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2-06-29 03:18:00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校本研训;学校;教师;实效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广大基层学校针对新课程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活动,其中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新课程中学校和教师从以往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主人,教研体制从以往自上而下的任务布置,转向上下合作中的自主研究,教研层次从过去的教材教法研究提升到教育文化建设,教研重点从关注教师活动的形式转向教师过程的体验。这些转变对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江苏省宿迁市开展的新课程教师培训活动,对参加培训的4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419份。现将调查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校本研训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欢迎与肯定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研训基地,以本校的教师为研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研训资源,为了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实现本校办学目标服务的在职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实质是把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学校理论界提出的“校本培训”进一步提升。尽管校本研训是近年才被人们重视,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校本研训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你喜欢校本研训活动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9%的教师选择“比较喜欢”,“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高达89%。教师最喜欢的校本研训类型依次为:实践探究类占31%、观摩体验类占28%、研讨辩论类占21%、反思总结类占i4%,可见教师喜欢的研训活动类型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为什么校本研训活动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56%的教师认为校本研训活动更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62%的教师认为校本研训能快速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校本研训优势体现在:校本研训以校为本,由学校组织实施,形式活泼多样,易于接受;校本研训的内容开放性强,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挖掘潜力,张扬个性;校奉研训的过程突出探究,让教师大胆进行研究性学习;校本研训重视学校的实际,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及时地成为研究的主题。

二、校本研训开展的情况不窖乐观

1.校本研训缺乏规划,随意性强

从调查问卷统计,认为所在的教研组教研活动“无目标”和“目标不明确”教师的占66.1%,对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为“一般”和“需要提高”的教师占68,5%,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校本研训管理制度选择“有制度、但落实不完全到位”的教师占45.8%。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是流于形式,多数学校的校本研训缺乏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即使有发犀规划,也没有结合学校的规划进行设计,特别是管理制度不0S落实,说明校本研训的随意性强。

2.校本研训实效性不强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有37.9%的教师认为目前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无关;43.2%教师认为缺乏连续性;64.3%的老师认为本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或“有办学目标,但不完全清楚”。校本研训的内容广泛,但实施过程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连续性和主题性。校本研训的目标确定后,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将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并保持校本研训围绕一个个主题可持续向前发展,是保证开展校本研训的实效性的关键。

3.校本研训形式相对单一

调查问卷统计,59.5%教师认为校本研训的主要形式是全校讲座式、听课、说课、评课。校本研训的目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一种校本研训的内容要得以实现,并取得实效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适宜的形式。从目前校本研训形式与手段来看,缺少个体培训、校际研训;缺少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设计、实践、反思的共同参与活动形式。

三、影响校本研训开展的主要因素

1.观念落后

一部分领导和教师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理解不够,甚至不能接受,仍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教育科研意识淡薄,习惯了拼体力、耗时间的教与学,而认为开展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仅仅是花拳绣腿,搞搞形式而已,对校本研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观念陈腐,不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思想畏难

由于校本研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探索、实践,通过活动强化知识、获得经验、锻炼能力、提高专业素质。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参与到活动中,更需要学校的领导和组织部门创造性开展工作,并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有一部分教师和领导知难而退,不愿操心费神。

3、行动犹豫

组织一次专题校本研训活动,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场地器材的保障,活动时间如何保证,活动必要经费如何落实,活动场所怎样选择,如何争取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支持,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组织者缜密思考,科学安排。这往往也使部分组织者顾虑重重,行动上瞻前顾后。

4.知识陈旧

整个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摆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试卷,就是对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一次严峻考验。教师因为在长期的指令性课程与教学中生存。已经虚为课程消极的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者,这种角色使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无从事事,其知识结构也势必不能适应随着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校本研训。

四、提高校本研训实效性对策

目前,学校教育界对校本研训既有理论上的多种阐述,操作层面也有成功的经验介绍。从校本研训的多维视角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校本研训实效性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认识,争取教师主动参与

校本研训以学校为基地,由校长直接策划、指导的,学校拥有充分自主的一类培训。校本研训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支能适应本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师资队伍,并以此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作为校长必须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实现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的总框架中予以考虑,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制定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全面规划本校教师研训工作。

同时,要提高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识,在教师中树立依法参训既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教师应享有权利的意识,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教师获得自尊、获取更多的认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的源动力。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回避“强制性”的研训活动的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展,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参与动机,校本研训,中的自主学习活动就更容易进行和得到保证。

