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

时间:2022-06-26 22:36:23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

(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

(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4本研究应用价值

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

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

(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

(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

(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

(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2

对产品语意学的识别特征及传播特征进行阐述,通过其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创新性、学术性、指导性方面分析,结合岭南建筑文化在表现形式及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切入,从元素提取、形态分析、具体实施等阶段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案例分析其指导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产品语意 岭南文化 建筑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02-02

1 产品语意学概述

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其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国的克里彭多夫(K.Krilppendorf)、德国的布特教授(R.Butter)明确提出,并在1984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 SA)所举办的“产品语意学研讨会”中予以定义: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理论。突破传统设计对人物理及生理机能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在《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务实》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产品语言和产品语意的众多论述,并指出“产品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深层知识和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探求产品存在的内在意义。产品语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识别特征,产品识别是多方面感性语意的交汇,通过产品所表现的语意涌现新的认知,传达给用户特有的设计感和逻辑,进而激发强烈的购买需求。二是传播特征。产品语意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产品语意能否顺利传播并被相关人群接受和理解。

产品语意学和岭南建筑文化是两个基础。产品语意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产品语意去表现岭南文化的方式,一种用当论演绎传统文化的方式,岭南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延续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通过对产品语意的理论的研究,在设计中拓宽思路,将社会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产品开发。探索出来的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建筑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2 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形式

岭南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来分,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传统的艺术文化,粤语、粤剧、岭南书法、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逐步形成了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务实、重商、开放、包容的鲜明风格和灵活求变、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

岭南的传统建筑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骑楼,经中西传统文化结合而演变的岭南地区特色建筑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岭南气候和南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骑楼主要由顶部的女儿墙、中间的楼体、底部柱廊三部分组成。(2)西关大屋。广州荔湾一带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及官僚所建。多是青砖木结构,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有“三重门”之称。窗户是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格局,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屋对内较通透,对外较为封闭,以廊道连接厅和房,布局细致而规整。(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集自我防卫、日常起居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4)客家围屋。围屋的外形主要为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部分也有前方后半圆形、椭圆等形状。牢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突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围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之一。

3 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意义

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相当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产品在文化的渗透下丰富与发展。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文化性能使产品的视觉识别度提高,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受,也能使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结合是岭南文化产品发展的新的方向之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创新性。对岭南建筑进行元素提炼展开研究,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可以弥补岭南建筑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从产品语意学入手,以岭南建筑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产品语意及运用。

2)学术性。从语意学的角度对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造型纹饰展开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造型、图案、工艺及材料等相关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同时针对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的运用形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3)指导性。产品语意学通过产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通过产品形态上的明喻、暗喻、隐喻、联想等多种方式建立产品与社会之间的视觉联系。针对普遍存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本文从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反映中寻找办法,用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元素的提取,用于设计活动中以正能量来体现,注重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4.1 设计定位

旅游纪念品蕴含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商品。针对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元素,搭配以实用性、纪念性,刚好迎合了当代旅游者的购买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经过传播、传承,促进和保护了岭南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是对岭南建筑元素的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唤起消费者的认同感,进而形成产品的品牌个性。

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主要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骑楼、碉楼、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的造型语意进行优化提取再设计,以文具中常见的组合―书签、笔、笔套、笔记本四件套作为设计的载体,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岭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和造型,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可以让旅游者“睹物恩情”,勾起旅游者美好的旅行记忆。

4.2 设计元素的提取

基于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及归纳分类,提取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元素进行深一步的设计分析。元素提取见表1.

图1分别室骑楼、碉楼、围龙屋、西关大屋的建筑原形的抽象元素提取方案。骑楼建筑保留了顶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墙体结构及底部的柱廊,以为元素提取、优化得到如图平面造型,形式贴切又保留特色。碉楼的特点是顶部各种结构复杂的碉堡造型,下部楼层较多但风格统一,通过提取简化顶部结构,得出碉楼造型。围龙屋最大的特色是“圆”,通过围屋层将房子全都“保护”起来。通过保留这一特点,简化得到造型。西关大屋的“三重门”是最明显的特征代表,通过保留门的“木趟栊”结构,以最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出来。

4.3 旅游纪念品设计

考虑材料不易损坏,又兼顾美观实用,选择金属材料作为书签的材质。通过电镀整体添加一层抗氧化层,以防褪色。抛光以得到光滑表面,使其具有光泽。书签可用于标记或装饰笔记本,笔记本有多种款式,或搭配笔套,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如图2。笔套和笔记本是皮革材质,通过手工缝制,融入岭南建筑个造型元素,笔袋展示效果图如图3,笔记本展示效果图如图4。笔袋及笔记本都有多种不同造型和规格大小可选择,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和用途。岭南传统色彩以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为主色系,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融合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和色彩,突出色彩绚丽。书签、笔袋、笔记本的设计用色借鉴了明亮、绚丽的暖色系。

4.4 设计分析

基于产品语意的岭南旅游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方面思考建筑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的内在联系,对建筑文化的特点要提取准确,另―方面还需结合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深入研究建筑造型的艺术效果、工艺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再结合旅游者的用户调查等因素,明确了建筑与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结合的可行性,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也应该在产品开发时受到重视。通过对文化对象的各种文化因素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获取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创造出适于社会和满足消费者文化与审美需求的产品,如图4。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外观设计建筑思想风水学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外观设计的思想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设计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建筑外观设计有两大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二是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其中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又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设计与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再者,设计上创造个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

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互补长短。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反之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设计。

二、建筑风水学的思想

建筑风水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是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对生活、劳作其内的人产生吉祥作用的科学,它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亦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可说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至于建筑的空间构成,则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

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探析它的渊源沿革。正如古代许多学者以及风水家考证的那样,最早的' 卜宅之文' 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都是有关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这些被历代风水家奉为风水“经旨”的史实记载,对照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则后者虽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却与前者一致,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其中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观念,仍不失为科学的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研究的。

三、建筑风水学对建筑外观设计影响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既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就是源于此处。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

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建筑,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蜓,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自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很讲究也很复杂,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现代建筑外观中,建筑往往以小区、花园等建筑群为主调,一家一户的零散建筑已经不存在了。按照“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这一风水基本理论,一个建筑周围的其他高的建筑、高坡、树木等都为山。而建筑周围的十氏洼地、比建筑居住位低的其他建筑、道路都为水,马路的十字路口可当成河水的三岔口,公共汽车站则相当于河水的发散处,为吉祥之所。建筑前面的空地即为明堂。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赦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在遵循建筑风水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去完善城市建筑外观设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绿色建筑规划;城市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24

[中图分类号] F293;TU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46- 03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个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反映了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海南省自1999年创建生态省以来,实施建设“绿色之岛”战略。然而,由于受到技术、管理体制、公众意识和岛屿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海南省的绿色建筑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10年11月,海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在2017年,实现所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立起适合海南气候特点的,以遮阳、通风为主要技术措施,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并开始着手编制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符合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 有助于提高海南省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对全面实现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关于城市创新理论的文献回顾

绿色建筑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可借鉴城市创新理论。创新型城市指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创新型城市以其不断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2]。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3]。隋映辉 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从结构上分,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政策体系、制度框架、需求结构、生产结构等;从层次分,包括环境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创新、研究创新等[4]。赵黎明 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需要以政府调控体系、研究开发体系、企业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作为系统运行的四大有效支撑。张小林 等强调了城市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本土化、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城市创新理论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解决海南省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编制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提出绿色建筑规划的原则时,可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本土性特点展开,在制订保障措施时,则可以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加以考虑。

2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政策、法规、计划、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影响、引导与干预海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协调运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 本土性原则

大力推广符合海南本地特点的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用能结构,节约一次性能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行节约建筑用能与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举。

2.3 动态性原则

把发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结合。规划方式要有利于激励海南省绿色建筑实施主体的各项创新活动,按照目标化、项目化、资金化原则,确保可操作性。

2.4 开放性原则

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规划部署、统筹协调、引导扶持、配套联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各要素,优化配置绿色建筑发展的科技和经济资源,以节约能源、节省耕地、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为目的。

