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时间:2022-11-10 21:58:44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教师;家长;沟通

学校是未成年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对未成年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但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仅依靠学校和老师是不行的,还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便利及通讯工具的普及,密切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免会发生冲突。如何减少家校冲突,化解矛盾,成为当前学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沟通,教师应怎样做呢?回顾多年的工作经历及与同事交流,得到一些体会。

一、学会尊重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不论与哪种文化价值观家长沟通,教师都不能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因为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棒的,这样做会伤了家长的自尊心;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等。学会尊重,是教师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上目的是一致的。教师要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要轻短期观察,重长期发展。学生的种种表现,都是发展中的现象,而不是问题,对于一些不良现象要视之为正常,注意正确引导就是了,不要轻易或不经意间当着家长的面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在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始终是真心关爱其孩子的话,肯定是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所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内在要求。

三、掌握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收集家长和学生的信息。为使沟通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与家长沟通前要收集家长和学生的信息。内容包括:学生的情绪状况、每日常规方面、认知方面、个性方面等;家长的职业、学历背景、教子态度等。其次,做到礼貌待人。讲究文明礼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因此,在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到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第三,学会表达与倾听。与家长面谈时要尽量简单明了,不要嗦;说话时,态度要客观,不要武断;对于他人的反对意见要给予宽容,不要针锋相对;倾听时,要保持专心、尊重与体谅的态度,同时注意运用倾听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等。第四,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沟通。除了传统的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外,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定期发放时事通讯,告诉家长有关学校教育的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信息;好消息电话;教师对学生个人阶段性的简短评论,每学期或年终时发放;特殊情况卡,包括生日祝贺、节日祝贺或特殊问题等。此外,与家长面谈时要约定恰当的时间与地点等。

教师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的沟通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文化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家长沟通的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

参考文献: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教师 家长 沟通艺术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助互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教师要善于沟通家长,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下面笔者就新时期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沟通的内容

要把学生各方面表现作为沟通的主要内容,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沟通的主要目标,紧紧围绕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加强交流、密切联系,增进彼此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一)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习特点。

(二)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难点和困惑、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及措施。

(三)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及学校建设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四)向家长宣传各级各类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等。

(五)围绕教育热点问题,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咨询,争取家长对学校和教育的理解与支持。

二、沟通的原则

(一)平等交流原则

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要尊重家长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努力营造和谐、坦诚、友好的交流环境,让家长轻松、愉快、积极地面对学校和教师。

(二)互相配合原则

教师要树立协作意识,与家长沟通时,不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一味要求家长配合。要把家长当做亲密合作的伙伴,站在家长的立场想问题,与家长亲切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

(三)主动性原则

教师是家校沟通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实施者。各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发挥教师在家校沟通中的主导作用,主动与家长沟通,积极听取家长意见,提出学生教育的建议。

(四)差异性原则

坚持差异主义,根源在于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对象、沟通内容、沟通情境本身是多样化的。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判断家长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方法策略。

三、沟通的形式

(一)个别沟通

1.电话联系

常用的沟通形式,长处是及时方便,简单的问题(如迟到、缺课)一说就明,效率较高,但沟通有很大局限性,不易把复杂的问题说清,效果一般。

2.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的优点是信息持久、有形、可以核实。这种沟通虽然周密、逻辑性强、条理清楚,但比较耗时,而且缺乏及时反馈。教师无法直接听到家长的意见,无法确保所发出的信息能被接收到;即使被接收到,也无法保证家长对信息的理解正好是教师的本意。

3.约请谈话

请家长在约定的时间到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告之情况,共商对策,处理发生的问题。这往往是问题发生后不得不做的补救措施。

4.适时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融洽感情,在教育学生问题上达成共识,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

(二)集体沟通

1.家校路路通、家校E通等的使用

家长平时最关心的正是学生的表现、作业、成绩等基本信息,由表及里,得知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可以寻求提高措施。家校路路通、家校E通短信是家校沟通的一条重要渠道。教师在使用家校路路通、家校E通的过程中,会给家长发送一些当天作业布置,生活、安全提醒类的信息;教师也会将班级取得的突出成绩,有针对性地发送给家长,与家长分享学生进步的喜悦。

2.组织好“开放日”活动

原则上每学期安排1天或2天的时间作为“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参观学生作业、试卷、书画展等,参与主题班队会、家庭知识竞赛、亲子活动,参加听课、评教等活动,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校的工作,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精心组织好家长会

组织家长会是家校教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班主任同家长沟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通过家长会,不仅能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还能了解子女所在班级其他学生的成绩与表现等,从而能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子女发展水平在集体中的位置。

4.利用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老师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各种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既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能让家长了解老师的责任感、业务水平,因而更主动、更有效地配合老师的工作,也能避免因家长与老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的差异产生矛盾。

(三)网络沟通

家长都很想从老师的口中了解小孩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但苦于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方便和快捷,如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班级主页等,老师可以在QQ群、微信群的空间发讨论帖,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写在讨论帖里,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表现。老师可以在论坛上、QQ群等上听到一些家长的真实声音,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情况。

四、沟通的艺术

(一)沟通的准备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状况,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以后的各类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对那些生活困难、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给以加倍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教师要了解家长的个性与喜欢

要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教师需要“知己知彼”,在平时的观察和交往中做个有心人。例如,了解家长的个性,是外向型的还是内向型的,是开朗豁达的还是担忧焦虑的。对于外向型的家长,教师可以以包容的心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与之充分交流;对于内向型家长,教师适当放慢讲话的节奏,注意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引导并鼓励家长表达看法;对于开朗豁达的家长,教师可以较为直接、坦诚地与之探讨孩子的问题;对于容易焦虑担忧的家长,则要考虑孩子的问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注意用委婉的方式和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

