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本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制度

时间:2023-06-05 10:15:01

校本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1

1、培训目标

a、不断更新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b、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c、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d、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2、培训组织: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培训管理:学校对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或随机等形式,对全体教师的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督查。强化六种工作态度:积极参与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态度;勤于研究学习的态度;善于反思的态度;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坚持做到勤学习,勤钻研,勤反思。

4、培训方式: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可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5、培训考核: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根据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6、培训总结: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7、资料建档:学校对开展的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以及教师参加该活动的各种资料,做好建档工作,将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与感悟等记录下来,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新课改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本年度我校将继续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内容,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强校之路、兴校之策。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实现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校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从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培训内容。从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2、针对性原则。坚持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管理的探讨。

4、差异性原则。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水平的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分层培训。对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培训,做到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以促进这些教师快速成长。对45周岁以上教师培训,做到从基础入手,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个别辅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5、协同性原则。对内要充分发挥校内优秀教师、高职称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行校内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整合;对外与兄弟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6、开放性原则。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充分利用校园网,使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

四、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三爱”教育为主线,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1)专题讲座:以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为主题,分阶段进行深化培训,建构教师的自我道德意识;

(2)行动研究:抓“叙事教育故事”的研究,在研究中激发教师真心爱教育、真情爱学生的情感,寻求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3)自我修正:把“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引向深入,在反思中提升认识,在行为中见证成果。

2、教师专业素质培训

(1)落实校本培训目标:完成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任务,重视过程与评估记录,保证参加培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学有所获。

(2)专题研讨、专家视频讲座:针对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分别制定校一级、教研组一级培训专题。结合农远资源定期开设专家讲座,重点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

(3)教研训一体化:以“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为主,研究真问题。以此带动教师学科专业教学技能提高,促进课堂教学优化与高效。

(4)课题研讨:以制度为保障,定期举行课题研讨活动,以深层的科研推动力拉动课堂教学改革。

(5)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和骨干教师的力量完成校本培训目标。

3、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1)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资源库利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整合等。

(2)网络应用培训:利用校园网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文化共享。比如,设立网上论坛进行在线交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学习与互动,让网络文化融入教师的学习与研究生活,年轻教师通过个体培训,完成网络培训任务。

4、班主任培训:

设定专题,针对我校学生的成长需要(特别是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关的心理、道德品质、人文精神等),确立研修专题,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一个学期一个专题。倡导班级管理有效而富有特色的方式,让更多的班主任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特色;定期举办特色管理经验介绍,让更多的班主任脱颖而出。选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的教育叙事研究。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有序管理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宏观指导、提供资源、制定措施、建立评价机制等。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做到校本培训内容、人员、时间、场地和经费“五落实”。校中层干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和校骨干教师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具体做好四项工作:①制定校本培训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校本培训;④负责校本培训效果测评。确保校本培训责任到位、管理到位、辅导到位、培训到位,使培训工作有序、有效、扎实的开展。

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2、制度健全、档案完全

校本培训能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1)严格执行校本培训制度,规范培训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学时、学分。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证书登记制度和学时登记制度,保障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

(2)建立档案登记制度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3

教师校本培训有重要意义。(1)校本培训立足于本校的实际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直面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2)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一份能够一劳永逸的工作,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而校本培训正好为教师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途径,通过聆听专业指导老师的辅导,通过和其他教师一同探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和道德素养。(3)校本培训的实用性比较高,教师在进行校本培训时能够兼顾教学任务,这就避免了一些学校出现教师资源紧张而影响教学任务的现象。

当前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 系统规划不够,以完成培训量为主。现阶段的教师校本培训,因为有上级部门规定的师训学时要求,所以许多学校在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上,主要还是以完成学时数为目的,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系统规划明显不足。

2. 学习目的性不强,以感受式学习为主。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看,因为更多教师参与培训缺乏真正的主动性,所以参训目标不明确,参与培训活动时,以观望为主,感受为主,浸入较少,缺乏真正的投入、深入的思考。