3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1 改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建设局、规划局、法制局、财政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并在建设局设立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承担绿色建筑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对政府履职的重要考核指标[5]。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再次,编制与实施绿色建筑鼓励与支持目录,鼓励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全面、有效开展,例如,对列入支持目录的企业与项目,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最后,积极研究出台奖励措施,激励地产商积极建设高等级的绿色建筑,例如,对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采用补贴工程费用或按建筑面积予以奖励的办法。

3.2 强化本土特点,创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在参照美国LEED、英国BREEAM、新加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国外标准及《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同时,研究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建筑建设系列标准,指导海南绿色生态建设。制定《海南省文明生态村标准》、《海南省文明生态镇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城市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建筑标准》、《海南省绿色生态建筑实施细则》和《海南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标准》等,从整体上提高海南的生态文明水平。鼓励骨干企业加强技术积累与总结,积极制定企业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引进适合海南的生态低碳城市规划和管理技术手段,促进从绿色建筑单体设计向绿色城区的生态运营发展。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从规划源头促进绿色建筑大力发展。

3.3 应用绿色能源,创新绿色建筑用能结构

首先应积极发展太阳能,太阳能是海南省丰富的绿色能源,要加强规划设计引导,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将海南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岛”。编制实施《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规划》,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编制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相关标准设计图集、实施细则等,按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要求,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在全省从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报建、工程验收备案等各环节严格监督实施建筑太阳能热水一体化的应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大力扶持太阳能产品、技术研发,鼓励引导本省企业和省外太阳能设备生产企业在我省设立生产基地,近期要重点抓好“海南省太阳能产业示范园”建设,开发适合海南省实际的太阳能设备;以三亚市为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组织开展“阳光城市”建设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海南“阳光岛”建设。其次要推广一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因为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要支持采用地方材料、传统技术,接近自然,具有乡土性的建筑,尽可能利用本地自然能源,与环境本身形成良好的能量循环系统。通过应用绿色能源,创新海南省绿色建筑用能结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水平。

3.4 从全寿命周期视角,创新绿色建筑节能闭合管理体系

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在绿色建筑中需要研究6个环节:一是绿色建筑的规划,二是绿色建筑设计,三是绿色建筑施工,四是运行和管理,五是维修和养护,六是拆除后的再利用[6]。6个环节涵盖建筑业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规划编制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建材生产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安装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这些企业都将参与到建设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都负有推进绿色建筑实践的责任。政府应从以上的视角,将对绿色建筑的管理范围,从现在仅对建设过程的控制往前延伸至规划报建,向后延伸至销售公示,形成从规划报建至房产销售公示的完全闭合的管理系统。建立严格的房地产商准入制度,在土地出让中明确承诺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基本级;实行绿色建筑审图制度,所有新建项目的审图项目,设计方案在施工图完成后要通过详细的模拟计算对建筑本身、能源转换及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这3项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估,通过节能评估后开发商才能获取开工许可证,准予施工建设,确保每个项目从设计阶段就达到绿色建筑基本级标准;加大对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执行监察力度;最后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对建筑进行评价。建立关于环境影响数据库开展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有相关基础数据库;加强对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数据的采集与研究,包括生产过程的能耗、排放、资源的消耗、材料性能及其耐久性、重复使用性、资源化循环再生性等,为绿色节能建筑评价采用全寿命周期方法评价提供支撑。

3.5 以点带面,创新绿色建筑使用范围

应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例如,积极推动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高校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省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应尽可能在设计时按照绿色建筑标准,竣工时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结合气候变化、入住率、设备状况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能耗分项计量数据,判断该建筑运行管理是否节能高效,从而罚劣奖优,比如对超出合理用能配额的能源消耗征收高额税费。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例如,每年至少应选择1~2个重点项目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医院、商场,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动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城区老旧平房、小区住宅等既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在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还应将农村绿色建筑作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选取重点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污水处理等)、试点区域进行推广。

3.6 以文化为先导,创新绿色建筑宣传教育方式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营造绿色文化,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一种“软力量”、“软基础”,是城市创新的文化体系的一个方面。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培训,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至关重要。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融入日常生活。当社会共识形成之后,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就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4 结束语

2010年10月,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美国能源基金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建筑示范省合作备忘录,联手将海南打造成为首个绿色建筑示范省。虽然海南省政府将把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对绿色建筑大力宣传与推广,但绿色建筑的推广普及仍任重道远,只有以规划为主导,从科技、政策及产业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绿色建筑示范省的建设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S]. 2006.

[2]王志芳,邓博,马志强. 创新型城市创新文化建设刍议[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2):6-7.

[3]李飞,张晓立,覃巍. 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7(10):29-33.

[4]隋映辉. 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J]. 学术界,2004(3):105-11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5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整理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整理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民国;空间段落;有机集中;有机疏散;文化振兴

一、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之城市文化功能评价

虽然城市并不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才诞生,但是城市的出现的确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在远古时代,人类从茫茫的荒野之中走进城市,这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进步之一,正是人类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走进城市,使城市文明成为划时代的界标”。对于任何城市,历史都是最具有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华就是包蕴其间的独特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书写在历史书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市民的集体性格之中。

中国传统城市文化历经了20余个王朝的更替,无论其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可以说是超稳定的一元化模式。直到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期,西方城市文化进入并冲击着传统模式。此时,城市文化潮流的开放多元、建筑风格的频繁更替,为中国建筑历史之仅见。可以说,近代建筑历史遗产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城市的巨大影响是古代城市及建筑所无法比及的。对于南京这个城市而言,意义更不同寻常。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制定并实施的《首都计划》,对南京的城市营造甚至今天城市文化的积淀、保护与利用都具有特别的影响力。

南京作为原民国首都,积淀了丰厚的民国历史文化遗存,目前保留下来的民国建筑有数百栋之多。这些建筑可分为行政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官邸建筑等10大类,并明显呈现中国传统宫殿式、西方古典式、新民族形式及早期西方现代派四大风格。与精美的建筑单体相比,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更加难能可贵。早在1928年,民国政府就制定了《首都计划》,其中包括南京史地概略、南京今后百年人口推测等28项内容,附图59幅。《首都计划》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指导方针,宏观上采纳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并规划分区为:中央政治区、城市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等。

在今日南京城,以中山陵园为核心的紫金山民国建筑群、以中央大学礼堂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建筑以及以总统府为核心的民国行政建筑等城市空间段落已成为体现民国历史与文化特色的无法替代的城市名片。《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与现代城市设计衔接之研究》项目(09YJCZH63)课题组针对南京民国建筑与街区共计175个案例做了调研和评价发现:南京民国建筑与街区遗存与很多其他的历史街区不同,其建筑并不是单个地、零散地出现,而是与街道的空间秩序呈现异常紧密的联系,或者成片的、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的建筑群一同被保留下来,并在现代城市文化生活中共同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可称之为“南京民国空间段落”。芒福德把“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创造和发展”称为“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单霁翔更是将城市称为“文化的容器”,他认为城市不仅是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的变迁和发展,就是与城市有关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本身。如果我们对照芒福德所提出的城市空间的三项功能理论,那么,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的物质实体,即建筑与街区空间遗存就是城市历史文化贮存的容器,建筑与街区中无论是硬件还是其使用途径的更新便是城市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信息固化,而它们在今日城市所呈现出的活力正是城市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最好印证。所以保存完好程度、更新程度、城市活力度这三个方面可以相当全面地对历史空间段落在城市中所发挥的文化功能进行评价(详见表1)。

由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南京民国建筑与街区保留原始风貌情况较为理想,其中86.8%的建筑保存完好程度得分在6分以上,它们整体框架保存完好,建筑的外饰面全部或部分地保留了民国风貌,建筑的室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翻新,能够基本保持原貌;

建筑的更新程度主要从硬件的更新和使用性质的改变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表中可以看到:该项得分在4-7.9分的占所有调研对象的55.8%,即南京民国建筑与街区在硬件方面及使用性质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更新,标志着建筑当前被比较有效地利用。

城市活力度的评价分值主要来源于有关市民认可度的调查问卷(见表2),在有关“市民认可度”的2574份的有效问卷中,九个问题的积极答案次达到了12911次,占全部问卷所有答案的56%,消极答案次为6861次,占所有答案的30%。特别是第五个问题“您喜欢这个建筑吗?”第九个问题“您认为它是一幢有活力的建筑吗?”的积极答案与中立答案之和在所有问卷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而消极答案分别只占了8%和14%。这充分显示了南京市民对现代城市趋于雷同、丧失个性表示担忧,并抵制不断增强的全球文化同质化倾向的同时,对民国建筑的认可度整体呈现积极满意的态度。活力度评分在6-10分的占所有调研对象的57.9%。可见南京民国建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市民的心目中,它们并不是古老陈旧的摆设,而是能够融入城市生活的场所与空间。

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既保留了比较地道的历史风貌,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与完善,并保有相当的城市活力度,即它们在“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创造和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二、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之空间有机疏散功能

历史街区的文化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在现代城市中得以保存与延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惑便是它的低密度的空间特点能否与城市集中化发展的趋势相辅相成,即低密度的历史空间段落在现今高度集聚发展的大都市中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如何?