3.教师要准备好相关材料

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作业、试卷、作品、活动时教师拍摄的照片或做的文字记录及孩子的成长档案等,以帮助家长更直观、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书籍、文章,引导家长情绪,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总之,教师在沟通前做好“功课”,一方面可为谈话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赢得家长的尊重和认同,从而为和谐的家园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4.教师要选择适宜的地点和时机

通常来讲,人都爱面子,家长也不例外,家长既需要在孩子面前有面子,更需要在其他孩子的家长面前有面子。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时,既要注意时机,更要考虑地点,做到保护好学生及家长的隐私,以尽量让家长感到轻松、安全为原则。

(二)沟通的技巧

1.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尊重家长,要面带微笑,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家长,这样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事实上,一方面,我们能从家长的谈话中得到学生的大量信息。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联盟,才能共同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重任。

2.真诚是沟通的基础

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校交换意见,我们都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做家长的朋友,千万不要板起面孔教育家长怎么样,否则很难解决问题。只要老师以真诚为基础,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分寸是沟通的关键

老师千万不可把家长与学生等同看待。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口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4.倾听是沟通的良药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聆听。聆听也是一门艺术,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既要主动告知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更要能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家长提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你的认真聆听中,家长可以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沟通的深入;从聆听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

5.时序是沟通的策略

“哪壶先开提哪壶”,教师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再谈学生校内的表现。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叙述。

6.鼓励是沟通的目的

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棍子将学生“打死”。老师和家长沟通应该以鼓励为主,给家长以教育好孩子的信心。所以,老师要客观地、全面地、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想方设法找出学生的几个哪怕是一两个闪光点加以赞赏,给孩子点儿掌声,增强家长的信心,就会形成教育的合力,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指导是沟通的根本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家园、家园共育、幼儿发展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就是要积极寻找相互沟通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这里的沟通,是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找到家园共育的切入点呢?

1 寻求策略性、艺术性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

1.1 做好准备工作

要及早告知家长谈话的时间、地点与内容,征得家长的同意。在谈话前,教师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实际上,这项准备工作在孩子入园后就已开始。

1.2 营造宽松的气氛

有些家长,对谈话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比如:先倒一杯茶,说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在交谈时也要自然一些,显得亲切,像开始时可先问一句:“孩子近来在家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家长好回答,从而能自然地进入交谈。

1.3 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训家长,不要发号施令似的老是说“必须”、“应该”怎样,更不能责怪家长,要尊重家长,多倾听家长的话。教师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宜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有时讲话注意一些艺术,既有利于给家长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1.4 谈孩子缺点时要注意方式

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要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在谈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与家长很熟悉,可以说得直率一些。有些家长自尊心强,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感到有压力。所以,教师特别要注意方式,不要用“迟钝”、“调皮”等字眼来形容孩子,以免家长听了不舒服。

1.5 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孩子

与家长不要谈论别的孩子,也不要随意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说长道短。因为这样做会使家长产生疑问,不知老师在别人面前怎样说自己的孩子。

2 教师的耐心辅导、科学的育儿方式,可以增进家园关系

2.1 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当家长说完后,教师可进行不同方式的辅导。如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一紧张就会出现“口吃”。教师可对家长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丰富孩子的词汇,丰富的词汇是孩子流利表达的基础。二是不要强其所难,以免孩子产生心理压力。三是不要要求太高,要根据孩子的言语发展规律和特点学说话。

2.2 注意方式方法、教育家长不能一味的对孩子溺爱,甚至放纵。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3 掌握基本原则,在多姿多彩的方法中体现共识

3.1 利用室内活动时间进行记录

如: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要接一个新班。由于家长对老师不了解,所以关注的一般都是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即吃的怎么样,水喝的多不多,中午睡觉了没有等等。根据家长的需求,我们指导幼儿制作了一张生活卡,贴在楼道里。内容包括:今天我吃饭了、今天我喝水了、今天我大便了,今天我睡觉了。指导幼儿利用室内活动时间进行信息记录。这样,家长就能利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又因为是孩子们自己记录的,孩子们还可以向家长解释,从而让家长了解的更清楚,更真实。

3.2 认真观察幼儿、有的放矢的促成家园沟通的共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长关心的重点就转移到幼儿的发展进步上了。这时的沟通需要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对幼儿各方面详细的了解。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幼儿,熟悉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家长们职业、性格、文化修养以及教育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的方法。 对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我们直接给与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具有相当程度教育观念的家长,我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

4 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升华情感

4.1 家长委员会

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幼儿园大型家园共育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还可通过家长委员会真实了解家长们的心声。

4.2 家长辩论会

以往的家长会多以老师说教为主,家长兴趣不大。我们可以改变老的形式把家长会改为家教辩论会。老师举出几个班上幼儿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长为主,让家长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辩论中,家长们更新教育观,对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产生学习和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兴趣。待家长们发言完毕,教师再有的放矢的发表意见,表明观点,介绍经验,其效果事半功倍。4.3 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似乎已习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地中来。如“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我的育儿心得”让家长畅所欲言;“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能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

和家长沟通是一个深入、细致的问题,我所了解的只是一些皮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家长园地、半日开放、家访、作品展示、家园联系本和接送环节的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满意和信任,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长的良好评价。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找到家园共育的切入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家园共育点亮心烛、温暖你我。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4

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庭教育;沟通技巧;家园合力

沟通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人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主要途

径,通过沟通,我们能够对彼此的思想以及爱好等进行了解,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家长是幼儿教师教育重要的伙伴,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对达到有效的育人合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就是工作成功的基石。

