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

时间:2022-05-07 07:36:15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开放教育;滞留率;趋势分析;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58—06 远程开放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学习者滞留率高的问题。高滞留率的存在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会起到不利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对滞留率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者在CNKI上进行检索,关于滞留率的文章为0篇,关于滞留率的课题更是少之又少。深入研究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滞留的影响因素,探索其滞留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滞留率,将有助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理论体系,扎实推进开放大学建设。

一、数据、指标及计量方法的选择

(一)滞留率概念界定

远程开放教育学籍8年(16个学期)有效。在学分制背景条件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下,学生最短3个学期可以修完学分,取得毕业证书。

所谓滞留生,即超过学籍有效期仍没有毕业的学生。伪滞留生,我们定义为第4学期至第16学期在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超过了最短学习年限但在学籍有效期内仍具备学习与毕业的资格。

滞留率,即滞留生的人数在注册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本文研究的滞留生范围包括伪滞留生、滞留生。

滞留率=滞留生÷注册学生总数

(二)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1. 样本数据来源

利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提取2011年8月前的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届学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注册学生数、毕业人数、退学人数、专业以及地区等。

2. 滞留率指标

滞留率与伪滞留率,因为2009年春季-2011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无毕业生,故本文中的滞留率共涉及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18个届别的学生。

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共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作为文法类专业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类专业的代表,会计学属于综合性学科,招生时文理皆可。

不同地区的滞留率:市区的滞留率,主要涉及总校本部五个直属学院以及市区的其他分校,共选取13个;郊县的滞留率,涉及郊区及县内的部分分校,共选取9个。

(三)计量方法

基于SPSS16.0对分层次滞留率、分地区滞留率、分专业滞留率进行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基于Excel对总体滞留率和影响滞留率的各相关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1]。

二、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分析与周期变化

(一)滞留率的总体概况

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远程开放教育共招生13万余人,毕业生人数10万余人,退学人数1万余人。如图1所示,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的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整体呈曲折变化趋势。学生总数、毕业生数、退学学生数在2003年秋季达到最高值,此届招生总数为13,861人,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学生总数的10.66%;毕业生数为11,07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6%。从整个变化趋势来看,每年秋季招生规模要远高于春季,在2005年秋季以前这种变化趋势非常明显,2006年春季以后,变化趋势渐缓,招生总人数趋于稳定,固定在8,000人左右。

表1显示,开放教育学生的滞留率比较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维持在0.1以下。滞留率最高的是199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0.09;滞留率最低的是2002年春季入学的学生,滞留率为0.02。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99年秋季学生的伪滞留率达到最低点,为0.28。从2002年春季开始,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秋季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7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2006年秋季之后,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成人学习最短毕业年限为2.5年(5学期),故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均在第5个学期,学习时间变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获得课程学分;第二,2007年开放教育由试点转为常规,教学模式趋于稳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006年之前,天津电大为了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其它各项条件合格的情况下,允许学生1年半(3个学期)毕业。如2003年春季,为了提高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天津电大和检察院进行合作,设立了法学(检察方向)专业,学生在学习1年半(3个学期)之后,各项考试合格,就允许其毕业并为其颁发毕业证书。

表1显示了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和最后一个毕业年的滞留率,图2显示了各级学生不同学期的滞留率,整体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第3学期至第期下降趋势明显,平均降幅达到14%;从第期开始,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滞留率基本维持在0.1以下。学生在经过9个学期的学习之后,逐渐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拿到毕业证,致使滞留率降低。

(二)滞留率的周期变化

把开放教育的滞留率划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3至6学期,第二个周期为7至期,第三个学期为10至16学期。周期划分依据为:一般情况下3至6学期属于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所在学期,如表1所示;7至期开放教育的滞留率还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如图2所示;进入第期之后,滞留率渐趋稳定,变化较小。

第一周期处于第一个毕业年,滞留率相对较高,平均滞留率为0.49,如表1所示;第二周期,学生在继续学习了4个学期之后,毕业人数明显上升,平均滞留率降至0.13,两年时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三周期,滞留率相对稳定,平均滞留率为0.06,和最后一个毕业年的滞留率基本吻合。

远程开放教育具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学习者需要自我组织、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学习。在第一周期,学生由于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模式,再加上学习者多是有职业的人,时间相对不宽裕,导致第一周期的滞留率较高,约有50%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2]。第一周期的退学率也相对较高,约占退学学生总数的95%。第二周期,随着学校支持服务功能的加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滞留率大幅度下降。最后一个周期,随着学习年份的增多,滞留的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积极性下降,毕业学生明显减少,滞留率变化幅度较小。

三、多视点的滞留率变化趋势

分析与差异比较

(一)不同层次的滞留率变化趋势与差异比较

1. 本、专科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2002年春季之前入学的本科学生,滞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3),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开放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人数显著增多,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2002年春季的滞留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仅0.01。2002年秋季—2006年春季的滞留率渐趋稳定,没有大的波动,均在0.06以下。其中,滞留率最高的两届学生是2005年春季和2005年秋季,为0.06。2006年春季之后的本科学生滞留率上升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2006年春季之后的学生还没有超过八年的学籍有效期,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今后几年拿到毕业证书,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

200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滞留水平明显低于1999年秋季学生滞留水平,下降幅度较大。2001年春季—2007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趋于稳定,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水平达到专科滞留率的最低点,为0.03。2007年春季之后的专科滞留率和本科滞留率相类似,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是出于学籍8年有效期的原因,目前属于伪滞留阶段。

从图3的变化曲线来看,开放教育的专科滞留率要略高于本科滞留率、总体滞留率,变化也相对比较剧烈,平均高出总体滞留率3个百分点。

2. 本、专科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本科滞留率的均值为0.0721,专科滞留率的均值为0.1089。经t检验,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统计值为7.655(P

(二)不同地区滞留率的变化趋势与差异分析

1.市区和郊县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

市区的总体滞留率偏高,平均滞留率为0.12,高于总体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的水平。从图4的变化曲线来看,市区滞留率的变化曲线高于郊县滞留率和总体滞留率的变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郊县滞留率则相对平稳,2006年秋季以前的学生滞留率基本维持在0.05以下。从整体来看,市区的滞留率高于总体滞留率,总体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处于较低水平。2002年春季学生的滞留率降至最低点,滞留率为0。

2.市区、郊县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市区滞留率的均值为0.1221,郊县滞留率的均值为0.0468(见表3)。经t检验,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统计值为7.11,p值为0.00(p

(三)不同专业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比较

目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专业有40余种,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且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总人数25,549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20%;法学专业总人数16,673人,约占1999年秋季—2008年秋季总人数的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人数较少,2,000余人,但它是理科专业中招生年数较多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

1. 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变化趋势

从图5中可以看出,会计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滞留率的变化曲线起伏较大。会计学的滞留率较为稳定,起伏较小,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波动幅度较大,且变化无规律,滞留率也相应高于会计学的滞留率。滞留率最低的是2001年秋季和2002年春季法学专业,滞留率为0.01。滞留率最高的是2007年秋季和2008年秋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达到0.3。

2. 专业间滞留率的差异比较

如表4,经过t检验,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2.1,p值为0.053(p>0.05),会计学滞留率和法学滞留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学滞留率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的t检验值为3.494,p值为0.004(p

四、滞留率与相关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由于前述的各项滞留率是对同一批次的数据进行的分类统计,无法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比较学历层次、地区、专业对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借鉴统计分析方法——灰关联分析对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

(一)指标分类

将天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2002年—2008年13批次入学学生总体滞留率作为参考序列,各批次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郊县滞留率、市区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作为比较因素序列,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两组序列间的关联性,以进一步探索天津电大远程教育总体滞留率的影响因素。

参考序列:

X0(k),k=1,……,13

比较因素序列:

Xi(k),i=1,……,7,k=1,……,13

(二)数据标准化

将各批次数据除以初始批次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得到其倍数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转化数列具有可比较性, 可以将问题转向对原始数据列中各因素增长倍数进行分析对比。

(三)计算关联系数

将标准化后的总体滞留率作为母序列y0(k),将标准化后的各滞留率作为关联序列,分别计算各组关联序列与母序列间的关联系数L0i(k)=■,其中0i(k)=y0(k)-yi(k);min和max分别代表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籽是灰关联系数的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经验数据?籽一般取值0.5[4]。

(四)计算关联度

关联度:

r0i=■■L0i(k)

关联度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影响程度的大小,N为期间数量,关联度等于不同期间关联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关联度数值反映了各因子序列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关联度数值,我们可以找出影响总体滞留率的强关联因子、次强关联因子以及弱关联因子,并以此作为降低开放教育滞留率的切入点,揭示滞留规律,对强关联因子加强研究、关注,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表7显示,在影响滞留率的各项因子中,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对总体滞留率的变化影响力最大。其次为专科滞留率。不同专业的滞留率对总体滞留率变化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影响力最大的为会计学滞留率,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会计学教学水平的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最低的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说明地区滞留率这个相关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不大,在哪个地区上学并不会影响到毕业学生的质量及数量。

五、主要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总体滞留率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周期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层次、地区、专业的滞留率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差异比较,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需要我们继续挖掘[5]。

——滞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伪滞留率还是滞留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第一个毕业年所在学期也渐趋稳定,一般维持在第7学期。实践证明,学生经过7个学期的学习是比较合理的,此时第一个毕业年的伪滞留率相对较低。

——第二周期的滞留率下降速度较快。若将滞留率划分为三个流动周期,则滞留率在第二周期下降最快,下降速度为37个百分点。此时,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学习还充满兴趣,并没有失去信心,仍有充足的动力去完成学业,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本周期是降低滞留率、提高毕业率的最佳时期。进入第三周期,滞留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滞留率基本稳定,没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专科滞留率高于本科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本科滞留率和专科滞留率有显著差异,专科的滞留率明显高于本科滞留率。本科学生在经过了前期的专科学习之后,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自律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滞留率低于专科滞留率。

——市区滞留率高于郊县滞留率。通过t检验显示,市区滞留率和郊县滞留率有显著差异,市区的滞留率高于郊县的滞留率。这就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在传统上,一般情况下市区的教育质量高于郊县教育质量,滞留生也会相对较少。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采用远程开放教育方式,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郊县的学生也可以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滞留率出现了低于市区的情况。

——专业间滞留率的比较。专业滞留率相对分层次滞留率和分地区滞留率来说,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理工科代表专业,滞留率高于法学和会计学,变化曲线起伏较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多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理工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因此,开放教育理工类学生的滞留率相对较高。

——灰关联结果分析。以本科滞留率、专科滞留率、市区滞留率、郊县滞留率、法学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滞留率为相关因子,通过灰关联分析,可揭示各项因子对总体滞留率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本科滞留率为最强关联因子,其次是专科滞留率、会计学滞留率、法学滞留率。在开放教育中,应加强对本科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专业方面,加强对会计学等学科的投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二)对策思考

对策一,建立导学机制,加大支持服务力度。

研究发现,在三个流动周期中,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上升空间最大。因此,可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及早发现处于第二周期的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使这部分伪滞留生顺利毕业。

建立有效的导学机制,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其次,提高面授辅导质量。面授辅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答疑、解惑的作用,是开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为处于第二周期的伪滞留生聘请高质量的面授辅导教师,制定适合他们的特色学习计划,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增加面授课程次数,增加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

对策二,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

对影响总体滞留率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最强关联因子为本科。因此,降低滞留率,需要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水平。天津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本科生在完成了专科学习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更适合于这种远程教育模式。学校应加强对本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投入,切实加强媒体建设,提高视听、文字教材质量,为本科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策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学媒体向着多样化发展,准确、及时地向学生传递学习信息,使学生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学校应不断更新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2

关键词:肃北;小波变换 ;气温;Morlet小波变换

中图分类号: P4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气候变化及影响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它的周期性变化对本地的气候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西端,大部分位于高山地带,属西北干旱气候区,高寒半干旱气候带。气候较干燥,蒸发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光照充足。春季多沙尘天气,时有寒潮活动;入夏较迟,雨热同季,降水集中,但时有伏旱,局地有洪涝;秋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冬季大风多,有时发生雪灾。因此,分析研究本地区的气温特征及变化趋势,对该地区气候预测,保障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料来源于统计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肃北县城区观测站1973~2010年气温资料,包括:逐年平均气温、年代平均气温、四季平均气温作为基础资料。四季划分为:(3 -5月)为春季、(6 -8月)为夏季、(9 -11月)为秋季、(12 -2月)为冬季。

首先根据逐日的气温数据分别统计得到各年、以及四季的气温资料,然后对年平均气温距平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小波变换的系数,通过对小波变换系数的分析就可以判别气候资料序列中所包含的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气温变化特征[5]。从而通过分析得到肃北县气温变化的周期特征。

1.2统计方法

1.2.1 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1]

利用spss得到线性回归方程、气温5a的滑动平均[2]。通过线性回归方程y(t)=a0+a1t(t=1,2,3…n)来拟合气温序列,a0为常数, a1为回归系数,当a1为正(负)时,表示相应的气象要素在该时段内线性增加(减弱),a1×10称为气候倾向率,其单位为气象要素单位/10a。[3-4]

1.2.2小波分析法

小波变换是时间(空间)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信号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高频处时间细分,低频处频率细分,能自动适应时频信号分析的要求,小波分析优于傅立叶变换的是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所以,近些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气候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5-7]。本文利用小波分析理论,对肃北县38年来各气温时序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了气温变化的周期特征,这些特征对进一步探讨、研究肃北县气候变暖和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结果分析