(一)有机疏散与有机集中理论

规划理论的出现总是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所以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问题时,诸如“分散”与“集中”这样看起来完全对立的观点就应运而生(见表3)。

所谓城市规划,是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城市进行改造、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干预。这种改造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和北美洲。工业革命中的新生城镇凌乱而肮脏,因而出现了疏散的规划主张,这便是最早的城市分散论。霍华德和他的《田园城市》虽然对后来极端的分散派与集中派理论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一般来说还是将霍华德及其追随者们归入到“分散论”的阵营中去。有别于霍华德,分散论更加极端的代表人物应该是赖特,他所构想的“广亩城市”将城市的分散从小社区推演到了每一个家庭。相同时期的规划史上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件是区域规划运动,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芒福德及美国区域规划协会,其主旨在于把任何的地方性都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及形貌的背景中去考虑。典型的案例有托马斯一亚当斯对纽约城的规划(1927-1931年)及阿伯龙克比在1945年提出的大伦敦规划方案。

城市集中论最先锋最极端的代表人物应该算是在20世纪60年代为摩天大楼高唱颂歌而备受责骂的勒·柯布西耶。与分散论者的观点不同,柯布西耶认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是提高而不是降低城市密度,而高耸的塔楼将会扩大开阔地的面积并改善交通面积。1971年英国刊物《建筑评论》出版了名为《城市化》(Civilia,德一沃夫勒)的书,其中提出了对高密度的城市形态的构想,它体现了对“城乡一体化”及分散化规划理念的驳斥与修正。具体的措施有遏制城市扩张及小汽车的发展,促进城市再生,提高城市密度。今天的集中论者依然视《城市化》为一部简述斐然的专著。简·雅各布斯是20世纪60年代集中派的主要代言人,她主要反对和抨击的都是传统的分散论者,她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城市改造方案实际上映射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权威心态。她主张提高城市密度,并深信正是密度造就了城市的多样性。

20世纪30年代,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它区别于之前的“分散主义”理论,指出要将城市中各功能相对集中,分散布置,简言之即“分散功能,留出发展空间”。上世纪下半叶,世界城市中心化、都市化、区域化的局面已经形成,单纯的集中理念或分散原则都很难指导新的规划研究与实践,有机集中的理念应运而生,它汲取了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的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思想等,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耦合,注重经济、人文、生态等的协调,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指导城市研究与规划设计的实践③。

(二)南京民国城市规划的“分散主义”思想背景

应当说,作为现代城市,南京的城市规划当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首都计划》,于1929年12月完成。从表3来看,《首都计划》在时间上早于柯布西耶的拉·维勒·拉迪尔斯城市规划及赖特的“广亩城市”设想,而处于霍华德所引领的花园城市运动之后不久。细读《首都计划》的文件,其中确实秉承了霍华德《花园城市》的带有分散主义倾向的浪漫主义思想,我们可从以下文字中找到证据:

《首都计划》中“道路系统之规划”的章节中提到:所拟道路为“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内街”五种。有关环城大道,《首都计划》上是如此表述的“凡优良之都市,多筑环城大道,……,一方使市民往来不致必经城市中心,……,一方亦使当地风景,往来者随时得有赏玩之机会。”“其界内中部,筑有城垣,……,得用之以为环城大道,实最适宜。”

《首都计划》中“建筑形式之选择”的章节中对于城市建筑形式的选择与控制有这样的叙述“总之国都建筑,其应采用中国款式,可无疑义。……并非尽将旧法一概移用,应采用其中最优之点……,外国建筑物之优点,亦应多所参与。”“务须鼓励平面之发展,而限制高面之发展…‘且纽约市高大建筑物不良诸点,如障蔽日光之照射,如妨碍空气之流转,如火患时危险之增加,更不难发现于南京也。”这里对纽约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的集中主义城市风貌有所批判。而其中对于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理由特别要提到的是“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业也”。

可以说,《首都计划》在城市设计方面体现了分散主义思想。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最早是在完整的城市规划书《首都计划》的规范下,在分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

(三)南京当代城市集聚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分散论与集中论都是城市规划史上比较极端的理论,两派之间也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然而现实中城市的发展却在沿着折衷主义路线前行,对集中与分散结构振荡的调整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的优化成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主旋律。对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人们越来越相信集约的、紧缩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这种信念来自于集中发展所带来的对城市空间的更加高效的利用,并相应地能够对城郊土地与乡村土地特别是耕地起到保护作用。

就南京而言,城市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显而易见。《首都计划》在制定时对于城市日后的发展以及单个建筑未来的扩张都已有所预见并提前做好准备。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轨迹来看,城市的集聚趋势不可逆转:首先,就人口规模来看,1928年,南京人口数为497,500,到2007年,常住人口达到7,410,000,增长了近15倍,早已远远超过了《首都计划》中的预测:“估计南京百年内(1928-2028)之人口,以二百万人为数量”。而今日南京的城市范围与《首都计划》中所规划的城市范围在面积上甚至在区划的形状上面都没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见得人口密度正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迅速增长。其次,从城市空间来看,《首都计划》中明确提到都城的建筑“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有关建筑物高度的限制,也有如下的阐述:“南京地方辽阔,空地尚多,故关于房屋之高度,应有适宜之限制。务须鼓励平面之发展……”而今日南京城高楼鳞次栉比,虽然有关南京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的争论一直也没有停止,但是城市集聚发展的大趋势难以扭转。

(四)民国城市空间段落在城市有机集中发展中的有机疏散作用

南京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恰好印证了城市集中与分散理论的发展历程,即:分散——集中——有机集中,城市空间的发展包含着必要的集中以及适当的分散,但其总体倾向是有机集中。有机集中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特征就是城市功能空间以组团形式簇状布局,谨慎处理空间连续与空间间隔的尺度比例;城市功能区结构实行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混合功能的转化;以组团布局及开发垂直空间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取代以往“摊大饼”及“马赛克”式的蔓延和“抱团”,使所有城市居民既可享受人文关怀,又可获得自然关怀。

学者将南京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的有机集中理念作了如下的论述:多中心功能综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是实现空间有机集中的基础;网络伸展与网络结构是空间有机集中实现的保证。以颐和路民国住宅区、长江路民国文化区等为代表的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恰恰就是城市空间中一个个带有特定的文化意味与空间特质的组团,它们与以高层建筑为核心的现代都市文化组团跳跃地穿插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使得城市有机集中与有机疏散的力量互相制约、互相抗衡,具体的来看:

首先,在道路系统方面,现代城市的集中效应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如今被城市的城东、城西快速路及绕城公路所缓解,而主城核心区的道路框架并未作大的改变,今天的城市干道诸如中山北路、中山南路、汉中路、中山东路、北京西路、北京东路仍沿用了民国城市道路系统,并没有大的改变。所以南京城市风貌的一大特征便是主城区仍然保留有宜人的街道空间尺度。

