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1 08:33:59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第1篇

一、尝试学习,分层要求

作为教育者,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学生之间因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智力状况、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我在设计尝试学习单时,采用“分层要求、自主加星”的方法来激发优等生不断追求完美,促使后进生在尝试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鼓励后进生努力尝试“跳一跳”,争取做到更好。

在本课中,我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分层设计了这样的尝试学习单:

(一)朗读训练营

我能把课文读正确。

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我已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二)资料百宝箱

我搜集了一些关于鹬和蚌的介绍资料。

我不但搜集了资料,还找到了鹬和蚌的图片呢!

我另外还搜集了其他的寓言故事。

(三)字词万花筒

我能读准生字的音,认清生字的形。

我已经能给生字扩词了。

我已经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了生词的意思。

(四)质疑交流台

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我已经尝试着解决了。

(五)文字品味园

我能根据“鹬和蚌为什么争,怎么争,结果怎样”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我知道“鹬和蚌谁错了?错在哪儿?”

我还邀请了家长或者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故事激趣,巧设悬念

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开课伊始,便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借用历史典故导入,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分裂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小国。其中,秦国最为强大,总想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回,赵国想出兵攻打燕国,燕国的大臣苏代听说后,主动向燕王表示,愿意去见赵王,然后设法阻止这场战争,苏代来到赵国,见到赵惠王后,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赵惠王听完故事后,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我将故事与文本自然结合,学生听完故事,学习兴趣已被极大地激发,便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内容的学习。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便为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内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明白了这则寓言的背景渊源。

三、活动导航,情境引路

在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激起之时,我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又还给了学生。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对课文有了充分的尝试学习,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版块,采用“合作小贴士”的方法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释放自我。我想,这应该是本课的重头戏。

三个活动版块分别是这样的:

(一)合作小贴士1:我谈小收获

(1)组内轮流读生字、词语,交流易错的生字读音及记忆方法。

(2)根据“鹬和蚌为什么争?怎么争的?争的结果怎样?”试着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组长带领组员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准备朗读展示,可以四人齐读,可以推选读,也可以分角色读。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上面的三个小问题。

第一个活动版块意在引导学习字词,理清课文的脉络,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对文本初步形成完整的把握。因为有了学生的“先学”,加上组内的交流,后进生在组长的关注之下,也是小有收获。在全班交流时,各组争先恐后,组内成员也是人人不甘落后,互相提醒,互相补充,呈人人争先之态势。

(二)合作小贴士2:我当评判官

“四人组长先带领组员进行辩论:鹬和蚌谁错了?错在哪儿?说出理由。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要统一好意见,准备交流。”

导致故事后果的主要症结所在就是鹬和蚌的互不相让。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我没有用“告诉”的方法,而是设计了“我当评判官”这一活动版块,让学生自由辩论,自主发现,寻找根由。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鹬错了,理由是鹬不应该去啄蚌,先挑起了事端;有的学生认为蚌错了,理由是蚌不应该夹住鹬的嘴,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有的认为鹬和蚌都错了,理由是他们互不相让,让渔夫有机可乘。当然最终是第三种评判结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最本真的,最原生态的,真正的以生为本的学习,这也是郭思乐的“生本主义”思想最好的体现。

(三)合作小贴士3:我要表演读

“同桌两人合作朗读2、3自然段,一人当鹬,一人当蚌,可以不读旁白,不过,请注意前面的提示语,要通过你的表情朗读体现出来,还可以加上动作。”

这一版块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看动画观战,感受鹬蚌相争场景之惨烈”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切实感受“互不相让”的气氛,我首先让学生观看鹬蚌相争的惨烈场景,并以朗读解说的方式,诠释对文本的理解。进入第三个活动版块后,我利用学生好说、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借助于角色担当,读演结合,体会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从而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这样逐层深入,学生很好地理解内化语言的同时,对故事蕴含的道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回归典故,明白寓意

第2篇

将阅读纳入日常教学

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全阅读”纳入常规教学体系。

首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安排加入与“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也可放在最后一个流程体现,根据学科的不同,由学科组研究后,进行统一的安排。如在《鹬蚌相争》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增加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曾经,燕国大夫苏代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后,赵王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这个故事就是《鹬蚌相争》,它出自《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这部著作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我们来欣赏一下原文。

教师出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曝(pù):晒太阳。箝(qián):夹住。喙(huì):鸟的嘴巴。禽:同“擒”,捉获。

1.生读这篇文言文。

2.在故事中,谁就像鹬和蚌,谁成了渔翁?

3. 这篇文言文共有几句话?联系课文看看,有什么发现?

