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08 02:32:03

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第1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坚定不移地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近期,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切入点,在体现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关怀的同时,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因此应加强奖励政策落实力度,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推进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

一、提高认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有效提升国民素质,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人口问题上出现失误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大教师在维护、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必须提高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深层次认识,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广大教师都要深刻认识人口问题的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为出发点,以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务实的精神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务求抓出实效,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到学习、生活乃至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教师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宣传、遵守计划生育国策是责任、更是义务。不仅要带头学习计划生育政策,遵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发展形势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民心,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在大武口区教体局和学校安排布置下,我校结合 “关爱女童” 学校家长联谊活动开展,各班还举行了家长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努力营造家校合作育健康新人的氛围。在开展“关爱女童”行动和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把青少年性与青春期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合法权益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个性化教育的宣传服务活动,做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举办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同伴教育、知识讲座、才艺表演和女孩风采展,出版黑板报,开设知心信箱、热线电话、悄悄话室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千方百计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困惑。同时,针对本校学生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的实际,根据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生理教育,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以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做好计划生育常规工作,开展了两期教育,关心育龄妇女的身体,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和各类报表上报工作,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做好了关心女教师的身体健康,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普查工作,对生病教师给予经济、精神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女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各项任务做出表率作用。

三、强化管理,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体系之中。

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我校领导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强化领导责任,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负主要责任,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认真抓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真正实现齐抓共管。具体做法是:

1、各项优惠政策要优先向模范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学校倾斜,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户和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学校要优先考虑。

    2、教育系统的各类评先评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认定、特级教师评选推荐等工作,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的意见》。推荐对象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在推荐时,必须要所在区域计生部门开具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证明。 为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大武口区教育局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纳入年度考核运用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中。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把“一票否决”落到实处,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同时要求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到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执行一票否决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彻底扭转了计生工作抓好与抓坏一个样的局面,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干部做好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是巩固基本国策地位,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的非常举措,是我区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法宝。

3、把遵守、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学校综合评估和教师德考评体系的内容之一,要把计划生育情况列入教师师德考评体系中,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人口质量。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口质量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变沉重的负担为宝贵人力资源的关键。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力度,着力做好“三优”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无须多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口质量已成为共识。在这样的大形势大背景下,我区顺势而为,提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积极行动,迅速出台政策,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好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免杂费资金的预算,足额按时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30年来,我市的人口计生事业经历了从暴风骤雨、和风细雨到春风化雨三个阶段,硕果累累。人口增长方式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有效控制,质量的提高,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宽松人口环境。

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召开__师范大学__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启动大会,就全校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并对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优胜者进行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对省教育厅各位领导亲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第二届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学校所有为“国培计划”付出辛勤劳动的各学院、各单位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__校长对今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省教育厅碧海厅长的重要讲话又对进一步做好“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再讲三点意见。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__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项目的有效实施,旨在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对于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密切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__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承担着引领__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确保“国培计划”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今年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学校“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去年实施的“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我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也总结提炼了很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今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给我们带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更大挑战。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抢抓深度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__师范大学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希望所有参与工作的学院、单位和同志们,充分发扬“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举全校之力谋划和推动,促进项目实施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希望负责具体项目实施的部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切实把“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做精、做大、做强、做实,做到让参与师生受益、让学校放心、让政府认可、让人民满意。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实施“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校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

实施“国培计划”不仅是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各学院在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切实找准“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展现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雄厚实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扎实做好“国培计划”各项工作,努力为__基础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顶岗实习的同学们,“国培计划”为你们搭建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了解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实践平台,为你们提供了一次丰富人生阅历、接受社会检验的机会。在你们的学生时代能有这种实践平台和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希望你们要借助这个实践平台,抓住这种实践机会,积极投身于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在基础教育一线磨砺意志、砥砺品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同学们,你们肩负着全校师生的殷切期望和顶岗实习学校的殷切期盼,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顶岗实习工作中去,在顶岗执教中“顶得上”,在独立施教中“显才干”,在社会评价中“获好评”,充分展现当代

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为母校增光,为人生添彩。最后,祝“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3篇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21世纪是我国基础教育向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和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就成为了一项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教育质量的重大课题。因此,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和中央编办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保障和加强这项计划的实施,“特岗计划”着眼于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为农村学校补充合格师资,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2009年,中央决定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由西部“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22个省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2009年被纳入国家“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依据国家特岗有关政策和要求,河北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施了“地方特岗计划”,2009年共招聘了“特岗计划教师”5178名。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来达到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品质和辅助学生人格成长的教育目的,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亲睐和重视。“体育特岗教师”岗位的设置更是充分考虑到贫困山区教育的不均衡和体育教育边缘化等现象,在河北省每年省级统筹下“特岗计划教师”招聘中“体育特岗教师”的招聘条件放宽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2009年共招聘体育特岗教师512名,占总数的9.9%,排在所有招聘科目老师的第四位。“特岗计划”教师的服务年限一般为3年,3年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依据有关政策继续留教并纳入当地教师编制,也可以进行其他工作或进修学习等自主安排。至2012年9月,我省第一批特岗教师服务期限尚有一年之计,经过两年多的服务实践,“特岗教师”们的工作现状以及服务期满后的工作意向和今后特岗教师如何可持续健康发展又成为了学者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河北省体育特岗教师为例,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我省和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提供微薄之力。

