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转正全年总结

转正全年总结

时间:2022-06-14 22:57:57

转正全年总结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1

关键词:税负 所得税 税收档板

一、上市公司税负总体评估

本文以1994年~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有关数据取自CSMAR系统),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1994年~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平均为1.52%,而资产利润率平均为2.45%,税负/利润为62.04%。1994年~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所得税负担为16.74%,平均流转税负担为1.45%。由于该数据未含增值税,因此,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并不轻。分年度考察发现,全国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各年度没有大的差异。除1994年税制改革,总体税负为负值以外,其余各年度总体税负基本保持在1.2%~1.7%之间,除2001~2004年资产利润率较低外,其余各年度资产利润率基本保持在3%~9%之间。1994~2000年总体税负并不重,2001~2004年税负逐渐变重。分税种考察发现,所得税负担除1994年为负值和1999年为27.27%外,其余各年基本保持在13%~20%之间。在流转税方面,除1994年比较低以外(0.064%),其余各年基本保持在1.3%~1.7%之间。通过分年度和分税种考察,并将总体税负与资产利润率相比较发现,上市公司税负至少占利润的62.04%,上市公司总体税负较重。

以2004年度134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税负做截面分析,考察其基本特征。分地区考察发现(表2),2004年度珠江三角洲上市公司平均总体税负低于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平均总体税负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深市上市公司平均总体税负低于沪市上市公司。分行业考察发现(表3),2004年度采掘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平均总体税负较高,基本保持在2.5%~5%之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农林牧渔业为0.64%外,其他行业平均总体税负基本保持在1%~1.8%之间。分省份考察发现(表4),2004年度山西、贵州、辽宁、河南、天津、云南和山东平均总体税负基本保持在2%以上,山西最高,为2.89%。而、内蒙古、甘肃和宁夏四省平均总体税负基本保持在1%以下,宁夏最低,为0.53%。

三、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描述上市公司税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OLS模型如下:

tax burden=α+β1income tax+β2produce tax+β4lev+β5roa+β6capital+β7invest profit+β8year+ξ

(1)

其中,α是截距项,βi是自变量的估计系数,year是年度变量,主要用来控制年度因素的影响。ζ是回归残差。有关变量的含义如(表5)所示。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6)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全国上市公司1994年~2004年平均税负为.0152,平均所得税负为,1674,平均流转税负为.0145,资产的对数平均为20.863,负债水平平均为4821,盈利能力(Yoa)平均为.0142,资本密集度平均为3444,投资收益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平均为.0038,除了所得税负担以外,各主要变量的标准差较小,样本分布比较合理。对于所得税负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于与均值差异较大,在做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时予以剔除。

(二)相关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表7),综合税收负担与所得税负担和流转税负担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综合税收负担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资本密集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税收贡献亦大。但是,税收也受投资的强劲拉动,因此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另一方面,综合税收负担与负债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由于在会计上负债利息可以在税前作财务费用扣除,因而,负债具有税收档板作用,回归结果与财务理论一致。同时所得税负担和流转税负担均与年度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据表明,所得税和流转税负担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但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收益也逐年下滑。

(三)多元回归分析以1994年~2004年9517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8),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所得税负担高、流转税负担高、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资本密集度高的公司总体税负较高(税收贡献亦大)。同时,年度变量的系数为0,说明各年度总体税负没有显著的差异,回归结果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相符。另一方面,总体税负与常数项、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模型的可靠性方面,F检验显示,回归方程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成立。VIF检验显示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Durbin-Watson检验也表明不存在序列相关,Adjusted R Square=.154,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15.4%的变动,方程的解释力较强。

由于不同的年度影响税收的因素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年度检验。采用2002年~2004年最近三年间的数据进行检验(表9)。在2004年,负债和投资的税收效应有所减弱。2003年,投资对税收的拉动效应比较明显,但负债的税收档板效应没有显现。2002年,负债和投资的税收效应比较强劲,但盈利能力与税收负担没有呈现很强的相关性。各有关变量的符号基本与预期一致(表5),F检验显示回归方程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成立。分年度检验结果与面板数据不完全一致,可能由于不同的年度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导致不同的结果。

四、结论及建议

我们以1994年~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税负至少占利润的62.04%,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并不轻;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税负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2004年度采掘业、房地产业等五个行业平均总体税负较高;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却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若要保持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应该紧紧抓住典型重点企业,如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由于总体税负与资本密集度显著正相关,税收受到投资的强劲拉动,因此,会显著地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企业可以适度负债,合理地利用负债的税收档板作用;企业可以适度地进行多元化长期投资以分散风险。

作者简介:

娄权(1971-),男,江苏徐州人,佛山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安体富:《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2]孙玉栋:《中国税收负担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延明:《公司所得税负担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张馨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51-01

我院自2006年以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近200例。其中11例因各种原因中转开腹。现对11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就提高LC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出现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例,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35-70岁,平均45.6岁;发病时间:2个月-15年,平均时间:4年。单纯胆囊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癌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癌2例。

2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不能直视下操作,遇到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重,局部解剖不求,或合并其他脏器病变时,仍需要中转开腹手术。造成中转开腹的原因多种多样,分析我院中转开腹病例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 术前准备不充分 胆囊结石急性炎症期由于接受嵌顿,胆囊明显肿大,张力增高;胆囊壁充血水肿、增厚,浆膜面纤维素性渗出,常与附近脏器粘连。病人虽经抗炎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胆囊壁肿胀、纤维增生变厚、组织脆弱,仍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如在此期手术,由于囊壁组织及Calot三角区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解剖不清,术中渗血量大,手术视野显露不清,LC手术极度困难,中转开腹的机率相对增高。在我们中转开腹的11例病人中,有两例属于此种情况,1例病人入院时急性胆囊炎症状,经治疗两周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行LC手术。术中发现胆囊明显肿大,囊壁增厚,分离时囊壁广泛出血,镜下无法控制,随中转开腹。另一例病人入院时虽无症状发作,但一周前曾经有胆绞痛发作史。腹腔镜发现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后中转开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医生从理解病人角度考虑,为了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尽早解除病人痛苦。另一方面病人及家属强烈要求早日手术。因此作为临床医师一定要掌握好LC的适应症,排除外因干扰。对于胆囊急性炎症期或近期有发作史病人,应避免行LC手术,以抗炎治疗四周后行腹腔镜胆囊手术为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2.2 术前彩超诊断失误、漏诊 彩超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为:95%。临床医生术前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当病人病史、症状及体征与彩超不符时,应辅助其他检查,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本组4例病人,2例术前彩超检查均报告有胆囊结石,LC手术室发现胆囊癌,行开腹胆囊肿瘤切除术。1例LC手术时发现胆囊结石,同时发现肝脏右叶有一肿块,随中转开腹。另一例术前彩超诊断胆囊结石,LC手术切除胆囊后未发现结石,进一步探查发现胆总管明显增粗,中转开腹切开胆总管后,发现胆总管内有两个结石块。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不能单纯、片面依靠彩超检查,而忽视啦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