2.向教师渗透学校办学的基本思想

目前在许多学校校本研训主要内容有:教育数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以及新课程理念等,而向教师渗透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往往在许多学校校本研训中被忽视,这主要是对校本研训基本理念认识不清造成的。其实,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需求,由学校自行发起、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成员的工作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校内培训研究活动。大家都知道校本研训的含义包括: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三是为了学校,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却丢掉校奉研训的重要基础――“学校”,也势必造成学校校本研训内容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校本研训的框架下,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应该是围绕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而开展的,而不仅仅只是个体自我的学习行为。所以,校本研训的展开,必须是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由此促进学校的发展。要建立基于学校发展目标的校本研训,必须在开展培训之前就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

3.倡导共同学习与研讨

新课程实施后,校本研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在所有关于校本培训的理论阐述和成功经验介绍中,大家都特别重视教师个体自我学习(反思、总结、教育叙事),认为教师只要认真做好自我学习(反思、总结、教育叙事),就一定能达到预设的所有目标,把教师的自我学习(反思、总结、教育叙事)看成是万能的,人为夸大了自我学习这种方法的功能。

实事上,学校中的所有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工作。因此,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但这些教师必然都会遇到相似的伺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群体中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就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学习与研讨对于每个教师而言;所产生的作用不仅只是学习到书本的,或者理论的知识,更在于学习到其他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是个别学习所无法实现的。所以我们在强调教师个人的自我学习(反思、总结、教育叙事)的同时,更应重视与他人的共同学习与研讨,这里共同学习的人主要有本校的同事,采用的形式有:一帮一、一带一的师徒结对、共同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牵动式、课例研讨交流式、专题报告等等。同时,共同学习的人也应该有校外,采用的形式有:由学校组织的和外校的校际之间教师研训交流、学校派出参加学习、外请专家讲座等等。

4.重视师德研训与业务研训并重

勿庸置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包括其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包括其职业信仰、师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内涵。重视教师专业业务素质培训,轻视教师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培训,是目前学校校本研训中最普遍现象。因此,在校本研训中要注重教师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倡导团结、改革、创新、实干、奉献、进取精神,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习型组、室建设为重点,来推进本校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保证校本研训工作在一个较高的思想认识平台上开展。

5.建立校本研训的管理制度后要重落实情况

搞好校本研训,提高其实效性要重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必须建立必要的校本研训制度。首先是学习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自学制度等。其次是建立交流制度,进行信息共享、专题研讨、课堂观摩、教育论坛、师徒结对、外请高校或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到校讲学、开展与其他学校进行校际交流等等。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四是反思制度,课后写教学随笔或反思日记,每学期写教学实践反思总结。五是奖励和约束机制,将校本研训的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重要内容。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3

我们学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对当前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并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专职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财务支出有关制度和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取经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XX年年11.01万元,2010年15.35万元。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余姚市教坛新秀3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级段学科组长、级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教研室、并与宁波东恩中学等单位挂钩,充实师训师资。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34种教育期刊,19种报纸,并每年给每个教师人手订阅一份杂志和购买二本专著。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3、开发资源——运行多渠道

上级资源 全员培训选用省、市组编的教师全员培训基本教材。07、10年学校开展的《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指南》。

师资资源 校内以高级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任课组长等为培训辅导员,效果较好。另外用外聘教师来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网络资源 能充分利用“浙江教师研修网”、“宁波教师教育网”、“教育在线”等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

资料积累 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年级组长等学校教学骨干教师,均建有学科教学数据库,内有新课标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课件、试卷练习题库、教学经典案例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自编教材 积极开发教师教育校本课程,有自编校本研修教材。学校编有《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班主任全员培训讲义》等,作为学校中教师政治业务培训教材。

外部引入 学校与余姚市教研室、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宁波教育学院余姚学院)、宁波东恩中学等机构和学校保持联系,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开辟“梁中讲堂”邀请外单位的教育教学专家,分专题来校讲座。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如2010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意见,2010学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十个一”活动方案等。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XX年年、2010年的主要专题有《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言语表达》等都有单项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梁辉中学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梁辉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梁辉中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梁辉中学晋升一级教师量化评审方案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年度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保证时间——使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隔周一次师德政治学习,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自学内容。读专著内容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教师需要什么》、《强化爱与责任,彰显师德辉》等。保证平均每周1小时以上。

6、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点录,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报道。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梁中讲堂”请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教师言语表达》理论考试都能拍照存档。

「 1

7、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07、08学年教师全员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都按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抓住辅导、讲座、自学、作业、考试等培训环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参训率100%。在班主任培训中,采用论坛评优、征文评奖等措施,推动了培训工用的扎实开展。

8、完善档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在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学分记入,培训工作资料等,能分类装订成册。每学年装订一次,内容有:整体师训工作档案、学分管理档案(包括学分粘贴到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一人一档)等。

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各线做好归档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三、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全员培训内容 07、08学年主要有《新课程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等。