二、体育特岗教师工作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2009年特岗计划教师中的部分体育特岗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法对体育特岗教师工作现状及服务期满后的意向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石家庄赞皇县、邢台临城县、保定阜平县和邯郸涉县、魏县等地,共发放问卷276份,回收261份,问卷有效率为96.8%。

2.体育特岗教师队伍现状

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本次调查的体育特岗教师中男性教师196人,女性教师55人;本科以上学历3人,本科学历194人,专科学历64人;平均年龄22.4岁。他们中的大多数来源于省内体育专业院校,有一定的体育专项技术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热爱体育教育事业。

3.体育特岗教师工作现状

根据实地走访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特岗教师在其支教学校主要从事三项工作内容:体育课的教学与课余体育锻炼、三操管理和学生体质测试、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其中体育课的教学是最普遍的工作,其次是寄宿制学校的早操和每年的学校运动会管理以及学生体质测试工作。80.6%的教师反映对“日常教学工作”比较满意,83.2%的教师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比较在意。一项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在“传授运动技能”、“传授运动健康知识”和“发展学生意志品质和积极人格”方面,年轻的高等体育专业毕业生能紧跟时代步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因地、因时制宜的依据学生身心特点教授体育健身方法和健身知识,能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性集体游戏、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成就感,体育特岗教师为农村基层的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知识、新思路。“您支教期间,工作中最大的困难”一项的调查表明,“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储备”被绝大多数教师忽略,而“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场地、器材和时间的保证”被排在前两位,这与之前大多数研究调查结果相吻合,说明贫困山区体育边缘化问题依然是教育政策改革的重点。

动机是维持主体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部动力。调查体育特岗教师“当初参加特岗计划”的主要动机,结果表明当初参加体育特岗计划的动机呈多样化,但就业压力下积极就业、服务支援农村基层义务教育、自我锻炼提高和教师职业理想分别排在前4位;其中男性教师中积极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人群占90.4%,而女性教师中以支援农村教育、自我锻炼和教师职业理想的人群占多数,分别为83.2%、76.8%和69.8%。

对“完成特岗服务的信心”的调查表明,85.7%的教师表明“有信心”完成3年的特岗服务,13.6%的教师“非常有信心”完成特岗服务,20.1%的教师“比较有信心”完成特岗服务。说明在就业压力下,选择特岗教师服务并以此达到自我锻炼提高的目的,是现阶段特岗教师普遍的心理反映。如何保证体育特岗教师安心工作和农村特岗教师健康持续发展是接下来稳定发展基层教育事业的又一课题。

关于“特岗服务计划期满后的打算”调查表明,31.2%的教师选择考虑在服务地继续任教,27.4%的教师选择回家乡或大城市就业,20.7%的教师要考研或公务员,10.6%的教师选择自主创业或自主择业,10.1%的教师选择其他。但是男性教师中考虑继续留教的人群高于女性教师,女性教师中选择考研或其他的人群高于男性教师,这与我们就“特岗服务计划”的动机调查结果一致。

三、贫困地区体育特岗教师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

第4篇

UDS项目组组织“学校发展从我做起,从计划开始”的干部工作坊培训,给我们多年形成的根据上级部门计划来制定学校计划的习惯带来冲击;参与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又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干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乘风借势,新学年,依托计划更进,促进管理团队提升,推进学校整体发展成为我们的工作思路。

■ 初步调研,引发思考

学期初,学校开展了新校长到学校及项目组进入学校的双向、初步的调研,在专家分析、指导下,清晰了学校办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初步了解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学生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绝大多数教师感到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对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缺少期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调整调研策略,集中对这一现象进行重点调研,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 重点调研,反思改进

我们采用“培训式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并针对“教师工作累”这一问题,用“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在头脑风暴穷尽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校班额大,教师教学任务重;生均面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难,管理头绪多等因素,都是造成教师精神压力比较大的原因。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学校管理的深刻反思:作为干部,要充分理解教师,关心教师需求,努力为教师做好服务:要干有效的事,多沟通,精简事务性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和压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努力打造“尊重、服务、高效”的管理文化,不断改进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性的学校管理目标。

■ 改进行为,提高实效

新学期的计划持续更进。围绕管理目标,我们对干部管理行为转变提出”三变四多”。“三变”:变布置工作为培训;变检查工作为指导;变评价为引领。“四多”:多听、多看、多走、多思,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持续跟进。每次行政会,我们都会针对干部调研和深入的情况进行讨论,反思管理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干部管理手册》,不断提高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让尊重与赏识融入日常管理之中,促进管理文化形成。