2.3 病人发病时间长,胆道局部解剖变异 一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发病时间长,胆囊炎症反复发作,致使胆囊壁纤维疤痕化,胆囊粘膜脱落,导致胆囊萎缩,丧失期生理功能。腹腔镜切除萎缩之胆囊较困难,常需要中转开腹,本组2例病人,病史均报告胆囊结石,其中最长达18年,期间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多方拍摄治疗无效。对于发病时间较长的胆囊结石病人,术前要对手术的难度有充分估计,选择LC手术时应慎重,切忌轻率从事。

另外有资料显示10-20%的人胆管局部解剖变异,一旦发现这样的病人,术中胆囊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之间的关系辨认不求时,中转开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如盲目操作极有可能误扎胆总管,术后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3

关键词:安全播出;过程管理;重点保障;小概率;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25-02

广播电视是现今最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之一,其播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素材采集、节目制作、送播上载、播出发射和信号传输等多个环节,只有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安全播出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播出工作一直是广播电视各项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对2012年的十直播转播活动,陕西广播电视台从前期的宣传协调,到后期的实况直播管理历时几个月之久,总编室始终将过程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做好小概率事故的备播预案,以安全播出为宗旨,严谨、高效地圆满完成任务。同时,通过这次成功的尝试,陕西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正在摸索如何同步协调安排广播电视的直播转播,总结安全播出经验,可以用几个方面概括:

一、建设和完善规章制度

安全播出一直都是总编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修订安全播出相关规章是必备的制度保障。2012年广播电视合并,各频率、频道推行新的运行机制,全台的管理方式和节目运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编室重新修订、制订10个涉及编播及宣传管理的系列文件,融合两大播出平台,实现对广播电视统一编播管理的一次尝试。在文件的起草制定过程中,总编室多次征求各频率频道等相关部门意见,并结合实时编播监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经多次讨论、不断补充完善而成。制度内容涵盖节目编排、制作、送播、直播等播出方面,以及节目分级管理、微博管理、预警信息等宣传的各个方面,既有宏观政策上的指导,又有针对广播和电视制作流程的规范。在十前期准备时,配合《陕西广播电视台十宣传报道方案》,总编室以新制定的10个编播系列文件为基础,专门制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台十安全播出方案》,明确了直播转播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要求,为十直播转播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播出安全

播出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始终保持安全正常的播出状态,任何一种事故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说,安全播出无小事。在2009年总编室就提出了对播出安全要实施“过程管理”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过程管理更有利于发现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1.安全播出是一个时期内许多过程叠加后的结果,过程管理有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播出事故的发生,可能是机器设备的偶然性故障,也可能是操作人员疏忽大意等原因,在常规操作层面这些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这些安全隐患集中出现或遇到偶然性因素时就会导致播出事故,这时再去查找事故原因就会让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强化过程管理就是对播出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考虑,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节目的制作源头到审查送播直至最终的安全播出,每一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监管环节、严格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运行顺畅的,那结果必然也是好的。

2.全面考察、合理设置播出过程各个环节,还可以针对重要环节设置必要的保障及应急预案,以降低单一环节的事故发生率,从而降低整体的事故发生率。比如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要经过如下流程:①节目编单加载——②节目制作审核——③送播上载技术审核——④导播核对节目编单与上载节目素材——⑤播出监看。如果在①、②环节有任何一个出错,在③、④环节都能够发现并纠正,这样就给最后的播出关口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3.预防“小概率事故”。2012年8月,总编室在播出各个环节安全排查中发现,长期运行平稳正常的电视频道游飞字幕、角标等内容缺少终审环节,因此总编室专门修改《陕西广播电视台关于电视频道游飞字幕、角标制作播出的规定》,增加“提交总编室终审确认方可播出”的要求。

三、黄金时间的重点保障

作为总编室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总编室编播管理科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都会在播出一线值班,监看重要栏目的播出情况,及时了解上载技术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理各类播出应急问题,在播出的最后环节清除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天晚上18:30陕西卫视直播的《陕西新闻联播》、19:00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在这两档新闻直播转播期间,编播管理科值班员全程监看。央视《新闻联播》会有突然延时的情况,值班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快速反映,首先确保完整转播,随即要立刻对后续节目的调整、撤换进行处理,使节目正常有序播出。

在这次十转播期间,总编室对于央视《新闻联播》有可能的延时情况也做了充分准备。从技术管理平台建立信息渠道,如果央视《新闻联播》确定延时,广电总局技术中心会在19:00左右发送短信给各省局技术中心进行告知,总编室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协调。在十开幕当天,央视《新闻联播》延时30分钟,编播科值班员立刻协调广播、电视编排人员调整节目,提出合理调整建议,经过紧张的协调安排,当天的《新闻联播》完整转播,陕西广播电视台特别节目《十特别报道》于21︰25、22︰05两次直播,让三秦父老见证了十大会的盛况和陕西代表的风采。

11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史无前例的延时94分钟,播出总时长达到124分钟,编播科值班员经过了多次紧急处理,对突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接到延时消息后,首先告知总编室主任,随后快速调整好后续节目,用优质的播出为十转播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对广播、电视的统一调度