2.1 年平均气温分析

通过对气温资料的统计可以看到,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气温为6.4℃,较多年平均气温7.0℃低8.6%;80年代的平均气温为6.7℃,较多年平均气温7.0℃低4.3%; 90年代的平均气温为7.3℃,较多年平均气温7.0℃高4.3%;21世纪前10年平均气温为7.6℃,较多年平均气温7.0℃高8.6%;很明显看出从7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气温一直在升高,而且增温的幅度在不断的提升,90年代气温较80年代升高0.6℃,90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这与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一致[8],21世纪的前十年,平均气温较多年平均气温增幅达到了8.6%,总体上看气温在随着年代的变化逐渐升高。

表1.肃北县1973~2010年气温变化统计(℃)

时段

70年代平均温度 80年代平均温度 90年代平均温度 21世纪前十年平均温度 多年平均温度 多年平均最高温 多年平均最低温

年 6.4 6.7 7.3 7.6 7.0 8.4 5.6

春季 7.1 7.4 8.0 8.5 7.8 10.0 6.0

夏季 17.9 18.1 18.8 19.8 18.7 20.5 16.6

秋季 6.7 6.7 7.4 7.7 7.1 9.3 4.9

冬季 -6.4 -5.3 -4.9 -4.5 -5.3 -1.5 -8.1

2.2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图1a为1973~2010年肃北县逐年平均气温距平Morlet小波变换图。由图可以明显看出肃北县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结构。小时间尺度存在着4~6a的周期性变化,年平均气温变化表现为四个高值期和四个低值期,1980~1983年、1989~1993年、1999-2002、 2008-2010年为气温高值期,1973~1979年、1984~1988年、1994~1998年、2003~2007年为气温低值期;大时间尺度存在着10~20a上的周期震荡非常明显,期间经历了气温低-高的交替。1992年以前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低值期,1992年之后表现为高值期,4a以下的尺度,气温变化呈现出的波动较大,不够明显,因此不再做分析。

2.3春季平均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图2a(略)中春季平均气温序列的线性倾向率为0.46℃/10a与年平均气温序列的线性倾向率基本相同。可以看到春季气温变化的波动性更强,这也是肃北县容易在这个时段出现霜冻、寒潮以及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7.8℃,其中高于平均值的年份有15a,低于平均值的年份有20a,1997年夏季平均气温为9.9℃,为38a中的最高值,高出历年春季平均气温27%。图中温度升高最明显的时段为1995~1997年之间,1997~2003、2009~2010年降温幅度较大,其中2009~2010年的变温幅度达到了3.5℃,为38年中变差最大的时段。2010年3月肃北县境内连续降雪,局部地方降了大雪。局部地方降雪深度达100CM以上,大雪造成的灾情为60年罕见[9]。

图2b(略)上看春季气温变化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周期: 5a和14~19a。对于5a时间尺度来说,1990年前的周期比较明显。气温变化经历了低-高-低的交替:1973 ~1980年、1986 ~1990年为低值期,1981~1985年为高值期;对于14~19a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气温变化经历了1次交替:1995年以前为低值期,1995年以后为高值期。可以看到无论是5a,还是14a~19a,2008~2010年曲线都表现为闭合的状态,这说明未来春季气温有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

2.4夏季平均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图3a(略)是肃北县城区夏季气温的小波系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夏季气温变化主要存在4a、8a、19a的震荡周期。通过分析它们存在的阶段发现:4a左右周期震荡存在于1987年以前:1973~1978年、1982-1987年为气温低值期,1979~1991年为气温高值期;1998年以后:1998~2003年、2008~2010年为气温低值期,2004~2007年为气温高值期。8a周期震荡存在于1999年以前,表现为:1973~1983年、1992~1999年为气温低值期,1983~1991年为气温高值期。19a震荡周期存在一个高低交替:1994年以前为气温低值期,1994年以后气温表现为高值期。从各个尺度的气温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夏季气温仍将持续一段时间。4a尺度情况下交替特别频繁,此处不再做分析。

2.5秋季平均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从图4(略)上看秋季气温变化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周期: 3~4a和17~18a。对于3~4a时间尺度来说,1986~2010年期间震荡周期比较明显。气温变化经历了低-高的3次交替:1986 ~1990年、1994 ~1998年、2003~2006年为低值期,1990~1993年、1999~2002年、2007~2010年为高值期;对于17~18a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气温变化经历了1次交替:1993年以前为低值期,1993年以后为高值期。3a尺度情况下交替特别频繁,此处不再做分析。

2.6冬季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图5a(略)是肃北县城区冬季气温的小波系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夏季气温变化主要存在4a、8~10a、19a的震荡周期。通过分析它们存在的阶段发现:4a左右周期震荡存在于1987年以前:1973~1978年、1982~1987年为气温低值期,1979~1991年为气温高值期;1998年以后:1998~2003年、2008~2010年为气温低值期,2004~2007年为气温高值期。8~10a周期震荡存在于1973~2009年之间,表现为:1973~1983年、1993~2001年为气温低值期,1984~1992年、2002~2009年为气温高值期。19a震荡周期存在一个高低交替:1988年以前为气温低值期,1988年以后气温表现为高值期。从各个尺度的气温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冬季气温将进入降低趋势里。4a尺度情况下交替特别频繁,此处不再做分析。

3结论

近38a肃北城区气温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以21世纪前十年升高幅度最明显(2000~2010年),20世纪90年代次之,70、80年代平均气温均低于历年平均气温。

38a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系数为正,说明气温随着时间具有上升趋势,1988年以前年平均气温距平大多为负值,之后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正的时间明显增多;年平均气温距平在4~6a、10~20a上的周期震荡非常明显。

四季当中,各个季节平均气温距平值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平均气温序列的线性倾向率最大为0.68℃/10a,冬季次之为0.54℃/10a,春季0.46℃/10a,秋季最小为0.44℃/10a,这说明夏季气温升高最明显,其后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

近38年年平均气温存在4~6a、10~20a的周期震荡,春季气温存在5a和14~19a的周期,夏季气温在4a、8a、19a尺度周期明显,秋季气温存在3~4a、17~18a、两个显著周期,冬季气温存在4a、8~10a、19a三个周期。

通过对四季气温距平各个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肃北城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夏季气温将持续升高,春季、秋季、冬季气温有可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卞韬, 连志鸾. 石家庄地区近46 a温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 2008年2期.

[2]汪婷 沈玉峰 孙首华 钱钰林 1961—2008年昆山市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 第5期.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8-63.

[4]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8-30.

[5]尤卫红,段旭,杞明辉.连续小波变换在云南近百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高原气象》,1999年01期.

[6]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倪林,张国栋,邹良超,肖尚斌.武汉近60年冬季气温和夏季降雨量变化的小波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3期.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3

关键词 气温;气候变化;小波变换;青海玉树;1971―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179-05

Analysis 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 Yushu Area from 1971 to 2015

WEI Yong-liang HAN Fang-xin YANG Yong-shou

(Yushu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Yushu Qinghai 815000)

Abstract Aiming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temperature in Yushu area in recent 45 years,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decade,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temperatur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1971-2015. The periods of annual and seasonal temperature in Yushu area were also analyzed by us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temperature increased with a tendency of 0.437 ℃/10 a,the increased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about 2 ℃;in Yushu area,climate change had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the temperature rising rate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were 0.279,0.397,0.460,0.591 ℃/10 a,spring warming rate was the lowest,winter heat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Monthly warming rate was in rising trend,the maximum monthly averag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ppeared in December during the recent 45 years,with a total of raising temperature 3.2 ℃,and the second was in November;the minimum monthly averag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ppeared in October,and the second was in May.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Yushu area changecl suddenly from low to high in 1997,the significance level reached 0.01. The temperature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changecl suddenly in 1994,1994,1993 and 2002,the annual and seasonal temperature showed a main periodicity of 22 years.

Key words temperature;climate change;wavelet transform;Yushu Qinghai;1971-2015

近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区域局地响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丁一汇等[2]对中国近百年来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王绍武等[3]给出了中国近100年温度序列,1880―1996年增温为0.44 ℃/100年,显著高于过去对中国气候变暖的估计值0.09 ℃/100年。王遵娅等[4]揭示了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近1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总趋势基本一致,全国气温上升了0.4~0.5 ℃,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中国20世纪初为冷期,之后逐步回升,到1940―1949年间达到最暖,之后又迅速变冷,且持续到70年代,然后再次出现了回升。郭志梅等[5]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呈十分明显的增温态势,冬季增温比夏季更加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温大多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暖突变。唐国利等[6]利用1957―2000年气温资料研究发现南京地区的平均温度有明显的增温趋势,其中冬季的增暖趋势最大,而夏季呈下降趋势。在过去的50年中,玉树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温度的变化趋势呈明显增加趋势[7]。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玉树地区的气温发生了相对应的变化,有必要了解气温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因此笔者选取玉树地区6个代表站近45年(1971―2015年)的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研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K检验[8],分析了玉树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用小波变换方法[8-11]分析了玉树地区年际、季节气温的周期变化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均匀分布在玉树地区内的6个雨量站作为代表性站点,6个代表性站点分别为玉树站、囊谦站、杂多站、曲麻莱站、治多站、清水河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取站点1971―2015年45年同期日平均气温资料作为研究资料。文中所指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小波变换等方法以及其他数理统计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对玉树地区1971―2015年45年的气温进行趋势分析;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检验气温变量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判断突变点发生的位置,据此可直观而准确地确定发生突变的年份;利用小波变换对玉树地区1971―2015年45年平均气温进行细化分析,得到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升降交替规律,再利用小波方差确定序列的主周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

2.1.1 年代际变化。玉树地区年代际平均气温阶段性变化非常明显(图1),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年均气温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更为显著。21世纪00年代与2011―2015年年均气温一致,均为1.1 ℃,比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年均气温分别增加了1.4、1.3、1.0 ℃。分别对6个站的年代际变化进行分析,得到玉树市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呈增加趋势,在00年代年平均气温升至最高,为4.6 ℃,00年代至2011―2015年呈降低趋势;杂多县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玉树地区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年均气温呈持续增加的趋势,00年代与2011―2015年年均气温一致;囊谦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和称多清水河的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呈升高的趋势。

2.1.2 年际变化。图2为1971―2015年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变化,可以看出,1971―1997年为年平均气温偏低期,其中只有1984年、1988年、1994年、1996年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0.3 ℃);1998―2015年为年平均气温偏高期,其中只有2000年的平均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年均气温最高为1.9 ℃,在2009年出现,最低为-1.1 ℃,出现在1983年和1997年,两者相差3.0 ℃。从总的气候趋势看,玉树地区年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437 ℃/10年,45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2.0 ℃。

分析玉树地区6个代表站1971―2015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得到玉树地区6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治多县、曲麻莱县、囊谦县、称多清水河、杂多县以及玉树市的倾向率分别为0.468、0.451、0.415、0.461、0.457、0.355 ℃/10年,45年来各县站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2.11、2.03、1.87、2.08、2.06、1.60 ℃;其中治多县的升高趋势最大,其次为称多清水河,然后分别为杂多县、曲麻莱县、囊谦县,玉树市的升高趋势最小。

2.1.3 气温的季节变化。由表1和图3可以看出,玉树地区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秋、冬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279、0.397、0.460、0.591 ℃/10年,近45年来各季的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1.26、1.77、2.07、2.66 ℃,其中春季的升温率最小,冬季的升温率最大。

气温在各年代间变化也不一致,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四季的平均气温均为偏低期,90年代的增温主要出现在春季,平均气温较70年代和80年代增加了0.6、0.8 ℃。进入21世纪后各季节均在增温,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平均气温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2.1 ℃,其次是秋季和夏季的增温,平均气温分别较90年代增加了0.8、0.7 ℃,春季的增温趋势最小,平均气温较90年代增加了0.2 ℃。2011―2015年代春季和夏季的平均气温与00年代持平,秋季平均气温较00年代升高了0.1 ℃,冬季平均气温较00年代降低了0.4 ℃。从总体来看,近45年间秋冬两季变暖最为明显,但是各年代间其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也不尽一致。进入90年代以后,春季的增加趋势较为显著,而进入21世纪之后,冬季的增温趋势最为显著。

从图3a可以看到,1971―1990年为气温偏低期,其中只有1972年、1979年、1984年的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0.8 ℃);1991―2002年为平均气温持平期,在多年平均值上下波动;2003―2015年为气温偏高期,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春季最高平均气温为2.7 ℃,在1999年出现;最低平均气温为-0.7 ℃,出现在1990年,两者相差3.4 ℃。

从图3b可以看到,1971―1997年为气温偏低期,其中只有1972年、1979年、1988年、1989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96年的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9.6 ℃);1998―2015年为气温偏高期,其中只有2015年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夏季最高平均气温为11.3 ℃,在2010年出现;最低平均气温为7.8 ℃,出现在1976年,两者相差3.5 ℃。

从图3c可以看到,1971―1987年为气温偏低期,其中只有1974年、1975年的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0.5 ℃);1988―2002年为平均气温持平期,在均值上下波动;2003―2015年为气温偏高期,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秋季最高平均气温为2.4 ℃,在2015年出现;最低平均气温为-2.1 ℃,出现在1972年,两者相差4.5 ℃。

从图3d可以看到,1971―2000年为气温偏低期,其中只有1987年、1994年、1999年的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9.7 ℃);2001―2015年为平均气温偏高期,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冬季最高平均气温为-6.9 ℃,在2006年出现;平均最低气温为-12.2 ℃,出现在1983年,两者相差5.3 ℃。