“三变四多”管理行为的更进,让我们的干部学会了换位思考,更加关注教师的需求,尊重教师的价值和付出的劳动,并能带着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真听”、“真改”在我们的改变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学校的发展,还能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工作的心态也开始产生着微妙的变化。

学期末,在总结执行计划的基础上,干部围绕新学期计划制定再次开展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计划应该紧紧扣住学校发展的主题,体现学校发展规划年度目标的落实;应该基于制约学校发展问题的解决;做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措施到位。

第5篇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性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对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企业和学校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1.对学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2.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通过相对较长时间对学生的考察,可以从中挑选更优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缩短新员工的上岗预热期。学生也成了联系企业研发和高校智力的纽带。

3.企业的工程师和在校的教师接触和沟通,有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课题的开发和研究,把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落到实处,围绕培养标准、生源选拔、培养计划、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问题展开研究,制定通信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设置、合作企业及制定企业学习计划。这将对通信专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成果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为推进“十二五”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翔实的实践资料。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知识总量增长急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要掌握各种相关的核心技术,又要掌握新技术及其发展动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学生的自适应能力以及由此所需的数理和工程基础知识及技能,拓宽口径,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从近年来学生就业状况来看,普遍的现象是就业率不高。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低的问题日益显著,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通信工程专业的生存和前途,关系到学校的前进步伐。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严肃思考并认真探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1.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应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从原先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并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设置工程项目的训练环节。

2.双导师制探索。通信工程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学校拟聘请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一名为本校教师,另一名为企业工程师。双导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和工程项目中,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项目平台。

3.课内外实践平台搭建。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实践环节为中心,建立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通信工程专业已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实习教学基地,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采用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

4.工程化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的比重,强化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环节,强化外语能力,重点培养适应信息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卓越人才。

第6篇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

1、抓各类计划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

教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每年学期开学。我首先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通过各部门反复研究协调。使各类计划清楚地反应学期各项工作。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学期开学,我组织一线教师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a. 抓备课

备讲辅批考,备课是首要关键。如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

如何精备一堂课,要求教师“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每学期都要评出校内优秀教案。在全校推广展览,并给予奖励。

b. 抓课堂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龙头环节。实施新课改以来。学校明确提出: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应做到:“主导作用到位,主体全员参与,讲究课堂艺术,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此外,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规范工整,电教手段齐全,教具使用合理。

其次,开展全员听课。教师讲课要让大家来听,来评。一堂课要经得起推敲、点评和“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教学领导要首先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我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节数。同时,检查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听课人数,听课学科。要求任课教师要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听课这一环节,给全校教师创造一种改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根本素质会其到重要作用。

c. 抓反馈

如何检验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我在抓批改,反馈环节上做了大量文章:①开放性习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由过去的固定习题改为开放性习题,由学生自主选做。习题难易程度具有不同档次,习题数量也由学生自主选定。②AB卷。每次小考、反馈、测验都采用AB卷。两张试卷,是按学生层次具有梯度性。分值相同,由学生自主选答,不同的学生答不同的试卷各有所得和心理满足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控制了流失生,营造了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园气氛。③月考制。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月考制,每月举行月考,内容都是近期所学知识,试题由任课教师自拟。体现双基,侧重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质量分析会。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由包组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年组长做综合发言,学科教师各自分析所教学生各类情况。同学科教师对比成绩。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a. 抓培训

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2003—2004学年度学校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上出资万余元。我们先后去长春、吉林、公主岭、东丰等地参观学习。假期又有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了他们终身追求的目标。他们越来越对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乐趣和疯狂的投入。

b. 抓学习

我校在抓教师业务学习,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上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为了使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个人素质,学校精心制定《业务学习计划》,每名学生每个学期也自拟《自修学习提高计划》。2004年学校共出资一万七千元,购买了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新上电脑12台,书籍,光盘等。今年又计划购买微机30台。重新改进微机室与电教室,切实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校为教师定了大量的刊物和资料。同时,还为教师个人购买了大量书籍。学校每周三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业务辅导、业务讲座。教师人人有自学笔记和体会文章,2004年在辽源市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会上。我校教师7人的论文被收集发表。2005年我校共有25篇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校内教师论文集,共收集全校教师精品论文28篇。

二、抓新课改工作实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2003年秋季我校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我主抓了此项工作,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制定三年规划,启动四项工程。取得多项成果。

1、围绕一个中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新课改,用新的教育理念创办一流的学校。

2、抓住两个关键:在实施新课改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感到: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深入的关键在评价。

3、制定三年规划:我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实施新课改的整体框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创四个一流的宏伟设想:三年内实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

4、启动四项工程:

a. 抓学习与培训,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b. 抓课改教学模式的改革,促龙头环节作用的凸显;

c. 抓评价机制的改革,促师生个性化的发展;

d. 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取得多项成果:

a.我校先后两次代表东辽县接受市教育局、课改办、研修院、督导室对我校课改工作的检查验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b.在县中小学课改系列活动中取得可喜成果:

①12人组队参加县课改理论与学科竞赛,有8人获奖,3人参加决赛选拔。

②有两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县进修组织的全县观摩课,并受到好评。

③在全县领导干部课改理论知识口语大赛中,我校参赛三人均获个人优胜奖并获优胜单位称号。

④25篇课改实验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

第7篇

关键词 卓越计划 教师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 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6月25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在南京正式启动。金陵科技学院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南京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的战略部署,试点专业需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

对照“卓越计划” 的总体目标,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最关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高校都加强了对教师的督促和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各高校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起着根本决定性作用。在诸多的管理模式中,教师评价体系是各高校教师岗位聘任、教师晋升、教师考评、人才引进等各个环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①

1 现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1 缺乏合理的工程教育教师培训机制

通过调查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院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发现各院校基本没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制度。没有一系列的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各院校不能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或者企业、行业参与生产实践和科技项目开发,②再者各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尚未形成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机制。

1.2 缺失评价和激励工程教育教师的制度

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院校对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仍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且对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面临着不少困惑。如果学校在收入上向着“双师型”教师倾斜,则会导致出现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在职称晋升时具有行业背景、企业背景的教师优先,却导致评价效率低下;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如果学校优先考虑有两年以上(可累计)企业(或社会)一线实践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已被企业应用,效益良好;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验教学设备的设计工作,使用效果好等等,但实施起来都较困难,从而对工程教育的教师激励不够。上述措施都有其可取性,缺乏整体观,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激励制度缺失,从而阻碍了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1.3 评价主体片面,企业未列入评价主体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对教师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已采取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360 度评价法(即全方位评价法)。通过不同的渠道,按照不同的权重确定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及院系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专家、同事、学生和教师本人等。但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中,企业没有参与对教师的评价。而“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并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企业参与实施“卓越计划”院校的工程教育教师的评价已势在必行。

1.4 “卓越计划”特色没有体现

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大多数高校对实施“卓越计划”的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没有强化,缺乏教育经验。而且实施“卓越计划”的院校对工程教育教师管理、评价、考核、培养等有相当一部分继续延用普通工科院校的模式,最为突出的,一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过低,甚至没有这一评价指标;二是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缺少对教师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指标的评价。

2 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层面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都有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内驱力。自我正常的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所以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要与教师共同协商,使得教师的自我评价取向一致,从而使得教师主动反省而不是被动接受评价,教师经过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最终得到自我提高。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应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学校的办学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等因素,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及其完结,以教师的学历、职称等为基本条件,重点发展性评价教师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胜任能力,通过评价对教师提出改进的要求与新的发展目标。

(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卓越计划”旨在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流有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所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使自己能够胜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4)企业对教师的评价。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教师如何才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则要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参与工程设计、研发等实际工作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则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组来进行,以着实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在企业参与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企业对教师的评价方案,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在宏观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评价工作。

2.2 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普适性与差异性并存的原则。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出“卓越计划”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理念,反映不出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卓越计划”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求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又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因此,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既要考虑到高等教育标准的普适性,也要体现出其差异性。

(2)适应性与超前性并存的原则。“卓越计划”宗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教师评价体系的指标与内容既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有超前意识,在培养、进修、晋升等方面为工程教育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引导和激励教师既要提升学历、职称、学术水平,更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教师评价指标的设置要预测到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教育变革中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在调整完善中实现教师的发展,促进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3)静态性与动态性并存的原则。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标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资格标准,如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二是动态的考核标准,不同的发展阶段工程教育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考核标准要注重参与“卓越计划”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工程解决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工程教育教师的认证应坚持资格标准静态性与考核标准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才会有序地发展、合理地发展、健康地发展。

(4)系统性和导向性并存的原则。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必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由若干指标组成,且每一项指标均具有明确的权重。指标体系既能体现高等教育教师的通用能力,又能体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师的鲜明特色,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

(5)学校发展与教师自我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构建和实施时,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兼顾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我发展的统一,重在促进教师以自身发展带动学校发展。通过评价活动帮助和支持教师的自我发展,从而引导教师自我规划、自我反思,主动调控和完善自我,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 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在制定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时要广泛征求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意见,参考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人事考核的标准,将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结合,更加注重定性分析与系统方法的应用。既要重视结果性评价,又要做到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强调工作完成的质量和工作发展的过程,要将教师岗位胜任能力与素质的表现进行全面反映。先选取一定范围评价试点,然后根据反馈结果修订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结合研究与实践,初步构建的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分成三个层次: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 21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此体系只是教师评价的一个总的指标体系,所列指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指标内容需视参与“卓越计划”的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但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

4 结束语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长期的实践。金陵科技学院是首批“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信息技术学院承担了软件服务外包试点工作,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IT行业背景、项目开发经验、敏锐的行业发展预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其与“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基本一致。目前信息技术学院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专兼职教师有39人,文中构建的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已在此范围内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此教师评价体系比较合理,但仍存在诸多缺陷,说明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索,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不断思考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才会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从而真正实现教师评价的目标。