一、巧妙运用语言,发挥表扬的价值

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谈论的内容无非就是关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所以,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投其所好,这样才能与家长顺利进行沟通。并且在开展沟通活动前,必须对幼儿家长的年龄、职业状况、教育理念乃至家长的近况等做详细调查了解,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对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家长,教师应尽量采取浅显直白的话语和家长沟通,不要用一些深奥晦涩的词语,以免引起家长反感;而对一些性格急躁的家长反映幼儿情况时,应控制好说话的语气、语调,不要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以免在一开始就引起家长焦虑,不利于沟通。

二、丰富沟通方式,达到多效沟通

1.开展家长会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为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应定期组织,积极召开。由于很多幼儿长期在外务工,一般很难有时间来开家长会,因此,可以安排在年初或年底,争取大部分外出工作的家长都能参加。

2.建立班级博客

为了能够让家长及时直观地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幼儿园的表现,班主任可建立班级博客。在博客上,教师经常贴出和更新班级日志,学生的制作、作业、作文、活动照片等,让忙碌的家长,也能有时间、有机会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与进步,分享教育的喜悦。

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形成合力,幼儿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作为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读书,掌握沟通的技巧,在幼儿园与家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洒下一路阳光。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5

关键司:初中音乐 课外活动 沟通策略

一、沟通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沟通观念淡薄

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无沟通或沟而不通,都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延迟、信息失真、信息过滤等造成的沟通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信息源可能是不明确的、不可靠的,”如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课外活动的环节尚不清晰;发送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没有正确领会音乐教师的意图和要求;“发送信息时选错了通道”,例如音乐教师请他人转告,“使得沟通延误,沟通对象没有能够对信息做出信息源所期望的反应等”,例如音乐教师告知了课外活动中需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配合的方面,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另外,沟通双方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也可能很难建立有效地沟通。”

(二)音乐教师沟通三维度水平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水平,在三维度方面的体现有:“沟通的认知维度体现,包括初中音乐教师对沟通的目标的认知、教师沟通时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我监控水平的认知三个方面。”具体说,就是初中音乐教师“自我认知的情况、对沟通对象的认知情况、对课外音乐活动等情境的认知也即对沟通环境的敏感情况、体验对方的体验和感受的水平、在沟通中自我情绪管理的情况、对沟通关系的把握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动力维度的体现,包括音乐教师沟通的自信水平也即沟通动机和沟通焦虑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技能维度的体现,包括非语言技能的运用情况、教师言语技能和倾听技能的使用情况、运用沟通原则情况。”

(三)音乐教师沟通策略实施要素结合不够

从沟通实施过程划分,沟通的要素有:沟通主体、客体、信息、信息通道、文化背景、反馈。在音乐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音乐教师没有充分考虑从以上沟通要素来实施沟通策略,沟通的有的放矢就无从谈起。

二、初中课外音乐活动教师沟通策略

(一)组织信息的策略

1、信息沟通的具体化策略。必要信息可以用Who――与谁沟通,Why――为什么沟通,What――沟通什么,Where――在哪里沟通,When――什么时候沟通,How――如何沟通。”

2.信息沟通的简明化策略。(1)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节约自己和沟通对象的时间,同时也是尊重人的表现。(2)沟通者要善于从沟通对象的角度对思考信息的组织方式。(3)认识到沟通对象在付出时间听取信息后所能获得的实际效用,即不要不需强调为沟通对象做了什么,而要强调沟通对象能获得什么或能做什么。

3.信息沟通的清晰化策略。一应选择精准、具体的语言,避免生僻、难懂的语言;二应使用短句,一句只表达一个意思;三应突出信息重点。四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提高说服力;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在沟通时,尽力提炼、力戒陈述的冗长无味,注意组织语言、概括有用信息。

(二)实施沟通的渠道策略,应化解抵触

1.和善幽默,保证沟通渠道通畅。与人沟通时候,先消除对方的抵触心理,适度适时幽默,心理学中态度 ABC 理论告诉我们:A,态度 B 行为 C 结果,当人们做出行为时,人们的内心态度会与之趋于一致,本来不喜欢的人,一旦做出友善对方的行为时,人们的思想态度上就会渐渐接受对方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效果。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幽默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幽默被 成为“无国籍的亲善大使”,幽默用生动形象、鲜明活泼、委婉含蓄风趣机敏确切的语言,笑声中提出建议或意见,从而使得对方改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认可观点起步,保证沟通渠道通畅。音乐教师无论是和家长还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沟通,记得要从大家认可的观点说起,不知不觉中让沟通对象发现了自己的偏执,并乐意地接受音乐教师的观点和建议。如果要沟通对象同意建议,让他连续说 3 个“是”。“说服对方,让那个对方就范不是赢家,要赢得对方的心才算是高手。”

(三)音乐教师沟通能力的自我培养

1.了解自身沟通优势。音乐教师大多性格开朗、多年师范类各种专业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表现力、非言语沟通表达能力较强。他们往往善于把握语言节奏感而且声音悦耳。多数人是学校文艺活动多面手,学校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能歌善舞的专业特长在文艺表演中担当演员、主持、节目总监导演,不少人还是校际活动的宣传联络员。

