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市场论文

就业市场论文

时间:2023-01-02 14:24:49

就业市场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整合;高校毕业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市场导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将毕业生作为商品交易,并使之变成直接生产力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是毕业生流通的领域,反映毕业生的供求关系。即:政府调控,以学校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在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后,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洽谈起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场所。它不同于其他人才市场,具有群体性、时效性、政策性等特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政府部门和学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参与主体。

一、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就业政策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大政方针就业原则的确定及相关制度的制定等方面。为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并进行了相应的就业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就业市场已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正常运行,必须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1.建立供求平衡关系。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需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当供大于求时,通过市场调节,控制高校人才的培养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供小于求时,通过市场调节,扩大人才的培养,控制社会生产,但是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采用经济、法律、信息、行政等手段,限制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正常供求,使毕业生的供求达到平衡,符合国家的科教政策。

2.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的必然产物,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构成供需双方之问的竞争。为了建立公正的竞争意识,使之符合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需要政府部门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减少甚至杜绝市场竞争中的不正当行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政策上唯贤是举,用其所长;在法律上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声誉都受到保护。目前已经出台的法规有《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希望能够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实践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大学生就业法》,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法可依。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中介作用

高校是毕业生的培养机构,专门负责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并指导学生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选场所和机会,引导双方见面洽谈.达成协议。高校在政府部门和毕业生之间也发挥中介作用,高校要及时、准确地向毕业生解释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政府有关部门统计的最新就业数据。同时,高校需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及本校的就业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优化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下面具体谈谈高校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缺少高校的中介作用,双选的双方就难以充分信任,顺利签约。以学校为中介,毕业生可避免受到职业骗子的侵害,用人单位可避免假文凭、假证件的蒙骗。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往往带有零散性和一定的随机性,因此由高校来举办就业见面会,或把就业市场常设在高校,便于就业市场的运营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当然,其他辅的补充性就业市场也不能忽视。

高校要充分履行其中介职能。首先,高校需要准确领略上级的精神,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并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政策在他们就业过程中的利弊。例如,高校毕业生援西工作的就业政策肯定不同于一般的就业政策,这就需要高校做好宣传,至少要让每个毕业生知道支援西部有哪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其次,加强收集就业信息工作。高校作为供需信息的主渠道,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有用条件,掌握充足有效的信息,独立举办一些供需见面会,邀请与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到高校来,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对口、直接的就业机会。再次,高校要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

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行为主体,因此,在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下,毕业生享有独立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也享有用人自。毕业生享有“自”是指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哪个用人单位完全由毕业生自己决定,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干涉或强迫毕业生选择某个或某类用人单位,但是,毕业生必须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某些行业急需人才时,毕业生有义务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或项目服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要随行就市,愿意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具体岗位由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毕业生,不能等、靠,应主动招揽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来吸引毕业生,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人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真正行使主体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作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尺度——诚信,理应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市场规则。用人单位在招聘活动中应实事求是的定位,不应故意夸大宣传、虚报单位的基本情况或采取欺骗的方法招聘毕业生。同样,毕业生应如实地向用人单位介绍本人的成绩、特长、荣誉等基本情况,客观地提供本人的奖惩材料.不伪造获奖证书,不以欺骗手段蒙混用人单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本着“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争,进行双向选择。这样,才能保障就业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充分维护市场主体双方的合法利益。

四、用整合的视野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体: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他们既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又需要协调好同其他各主体的关系;既要追求自身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又要通力合作,达成合力,共同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难题。总体来说,我国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短缺,而发达地区资源过剩;热门行业人才过于饱和,艰苦行业和一些冷门行业人才尚未脱贫;城市大企业人才竞争激烈,乡镇企业无人问津等。面对这种不平衡现象,单凭就业市场中的任一主体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需要市场中四个主体的整合合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快速地运行。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强间接的宏观调控,实施必要的经济手段,根据人才供求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汁划提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包括总量、结构及其在部门和地区间的分布。国家重点和急需部门,艰苦地区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应给予优先安排,并用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激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政府要建立合理的就业市场价格,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形成,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成本差别很小,导致部分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政府的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方向,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名额的规划;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和长期规划,确定发展重点,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在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自的同时,探索建立公正的竞争机制,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高校、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或者学术力量,减少招生数量;健全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可进一步放宽政策,协调计划、公安、教育、工商局、社会保障等部门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

第二,高校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一方面高校根据政府统计的就业数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实际情况及时改革或取消就业难的专业,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高校要进行市场调查,合理预测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实行毕业生毕业后的服务跟踪,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优先设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控制长线专业;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市场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加强学校的宣传工作,让用人单位准确了解高校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共同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健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指导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质量,指导内容主要有就业安置、信息提供、职业技能和辅助发展等;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向毕业生解释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优惠服务,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处理好国家需要和本人志愿、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指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敢于到偏远地区,冷门行业去创业。同时,指导对象不仅仅是毕业生.而应是高校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

第三,毕业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改变过去的“到大机关,到大城市,到富裕地区”的旧观念。在现阶段,尚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暴露出“三到”思想,多数毕业生把职业的收入及地位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对高收入职业,如外资:合资等单位趋之若鹜,对公务员等地位较高的职业也格外垂青。他们看不上基础性的、工作一线的职业,往往容易错失就业良机。也有部分毕业生把工作地域作为择业的首要目标,特别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信息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这些地区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并且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符合毕业生的理想。因而,这部分毕业生中不足所有人都能够留在大城市,最后有一大部分持这种思想的毕业生不得不待业,迟迟找不到工作单位。其实在我国,有相当的艰苦行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正迅速增加,一些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求贤若渴,广大农村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创业的机会,在这些企业、行业和地区毕业生同样能大展宏图。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心态,以事业为先,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急待开发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建功立业,求真务实。同时,大学毕业生要有自主创业的精神:现在高校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以及对创业认识的更新和重视,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广博的发展空间。