以往的电视直播转播,是由总编室向播出部下发通知,告知直播转播时间、频道和预计时长,实际运行中,一些技术问题如信号来源、是否需要延时等需要多次沟通,否则就会出现遗漏等,这些都需要总编室逐一通知、落实。新机制运行后,广播、电视的播出流程差别很大,如何在统一调度时清晰准确的下达指令,总编室多次与技术中心、播出部商议,最终确定采用节目调度令的方法:由总编室向台技术中心、转播频率频道和广告经营总公司统一下达节目调度令,每张调度令注明年份、编号,分成广播部分和电视部分,具体内容包含转播频率频道、信号来源、开始时间、预计时长和结束语等信息。台技术中心收到调度令后,按照技术要求再下发给地球站、播出部等部门,保证技术环节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转播频率频道收到调度令后,按照要求准备节目备播带、应急垫片,电视频道还需要准备应急字幕;广告经营总公司收到调度令后,按照预计时段调整广告节目,并提供广告素材备播带给转播频率;直播当天,总编室负责人、需转播的电视频道负责人在播出机房现场监看,随时调整后续节目。

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指令统一通畅下达,责任明确,避免了执行中的遗漏和推诿;同时考虑到广播、电视两个播出平台操作流程的差异,又分为广播、电视两部分,指令清晰准确,有利于操作执行;调度令按照年份进行编号,也为今后直播转播的档案化管理做好准备。

五、优质服务统筹协调

在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宣传报道的指令性文件后,总编室会在统筹全局、落实政策要求的同时,主动服务,指导协调,一方面确保政治指令完整执行,另一方面积极为频率频道最大化争取经济效益。例如11月1日省局下发了关于热线电话类节目调整的通知,总编室在第一时间将文件精神传达到各频率频道,但一些频率对文件要求有不同理解,不知道应该如何执行,总编室立即召开频率总监协调会,从政治高度解读文件精神,帮助频率领会精神;再从业务角度详细指导具体执行方法,协助频率调整节目。

对于节目常规调整总编室坚持积极主动做好服务,而遇到突发紧急状况总编室则是快速反应,比如11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延时90分钟。总编室接到这一信息时,距离18:30分的节目转播时间已经不到30分钟了。总编室人员立刻通知广播转播频率和广告经营总公司负责人,首先撤掉转播频率原时段节目,确保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0分钟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的完整转播;由于16日转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同样延时90分钟,需要占用转播频率新闻广播《陕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段,该频率负责人希望不影响节目播出,编播科又协调广告经营总公司,撤掉一档广告节目,在完整转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后,顺延播出《陕西新闻》节目,在不到10分钟之内快速协调安排好节目调整,这是新机制运行后广播频率下发调度令最紧张的一次。在突况下,有赖于制度保障和日常规范操作,编播科人员得以快速反应,协调到位,处理妥当。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4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11中国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座谈会”,中央和地方33家报业集团负责人将围绕“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的主题,总结报业集团就转型升级创造的经验,共同探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趋势。这是贯彻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在此,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署长,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报业集团负责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闻出版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正在迈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局工作特别重要,意味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希望。下面,我结合新闻出版业发展情况,就报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与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报业转变发展

方式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报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国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与会的33家报业集团,占我国报业集团的绝大部分;而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力量,也是全国三级党报的中坚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在加快推进报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新闻出版业包括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编辑、印刷复制、发行三大行业。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舆论阵地,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时,报业又是重要的产业部门,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需要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因此,加快转变报业发展方式,对于促进报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报纸是国家重要的媒体机构,作为开放的话语平台,报纸对内对外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传达政府的主张,反映大众的意愿,沟通人们的思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报业的改革发展,我国报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报业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掌握话语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提供条件。

(三)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影响传播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目前,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不断深化,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日趋完善,带来了世界传媒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重大而深远。我国报业处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要利用好时展提供的难得机遇,自觉实现报业产业格局调整和产业形态转换,大力转变报业发展方式,推动报业产业升级,将我国新闻出版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正确判断我国报业转型升级的

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努力目标,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有赖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新闻出版业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市场化步伐加快,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外向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在全国报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表现在:一是报业规模不断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长。截至2010 年,全国出版报纸 1939 种,报纸总印数 500.2 亿份,成为世界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二是规模经营不断探索,经营成果初显。全国39 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省地两级报纸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三是报业内部结构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调整。一些市场萎缩、经营不善的报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报定位,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四是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报刊网、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传统报业的新媒体业务不断增长,新产业收入不断扩大。五是新型报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已有7 家报业集团、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1251 家报刊单位注册为企业或转为企业。六是报业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实现千人拥有日报 90 份,部分地区实行党报免费赠阅。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全民阅读工程等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都包含报业服务的内容,发挥了报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报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束缚阻碍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革除,深化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文件刚刚下发,转企改制的任务十分繁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报业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报业结构不合理、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报刊业“小、散、弱”的状况依然存在,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我国报业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相当差距。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多元传播格局加快形成,传统报业在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并不占据优势,面临新兴媒体的强大压力。报业转型人才缺乏,既缺乏管理大型报业传媒集团的政治强、业务精的帅才,也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特别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全媒体人才。我国报业与新闻出版产业其他部门一样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报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面临着来自经济、科技、国际竞争、资本运作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报业集团

转型升级

实施集团化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2010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新闻出版领域集团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只出现一些出版发行联合体。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行政性、区域性的出版(发行)集团。90年中后期至今,成立了大批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从1996年起,和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陆续批准了39家报业(传媒)集团,有中央报业集团,有省市报业集团。

这39家报业集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出版报纸数量、经济实力,还是报纸质量、社会影响力,都在我国传媒界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据调查,2010年全国39家报业集团总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与2009年相比,均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总收入409.65亿元,比2009年增长9.59%。实现利润总额42.82亿元,比2009年增长29.74%。集团净资产总额527.04亿元,比2009年增长13.17%。其中,17家总收入10亿元以上,18家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

推进我国报业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有学者指出,我国传媒业转型表现出“双转型”的特征,即体制转型和产业转型相互交织。我国报业转型同样也具有这种“双转型”特征。因此,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必须把握这一特征,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产业升级。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从加快报业改革出发,推动报业适应全球媒体格局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非时政报刊转企改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报刊市场主体,同时,这一改革还肩负着调整报刊产业结构,提高报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的重任。不久前,中央已经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要求,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不久将全面部署转制工作。各报业集团要抓住深化非时政报刊转制的大好时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报刊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打造我国报刊传媒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从而优化我国报业结构,构建有利于报刊业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为报业发展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要加快推进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业态,积极推进区域性报纸由单一新闻服务向报网一体化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发展,积极推进专业性报纸建设提供内容服务、广告服务和各种数据增值服务的网站群,积极推进以手持阅读终端为载体的报刊内容服务。可以预见,今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出版新业态,将会成为新闻出版的主体产业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报业出版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要努力建设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通讯网等多网覆盖的新闻出版内容传播新体系,构建新形势下多元传播新格局。

同志们,面对传媒业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推进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不断创新,踏实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积极的力量。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5

“Today is another step forward for our organization and our strategy.We are doing the things we have committed to do to create the Dow of the future.”