2.了解教师职业的沟通局限性。 教师行业特点决定了沟通的相对封闭性。

教学交往方式固定、教学对象单一,局限于师生、师师交往;交往对象年龄阅历相仿。交往对象处于校级内循环与外界交集少;教学交往的依据是国家审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定向、教学方式相对固定。以上客观实际和其他职业的沟通对象多元化、沟通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截然不同。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沟通方法和策略,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3.注重日常的自我培养。沟通无时不用,无处不在。要改善提高沟通的方法很多,日常训练方法天天观察,日日比较,月月提高。(1)用好镜子。提醒自己经常面带微笑,即使电话沟通时,对方也能够感受到。(2)妙用录音录像,观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3)日记感悟。点点滴滴记录下与人沟通的感悟,生动对照。(4)善待周围同事朋友的评价。不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个有亲和力的人。(5)阅读沟通有借鉴意义的书目。如《沟通成就你的一生》《女性与沟通》《沟通秘笈》《我好,你也好――人际沟通分析》。这些书籍深入浅出,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和案例,生动中不发深度,严肃中不乏幽默;读一读想一想,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三、结论

总之,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音乐教师关于课外活动沟通方面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将成为教师沟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对多种沟通策略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蔚红,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3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58—01

家园沟通是家庭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相互合作,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我园十分重视家园沟通与合作,经常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幼儿成长记录册等方式与家长沟通。现谈谈我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家园沟通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幼儿园与家长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幼儿园要尊重家长,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合理的育儿知识和方法,让幼儿能够在系统、一致的家园共育环境下成长。

2.因人而异原则:我园地处陇南市武都城乡结合地区,周围人口密集,文化背景差异明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较多。在特殊的环境下,家长的育儿观念、教养态度、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园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沟通内容和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沟通通畅,又避免产生教育误解。

3.长期性原则: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因此,家园沟通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活动,幼儿园应该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和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使家园沟通常态化,以便双方及时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教育。

4.互动性原则:首先,幼儿园要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沟通提供开放的大环境。其次,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商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让沟通具有互动性。

二、家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有效的沟通,是实现家园合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且有利于家园教育的协调一致。

1.主动沟通,建立信任感和认同感。教师要有主动沟通的意识,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做到语气柔和,话语亲切,要让家长建立认同感,这样家园沟通的渠道才能保持畅通无阻,才能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教育目标。

2.产生共鸣,探寻需求。教师要使家长在教育观念、原则、方法诸方面与自己达成认识上的一致,要让家长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要深挖其兴趣点,从而一同为幼儿的教育出谋划策。还要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通过家园沟通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增加家长间的交流,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幼儿园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育儿知识培训与咨询,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来园活动、亲子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家长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了解并体会幼儿园的教育及幼儿在园的生活。除此之外,针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幼儿园还可提供专家来园、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育儿知识的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帮助家长答疑解惑。还可以在园内醒目的地方放置反映幼儿园概况、教师队伍状况的展板,满足广大家长想了解幼儿园的愿望。另外,还可以帮助家长主动了解教育资讯,了解的形式包括让家长经常翻阅有关的育儿书刊,向教师或有经验者了解育儿知识,收看有关育儿的电视节目和上网查询有关育儿的内容等。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7

科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减轻科任老师自身的工作压力,更能促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科任老师需要掌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让自己的诚心、信心、恒心和耐心成为与家长顺利沟通的基础,将对学生的共同期望作为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争取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一、客观反映学生的情况

科任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家长能及时、正确地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在与家长交谈时,态度要谦虚,语气要平和。家长和科任老师同时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科任老师应该用谦虚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让沟通更顺畅。对于那些在学校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在向其家长反映情况时,千万不能一味只说学生的缺点,更不能对学生的过失“添油加醋”,而应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之后,再向家长委婉地指出学生目前面临的困难和不足。这样,家长更容易接受,也能更好地配合科任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与家长保持同心

学生的家庭环境各有不同,其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也千差万别。作为科任老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与家长保持同心。遇到较难沟通的家长时,我们应坚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要试着用自己的耐心和诚心打动他。科任老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教育,善待学生;同时,应与家长一起分享学生进步的喜悦,一起商量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方法,在教育中做到“心连心”,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三、拿出自己的信心

作为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对于教育学生都是很有经验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还应该让学生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信心。在与家长交谈时,一定要落落大方、信心满满,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专业性,能够放心将孩子交给我们教育,同时也能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吞吞吐吐、含糊其辞只会给家长留下不可信任的坏印象,以致于影响以后的教学工作。信心以实力为基础,科任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积累经验、自主学习、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自己的信心更有底气。

总之,科任老师在与家长交谈时,要讲究沟通的艺术,让家长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合理建议,并且能够尊重和信任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才能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教师;家庭;沟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入学后,他们的全部生活仍然与家庭保持着密切联系,家庭的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和学生接触外,就不可避免地会和学生家长接触,和他们一起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一起商讨提高学生学业的方法等等。教师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相互联系,互通情况。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联系,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积极配合,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沟通中的基石

教师与家长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发挥主动作用,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教育子女。现实告诉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得到百般呵护。许多家长用娇宠代替了关心、放任代替了教育。因此,使得许多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上一时很难适应。面对这种现状,不少家长有所埋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家长们渴望从学校、从教师身上获得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上面临着诸多困难,甚至是阻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组成家庭的成员的数量、权益、工作性质以及组合形式的各异,便构成了多种类型的家庭。比如双职工家庭、父母分居家庭、单亲家庭、三代同堂家庭、个体户家庭、农民家庭等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会有不同类型的家长,也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把塑造学生的工作比喻为雕刻一块大理石,认为有六个雕塑家共同雕着这块大理石,其中主要的两个就是家长和教师。而家长排在第一位。因为学生除了学生生活外,家庭生活是最长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思想教育之外,家长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暂时的,家长却是终身的。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上,完全能反映时代的要求。

现在,教师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联手能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的进步,使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个现实使我们意识到:指导好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因为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且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上理应发挥主导作用。由于教师懂得青少年成长的生理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于家长的交往中英处于主导作用,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同家长建立和保持联系,并通过联系互通情况、协调教育思想,商讨教育方法和步骤,从而充分发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教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阻力,都应当有理由、有信心,满腔热情地致力于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二、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通行证

