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学术论文

教师学术论文

时间:2022-08-21 19:14:11

教师学术论文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和途径有教师自我反省、学生的学习反应、形成性评价、同行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文献等。这五个方面为教师反思提供信息来源,教师通过这几方面获得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自我反省,教师的自我反省是教师获取教学情况,修改教学进度一个主要依据。教师自我反省主要是指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通过自己课前写的教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日志和教学录像,课后的感想等手段来实现自省。课程结束以后教师查看自己的自省材料时,是把它当做是一面镜子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时候进入了教学反思并进行假定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是这样或者那样会不会是比现在的效果更好。但是,在进行自省的过程不能经验主义,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自省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的,他是一个自我审查、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自省,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形成性评价和同行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文献四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反应是可以最直观的将将整个教学的情况呈现给教师,使教师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课程的成败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还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日志、互动交流情况和课程中的活跃度等一些反馈信息,进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反思改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对教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修改学习内容提供了依据,直接影响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所以形成性评价对教学反思的整个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

同行建议是通过其他老师或者上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以往上课经验和经历为教师反思提供参考。同行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教研室活动,讲课比赛或者邀请其他老师、专家到自己的信息化环境的课堂中,通过同事们提供的不同看法,教师进行反思,完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阅读已有的研究文献,帮助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经历,在已有的文献中同样一门课程或者同样的内容能够提供多种阐释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教师将这些文献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帮助教师能更准确的把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实际上,对已有文献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理解自己遇见的一些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教师打破常规的思维,避免处理问题的经验主义。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有效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我常用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有:交流反思法、情境反思法、录像反思法、协作反思法、探究反思法、活动研究反思法、反馈反思法等。交流反思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查看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交流的情况进行反思;情境反思法,是教师通过观察学习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反应和对提供的学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反思;录像反思法,教师通过反复的看自己讲课录像或者是录像中学习者的反应进行反思;协作反思法,观察学生协作学习的情况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进行反思;探究反思法,通过提供给学习者探究性解决问题的题目,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活动研究反思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行反思;信息反馈反思法,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总结学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

信息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教学反思提供支持,但是技术对教学反思是怎么支持教学反思和支持的程度是有多大。信息技术对教学反思的支持是指,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环境、方法手段和途径使教师能够对正在进行或者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思考,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分析材料。它能够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信息化环境中提供的社交工具,与学生、同事、同行和一些专家等交流中进行教学反思,在交流时我们可以使用QQ、论坛、Facebook、博客、微博等工具进行收集和记录当时的感觉作为教学反思的材料形成教师电子的教学日志,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参与的过程、交流情况、辅导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和自己电子日志等对教学反思有用的资料。

2总结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是贯穿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参与者,要积极应用多种反思方法,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特点、需要和学习客体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才用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进行的分析,以及教师通过社交工具在与学生、专家、同行等参与者互动作用中,根据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内容和步调进行调整。当“意外”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抓住环境中的有利的因素,因势利导。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专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反馈信息,灵活迅速地做出反应,提高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使整个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王菡李长齐单位:保山学院经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2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以多样化的角色对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时代学生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浅析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提出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是作用发挥的有效中介,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一、单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1、立足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学生情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操作。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他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科学知识、简单的程序设计知识等)以及帮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技能操作训练(包括word编辑文字、excel表格处理、e-mail发送、简单的网页设计等)。其中,在教学前测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个性和需求等。教学中注重学生反馈信息,预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还应重视后期测评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储存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2、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地计算机教育,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一味地按信息技术学科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过于单纯和专业化,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结合各科学习需要接触和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达到学科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样,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比如,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信息文章和设置信息讨论会,学生的信息常识可不断扩增;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任务和创设师生、生生的情景交流来评价信息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育学生杜绝滥用信息资源和网友以及教会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等途径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二、从学校教学系统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多样化角色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信息社会需要教育领域能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和快出人才。面对教育信息量的激增,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媒体、策略的分析与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大到整门课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单元目标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它可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依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理论的依托,又懂得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由他带头进行教学设计,定可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教学设计热”,这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2、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信息社会中,媒体教学已走进教育领域,各学校都在筹备资金大力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师应带头做好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如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幻灯投影教材、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教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以保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的需要。

3、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时代,大量新型的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选择出合理的学习模式。比如:网络探究式学习模型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小组学习和游戏型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辩论和反思能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向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建议学习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4、创设和谐的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施展给学生主动探究、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意义建构。信息技术教师可教育叙事,通过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启发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真正的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以其多样化的角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他的先进教学思想引导下,学校教育定会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教育自身也得到一定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颜世刚张婷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3

1.悉心指导,增添动力。

作为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一个全校性的教学活动,学校领导对此非常关心和支持。在讲课比赛的每一个现场,都能看到学校领导的身影。他们静静来到比赛现场,非常认真地听了有关教师的讲授,并在赛后对参赛教师的讲课效果做了精彩的点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校领导密切关注赛事进程,多次亲临教务处进行指导。各院系的领导不仅认真组织试讲、选拔,而且都始终坚持随堂听课,给了参赛教师极大的鼓励。

2.安排合理,井然有序。

任何一项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周密的组织管理。根据《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教务处对竞赛事宜做了部署安排,明确了竞赛程序和相关要求。各院(系、部)根据强化过程、重在提高的原则,认真组织、谋划和落实。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原则上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预赛阶段的比赛在各院(系、部)开展,最终选拔出了23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参赛教师涉及到全校13个院(系、部),参赛课程涉及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整个决赛阶段的组织有章法、有秩序。在开幕式上,不仅有上届一等奖获得者的现场示范教学,也有部级教学名师和退休教授交流教学和科研的感悟和体会,给参赛者和组织者以启迪。比赛过程严格按照比赛规程有序进行,赛前有组织、赛后有评议、评后有反馈。参与观摩的教师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撰写心得体会。教务处安排有专人负责决赛全程的组织、协调和记录,并能对整个赛程进行及时报道,保证了竞赛活动有序开展。

