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1 15:56:56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3自然段的首句是:“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重庆的张家明老师在《还是把“这一带”改为“这样”好》一文中指出:“这个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问题。”(原文见2014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11期57页)笔者对这一说法不敢苟同,这里摘录原文有关文字浅析,有不对的地方,敬请专家指正。

一、如何理解“这一带”

张老师说:“‘这一带’是一个表示眼前所及范围的词,不能指代桂林所有的山,这应该是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违背的。从下文来看,作者所描绘的正是桂林的山的‘整体之形’,而不是眼前所及的‘这一带的山’的‘部分之貌’。”

笔者认为,“一带”,是名词,不只“表示眼前所及”的小范围,且能表示大的范围。“桂林这一带”,应包括桂林市所辖区、县这一片地方。另举一个更大范围的“一带”,江南一带包括扬州、镇江、南京、无锡、丹阳、上海、苏州、杭州、湖州、绍兴等这一大片地方。作家在“一带”前加了指示代词“这”,表示立足桂林说话。“桂林的山”与“桂林这一带的山”,两个短语文字虽有不同,但意思没有不同,“整体之形”与“部分之貌”之说是没有道理的。第3自然段的首句之所以用“桂林这一带的山”,是为了保持与“漓江这样的水”在结构形式上的基本一致。下文为什么又用“桂林的山……”,这样可避免与上句在用词上的重复。桂林的山奇、秀、险三大特点,不可视为“整体之形”。教学这一段,学生能读懂文字,悟出山的三大特点并知道怎样写,就可以了,切忌分析“跑偏”。

二、不可改为“桂林这样的山”

张老师说:“句子的前一部分提及的是泰山、香山‘形’的特点,与之相对应,后面部分也应该强调其‘形’,可是原文却用表示范围的‘这一带’修饰‘山’,显然与前文不对等。将‘桂林这一带的山’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更为贴切。”

笔者认为,作家用“这一带”,符合桂林附近山多的实际,改为“桂林这样的山”反而不妥。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短语“漓江这样的水”,“漓江”,是水名,“这样”(指示代词),义为“这个样子的”,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个样子的水”,是完全可以的。若改为“桂林这样的山”,“桂林”是市名,不是山名,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个样子的山”,就讲不通了。另举一例:我……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样的山。“独秀峰”,是桂林的一座名山,说“从没看见过独秀峰这个样子的山”,是可以的,与泰山、香山也“对等”,可后面的文字就不能具体描写“群山”了,这也说明用“这一带”是准确的。

三、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

张老师说:“句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作比较,强调桂林的山的‘形’与众不同。”

泰山、香山(两座山)与桂林一带的山(群山),不是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也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更不可能进行相对比较,可见这一句采用的不是对比手法。作家先写“峰峦雄伟的泰山”,又写“红叶似火的香山”,不是在相对比较山的美与丑,而是用泰山、香山之美丽壮观景象来陪衬烘托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与众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在作家的笔下,泰山、香山是次要的事物,桂林一带的山是主要的、要着力描写的事物。

四、这两句形成一种“呼应”吗

张老师说:“将本句改为‘我……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恰好与第2自然段‘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一句在表达形式上形成一种呼应,使全文在表达上更为完美。”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桂林 山水诗词 生态文化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山水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代文人娱情山水、天人合一的生活价值取向。

六朝时期,自然山水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开始发现和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奇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之美与主体审美心灵的契合,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诗人个体生命因此而洋溢着活力与乐趣。

从严格意义上讲,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生态,都处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之中。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对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态学特征和生态学传统,中国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主张“师法自然”、“巧夺天工”的中华艺术就成为一种生态艺术,主张“诗本天成”、“借景抒情”的中华诗词就成为一种生态诗学。

先秦时期,自然美已经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魏晋之际兴起了借自然美色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使作家真正将自己融入自然。

因而,山水诗中充满诗人生命飘泊之感,自然山水成为古代诗人本性复归最安适的栖居之地。宁静的村庄、田园与广袤的山水成为最大的补偿意象,让人们徜徉于一种更完美、更持久的人生追求之中。尽管山水诗的语言、风格有各种变化,但其中所代表的那一份普遍的精神需求,却永远不会消失。

中国古代诗人走向山水,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是一种精神生态与人格生态的自然反映。作为诗人生命安顿的形式,山水诗既包含着痛苦的渴望,又包含着愿望的实现。于是,在山水诗歌中,淡化儒学的实用精神,追求诗歌的纯审美性,超越了社会政治伦理的层面而趋向了自然山水,思想无所顾忌,诗歌以气质为上,以立意为高,以自然为神境,风格不拘于常,形成独特的美学意蕴。

在桂林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山水自然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山与水,天与地,人与物相融一体,构成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生态形式。本文以生态思维的角度来观照桂林山水诗词,将桂林山水诗放置于广泛的生态文化关系中,来体味桂林山水中蕴含着的独特而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