1、以礼待人 坦诚相待:

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坦诚。这对老师和家长,尤其重要。当教师和家长沟通之时,应有一个坦诚的心态,不保留,不言过其实,不捏造不实之事,将事情的原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知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应建立真诚互信的情怀。互信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基础,展现诚心诚意、抱着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的原则。沟通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沟通时能给与适当的反应,使意见的交流顺畅。礼节周到热情: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怎样,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访时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而家长来访时,我们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在交谈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老师,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都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是对家长的尊重。选择良好时机和家长沟通;在家长太忙或自己抽不出时间接待,都不是合宜的时机。有的教师在与学生发生矛盾而无法解决时,请家长协助,而家长一时抽不出身,而仍然要求家长赶来,结果问题不能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长来访,而自己又没时间接待,把家长晾一边,只会导致家长牢骚满腹。教师应事先有计划,把双方时间安排好,并事先列出具体谈话内容,然后逐条和家长沟通。

2、面带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微笑可以推动地球,微笑可以改变世界,微笑是阳光,微笑是良药,微笑是世界上最廉价而又最有效的滋补品,能让我们青春常驻,永葆活力。一个微笑,仅有几秒,而留下的记忆,终生美好。没有人富,富的对它不需要,也没有人穷,穷得给不出一个微笑有了它,家庭充满幸福;有了它,劳累者疲劳顿消。我们无论是奉献还是得到,最好的礼物都是微笑,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教师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首先,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热情,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让家长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其次,老师说话应幽默风趣,因为这样有利于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像这样的家长就可以让他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通过这个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家教兴趣的想法,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应先向家长说明好的部分,使其心情放松后,再说明不好的部分。此时家长较容易接受教师讲述学生要改善的地方,也比较愿意配合教师来协助其改进。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特别是对我们学校来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家长都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教师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让家长明白他的意见很重要。教师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面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种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很苦恼,也很着急,他们迫切希望从教师那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将会增加家长对你的感激和信任,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

首先要有诚恳的态度,让家长感到自己倍受重视和尊重,进而乐于和教师分享看法、协助老师解决问题。教师应以诚恳的语言和家长交谈,不嬉笑怒骂、不冷嘲热讽,教师面对家长不能居高临下,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我觉得”“我需要您的协助”或是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您认为怎样”“您觉得如何?”“您的想法是?”“您的意见是?”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要有针对性、要专业、要科学实用。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要有建设性、要科学实用。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成绩、个性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听不懂,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一定要对症下药,切实可行,让家长信服。如果我们的建议不科学不合理,在家长心中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积极探索,勤于思考教师工作的艺术十分重要。

四、“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

小学学习阶段是一个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性格形成、开发智慧的重要时期,必须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当然,学生不只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学校任课老师的沟通关系。

一、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

《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都处于未成熟的状态,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打开学生的心门。小学生由于知识面窄,辨别是非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经常容易犯错,但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打击的能力也差,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忧愁和苦恼,耐心地听取他们的心声,关爱学生,用温馨的语言启迪学生。尊重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前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不要存在歧视,而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其次,班主任还应用真心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若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觉得你是真正关爱他的时候,自然就愿意坦露他的内心世界,与你分享他的情感了,到时,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了,而且做班级管理工作时也会将更得心应手。最后,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还必须注重言语的使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比较脆弱,也比较敏感,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合理把握语言的力度,重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轻了,又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做好了以上几点,既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教育,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也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压力等困难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二、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不同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持有的态度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庇护型”“敷衍型”“支持型”。“庇护型”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过错和性格缺陷往往采取辩解、袒护的态度,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对此,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要采取先褒后贬的策略,对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多给予赞赏和肯定,在指出学生过错和不足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避免使用过激性的语言,争取使家长在心理上能够接纳你提出的意见,从而达到谈话的目的。对于“敷衍型”的家长而言,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一切的教育工作都要归学校管了,自己则不闻不问,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意识,并引用一些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启示他们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最终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比较重视,也能积极地配合学校面谈,所以,对这类家长,班主任应多与家长沟通,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要求家长配合监督。

三、班主任如何与任课老师沟通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是小学生在学习中最常接触的人,但两者所担任的角色不同,任课老师偏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则是要处理好班级要务,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但是两者的共同的目标都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班主任只有与任课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及时了解班内同学的真实情况,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和发展。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间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所以,沟通要建立在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平时开班会邀请任课老师共同参与,私下也应与任课老师建立好关系,争取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达成共识,让任课老师辅助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此外,班主任还需善于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一些任课教师可能不注重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往往会在教学中与学生产生矛盾与隔阂,所以,班主任应主动宣传任课老师的一些优点和长处,以及教学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多了解任课老师,对他们产生敬仰,增强任课老师在班级中的威信,同时,还应将学生反映任课老师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问题,都应将问题透明化,把误会解释清楚。班级管理要将任课老师的管理与班主任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隐蔽性的问题,班主任可能不易发现,但依据任课老师的教学经验,可能很快发现,如果任课老师能积极地将这些问题反馈给班主任,将有助于班主任更快速、更全面地掌握班级内的动态,采取正确、适宜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更好地发展。而且,对于班级工作中较复杂的方面,也需要任课老师积极地配合、监督、管理,教师间的紧密合作更能促进和谐、有凝聚力的班级体的形成。