继11月,全球化工行业巨头巴斯夫宣布关停80家工厂以后,另一家化工巨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也了一揽子调整方案。

12月8日, 陶氏化学公司在密西根了一系列积极举措,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将加速实施公司转型战略。随后,18日陶氏公司宣布了全新组织架构和领导团队以支持公司转型后的业务运营模式。

转型

陶氏化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表示:“今天的重组将有力支持陶氏未来的发展。然而,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急剧蔓延,我们正在加快实施这些措施,而且我们必须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低迷的严峻挑战。”

根据已公布的调整方案,陶氏将裁减约5000个全职工作岗位,关闭高成本地区的20家生产设施,以及出售若干非战略性业务。此外,陶氏还将暂停约180家工厂,并且根据减少运营的预期,在全球裁减合同工(根据项目招聘的人员)约6000人。此次裁员将使陶氏的全球员工总数减少约11%。

陶氏大中华区工作人员表示,全球范围内的调整对大中国区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目前还未有具体数字。

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说:“所谓转型,意味着致力于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我们正在从高度集中及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为由三个迥然不同的业务模式和一个精简高效的公司中心组成的新型架构。

根据转型计划,从2009年1月起,陶氏公司将实施转型,公司将由一个精简的公司中心、一个共享的业务服务集团和三种业务运营模式构成。

在这一系列调整完全落实后,新陶氏的成本结构有望进一步得到优化。按照预计,陶氏未来两年每年能节省7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全新领导团队

在陶氏公布一系列调整方案后,紧跟着,陶氏化学在12月18日宣布了全新组织架构及领导团队,以有力支持公司转型后的业务运营模式。

在陶氏的领导团队中,陶氏五大业务部门烃类及基础化塑料业务部,基础化学品业务部,功能产品业务部,健康、农业及基础设施业务集团,罗门哈斯高新材料业务部以及业务服务集团/公司中心领导层都进行了调整。同时,服务陶氏34年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市场、销售和企业声誉官朱莉・法松・霍尔德(Julie Fasone Holder)将结束在陶氏长达34年的职业生涯,于明年7月退休。

陶氏化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表示, 新的组织架构是支撑陶氏成为一家高绩效、盈利增长型企业的关键核心要素。

利伟诚还表示:“现在正是转型最为紧迫和关键的时刻, 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承诺。我们面临独特契机,将我们在几年前构想的新业务组合和营运模式全面推广。我们新的领导团队有能力带领我们一起完成这一转型。”

在陶氏转型成为盈利增长型企业的过程中,区域市场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帕特・道森(Pat Dawson)将在上海出任陶氏亚太区总裁。厄尔・西普(Earl Shipp)将在迪拜出任陶氏印度、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佩德罗・苏瑞兹(Pedro Suarez)将继续担任陶氏拉丁美洲地区总裁,而Markus Wildi继续担任陶氏欧洲地区总裁。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6

[关键词]转型升级;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装备制造业;Eviews模型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29

1引言

1.1研究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做了研究,一部分学者从第一、二、三产业变革的角度,分析各个行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大,电力、煤等的生产和供应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1]。在对第二产业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装备制造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综合国力有推动作用,更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2]。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分支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尤为明显,有学者按人均用电量的方法预测2020年国家对能源消费的需求[3],当进一步对能源效率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产业结构变动的初期,其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得到体现,需要到中期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趋势才能扩大化得显示出来[4]。也有不少学者专注于各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研究,在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中发现辽宁省存在严重的新能源发展落后、明显低于全国的现象[5],虽然各能源消费量存在着短期的波动,但是在长期依然处于煤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6]。

1.2全国能源消费情况及能源装备制造业状况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供求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在1990年有5219万吨标准煤的剩余,2000年出现了10483万吨标准煤的缺口,到了2009年缺口达到了32029万吨标准煤,能源短缺成为一种上升的趋势。按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缺口将会越来越大[4]。

1.3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升级转型

辽宁省作为我国在东北地区的领头省份,是重要的老型工业基地,省内拥有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资本存量和一批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但是,能源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给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对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压力加大,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辽宁能源装备制造业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单位产值和能耗高、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大等,因此辽宁省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2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2.1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玉燕等人对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评价体系设计的主题层为: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结构优化、智能化率、绿色驱动。我们进行选择和修改后设计了如下的4大主题层。第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将企业向经济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常规能源投资比率。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衡量企业是否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应该以高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和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第四,绿色驱动。绿色驱动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2.2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

第一,经济发展。2004年到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43078万元到2009年的1381.95万元,再到2010年的2371.35万元,之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从2004年的01086,2008年的02到2009年的014,再到2010年和2011年的018,然后是2012年的015,2013年的017。这里的常规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其他的投资主要是新能源投资,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2005年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最大,为0374。第二,技术创新。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量、2005年为3897项,2006年为4583项,2008年为5959项,2009年为8760项,2010年为8145项,2011年为7416项,2012年为8641项,2013年为8568项。可见,2004年的新产品项目数最少,之后的几年项目数都比2008年的高,并且保持着较高的数量,保持较稳健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行业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2004年至2013年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第四,绿色驱动。在2004年至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有所波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除2010年至2011年波动较大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变化则渐趋平缓,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逐渐转变,这推动着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3辽宁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能源消费总量

辽宁省正处于经济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依托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但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扩张必然增加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从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处于增长阶段,2009年至2013年的增长率依次为73%、92%、82%、3.8%、2.8%。

