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

时间:2023-01-23 21:03:46

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范文1

关键词: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原生态保护;宜居性;修旧如旧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62(5)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距三江县城19km,由马安、岩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个自然村落组成,俗称“程阳八寨”。程阳八寨历史悠久,木构建筑极富特色,是南侗群体的典型缩影。由于以往三江地区的侗族一直聚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外来文化很少渗入,因而侗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整个侗族地区仍保持着一种原真、古朴、自然、和谐之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广西的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貌正在被外来文化一点一滴的影响着,某些特色与风俗正在慢慢消失;历史文脉被切断,村寨原本拥有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正在逐步走向汉化,古寨建筑也渐渐呈现着与现代村镇建筑的雷同化。因此如何使原生态的乡土建筑修旧如旧的保持地域性、民族性的同时又具有宜居性便具有了长远的战略意义。

1 侗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

侗族以族姓聚居于村寨,擅长与环境共生存,在依山傍水中巧妙地与当地特有的地形相结合。侗族以其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粗犷随意、潇洒飘逸的木构建筑造型,尤其是以鼓楼与风雨桥为典型的独树一帜的侗族建筑,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侗族村寨的空间形态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单体空间形态的营建,还是群体空间形态的营建,都如生命体一样地有机生长。由于宗族选址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侗族村寨形态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布局形态(图1)。

三江程阳八寨属于多核团聚式布局,其中每个寨子又呈单核团聚式布局。无论布局形态呈现出哪一种趋向,侗族村寨从总体而言,都具有一个共同性:即呈现内聚向心式布局。村寨里的各构成要素,都围绕着代表侗族族姓的鼓楼,形成内聚向心的簇状形态,表现了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面。程阳八个侗寨受到地形地势的约束,各构成要素又采取了具有自由布局特点的向心方式,围绕村寨中心体,形成了顺应地形地势的布局方式。

八寨中最雄伟的建筑当属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侗族村寨特别注重鼓楼在空间上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并在空间上构成向心式的布局形态。鼓楼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从高度与建筑艺术形象上对村寨的空间形态起着统帅的作用。围绕鼓楼而建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楼,而在鼓楼附近的民居更注意从高度与气势上去反衬鼓楼的统帅地位。民居木楼在建造中十分注重与地形灵活巧妙的结合,其通常会顺着等高线呈梯级排列,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在高程上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民居群在空间上的高低错落,再加上民居的寨门、风雨桥、井亭、禾仓等节点的和谐搭配,还有因地制宜的道路系统,这样一来,整个村寨的群体建筑形成一种有中心有规划又不失自然随意的状态(图2)。

因此,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态,无论从平面布局形式上还是竖向空间层次上,都围绕中心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为目标,呈现出具有秩序化的内聚向心形态。

2 侗族村寨原生态保护的意义

民族地方特色浓郁的村寨本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朴实、最率真、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中国本土民族建筑虽然受到儒家礼制精神的影响较大,但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大量引进了自然的因素。三江侗族属于典型的“巢居文化”,如村落的选址都有机地与地形结合,或依山、或傍水地聚集在一起,与自然环境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风景画。侗族人们出于对杉木的崇拜,在建筑建造上一直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全由杉木构筑,鼓楼用材于杉木,取形于杉木,充分体现了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共生。其次,本土民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所独具的生活理念,反映了地方的传统与文化。不同的地方建筑格局、群体组合和单体造型,以及色彩、细部等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往往具有传统的场所精神。这些都产生于民众生活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崇尚,强烈体现了人是乡土建筑的主体的理念。

然而,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频繁,城市在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当代的建筑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的、个性的特色,当我们在为文明的现代形态而骄傲的时候,少数民族建筑却成为一笔远未得到开发就开始消失的文化遗产。如果本土民族建筑彻底消失,这将是中华民族莫大的悲哀与不幸。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这种乡土建筑遗产,充分弘扬这种乡土建筑文化,己经成为现时代每一位建筑设计师以及城市建设者、文化管理者的历史重任,在国际化进程加快中认真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加重。

3 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以及问题

如何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近期,笔者随同广西艺术学院的西南民族传统建筑研究课题人员,对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针对原生态保护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调研得到的结果是古寨的现状忧喜参半,十分令人担忧。程阳八寨当地政府在一些特色建筑保护方面作为尚可,也曾获得了“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如侗族人聚居中的寨门、鼓楼、风雨桥、井亭等。但在一些民居吊脚楼建筑原生态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缮和保护,古宅被空置、被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部分村寨也出现了只有老人和小孩衰败空村的迹象。其中古村寨出现的现代建筑“方盒子”的现象也很突出,这对程阳八寨民族建筑原生态的保护来说,是其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3.1 “方盒子”现象,破坏村落整体风

这些年,侗族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受到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在日益改变,他们向往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开始期望住进砖房,拥有现代的厨具家电。慢慢的,古寨里开始出现了没有规划、没有设计的仿洋房、别墅的“方盒子”建筑。发达地区的村寨实行了新农村改造,渐渐的经过规划达到了整体的统一性,而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来说,缺乏规划和特色的“方盒子”与千百年来形成的和谐民族特色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冲突。在对三江程阳岩寨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一现象尤其严重,砖房随处可见。虽然地方政府对此也曾经提出过要在砖墙外面包上木板的建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政府的指导意见很难得到真正的施行。不少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出现破烂不堪、倾斜坍塌的情况,但是村民一般不会拆缮维修,因为这些是不能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的旧屋子,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就近选址重新建设。由此,木楼、砖楼混搭状况,及其严重的破坏了古寨整体的和谐。另外,随着寨子里小偷的出现、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吊脚楼的建筑形式被族人慢慢的抛弃,家家户户不会再把门敞开了睡觉,而是把吊脚楼包成了严实的“方盒子”。这些没有经过统一组织、规划和设计的 “方盒子”不仅严重破坏了侗族自然村寨特有的建筑特色,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图3、图4)。

3.2 开发规划欠优,村寨经济泛力

由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落后,三江侗族的寨子也比较偏远,里面的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设施匮乏, 无法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早期的民族特色旅游没有系统的规划,到现在都慢慢停滞萧条。而寨子里的年轻人们都选择走出大山,进城打工。我们五、六月份去三江程阳八寨考察时看到空空的寨子里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基本见不到壮年的男人,只是零星地有几个游人走进寨子。虽然当地政府也在大力的开发古寨的旅游业,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完善,寨子整体上还是呈现了一派萧条的现象。年轻的族人们不再留恋身为侗家本身建筑特有的民族特色,也不会思考如何保留侗族的建筑特色,留下空空的寨子去外面寻找更好的、更现代化的生活和未来,随之而来的是空荡荡的寨子和渐渐在丧失其特色和底蕴的侗族文化(图5、图6)。

4 侗寨特色建筑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新建议

21世纪以来,旧城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改造和乡土民族建筑保护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在国家的关注和帮助下,历史文化名城、江南古镇的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成熟。同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在逐步地开展。

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桂林的龙胜梯田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建筑群的开发保护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江程阳八寨如今古老淳朴的民族建筑特色正被现代化城镇的发展所破坏,还没有受到更高文化管理层的重视。

