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鹬蚌相争的故事

鹬蚌相争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16:17

鹬蚌相争的故事

第1篇

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大河蚌慢慢地爬上了河滩,张开自己的两扇椭 圆形的甲壳晒太阳。它感到很舒服,悠闲自在。

在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又一只大鹬鸟,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 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在细心地寻找鱼虫。忽然,它看见河滩上那只张着 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地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

鹬鸟悄悄地走去,伸出了它的大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突然受到了袭击,急忙将坚硬的甲壳闭合,甲壳像把钳子似的紧紧夹住 鹬的长嘴巴。鹬鸟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来。河蚌却死死地夹住鹬的长嘴 巴。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相持不下,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赶快张开甲壳吧!"

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就是不张开甲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 天拔不出来,明天也拔不出来,你非憋死在这河滩上。"

鹬鸟和河蚌互不相让,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河滩路过,看见鹬蚌相争,没有费多大力气, 把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走了。

寓意: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鹬蚌相争"用来比喻双方不和, 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第2篇

有一天,我给她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小孙女眼泪汪汪的,小声嘟噜着:“鹬鸟和河蚌太可怜了,怎么被老渔翁捉住吃了呢?”可是第二天,却见她兴冲冲地对我说:“鹬鸟和河蚌相让了,老渔翁没捉到鹬鸟,也没捉到河蚌,伤心地哭了。”我说:“是鹬蚌相争,它们都被渔翁捉住了。”她坚持说:“不对,是鹬蚌相让。渔翁什么都没捉到。我把故事改了。”接着,她绘声绘色地给我讲鹬蚌相让,渔翁哭泣的故事――

有一天,河蚌在水边懒洋洋地晒太阳,晒着晒着就睡着了。这时飞过来一只鹬鸟。鹬鸟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看见河蚌就想吃它的肉。河蚌紧紧地夹住了鹬鸟的嘴。正在它们相争不下的时候,走过来一个老渔翁。老渔翁非常高兴,想捉住鹬鸟和河蚌。河蚌见老渔翁走近,赶快松开了鹬鸟的嘴,鹬鸟飞到天上去了,河蚌游到河里去了。老渔翁没捉到鹬鸟,也没捉到河蚌,伤心地哭了。他又去打渔去了。

孙女讲完这个故事,眉飞色舞,非常得意。

难得孙女小小年纪有这样一颗善心,并且用自己的思维改编了故事,挽救了鹬鸟和河蚌两颗性命。后来我们爷孙俩做鹬蚌相争的游戏,她坚持改成鹬蚌相让,并且让我扮演老渔翁。当演到鹬鸟飞走,河蚌游到河里的时候,她还一个劲地催我:“你哭啊,哭啊!鹬鸟和河蚌,你什么都没捉到。”我只好装着伤心哭泣的样子,她却哈哈大笑。

从鹬蚌相争到鹬蚌相让,虽然一字之差,却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培养教育孩子,不一定拘泥于故事的原文,只要启发孩子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引发孩子积极向善的品质,改编一下,亦无不可。从相争到相让,是对待矛盾和问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就是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善良、宽容的心态,学习化解矛盾、解决冲突的能力,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我们给孙女还订阅了《幼儿画报》、《故事大全》等刊物,买了很多儿童读物和动物玩具。她根据在幼儿园学到的,在儿童读物中看到的,经常组织这些动物玩具做游戏,唱歌,跳舞。她有时当导演,有时当老师,有时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这些动物玩具都是她的好朋友。这样,既复习了她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又得到了欢乐,还培养了与小朋友们和睦相处的好习惯。幼儿园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孙女聪明、伶俐,知道得多,能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热心帮助别的小朋友,还有组织领导才能呢!”

老泥头

老泥头是孙女给爷爷起的绰号。何谓“老泥头”?孙女煞有介事地解释说:“老泥头的意思就是笨、慢、木。”

爸爸、妈妈不解地问:“全家还有比爷爷更聪明的吗?为何独独他是老泥头?”