其次,基于分散主义思想的低密度的民国城市空间段落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空间的重要组团,其中包括颐和路民国住宅区,长江路梅园新村、1912街区等,高校校园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紫金山民国建筑聚集区等。这些力图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的低密度的历史建筑和带有宜人尺度的空间段落在高度集聚的大都市中并没有阻碍城市的发展,而是和城市中心如新街口、鼓楼、山西路一起成为活跃的都市空间。

三、有机集中: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振兴的基本思路

上个世纪的城市更新运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以物质规划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的深刻影响,其本质是把城市看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希望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解决城市中所有的问题,大规模推倒重建的旧城改造实际上就是这些思想的直接后果。虽然对旧城的彻底改造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重建,强化了城市中心的土地功能,也一度带来了迅速的城市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加剧了人们不断逃离城市生活的倾向。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探索城市复兴之路,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规模改造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

城市的分散——集中——有机集中的发展历程,正是城市更新轨迹在物质空间的表现形式。大规模的旧城推倒重建的活动正是源自于城市中心土地价值的片面理解以及对城市的绝对集中的追求。而城市有机集中发展的理念基于对城市这个综合系统的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城市维系和发展所依赖的三个系统,除了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文化系统。关于文化和城市的关系,芒福德在他的《城市文化》一书中做了非常系统和深刻的剖析,单霁翔在《“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一文中更是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他认为“城市”与“文化”是两个如影随形的概念,两者的联姻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今天,“城市”与“文化”两者共同滋养着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作为城市文化遗产,它们既是城市文化的产物,又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在历史过程中成长起来并遗留至今的民国空间段落,既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结晶,又是城市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南京民国城市空间的活跃与振兴最终应归结为“文化振兴”。

芒福德说:“城市可以显现出断裂生长、局部死亡和自我更新的现象。”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与痕迹,是由一系列代表不同时期的建筑、街道和文物古迹等历史坐标点串成的,是一个城市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的象征。从《首都计划》到今日之南京,城市历经了战火、以及革新,正如芒福德所说,民国建筑与街区是当年完整的城市结构经过断裂、局部死亡以及自我更新而留存于城市的空间与历史段落。

单从空间形态来看,南京民国空间段落建筑密度低,呈现比较疏散的状态,但是从文化记忆的角度来看,它们恰恰是城市历史文化高度浓缩和集中的场所。作为民国政府首府所在地,南京的城市历史记忆在那一个篇章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性城市,由于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比其他任何地方保留着更多的文化标本珍品。”“城市是一种贮存信息和传输信息的特殊容器。”民国空间段落对历史文化的容纳和贮存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静态的、有形的,建筑及街区的总体风格特征和建筑的细节符号传达着街区空间的历史讯息,昭示着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性格;另一方面是动态的、无形的,城市文化虽然可以由一些物质形态的建筑或街区进行固化,但是就文化本身的含义来看,它应该是包含了文化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即市民对于街区空间的认同和理解。这里以南京长江路民国建筑集中片区为例加以说明。表4所呈现的是南京长江路片区主要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评价的情况。在这一区域内,除了住宅街区的遗存,还有诸如总统府、国立美术馆(现江苏省美术馆)、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中央饭店(现中央饭店)、国民大会堂(现人民大会堂)等民国公共建筑。如今,这些建筑都被无一例外地贴上了城市历史文化的标签:除了建筑的使用大多呈现文化功能之外,以1912街区为核心的长江路景观大道已成为南京民国风貌保存最完整、民国建筑利用最完善的街区之一,并在城市生活注入居住、娱乐、文化、教育、旅游等各方面都成为带有强烈的文化意味与空间特征的城市空间。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历史建筑在“活力度”一栏均获得了比较高的评分,特别是“物质空间开放程度”和“服务对象广泛性”这两项都得到了相当高的指标值。由此可见:在集聚发展的现代都市之中,低密度的民国空间段落的活力度丝毫不逊色于高楼林立的集聚空间,宜人的街道、青砖青瓦的坡屋顶建筑,还有建筑内部幽静闲适的特色空间反而成为历史文化意向非常强烈的城市段落。城市集中发展的含义除了空间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还包括生活节奏的紧张、过量信息资源的被动接受以及文化泛滥。在这样背景下,作为历史证据的街道空间对于人们建立文化认同感,延续与某个特定场所或个人有关的记忆都具有教育意义。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价值来自于它的场所记忆所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庇护感,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稳定不变、可见而有型的历史参照物,它可以减轻人们对变化即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感。

今日南京的民国历史空间段落脱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又活跃于集约发展的现代城市空间,无疑它对城市的有机集中发展有着积极的和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物质空间还是从文化价值方面,南京民国街区在现代城市中都起到了对于过分集中的有机疏散作用,从而达到城市发展的有机集中。这种疏散对于现代城市高度集中发展所起的作用并非单一、片面,相反是具有空间疏散与历史文化疏散的双重价值。

四、文化品质提升:南京民国城市段落振兴的关键

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是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签,是以有机疏散的空间角色推动城市有机集中发展的重要力量,已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整体性保护力度,寻求文化延续与文化发展的最佳平衡,是南京民国城市段落振兴中文化品质提升的关键。

(一)进一步加强民国城市空间段落的整体性保护规划

正如国际城市规划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策略发展一样,南京对民国空间段落的保护与利用也经历了由单体到街区、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目前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已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而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街区规划设计。其规划理念也已经从对建筑的静态修复发展为全方位的保护利用。南京民国城市空间段落的最大的优势便是它有《首都计划》这样一个系统而科学的体系的支撑,今后应该更加重视所有的空间段落在全城范围内的整体耦合,使其对于现代都市空间的“有机疏散”能够起到更加全面而立体的作用。

具体来说:处于主城周边地区的民国空间段落有待进一步保护与完善。在调研中发现:鼓楼区、玄武区的民国建筑数量多、保护好、利用率高,而位于主城周边例如栖霞区、江宁区、下关区的民国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状况相对较差。今后必须加强主城区周边的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将那些“片段”能够整合成为相对完整的空间“段落”,才能够更加有利于民国城市空间段落成为城市有机疏散的系统化的力量。另外,应进一步保留并完善城市林荫道并作为主城区的道路框架。林荫大道是《首都计划》中关于南京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重要原则,也是民国城市空间的重要特征。虽然民国的道路框架被大部分保留,然而交通压力的增加使得城市道路一再拓宽,诸如中山东路、中山北路的主要干道上具有强烈的民国特色及标志性意味的法国梧桐也由原先的六行减少为两行。保留和完善民国城市林荫道一方面有利于保留民国城市空间段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在主城区营造尺度宜人的道路空间。

(二)注重文化延续与文化发展的平衡

早在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指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社会、历史和实用方面具有普遍的价值:“历史地区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及社会的最生动的写照,必须延续到后世,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开发的基本要素。”城市历史空间对于文化的容纳和贮藏是兼具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价值。一方面要以物化状态延续历史文化风貌;另一方面要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的有机段落。简言之,既要做到“文化延续”,又要做好“文化发展”。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7

在建筑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现代建筑特点在逐渐流失,造型也趋近。新的材料和新结构取代了传统建筑形式。未来建筑应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工艺新材料而创造出的全新建筑理念。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结构和材料优势,并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中,闽南传统建筑形式势必会被发扬光大。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

1.燕尾脊

闽南地区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因此建筑的排水、防潮极其重要。因此闽南传统民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燕尾脊: 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屋脊两边的瓦面略下弯呈弧度下降形成“双坡曲”,能迅速将雨水排走减少积水,这样就可以减小雨水的侵蚀。房屋进深大出檐深,可达到阴凉的室内效果。

另外,各种庙宇屋顶也是尤为精致华丽。不论是闽南地区还是台湾地区庙宇的屋顶装饰的都尤为奢华。繁琐而又精致的屋顶装饰,也成为闽台建筑的特点之一。从屋顶的装饰可以看出闽台地区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和重视。

2.红砖

红砖建筑是闽南古建筑中的典范,千百年来,闽南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使闽南红砖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在闽南传统建筑代表作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中,砖瓦均取自本地较为常见的红壤土,通过烧制而成为各种类型建筑材料。白灰砖缝粘合成红白线条形式丰富的拼花图案,其色彩对比强烈,形成极具闽南特色且饱含文化底蕴的“红砖文化”。