2.1.4 气温的月变化。表2为玉树地区1971―2015年各年代各月气温距平变化及变化倾向率。从表2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各月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90年代3―7月以及11月的平均气温为正距平,其余均为负距平;00年代和2011―2015年代各月的平均气温均为正距平。说明玉树地区3―7月以及11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持续升高,其余月份自进入21世纪气温持续升高。

从气候变化趋势看,玉树地区各月(1―12月)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05、0.595、0.293、0.298、0.280、0.374、0.466、0.351、0.487、0.203、0.691、0.706 ℃/10年,玉树地区各月气温均呈升高趋势,近45年来各月平均气温增温最大的月份是12月,共增温3.2 ℃,其次是11月;增温最小的月份是10月,其次是5月。

2.2 突变检验

2.2.1 年平均气温的突变检验。图4为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突变的Mann-Kendall检验,从图4中的UF曲线可以得到,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有一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上升趋势在90年代中期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临界线0.05,21世纪之后远远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临界线0.001。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正序列曲线UF和反序列曲线UB 2条曲线在1997年相交,说明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时间90年代后期的上升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并且是在1997年开始的。利用滑动t检验的结果与Mann-Kendall检验结果一致,结果显示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是1997年发生突变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1。

2.2.2 季节平均气温的突变检验。从图5中的UF曲线可以得到,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玉树地区各季的平均气温均有一明显的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的上升趋势在90年代中期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临界线0.05,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后远远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临界线0.001;春季和冬季的上升趋势在21世纪00年代中期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临界线0.05。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各季的正序列曲线UF和反序列曲线UB 2条曲线分别在1994―2000年、1994年、1993年以及在2002年相交,再利用滑动t检验对上述的检验结果进行检验,春季平均气温的t统计值极大值出现在1994年,说明玉树地区春季在21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上升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并且是在1994年开始的。夏、秋、冬季的滑动t检验的结果与Mann-Kendall检验结果一致。

2.2.3 月平均气温的突变检验。利用M-K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玉树地区各月的平均气温进行检验得到,1―9月以及11月和12月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5的检验,其中5月、6月以及12月的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1的检验,7月、8月、9月以及11月的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01的检验;10月突变不明显,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2.3 年以及各季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特征

用小波变换方法对45年来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图6)进行了分析,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在近45年变化过程中存在2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在2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年平均气温发生了由气温偏低到偏高的变化过程,突变的时间约为1997年左右。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小波系数方差存在1个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尺度是22年,说明22年左右周期是年平均气温的主周期。

用小波变换方法对45年来玉树地区四季的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玉树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在近45年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期内玉树地区气温存在3年以及2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在3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气温发生了由偏高偏低……6次交替循环过程;在2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平均气温发生了由气温偏低到偏高的变化过程,突变的时间在1995年左右。玉树地区春季平均气温的小波系数方差存在2个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尺度是3年和22年,其中第一峰值为22年,说明22年左右周期是春季平均气温的主周期。玉树地区夏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在近45年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期内玉树地区气温存在5年以及2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在5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气温发生了由偏高偏低……6次交替循环过程;在2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平均气温发生了由气温偏低到偏高的变化过程,突变的时间在1994年左右。玉树地区春季平均气温的小波系数方差存在2个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尺度是5年和22年,其中第一峰值为22年,说明22年左右周期是夏季平均气温的主周期。玉树地区秋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在近45年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期内玉树地区气温存在2年以及2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在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气温发生了由偏低偏高……14次交替循环过程;在2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平均气温发生了由气温偏低到偏高的变化过程,突变的时间在1995年左右。玉树地区秋季平均气温的小波系数方差存在2个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尺度是2年和22年,其中第一峰值为22年,说明22年左右周期是秋季平均气温的主周期。

玉树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在近45年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期内玉树地区气温存在4年以及2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在4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气温发生了由偏低偏高……5次交替循环过程;在22年左右长的时间尺度变化层次上,平均气温发生了由气温偏低到偏高的变化过程,突变的时间在1995年左右。玉树地区秋季平均气温的小波系数方差存在2个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尺度是4年和22年,其中第一峰值为22年,说明22年左右周期是秋季平均气温的主周期。

3 结论与讨论

(1)玉树地区年代际平均气温阶段性变化非常明显,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年均气温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9 ℃,在2009年出现,最低为-1.1 ℃,出现在1983年和1997年,两者相差3.0 ℃。玉树地区年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437 ℃/10年,45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2.0 ℃。

(2)玉树地区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秋冬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279、0.397、0.460、0.591 ℃/10年,近45年来各季的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1.26、1.77、2.07、2.66 ℃,其中春季的升温率最小,冬季的升温率最大。玉树地区各月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近45年来各月平均气温增温最大的月份是12月,共增温3.2 ℃,其次是11月;增温最小的月份是10月,其次是5月。

(3)玉树地区年平均气温是1997年发生突变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1。玉树地区四季的平均气温分别是1994年、1994年、1993年以及在2002年发生突变的。玉树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以及四季平均气温的主周期是22年左右的周期。

4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2]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19-26.

[3]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近百年中国气温序列的建立[J].应用气象学报,1998,9(4):392-401.

[4]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5]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448-454.

[6] 唐国利,丁一汇.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J].大气科学,2006,32(1):56-68.

[7] 扎西尼玛,陈付统,娜吉.玉树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J].青海气象,2009(4):21-24.

[8]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43-106.

[9] 胡增臻,石伟.小波变换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气科学,1997,21(1):58-72.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4

21日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4%、7.5%和7.3%,呈现总体放缓态势。那么李总理“中国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目标”怎么实现?

在第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后,管理层就有动作,上周发改委批复了3条铁路,总投资近1000亿元;22日国家发改委一天批复8个基建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包括3条铁路,5家机场。因此,在习时代已经完成了前两年初始阶段人事调整、宏观政策制定之后,就会主抓经济。GDP是过去,PMI是当下,最新公布的10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回升至50.4%,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创三个月新高,所以,经济不必担心。

经济没有问题,政治大事件四中全会已经兑现,股市大事件沪港通迟迟没有确定,本周深指没有创造奇迹形成MACD双底再度走强态势,股指继续震荡回落了一周,接下来何去何从?

10月份新股最大申购日是24日周五,新股游戏这次继续,一点新意没有,从公布之日起,一路下跌,申购第一日23日更是大跌,打压逼迫那些羡慕新股上市连板翻倍投资者不得不低价卖出或者割肉。10月新股申购预计冻结资金或达9000亿,其中二级市场中低价卖出或者割肉去申购、解冻后还要回流到二级市场上的那部分资金,超级主力岂能不眼馋,岂能放过他们。所以,暖场表演最后技术上反抽阶段,超级主力还要上拉一下指数,吸引他们进场接棒,然后再跳水杀跌,进入倒春寒,迎接注册制到来。

新股游戏作用,五大股指没有出现先反抽DIF极度逼近MACD,然后在上证本组合临界点第十日(24日)DIF反身向下,从MACD附近腾空而下走势;而是选择了在10月申购前连续下跌,DIF直接和MACD分道扬镳,上证MACD从10月13日死叉之后运行到本周五已经是第十个交易日,本组合周期结束,到了新老组合周期的临界点,本周五又是新股申购最大日,结合新股游戏,新组合周期开始阶段将会运行反抽上涨阶段。创业板10月23日已经出现向下跳空缺口,五大股指均向下击穿10周线,深指击穿幅度最大,所以,这次反抽新股游戏带来的反弹空间和反弹时间,我们都不要抱太大希望,向上反抽空间到深指10周线已经很强势了。

本轮从7月底以来的上涨,没能攻打上证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形成的双高点平台,从技术上来看,确实不够技术。不过时间到了,空间没到,我们一定要服从市场,顺应市场。紧接着,10月最后一周,三季度业绩和年报业绩不好的个股都要最后亮相,这给市场也带来压力,另外,注册制已经敲定年底推出,紧接着两个月内注册制信息将会越来越密接轰炸市场,倒春寒寒气逼人。好好静下心来,为习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注册制改革”第一轮大行情做好充分准备。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5

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力做好春季教育教学安全检查工作

春季开学工作刚刚开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春季教育教学安全检查,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体师生人身安全,校园财产安全,兴平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党组书记、局长张文辉担任,负责教育系统安全大检查的全面工作,副组长由教育局党组书记胡保民担任,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工作,成员由市教育局副局长、纪检书记、督导室主任、各科室科长和安全科组成,层层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要求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和任务,鉴定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安全检查落到实处。

二、周密安排布暑,提前动手,及时下发通知

在春季开学之初,为了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最大限度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兴平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高中、初中、乡镇(办)教委,局直单位、民办学校(幼儿园)立即开展安全大排查,内容如下:

1、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2、校级领导对校园围墙、厕所、房屋、线路、用水、用电、化学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彻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3、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摸底排查,严禁学生上网,教育学生拒进网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学校派专人加强对学生放学路队的护送。

4、各校要加强、加大门禁制度,来人登记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

5、各教委要加大对教学点及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定时定期进行安全排查。

6、继续加强春季各种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7、各校要及时鉴定目标责任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

8、各基层学校领导务必高度重视,把安全工作查细查实。

三、结合近期校园暴力伤害案,出台许多安全防范措施

针对近期全国各地接连发生校园暴力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领导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实际,出台许多安全防范措施。

1、市教育局成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实行局领导包片,科室包乡镇(学校)的工作责任,安全科总牵头、秘书科总协调、各包抓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各负其责的一览表(附后)。

3、加大、加强门禁制度、来人登记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

4、关闭全市所有民办幼儿园,要求立即整改。

5、建立健全“三防”体系即“人防、物防、技防”。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6

关键词:鄂北岗地;参考作物蒸散量;降水量;干湿指数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5085305

Variation tendency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in the recent 54 years

LI Xinyao1,SUN Xiaozhou1,2

(1.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resources,CAS.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eight weather stations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from 1960 to 2013,the values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and drywet index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enmanMontecito equation recommended by the FAO,and the variation tendency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index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MannKendall test and Morlet wavelets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drywet index has increased slowly with a rate of 0038/10a from 1960 to 2013,and the drywet condition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2)the drywet index is the highest in summer,followed by spring and autumn,and the lowest in winter;(3) the drywet index has an abrupt change from 1980 to 1981;(4) the drywet index has three periodicities of 3~6 years,8~15 years,and 17~25 years,and the primary periodicity is 13 years;and (5) the drywet index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wind speed,and sunshine time,and precipitation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o cause the variation of drywet index.

Key words: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precipitation;drywet index

由气候异常所引起的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布局产生重大影响[1]。基于此,许多学者对我国不同时空尺度的干湿状况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25],而对于南方尤其是一些特殊区域(如气候过渡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鄂北岗地位于湖北省北部、汉江中游,包括今襄阳市管辖的襄州区北部、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北部和随州市西部等地区,面积7 238 km2,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 ℃~16 ℃,年均降水量750~950 mm,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该地处于湖北省北部低平的“南襄隘道”,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6大农业生态功能区之一[6]。鄂北岗地也是有名的“旱包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环境比较恶劣[7]。因此研究鄂北岗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湿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为该地及时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原始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气象局。选取鄂北岗地及其附近老河口、谷城、南漳、襄阳(市区)、枣阳、宜城、随州、钟祥等8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逐日的气象资料(图1),具体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水量等气象数据。依次计算各站点54年的年平均及春(3月-5月)、夏(6月-8月)、秋(9月-11月)、冬(12月及次年1月、2月)四个季节平均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及降水量。

图1 研究区气象站点分布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1.2 研究方法

1.2.1 干湿指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

当前关于气候干湿状况国内外有很多研究理论和方法,但以干湿指数应用最广[812]。干湿指数以大气水分平衡方程为基础,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地区的干湿状况,其定义为:

W=P/ET0

(1)

式中:W为干湿指数;P为降水量(mm/d);ET0为参考作物蒸散量(mm/d)。

一般采用中国干湿气候分区的标准划分干湿等级[13]:W10为湿润地区。

确定干湿指数的关键在于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本文采用FAO推荐的 PenmenMontecito模型[14]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FT0=0408Δ(Rn-G)+γ900T+237u2(es-ea)Δ+γ(1+034u2)

(2)

式中:ET0为参考作物蒸散量(mm/d);Δ为饱和水汽压曲线斜率(kPa/℃);Rn为地表净辐射(MJ/(m2・d));G为土壤热通量(MJ/(m2・d));γ为干湿表常数(kPa/℃);T为日平均气温,这里由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得到(℃);u2为2 m高处风速(m/s);es为饱和水汽压(kPa);ea为实际水汽压(kPa)。

1.2.2 气候倾向率

利用气候倾向率[11]分析干湿状况的线性变化趋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Y(t)=a+bt

(3)

式中:Y(t)为气候要素序列;t为时间序列;a为经验系数,可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b为趋势变化率,当b为正(负)表示气候要素有增加(减小)趋势,10b为气候要素10 a的变化速率。

1.2.3 MK突变检验

本文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以下简称MK突变检验)[15]对鄂北岗地干湿指数进行突变分析。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说明,还可以分析突变发生的时间节点。进行MK突变检验的关键是绘制突变判别曲线。在突变判别曲线中,若UF大于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反之则呈下降趋势;当曲线超过置信水平时,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如果UF和UB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位于置信区间内,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即是突变开始的时刻。

1.2.4 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能清晰地揭示出隐藏在时间序列中的多种变化周期,充分反映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中的变化趋势,因而在信号处理、数值分析、水文学和大气科学等众多非线性科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18]。本文采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周期变化规律。