孙女仰着小脸,理直气壮地说:“爷爷年老了,糊涂了,就是笨、慢、木。”

孙女三岁半,聪明伶俐,在幼儿园已经学了不少字,知道不少知识,最拿手的是唱歌、表演节目。爷爷六十岁,读了一辈子书,作了一辈子文,浑身一股迂腐气。眼花耳聋,反应呆滞迟钝。

爷爷是个好脾气,什么事都依着孙女。爷俩经常在家做游戏、讲故事。为啥得了个“老泥头”的绰号,只有爷爷心里最明白。

猜谜语,明明很简单的谜语,三次,四次,爷爷总是猜不对。这不是笨吗?

做游戏,爷爷总是跟不上趟,比孙女慢半拍。这不是慢吗?

表演节目,爷爷总是演反面人物,不是守株待兔的种田人,就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或者是叶公,或则是画蛇添足的,拔苗助长的,既木讷又愚蠢。这不是木吗?

还有,唱歌总唱不好,画画总画不好,说话发音不准确,常让孙女纠正,读故事经常读错、掉字、漏字等等。

第3篇

这则成语故事是指鹬和蚌争斗,相持不下,最后被捕鱼的人捉住。用来比喻双方相争不下,两败俱伤,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末年,七大诸侯国互相讨伐,战乱频繁。有一次,一个名叫苏代的说客去拜见赵惠王,劝他别进攻燕国。他先给赵王讲了个故事:一天,天气非常晴朗,蚌便把两片硬壳张开,在河滩上晒太阳。一只鹬鸟见了,就迅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赶紧合上硬壳,钳住鹬鸟的嘴不放。鹬鸟啄肉不成,嘴反被钳住,便威胁蚌说:“行!你就别松开壳,等着瞧!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把你!”蚌毫不示弱地回敬道:“好啊!我已经钳住你的嘴。你今天拔不出,明天也拔不出,把你饿死。”蚌和鹬鸟就这样在河滩上相持不下,谁也不想退让一步。时间一长,它们都筋疲力尽。这时刚好有个渔翁路过这儿,见它们缠在一起不能动弹,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一起捉住了。讲完故事后,苏代又说:“如果赵国去攻伐燕国,燕国竭力抵抗,双方必然会长久相持不下。到时候,强大的秦国便会像渔翁那样坐收其利。请大王三思而后行。”赵惠王觉得苏代的话很有道理,便表示不再去攻伐燕国了。

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坐收渔利”,也是从这个故事里得来。

第4篇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出处:“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1.无游戏。

当你踏进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先生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

2.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从表面上看像是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本该是儿童的游戏却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以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

3.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却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活动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

“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

“游戏”

1.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最美的,最快乐、最享受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中。

2.呼应课标的精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3.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谜”“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如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是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化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地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

“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地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融,“发展”和“享乐”并重。

1.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

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让游戏者自愿自觉地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学生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着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

(2)让学生“规则”游戏。

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荷兰文化学者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次游戏在教学中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也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游戏

状态。

2.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

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左手假想为“鹬”,把右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住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

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组进行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

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尽情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

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

价值。

3.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的句子,学生读“我”就做什么的句子。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下我的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下祖父的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不过是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的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字倒过来写!”“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学生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最为生动地体现在游戏的“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学生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情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将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让学生想象说话,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第6篇

有一次我听他们一堂公开课《鹬蚌相争》,是语文A版二年级的。其中老师做了一个拓展,也是一个课文补白。其实这个设计非常好,让学生编一编鹬蚌被渔翁捉去后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其中有个学生就举手发言:“老师,他们被渔翁捉去后都被渔翁炖汤喝了……”学生还没讲完,老师就打断:“不对,不对,不可能,再想想。”学生很郁闷也很茫然的坐下了。当时,我猜这位学生心里肯定在想:老师不是说随便怎样编嘛。又有个学生说:“鹬啄破了网,把蚌放到嘴里一起逃走……”老师又说:“放在嘴里怎么行呢?不对,应该夹在脚掌上……”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老师说“不对,不对”,心里也挺堵的。试想,如果我们是学生,老师这样说“不对”,又不给予一定的解释,肯定郁闷加茫然了。

老师讲到后面,让学生听她编这个故事,我才明白原来她编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是还没炖,鹬蚌就逃走了,而且蚌是夹住鹬的脚掌一起逃走的。

我不禁有些想笑,其实学生想象的故事并不比老师的差。老师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没喝成,难道鹬蚌被炖汤喝了就不行吗?老师也说鹬经常把鱼放在嘴里,难道就放不下一只蚌吗?

