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

时间:2022-04-13 15:02:54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1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践行者,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不断发展和巩固,业已形成规模,为国家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样在美国,其走在世界前列的师范教育保障了国家的人才供给,对美国的绝对人才优势功不可没。而师范教育的课程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通过中美两国师范类课程的比较,可为完善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教育工具书的定义,“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由于美国19世纪“师范学校”(Normal School)主要提供职前教师的培养,因而“师范”的含义相对狭窄。随着美国教育机构的转型,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逐渐取代了师范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师范教育”的范畴,由此,“教师教育”作为“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涵盖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1],开始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习惯用法保留至今,但由于本文主要针对中美教师职前教育,即本科师范生的课程进行比较,并未涉及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层面,故使用“师范教育”的概念加以表述。

 

二、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一)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1.培养爱国、尚德和社会主义觉悟的政治课程

 

在我国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课程在通识教育阶段可谓浓墨重彩。师范大学一般设置政治理论类、中国近现展史类及国际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自愿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担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积极的态度、宽大的胸怀、崇高的师德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并通过适当的、合法的手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扎实理论与卓越技能的专业课程

 

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本科阶段课程结构呈通识课程递减、专业课程递增式,且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比例较大。这里所说的“专业课”应当包括学科基础课、教学技术课和教育理论课三部分。由于存在“学好英语便能教好英语,学好数学便能教好数学”的普遍认识,师范类专业课程更多地侧重专业基础。以海南师范大学师范英语专业为例,听、说、读、写、翻译此类专业技能性课程占绝对比例,旨在培养教师扎实的学科基础,熟练掌握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知识。

 

教学技能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教师具备在中小学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我国教师技能类课程通常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后,包括学科教学法、教学技术、教师表达等课程,并通过微格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反复观摩、评价与改进,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技能,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生动活泼地传递知识,张弛有度地控制课堂。此外,师范教育要求每个未来教师具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并相应开设“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类课程,使教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灵活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有序。

 

3.培养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是师范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从观察学习、牛刀小试到独立实践教学与管理,体现了师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的转变,通过对具体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学工作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教师职责的了解;同时,通过求教、反思和扬弃,汲取在职教师的优秀经验,提高对教学技术、方法、管理策略的认识,最终为己所用,掌握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执教。

 

(二)美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依照美国“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并且应该学习”的教育信念,美国师范教育也以培养“帮助和促进儿童开展学习”的教师为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质量的全方位要求,美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性格塑造和个性发展,并且也一直在儿童教育中践行这一理念。虽然美国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类别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与我国一致,但课程目标已不单纯局限于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使之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拥有更多资源与学生交流,引导和帮助儿童学习和成长。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包括讨论、反思和设计等形式,要求未来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自由迁移,还应站在学科本身和儿童发展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新的教法与模式,具备“对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反思和探究的能力”[2]。此外,实习课程在美国师范教育中受到相当重视,通过实习课程,未来教师应当学会比较、质询、思考、判断和操作。教学与管理的质量要通过教师的具体应变能力来体现,教育的革新与发展也要依靠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和创见。因而,美国教育实践课程要培养教师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判断、决策和评价能力。[2]

 

中美师范都将学识广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作为各类课程的基本目标,但研究型、创新型课程在我国师范教育中开设甚少,因而开发未来教师自身特质和创造力的目标并未得以体现。此外,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科目少,范围窄,相对于美国以学科链接和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的博学教师目标,实施效果尚有明显差距。

 

三、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比较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头脑从褊狭闭塞状态中得到解放,学会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语言交往技能,以及获得了解文化、遵从道德、善于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课程在美国全面深入的开展,体现了对人性素养的追求。美国的通识课程包括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认同等几大方面,学科种类繁多。未来教师可在大学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形成美学素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史,认识不同体制下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掌握天文地理生态万物的发生原理和规律,确定行业价值尤其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我认同感,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美国通识课程所占的课程比重从1/3到1/2不等。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中,四年制本科总学分128学分,第一学年共31学分,其中通识课程22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数学6分,基础物理3分,基础社会科学3分,体育4分。第二学年共33学分,通识课程18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历史3分,人文学科3分,生物学3分,艺术类3分。[3]通过数据得出,该校前两年通识课程占课程总量的63%,且科目涉及诸多领域,对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范围有很大帮助。

 

我国师范教育领域已认识到教师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通识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美国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作为教育集权制国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其科目和所占课程比都与美国相去甚远。仍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公共课即通识课程四年学分总和仅占应修总学分的23%。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占总学分的19%;公共选修课共要求8学分,人文类2学分、自然类3学分、艺术和体育类各1学分,教育类1学分,仅占四年培养计划的4%;专业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共占总学分的67%;另有10%的实践课程学分。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通识课程数量本已明显不足,而国家规定科目又占去通识课程的绝大部分,作为扩充未来教师知识储备的可选科目微乎其微,与通识教育所要体现的涉猎广,素养高,有思想的教育人才目标尚有距离。

 

(二)任教科目课程

 

任教科目课程是指未来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科目类别及准备任教的科目领域所对应的课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学生自选的专业类课程在第一学年6学分;第二学年15学分;第三学年24学分;第四学年28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3]较之专业课程近70%的我国师范教育比重偏低。美国师范类毕业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与学科专业学生相比显得薄弱。这也是美国对师范教育专业性质疑和讨论的热点。

 

在我国,师范大学已通过建立不同院系划分了专业界限,从海南师范大学的课程比例分析,专业课虽然占到了课程总量的60%以上,但以专业基础和技能课为主,对于解决该学科“如何施教”问题的课程较少。比如体现英语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师技能”、“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仅开设1—2学期,“教师口语”作为选修课不做必然要求,英语板书等学科教学技能并未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培养教师的学术性要高于美国;但我国师范专业学生在主观上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学科教学技能的倾向[4],与我国教法类课程开设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三)教育类课程

 

美国的教育类课程由教育基本原理和课程原理两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原理等;课程原理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占总课时的1/4到1/3。如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师范专业就开设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史、哲学、人际关系等众多教育理论类课程[3],帮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科学原理、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开展教学和辅导。

 

(四)教育实习课程

 

美国教师普遍认为教育实习是他们所接受职前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模拟实习、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模拟实习阶段是借助科技手段模拟中小学教育情境,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实地经验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观摩和协助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并参与少量的实际教学。实习阶段在美国师范教育中为期18周,由师范生全面亲身实践,逐渐承担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责任,最终独立胜任教师工作。

 

在我国,实习同样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步骤、时间和效果都与美国有较大差别。如海南师范大学实践课程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10%,除见习、实习两部分外,毕业论文也算作实习课程学分。实习课程总学分18分,毕业论文8分,因而该校学生真正的实践经历仅占10分,为总课程的6%。见习为期一周,实习为期八周,且由于实习基地和条件的稀缺,分为顶岗支教、普通实习和自主实习三部分,不作统一管理,以缓解实习资源的压力。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并非普遍如此,但实习期少于美国且组织性相对较为薄弱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毕业前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

 