4.师读文言文的句子,生读对应的段落。

其次,教师每天都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如教师在《公倍数和公约数》的教学后,设计相关的阅读作业:①课外阅读《韩信点兵》的故事;②思考:韩信是怎样算出这队士兵最少有多少人的;③关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

第三,学校将每周五定为阅读日。各班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每周五中午进行1小时的课外阅读。阅读内容根据周五中午值班教师任教学科来定,比如,语文老师带班,就进行文学作品的共读;数学老师带班,则共读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理形成的故事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差异,可以采用纸质阅读、网络阅读、视频阅读等形式。如阅读《西游记》,低段学生会和教师一起观看动画片和绘本;中段则进行纸质简缩版的阅读;高年级学生则和教师一起阅读原著。

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科组长制订一次师生共读计划,每周的阅读内容和形式也由各年级学科组统一。师生共读既有教师的指导教案,还有教师预设的阅读提问以及学生的阅读问题单。

阅读日,所有学科都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必须有一项纸质阅读作业,并且通过“家校通”告知家长,以亲子阅读的形式完成。

第四,在大课间活动中增加“儿童阅读操”。教师把古诗词的阅读编排成儿童喜爱的“唱诗”活动,加入体育、舞蹈的元素形成一套集诵读记忆与体育锻炼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阅读操”,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把“全阅读”理念通过外显的形式传达出来。

以活动来推动学生的阅读

要使小学生养成自主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把小学生喜欢的多项动手、动口的阅读活动纳入校本节日――全阅读节中。一般来说,阅读节为期一个月,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阅读的兴奋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以成语为主题的阅读节包括成语书写大比拼、成语故事PK、成语表演大舞台、成语绘画大展示、好书交换、与作家对话、读书主题中队会等活动。

阅读节提倡全员阅读、全过程阅读。除了以学生为主体来呈现活动以外,我们还以教师为主体来呈现活动――汉语文意象主题阅读教学周。我校现有校本教材《汉语文意象主题阅读》13册,分别是《梅》、《兰》、《竹》、《菊》、《莲》、《松》、《柳》、《月》、《舟》、《马》、《蝶》、《江南》、《塞北》。这些教材分低、中、高段进行编写,每学期的主题阅读教学月中,全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并有一天的集中展示。在集中展示日,邀请家长代表进行观摩,课毕,把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和家长,以保障学生后续的自主阅读。

考级评价帮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项“软性”作业,如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成为学校评价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制订阅读考级评价方案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考级内容分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两部分,必读书目来自学校编写的《阅读手册》,推荐书目是校本教材中的部分推荐书目。考级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及建议阅读书目。②《星级阅读手册》中的必读书目。③校本教材《全阅读》的内容。

考级形式分书面考查和口头考查,一二年级面试,面试内容为必背古诗的背诵和必读书目的相关内容问答。面试由各年级组组长牵头负责,在一周内完成年级内5个班全部学生的评价。评委组由年级内所有语文教师组成,在这一周,该年级的课表会做相应调整,年级内部调整后报备教学处即可。学生面试时,以抽签的形式确定自己汇报的内容,抽两首古诗和一本童话。命题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诗歌的背诵,二是童话章节的复述或回答教师提出的与童话内容相关的问题。三到六年级笔试,笔试内容包括读书摘抄20段和完成试卷,试卷内容分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难度不大,因为考级本身不是目的,促进儿童阅读,保护阅读兴趣才是根本。合格者发给相应级别的考级卡,力争100%的通过率。

阅读等级评价分10个等级,6年内的十级考评从量上保证了课标提出的140万字的阅读量,而操作的过程则比较简单,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循环评价中获得奖励和提升。对一些阅读速度慢的学生,我们会通过改变考试频率的方法,让他通过保底数量的阅读,获得十级的证书,使其保持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实际上,教师和家长是非常宝贵的阅读资源,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系列活动。此外,我们将通过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共建,进一步扩大阅读资源,形成学校、社区、馆群等共同为儿童阅读提供保障的立体化网络。

第3篇

一、角度――基于学生立场

提问应该也必须从学生立场出发,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欲望、祈求,教学才不是多余的。否则目无学生,提问再振聋发聩,也是徒劳无益。优质的提问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质疑或发问,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应该是“代生立言”。通常教师需要思考:

①兴趣: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②参与: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的观点成为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沉浸: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承担对学习的责任?

④内化: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创造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反思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个人想法、感觉、态度、观点、经验和价值观。

⑤解释: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表达对个体主观世界、同伴的想法、中心思想三者关系的理解?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问题?

⑥评价:我们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在不同媒介中检验新思维?

二、高度――把握整体结构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探索。如果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与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问与不问一个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明确研读的大方向,纵览全局,感悟全篇,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做到一“问”立骨,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许嫣娜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获得特等奖,高林生老师如此评价:“这节课整个的教学流程综合、高效。特别是对第3、4、5、6小节的理解,许老师以‘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为核心话题,统领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优秀教师用实践又一次证明了:精心设计的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三、梯度――合理安排顺序

问题是研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研读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梯级。问题设计应该统筹全局,具有方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进,达到高潮,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比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就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对文章哲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以上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使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更能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四、效度――立足学科本质

王尚文先生说:“把全部都聚集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工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所以,语文课设置问题要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效果,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提问,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词句,联系具体语境和设身处地的体验,增进对文本的理解。更要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细节提问,引导学生弄懂深层道理,探究言外之意。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爱如茉莉》,着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使学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字词的“冷暖”。

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景,哪个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没有表示)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探”字有温度吗?