自主培训内容 有“六个一”活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二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师德培训内容 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学校还编制校本教材《梁辉中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每学期一本),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读教育专著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读教育专著活动,平时建立教师学习用书借阅制度,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读二本教育专著,同时开展读书心得写作和演讲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水平。

新课标新课程内容 对新课程教学采取集体备课,级段任课组长引领,定期开展小组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内容 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由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备课组长带头,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建立学科课件教学库、试题练习库、备课资料库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教育科研内容 学校成立教科室,结合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2、形式多样活泼

案例研讨、写反思文章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能运用案例进行研讨,写案例文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文章,三年来在余姚市级以上获奖6人次。在班主任培训中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于2010年4月举行了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主题论坛活动。,通过论坛形式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采用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学会诊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两年来,就派教师去东恩中学参加异校教研活动8次,计40余人次。每学期举行校内教研活动各学科7-8次、街道教研活动1-2次、余姚市级教研活动1-2次。教师参与面达100%。

“师徒结对”活动 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师徒结对。近几年校内师徒结对有:黄佳娜与吴伟龙、黄芬芳与方燕莉、王琪与徐一新等。校外结对教师有黄陆亚与鲁国权、陈雪梅与周建波、吴钏与江益新、龚文君与叶潮等;2010年余姚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跨校带徒活动中又有五位教师结成对子(黄芬芳与邵利群、楼秋林与苏可儿、翁燕飞与邬代红、吴钏与江益新、黄佳娜与马颂行)。黄芬芳老师还与宁波东恩中学毛静娣老师结成对子。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黄佳娜、黄芬芳老师荣获余姚市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

教育科研活动 课题《“自主规划,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师成长模式的探索》在宁波市立项,目前正在实行中。此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由学校教学骨干与10多位青年教师共同参与。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4

教研工作总结小学

本学期我校在镇教委、中心小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改革教研模式,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提高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水平,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做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提高新课程培训针对性。相关学科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做好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工作,特别是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培训工作。我们将老师派出去学习,学习回来的教师对未出去学习的教师培训,使教师吃透教材,在此过程中指出了学科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地改进策略及办法,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

二、扎实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强化常规教研活动专题性。学期初成立了六个教研组,召开教研组长会,商讨、制定好计划,提出了各科研究专题。在教学视导时,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各组校本教研计划进行检查,并督促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2、坚持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的有机结合。本学期我们一月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专题、有总结、有反思。

本学期我们还加强校际交流活动。成功地组织教师开展送教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推门听课。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坚持推门听课活动。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我们采取三查的形式,即:教研组长检查、教导处督查、校长抽查。检查结束后,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教师面对面的总结成绩、指出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整改。

3、组织教学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学校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分析报告,并召开教学调研反馈会。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坚持培训工作的全员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本学期,我们先后派3人分别到市及兄弟学校学习。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狠抓校本培训工作。其方法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要作学习汇报、上示范课,另外,我们还通过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减少了培训的经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艰辛的背后也有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课题研究,数学教研组的活动开展较少。我们将在新的学期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我校的教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工作总结小学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的术科教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我校小学部术科组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科目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全组教师的自身修养及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按开学初的计划,各项教研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本学期计划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常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加强教研常规管理,是落实教研计划的根本保证。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以教育科研为手段,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教学管理观念,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常规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全面贯彻新课标。以务实、创新为指导方针,各学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期初、期末检查了老师们的备课本,期末检查了听课本。

二、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本学期术科组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集体教研,发挥群策群力作用。每次教研活动,专职术科老师参与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大家认真听课、评课,提出了建议与改进措施,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既发挥上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又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智慧作用。教研组活动开展有序,活动气氛浓厚。

三、丰富校本教研含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我们组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本学期,依据学科特点,突出学科特色,教师们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尽情地遨游,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中体验美的真谛,提升审美品位。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科研,在教中研,研中教。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5

转眼间我们又走过了十月。现将本月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组织管理:

1、学习教育:A、本月咱们分班以后立刻跟学生签了学习目标责任书,B、向学生说明去年初三(3)中考成绩以及毕业去向,并根据我班实际定了中考目标。

2、安全教育:继续利用班会课,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饮食、交通、防火等

3、行为习惯: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特点,从细小处、点滴处规范并引导学生的行为。教导他们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导他们见到老师问好,同学之间要谦让、友好相处,遵纪守法。

4、纪律情况:班级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针对个别问题,个别教育,人人争做守纪生。

5、卫生情况:班级每天的卫生都落实到小组,都有各组长负责,卫生委员和班长进行监督。每天同桌互相检查,自觉搞好自己座位旁边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公共财产:学生能发扬主人翁精神,爱班如家,不在桌上乱涂乱画,每天把窗台、讲桌、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但是还存在损坏桌登现象,当然也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

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1、家校联系:要想教育好学生,家长的配合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如个别学生有问题及时联系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该子女在校表现,并要求家长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教育。

2、与任课老师的联系:注重与任课老师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本班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征求和采纳他们对班务工作的建议,并在学生中树立任课老师的威信,让学生爱老师,敬老师。

3、个别教育:关心热爱每位学生,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常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总之班主任的琐碎工作很多,零零总总,但一个月过去了,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我们播种希望,期待下个月!