3.墙面

“出砖入石”是闽南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墙面形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墙面呈现出厚重、古朴、拙实的审美价值。多样不重复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及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文化的别具风格之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这种传统砌墙方式也是建筑材料资源合理再利用的正面例子。

4.山墙

山墙俗称外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山墙顶部形式和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山墙顶部形式和传统意义上的五行有所对应。形式上有丰富的变化。根据住家的五行对应山墙顶端的形式,是很有特点的。

5.建筑外立面装饰

建筑物外立面的装饰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是不同地区间建筑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外立面装饰的做法有彩绘,雕饰(透雕,砖雕,圆雕,砖雕),交趾陶等等。装饰内容多为传统习俗中代表吉祥之意的动物和植物,或是代表建筑主人崇尚的美好品格的字画图案等。这些建筑外立面装饰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教育后人的作用。

闽南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站在时代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在现代主义和工业主义的冲击下,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形式刻不容缓。将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分解和组合,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用传统的手法创造出新的现代风格建筑。或是用新的营造手法建造具有传统建筑理念的建筑,使其在满足现代人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够符合审美要求。

在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闽南建筑的特色。例如晋江火车站外观就借鉴了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的形式,颜色选择上采用了红砖的色彩和泥雕的颜色,现代又不失韵味。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历代各地书院,无论地处城镇郊外,还是乡野山村,大都选择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地方营建,庄重典雅的铭记碑刻、寓意深远的亭阁楼池、挺拔透骨的书法艺术,处处透露出浓浓斯文气息,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江南水乡的建筑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江南园林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

南菁高中新校选在江阴城东郊有山有水的山湾新城,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浓荫,利于形成围合与屏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隔绝闹市喧嚣、远离功名利欲的“世外桃源”,与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清高脱俗的校园人文环境十分吻合。学校的一草一木自然都成为地理教学和美学鉴赏的宝贵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书院文化的品读和江南水乡建筑的观赏,感悟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进而设计出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南菁中学,用地理知识为学校规划“走内涵之路”的发展蓝图。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江南,水乡建筑随处可见,学生对家乡建筑既充满感情又非常熟悉,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学校开设的“建筑景观赏析”美育课程也为学生对校园建筑赏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难点之一:对书院文化的内涵理解不透和对“南菁”文化的感悟不深,赏析时可能发现不了校园的古典美。

难点之二:建筑这门凝固的艺术,审美视角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先感性认知,再深入理性欣赏,最后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设计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书院文化和书院建筑的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到山湾新城开发有限公司观看规划建设的沙盘模型和开发建成后的效果视频,布置学生自选视角拍摄校园美景,并在南菁高中校园平面空白图上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规划图,熟读南菁高中导游团解说词,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山湾新城》的视频,在播放到“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石刻时穿插过渡语:古朴、大气是江南徽派建筑群的缩影和现代名片,展现着百年南菁独特的风姿和宽广的胸怀。院落成为新南菁的灵魂,依山穿水、白墙黑瓦、亭阁楼池、钟楼碑刻这些传统符号折射出现代思想。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和现代这两条轴线一起来品味新南菁建筑的内涵。

二、欣赏建筑之美,归纳建筑特点

1.用PPT投影中国著名书院的建筑景观图片及以“长江水师协镇署衙”为基础建立的南菁书院珍品图像。边播放边深情朗诵:“晨雾中,走进层层套叠的院落,推开厚重的木门,迎着若隐若现的钟楼来到走廊围绕的水池边,伸手触摸屋檐,廊边的石碑提醒着你历史的荣耀,自由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这才是学习的场所!”通过图文声像引导学生感受书院文化,既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顾及了文化的普及性,从中体味到书院建筑的文化氛围、书院教育的精神实质。

2.让学生结合自家建筑和江阴城乡建筑景观描述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并分析原因。①江南水乡建筑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②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二层楼房居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便于通风换气和防潮。③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通过学生导游的形式分别沿历史轴和现代轴介绍新南菁主要的建筑群体和设计思想。

历史轴:穿过书院碑廊,一路品读百年南菁的历史文化长卷。清水荡漾的“漱兰池”,南北两侧的书院碑廊,再现了南菁书院创建的历史和先贤形象。在碑廊中徜徉,品味“饮水思源”之真谛,体验“爱国荣校”之深义。走下台阶,左右两边便是为纪念创建南菁书院的江苏学政而取名的多功能的阶梯教室;由青砖铺设的书院大道东入口便是仿民国当年南菁学校箭炬校门而建的中大门,青砖罩面,饰以牡丹图案,尽显雅致。复制移植古老校门,就代表着南菁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做强名校的美好心愿。

现代轴:以双子星造型的9层建筑“文德楼”为中心,左边主要是教学区建筑群,依次为北大楼、中大楼、南大楼、菁华楼和菁英楼等教学楼,以及集音乐、美术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装备有数字化微格教室的科学楼,右边依次为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主体建筑通过天桥让开现代轴线,天桥和主体建筑形成的框景,让山体成为了校园自然的对景,充分表现了在自然面前,建筑以“谦虚”的方式退在后面,留下的是空间的愉悦。

教师归纳新南菁建筑特点:

①面对异常不规范的地形,通过两条45°夹角的轴线,以一套规矩的网格分布,使得个体之间获得一种高度的整体性,两条轴线交汇处特意设计的钟楼既刻意强调了轴线的转折关系,又彰显了两条路径上的对景,使得建筑群获得了更强的整体性。

②与很多中学不同,南菁中学的中心不是一个实体建筑,而是一个虚的空间中心,显得更有脱俗高洁的情趣。整体建筑比一般的校园建筑多了一道墙基,墙基是一圈剥离于主体建筑的双层墙,在剥离后的墙体上自由开洞,在主体建筑之间的狭窄过渡地带密植翠竹,使建筑表现出浓浓的园林式的人文气息。

三、合作交流,创作愿景规划

1.投影出学生自选角度拍摄的“菁园佳景”的照片和简约的点评交流展示。

2.由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规划“菁园愿景规划图”。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火花剧烈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总结与作业

结语:新南菁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建筑特色,要全面解读其精髓,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美丽的菁园需要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实施高品质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标杆,打造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

作业:①结合交流展示的“菁园佳景”照片编制“新南菁十景”作品展。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规划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更新规划和建设理念,发挥绿色技术的作用,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外探讨与研究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等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到绿色城镇与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城镇技术创新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陈万球认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1];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整合塑造构建而成的[2];袁凌等提出了构建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其技术创新想法[3];刘栋、李伟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4-5];董泊提出,既要从单体的绿色建筑抓起,又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6];徐琳琳则从城镇风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利用绿色技术[7];贾铠针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8]。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依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9]。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技术的迫切性,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下的绿色技术[10]。

1.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体现。绿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符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该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等要求,了解该区域内公众对各类绿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拟定出合理的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资源配置做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1.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现今交通拥堵现象在我国多许多城市十分严重,如何提前做好交通规划,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纳入的工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如城镇规模等,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1.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①建筑的体形和朝向。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形可以更好地减少建筑物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应该结合各种设计条件,重点从采光、集热和通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建筑朝向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的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外窗和屋面部分,这些部分起到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等作用,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加强外墙保温技术和屋面保温技术。

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在前面部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在此,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2.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发展由来

原信江新区的各村村民多为零散式居住,村庄分布不均,各村之间往来基本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便,而且该地区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信江新区南区位于鹰潭老城中心的北部,它和老城区隔江相望,信江河将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区内绿色葱茏、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把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和江西省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作为前提,随着鹰潭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信江新区的发展得以确立。