四、美国师范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课程知识面和实用性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教师除了要教好本门功课之外,还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因此,包罗万象的通识课程不但使未来教师在传授科目时生动活泼,而且间接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窗口,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向孩子传递知识,培养知识丰富又个性独特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当看到美国通识教育对社会的巨大功绩。因此,我国的通识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前提下,放宽控制,增加课时,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提高通识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例,给未来教师更多空间和自由以充实自我。

 

此外,我国师范教育还应加强课程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和实用性。如美国师范学院开设的法律基础、特殊儿童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课程,对于未来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师范学院也应增设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具使用等实用性课程,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言传身教,科学务实,成为儿童少年成才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强课程的师范特性

 

我国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倾向,即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5]。大部分学校仅开设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学法等为数不多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与美国种类齐全的教育课程差距较大。师范课程不足将导致教师工作缺乏理论依托。教师本身是一种职业,除了强调所授学科的扎实基本功之外,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才是教师职业特色之所在。因此,师范专业的课程应摆脱与综合大学其他专业课程大同小异的局面,加强师范特色课程以提高师教师职业水平与能力。

 

(三)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与水平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2

对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乎“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学校教育选择的课程知识一定要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现代教育的答案都是:“科学知识”。这就使得我们以往的高师课程结构中必然缺少其他的知识。但是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质疑和解构,原有的课程结构也必将发生相应的转变,对于一些课程的关系也需重新进行反思。当然对于高师课程结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合理化,这一点,学者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是具体的提法有所不同而已。有学者就提出合理的课程结构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从课程内容上看,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课程功能上看,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从课程范畴看,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从课程形态看,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从课程类型看,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与必修课与任选课之间的关系。而本篇文章从高师课程结构微观层面来探讨课程结构。

一、以课程的整合来促进高师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知识增长的综合化过程

从课时数量上来看,要删减科目较多、内容繁杂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课程,压缩课时,分专题讲授,以避免与过去所学知识的重复;增加通识教育类课程如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的课时与学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中重合的内容,压缩学分,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从课程类型来看,要开设不同级别的综合课程:首先,同一学科不同课程之间要实现综合,如思想文化政治教育课程中,对于同一问题的探讨,可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不同的课程视角,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理论水平与学习的实效性。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也要提高其综合性,将相关的、重复的内容放在同一专题中讲授。其次,文科课程内部与理科课程内部应实现综合,在文科中开设综合理科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科目,在理科中开设综合文科课程,包括中文、历史、政治、教育、语言等,将各个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突出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不同学科类型的学生,使得文科生在理性思维和理科生在人文修养方面都得到提高,同时避免流于形式。最后,开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美学、道德修养等,使高师学生的基础素养得到提升,为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养成打好基础。这种综合化的课程结构使得师范生在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时,不是依靠单个学科的知识,而是跨越学科的界限,用综合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从多个方面促进高师课程结构的实践性,体现知识的境域性

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即同一类知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知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而是具有境域性,新的文化知识型就是要还原知识的这种境域性。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它也具有情境性和区域性。加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实践性,就是让师范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境域性。高师课程结构实践性的加强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师范生实践环节。师范生实践环节主要指的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首先,教育见习与实习在从课时数量上应得到增加,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都应安排1~2周的教育见习,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也应由过去的6~8周增加为12~16周,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到学校观摩教学与管理,从教育实际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实习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在类型上教育实践应不局限于学校组织的教学实习,应鼓励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实践,如可以到中小学进行见习,观摩中小学的课堂组织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其次,重视社会调查及毕业论文,加强和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及教育教学研究。另外,学校应该出面联系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都能得到保障。二是通过专家型教师经验的总结和传授,使师范生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师范生实践能力不只是靠参与实践而养成,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传授人类积累的经验,同时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能力,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学习那些在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经验。总结的办法有教师自己的书面总结、专题研讨会、学者总结等。这些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性质的东西。列专家型教师的经验的学习,可以通过观摩教学、研讨会、传帮带、个人体会等途径来获得。三是加强案例教学,使师范生直接和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总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产生,具有非常明显的案例性。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案例教学也是促使师范生快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加强和开展案例教学并不是一定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实践性知识。四是加强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微格教学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可以使授课者通过授课过程录像资料的重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不足,授课者可以自觉自愿地予以改正。微格教学的最大好处

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反观自身、反思自我的条件,它是促使师范生迅速提高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以教育类课程的改进来加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师范性,以增设人文素养课程来提高人文课程在高师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体现知识的价值性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师范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只有科学知识吗?在文化知识型中,我们重新思考高师课程结构中的教育类课程和人文课程。首先,应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数量,由过去的10%增加到20%左右,同时舍弃原有教育理论课程中重复出现的、已经过时的、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并将节省出的课时用于开设更为广泛的教育类课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理论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教育学科的基础性课程,主要解决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具体开设的课程应当包括,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教育哲学、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二是技能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将教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不可缺少的中介性课程,主要解决师范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问题。具体开设的课程应当包括:学科教学论、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基本技能(含普通话、三笔字、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三是实践层面的教育课程。它是师范生将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行模拟教师行为训练的课程,主要解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验证与深化。主要课程应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师范性。其次,应该看到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体验、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观而呈现出来。人文素质课程对于教师而言,是形成其广博的知识基础的源泉。因此要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变过去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将其确定为核心课程,如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追求自身的完美化。还应在师范教育中,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每学期开设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各院(系)每周在本科生中开展“学术日”活动,举办学术讨论或学术沙龙。“高师院校在增设文学、艺术、语言、伦理、哲学、环境等人文课程同时还要注重文理渗透,在文科开设当代科技概论、科技史、大学数学、生命科学等课程,在理科开设大学语文、社会发展概论、世界文明史、法律等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加宽加厚学生的专业基础。”

四、以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增强高师课程结构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批判力和知识的创造力

高师课程结构的创新性的增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一是研究性课程的开设。高师课程要想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首先需要在课程类型上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将各学科专业的具体研究方法的理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步骤、意义,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课堂观察、教学调查、文献整理等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一项具体的研究活动,从亲身体验到研究的进行,从而产生对研究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专业性较强的科研项目,鼓励、吸纳学生参与低层次的研究,如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基本实验,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做一些基本的工作,体验正式完整的教学研究的氛围,增强教育理论知识的活力,积累参与研究的经验,提高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再次,学生可以独立地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展开实际的研究,如自己组织调查、参与学校举办的科研大赛,或以完成某门功课的作业为机会,展开研究性学习,并请求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发挥学生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后,能够批判性地反思和学习自己及他人的研究,能够根据反思与批判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科研。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革新现有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把教育科研活动的普及作为高师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作为学生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迅速膨胀为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储备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无疑是打开学生广阔视野、掌握全新信息的最佳方式。当然,提高师范生计算机技能仅是课程学习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师范生的整个理论学习、技能掌握、实践运用中自觉、自如地发挥计算机与互联网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育实习;试讲;师范生;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04-03

一、引言

教育实习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教育类学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教育类学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它在形成教育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国情、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可使实习生熟悉学校教育的情况;初步掌握学校教育的规律;培养其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巩固其专业思想,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提高实际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毕业生就业。教育实习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合格的师资不可缺少的职业训练环节。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被广东省确定为全省6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之一,学院现有师范教育专业15个,约占全院专业的38%,师范生在校人数3221人,约占有全院学生数的半壁江山――占44.5%。以《实习见习条例》为依据,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为教育实习工作指针,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质量、效益”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实习的有效途径