二、参赛教师风采纷呈,课堂演绎别样精彩

各位参赛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各领、独具魅力,不仅仅体现了师道之高尚,更能使每一位参与者体会到教与学的和谐之美。

1.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富有职业心、责任心、自信心。

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课堂又是教师这一职业神圣之所在。在每次比赛现场,我们都能看到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参赛教师,他们服饰得体,仪态端庄,举止大方。课堂教学尚未进行,其稳重的师表已经给每位学子做出了表率。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是能对学生人生道路产生影响的知识。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讲授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很有责任心地、有意识地传授知识,使学生真正领会、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表现出来的是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讲课过程不仅是对授课内容的比赛,更是一场展示教师人格魅力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表现必须要有自信,有自信才能引发出激情,才能淋漓尽致地“传道、授业、解惑”。各位参赛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激情和自信,而且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亲和力,能将感情投入授课中并充分“享受”这一过程,课堂交流融洽、自然,教学气氛活跃、和谐,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效果明显。

2.教学语言优美生动,表达风格化、情感化、规范化。

“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各位参赛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清晰、严谨精练、生动流畅,节奏感、逻辑性强,讲课规范有序、张驰有度,极富魅力,语音准确,语调正确,语句合乎语法修辞逻辑,用词恰到好处,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与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语言表达都极富有情感,热情洋溢,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显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从心理上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过程融洽、默契,整个课堂充满情趣与活力。有如小桥流水者,轻声慢语、娓娓而至;有如大河奔腾者,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有如绘画大师者,尽情泼墨、写意渲染;有如哲理名家者,构思严谨、环环紧扣。能恰当地运用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对教学进行有机补充,意近旨远,词浅意深,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功能策略和交际策略,对学生进行启发暗示,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教学设计精彩恰当,具有合理性、逻辑性、层次性。

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对课程环节的安排设计,每位教师都独具匠心、风格各异。参赛教师在平时备课活动中,都分别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精通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群、知识结构、板书利用、课堂练习与作业等因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诸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通过精练的回顾讲解,很流畅、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根据翔实的材料、清晰的条理、严密的逻辑,深入浅出,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4.教学内容充实丰富,体现知识性、专业性、前沿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竞赛课堂的教学内容上可以看出,教师要非常优秀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依赖于平时的努力;不仅要依靠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在理论课教学上,教师尽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联系专业实际和生活实际,提出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增加一些带有探讨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把学生的思维领入到实际生产中去,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突出统一性、适宜性、实效性。

在竞赛课堂中教师能采用诸如启发式、激励式、记忆式、问题式、参与式、案例式、研讨式等不同的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也不是凌乱地、毫无目的地应用。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广泛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制作精良,运用娴熟、自然。课件不是为了表现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技术,也不是简单地将教材文字转化成电子文档,而是结合科研成果、工作实例,用图表、动画、视频、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示所要讲授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位参赛教师并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紧密结合课程实际,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交互使用,使“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教学模具”有机地结合起来,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三、评审专家工作细致,赛后评议客观公正

在竞赛现场,有一群听众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就是学校本科教学巡视组成员、讲课比赛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各位专家都是有着非常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授,虽然有的已白发苍苍,但依然是精神矍铄。他们本着对学校教育事业负责、对讲课比赛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听讲课、专心致志做记录。在每次比赛结束后,都分别进行了两场点评,一是由教学巡视员担任的竞赛评委会的点评,二是由各院(系、部)参与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的点评。各位评审专家在赛后评议中陈述已见,对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分别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另外,为充分体现客观公正这一原则,评审专家在赛后还采取随机听课的形式,了解参赛教师的日常授课情况,以综合表现评定参赛结果。各院(系、部)除了客观点评外,以如何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出发点,院系领导亲临指导,青年教师踊跃发言,畅谈体会、感想和收获,汲取经验,思考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学校搭建交流平台,共同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素养 学科素养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8-01

随着科学和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社会所具有的全球化、信息化特征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在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始的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关于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造力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它不仅是语文教师自身人格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创造灵动的课堂,绝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节奏的恰当把握,教学方法的自如运用,和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关系。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将单项的知识灌输,被动的接受改变为师生之间灵动的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能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上海钱梦龙老师创立的‘三主?蒺、‘四式?蒺导读法,北京宁鸿彬老师创立的‘卡片教学法?蒺,辽宁魏书生老师创立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蒺,上海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北京程翔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法,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上海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 都是他们自身经验的结晶,其中艺术素养也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都不成熟,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总是不知不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情感的传达,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者,语文课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语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素养包括了语文教师静态的认知要素和动态的情意要素两个指向,是语文教师作为言语运用表率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技巧和涵养的表征。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知识储备、语感培育、情趣培养、思维扩展。

1.知识储备

新课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都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语文教师不仅应该不断深化自身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汲取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积淀,在知识的储备上不仅要做到“渊”,更要做到“博”,要兼收并蓄。只要教师的知识醇厚,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删减,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游刃有余加以解决。是知识的欠缺导致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2.语感培育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离不开高品位的语感的培育。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输者转变为新课堂的主动构建者。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科书、报刊、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等等,关键在于教师要用自己细微的观察、敏锐的眼光去筛选、整合,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品位的语感能力。

3.情趣培养

朱自清认为“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 这里的欣赏即内心深处的一种热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所谓语文情趣,“就是对语文的一种热爱和喜欢,出于这种热爱和喜欢,他(她)会‘全神贯注?蒺于语文的学习中,把时间、精力尽可能地集中、专注于投入到阅读、写作中去,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蒺。” 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要热爱这一职业。情趣是内心情感的不经意流露,它显示了一个老师的美学趣味、艺术素养等内在的修养和品位。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语文情趣,方能创造诗意的课堂。