第四,用人单位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毕业生。西部地区要利用政府的优惠条件,把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让大学毕业生体验到优惠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尽量给毕业生提供发展潜力、施展才能的机会。用人单位应合理招纳人才,不要给大学毕业生设门槛,不只是用高额薪金聘请研究生和博士来装门面,而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接收不同层次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把装门面的高额费用节约出来用于基本建设;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职业,在满意的工作岗位上更有利于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力。同时,用人单位要及时地把对人才数量、质量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委托或授权的行业协会或者研究机构,也可直接和高校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和传递有关信息,以便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健不仅在于开拓毕业生窝求信息网络,还要注重专业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禽求相结合,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逐步走向市场自主择业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1.业生就业政策逐步放开搞污从五卜年代初开始形成的高等学校学生培养费全部由国家承担、些业牛全部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分配当国家干部的“统包统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统包统配”制度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分配统得过死包得过严,影响了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2、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逐步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各地方人事部门还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不仅如此,在原来供需见面的基础上还开办了人才市场,作为常设机构为广大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经常。把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直接推向人才市场。

3、毕业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经营制、股份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制等,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在用人方面有了更大的自,可以挑选和聘用自己需要的人才,也可以拒绝接受自己不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扩大了用人自,使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就业环境。

二、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状

近年来,不少学业有成,踌躇满志,准备走上社会大显身手的学子们,一走出校门就高不成,低不就地饱尝了择业的千辛万苦。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5个城市的22所高等院校的1682名应届毕业生调查表明,93.5%的学子对就业形势不感乐观。“学生们走出校门能顺利就业吗?”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当前,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主要有:

(I)期望过高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就应该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供需双方可以自由选择。有的学生说:“我愿意去哪里,就选择哪里,谁也管不着”。“海阔凭鱼跃,天大任我飞。”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制度改革要求过急,期望过高,看不到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目前的就业政策。

(2)强求平衡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毕业就业应绝对公正。就业不太理想,就抱怨:“市场规律的公平到哪里去了?”这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强求平衡择业心态,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不现实的认识。

(3)追求实惠心态。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关心的是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怎样、奖金有多少、住房状况如何、地处市区与否等。这体现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观上追求实惠的价值取向。

(4)懦弱自卑心态。部分大学生面对突至而来的毕业就业,面对不可避免的职业选择,宿手宿脚,不敢展示自己,前怕狼后怕虎,消极等待,听天由命。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心理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被动依赖、懦弱自卑问题。

(5)自高自大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一本文凭在手、不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将自己禁锢在象牙塔内,自以为高人一等,对自谋职业不屑一顾,似乎精通十八般武艺,什么工作都不在话下。在职业选择上虚荣心极强,好说大话、空话,一味自我标榜。这反映在部分大学生择业观中仍存在自高自大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初探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从社会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一项必要工作;从教育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分内工作。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高校教育的关

(1)学校教育不是自我服务的封闭系统,它要通过培养劳动后备军和造就各类专业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关注社会对于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以确定和调整学校教育的科类比例、层次结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等,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毕业生就业的信息反馈,因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服务,毕业生的就业是对高校教育最直接的检验,就业指导中的信息反馈,对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工作的促进、目标和方法的调整,具有其它信息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2)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毕业和就业那一段时间的工作,应该延伸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也不仅仅是择业信息的提供和择业技巧的辅导,应该拓展到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全面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说,就业指导是学校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高等学校必须把就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和取得教育工作反馈信息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四、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新路子

1、适应市场需要,及时主动进行专业综合改革。通过这几年的就业信息反馈,应及时调整一些旧专业。开办辅修专业,实行主辅修制。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根据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的需要,开设一些与现有专业交叉或复合的辅修专业(即第二专业),成绩合格发给辅修证书(即第二专业证书)。同时,强化各专业的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实践性教学。

第3篇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三、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缺陷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信自、不对称和不完全竟争。

第4篇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第5篇

1.当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困难。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70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有14万多家,医药市场营销的意义举足轻重。企业和社会青睐具有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又有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以我校为例。市场营销专业目前总开设课程55门,然而与医药知识相关联的仅有7门(约占总课程13%),不能够将医药与市场营销并重,也未将这两方面知识衔接,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知识。大部分专业课教材都是使用临床、基础医学、卫生管理、经济类材,能够体现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医药市场营销类教材较少。

2.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践体系的缺陷。

调查显示,实践能力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很大。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应着重培养锻炼学生市场营销实践技能。由于学校对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具备的实践能力与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忽视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就实习而言,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主要是自联,主要去向是医药企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之真正接触职场;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心仪的企业,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且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留在企业发展。即便如此,实习生工作地点也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实习过程无法有效监控,实习的内容及质量无法保证,实习教学流于形式。目前我院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共有两个,而每年应届生近两百人,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比较薄弱,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搭建基地。