1.机制上的保障。政策保障方面,《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以下简称《实习见习条例》)的颁布,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机构保障方面,一般是由高职院校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教育实习工作机构,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实习活动;各系部成立由系部主任担任组长的教育实习工作机构,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具体落实部署教育实习工作。制度保障方面,高职院校出台实习的指导性意见和教育实习的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2.实习内容上的设计。

总体目标:重视师范教育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合格师资。

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教育实习包括课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课外辅导等。具体要求如下:(1)试讲(在校内进行),每位实习生要认真准备,扎实做好试讲工作,需提交试讲教案3份,进行说课、试讲训练3次,试讲成绩列入实成绩。(2)观摩课堂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要求听课不少于12节,同时观摩班主任工作。(3)课堂教学实习,到实习学校实习期间,每位实习生至少完成8~10个教案,讲课不少于12节,回校提交4份教案(指导教师签名,实习学校盖章)。(4)班主任工作实习。实习期间要实习班主任工作,组织班级活动,日常管理等。实习结束提交班主任工作总结一份(原班主任签名,实习学校盖章)。(5)实结,实习生在回校前必需认真写好实结(包括实习内容、收获、体会和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应积极开展教育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回校后交各系(部),由系(部)评定成绩。

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1)实习生成绩评定。教育实习成绩采用综合评定的办法,包括:实习前试讲(30%),实习过程评定成绩(包括行为表率、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实习生的听课情况、教案、教学后记、实结等可作参照)(50%),带队教师评价(20%)。

按照各班学生总成绩的排序取班的前30%定为优秀,前15%评为优秀实习生。

系(部)总结:各系(部)应在实习结束后半个月内写出书面总结,并报送一份给教务处。总结包括:实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实习生成绩等各项统计数字)、实习质量分析和统计、实习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以及本系(部)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等。

3.动态管理上的监控。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原则。要求各系(部)应主动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集中实习,并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驻点指导。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学生,原则上要集中实习,没有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学生可以分散实习,但要有专人负责跟踪指导。具体监控几个环形节:

试讲:包括校内试讲和校外试讲。

校内实习:主要是试讲和微格教学训练。要求各系部做好校内试讲指导工作,抓好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尽量在校内微格教室进行试讲,重视对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切实落实好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学校联系情况,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对于未能联系到实习学校的学生,则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进行集中实习,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

校外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部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协商制定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计划,配合好实习学校做好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并认真填写《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实习工作手册》。

做好教育实习巡视工作:要求各系部对负责区域的实习点安排三次巡视指导,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各安排一次。巡视指导教师职责:(1)及时与实习学校联系,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基本情况,检查实习计划的实施情况,适当进行听课,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2)教育、督促实习生遵守实习纪律,指导实习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3)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安全;(4)及时总结巡视情况,完成巡视总结;(5)填写巡视工作记录。

4.实习形式上的探索。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师资队伍越来越饱和的情况下,很多师范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一部分师范生毕业之后要另找生路。因此,在实习生到校外实习前,不仅要求各系部尽量安排实习生就近到中小学进行多次见习和集中实习,而且允许一部分师范教育类学生到机关行业企业顶岗实习。

5.实习专项资金上的管理。为了保证我院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教育实习经费使用,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经费的使用效益,教育实习经费实行“限额分配,包干使用”的管理办法。教育实习费包括毕业生实习经费、课程实习经费(交通费、学生补助费)、实习指导教师差旅费、校外基地建设和基地联系费用等。根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教育实习按100元/生(按各系部管辖片区学生数)计算,其中50元由各系部支配使用,50元为实习基地建设费用,实习经费专款专用,不作他用。

6.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实习见习基地。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院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针对师范教育特点和地方实际,统筹规划,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初中小学,加强校校合作,不断建设和改善见习、实习基地和基础条件。建立建设首批优质的师范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共38个,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培养输送应用性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生综合技能素质较差。通过近几年来的教育实习实践,高职师范实习生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差强人意,表现在:①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基础知识欠扎实,教案不规范,板书不太工整,课堂授课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凑,时间分配不合理,重难点把握不到位。②教材钻研能力方面。缺乏对新课标的了解,分析和掌握中小学教材的能力需要提高。③班主任工作能力方面。有效管理班级的能力较差,选择、组织游戏娱乐活动的能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能力欠缺。④展现个人人格魅力和风采,如指导刊出黑板报、手抄报水平有限,自身的吹拉弹唱等人文功夫缺失。⑤计算机运用和多媒体应用综合能力方面。不会文本排版编印、多媒体设备操作,课件制作或实操效果较差。⑥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方面。对待上课不集中听讲、喜欢钻牛角尖提怪问题、课堂顶撞教师的学生以及发生吵架打架斗殴的事件等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采用简单粗暴压制的办法导致学生不服。

2.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我院以生源地为中心,首批与揭阳市38个中小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我院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便于学生就近集中实习,为培养合格师资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由于每届学生生源地变化大,这对建立起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和麻烦。学院每年投入的教育实习专项资金虽然越来越多,但与每年不断变化的招生计划、生源分散广、不得不频繁地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的局面相比,实习资金短缺、实习基地变换快的现象就显而易见。

3.师范生实习积极性不高。这与学生的思想态度和就业观有关。有些师范生不愿意去教育实习或者实习不积极认真,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自己毕业后去做教师的概率几乎为零,特别是那些提前找到企业公司岗位的学生,宁愿提前去任职意向单位上班而不愿意进行教育实习。另外,教育实习是公益性实践活动,不是生产性质的技能劳动,与非师类的生产实习相比,它没有劳动报酬,对于那些思想短视的师范生来说就更不乐意了。

4.实习动态管理薄弱。指派驻点指导老师和巡视老师,是保证教育实习质量、实行有效管理的最佳途径。但由于大部分实习学校未能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和办公环境,造成实习指导、动态管理上很难真正到位,对于那些分散实习的学生来说,实行有效的实习指导就难上加难了。

5.地方政府政策保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力度不到位。教育实习是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紧密联结,最需要地方政府政策保障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高校扩招和大众教育,不但造成师范生就业困难,而且也造成教育实习危机重重。过去是教育部门求贤若渴,向高校要人才,乐意提供实习舞台给师范生,吸引师范生充实教育师资队伍,现在情况相反,高校千方百计求教育部门留人,想方设法让中小学校接收实习生。这种不对称影响了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力度。教育又是不见经济效益的产业,要寻找一条双方合作共赢的途径,需要的是合作双方的长远眼光。

四、探究与对策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成因:

1.高职院校属于3B类线,录取分数较低,学生素质能力也较差,再加上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不但给教育教学带来难题,而且给教育实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与挑战。

2.高职教育理念与师范教育理念的差异与转换。高职教育与师范教育有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理念就是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高职教育毕竟与师范教育在实施上、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实操能力强的高级技工,师范教育培养的是一专多能、为人师表的师资队伍。对于后者来说,其培养的规格要求更高,因为教师除了自身业务素质高之外,还要求是道德情操的楷模,教育能力的典范和学生的引领者、带路人,也就是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要让师范生做好教育理论转换和角色转换,必然要求教育实习见习更要做足功夫。