4.思维扩展

“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开放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感性的知觉,也需要灵动的思维。思维是语言的来源,思维对于言语的理解来说更深刻,尤其是在语感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语文课堂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只有与教学素养密切地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艺术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1.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追求、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同时要学会倾听学生,学生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他们的经验、知识、兴趣等对于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和倾听,将使课堂失去灵动的氛围,失去应有的艺术性。在研究和倾听的基础上,要建构与学生良性的、合理的互动,在这种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知识、意义等,获得共同的进步和提升。

2.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把握。要用心去体味教材,真正领悟教材的特点,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精神世界,使静态的教材经教师的解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使教师真正的成为作品精神的舞者,使课堂的氛围惟妙惟肖,学生在乐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升华和知识的提升。

3.教学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要有开放性,教师不应用固定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思考。提高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如果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教学,而不进行反思,从反思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就必须从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地提升自我,才有可能构建灵动的课堂,使语文的艺术真正地变成艺术的语文。

参考文献:

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C].南京:扬州大学,2006.

许丁玲.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的新建构[C].浙江师范大学,2004:16.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7.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语文 教育技术 能力提升 重要性

为期一段网络培训,现将有感于继续教育而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如下:教师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师的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对知识的渴求的目光时,我们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将一切烦恼与忧愁抛却脑后,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去。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崇高师德,必须要有“精、气、神”的修养。精、气、神就是要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

教师在课堂上的最佳表现首先源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爱的教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对所教学科充满爱的教师,就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就会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课,从而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爱。同时,浑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在面对困难、挫折、失意时,教师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既可以激励自己,又可以给学生以榜样示范。教师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又会感染学生,通过无言之教受到潜移默化之效。教师的这种情感,是与其教育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豪感等联系在一起的。

从学生的学习这一角度来看,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包括:适当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因而,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充满活力。无庸讳言,学生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激发。有一则简单的哲理:要想让人们脱去衣服,一阵寒风吹过,人们只会把外套裹得更紧;而当热浪一阵超过一阵时,人们恨不得一下子脱去所有的衣服。大凡是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行家里手,无不重视情感的熏陶,如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他们不仅对教育事业充满感情,矢志不渝地追求,而且把这种情感倾注于学生的身上,真情实感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学生,从而演绎了一段段佳话,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著书立说,阐述其重要性。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就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萎靡不振、神情黯淡,势必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

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伴随着教学内容流露出他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没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也就没有教学艺术的产生。教之有情,就要将无声的文字化作声情并茂的语言,将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将自己胸中的波澜,引入学生的心田。在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都在追求一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境界,有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学生喜欢的课,教学效果一般都会优于其他的课,所谓“爱屋及乌”是也。“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说明了也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这一道理。就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角度而言,学生乐于上的课,教师也能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进而朝着更加优化的境界不断迈进。“心有灵犀一点通”,“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大概都是说明师生之间一旦产生某种共鸣,必将激发起更大的热情乃至于创造性。

教师的精神品质也源于本身的不断修炼。这里既有健康的体魄,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说健康的体魄可以锻炼的话,那么,健全的心理素质则需要修身养性。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是面对诸如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工资的浮动等作为老师非常看重的物质上的成败得失。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依靠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参加近几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而且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

从思想素质方面,我明白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贯彻;明白了“现代教育思想L狻钡幕本内容。

从业务素质方面,通过继续教育,使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单凭原来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参加了计算机的培训学习,我逐渐懂得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从打字、制作课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课件,加深了对课程意境的体会理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课堂气氛。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6

一、语言应通俗易懂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化、大众化,流畅自然,让学生容易理解。要防止词语的堆砌,用词要丰富,追求语言生动形象,但不能一味地堆砌华丽的辞藻。要防止说半截话,满口定义概念、技术术语,晦词涩语,故作高深,使学生如坠雾中,如听天书,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要求教师应做到四点。一是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摸清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采用学生容易理解和喜欢的语言讲述。二是语言要简短完整,少用过长的语句。三是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声音适当。教师声音过高,学生容易紧张、疲劳;教师声音过底,学生不易听清楚,影响教学效果。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四是语言有逻辑性,条理清楚。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才能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二、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言要生动、恰当

语气就是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出不同的语意和情感的说话方式和状态。说话的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中,会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声音、气息。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绪、情感状态下说话,声音、气息也会形成一些相同的特点。不同的语气必须为不同的内容和情境服务。教师应善于根据特定的内容、对象、场合与目的,使用不同的语气,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专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除利用专业术语准确地讲解外,生动活泼的语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动活泼的讲解,能活跃教学气氛,而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往往在活跃的气氛中产生。专业教师在讲解中利用比喻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恰当,恰当的认识对实习操作往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透彻的讲解是消除学生错误思路的基础,也是好的工序安排和好的加工方法的思想源泉。因而,教师在示范指导、讲解新课及巡回指导中,都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恰当和透彻。

三、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精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周密设计、使用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路,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用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每一个提示、每一个举例都要成为探索点、触发点,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恰到好处地点拨,使学生脑海中波涛迭起,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的点拨既要把问题说到,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总之,教师只有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拥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不容易理解的书面语言转变成学生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配合示范操作,达到教学目的,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作者:靳响来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技工学校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7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 1999 至 2009 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 1999 至 2009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 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 86 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 一)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

2005 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 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 二)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 “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 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 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 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 2/5 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 “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

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 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 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

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 三)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 一) 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 二) 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探究;技艺师傅;职业心理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普遍存在 “技艺的师傅”的职业心理,注重专业技术,技艺精深;忽视理论研究,理论贫乏。

