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转正心得体会

转正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07 09:05:28

转正心得体会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1

试用期转正心得体会范文1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 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 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工业园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 会到了工业园人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 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 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工 业园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一年前,一群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人们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始了艰难的旅程,而我也 希望能成为这艰难孤独旅程上一分子。我会用我的乐观豁达为将这艰难的攀登变得轻松活 泼,将这孤独的旅程变得甜美珍贵而奉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 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记得初次应聘时, 我对工业园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聚集地, 对招商主管一职的认识也仅 局限于从事入园企业与各行政机关的协调工作及工业园的网站维护上。 除此之外, 便一无所 知了。所以,试用期中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工业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工业园时, 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工业园的一期招商画册, 然而对于杨市长致辞 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 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 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 不懂就学, 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工业园的各相关资料, 阅读了 《招 商引资运作全攻略》《成功的引资》并从网络上摄取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再加上日常工作积 , 累使我对工业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也意识到了工业园的建设对推动怀化工业化进程的巨 大作用。我们的工业园她不仅仅是企业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作为入园企业的孵化器,工业 园的各项政策对入园企业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 大中型企业均 分布在工业园区内。 如今的工业园建设也是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地区经济发 展程度的指标之一。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则是西部大开发,产业梯度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工业园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抓住机遇成立了怀化市生态工业园这样一家拥有先进体制 的企业化运作的行政机构。 一级财政,一级金库一站式服务最低收费区等一系 , , 列优惠政策的实施,这一切都让我对工业园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二,坚持政治,经济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一直以来, 我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关心我国的民主政 治进程, 在工作生活中注意摄取相关的政治经济政策, 注重学习与工作有关的各经济法律法 规,注重经济大环境走向。 新闻调查经济半小时等栏目都是摄取该类知识不错的途 , 径。通过上述学习,使我坚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信念,使自身的政治经济理论素养得到了进 一步的完善。 勤勉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 保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从未迟到早退,并积极自觉利用节 假日参与工业园的加班加点工作。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工 业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按章操作;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 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套拿破伦希勒的《成功学》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渴望有所突破的我, 将会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 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负责对外宣传,具体包括工业园网站建设, 二期招商画册的设计制作及参加相关展会等; (2)日常接待工作; (3)相关活动的策划及筹 备; (4)担任讲解工作; (5)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 职的招商主管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网站建设维护能力,大 型活动的策划及筹备能力。目前我在网站建设,大型活动的策划方面存在不足。在网页制作 的过程中我发现,frontpaeg 根本无法适应精美网页的制作要求,于是重新学习了新的网页 制作软件 dreamweaver mx 及图形处理软件 fireworks mx。 目前我已熟悉了上述软件的常用功 能并能运用其进行基本的网页制作及图形处理。 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称职的招商人员, 我阅读 了网上的部分策划案例,以便在以后的策划工作中有所帮助。

XX 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 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 种招商引资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 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 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试用期转正心得体会范文2

我回 顾了自己的这半年的学习工作,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东西。从最初入住白龙 潭集中培训的对银行工作的总体勾画、在财贸学校对的银行技能初体验、来到首 体支行的懵懂无知,在首体支行第一天正式上柜时候的谨慎小心,再到如今在能 柜台上对常规业务的熟练操作。一路走来,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 名合格的农商行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业务技能,希望 自己能更快的融入到这个岗位中。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几年的专业知识 学习,养成了对于实践的东西接触的少,对于许多实际应用问题不了解。面对这 种情况,在近一段时间里,我在师傅的教导下,柜台经理的带领下,在首体支行 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全体同事们的帮助下,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一 步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在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等方面都能够胜任这个 岗位。现将这一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银行柜员,每天与金钱打交道,因此对员工品德修养以及职业道德 上面的要求更高。 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制力, 能遵纪守法, 忠于职守、 廉洁奉公、 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因此我对自己这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在 目前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的去学习,积累经验,要求很高,坚决不做违反员 工守则要求的事。

(二)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在工作上争创佳绩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要条件就是成为业务技能上的骨干。对于刚刚走 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的我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学习、熟练掌握专业 知识,始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我不断的跟老员工学习业务知识,积累经验,经过 自己的努力,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够从容的接待客户,应对柜面上面的一 般业务。 在业务技能、 综合分析能力、 协调办事能力、 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我知道只有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我们才能在工作 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在工作中,我是忠于职守,尽力而为的,银行属于服务行业,工作使我每天要面对众多的客户, 为此,我常常提醒自己善待别人,便是善待自己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仍然 坚持做好微笑服务 ,耐心细致的解答客户的问题,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我 也试着去包容和理解他, 最终也得到了客户的理解和尊重。 我始终以 客户满意、 业务发展为目标,搞好服务,树立热忱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做到来有迎声, 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每个顾客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要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们的短处是业务技能上的经验不足,但我会在工作态度 和勤奋敬业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去对待每 一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能够采取积极主动,能够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业务 培训和营销任务。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我的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且 相信自己能为首体支行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打算 虽然近一段时间来感觉自己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不足之处仍然存在,在一些 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如收章锁屏、钱箱摆放等柜员行为规范以 及业务中的操作顺序和合规排查等。此外,对于一些日常工作中遇见次数很少的 业务,我还掌握得不够,总是在新人的立场上不敢接手。我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 中磨练自己,在领导主管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中提高自己,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在今后制定出我新的奋斗目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向先进学习, 向同事学习,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理论,适应新要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 断提高自己的履岗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业务全面的人才。

试用期转正心得体会范文3

屈指一算, 我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已将近三个月了。 在此将这三个月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 结。5 月中旬,因为 xx 长输管线的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现场定线,我有机会提前到公司开 始自己的工作生涯,并且去张家口参加应张管线选线的学习。

历时 20 天。在这 20 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勤学好问,努力的提高自己。每天积极的做好师傅交给自 己的任务,同时坚持晚上学习储运相关规范,为以后的设计工作作理论准备。在ʵϰ期间, 抓紧一切机会向各位参加选线工程的前辈们学习和请教, 使自己在长输管线知识的理论和实 践应用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期间, 我对选线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认识, 对线路走向和躲避障碍物方法等有较全 面的认识, 对处理一般穿越工程的路线选择和穿越方式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会了看懂及充 分利用地形图,对线路图的绘制有较全面的认识,熟练使用 gps 导航仪等。由于中间需要回学校参加毕业答辩, 在六月上旬回到学校准备自己的毕业答辩事宜, 在 回学校的十多天里我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作为学生, 我很好的完成了在校期间的最后考 卷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很好的回报我自己辛勤努力的汗水,并且顺利取得自己的学 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完成在校期间的所有交割手续,为离校做好充分的准备。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2