注释

第8篇

研修工作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通过研修,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并促进自身在语文教学水平上的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青年教师研修工作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青年教师研修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国1000万中小学教师支撑着世界上最宏大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祖国的前途命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上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构建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实施教师网联计划,是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实施步伐,努力促进教师教育体系和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相关高校的优势,按照教师网联计划“三步走”的发展方针,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构建以师范院校、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和教育机构为主体,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和核心,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支撑,中小学校本研修为基础,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相沟通,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1.加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教师网联”是在教育部支持下,以部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大学为先导,并逐步扩大,吸纳其他教育机构参加的开展远程教师培训的行业协作组织。“教师网联”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联合与协作,建立成员之间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加快计算机远程教育平台和门户网站建设,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媒体和教师培训专业网站的作用;加快远程教师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建设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校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构建上下贯通的教师培训体系。“教师网联”成员单位要将开展教师远程教育纳入学校(机构)整体教学组织和管理体系,整合相关教师教育资源,努力为各地开展教师培训提供高效、适用的优质资源、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持。要加强与各地教师教育机构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吸纳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机构)加入“教师网联”核心成员,共同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

2.积极推进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建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各地推进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推进全国教师网联计划,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地要积极推进整合区域内“人网”“天网”、“地网”等相关教师教育资源,发挥高水平大学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发挥其他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机构的骨干作用,形成开放、灵活的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要建立各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与全国“教师网联”之间互联互通和联合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省级区域性教师网联与全国教师网联相互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省属院校与“教师网联”成员之间的合作办学,共同开展教师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支持和鼓励区域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全国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

3.大力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构建多功能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着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是推进教师网联计划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要积极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电大工作站等相关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构建“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等教育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教师网联”的校外学习中心(点)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电大系统的优势,并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与教师网联远程教师培训与管理平台相互衔接、优质资源共享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作为基础教育和教师培训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将制订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促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

4.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校本研修是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基础,是现阶段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辅助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教师网联要建立与中小学相互沟通的机制,为校本研修提供快捷便利的培训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的支持。推广教师发展学校经验。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要与中小学校合作,培训中小学教师,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组织和支持培训专家深入中小学,送教下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将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不能以单纯校本研修代替集中培训。

第9篇

关键词_教师 生涯辅导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每个人都需要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具备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生涯规划的辅导,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生活,设计自我发展,让生活的每一步都更有意义。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他们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构建了什么样的环境。因此教师的个人成长很重要,教师自身的生涯规划应该受到重视。教师的生涯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师个人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教师生涯发展更多是理论研究,如何通过实践促进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对教师开展生涯辅导的思考

著名的生涯发展学者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投入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生涯不是个人在某一阶段所特有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终生发展的过程。可见,生涯并不是个人在某一时段所拥有的职位、角色,而是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拥有的所有职位、角色的总和,这个总和不仅限于个人的工作或职位,应该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

那么,生涯规划就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大学专业、一份职业或一个工作地点。它包括彻底地分析我们自身和我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所有角色。持续进行的生涯发展是我们毕生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我们生涯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涯决策和生涯问题解决了解的程度。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这句话说明了生涯规划的本质与精髓,也指出了生涯辅导的方向:立足现在,胸怀未来。生涯辅导不同于职业辅导,职业是实现生涯目标的一个工具,生涯辅导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成功、美满的人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在教师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危机,也许并不仅是工作上的问题,还包括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问题。因此了解生涯及生涯发展,认识教师的生涯发展的特点,才能帮助教师在遇到生涯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最终拥有完满的一生。

目前我们对于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主要围绕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学科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其落脚点也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述理论和实践都忽视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个体生命的意义,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生命本质和高级需要的满足,忽视了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克鲁斯博士说:“继续教育是指导人们为了他们的生涯,为了他们的前途而进行的经常性的循环教育。”这提示我们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局限于眼前的,而是着眼于社会与个人未来发展的教育。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生活幸福、身心健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要关注教师的生涯发展,关注教师作为整体人的内在需求,关注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当下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

由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即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到关注教师整体发展,即“整体生命”的发展,其中包含专业生活与非专业生活,眼前与长远的发展,它直接关怀具体的教师个人,直接牵挂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教师生涯规划”鼓励由教师本人“规划”自己的发展。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更需要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因为自主性是教师全部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最基本的特性。教师的职业发展最根本的是教师个人的自主性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不断地实践反思。因此,有必要通过生涯规划提高教师个人自主发展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真正为学生和自己负责。

教师生涯辅导的实践

1.教师生涯辅导的目标定位

生涯辅导,是指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在这套计划中,结合了不同心理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帮助个人了解自己,了解教育环境、休闲环境与工作环境。经由生涯决定的能力,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增进个人的幸福,进而谋求社会的福祉。

对教师生涯辅导的目标定位是:教师生涯辅导不仅要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而且也要促进其在生命历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辅导帮助教师树立规划意识,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2.教师生涯辅导的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美国著名生涯辅导专家舒伯提出了生活/生涯彩虹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在其有生之年的不同时期担当着一个或多个角色,各种生活角色的结合和强度是个人生涯的基础。同时舒伯还提出了职业发展阶段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职业发展分为以下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掌握某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特定任务会带来更多的职业上的成熟和下一阶段的发展。舒伯的上述理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生涯发展和决策制定所涉及的内容。