3. 后续行为跟进管理薄弱,以教师自主消化为主。应该说,现阶段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机会相当多,许多教师每学期都外出学习培训,有的甚至在三次以上,学校内部的校本教研等培训活动更是频繁,但许多学校在对教师外出学习或校内受训后的行为跟进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教师受训后的行为转变与否,更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完善校本培训的措施

1. 学校要为校本培训提供支持。学校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直接领导者,也是校本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所以应该为校本培训提供应有的支持,包括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邀请优秀的、有能力的培训老师来进行培训;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来进行校本培训。

2. 制定合理的校本培训方案。校本培训是一件关乎教师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大事,在进行校本培训时应该制定一个有针对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培训方案,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制定方案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教师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其进行分层、分批的培训,同时方案应力争具有科学性,可以邀请一些从事校本培训的专家,针对学校和本校老师的年龄、学历和教育特色来制定校本培训方案,或是集思广益,通过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培训方案。

3. 建立完善的保障和奖励制度。校本培训不仅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师也需要投入很多,做好保障制度能够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奖惩制度也是促进教师更加重视校本培训的一个有力举措。如将校本培训的结果计入教师个人考核,同时针对完成校本培训比较好或者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校本培训在面对教师敷衍的态度时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建立一个合理的奖惩机制就能够有效地遏制教师这种敷衍的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正视培训,从而更好地发挥培训的作用。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4

新课改已走过十多个年头,但是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反映了新课改的落实并不顺利,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有所改变……若要改善这种局面,首要的就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不仅要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要做好相关教学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实现教师教学的与时俱进,将先进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学行为。

一、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教师对培训的积极性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点与就在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与提高。而实践智慧蕴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了共生关系,它只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加以提高和完善。而校本培训就是充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际,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要通过不断宣传和积极引导,让教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教师对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全面提高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效率,全面提升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倡导实践培训,培养新型教学行为

在新课改对师资培训的要求中指出,校本培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教师新的教学理念,但是观念的接受不代表一种教学素质的养成。要想将一种理念转化为素质,思想上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思想感悟,而这种思想感悟只能通过实践来获得。校本培训中的理论培训不仅要讲明是什么和为什么,更要说清怎样做,将侧重点放在理念的外化转变上。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将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是新课改落实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若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能力训练。农村普通高中要组织教师观看和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仔细分析,认真研究,运用新课程理念方法,学习掌握名师的教材使用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探析,让教师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实质,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学预案设计比赛,让教师在实际设计和研究教学预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学校还可以广泛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让优秀教师上一些探讨课,引导全校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和研究,共同探讨适应新课改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实施“同课异构”,在两相比较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准。从理念到实际行为的转化尚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广大教师来讲,这一过程显得更加艰难,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培训,才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化为一种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 注重制度建设,确保校本培训规范化

构建和完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推动农村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健全的管理体制是校本培训得以开展的组织保障。它主要是由地方教育部门、师资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三大要素构成。三者形成了一种紧密联系却又各司其职的关系。地方教育部门在授权基层学校培训权利的同时,还要有效强化对校本培训的监督管理,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制订地方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方案,构建校本培训资格认定和学分管理体制,落实校本培训的评估、表彰、总结、归纳和经验推广。而师资培训机构则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全面指导校本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制订,参与校本培训的全面落实过程,对校本培训进行经验总结、研究调查和问题发现,整合和优化校本培训资源,为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服务,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校本培训的评估工作和管理工作。基层学校是校本培训的根据地,校长是主抓第一人,其主要职责就是建立本校校本培训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指导体系,制订符合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构建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考核体制和培训体制,充分挖掘本校优质资源,全面落实培训经费,建立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只有通过构建和完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才能逐步实现农村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而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

总之,为了有效提高农村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就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实践培训,注重制度建设,在新课改背景境下,切实做好农村高中校本培训的落实工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5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班主任岗位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任课教师的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本校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帮助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2、学习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三、 培训措施:

1、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新老班主任结对子等活动。本学年还推行优秀班主任主题队会的评比活动。

2、实现“两个”转变。

(1)、思想观念的转变。采取各种形式从培训的意义、目的、形式、任务等方面进行宣传,使教师加深了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理解,明确了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水平。使教师在观念上发生转变,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建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2)、育人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育人观念也应随之转变。在校本培训工作中,要把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通过组织班主任听德育讲座;开展班主任专题论坛等,让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做到“三个”结合。

(1)、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校本培训中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本校,以班主任为主体,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首先把结对子,同伴互助,小组学习作为培训的重要形式,把年级组作为校本培训的最基层的单位,以班务管理能力为中心,培训内容的重点是提高班主任德育能力和管理艺术。

(2)、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研促训。做到“两结合”:学习理论与育人实践相结合,指导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三落实”:落实主题,落实人员,落实时间。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

(3)、校本培训与专家引领相结合。通过请专家、名师到校指点,到外校到外校拜师学习等方法,借助外界力量搞好校本培训。主要形式有:一是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二是请专家进校指导;三是走出校门拜师。

3、加强“三项管理”。

(1)、抓好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6

摘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强调了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对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总结分析。

关键词 :新建院校 新任教师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2008年升本后,逐年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通过积极探索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了新任教师教学发展和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三个需要”

1.加强岗前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标志着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为确保新补充到高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国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作出了更加明确和详细的规定。这表明,参加培训尤其是岗前培训对高校新任教师来说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

2.加强岗前培训是高校新任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新任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可塑性强,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大多来自非师范类高校,教育理论功底不深,教学技能不强。加强岗前培训有利于缩短教学适应期,帮助新任教师尽快完成身份和角色转变,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岗前培训是提高教师引进质量的需要。在教师引进过程中,高校大多通过查阅个人档案材料和简单的面试来决定是否录用,存在着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透等片面性弊端。岗前培训为深入考察了解录用对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高校只与通过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教师签订正式任用协议,这就把住了教师引进的入口关,有利于提高教师引进的质量。

二、我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实践探索

1.明确分工负责。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岗前培训体系。校级培训由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院系培训由新任教师所属教学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校级培训侧重于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指导,院系培训侧重于教育教学实践训练。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方式有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能够快速提升新任教师教学能力。

2.精选培训师资。培训师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培训效果。坚持以校内教师为主、自有与外聘相结合遴选培训师资。遴选的标准是“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能起示范作用,责任心强,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建立包括学校领导、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内的稳定的培训指导教师库,实现岗前培训师资最优化配置、最高效利用。

3.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着眼于“三个基本”,即围绕新任教师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和基本技能展开。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二是校情校史和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三是基本管理制度;四是基本教学技能。

4.活用培训形式。灵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如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中采取重点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培训中采取重点介绍、典型报告等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培训中,除了试讲点评,采用了示范课观摩、优秀教案展示以及优质课标准研讨等形式;为了使新任教师增加对学校实验实习实训场所的感性认识,则采取了参观考察的形式等。

5.严格培训管理。设立班主任、临时班委和党支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管理,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为便于自学,为每位教师配发了《教师业务工作手册》和《教学质量管理手册》等图书资料。建立了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和班级公约。改革培训考核制度,考核既重视理论水平又重视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编印了《郑州科技学院岗前培训心得集萃》,用以巩固培训成果和学习交流。