3.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机会较少。以前教育实习的时间是3周或5周,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及《实习见习条例》文件的要求,将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为半年。但是,实习期的延长并不意味着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机会次数就多,相反,一些地方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反而有未达到预期的实绩,这是为何?原因在于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存在沟通与必然的矛盾。许多地方教育局有政策性的硬性规定,但一些中小学校并不“领情”,执行中大打折扣,不让实习生实习半年时间。因为接收学校也有自身的苦衷,一是学科课程不能一下子容纳较多的实习生上课,或者需要的学科课程却没有对口专业的实习生,而另一些学科课程的实习生却太多;一是实在腾不出较大的办公场地、提供必需的食宿条件。这种供需矛盾长期影响着合作双方的积极性。还有一个不争事实是:许多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敬业精神不满意、不认可,害怕损害到升学率,因此,不想提供较多的课程和较长的实习时间给实习生。这就有让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主义的危险。

对策:

1.加强实习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教育学生“定位准确”,牢固专业思想,不要受浮躁风气影响而产生短视行为,特别是面临即将毕业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单位时不要心灰意冷,要自信自强,树立“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信念,一旦有机会,就不会出现因自己的专业能力荒废而再错失就业良机。

2.创建微格教室,探研微格教学模式,做好校内试讲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尤其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尤其是提高主动性的教育,要求学生对实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要主动、积极做好,做到位。加强微格教学,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包括教案撰写、讲课技能、板书技能、与学生沟通技能等。

3.注重教学技能实践锻炼,丰富课余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法课程,加强教学法的学习指导;积极开展“三字一画”训练、演讲、朗诵比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借助社团组织开展帮教义教活动。总之,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提高提供各类活动和机会。

4.加强校政、校校合作,拓展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关系需进一步加强。为更好地加强我院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深感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关系还需进一步加强,需要在一个新的平台加强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合作双方定期沟通、交流的机制。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实习学校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精心安排和实施专业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了进一步给实习工作打造一个良好平台,加强与实习基地校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学生到实习学校参观、见习和实习,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提供更好的平台。并可聘请实习基地学校有经验的教师为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讲座,或为实习生安排多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尽快做好角色转换,对实习生的成长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5.多渠道的顶岗实习路径,提升就业竞争力。除了到基层去,到边远山区去,更要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去。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创建教育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对接机制,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真正让学生既不废专业又拓展能力,在就业中占先机。

6.建议教育部、省教育厅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教育实习方面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对部分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对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高师教育改革,使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正因如此,笔者对西部四所普通师范学院的2007届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服务于高师教育的改革。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共设计17道题,其中封闭性问题16道,开放性问题1道。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实习的实效性以及改进建议等角度进行设计。问卷的设计基本以定类和定序变量为主。为克服问卷设计的不足,增加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以及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了解。

1、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个别访谈记录的整理和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我们发现,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1实习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主要指一般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三笔字、口头和书面表达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处理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等技能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表现出的教师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首先,实习生的一般教学技能不足。有12%的学生认为语言与情感的表达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其次,课堂教学技能欠缺。突出表现为:课堂观察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观察和控制课堂的教学,启而不发;讲解技能不足,教学语言罗嗦、不严谨、不会分析问题等。有32%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过程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8%的学生认应当加强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的训练。

第三,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不够强。实习指导教师在总结中指出,大多数实习生面对新教材,不能较好地利用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不能很好地从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少实习生只对所教的章节熟,而对非授课章节就陌生。统计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0%的学生认为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0%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应当开设分析中小学教材的课程或活动为实习做准备。几乎所有的代队指导教师均认为实习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对题型不会归纳总结,甚至教材练习题都不会做。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很多学生对于多媒体不熟悉,甚至是不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软件操作不熟练、不会制作课件等;对于基础教育教学软件掌握得不错的同学,表现出来的困惑是使用课件教学后,效果却不一定好;此外,由于实习学校多媒体设施不全,对于教学软件比较熟悉的同学,开始怀疑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础教育教学软件。

1.2实习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全国各地。因此,无论是在高中一年级实习的学生,还是在初中实习的学生,都遇到了新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尽管老师在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向学生介绍了很多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但学生理念仍陈旧,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基本理念知之甚少,更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有27%的学生对课程改革不了解,有46%的学生认为要加强课改知识的教学。面对课程改革,有不少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态度是消极等待,更有的则是抱怨。因此,很多实习生对此产生了较大困惑:“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即将毕业的师范学生,我们将来应该怎么面对?”

1.3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目标难以达到

高师院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案一般是专科4周左右,本科6一8周,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实习生上课时间只能在6一10节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让学习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又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这显然比较困难。大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而忽视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在实习安排上形式单一,只有放羊式或集中式实习,没有教育实习形式的创新。

2、原因分析

2.1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调查显示,有61%的学生觉得在大学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基本不能适应教育实习的需要,有48%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课程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这说明,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难以适应教师培养的需要。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高师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课一般占总课时的70%,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所占课时比例则少得可怜,一般在10%以下,且课程门类少,体系不合理。对师范性课程的忽视、削弱必然对师范生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当。教育类课程一般都在三年级时开,且集中在一年时间完成,除第七学期一般8周的一次性实习外,基本再无其他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这种既晚且短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师范生及时得到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与信念,及早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及早受到系统的从教职业技能训练,形成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实践环节弱,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虽然现在很多高师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实践活动的早期性、经常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职业技能训练课的开设在规范化、操作化、实效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在时间、师资、教材及教学设备、条件等方面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2. 2课程内容与实施方面的原因

教育类课程脱离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缺少魅力。由于课时少,教育类课程能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很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案例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境差异比较大,多数学生反映观摩之后,收获不大。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普遍陈旧、空洞、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使得学生厌学,老师厌教。

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据调查,现在高师许多青年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较差,使师范生难以从其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的示范与熏陶,更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训练指导。这个问题应引起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教师本身都缺乏职业技能素养,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未来教师?

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长期以来,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教育基本原理研究,轻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堂教学技巧、方法研究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写文章、评职称上,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不愿花费心思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致使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已基本失去教学示范性。

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学校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加人一定的新课改的内容。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大都选择了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虽然在理论上对课程改革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实施、对新教材的具体处理都比较陌生。

3、建议与对策

3.1调整与整合教育类课程内容

教育类课程应相互补充、渗透、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有自己的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与教研,共同构建全新的教育类课程。应将高师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由相关课程组成。以必修、选修的形式进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并且重视教育类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师职业技能,使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基本技能的练习,逐步改变高师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示范性、甚至不能指导学生实习的状况。

教育类课程内容应增加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等内容;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近两年,各招聘单位的考核方式在以前试讲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说课能力的考核,新增了“做高考试卷”的考核方式,那么就应在学科教学论和微格教学中增加“说课”理论及其技能训练。还应增加全国各地历年高考试卷的题型及其解法的研究。

3. 2适当增加教育类课时数

众所周知,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系的处境是十分严峻的。据资料统计,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占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英国约为25 %,日本约为30%,而我国仅为5%一8%,西部各校为8% -10%。通过剖析可以看出,众多的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类课程课时太少。难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懂得教育规律,还具备较强能力的教师就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了。因此,作为高师院校,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强化和改革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需要,也是教学实践的要求。