(师板书:“探”)

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

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拟人的写法。

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这样写比较轻……

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

(师生笑)

师:完了吗?

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打扰这幅画面。

师:也像做儿女的一样,不愿意打破这样的画面。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齐读)

这个案例中薛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让学生既感受到“探”的独特,又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五、敏度――把握生成契机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穷尽动态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突然出现的“意外”高度敏感,适时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契机,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鼓励学生挖掘所隐含的知识点,凸显思维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第4篇

一、确定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目标

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是为考试服务,还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点毋庸置疑。我觉得应该换一角度思考,将以往的教师预设改为尊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人员的需求。因此,开学初,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在课堂教学或专题教学后发放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所要做的是针对具体教学资源(如教材、语文实践活动信息)来研究具体的、细化的、有助于学生角色素质发展的、可操作的角色,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由无需求走向有需求,少需求走向多需求,弱需求走向强需求,低档次需求走向高档次需求。当然,这里的角色从概念上理解,它将更为广泛的。现以苏教版第八册语文第二组教材为例,试加以阐述。

二、探索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落架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加强角色素质培养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不仅要含有常规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要有属于自己的落架。

1.关爱的真诚。爱是语文教育、学习的关键,也是角色训练的基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可以架起师生之间信赖的桥梁。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言,遵其嘱,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角色素质的培养中,“爱”至关重要,它不仅要架设师生之间的情感之桥,而且要架设学生与角色、与角色的时代背景之桥,只有学生深刻地理解角色所处的时空及角色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角色有强烈的爱憎感,产生实践自己所期盼的角色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情感必将激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向着心中的角色前进。

2.角色的构建。首先是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认定可以成为学生角色教育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素质规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具备角色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深入探讨角色素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且明确角色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角色素质对社会发展、对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意义,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角色素质。其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角色的自我认定。如学《鹬蚌相争》一文,有学生就以鹬或蚌的角色来学习,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感悟以后,展示鹬和蚌的争斗,最后渔夫偶得收获,并从中了解到这则寓言的真正含义。角色学习的过程潜在地培养了他们的角色素质,还发现了诸多问题,如鹬蚌或夹或咬,怎么能说话呢?而这,又将是我们角色学习的可贵资源。

3.活动的契机。小学语文教材均是由教育专家精心遴选的,它们文质优美,语言生动,形象真实,因而多数课文可以成为直接向学生进行角色素质教育的典型教材。教师要注意主动架设学生现实生活、教材提供的人物素材、创设角色之间的桥梁。从身边的小主人公到少年英雄,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到标榜史册的伟大领袖,从人类的亲密朋友到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作者每每通过事与物描写或是其他人的叙述,运用自己的笔激浊扬清,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认知角色,把握角色心理,塑造符合特点的角色形象,角色素质训练则可以顺利实现。

4.过程的开放。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必须主动开发智力。由此可见,人的各种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素质的培养,都依赖于主体主动的亲身实践。语文课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我角色学习展示一定的生活空间中人物的思想和言行。如《他是我的朋友》,教师可以用录音展示事件的起因,让学生自荐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带着各自的角色意识加入讨论,合理续演提供的情节。然后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甚至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现场采访,学生直接进入角色,探究角色心理与角色行为的逻辑性,进而规范自己生活行为。

5.自我的塑造。教师通过角色素质教育,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帮助学生期待自我,塑造自我,提高教育实效。“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学生从而达到显著的教育效果。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它明显体现了教师对全体学生都怀有一种靠近其最近发展区的期待,这种期待暗示会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角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体现教师为全体学生建设其发展高峰时期的期待角色,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教师为现实的学生与理想中的“我”架设一条成功之桥,让学生思考:如何到达成功的彼岸,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中的角色而自我完善、自我激励。

三、多元培养角色素质学习的评价

第5篇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探索问题

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问题设计得当,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最近发展区。