6.重视后续培训。一是建立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通过为教授、副教授主讲课程进行辅导,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二是安排青年教师到相关教学单位承担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了解学生,锻炼自己;三是安排未经过社会实际工作锻炼的青年教师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EB]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7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__县乡委党校原有的师资等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办班培训需求,致使县乡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县乡党校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民党员干部又缺少必要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适应农村发展的实用致富技能培训,“需求矛盾”尤为突出。__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乡土人才百千万培训工程”,为县乡党校发挥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县乡一体培训体系。针对多头培训、重复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现象,__县从整合全县的教育培训资源入手,纵向整合乡镇党校、农村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的教育培训资源,横向整合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教育局等县直部门教育培训资源,将这些培训机构的师资、设备、场地、经费等资源列入全县教育培训格局,形成“县委党校—乡镇党校(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四级培训网络新体系。同时,县委赋予县委党校组织协调、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由县委党校指导和整合全县乡镇党校、县直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实现培训计划、培训信息、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培训经费有机配置、合理利用的“一盘棋”新格局。

2.贴近实际,实现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两个拓展”。针对县乡党校培训对象覆盖面不广,重干部轻农村党员,培训内容单一,重理论轻实用技术的问题,__县对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进行大胆拓展。在教学对象上,从单一培训党政干部拓展到广大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从政治理论为主拓展到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并重,针对农村党员增加了生产技能、实用致富技术、外出务工基本知识等内容。通过教学对象和培训内容的拓展,全县农村党员每年接受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

3.提高质量,实现“三个创新”。针对以往党校培训方式、培训教材单一,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等问题,__县一是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改革班次设置,根据培训对象的文化基础和工作岗位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需求科学设置班次。二是突出培训实用性,创新培训模式,通过现场教学,把示范基地和基地辐射点的现场变成课堂,把实践者变成教师,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三是突出培训有效性,创新培训方法,实行以学员为主体,鼓励学员主动参与,教师与学员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学员论坛、现场教学、问答辩论等现代培训的新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4.强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四项机制”。在实践中,__县一是理顺宏观管理机制,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委党委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和整合全县乡镇党校、县直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从公办场所、制度建设、活动情况、辐射作用等四个方面,制定各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估标准,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三是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县委党校建立培训热线服务办公室,设立培训热线电话,为培训对象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了县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及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县委每年从县财政或县管党费中划出专款,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级培训机构(基地)和个人给予奖励,用以激励广大党员、基层干部参训的积极性。

二、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目前,__县县乡党校现有的教学和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体制尚未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训对象广泛性还不够,内容针对性还不强,培训方式还不丰富,教学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大,跟踪服务还不够规范,理论与实践衔接还不够紧,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还不够大等;二是管理体制尚未适应改革的要求。主要是县委党校的组织协调和主体作用还不是很突出,乡镇党校统筹兼顾的能力还不突出,县直部门培训机构的整合力度还不大,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主动性、实效性还不强,还没有更充分地形成全县教育培训的整体合力。同时,县乡党校人员配置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内动力还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管理体制与改革需要还不相适应等。作者认为,要进一步深化

县乡党校教学和体制改革,应突出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1.进一步提高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认识。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县乡党校教学和体制改革,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的大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必要手段,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2.解决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解决办班的规范性问题。一是实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办班的备案管理。其次,解决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问题。推行资金分级筹措,拓宽培训经费来源渠道。一是财政拨款逐年增长。二是党费重点安排。县管党费、乡镇留存的党费重点用于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培训所需。三是部门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滚动发展投入。

3.解决好培训质量不高问题。坚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班次,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有条件的乡镇,鼓励引进发展前景好、市场信誉高、培训师资雄厚的公司(集团)参与实用技术培训,实行“党校 协会 公司 农户”的培训模式,走市场化的培训道路。

4.解决好培训体系分级管理问题。一是发挥好县委党校主导作用。县委党校要承担起全县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整合职能,负责协调、指导和统揽全县教育培训工作,除了做好主体班、提高班等自主培训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对全县各乡镇(部门)党校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对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督促检查。二是发挥好乡镇党校在本级培训的统筹作用。乡镇党校要对本乡镇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本乡镇的培训计划,按照县委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实施对本级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培训。同时要负责指导各自乡镇的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是发挥好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示范带动作用。专业协会、党员中心户的除了发挥自主培训功能,承担县乡两级党校所安排的培训任务,还要发挥教育培训示范功能。要充分利用经济实体、党员中心户、个体经营户的优势,引导其走市场化、社会化的办学发展方向。