3.对国家政策解读不透彻,执行力不够。

为了帮助解决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如果对这些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容易导致就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等学校毕业一定要仔细学习、领会这些信息的精华,为择业提供政策依据。从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近三年应届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十分淡薄。毕业生对于就业政策解读不清晰、不透彻,不善于利用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甚至连最基本的报道流程都不太清楚,更别提有关创业等相关优惠政策,从而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利用信息资源,就业渠道单一等问题。

4.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缺陷。

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不容忽视,它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心理素质、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在实际的招聘中,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指标往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这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化技能的需求,也说明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也正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欠缺的。此外,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习惯学校平时生活的自由、放任,而对就业单位的各项严格工作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加班制度及日常工作要求等)极大不适应,难以承受,而不愿意精心工作,即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此外,在单位上岗时的不积极表现,抱怨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太大等等,还有跳槽频繁等现象,这都表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精神的欠缺,与单位用人的职业需求差距甚远。

二、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通过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理论研究,以及师生联合、网络平台等实践途径多渠道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体研究内容涉及的层面有从学校层面、校企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即剖析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及就业能力的提升等等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1.完善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具有非线性、多主体性及其耦合、自组织与自适应特征。学校应以“高素质、创新性”为基点打造市场营销人才竞争优势。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采取“一条主线,多条辅线”课程设置,将课程搬至户外实践,分主次有规划进行培养。一条主线,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理论,即帮助学生打造基本理论框架和市场营销核心知识。多条辅线则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上,侧重不同的学习方向,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在我校,尤其应多注重医药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融合,与就业指导课程相融合。再者,优化教育模式,采用“2/8”,“3/7”,“4/6”设计思路。结合目前我校营销专业课程与占总课程的比例,三个学年度依次约为:20%、30%、40%。此外,实行校外校内双导师制,采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聘请不同企业市场营销经理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由学校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见习、实习指导考核小组。校内导师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专业发展前沿介绍等,以实际案例作为切入点讲解相关知识,提前让学生接触,逐步学会将理论转变实践。校外导师主要在学生课外实践中给予教学与指导,在实际业务中运用理论知识,得到锻炼,提高创新性,积极思考,开拓思维。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建立制度,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专业兴趣,学生分析所学专业从事该行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自己从事该行业匹配程度,发展机会与挑战等。落实市场营销教学中的“2/8”,“3/7”,“4/6”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实践平台,强化专业实践技能,鼓励创业项目的设计开展。通过求职就业意向的摸底,了解毕业班级学生的就业意向。同时邀请企业进行宣讲招聘及参与大型供需见面会,建立学生—学院—企业的双向沟通机制,实现信息传导的流畅性,便于及时将各种前沿信息反馈给毕业生,把握及调整个人职业方向。

3.搭建实践平台。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作为实践性更为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就业为导向,使其适应岗位的要求。作为对学生离校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是我们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作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现状

1.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缺乏联系,学生普遍不重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寻找工作中去了,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造成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偏低。

1.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大,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操作性的特点不但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样也要体现在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个好的设计(论文)选题直接关系到最后完成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普遍缺乏新意,不少选题都沿用了很长时间,早已与实际发展脱节。有些选题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度太大,无法完成,更没有办法进行市场调研,这样就使得论文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对某一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更加失去了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不够,质量把关不严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指导老师都负责二十名左右学生的设计(论文),而这些老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样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增大,出现了时间、精力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不积极与学生沟通,这些方面都影响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2 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2.1 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就业的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2 结合实际,优化选题设计

学院、系部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前就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向教研室提交毕业选题,由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设计进行评议,考核是否符合市场营销的实际要求,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选题的难度,制定详细的评议标准,将论文选题规范化。然后将确定的选题与指导老师通过网络等方式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系部根据学生的选择与指导老师沟通,由指导老师确定与学生见面、协商。这样学生、指导老师的自主性就更强,能够更快地做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也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关系。

2.3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搞好毕业实习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发展新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认真选题的基础上,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实地考察,积极认真地做好市场调研,获得珍贵的设计(论文)的一手资料,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机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学校也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毕业实习环节,使更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2.4 建立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加强设计(论文)的指导

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将论文指导的细节量化,并根据论文完成情况对论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也能调动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对未完成论文指导任务,论文指导效果不好的老师按照教学事故追究责任。

2.5 加强指导老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水平

在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市场管理方面经验的人才增强学校、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作为学生毕业报告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工作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毕业报告”,或者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任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改革过去高职毕业论文由专任教师单一指导的状况,增强毕业报告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功能。

2.6 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制度,答辩形式多样化

针对很多毕业生从网上下载与抄袭的现象,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提供设计、论文完成中的材料,比如调查问卷,而且将其作为最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善、细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体系,将选题意义与实际联系程度以及设计(论文)的创新性等等指标都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评分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加强对论文指导的监督。改变单一的答辩方式,对于就业单位较远,无法返校的学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答辩,学校也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异地进行答辩。学院也考虑提高答辩学生的比重,引起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能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高职教育与营销专业的特点,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我们也可以尝试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设计(论文),以适应高职教育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成,赵文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环节的改革与实践[M].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9(5).