对于教师来讲,一个成功的生涯发展,不仅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也需要在生涯设计之初为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生涯目标。唯有设定适当的目标并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能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成功的教师应知道自己要往哪儿去,并为自己设定适当可行的目标,同时愿意为达成这些目标付出必要的代价,以督促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自我成长。

3.教师生涯辅导步骤

认识生涯,树立规划意识。了解什么是生涯,什么是生涯规划,以及生涯规划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及人生幸福的意义,建立生涯意识。激发起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的愿望。

探索自我,发展自我。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游戏,帮助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分析自身和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构建生涯愿景,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从生涯规划各个领域(工作、学习、闲暇、关系)构建自己的生涯愿景,明确个人人生发展目标,做出初步规划。鼓励教师将关于生涯发展的学习与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

4.辅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辅导过程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中助人自助的理念,引导教师感悟生涯规划对于个人发展的必要性。辅导中首先引导教师们回顾过去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生命经验,包括生命中的高峰与低谷,以及在这个事件中的学习与领悟。通过串起散落的生命故事,从中看到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生命主题。回顾以往的生涯决定,确定现在的位置,觉察到为未来计划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引导教师觉察自己的内在需求与未竟事务,进一步帮助其建构未来的生涯愿景,以及具体的生涯期待,激发他们在未来生命旅程中扮演主动积极的角色。

辅导过程中,要贯穿以下理念。

第一,今天的生活是由以前的选择决定的,今天的生活是过去的累积。今天的选择和行为将决定未来的生活。人是自己的主人,只要愿意,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

第二,生涯发展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概括了人一生中拥有的各种职位、角色。对生涯的探索是基于人终生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生涯辅导不是狭义的协助人做行业了解和职业选择,而是广义的协助个人学习和认识人生中可能担当的各种角色以及应对人生发展的各种课题。生涯辅导不再只是强调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而是帮助人们从心理、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怎样才能更加充实,由于生涯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影响人的生命质量,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关注自己的生涯发展,不断了解自己、探索人生、规划发展、确立目标。

第三,生涯规划的领域包括:工作、学习、闲暇和关系。工作是核心;学习会不断为自己的生命增值;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对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影响,得到支持和帮助,能让人避免枯竭;学习、休闲与职业,交织影响而形成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涯的选择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四,成功的生涯发展,不是狭隘地专指工作上的成功,而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完成如彩虹般的角色安排。有时全心投入工作者的角色,有时安排休闲者或家庭成员的角色,均衡发展,悠然自得。

第五,人为自己设下目标,带出希望。所有行为将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活出意义来。

人生的目标让自己明确: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内心的追求成为你前进的动力,让你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对教师进行生涯辅导的再认识

生涯发展是一种新的教师成长观。教师生涯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所有生活层面的整体逐步提升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环境与教师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规划个人的生涯发展,将使教师个人的生涯获得极致的发展。生活、学习与工作;健康、婚姻与家庭;知识、情感与技能都将得到完整的发展,得到真正的人生幸福。正如米歇尔罗兹所言:生涯规划有突破障碍、开发潜能和自我实现三个积极的目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能以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结果,会使一个人以己为荣,并呈现出圆融、丰足、喜悦、智慧和充满创造力的气质。

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其他职业生涯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与教师进入职业场所的时间、年龄、人生阶段、职业阶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将动态的教师生涯规划理解为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静态物,必然谈不上对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生涯辅导是一个系统化、分阶段开展的过程,应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要关注教师整个生涯的发展,使他们在不断体验自我潜能的开发过程中领悟生涯发展的积极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和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因此,在教师中开展生涯辅导是一件可行且必行的研究,无论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都客观存在着。期望着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能够将生涯辅导的理念引入教师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生涯辅导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对于教师开展的生涯辅导还处于探索阶段,既需要不断实践,也需要专家的引领。同时辅导者本人能够接受生涯辅导将更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金树人[M].生涯咨询与辅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第10篇

以316素质过程督导规范办园,教研活动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中心,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本年度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教研重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为此本学期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教科研学习活动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具体如下:

1、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2、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

(二)、注重业务培养,提高保教质量

1、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和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力求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环节、集中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以及保教人员学习和日常工作常规方面。幼儿园期望通过这种常规制度的导向引导大家注重落实一日保教规范,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幼儿的游戏教学,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按计划落实保教管理。结合保教一线的具体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观摩活动,及时有效地实施保教管理,对教学过程、一日保教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并提出适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为保教一线服好务。

2、根据本年级组、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班务计划以及班级月计划。本学期调整为每周四上交纸质周计划审核、每月最后一周上交一份有质量的评课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指导。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各个环节,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活动延伸,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内容有:

(1)每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带领各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先活动设计后行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2)观摩交流,主要观摩本园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由开课老师就这堂课的有关问题作介绍,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并从中寻求教育途径。