三、建立完善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相关制度

1.建立和完善县乡党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县委党校内部人事管理。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由党校校务委员担任培训部主任,选配2至3名专职人员统筹全县的培训工作。强化县委党校的人事管理,每年对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进行考核。对教师队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绩效管理机制;乡镇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拔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同志担任乡镇党校专职副校长。在乡镇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选聘2至5名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党校工作的同志担任乡镇党校管理人员。

2.健全办学质量评估制度。一是进行评教。着重了解和监督教师授课,帮助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同时为教师的业务考核与竞争上岗提供依据。二是进行评学。主要是对举办培训班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检验所举办的培训班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否切合学员的要求,是否使教育培训更加贴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实际需要。通过评估及时了解全县各级培训机构的师资及学员在参与教育培训方面的动态,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3.完善“三库一地”使用管理制度。每年年终对县乡“三库一地”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教材库”“案例库”继续使用,对表现突出、教学成绩好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辐射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确的示范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教材库”“案例库”加以补充完善,对学员反映差的教师予以调整,对辐射功能弱化、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的示范基地予以淘汰,形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工作机制。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8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方法 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快速前进,教育技术已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校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和高科技现代化新型人才的重任,如果想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下一番工夫,只有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一、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状况

笔者对我校60名在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6.7%。现将有关情况分类分析如下:

从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分析,我校教师基本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从学历结构上分析,92%的本科以上学历。调查发现,我校有65.5%的教师没有用过或者很少用现代信息技术授课,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现象很不乐观,值得我们思考。62.3%的教师使用office只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教师们的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71.4%的教师的课件制作处于不会和尝试阶段,说明教师们不能有效自如地利用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多数教师只会做简单的PPT(PowerPoint),课件内容比较单一。由问卷发现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最想学习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尤其是课件制作。在应用网络技术方面,教师基本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源查找,对下载资源的方法有一定的欠缺,对专用下载工具的应用知之甚少。对网络空间,如百度空间的应用鲜为人知,对已经下载的网络资源的处理没有合适高效的方法。由此说明我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还是很薄弱的,但是我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很高,所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势在必行。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各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驶上快车道,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校园网、多媒体教育、班班通甚至平板电脑等进入校园。中央到地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相关培训,如英特尔培训等,年年有计划,年年有培训,但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培训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继续教育学分。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

培训方法多样,培训技巧多变,要使校本培训达到既定的效果,采取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即设定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兼有战略和战术两层含义。是在具体目标实施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形式表现为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也就是说策略具有很强的制度化。经过多年校本培训探索,我认为校本培训应该采用以下有效策略。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人员队伍。

培训人员的水平决定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有效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对绝大多数施训者和参训者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果施训者只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没有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则无法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施训教师必须既具有信息技术技能,又拥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保障培训质量和效率,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按照国家有关新一轮培训的要求,确定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资格,建立一支高素质培训队伍,确保培训质量与成效。

2.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保证校本培训顺利实施。

在制度制定中,一定要依据教师自身特点和教师学科特点、专业结构和年龄差距提出一定的要求,把教育技术培训成绩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内容。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和教师成长一般规律,对新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教师层次开展不同的培训,兼顾多种层次的差别性,与不同科级教师分别会商,制定出各自不同专业发展目标要求和培养培训方案。为照顾一部分教师的学习困难,尽量使他们不掉队,学校应该体现管理上的弹性,实行限时完成作业、允许多次补测、开展自愿组合的互帮互学等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确保培训质量。