一、这种职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徒式,正统的美术教育和民间工艺美术都是如此,这种师徒教学方式代代相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技巧越来越丰富和精深,这给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这种师徒方式的传承,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纵观中国古代的美术发展史,理论专著也寥寥无几。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不过一个世纪,由于漫长的古代美术师徒教育方式所形成的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的强大历史根基,使得这种职业心理一直存留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技艺的师傅”职业心理在一些美术教师中明显存在。

二、这种职业心理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影响

从美术教育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美术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美术教师长期存在重视专业技术轻视理论研究的职业心理,导致美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系科的教育科研工作严重滞后,美术教育理论非常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一些院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失去了前瞻性的估计。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盲目开设新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硬件不齐,专业教师奇缺,胡乱拼凑而有名无实。一些设计专业教师也就由绘画的“师傅”临阵倒戈,从事设计教育,因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而敷衍塞责。由于美术理论专业教师的匮乏,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居然由中文专业或历史专业的教师兼任,这不能不说是长期重视专业技术,忽视理论研究带来的悲哀!在近代百年的教育发展中,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和学科的基础理论。而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课的美术课,长期存在随意性,教学体系不够成熟,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比较完整、合理的学科体系,其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非常薄弱。这不能说与美术教师的这一职业心理没有一定关系。

这种职业心理的存在,使这部分教师在自身能力上,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研究,忽视美术理论和美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导致专业技术精深,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上,也只注意专业技术和方法传授,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傅”。同时,在这种职业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院校的美术教育多重技轻道,在课程设置上,不管是绘画或设计都偏向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可有可无,在专业设置上偏向技法类专业的设置,理论类专业比重太少,结果培养一些像中世纪一样的匠人,而不是造就理论素养丰厚,并具有基本技术的综合型美术人才,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一门美术技能,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教育理论相当贫乏。虽然一些院校的美术专业也发现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表面上似乎也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因为缺乏理论研究和先进的理论思想作指导,表面上似乎进步了,但实际上也是在沿袭旧法,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使这些院校的美术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问题在近几年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美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也积极参与到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我们可认真审视一下近百年来我国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状况,与大量出版的画册、专业美术技法、美术画刊、画家专著等等书刊相比,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美术教育理论等著作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三、矫正这种职业心理问题之我见

1.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

美术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上的,“正像人类文明是从使用工具开始一样,人类的艺术也是从使用适合于艺术的工具才产生的。”[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2]因为“(1)人类的第一件工具是以后所有创造物的起点和最初形态,第一件工具的创造,是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活动的胚胎,它孕育着人类由幼年到成年发展所有最初的因素、方面和关系;(2)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可以分割开来的确定界限,因而他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时是混沌同一的;(3)从史前艺术的特征出发就其创造性的意义而言,人类最初那简陋的石器和后来精美的彩陶、玉器等等同属于史前艺术,它们的具体形态虽然不同,却没有根本性质的不同,后来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对第一件工具的继承和发展。”[3]因此,人类的美术文化若要得到发展与延续,美术技艺的进步和对其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有史以来的各种美术教育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美术技艺的传承的活动。美术技艺传承构成了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正是在这本源的基础上,才有了此后人们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做的诸多拓展和抉择。所以,美术技艺的传承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先行条件。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肩负美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之一,也有美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责任。当然,在人类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有关美术技艺的概念和范围,也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时至今日,美术技艺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狭义的技法、技术或技巧,而应该是对史前至现时期对美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对美术创作、创造最基础性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到了一些理论的影响,认为美术创作观念是最重要的,技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他们欣然地接受或认可了“反技艺”或“无技艺”的大旗,在教学中淡化、取消对美术技艺的训练的严格性和严密性。从实质而言,忽略美术技能的教育是不完全的美术教育,最终否定和颠覆了美术教育学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单纯地强调技能的学习,还是极端地否定技能的学习,都是不足取的态度,我们需要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兼顾起来,鉴于当前两者关系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科学研究是一切学科发展的生命线

美术学科的科学研究可大致分为这几类:美术史理论、美学理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新兴的思想意识流派、经验、观点等。美术史可以使我们获得远距离审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文化时代所持有的价值观,把握美术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宏观的美术知识,也可以提供很多美术历史事实,刺激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目前的美术状况;在推崇人文教育的今天,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学生体验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尊重人和人的价值的精神品质。美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乐趣,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性质和价值。美术批评理论不仅指导推进美术创作,而且作用于美术教育、美术史及促进新兴美术流派和观点的形成与发展。美术创作理论则指导创作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规范与创新的维度中高水平地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美术教育理论可帮助师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在整体上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学理论、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理论、美术创作理论、美术教育理论,以及新兴的思想流派、经验、观点等等与美术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美术文化,在不同的社会中满足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美术教师担负着美术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科研为根,教学为本,只有彻底放弃轻视理论的职业思想,积极参与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以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美术教育内容,逐步实现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对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美术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改革美术人才和美术师资培养模式,才能尽快构建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大和有实质性突破的美术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新型教材和教学模式,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美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美术和美术教育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使我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研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3.从我国现代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服务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或者为美术专业师资和素质教育师资而学美术,这些的学生不必也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他们必须懂得审美,要成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我们美术教师肩负着培养服务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美术人才或普及美术文化以提高社会整体审美素质的重任,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首要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看来,美术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方能称职。

四、结束语

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美术教师,拥有新时代意义的专业美术的技艺,全面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教育理论以及广博的其他知识是基本的条件。在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美术教师才能既专业又全面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完成创作、教学、科研和教改等工作。

注释

[1]朱隶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3]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3页.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9

“艺术概论”课程旨在培养掌握全面的艺术常识,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学生。“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系统掌握艺术学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自主查阅艺术设计类英文文献,以及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因为艺术学学科知识在不断发展,学生们个性多样,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需要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二、“艺术概论”双语教学实践