1 首先, 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核心,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总揽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训练点,层层展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传统阅读中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将目标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的过程。在建构性阅读教学中,这种方式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带着目标读书使得学生还是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应该提倡自然阅读,让学生在不带任何先见的情况下介入文本的阅读,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任何方式都不是绝对的,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确立一堂课的目标,以及具体而适当的问题,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切入点,实现目标的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 课由五首诗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王君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出发,确立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教学主题,将五首词进行了整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愁为主题进行分类。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体味词中不同的愁绪,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对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文学鉴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角度来看,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适当的切入点,它可以通过对异同的比较,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如有教师将祥林嫂与杜十娘放在一起让学生分别从抗争的方式、抗争的结果、抗争的意图等角度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妇女的地位与意识有了更为厚重的了解,也更加了解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还有老师让学生将崔莺莺与林黛玉进行比较,抛出一个二者身上都有重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芒的问题,原因是崔莺莺说过“ 蜗角功名,蝇头微利”“, 这般并头莲,不强如状元及弟”的言语,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得出了崔氏的蔑视功名是建立于“ 你与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人物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之间的比较阅读,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有针对性,针对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 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新的认识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得到同化或者顺应,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设疑的时候,应力求使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学习《刘胡兰英勇就义》一文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师:今天我们学的谁的故事啊?生:刘胡兰师:你怎么知道的啊?生:课文题目说的师:刘胡兰是哪里人啊?生:云周西村的⋯⋯这样的一问一答有意义吗,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不过是对文本信息的简单的重复性的归纳,表面看起来是进行了对话教学,但对话教学的实质意义即自主探究的目的没有达到。

因为这样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之内,没有对学生的认知图式造成冲击。没有让学生体验到“ 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赞可夫)。还有一些老师在讲课时,大谈“ 现代主义小说”“,期待视野”“,意识流”“,存在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差太远,也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失去了问的意义。疑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冲突,产生不协调,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达到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

3 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有机统一李镇西教师说“: 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处理,这样预设的因素大大减弱了。”预设的因素大大减少,并不代表取消教学的预设性。预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先所设置的问题,生成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以往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元化理解的局面,完全以教师的预设左右课堂的教学,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而现在的阅读课教学又有过于强调生成性,反对预设性的倾向。有人认为问题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

这种一味强调生成性的论调,其实是忽略了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阅读的先行者和学生阅读的指导者,作为阅读的先行者,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对全文有一个统筹的把握与安排。毕竟教学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文本阅读,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过分强调生成性,就会忽视教学的主要目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过分强调预设性与生成性都是一种极端的做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问题,这就给广大的语文老师带来了挑战。江苏太仓一位高中教师说,过去我进教室,对于教什么,学生提什么问题不说有100%的把握,起码也有百分之九十,但现在对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心中没有底,连百分之十的把握也没有。如何处理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呢?教师在对待生成性的问题上既不能够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也不能够一味地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教师要对生成性的问题进行灵活性的处理,对问题的价值性做出判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吴含荃在《说什么为什么说》一文中提到有位老师在讲授“ 鹬蚌相争”的课文时,文中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有同学说“ 鹬被夹住了嘴巴,有可能说话吗?”于是,这位老师就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关于鹬被夹住了嘴巴能不能说话的大讨论,[1]场面看似非常热闹,学生也积极地参与进去了,但这是这篇语文课的目的吗?不是,这样的讨论偏离了文章的初衷,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孙绍振教授所讲的“ 审美价值超越实用价值”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钱梦龙教师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钱梦龙老师讲《故乡》时,一名同学对跳鱼有“ 青蛙似的两个脚”产生了好奇.钱梦龙老师引导学生所进行的简短的讨论既没有扼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文本之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课堂上牢牢把握由动态生成的情况,使教学直接诉诸儿童的理智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lassroomEffective Generation

RevealTeaching Infinite Glamour

HUANG Guirong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of Suxian District,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Under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default" and "generation" is many teachers, care and often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how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default" and "generation", this paper from four aspects discussed.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preset;generation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新课堂的“开放性”常常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风云变幻的态势。教师精心预设的课堂教学计划常常会因为一些无法预约的课堂“意外”而衍生出枝蔓来,使教学经常性的存在某种偏轨,这种“偏轨”其实就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也是学生对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份,教师若能敏感地从这些无法预约的课堂“意外”中捕捉其中的有价值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有智慧的教学策略,淡化预设,重构教学方案,使之生成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教学资源,那就真正体现了“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原则,从而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让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来。

1 淡化预设,促进生成

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灵敏,遇事善于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这种主动积极的求索、创新精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修养,而且要有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处理问题和圆满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时时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的展开,在引领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内容的时候,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学生质疑摆在教师面前,面对这些“意外”,我们不应该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使书本知识更深化。听过一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当教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到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文章内容和感受个性对话的时候,有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为什么鹬被蚌夹住了嘴巴还能说话呢?同样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不放也还能说话呢?”问题一出,教室里先是安静,接着就是一片哗然。这篇课文很多老师教过数遍,可这样的问题老师自己或许也未曾想过。这位老师并没有简单的直接回答学生的疑惑,而是先肯定了这位学生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接着以学生即兴生成的这个问题为生长点,要求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参阅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确定集体给语文教材编辑部写信,提出修改建议。很显然,这一大段教学环节是教师视教情和学情随机生成的。抛弃原先预设的方案,是因为教师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富探究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这一资源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可以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中,教学内容已超越文本而生成更为深刻的内含了。

2 善待错误,引导生成

学生从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和深入,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这些曲解和误解,有时也有较大的教学价值。请看一段课堂实例:

师:我们学完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读完后,说说你心中对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看法。

生: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好坏不分,把孙悟空赶走了。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因为她害得孙悟空被师傅骂。

生:我非常敬佩孙悟空,因为他虽然被师傅骂,但仍旧一次次打白骨精救师傅。

生:(大声地)我非常敬佩白骨精,因为她一次次失败,没有被困难吓倒,继续努力,不泄气。

(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感悟,让同学和老师为之一振。)

师:(微微一笑)哦!一次一次的努力,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生:(不好意思)当然是干坏事了。

师:(笑)干了坏事不泄气,那坏事岂不是越干越多了?