2.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规划

2013年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明确了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方向。信江新区南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用地为11.78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信江新区居住容量15万人,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3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中,通过结合原信江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该区通过选择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该区有建筑面积99700m2可容纳六千名学生的鹰潭新一中,建设有行政办公楼、市政广场公园及配套建筑等的鹰潭市行政中心,占地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含大型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设施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3.2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在道路交通的建设中,结合该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以避免以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实现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目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布局,通过龙虎山大桥、鹰潭大桥、信江大桥和鹰东大桥实现和老城区的连接;根据人流车流等特点道路横断面选择为一块板形式,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绿色建筑技术

选取该区常见的一种住宅模型,运用DOE-2软件对其进行朝向、体型系数、外墙保温和屋面保温的绿色建筑技术能耗模拟分析。建筑户型和基本介绍如图1和表2所示。该模拟主要是通过改变几个方面的参数来得到该建筑模型制冷采暖能耗对比于基准能耗的变化情况,模拟的内容如表3所示。3.3.1朝向将该建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每次转动20°,把正南方向设为0°,进行模拟朝向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朝向对建筑能耗会产生不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要选择适合朝向,该区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0°以内。3.3.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越利于降低能耗。将该建筑模型做一个简化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体形系数进行能耗模拟,从表4可以看出:体形系数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3.3.3外墙保温对选用的外保温和内保温构造形式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模拟可知,该建筑墙体采用内、外保温做法和单一墙体材料相比较,其能耗量减少许多,选用外保温方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比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效果要好。3.3.4屋面保温模拟分析了正置式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对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屋顶在选用保温做法后,该建筑模型的能耗都降低了,而且可以看出,倒置式屋面的节能效果要比正置式屋面要好。

4结论

在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建设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适宜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鹰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40-43.

[2]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16):27-37.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64-65.

[4]刘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5]李伟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6]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2):111-113.

[7]徐琳琳,周瑞.浅谈绿色技术在城镇风貌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8]贾铠针,叶青,赵强,等.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同构关系[J].工业建筑,2014(44)增刊:57-60.

[9]邱江.绿色城镇技术创新与绿色城镇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福建教会学校;建筑;折衷主义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福建是西方教会在中国开展教育最早的地区之一。但福建教会学校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的教会学校招生十分困难,人们对西洋人和西洋建筑的排斥似乎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变的。教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开始采取一些折衷的手法用以缓解这种矛盾,这种折衷主义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果说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产物,那么教会大学建筑便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折衷融合的结果。教会大学所开创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西混合建筑式样和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代表。”[1]101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建筑折衷主义风格盛行的时期。在西方,为了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一些设计师对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进行自由组合,形成折衷性质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思想对教会来说,是在表面上缓解中西文化矛盾和差异的最有效和直接的调和手段。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在经历了之前的纯西洋建筑风格之后,开始进入了折衷主义时期。但这种折衷主义事实上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折衷主义风格,而是在中国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东西方建筑风格的折衷。

事实上,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各地的建筑形态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与所在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相适应,以便缓和当地人民对西方宗教的排斥,这一时期的中国教会学校建筑较多地受到当地建筑风格的影响,采用西方的建筑模式和中国地方建筑模式相结合的设计形式,以此与当地的建筑环境相融合,为其传教创造便利条件。因此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建筑整体上都具有这种折衷主义的风格特征,但各地的建筑则各有特色。如江浙一带的建筑大多带有江南园林及民居的特色,而福建的教会学校则体现着明显的福建地域特征。在此本文仅以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及福建协和大学的校舍建筑为例对福建教会学校建筑的折衷主义风格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一、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探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创建于1908年,是由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经过多年的酝酿在福州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可以说在当时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当时与南京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两所女子教会大学。1908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预科成立,由程吕底亚担任院长。学院预科先租赁仓前山倪厝弄的一处房子为校舍。在经过三年的准备工作后,开始了新校园的建设工作。新校园地址设在福州仓山(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校部,图1),1911年,大学彭氏楼(Payne Hall)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女大校舍正式开工建造。校舍的建造历时三年,到1914年,四座校舍相继投入使用,分别为行政楼、彭氏楼、学生宿舍楼、谷莲楼。整个校舍共占地42亩,面积达28126平方米,可谓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教会学校。在结构上,学院的整体建筑均不超过三层,主楼和侧翼楼之间以走廊相连接;在形式上,整体构成仍然保持西方建筑的造型模式,墙身及基座皆为西洋样式,圆拱、窗洞及券柱式外廊也都显示出西方建筑的特点,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则采用了中国建筑的传统方式。事实上,对于这一时期的西方建筑师及传教士来说,中国传统建筑最明显的特征似乎就是屋顶的设计。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屋顶全部采用了闽南风格的坡屋顶,正脊弯曲,屋角及正脊两端翘起。这种设计形式很容易被当地百姓所接受。另外,室内外都采用红砖墙,墙面不加任何粉刷修饰,均为砖石本色,这和传统闽南民居的红砖墙极为相似。在闽南人的心里,红色象征着热闹、漂亮,是一种喜庆色,所以闽南民居全部采用红色的砖石做外墙。华南女大在外墙砖的使用上完全符合了当地人的审美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对西洋建筑的排斥情绪,开始逐渐接受西方教会及其所创办的学校。应该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是较早的中国传统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当时的教会大学建筑的设计者们大多是受欧美流行的古典折衷主义影响的工程设计人员,他们在传教士的要求下,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粗略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了东西方建筑相折衷的初步探索。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及认知是极为肤浅的。应该说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妥协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精髓。所以他们对教会大学的设计常以西洋式的构图及造型为主并加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构件或细部处理。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设计者为例,美国建筑师毕奇先生并没有来过中国,他对中国文化及建筑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当时华南女子大学建筑工程的负责人程先生。程先生在回美国休养的期间与毕奇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及卓有成效的合作。事实证明,虽然他们的合作有着过于牵强的痕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设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中西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平心而论,这种带有折衷性质的设计虽然在今天看来并不完美,并没有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建筑艺术的发展情况下,西方建筑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西方建筑的设计手法同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建筑结合起来的确是富有创意及活力的。

二、更为成熟的折衷主义建筑――福建协和大学校园

相对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方面的初步探索,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的建筑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建筑施工上,都呈现出更加成熟的折衷主义风格。这一时期,一些西方建筑师们在经历了几年的尝试及实践锻炼之后,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更加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中西合璧式的折衷主义建筑。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园建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11年,由世界基督教大会推举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会长高绰博士来福州,与福建基督教六公会联议创办大学,1915年校董事会成立,推选庄才伟为首任校长,校名定为福建协和大学,英文名为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福建基督教大学)。“整个学校是由福州的三所学院联合而成的,这三所学院分属于不同的公会,包括美以美会的英华书院、英圣公会的圣三一书院、公理会的格致书院,属于英美教会联合办学的情况,是根据1910年的爱丁堡传教士会议的指示而组建的。”[2]1916年初,福建协和大学在租用福州仓前山观音井街上的俄商茶行作为教室后开始正式招生。1919年,在学校理事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校园的建设。新校园设在福州魁歧乡,位于鼓山脚下,面对闽江,环境极为优美,特别适合作为大学校园。到1925年,文学院、科学馆及大小30座校舍先后落成。整个修建工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规模质量上在全国都是颇有代表性的(图2)。

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园设计者不同,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师墨菲可以说是西方建筑师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从1914年开始在中国进行中西建筑的比较与设计工作。他在华其间,曾先后主持设计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长沙雅礼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北京燕京大学等教会学校的校舍建筑,并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享誉中国建筑界。他所设计的校舍建筑无不在西方建筑的基础上扣上一个中式的大屋顶,被称为“亨利・K・墨菲式教堂屋顶”。

1917年,福建协和大学在购买校址土地后不久,董事会聘请沙特克・赫西的芝加哥建筑公司提供校园规划设计,但是远在美国的公司所作的规划完全忽视了校园的地形特点,所以校方于1919年另聘墨菲完成校园的规划设计,墨菲没有模仿西方大学的校园建筑模式,而是参考福建当地环境,采用中西折衷的风格,设计了一系列带有中式屋顶的西式建筑。这种墨菲式的大屋顶校舍建筑很快被当地农民称为“大学教堂”。[3]157这种“大学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当地人的接受,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要从当时协大招生的情况上即可看出。

