德教育的缺陷。大学是当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承载体,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德意识,显然,目前的高校公德教育是存在问题的。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贯穿整个社会,大学也不例外。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大多高校注重安全纪律管理,有一整套的测评和考核机制,力求做到学生听话,不出问题。目标尽可能多的放在就业导向,追求高就业率,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高校的另外一个育人功能。在很少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顾日常实践,多是空洞的道德说教,用理想化的目标规约学生,起点过高,缺乏有力可行的实践,作用极为有限。教育的方法上对理论学习非常重视,对政治思想觉悟要求很高,意识形态化教育明显,具体的社会日常公德,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感培养,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功利化倾向。目前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观认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倾斜,过分追求物质,忽略了精神的追求,重义轻利的人格理想已经不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可。经济的发展和效率来认识道德,也成为他们调整道德关系的标准。日常的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相当淡漠,希望获得较多权利,缺乏奉献意识,帮助他人的意识缺乏。遇到公园采花折木等行为往往视而不见,虽然认为不可,却无动于衷。公共场所不注意个人形象,大声喧哗,随意接打电话,任意插队,抢占座位,不遵守公共秩序,闯红灯。校园行为中男女生勾肩搭背,亲亲我我,极为普遍;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却也常见。计划生育作为国策下,独生子女成为主流,他们自小生活阅历简单,受到父母溺爱,对自己行为缺乏控制和人把握。如果个人利益受到社会公德的对抗时,个人主义会立即上升,成为行事的准则,不能很好把握社会公德要求和内容。社会道德行为被物质化,没有自己利益,就不会履行社会公德,思想和道德观念混乱。参加社会实践为评优评先做准备,帮助同学希望得到老师认可,目的是在班干部中有一席之地。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因素分析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旧的道德体系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有些人只讲求实惠、金钱,出现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准则的失范、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道德滑坡及失范常常表现为社会公德的滑坡和失范。〔1〕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经济30多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超级大国美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个体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人们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人文精神匮乏,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吃力不讨好。大学生帮扶老人受到,小悦悦事件等发人深省。伴随市场经济,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为了赚钱各种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可能并不合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大学作为象牙塔也受到影响,没有利益驱动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时,传统小农意识影响下,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等社会公德的建立也会受到消极影响。受此复杂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追求实际利益,关注自我的世俗化等不良公德行为在所难免。

教育体制。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忽视了大学生的公德培养,大多注重科技知识培育,对高校的考核体现在就业率上,高校对投入较多精力从事大学生的德育研究和教学的动力不足。相关老师也只是才用陈旧的道德说教方式讲解理论,缺乏方法创新,空洞呆板单调,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老师和学校过多关心学生的成绩,至于学生素质究竟如何考虑很少,大学生的评价机制发生严重扭曲。大学生的评优评先,各种奖学金的发放,成绩的作用大于一切。这种忽视大学生道德培养,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目标是冲突的,严重背离的,必须加以改革。

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转化是一个过程,作为独生子女,小时候受到很多宠爱,奉献的公德培养也难以一触而就,目前的转轨时期,某些混乱在所难免。行为选择上,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的熏陶,大学生的素质明显提升,但是遇到某些违反公德的现象可能不会阻止。从众、攀比心理对大学生的公德消极作用明显,为了买名牌,互相炫耀心理在高校中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本质上来讲,大学生公德教育属于道德范畴,是自律性质的,好人好事可以得到很多的精神愉悦感,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大学生社会阅历简单,交往和接触的圈子不大,体会不到社会公德对每个人的重要作用。即使道德需求较强,也往往会停留在较浅层次,缺乏较高层次自我完善的道德需要。如果大学生不是进入自己理想大学,老师不赏识,那么他们会比较容易走极端,心里脆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改变。一旦诱发因素出现,后果堪忧。

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载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对大学生德育的形成有基础作用。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非常强烈,教育是功利化的教育。对孩子自私性格,缺乏为他人着想的失范现象有莫大关联。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教育只讲成绩,轻视德育,致使孩子容易侵染不良陋习。如果家庭环境不健康快乐和谐,父母自身素质欠佳,不以身作则,做子女的好榜样,那么孩子的公德教育将会是失败的。家长如果和学校沟通良好,正确引导,互通有无,共同负责教育大学生的德育,效果将会非常明显。

三、提高大学生公德教育的一些建议

改革高校的大学生公德教育。目前的大学生公德教育基本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课程,相关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现象,需要更加贴近实际,融入现实。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社会成就和模范人物比较,通过数据分析让大学生态度更加端正。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结合德育,使大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对自我与社会的结合意识有更多了解。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提升自我精神境界。21世纪是个信息化社会,日常信息鱼龙混杂,智能手机,电脑网络为大学生接受先进科学和思想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消息。高校德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全面拓展德育教学内容,虽是小课堂,亦可联系大社会,扩展体验德育教学,让文字教育鲜活起来,公德教育成为一种享受。很多传统文化是修身的重要精华,可以贯穿教学,赋予其现代的公德意义,使学生成为古今兼修的时代新人。在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完善文化氛围,注重建立熏陶大学生公德的长效机制,进而提升大学生公德。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团生活,完善的规章制度,集体主义的耳融目染对大学生公德潜意识产生积极作用。伴随各种压力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培养公德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老师德育老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讯并及时解决。力求德育课程生动活泼,同学喜闻乐见,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