3. 3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形式要多样化。各高师院校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训练实施计划,确立具体的训练规范及考核标准,并由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督导,使高师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学生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与练习,这是技能性课程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还可以定期分批让学生到当地各中小学顶岗见习,帮任课教师批改作业了解中小学实际,这样见习学校乐于接受学生见习,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教学情境。

3. 4改进“案例教学”,探索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实施和改进“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观摩公开课,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然后发表意见等教学方式。拍摄和编辑一系列的视频案例,构建符合当地中小学实际的视频资源库。还可以与当地各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聘请当地各中小学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中小学教学实际。

3. 5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组协作学习blackboard平台网络学习

引言

21世纪高等教育学校教学中,协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强大的网络空间以及资源共享促进了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也为协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基础。随之优秀网络平台的出现又为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网络协作学习日渐成熟。

《地理多媒体教学》课程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面对地理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实践。课程致力于通过协作小组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提高师范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最终服务于地理教学。

致力于从实践中总结网络协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协作学习模式,确保网络协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为网络协作学习更广泛的实施和推广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取数据统计跟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对小组协作学习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1年3月―6月。主要研究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08级师范生,即《地理多媒体教学》课程的选课学生,总共61人。此外还包括课程的任课教师1名,辅导员4名。

研究过程

课程主要采用鼓励竞争机制督促小组学习,小组内部精诚团结互相学习,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小组成员通过地理多媒体软件的学习,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共同完成一个与地理相关的作品。

协作小组

小组划分采取学习兴趣与多媒体软件技术基础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小组拥有共同学习兴趣,同时弥补软件操作能力的差距。课程总共划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3-7人,由组员选出1名组长。除任课教师外,每个小组配备1名辅导员。

本研究在网络小组协作学习中加入辅导员角色,设定辅导员的参与程度,以此来研究协作学习中辅导员不同程度参与学习过程所产生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辅导员由曾经选修过此课程的研究生担任,且均有过课程助教经验。一方面确保辅导员知识技能符合课程要求,另一方面也拉近辅导员和学生的距离,便于协作学习的展开。辅导员所在小组类型不同,其职能亦有所不同。辅导员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选择性参与以下学习环节:任务设定、问题答疑、进度检查、例会讨论、提供资料。

以任务为导向的协作学习,关键在于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规范的学习过程管理。小组成员总体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决定辅导员参与协作学习的程度。因此根据辅导员参与程度不同将小组分为以下三类:

A类小组中,辅导员根据成员学习基础和能力布置任务,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辅导员参与任务设定、问题答疑、进度检查、例会讨论、提供资料等学习环节;B类小组中,由组长进行组织和协调,成员集体讨论任务的布置和分工。辅导员参与问题答疑、提供资料两个学习环节;C类小组中,由组长进行组织和协调,组内成员集体讨论任务的布置和分工。助教只参与提供资料一个学习环节。

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实施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在协作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A类小组协作学习过程比较规范,具备完善的交流和成果共享方式,能够及时的进行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B类、C类小组的学习过程比较自由,没有严格的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时间和方式,其中有些小组没有交流和成果汇报的环节。(见表1)

表1:小组协作学习情况

研究结果

1.协作学习积极性

课程将blackboard平台提供的小组页面作为小组协作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平台统计跟踪功能提供的数据显示:小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A类小组的网络协作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B类、C类小组;此外小组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差别,个别同学的网络学习活动性较差,组内协调还不够成熟。

其中,小组点击数最高达379次,占全部点击数的16.55%,最低点击数104次占全部点击数的4.54%,大部分小组点击数百分比维持在10%左右,小组活动频率基本持平;而人均点击数最高达到74次,最低为22次,全部小组平均点击数为35,过半数小组人均点击数超过全部小组平均点击数;各个小组的网络活动数据显示,组内最高点击数为144,将近组内平均数的3倍,组内最低点击数为11占组内平均数的1/5。

2.协作学习效果

1)协作学习小组组内评价结果显示,组内成员分数之间没有太大差异,但组员之间认可度非常明显。大部分同学对组长和组内积极贡献的组员表示认可,对于参与协作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组员也给予了客观的分数。协作小组组内评价人均分数最高的2个小组为B类小组,组内评价人均分数最低的小组为C类小组。

其中,90%的小组组内评分在优秀(8分)以上,组内评分结果中组员的最高得分为9.5,最低得分为7.0。其中同一个小组内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不超过1分,不同小组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不超过3分。此外,10个协作小组中有6个小组组长为组内最高分。其中自评分环节将近70%的同学自评分数高于其他组员评分的平均分。

2)小组协作学习成果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各类协作小组之间差异不大。成绩最高的3个均为A类小组。成绩最低的2个小组分别为B类、C类小组。

问题与讨论

此次研究中前3组优秀协作小组均为A类小组,这些小组在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1、协作学习任务明确具体;2、学习过程进行规范管理;3、完备的例会交流和资源共享模式;4、充分利用强大的网络空间和资源;5、组内成员定位、分工明确。

不难看出A类小组网络协作学习成绩优秀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在学习中发挥明确协作任务和进行学习管理的作用,这些是在B类、C类小组所缺乏的。

调查显示,与辅导员目前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相比,学生对于辅导员参与协作学习的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学习方式还不适应,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有待提高。

以任务为导向的网络协作学习的特点,造成了对小组学习成员明确协作任务和进行学习管理的高度要求。因此在以任务为导向的网络协作学习初级阶段,教师和辅导员的适度参与非常必要。但是如何确定教师和辅导员在协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如何在网络协作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一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九民,《现代教育技术》[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黄玲子,黄荣怀.协作学习评价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三角形;动手实践;结合实例;认真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54-01

三角形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图形,如学生平时经常需要佩戴的红领巾、春天出去踏青时部分学生放的风筝等,这些都是由三角形构成的。而三角形具体有哪些形状特点,又有哪些结构特征,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动手动脑,体验形状特点

三角形是学生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新认识的一种几何图形。而在了解和学习三角形之前,其实它已经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过,只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它。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只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去实践一次,就能让他们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分别准备了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接着,教师又在生活中找出了几种属于三角形的物体作为参考,让学生在脑海里对三角形有一个概念。在简单介绍完三角形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而且剪的这个三角形的大小可以不相同。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动手环节中,很快就剪好了三角形,并把自己剪好的三角形举了起来。这时,教师再让学生互相观察自己的三角形和其他人的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点?学生们开始观察并讨论起来。在学生们讨论后,教师问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和同学的三角形,我们发现了三角形有哪些形状上的特点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这一节课下来,完全都是学生自己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并且自己组织语言总结三角形的形状特点。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想,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到的知识还会让他们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二、拼围结合,找出结构特征