(全场笑,该生也笑,不过摸摸自己的头似有所悟。)

(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17页)

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的认识偏差。案例中白骨精的狡猾嬗变,是“奸诈”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学生错误地把这种“狡猾”的行为视为是一种“聪明”是一种可学的精神,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及时加以引导、点拨,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去识别生活中的假、冒、骗的行为呢?该案例中教师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以阅读理解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平等介入,用一句诙谐的语言,轻轻一点,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生成为语文育人功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交流、对话、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借机施教,放大生成

课堂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的场所,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会提出很多超越文本知识体系范畴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刁钻”和“另类”,却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而可以开发成难得的教学资源。

其实事情完全不是这位老师所言。新课程倡导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和多元感受。关键要看老师能否依照课改精神,又是否具有教育机智和学科智慧,能极时地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资源,有效地利用、引导,来借“机”施教。当然这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人文积淀、对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以及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及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等等储备,才能高屋建瓴地把这一问题极时生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来更深入的探究,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的探导中创造性的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很多时候,孩子们一个“天外飞星”式的提问,一个出其不意的答案,可以让我们收获到未曾预约的精彩。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做这样的天才,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善于引导,灵活把握善变的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提高促进课堂生成的本领,使朴实的语文课堂因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而彰显无穷的教学魅力。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学科教师专业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为XJK08JJZB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确定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目标

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是为考试服务,还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我倒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考,将教师预设的目标定为尊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人员的需求。因此,开学初,我们设计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调查表,课堂教学或专题教学后发放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具体教学资源(如教材、语文实践活动信息)来研究具体的、细化的、有助于学生角色素质发展的、可操作的角色,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的无需求走向有需求,少需求走向多需求,弱需求走向强需求,低档次需求走向高尚的需求。当然,这里的角色母拍钌侠斫猓它将是更为广泛的。

二、探索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落架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角色素质培养的学习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不仅要含有常规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要有属于自己的落架。

1.呵护关爱是前提

爱是语文教育、学习的关键,也是角色训练的基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可以架起师生之间信赖的桥梁。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才能听其言、遵其嘱,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角色素质的培养中,“爱”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架设师生之间的情感之桥,而且要架设学生与角色、与角色的时代背景之间的桥。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角色所处的时空,角色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角色有强烈的爱憎感,产生实践自己所期盼的角色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情感必将激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向着心中的角色坐标前进。

2.角色构建是基础

首先,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认定可以成为学生角色教育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素质规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具备角色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深入探讨角色素质教育规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并且明确角色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角色素质对社会发展、对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意义,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劳动,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角色素质。其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角色的自我认定。如学《鹬蚌相争》一文,有学生就自认为是鹬或蚌的角色,他们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感悟以后,展示鹬和蚌的争斗、渔夫的偶得收获,并从中了解到这则寓言的真正含义。角色学习的过程潜在地培养了他们的角色素质,还让他们发现了诸多问题,如鹬蚌或夹或咬,怎么能说话呢?而这,又将是我们角色学习的可贵资源。

3.语文实践是契机

小学语文教材均是教育专家精心遴选的,它们文质优美,语言生动,形象真实,因而多数课文可以成为直接向学生进行角色素质教育的典型教材。教师要注意主动架设学生现实生活、教材提供的人物素材、创设角色之间的桥梁。从身边的小主人公到少年英雄,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到彪炳史册的伟大领袖,从人类的亲密朋友到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作者每每通过事与物描写或是其他人的叙述,运用自己的笔激浊扬清,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认知角色,把握角色心理,塑造符合特点的角色形象,角色素质训练则可以顺利实现。

4.开放过程是关键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由此可见,人的各种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素质的培养,必须依赖于主体主动的亲身实践。语文课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我角色学习来展示一定的生活空间中人物的思想和言行。如《他是我的朋友》,教师可以用录音展示事件的起因,让学生自荐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带着各自的角色意识加入讨论,合理续演提供的情节,然后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甚至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现场采访,学生直接进入角色,探究角色心理与角色行为的逻辑性,进而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