第7篇

关键词:新产业组织理论突破创新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缺陷

(一)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称哈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梅森(Mason)、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他们提出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

在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水平。其中,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而主要的进入壁垒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该学派认为,如果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是集中的,垄断厂商就有可能通过限制产出、提高进入壁垒或者串谋,把价格提高到获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从而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哈佛学派主张采取企业分拆、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来恢复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哈佛学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他们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截面分析,往往带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忽略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过于强调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绩效主义学派

绩效主义学派是在与结构主义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ener)等,由于这些学者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故理论界也称该学派为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信念上,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检验”过程,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指出,只要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一家或多家)时刻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大厂商就不可能像哈佛学派所言的那样可以任意制定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垄断程度的上升和竞争程度的下降,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来自于自身的高效率,而与垄断势力无关。所以,生产的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基于以上认识,该学派主张: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只要大企业有高的绩效水平,就应当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

但是,绩效主义学派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区分企业的高赢利是来源于自身的高效率还是垄断势力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争论。克拉克(R.Clarke,S.Davies,M.Waterson)等人在对英国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产业越集中,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异就越大这一现象。盖尔(Gale)的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的高赢利,而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高效率(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200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发展创新

(一)主要理论观点介绍

1.策略(StrategicBehavior)理论。寡头竞争企业的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策略包括合作策略和非合作策略。其中,非合作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垄断或寡头市场中,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信念,达到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因此,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策略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未来市场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策略;二是影响竞争者对事件估计信念的策略。前者包括过度生产能力策略、提高对手成本策略、品牌多样化策略等,后者包括与进入遏制和退出引诱相联系的限制性定价策略、掠夺性定价策略、消耗战策略、研发竞赛策略等(余东华,2004)。

2.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莫尔(Baumol)、帕恩查(Panzar)和韦利格(Willing),该理论是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主要以“完全可竞争市场”的概念来分析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在退出市场时完全不负担沉没成本,进入和退出市场完全自由。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的,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与效率并存的。基于上述认识,该理论认为在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市场上,政府应当放弃反垄断政策,并放松对某些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政府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确保行业中具有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为此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3.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上不尽相同,但在市场机制问题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考虑利用市场机制的成本问题,即交易费用问题。科斯(Coase)、威廉姆森(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正是凭借对交易费用理论的阐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理论贡献在于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用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彻底改变了其他学派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做法。

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表了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他指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企业的本质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1985年,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对交易费用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其主要观点如下:借助于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概念,认为当市场交易活动产生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规模应当扩大,企业之间应当实行兼并、联合;反之,企业规模应当缩小。指出企业组织也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企业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参与对资源的配置。

4.企业理论。理论集中探讨人目标偏离及其治理问题。例如:法玛(Fama)、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和哈特(Hart)提出的“现代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理论,指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爱德华兹(Edwards)和汉南(Hannant)等人提出,若能保持产品市场上的充分竞争,产品市场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法玛(Fama)在《问题与企业理论》一文中指出,有效率的股票市场同样也是一种约束人的有效机制;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融资约束机制”理论,指出通过债权和股权两种融资方式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牛晓帆,2004)

5.企业产权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以及哈特和莫尔的经典文献(HartandMoore,1990)被合称为GHM理论,构成了产权理论(property-rightstheory,PRT)原始意义上的基本框架,后来经过哈特(Hart,1995)的进一步工作而使该理论在体系上趋于完善。

PRT把契约权利(contractualrights)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specificrights)和剩余权利(residualrights),当在契约中列出所有的针对资产的特定权利的代价很高时,让某一参与人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可能是最优的,不可缔约性越强剩余控制权的作用就越重要。PRT得到的一些重要命题如下:在任何一种所有权结构下,都存在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如果一方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投资决策对激励不敏感),那么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控制权都给予另一方;如果一方投资是相对缺乏生产力的,那么另一方就应该拥有全部控制权;如果两种资产是互为独立的,那么非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两种资产是严格互补的,那么某一种形式的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一方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那么该方拥有全部控制权是最佳的;如果双方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那么所有的所有权结构都同样好(组织形式不再重要)。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发展

1.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新产业组织理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等都纳入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框架,为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研究重点上由市场结构转到企业内部组织与企业行为上,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视市场机制为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只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规模不等的生产单位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同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决策结果,并不只是受市场结构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

第8篇

虽然此类声音在中国营销界还比较微弱,但也折射出中国营销理论发展的新态势,这就是越来越多的营销学人在思考,如何才能批判地吸收西方营销思想,进而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营销理论体系。

上海交大东方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文斌博士曾在企业界浸淫10多年,现为某跨国消费品集团战略规划经理,同时兼任多家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他常年关注营销理论的本土化创新课题。在科特勒即将再次来华之际,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郑文斌博士。

“科特勒被神化”是个假象

《新营销》:你认为在中国营销界,科特勒是否被神化?如果是,这种神化又是如何形成的?科特勒的营销理论对于企业营销还有用吗?

郑文斌:我个人认为科特勒在中国并没有被神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神化这个词跟迷信某人或某个观点有关。然而在中国营销界,人们对科特勒并没有崇拜到迷信的程度。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有一小部分人认为科特勒在中国已经被神化了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有人人为地制造了科特勒被神化的假象。

这跟中国营销人营销自己的策略有关。许多中国营销人,尤其是某些营销咨询人出于宣传自己个人或公司的需要,采用的是打倒权威、抬高自己以吸引眼球和树立自己地位的策略。在营销方面,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大师和学术权威?那就只有科特勒先生他老人家了。所谓的科特勒被神化,其实是部分本土营销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一尊营销新神而人为地树立起来的营销旧神。在一般中国营销人当中,并不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种神化。

《新营销》:你怎么看待一些人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质疑?