我们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让侗寨在发挥她本身的民族风情的基础上也让居民们跟上现代化的社会步伐,创造出一个宜居的民族特色村寨(图7、图8)。

4.1 在开发中注重原生态保护

程阳八寨历史悠悠,曾获得“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可以说整个大寨都是文物。世界十大壮观桥梁之一的程阳桥,道光年间的平寨鼓楼等,这些文物就应该被完整地、真实地、长久地保存下去,不论是怎样的细小的改造都是不允许的。我们要的是不拆不改,只进行完善和维修,把每一个民居都当文物保护起来,把他们自身携带的历史信息,民族特色永久的传承下去,提高后人的品味和思想,让新旧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每一个民族特色的村寨都应该与它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互依赖、相互衬托,就是周围的一个土坡、一片杉木林、一条小溪都是这个村寨的一种风格,一种个性的环境。程阳八寨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尊重她现有的环境和乡土建筑,那是她们的特色,赖以生存的背景,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布局的规划,建筑的营建要充分遵守古老村寨的建筑规律,保留原生态的特色,维护场所的完整性,维护它与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联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植根于整体原生态的保护,破坏乡土建筑的原生环境也就相当于破坏乡土建筑遗产。

4.2 营造本土民族建筑的宜居性

侗族本身的传统民居其实都是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建造的,具有很大的宜居性。吊脚楼依山而建,防潮防湿,杉木防蛀;鼓楼位于中心地位,一切都围绕着它而建。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传统村寨的生活条件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出现了上述的“方盒子”和“空村”现象。所以及时且合理地维修、整理村寨里的老木屋,营造吊脚楼建筑的宜居性是完全有必要的。在三江程阳八寨的实地考察中发现,木楼的防水和防火是最需要重视的两个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老百姓为了安全,厨房和厕所都采用砖楼。而木制建筑的隔音不好问题也促使了很多村民放弃冬暖夏凉的吊脚楼而住进了“方盒子”。这些都是在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改变原有的道路规划,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造旧屋,保持原有吊脚楼结构的外观条件下,有效的做到防水防火,让村民拥有想要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不失整个寨子的民族特色。同时对一些破环整体规划的空地进行改造,多举办一些民族风俗表演与活动,对鼓楼、戏台等场所的保护和新建,不仅使村落风貌得以延续,而且也迎合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是提高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3 开发中“修旧如旧”的整修措施

保留程阳八寨的原有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方盒子”的出现,让建筑的功能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建筑的外观必须复原。虽然三江政府对此一直在致力保护和改善,很多寨子的建筑都在砖墙外面包了木板,并用木板防旧,但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吊脚楼原本的风貌,很多都是完整的包着木头的“方盒子”。我们首先是要让建筑形式恢复到侗族特有的吊脚楼风格,然后再作出防盗、防火等技术方面的改造。因为传统的侗族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全部用榫卯结构完成。而木结构多年下来就缺乏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经常维修和适当内部固定,保证吊脚楼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同时,屋面、楼板的隔音是木建筑最需要考虑的,当地的经济水平也许不可能使用高科技材料,但是我们也要在保护中通过增加墙体厚度、砖墙包木等手段去解决。另外,内部的排水系统,厨卫应该有个统一的规划,让当地的村民在家里可以过着他们期待的较为现代化的生活。古寨建筑的外观也应该保持原有的侗家特色。这才能使整个村寨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这才是侗族族人们最大的财富。修旧如旧,必然会因为侗家的民俗特色吸引更多的游人,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会使外出的人数减少,使空村慢慢恢复热闹,这些一系列的改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受益的。

5 结语

侗族人民通过建筑物、建造技术以及各种材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居住场所,并以其简洁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当地的老人们其实内心深处深爱着他们传统的建筑和居住方式,正因为这种依恋我们才更加应该使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他们保护原本的村落布局和民族特色而努力。如果当今的建筑规划师能为他们保留原生态本土特色下营造宜居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侗寨的村民们必然会选择传统的吊脚楼民居,因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留下的文脉,是伴随他们生活、成长的建筑和环境。

因此,保护民族村寨的原生态,营造侗家民族特色建筑的宜居性,为传统民居中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高质量的生活,使他们也积极参加到村寨的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为自己创造财富,成为保护古村寨的一种最主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称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亢羽.中华建筑之魂—易学堪舆与建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

[3] 李先奎.干栏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杜珂.侗族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寻译[J].美术大观,2011,(9).

[5] 罗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6] 单霁翔,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公布施行一周年笔谈[J].中国名城,2009,(8).

[7] 刘向华.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2.

原生态保护范文2

    论文摘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保护能够保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保留二者的整体与差异性,保持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保护空间和谐型,延续涵盖性和包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是一种不可以商业化的自然状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护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晏月平,廖炼忠.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转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75-76. 

原生态保护范文3

毕业论文 摘 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原生态民歌”;保护;价值;媒体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continues long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nd the abundance of its inheritance is as vast as seas. But similar to the destinies of many countries whose traditional music is on the verge of doom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music in our country also faces depopulation, because of lack of the necessary protection measures. Some categories of songs, plays and operas with considerable value are already lost. However, how to protect traditional music and make it able to spread and develop smoothly has become the thing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risis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now faces and the concern,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of the ethic music academic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Taking a look at the pleasing phenomenon that the 12th CCTV Young Singers TV Competition in “Primary Folk Songs” method gets a unusually brilliant resul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it is widely popular. Enlightened by this,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new way to protect and continue traditional music. “Primary Folk Songs” and the other related art should be in harmony for the development; If “Primary Folk Songs ”wants to spread effectively, i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arriage of the medium; The ethic music academic can establish the related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publicity. The “Primary Folk Songs” singers must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ies continuously to adapt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Primary Folk Songs”; protection; value; media

原生态保护范文4

[关键词]原生态;图书文献;保护;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55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图书文献“原生态”损毁的原因分析

当前,人类在发展中,已经给予生态环境保护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为此,人类明白,如果要不断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了市场以及全球化的冲击,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也有一些文化遗产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此,人们在不断的创造新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工业文明发展所留下的传统文化遗产。

在社会发展中,图书馆等一些社会机构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保护文化“原生态”的背景之下,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际上,图书文献“原生态”正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遭受这一定的损坏,尤其那些具备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和手稿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给文化保护工作的实施,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导致图书文献“原生态”损坏的重要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人类在发展中,人们在思想方面没有给予图书文献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当前,对图书文献实施保护,主要采用的是临时作战以及阶段性工程施工等办法进行保护,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所投入的精力以及资金都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在后续保存管理方面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导致有很多图书文献严重缺少专门维护工作,这加快了图书文献老化以及损坏的程度,甚至有的时候,导致图书文献出现无法恢复的严重损坏局面。

其次,在保护相关文献方面,由于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并且,保护措施的实施不够到位,保护条件也比较差,缺少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导致很多图书文献被严重的损坏。

最后,由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使用,在采编环节中,并没有对图书文献实施相应的干预性保护措施,例如,加固封面以及书轴等,导致图书文献进入到了被损坏的状态。

2 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的基本对策分析

如今,图书文献“原生态”损坏,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保护图书文献“原生态”已经成为传承和创新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的一些基本对策,确保能够使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实施更加有效。根据当前所拥有的技术设备以及一些条件,对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即:

2.1 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通常,预防性保护措施也被称之为原生性的保护,它主要是将存放的环境控制以及改良,并在改良后,设置一定的防灾安全系统,并且,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照明设施有效的改良,确保能够起到保护图书文献“原生态”的作用。

2.2 采用再生性的保护措施

应用再生性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缩微复制以及扫描复制等处理方式,将原有的濒于损毁的图书文献进行一定的保护与管理,使其逐渐恢复原来面貌。

2.3 应用抢救性的保护措施

在保护图书文献的时候,应用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对破损的图书文献进行一定的修复,减少图书文献出现干燥等现象,应用脆化图书文献等方面的加固措施,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图书文献的整新工作。

2.4 采用干预性保护措施

采用干预性的保护措施,就是在采编书籍的过程中,将图书文献加装硬封,防止出现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封面以及内页受到污染现象的出现。一般情况下,这种保护方法通常都会被一些国外的图书馆使用,在国内的图书馆中很少被使用,更加很少应用在图书的保护方面。

在上述保护图书文献的措施当中,根据这些措施实施的不同情况,能够取得不同的效果。

首先,在预防性保护措施方面。主要针对图书文献藏用的环境,对其进行优化。不管图书文献在哪一书库中存放,都要优化图书文献的环境,确保能够将其保存在健康的状态之下。为此,要改善图书环境,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中保护对与藏书而言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对藏书环境都能够方面做出优化措施的时候,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将防光工作做好,将书库的温度以及湿度调节好,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防止书库受到外界空气的污染,并防止图书被一些有害的生物所侵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图书管理者实施一定的文献保护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保护意识,确保广大读者以及管理者能够将保护文献的工作做好。

其次,在再生性保护措施方面。在实施再生性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将数字化充分的利用起来,做到保护图书文献的真正目的。通常,数字化传递,并不需要将图书文献的原本提供出来,这就减少了广大读者对原图书文献造成破坏的现象的出现。在应用再生性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图书文献具备一定的特性,如果他们被放置在不恰当的环境当中,必然会给图书文献的使用寿命带来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图书文献被放置在特定的、合适的环境当中,其使用寿命会被一定程度延长,从而起到保护图书文献的真正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原生态保护范文5

一、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况 (一)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是亚欧大陆草原延伸于我国境内的东翼,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天然草场面积19.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新西兰的草场面积。境内以其草场类型齐全、动植物种类繁多等特征而成为世界驰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它既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障,又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是我国唯一列合国人文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草原自然保护区。然而,由于多年来对草原的不当利用和多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上世纪7O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草原生态恶化日益明显,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最严重时沙化退化面积一度达到草原总面积的70%。2000年以来,锡盟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全盟范围内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地区生态窘境得到较大缓解。但总体来看,草原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东部地区草场退化沙化压力较大,浑善达克沙地1100余万亩流动半流动沙地亟须治理,西部荒漠化草原牧民转移任务艰巨。 (二)资源储备与开况。 锡盟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境内有近百个含煤盆地,探明及预测煤炭储量2600亿吨,已探明储量1448亿吨,褐煤总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已发现资源储量大于10亿吨煤田26处,其中储量超100亿吨的煤田有5处。铁、铅、锌、铜等金属矿储量也相当可观,境内分布着四条大的金属矿藏带。钨、铋、镉、钾盐、珍珠岩等8种矿储量居内蒙首位,锗矿探明储量1600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70%。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量超过1亿千瓦,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锡盟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本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采用先进技术,合理有序地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成亿吨级的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的电力生产基地、500万吨的煤化工基地和50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为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盟共有各类矿山企业657家,从业人数1.35万人。2010年,全盟煤炭企业17家,超百万吨规模的企业4家,煤炭产量达1.07亿吨。非煤资源方面,得到备案有色金属采选项目8个,日处理矿石能力达3.33万吨。 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一)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从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性来看,如果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不开采资源,那么就不存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但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80%的原材料和95%以上的能源取之于矿产。锡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03年以前,主要以畜牧经济为主体,发展水平在自治区处于落后水平,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贫困的经济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被形象地评价为“端着金碗讨饭”,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富民强盟任务异常艰巨。这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加快资源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愿望。经济转型以来,锡盟始终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建设大项目,以重大项目带动重要基地建设,以重要基地建设带动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在经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问题探究巴毅(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锡林浩特026000)内容摘要: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随着草原地区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强,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日益凸现。如何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做到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值得关注。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绿色信贷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9亿元增加到591.3亿元,年均增速为17%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0∶48∶32演进为10.1∶67.4∶22.5,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三年超过50%,国民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全区第9位分别上升至第6位和第7位。目前,锡盟已被列为全国规划的六大煤电基地、国家七大现代化煤化工产业区蒙东(辽西)基地、振兴东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国家能源局编制的“十二五”能源规划草案,已将锡盟列入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二)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不容忽视。 资源的开发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资源开发出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给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一是破坏草原植被和土壤。不论是煤炭资源的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会占用和破坏大面积的草原,改变草原原有的面貌,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极大的威胁。二是侵占了土地资源,影响矿区牧民的生产生活。矿产资源的开采占用了大量土地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料场及必需的生活设施。还有就是在草原上开采没有正规的公路,当地的厂矿将挖出的矿石、生产的产品销售至内地,车辆在草原上随意行驶和开辟新路,侵占大面积草原,再加上煤炭开采、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排放等,都严重影响牧民的生产生活,极易引发牧民与企业间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三是破坏地下水系,从而影响植被的长势和居民用水。草原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四是易引发地质灾害。资源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土地盐渍、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其中地面塌陷是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并难以治理的主要灾害类型,塌陷造成矿区内地表排水系统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植被退化。五是不利于绿色畜牧业的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成为了实现社会现代化与兼顾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兼顾草原文化保护的最佳途径,同时顺应了产业发展的大的潮流和方向,是草原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而煤炭资源开发引发的污染和破坏,加剧土地面积沙化,使得草群结构恶化、畜群结构变差,畜群数量与草群产量的季节变化序列匹配失衡,与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相违背的。#p#分页标题#e# (三)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利反哺。 在锡盟工业经济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始终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用1%的土地集中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增强反哺“三农三牧”和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保护99%的草原,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2001年至2010年间,全盟累计投入44.4亿元用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完成治理面积2508万亩。全盟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面积减少了43.1%。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推进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和综合开发。其中,神华北电胜利能源公司自2005年入驻,已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近7000万元。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对露天矿排土场、厂区等采用疏干水喷灌进行绿化复垦,治理面积达到364万平方米,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8%,林草覆盖率达到55%。大唐在开发东二号露天矿伊始,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矿山的理念,统筹项目建设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在进度上强调边开采、边复垦,采用“筑坝式”排弃工艺,使排土场提前一年到界,煤田疏干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作业面降尘洒水与生态恢复用水,并建立了灌草型、乔灌型、乔灌草型三种生态复垦绿化模式,已完成660公顷防治范围的生态恢复工程,林草恢复率95.54%,林草覆盖率约30%。 三、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必须明确环保优先,经济发展服务于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明确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把两者有机地协调起来。 (一)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制度 1.提高对资源开发和草原生态协调发展必要性的认识。一是强化对资源环境的“负债”意识。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必须协调资源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寻求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资源开发的途径,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强化对资源环境的责任意识。谁破坏了生态环境,谁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它治理恢复好,这是采矿获益和环境治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产业发展、生产方式转变和人口因素等紧密相关。首先要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要围绕保护生态,突出草原的生态功能,发展现代畜牧业。逐步引导开发草原畜牧业的旅游功能,鼓励牧民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态观光旅游畜牧业,促进收入多元化。二是要在“转入”上下工夫,加强生态恶化区的治理。解决草原生态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出来,坚持保护优先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让草原休养生息。对生态严重恶化的荒漠半荒漠化草原等重点生态治理区,必须走围封禁牧的路子。三是在草原生态脆弱的地区,如草原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和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四是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周边矿区的环境治理。要依法建立“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收益、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要求企业和项目业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做好矿区、建设现场和排地场及取土场的植被复垦绿化工作,认真恢复治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五是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力度,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二)创新思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1.统筹规划,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资源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在全面实施规划中求协调,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要以工业园区和集群建设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引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和最前沿技术,推动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集中度,促进资源综合开发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 2.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树立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思想,把多元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形成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紧紧围绕对锡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技术最新动态,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取得突破,统筹谋划好锡盟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建设。 3.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的服务业,在凝聚人气、提供优良服务等方面下工夫。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蒙元文化特色突出的优势,大力发展草原特色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继续打造“天堂草原———锡林郭勒”旅游品牌,推进“中国马都”锡林郭勒游牧部落、蒙元国际文化与生态草原旅游牧场,使之成为全国闻名的天堂草原旅游景区,实现与京津融合的大旅游圈和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业,根据市场需求,推进星级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建设,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开展绿色信贷 1.加强窗口指导,落实国家各项货币调控政策。一是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引导地区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变被动的禁止信贷为积极有效的环保变革信贷,使信贷在环境保护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大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投入力度,扶持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品”信贷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小额信贷产品和微型金融服务方式,提高农牧民贷款的覆盖面和实际满足率。三是引导金融机构紧密围绕蒙元文化特色,重点加大对锡林郭勒文化园、马文化园区、元上都遗址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入园重点文化企业等的信贷投入,促进我盟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2.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是发挥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并将商业银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控制污染企业信贷风险的有关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二是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且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给予奖励。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大绿色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信贷政策的认知度。四是加强与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国内,帮助商业银行制定环保政策并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手册,用以指导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 3.提高环保意识,推行“绿色信贷”。一是商业银行要提高环保意识,要把可持续发展与银行社会责任作为现代银行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转变以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经营理念,通过采纳“赤道原则”等国际惯例和规则,建立绿色信贷体系。二是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制定动态的信贷支持政策。在资源开发的兴盛期、平稳期和枯竭期制定不同的信贷支持政策,配合政府部门引导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三是明确“绿色环保”的政绩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 4.创新和拓宽融资方式及融资渠道,建立能源投资基金。一是大力培育地方上市公司,努力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利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充分利用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鼓励其直接或间接投资区域交通运输、能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等项目;积极探索利用信托机制在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方面的服务优势,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有效提高民间资本的使用效率。二是通过发行风险资本股份和风险投资受益凭证的方式吸引部分储蓄存款转化为资源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富裕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为发起人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也可发行产业投资基金的证券吸引民间剩余资本,使民间融资有序进入能源行业。