针对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毕业后,多从事视觉艺术类工作的特点,本校的“艺术概论”双语教学课程,选用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弗兰克(PatrickFrank)主编的《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导论(Prebles'artforms:anintroductiontothevisualarts)》①作为英文教材,辅以李世葵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导论》作为中文教材[1]。经过两年的艺术概论双语教学实践,本校教师努力在传授艺术学知识和培养专业英语能力之间寻找结合点,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掌握艺术理论的同时,记住专业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式。1.培养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兴趣“艺术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如下几点,才能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理论学习的兴趣。(1)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传授丰富的知识。教师除了讲解以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摘要、图片、影片,等等。教师还可以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结合课外阅读材料,适度发挥和展开,来扩大学生视野。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教学,可以节省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教师将一些重要的艺术学知识点制作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学生通过看图片和文字说明,听英语解说,很容易就理解了艺术学理论知识,从而保证课堂信息量不会因为要花时间解说英语而减少[2]。(2)联系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让艺术学理论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例如,讲授“艺术的本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当代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与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所持的艺术本质观,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看法,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从而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式。(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让每位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艺术问题或者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讲解,教师组织同学们针对演讲内容进行讨论。又如,提出一些艺术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相互评价。这些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和教材的体验者,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2.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学生学习的行为。激发并且维持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方法。(1)目标激励法。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兴趣与信念。每一节课都告诉学生这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在首次给学生授课的时候,播放一些往届优秀学生学习“艺术概论”课程的英语演讲录像,告诉他们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也可以达到用专业英语流利发言和演讲的水平,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野心。(2)情境激励法。“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不是把知识强塞给学生,重点是在于引导、启迪和诱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结合教学内容,教师适当准备一些实物、照片、录像,并通过听说读写、提问、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营造出特定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英语交流气氛中。情景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学英语词汇的印象,获得用英语交流想法的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手段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所学的艺术知识,根据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编成有趣的英语故事,先让同学们阅读,再通过问答练习促进学生思考和记忆。或者让学生扮演成自己仰慕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先用汉语陈述其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最后用一句英语概括。或者由教师提出一个艺术学话题和正反观点,让学生组队自由辩论。另外,师生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艺术学专业英语角,等等。(3)赞美激励法。奖励是一种正强化,通过适当的表扬和肯定,来鼓励学生继续做某事和采取某种行为。奖励的手法多样,包括口头赞美、集体鼓掌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变得更有活力。学生渴望被赞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和赞扬用英文发言的学生,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有努力学习的动力[3]。举办一次“艺术学知识英语抢答竞赛”并给予奖励,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1)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可以精选一些知识点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先双语讲解一些容易理解的章节内容,诸如“艺术的社会功能”、“二战以后的现代绘画”,等等。并要求学生背诵常用的专业英文词组、语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收获后,再推进学习难一些的章节内容。(2)在教学方法上,先中英文混合授课,随着学生熟悉了艺术类英语词汇之后,再增加授课的英文内容,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进行“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前期,是教师采用英文课件、中文讲授的教学方法,对于较为浅显的内容,如“艺术的娱乐作用”等用英文教学,而重点和难点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典型”等用中文讲解。在课程的后期,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设计艺术的种类及其基础知识”等内容时,采用英文课件、英文讲授的教学方法。4.把英语贯穿到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要提前把课堂教学用语的电子文档发给学生,保证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听懂授课指令。让学生看图评论时说:“Lookatthepicturesandreviewit(看图并且评论之)”;当学生回答得不完善的时候说:“Notquite,cananyonehelphim(不止如此,哪位同学能帮帮他吗)”;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和颜悦色地说:“Itdoesn'tmatter.Ithinkyouwilldobetternexttime(没关系,下次你能答得更好)”;等等。教师要多用微笑和肯定的眼神,来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和讨论问题。每节课要给学生讲授20个艺术与设计类英文词汇;在讲解英语语法时,引导学生寻找英汉语种的异同点,把英语句子与相类似的汉语句子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表达规则与结构的相似之处,降低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每节课后布置一道英文作业题,要求用英语回答;教师在每个教学单元末为学生提供中、英文学习小结,方便学生对单元知识查漏补缺;试卷中英文考题占30分,英文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要求用英语写出答案。在考试前,教师将分散在课本各单元中的专业英语知识归纳起来,指导学生系统进行复习,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艺术学基础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多复习主要问题。同时,教师还应介绍考前复习的方法,并提供往届考题,以便学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考题的难易度。5.师生互动,及时反馈(1)营造师生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课堂氛围。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是由学生、教学资源、教师这三者构成的动态体系,通过人际沟通来传播信息、沟通情感、交流观点[4]。因此,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前提条件。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创造和谐气氛,引发师生互动。(2)提倡生生互动以及小组合作。同学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享、互动和竞争关系,能够提高效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相互监督和检查任务进展情况,分工合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和调查研究,相互讨论问题并寻找答案,以小组竞赛方式来巩固认知。通过分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小组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给出建议,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实施办法,使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能够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要做到勤上网上论坛,及时回复学生的帖子。学生在考后要提交学结,反思双语学习的内容、过程和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组织学生学结大会,有助于同学们通过积极的相互交流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安排。教师应该随时依据学生状况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后要认真、细致、及时地批改作业,同时有效地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系统、QQ班级群,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由于学生听英语比听中文要困难一些,因此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对教学会有很多建议。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全班座谈或者问卷调查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困惑,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备课,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形式。

三、结语

经过“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能够自主获取英文专业知识和开拓国际视野,从而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艺术设计成果和发展动态,走在学科的前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认真准备教案、课件及参考资料,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设计双语教学授课方式,还要以平等的心态主动亲近学生,形成愉悦开放的互动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追问,主动探索艺术学前沿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包括运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努力学习,才能够实现艺术学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双丰收。

作者:李世葵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世葵.艺术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331. 