3.2能源消费结构

总体看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依旧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虽然天然气消费量和原油消费量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原煤消费量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原煤消费占比高,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量占比低,辽宁省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与全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又由于辽宁省核电以及风电的缺失,导致辽宁省水电消费量、天然气消费量占比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原先传统老工业基地又使得原油消费量及其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还反映开源和节能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低。经过对辽宁省与全国2005―2013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从2005―2013年,辽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66,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2,辽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辽宁省与全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2005―2008年都处于一个缓慢降低的过程,在2009―2011年略有回升,而后又存在下降趋势,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趋势基本一致。

4模型分析与检验

4.1变量选取

经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驱动。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X1,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X3,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工业废气排放量X6,工业废水排放量X7。

根据已知数据,本文将辽宁省能源消费函数表示为:

Y=β1+β2lnX1+β3X2+β4lnX3+β5X4+β6X5+β7lnX6+β8lnX7

其中,Yt为第t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X1为企业利润总和(万元);X2为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3为新产品项目数(项/年);X4为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X5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6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X7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为估计模型参数,从辽宁省统计年鉴收集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4.2模型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t、X1、X2、X3、X4、X5、X6、X7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4.3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企业利润总和每增加1%,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07634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每减少1%,当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017920%;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532005%;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每增加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降低012189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每降低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008564%;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每降低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280799%;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每降低1%,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163081%。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不一致。

(2)统计检验。该模型R2=0978618,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03781,F检验值13.07660,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不仅所有X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6,X7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该模型中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分别作Y对X1、X2、X3、X4、X5、X6、X7的一元回归。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Y=8329183+0015952X2-0513537lnX3-0092704X4-0016233X5+0293701lnX6

T=(1077253)(4.4800612)(-4.420264)(3.709751)(-2.961766)(-3.399382)

R2=0976312 R2=-0946702F=32.97209DW=2.739423

这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X6每下降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015952%、0293701%;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X3、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每增加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513537%、0092704%、0016233%。

5结论

第一,常规能源投资比率越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越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二,新产品项目数越多,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越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三,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第四,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越高,能源消费结构越优化。

参考文献:

[1]袁菲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孙韬,赵树宽,乔壮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5):38-41.

[3]程钧培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对策[J].发电设备,2011(25):1-4.

[4]王强,郑颖,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6):741-749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7

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关键词: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第三,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五,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第六,划分依据和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扩大需求型、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第七,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和环境指标。第八,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也不能给人民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强垄断行业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环节,加快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发展,完善城市的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县域产业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优先发展教育、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在2010年12月,日本修正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前三季度GDP总额为3.9594万亿美元,略高于中国的3.9468万亿美元。第四季度,日本GDP初值与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0.3%,实际下跌了1.1%,日本经济出现五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2010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府最终核算的GDP数据,日本官方首次承认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排名被中国赶超。但是,日本和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仍未超越美国的14.66万亿美元。

无可否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的真实写照,进入21世纪,“超越”可谓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关键词:2006年,GDP首次超过英国,2007年,又把长期占据第三把交椅的德国拉下,现在,又将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二长达42年的日本赶超!不过,对于拥有超过13亿国民的中国来讲,任何总量经过13亿分母一除,平均数都会变得很小。GDP总量虽然超过了日本,但人口总量是日本10倍左右,中国目前4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称之为经济大国是可以的,但是要称之为经济强国,还远远不够国际标准,仅仅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指标就能判断出来,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诸多国家竞争力排名和比较中,还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必须着眼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调整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得经济能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大国能否转变为经济强国的着力点,就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8

中共二大:首部的制定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程》。

中共五大: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组织原则

中共五大明确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中央应该强毅地实行集体的指导, 从中央省委以至支部”。

南昌起义:党领导军队的开始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三湾改编: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形成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古田会议: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保党的先进性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会议决议所规定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独特的党的建设的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历史第一部人民民主宪法

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指出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后概括为“三三制”,这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政权的重要实践。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必须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与中国共产党远大政治目标之间的矛盾。

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1949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这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稳定了经济秩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党的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七千人大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

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纠正了“”以来工作中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要逐步实行的重大改革措施:建议修改宪法;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实行党政分开;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历史经验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该决议。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清除了“十一大”中仍肯定“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左”的错误。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次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这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本质上对历史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

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十六大:明确提出党的历史方位的“两个转变论”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03年,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且明确指出发展路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对发展规律的阐述,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是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要为发展提供政治、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并以此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这使得执政党建设有了明确方向和检验标准。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部署。此后,“执政理念”被广泛使用。

十七大: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日益清晰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条主线、五大建设”,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

十:对党的建设主线作出新概括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9

关键词:转移性收入;区域间差距;再分配效应;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的视角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的初次分配收入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曾经指出,“要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就城镇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26,122.74元,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170.63元,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546.72元;就农村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1,344.72元,中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7,124.49元,西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5,268.55元。由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区域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政府转移性支付是政府的一种收入再分配手段,由于转移性支付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拨款,促进了资本向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动,如果转移支付是有效的话,就能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那么,转移性收入是否起到了缩小地区内收入差距的作用?如果它具有正向的再分配效应,它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呢?对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再分配效应)是否相同?而对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转移性支付是否同样存在正向的作用?这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二、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做了相关研究。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主要有基于不平等指数的分解和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其中前者又可以按不同收入群组和不同收入来源的组成部分来进行不平等指数分解。国内主要文献包括:

黄祖辉、王敏、万广华(2003)和黄祖辉、陆建琴、王敏(2005)采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分析了转移性收入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转移性支付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不平等,尤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手段。杜鹏(2004)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东北三省转移性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表明:转移性收入扩大了东北地区、地区内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张明喜(2006)利用人均产出增长率(以GDP衡量)、初始收入水平、转移支付率三个变量,测算并分析了1995~2004年我国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得出了转移支付只对东部地区收入差距起到了收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曾国安、胡晶晶(2008)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角度得出了转移性收入差距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论。戴平生、庄(2012)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可以得到各收入来源收入份额增长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影响。对2005~2009年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研究的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的不平等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对总体基尼系数的影响由扩大转变为缩小。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发现:在数据使用上,由于早期数据有限,大量研究的数据是来源于统计年鉴的收入分组数据,李实(2002)认为使用分组数据计算的不平等指数存在估算上的误差问题,如果使用微观数据就不存在估算上的误差,并且从宏观角度对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进行研究,其微观解释力度不足;在研究的角度上,主要研究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或者单独研究转移性对农村或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在研究的层面上,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或者省际层面,对区域层面关注不够;在研究的方法上,主要以收入差距的分解方法作为研究工具:收入差距的群组分解法(以泰尔指数为主)、收入差距按收入来源分解(以基尼系数为主),也有些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进行检验;在研究的结论上,尽管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层面不一、方法各异,但最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转移性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几乎没有起到缩小组内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且拉大了组间(城乡间)收入差距。