自乡“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市委书记李文慧在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我感到现在开展这个活动很有必要。 一、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落实“四个着力”和贯彻项目立县战略的政治任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指导思想,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是今后一个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领,市委提出的“四个着力”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突出的重点。要把科学发展观、“四个重在”、“四个着力”和项目立县战略自觉地贯穿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加快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匡正党风、政风、行风、学风和民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和效能,加快唐河实现新的跨越。

二、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是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重要保证。要想把这个宏伟目标转化为全乡人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发展成果,没有科学的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没有纯正的党风、政风、行风、学风、民风,没有较高的效率、效益、效能,一切都是空谈。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把为民负责看得重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是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的责任和使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职责使命所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三、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是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发展的新形势,群众的新期盼,我乡党员干部队伍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工作方式急需转变,思维方式不优,科学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统筹协调、解决难点、突破重点的能力不足,个别党员干部不讲党性、不讲原则和纪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自我约束不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对企业和群众呼声充耳不闻;一些干部为政不勤,作风疲沓,办事拖拉,行动迟缓,工作节奏不快;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不讲效益,整天忙忙碌碌,但是劳而无功;这些突出问题,与全乡快发展、求突破、促和谐的良好形势和浓厚氛围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蔓延下去,必然给城郊的发展大业带来难以想像的后患。

四、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是解决突出问题、满足群众愿望要求。抓住这次活动契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激昂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这场教育活动的大潮中,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综合素质。个人修养是综合素质、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优良的个人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学习、修行、磨炼、提升的过程。要通过方式的转变,实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友、慎权。更要在认识上、思路上、意识上、作风上、情感上、方法上来一次彻底的转变,归根到底,党员干部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转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转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而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洞察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统筹协调的掌控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的运作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从容清醒、化危为机的应对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创新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实干为先、求实求效的执行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恪尽职守、忠诚履责的向心力;转变方式,就要不断增强发展为民、团结奋进的凝聚力。求真、务实、重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之本,兴国之道。求真、务实、重干,需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忌马马虎虎;需要雷厉风行的高尚品格,切忌拖拖拉拉;需要充实丰厚的知识底蕴,切忌不学无术;需要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切忌;需要凝神静气的忘我境界,切忌心浮气躁。求真务实重干者,总是目标专一而不东张西望;总是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总是默默耕耘而不夸夸其谈;总是持之以恒而不浅尝辄止。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良好浓厚的气氛。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按规律办事,真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更要通过提升为民认识、突出为民发展、树立为民形象,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好的氛围、好的风气。

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深入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为实施项目立局战略、推动“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转化策略;因材施教

我担任农村班主任工作多年,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深有体会。下面就学困生特点及转化策略做粗略分析。

一、情感交流,关爱学生

情感交流,关爱学生是教育学困生的前提和基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和关心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要体现尊重、信任、理解、体贴、关怀,温暖他们的心灵,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平待相待,坦诚相见,通过语言交流、情感交换、行为影响等方法,积极找准相容点,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和恐惧心理。多交流、多沟通,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

二、扬长避短,讲究交往艺术

1.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摆脱学困生行列的自觉性

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必须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细心观察每个学困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有哪些特长和爱好,要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教学中要注意抓学困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比如某次作业做得认真,或者某节课上得很好、某个问题回答得很好等等,有机会就要表扬做得好的学困生,这样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此,我还专门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找对方身上的优点、长处,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优、中等生的勇气。俗话说:“数子之过,不如奖子一长”,学困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所以转化学困生就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都会去行动,才会积极地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

2.善于分析学困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运用“热处理”和“冷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热处理是指事情发生时,当机立断求得解决。冷处理是指事情发生了,搁置一段时间再去解决。一般来说,热处理适用于正面教育。如对严于律己的学生、或经常出现一般问题的学生可采用。冷处理则适用于那些个性较强或傲气十足的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3.抓住兴趣点

当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在他心理上就能得到某种程度不同的满足。因此教育中及时抓住学困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抓住学困生不同时期出现的兴趣点外,更应通过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实例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学科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一旦他们对学科本身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努力学习,从而提高成绩。

三、掌握学困生的个人差异,因材施教

个人差异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因此,在思想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采取个别施教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要充分发挥班风、集体舆论的作用,大力培养、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使学困生在正确的、强大的班级群体压力下感到众怒难触,从而收敛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平时在班级中应坚持做到遇事要讲清楚道理,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和辨别事非的能力。这样,正确的班级舆论才能形成,正确的群体压力才会出现。

四、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学困生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学困生;环境;尊重;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05

根据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学困生是现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对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农村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只有认真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要转化好学困生,笔者认为应给学困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尊重和关爱学困生,给其充满爱的环境

学困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自尊心更加敏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爱。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精神支柱,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坚冰,用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温暖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有爱心的教师来完成,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师爱是转化的秘诀,是沟通思想的桥梁,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关心不仅体现了教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客观看待和正确评价学困生,给其公平和谐的环境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废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教师应客观看待和正确评价学困生,时刻对班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在这样的集体中,学困生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发挥优等生的优势资源,利用“一帮一”帮教工程帮助他们在学校中有效地学习,运用最能让学困生学习的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让优等生的学习气息、学习动力感染学困生、鼓励学困生,以便学困生的转变与进步。

三、赏识和激励学困生,给其自信进取的环境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别人行,我也行”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这样,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

转化学困生要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这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再加上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出现巨大的反复性。这时教师要为学困生多创造学习的条件,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悦。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的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给学困生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违背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54-02

1 心理契约破裂、违背的界定

根据Morrison & Robinson(1997)的划分,心理契约的破裂是指个体对于组织未能完成其在心理契约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评价;心理契约的违背则是指个体在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其核心是愤怒和失望,源自个体感觉组织背信弃义或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从概念上看,心理契约破坏与心理契约违背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Robinson & Morrison进行了一项长达18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坏是心理契约违背的一个良好的预测指标(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但前者并非必然导致后者的产生。那么,在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产生之后,哪些因素,包括员工个人本身的和组织中存在的,能够在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过程中起促进或缓解作用?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2心理契约违背的发生机制