十月份教研工作总结范文2:

为了认真贯彻《县教研室关于开展十月教研月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一个月以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扎实开展了以“抓常规,练实战”为主题的教研质量月活动。

一、动员部署到位。

为保证本次教研月活动顺利实施,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教研月活动领导小组。郑福利副校长任组长,王易鑫、邹贤彬任副组长,李章平、黄玉柏、刘建国、刘宗军、严克兵、卢吉祥等同志为成员,于10月12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教研月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二、开展的活动

1、我校教导处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教学“六认真”大检查活动,检查时对照《教学常规要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落实教学“六认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开展校本教研专题研究。这次活动我们结合本校实际重点探讨了语文阅读与作文初步入门教学和数学计算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课题。

3、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督促各教师平时上好“常规课”,争创“优质课”,学校领导随时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结合本校学科特点上好“研讨课”。研讨课主要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各教研组教师结合研讨课题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本次活动学校一共组织了四节研讨课,我们研讨课展示的目的,一方面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挖掘课堂的得与失,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益;利用学校论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在论坛积极畅言,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互相交流,形势喜人。学校共组织教师集体备课10次,对三个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六位教师提供了研讨课,在学校论坛上教师共发帖23个,对相关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校长王同勤全程参与了教学质量月活动,推门听课8节,组织教师专业成长讲座2次。语文教师李章平作为一名老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上学校网站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认真做好摘抄,并经常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数学组教研组长黄玉柏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带领教师结合本校数学课题共同探讨、共同攻关、共同提高,在此次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刘建国老师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注重加强网络交流,在教学中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英语和经历英语,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方面:很注重于案例和随笔的书写,而对日常课后小结类的反思明显不足。建议应在教案上留有一席之地。

2、同伴互助方面:仅限于集备和互相听课,缺乏有明显效果的做法。

3、目前我校教师还是停留在使用别人制作的现存课件上,对课件的再加工改造和制作能力急需提高。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以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为载体,以增强校本研训为首要抓手,以提高教育效率为基本目标,以具体提高队伍本质和教育质量为斗争目的,积极稳妥地打造“理念先进、目的明确、内容充分、构造合理、办法科学、气氛和谐、教育相长、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把质量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化。

二、总体目的

1、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教员的教育理念获得更新和优化,专业素养获得较大提高,教员队伍全体本质和教育效率分明提高。两年内,城区和乡村中小学校教员高效课堂达标率辨别到达80%和70%以上。

2、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扎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保证校本研训实效,“校本研训及格学校”验收达标率到达100%。

3、经过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各校探究坚持起高效课堂的基本教育形式,并不断完善构成特征。教育质量逐年稳步上升,中考、高考质量以及全市学科抽考质量逐渐走在宜昌市山区县前列。

三、组织指导

为增强对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组织指导,保证高效课堂创立活动顺利开展并获得成效,特成立远安县教育系统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指导小组和指导工作组,各中小学也必需响应成立创立工作专班。

(一)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中小学校长

(二)指导工作组:

组长:

成员:学科教研员

(三)学校创立专班:

各中小学校须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创立工作专班,负责指导和组织本校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坚持健全推进工作的相关准则和机制。

四、施行步骤

“高效课堂创立”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起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在普遍深化调研的基本上,县教育局制订创立活动的全体施行方案,各校制订详细施行方案,并经过宣传发起和教育指导,使广大教员准确认识开展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实际意义,促进其进一步改变教育理念,精确掌握高效课堂内在,提高其参加创立活动的积极性,为高效课堂创立活动顺利开展营建浓厚的言论气氛和奠基坚实的思想基本。

1、2012年1月,教育局组织专班开展普遍调研,制订全县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全体施行方案,县研训中心另制订《高效课堂评价方案》、《创立高效课堂实践指导意见》和《校本研训及格学校评价方案》与之配套。

2、2012年2月,教育局准备召开以宣传发起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为首要内容的春季教员集训,各校正式启动高效课堂创立活动。

3、2012年3月,各校举行“高效课堂论坛”,组织开展“创立高效课堂大评论”活动,并依据本校实践,研讨制订高效课堂创立详细施行方案。

(二)探究实践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经过课堂教育的反思和总结,结合县研训中心制订的《创立高效课堂实践指导意见》,增强校本研训,优化教育设计和课堂构造,探究坚持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采取得力办法保证履行施行。