5.自我塑造是目标

教师通过角色素质教育,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帮助学生期待自我,塑造自我,提高教育实效。“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它明显体现了教师对全体学生都怀有一种靠近其最近发展区的期待,这种期待暗示会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中的角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了教师为全体学生建设其发展高峰时期的期待角色,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教师为现实的学生与理想中的“我”架设一条成功之桥,让学生思考,如何到达成功的彼岸,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中的角色而自我完善,自我激励。

三、多元培养角色素质学习的评价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教学

一堂好课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导课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导课和结课这两个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导课的方法

1.1漫画导入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而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从心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利用精彩的漫画开头,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节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之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为什么蚌能将鸟最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2.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5.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6.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1.2实验导入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学,主要学习感性的、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用观察与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具体,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导到对生物学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1.3诗歌导入法。在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物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适当运用小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新奇的导课,可激趣,催思,挑疑,生情,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探究之中,艺术性的导课,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的情趣,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导入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 结课的方法

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结课,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2.1归纳法。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2前后照应法。写作文讲究前后照应,我们不妨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去。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喜。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2.3练习巩固法。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达标巩固和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第9篇

关键词:中国成语大辞典;非四字格;修辞;教学

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17―03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特殊的词汇单位,多数由四字格组成,但也有少数非四字格,无论其在形式还是意义上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中国成语大辞典》是收录成语的较有权威的工具书,其收录成语多达18000多条,非四字格成语有800余条。

一、非四字格成语的修辞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方式在非四字格成语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共同出现,形式主要是“本体+像、若、如等喻词+喻体”,这类比喻结构齐整,使用较多。代表如下:

众怒如水火:把众人的愤怒比作不相容的水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愤怒的强烈。

暗喻虽也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维系两者的喻词换成了“是、为、成”等,把本体和喻体联系得更加紧密。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把敌人比作刀俎,把自己比作鱼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任人宰割的处境。

借喻比较特殊,本体并不出现,而是直接借喻体来代本体。这就需要联系语义来分析,例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典故出自《战国策》,直接用喻体鹬、蚌代替赵国、燕国,以渔翁代替强秦,生动写出了两方相争不下使得第三方获利的情形。

2.比拟。通过比拟方式可以使成语的形象栩栩如生,引发人们的兴趣。比拟分为拟物和拟人两种类型。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代表如下:

热锅上蚂蚁:把人比拟作热锅上的蚂蚁,形象地写出了其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惶惶不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灵性。例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把萧何比作成败的因素,给予了此形象更深刻的内涵。

3.借代。借代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不是盲目的代替,而是通过巧妙的换名,使表达更加鲜明生动、形象突出。代表如下: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一发代指微小的部分,以全身代指整体,表现出了极小的部分都可能影响全局的寓意。

4.夸张。夸张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夸大或缩小事实,给人更加鲜明的形象感,引发读者的想象,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举例如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扩大夸张,星点小火花可以燎原,借以表示微小的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5.对偶。对偶是一种整齐、对称的排列,对偶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了人们追求和谐的文化心理,给人平衡的美感,具有其独特性,用到对偶辞格的非四字格成语相对较多,如: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顶真。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方式,其形式是用上一部分的结尾作下一部分的开头,使其前后蝉联,密切相关,条理清晰、结构新颖。举例如下:

一而再,再而三:“再”字相蝉联

7.回环。回环就是前后循环往复,形成整齐匀称的结构,揭示事物间的密切关系,阐述深刻的道理,使得辩证更具说理性。代表如下: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用回环的方式揭示信任的重要性。

8.对比。对比的运用使得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更加鲜明。通过对比的修辞方式,能让人们更容易看到事物的对立面,形象更加突出。例如: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比: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通过对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表里不一。

两个相对的事物对比: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通过对比形象表现出了统治者自己肆意妄为,却压制百姓的丑恶嘴脸。

9.反问。反问实为明知故问,只问不答,通过反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即无疑而问。借用反问的修辞方式使得表达更加明确笃定,语气更加强烈。代表如下:

杀鸡焉用牛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二、非四字格成语的教学

成语的教学是成语运用于实际的最有力方式。成语富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它与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中国的文化传统都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因为其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要真正学习了解成语必须追根溯源。

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中华民族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最讲求礼数与秩序,因而中国的成语也往往渗透着这种文化气息,如:“满招损,谦受益”就是强调要为人谦恭,切勿骄傲;再如“温良恭俭让”则提倡了中华民族的五种传统美德:温和、善良、谦恭、节俭、忍让。此外,中国人讲求和谐美、对称美,因而成语中的整齐的四字格结构就占了绝大部分,即使是非四字格,也往往对称分布,广泛使用骈体、对偶形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胜不骄,败不馁”等。学习一国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成语就是汉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1.中国的非四字格成语教学

在学习、教授非四字格成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其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攻克。如:

辨析一些意思相近但形体有差异、顺序有变化的非四字格成语。如:

步步生莲花;莲花步步生、满招损,谦受益;谦受益,满招损。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牛头不对马嘴;牛头不对马面。