总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狠抓,也需要技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不断总结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班级动态,做好与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间的沟通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合理化的管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使他们以优异的教学成果来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程金凤.如何运用谈话法与学生沟通[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2).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家园共育 信息化管理模式 模式构建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行的家园沟通方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促进家园共育的信息化建设既能够改变家园共育的沟通方式和策略,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又能创新幼儿教育方式,对提高家园共育的意义和幼儿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思想上重视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工作

家长和教师要在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上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参与到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工作中。首先,幼儿园要对教师和家长对待信息化建设的态度和想法有着明确的掌握,要在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意义方面统一认识。其次,要注重应用培训,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全园教师参与计算机自动化办公的培训、多媒体教学手段培训、简单的网页设计和制作培训等,强化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另外,让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起结对互助关系,为家庭教育指导现代化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二、依托网络技术搭建现代家园共育教育平台

依托网络技术搭建家园共育平台是家园共育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的重要内容。创建幼儿园网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且还能够加幼儿园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力度,对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师资情况、教育理念和特色教育等,对幼儿园有着明确的认识。在搭建网站的时候,注重幼儿园网页设计的时候要兼具严肃性和活泼性,既要让家长看到幼儿园办学严谨、科学的一面,也要让家长看到幼儿教育的独特性。一般情况下,网站要开设“教师风采”、“办园理念”、“特色教育”、“成果展示”等栏目,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其次,幼儿园网站作为家园共育的信息交流平台,要开设“特色活动”、“园长信箱”、“家长留言”、“亲子论坛”等相应的版块,将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些特色活动加入到网站中,尤其是一些亲子活动,让没有参与活动的家长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对幼儿活动产生兴趣,通过“园长信箱”栏目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家长留言”家长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者是相关建议,促进家园共育效果的提高。“亲子论坛”是供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就幼儿教育、幼儿生活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沟通交流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的幼儿园虽然建立了网站,但是“园长信箱”、“家长留言”等版块却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教师及时回复家长的提问,并且鼓励家长有意识的利用这个平台,促进幼儿园网站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幼儿园应当将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全方位的提升家园共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强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会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教育教学。

1.基于电子信箱的“一对一”交流活动

目前幼儿家长的年龄大都集中在30岁左右,这个家长群体的特点是比较年轻,而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受现代交流方式的影响比较深,因此传统的电话交流方式已经不太能够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利用电子邮箱与家长进行沟通,不仅能够适应当前家长的信息交流特点要求,而且还具有便捷、明确、不受时间地点控制的优势。通过电子邮件,家长和教师之间能够搭建起“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关系,交流的内容也大都集中在幼儿在家或者是在幼儿园的具体事件上。

2.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即时交流

很多孩子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法亲自接送孩子,但是他们又很想与教师共同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即时通讯工具为这种沟通需求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手机短信功能以及聊天软件等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QQ、微信等即时通讯客户端增强了交流的及时性,例如由于突发状况需要请假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短信、QQ与教师进行交流,家长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网上与教师进行约谈、交流,分享彼此的教育经验。通过交流,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使得每一位家长都能参与到幼儿园教学工作中。

3.开通班级微博促进互动参与

现代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微博具有涉及面广、涵盖内容丰富以及互动性强的特点,进入微博不仅能够浏览相关的内容,而且还可与随时参与话题互动、发表评论、提出意见,是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要工具。例如教师可以将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瞬间拍摄下来,上传到微博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家长的自豪感,而且能够唤醒家长对孩子成长点滴的关注。

四、结束语

家园共育信息化能够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同时家园信息化建设也受到硬件设施和教师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信息化手段来开展家园共育教育,还应当与家园共育栏等其他相关的家园共育方式进行紧密的结合,不断完善和提高家园共育的教学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学军.网络环境下的家园共育――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30.

[2]胡碧霞.试论家园共育的实践模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84-87.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家校沟通;话语辩解;话语变异;话语规则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05-03

在最开放的层面上,“话语”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言语互动以及各种形式的书面文本。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所有的话语都是既陈述事情又做事情,即所有话语都既是表达含义的,又具有力量。通过家校间教师与家长的话语分析,有助于揭示阻碍家校沟通的实质性问题,建构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家校沟通机制。

一、研究方法

为探索影响家校沟通的障碍因素,本研究借助话语分析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以湖南卫视2014年10月31期《一年级》综艺节目中一年级带班班主班陈学冬和一年级学生马皓轩妈妈间的对话为研究对象,试图建构合理的家校沟通机制。基于话语分析的一般阶段,整个研究过程首先确立研究问题,即话语如何在沟通过程中陈述事件的同时展现力量。录音和文件资料的收集来源于2014年10月31期的《一年级》综艺节目的视频录像。转录阶段根据谈话对象的原话呈现出来,详细记录谈话对象的停顿、重音、手势和表情变化等细节。在转录的基础上,对转录的文字按照扎根理论的主要操作程序进行编码、分析并建构理论机制。

二、发现问题

(一)话语辩解的诉求:责任谁承担

话语辩解往往在正常行为存在失误或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境中出现,它承认相关行为在某些方面是不当的,但是又宣称这些行为是由一些外在因素引起的,或是受其影响。当人们说服、谴责或请求别人时,通常不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进行的,而是采用辩解的方式进行。弄清辩解背后的诉求,对于沟通的有效进行显得至关重要。案例中陈学冬与马皓轩妈妈的话语辩解中有这样的记录:

马皓轩妈妈:我觉得从他口里面,为人师表说出来,他就是故意的(再次加重语气),听了心里好不舒服。我现在不愿意跟你讲话(沉默一会)。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小孩有毛病,我跟你说了,小孩也知道,我们也在看书,我们也在反省,也在反思。