1、2012年4月,各校大力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组织教员不断反思课堂教育,对照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找出课堂教育效率不高的显示及缘由,确立合适本校实践的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坚持响应的规章准则,保证高效课堂教育形式的顺利履行。

2、2012年5月至6月,各校依照县研训中心制订的全县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本校确定的教育形式,普遍开展多种方式的听课、评课活动,针对每位教员提出教育整改意见。高效课堂创立活动指导工作组深化学校调研指导。学校依据指导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制订整改办法并保证落实。

(三)交流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以区域研训、精品课展现、四优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培训、交流两手抓,使每一位教员的教育才能、教育程度和教育结果明显提高,到达高效课堂创立活动的预期目的。

1、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围绕高效课堂开展重在提高教员课堂教育设计和课堂教育组织才能的暑期培训。

2、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以精品课展现和案例研讨为重点,分学科扎实开展区域性研训活动。

3、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依照高效课堂的理念及标准,扎实开展“四优竞赛”活动:

(1)2012年11月,各校开展优异教案、优异课件和优异论文竞赛。

(2)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各校开展优质课竞赛。

(3)在各校开展校级“四优竞赛”活动的基本上,县研训中心同步举办县级“四优竞赛”活动。

(四)评价整改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1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方案》和《校本研训及格学校评价方案》,在学校开展自评的基本上,对学校、教员创立工作进行评价,学校、教员对照不足,积极开展整改,提高创立活动结果。

1、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各学校成立并组织自评小组,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采取开门听课的方法,对一切专任教员的常态课教育进行第一次量化评价,并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

2、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一切专任教员依据学校自评小组第一次评价提出的整改意见积极开展整改。学校自评小组合时采取开门听课的方法,依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一切专任教员的常态课教育进行第二次量化评价,并依据《高效课堂评价方案》的要求,充分运用两次量化评价的后果,对一切专任教员高效课堂教育达标进行综合定性评价。

3、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县研训中心分层组织教员暑期培训。一是组织高效课堂达标的教员开展高效课堂教育形式钻研交流;二是组织高效课堂未达标的教员开展本质提高培训。

4、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县研训中心以校为单位,依据学校的自评状况,采取开门听课的方式和随机抽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力量对各校专任教员的课堂教育达标状况进行抽查,抽查评价的后果为最后评价后果。还,县研训中心指导学校对课堂教育形式进行调整、完善,并对各校高效课堂创立工作和校本研训工作进行专项评价。

(五)总结表扬阶段(2013年12月)

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总结表扬,推行典型,稳固和扩展创立效果。

1、在各校正创立工作进行回忆总结的基本上,县教育局召开总结表扬会,对高效课堂创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

2、县研训中心增强典型培育力度,大力推行先进的高效课堂教育形式,并分学科长期坚持组织高效课堂观摩研训活动。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7

关键词:论坛 思想 促进 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55

主题式的教研论坛是立足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 思想上实现三个“促进”、三个“转移”

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入手。所谓“三个‘促进’”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为本;以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和解决教学问题为本;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为本。而“三个‘转移’”即实现“角色转移”――学校管理人员要转变角色,深入课改一线,成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实现“重点转移”――把学校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堂教学实施与研究上;实现“目标转移”――把教学研究目标转移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方法研究新课程实验最需解决的问题,验证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 目标上要实现三个“统一”、三个“加强”

通过主题论坛活动,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慵懒习性,师互帮互学思想;努力将教师思想统一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统一到学校科学发展的建设行动上来。

通过主题论坛活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加强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3 行动上要实现三个“确定”

首先要确定研究主题。可配合学校所申报的课题研究为总提纲,结合课堂教学及教育现象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后确立每个阶段的小主题。其次是确定角色分配。每次活动均要设主持人、值学人、个案提供人、中心发言人、记要人各一位。围绕同一主题,做到职责分明,工作各有所侧重。最后还要确定事务分工。角色不同,其分工也不一样:每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持人由分管领导或教导、科组长担任,在论坛活动中起活动衔接及活动总结的作用。主持人负责提炼教研主题,分配好其余角色。而值学人负责提供与教研主题相关的学习材料并收集整理活动的全部资料装订成册。学习材料要有一定专业水准,内容新颖,对教研主题有指导意义。活动资料包括活动备课表、学习材料、教研个案。个案提供人负责个案的来源与呈现,可以是公开课、录像课例、文字材料等。所提供的个案必须切题。中心发言人要有发言稿或发言提纲,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陈述,提出解决问题策略。每次活动一般可以安排2至3人,每人发言时间约在5至8分钟。记要人负责会议记录,其他过程性活动材料的入档工作。