大学生本人加强自我修养。只有把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才是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教育。〔2〕作为国家民族未来的社会顶梁柱,大学生肩负的任务很伟大,只有加强自身的公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从自我小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反复实践,作为长期的要求来做。要把社会公德认识和信念自觉变为自己的日常行为,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合作意识,并贯穿生活中,体会到公德的崇高是每个人更好成功的精神动力。如此长久的约束要求自己,良好的公德意识和行为也就慢慢培养起来。在道德感化和精神动力合力下,树立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古人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是培养自身较高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强烈,拥有服务奉献精神。平时,假期利用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平台提升自我,走出学校,面向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日常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享受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过程,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为国家公德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有重要作用。要多注重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开展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等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在接受到这些宣传的良好信息中会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惩恶扬善伦理机制加快建立,让大学生认识到违公德的行为有些是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好人好事则会受到表扬和整个社会的认同。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对于三俗等不良网站要坚决取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净化网络环境和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平台。整个社会氛围中,倡导关爱他人,关心社会,文明礼让之风,提倡对尊者,老师和国家的感恩之心。

结语。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是一个不断熏陶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多方参与。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必须加强马列理论学习和传统美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3〕同时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以后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吴德伟.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途径〔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07):155-156.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师德建设;文化活动

21世纪是全方位素质教育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迎着知识经济大潮,乘风破浪,扬帆前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为争取主动,迎接挑战,世界各国纷纷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日本强调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落实人格完善,强调综合化教育,明确提出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强调百科全书式教育,提出要培养“善于应变的人”;法国提出要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限制的人”;德国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同时注意跨学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英国一直坚持把培养有“教养”的人作为目标。根据国际教育发展的态势,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并把“四有”新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但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缺乏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较弱、难以把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缺少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等。这些缺陷使得现代大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根本出路在于全方面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重要内容

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格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做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民族的差异性。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应表现为: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全球眼光,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宽容、合作、互助、奉献精神等。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人生与专业并举。资料表明,各国在面向21世纪开展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美国哈佛大学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及外国文学这五大门类课程中选修八种课程才能毕业,在该校开设的2500多门课程中,人文学科占40%,社会科学占31%,而自然科学只占29%。在日、韩的理工科中,人文课程占25%左右,他们在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注意弘扬本民族及东方文化。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只占5%左右,与国外相比显然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占15%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课程设置,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去,把陈旧、重复的东西去掉,把通过自学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减掉,把反映当代最新的人文研究成果补充到课程中去,去教育影响新一代大学生。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够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而人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方式和身心发展等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以改革教育方法为重要手段

英国因高质量的教育而闻名于世,但在英国高校很少有正式的授课,强调的是学生自学,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而我国直到现在为止多是过去的传统教育方法即教师组织满堂灌的填鸭式授课方法,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填鸭式”(鼠标代替粉笔),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高分低能“,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很差。北京某高校,2005年评出的32名“校级三好学生”中,30名是女生,只有2名男生,这种现象在其它高校也比较普遍,难道女大学生一定比男大学生聪明?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课照本宣科,成绩评定以理论考为主,一般来说,女生背讲义的“功力”超过男生,于是“优秀的学生”就出笼了,但她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往往比不上男生,这一现象侧面反映了我国现有教育方法的弊端。因此专家呼吁:高校一些填鸭式教育急需改革!改革的理念应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理工科类学生而言,教育方法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1、采取启发式的课堂教育

所谓启发式课堂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方法的传授。它的实施过程为:教师在课堂上把问题提出来,围绕问题重点讲解概念、原理和方法,结论由自己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走到活跃顶峰。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维,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2、开展研讨式的课外教学

所谓研讨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课程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质疑、启发、问答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在争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的任务是促进讨论步步深入,澄清模糊认识或容易使人曲解的论点。这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并可使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口才和争辩能力。一开始学生可能不适应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会感到很紧张,但只要准备充分,多参加这种讨论会,会发现这是一种令人激动和有价值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3、进行实战式的教学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所谓教学实践实战式,是指学生在实践环节必须接受实际问题的挑战,以掌握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具体地说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学校教育与实习基地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把专业学习与个人选择结合起来,三是把教学实习与生产任务、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即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或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四是把教学实习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让毕业生直接到就业单位进行实习,提前介入实际生产过程。上述做法可实现人才培养,生产实习、技能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等一体化。

三、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以重视师德建设为重要保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很显然,师德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关键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职责是传授各方面的文化知识给学生,在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更多、更深入地接触到学生,并对学生在治学态度、人品人格方面有着很大的感染力,是学生的楷模,起着榜样示范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培养合格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应该看到,当前教师队伍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素质较低,无论在师德和教学水平上都不符合要求。有的教师甚至公然在课堂上宣扬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和国家政策的言论,造成极坏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之情,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动辄讽刺挖苦学生;有的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循循善诱,教育引导,而是施加压力;有的教师满足于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把育人降低到较低层面;有的教师只修文凭,不修本领,只重职称,不重德行,以文凭、职称掩盖自己师德的匮乏;甚至有个别教师法制观念淡薄,违法乱纪,败坏学校风气,造成恶劣影响。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于对教师只强调教书,而忽视了师德教育。因此,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强化师德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师德建设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师德的优秀遗产,大力弘扬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师德体系,具体地说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二是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示教的社会使命感,三是加强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四是倡导教师学而不厌,努力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教师真正成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灵魂工程师。

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以开展文化活动为重要载体

文化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或自己的阅读获得,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或从工作经验中获得,文化素质的提高,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在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自身努力和环境熏陶。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使校园文化环境有效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必须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和文化传统,是全校师生认可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念,构成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加以挖掘整理,并继承和发扬,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同时,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方式,拓宽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采取切实措施,营造良好文化气氛,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修养、完善人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等院校培养和造就的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 焦明连.高校院(系)党政领导和谐关系的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08(9).

[2] 张泰全 英国的高等教育[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 周远清 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T] .中国高等教育,2001(1)

基金项目:

淮海工学院2012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资助课题(DS20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