对于时间序列函数f(t),其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

Wf(a,b)=1a∫+∞-∞f(t)Ψ*t-badt

(4)

式中:Wf(a,b)为小波变换系数;a为伸缩尺度;b为平移函数;Ψ * 是Ψ的复共轭函数。在实际应用研究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所需的基小波函数。

将小波系数的平方值在b域上积分,就可以得到小波方差,即

Var(a)=∫+∞-∞|Wf(ab)|2db

(5)

小波方差随尺度a的变化过程,称为小波方差图,它能反映信号波动的能量随尺度a的分布。因此,小波方差图可用来确定信号中不同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和存在的主要时间尺度,即主周期。

2 结果分析

2.1 干湿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指数在0.66~177之间变化,多年均值为121,并且总体上呈现出缓慢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038/(10a)。从干湿指数的累积距平曲线来看,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指数经历了一次从下降到上升的过程:以1980年为界,前期干湿指数累积距平值呈现下降的趋势,后期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且2005年以后,其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

从图3来看,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参考作物蒸散量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7538/(10a),最大值为94733 mm(出现在1966年),最小值为60072 mm(出现在1989年),平均值为75283 mm;而从降水量的变化来看,1960年-2013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度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1393/(10a),最大值为1 13890 mm(出现在1964年),最小值为62156 mm(出现在1966年),平均值为89739 mm。即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和总量均大于参考作物蒸散量。

图2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累积距平值

Fig.2 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and accumulate anormaly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图3 鄂北岗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

Fig.3 Interannual variation trend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2.2 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由于气温、降水、风速、光照时间及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季节分配的不均匀性,必然导致不同季节的干湿指数存在差异。

由图4可以看出,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季节分异比较明显,其中,夏季干湿指数最大,多年平均值为152;春秋次之,分别为121和127,相比夏季各低031和025;冬季干湿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值为068,约为夏季的45%。而同一时期,鄂北岗地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变化特征,这与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夏季和冬季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夏季干湿指数的变化尤为明显,其线性倾向率为0157/(10a),而冬季变化并不明显,其上升速率为0031/(10a);春季和秋季的干湿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两者的下降速率分别为-0083/(10a)和-005/(10a)。这表明,鄂北岗地近54年来夏季的气候最湿润,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一年中夏季的降水量最大,其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率约为44%;春秋两季的气候也较为湿润,其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率分别为23%和25%;冬季的气候最干燥,原因是冬季降水稀少,其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率不足8%,并且小于其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

图4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

Fig.4 Variation trend of seasonal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2.3 干湿指数的突变检验

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干湿指数序列进行MK突变检验,结果见图5。可以看出,UF曲线分布在-1~165之间,其中,1960年-1962年UF0,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1963年-2013年序列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没有超过置信水平005的临界线。这说明,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的干湿状况有所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在置信区间内,UF曲线与UB曲线存在多个交点,集中分布于1963年-1980年。 而累积距平分析结果显示,以1980年-1981年为界,干湿指数累积距平曲线经历了下降―上升的变化过程。结合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判断在1980年左右鄂北岗地干湿指数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根据图3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显见这种突变是由于1980年以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造成的。

图5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MK突变判别曲线

Fig.5 MannKendal mutation test curve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2.4 干湿指数的周期变化分析

采用Matlab7的Morlet小波分析程序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的干湿指数变化进行周期分析,得到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图(图6(a))和小波方差图(图6(b))。在小波系数实部等值曲线中,正值区域代表干湿指数相对偏大,负值区域代表干湿指数相对较小,小波系数实部为零则对应着突变的开始。

由图6(a)可以看出,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的干湿指数变化过程表现出多时间尺度的特征,主要存在3~6 a、8~15 a和17~25 a等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在17~25 a的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实部分别存在3个低值中心和3个高值中心,即干湿指数经历了干-湿交替的准3次震荡;在8~15 a的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分布比较密集,干湿指数同样经历了由干到湿、由湿到干的多次震荡,并且最近一次震荡等值线没有闭合,据此可以推测鄂北岗地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较干时期;而在3~6 a的时间尺度上,干湿指数则表现出更多次的连续周期变化,由于其波动能量相对较小,干湿变化并不明显。在小波方差图中,在3 a、5 a、13 a、18 a存在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对应的时间尺度为13 a,说明13 a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为干湿指数变化的第一主周期;而18 a、5 a、3 a则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主周期,这4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干湿指数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

图6 鄂北岗地干湿指数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和小波方差

Fig.6 Contour map of the real part of Morlet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wavelet variances of drywet index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2.5 干湿指数的影响因子分析

由干湿指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地区的干湿指数受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的共同支配,而参考作物蒸散量又受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探讨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与干湿指数之间的关系,在SPSS19统计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干湿指数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见表1。

通过计算干湿指数与各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表1),发现干湿指数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呈负相关,即气温越高、风速越大、日照时间越长,干湿指数越小,其中干湿指数与日照时间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559(通过95%的置信水平检验),表明日照时间对干湿指数有较大影响。干湿指数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干湿指数与降水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969,并且通过了99%的置信水平检验,表明降水量是导致干湿指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干湿指数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仅为0365,表明相对湿度对干湿指数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

表1 鄂北岗地多年平均干湿指数与各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

Tab.1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nnual average drywet

index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Hillock Area of northern Hubei

气象因子 气温 风速 相对湿度 日照时间 降水量

偏相关系数 -0.378* * -0.234* 0.365* -0.559* 0.969* *

注:*与* *指分别通过0.05与001的置信度检验。

3 结论及讨论

3.1 结论

(1)1960年-2013年鄂北岗地干湿指数平均值为121,总体上呈缓慢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038/(10a)。干湿指数的累积距平值经历了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过程。同期参考作物蒸散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降水量有小幅度的增加。

(2)从干湿指数的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干湿指数最大,多年平均值为152,并且出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冬季的干湿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值为068,其上升趋势并不明显;春季和秋季的干湿指数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21和127,并且都有减小的趋势,分析发现降水的季节性分异是造成干湿指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3)对干湿指数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发现干湿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的置信水平检验。在1980年左右,干湿指数发生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

(4)通过对干湿指数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干湿指数变化过程主要存在3~6 a、8~15 a和17~25 a等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而3 a、5 a、13 a和18 a等4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干湿指数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其中13 a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为干湿指数变化的第一主周期。

(5)干湿指数的大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降水量是导致干湿指数变化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影响有限。

3.2 讨论

通过对鄂北岗地1960年-2013年干湿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干湿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为0038/(10a),干湿指数的上升是由参考作物蒸散量下降和降水量增加共同引起的,其下降和上升的速率分别为-17538/(10a)和 1393/(10a),但二者的作用范围和对于干湿指数变化贡献大小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表现出一定的负向相关性,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这是因为参考作物蒸散量和降水量都受到太阳辐射、行星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甚至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形成演变的过程十分复杂。

干湿状况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布局,只有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才能及时制定科学有力的措施,从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俊芳,郭建平,徐精文,等.基于湿润指数的中国干湿状况变化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1824.( ZHAO Junfang,GUO Jianping,XU Jingwen,et al.Trends of Chinese drywet condition based on wetness index[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8):1824.(in Chinese))

[2] 张永,陈发虎,勾晓华,等.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PDSI数据[J].地理学报,2007(11):11421152.(ZHANG Yong,CHEN Fahu,GOU Xiaohua,et al.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asonal dryWet changes over the northw estern china:based on PDSI[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11):11421152.(in Chinese))

[3] 王莺,李耀辉,姚玉璧,等.石羊河流域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资源科学,2013(10):21122120.(WANG Ying,LI Yaohui,YAO Yubi,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surface humidity change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13(10):21122120.(in Chinese))

[4] 蒋冲,王飞,穆兴民,等.气候变化对渭河流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Ⅰ)―地表干湿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4):3036.(JIANG Chong,WANG Fei,MU Xingmin,et al.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Wei River Basin(Ⅰ)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Condition[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4):3036.(in Chinese))

[5] 孙斌,高志海,王红岩,等.近30年京津风沙源区气候干湿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1):164170.(SUN Bin,GAO Zhihai,WANG Hongyan,et al.Dry/Wet variation of BeijingTianjin dust and sandstorm source region during 19812010[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4(11):164170.( in Chinese))

[6] 余华强,罗敬东,张耀华,等.鄂北岗地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保护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658.(YU Huaqiang,LUO Jingdong,ZHANG Yaohua,et al.On the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illock Area in the North of Hubei[J].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1):5658.( in Chinese))

[7] 袁本华.鄂北岗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5(2):5557.(YUAN Benhua.Discuss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upland of Northern Hubei[J].Hubei Social Sciences,2005(2):5557.( in Chinese))

[8] 苏秀程,王磊,李奇临,等.近50年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1):104116.(SU Xiucheng,WANG Lei,LI Qilin,et al.Study of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4(1):104116.( in Chinese))

[9] 吴绍洪,尹云鹤,郑度,等.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5,35(3):276283.(WU Shaohong,YIN Yunhe,ZHENG Du,et al.Aridity/Humidity status of land surface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5,35(3):276283.( in Chinese))

[10] 裴彬.近3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湿状况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9):9094.(PEI Bin.Climat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aridity/humidity status in Gansu Province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9):9094.( in Chinese))

[11] 张亚宁,张勃,卓玛兰草,等.1960-2008年黑河流域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2(5):838846.(ZHANG Yaning,ZHANG Bo,Zhuoma Lancao,et al.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drywet conditions in the Heihe RiverBasi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08[J].Arid Zone Research,2012(5):838846.(in Chinese))

[12] 刘劲龙,徐刚,杨娟,等.近55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干湿变化趋势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38143.(LIU Jinglong,XU Gang,YANG Juan,et al.Climatic variations of dryness and wetness in Sichuan Basin during 19552009[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3(1):138143.(in Chinese))

[13] 张方敏,申双和.中国干湿状况和干湿气候界限变化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4):574579.(ZHANG Fangmin,SHEN Shuanghe.A study on dry/wet conditions and changes of dry/wet climate boundary in China[J].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2008(4):574579.(in Chinese))

[14] 孙小舟,封志明,杨艳昭.西辽河流域1952年-2007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J].资源科学,2009(3):479484.(SUN Xiaozhou,FENG Zhiming,YANG Yanzhao.Change tendency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Xiliaohe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09(3):479484.(in Chinese))

[15]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WEI Fengying.Modern Climatic Statistical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Technology[M].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2007.(in Chinese))

[16] 潘雅婧,王仰麟,彭建,等.基于小波与R/S方法的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J].地理研究,2012(5):811820.(PAN Yajing,WANG Yanglin,PENG Jian,et al.Precipitation change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R/S analysis[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5):811820.(in Chinese))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7

五星电器浙江地区各门店在虎年春节期间均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从元旦过后的第二周算起,至春节假期结束,整体销售与2009年同期相比较,实现了超过200%的增长。其中,绍兴、金华等二、三级城市市场增长近300%。

根据五星浙江地区的销售数据,再结合我拿到的第三方机构的《浙江地区春节家电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我们可以总结出虎年春节零售市场的一些特点,以及2010年市场走势的一些端倪。

一线城市疲软,二、三级市场蕴藏潜力

从单一市场的春节前连续数周的销售曲线来看,以杭州为代表的一级市场,“峰值”与“谷值”之间的差距,远小于绍兴等二、三级城市。而且在春季旺季后期,二、三级城市场的爆发力普遍强于一级市场。

另外,在春节假期期间,五星浙江地区的二、三级市场门店日均销售,能够连续数天超过五星在杭州市区的旗舰店的销售。这一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一级市场日常竞争激烈,高频次的促销大战所造成的“疲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村这巨大的消费市场,在春节期间得以集中而迅猛的爆发,加之国家推动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性政策影响,二、三级市场潜力巨大。

品类销售集中,商场冷、热半边天

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选购清单中包括电火锅、取暧器、豆浆机等生活类小家电的占38%,排第一位,紧随其后的第二位则是彩电,占比35%,再其次是手机、电脑等3C类产品,而空调、冰箱、厨房电器排到倒数后三位。春季销售旺季,品类格局呈冷、热参半的现象。走访一些家电商场,也能经常看到一边熙熙攘攘,而另一边门可罗雀的场景。

分析认为,春节消费形态整体属“改善型”消费,刚性需求下降明显,而“改善型”消费的表现则集中在更新、更换频次较高的家电品类上,包括小家电、手机、数码类产品,另外,追求屏幕越来越大的液晶电视也一直是消费者“改善”的焦点产品。

消费动机多元,家电更亲近生活

由于刚性需求量占比的大幅下降,促使整个消费需求更显多元。调研显示,新添、换新需求占比23%。此类消费基本以大家电居多,其电约占到7成;另有19%消费者是随机产生购买行为,这一类消费者主要是购买生活类电器及手机、数码等3C商品;

值得关注的消费动机是“送礼”,春节期间购买家电作为礼品的占比近20%。虽然主要购买的仍是手机、数码3C类小件商品,但仍有约2成以上的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大件、高金额商品作为礼品,且整体占比较往年翻了一番还多。

随着更多的时尚、科技元素融入到家电之中,家电商场也逐步从除了销售冰冷的彩电、冰箱等传统大家电的场所,演变成产品线越来越丰富、选择面更广泛的一般性生活消费场所。

服务备受关注,但依然是软肋

商品、价格、服务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核心关注点。春节旺季期间,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度明显下降,非常在意价格以及促销活动的消费者仅占比18%,这一数据不及平时的一半。有行业人士推测,春节旺季的毛利要比其它节假日高到2%-5%;在消费者淡化对价格、促销关注的同时,对现场服务、售后服务就变得格外重视。

调研显示,春节旺季对零售商家总体服务很满意的仅为47%,半数未及。对送货、安装服务需求调研的结果是:接近80%的消费者希望能在2天以内送货、安装到位。13%的消费者表示,春节期间,比较在意商场员工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不希望春节购物过程中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上述数据表明,春节是消费者对商家服务最为关注的节点。然而,受春节休假、民工返乡、物流量减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服务质量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零售业乃至整个服务流通业。虽然每年春前节,企业都会做足预案,然而服务在春节期间成“软肋”,己是不争的事实。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8

为了引导消费,激发节日冲动性消费,并且要想在五一期间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和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效应,提升__商城的企业形象及以文经商的特点,__应该举办与节日相应的各种活动,推出文化营销,使营销过程与文化享受有机结合起来,使消费者在享受多元化服务的同时,增加随机消费的欲望.从本质上区别与其他商家大同小异的一味让利打折手段来带动假日消费,真正意义上从社会角度提升__的形象,树立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来吸引消费者,笼络高层次的消费群体,展现名店风范.拟策划以下“繁花似锦五月天,欢乐假期乐无限”五一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系列活动主题

1.五月购物赠大礼,欢乐假期全家游.

