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

时间:2022-07-11 20:39:02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1

2.在这次考试中,就像对待平时月考一样,保持平常心,有一个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最后对盈盈说一句,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3.一年一次的人生大迈步又要到来了,只有迈出这一步人生才算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你一定会比别人走的更远;跑的更快;考得更好。累了要注意休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最后祝你:‘门门功课好成绩。

4.用那些彩贝去编织你是诗吧,用那簇星座去谱写你的歌吧——生活,需要幻想的音符。

5.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参加中考,发挥自己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

6.月寒更觉日暖,分别更恋相聚,在这毕业之时,祝愿你--万事如意,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欢笑快乐地跳吧,世界属于我们!

7.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愿李菁能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百折不挠的勇气,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地勇往直前,直接奔向那光辉的顶峰!

8.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9.最难的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在于最后一道。

10.决定心理的那片天空是否阴霾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唯一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11.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12.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3.正因为孤独,所以更紧密。然后因为紧密,而变的更强。

14.中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

15.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16.九载拼搏,一朝同梦;百日会战,三天定夺。

17.风起云涌,出水蛟龙,独我九班,傲视群雄。

18.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高考中摘取桂冠,努力吧朋友。

19.祝愿天下所有考生开心度过中考。祝福你们旗开得胜,取得美好佳绩。平心对待高考,你们是最棒的!仁慈的上帝会祝福你们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20.中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

21.中考试卷的“前分”若能稳拿,“后分”定不落空。

22.相信自己,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3.同年是运气,同校是缘分,同班是福气,在这三年时光中,同学们都结下深厚的友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岁月中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4.无愧的人生才最美!要相信自己,坦然地去面对每一次考试。妈妈知道,只要从容面对,我聪明的宝贝就会让自己的能量迸发。

25.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失败了就振作精神重来,成功一定会到来!为此,须锲而不舍,须百折不回,须志存高远,须永不言弃!

26.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27.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28.三年的初中生活匆匆而逝,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只要努力,一切都不算迟,不管分数高低,在父母眼中,你一直都是优秀的!加油!

29.亲爱的孩子,你有着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面前条条道路金光灿灿,愿你快快成长起来,去获取你光明的未来。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2

鼓励“不男不女”

此处“不男不女”的概念,并非单纯指不伦不类的中性化装扮,而是指一种不过于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的“双性化教育”。

美国人早在孩子幼儿期便开始鼓励孩子“不男不女”。这种“双性化教育”的设计者认为,教育孩子时,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儿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儿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2000余名少年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儿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儿,往往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均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特别是偏科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少了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也难以自如地应付环境变化。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儿,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儿,都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等科的成绩均较好,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人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也同样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缺点正是绝对化。“单性化教育”的最大受害者还是女孩儿,东西方社会都不例外。许多女孩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成人社会的固有“设置”,最终养成自卑自贱、谨小慎微等某些似乎理所当然属于女性的性格缺陷。受“单性化教育”影响的男孩儿,也可能变得刚愎自用、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

对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如下建议:1.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2.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应顺其自然,不要威逼强迫;3.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切忌过头;4. 注意增加男孩儿女孩儿间的接触机会;5. 不宜区分过细。不少性格或行为的特征,包括独立自主、富有责任心、无私善良等,其实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因此不宜被视为某个性别专有。

鼓励讲“屁笑话”

许多美国家长在婴儿刚刚出生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抱着孩子故意做“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会在体味到身体下落的特别感觉的同时,无师自通地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于是脸上会漾起笑容。

这类游戏在中国也有不少家长喜欢跟孩子玩,比如“捉迷藏”,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敲击”游戏,用汤勺敲击碗碟,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再突然故意将汤勺敲击在自己的头上或小孩儿的头上等。

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一个鬼脸便能逗得他破涕为笑;2周岁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比如会分辨袜子不应套在手上;3周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到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比如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孩子见了便大笑不止;4周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扮演”;待孩子长到5周岁~6周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学绕口令能使他们感到兴致盎然;7周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一些“屁笑话”,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儿,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所以给孩子讲讲“屁笑话”,并不一定就是粗俗,反而值得鼓励。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此时大人们能做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当然是明智之举。

一项美国专家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幽默感还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更讨老师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日子过得更快活;也可促进智商的发育或提高,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

此外,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均需后天培养。

鼓励“不着边际”

美国人普遍认为,一些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他们绝对鼓励孩子幻想,而不会给些条条框框加以限制。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对幼儿的人格成长有如下好处:帮助培养想象力;丰富情感体验;增强交际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增添亲情和友情。