对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心理契约违背是如何发生的。Morrison & Robinson (1997)在对心理契约违背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指出,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心理契约破裂的三大主要原因,并认为雇员感知到心理契约违背经历了三个阶段:感知到承诺未履行、感知到契约破裂、感知到契约违背,在每一个阶段都受到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员工的个体差异(如归因、判断等)会影响到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学者何燕珍,张莉等(2004)也发现,当员工认为心理契约破裂时,以生气、愤怒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契约违背反应是否出现,取决于员工对心理契约破裂的解释。这个解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归因和对公平性认识的过程。本文的研究也将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3 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因素

3.1 知觉到的控制

知觉到的控制是指对事件结局的可控制性以及控制点(即心理控制源的定向)的认知评价过程。一般认为,心理控制源分为内控性和外控性,内控性是指人们相信本人的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件发展的决定因素,外控性是指人们认为事件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如运气、社会背景及他人。

心理控制源为外控性的员工在对组织的变动调整(如职位升迁、调动,薪酬的变化等)的归因中,会弱化自己的行为在所导致的后果中的作用,更加倾向于将一切后果(尤其是不良后果)归因于组织。心理控制源为内控性则相反。显然知觉到的控制会影响员工的归因,所以知觉到的控制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理论上心理控制源为外控性的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2 组织公正

组织公正是个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方式的公平性的感知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反应。双维度的组织公正概念模型在现存的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分配公正是对雇员所得到的结果的公平性感知,程序公正是对产生这些结果的方式的公平性的感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恰恰是建立在个体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而产生不公平感知的基础上的,因具体的承诺和结果没有履行而产生的一种分配不公正感以及强烈的情绪体验。组织公正的两个方面正是影响员工对公平性认识的决定因素。所以,组织公正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理论上组织公正越高,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不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3 组织政治知觉

组织政治知觉是组织员工对工作环境中自利行为发生程度的主观评价,其中包含了个体对这种自利行为的归因。在高政治知觉的组织中,报酬与工作绩效不一定相关,而是与关系、权力等一些非客观的因素相联系着,员工易产生挫折感。

组织成员敏感的政治知觉导致成员彼此之间出现不信任状态中的自保行为。同时,自保行为的过程中激发员工的警觉心理,不断收集信息,判断形势,从而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政治知觉使员工容易将导致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归结为领导行为显失公平,这会影响员工的归因、对公平性认识两方面。所以,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理论上组织政治知觉越高,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4领导――部属交换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失衡;和谐

[作者简介]童正容,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教师,社会学硕士,福建福州350015;翟玮玮,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硕士,四川成都637001

[中图分类号]11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85―04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转型,进入2l世纪加速发展,“这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标在试错中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继续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是调节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促进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直接的主观反映,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习惯、成见等。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客观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变化的倾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的中介,众所周知,只有“心理和谐”的个体才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行为。才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发展迟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心理是和谐还是失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国家对促进和谐社会心理发育的重视。如何认识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现状,重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加速转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国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传统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典型的体现为我们国家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社会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而探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转变,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社会相对剥夺感

我国社会转型,对老百姓来说,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渐探索由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分化的,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而这种分化更由于我们国家在改革初期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陆”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而被放.大,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失衡,也就是《圣经》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两极分化的指标,在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0.48。逐步扩大的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失衡的利益格局带来社会群体的心理冲突,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体现为严重的社会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即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形成的心理感受。如果认为自身的经济状况或生活处境低于参照对象的对应水平,从而形成心理落差,认为自身利益被侵占、夺取的一种心理状态。相对剥夺感是通过社会比较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而产生的,开放社会中的人口流动和阶层分化又提供了随时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情境。可以说相对剥夺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但在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面前,社会成员能更明显体验到相对剥夺感,并且我们的各种传媒,每年不断推出各种财富排行榜。无形中又放大了社会比较,给社会成员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扩大了成员间的心理落差,增加了挫败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的“挫折一攻击假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会成员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以及不公平心理,很可能引发对抗社会的行为,比如仇富、社会对抗、、暴力事件等。据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披露,1993年一2003年间,中国数量已由l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73万人增加到307万人,而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其他失范行为如抢劫、偷盗、诈骗等也呈逐年上升态势。任何社会行为出现之前一定有社会心理状态的反应,因此,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益失衡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应防患于未然。

(二)政治体制转型带来心理无助感

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政治体制转型,政治体制也应主动变革以适应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笔者无意探讨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而是关注政治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社会成员心态造成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中最突出的就是公平正义问题。以我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构成体现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比例成上升趋势,分别由1978年的13.38%、14.96%上升为2003年十届人大的32.44%和21.14%,而在十届人大代表按职业划分的结构中,其中领导干部占33.17%、企业家13.85%、教授、科研人员占11.35,而农民和工人分别占2.22%和3.22%。从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呈精英化趋势,而作为社会主体,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却缺乏自身的利益代表,这必然使国家制定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严重的是,康

晓光、吴忠民、郑杭生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的精英阶层(主要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出现精英联盟的格局,这种格局继续发展将导致精英循环。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完善的资源获取机制,即国民在获取经济、权利、知识、健康、资源时缺乏公平的机会。制度作为平衡社会成员之间资源分配与获取的工具。应该是公平的、正义的,正如罗尔斯在诠释其正义观时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然而,我国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缺乏正义原则,资源过于集中于精英阶层,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普通社会成员缺乏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无力改变自身的身份、社会地位,致使精英阶层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这种欠缺正义的制度安排导致社会成员中出现了普遍的无助感,社会成员在倡导竞争的市场游戏规则之下,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期望,但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往往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进而带来强烈的失望和沮丧情绪,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会导致社会对抗,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文化转型中出现社会成员信仰缺失,心灵空虚

在全面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形态和模式也在发生转型,但却出现了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所说的“文化堕距”现象。文化堕距是指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文化堕距”现象在我国体现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失去神圣的权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正在被消解;而随社会改革传人的西方文化则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给中国民众的思想以极大冲击,引起了思想的混乱和心理的压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社会表现出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特点。换句话说,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被解构,另一方面我们又没有建构起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形态。在文化“解构一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成员信仰的“真空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撑,社会成员出现心灵空虚、无所寄托,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态。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出现诚信危机、金钱崇拜、损人利己等现象也不足为奇,这又进一步使得人际关系趋向紧张、淡漠,而深处其中的个体也会愈加体验到烦躁、压抑、寂寞、孤独等心理情绪。