陈学冬在回应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话:(情绪激动)我告诉你,全班36个学生,我管马皓轩管得最多。我每一天都在骂他,我每天都在批评他,我心里不难过吗?我为什么给你打电话?我就跟你说,说他的不好(沉默一会)。我如果不想管他我都不说了,而且我感觉你们家长都是特别好相处的,特别能交流的,我跟你说什么你都觉得认同,你觉得会一起努力改变的。

马皓轩妈妈在话语辩解中,通过表面指责陈老师沟通不当的同时,以自身的努力,有对比性地指出为人师表者反复指责小孩的毛病时,也应该付诸相应的行动,而不应该总是把问题往家长身上推。而陈老师回应的过程中也突显了马皓轩带给自己的困难与自身的努力。另外,他强调家长特别能交流的目的在于希望他们认同自身的努力与建议,让家长也付出努力,做出改变。双方的辩解都表现出话语的反身性,即他们双方都希望谈话能够反作用于彼此,并产生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但结果却僵持不下。这种教师和家长的相互辩解,反映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层面上的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责任谁承担?

(二)话语的变异性:真相如何还原

话语分析家认为,相比于广为流传的“实在论的”描述性语言模型――它认为话语是走向行动、观念和具体事件的毫不含糊的通道――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是更具变异性的。[1]话语的变异性是指人们描述相同的事件、行动或观念时,他们的陈述也并非完全一致。比如,针对马皓轩妈妈提出的问题,他主观上应该不是很故意的吧?陈老师的回答是:是,他就是故意的。而孟老师的回答是:小孩子你不能说他故意,从教育的方式来说,他的心不是坏的。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小孩,陈老师和孟老师竟然给出不同的回应。每个人对事件的陈述都是被建构起来的,语言的建构一方面建立在众多的先在的语言素材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建构也暗示着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而且语言的建构者应该具备识别其所建构的语言的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的。话语陈述的变异性对家校沟通提出了挑战:学校向家长陈述孩子的表现时,如何还原事情的真相?

(三)话语态度的逆转:行为导向指向何方

Wicker(1969)指出,态度研究经常发现,人们口头上会这么说,或者是表达某种态度,但他们行动的方式与态度是不一致的。[2]语境在话语态度的改变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语境信息可以提供足以令人完整理解的具体和微妙的陈述组织,而对陈述组织的深入理解,可以明确谈话者的行为导向。

比如,马皓轩妈妈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态度经历了敌对、漠视继而转为争辩、指责,最后则反思、道歉。马皓轩妈妈话语态度的逆转正是因为小花老师转变了之前谈话的陈述组织形式,即转换了针锋相对的谈话语境。小花老师强调了马皓轩妈妈的不易,在情感上给予她支持,同时指出陈老师沟通方式的不当,并证实陈老师在管教马皓轩方面的付出和努力。马皓轩妈妈心情得以平复源于小花老师有力回应了她隐藏的行为指向,即担心陈老师对马皓轩的否定性评价而放弃教育他的紧张心理。前后看似矛盾的话语态度,其实并不矛盾,马皓轩妈妈的话语态度始终都贯穿了一条主线:希望老师不要因为否定性评价而放弃教育马皓轩,而是给予他更多的教育和指导。马皓轩妈妈话语态度的逆转也给家校沟通提出期望:什么样的语境信息能够使双方明确彼此的行为导向,以便做出准确的回应?

(四)话语权的争夺:规则是否必要

人们在谈话中会选择那些能保证自己的理由或主张最大限度地被他人接受的方式来表述自我,由此,某些类型的自我解释就将在某种情况下占据优势。[3]人们在争辩或敌对的谈话中往往期望获得“发言权”,他们希望自己对于事件的解释能够比那些相反意见得到更多的认同,以消除对方对自己得出的不符合自我认同的所谓的“偏见”。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如停顿、重音、特定语词的选择等这样的细微语言特征对于争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4]它们往往成为人们在交谈中获得“话语权”的手段和工具。比如,陈老师和马皓轩妈妈的谈话中,陈老师在谈到自己管教马皓轩的困难和努力时,被马皓轩妈妈打断过四次,而马皓轩妈妈指责陈老师不恰当的沟通方式时被陈老师打断了五次。而且,当双方谈到自己的付出和指责对方的不当行为时,情绪会出现明显的波动,伴随手势、停顿和语调变化等非语言形式的表达,以期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并达到改变对方态度和行为的目的。话语权的争夺立足于自身的观点,力图纠正对方对自己的“偏见”。这类似于“集体的独白”。为冲破这种“集体的独白”,话语权的争夺为家校沟通提出了难题: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定的沟通规则?

三、建议与策略

(一)针对问题,明确分工

正如奥斯丁所说,辩解“能帮助我们穿透行为那看似轻易、明显的晃人人面,而揭开隐藏其后的自然行为之成功机制。”[5]分析辩解的源起,在于人们强调某些不当行为并非其主观原因造成,他们不应该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当人们深陷辩解的话语旋涡时,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真正的问题却被悬置高空。家校沟通过程中,双方应变被动为主动,客观地呈现孩子的问题行为,而不是含沙射影地辩解谁应该是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

(二)敏于观察,反复求证

个体对事件进行陈述性建构的过程中,很难摆脱自身的主观态度,这一方面源于自身先前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另一方面取决于陈述者对素材的筛选,并且能够认识到陈述组织的力量和后果。家校沟通行为的发起,往往源于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组织者和陈述者。如何客观公正、原原本本的还原事件或行为的本源状态,并且预见事件陈述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有效家校沟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基于话语陈述的变异性特征,一方面,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素材;另一方面,教师之间应该勤于沟通,交换彼此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同时,教师也应该与家长互通有无,深入全面地捕捉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