[2]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88-290.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0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作为培养美术师资的母机,其教育教学却日益脱离师范轨道,对此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认识并加以调整改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课程资源的拓展,高师美术教育的职责在不断扩大,小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大到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它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师美术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其“师范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别于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美术教育。但重新审视高师美术发展现状,发现其已日渐脱离师范轨道,非师范性彰显,向专业美术教育靠拢的趋势并没有随着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有所减弱。

一、高师美术教育的非师范误区及其弊端

1.课程设置的非师范误区

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直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和规格不符合社会需要,造成师范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现行四年制高师美术普遍前两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以名为选修实为限制一门的技能为主,甚至某些师范类美术专业在招生时就打出划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了那些一部分上不了美术院校却又想当画家的生源。当前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主要体现在:(1)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等理论课程仍未受到重视。(2)教育类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小,理论课空洞脱离实际,教育实践课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轻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

2.课程、学生评价的非师范误区

正确的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相反,错误的则会起到误导。仅以技能的优劣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而轻视其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甚至忽略不记,明显具有片面性、划一性和非师范性。在这种评价标准下,一方面学生偏离了专业方向,不安心于师范专业,找不到正确的专业定位;另外也导致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没有抓住师范教育的特性,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偏重学术性。

二、 高师美术教育突出师范性的应对策略

高师美术偏向技能教育正是师范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而轻师范,不能正确处理 “学术性”和“师范性”关系的表现。随着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水平的提高,如何突出高师美术师范性,培养合格美术教师成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作出探讨,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师范教育观和学生观

不管是专业美术院校,还是高师美术都有其相对应的培养任务和社会价值,并无高低之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在软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和前者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一味盲目地追随专业院校,失去师范特色,会与基础教育脱钩,而重复建设,也只能培养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高师美术要明确服务目标和实际的社会功利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转变好大喜功、追求功利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要认清自身的价值,认识到成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同样能够有所作为,并且可大有所为,树立为美术教育事业奋斗的远大目标。

2.重构教育类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基本构成方面是有共识的,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而后两项的知识和技能正是我们所忽视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师范类课程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们规定摄影、版画、油画、雕塑等技能课都是选修课,而艺术史、博物馆教育、社会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批评理论、媒体课、写作课等则为必修课。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与研究”有更多的课时安排,毕业生展出自己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策划(展示)。

正如《学记》中所说: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体现师范教育的特性,扭转重学术轻师范的局面,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素质,加强教师“职业性”教育,使其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一方面,需要增加教育类课程,改变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增加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等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使理论成为实践中动态的理论,而实践成为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实践不要仅仅拘泥于中小学教育实习,在中小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要增加实践的机会必须要扩大实践层面,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宫都可以作为实践基地,在校内也可以举行模拟课堂,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在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的《本科学生课外12学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除了修完校内规定的学分外,必须在校外获取12学分,旨在鼓励督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3.调整教师结构,引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

高师美术教育师资多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知识结构偏重技能,而教育类知识欠缺,对前沿课程改革缺少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单是增删一些课程的问题,必然牵涉到教学改革、师资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所以在现有阶段和条件下,应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老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小学的合作,从校外聘请艺术教育第一战线的、具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讲座,现身说法,聘请他们担任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内教学法教师、教研指导教师一起,形成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共同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并定期举行任教素质技能比赛、教学讨论等活动。

4.注重隐性课程,创设高师美术师范文化氛围

突出高师美术的师范性,有效地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因素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对于中外美术教育以及美术教育家了解甚少的现状,可以利用学习环境中的文化装饰,宣传介绍美术教育家、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事迹,让这些装饰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艺术;政治理论;教学

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些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来适应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在当前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社会不断从理论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复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特殊的难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钱老晚年特别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这说明科学知识与文化艺术修养是密不可分,是相通的。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教育其实也是密切联系,是相通的。

1 艺术教育和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及关系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上,知识、能力目标比较好落实,关键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思想政治课教给学生知识仅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即提升他们的情操,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在政治理论课中融入艺术,使艺术教育与政治理论相结合,对师生双方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创造起到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理解并掌握政治课理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艺术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方式相辅相成,以其感兴和感化的教育方式,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把艺术教育与政治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是教师独特的一种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政治课教师执着追求的目标,但教学效益的优化才是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旨在学生了解、理解、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感。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为风格而风格。首先,政治理论课中的政治理论部分是主要部分,而融入的艺术部分只是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方法、手段、形式,处于辅助的地位,辅助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如果忽视理论知识,只一味地加入艺术,那就不是政治课,而是音乐课、美术课了。其次,融入的艺术内容本着短小精悍的原则,在课堂内融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不能太多太杂,否则会适得其反。再有,艺术由于具有形象化特点,在政治课中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融入政治理论课中的艺术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把低级趣味的所谓的艺术带到课堂,去误导学生。

2 教师要有丰富的政治理论和艺术知识

政治教师要有精深的政治理论知识。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要对自身所教的理论“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其次,思政教师要有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仅要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还应该积极探究马列主义与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主动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更要有效地教育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把理论弄懂弄清,教师的知识结构关系到对学生产生的教学魅力,关系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掌握的知识范围只限于教材,甚至连教材都没完全把握,那么,无论言辞多么生动,态度多么和蔼,形象多么可爱,也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另外,政治教师还应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如美育、音乐和美术、书法以及摄影等,把艺术融入到政治课堂上,不能瞎胡乱讲,对课堂里所讲的艺术内容要准确的把握,是是而非的做到不讲。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政治教师内心不仅应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着对政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能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给学生进行艺术的再现与剖析。这样的教师就是有魅力的教师,就是最易使学生折服的教师。