一、桂林山水诗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发现与赞叹,表现为一种自然生态的审美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桂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城市,其所处地域与山水地貌的独特,使它在中国各朝各代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重要性已远超出其城市规模所背负的重任。

地处岭南的桂林也是古代接纳贬官的主要流放地。因此,它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贬谪或曰流放联系在一起。桂林以无与伦比的秀山丽水,吸纳、包容并影响了天下的骚人墨客,同时,来自中原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这座城市,中原文化、楚文化及百越文化的融合,使桂林的魅力日益彰显。而桂林奇特秀美的山水风光也在迁谪诗人的审美启蒙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诗人们自觉审美的吟咏中,桂林山水诗融入广袤而深邃的生态背景以及博大而缜密的文化形态,构成天人一体的境界: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刘克庄《簪带亭》)形象地描绘出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桂林山的特点,勾画出桂林江山环绕,山青水碧,仙境一般的旖旎景象;“多情芙蕖风,袅袅吹鬓霜?”,“清润不立尘,空明满生香”(范成大《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描绘漓江的多情婀娜与温馨明净;“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张孝祥《訾家洲》)尽显雨后訾家洲烟水迷茫,如诗如画的境界。

桂林秀美的山水,让诗人消除了心灵上的俗念,诗人在山水林泉的启示下,自觉追求自然淡雅的美,勾勒出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尘外别有世,几思绝人事。”(刘克庄《栖霞洞》)。“独游不恨无人语,满壑松声可细听。”(刘克庄《千山观》)“分合滩头见訾洲,訾洲烟雨水云秋。空蒙细彀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訾洲烟雨》);“涟漪忽动鱼翻藻,浩荡初开凫嚏萍。终日静观还有得,层层天色一舟横。”(《东渡春澜》)“度水穿林访隐君,七星岩畔鹤成群。”(明•解缙);“日影惊鱼跃,泉声答鸟歌。”(明•张鸣凤);“三峰列作丛,孤阁出其里。溪待燔名烟,烟华日浮紫。”(明•俞安期);“漓江下瞰净如练,水底倒插青芙蓉。红树人家秋瑟瑟,夕阳台榭烟”(清•李秉礼);“惊云势偏,流霞态妍。一壶岚翠苍然,乍家山眼前。”(清•王鹏运);这些诗句中流淌着源自天籁原生态的气息,显现桂林翠绿葱茏,生机洋溢,清新的活力。

桂林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生态意蕴,在历代咏桂林山水诗中得以充分的展示。自然山水融入诗行,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成就永久的魅力。随着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关注,桂林山水的生态之美也在延续着,成为人们思慕的地方。

二、桂林山水诗融入了人们的生命价值方式的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生命价值取向

儒家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主流价值,而道家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超脱的审美态度,它对个体的存在是一种极大解放,因此,这种方式对古代文人、士大夫具有一种很大的诱惑力。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更喜游乐山水。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士人,雅好山水,审美,穷则退隐山林,于自然中倘徉适性,将其政治上“大济天下”的志向,转而以文学形式及其所显示的生活价值来表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宇宙自然观。中国古人认为,自然、宇宙与社会、人伦是一个相契相合,具有普遍联系的世界。中华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存在不能脱离自然,人是与自然并存的独立的主体,人能够通过“效法”自然,像自然一样地永恒、伟大。这既是儒家所谓的“赞天地之化育”,也道家所谓的“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得天地之大美”。这种朴素而独特的自然观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沉底蕴,当我们谈及古代山水诗的价值观念时,不能仅停留在美学的层面上,而应从更为深广的文化语境中去发现其中隐含之义。

山水诗浸润着、体现着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山水成为人类精神追求的归宿与极境,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创造。自然山水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再是“纯自然”,它是互相感通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具备随遇能化的灵妙之力;它与人的心灵,尤其与人的生命的律动相关,于是,人的生命旅程所展现的生活价值,就多了一种音符的跳动,成就一种诗意的境界。山水诗正是这一境界的体现。诗人用乐感的心灵去领悟自然,以俯仰自得的神情来看待空间万象。

建立在“天人合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命脉上,山水诗表现的是诗人独特的欣赏自然的态度。人在自然之中,自处一种圆融和谐、生机勃然的灵慧之境。山水诗同时也是一种“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物我双向建构。不仅有主观的情绪和知性的逻辑介入,也有以景物的自然兴发表现自然之美。因此,山水诗所表现的意与象的统一,情理寓于山水之中,让我们借助山水诗领略山水之妙的时候,也同时在品味中国诗人登山怀远、临水叹逝的文雅风范。

到桂林的文人,因贬谪、为官而至,诗人背井离乡、羁旅行役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飘泊之感,构成了桂林山水诗的一个极重要内涵。在桂林山水诗中,身在异域的感受,飘泊无依的悲凉,实在是诗人创作的心理动力之一。表达这种飘泊的悲态,以异域山水为媒介,抒发了诗人远离故土所感到的生命的无助,抒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以及追寻天地间神韵,享受大自然乐趣,向往安顿之感触。