2.心系千千结,十万爱情大展示.

3.迎五一旅游大礼回馈会员.

4.春季时装周.

5.打折促销活动.

6.印制__商城《精品购物指南》春季版一期.

二、活动时间

1.五月购物赠大礼,欢乐假期全家游:20__年5月1日——5月5日

2.心系千千结,十万爱情大展示:20__年5月1日——5月5日

3.迎五一旅游大礼回馈会员:20__年5月1日——5月7日

4.春季时装周:20__年5月1日——5月5日

5.打折促销活动:20__年5月1日——5月7日

三、系列活动范围

__商城及八一店、__购物广场及北园店.

四、系列活动内容

(一)五月购物赠大礼,欢乐假期全家游.

活动内容:

为在五一黄金周提升__商城人气,创造销售佳绩,特举办“五月购物赠大礼,欢乐假期全家游”即购物赠五一情侣、全家旅游套票活动.

实施细则:

①5月1日——5月5日,凡当日累计消费正价商品满__元凭__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旅游两人情侣套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②凡当日累计消费正价商品满__元凭__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全家旅游标准套票(限三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③凡当日累计消费正价商品满__元凭__及有效证件在相应品牌专柜登记即可获得五一全家旅游套票(限四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④凡当日累计消费正价商品满__元凭__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豪华旅游两人情侣套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⑤凡当日累计消费正价商品满__元以上凭__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豪华港澳旅游两人情侣套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注:此次活动仅限于服装品牌(会员卡只积分不打折),厂家自愿参加,不参加厂家需参加打折促销活动,__不承担费用.顾客旅游费用在购物__——__元消费金额前提下产生,厂家承担费用仅相当于商品打折额度8.5折,较通常节日打折促销活动费用少且促销效果显著.(附:旅游价格表一份)

(二)心系千千结,十万爱情大展示

活动内容:

爱情专线尽显萝?五一期间,推出独具特色的爱情专题活动,以“心系千千结,十万爱情大展示”为响亮口号,抓住现代年轻人趋于真情表露的开放心态,积极调动热恋中情侣们自我表白的参与热情,将写有每对情侣爱情誓言、姓名、祝福等内容的手绢相互连接,这五彩缤纷、心心相结的“爱之物语”在春风吹拂之下自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形形色色的爱情誓言则向每位顾客敞开心扉,与人们共同感受挚爱的甜蜜与温馨.

实施细则:

①五一期间,活动在商城前广场举办“心系千千结,十万爱情大展示”

活动,用红色软绳连接用于悬挂手绢,每对男女顾客可现场领取手绢一块,提供油性马克笔供顾客撰写爱情誓言、真实姓名(用于抽取幸运顾客)、祝福等内容,凡经顾客同意的手绢由顾客亲手系在绳上,后一对顾客接着前一对顾客用手绢打结连接,以次类推,挂满为止.

②每日抽取一对幸运情侣,可获赠五一期间__近郊旅游两人情侣套票一张.每日幸运顾客__在网站公布,次日凭有效证件领取赠票.

注:此活动需营运部管理人员协助进行,手绢初步预算__块,__元;红色尼龙绳:__元;情侣旅游套票价值__元;宣传活动_展架,总计__元,由商城承担活动费用.

(三)迎五一旅游大礼回馈会员

活动范围:__商城

为感谢__会员多年来对__的支持,截止至__年5月7日,会员卡累计购物积分排名前三名的__会员,于20__年5月1日——5月7日期间,可凭__会员卡、及身份证到总台登记并领取相应的旅游套票奖励.(过期不候,排名情况于五一结束后统计在网站及各大报纸公布)

第一名的__会员凭__会员积分卡及身份证登记可领取幸福之家(限三人)豪华旅游套票一张.

第二名的__会员凭__会员积分卡及身份证登记可领取情侣豪华旅游套票一张.第三名的__会员凭__会员积分卡及身份证登记可领取__近郊家庭旅游套票(限三人)一张.

注:此活动幸福之家豪华旅游套票价值__元;情侣豪华旅游套票价值:__元;__近郊家庭旅游套票(限三人)价值:_元,总计_元,由商城承担活动费用.(附:旅游价格表)

(四)20__春季服装周

活动时间:20__年5月1日—5月7日

活动主题:

每天推出一个或两个品牌服饰在商城地下一层中厅举办精品静态展及现场时装秀,参展品牌可在t型台的南侧设立自己的形象展位,介绍品牌历史、服饰风格,营造时装周的氛围、活动期间,让观众、消费者投票选出我最喜爱的品牌服装,观众可有机会参加抽奖.奖品为__扑克牌等小奖品.

(五)五一商品打折促销

①抢购

活动时间:20__年5月1日——5月7日

活动内容:

每天不定时,部分穿着类、床品举行5—6折抢购,每次抢购时间限定一个小时.品牌由各商场联系厂家,与4月26日之前报策划部统一安排.

②五一打折促销

活动时间:20__年5月1日——5月7日

活动内容:

不参加“五月购物赠大礼,欢乐假期全家游”活动的厂家应参加节日打折促销活动,即:穿着类、床品全场7折起.

注:

1、打折商品继续积分,打折价格低于会员优惠的不再享受会员折扣.

2、要求厂商全部参加打折活动,特殊商品不参加的要报总经理批准.

3、__不承担费用.

(六)印制__商城《精品购物指南》春季版一期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9

至董仲舒则以阴阳学说对秋冬嫁娶之说进一步加以解释阐发,其《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天之道,向秋冬而阴来,向春夏而阴去,是故古之人霜降而迎女,冰泮而杀内。”王肃因之,《孔子家语·本命》篇云:“群生闲藏乎阴,而为化育之始,阴为冬也,冬藏物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穷天数也。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季秋霜降嫁娶者始于此。诗云‘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也。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于此;泮,散也。正月农事起,蚕者采桑,婚礼始杀,言未正也。……诗云‘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言如欲使妻归,当及冰未泮散之盛时也。”可见,王肃除了用阴阳学说解释以外,还从妇功农事方面加以论证。孔颖达总结上述诸说云:“《邶风》云:‘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知迎妻之礼当在冰泮之前。荀卿书云‘霜降逆女,冰泮杀内,霜降,九月也;冰泮,二月也。然则荀卿之意,自九月至于正月于礼皆可为昏。荀在焚书之前,必当有所凭据。毛公亲事荀卿,故亦以为秋冬。《家语》云群生闭藏为阴而为化育之始。故圣人以合男女,穷天数也。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业起,昏礼杀于此。又云冬合男女,春颁爵位。《家语》出自孔家,毛氏或见其事,故依用焉。”(1)[377]诸家均以秋冬为婚礼之期,且均似言而有据,是有道理的。古人最重农业生产,春、夏、秋之季农事正忙,而霜降以后,正所谓“十月涤场”农事已毕,方可办婚事。是婚始于农事毕,止于农事起,此说应比较古老。而《卫风·氓》之“秋以为期”与《邶风·匏有苦叶》之“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即为婚期在秋、冬的明证。

郑玄则提出以仲春为婚礼之期的观点,其《周礼·地官·媒氏》注曰:“仲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也。……无故谓无丧祸之变也。有丧祸者娶得用非中春之月。《丧记》曰:己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子娶妻。”班固与郑玄同,并同样用阴阳学说作解。其《白虎通义·嫁娶》篇云:“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显然班固、郑玄均把《周礼》所载的仲春之会看作是嫁娶之时。并认为,周代的嫁娶季节依礼而行只在仲春,除非有丧葬之故,否则不可改变。由于郑玄坚持嫁娶季节在仲春,所以他把《周礼》的仲春之会也看作是举行婚礼,可能有误。依笔者之见,《周礼》的“仲春之会”是周代社会礼与俗互相结合的产物,不是男女举行婚礼之期,而是一种特殊的婚恋习俗,是男女的婚恋之期,是当时的青年男女在仲春时节可以自由选择配偶的一种婚恋礼俗。(2)[53—59]但是,在先秦文献中又确实存在春季行嫁娶之礼的记载。如下文将举《诗经》“二南”中的例子,而《春秋》、《左传》所载春季逆女之例更多,这到底该如何看待呢?

由于主张上述二说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均能从儒家经典中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由此而来,后人或持毛传之说,或步班固、郑玄后尘,两派学者千百年来始终争论不休。当然,也有与二者意见不同的,如《管子·幼官》在列四时之事时,就说在春秋两季都可以有“合男女”的情况;而晋束皙则提出上古嫁娶无春秋为期的规定,而是四时皆宜。唐代杜佑亦赞成束氏之说,云:“婚姻之义,在于贤淑,四时通用,协于情礼。安可以秋冬之节方为合好之期?先贤以时月为限,恐非至当。束氏之说,畅于礼矣。”(3)[59]

对此问题,当代著名学者李炳海先生则提出了较为独特的论断。他根据不同部族、地域文化的特点,参照《春秋》、《左传》所记载的某些嫁娶事实,提出先秦时代的嫁娶季节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一是晋地系统,迎娶时间在春季;一是周、齐、鲁系统,迎娶季节在秋、冬至初春。前者是按夏历计算,后者是按周历行事。杨伯峻先生指出:‘以《传》文考之,晋即行夏时者。'事实的确如此。至于周、齐、鲁,基本是按周历行事,有时也兼用夏历、殷历为参照。尽管如此,晋地和周、齐、鲁在迎娶时月上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一为春季,一以秋冬为主,两个系统不相混淆。”(4)[337]提出先秦嫁娶季节存在两大系统并行之说。并认为先秦文献记载中关于嫁娶季节的这种时月差异是不同地域产生的夏文化与商、周文化差异的体现。同时还强调指出束皙与杜佑所说先秦嫁娶不限时月,四季通常的说法是“用后代的婚俗习惯去推逆先秦的嫁娶时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5)[27]从不同部族、地域文化色彩的角度来分析各自在嫁娶时月上的不同习俗,其独特的视角确实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以至于其后再无人对此问题提出异议。

然而,针对上述观点在先秦嫁娶季节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通过《诗经》中的有关记载,并结合《春秋》、《左传》等史书进行了认真地考查,得出了周人嫁娶四季皆宜的结论。证明束皙与杜佑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们认为《诗经》“二南”是西周王朝直接管辖地区的诗歌(6)[20-27],其对周人嫁娶时月上的记载也必然会反映出周代婚礼的嫁娶时间礼俗。所以对此作了考察。而研究结果表明,“二南”中所反映的周人嫁娶时期,既有春季,也有秋、冬。从而证明单纯说春季或者单纯强调秋、冬为周人的婚礼之期,都是错误的。分析如下:

(一)春季嫁女

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周南·桃夭》反映了周人在春季举行婚礼的习俗。持这种说法的人往往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作为判断的根据,如说:“这一方面用艳丽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一方面比喻其出嫁的时间。诗中虽没有言及春天姑娘出嫁,但我们知道,只有在春天桃树才能枝叶繁茂,开出鲜艳的花朵,说明这位女子是在春天出嫁。‘桃之夭夭'为嫁娶之时。”(7)[236]我认为这样的联想是不实际的,因为《桃夭》共有三章,第一章言“灼灼其花”,第二章言“有蕡其实”,第三章言“其叶蓁蓁”,有花有实,而且叶子茂盛,显然只是以桃树比喻新娘既美貌如花,又会子孙满堂,是对新婚女子的祝愿之词,婚期在何时,均可适用。故与女子春天出嫁无关,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嫁娶季节的根据。

然而,在“二南”中也确实反映了周人有在春季嫁女的内容。《鹊巢》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毛传:“鸠,鸤鸠。……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郑玄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犹国君积行累功,故以兴焉。兴者,鸤鸠因鹊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一之德,犹国君夫人来嫁居君子之室。”鹊作成巢而鸠来居是在春季,用以兴“之子于归”的季节,显然这嫁娶之时亦在春季。

《何彼襛矣》云“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又说“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这是描述王姬出嫁的场面,正直唐棣之花艳丽盛开的季节,王姬乘着雍容华贵的车子出嫁了。唐棣之花既如桃花,又似李花,桃、李之花均在春季开放,所以说明这是春光明媚的季节。