原生态保护范文6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有关原生态民歌的定义观念历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乔建中认为“原生态”这个提法来源于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关注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事情;伍国栋认为,“原生态”音乐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自然态的音乐,没经过专业发展,也没有现代乐器伴奏,纯粹是民间口传心授、集体创作的音乐,对待“原生态”音乐要用一个相对的观念来看;樊祖荫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是与生活不可分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搬到舞台上的民歌,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已失去纯粹“原生态”的意义;①杨民康认为,对民间音乐的“原生态”问题,有必要先适当区分 “原形态”与“原生态”,因为从其含义来说两者概念存在差异。前者是从文化的形态变迁来说,特指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演唱环境是否改变暂不考虑在内;后者则从文化的生态变迁来说,不仅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生存环境也一同发生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所以真正的“原生态”音乐,指的应该是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文化类型。②很明显,以上种种观点承认“原生态”音乐概念的存在,但又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不管是“原生态”的民歌的创作、传承,还是“原生态”的表演环境,都源于民间艺人在音乐创作及表演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原生态”音乐不论从产生环境到表演场合还是在文化语境中的传承等均呈现出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方式,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态”音乐文化。

    二、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关系

    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歌”应指的是那些人们在特定区域内传唱、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并且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提炼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有着密切关系,离开了区域文化语境,原生态民歌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与源泉。

    1.语境与文化语境

    “语境”指语言交际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最先提出语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话语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他把语境分为话语语境(context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三个层次。后人在马林诺斯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发展了语境理论。Claire Kramsh曾着有《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他在书中对文化语境是这样描述的:“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构成了各民族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和推测、思维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沉淀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规范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所以说,语言交际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区域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境,同时也孕育了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繁多,难以计数,音乐舞蹈浩如烟海、异彩纷呈。每逢节日,人们总要盛装打扮,置办酒宴,歌舞欢庆。有的还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式或宗教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在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体现了原生态民歌个性发展的、历史的范畴,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风格色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原生态民歌,产生环境受到侗族区域文化语境影响,运用地方语言进行演唱,其音乐曲调及节奏等都要与语言精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语言方音的音调色彩。这些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思维和审美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以及时代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

    三、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及方法。近年来,受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驱动,许多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方式只有两种,另一种是静态保护,一种是动态传承,但如何有效地真正达到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项阳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多年之后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是旨在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避免在世界政治经济强势一统的前提下文化也趋于一体化的有效举措。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对原生态民歌怎样进行保护与传承,才能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呢?

    1.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更多的是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原生态民歌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音乐,已经失去了现实内涵。如劳动号子,在工业发达的今天,劳动号子已没有其生存空间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号子所具有的功能性、音乐性已不复存在。保护可以分为谱面文字记载和录音录像储存两种方式。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1979年颁布的“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计划”,要求全面抢救、挖掘、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并着手编纂四大《集成》包括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在全国各民族的广大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民俗及语言学专家的努力下,目前,编纂出版任务已基本完成。每部《集成》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各为30卷,四部共120卷,总字数约二亿四千万字,可说是煌煌巨着。四大《集成》的编纂出版,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也为今后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成》的文献价值不仅在于史料性,更在于实用性。其实用性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文献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之用,而且还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难得范本。这些从民间收集记录整理而成的曲目,还具有一个显着功能即能还原到民间中去,让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一代一代的传承。其次,各研究机构、高校等研究者,通过录音录像收集与整理资料、谱面形态记载与开展学术探讨等也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之,不论是《集成》还是录音录像收集资料和谱面形态记载,对原生态民歌保护是具有“实用”的功能作用。不仅在当今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范本,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提供重要文献;还可以为后代保存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对繁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人们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初衷,不是只要书面的曲谱和录音录像的储存,更多的是寄望于“活态”的传承。因为,音响才是音乐艺术的生命,原生态民歌就其本质而言是声音的艺术,没有音响作中介,原生态民歌就无实质的传承意义。