4 过程上要实现三个“充分”

主题论坛活动,注重过程性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而充分的活动准备,是确保活动效果的前提。由主持人提前一到两周分配好角色,并通知本组教师做好活动准备。充分的活动流程,体现活动的流畅性常规性。主题论坛教研遵循“值学带动学习、说课解释意图、个案展示观摩、课后反思得失、主讲切入主题、评课促进交流”的流程进行。而充分的活动展示,则是活动必须的具体内容。这里面还包含了值学组织主题学习,即由值学人有所侧重,简明扼要地组织主题学习;个案呈现及反思;中心发言和主题讨论,与会成员在中心发言后进行自由式主题谈论,也可以进行对话式中心发言;主题总结,即由主持人对活动情况、预期成果达成等进行总结。

5 效果上要实现三个“要求”

主题论坛活动,不仅要求过程的流畅性、科学化,更要求活动效果的考量。首先要求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暨主题式论坛活动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其次是要求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最后要求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8

一、更新研究理念,建立保障机制

1.树立“以师为本”的研究理念

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为研究依据,主要为了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以师为本”,以行动研究为主的一种应用研究。“以师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校本研究中的体现,既要立足于教师的个性需要,又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可持续性,培养教师自我发展能力。校本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校本研究大致可分为校本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学科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校本学科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渠道,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炼和升华。在校本研究中,可以将三者密切结合,不一定非要做严格的区分。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带有研究性的校本实践,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校本研究方式。开展深度校本研究,应该首先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目标思路不清的问题,提升理论层次和实践效能。

2.完善校本研究的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校本研究制度注重一个“细”字。立足于激励,体现制度内容的全面化和制度规程的具体化。比如,建立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说课―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研究成果激励制度等。学校把这些制度作为常态下的工作序列,内化为教师的工作任务,形成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让制度的“人文性”升华为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

第二,执行校本研究制度突出一个“实”字。校本研究的过程就是校本研究制度执行的过程。执行校本研究制度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落实执行,一是及时总结,总结重在对完成工作的结果和过程的质量情况做归因分析、提炼、反思。二是及时反馈和调整,这是加强校本研究的过程检查和指导。校本研究制度在实践中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和适时提升。

二、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式

1.确立校本研究的主题和重点

首先,依据新课程对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要求,确立校本研究的主题。与新课程同行是选取校本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学校引领教师通过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学科教学,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和超越。比如,研究如何有效管理教与学,如何遵循规律教与学,如何遵循规律“和谐高效”教与学;

其次,立足于学校实际,确定校本研究的重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永远是校本研究的方向,学校把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作为持续追求的目标,把深度研究备课和深刻反思教学作为校本研究的重点。比如,研究如何让常态课实在有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创新校本研究的活动方式

校本研究的活动方式,主要有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示范观摩、“同课异构”和“一课多轮”、集体备课、网络研究等。

①课题研究,这是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转换为研究任务,生成研究课题,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采用灵活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实现对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这样基于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不在求多、求大,贵在创新、求实。

②专题研究,这是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教学中有共性的具体问题,开展主题研究活动。通常以课例为载体安排教师作研讨课,通过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③案例研究,这是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组织优秀案例展示、研讨活动,让教师在讲述自己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让听案例的教师结合别人的教育教学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④示范观摩,这是典型示范与自省跟进相结合,引导与协调相结合的校内展示研讨活动,起到经验共享、以点代面的作用,以优质课堂推进常态课堂的质量提升。

三、开展深度研究,坚持自我反思

1.深度研究备课和上课

第一,深度研究备课,提升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教学设计水平。我校以提升集体备课的价值为重点,开展常态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形成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四步备课流程”:自主探究,形成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修改教学设计;新课引领,验证教学设计;总结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常态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是深度研究备课,强化集体备课关于集体参与研究、突出个性特色、贡献个人智慧“三点要求”的精心预设过程。

第二,深度研究上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以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为重点,开展常态化评课研究。教师更加关注“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关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等观念问题;遵循“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等教学规律,以及“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教与学并重”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在具体操作上,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鸣。

2.坚持多视角和全过程的有效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9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 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看了“学校课改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学校课改工作总结及计划

2.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3.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0

一、2009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9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时刻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聚焦课堂,立足有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4个方面简要概述一年来的工作。