这一类型的成语有很多,有些与日常的口语习惯相悖,有些则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是否是成语还存在争议,这些都需要去注意。

2.对外的非四字格成语教学

外国人的文化心理、行为习惯等许多方面都与我们相悖。因而在教授外国人学成语时,首先就要导入文化因素。中外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必须了解其文化心理,尽量从外国人的实际学习角度出发。综合各方面差异,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其次,要清楚讲述成语概念与语素,选择合适教材。如果为了讲述方便,习惯性地把四字格当作成语的唯一格式,会给学习者带来误导,传播我国的文化必须认真、严谨,可以通过语素教学化解难点。另外要选择高质量的成语教材,更要重视非四字格成语教材的设计。此外,要重视成语表意的双重性,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都是教授的重点。最后,成语多是古代产生的,在教授外国人学习时,必须讲述清楚历史背景,以期有利于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涛等著.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叶蜚声,徐通铿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马兰.试论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心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5]林仕谋.成语中的修辞格[J].阅读与写作,2010(05).

第10篇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语言的习得,教师要善于把准年段目标,强化 “读” 的工具性训练,真正传递“言语心声”。

1. 加强范读,为学生语言习得形成基点。众所周知,教师的范读,对唤醒学生的读书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读得准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重读,努力做到抑扬顿挫,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生命所在,才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内在激情。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如《索溪峪的“野”》一课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抒情的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学生如临其境,留恋不舍。

2. 披文入境,为学生语言习得催生亮点。所谓入境就是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作者描绘的画面,读出作者刻画的人物,走进作者的心坎,进入文字背后所透露的境界。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4自然段。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里面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儿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薛老师采用师生互动对话的方式,从珍珠鸟胆子变大的过程认识珍珠鸟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将学生引向文字描绘的场景,把抽象的文字活化为感人的画面,增强语文教学的厚度。

3. 思辨创生,为学生语言习得铺设生成点。朗读的教学至为重要的是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强化借鉴式练习和迁移式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对语言品味习得,让语言真正呈现其应用的价值及传递的社会道德价值。

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水》时,朗读后引导学生反思:“明明这么缺水,可作者为何重点写雨天洗澡的舒服和勺水冲凉的痛快?”学生经过读书、比较、讨论,得出了结论:作者是采用“反衬”的手法,以“乐”衬“苦”,更让人体会到村民因“缺水”所受的痛苦。此时此刻,“珍惜水资源”“生在福中要知福”这样的话根本不要老师去讲,早已在学生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 重视“文”的习得,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1. 巧妙设计,多角度练习文字。语言的转换训练可以是句式的改变、人称的变化,也可以是整理式的归纳或内容的复述,这样的训练建立在读懂文本、领会大意的基础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萧红幼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和对祖父的思念。薛法根老师是这样教学的。一是引导学生梳理我与祖父在园子中做了些什么,在学生梳理完毕后追问,这样写说明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习一种表达的句式:“哪里……反而……其实……”。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写了与祖父在园中的生活之后,还要进行景物的描写。读懂其中拟人手法的好处,进而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并进行练笔,想象自由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场景。三是由《呼兰河传》的第一句“呼兰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理解祖父对于萧红的特殊意义。

2. 创设情境,多层次表达思想。语言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用中学”的策略,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运用内化为学生的内部语言,用这种规范的语言取代学生的不规范的内部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实现技能的飞升。如在教学《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时,我请学生讨论,如果鹬和蚌再次相遇,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讨论的基础上,编写《鹬蚌再次相遇》,促使学生结合对寓意的理解,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

三、 生成“意”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真情,引领价值

1. 在教材中寻找情感的身影。语文教材是情感的仓库,这里有亲情的倾诉,有友情的真挚;有崇高的情怀,有深沉的关注;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有的豪放,有的感激,有的愤怒,有的豁达。再加上或绚丽或朴实的文辞,总散发着氤氲的感情气氛,或深或浅的思想连缀着感彩,亦庄亦谐的故事传递着感情信息,感情的河流奔涌在篇篇佳作之中。如《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2. 在过程中寻找情感的路径。语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面对着名篇佳作,如果语文教师只读出了“是什么”“怎么样”这些东西,那课堂上肯定只是对教材的肢解、文本的剖析了。语文教师面对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拜读,就是潜心会文,就是静心聆听。在这个过程中,带着虔诚之心,带着仰慕之情,带着欣赏之意,去倾听生命的呼吸,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一切奇妙的音响,为文喜,为文怒,为文哀,为文乐……教师的情因文而生,为课堂而生。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的结尾时说:“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如果之前孙老师没有对阿炳苦难的理解,没有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情感认同,怎么会有如此的 “镜像”。

3. 在互动中架构动情的桥梁。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及媒体等互动对话的场所。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心中的情,点燃学生的情,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之情,达到读者、作者的融合,感受语文学科“以文表情”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