原生态保护范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原则;措施

当前我国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以下就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及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一、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很多,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污染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草原生态呈衰减趋势、非环保产业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人生活在这个地球,地球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家,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首先要进行全民教育,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随着近些年环境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光依靠国家和政策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参与,必须使全社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让人们知道并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从而在生产生活中提高自身约束力,鼓励动员全社会人民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健全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必须从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入手,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有章可循,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部门,避免环境问题出现时互相推诿的现象。各环保部门内部必须每年及时制定全年环保目标、指标任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应急预案等体系文件。加强对各认证主体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组织内审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体系的驾驭能力和体系运行效率。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国家监管地方,地方监管企业和单位、企业单位监管自身,对自己的生产活动负责。

3、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目前一些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而是出现了一种现象,经济发展越快,环境问题越多,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一些人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比作“鱼与熊掌”之间的关系。那是不是真的就不能同时获利,一起发展呢。其实不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对立的,如果处理得当,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首先要明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其次,确立完善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支撑,创新环境管理方式,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4、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是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首先各地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其次做好现有的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继续提升科技含量,降低治污成本,尽快成熟可复制推广的治污技术。再次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从本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确定研究课题,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经费或其他渠道的捐资中,确定一定比例或数额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推动科研成果应用的转化。最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加强环保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5、强化政府职能,增强执法力度。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的职能责任方面分析,政府作为是环境可持续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完善政府职能,将环境整治与紧密结合,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应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环境保护工作与环境管理法规标准等,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结束语: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环境保护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拜燕;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赵素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2

原生态保护范文8

当前,旅游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是关联性很强的民生产业。相关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成为一棵“摇钱树”。但是,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旅游业还是一种绿色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各国各地区争相发展的产业。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黔东南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最大聚居区,也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黔东南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部级、省级、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53处、88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名镇2处、名村3处,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级1项,部级52项68个保护点,省级175项206个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有部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人,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6人。此外,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九侗六侗地区侗族村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统村落225个(占全国、全省总数的14.4%和77.1%)。因此,黔东南被外界授予“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返璞归真的地方”、“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等桂冠。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旧突出,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资源环境的约束依然强化,发展方式还较粗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打造发展升级版的历史契机,以民族村寨为根、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外界对异质文化的消费心理需求,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中实现提质转型。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是民族文化式微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文化拥有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同步小康”中能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二、文化旅游发展时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黔东南就开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开发民俗旅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民族文化正面临淡化消亡的险境。如在民族服饰方面,愿意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自觉学习、懂得制作民族服饰的人更少,现在的年青人几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渐显后继无人之势。在民族歌舞方面,许多地方酒歌不再广泛传唱,情歌不再时兴游方活动,失去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结亲当天男方派一男两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热闹的事,当天全寨人都会来欣赏对歌,可现在年青人不会唱、不愿唱也不愿听了,原来走进新娘家的门、走出新娘家的门以及整夜唱歌的习俗已不再。在民族语言方面也呈逐渐萎缩之势。外出务工是当前乡村民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纷纷外出甚至举家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汉语甚至标准的普通话等等。民族文化保护的保护传承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这是因全球化、工业化浪潮所带来的标准化、有序化,对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对自由化、无序化的农耕文化带来巨大冲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日渐凸显。此外,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也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原因表现如下。

原因一:资源特征相似与开发中的“重建”问题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洒落在全州境内的广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环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广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锦屏、天柱、剑河、三穗等县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从江、雷山、丹寨、剑河等县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区域内同一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这对打造极具个性特色的景区景点带来巨大难题。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程中,有时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区景点,不仅导致旅游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还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原因二:重资源开发与创新不足的问题当前,黔东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部分还处于把旅游资源直接当作旅游产品来打包和兜售。在开发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当做发展旅游的唯一“资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出现旅游至上、唯利是图的倾向。为迎合和满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复制、篡改、伪造文化。侧重于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硬建设”,侧重打造“农家乐”,千方百计地向游客提供具有农村风味的吃喝玩乐的设施招徕游客,以尽快赚取利润,而在“文化”两字上下工夫还不足,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还不够,对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三、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的建议

建议一: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理念一是结合地区实际,明确发展定位。结合黔东南、立足贵州、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秉承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将黔东南文化旅游放在全省、全国、全球价值琏的布局中来谋划,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作为全州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培育、打造。二是坚持生产性活态保护。敢于在市场化进程中保护文化,既要藏艺于民,更要载艺于旅、显艺于市,让文化与市场对接,激发文化主体的动力,让反映民族根与魂的文化能够传承后世,让原生态文化环境得到滋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三是突出苗、侗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以苗、侗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让外界更多了解、更多深入、更多享受原生态文化魅力、体验浓郁民俗风情,不断把文化旅游业做特、做新、做精、做大、做强。四是以当地民众为根本。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以传承人和当地群众为根本,关注传承人命运,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保留文化主体人,激发众人参与,由个人传承变为群体传承,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文化自觉。

建议二: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三个”集群一是打造环雷公山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集群。以雷山、雷公山和苗岭为中心,包括雷山、榕江、台江、剑河、丹寨等县的典型苗族村寨,积极推进蝴蝶园、亚热带鸟园、红豆杉植物园、苗药植物园和中国苗族文化体验中心等产品项目的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区。二是打造黎从榕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集群。重点打造肇兴侗寨旅游区、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区、小黄等侗文化产业园、岜沙苗寨景区建设、三宝侗寨侗文化旅游区、五榕山城市主题公园及旅游休闲度假区、八舟河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区。三是打造舞阳河流域原生态自然文化旅游集群。以舞阳河和镇远古城为核心,包括报京侗寨、杉木河、云台山、黄平革家寨、飞云崖、旧州、剑河温泉、谷陇苗寨等,打造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原生态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四、结语

原生态保护范文9

讲话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通常指重要会议上领导的发言稿件。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同志们:

刚才,旗政府副旗长同志宣读了《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旗政府与各苏木镇签订了责任状,盟农牧业局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请各地、各部门按照方案、责任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落实好草原生态奖补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前一段工作回顾

今年盟里落实草原奖补工作会议结束后,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专门听取了业务部门的汇报,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旗里统一部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旗里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书记、纪检书记、副旗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草原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办公室,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精心安排部署。为确保奖补政策的落实,旗委、政府成立了以旗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带队的调研组,按照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分类,对14个苏木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上报草原奖补政策有关数据和措施的通知》和《草原奖补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从落实政策的基础数据搜集、方案制定细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都能够按要求组织上报材料,为全面落实奖补政策赢得了主动,奠定了基础。三是讨论制定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旗《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方案已经获得区盟审核批复。各地也都能够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着手制定本地区的落实补奖政策的方案。四是落实工作经费。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旗里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专项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是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和资金切实发挥效益,按照盟委、行署要求,在盟农牧业局的指导下,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乌兰毛都苏木勿布林嘎查等五个嘎查村进行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试点工作。截止目前,试点工作已结束,没有接到任何反馈,群众对试点工作比较满意。可以说试点工作是比较成功的。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出了大量符合全旗实际的操作方法和措施,为全旗推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总体上看,全旗落实草原补奖工作着手早、行动快、基础工作扎实,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落实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来抓,政策研究不透,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有些地区不能及时上报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二是各地开展不平衡。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有些地区草原勘界确权等基础性工作完成的较好,比较扎实,但也有个别地区还没有真正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奖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草原生态补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奖补资金每年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等8个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主要包括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综合补贴、牧草良种补贴、草原管护员补贴和生态移民安置等。这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原生态奖补工作涉及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旗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能否顺利实施是对各地各部门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为此,全旗上下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全面完成草原生态奖补各项工作,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政策,严格程序,切实做好草原生态补奖工作