宋之问从繁华的长安,来到地僻人稀的岭南,从皇帝的宠臣变成迁客,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这一境遇却使宋之问无论精神境界,还是审美意识,都有新的扩展。在歌咏桂林山水中,诗人暂时摆脱了苦闷。“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意随叶尽,愁共柳条新。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道遥楼》)诗中不仅勾勒出了桂林山水江山环绕,春意盈盈的独特景象,更突出了诗人置身其间,心物交契,如醉如痴的感受。徜徉在桂林山水之间,诗人有了人生价值观的一大转折:“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始安秋日》)

范成大在桂林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桂林的山川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桂林山水中不仅得到灵感和诗情。而且得到精神的安慰:“崔徽卷袖瑶姬梦,纵有相逢不是真。”(《鹧鸪天》)展现桂林西湖澄清如碧,绿萍荡漾,似真如幻的迷人景色;“清润不立尘,空明满生香。”(《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温馨明净,一尘不染,人处其间,象堕入梦幻的境界。诗人忘情地沉醉在自然山水中,从自然山水中找到精神的慰籍,忘却在官场遇到的不快之事,“兹游奇绝忘羁宦,惭愧烟中短棹横”(《次韵许季韶通判雪观席上》)。

明代解缙在桂林游山玩水,观赏异地风情,“况是太平边报少,苏桥驿里枕书眠。”表现了他对尔虞我诈的官场反感情绪。逍遥自在,与世无争,便是他在此情此境中的真实思想,他追求的是一种恬静美。

“兼济天下”与“超脱于物外”两种看似对立的人生观,都是古代文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政途失意之时,文人需要找寻一种释放忧郁的方式。而作为多元文化交汇共生产物的桂林山水,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与多样的文化色调相融合的独特魅力,让诗人能够尽情地宣泄内心忧愤与心绪的惆怅。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不仅让文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更从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桂林山水诗词中,无不透露自然山水的美丽,无不渗入着诗人对山水风情的喜爱,表现诗人徜徉山水间的欢愉和意趣。从诗中,我们更能感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妙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中国诗人在自然中捕捉把握诗情,在诗中描绘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寄托其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及其审美情趣,使山水诗蔚为大现。其所绘山水,所写之自然景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价值。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一座美的艺术宝库,诗人游乐于此,欣赏自然山水的美丽奇特的同时,因为,诗人个体经历的不同与审美感受的差异,桂林山水诗中总是带有作者独特的审美发现、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艺术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笔补造化”,不仅给人以审美,而且富含哲理意趣,使天然的桂林山水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达到情景交融,心物契合,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高度和谐统一的境界。

[资助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708LX206);广西水利“十一五”重点科技项目(漓江生态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生活•读者•求知三联书店,1992.6。

[2]肖建华:《中国古典山水诗的文化内涵》,《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3

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节,是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感知。从知识层面说,也是对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流水侵蚀作用”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流水溶蚀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系统了解。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强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解读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为案例,是因为该地貌的形成机制完全涉及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教材按照从基本原理到典型案例的思路,主要介绍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及其成因两部分内容。

“认识喀斯特地貌”。由四段正文和一个知识窗组成,主要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和喀斯特地貌的分类。第一段介绍地理术语“喀斯特”。喀斯特(Karst)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字,意为岩石的地方,因近代岩溶地貌的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第二段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见表1),其化学过程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体现含有CO2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难溶的CaCO3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第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HCO3)2 =CaCO3+CO2+H2O,体现溶解在水中的Ca(HCO3)2 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CaCO3 沉淀过程,CaCO3不断积累,形成CaCO3堆积体。溶洞中悬挂于洞顶的锥状堆积体叫石钟乳,由地面向上发展的竹笋状、锥状CaCO3堆积体叫石笋,石钟乳向下发展,石笋向上发展,如果最终上下相连成为一体,则被形象地称为石柱。第三段进一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其它三个条件: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岩石透水性的好差主要取决于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无机酸和生物作用产生的有机酸数量以及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水对石灰岩溶蚀程度的强弱。第四段用文字结合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介绍喀斯特地貌地上形态和地下形态。从图3-3-2可以看出,当石灰岩地块被抬升至一定高度以后,喀斯特地貌发育便逐步深入,发育过程总体可分为A、B、C三个阶段,其中C阶段,喀斯特地貌发育达到典型期和成熟期。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由四段正文和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组成。第一段教材认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极其典型不是偶然的,而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桂林地区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桂林地区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水的溶蚀力强、流动性好。第二段结合桂林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说明石灰岩广布的原因。三、四两段分析桂林的气候、地形、水文和生物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创造的有利条件。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2和图1)。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2所示。

三、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其中的插图为本节内容锦上添花,尤其是开篇的漓江风光、象鼻山等实地拍摄的景观图片,让去过桂林的学生倍感亲切,让没去过的学生心驰神往,深切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相关图表,巧妙设问和引导,按图索骥,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和应用详见表3。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4