鉴于几乎没有学者探讨转移性收入对各个区域(本文指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内部及各区域之间的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尝试使用CFPS2010大样本和高质量的微观家庭数据,研究转移性收入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研究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首先会涉及到实施再分配政策前后不同概念的收入,本文主要是通过测算比较这些不同概念收入的泰尔指数的变化来衡量政府再分配政策的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各种收入概念进行界定。

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记账补贴、出售财物收入、其他。其中,离退休金、价格补贴和其他中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部分属于政府转移性收入,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转移性收入。

未实施再分配政策时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是实施再分配政策前家庭及成员由个人劳动及资产带来的各种收入的总和,本文称之为市场收入,主要反映的是居民初次分配收入。

实施再分配后的收入由市场收入和政府转移性收入两部分组成,本文称之为总收入。

四、实证分析

(一)测度收入差距指标的选择。在研究收入分配时,可以使用基尼系数、GE指数、变异系数、收入不良指数、阿特金森指数等对收入差距进行度量。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不仅需要对不平等进行度量,而且还要对不平等指标按区域进行分解。因此,所选指标的分解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目前国内文献中度量不平等主要选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和广义熵(GE)指数。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基尼系数可以按收入来源和收入群体进行分解。目前,基尼系数的群组的可分解性存在争议,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基尼系数在不同群组之间是无法完全分解于尽的,因为分解后除了包括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之外,还有一个相互作用项。程永宏(2006)指出这个颇具争议的交叉项除了反映各组收入分布的重叠程度,并没有更多的经济含义。万广华(2006)提到,不平等的分项收入分解最好使用基尼系数,而不平等的人口组分解最好采用GE指标。本文采用被众多学者公认可以进行群组分解的第二泰尔指数作为度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

泰尔指数由泰尔在1967年提出,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代表收入观察值,代表平均收入,fi代表人口比例。Bourguignon(1979)证明,T0是唯一可以用人口比重作为权数的相加可分解指标。Shorrocks and Wan(2005)指出,使用T0指标的优点是分解结果不取决于组间贡献和组内贡献的计算顺序,而且所使用的权数的和为1,其他不平等指数则不具有这样的优点。本文选取第二泰尔指数作为度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

本文所使用的是微观样本数据,基于微观样本数据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T0代表总体不平等,Tw代表组内不平等,Tb代表组间不平等。整体被分成k组,n为样本总量,nj(j=1,2,…,k)为第j组样本量,yij表示第j组第i个样本收入观察值,j分别为总体、第j组的收入均值。组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为:Tw/T0,组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为:Tb/T0。

(二 )方法和数据说明。测度政府再分配政策――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的一种方法是考察转移支付前后的泰尔指数的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RE=TMR-TTR (5)

式中,TMR表示市场收入的泰尔指数,TTR表示包括转移性收入的总收入的泰尔指数。如果为正值,说明转移支付后收入的泰尔指数变小了,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起到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如果为负值,说明转移支付后收入的泰尔指数变大了,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并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具有负的再分配效应。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再分配系数来测度再分配效应的相对变化,以考察再分配效应的强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RE(%)=RE/TMR・100(%)=(TMR-TTR)/TMR・100(%) (6)

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该样本覆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基线调查共采访约14,960户家庭、42,590个人。CFPS2010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离退休金、低保等政府补助。CFPS对转移性收入的提问比较详细,在政府补贴这方面不仅包括现金补贴而且还包括实物补贴,以及新农保政府补助、养老金、离退休工资、失业保险、商业人寿保险分红、商业养老保险分红、商业养老金和商业财产保险分红等,更能全面反映政府转移支出。

在这里,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一是CFPS2010测量工资收入所涉及的家庭成员范围较广,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由于上学、打工、参军等原因暂不居住家中的成员,基于此口径计算的人均收入能够反映家庭真实收入和经济负担状况;二是本文使用的CFPS的收入考虑到了农民家庭自留消费的农产品价值,经过调整计算出的农村家庭总收入,调整后的收入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区域划分。本文将CFPS2010调查的各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9个省市;中部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西部区域包括陕西、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甘肃7个省。将河北归入中部,是参考了白雪梅(2006)的划分方法,河北省除了京津唐周边地区经济较发达以外,其他地区的经济类型同河南、山西较相似。

2、各区域、分项收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经过对CFPS2010数据进行清理,删除缺失数据后,共得到13,506户家庭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从对各区域的分项收入的统计性描述分析可以看出,在2009年,东部居民的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市场收入达到西部居民的2倍,而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西部居民的近4.5倍;就这三项收入而言,中西部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东部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很大。

3、实证结果。运用基于微观数据的泰尔指数计算及区域分解方法,得到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组内及组间的市场收入泰尔指数、总收入泰尔指数、再分配效应及再分配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从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总收入泰尔指数与市场收入泰尔指数相比较低,再分配效应的值均为正值,这说明政府转移支付后,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均下降了,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对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居民收入分配具有正向效应,起到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尽管政府的转移性支付缩小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对他们的程度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可以从表2中再分配系数看出。就全国而言,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3.39%;东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7.71%;中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7.11%;西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仅下降了0.59%。可见,政府转移支付对东部和中部的居民收入分配的正向效应较明显,而对西部居民收入分配几乎没有起到正向效应。

(3)组内再分配效应的值为正,组间再分配效应的值为负,这说明政府转移性支付缩小了组内收入差距,使组内的泰尔指数降低了15.40%,但却拉大了组间收入差距,组间的泰尔指数上升了25.59%。

(4)不管是转移支付前还是转移支付后,区域内部收入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高。转移支付前,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93%,转移支付后,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91%,略微下降,组内收入差距仍是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收入差距要大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转移性支付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它缩小了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却拉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加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组内收入差距构成了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转移性收入对不同区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程度之所以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与各区域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关。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各异。经济较发达区域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就会强些,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就会高,而那些欠发达区域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则较低。根据表1可知,东部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是西部居民的近4.5倍。区域间转移性收入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转移支付后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更大了,转移性收入并没有起到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与我国要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政策目标相悖。

为了解决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政府应该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转移支付,加大对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区域的扶持,加强对中西部区域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使转移性收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3.3.