就拿《九寨沟》第3自然段的教学而言,可这样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九寨沟,请大家仔细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标注,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试着向同桌介绍介绍。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在介绍的同时,引发学生深思:“你为什么要把它介绍给大家呢?”在欣赏性阅读评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放大,再放大……

第11篇

【关键词】导入;生物教学;应用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是儿童、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项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使人锻炼思维,启迪智慧,增加知识,促进学习。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猜谜,如教《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我先说出的一则诗谜,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

二、实验导入

通过做实验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悬念导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巧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减少教学盲目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在讲“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可这样导入: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那么粪对于植物的生活有何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什么呢?这样使学生心中设下一个又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故事导入

利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课时,我讲《三人看戏》的故事。即从前,有甲乙丙三人一同去看戏,边看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甲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乙却说:“你说的不对,其实今天的戏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丙听了甲乙两人的话后说:“你们都说错了,今天的戏不仅唱得很好,而且行头也很好看”。请问甲乙丙三人都是健全人吗?如果不是,他们会有哪方面的生理缺陷?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导入新课。

再比如,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

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②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③珍珠是怎么形成的?④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⑤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⑥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五、音乐导入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导入新课。

六、谚语导入

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生活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它广为流传,通俗易懂。运用谚语导入,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了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先说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条规律。然后提出,水能往高处流吗?有谁见过?学生各说出自己的见闻。进而谈到植物的蒸腾作用。

七、名言导入

用名言导入,能怡情励志。在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先说出高尔基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然后让学生想一想:“饥饿的人为什么要扑在面包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不说扑在水上呢”,这样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八、新旧知识联系导入

第12篇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导言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导言是十分重要的。教材内容不同,导言所选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可以从日常比较常见、但又不太引起注意的现象谈起,引出课题。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设计如下导言:许多同学都以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进行呼吸作用。事实上,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我们新买回的苹果香甜可口,放久了则味道大不如新买的,原因就是苹果的组织细胞内部进行呼吸,把一部分糖分解了,萝卜等蔬菜也有如此现象。这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仅存在,并且是不可缺少的。

2可以从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谈起,引出新课。如在学习爬行纲的“蜥蜴”时,首先讲述一则趣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斗激烈的时候,一架美国作战飞机被迫降落在印度尼西亚管辖的科摩多岛上的丛林地带,当飞行员惊魂初定以后,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一种体长3至4米的巨大蜥蜴,在丛林间迅猛地抓住鹿和野猪把它们吞掉。当时,飞行员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蜥蜴,还以为是“活龙”出现,故而称其为“科摩多龙”,从此“科摩多龙”之称不胫而走扬名于世界科学界。

3还可以由成语典故开始。如学习“河蚌”时,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谈起;学习“食物链”时,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谈起。

二、内容教学要选用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语言和方式 在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怎样传授知识,选择的方式不同,则效果大不一样。在传授新知识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描述,还可以采用对比、归纳、列表图示,也可以开展谈话和讨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语言的设计都尤其重要。如在学习软体动物“乌贼”的生活习性的形态结构时,如果只是一般化地讲述,不会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可以设计成下面的一段语言来描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生活着许多软体动物,其中有一种叫“乌贼”,由于需要在水中游泳,沉重的贝壳成了累赘。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原有的贝壳逐渐退化,最后被完全包在外套膜里成为柔软身体的支柱。乌贼为什么会有如此不雅的称号呢?你看它,瞪着一对大大的、光溜溜的贼眼,用腕足捕捉食物送入口中。当它不太饿时,它还可以利用腕足爬行运动,悠闲得像个绅士在海底散步。不仅如此,乌贼还是玩弄迷彩的能手,变色之快,配景之巧,就像魔术师一样,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它的表皮中有各种色素细胞,可闪耀不同颜色,使体色变得与海底周围环境色彩相仿,使敌害不易发现。如若变色不能迷惑敌害,便施放墨汁,形似乌贼悬浮在水中,使敌害在一团黑幕中什么也看不见,自己便用漏斗喷水推动身体,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逃之夭夭,速度之快,令鲸鲨也自叹不如。听完这段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对乌贼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印象将会十分深刻。

三、巩固练习要有新意 课堂巩固练习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课堂知识。所以,课堂练习的语言和题目设计要合理、科学,更要独特、新颖。例如,在学习环节动物门的“蚯蚓”时,首先学习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观察实验———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可采用如下形式进行:把蚯蚓分成两组,一组在观察过程中按课本要求随时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体表;另一组用作对照直接观察。在观察结束后,可设计如下课堂练习题来讨论:“我们在观察过程中,不断用浸水棉球轻触的一组蚯蚓都正常,作为对照的一组蚯蚓中有一些死掉了,是饿死?受伤?还是其他原因?”同学们联系刚学过的知识,知道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粘液进行呼吸,个别蚯蚓的死亡,是因为体壁干燥无法呼吸而致。这样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了解蚯蚓的呼吸生理比直接提问印象深刻,记忆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