比较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协大的校舍建筑看起来更加中国化。女大的校舍除了屋顶极为明显地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歇山顶外,其他整体构造基本上都为西式建筑风格,而协大则在运用中国传统屋顶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细节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因素在整个设计中所占的比例大为增加。如中国式红柱、斗拱、额匾、窗棂、门扇等的运用都是华南女大的校舍建筑中所没有的。由此可见,墨菲的确是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方面下了一定功夫的,可以说,相对同时期的其他设计师而言,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是更为透彻的。“以往的西方建筑师多将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生拼硬接,缺乏必要的过渡,看起来就像戴上了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墨菲的高明之处不在对屋顶的处理,而是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渗入到西方墙身,或许他是第一位能理解斗拱在木结构建筑艺术造型中魅力的西方建筑师”。[2]86事实上,这种中国化的校舍建筑在当时完全合乎了教会折衷主义的建筑前提,满足了教会对中国教会大学中国化与世俗化的要求,同时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颇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实体。

结 语

整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中西折衷建筑在教会大学里盛极一时。这种风格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的转折点。从这时起,中国建筑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古典建筑风格的运用了,同时也否定了全盘西化的发展,而是在西方教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现象。应该说不管当时西方教会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所起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在当时全盘西化的风气盛行的时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这种折衷风格的建筑也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是中国近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风格之一。

参考文献:

[1]徐以骅,韩信昌.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江淮、风貌、传统建筑、特点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规划快速发展,城市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城市风貌规划是最近兴起的规划类型,主要解决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问题。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传统建筑风貌的研究不仅要弘扬地区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继承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对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民居建筑风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包括对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石库门建筑、福建土楼、蒙古包、吊脚楼等,但是目前对于江淮地区建筑的研究较少。一般来说,人们把江淮地区的建筑等同于徽派建筑,但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不同徽派,江淮地区的建筑与徽派建筑有着较为明显区别。

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江淮地区风貌的研究,为江淮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提供一定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范围

江淮,是指长江淮河一带,本研究是指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安徽的合肥、六安、安庆、淮南、滁州等;江苏的扬州、泰州、淮安等。

2.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针对江淮地区传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全面的认识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选取江淮地区典型传统建筑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案例选取的原则主要是对于传统建筑风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以保证案例的研究价值。

3.研究方法

主要对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归纳分析,最终得出江淮建筑风貌特点。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案例研究法、文献收集法。

三、案例研究

1.合肥地区典型建筑风貌案例研究

合肥市悠久历史,江淮建筑风貌特征较为明显。典型传统建筑案例包括了三河古镇、李鸿章故居、段氏祠堂、卫立煌故居、以及杨振宁故居等.本次主要选取了三河古镇和李鸿章故居作为研究对象。

1.1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因水系丰富,建筑富有特色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极具代表的特色古镇。

三河古镇的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商业街巷一般为排木门,均可拆卸,有利于店铺和街巷的直接沟通。开窗的形式和徽派建筑较为相似,一层不开窗,或者一层只开较小的门窗,开窗主要在二层。

三河古镇外墙均为清水墙,在外观上,三河的砖墙与江南的白色粉墙不大一样,同北方的清水墙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分户墙体沿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所以在人视的角度,看到屋顶的部分主要是挑檐,另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蝴蝶瓦。马头墙上和檐砖之间是有横梁退台处理的,防止雨水清洗墙面,处理细节细腻。

1.2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海路商业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时期的江淮民居建筑。

李鸿章故居采用“外部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建筑结构形式,建筑色彩外部呈现青色,内部主要为木材本色。李鸿章故居建筑屋顶采用的是传统的硬山顶,区别于徽派的马头墙的形式,屋顶材料为灰瓦。李鸿章故居的雕刻堪称一绝,它继承了徽雕的图案和风格,但在刀法上不如徽雕的细腻。徽雕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门口对外展示,带有夸耀的成分;而李鸿章故居却在内部做文章,更符合古代文人含蓄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以上案例建筑分析,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有一下特点:合肥地区民居屋顶形式主要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屋顶处理分为二种形式;第一种是硬山式,山墙不出头,循着屋顶的坡度构成人字形;第二种山墙高出屋面,做出梯级状。合肥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合肥地区建筑既有粉墙黛瓦,又有清水砖、灰墙、灰砖瓦。典型的青堂瓦舍如李鸿章故居,而典型的粉墙黛瓦形式的如包公祠。

2.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传统建筑风貌

古城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名城之一,扬州建筑和园林兼有北方造屋之雄势与南方筑园之秀气。对江淮地区的建筑风貌研究就有重要的价值。

扬州古城民居传统建筑门楼雄浑键劲,形式讲究,种类繁多,有八字形、凹字形、匾墙形、飞转门檐形等。八子形门楼最为考究的是南下河68号的湖南会馆;凹字形的代表有青莲巷19号大盐商周扶九门楼,南河下七二三所平园门头;匾墙形的有南河下170号盐商汪鲁仪门门楼。

扬州传统建筑墙体:浑厚古朴。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是清水砖。墙体的形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磨砖对缝墙、青砖,青灰,丝缝,清水砖扁砌、和合墙、乱砖清水墙、马头墙。扬州地区的马头墙较徽派民居是有区别的,徽派民居的马头墙,墙体单薄简洁,用白灰罩面,墙头常砌成徽翘状的鹊尾式,扬州地区的马头墙码头有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扬州传统建筑屋顶:韵律美感。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屋顶形式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小瓦屋面铺接不但行列均匀齐直,而且瓦与瓦之间搭接厚密;屋面的坡度由峭到曲到翘;出檐椽头加一道封檐板;扬州民居四合院围合坡面是整体的。

3.其他具有重要历史建筑的建筑风貌研究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对于江淮地区建筑风貌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坦厂明清老街门窗都是采用门罩式,但是较徽州民居的门罩和北方民居的门罩相比,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门罩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墙体均是清水砖,同北方的清水墙的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区别于徽派建筑的石灰粉和泥涂墙。明清老街的分户墙同样采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但是马头墙的色彩为青灰色。

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马头墙上直接排檐砖,上面铺上小青瓦,较徽派建筑相比,马头墙更加简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的蝴蝶瓦。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特点通过对以上案例分析发现,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既有北方建筑的特点,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总结如下:

1.总体格局

延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人、自然、建筑的融合统一,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建筑、尊重人居本身”,总体格局因地制宜、顺势而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荣。

2.建筑布局

江淮地区水系丰富,水网纵横的地理特征,依水而建是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布局特点之一,在平面布局上,江淮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天井式布局方式。

3.建筑色彩

纵观江淮地区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徽派的建筑色彩,建筑墙体用青砖砌成,墙体外部不增加涂面,墙体色彩为青灰色;建筑屋顶用青灰色的蝴蝶瓦,屋顶颜色较墙体偏深。李鸿章故居的建筑色彩都是灰色调,色彩朴实素雅。

4.建筑结构与材料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普遍采用砖木结构的形式,建筑材料上青砖、木材、灰瓦等。塑造的形式通常是“外面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

5.建筑构件与装饰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构件中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少量会使用鹅软石铺砌;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开窗的形式主要是木制格栅窗。装饰部分以雕刻艺术为主,油饰彩画艺术为辅。

6建筑屋顶形式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吸收了北方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既有硬山顶,也有马头墙的形式,主要是两坡的形式。马头墙的座头也汲取了南北的精华,兼具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兼具南北地区建筑的文化,既有徽派建筑的内涵,又有北方建筑的外延。形成的原因是江淮地区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南北的过渡地带,建筑风貌上自然有南北混合的血液。

江淮地区建筑更加注重材料本色的运用,建筑色彩表现为材料本身的颜色。建筑风貌整体更加淳朴,主要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立面重点部位以及内部装饰,注重的是建筑内在的美。通过这一次研究,深刻体会到了江淮地区人民的质朴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致平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2 辛福森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 张钊 《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文脉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借鉴和发展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2009

4 吴小宝 《三河古镇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201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2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2-0045-03