以上二诗均属《召南》,在陕之西,非为晋地,而是宗周所在,以丰、镐(即今西安、咸阳)为中心。表明周人嫁娶本即可以在春季进行。并不是只有晋地,即李炳海先生所谓的夏文化才有的习俗。

(二)秋冬娶女

在“二南”中,同样记载了秋、冬娶女的习俗。表明在秋、冬季节举行婚礼亦是周人的基本习俗。

《汉广》云“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又云:“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以刈楚、刈蒌为薪起兴“之子于归”,说明婚礼之期是在秋、冬季节。

《逸周书·文传》说:“山林非时不登斤斧,以成草木之长。”《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又说:“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管子·八观》:“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礼记·王制》:“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草木以时伐焉。”《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孟夏之月“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毋有砍伐”等记载。七十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田律》中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唯不幸死而伐绾(棺)享(槨)者,是不用时”的条文,这是说,除了因不幸死亡需要木材做棺材的以外,一律禁止在春天砍伐山林。《管子·轻重己》云:春尽而夏始,天子令毋斩大木,毋斩大山,毋戮大渊,“灭三大而国有害也,天子之夏禁也。”《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日至短,则伐木,取竹箭”。《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也就是说,当时对伐薪的季节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说来,只有在深秋以后才允许砍伐林木。而在春、夏两季,由于草木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不可以随便砍伐。

这说明,在《诗经》中每以嫁娶之时出现伐薪事象,一方面因为婚礼时要点燃火把,而火把是束薪而成的;另一方面就因为正当入山伐薪的季节是嫁娶之时,因此在诗人心中也自然地把伐薪与娶女联系在了一起。说明周人的嫁娶季节也可以是秋、冬二季。

《汉广》属《周南》,在陕之东,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成周所在。成周为殷商遗民的集中地区。如金景芳先生所言:“周公克殷后,对于殷民的处理,一大部分殷余民分给了新建的宋,《史记·宋微子世家》说:‘微子故能仁贤,乃代五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左传》定公四年则记载了在封鲁、封卫时,也都分给了一部分殷民。剩下的多半就是所谓‘多士'了,他们在原来的殷政权下应是有深厚基础的权门、势族,这些人则被迁于成周。《尚书·多士》就是为处理这部分所谓‘殷顽民'而的软硬兼施的文告。”(8)[121]从周公对“殷民”的处理,可以看出他们都集中在宋、鲁、卫三国与西周东都即“周南”一带。因此,《周南》地区人们在秋、冬季节举行婚礼的习俗,是克殷后的商、周文化融合的产物,说明商人与周人在嫁娶季节方面都有秋、冬娶女的习俗。不存在周文化与商文化的地域性差异问题。

“二南”所载的这两种情况表明,古人关于先秦嫁娶季节或只在春季或只在秋、冬的说法都是不全面的。同时,由于属于周族活动的核心区域“召南”亦有春季举行婚礼的记载,从而也可以证明李炳海先生关于“晋地和周、齐、鲁在迎娶时月上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一为春季,一以秋冬为主,两个系统不相混淆”的观点,也是不成立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把《春秋》、《左传》中关于嫁娶内容的记载作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列表如下: 《春秋》、《左传》所载春秋时代嫁娶季节统计表:

鲁公世系编年 嫁娶季节与事件 所载之书 鲁公 在位之年 季节 事件 隐公 二年 春 莒子娶于向。 《左传》 秋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 《春秋》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左传》 七年 春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春秋》 八年 夏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 《左传》 桓公 三年 秋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翚如齐逆女。 《春秋》 秋,公子翚如齐逆女。 《左传》   八年 冬 冬十月……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春秋》 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左传》 九年 春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春秋》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左传》 庄公 元年 夏 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王姬归于齐。 《春秋》 十一年 冬 冬,王姬归于齐。 《春秋》 冬,齐侯来逆共姬。 《左传》 十八年 春 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 《左传》 十九年 秋 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春秋》 二十四年 夏 夏,公如齐逆女,秋,公至自齐。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春秋》 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 《左传》 二十五年 夏 六月辛未朔,……伯姬归于杞。秋,大水…… 《春秋》 二十七年 冬 冬,杞伯姬来。莒庆来逆叔姬。 《春秋》 僖公 五年 夏 夏,公孙兹如牟。 《春秋》 夏,公孙兹如牟,娶焉。 《左传》 十五年 秋 九月……季姬归于鄫。 《春秋》 十七年 夏 晋大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 《左传》 二十五年 夏 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宋荡伯姬来逆妇。 《春秋》 文公 四年 夏 夏,逆妇姜于齐。 《春秋》 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左传》 六年 夏 夏,季文子聘于陈,且娶焉。 《左传》 宣公 元年 春 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春秋》 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左传》 五年 秋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 《春秋》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 “逆叔姬。”即自逆也。 《左传》 六年 冬 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 《左传》 成公 五年 夏 夏,晋荀首如齐逆女。 《左传》 八年 春 声伯如莒,逆也。 《左传》 九年 春 二月伯姬归于宋。 《春秋》 二月伯姬归于宋。 《左传》 十四年 秋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春秋》 秋,宣伯如齐逆女。 《左传》 襄公 十二年 冬 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礼也。 《左传》 十五年 春 春,……刘夏逆王后于齐。 《春秋》 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 《左传》 二十二年 冬 十二月,郑游贩将归晋,未出竟,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 《左传》 二十六年 冬 卫人归卫姬于晋。 《左传》 昭公 元年 春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正月乙未,入,逆而出。 《左传》 二年 夏 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 《左传》 三年 夏 五月……晋韩起如齐逆女。 《左传》 五年 春 使与令尹子荡如晋逆女。 《左传》 九年 夏 夏四月……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 《左传》 哀公 八年 秋 九月,臧宾如如齐莅盟,齐闾丘明来莅盟,且逆季姬以归。 《左传》

由于《春秋》、《左传》记事,均以鲁公世系编年,年分四季,季以系月,一年四季分明,时间顺序非常清楚。故据上表统计,春秋时代人们进行嫁娶的季节已一目了然。说明当时人们在一年四季之中皆可以举行婚礼,并没有春季或秋冬的规定。也没有两个系统并行之说。如上表所记春秋时代的嫁娶事件共有37次,其中在春季举行的有10次,夏季13次,秋季7次,冬季7次。事实是不但一年四季皆可举行婚礼,而且在夏季举行的次数又最多。

对于这种情况,李炳海先生认为晋国的几次夏季逆女,是指周历的夏季,如果按夏历计算则仍然是春季,而对鲁国夏季逆女的情况则解释为“可能有特殊原因,属于例外”(9)[336-337]。显然这种解释亦难以成立。理由如下:

其一,《春秋》、《左传》记录史实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的,如《春秋》隐公元年《经》云:“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传》也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记载了春正月、三月与夏四月,秋七月、八月,冬十月、十二月发生的历史事件。其他各年均是如此,季节、月份的时间先后顺序非常清晰,所以根据其中所记春、夏、秋、冬四季的嫁娶事实,完全可以证明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就是四季皆可嫁娶的,与实行周历还是实行夏历无关。

其二,对于《春秋》、《左传》的历法,前人早有研究。清人陈泗源云:“唐一行谓《经》从鲁历,《传》或从各国所记之日,故不同。因以知列国各自有历,亦是。今考之周、鲁历,朔率先一日。晋、郑、齐、楚之《传》所述多夏政。”又云:“《传》言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而《经》书秋七月辛卯。杜氏云‘从,赴也。'今依历推之,则五月晦乃癸巳而非壬辰。六月甲午朔而非癸巳。癸巳朔在八月,相去两月,若曲变其法以从壬辰晦,则与襄二十年之十月丙辰朔又不合矣。窃疑春秋时有用周正者,亦有用夏正者,其各国所书日月不尽合于鲁,故《经》、《传》多不合。月每差两月,日每差一日,齐之夏五月即鲁之秋七月,辛卯与壬辰亦差一日也。”(10)[47,52]其说至确。如《左传·僖公九年》云:“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而《春秋》记载里克杀公子卓于朝,则在僖公十年,云:“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狄灭温,温子奔卫。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记载同一事件,而年月不同。即因《春秋》从鲁历,行周正。而《左传》从晋国所记,行夏正。周正正月正是夏历上一年的十一月,故《左传》僖公九年冬十一月发生的事情,在《春秋》中就为僖公十年春正月发生的事了。因此杨伯峻注曰:“《经》在今年者,《传》仍晋史用夏正。”(11)

正由于《春秋》经、传所使用的历法不同,即“《经》从鲁历,《传》或从各国所记之日”,所以《左传》所记晋国的几次夏季逆女事实,应该是按照晋国本国的历法记载的,晋国实行夏历,如成公五年夏晋荀首如齐逆女,昭公二年夏四月晋韩须如齐逆女,昭公三年夏五月晋韩起如齐逆女,昭公九年夏四月晋荀盈如齐逆女。四次事件发生的时间都是夏历的四、五月间,并不是如李炳海先生所说为“周历的四、五月间,周历建子,它的四、五月正值夏历的二、三月。”即使真如李先生所说,这四次事件所说的夏季是周历的春季,也并不影响周人嫁娶四季皆宜的结论。因为夏季的时间改变,其它各季的时间同样随之改变,四季依然是分明的。因此李先生关于先秦嫁娶时月分为春季与秋冬两个系统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周人一年四季皆可嫁娶。一般说来,由于周人仲春有会男女之礼俗,青年男女往往在这时自主或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成婚姻,名曰成婚,而秋冬至初春正是农闲时节,所以结婚就以在这时为多,亦有在夏季的。如《左传》记载,桓公三年春与齐侯会于嬴,并约定成婚,秋季即由公子翚如齐逆女。昭公三年春齐侯使晏婴请少姜之继室于晋,春季成婚则夏五月晋韩起如齐逆女。也有夏季成婚,冬季迎娶的,如《左传·宣公六年》载,夏,周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冬即命卿士召桓公逆王后于齐。而据《春秋》记载,杞伯姬则在僖公三十一年冬季来鲁国为儿子成婚。可见,春秋时期不但结婚四季皆宜,成婚亦四季皆宜的。因此,我们认为周人的嫁娶并没有季节规定的制约,但是,虽然四季皆可结婚,由于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人们往往喜欢在农闲时节举行婚礼,所以也就有了“霜降逆女,冰泮杀内”或“秋以为期”与“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这些秋冬结婚内容的记载。然而荀子所说“霜降逆女”,并没有说其它季节就不可以结婚。“冰泮杀内”,杀者,减也。是说春季来临前,内御要减,故荀子下文云“十日一御”。所以李炳海先生说:“杀内即停止纳入。内,同纳。”(12)[335]解释亦误。因此,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喜欢在秋、冬季节举行婚礼,这应该属于农业社会的民俗内容,与礼制的规定无关。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c].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377页

(2)吴晓峰.《〈诗经〉“二南”礼俗研究》[m].武汉出版社,2006年4月版.53—59页

(3)杜佑.《通典》[m].卷五十九

(4)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337页

(5)李炳海.《先秦时期的嫁娶季节与〈诗经〉相关多品的物类事象》[j].《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27页

(6)同(2)20—27页

(7)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36页

(8)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21页

(9)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336-337页

(10)[清]陈泗源.《春秋长历》[a].王先谦.《清经解续编》[m].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一册.卷四十七、卷五十二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10

1.1资料来源该研究选取新安气象站1979~2008年逐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以及逐年、季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资料。

1.2划分标准季节划分采用气象学上的标准:春季是3~5月,夏季是6~8月,秋季是9~11月,冬季是12月和次年1~2月;高温天数指气温≥35℃的天数,低温指天数气温≤-5℃的天数;无霜期指从春季的无霜日到秋季的初霜日为无霜期。

1.3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等方法。通过引入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来研究各要素的气候倾向趋势和变化幅度,并采用相关系数统计检验方法,检验气候趋势系数是否显著。

2气候变化特点

2.1气温变化特征

2.1.1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30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如所示。新安历年平均气温是14.3℃。从中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气温最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平均气温在平均值以上的次数越来越多,相对峰值和相对谷值都呈明显升高趋势;从90年代开始,波动较大,升温剧烈。新安近30年来,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拟合方程为y=0.046x+13.54,升温倾向率达0.46℃/10a,相关系数为0.71,高于中国50年的0.22℃/10a平均水平。

2.1.2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各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如所示。新安春季的平均气温是14.8℃,从中可以看出,新安春季增温比其他各季的增温都剧烈,波动也比较大,线性增温倾向率0.92℃/10a,相关系数为0.73,在四季中增幅最大。从9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上升速率加快,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春季气温平均值基本都在15℃以上。新安冬季气温升高明显(),线性增温倾向率达0.36℃/10a。新安冬季的平均温度是1.9℃,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冬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波动较小,80年代的平均温度基本都在2℃以下,1984年出现了30年来冬季的最低值;90年代的平均温度基本都在2℃以上,从90年代开始,增温速率加快,冬温显著升高,暖冬现象严重;进入2000年后,冬季的气温波幅远远大于其他时期,气温忽高忽低,说明新安在冬季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出现暖冬与冷冬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新安秋季气温波动较大(),虽然有升有降,但总体在波动中上升,增温倾向率为0.36℃/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39,与冬季线性增温倾向率相同;平均气温是14.3℃,与全年平均气温相同。由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新安的秋季平均气温基本都在14℃以上,呈稳定上升趋势。新安夏季气温波动较大(),平均气温是25.9℃。总体来看,虽然新安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增温倾向率为0.18℃/10a,但气温随年度变化的相关性还不强,尤其是从1997年开始,新安的夏季平均气温在波动中有下降趋势。