为了公开课的完美,为了引导学生想象和老师一样的故事,老师,您知道吗?您错失了上帝给您的多好的礼物啊!

课堂教学中,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在和教师的交往互动中,在学生彼此的探讨研究中时时生成着资源。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本来是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考的有效钥匙,但是并不是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只要能打开锁,任何方法我们都可以试用。就像数学一样,一道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只要答案一样。语文比数学更丰富广阔,不仅有不同的方法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创新,最终成功的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鹬和蚌本来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局,课堂上本来可以引导出各具创意的想象作文。可是这位老师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景诱引下,形成了思维定势,然后教师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接受,去引导,最终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课后,在生活中,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样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昨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有两个造句,我事先对这两个句子的备课是:

1.我真希望空气清新一点,污染少一点。

2.我多想快点长大。

今天收上作业批改,竟然有个学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虽然她平常成绩很好,我还是觉得过于“巧合”。我找到她,把我的备课给她看。她红着脸,半天不说话。

“说吧,你原来造的句子是什么?”

“我真希望能去上海看看世博会。我多想坐一次飞机啊!”

“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嗯。暑假里,妈妈答应带我去上海看世博会,可是因为我生病了,妈妈带姐姐坐飞机去了上海。我在家里一个人哭了好久。”

我愤怒的心立刻软了,再也说不出责备的话。

“老师您的书就放在我桌上,我就……”她嗫呢着,声音越来越小。

我摸着她柔软的头发对她说:“其实,我想告诉你。我听了你的造句觉得比老师的好多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和同学们要向你学习呢。”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但由于我们平常禁锢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造句、作文甚至组词,都给了他们一定的模式。所以即使“她”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造句都没有自信写出来,而是擦掉改成了老师的“权威”版本。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应试的恶果,教育的悲哀。其实我知道,“自我”的害处很多,但我认为与自我有点关系的、不多的好东西之一,就是自信。自信当然有自我意识,还有信,相信的信。相信,是正面的、健康的、诚实的。要相信自己。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相信未来。

教师要想让学生说“真话”,就要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立意,有自己的创新。

第7篇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

这一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的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常见相互退一步,双方都开心的事。有一次我在散步时看见一个小伙子闯红灯。一辆车来不及刹车,车头轻轻的碰了他一下,小伙子连忙躺在地上装骨折大喊道:“我本来受伤的骨头就受了伤,被你折磨一撞,还不骨折了。”司机连忙下车说:“骨折?那我送你去医院吧。”司机的语气十分亲切,顿时,小伙子眼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就把自己没有受伤得实话说了出来,事情就很快就解决了。如果,这位刺激下车就打人,说小伙子装病,事情也许会一发不可收拾。

以后的生活,我们肯定会遇到冲突,而在这时一定要做一个懂得宽容、谦让的人。这种人才是伟大的人。才是令别人尊敬的人,才是心胸宽阔的人。才是一位品德优良、出类拔萃的好人。

怕踢小学五年级:123

第9篇

[关键词]回归生活;日常经验;学科规范;超越生活

教学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界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围绕教学为什么要回归生活、回归怎样的生活、怎样回归生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论争。这里我们转换视角,从透视新课程的教学案例入手,探讨教学回归生活后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及出现的问题,以加深对教学回归生活的认识。

一、教学“回归生活”的两个案例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设法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众多案例来看,教师主要采用两条途径使教学回归生活:一是设置问题情境,使教学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抛开“预设”,就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展开探究或对话教学。为便于讨论,这里先呈现两个相应的案例。