(三)轮流转述,把握指向

话语分析的过程好比“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尾巴,也有人摸到了耳朵,很难完整地呈现整个图像,把握事物的本真。语境信息越充足,话语陈述得越详尽,人们了解的程度也越深入、全面。然而,尽管呈现的信息再详细,沟通双方都会对彼此呈现的信息进程重新组织、筛选和建构。为了消除沟通中的歧义和解决问题,必须确保双方能够尽可能准确把握彼此话语表述的真实含义和行为指向,话语转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和规则。话语转述原则是指,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首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组织陈述,家长在教师陈述完之前不得插话或发表评论,教师陈述完毕,再由家长转述教师刚刚陈述的事件,经过反复的过程,直到双方确认对方完全领会自己的意思,不存在理解偏差时,才可继续讨论。话语转述原则,既给出了足够丰富的语境,又能准确把握彼此的行为指向,有利于保障家校沟通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英]波特,韦斯雷尔著.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肖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50,112,95,73.

[2]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教育评论,2001,(04):24~27.

[3]严桂芬.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8,(20):24~25.

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管理;校长;智慧

新时代的学校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要有超前的人文观念,能够贯彻“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前提下,学校管理工作要有规有矩,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保障教学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对管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为师生员工以及学生家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那么,对于精细管理,校长该有怎样的管理智慧,才能真正胜任这项工作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宽容大度、善于接纳

学校管理中被管理者是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的教师,他们乐于进取,渴望被认可、尊重。因此,作为管理者,除了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以外,还要敢于放开自己的“权力”,实行民主化管理,让广大师生员工,学生家长都能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建设中来。作为校长,还要能够根据个体特点进行激励,使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为集体的发展而服务。

1 民主管理,集中决策

民主。是管理的关键,它能够有效地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民主使得管理工作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把学校管理变成多数人参与的集群化管理。这样,既便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又便于制度的执行。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代表委员会制度两个方面,他们代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利益群体。有效引导与善加利用,可以帮助校长更好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

比如,学校考勤制度,阶段性校园建设整改规划等都可以经广大教师讨论,由教师代表提案讨论制定具体章程,并在公示后执行。另外,家长代表委员会承担了家校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学校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2 知人善用,大巧若拙

作为一个有机体,学校管理也包括方方面面的细节工作。校长不可能“万事躬亲”,要善于识人,敢于用人。《贞观政要》对如何用人这样写道:“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我们并非倡导要把学校当成官场,一位善用人的领导者手下没有弃才,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和启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贤者尽其才”。比如,善于策划统筹的教师,可以让他在教学之余主要负责学校文艺会演或者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主持工作:善于绘画书法的教师,可以让他兼负学校环境的设计和指导工作;善于实践研究的教师可以促其组织课题组,进行校本研究……教师队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只要善于观察,敏锐地发现,用开阔的胸怀引导激励,学校一定会是一个展示舞台。

二、恪守规范。克己奉公

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正是这一“地位”,决定校长在学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支配和决策权力。在校长的管理智慧中,严于律己的操守,克己奉公的品质是校长教育人、感染人并领导人的基本素养,也是校长人格魅力的保障。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即校长是一位先于他人的思想者。校长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能干什么?校长应该干什么?……校长又是一位不遗余力的经营者,学校要讲究投入与产出。资源配置与社会效益。当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后,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真正成为学校的公仆。

学校的基建工作,事关百年大计,不敢有丝毫马虎,分分厘厘都应该为基建添砖加瓦:评优选先是为教育事业培养选拔人才的关键途径,所以每一个名额都应该宁缺毋滥,含金量十足;对教师评价,是肯定教师教学成绩的基本方式,因此要严肃对待。规范、公平、严格,会让学校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

校长的领导力,除行政执行力以外,还包括教育指导力。这是通过对教育特性的认知和研究,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对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和引导,对教育理论的钻研与把握,对教育工作的情感投入体现出来的,这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学校对校长提出的专业要求。渊博的学识,是支撑校长教育指导力的基本条件。

1 韬光养晦,内练修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校长,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自我修养,应该多阅读、多学习。古今中外有很多名家论著,讲述着教育的真谛和管理的智慧。我们读孔孟仁义,读老子淡泊,让志趣在圣贤的熏陶中高雅脱俗;我们读李白潇洒,杜甫忧民,陆游忧国,读曹操豪放,读李清照婉约,让情感在大师的引导下跌宕丰富。在外国著作中,卢梭的自由平等,杜威的学以致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小林宗作的“巴学园”都是教育理念的精华。阅读可以帮助我们陶冶情操。增长自己的见识,并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2 善于学习,前瞻动态

此外,作为一校之长,要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方向,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教育改革动向,适时引导教师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关注国内外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的革新,积极组织观摩学习,促进本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教育。

四、善于沟通,引领文化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教育管理者要善于沟通,意思是要能沟通,会沟通,巧沟通。

1 平易近人,广开言路

沟通不仅是直截了当的对话或者讲述,在和教师或者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校长拿出平等的态度并营造宽松的氛围。值班时,能够主动向大家道一声辛苦。座谈时,亲手给大家倒一杯茶。关心下对方家庭生活或者工作进展。拉近心灵的距离。只有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打开言路,才能真正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2 疏导郁结,巧解矛盾

在工作实践中,校长往往会处理一些繁琐事务。此时的沟通,不应是说服,不应是指责,而应是疏导。曾有一位教师,因为自己的一位学生心理自闭而无计可施,教师怨言满腹。在此情况下,校长先是向该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很耐心地指导教师安排几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他主动交往,最终,教师如释重负,欣然接受了校长的建议。当校长再一次与该教师谈话时,得到的答案是:“那个学生转变很快,他昨天刚送给我一张自己制作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