[2]黄祖辉,陆建琴,王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3]杜鹏.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4.10.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10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有哪些?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共同阅读个人转正工作总结怎么写【5篇精选】,请您阅读!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1两个月试用期已经从前,我对本人所从事的出纳工作已经比拟熟习,也能胜任这项工作。以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做业务助理工作时,对出纳的工作情况比较懂得。而且在这两个月里,我在公司_总和_会计的引导下,在公司同仁的援助下,在新的岗位中,我对本公司经营模式和治理制度有了全新的意识和深入的学习。现对本职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个人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工作,所有都将是新开始,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及粗通的过程,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心态――虚心的、踊跃的心态是干好所有工作的基础。刚开端的多少天是关键,于是我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解到最佳,以适应新的环境、应答新的工作挑战。

二、在这期间,在财务和内勤上我作了如下具体工作。

1、严格按照财务轨制的请求,办理费用报销,现金、支票的收付业务。

2、每月第八个工作日按时作好单位职工的薪金发放。

3、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

月末编制出纳报告单。

4、填写税务申报表。

5、实现财务负责人交待的工作。

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我在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功能。出纳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以前的工作教训对我从事新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很多事件还需要从新意识跟懂得,学习跟实际彼此融合才华产出成果,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单位领导的耐心教诲和无形的言教,离不开公司同仁的关心和支持。

三、要作好出纳工作绝不可能用“轻松”来形容,绝非“雕虫小技”,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财务收支的关口,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恳求:一.学习、理解和把持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一直先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常识技能。二.学会制订本职岗位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财务操纵、监督的作用。三.出纳职员要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四.出纳人员要有较强的保险意识,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既要有内部的保留分工,各负其责,并相互牵制。四.很好的沟通才能。特别是和工商、税务、社保等单位的外联沟通才干。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遵照以上的基本四点外,我还要始终的尽力学习国家出台的新的财经法律法规和提高的企业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今后公司发展的工作。

以上是我对自己两个月工作的一些领会和总结。在当前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将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与公司的发展同步。同时,我要特殊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的支撑和关怀,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确实定和激励,我诚挚的表示感激!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2转正答辩是公司试用期员工转正管理中设定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试用期员工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试用期员工进行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新员工入职后满足转正条件的均可申请转正,经部门领导同意其申请后,便进入试用期员工转正答辩环节,答辩环节结束后由人事部开始走转正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结束则代表转正手续结束。

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正式接触人事工作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试用期员工转正成了我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每个月及时安排试用期员工的转正答辩事宜,截止目前共完成办理40余名新同事的转正,在办理这些转正事宜的过程中,我对这项工作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公司各部门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这是一份有生命的工作

转正答辩和其他工作一样,就像每月的例行事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每个月都会有试用期员工需转正。将近一年的接触,我对这项工作的感觉是可以交流沟通,有生命的工作,相比其他工作而言,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活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项工作。首先,这份工作让我对公司业务,及各部门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工作职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不能说的很全面,但从试用期员工的述职中,我能大致了解到该员工(或该岗位)大致的工作内容,譬如,设计师,成本管理,以及项目公司的工程师岗位,招商以及文化公司的文化研究等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是通过新员工的答辩述职中学习了解到的;其次,从员工的述职过程,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身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他们工作的思维模式及对工作的专注度和执着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本月刚进行转正答辩的几位同事,投资副总李磊,招商经理洪强,信息专员张三,虽然部门岗位职责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论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才能进步,同时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以及演讲口才都是值得我学习进步的地方。当然,能和公司新同事一起见证他们正式转正的时刻,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很幸运的事情。虽然是同样的例行事务,固定的流程手续,但每一次转正,无论是对试用期员工,部门,还是在场的每位同事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审视,一次坦诚的沟通,每次的转正都各具特色,他可以让每一个人从中收获各自所需的东西,所以我把它理解成一份有生命力的工作。

二、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员工试用期的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识别优秀的员工,作为招聘甄选环节的补充,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帮助新员工尽快渡过磨合期,真正融入企业,产生期望中的高绩效。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但经过几次转正答辩我很快地纠正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切实体会到了转正答辩存在的意义,也懂得当时顾总对我说的公司传承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去改变,除非你有更好地想法,否则他肯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沟通机会,而且是作为转正的必经程序,所以员工都比较重视这次答辩会。通过

回顾试用期期间几个月的工作,总结自己的得失,也会是一种显著的进步。部门领导也可借此机会,总结;其次,在这个场合,大家都比较坦诚,对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期望,新员工谈谈对公司对工作的感受,让人深受感染,这是一个团队氛围的体现,或许潜移默化中也是公司文化氛围的体现。例如,有同事在转正时说刚进公司,感觉公司的氛围特别友好,部门同事间关系也很融洽,也有一些同事提出公司的OA报销流程需要改进,需要加强公司文化建设等等建议,这些对公司的进步发展也是弥足珍贵的。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3虽然试用期转正答辩会也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定一个员工是否会转正,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在试用期过程中以及答辩会前,我们都已经得出他是否该转正的结论,但即使是作为一个形式,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管理沟通的机会。这种沟通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公司的一个窗口,员工以及公司双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要求,以求更好地完成工作。在进行转正答辩工作安排跟进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个大致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试用期员工平时的工作动向

在答辩中每个试用期员工都会对自己6个月的工作进行总体的回顾及总结,在他们述职的过程中能看出很多新员工到职后基本能适应各自岗位的工作,从答辩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公司的带教人及部门领导对新员工平时的工作都做了一定的要求,而且新员工入职后工作主要是和带教人接触,带教人和新员工平时的沟通也比较多。譬如,利坤项目部土建工程师的答辩中,能看出袁总平时与下级员工的沟通很多,而且要求很明确,从中也能看出领导对新员工的一个发展及培养方向。