2.1.3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年际变化特点。新安1979~2008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如所示。新安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和12月,极端最低气温气候平均值是-10.9℃,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2007年最高值-4.7℃比1990年最低值-14.7℃高10℃。极端最低气温变暖趋势十分明显(),增温剧烈,30年来极端最低气温除1990年的特殊年份外,总体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其线性拟合气候增暖倾向率为每10年1.06℃,气候趋势系数为0.5。新安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8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是39.4℃。新安1979~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年际变化中(),有升温趋势,线性升温倾向率0.26℃/10a。极端最高气温差异十分显著,1993年最低值36.6℃比2005年最高值41.7℃低5.1℃。与极端最低气温变暖趋势相比,极端最高气温趋势波动较大,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气温升高与降低的周期一般为4年。

2.1.4高(低)温天数年际变化特点。新安平均高温天数是15.4d,在高温天数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波动较大,1997年出现高温43d比1983年出现高温2d相差41d。新安1979~2008年近30年最高气温天数年际变化如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新安高温天数峰值升高趋势比谷值升高趋势明显,高温天数的增加也十分明显,高温天数线性上升倾向率为2.29d/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27。新安平均低温天数是19.3d,在低温天数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差异十分显著,波动较大,1976年出现低温40d比2001年出现低温5d相差35d。新安1979~2008年近30a最低气温天数年际变化如所示,可以看出新安低温天数的减少十分明显,低温天数线性下降倾向率为5.11d/10a,气候趋势系数为0.52。

2.2无霜期年际变化特点新安平均无霜期是220d,在无霜期年际变化序列中,其年际波动不一(),在1979年到1982年间,无霜期波动较大,最大值在2006年的271d与最小值在1976年的195d的差值为76d。从1979年开始到1988年间,无霜期上升趋势比较稳定,是第一个高峰期;从1991年到2002年处于较低的缓慢地上升期;从2004年开始无霜期上升迅速,振幅增大。从无霜期年际变化的总体角度看呈明显性上升,上升倾向率为10.86d/10a,气候倾向率为0.55。

2.3降水变化特征

2.3.1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新安1979~2008年降水量的变化序列如图8所示,新安年平均降水量为646.3mm,降水量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明显减少,降水递减倾向率为3.97mm/10a,干旱化趋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同时还明显看出,气候变暖后,年降水量振幅的相对变率比气候变暖前有明显的增加,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新安年降水量变率增大,出现大旱大涝的可能性增加。就年代变化而言:80年代为丰水期,降水量比较稳定,高于平均值34mm,90年代波动中急剧减少,低于平均值44mm,为严重干旱期;2000~2008降水量比90年代有所增加,如果不考虑2003年的峰值,仍低于90年代的平均水平,其中,2003年的降水量是30年来最高,为严重洪涝年,使得10年平均值增大,其他年度降水量仍相对较少,干旱威胁依然存在。

2.3.2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新安1979~2008年近30a来各季降水情况如图9所示。新安平均春季降水量为126.8mm。从图9中可知,新安春季降水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6.87mm/10a,但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而降水波动性规律较明显,春季最大降水量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7~8年的周期性,最小降水量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5~6年的周期性。春旱现象越来越严重。新安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22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对全年降水影响最大。由图9可以看到:新安夏季降水同春季降水一样呈减少趋势,递增率为3.78mm/10a。虽然夏季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但夏季最大降水量波动规律性最强,在整体变化趋势中呈6~7年的周期性变化,最小降水量波动规律也相对较明显,在整体变化趋势中相对呈5~6年的周期性变化。新安平均秋季降水量为167.4mm。由图9可知,新安秋季降水略有增加趋势,其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相关性不强,降水波动规律也不明显,波幅较大,突变性较强。从2003年以来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新安平均冬季降水量为34.2mm。由图9可知,新安冬季降水略有增加,递增率为3.23mm/10a。由于冬季降水总量较少,故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影响不大。

3气候变暖对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气候是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气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着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因此,从农业的观点看,气候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以气候变暖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必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1]。因为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是太阳能量的转化和储存以及地球生物圈赖以生存和平衡的基础。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含量增加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温度升高、有效水分减少会抑制作物对CO2的吸收,进而减弱光合同化过程的强度。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发生变化。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升高1℃将引起农田蒸散量增加10%,地表流经量将减少62.9%,水资源总量将减少40%,土壤含水量减少10%,气温升高0.5℃耗水每公顷将增加30~75m3,加剧干旱的影响[2-6]。

3.2气候变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不定因素增多,气候变率加大、振幅增高,时空分布不均,气象自然灾害有明显的加剧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从新安的降水量来看,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明显减少,降水递减倾向率为3.97mm/10a,再加上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力加大,造成作物水分亏缺,产生严重干旱;②降水变率加大、振幅增高,在干旱发生频繁的同时会导致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自然灾害的加剧,甚至出现严重洪涝;③从各季气温变化振幅来看,冬季的振幅最大,正负差值达到4.2℃,说明在冬季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温度的不稳定程度有所增加,出现暖冬与冷冬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冬季的寒潮和雪灾也会时有发生,低温冷害和霜冻会给农业造成损失。④从增温速度和波动情况来看,春季增温比其他各季的增温都剧烈,波动也比较大,说明新安春季的倒春寒发生概率也很大,对农业影响更大。由于果树因气候变暖开花期提前,处在开花、授粉期桃树、梨树、核桃、苹果等抗冻能力下降,倒春寒不仅影响传粉授精,更严重会导致果树花朵冻枯脱落,产量下降。⑤从高温天数和最高气温变化情况来看,新安极端最高气温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高温天数以每10年2.29d的速度增加,说明新安炎热时间不断延长,干热风、热浪和酷暑的影响不断加大。由于作物生长对适宜温度、能够忍受的高温和低温都有一定的要求,超过上限的高温会使作物遭受高温胁迫危害,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大大降低,如果高温和干旱结合,就会导致植株大量失水,迅速枯死。夏季是苹果、核桃、柿子幼果膨大期,超过35℃以上的高温会严重抑制果实的生长发育,气温高达38℃以上就会对果实产生日灼伤害,使果实停止生长、枯死、脱落。

3.3气候变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气候变暖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异常高温会给粮食作物带来以下影响:①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热害,胁迫作物来不及灌浆甚至中断或终止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而提前成熟;②温度升高加速土壤中肥料的分解和流失,蒸散率增加抵消了原本不多的降水量,从而使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③较高的温度加快了作物的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使之来不及累积光合同化产物、充盈籽粒而提前成熟,导致籽粒不饱满或瘪粒而减产。玉米、高粱和谷子是耗水量较小的喜温作物,适应性强,气温升高对玉米、高粱和谷子产量影响不大[7];大豆是喜凉作物,气温超过25℃,就会抑制其生长,致使减产;小麦是喜冷作物,由于冬季变暖、寒冷期缩短,会使其停止生长的越冬期缩短。王石立等的计算揭示了气温升高时因蒸发变大而导致小麦水分亏缺情况,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农田蒸散量将大于当前气候8%~12%,以小麦拔节、抽穗阶段更为突出,由于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加剧引起的小麦减产值将比当前气候下大8%~20%,灌溉将增加25%~33%,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小麦可能增产,但灌溉增加使生产成本提高,而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水分胁迫加剧则将导致减产。

3.4气候变暖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害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高,其生理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环境温度低,其生理代谢弱,生长发育就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春夏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引发危害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春秋季温度升高,将延长害虫和病菌的可生育时期,有利于病虫害春季早发,冬季休眠推迟,危害期延长;而积温增加,可使1年中病虫繁育的世代增多,致使农作物受害概率增大;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植株中含碳量增高,含氮量下降,致使害虫的采食量增大,导致对农作物的危害加重。

3.5气候变暖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地球表面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取决于年降水、年生物温度与湿度3个要素。未来各类自然植被将发生明显北移,南方的热带季风雨林将逐渐引进,相当多的树木面临不适宜的新的气候条件可能变得更为脆弱,尤其是寒温带针叶林将向北移入,部分树种甚至面临濒危状态。气候变暖,降水不能保持与温度的同步增加,导致植被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供应不足,相当多的树种面临不适应新的气候条件,会变得更加脆弱、更易遭到病虫害侵袭。根据李英年对1987年以来黄河源区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分析,黄河源区下垫面蒸散量的加大使土壤向干暖化发展。这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十几年来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按9.506g/(m2•a)的倾向率下降[8]。

4对策与建议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流经、旱涝灾害频率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山体滑坡和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等。因此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探讨增强新安农业应变能力的对策措施,为新安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布局的调整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可供选择的对策方案。

(1)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业。

(2)水资源在减少,水需求在增加,水危机在加深。面对此环境,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集雨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力度,把开发空中水资源作为解决新安缺水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11

通胀走低 利于企稳

在2011年7月通胀达到最高点之后,一直维持了下降趋势,而且从市场预测来看,2012年最低值将低于3%。通胀下行将重现过去十年的规律性走势,即三年一个循环周期的通胀格局,比如1999年4月到2002年4月、2002年5月到2005年9月、2006年7月到2009年7月。对应这三年周期的市场走势,除了2002-2005年总体走势是下跌之外,前后两个周期都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上涨行情。

从目前的通胀演变趋势看,有可能再现前两年通胀上升、第三年通胀下降的三年通胀周期规律,有利于结束“通胀无牛市”格局。尽管面临两大节日,未来消费品价格增速可能还会停留在4%附近,但在美元走强及国内食品通胀预期可控的背景下,2012年通胀继续下降毋庸置疑。在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下行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流动性将趋宽,目前多家机构预期存款准备金率年内至少下调3次,最早的一次可能在一月底二月初。此外,房价持续下行可能令一部分投机资金再度青睐股市;再加上企业利润拐点也将于2012年上半年出现,市场走势在节后企稳甚至出现“小阳春”反弹行情将是大概率事件。

行业政策利好

随着各行业年度会议的召开,2012年的相关行业政策也逐渐浮出水面。总体来看,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负面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令人担忧,确定性下行不可避免,因而各行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略显谨慎。从基本面因素看,工业经济触底与反弹的时间可能再次低于市场预期,而整体经济反弹幅度也很难回到高位,不利于股市大幅反弹。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层对经济下行已有预期,调控基调也已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从原先的紧缩转为适度宽松或控扶结合,行业政策的制定更加符合2012年的发展实情,通过结构转型将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走出低谷。比如在对房地产业继续调控的前提下,对农业、新兴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这又使得市场对2012年一至二季度出现经济最低点和实现全年稳增长目标有了更多的期待,因而有利于产生局部或板块的“小阳春”反弹行情。

“小阳春”触发点

在2011年市场点位、估值到达阶段性低点之后,股市再度大幅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部分股票已跌破净值,投资价值显现。与此同时,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已经为明年的调控定了调,调控以稳为主,再加上,国务院总理讲话称,要稳定股市,重振投资者信心。整体环境和政策利好有助于 “小阳春”行情的产生。

“小阳春”的触发因素有三:一是准备金率是否进入下调通道,如果2012年1月下调存准率,那么将加快M1增速见底回升与增强市场信心;二是年末银行存贷比考核结束后,资金面紧张局面在节后会明显缓解,2011年1月份乃至一季度将进入全年银行信贷“传统”集中投放期,资金面预期将比2011年四季度明显好转;三是周期性去库存的结束,企业生产触底回升,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年前市场面临着欧洲债务危机不确定性、市场监管风暴、持续IPO的扩容压力,加上技术上受均线系统压制,确定性机会较少,不时还会有大面积补跌走势出现。不过,高价白酒股如在大幅补跌后企稳,则可以作为判断大盘是否见底的风向标之一。因此,在把握行业板块及个股机会上,应尽可能寻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行业或个股。

春季第一周值周总结范文12

在电视剧上发力是各大卫视的重要底牌。往年暑期档“白天老剧重播,晚间‘雷剧’轰炸”的手法屡试不爽,让众多网友感叹“已无力吐槽”。今年在主管部门“中国梦”主题的要求下,暑期电视剧一改常态,清一色的现代情感题材剧,使暑期档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真人秀方面,今年是混战之年,“爸爸”“妈妈”“爷爷”齐上阵,各色真人秀不约而同地打出亲情牌。再加上各个卫视的各类季播综艺节目,让今年的综艺荧屏颇具看点。

在抓好两个既定内容板块后,“在节目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做好节目编排,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争取收视率最大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家手上的牌就那么多,关键看怎么码。”

荧屏上的“中国梦”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5月下发了7月-10月“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展播活动推荐参考剧目的通知,要求各电视台给予充分重视,重点选购播出。通知共推荐127部电视剧,包括《文房四宝》《舰在亚丁湾》《白云飘飘的年代》《新兵二班》《我在北京挺好的》《邓小平》《传承》《爹妈满院》等。通知说,暑期档展播时间为7月1日至8月20日,国庆档展播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20日。

在此政策背景下,当代现实题材,以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创业内容为主的电视剧纷纷登上暑期荧屏。

那么,具有“中国梦”特质的电视剧有哪些要素?“片中主角热爱生活,期盼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家庭更和谐……这些就是当代百姓心中具体、鲜活、生动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对‘幸福梦’的思索和追求,具有强大的时代正能量,这样的内容就适合中国梦的主题排播。”江西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表示。