为确保草原生态奖补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围绕一个核心,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一)围绕一个核心

即:围绕“草原生态奖补到户”这个核心,依法明确草原所有权,落实草原经营权,保障承包者经营草地的合法收益权;严格按照落实到户的草原到户面积,分类、分标准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履行草畜平衡与禁牧措施。通过草原生态奖补工作的落实,有效提高草原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质量,推进舍饲圈养,切实转变养殖方式,有效促进草原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有效维护生态平衡。

(二)贯穿一条主线

就是:要把“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程序合法、落实到位”要依照方案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开展草原生态奖补工作。草原生态奖补工作各个阶段都必须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开展,严格遵循工作程序,做到依据充分,内业资料规范整齐,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实现一个目标

就是实现农区半农半牧区禁牧和牧区草畜平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草定畜,核定草原载畜量,并在合同内明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牲畜饲养数量,严禁超载过牧。特别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今年的禁牧形势很严峻,要大力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依法打击工作力度,对违反草畜平衡和禁牧相关规定的,严格按照《草原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纠正或处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确保草原奖补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坚持尊重民意,民主决策。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照“一村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必须依法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策,并作好会议记录,使草原生态奖补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切实把好事办好。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统筹兼顾草原生态与农民生活,通过落实补奖政策,把草原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生态安全、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生活改善。

三是坚持明晰责权,奖补到户。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工作是实施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草原“双权一制”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草原奖补政策的顺利启动实施。在确保“双权一制”落实的情况下,明确草原的所有权、承包经营权,明确每户的草原面积、补奖内容、标准及管护责任,根据核查结果将补奖资金兑现到户。同时,把禁牧等措施落实到户。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草原生态奖补政策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旗里已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督查组,开展这项工作。各苏木乡镇(场)是落实草原生态奖补工作的责任主体,嘎查村是主要工作单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旗专项督查组要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督查,纪检、审计部门要对资金管理、政策落实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对组织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展滞后,导致补助资金被抽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限期整改。同时各地要切实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不搞一刀切。各地上报的方案,旗委、政府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把关,对各地上报的方案成熟一个,批复一个,发放一个,确保在今年的12月20日前完成草原奖补发放工作。

五、关于当前农村牧区重点工作

一是项目谋划方面。目前已经进入十一月份,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实行超前谋划,在向上争取项目方面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层面更多的政策倾斜。从前段时间中央的几次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中可以了解到,明年全国农牧林水方面投资额非常大。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打造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2012年国家势必大幅度增加文化领域投入。我旗已整体纳入国贫县范畴。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吃透上级文件精神,规划好、申报好、落实好项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好项目库建设,规划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好项目、大项目,切实推进全旗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转变招商理念,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农牧业产业化方面。从前几天前期重点工作督查情况看,设施农业旗本级和盟级项目完成情况较好,但鄂尔多斯援建任务完成的不好,虽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还是要利用上冻前的一段时间,抢抓工期,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是秋季防火工作。今年的秋季防火工作,旗里已经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今年雨情好,林草茂盛,防火的形势很严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真正把秋季防火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四是动物防疫工作。今年全旗动物防疫工作形势一直比较严峻,布病和炭疽病防控工作压力始终比较大。所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全旗今冬明春的畜牧业安全问题。尤其是布病防控工作,疫点多,人间新发病例居高不下,疫情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我旗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政府巴特尔主席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必须抓好布病防控工作。目前布病的防治不仅是疫病的防控,而且已经上升为民生问题,上升为畜牧业发展问题。所以,各苏木乡镇(场)要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迅速组织开展秋季动物集中防疫工作,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层层分解工作责任,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达标。旗畜牧业局要组织人员对全旗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实施。

五是“三资”清理工作。10月4日,旗委、政府已经召开了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动员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但从农村工作的实际可以看出,还存在一些如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处置随意性大、村民理财小组监督不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三资”清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纪检监察、经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对民生项目、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六是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十二五”期间我旗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是120万亩,每年约需完成24万亩。因此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提前做好明年退耕还林还草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立地条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药则药”的方针组织实施退耕。

七是信访工作。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大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力度,能办到的立刻去办,该解决的马上解决,重点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使信访案件数量下降50%以上。

原生态保护范文10

【关键词】原生态艺术 地域文化 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研究

一、东北原生态艺术田野调查的重大意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化。在我国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汉、满、蒙、回、锡伯、赫哲、鄂伦春等民族。每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以及非凡的魅力个性、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文化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化”。这些活态历史文化符号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继承流传到今天,我们力图用高品质的音像设备和保护性措施手段,将这些严肃的文化符号以真实、亲切的方式近距离呈现,使其不仅可以传播和记录,更寄望赋予其历史文献性。

“东北原生态艺术资源的保护与研究”是一项有计划有规模的研究项目。此项目由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通过田野调查进行记录与整理,是一次东北原生态艺术考古和现状的纪实,展示东北人文精神和深邃凝重的历史过往;通过整合东北原生态资源来逐步完善东北艺术的历史档案,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东北原生态艺术形态风貌是十分复杂的,从具有3万年历史、被称为“蒙古族远古文明活化石”的说唱曲艺——蒙古族英雄史诗,到300年来一直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民间曲艺——东北二人转,无不书写着东北人兴衰变迁的文化记忆。但是大多数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人,甚至不知道那些司空见惯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神调、摇篮曲、满语小调等都曾是远古先民耕种劳作、图腾崇拜甚至神灵祭祀时使用的乐曲。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记载着东北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宝贵的活态历史教科书。

可惜这些聚集先人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的现代生活不再有交集,一些民间技艺以及民族语言濒临失传和灭绝。我们曾因满语歌手宋熙东归乡寻源的纪录片《最后的巴图鲁》而深受触动,一个原创歌手的母语寻根之旅,正是人类寻求故乡与心灵归宿的表达;对萨满音乐文化传播的追溯,正是表达东北黑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对阿尔泰语系萨满祖先文化的敬畏和巡礼。即将消逝的口传满语、当代年轻人的自发传承,以及萨满音乐的地域性根植传播,都是后来我们创作的音乐专题《海东青的歌唱——萨满音乐寻根之旅》的文化关注和情感索引。

近年来,在进行大量田野作业和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基础上,萨满文化研究人员基本勾勒出满族萨满音乐的面貌。实践证明,田野调查和采集记录是目前紧急抢救满语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推而广之,同样适用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那些蕴含着昔日文明图景的东北地区原生态传统艺术。

二、吉林省东北原生态艺术形式存续现状

前郭尔罗斯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也是项目组奔赴采录的第一站。历史上的前郭尔罗斯曾是东胡、夫余、契月、女真、蒙古、满洲等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辽阔疆土。这些“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探路者习射猎、善游牧,并几度挥师南下,铁骑横扫中原,经过繁复的历史变迁,遭受了“北移文化”猛烈的冲击之后,如今放弃了游牧生活。这些走出山林草原的郭尔罗斯人,还能保留下多少祖先的历史文化遗迹呢?