3 教学设计与交流融为一体

在备课中,教师在头脑中对教学内容要了若指掌,这样才能轻车熟路针对教学内容插入音乐或者美术等艺术,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要讲求实效性。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处,播放我国著名歌唱家谭晶演唱的歌曲-《八荣八耻歌》,既能加深学生对八荣八耻内容的记忆,又能活跃课堂;还可设计课后让学生进行“新八荣八耻”的文学创作。这里面就凸显了音乐、诗歌等艺术。又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的第一章中可以根据内容插入歌曲:《东方红》、《春天的故事》、《与时俱进》、《阳光路上》来代表几位国家重要领导人;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说明党的建设;舞蹈《担鲜藕》来表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策是正确的,一部分农民人先富起来了的那种欢乐的丰收心情;在讲解“”时可以打出几组宣传画,学生就可以根据画面提出很多问题,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增强教学效果;课堂里还可巧妙地运用诗歌、电影、摄影、书法等艺术来进行教学。因此,通过艺术将纷繁复杂的政治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这正是艺术带给思想政治课的别样风情。

在教学中,教师把设计好的内容在课堂展现,不是自说自娱,而是要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以学为乐。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发挥学生的讲话、歌唱、表演等特长,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锻炼;教师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对融入政治课中的艺术进行难易程度的筛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讲解政治理论课,才能创造更好便于学生接受的艺术。

古今中外思想政治领域均倡导“文艺育德”、“文艺载德”。 当代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力倡:“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样具有陶冶之功与教化之力。”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把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实施其可能性不容置疑。它是一种教学探索与教学创新,是一种教学责任与教学义务,是一种教学风格。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只要政治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把艺术根植于政治课中,就会对艺术进行创造与再创造,同时也解决政治课教学的呆板,给政治课教学注入清新的活力,使大学生在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真实”地“体验”(实践) 双重教育。

参考文献

[1]:同文学艺术家谈心2006年11月29日

[2]《考试周刊》屈婧.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艺术教育相结合2011年07期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2

一、ITTE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起源于“教育计算机化”(educmioncomputing)。教育计算机化就是要在教育系统或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其中也包括如何在教学和培训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50多种杂志发表ITTE相关的学术论文,很多期刊如the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Computersintheschools,以及EducationalTechnol—ogy。都会不定期地发表有关ITTE的文章。1983年,第一个致力于ITYE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季刊Journal。fCom·putinginTeacherEducation问世,这是由“教育技术国际协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下的一个兴趣小组出版的,这个兴趣小组由一批对计算机应用特别感兴趣的教师教育人员组成。1990年,首届美国rTTE会议在后来改名为“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协会”(SITE)的组织下召开/conf/site/)。SITE还出版Journalof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其他的与“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有关的期刊还有:JournalOfl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An-nual。另外,还有一些学科教育方面的专业期刊也会刊登与本领域相关的教师教育方面的论文,如JournalofComputinginMathandScienceEduca-tion和JournalofComputer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教师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Th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和ctioninTeacherEducation在1996年还出版了有关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专刊。这一切都标志着ITFE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正走向成熟。

二、ITTE的研究范型

对TITE的研究常见的有3种研究范型,分别基于经验理论、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其中经验研究主要为定量研究,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的报告则倾向于定性研究,尽管在具体的研究中可能兼有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这3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别对ITTE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经验理论

经验理论,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验理论对lI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提供有关计算机在学校中使用情况的精确描述

如Becker(1986年、1991年、1994年、i999年)的一系列工作就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

(2)了解教师教育方面实际的技术应用情况

如由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Moursund&Bielefeldt,1999)所承担的对美国416个教师教育机构所进行的调查。

这些调查研究激发了人们对于与计算机相关的课堂实践方面的研究兴趣。但是,经验主义研究者们也已经认识到,单纯使用经验调查,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导致研究者们得出不完全或片面的结论,因为经验理论所基于的从样本推广到普遍的归纳法本身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2.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伸,其关注的是对生产因素的考虑而不是对生产工具的控制:这些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群体的获益是以另一群体的损失为代价的。例如,对报纸和新闻行业有控制权的阶级会将该阶级的观点强加给其他阶级:可以说,批判理论学家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尽其所能去发现偏见、不恰当的权力关系,以及其他种类的统治和压迫关系,他们认为教育技术学者们应该更关心一些本质性、重要的、前瞻性的和有关精神的研究问题.包括社会关系、女权主义、流行文化,以及教育技术与语言、视觉,人种、资本、军事、政治、伦理以及生态之间的天东、(Nich01s&AllenBrown,1997)批判理论对ITF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思辨盲目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对教育的伤害如Apple(1991)详细讨论了教学作为一种专业技能会不会因技术进步而发展强大,他指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指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技能将会消失,因为教学被重新定义成了一种旨在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管理性工作,是计算机而不是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特定的技能和知识;C.人Bowers(1998)在题为“用20世纪的机器教19世纪的思维模式”这篇文章中更进一步指出,计算机技术是由主流文化所创建的,其所代表的是文化中强势组织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例如,正是由于商业需要那些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工人去学习某种类型工作所需的技能,于是,计算机就被用于传授这些技能而不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定的技能(自我决定的技能可以使工人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与雇主利益发生冲突)。

(2)反思因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而带来的诸多不平等现象

如教育软件中存在的性别问题(Chappell.1996),弱势群体在技术教育环境中被忽视的现状(Chisholm,1998)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可以直接用于教师教育,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纠偏。

批判理论研究是意识形态的,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Monke(1997)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Iowa的DesMoines公立学校的技术应用问题,揭示出技术推广对教师和管理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花费:Chappell(1996)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流行数学教育软件中所存在的暴力竞争数量和性别表示问题;Robinson、Wiegmann和Nichols(1992)采用社会文化研究方法来评价教学材料;Francis(1996)结合教学设计技术改革微格教学法。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很多方面都将得益于这类批判性思维。