二、对公司提出建议

在答辩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很多新员工提出的建议,总结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公司员工关系的管理,增强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几乎有过半数的试用期员工提出了这项建议,因为新员工进来感受不到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没有感觉被浓厚的企业文化渲染,甚至有部分新员工在试用期答辩时还没弄清楚公司的组织架构及组成部分,这些很难加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部分同事也提出可以多组织公司的员工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不同部门间同事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2、适当丰富各部门各条线的专业培训资源。这也是每位新员工提出的建议,也许13年的学习年让公司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各新员工都很热衷于学习,力求扩宽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在更好地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3、公司OA流程的完善提升,这项意见也是很多员工在答辩时提到的,OA系统和每位部门员工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提建议的时候主要是认为OA系统的报销流程过于繁琐或复杂,不过这些在提出时,公司也尽可能地进行了调整,如公司之前实行的出差报销流程。当然其他还有涉及考勤,薪酬,激励等方面的意见。

我很认可这项工作,认为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这也需要部门负责人(带教人)对此加以重视,因为这的确给员工及部门负责人(或带教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也给新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信息窗口,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论对错,都会有人做解答,如果部门负责人也带着走形式的心态,或许这项环节就不可能最大限度,个人认为如果转正答辩能和员工培训,以及员工晋升考核等方面结合,例如在现有的答辩审批表上增加一些答辩过程的打分项,以及记录答辩的一些重要内容,那转正答辩环节的重要性或许会得到

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更能引起公司同事的重视。当然,公司领导层对答辩环节总体还是较为重视,至少在答辩的过程中他们能给员工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要求。

以上是我近一年对转正答辩的愚见,也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个小结,如有因个人能力局限导致见解不够全面或偏见,还请领导指点!谢谢!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4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负责对外宣传,具体包括工业园网站建设、二期招商画册的设计制作及参加相关展会等;

(2)日常接待工作;

(3)相关活动的策划及筹备;

(4)担任讲解工作;

(5)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招商主管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网站建设维护能力、大型活动的策划及筹备能力。目前我在网站建设、大型活动的策划方面存在不足。在网页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Frontpaeg根本无法适应精美网页的制作要求,于是重新学习了新的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M_及图形处理软件FireworksM_。目前我已熟悉了上述软件的常用功能并能运用其进行基本的网页制作及图形处理。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称职的招商人员,我阅读了网上的部分策划案例,以便在以后的策划工作中有所帮助。

____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

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招商引资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个人转正工作总结5时光荏苒,20__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喜悦。在体检科主任的正解带领下,较好的完成了科里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在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在这一年里,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学习各项新技术、新业务,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作为一名年轻的体检科护士长,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对体检科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能熟练掌握。一年来,始终牢记“以体检客人为中心”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体检客人痛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11

能否深入改革管理体制,关系到能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与长远。这一改革实质是权力结构的调整,在更大程度上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

曾经有一种思路认为,可以把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分开处理,即使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可以发展经济。现在看来,这种思路只是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的某种可能性;在科学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可能性几近于无。换言之,在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中,统筹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改变粗放式的投资驱动模式,消解这种模式赖以生存的政府对资源的集中控制或垄断,这其中涉及对土地、财政、能源等资源的管理体制。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从侧重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转向侧重依赖知识资源,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这一转变以人才资源的解放为前提。没有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无法形成,知识资源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机制的依赖性资源,也就不可能达成全局性的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上述两个层面问题的解决,都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前者涉及对财物的管理权,后者涉及对人的管理权,都关系到权力结构的调整。没有这种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找到现实的途径。

从财政的资源管理看,近10年来,财政资源越来越向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转移。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而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年增长32.4%,约为GDP增长的3倍。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28611.9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75%,其增长34.7%,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2.4%的速度。从支出结构看,全国财政支出49781.35亿元,中央本级支出11442.06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8137.89亿元,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支出的59.02%。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2006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56%下降到45%;工资总额由17%下降到10.6%。很清楚,在这样的财政结构下,企望通过消费拉动经济是不现实的,财税分配的结构不仅需要改革,而且形成这种结构的权力结构也需要改革。

从土地资源的管理看,据国土资源部对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为15%-30%,平均为23.2%。据全国工商联对81个项目调研的报告,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58.2%,在开发项目总费用支出中有49.42%(土地成本+总税收)流向政府,开发项目的总销售收入中,政府占37.36%。虽然关于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分歧,但可以确定的是,政府通过土地管理权的使用,确实是房地产的主要收益方之一,这一利益机制客观上强化了房地产的投资驱动,刺激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进行粗放式的扩张发展。据统计,由于这种发展,全国空置商品房2009年一季度已达2亿平方米。假使不对土地资源管理权的经济回报方式予以改革,房地产行业的理性回归与科学发展就难以设想。

从人才资源管理的情况看,国企的主要领导者,依然主要通过委任机制和行政级别进行管理。目前高等学校也纳入了这一体制,陆续形成了副部级和厅局级的行政管理层次,使高校进一步行政化。这一体制一方面使高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无法真正确立,不能真正形成产学研政介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使高校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扭曲了创新激励机制。因此,在这种体制下社会分工的功能结构不能合理化,企业家和知识劳动者难以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中共17大所说的,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无法真正落实。

综上不难理解,能否深入改革人财物的管理体制,关系到能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与长远。这一改革实质是权力结构的调整,在更大程度上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统筹经济与政治发展,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其根本落脚点是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它实质上要求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即对创新主体、科学发展主体的解放。这是科学发展的经济意义所在,也是其社会意义所在。

转正全年总结范文12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正深刻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在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而脆弱,下行压力挥之不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经济总量近1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5%。进入2016年,中国开启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GDP、物价、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经济的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化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从经济结构看,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投资。从发展动能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和社会时尚。这些新动能虽然还不足以替代传统动能,但是其成长速度之快,足以让人畅想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图。

中国经济的新变化、新动向,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信心”―中国经济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动能在积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出现“硬着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观察中国经济必须有新的视角;发展中国经济,更需要依托新理念、打造新动能,并使新动能蓬勃发展,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

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好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汇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创新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新动能,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把政府该放的权放出去,能放给市场的直接放给市场,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且还要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引导和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打造新动能,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需要和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开放,为外商提供更多投资机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都将一视同仁。

打造新动能,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并不代表着不需要传统产业的改造。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这既有利于经济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有众多的多劳动力,有大量的市场主体,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足、空间广、前景灿烂光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就能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