(3)开展评比活动,适时开展教育随笔、教玩具制作、活动设计等各种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努力营造我园良好的教育氛围。

(4)实行随机查课,“推门听课”的制度,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予评价。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逐步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本学期我们采取的研讨方式有:

1、分年级组研讨。教研组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实效,本学期教研重点针对新教材、游戏活动以及节日主题园本研发活动、《指南》在实践中的应用、《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等活动等进行研讨,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避免以后在教学中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集中研讨。扎实推进“周三教研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利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结对带教的形式,以老带新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不仅关系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关系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根据上级要求,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夯实技能培训任务,扎实开展培训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绘画、手工制作、舞蹈(黄弹唱、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认真组织幼儿深入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好教育心得笔记。

3、开展教师相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每月不少于2节,并做好听课记录。

4、认真落实201x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做到有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每位教师认真填写研修活动纪实表

5、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区域环境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区域游戏活动水平。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立项的省级课题《环境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用》和《特色幼儿园创建与节日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以及个人微型课题,要求各班级、各位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及步骤切实开展好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商议确立本班的子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贯穿到每周的课题活动、区域活动及主题活动中,使得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目标、方法、步骤都能得到真正地落实和执行,达到应有的课题研究效果。

2、各教研组做好以节日为主题的课程研发工作。开展园本课程研发教学活动的研究。园本课程研发在我园已试行了一个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能摸索出一条路子,但在一些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教师们做到取长补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专题讨论,使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本学期积极调整思路,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如随堂听课、互帮互助活动;优质课、案例评析活动评比;教育随笔评比等,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以服务家长为宗旨,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

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继续结合节日主题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课题的实践研究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关怀、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研究,以达成家园合力的教育效果,本学期末将继续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以找到我们工作的不足和优势,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第11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和二元化特征依然明显。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向乡村倾斜的教师政策,譬如特岗计划、农村硕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等。应当说,这些政策对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和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方法旧化现象非常严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问题非常突出。让优秀人才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造福于乡村教育应该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景。为此,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是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基点,给予乡村教师群体特别的支持与关照,对于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现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计划》瞄准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这三个核心问题,秉承“统筹设计、资源倾斜、务实求效、建立机制”的基本原则,力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从整体设计和具体举措来看,《计划》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给予乡村教师全面支持。具体来看,《计划》的发力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乡村教师师德水平建设,有助于保证乡村教育的根本质量。 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广大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乡村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这有助于乡村教师自觉加强政治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这将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

二是增加“班师比”的教师配置指标,有助于减轻乡村教师工作负担。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许多地区出现了乡村学校小型化现象。据统计,2012年全国乡村小学中,校均规模不足30人的学校占26.84%,不足10人的教学点占10.36%。如果按现有生师比标准配置教师,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将长期处于紧缺状态。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乡村教师会比城市教师承担更多的任务,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很重。《计划》提出“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这一举措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实际,为乡村师资力量的补充和配备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是鼓励培养“一专多能”教师,有助于满足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乡村教师队伍除了总量上的短缺外,在学科结构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研究发现,乡村小学平均每3所、4所和2所学校才能拥有1名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师。在很多地区,乡村学校严重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教师。《计划》鼓励支持地方院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这符合客观规律,也符合乡村学校的现实特点。从调查数据上看,真正能到乡村学校任教并能长期坚守乡村的教师大都是当地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有助于为乡村学校补充“留得住”的新鲜力量;从未来趋势上看,小规模乡村学校将会长期存在,“全科教师”符合乡村学校的教学实际需求。除了要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的培养,“国培计划”中也要加大对“全科教师”的培训。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体现出《计划》因地制宜的特色,可谓是“对症下药”。

四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有助于提升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培训对于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我国对乡村教师培训重视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与乡村教师期望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许多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有研究指出,乡村教师普遍存在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机会较少、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较高、培训效果不显著、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计划》对乡村教师培训数量作了硬性要求,指出“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同时,《计划》还指出,“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乡村教师能真正想学有机会、去学有所获、学后有改变。

五是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定办法,有助于乡村教师职务(职称)晋升。职务(职称)评定有助于调动和发挥中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乡村教师获得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乡村教师在高级职称晋升方面普遍“大器晚成”。我们认为,这不完全是水平问题,还有价值标准问题。城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当我们用城市教师的标准去评定乡村教师的时候,乡村教师当然评不上,反之亦然。《计划》中明确指出,“各地要专门制订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审条件和程序办法,将乡村学校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单列”,“乡村教师职务(职称)晋升依据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一般不做公开要求。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这充分尊重了乡村教师的实际状况,给予城乡教师真正公平的职务(职称)评定机会,乡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信心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六是引导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城乡教师交流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师资力量在城乡间公平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目前,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还不健全,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计划》指出,要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将有助于打破城乡教师交流的制度门槛,为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计划》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这一举措再次关照了乡村师资力量较薄弱的村小和教学点,显示了《计划》“底部攻坚”的思路和决心。这也必将提升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七是关照乡村教师的多元需求,有助于确保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要引导和激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一定要了解乡村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追求,根据教师的多方面需求来设计相关政策和制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元的,除了在意工资待遇外,还特别在意周转房、保险与公积金等问题。《计划》要求各地方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要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障费,建立省市县三级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尤其提到要支持建设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这些“便民”举措都有助于解决乡村教师的实际困难,为乡村教师营造舒心、安心的生活工作环境,使乡村教师生活得好、工作得好。