(四)社会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社会焦虑

焦虑是人们因准备不足而对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感到恐惧的心理状态。在急剧转型的社会中,不确定性时刻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必然给社会成员带来心理焦虑。我们应该警惕引起社会成员心理焦虑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一些突发危机事件。突发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料性、危害大,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是个体难以把握和控制的。在遭遇此类事件时,社会成员普遍有着不安、害怕、悲伤、忧郁、缺乏安全感、焦虑甚至恐惧等深刻的情绪体验,严重的会导致认知和行为障碍。对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稳定,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当我们进入21世纪,社会在各个层面加速转型的时候,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似乎越显频繁,不管是由于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危机事件,比如SARS、空难、台风、冰雪灾害、火车相撞、洪灾、各种暴力恐怖事件、地震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甚至对人自身安全的怀疑。尤其是我们国家在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员,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致使社会大众心理由“人定胜天”到“天佑中国”的转变。我们必须对由这些事件引起的社会心理、行为进行矫正。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概述了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问题,但其表现形态却是多样化的,并不局限于本文所列心理现象。在社会转型关键期,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节失衡的社会心理,促进健康、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只有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心理,才可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途径调节社会心理,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

(一)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资源)的交换,人际行为最终是源自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必然带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没解决必然在行为上表现为社会冲突。现今,我们社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要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社会歧视感,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可通过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人手,切实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心理的心理落差和被剥夺感。

(二)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

要使社会成员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使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资源获取路径,必须从政治上给社会成员提供制度支持。社会成员应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国家制度保证,而不是当成员有利益诉求的时候,却无路可选,感觉自身力量渺小,无法抗衡国家机器。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改革的就是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去精英化,扩大草根阶层代表比例,真正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最后,应下决心惩治腐败,治理由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潜规则”。只有这样,当我们的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人民的权利能得到维护时,社会成员才会真正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在强大的制度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和谐,取决于两种情况:一是他的理想我和现实我是否一致;二是他人的评价性经验和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否一致。为了解决文化转型中社会成员心灵空虚、信仰丧失等社会心理问题,使社会心理归于和谐,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一方面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避免理想我过高,而导致心理失落;另一方面树立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要对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进行引导,使社会成员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评价性经验和个体直接经验相一致,避免心理不平衡。在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过程中,如何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造就心理健康的个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

系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越发频繁,快速、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给社会成员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减少灾难后期社会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显得更加迫切.“5・12汶川大地震”把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推向了前台,是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转折点。但在这次危机干预过程中,发现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前期的工作显得混乱、无序;另外,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少,大多缺乏实践经验,由志愿者提供的心理援助往往给心理受伤者造成“二次伤害”。美国、日本、台湾等都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我们可学习和借鉴。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政府可以和NGO组织合作,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高校发展危机干预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方面人手。当然,危机干预不仅仅应用于突发事件,也可用于日常个人危机和自杀预防等领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社会服务。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7

关键词:离心泵;维护;故障; 处理

中图分类号:TH31 文献标识码:A

离心泵是重要的流体输送设备,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离心泵的的种类很多,但是其运行原理和主体结构部件却答题相同。鉴于离心泵在生产活动中的普遍性,对离心泵的日常维护以及出现故障时的及时处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对离心泵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进行的介绍和分析。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析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利用的就是离心力作用,表现在设备运转上就是电机的驱动力带动泵轴驱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使得流体顺着叶片流道被甩出叶片出口,再经过本体的收集进入到排出管内,流体还能够在叶轮旋转中获得能量,增加自身的动能,产生推动力向工作点输送。叶轮旋转也会在吸入口中心位置产生一定得负压,贮液槽和叶轮中心处的液体之间也就形成了压差,这部分压差会使液体不断压入叶轮吸入口中,再在旋转作用下被甩出,这样就实现了液体的输送连续不间断。

二、离心泵的部件介绍和分析

(一)叶轮的结构功能介绍

叶轮式离心泵的主要功能部件,叶轮固定于轴上,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旋转对液体进行能量传递转换。叶轮的结构形式较为多样,有闭合式、开式和半开式,在效率上闭合式的叶轮效率最高,开式的叶轮工作效率较低。

(二)密封环

密封环是叶轮和泵体之间必须安装的装置,密封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叶轮和泵壳之间的间隙正常,阻止产生过多的泄露。适当的间隙能够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损坏,从而减小负荷,防止电机超负荷运转而发热;但如果间隙过大,会对流体的流量产生不利影响,泵本身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所以密封环的间隙应当保证适当的距离。

(三)轴和轴承

离心泵的泵轴是在运转中通过高速的旋转来传递能量的部件,在运转中需要发送较大的扭曲,所以材料必须使用强度等级高的合金钢材料。轴承是支撑泵轴运转的基础部件,一般使用的轴承为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

三、离心泵的日常维护内容和维护方法

离心泵的日常维护范围非常广,只有将日常维护做到全面,才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转,才能减少生产的中断。

第一,对离心泵的官路和密封和状况进行检查,要求每个班次上岗前都要进行此项检查,在启动离心泵之前还要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检查,看其是否能正常运转;

第二,检查油位的情况,每天根据观察的情况对油的缺位进行及时的补充,还要定期(每月一次)进行更换;

第三,离心泵进入工作状态后,及时打开出口的阀门,同时要对电机的运转负荷状况进行观察,对管路的压力情况进行观察。在离心泵正常运转的状况下,调节出口阀,使离心泵的工作指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使离心泵达到最佳的运行效率;

第四,在离心泵正常运转的状态下,轴承温度一般最高不超过80摄氏度,在日常的温度控制上,如果发现轴承温度高于60,就需要检查油的油位和冷却水的管路情况,有时也可能是由于油箱内进入了异物;

第五,在工作程序上,在停止离心泵工作时,需要先关出口阀,再关压力表,最后停止电机的运转;

第六,在新离心泵刚开始安装使用时,在经过初始的100小时运转后要进行油的更换,在今后的使用中经过500小时后进行一次换油即可;

第七,一般在冬季离心泵将进入停运状态,此时需要拧开离心泵下方的放液螺塞,放干净存留的介质,防止冬季发生冻裂现象;

第八,如果离心泵需要长时间的停用,在闲置之前要将离心泵拆开并且擦干,再对旋转部位和接合处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存放。

离心泵的日常维护还包含很多内容,在此不作一一赘述,但是日常维护保养对机器的运行以及使用寿命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来说都要加钱对离心泵使用的日常维护。

四、离心泵的故障处理方法分析

(一)流量小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流量小的产生原因有三种,其一,吸液不顺畅,如果出口的压力过低则吸液能量不强,或者底阀漏气、进口堵塞等都会影响正常的流量值;其二,出液管堵塞,造成压力积压升高,但是流量减小;其三,密封环发生严重的磨损,吸液困难所致。

针对上述原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检查管路和底阀,对漏气点进行处理,清除堵塞;第二,检查出口管路并且进行清理;第三,对磨损的密封环进行更换处理或者降低泵的安装位置。