一、多媒体可以让语文教学化难为易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纵然详细讲解,口干舌燥,学生仍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由于其优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增强内容的形象性。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巨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以上这两段的内容主要说了桂林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山的特点是奇、秀、险。可是学生从字面知道,却体会不到。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桂林美丽景色,使人尽收眼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出了桂林的山水。多媒体弥补了语文课堂中的不足,学生也茅塞顿开,也理解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充分领略了桂林美丽的风景,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是以两条线索去双龙洞的,一条是明线,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另一条是暗线,以溪流为线索的。这也是语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课文中很难找出两条线索。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能把作者“迎”着溪流而上的画面清晰地欣赏一遍,学生就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另一条暗线了。让学生反复地欣赏,既提高了学生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朗读情感

读流利、读懂是一般的读书方式。朗读则是有声化、情感、激趣,引起共鸣的一种读书方式。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朗读入境。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单调的文字直接变为悦耳的声音,形象的视频等,使学生能够很快地领悟文章的意境、作者情感,从而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牧场之国》一文,在多媒体的教学中展示荷兰的风景,让学生亲眼领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学生置身于荷兰。绿的草地、美丽的郁金香、大的风车、成群的牛羊、弯弯的运河,让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认识荷兰,在娓娓动听的朗读声中了解荷兰。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动情,以境引情,朗读的兴趣会随之而生。此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以及优美的句、段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朗读,提高诵读能力。

三、多媒体可以推动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潜能开发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语文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多媒体走入语文的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在语文的教学中,让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生积极思维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古诗词的语言凝练、传神,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其中留有很多让人遐思的空间。学习古诗词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四时田园杂兴》第一、二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配上一段曲调,节奏轻快。让学生聆听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再让学生口头描述,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说“即使不懂耕种、织布的孩子,也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呢?”这样,边通过观察、想象,诗情画意了然于胸,可见,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么丰富。

总之,多媒体为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今天,多媒体在语文的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作者:关会娟单位: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许庄小学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5

一、精心设计,实现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在对文本解读的“人”与“出”中得到提升。“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相融。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求其意,自索其旨,与文本息息相通。目前,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大部分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播放有关桂林的风景纪实录像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学生看着绿水群山,听着潺潺的水声和讲解员的动听介绍,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与形象,学得就会趣味盎然。善于绘画的同学通过简笔画来体现桂林山水的美;写字好的同学通过板书来反映桂林山水的美;喜欢朗读的同学通过朗读其中的一段(句)话来展示桂林山水的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通过“当小导游”,来赞美桂林山水的美;在这里,教师把原来要由老师讲解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问形式多样、自主生动的交流活动,有优美的图画、精心的板书、饱含感情的朗诵、抑扬顿挫的演讲;在这里,学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同时也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的互动。

二、讲究对话策略,获取精神交流

阅读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独白,没有师生的对话。对话教学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宽松的交流互动来达到学生的发展。它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师生对话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向导,以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谈话。教师的目标是: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提醒学生注意文本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参与阅读,以自己的理解,特别是人生阅历等学生尚不具备的储存,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在师生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碰撞中,在双方认知世界的融合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沟通合作。实现生生对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老师,要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要善于把学生之间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或组织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我在教学小学《走向生活》时,采取了向学生明确阅读要求,让学生每四人为一组,“阅读提示”:1.采访前我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采访时我提出了一个自以为别具一格的问题是什么?3.通过采访我受到什么启发?学了课文,我能感受到什么?选择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四人讨论,每人的机会要相等,都要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这样从独立思考与操作一小组内对话一组际间的对话,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参与对话,在知识获取的环节上,他们以相互对话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传授。

四、链接生活,与文本对话

文本并非空中楼阁,其实它就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解读生活。学生是活的生命体,有其先期的生活经历,有对生活真切的体验,当这些都成为学生阅读的资源时,学生自然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始,学生通过对家里、学校里真实生活的回忆,体验到“在乎”一词,进而设身处地地为小鱼儿、海妈妈、小男孩等人着想。我们应该学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用他们对生活最初的体验来感受语文,体验语文,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就是交流、沟通、感悟……当孩子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时,语文学习也就成了一种享受。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6

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而语文教学的优势,就是能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体现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中。在读写训练中,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做到“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发于学生肺腑,而布于学生之四肢。”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从字词句入手,在感悟中渗透德育

张志公先生曾经提出:“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段、篇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字词句入手,让学生揣摩与品味教材里的思想感情,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这样描写:“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两句话,看似表达内容相同,但是表达的感情却是一层深入一层,两个“多么”的运用,两次感叹的发出,都突出了1961年泼水节让人难忘的程度,更突出了人们对的热爱。

二、咬文嚼字,在品读中渗透德育

朱熹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有感情地读,进而产生美感,受到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了引读的方法。师陈述:“大娘为了救志愿军战士,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生接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师陈述:“大嫂为了志愿军战士,失去了双腿。”生接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师陈述:“小金花……”生接读:“您说……”通过教师的引读、学生的接读,就把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亲人之间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自然而然地烘托出来。声调一次比一次高,感情一次比一次深。感情越充沛,那么也就越感人,真正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那么你说,还需要我们用干枯的说教去教育孩子吗?