案例1:一堂“失败”的好课

一位小学教师以如下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从演示实验开始。实验装置为玻璃管下连接一圆底烧瓶,即在烧瓶口紧塞的胶塞上插入一根筷子粗的玻璃管。烧瓶内充满红色液体并上升到玻璃管中,老师告诉学生为便于观察专门在水中加了红墨水。老师让学生猜测:当把烧瓶放到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学生作出“烧瓶变热”“烧瓶里的东西也将变热”等回答后,老师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看到红色液体沿玻璃管慢慢上升,学生感到十分惊奇。有的学生认为烧瓶中的水增多了,依据是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了。老师进一步问学生:是水的什么增加了?是质量还是体积?尽管他极力引导,学生似乎还是不能准确地说出到底是“体积”还是“质量”增加了,老师只好自己说是水受热体积增加了。给出这一结论后,老师将烧瓶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学生们看到玻璃管中的水位下降了。面对老师“为什么”的提问,有学生解释说:玻璃管中的水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烧瓶变大了。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既惊奇又无奈,只好又对学生说因为水受冷体积缩小,玻璃管中的水面才下降。

接着,老师用酒精做实验,实验结果相同。随后,老师又用煤油做实验,问学生煤油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令老师想不到的是,学生毫不含糊地回答:“没有!”“因为它不是红色的液体”。当实验表明煤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菜油、酱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错!”“因为菜油、酱油是可以吃的。”老师只好再次给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2:无法预约的精彩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时,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了疑问。这虽出乎老师的意料,但他认为这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于是抛开原计划,决定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疑问展开讨论。

全班同学正在兴高采烈地读课文,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受此启发,其他同学认为蚌也不能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因为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

老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写给编辑叔叔的建议:“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正当老师要结束讨论时,又有一个学生说刚才的讨论有问题,因为鹬的嘴巴被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但蚌就不一定了。蚌的嘴巴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可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科学教师、观察蚌来解决。

对于上述案例,读者自有看法。我们认为:二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经验展开。如果这就是教学回归生活,那么这种回归的结果值得深入思考。

二、教学回归生活后的变化和问题反思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教学回归生活使课堂面目焕然一新。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事自主建构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就第一个案例来说,水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常见,但学生未必了解它的所有特性。学生凭日常经验可能知道水的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的性质,但却不易觉察水能热胀冷缩。教师用特殊装置做演示实验,将水的热胀冷缩性质寓于玻璃管内水位变化这一问题情境中,目的就在于突出平常不易觉察的这种特性,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案例表明:受问题情境的激发,学生的确积极地开展水的探究活动。尽管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热胀冷缩,测试一错再错,但他们毕竟进行了大量的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学习而言,说它是一堂好课也不过分。第二个案例也是如此。由于教师因势利导,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课堂上气氛活跃,争论激烈,甚至联系到生物学知识并提出了修改教材的建议。总之,与传统的那种从文字到文字、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的枯燥学习相比,这样的课堂无疑更有生气,更受学生的欢迎,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

然而,这种回归也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学科特性彰显不足,学科规范丧失。换言之,科学课缺乏科学性,语文课缺乏人文性。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点仅从案例的标题便可略见一斑,《一堂‘失败’的好课》《无法预约的精彩》反映出任课教师与评课专家持赞赏态度。即使课后反思以及随后引发的相关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好”在什么地方、精彩是否可以预约上,而很少讨论其中的学科失范问题。我们在与博士生、硕士生以及课程班学员讨论上述案例时,大多数人觉得有趣并开怀大笑,只有少数人感到科学不像科学,语文不像语文。显然,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否则,这类案例将给人以误导。