“湖南卫视会严格遵照总局相关指示。7到10月会以现代剧为主。”湖南卫视宣传人员说。近期播出的《相爱十年》讲的是一群90年代的有志青年在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梦”的故事。其中在大学期间同宿舍的三个好兄弟邓超、高虎、王大治毕业后闯荡深圳的艰辛过程,以及三人从打工到创业的成长故事堪称90年代版《中国合伙人》。

江西卫视7月―10月开展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电视剧展播活动。《嫁给爱情》是一部以追求个人幸福和家庭幸福,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和家庭梦想、具有典型“中国梦”特征的作品。《钟点工们》以钟点工们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当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既肯定了基层民众对“中国梦”的付出与贡献,又为其他群体树立了学习榜样。

《爱在妇产科》属于女性颇为关注的现实、医疗题材。剧中加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科普知识,观众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体会到“母亲”的不易。为国民追求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的“中国梦”提供借鉴。

《别逼我结婚》力求从题材到人物角色都贴近生活,剧中不管是凤凰男女,还是官富二代,在经历了生活的洗礼之后,都正视了自己……

电视剧是电视收视的主力内容板块,总局下发的关于“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展播活动推荐参考剧目的通知,对暑期荧屏的基调和收视权重的影响非常明显。

情感剧成新风向

今年暑期电视剧的另一个变化是:与往年暑期青春偶像古装剧占据“主场”不同,今年各大卫视剧场一反常态,齐播情感剧。

湖南卫视在暑期的金鹰独播剧场选择了《相爱十年》《神犬奇兵》《深圳合租记》等现实主义情感剧。《相爱十年》播出后取得了不错成绩,截至6月30日CSM50城最高收视率1.183%,收视份额3.45%。主演邓超称这部戏就是要送给所有的毕业生,“我觉得《相爱十年》是毕业季的治愈大戏,毕业了,大学我们是回不去了,希望《相爱十年》能够唤起观众对毕业的美好记忆。”

而为抢占暑期档学生市场,满足大批学生观众的观剧心理,湖南卫视制定了暑假特别战略,将原本播出综艺节目的周三、周四22:00档调整为“钻石独播剧场”,从7月2日起每周三、四22:00-24:00期间,播出两集由杨幂、李易峰主演的古装奇幻电视剧《古剑奇谭》,这也是2014年暑假观众可以看到的惟一一部古装偶像剧。

每周日播出的剧情栏目“青春星期天”,在6月29日开始播出由张翰、吴映洁主演的《不一样的美男子》。制作方透露,此次拍摄与播出结合非常紧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周播模式,预期可以做到从开播后开始,遵照广大观众和网友的意见,决定剧情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

暑期档浙江卫视除了独播言情剧《恋恋不忘》和《金牌律师》等外,周日22:00点重磅推出由浙江卫视、灿星制作、旗帜传媒联合出品、巨资投入的青春音乐类栏目剧《我的青春高八度》,由吴秀波、瞿颖、曾志伟和《中国好声音》人气学员等众星领衔主演,于7月6日首播。王征宇表示,“这个栏目剧的播出其实也是个尝试,想看看这种周播剧有没有可能被观众接受。”

北京卫视进入6月后全面启动“恋爱成长季”,全天两大剧场“午茶剧场”和“红星剧场”接连排播多部现代都市家庭情感剧。6月23日起,每天13:50午茶剧场接连播出《我爱男闺蜜》《大丈夫》《爱情最美丽》《离婚律师》等情感剧,每天4集连播。6月23日起, 19:35红星剧场连续播出《我爱男闺蜜》《爱的多米诺》《结婚前规则》《产科医生》四部大戏,涵盖人生轨迹中的恋爱、结婚、生子阶段,伴随“恋爱、相爱、孕育、恋爱成长季”的主题,让观众在看剧过程中感受爱的升级。

同样喊“恋爱”口号的还有天津卫视,《一仆二主》为天津卫视2014“盛夏爱恋温情狂想季”奏响了序曲,接下来会有《爱的多米诺》《爱情公寓IV》《爱情最美丽》《离婚律师》四部故事迥异、各具风格的情感强剧在天津卫视“无缝接档”。

近年来东方卫视梦想剧场坚持以“都市气质,新鲜多元”为定位,走进暑期,东方卫视梦想剧场推出一系列都市情感剧,有2011年东方卫视收视冠军《当婆婆遇上妈》的续集,还有时尚律政情感剧《金牌律师》,以及张国立和蒋雯丽这对金牌搭档主演的《爱情最美丽》。

《爱情最美丽》是继《金婚》后张国立和蒋雯丽的再度携手,主要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了中年体育老师马锦魁与时尚女强人牛美丽之间充满火力与温暖的爱情故事。将于7月20日起在东方、江苏、天津、深圳卫视四播。

江苏卫视晚间“幸福剧场”同样主打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分别是6月26日上档的电视剧《绝爱》,7月8日上档的《杉杉来吃》,以及7月20日上档的《爱情最美丽》。

可以说泰剧是安徽卫视一道靓丽风景线。今年夏天,在安徽卫视暑期编排中,《爱的新生》《无忧的天堂》《你和他我们的爱》《天鹅索套》《繁星之舞》5部新剧将陆续登陆安徽卫视海豚星光剧场,此外,7月21日还会播出都市偶像剧《爱情回来了》。

山东卫视将会在7.11日―7.23日独播新农村情感题材剧《豆腐西施杨七巧》。山东卫视总编室娄雪龄表示,“七八月份的电视剧大概还会有首播剧《错儿》《产科医生》等,但具体排期还没有出来。”

真人秀扎堆

去年以来,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一批户外真人秀,在收视与广告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更是引领了电视节目潮流风向。今年暑期档,湖南、浙江、江苏、东方等各家卫视扎堆推出真人秀,主打亲情牌,一时间“爸爸”很忙,让许多网友吐槽“粑粑都不够消费了”。

今年暑期档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有什么特别编排?当《综艺报》记者就此询问湖南卫视有关人士时,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当然是《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显然,《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取得的巨大成功,让芒果台有着足够自信对第二季抱有期待。去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高收视率5.3%,最高收视份额23.22%,为去年当仁不让的“现象级节目”。

6月20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CSM全国网首播收视2.43%,比第一季首期节目高出1个百分点,收视份额14.24%,在当日全国所有节目中排名第一。根据新浪微博公开数据显示,节目上线24小时话题讨论量突破12.2亿次,超过世界杯10.8亿次的话题讨论量。

除了“爸爸”抢眼,7月19日―8月26日每周二湖南卫视还将播出季播类户外文化体验真人秀《中国任务》。

相比之下,浙江卫视对“爸爸”题材的消费更为“变本加厉”。7月17日开始每周四晚,浙江卫视将推出一档全新亲子真人秀《爸爸回答吧》,接档《爸爸回来了》。如果再算上之前播出的《人生第一次》,浙江卫视迅速实现了“爸爸三部曲”。

《爸爸回答吧》以父子(女)身份互换为形式,开创国内第一档亲子角色转换现场综艺季播节目。12名不同年龄、性格各异的小学生组成萌宝团向爸爸提问,通过父子(女)之间的身份调换,最终实现父子(女)间的相互理解和亲近。浙江卫视节目组人员表示,“暑期档电视节目必须是合家欢的氛围,孩子观看带动家长观看。《爸爸回答吧》是一档真正符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具有广泛的收视基础。”据介绍,《爸爸回答吧》将采用棚内录制+外景VCR的播出形式,节目长度为60分钟,包括8期问答赛+2期才艺赛+1期合作赛+1期总决赛,共计12期节目。

此外,浙江卫视还将在7月12日每周六22:00首播《12道锋味》,作为美食类的户外真人秀,《12道锋味》以谢霆锋和亲友为第一视角,探寻世界美食。

这个暑假,东方卫视也将连续推出多档真人秀,分别是6月15日已开播的《背着青春去旅行―花样爷爷》,6月28日起每周六21:10播出的大型青少年竞技真人秀《我们一起来》,7月30日起每周三22:00推出的公益真人秀《梦想改造家》,以及10月10日起每周五晚开播的《两天一夜》。

《花样爷爷》是东方卫视与韩国最大的娱乐媒体公司CJ E&M首次合作的作品。在这档大型代际沟通旅游真人秀中,几位顽童爷爷“穷游”欧洲,体验一把年轻人说走就走的冲动;《我们一起来》以20人21足绑腿跑为竞技载体,是关乎团队精神、意志抗衡,青少年成长蜕变的节目;而以困难家庭房屋改建为主题的公益真人秀《梦想改造家》,聚焦与住房困难息息相关的家庭故事,通过房屋改造为观众展示“家”的温馨;在韩国创下多项收视纪录的《两天一夜》中国版第二季,以 “真实、野生”为基础,通过36小时两天一夜的不间断拍摄,“真实记录明星‘兄弟团’新鲜有趣的旅程。”

江苏卫视每周五22:00播出的明星励志真人秀《花样年华2》,由“快女”李斯丹妮和曾轶可,陶女徒关诗敏,名模葛荟婕,刘萌萌五位90后少女明星组成,展现5个少女明星在贵州雷山县乌东村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自我蜕变的历程。

东南卫视《真爱在途》和安徽卫视的《超级先生》也在暑期档真人秀大战中登场。《真爱在途》7月3日推出,首次把“夫妻关系”搬上荧屏;安徽卫视好男人励志成长真人秀《超级先生》7月开播,设置海选、混战、总决赛阶段,每一场比赛都有“女神”把关。

“爸爸”对阵“好声音”

综艺节目真人秀扎堆,这让今年的暑期档竞争分外惨烈。各家卫视都在积极地寻找破局之策,寻求差异化编排,在节目题材、播出时间安排等方面更讲求策略,既有正面对决,也有错位竞争。

总体来看,各家卫视仍对周五、六、日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各有侧重。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注意力倾向周五、周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则把主打的综艺节目放在周六和周日。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第三季7月18日起每周五21:10重装回归。本季“好声音”版权到期,“最后的疯狂”能否创造收视奇迹,值得期待。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时间同样为周五晚上(22:00),2012年的收视冠军与2013年的收视冠军正面PK,不免让人好奇最终结局。

浙江卫视策划推广部主任王征宇对此并不担心。他表示《中国好声音》一直是这个时间段播出,“以不变应万变。”他还表示,同一时段不同形态节目的出现,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两档节目都属于“现象级”,这两档节目播出后开机率提升了300%,大大提高了开机率,相信这两档节目都会取得好成绩。

在节目编排上,浙江卫视继续保持“综艺纵贯线”,天天都有综艺节目。除了周一《我不是明星》第四季、周二《十足女神范》,周三《健康007》、周四《爸爸回答吧》、周五《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周六《12道锋味》和周日《我的青春高八度》均是首播。王征宇表示,“我们力求展现多样化的综艺节目。交友类节目一直是固定的,周三是养生美食类节目,周四主打亲子类节目,周五周六是常规大型综艺节目。这样可以‘约定观众’,让收视群体相对固定,有一个收视惯性。”

除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和《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在周五决战外,江苏卫视明星励志真人秀《花样年华2》和北京卫视医疗纪实季播节目《生命缘》也都在同一时段播出。北京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表示,《生命缘》是蹲点北京6家著名医院,记录发生在医生、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真实故事。“因为题材以及观众的差异化,所以对这个节目还是有信心的。”

7月12日周六21:08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将迎来总冠军之夜。届时北京卫视现场直播冠军之战,并将推出《最美和声》冠军之路的纪录片。而浙江卫视将从这天开始每周六22:00首播《12道锋味》,东方卫视则在每周六21:10播出大型青少年竞技真人秀《我们一起来》,共同形成北京、浙江、东方卫视三足鼎立的局面。

北京卫视周日21:08播出的大型亲子互动节目《妈妈听我说》,填补了亲子节目市场中没有“妈妈”的尴尬。导演称,这是一档北京卫视重磅推出的具有战略意味的亲子节目,一方面力求雄踞暑期强档收视,另一方面也要让“妈妈”和“爸爸”旗鼓相当、并驾齐驱。

而东方卫视的《花样爷爷》同样是周日21:00播出,将和《妈妈听我说》“两代人”正面较量。

“成长、励志、青春”

除了在节目编排上花心思,在内容上下工夫也是暑期档取得胜利的关键。暑期是属于青少年学生的,每年7月至9月的盛夏时节,学生们刚刚从考试、毕业的焦躁不安情绪中释放出来,放松一下身心,看上几档精彩的影视节目是最惬意的消夏方式。这其中“成长、励志、青春”是永不落伍的影视主题。

虽然包括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在内的一些金牌节目,依然雷打不动地占据着黄金时间,但不少卫视也在积极寻求变化,纷纷瞄准年轻人的收视特点,推出了一些适合于年轻人的特色节目。

东方卫视大型青少年竞技真人秀《我们一起来》,集结沈阳、宁德、酒泉、北京、大理、上海等地的初中生,在明星嘉宾带领下通过比赛,决出到上海参加比拼的最终队伍,在汗水和泪水的洗礼下诠释青春的定义。《我们一起来》于6月28日起每周六21:10登陆东方卫视。

除了《花样年华》第二季,江苏卫视主推《一站到底》暑期特别播出季英雄联盟,这是继“诸神之战”系列之后的又一次返场高手赛。曾经在《一站到底》中表现突出的“星级战将”们,将通过7场厮杀组成最强阵容的“斩神之将”联队,最终这支队伍与节目开播以来的“最强战神”们展开巅峰对决。学霸偶像刘也行、北大“张公子”张雪健等实力选手都将回归。集知识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益智攻擂型节目非常适合在暑期档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