这就是读的作用,在读中表达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陶冶。随着读的加深,情感的加深,学生内心便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情入理,便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渗透德育

情境包括“情”和“境”,入情入境,方能体验深刻,受到感悟。所以,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所规定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悲同喜、同爱同恨,把自己融于课文之中,才是真的入情,真的入境,德育效果才会更好。以《桂林山水》为例,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起始阶段,我先出示祖国的地图,指出桂林在地图的位置,知道了桂林是祖国的一部分,继而通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中“甲”字的讲解,点出了桂林山水在旅游胜地中独特的美,激起学生一游为快的欲望,继而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放映录像,通过假想旅游的方式把学生带进了山明水静的美景之中,配以教师——导游者的身份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这样一开始就渲染气氛,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思想,它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内容而孤立存在,其中就要兼顾方方面面的教育。所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7

1.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字句,即:读通句子。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朗读,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师加强指导,可增强学生的朗读意志,培养自觉朗读的习惯。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丰富优美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师利用教材,指导朗读,对理解语言文字,掌握文字大有益处。学生可在朗读中推敲课文内容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表达思想,抒发情怀。而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是靠语言直接感受和积累。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此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生是记忆力最好的,师指导朗读,甚至熟读成诵,直接感受、积累语言材料,了解表达方式,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抒发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采用识字教学为朗读教学打好基础

要读好课文,先要把字音发准,师利用识字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把四川方言中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h、f不分、轻声调、儿化音等语言难关把握好,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如:从开始接触读课文时,生应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是养成良好习惯。”读书也不例外,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即: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读书能力,把课文读流利便水到渠成。

4.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多样,对学生很厌烦。如可采用:指名读、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喜欢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多种形式,但应注意: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表演形式,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朗读水评,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朗读较差学生,师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即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朗读能力的学生,师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会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

4.朗读教学要发挥想象来拓展美

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受教育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力不高,师除了要鼓励展开大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会文章所表达美的意境。在教学中,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特点,凭借事物特征,根据事情发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想象,提高学生想象意识和审美能力。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狼凶狠狡猾,羊弱小善良,在课文结束时,作者留下悬念给读者,狼向小羊身上扑去,小羊是被吃掉还是获救?学生展开想象:生1:狼扑空,撞死了。生2:猎人恰好赶来救了羊。点评:孩子们对善良的倾向性和对恶的深恶痛绝;对美的追求和善的一面;利用生活中的积累、贮存,加之丰富想象,使美的感受不断加深。

5.朗读中培养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是培养语感的材料。师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还要善于引导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教学《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那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再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朗读。同时思考:①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指导学生读出轻声。②划分出音步,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③确定朗读的重音。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加之配上轻柔的音乐,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评析: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久而久之,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6.朗读教学中引导感受意境美

朗读是创设美好意境的很好形式。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引读、齐读、体会读、自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感悟文中意境美。 如:教学《观潮》时,重点“潮来之时”,①让学生体会读,根据理解有感情地读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 ②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变化等。③模仿观潮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潮来之时“浩浩荡荡”、“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壮观场面。如:教学《桂林山水》中描写桂林的山:A、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巨象、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B、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C、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会栽倒下来。点评:作者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教学,理解句子间的关系,体会出美的韵味。

7.朗读教学在挖掘美中进行美感教育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法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估后进行分层教学,从而达成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优化师生关系,提升合作交流有很大的好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学校教育说到底是学生的教育,其核心在于学生个人。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分而教之”;将教学目标“分而行之”;使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身成长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促进学生素养的不断提升。本文在笔者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分析学情为分层教学设计奠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分层教学,必须对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学情进行甄别,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备每一课前,我们都需要根椐教学内容,以当前学情为基础,针对差异性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学习方式方法,为课堂分层实施做好铺垫。

如在古诗《望洞庭》备课时,教师依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在教学过程上,相对应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读古诗中的生字新词,在理解词意的前提下,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二层次,在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走进作者的精神生活;第三层次,品析诗文,体会诗中透露出的真情实感。以上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班级中学习能力一般、良好、较好的学生,这三个层次就像游戏中的闯关一样,从易到难,如果有学生能力提升较快,也可以开展跨跃式学习,形成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虽有挑战,但更有趣味,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必将提升个人能力水平,促进最优化发展。