郑文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一些营销人在检讨科特勒营销理论的同时,也在检讨特劳特的理论和以奥美为代表的国际4A公司的市场营销理论。这是中国营销人成长的表现,也是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在西方,市场营销理论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科特勒自己也在不停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显然,营销理论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不会是个死东西,而是活的,它的发展必然会跟上实践的步伐并促进实践的改变。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将中国本土营销理论的提出和进步,视作整个世界营销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总之,中国人提出并修正以往的一些营销理论,一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二是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否定了以往的理论成果。但对于一味打倒别人以树立自己的风气、倾向,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中国以及其他各国的营销实践来说,不是科特勒的营销理论不行了,而是科特勒的营销理论不够用了。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给我们所尊敬的营销大师泼污水,而是要继承他老人家的光辉成就,设法弥补其缺陷。

科特勒在营销策略

实际操作层面存在三个不足

《新营销》:你认为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理论在指导中国的市场营销实践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主要原因是什么?

郑文斌:我个人认为(我总是强调这一点),科特勒的营销理论在一般、整体的运用上并不存在太大问题。科特勒理论在中国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共性营销理论在中国以及其他各国具体市场中如何个性化的问题,和具体的某个企业在具体的市场营销实践中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

我认为,科特勒理论在这两个重要而关键的、直接影响到企业具体营销效果的问题上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个通用的营销理论所难以避免的问题。十分不幸的是,真正影响甚至决定企业营销成败的恰恰是这些大原则、大原理、大系统之下的营销策略实际操作层面的东西。具体说,我个人认为科特勒的营销经典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首先,科特勒的营销理论与当代市场营销所急切需要的市场策略创新相比,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营销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是无所不包和大而全的,但对具体的市场营销策略却缺乏深入研究,不能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操作性很强的实战指引。比如说,市场调研、定位、广告、价格、渠道、终端、生产、物流、促销、品牌等环节,甚至连广告中的创意,都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操作性、技巧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大一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市场营销理论,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未免过于粗放了些。这些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由市场营销的分支学科来一一对应地解决,二是作为通用的市场营销理论,必须敏感地适应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发展变化,更多地切入新的分支领域,快速总结并整合各分支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通用理论。

其次,科特勒市场营销思想的实质是:寄希望于一个企业能够把其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做成100分,做得很完美。科特勒理论体系的潜台词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及各要素要全面开花、均衡用力、全面推进,才能取得最佳的市场营销效果。但残酷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操作方法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可能的,但这又会是一种可怕的高投入、高成本的笨策略。这一策略尤其不适用两类企业,一类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基本条件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一类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环境中那些竞争资源十分有限的企业。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特勒提出的市场营销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其本质错误是忽略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并非完美,更忽略了企业本身所能用于市场营销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市场营销真正的挑战在于怎么运用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企业极其有限的资源,通过精心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去赢得一次又一次营销战役的胜利。

最后,科特勒营销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帮助企业创建完整的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帮助企业按部就班地组织市场营销管理活动,其理论追求的目标是理论的全面性、完备性和正确性。但现代市场营销实践的发展十分迅猛,企业光是按照教条组建起完备的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已经不能解决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紧迫而现实的竞争问题。在产品、品牌甚至营销方法日益趋同化的高竞争度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现代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所面对的困境。关注创新的只能是那些活跃于实战一线的营销人,在中国也好,在欧美也好,真正的创新者不可能是坐在学院里,而是活跃在市场和企业里。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理论本身就会很快失去发展和创新的活力。

超限营销理论或可作为

科特勒理论的补充

《新营销》:你认为目前比较成熟的中国本土化营销理论是什么?与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有何渊源?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郑文斌:我个人认为,中国至今尚无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本土化市场营销理论,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市场营销理论创见。

如果硬要说中国存在那么一个由本土人创立、将来在理论上能够成立的营销理论,那么我只能说只有一个,这就是超限市场营销理论。我本人也是主要倡导者之一。其理论架构借用了著名的军事著作《超限战》的框架。

譬如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系统的完整,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在现实条件下不能够过于追求完整;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必须注重整体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要注重关键点和某些局部;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的各个要素必须努力均衡地发挥作用,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整体或局部优势”;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系统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市场营销更应该抓住要害、重点,在不平衡的发展中实现跳跃式进步;科特勒强调企业自身资源的健康性和有限性以及充分利用,超限营销补充强调企业应该真正调动起所有可用的社会资源而不能局限于企业资源;科特勒强调企业营销活动的资源导向性,超限营销补充强调企业营销活动的目标导向性,等等。

说到超限营销理论与科特勒理论的关系,可以总结成一句话,这就是:科特勒强调市场营销的“正”,超限营销强调市场营销的“奇”。按照军事家孙子的说法,一正一奇,“以奇胜,以正合,”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新营销》:为什么超限营销理论更适合中国国情呢?