3.建立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

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没有激励,就没有前进方向。校本培训要注意研究教师参加培训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因的相互作用,从满足教师需要出发,对教师优秀课件作品进行表扬奖励,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营造氛围,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内驱力,使教师认识到培训是教师的权利,自觉参与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4.建立并强化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目标完成效果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测量。一般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校本培训中,定量评价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培训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成绩和科研研究成果等,定性评价是隐性的,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变,教研教改的态度等。校本培训一定要建立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我校在校本培训中为了有效评价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专门为每一个教师建立教育技术培训成长档案,要求每一个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技术培训学习的电子包,形成成长档案和学习电子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再结合省市县相关教育技术培训,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继续教育为辅的动态评价机制。

总而言之,校本培训要有灵活的方法、有效的策略,确保校本培训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校本培训一定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怕走弯路,不怕出错,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兴笃.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学习网站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

[2]李海莲.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3]李艳如,范新星.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新发展[J].软件导刊,2012(02).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9

一、初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二圈层第一,成都市一流”和职业教育“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学年初明确提出了我区教师培训的工作思路,即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校本,覆盖全员,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实现我区新的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校以行事历的形式落实校本研修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区已初步确立,有效地规避了校本研修的风险,教师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了培训机制,完善了评价制度

1、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前几年的培训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区教育局近年来每年都以文件的形式对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出台了《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细则》、《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要求学校做好五个方面的保障:第一,机构保障。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牵头,教导处或教科室主管并由专人负责;第二,制度保障。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月考、期总评,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挂钩;第三,文化保障。学校以校长为首带头学习带头举办讲座,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其不断反思更新自我;第四,经费保障。学校每年都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预算。龙泉实验小学、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还对教师培训经费进行了分类使用,只要教师外出学习都极力支持。学校也千方百计为老师寻找和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航天中学、龙泉中学、同安中学、洛带中学一年利用暑假送教师外出培训或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研究培训就达数万元。大兴小学一年为教师订阅学习用书达4000元以上。各学校都投入了资金加大了培训力度;第五,技术保证。利用校内外的一切可能调动的技术资源,加强与校外有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为教师上网交流提供便利。由于学校努力做好了这方面的保障,使得校本研修得以有效开展。

2、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

过去,我们对教师培训的考评过于刻板,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我们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对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让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内的组织文化、结构和领导角色,实现文化重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狠抓过程管理,突出培训实效

1、确定了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师资培训忽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悟出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教师实践才是师资培训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为突出培训实效,我们确定了我区师资培训抓校本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两个工作重点,初步实现了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和教师研修学习的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第一、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育局建立了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旺成同志为组长的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狠抓过程管理,把师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奖励先进,从评价激励、督促协调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强化对教师教育的组织领导。

第二、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区教研室紧紧围绕“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制订了相应的操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整合力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于一体,把区教研室建成资料资源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

第三、学校行动跟进,教师主动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从校情出发,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本校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借助外脑开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研究氛围,关注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能动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把教师继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好教师的学习问题上。区教育局在本学年度教师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六个一”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变革学习方式。一是要主动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更是一份责任,把它作为所从事的事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二是学有特色。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创新知识,更新技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要求结合实践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四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对待。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去分析,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三,不断改进学习手段。《龙泉教育》网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建立起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全新机制。教师通过《龙泉教育》网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正在一步步形成。

四、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师培训的操作办法

1、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和教师确定目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找准培训的切入口。在校本培训中,以学员的需要为中心,力求解决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使教师知道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是重要的,是能够用于他们实际工作的。教师则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侧重点,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体系。

2、转变角色,关注个体,重视教师的能动性。

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中要求培训者成为引领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催化者,关注学员的需要和期望,正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允许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校制定培训规划、计划时,既规定学校培训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又给教师富有较为宽泛的自我发展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3、预设有效的问题,注重培训的实践性

在上一学年度培训结束后,我们要求各校进行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设想。同时,区教研室每周两天深入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培训的问题和需求。在本年度制定规划时,我们要求培训者要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教师处于激活状态,进行独自思考和反思。在培训中运用互动式的问题,注重调动参与教师的热情,进行了有效的双向沟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在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识,帮助教师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自我评价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4、创设“共生”愿景,共享教育资源。