(一)把握工作重点,凸显教学中心地位

一是通过文件导向。根据局工作重心的调整,年初,我们主持制定了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4个文件,即县局《关于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沙教[2009]6号文件)、《沙洋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沙教[2009]7号文件)、《沙洋县中小学“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沙教[2009]8号文件)、《沙洋县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这一系列文件紧密围绕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重点和难点,充分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通过会议促进。二月,我们召开了全县教科研工作会议,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着力“两抓”实现“两个转变”——抓质量着力管理重心转变,抓“有效”着力教学行为转变;促进“三个提高”——促进教学水平(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落实“四个结合” ——理论学习与“主题活动”结合,教学视导与考核评价结合,校本教研与连片教研结合,草根研究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下半年九月、十月、十一月,我们分别在五里小学、烽火台中学、沙洋中学召开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抓质量、重管理、讲落实、创和谐”主题,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寻找差距,落实措施。拾桥、沙洋镇教育总支开先河,也召开了全镇教学工作总结会。会议召开的和谐、振奋、向上,对全体教育教学管理者更加坚定了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信心。

三是通过措施保证。我们潜心反思全县教育教学工作,谋求课程改革新的突破点。2009年,我们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这一与时俱进的主题活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元月,我们编制下发了10万字的《有效教学学习读本》。此《读本》汇集了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基本论述、有效教学专题辅导讲座、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章、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等方面的内容,为全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月,我们举办了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与方法”为主题的培训会。会上,与会学员对有效教学的含义与理念、有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反思等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为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实施有效教学管理夯实了基础。

十月,我们分别在实验小学和实验初中举办了沙洋县“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校长论坛。全县所有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员等参加了会议。共10位校长和主任围绕如何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科研、如何落实有效训练、如何开展有效复习、如何进行有效评课等与有效教学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十二月,为了全面总结主题活动取得的成绩并建立“聚焦课堂 立足有效提升质量”活动的长效机制,我们进行了主题活动总结表彰,形成了主题活动通报,各地也全面总结了在开展活动中的经验和成绩,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今后改进和加强的措施。与此同时,对在活动中教育思想先进,积极参与活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有效教学”成果丰富,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58名教师进行了表彰。

(二)工作重心下移,专业引领“有效教学”

在落实有效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发挥专业引领的优势,遍及全县所有初中、中心小学和部分连村完小,全年组织送教下乡活动20人次,听课900余节次,分学科召开和参与校本教研交流会300余场次,校校集中评价反馈。

一是督查制度落实。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我们通过阅档案,查制度建设;听汇报,解管理难点;进教室,看过程落实;重反馈,提合理建议。推动了各校教学管理趋弊扬长,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二是亲历课堂细节。我们加大看课覆盖面,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师教学行为,参与校本教研。

三是扶持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最基层单位之一,抓好了备课组建设就等于抓住了有效教学的牛鼻子。充分利用备课组内教师经验和智慧,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促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是骨干示范引领。我们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龙头示范作用,积极组织了系列“教学论坛和课例展示”、送课下乡等活动。如此影响了一批,带动了一方,形成了整体提高的共鸣效应。

六是协作共享推进。搭建学校共同发展的协作体,以优质校的科学制度、创新管理、特色课堂,促进学校和教师共同进步,让乡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一条新思路。我们目前搭建有荆潜路区域协作体、五洋路区域协作体、汉宜路区域协作体、城区协作体。像毛李中学、李市中学、西湖中学、十里中学、拾桥中学等五校协作体,小学汉宜片协作体、荆潜路区域协作体、城区片协作体长期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讨,管理论坛,联合考试,这样互相取经、互相支招,拓展了各校校本教研的视野,提高了协作体的教学教研水平。

还有各地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成长。马良教育总支在全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视导,官当教育总支开展了视导与研讨(有效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实验小学送教下乡等。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1

根据XX区教科体局在全区教育体育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校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深入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和教育行风建设,力促全校党员干部与教职工在思想上大解放、观念上大更新、活力上大迸发、能力上大提升,活动取得一定实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把握要求

通过召开全校领导班子会、教职工大会、小组讨论会等方式及时传达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要求,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了《XX“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落实了领导小组与具体负责人。

5月29日上午,在校内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学习会议暨活动启动仪式。XX校长及时传达了区教科体局印发的《全区教育科技体育系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方案》,指明了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彭清华书记广安调研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全校教职工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契机,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区域实情认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教师教育工作相结合,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奋力推动广安区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精心组织实施

精心组织实施,积极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推动全校教职工深学真学、真学真懂、真懂真用。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着眼我区今后 5 年或者更长时间开展“大调研”,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办法。

(一)建立集中学习讨论制度

确定每周三上午为全校集中政治学习、讨论时间。通过专题学习会、集中政治学习、党支部大会等方式,学深悟透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四川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省委清华书记对广安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交流讨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查问题、找不足,紧密结合我区教师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研讨,重点探讨我区教师教育的实情、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出路,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创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XX学校如何提档升级”“XX学校教师应该怎么办、怎么干”等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学习讨论的成果推进工作开展并检验活动成效。