郑文斌:目前这个理论还只是处于初生阶段,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更多的营销专家来一起深化、完善。我要声明的是,超限营销并非只在中国才能发挥作用,而是在各个国家各类型的企业组织都可发生威力,是一种普遍性创新理论

如果硬要说它更适合中国国情,那么,其根本原因是超限营销的思想精华正是东方智慧中以少胜多的战略智慧:中国市场是一个不均衡的广阔市场,中国企业大多是不具备全面市场营销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它们无法像国际大企业那样做到全面营销,因此,重点突破和超限发展必然成为它们赢得残酷商业竞争的最佳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战略。

第9篇

【关键词】货殖;营销;文化

《史记・货殖列传》展示给我们一个汉朝统一后的华夏大国、天南地北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并且告诉我们其中的营销理论。所谓“货殖”,就是经营货物,以滋殖财富。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营销被定义为:企业为了从顾客身上获得利益回报,创造顾客价值和建立牢固客户关系的过程。可以看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下的定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货殖”有异曲同工之处,单就从定义上看两者的目标都是获得利益。若从整篇文章上看,其中的市场营销理论也值得探讨。

一、了解市场与顾客需求

了解市场与顾客需求是企业进行营销首要的步骤,要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史记・货殖列传》上有关范蠡的记载:“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它所强调的是企业要进行营销调研,分析市场信息。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营销调研的过程就是确定问题和调研目标,确定调研计划已收集信息、执行调研计划、解释并报告调研结果。

越王在任用范蠡和计然时,其富国政策就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舟。”(《史记・货殖列传》),也就是说,市场营销的产品不仅要考虑到满足目前的市场需要,更重要的,应从市场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安排适应未来需要的商品供应上市。当水灾盛行时,不必以船作为主要的产品项目,而应预先作车的市场营销计划与方案,因为在水灾结束后,车将成为特别需要或缺乏的商品,其价格必将上涨。天旱时要作好船的市场营销准备工作。夏天要考虑皮毛商品的营销,冬天要准备葛麻商品的营销,都是同一道理。所谓水旱舟车,并不是具体的做法,不过用来说明这一市场营销原则而已。

另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还大量分析了宏观的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货殖列传》中描述大货殖家白圭:“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从这方面看,白圭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他通过观察市场行情进行市场细分,并且选择他所服务的对象,即目标市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他可以进行市场定位,收购那些在未来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供给物。

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目标市场营销的三个步骤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特征和行为,将一个市场分为几个有明显区别的消费群体,他们可能需要不同的产品和市场营销组合。然后选择目标市场,评价每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选择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进入。最后,使产品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并设计详细的市场营销组合,进行市场定位。

三、合理制定市场价格

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影响定价的外部因素包括市场与需求的因素。我们都知道成本决定价格的下限,市场与需求决定了价格的上限。消费者和产业购买者都要在产品价格和产品能带来的利益之间进行比较。因此,制定价格之前,市场营销人员必须懂得价格和产品需求之间的关系。

《货殖列传》认为市场物价标准是按照“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贵上极则反贱,贵下极则反贵”的规律上下浮动的。货殖家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变更自己的商业策略。《货殖列传》既注意到“薄利多销”,也注意到“经销精品”。这恰恰反映了分析价格和需求关系过程中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就进行“薄利多销”;而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就采用“经销精品”。

在考察诸多货殖家的经营状况以后,得出“贪贾三之,廉贾五之”(贪商得利为三,廉商得利为五)的结论。那些廉明的货殖家能够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价格低于同行,薄利多销,达到“廉贾归富”的目的。大货殖家白圭总结出“欲长钱,取下谷”的经验,坚持营销低价的谷物,而大发其财。由于他“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被誉为“治生祖”。与白圭的做法相反,子贡则坚持“贵玉而贱珉”的原则,经营昂贵的珍宝玉石。他看重的是经销精品,他要在商品的高进高出中求得利润。

当然,不论经营低档的谷物,还是高档的美玉,都必须要保证商品的质量,在这方面涉及到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的营销伦理,也就是《货殖列传》中所说的“务完物”。

四、整合营销沟通中公共关系管理

公共关系是大众促销工具之一,通过获得有利宣传与有关公众建立良好关系,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处理不利的谣言、传闻和事件。对于一个公司的公共关系部门来说,“游说”也是其部门的工作之一,通过建立并维持与立法者和政府官员的良好关系,以影响立法和监管。另外还有执行公共事务,建立并维持与国内和当地社区的关系。

《货殖列传》记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在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时,沿途考察了解信息,极有利于他以后的商业发展。他亦官亦商,常常“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其他的还有,南阳商人孔氏“连车骑,游诸侯”;洛阳商人师史“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孔氏“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这些商人与社会上层频繁接触和交往,既与他们做了生意,又借助他们抬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商业影响,形成广泛的商业经营网络。公共关系能以低于广告的成本,对公众的认知产生更强烈影响。

除以上营销理论的分析,《货殖列传》中还记载着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其介绍的商人都是善于学习、注重自身修养、勇于开拓的成功者。此外,领导者要善于用人,懂得用人之道,此即“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同时,经营者要做到“与用事俊仆同苦乐”,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我们对《货殖列传》中营销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如今的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货殖列传》主要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作传。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著,郭国庆,钱明辉,陈栋,袁宏福,译.市场服务营销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2]王兆祥.《货殖列传》的经营思想与商业谋略[J].商场现代化,2007(8).

[3]万纯祺,曾兆祥,余鑫炎.《史记・货殖列传》注译与解说[J].商场现代化,2003(5).