3.解释理论

解释理论与心理学建构理论相关,通常归入定性分析。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科学无法找出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真实总是局部的、短暂的、并且是有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无法做到永恒不变或永远正确;解释理论对IT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重视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

因为解释理论认为,所谓真实性是由不同类型的人来构造的。因此,对一些人来说是真实的,但对另一些人可能并不真实。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因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情景描述,而成为有价值的知识源泉。读者不应该把研究论文作为真理的普遍反映形式,相反,应该把它当作是作者关于特定环境下事件的主观性描述。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来决定哪些信息对其来说是有用的。

(2)倡导“参与性研究”

参与性研究(Heron。1996)包括参与行动研究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消除了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在参与性研究中,只有参与者,没有主体。参与者能够在每件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从研究的设计开发,到数据的分析报告等等。解释理论为教学设计研究在研究型大学的正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之前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在这些大学并不被视为是研究。

(3)拓宽了研究成果发表的形式虽然传统的研究论文,那些具有详细的实验设计、过程描述和对研究问题认识的论文,仍旧是最普遍的成果报告形式。但是,如今许多其他的报告行形式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例如故事性叙述的案例、一段视频、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剧本、一个艺术作品(如雕刻或绘画作品)。同样是案例研究法,解释理论采用的可能是“非虚构的教育故”事”形式。

采用上述3种范型对ITTE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我们在进行ITTE领域研究时应该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范型。

三、ITTE研究范围

我们根据一些ITTE的综述报告和有关的论文,将迄今为止的ITTE研究归纳为如下的7类:

1.现状调查研究

如前面提到的Becker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在教室里运用计算机的情况,从1986年开始几乎每5年的一份报告,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Be&er发现将计算机整合到课堂教学是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过程。

在美国有关ITTE现状的诸多报告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thecongressionalOfficeofTechnol-og''''gAssessment。OTA)在1995年所委托实施的一系列专门关于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培训职前教师使用技术方面做得很不够。

2.相关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主要是研究各个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从全局角度对一些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Robinson(1995)关于ITI''''E与英国国家课程体系关系的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国家层面上论述了政策问题:对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可以以教师的反馈为基础来提出一些发展性建议;Fisher(1997)访问了克罗拉多州287名使用技术的K—12教师,询问他们认为在职前教育项目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另外一个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政策和过程研究的项目由Herring{1997)主持,内容是关于如果在远程教育中鼓励建构主义教学,学区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Herring选择了12个全国知名的专家,这些专家都因为采用建构主义方法运用技术而闻名。Herrings研究的结果以及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为我们创建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3.师生态度研究

Brownell(1997)在对1990年到1995年Iq''''rE研究的述评中选择了28个研究,发现很多研究都涉及态度的研究,这包括调查、了解师生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的态度,以及经过技术培训之后,态度是否转变方面的研究(参见Willis和Mehlinger,1996年对这类文献的综述)。大多数调查研究都显示,教师们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持积极态度,但是他们对在教室中使用技术并不自信,而且也认为教师教育并没有教会他们创新地使用技术。Laffev和Musser研究还发现,一些师范生认为教室中的技术会干扰师生之间的联系;

4.教学应用研究

对态度研究存在一种批评,认为我们不需要去了解教师对技术是否有积极态度,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典型案例。OTA(1995)的报告中也提出,未来应该注意发现、研究和宣传教师教育中有效技术整合的好的案例。在这方面,基于解释主义的专业实践性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如Woo&ow(1998)的论文阐述了准备教师在教室里使用技术的常见问题,其专、Ik实践论文是基于K—12学校和大学合作的四年经历而写成的:

5.培养方案研究

由于很多研究发现教师职前培训在技术教育和技术准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许多文献也介绍了将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优秀解决方案。如Stuhlman(1998)介绍的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案例+实习,以及Thompson、Schmidt和Hadjiyianni(1995)论文所描述的在Iowa州立大学一个研究生辅导一位教师这样一对一式的培训方法。也有一些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采用教学设计技术设计教师培训课程(Brush?1998)。

6.总结和反思

ITTE方面还有一部分论文是对以往研究工作中的各种改革性措施进行描述和总结,如Boehmer和Waugh(1997)对远程学徒式教学项目的研究,Goldman和同事(Coldman和Bar-ron。1990;Goldman,Ban''''on和Wither-spoon。1991)对如何应用超媒体技术于教师教育的案例研究。更多地总结和反思来自参与改革实施的教师,Al-berta大学(Gibson和Hart.1997)的一组教师就发表了一些与其经历相关的研究。教师们说,在实施改革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充分的,对技术的潜力认识不足,直到进入实施阶段才有所领悟。类似的有关在教室中尝试使用技术的经历方面的报告,都是非常有用的。

7.计算机辅助教师教育研究

有关运用计算机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方面的产品开发和试验也是ITTE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包括创建多媒体或基于WWW的教学软件包,建立实施教师培训的计算机环境(Jin,t997:Robin和Miller.1998),研究计算机模拟/Strang1995)、交互式视频光盘(Cennamo、Abell、George和Chung,1996)、远程教学(Boone,1995)、电子会议系统(Harrington和Quinn—Leering,1996)、电子邮件(Johnson,1997)以及教学网站对教师技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特定计算机技术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也为在教师培训中以及在教师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从未来发展来看,促进ITYE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创建优质的教师技术教育环境将是未来的这一领域的主要工作。

四、几点说明

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基本数据来源于《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杂志(EducationlTechnologyResearch&Development)1999年第4期中Willis,Jerry.Thompson和Ann.Sadera。William所发表的文章:Research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cur-rentstatusandfuturedirections。这篇文章的中译本将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当代教育技术系列丛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分册(缪蓉,赵国栋主编)中。原文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来源和分析,本文是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增加了对研穷内容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