在前郭县查干花镇的牧野田间有这样几位热情、质朴的一线文化工作者,他们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草原萨日朗”的优秀民间艺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力格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朝格柱;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马头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嘎日迪;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阿勇干·散迪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朝鲁蒙;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民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萨仁格日勒。

这几位带着传承人头衔的艺术家都是民间技艺的贯通者,“我们啥都会,乌力格尔、民歌、四胡、马头琴等,6个人3小时1台戏,有时候这边刚唱完歌马上换衣服那边又开始跳舞”,“蒙古族马头琴”项目传承人同时也是草原文化馆副馆长的包·嘎日迪这样告诉我们。他们没有铿锵的誓言和雄壮的口号,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致力于民族文化挖掘整理、继承传播的基层文化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在人们认为史诗说唱已经绝迹于世的时候,研究前郭尔罗斯历史和民俗的学者们惊喜地发现,那长达13万字的长篇英雄史诗《阿勇干·散迪尔》仍在前郭尔罗斯草原得以传唱。20多岁的年轻蒙古族小伙朝鲁蒙,竟然是工作近10年的蒙古史诗说唱艺术家。貌不惊人的他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征服过全国观众。说起无人问津的“英雄史诗”,朝鲁蒙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传承困境:“我没有学生,没人学这个。现在说蒙语的小孩太少了,有也是都上大学啊找工作啊,谁还学这个?”但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朝鲁蒙竟变成一人牵动一项古老技艺生存还是灭绝的“寂寞英雄”。

“太阳只有大碗那么大的时候,班禅额尔德尼还没出生的时候,当喜马拉雅山还是一个小土包的时候……”朝鲁蒙的述说将我们拉到不可知的久远年代。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圣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原始风貌和意识形态。蒙古族英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它出现于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初期的蒙古语形成之初,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古代诸部落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古代蒙古社会生动的生活画卷、历史的百科全书,是当代蒙古艺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而学唱英雄史诗的艺人也同时传承了它神圣的不可侵犯性。

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笃信萨满教,先人相信,演唱英雄史诗是神灵的昭示。在演唱之前,把盛满牛奶的大碗放在蒙古包上,撒灰、扣碗以观察出现在地面上的脚印。这些久远的萨满祭祀仪式歌颂了祖先的丰功伟业,而神灵能够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使旧病康复、狩猎丰顺。眼前的朝鲁蒙如果回到以前的郭尔罗斯,就会变成族人的精神领袖、神与人的联络者、祭司抑或巫师。可是最近的一年里,朝鲁蒙也很少唱起英雄史诗了,他说:“我唱的这些英雄史诗现在的人都听不懂,蒙古人能听懂的也特别少。如果要完整地唱完需要不吃不喝连唱三天。”正是凭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虔诚,这位东北小镇上平凡的蒙古族小伙以惊人的记忆力背诵了9000多行史诗,将鲜活的草原神韵和牧野风情默默地留存下来。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我们原音录制了很多现场采访演唱的珍贵资料。

大自然给予东北人丰厚的馈赠,“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灶里”,茂密的森林、广袤的平原孕育了热情幽默的东北二人转。东北老话说得好,“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的唱腔、说口、扮相、舞蹈样样称绝,它唱的是东北人的高声大嗓、说的是东北人的土话俗语、舞的是东北人熟悉的秧歌步。目前演出市场上流传的保留剧目基本来源于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创作,大都是由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团长金世贵老先生一句句传授的。2012年9月,这些曲目被金老先生重新整理编排,为我国唯一一位荣获两届全国曲艺牡丹奖的国家一级演员闫书平在吉林电视台打造了一场二人转专场演出,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这场演出是全国观众深入了解二人转的契机,为二人转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是对东北民间文艺史的一次立体和详实的梳理。我们有幸录制、缩混了演出的全部曲目,积累了出版级的传统二人转20余首。

三、田野调查的文化角度

“东北生态音乐资源的保护与研究”项目的研究重点是以东北地区濒危艺术的民间艺人为对象,通过声音、视频、文字的记录,多角度全方位地保留下他们真实的艺术生活状态,并进行保护性的加工整理,用真实的声音和画面引发人们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思考。中国当代艺术景观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通过个人的创作和社会实践提出深刻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田野调查不仅是寻找另外的地理视野,更是换一种方式和距离关注艺术,获得更宽广的文化角度,从而对既有的艺术模式进行质疑和转换。

今后的研究目标包括: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东北民族音乐的宗教之源、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产业化等。走入乡村田野和艺人的生活地,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原生态考察,既不拒绝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现代文明,又与所谓的主流世界保持了必要的距离。

做一个匹夫勇者,当代艺术要有切入生活的力量。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都应珍视和热爱生活,保护民族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抓好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马锴.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J].大舞台,2012(4)

原生态保护范文1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十召开以来,突显生态建设与保护日益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方向。在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新巴尔虎左旗(以下简称新左旗)草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核心腹地,现有草原面积2000万亩,占呼伦贝尔大草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4.2万人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生存、发展、保护”是这片草原的中心任务。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特别是在如何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成为政府的首要追求。本文就保护好草原生态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提出几点思考。

一、新左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左旗是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之一,草原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当家产业。1996年新左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历史性地突破百万头(只)大关,达到105.7万头(只),成为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中第一个牲畜过百万的地区。至2000年,这种经济结构仍未有过多的改变,当年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元,畜牧业占61%,工业仅占3%,财政收入167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元,牧民人均纯收入3403元;至2005年,新左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至200.3万头(只),当年地区生产总值8.87亿元,畜牧业占41%,工业仅占6.8%,全口径财政收入3120万元,在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市县区中排在最后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2元,牧民人均纯收入4257元。这两个“五年”发展情况表明,畜牧业确实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由于对畜牧业的过分依赖,不但使草原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制约了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导致新左旗经济在这十年里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低,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落后水平。

进入“十一五”时期,新左旗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并得以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攀升,地区经济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至“十二五”中期的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98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431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50:28.7。

二、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生态保护的难点

传统畜牧业经济曾经是新左旗的主体经济和支柱经济,曾经为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已经不堪重负,应该得以减压及休养生息。根据1990年国家农牧业专家对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理论载畜量评估结果,新左旗草原总载畜量仅为144万头(只)(含牛、马、骆驼、羊)。而2013年统计数据表明,新左旗牲畜存栏数达到137.5万头(只)。就新左旗目前工业发展不足的情况而言,牧民创收的主要渠道就是单一发展畜牧业,而如果超载的牲畜养殖必会带来草场压力,这就与保护草原生态产生了矛盾。