学习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时,教师会让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自己亲自动手实验。而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做三角形,不仅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而且还能让他们从自己的实验结果当中总结知识点。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分别准备了长10cm、6cm、5cm、4cm的小棒。开始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小棒,并可以任意从中选择三根,只要这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在旁边的白纸上做一下记录,最后可以总结自己的记录并说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实验开始,学生们都积极地做实验,并且认真做着记录。慢慢地,有些学生发现:想要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较短的小棒另一端肯定能碰到一起,如果另一端碰不到一起就围不成一个三角形了。教师让学生们按照这个思路再继续自己的实验,过了一会儿,他们好像又发现了一些规律,拿着自己的记录说:“老师,我发现这些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加起来,肯定比另一边长。”教师表扬了学生并且说:“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记录,总结出了想要学习的知识点。这种在学习几何图形中拼围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善于动手、乐于思考。

三、链接生活,拓展认知范围

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往往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到相关的图形,三角形也是一样的。从生活当中找图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拓宽认知范围。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事先观察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三角形,并让他们把可以带过来的实例带到课堂上来,这样课上和课下结合,更容易让学生发散思维。上课时,教师从学生们拿的例子当中选出了几个让他们观察,并且比较:“这几个都属于三角形,如果我们把它们分一下类,该如何分呢?”教师说完之后,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就找到了分类的方法,并且告诉教师“可以按边分”。

这样,从生活中找实际的例子,会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知识,而且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路,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

四、结束语

基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高效学习三角形的基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己总结基础知识。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印象特别深刻,并且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孟月.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7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聪明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向。

(二)教师教育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布置,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和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把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和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和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功能,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熟悉,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探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探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探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探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探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探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布置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练习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和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练习,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布置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探究方法、教育测量和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和治疗、教师基本技能练习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功能,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熟悉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功能。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8

1.美国的交互一自省型教育实习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各州全部取消了师范院校的独立设置,未来教师由各大学师范学院或师资培训机构培养。到60年代末,人们发现,美国这一“开放式”的教师培养模式并没能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美国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们对如何培训高质量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教育专家将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引入教师培训之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领域的专家知识都可以分解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被称为陈述性知识。第二类为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后者又分为两个亚类,第一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熟练的技能,被用于经常出现的情况;第二类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所提出来的“认知策略”,被用于新颖的,需要创造性的情境。第一大类知识可以通过看书或教师的传授获得;第二类知识因涉及“怎么办”的个人经验,必须通过实践和个人体验才能获得[lj。研究者按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专家和新手对比的方法,分析专家教师和新教师之间的差异,发现专家教师和新教师陈述性知识不仅内容有差异,其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导致二者的教学能力有显著的差异。

师资培训正是为了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对新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应用于教育实习,形成了交互一自省型教育实习模式。由于教学能力的形成是由受训者所具有的两类知识决定的,为了丰富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美国教师教育机构采用增设教育理论课程的方法,使这部分内容占教师职前培训内容的25%。同时,为丰富程序性知识,将教育实习时间加长,占职前培养内容的12%。具体操作是:将整个教育实习分成三种类型:模拟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模拟实习:基本上在教育学院内或实验室内进行。采取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手段对师范生应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技巧进行选择性模拟,对学生的讲授录像后由指导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图式,并最终熟练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种技能。教育见习: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协助中小学教学工作,并承担一定的工作量。在某些学院,这项活动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于二、三学年。教育实习:在一名校方指派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实习生到校方认可的一所公立中小学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每月和长远的教学计划,一开展教学和评定中小学生等,并从中验证和再现己得出的结论,进而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大学则派视导人员进行不少于6次定期视察,评估教学进展情况。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时间长短各州不等,一般都规定了最低下限,有的州总教育实践时间为1年。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实习的内容被进一步拓展,表现在实习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强调在实践基础上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等方面。

2、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

随着英国人口的显著下降,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教师人数相对过剩,教师质量问题渐渐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英国政府在1983年向众议院提出“提高教师质量”的白皮书,对新教师的培养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对师资培养的要求,严格选拔学生,明确课程标准,重视实践经验[2j。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人们发现师资培训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范生教育胜任能力,突出中小学在培训中的作用。早在1982年,霍依勒就指出:中小学教师具备的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的方式与师范生在高等学校发展起来的一些知识和运用方式有所不同。两类知识属于不同类型,都是师范生应掌握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己具备参与培训师范生的资格,而是如何合理地综合两类知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培训师范生。

在1992年到1994年,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制定有关教师的培训条例,明确提出教育胜任能力应包括:组织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能力,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会使用教学策略,具有教学评估能力:指出教育胜任能力是衡量培训效果的“核心标准”;中小学方面要在教师教育胜任能力的培养上负“首要”责任。这一条例的实施,逐渐形成了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其一是大学的教育学院培养本科学历的新教师:其二是一种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生完成培训后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第一种类似于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实习方式上,大学与中小学校在双方互惠基础上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成立由实习学校、地方教育局及大学教育学院组成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实习生指导教师有两类四种:一类来自实习学校。其中一种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并同大学的指导教师合作指导实习生:另外一种是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学科指导教师的工作,对实习学校工作的总体进行布置。另一类来自大学的教育学院,其中一种负责联络:另一种为教学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生所授学科的评价和指导。在实习时间和要求上,由于实习的要求明确具体,实习过程中突出“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实习生需承担教师工作量的1/3,约每周10节课。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少于20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第二类培训模式是针对第一种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实习生无法透彻地领悟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不能完全掌握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教育教学方法,而提出的教师培训模式。如莱斯大学的师资培训计划[3j,它通过对本科生经过一年教育专业的培训,使其获得硕士学位。

3.德国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

德国历来重视师资培训,每次重大教育改革都把教师培养的改革作为重要课题。教育实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段,在德国自从建立师范教育以来就很重视教育实习工作。1696年,弗兰克创设了教师研习班,选择优秀的学生施以5年的课程,其中包括见习、试教及每周定期的教学问题讨论。1826年普鲁士皇家“通谕”首次在法令上诏告设立实习教师见习研习班,并正式确立取得教师资格须经过两次考试,在两次考试中须经3年的实习。1970年以后,西德各邦均实施实习教师体制及第二次国家考试立法。规定任教者必须通过修业和见习两个阶段。修业阶段是学完规定的课程,包含作为“学校实践教育实习3次共12周”,要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再进入见习阶段,见习包括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在1年以上。实习期间每周上12课时及制定教学计划,学习教授法等。实习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教师资格。

4.我国的理论一应用型教育实习模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师范教育起步较晚,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高师教育实习的理论及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在理论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成果引入教师培训,对教师行为及课堂监控能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具体成效。[5:[63在实践方面,教育实习的改革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有了新要求,使教育实习时间有所增加,师专实习时间由4周增加至6周,本科院校实习时间一般为8至10周,并明确规定了新教师试用期为1年。实习方式多样化,有校内的模拟实习及到中学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实习地点由集中到分散,从单纯由高校带队教师指导实习到委托地方教育局及实习中学指导实习。实习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实习外,还增加了课外活动指导,参与中小学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调查等内容,以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7:。