第10篇

关键词: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动力视角

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200809)。

作者简介:江淑斌(1982―),男,云南大理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苏群(1969一),女,宁夏银川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110―05

收稿日期:201l一09―10

一、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

改革开放伊始,土地租赁市场和劳动力非农就业在农村同时出现(Kung,2002),激发了研究者对土地租赁市场和劳动力转移关系问题的兴趣。土地租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如何,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土地向更有效率的生产者流动,成了决策者和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关注土地流转的研究发现,农民非农就业率的提高有助于农地流转,较自由的劳动力市场能产生更多的土地租赁(姚洋,1999;Yao,2000;Kung,2002)。关注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发现,土地市场的发育对非农就业有促进作用(shi et a1,2007)。Feng等(2008)对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出租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发现两者之间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以上研究展示了农户土地租赁行为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但土地租赁市场与非农就业市场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非农就业市场上,农户仅是劳动的供给者,而在土地租赁市场上,农户既是土地使用权的供给者,也是需求者。在土地租赁市场上能够影响土地供给的因素,也能影响土地的需求。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农户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关系。

第11篇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抄袭严重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院校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中不安排应用文写作课程,即使安排,课时也比较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也不够紧密,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原来进校时的文化基础就比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弱,书面表达逻辑混乱,中心思想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口语化等情况较多见。同时,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时间与精力花在考证上,平时对写作重视不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感到比较吃力,写作质量较差。

从过去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看,许多学生没有学习过专业论文的写作手法与文字表达方式,在文章结构上出现头重脚轻,不完整,层次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专业性,观点重复、观点矛盾、观点陈旧,文字表达口语化,缺字,断句,前言不搭后语,句子过长或过短,用词不当等。很多学生没有阅读专业文章的习惯,不理解摘要、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即使在导师的指导下,仍然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述。在信息搜集、整理方面,学生大多不喜欢去学校图书馆,偏向于查找网络资料和曾经看过的专业书籍与教材。由于目前很多网上资源雷同的较多,而且学生普遍缺乏收集资料的技巧,不会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查找,造成参考文献中教材与参考书所占比例较大,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较小,使得相似选题的同学所收集的资料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这显然和安排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是相背离的。

1.2 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比较盲目,他们要么选择在教材中学过的专业知识点,要么选择能够找到参考文献最多的论点作为选题,而对于选题是否为当下的热点,是否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现实工作有无指导意义等问题却没有更多的思考。不少选题已经过时,与专业理论的发展已经脱节;有些选题过大,立足于宏观,根本不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能完成的;有些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特点等。这就使得学生写出的论文比较平淡,没有特色和亮点,论文的质量也较差。

在写作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针对自己论文涉及的问题开展实际调研。即使导师要求学生在写作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并与自己的就业有机结合,有的学生也会投机取巧,借助网络收集一些案例和数据资料,或者对调查对象做简单的了解,描述的事实都浮于表面,很少有学生会对某一行业、企业或某一营销现象做更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内容以理论为主,空洞、乏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论据不真实,说服力不强,论文对实际工作无法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的调查、研究、思考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1.3 毕业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其毕业设计无法象工科专业一样,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项目,并且以文字形式将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记录下来,所以,绝大部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以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对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学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较深的理论水平又恰恰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所以,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缺少对理论的独特见解,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2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

随着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大,也随着市场营销学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原有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甚至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2.1 改革目标

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结合营销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将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2.2 改革思路

通过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进行一体化改革探索,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与技能提升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为通过校内综合技能的实训,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改革,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个实训项目活动的总结汇报能力,又可以改变学生原来撰写论文空洞无内涵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可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营销活动能力、策划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3 具体措施

3.1 全面实行导师制

从2011年六月份开始,我们首先在2009级学生中开始改革试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共有6名教师参与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86%,平均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16名学生。导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为工作中心,指导学生第四、第五学期的各项专业学习活动。同时建立《导师指导记录》,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抽查、询问、关注所带学生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3.2 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组织

以往的毕业设计,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人完成个人的论文,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交集。改革后,从第四学期开始,每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导师,统一接受一位导师的指导。从第四学期的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到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全组同学一起参与实训的各项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一做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3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学生实践成果相结合

为改变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我们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各项工作成果为基础,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完成的调查报告、广告策划方案、促销方案、产品推介计划等,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思路。这一做法,打破了单一的论文结构形式,并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成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 改革成效

4.1 毕业论文取得了良好成绩

参加改革试点的2009、2010、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227名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成绩。2009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0.5%,2010级毕业论文优良率58.8%,2011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1.5%,累计有四篇论文获院级以上优秀。

4.2 毕业设计和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有效结合

在论文选题上,学生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成果为选题依据,每位同学选取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该环节具体工作过程的描述,总结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的市场调研、广告方案设计、促销方案设计、陌生拜访、产品推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的观点、方法、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重视度,提高了综合技能实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毕业设计,如《浅析“吴良材”眼镜促销方案的设计》、《浅谈“百事可乐”校园广告方案的设计》、《浅谈对“天堂伞”广告策划实训活动的探究》、《“传澄”情侣礼袜营销策略研究》、《浅谈“相宜本草”护肤品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等。

第1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理论;创新;营销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营销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愈加凸显,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市场营销不能看成是个名词或是概念,它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市场、货物、服务、销售等精心策划和具体实施,最终形成属于企业自身的一种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对当前推动创新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能够快速摆脱落后的营销思想,以最大的把握去争取客户,实现企业发展的最佳利益化。