缺乏“科学味”或“语文味”,也就是常说的“常识”与“科学”不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的是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而不是科学或人文知识以及相应的思维。在第一个案例中,学生在实验前提出的种种预测,实验后产生的惊奇、疑问以及对实验结果所作的解释,随后对煤油、菜油、酱油做出没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判断等,都是以自己的日常经验为基础的。他们之所以说“烧瓶里的水增多了”或者“烧瓶变大了”,原因在于他们日常见到向容器中加水而水位上升、把小容器中的水倒入大容器而水位下降,却很难见到河水、湖水、杯子等容器中的水因受热明显上升或遇冷明显下降的现象。学生笼统说“水增多了”,使用的是日常概念,这与使用科学概念区分“质量”或“体积”的增加有本质的区别。根据颜色差异或可吃与否判断液体的热胀冷缩,表明学生的思维受事物形象的限制,未达到抽象水平,是日常直觉而非科学推理。在第二个案例中,学生从认为鹬和蚌都不能开口说话,到建议把“说话”改成“心想”,再到后来追究蚌的嘴巴是否在壳里,原因也在于课文中的情景与常识相悖。因此,他们的追问与修改,既不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不符合寓言的理解规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鹬和蚌都是低等动物,将“说”改成“心想”是否更合理,值得怀疑。寓言是文学的体裁之一,它借事说理,重要的不是追究是否真有其事,或是否与事实完全相符,而在于从中悟出道理。案例表明: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对寓言及其理解方式缺乏认识。

可见,教学回归生活虽能使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来解释和说明所学内容,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笼统的、直觉的,与科学或人文规范有很大差距,因而任凭他们“自主建构”,他们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常识水平,不利于他们对学科规范的掌握。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受到的学科规范熏陶越少,越容易受经验的支配。就是到了高中阶段,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比如:有位教师采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教高二学生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在对诗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初读本诗,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再读本诗,推测诗人的情况”,学生虽然乐意各抒己见,但当教师介绍完诗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别人的赏析文章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推测有误、欣赏肤浅、缺乏艺术水准。显然,教学回归生活还面临着怎样超越生活与经验的问题。

三、教学超越生活的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原有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进而获得意义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只能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他人不能代替。很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建构主义更好地解释了人类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而要求重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开展建构主义教学。他们同时又指出:建构主义教学不是学生个体经验水平上的盲目摸索,人类的科学文化不可能由此获得,它需要教师的干预。“通过文化和科学的社会机构建构和传播的科学观点是不会由个人通过他们自己的经验性探究而发现,学习科学包括加入到科学的文化中……如果学习者能进入科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建构的过程一定会超越个人经验性探究的范围,学习者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经验,而且也需要进入常规科学的概念、模式等。”这虽然是针对科学而言的,但是其道理对人文学科教学同样适用。

我们赞同这种观点并认为:教学回归生活后,应当用科学或人文规范来提升学生的经验,实现对生活的超越。为此,教师教学时要考虑学科的基本属性。学术界把学科大致归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并针对这两种认识方式的不同,围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展开大量的研究和对比。总体来说,科学求真,讲究理性分析和实证;人文求善,讲究整体体验和感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用科学方式教科学,用人文方式教人文,彰显学科特性,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例如:有位教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希望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邱少云的伟大,结果导致学生追问:“大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这种追问的结果不仅没能展现邱少云的伟大,反而导致对故事真实性的怀疑。

教学还必须进一步遵循学科的基本结构。美国学者施瓦布认为,学科有独特的基本结构,它包括实质结构和方法结构两方面:前者指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后者指获得这些知识体系的方法。”因此,具体到某一学科内容的教学,教师要考虑它涉及哪些基本概念或原理,用什么方式来获得。就液体“热胀冷缩”的教学而言,教师应注意“液体”“质量”“体积”“温度”等相关概念的传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围绕其中的关键变量建立假设,使用仪器测量和收集数据来验证假设,这样才符合科学的本来面目。至于《鹬蚌相争》的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鹬蚌相争的情境,了解相争的起因,想象相争的结果,从中悟出两败俱伤、他人得利的道理。

当然,教师不仅要注意科学与人文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学为人文提供基础,人文为科学提供方向和动力。二者的这种联系要求教师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讲授科学时除注重理性分析和实证外,还应注意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巨大作用,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讲授人文时要注重整体感悟,必须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把握感悟的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对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感悟做极端的理解,使之与科学对立。感悟仍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结构主义中获得启示。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包罗万象,但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发现作者的创作思路或风格。在他们看来,研究和学习文学的关键不在于把握单个事件或情节,而在于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作品的基本结构;一旦找到结构,文学创作或学习就如同填空。虽然结构主义文学观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它对感悟文学作品的指导作用:文学作品的结构如同音乐的曲谱,感悟不能离“谱”而随心所欲。就感受邱少云的伟大而言,学生只有从关键行为——“一动不动”、行为环境——“大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以及导致行为的心理原因——“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入手,才能感悟到伟大的心灵能使人在险恶环境中做出伟大的行为。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任凭怎么感受,也都无法领会这一精髓。