(二)电机负荷过载运转跳停的处理方法

电机负荷过载跳停的原因大体也有三种,一是电机的主轴或者离心泵的主轴发生弯曲导致不同心,二是离心泵的型号选用不合适,三是离心泵内有异物进入发生堵塞,使电机轴承损坏。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第一,对离心泵和电机的主轴进行调整,使两者位置同心;第二,针对具体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需要的离心泵型号;对离心泵泵体进行清理,消除堵塞,对发生损坏的电机或者轴承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三)离心泵运转震动强烈或噪音过大

离心泵如果安装的位置太高,或者电机、轴承发生故障都会产生泵体震动剧烈或者噪音过大,所以在发生这类故障时要先进行检查,再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处理:调整离心泵的位置高度或者更换电机或轴承。

结语

离心泵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工作运转的院里也不复杂,但是离心泵的使用范围广,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对离心泵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而对常见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更加有助于及时恢复生产。笔者在本文中在介绍离心泵的结构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离心泵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对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方法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使用单位加强对离心泵日常维护的重视,同时也为离心泵使用人员提供处理故障的依据。

参考文献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8

现代传播媒体是一种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具有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怎样发生,界定问题以及对问题提供解释与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义的种种能力。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认为大众媒体有三种功能:监督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环境,传递社会遗产。可以说,这三种功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传播学家丹尼尔・勒纳所指出的:"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和推进器。"因此本文所着重要探讨的正是传播模式和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近十年来我国电视传播模式的变迁发展和走向。

转向一:传播模式由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

一种文化模式是与相应的传播模式结构共存的,人的行为--心理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与传播结构模式之间存在着共生互动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一体化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关于社会共同理想、价值观与道德观、认识论与思想方法以及审美方式的全部经典权威模式。与此相适应,中国电视从诞生起就担负着集体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超功利价值观的教化功能,使得个人的欲望本能与情感需求受到深深的压抑,个人的主体性被否认。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体化的意识形态开始解冻,人的个体欲望开始复苏,主体性得到肯定,中国电视才逐渐改变精神导师的面孔,开始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面貌。其突出表现就是传播模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变开始。

可以说在以往的传播模式及传播观念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传者的地位、权力研究、忽视受众的需求分析,重视传播内容的严肃性、正确性研究,忽视传播过程及其效果分析,强调传播的政治性,忽视了传播的其他属等倾向,这些误区导致我国的电视传播发展缓慢滞后,呈现单一、单调的局面。自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局面开始改观,受众逐渐进入传播者的视野并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从而这个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注重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一股平民化的"电视潮"开始兴起。"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聚焦《生活》,"全方位的服务,多方面的选择,消费驿站真诚面对你我"。可以说,对世俗人生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感望普通生活的肯定,使得"生活化"和"纪实化"的电视类节目大受欢迎。它不但拉近了传者和受众的距离,而且使传播效果更亲切,更可信。即使是一向严肃、板正的新闻节目也开始大众化、通俗化、社会化。表现在新闻题材和内容上更加关注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可看性""可乐性""趣味性","让你快乐地知道,让你快乐地收看",成为边缘新闻制作者的座右铭,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就是这样。

可以说强调以受者为中心,是符合传播规律的,因为受众作为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了受众,传播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满足受众认知、求知需要,尊重受众的审美、宣泄欲望,才能真正赢得观众(受众)。

转向二:传播模式由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转化

传播模式由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转化,这种模式的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的崛起,它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现代媒体向传播媒体的一次成功回归,是电视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谈话本来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当谈话成为一种节目样式出现在电视媒体上,将个体之间的思想交流状态呈现在公共注视空间之下,把几个人共享的东西变成一种可供大众分享的资源,谈话便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应该说,"社会互动"是传播的本质。它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通过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心理交感与行为交感过程。但由于既往单一的"我播你听","我做你看"的传播模式,使得大众无法克服因机器等物质媒介的单调、生硬和冷漠而带来的传播障碍。因为机器可以向人输送信息,但人却无法与它们进行最大限度的感官交流,最终丧失了对意义的全面把握和及时感知。而谈话类节目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弊端。可以说,谈话类节目最大限度地将人际传播的深度和力度以及直接性、随意性与大众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以及公开性、透明性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但使冰冷的机械媒介变得鲜活,富有人情味,同时简单的个体交流得以在大众媒体中得到相对完整的展示,体现并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理性水准、关怀程度和民主进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谈话类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建立在人的最本质的关系基础上,即交往、对话之上的。而这种对话主要是在两个互为平等的主体之间才能进行。这就要求对话角色的无限可换性,要求这些角色操演时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特权,只有在言说和辩论、开启与遮蔽的沟通中达到完全的对等时,纯粹的主体平等才会存在。无疑这对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不承认现在的谈话类节目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畅所欲言及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挖掘不够,还没有形成那种能自由表达个人意愿和自由平等交流的公共空间。而真正的公共空间应是个体和媒体表达自己意见的场所。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经指出:"大众媒体应该把自己理解为开明的公众的人,同时,既以公众的学习意愿和批判能力为前提,又要求加强它,像法官一样,他们应该面对政治和社会压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们应该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和建议作出反应,组织并公平地分配议题,引发批评,面对政治过程阐述合法化要求,媒体的权力应该是由此中立化,阻止行政和社会权力隐蔽地转变成政治影响力。"在他看来,只有公共媒体保持批判性、独立性、公平性和中立性,才能使公共领域成为民主的实践平台。无疑,这种理想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事实证明,当代媒体,包括电视正在逐渐挣脱"工具客体"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电视已不再是被动的社会信息的处理器、解码器、传感器,而成为一个有生命、会思想、能行动的主体,也就是说,它有着自己的运作规律,意识倾向和行为方式,而这一切并不完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总之,电视传播的转向是根植于广阔的社会结构和体制背景之中的,每一次传播模式的转向都与人们的心理和社会间的互动有着深刻的关联,这种关联既是它的推动力也是它的结果。正如历史所表明的,人类社会的演变,总是与人们的交流传播方式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如麦克鲁恩所说的,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媒体传播的发展史。因为一种文化的诞生,总是决定于它的生存方式,就大众文化而言,自然也是如此,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人类的生存方式从垂直结构转向了横向结构,从共同生存转向了公共生存,无疑大众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于传统生存方式所建构起来的个人的隐秘空间与社会权力空间的突破,它所建立的是相对自由、平等的公共空间,无疑这是一种进步,而种种传播模式的转向正印证并将继续证明着这种进步。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9