在各级培训中我们十分强调为教师的学习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围。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始终处于一个平台,培训者作为平等之中的首席发言人,与教师充分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为充分挖掘教师在学习中的集体智慧,培训者总是充当激发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给教师贴“是与否”的标签,让教师在培训中享受着自我评价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将集体研究成果上传到《龙泉教育》网与全区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以文字的形式推荐到龙泉《课改在线》上进行刊登。

五、全面高效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通过督导检查,各校完xx师培训任务质量很高。龙泉中学的学科组建设,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与网络教研,龙泉实验小学的行政领导深入课堂研究与资源中心建设,航天中学、洛带中学、同安中学的青年教师培训等都很有特色。许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健全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堂质量提高上,聚焦在队伍建设上,努力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一批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茁壮成长。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区教育质量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10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1、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党委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县里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为组长、副县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指导;县教育局设立了以分管人事工作的事局长为主任、人事股长为副主任的专门负责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管理办公室”,配备有专职人员3人,同时还成立了以人事股长为组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县教研室主任、普教办主任、督导室主任组成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各乡镇教管会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2、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规划、保障措施和规章制度

规划:县教育局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全县初中、高中校长(包括民校校长)参加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对全县小学校长(包括民校校长)进行集中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面向全体校长,以新任校长为重点。在“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对全县180名中小学校长普遍轮训一遍,加强小学校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到**年,全县80%以上的高中校长、90%以上的初中校长,全体小学校长至少接受两轮培训,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培养一批“治校专家”。

保障措施:一是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教育法》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按照正确的方向依法推进和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制度,形成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良性运行机制。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也是义务,全体中小学校长都要按要求参加接受培训,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实行培训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培训合格者,颁发使用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全体中小学校长都要接受任职资格培训,在此基础上接受每5年不少于200学时的提高培训,培训合格者,颁发使用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合格证书》,。

三是建立符合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特点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评估考核。

四是明确奖惩,落实待遇。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校长参加培训与考核、评聘职称、晋级挂钩,对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无故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校长,在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在每年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所在学校不准评为优秀等级。

五是引入竞争机制,对校长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表现和成绩,通过所在教管会通报给各乡镇政府,作为“续聘”的重要依据,对经过培训仍不称职的校长调整出学校领导岗位。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使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规章制度:为确保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平原县中小学校长培训暂行规定》,培训基地教师进修学校也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自学研讨面授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考勤制度》、《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狠抓落实。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

我县中小学校长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多年来,县教育局大力加强培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水平。

1、校舍及设备建设。自**年以来,县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采取“县财政拨一块、教育局投一块、培训机构筹一块、学员拿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先后建起了两个实验室、两个干训专用教室,20多间办公室和可容纳200多人住宿的学员公寓,置备了100多套桌凳及锅炉等设备,另外在原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增加存书量,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卫星教育地面接收站,新建了音像资料室,配备了录像机、放像机等,并录制了100多盘教育教学实况录像带;**年底,又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40多台微机,建起了微机室,为小学校长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进修学校从事干训的专职教师1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2人,占75%,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有14人,占87.5%。多年来,老师们艰苦探索,辛勤耕耘,为我县的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校长培训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校长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组织专职教师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应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充实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深入中小学实际,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熟悉并掌握校长培训的特点规律以及课程体系,较好地胜任校长培训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适当聘请一部分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的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当兼职教师,另外邀请省教育厅科研所、省教育学院、山师大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来基地开设专题讲座,为校长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教育。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有关数据

自**年至**年底,我们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共举办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6期,培训小学校长318人次;举办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2期,培训小学校长118人次;至此,六年多来,全县100%有小学校长接受了岗位培训,92%的小学校长接受了提高培训。另外,我们积极组织初中参加市级岗位培训38人次,提高培训30人次,组织高中校长参加省级岗位培训10人次,提高培训8人次,中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88%。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11