总之,如果“教学回归生活”指的是加强与学生日常经验的联系,那么它不应当始于经验而又止于经验。很难想象,远离人类科学文化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儿童的经验是学习的起点,教材是学习的终点。当“回归生活”让学生站在杜威所说的“学习起点”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导他们到达“终点”。为此,我们建议:渗透学科规范意识,用学科的基本结构改造和提升学生的日常经验,实现教学对生活的超越。

第10篇

关键词:动漫;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

动漫是卡通和漫画的结合。动漫画面精真,想象力丰富,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喜爱。教师可以通过“情商培养、人际交往、自然与生命”等主题的动漫作品,引导幼儿从感受“爱与快乐”到感受“生命真实”。

一、以动漫美陶冶幼儿的情操,积极进行美术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供音画同步、视听同享的教学环境,但动漫教学可使这类“美育”手段得到充分展示。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展幼儿园动漫美术活动的基础。如果将动漫注入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能最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使美术活动充满活力,焕然一新。

1.选择合适的动漫内容是有效开展动漫美术活动的关键

动漫渗透教学中的数量与形式应合理,应与其他内容相结合。动漫内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筛选出有利于幼儿学习的动漫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美术活动中。例如《米奇妙妙屋》《蝌蚪找妈妈》《鼠来宝》《叮当猫》等动画片,内容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用美术的不同手法来表现。

2.加强动漫的学习引导是有效开展动漫活动的保证

教师在学习引导中要正确采用形象的动画演绎手法,内容必须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情节,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童话世界中理解生活中简单的关系,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全面地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设计了艺术整合活动“可爱的米老鼠”,通过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初步感知夸张变形后米老鼠可爱、有趣的形象,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米老鼠的夸张形象,幼儿的表现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得到充分的发挥,创作的卡通形象夸张、形象。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内容赋予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启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大大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3.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动漫作品带给幼儿的轻松与快乐是很多教学形式所难以比拟的。例如:在主题活动“森林之王”中,笔者提供了《狮子王》中狮子王与小狮子嬉戏、游玩的欢乐场面,幼儿在动画片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狮子和小狮子”之间的爱。正确地运用动漫作品,寓教于乐,能使幼儿有美的享受。

二、以动漫情境感染幼儿创作美术作品

动漫美术活动中,笔者运用音画同步的优势渲染教学情境,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故事意境,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潜移默化。

例如:在活动中,通过有特色的动漫剪纸片《鹬蚌相争》中的情景感染幼儿。在欣赏获国际奖项的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的时候,幼儿看到鹬蚌相争的场面时,懂得了同伴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吵吵闹闹。笔者引导幼儿在作品中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格,细腻、妙趣横生的动作,含蓄的哲理,给幼儿以清新、淡雅、隽永、别致的艺术享受。

三、以动漫促进联想,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利用动漫的形式能以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展示事物的奥秘或发展过程,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启迪幼儿的创造灵感。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创作法积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虚构,引导幼儿创造。