个人学转促心得体会“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正因如此,自治区党委召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并特别强调,学习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必须以优良作风作保障。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面对两个“三期叠加”严峻形势,自治区党委敢于涉险滩、勇于啃硬骨头,紧紧围绕总目标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在治疆稳疆方面行之有效的“四梁八柱”性政策措施已经确定。而推动这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迫切需要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迫切需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把各族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因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这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部署。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常态的政治任务,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使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新疆的重要载体,就是学讲话、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总目标在新疆落地生根;其次,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实践,是贯彻党的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总目标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干部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总目标提供环境、保障、力量;再次,这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平台。新疆的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和整体作风是好的,但个别地方和一些干部对总目标认识不到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有缺失,思想麻痹、作风漂浮,措施棚架、松懈厌战,作风粗暴、失职渎职,“四风”和“四气”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只有把作风建设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总目标。第四,这是顺应各族群众期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对落实总目标十分关心、关注、期待,新疆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必须要有过硬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严求实的,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引领2300万各族人民为实现总目标共同奋斗。

作风是无言的宣示,行动是无声的力量。当前,“三股势力”同我们争夺群众的斗争非常激烈,作风问题就是斗输赢、论高低的一个风向标。所以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把这项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地生根,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个人学转促心得体会根据xx要求,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就树正气、讲团结、重品行、促和谐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这里我从两个方面谈一谈,一方面是树正气,另一方面是促和谐。我觉得有正气也就体现了品行,各方面和谐了团结也自然形成。

市委书记陈建生提出,“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是这次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力在“转”、重在“树”、效在“促”。

效在“促”,指明了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既是对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一定要抓紧发展第一要务”的贯彻落实,又是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考量。

在本次主题活动的学习中,我深刻领会省委、市委精神,着力于“实干”、着眼于“实效”,在实干实效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弘扬务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在我市提前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鹰城进程中多做贡献。

要着力于“实干”,就是以务实重干,营造优良环境,创造发展优势。务实出成绩,实干促发展。只有务实重干,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优势。“不愿干”、“不能干”,既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更贻误我市科学发展的进程。

着力于“实干”,就是要重点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干又能怎么样”的突出问题,这使我懂得作为党员干部要力戒空谈、注重实干,力戒形式、注重实效,坚持继承巩固、一以贯之地干,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地干,勤俭节约、务实高效地干,和谐团结、齐心协力地干,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干,对确定的目标、部署的工作、职责范围的事情,盯紧盯死、抓住不放、抓紧实施,真正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兑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要着眼于“实效”,就是要以具体工作的推动,带动全局发展。事业发展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成就的。干事创业如果不能具体,而是习惯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沉不下去,不但不能推动工作,而且会影响全局发展。因此,我认为力促推进工作,就是要让每项措施、每个项目都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时间进度,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决不能大而化之。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深刻领悟活动精神,要自觉把所担当的职责与发展大局统一起来,把各项具体工作与总体部署协调起来,推动各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个解决具体问题,逐项推进具体工作,逐一推进具体项目。

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党员干部要在实干实效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弘扬务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既要在实干实效中赢得发展,也要在实干实效中锻炼自身、检验自身、提升自身,从而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积极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要在实干实效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弘扬务实作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矛盾,都要勇于面对、敢于碰硬,真正对党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负责。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调动各方力量,创造性工作,提高科学运作、有效运作的能力。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务实发展意识,说到做到,说好做好。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要在实干实效中树立良好形象。要善于琢磨事,善于干实事、干成事,在为民办事中、在推动工作中学会查摆问题,努力解决“敷衍应付”、“能力不足”、“庸懒低效”、“作风不实”、“虚漂浮夸”、“纪律不严”等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广大党员干部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能力和作风,看到为民办事的真心实意,努力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树立起“勇于担当”、“能干善做”、“求实求效”、“立说立行”、“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总之,繁重的发展任务,百姓的无限期待,考验着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能力和作风。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求实求效,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个人学转促心得体会新春新气象,在辞旧迎新之际,为贯彻落实中纪委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让大家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尽快融入到工作中去,我委局机关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学习讨论活动。此次活动委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每位亲自备课授课,带领全体同志学习了中央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xx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参学人员认真听课,做好笔记。通过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让我感触颇多,也让我认识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方面的决心。作为分管案件的,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责任的重要性,下面我就谈谈自己通过这次学习所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入推进“三转”工作落实

积极探索新时期下纪检监察工作实效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xx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的主要任务,党的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xx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纪委要通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来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任务。回归到自己的工作中来,我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学习和领会中央和省市的工作会议精神,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上级领导保持一致,给查办案件的同志们领好头、带好队,积极打造办案素质过硬的队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腐败分子腐败的手段更加隐蔽,腐败方式更加多样化,这无疑给我们查办案件人员带来难度,如果一味的坚持单一的办案模式,不能转变思想,改进工作方法,就会使得案件办理起来事倍功半,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样就会给腐败分子更多的喘息机会,影响我们纪委监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查办案件时积极开拓创新,改变办案方式,探索新的案件工作模式,寻找新的工作方法。更好的着力查清主要违纪违法事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二、严明纪律、坚决维护纪检监察形象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此次“三转”活动中的转作风就是要求我们要坚强自身建设。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加大了审查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力度,查出了一批身居高位的官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片喝彩,更加树立了我们党的权威,也塑造了纪检监察机关在人民心目中正大光明的形象。目前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在落实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上,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因此我们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才能起到正人的效果。在整治四风问题上,我们要结合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采取零容忍,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敢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发扬亮剑精神。

作为分管案件的,在维护纪检监察机关形象方面,首先加强自身管理,在查办案件时决不允许出现接受被调查人及其亲属朋友的请客送礼,也决不允许出现跑风漏气、失密泄密、隐匿和瞒报线索,严禁以案谋私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案件及时有效的突破,减少办案阻力。同时还要提高办案人员的责任意识,每办一起案件就应该把工作做到细致,准备材料更要细中有细,做到材料格式规范,内容详实,调查事实方面不存在冲突,以免影响案件的进程。当然,在办理案件中要注意自身和被调查人安全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带来不良影响。除了严格要求同志们认真工作外,我还要积极的带头学习,多读书。鼓励老同志积极学习,多向新同志传授办案技巧,新同志更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多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严明纪律,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才能把“四风”问题彻底扫出自己的队伍,才能塑造一直廉洁的队伍,才能打造一支办案“铁军”。