不过美国人又强调,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幻想,从内容到方式上都要有合理的、科学的引导。其中包括:一旦发现孩子的幻想过于荒诞不经,可帮助其分析不合理性,诱导孩子步入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帮助孩子了解幻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确有着巨大区别;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难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等。

此外,成人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优秀童话和故事书,引导他们的幻想方向。读完这些书,家长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去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

鼓励“一心二用”

很多中国家长都会谆谆告诫孩子:“切莫一心二用。”从普遍意义上讲,这有道理。但美国人认为,在某些场合,此说仍可能失之偏颇。

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最近合作研究的一项专题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种~3种事情上,即便是刚刚学步的1岁婴儿,也可一边听从家长指点,一边迈出蹒跚步伐。教孩子们合理分配注意力,可令他们更快融入成人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一样,需要后天培养,婴幼儿时期对其做有意识的培养尤为关键。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3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家长打骂体罚孩子的现象并不鲜见,同样重要的事实是溺爱娇惯孩子也很普遍。而不少家庭则是两者兼有、交替出现:或先是溺爱娇惯,到后来,孩子毛病太多了着急了,又不得不进行体罚和打骂教育。体罚打骂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的,他们坚信老祖宗的遗训:“棍棒之下出孝子”、“拳头打出聪明儿”。但事实呢,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如果不加分析地打,不看场合地骂,会打掉他的自尊心,骂没他的进取心,最聪明的人也会被打蠢的,起码打掉了他的创造力。这不但使孩子心里失去对双亲的感激之情和尊敬,而且培养出来的将是新型的文盲、情盲,也将是教育的悲哀。

二、家庭教育管需有方

只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1. 时间观念强的孩子,学习就会有规律,做事就会更认真

严格规定孩子的吃饭、睡觉、做作业、玩耍的时间,要他们从小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除规定时间外,还要不断地经常加以督促,出门时多问一声,何时回?发现孩子未能及时回家,要及时去找,并及时教育,若孩子违反时间制度,可对其进行训诫教育,要其在某时某地坐上一段时间,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行为。这种训诫,既是一种严厉的处罚,同时又是一种良知教育,而这种良知上的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这样一年一年地下去,这种自学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就会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行动准则,从而使得孩子从小养成做时间的主人。

2. 任务管理

任务安排与完成,不仅可养成孩子勤劳的习惯,还可养成孩子荣誉感与责任心。孩子年纪毕竟不大,不懂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除引导其订计划外,还要对其下达一定的任务,而建立良好的汇报制度是进行任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作为父母,再忙也不要忘了孩子,多抽点时间跟孩子交流听他汇报,比如学校有什么新鲜事啦,学习了什么内容读了哪些书啦,有啥烦心事等等,孩子知道父母在关心他们,就努力达到高标准,准备自己独特的汇报。这也会使孩子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目的。任务完成,达到了目的,孩子心里高兴,得到肯定,自信心和荣誉感,也就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责任心。

三、家庭教育教要得法

作为家长在管理上要细致以外,在教育方法上更要讲究科学性。

用好鼓励,这是教育快车洗涤剂和加油站。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人不是喜欢赞扬鼓励而害怕甚至讨厌批评的。刚诞生的婴儿就已经习惯地听这种赞扬鼓励的话了,直至长大成人,甚至连过去号称最善纳谏的皇帝也不例外:唐太宗可谓最善纳谏之范,但几次险些杀了直谏的魏征。小孩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尽管开始说得五音不全,甚至全不像话;尽管开始走路走得步不成步,但父母总一个劲地说“好”。但孩子恰恰就是在大人们的鼓励与赞扬中学成的。所以更多地使用鼓励的教育方式往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说,当孩子端了一碗汤,不小心碰洒了。这时父母往往冲着孩子喊道:“为什么那么不小心,叫你不要端偏要端,这下好了,全洒了。还不快去拿拖把把地擦干净。”其实你只需说:“嗨,以后做事要小心点,现在把地板收拾干净吧。”或干脆当作未看见一言不发,孩子的内疚也会促使地悄悄打扫干净,一切就解决了。借此机会还想给爱唠叨的父母提出建议。爱唠叨是做父母的通病,家长所以“唠叨”孩子,是怕孩子不懂、不会、记不住,用心是好的,但恰恰又是最无用的教育手段。它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作为父母的你越唠叨,他就越发跟你对着干。因此,建议您不妨试一试,对孩子说话少点斥责,多点鼓励;抓重点,精语言,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言:“当一遍能说清时,请不要说第二遍;当一句话能说清时,请不要用一段话;当一个词能说明白就勿用一句话,这样效果会更好。”