二、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

教育实习模式主要用教育实习的目的要求、教育实习形式、教育实习的方式、教育实习的时间来表征,现将4种教育实习的特征。由此表可看出,在教育实习的形式上几种模式没有多大差异,但在实际运作中,教育实习所经历的时间,实习的方式及达到的目的大不相同。在教育实习目的要求上,美国、英国的两种模式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要求比较具体,便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德国则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试,通过部级的考试方能任教[8j。我国教育实习的目的要求则过于笼统,不利于对实习生的评价。另外,美国、英国、德国的教育实习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并开始实施通过1年或1年以上的教育实践,培养教育硕士的计划,这说明其师资培养逐渐向“研究型”方向转变,使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界线日益模糊,体现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而我国尽管教育实习形式、方式趋于多样化,但仍处在理论一应用层次,且在较短的教育实习期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上,美国、英国、德国的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绝对时间长,对教育见习都有明确的任务,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而我国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短,特别是教育见习时间仅仅为几课时,是结合教育学及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校的教学实际。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9

[关键词]专业认证;化学师范;地方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1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相关工作逐步在全国高校展开。笔者所在的肇庆学院积极响应师范认证号召,提交认证申请并开展了师范认证工作。肇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以“厚德、明智、博学、力行”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本文结合笔者在从事无机化学教学中所获得的经验,探讨师范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究。

1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物质结构、反应原理、元素化学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1]。当前无机化学教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2],需参考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和认证理念进行持续改革和改进。

1.1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

化学专业师范认证要求学生“一践行三学会”,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无机化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其课程目标不应该局限于教会相关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化学教学能力,以及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

1.2教学内容未与时俱进

无机化学从最微观的原子、分子、元素到宏观的化合物,从反应热力学到电化学、配位化学,从抽象的基本原理到繁杂的元素化学,这些知识是后续高阶课程的基石,也是化学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专业基础。但是当前大多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繁杂,未对无机化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做合理选择与摈弃,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应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应用适当融入到教学中[3],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3未做到“学生中心”

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学时有限、教学方法固化等原因,导致在无机化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依然采取教师“满堂灌”的方法,未做到“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欠佳,难以达到“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

2师范类专业认证下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知识体系、思想和方法,更涉及师德规范、教学能力、综合育人、沟通合作、学会反思等多个目标的达成,需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从以下方面浅谈一些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措施(图1):

2.1更新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由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三大部分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反应速度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及三大平衡的基本计算,规范地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语言,并且使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课程学习目标归纳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化学学科知识与其它一些学科的相关性,学会归纳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具备运用化学专业知识解决化学相关问题、以及研究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的能力。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理性分析自我,获得化学相关职业发展的动力。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把事业理想和道德追求融入国家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模式多样化

2.2.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通过线上模式开展无机化学教学,现如今可以部分延续线上授课的经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线上教学:课前: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雨课堂等,进行学习资料共享,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的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无机化学是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互联网上有很多优质课程资源,包括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可供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在上课过程中,可利用学习app如雨课堂等,进行随堂测试,有助于学生根据当堂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也有利于教师分析学生测试结果,实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调整,对掌握薄弱的环节加以强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利用雨课堂进行随堂测试,相比于传统的给出问题进行提问的方式而言,学生对课堂更加有参与感,而不是忐忑不安、害怕被老师点名,且全部同学均参与测试,学习效果更佳。课后:在每一章的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可布置章节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后进行测试,巩固学习效果。此外,QQ群、微信群等可以作为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主要媒介,供教师和学生之间实时交流,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为内向不敢向老师当面提问的问题。2.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已经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6],然而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不听课的情况。结合无机化学内容较多、课时紧张的基本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渐转变为课堂的主体:2.2.2.1课堂小结环节每节课的前五至十分钟用于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在最初的几节课由老师示范如何进行小结,后续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小结。这样的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课上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师范专业学生必备的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把控学生进行小结的时间,避免后续教学过程无法按时完成。2.2.2.2注重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虽然给当今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使某些教师一味对着PPT照本宣科。应营造轻松的上课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一味采用“满堂灌”式的PPT教学[7],要结合黑板板书,利用板书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在课堂上以小组积分等互动的形式进行抢答式提问,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所提问题选择上,主要针对该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2~3个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已经采取相关方法,通过回答问题获得小组积分的方式,拉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期初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后期的教学更容易开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2.2.2.3注重自主学习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原因在于:(1)无机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2)无机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仅靠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需在课堂之外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和监督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如自学并总结无机化学下册《非金属元素的通性》章节,通过手写的方式提交作业,相关材料也可供学生后续复习使用。也可布置小组作业,指定话题范围供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如生活中常用洗涤剂的成分及去污原理、氢能的发展现状、碳达峰与碳中和等,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数据、调查统计等方式完成学习,最终以小组论文或课堂PPT展示等方式完成。

2.3持续改进

师范认证的理念之一是持续改进,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持续改进:(1)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对课堂教学的建议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例如部分学生提出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后习题,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留出部分时间对错误率较高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2)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每一项课程考核得分情况,评估课程目标完成度。根据达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进行持续改进。

3结论

无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化学师范生将来进入中学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基础。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本文提出从更新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样化、持续改进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目前实践效果良好,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互动增加,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丽娟,陈培清,赵宇侠.无机化学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1):105-106.

[2]郑泽宝,孙家锋,石智强,等.师范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20,48(5):182-184.

[3]朱亚先,匡勤,汪骋,等.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0,35(8):1-5.

[4]郭家林,王雪静.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59-69.

[5]李书肖.内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隐忧[D].曲阜师范大学,2010.

[6]杨树元,唐玲.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7):48-54.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10

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专业化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高师实践教学包括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演练、教育实习等内容。传统意义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师实践教学现状

(1)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重专业、轻职业”、“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课程偏多,教师职业性、师范性的课程偏少。受课程设置的影响,在教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由于理论性、知识性的课时量偏大,实践性、技能性的课时量偏小,导致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做,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

(2)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大都坐在大学课堂里讲理论,不熟悉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和教改状况,教学理论脱离中小学实际。授课方式还停留在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灌输太多,实践操作太少,课程内容太单调。就算把课听懂了,也不知如何去做”。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往往只有教育实习环节,缺少系统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演练环节,实习后也缺少反馈和改进环节。因此,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远不如医学院做得好。

(4)在教育实习的形式和管理上,以“放羊式”、“自由式”为主,在实习过程中,组织不严密、指导不到位。

二、高师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师范教育改革的要求。尽管我国目前仍有比较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和教师培养模式,但教师的培养和师范专业的教学模式本身却非常缺乏职业性和师范性,表现在真正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课程较少,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课程还常常受到忽视,造成师范生往往比较缺乏实际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许多学者呼吁,师范教育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尤其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国家教委于1994年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各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

2、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如何培养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范生,这是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专门在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根据中小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你认为对于师范生的培养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问题中,认为要“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占89%,然后是“加强与中小学联系,增加实践环节”(70%),“培养社会适应能力”(51%)等。84%的教师认为,过去师范院校开设的许多课程脱离了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且教学内容陈旧单调,要求增设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课程。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潮流。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教育专家,要像医生、律师的专业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国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师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今天,时代不等待师范生的成熟,师范生要超常规地发展。因此,师范生在毕业前就要按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练好内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尽快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三、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优化课程结构,使师范性和学术性实现整合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许多国家在改革师范教育时,一方面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强化师范性:另一方面,也加强学科专业教育,重视学术性。借鉴外国师范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1/3较为合适,而目前这一比例约为1/6。教育类课程除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课程外,还可以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少儿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科学教育、教育美学、教师教学语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德育与班队工作等课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定向型的师范教育逐步转变为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为主体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开放型模式,但是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并未放松和忽视,教育专业课程约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1/3,而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又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10%左右,师范性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与学术性一起得到了强化。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应当是:优化基础课程,强化教育课程,深化专业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构建全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加见习和实习时间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应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包括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听课改讲座,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学习、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课堂教学、教育实习、实习总结等内容。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在第一学年至毕业前的整个学习期间(包括寒暑假)。因此,师范生的实践活动不是传统意义的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而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有程序的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是在教育实践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的教育实践活动。