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有助于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计划》的又一大亮点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同时激励乡村教师。《计划》提出“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地方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等激励办法。这既完善了我国的教师荣誉制度,也表现出对长期在乡村地区从教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计划》有助于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乡村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动力和信心,使乡村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乡村教师的干劲越来越足、乡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安全是幼儿园第一保障;质量是幼儿园第一要务;教师是幼儿园第一资源;特色是幼儿园第一支柱;认可是幼儿园第一标准.

二,目标要求1,修订工作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合理.2,运用"鲶鱼效应",激活内部机制,逐步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办园水平,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满意.3,贯彻实施《纲要》,转变教育观念,推行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加大力度进行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4,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形成家园同步一体的教育格局.

三,工作要点1,本学年将于4月迎接**市五星级园所复查;2,持续引申蒙氏教学课程;3,进行"蒙特梭利教育哲学在幼儿园中应用"的课题研究;4,争取推出1—2名**市保教能手,1—2名山西省保教能手;5,接受市级文明园所的验收;6,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扎实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养工作,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7,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8,加强安全和卫生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消毒等,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管理条例》.

四,工作策略工作理念:言必行,行必果.工作方法:务实与创新结合,规范与灵活并重.工作要求:对孩子耐心,细心;对家长热情,真诚.工作原则:爱校,爱园,团结,奋进.

五,总体思路与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深化反思教学,形成学习型组织;加深蒙氏教学,提倡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扎实实践家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1,强化安全意识与规范安全行为,完善《幼儿园安全公约》.定期组织教师听有关安全讲座并进行演习训练.2,根据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借鉴优秀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园现今的实际情况,逐步逐项建全,修订各种制度,规范办园行为.3,加强保教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卫生保健,教学研究,常规检查,幼儿发展评价等制度进一步核定园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生活老师的职责,按制度操作,照规矩办事.4,督促各班做好各项工作的登记记载和分析,做好教育成果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做到有据可查,规范有序.5,强化劳动纪律,规范教师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必须符合幼儿教师的身份,同时要体现出我校教师的素质和风采,当班时间不接打电话,不发信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6,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每月对各类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公示,实行末位淘汰制,(经考核第一年末位者岗位津贴降一级待遇,连续第二年末位者岗位津贴降二级待遇,连续三年工作考核末位者送校人事处,脱离幼儿园)使教师具有紧迫感,认真,塌实地做好幼儿园工作,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深化反思教学,形成学习型组织1,加强理论学习,购买和订阅幼教杂志刊物,学会收集信息资料,了解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引下,用专业理论指导具体工作.2,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大练基本功,有计划地组织园内互助和外出学习活动,提高业务能力.3,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给她们压担子,锻炼能力,挖掘潜力,使她们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园内的骨干教师.(1),开展"一帮一"师徒结对帮教活动,期末展示评比.(2),针对教学难题,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3),请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说,唱,跳,弹,画等基本功的培训.(4),多听青年教师的随堂课,多具体指导.(5),自学《纲要》等理论和优秀教法教案,养成作读书笔记和收集资料的习惯,定时检查和交流分享.(6),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要求在别人的研讨中积极发言和锻炼自己,回来后进行总结归纳,向大家作书面和口头的汇报,或者再现活动现场.

(三),加深蒙氏教学,提倡在研究状态下工作1,把握蒙氏教育哲学思想,象妈妈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好每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让家长放心,满意.2,严格超周备课,提前准备好预备环境,按时按计划组织小组教学和个人工作等活动;每月进行教育环境创设的评比考核工作,提高环境布置的质量,突出室内外环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让孩子们的吸收性心智得到良好地发展.3,将蒙氏教育的秩序感理念以及自由与纪律的思想贯穿于幼儿每日生活各环节,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4,为确保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严格保证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的时间,每周星期三中午,下午分别组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一上午召开工作例会,每周一中午进行班级教研活动.5,将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用专题研讨和现场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以中心发言人带动每一个参研人积极探讨研究,切实解决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6,将蒙特梭利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在比较中各取所长,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应用蒙特梭利的教育哲学,形成我园的教育教学风格.

(四),扎实实践家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1,以开展好家访工作为主,结合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努力营造健康,文明,温馨,快乐的有益于幼儿成长的良好氛围.2,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重视每一个家长的意见,尽力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对不能满足的一定要耐心细致解释和疏导.3,通过有计划地召开家园联系培训会,办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4,倡导家园合作,根据《纲要》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大力挖掘和有效利用家庭,学校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