更多地使用鼓励的教育方式或含蓄的评议往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没有任何东西会象鼓励那样能够刺激孩子的主动性,能激发他们去努力进行自我修养。在家庭教育中,鼓励的方式千般万种,除了评议鼓励,常用的还可以投以赞许的目光、微笑,对成绩表示高兴,赠送礼物、母亲脸上表现幸福的神情等。常用鼓励,孩子会渐渐养成控制自己的习惯,进而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显眼处就张挂一句校训:“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鼓励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激发高涨的热情,有助于发展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又加深了家长同孩子的内心联系。前不久,某教育周刊要对历届数十名“高考状元家庭教育调查”显示,这些高考状元就读期间有一惊人相似的之处,就是家庭民主氛围浓厚,父母与子女几近朋友关系,父母几乎都未有打骂孩子的经历,即使孩子有错都是鼓励多于指责,所以鼓励是造就一个孩子的个性仁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善于引导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造就一个有理想的人,是教育所要达到的光辉灿烂而有鼓舞力量的目标,谁了解这种目标,谁的教育就会获得成功。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4

我在小学任教多年了,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深深地爱着孩子们。孩子单纯的心灵震撼着我、感染着我,使我的心更纯净。他们用单纯稚嫩的眼光看着这个世界,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热爱孩子的老师来说,没有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了,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者、领路人,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各有特点,成绩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一些学困生的关爱更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 爱护他,喜欢他,让他们享受阳光

教师面对孩子单纯的心灵,可爱的笑脸,心里洋溢着幸福感,但有时候有的孩子贪玩或者有其他缺点,有时候教师会心头一沉。面对此种情况,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要做到一视同仁,更多地关爱一些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困生成因进行深刻的分析,有的是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在外,让老人帮着照看孩子,老人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养成了随心所欲的思想。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在家里一切顺着孩子,家长心里没有尊师重教的意识。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家长把学知识看成不太重要的事情。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也有一些自身内在因素,学习态度马虎、学习行为懒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针对这些因素,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话,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谈话,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教育。

二 尊重他,激励他,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教师要积极和学困生进行接触,利用闲暇时间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也信任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同学中树立自身形象,让同学们知道他们除了在学习上有困难外,在道德品质和纪律上并不落后。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真正的赏识是无条件的,“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要眼含热泪拥抱他、亲吻他、为他而自豪。”一句话,接受并赏识每一个“学困生”。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他们的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加以赞扬,引导激励他们去争取成功,满足自尊。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郑×的学生,年纪小但是心眼可不少,他经常看老师的脸色行事。上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表现,我了解情况后,找了他多次进行谈话,了解到他是父母离异,在家庭中受到冷落,比较早熟,心里有矛盾。通过多次和他接触,他感到我对他的关心与关注,对我说了很多话,我鼓励他、安慰他,让他把我作为朋友,他很开心,喜欢和我在一起说话,尤其是课间,经常找我说说话。时间长了,他和我无话不谈,我对他的教育就做到了随时随地。他也有了自信心,因为有老师的关注与爱。

三 鼓励他,赞扬他,助他们扬起人生的风帆

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信心与鼓励。学困生虽然能力较差,但是他们也和正常学生一样,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他们也愿意得到赞扬和信任。我们班有一个很瘦的学生,学习一般,遇到难题就退缩。为了鼓励他学习上的信心,我做了一次针对他的学习演练,暗里让一个学生给他讲了一道稍微难的试题,到了上课时,我提问这道题,鼓励他回答,开始他有些羞涩,我就说:“咱们今天看看这位同学的真实能力,这道题他一定能做出来,同学们给他点掌声”,学生们一鼓掌,他来了勇气,顺利地做出了这道题,我因势利导,进行鼓励,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此学习上劲头十足。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学困生更希望得到成功,得到赞许和鼓励,所以教师要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及时鼓励,给予成功的希望。

总之,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呵护每一棵幼苗,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阳光,让他们成为金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出光芒。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5

说实话,要是在以前,关于“如何努力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孩子”这个问题,我是略有反感的。干嘛要投老师所好呢?我们总是建议孩子保持纯真,做真实的自己,难道一上学,竟反倒鼓励孩子刻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了?但自打孩子上学了,我渐渐开始改变了原有的观念。让老师喜欢上自己的孩子,它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果着手,让孩子成为受老师喜爱的好学生呢?