第11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感

如何取得教学的最优化,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培养语感入手,非但不容忽视,并且可以取得“磨刀不负砍柴功”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作为语文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的朗读、背诵的份量占有其相当大的位置。可以说,读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科学习的质量。语文教育专家窦桂梅老师指出:学生的读不是为读而读,而是要一遍又一遍地,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朗读,并且,每一遍读要达到的目的各有不同。这里专家所指的读,是指朗读,她极力地反对课堂上的简单的一句“好,请同学们把课文再朗读一遍。”无论是何种指导方法,倘若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要真正取得教学效果是很难的。一位教师在讲授《大自然的秘密》一课后谈讲课体会,文中“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事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一句话,作者旨在突出自己一行人“好心干坏事”之后那种后悔不已的心情,但学生在朗读到这里时,却是语调平平,他们的语气语调根本无法体现作者一行人“悔恨、惊慌”的心情。于是,教师采用加重音的方法:1、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2、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3、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三种不同不同的语气变换,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感悟中,体会当时的气氛,并让学生明确:在“蠢事”一词前面加上“愚不可及”一词,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自责。学生的感觉找到了,读来也就饱含感情了;另者: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背诵任务是繁重的,许多学生的这一项任务都无法完成,究其原因,他们的背诵方法采用的是死记硬背,而不是在充分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特别是文言文部份更是如此。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语感没有找到。记得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的《鹬蚌相争》一课,我采用引导学生划节奏线,结合字词逐步击破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条理的分析中找到感觉,很快的,他们便能朗朗上口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必须让学生真切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六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较久远,学生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很难的,除了得有老师作必要的介绍作教学的铺垫,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引导学生地语气的品读中,凭借良好的语感,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悲同欢,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学生对老班长的“舍己为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层面,而在我有意的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后,有些学生却能在语言的反复诵读中,在课堂上热泪盈眶:(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可以f,全文最精采的人物对话在这个章节,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最感人的章节也在这些人物对白之中,所以让学生反复地品读,在语言的感悟中明白当时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难,学生则能在文本中感同身受,并被老班长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三、培养学生细腻的语感,要对习作进行高效批改,夯实习作的基本功。

作文的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头疼的任务。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腻的语感,能夯实他们习作的基本功,如字词、标点的运用、语句的正确表达等等。只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感,那么,作文批改则成了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尽管他们所批改的并不一定能像老师那么深入、细致,作为老师我们不可能完全放手,但如果学生事先有良好的语感,老师的帮助他们便能更好地接受。也就是说,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中,我侧重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侧重于他们基本功的奠定,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事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他们则能在自我的批改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种种错误,并自觉地进行批改,长期以来,学生有了扎实的习作基础之后,他们的习作水平便能在自我磨炼中得以提高。

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够迅速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2篇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赞同这个道德标准!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关键的分歧就在于:到底谁才是第三者?是后来的那个是第三者?还是不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到底是先来后到是标准?还是能否被爱是标准?在男女交织的情感世界,这是人类永远的谜局!

尽管: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事实告诉我们:市场是无情的!面对无情的市场,你想真正的做好营销,就必须能够发现第三者!营销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三维的,真正的营销,都是选择题而不是判断对错!没有第三者,你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了选择,就是死路一条!从这个角度讲,营销从来不是一种发明,而是一种发现!不是你发明了新的技术和产品,而是你发现了新的需求和市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那你为什么还总是咬住一个竞争对手不放呢?从赞许的角度讲:你这叫自我的执着!执着于自己狭隘的心胸!事实的真相是:你没有营销的眼光,也没有营销的能力!你看不到营销的第三者,也就找不到营销的增长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看不到黄雀,即使你真的吃了肥蝉,最后还是会成为黄雀的美餐,这就是市场!营销者不是鹬或者蚌,营销者是渔翁!每天忙的象救火队员,斗的象发怒的公鸡,你真的好意思说你做的事叫营销吗?从市场的角度解释第三者,那叫新的投资者进入或者新的投资对象出现!所以婚姻中的第三者被称为插足者,营销中的第三者被称为增长点。

营销者,诡道也!关键在于出其不意,与众不同!对于营销实战,孙子兵法不是理论,三十六计不是技巧,这些其实是案例。案例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如果仅仅在案例中找差距,所有案例对你都没有实际意义,从案例中寻找差异,是发现增长点的方法。

公元前354年,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启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这个案例中有多少第三者呢?魏国与赵国之间齐国是第三者!赵国与齐国之间,赠送的中山是第三者!孙膑不直接参战去围魏国,魏国又成了第三者!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对于营销者来讲,就是最经典的发现第三者的案例!下面的三十六计,从发现第三者的角度去解读,相信大家都会有新的感悟!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