捕捉重难点,明确目标导向

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教材,理清所教内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学中如何来突出重难点,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在《桂林山水》一课学习前,教师要根据学情,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本课的重难点,随后再进行分层学习任务的分解。如一位特级教师提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景色之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的方式。依照这样的重难点,他将自己的这节课有机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第二自然段是写桂林的水,而第三自然段是讲桂林的山;第二部分,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学习,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特点,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整个桂林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第三部分,透过课文对桂林山水的特点描写方法,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对重难点的把握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肯定。尤其是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后,更是必须对重难点划分工作特殊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所给出的教学结构、教学层次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分悠兰厶逑担架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来完善,这也是对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考量。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与肯定,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促进与褒奖。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评价,可按差异化的格局,分为基础型评价、拓展型评价、延伸型评价,按照不同语文素养的学生或不同的学段目标施行:延伸型评价对高素养学生,拓展型评价对中等型学生,基础型评价对一般型学生,对于进步型可以跨越式评价。这种多层次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合理,对分层课堂教学效果从各个方位进行反馈,对于课堂中不合理的环节,教师再进行二次整改,促进高效课堂的执行。显然,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推动“分阶段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内容,理应得到重视和肯定。而当前阶段教学环境下,我们还要对现有粗线条的评价加以细化,让其更合理、有效,为教师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更好的把握自身学习进度,提供必要的支持。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个体素养为中心,以学生素质成长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跨出了一大步。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在此大背景下的尝试。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进行难度分段,既是对教学现实的尊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更是以人为本、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1、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

桂林市南北约236公里,东西约189公里,土地总面积27693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 11.6%,其中耕地40.11万公顷,占广西耕地的9.1%。气候适宜,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4℃---20.7℃。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雨量充沛,自古以来就是“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当今,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南经济区和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中却占有一席之地,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桂林市盛产水稻,是广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辣椒、大蒜、柑橘、葡萄等;名优产品主要有白果、沙田柚、罗汉果、荸荠、荔浦芋、月柿等。已发现的矿产40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34种。森林覆盖率高达66%,生态环境较好,有许多珍奇稀有的动植物。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桂林旅游资源特点突出,品位高,科学和美学价值大。“桂林山水”名扬天下,它是世界级的垄断自然资源,是世界上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市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数量多,内容多样,许多文物反映了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具有浓厚的地方地域特色。修建于秦代的灵渠,是我国最古老,最典型的陡闸式水利工程。资源县八角寨有丹霞地貌的各种类型,是国内同类风景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地貌景观。还有世界奇观――龙胜龙脊梯田,“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阳朔兴坪莲花洞108朵状如浮水莲花的岩溶景观。

1.1分布广,规模大,潜力大

作为桂林市旅游资源主体的石灰岩溶地貌区域,北起西安,南运阳朔,东临海洋山,西至架桥岭,面积达742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7%,大小景点星罗棋布。漓江岩溶谷地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20至60公里,构成绵延百里“桂林山水”景观;资源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资江漂流河段长22.5公里,构成“自然山水画廊”。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4.1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8%,此外还有全国罕见的史前文化遗址52处。这些主要旅游景区(点)都有公路通达,可进入性强,各县(区)可分期分批、分片、分线规模开发建设。

1.2 密度大,组合佳

桂林旅游资源以市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密度大,地域组合好。平面层次结构以城镇为中心,由城镇景观、园林景观、郊野景观、村落景观、田园大地景观多层次交织组成,不仅景观单体特征突出,而且景观组合非常丰富,天然和谐地组成风景资源的总体自然美,构成丰富多彩的空间组合。

1.3开发新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桂林市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度开发“三山两洞一条江”龙头旅游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周围各县景区(点),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旅游内容,旅游产品逐渐由单一观光型向度假、观光、民俗风情与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多元综合型转轨。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包括12个县5城区在内,有极大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大桂林旅游圈正在形成。

1.4桂林山水甲天下,生态旅游更迷人

随着世界工业的日益发展,人口增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加剧,人们迫切希望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林区,去消除尘嚣、污浊、紧张所造成的疲劳和烦恼,“走向大自然,享受森林浴”,已是当今的时尚。桂林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了生态旅游首选之地。以甲天下的山水为依托,以桂林市为核心,辐射12个县的生态旅游区,既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共性,又有高、大、雄、险、幽、媚的特色,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国内外旅游客人的青睐。

2、桂林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2.1 生态农业初见端倪

根据我市农业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大多采用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工贸,带动山、水、林、田、路、渠,房的全面建设,并采取配套措施,实行优化的系统调控,使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针对农业生产配置失调,农村能源紧缺等导致生态恶化和严重制约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生态经济思想,建设生态农业。

2.2 森林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桂林市采取措施加强了天然林保护。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种草,天然林禁伐,打击乱捕乱猎,乱砍滥伐,全市森林生态得以恢复和发展,野生动植物数量有所增加。

2.3 城市生态环境有改善

为实现把桂林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和“东方日内瓦”的梦想,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对漓江有污染的工厂和车间实行关、停、并、转、搬迁达70多家,兴建了四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2004年1月13日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

3、改善桂林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对目前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建设目标,予以仔细规划。规划应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来认识,必须综合自然、经济、文化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来指导规划和实践,即以宽广的战略眼光和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做好桂林市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以及人类本身的健康状况都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密切相关,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行为,会对环境状况和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3.2 切实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

首先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上下功夫,其次加大科技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治理石山荒漠化,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湿地。发挥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等方面去提高生产力。因地制宜分层次开发,优化种质,种群结构,改良种植制度,做好养殖结构和生物链的搭配,变劣势为优势,促进生态平衡。