(二)建立自主学习制度

由办公室印发“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相关学习资料,发放至各教职工,每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定期将学习心得体会报办公室备案。着力打造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的教师教育队伍。

(三)灵活开展“大调研”活动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落实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彭清华书记到广安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紧扣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紧扣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紧扣“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重大课题,以回顾总结广安区“国培计划”、深入教学现场、开展调查问卷、座谈访问、赴外地学习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大调研活动。 

8月28-31日,XX校长听取了我校各课题小组的调研情况与调研建议,就做好“大讨论、大学习、大调研”暨“怎么办”“怎么干”学习讨论活动进行了再部署。安排我校教务处主任XX赴XX学习考察其教师教育的先进理念、新模式和新手段、管理和服务。召开座谈会,各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XX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三、坚持务实作风

严格按照区教科体局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定、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市区教育体育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在活动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为学习而学习、为讨论而讨论、为调研而调研。多次组织各教职工深入我区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困难大、矛盾多、情况复杂、中小学教师意见多的学校调研,走访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初中等40余所学校。通过听评课结合、开展师生座谈会、校领导交流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力求系统全面、客观准确,使调研成果符合实际、反映实情,为科学决策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2

转眼间,新街坊小学这颗新星走过了忙碌的2019,走向充满希望的2020,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有遗憾也有反思。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在各位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教导处严格按照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注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实效

1.各个学科全员参与,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学初,鼓励全体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听课,互相学习,研究不同学科的特征,学会将其他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学校通过随堂课、研讨课、优质课,不断打磨、锤炼,通过集体研讨促进青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0月份至11月份,各个学科每位老师轮流上一节校级研讨课,课后,分学科开展评课活动。12月份,举行了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 11位任课教师人人参与,课后,在张秀娟校长的带领下开展评课活动,上课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并交流自己从别人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本学期,教研室领导分别对我校音乐、数学、语文、科学、美术学科进行调研,在调研活动中,马宁、刘辉平、高娅楠、乔草、张宁、刘彩红、张银缨老师的随堂课,得到了教研室的领导的高度评价。马宁老师参加音乐学科新上岗教师赛课活动,取得协作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进行区级展示。

2.重视平时课堂的过程性指导。本学期,学校领导在尽量参与每一节校级研讨课、优质课活动的同时,坚持听随堂课。在听课议课的过程中,大家及时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不足,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加强教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作为新建校,新上岗教师较多,且教师总人数少,教研力量相对薄弱,校领导多次为教师们搭建与互助集团校联合教研的平台,向外校优秀教师取经。开学初,语文教研组参与锦艺学校一年级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聆听锦艺王珂主任对课标及教材的解读,并学习优秀教师侯老师对于一年级教学的宝贵经验。除此之外,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还按时参加协作组教研活动, 12月份,乔草老师在协作组执教绘本阅读课《爱笑的鲨鱼》,受到了组内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两位数学教师每周按时参加区中心教研组活动,每次活动之后都及时进行反思,记录下点滴收获。校外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校内教研活动常抓不懈。各学科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做到人人发言、次次记录。

2. 认真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9月份,我校任课教师参与互助集团师徒结对仪式,共有9位教师与互助集团骨干教师结为师徒。10月份至12月份我校徒弟教师及时和师父联系,主动到师父学校听课,并邀请师父为自己的课堂把脉问诊。美术、语文、体育学科都邀请师父老师到学校上示范课,之后徒弟上随堂课,请师父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工作效率,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1.认真做好请假、外出人员课程安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由于学校教师人数较少,外出学习、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开会的教师较多,做好课程安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几乎是教导处每天都要面临的工作。

2.做好质量监控,认真组织期中、期末学业测评工作。11月份,教导处组织了语、数学科的期中测试。12月份,学校配合区教研室分别对科学、体育、音乐学科进行了质量抽测。期末,根据教体局要求,制定了表现性评价方案。我校表现性评价结合PDC项目,通过“我的地铁之旅”主题系列测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体验成长的舞台,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对考试评价不再感觉负担,提升合作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10月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依托自身优势,开发出适合自身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10门校本课程:足球、篮球、啦啦操、黏土浮雕画、乐音飞扬合唱团、、创意折纸、变废为宝——小小光盘大变身、金话筒、经典绘本屋、科学实验室。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为校本课时间,时长为一个小时。校本课上,孩子们热情参与,兴味盎然。

五、工作反思

教导处的工作琐琐碎碎,回望这一学期的工作,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不够,本学期每位老师都进行了至少两次以上的公开课教学,可是缺少对课标学习和深入研究。虽然给老师们推荐了一些教学理论书籍,可是缺少读书交流,老师们忙于应付各种琐事就忽略了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