鼓励师范生参加“义教”或做“家教”。可通过班委会、团委会或党支部组织师范生轮流到中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实践证明,“义教”不仅能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中小学生,为中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能抓住机遇向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和管理经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义教”其实是“互帮互教”,结果双赢。目前,“义教”活动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的欢迎。

3、规范实习管理,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为了保证见习或实习的质量,必须制定各项管理规定和训练考核制度。如“教育见习、实习条例”、“听课、评课记录手册”、“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见习、实习鉴定”、“教学基本功过关考核制度”等。在见习、实习前后还要分别进行指导和反馈 总结。在实习环节,要成立以系(部)主任为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组员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定期到实习点进行指导,了解实习情况。另外,各实习点还要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实习学校的领导为“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或顾问,挑选那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为实习生的指导教师。每个实习点的实习生成立一个实习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便于联系实习工作和组织本组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实习小组在实习结束前要向实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举行1-2次的汇报课,以此检阅实习效果。最后,由实习小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对实习生作出实习鉴定。

为了方便学生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建立一些关系密切、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经费和教学计划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小学不愿接受实习任务,给师范生开展实习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要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发挥双方优势互补的作用。另外,在建设实习基地方面要挖掘校友资源,积极争取校友的大力支持。

4、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内容

在过去,师范生如何“教”的问题被片面地视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如何“教”的课程是通过教师的讲来传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且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导致师范生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1)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应经常深入中小学观摩教学,开展调研活动,掌握中小学教改动态。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到中小学去,学校领导也不重视这一工作。(2)对于新教师,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新教师,必须安排到中小学“蹲点”学习一段时间,熟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状况,了解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育类的教师才有可能把实践教学的理论课上好、上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要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师范生。为此,要求从第一学期起,就要有计划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三笔字”、普通话演讲、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技能比赛。另外,每年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聘请优秀校长或教师来校讲学,使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5、通过微格教学,开展教学技能训练

悉尼大学柯力夫・特尼教授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这些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它们具有可观察性、可描述性和可培训性,每一种行为又具有能被分解为不同构成要素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师范生(或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广泛使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把一堂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笔者多年的实践证明,微格教学是培训师范生迅速地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承担,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培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参与教师培训和培养,部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始了由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如何加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存在着两类职前教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与前者相比,这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开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50%左右。

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价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

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四,有些由师专合校升格新建的地方综合高校,本可以利用合校的优势,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教师教育。然而这些高校对教师教育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追高求大中出现了重未来轻历史的偏差,也没有利用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发展教师教育。

其五,在课程传授方法上,两类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均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有人在全国作了一项调查,其中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83.3%,部属师大占100%,省属高师占81.1%,师专占100%,中师占87.5%,综合平均为85.9%。这说明绝大多数师范教育部门都对现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十分不满,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1.学术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

哈勃曼(Haberman)认为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的学术化取向,根据时代的需要,采取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同时,兼顾技术取向。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所以,应根据这种取向,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对策

教师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教师专业化问题、定向制与非定向制的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牵涉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面拟对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1.优化课程结构——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应扩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举办的教师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师范生的能力训练未能到位。美国教育专业课程有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平均为11学分。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即到基础学校和初中参加18个月的教育实习,并为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做准备。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俄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学、学科教学法,占总课时的15%,教育实习13~18周。英国的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共占总学分的25%。与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这种重学术、轻师范的课程体系已严重地滞后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的修业年限使学生的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的程度,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因而,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迫在眉睫,将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到20%左右,主修专业课程为50%,通识课程为20%,实习占10%,这样的课程分配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掌握必备的教育理论。

2.改革课程模式——多种体系并存

各类院校可视情况开办不同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对于独立定向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在暂时不改变定向性质的前提下,扩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并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以达到改革课程模式的目的。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各学院的领导牵头进行改革。其次,对于非师范大学开办的教师教育,可以让学生采取多种途径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如让学生在本科四年之内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颁发教师资格;或者让有志于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一至两年,即“4+1”、“4+2”模式,毕业时发教育硕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综合性大学还可以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通过业余时间学至三年,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可获教育硕士学位。

3.改革课程内容——贴近教育生活

教师教育课程贴近学校的实际生活,这是时展的需要。不论是师范院校还是综合型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都存在着课程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则是承担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师本身的研究远离了实践,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现状了解不够,缺乏现场的感性认识。即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范例,那也是第二手的范例,教师本身对范例没有体悟,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的困惑,他们甚至发出“学无所用”的感叹。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课程内容贴近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学生活,让理论课教师亲自到现场去听课,让自己的研究关注实践。让课程走向实践,而不是灌输“知识”,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源头活水。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12

关键词:师范音乐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51-01

一、师范类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

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是指学生从音乐学专业的外延了解音乐学专业的实践内涵。具体可以使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认知:一是随同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音乐学专业在近三年的就业统计表,使学生入学前了解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专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二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安排教学及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运用讲座等形式对专业作详细的介绍;三是加强与中小学之外的地方专业艺术团体或文化馆的合作;四是学校主动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能提前了解用人单位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要求。

二、师范类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与实施

(一)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

师范类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目前没有普遍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对艺术实践教学有理性的认识,应该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具体课程安排应该是将学习《艺术实践》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舞台艺术实践相结合。比如,举办周末音乐会,让音乐学专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机会。周末音乐会结束之后,由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的老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充分认识从艺术理论到艺术实践各个层面的问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艺术实践理论知识。

(二)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

将教学课堂从教室和琴房延伸到专业艺术团体或是文化馆的排练以及演出的现场,为学生实习提供完全真实的艺术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实践环境中体会如何将专业知识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学生艺术实践常态化

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通常只有两到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安排,并且是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这样实施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使学生真正能在艺术实践方面获得提升,做到既能上讲台亦能上舞台,必须将原来两到三个月集中安排教学实践的时间分散到大学四年来进行,使艺术实践教学能够保持常态化,以达到巩固和提高艺术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要求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在艺术实践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完成规定的学时要求,并分不同的阶段以音乐会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艺术实践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艺术实践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艺术实践开始前召开实践动员会,使学生明白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时间安排等;二是办理相关实践手续,指导老师要求学生领取艺术实践派遣函和艺术实践教学大纲,并对学生在艺术实践期间的纪律提出明确要求;三是主动与学生所在的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在学生到实践单位报到后,将实践单位主管部门签字后的派遣函收回学校,建档管理;四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践记录,并将学生的实践记录作为评定学生实践成绩的依据;五是实践结束返校后及时召开总结会,指导老师对实践情况作汇报发言,并安排1到2名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总结会上作个人实践总结发言;六是指导老师写出实践评语,收集盖有实践单位公章的实践意见,归入学生艺术实践教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