摘要:新时期校长培训要根据校长专业素养的现状,不断完善培训模式,围绕校长专业标准和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开发培训课程,保证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从而带动校长队伍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校长培训;专业素养;培训策略

一、引言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市除了对中小学校长实施了第五周期全员培训,还启动实施了“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培训工程”、“优秀教学校长培养工程”等省级专项培训,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有效的促进了校长队伍专业发展。“十三五”时期,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进校长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升校长培训的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天津市中校校长队伍专业素养的现状进行调研,探究新时期校长培训的有效策略。

二、天津市中小学校长队伍概况

天津市现有中小学正职校长1645人,高中、初中和小学正职校长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性别分布上,天津市中小学校长男性居多,约为女校长人数的3倍;职称情况上,总体水平较高;任职年限上,新校长多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

三、天津市中小学校长专业素养现状

本次调查面向天津市十六个区共计发放问卷270份,收回27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267份,问卷有效率98.9%。问卷数据利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9和Excel2010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第一,校长规划学校发展素养。调查对象在“能够积极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了解学校管理理念,掌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借鉴吸收成功经验制定自身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两题上得分较低,下一步培训工作中需要努力加强中小学校长在相应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校长促进教师发展素养。结果显示出,调查对象对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得分普遍较高,促进教师发展能力和意识较强,我市中小学校长能直接领导管理教师,希望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1]。根据数据分析,校长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教师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校长促进学生发展素养。“能够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教师”和“能够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并为其配备相关服务人员”两题得分较低,部分中小学校长表示由于受到资金、硬件设施和政策影响,在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受到较大限制。第四,校长促进课程与教学发展素养。调查对象在“您经常为学生举办综合实践交流活动”和“您认为您所领导的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很好”两题得分较低,显示了校长较少参与学生综合实践交流活动,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不佳。第五,校长促进学校制度发展素养。数据显示,中小学校长意识到了学校制度方面的弱势,有意愿增强学校制度建设,但学校制度建设缺少足够的法律支持。被调查者所在学校还不能很好的实施校园开放,服务社区工作有待提升和改进。第六,校长促进学校环境建设素养。促进学校环境建设得分情况,各题得分普遍较高,说明天津市近年来经过几轮现代化学校达标验收工作,引起了中小学校长对校园文化环境、实体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四、新时期天津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策略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培训模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继续对中小学校长实施分层分岗培训。针对任职资格、岗位提高、高级研修三个不同层次,关注各个层次校长的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培训管理部门和承办机构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设置多种培训主题,开展“需求导向,素养本位”的混合式校长培训[2]。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管理者要树立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从各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校长培训的满意度。第二,围绕专业素养,开发培训课程。针对校长队伍专业素养的现状,在充分调研校长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培训课程,提高校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在校长培训课程中,要重点加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坚定校长队伍的理想信念。第三,关注特殊群体,实施专项培训。校长中的特殊群体,是指乡村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优秀青年校长等需要在培训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的校长群体。校长全员培训受培训经费、组织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关注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地方政府可以投入专项经费针对特殊群体实施专项培训,制定专门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的组织这些校长进行学习,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从而带动天津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12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充分发挥学校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就进一步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秦皇岛开发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以校为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的校本培训活动。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培训目标

通过校本专业培训,使本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提高教师运用智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加强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合力,促进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为优秀教师,全面提升全校教师整体素质。

三、培训内容

以《教育走向生本》、《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为主要培训内容,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能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形成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

四、培训方式

坚持以集中培训为主,讲授、讨论、自学相结合。以教师发展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要时,“走出去、引进来” ,分类受训、按需施教。

五、培训地点与时间

培训时间:每周四下午3:40——5:40。培训地点:会议室、多媒体教室

六、校本培训过程管理与考核

在整个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学校将建立起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使全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努力营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

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立由李兴华校长任组长,朱红伟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确保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

2.建立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做到:①每个教师配备一本校本培训及业务学习专用笔记本,在培训中认真做好笔记。②每周一个学习日。③建立考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