3.3加强生态经济法规和制度建设

发展生态经济,必须有法律和制度方面(含国际法和地方性法规)强有力的支撑,建立和健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可以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确保生态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的治本之策。生态经济建设要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在尊重自然的提前下,考虑人的发展,维护“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才能真正导致人类社会自身的持续发展。

3.4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要促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最重要的基础还在于发展教育事业,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繁荣各类文化事业,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3.5加强宣传教育

在生态经济决策管理部门及居民中普及和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适应生态经济建设的新道德观,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价值观念,从而克服规划、决策,经营及管理行为的短期性、片面性,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生态经济建设。如在工业发展方面就要采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实施清洁生产策略,使桂林市的生态经济建设逐步由掠夺型转向协调型,节约型和循环型经济。

3.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由于生态经济建设道路不是一条简单的,清晰的运行轨道,而是一个复杂、曲折和不断演化的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性生态日趋恶化的背景下,为少走弯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显得重要,桂林市是国际旅游明珠,可以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

[2]戴天兴 《城市环境生态学》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7.

[3]周鸿 《人类生态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

[4]王松霈、徐志辉《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 生态经济1995.6.

[5]迟维韵《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6]赵森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中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年.

[7]高振雯 《恢复漓江流域石山岩溶区生态环境》 桂林、 桂林科技 2001.3.

[8]高振雯 《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南宁、广西林业科学 1999.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10

一、亲和的教态创设愉快的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艺术化的导入和结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例如,在上《色彩与感情》一课时,我从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因穿衣服的颜色而左右她一天情绪的几个生动例子导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

上《标志设计》一课时,正值香港回归之际,我在课前先制作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案,上课开始时即把图案亮出,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导入新课的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又比如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先问学生是否游览过漓江?游览漓江有什么感受?然后放《桂林山水》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人间仙境里。再问:作为桂林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家乡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导入使得学生跃跃欲试,同时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

我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彩风景画――美丽的桂林山水。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画夹去写生,去把桂林这人间仙境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回来对你的亲朋好友说:桂林真的很美,桂林是我们的家乡,爱护要靠大家,桂林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三、在辅导中优化课堂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11

[关键词]景区名称;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88-03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硕士,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桂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就要求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与世界接轨。作为旅游景区景点特征形象概括的景区景点名称,对景区景点的宣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桂林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的水平,不仅直接反映译者能力的高低,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桂林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名称翻译不统一。如“象鼻山”就出现了三种翻译文本,“Elephant Hill”“the Elephant Hill”和“Elephant Trunk Hill”,让国外游客摸不着头脑。二是名称翻译不贴切。如把“世外桃源景区”翻译为“Shangri-La”,没有体现出桂林“世外桃源”的特色。三是名称翻译不规范。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就违背了“通名专名化”翻译规则。

旅游景区景点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划地名,它不仅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因此,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以达到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涉外旅游发展,增强外国游客对桂林的了解和认识,将桂林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是积极树立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桂林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1]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2]

目前,该理论共涉及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即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其中的三大理论对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进行指导。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语境更宽泛的概念。语境仅仅是以使用语言为参照,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而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范围极其广泛。它是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及精神和物质构成的集合体。可以说,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1]

(二)适应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不仅要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要以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说,翻译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1]

(三)“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就是指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语言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选择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文化维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它关注的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交际维转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转换。它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翻译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三维转换”是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译者应如何进行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在桂林景区景点名称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而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是旅游翻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翻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中,需要翻译成英文的汉语专有名词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因此,翻译者在生态翻译环境中,不能只从一个维度进行考量,而是要灵活运用“三维”转换,将“三维”有机结合,综合考虑。

(一)关于“世外桃源”的译法

“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对于该景区名称的翻译共有两种,一是将其翻译为“Shangri-La”;二是将其翻译为“Peach Blossom Land”。

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就只是运用了文化维转换,而没有考虑到交际维转换,因此,此种翻译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把“世外桃源”定义为“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Shangri-La”是指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en)里所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园。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乌托邦”式的幻想乐园。正是由于两者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译者就直接将“世外桃源”译为“Shangri-La”了。但是这种译法在交际维转换层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Shangri-La”有两大所指,一是指在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县,该地是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创作原型;二是指酒店,香格里拉(Shangri-La)是国际连锁酒店的知名品牌。因此,一提到香格里拉,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香格里拉大酒店(Shangri-La)和香格里拉县,而不是“世外桃源”的意思。

将“世外桃源”译为Peach Blossom Land,就是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综合来考虑。此种译法较为贴切,较为妥当。从语言维和交际维转换角度看,在英语中,旅游景区名称也经常用Land这个词来表达“乐园”“乐土”的意思,如美国迪斯尼乐园,就是用Disneyland。因此,用Peach Blossom Land更容易让外国人接受和理解。从文化维角度看,用Peach Blossom Land也能体现出“世外桃源”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落英缤纷、安静祥和的情境。