一、市场营销理理论的发展情况

市场营销理论属于经济学思想范畴,当社会的经济环境变换时,人们就会面临新的经济问题,从而新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其发展过程有三个时期,分别为萌芽期、形成期以及创新期,每一个时期的市场营销理论有自己的特点,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才能最终发展出适应当时市场变化的策略组合,具体如下:这一理论最初发生在资本主义膨胀发展的时期,那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由竞争型向垄断型过渡,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所下降,导致市场中商品的销售问题日益凸显。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环境也在这个时候发生着变化,这些因素促使市场营销理论开始萌芽。社会中的学者和经济学专家开始研究,相互探讨和学习,给市场营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在社会中逐渐确立了市场营销理论经济思想,更是以教材的形式开始出现。在形成期的市场营销理论主要是以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准,将片段式的概念和思想整合,使市场营销理论趋于条理化。在这个基础之上,市场营销理论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社会上大批量的理论如雨后春竹般涌现,市场营销理论开始有实例举证,产品市场营销理论取得成果。同时,为了将市场营销教材的内容更加充实,结构合理,学者们进行了多次商讨修改,使市场营销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营销理论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市场营销理论的创新在于定位如何创造出差异性,社会竞争日益强烈,只有找准企业与同行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寻求突破。此外,这个理论的创新还在于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研究人员提出要以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在发展中强调企业的服务理念,这也就为市场营销理论的创新发现了新领域,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中非常热门的研究。

二、创新市场营销体系的内涵

创新市场营销体系是从长远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要具有创新思维、整体格局、市场观念、环境和服务意识,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营销体系,为市场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营销思路。

(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它能够给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在高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差异性愈加明显,在创新市场营销体系下,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创新市场营销体系是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导向,生产他们要求的产品,这是创新市场营销体系树立创新思维的标志。这个导向的设置不仅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要求,还能充分的挖掘出他们的内在需求,引导他们朝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

(二)整体格局

创新市场营销体系要有整体格局的意识,将这个体系的发展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它不断地向上攀岩、向前进取。不论是去发现市场的变化需求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是企业提品服务实现企业利益到通过信息的反馈进行方案调整,都是在大家共同努力的工作下完成的。负责企业市场营销的相关人员应当有整体意识,要懂得工作时相互配合,为消费者提供贴心完美的服务。

(三)市场观念

市场营销肯定离不开市场,在创建创新市场营销体系时,首先要了解市场的需要,企业能否提供市场所需,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市场观念。树立这个观念,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市场,将其细化分析,掌握市场准入的政策、调查客户的信用度、评估行业的发展性以及认清企业自身的实力。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相应的服务去应对市场的需求,制定出一套创新型的市场营销策略。(四)环境和服务意识创新市场营销体系需要塑造有利于经营的环境,它是搞好市场工作的前提。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当前以及未来的宏观经济的走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定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领导人一定要把握好经济政策与市场的关系,综合经济环境,做好营销工作。此外,创新市场营销体系还强调要建立服务意识,将有形服务逐渐转化为环境、态度、方法等无形服务,大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三、市场营销理论在创新市场营销体系中的运用策略

市场营销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企业的学习研究对建立创新型市场营销体系有着重要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市场营销理论贯穿到市场营销体系当中。

(一)更新自身的市场营销理念

在新时期企业要调整自身对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变被动为主动,由等待客户向寻找客户的理念转变,加强对竞争的认识,明白抢占市场等于赢取更多的胜利机会。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是以产品为首要考虑主体,而当前的市场营销的经营理念应当以消费者和市场为首要考虑主体,生产市场所容纳的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要树立一个整体的市场营销思想,通过各个工作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创新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

(二)制定大市场的营销战略

企业存在和发展下去的目的就是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增添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市场营销战略中包含了诸多的内容,营销的目标分析和设立、企业产品营销、价格设定、销售策略、宣传策略等,它们形成了一个营销的体系。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制定一个大市场的营销战略,这个战略的设定体现了创新市场营销体系的整体性,每一个分化的策略发挥最大的作用,相互补充影响,朝着最终的营销目标前进。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着一个部门或是一个环节取得的,而是在各个营销环节的相互合作中致胜的。

(三)创立企业的核心品牌

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拥有品牌意识,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来打造几个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新时期消费者对产品的服务理念和企业的形象的更加关注,因此树立核心品牌能够帮助企业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好口碑。企业对核心品牌的创建要有一定的策略,首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给企业的核心品牌发展方向定位。其次,加大监管力度,用心塑造企业核心品牌,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后,加强宣传力度,制定宣传营销策略,使其在消费人群中拥有高知名度,愿意选择使用。

(四)营造良好的市场营销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打造市场营销体系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软实力,有些企业并不重视对其的建立,一味追求高利益高收入,最后使整个企业没有生命力和凝聚力,形如散沙。创新市场营销体系必须营造企业的良好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内部员工感受家的温暖和家人的照顾,发自内心的好好工作,努力提供完美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效益。企业文化还包含了企业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只有当企业工作人员拥有共同的目标时,才会劲往一处使,这个企业才会具有超高的能量,才能形成一股不断向上的力量,最终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

(五)市场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

要真正创新市场营销体系,就需要构建一个通讯发达、渠道广泛、沟通流畅的市场信息反馈渠道,这样才能促进体系的良好发展。市场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能够加强各部门的联络和沟通,更能方便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信息资源,创建企业的客户档案。通过对客户档案的研究,对分析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重点的客户群体,为市场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有效而高质的保证,从而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市场营销体系是一个关乎市场活动的整体工程,需要有市场营销理论作导向和支持。市场营销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视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创建创新市场营销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要求企业一定要有整体大局意识,更新自身的营销理念,树立一个大市场的营销战略,发挥企业全体人员的能力。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以及企业自身的文化,以此去感染工作人员,让他们为同一个目标去奋斗。

作者:倪海蓉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歆迪.市场营销中之“定位”理论探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