1.新左旗畜牧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牲畜存栏头数达到了理论载畜量边缘,已经没有更多的草原为牧民增收而发展畜牧业。如果牧民继续增收,不改变目前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必将造成草原生态的破坏。

2.国家近些年来不断实施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工程,也在不断减少畜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空间,牧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必将影响牧民的幸福指数。

3.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传统畜牧业的量的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已经无力承担经济社会发展和牧民收入提高的压力,必须对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发展载体来承担这一社会功能。

三、对新左旗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思考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让国民致富奔小康,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国家始终没有忘记,在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十以来,更是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在这种历史环境下,既要保护好草原,又要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为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发展规划。其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新左旗目前的主题。在呼伦贝尔市的发展史上,原市委曹征海书记曾提出“我们需要的是美丽与发展共赢,在科学发展中崛起”。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新左旗具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资源,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以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为主,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从而适度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反哺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生产中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牧民增收。

2.深度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2013年末,呼伦贝尔市政府提出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新左旗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迅速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粗放、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问题,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新左旗草原畜牧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设施化”方向稳步发展,从而尽快实现自治区规划的“8337”发展思路中“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目标。

原生态保护范文12

摘要 原生态民歌艺术是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正趋于多元化。现代传媒技术在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传播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忽略了原生态民歌艺术;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艺术的传播呈现出了一波热潮,这对于原生态民歌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现代传媒 民歌保护 传承 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一 原生态民歌现状

原生态民歌产生于中国久远的农业社会,是一种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与自然环境相依并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民歌具有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即兴性、变异性的本质特征。在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上具有简明和洗练的特性,且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在急剧恶化,我国丰富的原生态民歌正逐渐丧失其生存土壤,大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陷入传承危机,逐步走向消亡。简单说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现代社会条件下受流行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生活、现代时尚成为了年轻一代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侵蚀,此为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又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原生态民歌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在遭受外来文化冲击时,后继乏人成为目前我国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此为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教育内容,此为三;部分地区虽然也在保护当地原生态文化,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将原生态民歌的外延无限扩大,彻底变成了商业化炒作,改变了原生态民歌独具的“原汁原味”的特性,使得原生态民歌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此为四。鉴于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原生态民歌均处于濒临灭亡的边缘,如:现在会唱维吾尔族刀朗木卡姆的人只有十几个;裕固族长篇叙事歌《西至哈至》、《黄黛琛》、《萨拉玛珂》等已无人能用本民族的语言唱全,裕固族古老而极具特色的婚礼仪式也无人能完整地主持下来。

二 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影响

现代传媒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传播声音、图像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其传播载体主要是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音像制品等。虽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由于充分利用了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快的速度向人们清晰地传播各种声音和图像,因此,现代传媒倍受欢迎,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了解各种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如影随形,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现代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保存和进一步宣传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现代传媒所具有的赤裸裸的商业性特征又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造成严重的冲击。

1 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负面效应

原生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创作,长期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如劳动号子是人们在搬运重物时,为了获得集体合作的力量而自然发出的声音,经过演化,成为了现在的一种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传媒中广泛传播的流行歌曲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趋同。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更是充斥在大街小巷,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现代人的生活中流行音乐全方位地涌进,使得音乐的话语权几乎被通俗音乐所垄断,而原生态民歌则一直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逐渐成为奄奄一息、无人继承的遗产。

进入20世纪后,网络成为了现代传媒中最为活跃、覆盖面最广、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传播媒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原生态传承人的生活观念。随着时间的延续,就连原生态土著居民也渐渐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盲目跟风,进而加速了原生态民歌的衰亡。

2 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效应

当今,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已正式步入信息时代。而现代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现代传媒的覆盖力与渗透力是不可估量的。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现代传媒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仅限于一些学者在采风过程中手工记录原生态民歌的谱曲,利用录音机记录下一些少数民族歌手的演唱,以及一些歌曲的演唱背景和歌手现状等信息。如这一时期的杜亚雄与裕固族民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组织的“河曲采访”和“湖南音乐普查”等。

进入21世纪后,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DV视频、手机视频的普及,加上电视、网络、博客成为最为流行的传媒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原生态民歌记录与保存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其文化品位以及音乐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在全社会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原生态民歌的出现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原生态民歌其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过去“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原生态民歌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一些电视台设立了与原生态民歌相关的专栏,如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魅力12》、上海卫视的《海上回音》、广西卫视的《唱山歌》、内蒙古卫视的《音乐部落》等栏目。这其中以中央电视台的影响最为广泛,尤其是在2006年央视第十二届青歌赛上,首次增列原生态唱法,这样,“原生态唱法”与美声、民族、通俗这三种唱法并驾齐驱,标志着原生态民歌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原生态民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作为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道的一档节目,从中走出的原生态歌手不计其数,如云南普米族姑娘茸芭莘娜、民歌王――阿宝、苗族蔓萝花组合、农民歌星――马广福,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原生态民歌的艺术魅力。这些媒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不仅使得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才华得以展示,还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和激励着更多的民间歌手去学习和演唱原生态民歌。

现代传媒技术不仅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提高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效益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收益。一方面,现代传媒让人们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在传播原生态民歌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等。签于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开发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举办了各级别民歌赛、青歌赛等,逐渐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例如:1993年的“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的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2004年山西左权的“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2004年北京海淀“中国十大乡土歌王歌后演唱会”,以及中央电视台2004年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和从2006开始每年一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这些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文化产业,而且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下,这些文化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原生态民歌保护和拉动当地经济效益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级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可持续发展。各级部门在开发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要理性把握民族文化和商业开发的辩证关系,避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原生态民歌资源的外延无限扩大,彻底变成了商业化炒作。应充分认识到开发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不仅能产生新的人文精神与新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市场经济证明:文化同样是一种资本,具有精神和物质二重性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功能。文化中渗透着经济、商品要素,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原生态民族文化合理开发和保护性利用,通过生产文化产品和建设文化产业、提供文化服务来满足广大民众文化需求并谋求社会财富总量增长。

鉴于此,我们的各级职能部门应该连动起来,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积极作用,通过宏观引导,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现代传媒手段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让人们在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同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感,进一步营造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社会氛围。此外,目前我们的传承人员还应进一步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应用现代化的传媒装备传承人队伍,以提高原生态民歌传承和保护的效果。传承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微博等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并快速传播开来。

三 结语

原生态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是穿越数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中华音乐血脉,为了不在我们这一代中断、干涸,我们应竭尽全力来保护她、传承她。很多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保护原生态民歌的重要性,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原生态民歌存在很大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文化趋于多元化。这一切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原生态民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其获得长足的发展。现代传媒技术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双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现代媒介力量进行传播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特性,避免其失去自身特有的精神实质和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而传承则具有开放性。此外,各级管理部门在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注:本文系聊城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0802038。

参考文献:

[1] 王维平:《从原生态民歌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音乐探索》,2008年第1期。

[2] 刘海霞:《客观因素影响下裕固族民歌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社科纵横》,2007年第8期。

[3] 佟玉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9期。

[4] 李真:《关于原生态民歌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 薛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歌海》,2008年第3期。

[6] 胡振邦:《原生态民歌的兴起探微》,《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

[7] 李震:《对原生态民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