三、求真务实,加大查案力度。

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能够教育提醒干部,能够有效遏制腐败案件的发生,能够赢得民心。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定、领导有力。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落实到实处,我认为:

首先,取得县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在改革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查处社会主义果实中的蛀虫,为社会发展扫清障碍,推进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因此,在查办部分案件的时候应该主动及时向县党委汇报工作的进展,取得党委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不仅有利案件的快速突破,而且能够保证案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落实案件责任,合理配备办案力量,提高办案人员素质和积极性。查办案件主要是依靠一线办案人员,因此参加纪检监察案件的同志不能做老好人,要敢于得罪那些应该得罪的人,在原则面前敢于担当,要做到依纪依法、公平公正。必须做到严格自律,表里如一。因此,我们的纪检监察同志要明确责任意识,敢于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在查办案件时应该根据案件的性质合理配备办案力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办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他们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当然,在工作中也应该注重办案人员积极性,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只要做到生活上关爱同志,工作上关心同志,思想上关注同志,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教育;转化;差生;工作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几年了,在这二十几年的班务工实践中,不但摸索出了一些规律,而且还总结出一些方法。并将这些方式方法灵活的晕用在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

一.教师应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灵

差生在教育界中一般认为是德育、智育两方面都是比较差的学生,也有人称为'双差生'这些学生平时纪律散结漫,无心向学,喜欢拉朋结友,抽烟、喝酒、:至打架闹事也少不了他们,对于他们,不少教育工作者采取的是消极态度,认为"朽木不可雕"而任其自生自灭,的确,这些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是落后的,但我们也要认识他们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找出正确的对策,进而耐心的教育,他们并非没有转化的可能,况且,差生之所以落后,也有许多原因。有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造成的,有的是意志不够坚强,不能克服自卑心里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一时失足,父母师长的引导不得法而自甘堕落的;总之,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师者都要多给他们一份爱心。因为差生之心多已冰冷,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关心和爱,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今天的教育",此语话一点不假,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植根于爱,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创造好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爱的氛围,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应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呵护自己的学生,而不是偏爱某些优秀生,因为此时的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而师爱正是医治他们心灵创伤的良药,所以,我们转化差生的工作,应从爱心教育开始。

二 、注意保护差生的自 尊心,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差生并不是不可塑的 木,他们中大多数并非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出现了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没有机会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由于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落后,差生已经受到或正受到别人的歧视,其实,他们也有自卑和自责的心里,往往对别人的批评,讥笑是较为敏感的,若教育者动辄讽刺、挖苦或乱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里。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月寒"。面对差生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应尊重他们的人格,持诚恳的态度,平心静气地指出他们问题的所在,并不是一味的挖苦,再说,差生也迫切想改变学习落后的面貌及过去不光彩的形象,只不过没有机会而已。因而,我们要想转化他们,就应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尊重和维护他们在集体的合理地位,努力创设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氛围,用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一旦差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集体的温暖,自尊心得到一定程度得满足,便会抬起头来走路,一扫过去那种自暴自弃得心态和举动,况且,差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某些方面得特长,作为教师应善于发掘他们哪怕是十分微弱得闪光点,并创设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得自我表现,教师及时地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也有成绩。或在老师心目中,我也有一席之地得位置。老师并没有忘记我,从而引发他们奋发进取,增强自信也达到转化。

三引到差生树立学习的目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差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为此,我就利用主题班会,英雄事迹会,课外活动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正确教育,使他们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醒悟过来,进而设法让他们把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目标集合起来,形成新的目标系列。并定期坚持检查和督促。用学习的计划性去克服他们学习的随意性,这样,若差生一旦达到某种目标时,就会获得一种愉悦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经常家访,勤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差生。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配合好,要想转化差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作为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平时应多与家长联系,如经常家访(每周至少家访二至三次,或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的方式进行交谈),及时地了解差生的思想动态,共同约束差生的不良行为,正确教导他们不要到不该去玩的地方玩,双方都要以全面提高孩子的教育素质为出发点,平时多给差生正面教育,找准恰当的谈话方式,试着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谈,并耐心细致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五.注意态度,注意场合,注意时间,尊重事实,针对事件区别对待,讲究教育方法。

批评学生态度要严肃真诚,不能信口便骂,语言要时当,用词要确切,不能装腔作势,大声吓唬学生,更不能粗暴打骂学生或体罚学生,(要有深切的感情和体会,如批评没有针对性,教育没有对症下药,老是讲大道理或漫不经心、泛泛 而谈,这样效果差),也不能在班集体或大庭广众面前批评或责骂学生,当众受罚 不但使他们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他们感到失去同伴信任。滋生孤独感,或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当时或及时指出,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责备,学生没有了真实感,对错在何事茫然会降低效果,责备学生要先了解事件的真相,不要道听途说,闭眼乱责一通,学生受委屈,不服气顶嘴,甚至产生对抗,有逆反心理,失去教育意义。

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待,教育不同的学生,一般来说,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男生比女生、智力高的学生比智力低的易受责备影响,批评学生,必须事件针对学生的行为或表现,要把注意力集中事件上,抓住事情实质讲清问题,更不要对人不对事,更不能抓住学生的某些先天素质,如外貌矮丑,或有其他生理缺陷的,,这样更使责骂,性格内外向性加以发挥,兼以责骂 ,这样 失去自信心,更使孩子们反感,教育效果反而更差。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11

【关键词】后进生 高中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89-02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在教育心理学则把后进生叫作“品德不良学生:,指在其心理发展方面,与同龄人相比、与同一集体的其他成员相比,其品德结构不够完善,有所缺损的学生。后进生一直是让教育工作者头疼的一些群体,但是也是需要教师们付出更多爱心的群体,特别对于班主任来讲,更是要思考如何才能付出更多的爱心转化后进生群体呢?我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接触了不少的后进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现谈谈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及做法。

一、后进生出现的原因

1.社会原因。如今的信息网络时展迅猛,各种不健康的文化也乘虚而入,青少年学生缺乏分辨能力,贪图一时刺激,沉溺于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这些地方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复杂性,致使部分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较难转化。

2.家庭原因。一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以致基础差而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二是家庭富裕的学生,从小家庭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自私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从内因上看,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

3.其它原因。交友不慎,是非不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疏漏,老师责任心不强,放任不管等。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认识为基础。后进生的不良认识结构,势必导致其情感朝不良方向发展;反之,已形成的不良情感结构又反过来强化其不良的认识结构。因此,我们在矫正后进生的不良认识结构的同时,必须辅之矫正不良的情感结构,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感、美感、法制感等。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主要措施