(二)关于“两江四湖”的译法

“两江四湖”景区是指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笔者发现有关“两江四湖”的译法有“Two Rivers Four Lakes”“Dreams On Water”“Water System in Guilin”以及“Guilin Water System”四种。

“Two Rivers Four Lakes”的译法直接采用了语言维转换,没有表达出“两江四湖”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环城水系内涵。“Dreams On Water”则想表达在游览两江四湖时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景区名称不太适合。“Water System in Guilin”虽然表达出来了“两江四湖”的内在本质,但是违背了在景区名称翻译时应避免使用冠词和介词的要求。因此“Guilin Water System”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译法,既表达了“两江四湖”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景区名称翻译的规范要求。同时,还便于冠名“桂林环城水系”或“两江四湖”的复合名词的英译,如桂林环城水系游――Guilin Water System Tour、桂林环城水系图――Guilin Water System Map、两江四湖问讯处――Guilin Water System Inquiry Office等,既简洁,又达意。

(三)关于“伏波山”的译法

“伏波山”景区是桂林市区的经典景区之一。关于“伏波山”的译法共有两种,一是把“伏波”的意译出来,于是就把“伏波山”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制服波涛的山)或“Wave-Restraining Hill”(抑制波涛的山)。二是把“伏波”直接音译过来,将“伏波山”译为“Fubo Hill”。两种译法均来自伏波山的传说。

伏波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山因有一崖角突出江面,每当春夏涨水时,遏阻了汹涌的波涛,好像驯服了波涛似的,因此取名“伏波山”;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时有一位伏波将军马援,受光武帝的派遣出征交趾,途径桂林屯兵,与敌使谈判于山下,试剑劈石,吓退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的爵号,新息侯祠也叫伏波庙,山因庙而得名。[4]因此,这两种译法都能体现“伏波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根据外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翻译为“Wave-Subduing Hill”更妥当一些。

关于桂林景区景点名称不妥当的翻译还有很多,如把漓江翻译为“Li River”,把“叠彩山”翻译为“Diecai Hill”,把“穿山”翻译为“Tunnel Hill”,把“乐满地度假世界”翻译为“Lemandi Amusement World”等,本文就不再一一分析和论证。只是想通过上述三个例子表明,在翻译景区景点名称时,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综合运用,翻译出最为贴切的景区景点名称。

四、结论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在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旅游景区景点名称可谓包罗万象,很多是独具中国特色、富含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汉语景名,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外宣形象,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景区景点名称翻译由于错误层出不穷,历来被专家所诟病,其翻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们建议,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转换法来指导旅游景区景点翻译,翻译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手段,提高整合适应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8.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9.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12

一、过好朗读关

要进行阅读教学,做好朗读是前提条件。因为朗读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随着学生朗读能力一步步地提高,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就会加深,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在阅读之前,教师应予以适当的指导,包括朗读的节奏、情感等,让学生明白朗读的方向和方法,并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能主动地去发现阅读的趣味,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所感,能有所悟,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享受阅读的乐趣。只有学生在理解了文章情感内涵的前提下,才能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来体现文章的魅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把“有感情地朗读”当成重中之重,不但要读出音韵,而且还要读出意境,读出情味。适当时候,教师可以范读并反复让学生品味,尤其是古诗和散文,更应该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之美。如此引导,使学生品出了文章的意境、道理、感情,不但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丰富,而且也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过好合作关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上课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亲密配合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好像是演员,教师好像是导演,整个学习过程就是演员在导演的引导下进行表演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的讨论时,思维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导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但是在合作时,首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发言较少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合作过程中成功与喜悦。

三、过好想象关

想象力的加强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智力,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获得美感,而且能够丰富阅读的内容,深化阅读的内涵。课本中选入的课文,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对文章内容进行了一些删减。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予以补充写作背景及相关情况,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补充文中相关的情节或空项,必然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小学课本中《桂林山水》一文的文章开头就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来引领全文,随后分开说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那么,桂林的山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仅仅通过课文是没有办法理解透彻的,我首先放录像,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领略桂林山水特点,然后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假如自己到瑰丽的桂林会有怎样的感受;假如自己回来后把美丽的桂林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应该怎样描写,再让他们自己亲自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结合刚才看的录像用心去体会。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深刻的理解。

四、过好自悟关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教学的前提是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的分析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在整个独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把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语言特点进行合理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文章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处,在阅读的过程中得以自悟。如在教《鸟的天堂》的时候,我就设定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那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作者先后两次看“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五、过好质疑关

“学贵有疑”是学习更多知识的前提,只有多疑、会疑,才会有探求新知的动力,然后质疑、探疑,才会获取新的知识。“疑”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做好“质疑”工作,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在教课文《落花生》的时候,有学生就提出:“老师,花生是长在树上还是地里?”“花生到底怎么长成的?”我就鼓励学生课下自己查资料,请教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弄清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文中的知识,也学习了课外的知识,同时还体会了农民种花生的不易。

六、过好辩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