1 前言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是指从古代的岳麓书院向外扩大发展时最初的一批建筑,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共计9栋(湖南大学二院、湖南大学科学馆、湖南大学工程馆、湖南大学大礼堂、湖南大学老图书馆、湖南大学胜利斋、湖南大学第一学生斋舍、湖南大学第七学生宿舍和湖南大学第生宿舍)。基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的价值,笔者的导师柳肃教授决定将其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项目。而我有幸协助柳教授做《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的申报文本,本文选取其中的一栋――二院加以评述,希望与建筑同行们进行交流。

1926年湖南大学成立之初,岳麓书院原址称第一院省政府拨款兴建新教学楼,称第二院。二院为法商两科校舍,由湖大土木系教授刘敦桢设计,占地1097m~,建筑面积1970m2,为两层古典式建筑,飞檐翘角,琉璃筒瓦,但融入了不少西方现代建筑技术。有教室17间,耗资6万余元,于1926年11月竣工。时至今日,二院一直作为湖南大学重要的教学和办公建筑在使用,几经风雨,沧桑尽显,更是一代建筑学家刘敦帧在湖南大学建筑系教学这段珍贵历史的实物见证。下面笔者试图从平面功能组织、立面构图分析、建筑空间特点以及建筑细部等方面对二院进行较为详细地论述,各抒己见。

2 平面功能组织

由于二院的建造目的很明确――湖南大学成立之初需要校舍,所以二院的建筑功能便很简单,即满足法商两科的教学之用。整栋建筑除了教学使用必备的教室、办公室和传达室之外别无他物,甚至都没有考虑卫生间的设置,以至后来不得不在建筑背后的东侧增建男女两栋简易厕所,并从建筑东边的后门出入。

二院的平面构图左右严格对称,主入口居中,入口处以四根颇有刘氏个人设计风格的柱子围合而成,形成一个能够很好地过渡到室内的灰空间。进入室内,各建筑用房一目了然,门厅的两侧是传达室和值班室,而教室和办公室则左右分居两旁,门厅的正前方是通往二层的双分双合楼梯,整个建筑功能布局简洁实用,交通流线简短科学。作为一座古典主义式的建筑,刘敦桢在设计的时候也没有呆板地应付建筑的功能布局,在一些细微之处还是做了点变化处理,例如两个次入口和两个辅助的木楼梯并没有完全对称。(图1)

3 立面构图分析

建筑的造型来源于立面的设计,而立面设计的根在于构图的形式。湖南大学二院是一栋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折的是谁的衷呢?显然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和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仔细考究二院的主立面就会很有趣地发现,不论是用西方古典主义构图原则还是用中国传统建筑开问设计原则来看这栋建筑,都会找到很完美的比例。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去建构二院主立面的构图。

3,1从中国传统官式建筑角度看:

中国古建筑是美是丑,很大程度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就决定了,因为各面阔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是整个建筑形体是否完美的关键,所以在中国古建筑的设计中面阔的确定是遵循一定的比例准则的,简单的一条就是:以明问尺度为主体,次、梢问应依次递减Ⅲ。二院的平面设计在灵魂深处就隐隐地遵循这样的准则。主入口部分可以看作建筑的明问,东西两端稍微南突的部分可以看作建筑的尽问,而“明问”与“尽问”的部分一分为二则演化为建筑的“次问”和“梢问”。(图2)需要指出的是,二院毕竟不是纯粹的中国古建筑,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与其保持一致,比如二院的屋顶是西洋式的四坡顶,这就不可能与中国古建筑完全协调了,但是假如以二院的屋和台基的比例建构中国式的歇山顶或者是庑殿顶,那么这个假想建筑的形体完全是符合中国古建筑的美学标准的。

3,2从西方古典建筑的角度看:

比起中国传统建筑,西方古典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比例与尺度,这种对建筑极度理性的态度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教条,但不可否认的是,遵循严格的比例下的西方古典建筑的确美多丑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这种极度讲究形体比例的代表,其经典的建筑立面构图是横三段纵五段。二院的主体部分明显也呈现出这样的构图手法。(图3) 4建筑空间特点 前面已经提到二院的建筑功能很简单,所以刘敦桢在设计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去想过太多的复杂的空间,一个门厅、一个主楼梯和一条内廊便很好地把两层建筑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处理带给建筑的好处便是空间紧凑、使用方便,完全是实用主义至上的结果。当然,刘在整栋建筑的入口处做的这个介乎室内门厅和室外环境的过渡空间很精彩,还起到了雨篷的作用,笔者也很喜欢这样的设计手法:将建筑必须的雨篷隐含于建筑之中,而不去凸显它。

5 建筑细部探究

一座经典的优秀建筑除了完美的整体造型外,细部更是重点。二院作为一座中西折衷的建筑,其细部设计更不能忽视,因为中国古建筑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细部体现的,中国古建筑体量普遍不大,所以不能只可远观,近处也要能值得细细品味;同时西方古典建筑也很注重细部的推敲,无论是柱头还是山花等都是艺术家们精心描绘的对象,试想由这两种风格的建筑折衷而成的建筑能缺少细部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艺术的美对应的是人性的菩,不能为了艺术的追求而穷奢极欲和铺张浪费。秦朝的百姓不会去欣赏长城的宏伟,也不会有百姓认为“酒肉臭的朱门”是美的。二院建于20世纪20年代,前是腐败的晚清统治,后是弥漫的战火硝烟的年代,刘敦桢在设计二院的时候不可能不好好考虑成本的问题,最终建成的二院也确实是以最少的经济代价换取了最高的艺术价值。下面笔者较为详细地探究二院的建筑细部。

入口几乎浓缩了二院的全部精华,单独把二院的入口部分抽取出来也不失为一个经典建筑的模块。这种实体矩形块轮廓内嵌套虚体矩形块的构图手法是典型的学院式手法,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凯旋门,两个内外矩形往往具有相同的比例。(图4)入口是整栋建筑的一部分,美的形体是第一步,对整栋建筑来说也算一个大细部了。再往更细处看,可以发现此处的四根柱子与众不同,一般来说,用于此处的柱子多为西方传统的三大柱式:多立克、爱奥尼与科林斯,但是,刘敦桢一种都没采用,而是自我创新地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新柱式”――刘氏折衷主义柱式。这种柱式仍然分为檐部、柱头、柱身和柱座,但是比例和造型完全颠覆了传统古典柱式的形象,柱座为-530×530×900的长方体,颜色为深灰;柱身为一直径为470左右,高2000左右的圆柱体,柱身和柱座相比要内收一段距离;柱头为柱身在往上延伸700高,但是做刻槽处理;柱头承接上面的檐口部分。柱身和柱头的颜色均为白色。 (图5)笔者将这种柱式命名为“刘氏折衷主义柱式”是不无道理的,其一,这是刘敦桢自我创新的设计,其二,这种柱式保留了西方传统三大柱式的所有要素,却又将其简洁化,颇具西方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手法的双重特征,所以是一种折衷。单看这种新柱式,各部分比例、造型和颜色配搭地很协调,但是笔者以为其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和二院整栋建筑的融合。因为从总体上看,二院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是在构图上,而真正西方古典建筑的细部做法则寥寥无几,所以,倘若在这样一栋折衷主义建筑里使用地道的古典三大柱式反而会显得格格不入。刘氏折衷主义柱式在二院的运用则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特质,又节省建造成本,可谓一举两得。而刘敦桢折衷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在那个年代令人由衷钦佩。遗憾的是,四根柱头靠外侧的一半凹槽不知何时被人用白色石灰抹平了,所以要看到原滋原味的刘氏折衷主义柱式只能翻看老照片了。(图6)

除了在造型最重要的人口做足文章,二院可以说每个细部都做得很精致,许多做法值得现在的建筑师深思:明明一堵平墙就可以拉过去,为什么还要做壁柱式的造型?壁柱明明可以两块砖直角搭接在一起就完事,为什么还要挖空心思地把它们打磨成圆角?简简单单的西洋式四坡顶在接近檐口处为什么还要做点中国式的屋顶曲线起翘?此外,建筑的山花檐口部分和花岗石墙基也做得很有味道。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