1.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要具备的条件和信念,尤其是在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更应强化这种敬业精神。首先班主任要成为让后进生茁壮成长的“园丁”;要成为吐尽最后一口洁白明净的长丝,一心一意为人类谋幸福的“春蚕”;要成为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青少年心灵的“红烛”。其次,班主任要树立敬业爱生,育人奉献的精神;树立“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第三,班主任要端正态度,其中十分重要的是端正教育思想,要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后进生负责的责任感,绝不能把后进生当废品来加以处理。第四,班主任要用认真负责精神来对待后进生,这一点尤为重要。

2.摸清班级学生素质结构,分析原因。从内因上看,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因此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找出他们在思想品德及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原因,了解后进生的思想表现、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为每个人建立个人档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转化过程中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3.优化后进生的成长环境,重视德性养成教育。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亦没有无果的因。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并不是什么天生劣质使然,而是因为他们经受着不良的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交往影响的结果。一般来说,家庭是土壤,学校是气候,交往是催化剂,三者缺一不可。优化后进生的成长环境,就是要改善其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创造一种和谐、愉悦、宽松的气氛,使他的心理向积极方面转化。社会风气之于人,犹如染缸染物,松烟熏室,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为使“后进”变“先进”,除了协调优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为其提供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外,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犹为重要。

4.用爱心教育转化后进生。要“爱”字当头,紧中有松,严中有爱。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指正为辅,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既使批评也应注意方法和技巧,要以宽容、尊重、理解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们。尽量创设积极向上气氛,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启迪他们的良知,促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形成以及成绩的逐渐提高。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是润物的春雨,是编织师生交流的纽带,是转化他们的动力,更是促进他们转化的根基。这样逐步树立起后进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使其不断地进步成长。

5.加强和家长联系,共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占主导地位,但是单靠学校一方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我会定期做学生的家访或通过电话与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交流其他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感到温情,消除家长和孩子的对立,减轻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使转化工作得以顺利和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本着尊重、理解、信任、宽容的原则就能使他们成为体、智、德、美、劳、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于京燕. 浅析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J]. 科技资讯,2010,08:189.

[2]李刚. 浅谈后进生转化心得[J]. 成功(教育),2010,07:62.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心得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10-02近年来,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一个班级里如果长期存在一部分后进生,是非常不利于整个班级的风气的,能否通过转化教育让后进生与正常的学生一样进步,与教师能否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政策,完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拿出"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信念,笔者相信这些后进生都是有极大可能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因此,老师们应仔细研究后进生的外在表现,探索他们是后进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变、重塑这些学生。

1.后进生的表现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老师应从根源抓起,即主要的工作是首先要清楚的分析后进生的心理,事实上大多数后进生在心理上都有障碍,有的还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所以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们克服心理障碍,对学习和生活重拾信心。在一些老师总结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致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占有欲。对于班级里的一些后进生,部分老师采取的是不理不睬的态度,认为他们是可有可无的,这会让学生的心理产生阴影。也许部分老师会认为这些后进生会因此"消失"在同学们和老师的视野里,然而后进生们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比普通的学生更希望博得老师的关注,所以他们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比如扰乱上课秩序,与同学不友好相处等等,他们在破坏之后得到了短暂的快乐,把老师的批评错误的当作另外一种关注,这是一种占有欲极强的表现。同时他们也忽略了老师真正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也忽略了其他同学们的存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1.2极度的自卑和忧郁。在上一点所提到的,一些学生可能采取某些极端的破坏式的方式来博得老师的关注,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会遭到老师的严重批评,长期累积下去,他们的内心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为什么老师总是不喜欢他们这些后进生,他们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吗?同时周围大多数好学生也会渐渐远离这些后进生,后进生体会到被大家孤立的滋味以后会变得更加忧郁。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情绪会变得很暴躁,很不稳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1.3意志力、抗打击力薄弱。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的校园生活也许是不顺利的,学习上没有什么建树,课余活动上也经常受到批评,所以在他们眼中即便是老师认为最简单的事情他们也认为是困难的,逐渐的开始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因为他们怕失败,怕情况比现在更糟糕,更多的时候后进生会选择逃避。正是长期的逃避,让他们的意志力和抗打击力都变得薄弱,稍微有点儿困难就承受不了,最终导致懒惰、不思上进是与后进生画等号的。

2.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然而对于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不能被放弃的。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个著名理论就是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尽老师所能去爱护学生,这种爱护的力量强大到可以让学生战胜所有丑恶的行为。所以,大部分后进生都能够在老师足够的爱护下转变成优等生。因此,笔者也总结了几点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措施,具体如下:

2.1用欣赏的眼光寻找闪光点。本文开篇即分析了某些后进生具有自我意识强,爱表现的特点,只不过有很多时候这些后进生的表现方式是不对的,老师也就错过了这些后进生身上隐藏的优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对于这些爱表现的后进生可以换种方式去交流,不要上来就批评,而是可以先耐心的引导,告诉他们怎样的表现方式是正确的,怎样的表现方式对的。此外,老师应该细心的在这些"表现"的过程中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画画非常好,那么老师完全可以让这样的后进生多多参加一些制作班级的板报等活动,让后进生发挥他们的闪光点,重新找到自信。类似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他们在感受到老师的欣赏以后定会改进自身缺点,努力学习。

2.2用真诚的心态获取信任。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老师应该以真诚的心态来对待,以此获取彼此的信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后进生其实在内心里是非常希望老师可以把他们与正常的学生同样对待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这些后进生犯错误时要耐心的说教,而不是采取某些粗暴的方式对待,比如在全体同学面前严厉的批评让他们,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这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抵触和老师的接触,也变得更加不信任老师;其二,在某些时候可以特殊关照一下后进生,比如在分配座位的时候不要一股脑的把后进生全部安排到最后一排,让他们觉得老师好像不要他们了一样,其实前面的座位如果分配给了后进生,他们反而会更加珍惜,从内心上感激老师,认可老师,也会从行为上改变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更会开始信任老师。

2.3用长久的耐心等待转化。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表过一个教育理论--学生的大脑不是用来载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于后进生而言,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没有他们内心要求自我发展的力量强大。老师应该点燃后进生转变的希望,用长久的耐心等待他们的蜕变,陪伴学生从一点一滴处改变。只要老师长久的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学生是会被感化的,后进生最终也会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人生的目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老师们应该发扬耐心、细心、热心等优秀的品质,用真诚转化每一个后进生,像父母一样热爱每一名后进生。只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做的越来越好!参考文献

[1]张希.浅谈后进生转化教育[J].课外阅读.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