鼓励孩子自己去找老师解决问题

一个家长朋友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新学期开会后,她的孩子发现老师很少叫他回答问题了。孩子很郁闷,跟妈妈谈起来时,妈妈说:你能不能自己去问问老师为什么呢?于是孩子便自己去找老师了,他问:“老师,您现在上课为什么不提问我了呢?”老师感觉有点突然:“因为你总是答得出来,我认为你全会了呢,于是就叫了别人。”孩子听后很开心,说:“那您以后能不能继续叫我回答呢?我喜欢回答问题!”老师也笑了,说:“好的。”于是,这孩子就用这种可爱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上课发言的机会――经历过这次攀谈后,哪个老师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呢?

家长永远不要说老师的坏话

“不要说老师的坏话”,意义十分深远,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家长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孩子听了,一定会在心中降低老师的威信。这么一来,上课时,孩子还会以虔诚的心去聆听吗?毕竟我们不是爱迪生的妈妈,也不是人人都有郑渊洁这样的父亲,我们家长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身心愉快地去上课,尊重老师,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跟着老师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加得深远。

孩子有了进步或闪光点,要及时反馈给老师

这一点尤其针对学习曾有阻力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女儿就曾因为上课爱说话,被老师当众批评过。后来,我感受到自己在鼓励和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上有很多不足,于是开始和孩子一起慢慢摸索重新调整教育方法。渐渐地,女儿改掉了上课爱说话的毛病,学习也刻苦努力了很多。我觉得,应该让老师也感受到女儿的努力和变化,毕竟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动力。所以,我找老师表决心:“我的孩子决心在这学期进入前十五名,她现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以后还请您费心。”老师当时很意外也很激动,当下也对女儿的进步和努力表示鼓励。果不其然,学期末,女儿不但进入了班级前十名,在老师的眼里也成了进步的榜样。可以想像,如果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老师无法抛弃旧成见、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孩子,那对孩子来说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高度决定层次,层次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心境,而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让老师喜欢上孩子,一个“让”字,体现出爱的力量,更是知识和智慧的力量,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家长正确的帮助和指导。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6

多鼓励,多赞扬

一位哲人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不能劈头盖脸地对孩子发火,因为冲动,发火时难免会说出伤及孩子自尊的话。而多鼓励、多赞扬孩子,会让孩子带着坚定的信心不断进步。即使孩子没进步或做得很糟糕,父母也要从中发现孩子的亮点,然后诚恳地赞美孩子。

小强是个6岁的孩子,字写得非常潦草,经常挨老师的批评,所以每次交作业时都非常紧张。一天妈妈过生日,他给妈妈准备了一张生日贺卡,并在贺卡上题写了自己的真心祝愿。当妈妈收到他的贺卡后,高兴地将他搂在怀里,并对他说:“孩子,收到你的贺卡,妈妈真高兴。但贺卡上的字不是你写得最好看的字,妈妈见过你写得更漂亮的字。能再为妈妈写一张生日贺卡吗?”于是孩子一笔一画地为妈妈写了第二张贺卡,字迹工整了许多。妈妈又用惊喜的口吻对孩子说:“我早就说过,我的孩子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你果然没有让妈妈失望。”菝子之后不再胆怯老师给自己批改作业了,因为他相信妈妈的话,他写的字是漂亮的;而他的每次作业,都是他认真投入地完成的。

事实证明,鼓励和表扬是最有效的教育。当孩子犹豫不决,表现出胆怯的时候,只要家长或教师从旁鼓励他们,孩子一定能从不会到试一试,从不坚决的尝试到自然投入。如果不加鼓励,任凭孩子自己去探索,就会拖延成功的时间。

不苛求孩子完美无缺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女儿舒立回忆,她上小学时,有一次珠算只考了40分。老舍先生得知后不但没批评,反而幽默地说:“40分已经够多了,我小时候算术学得不好,还考不到40分呢!”一席话让舒立忍俊不禁,她一直深信父亲的话。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的成绩单,实际上老舍先生儿时的数学成绩非常优秀。

老舍先生教育子女时,没有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势。一些家长“差一点儿都不行”的教育观念,必将阻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能够包容孩子的优点和不足的父母,才会理解孩子,进而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快乐地进步,让孩子在父母的正面教育中成就人生。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不要把孩子当作橡皮泥,你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父母应该鼓励并引导孩子借助他本身的特长和优点迈向成功,让他成为最棒的自己。而不是按照父母个人的意愿改造他、修正他,直到把他弄得面目全非,他也很难取得你想要的成绩。

一次,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去送女儿学钢琴,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而妈妈却逼着她学钢琴,她一点儿都不想学。

听了女儿的话,蔡志忠二话没说,便把车掉头,一路开回了家。女儿倒有点儿担心了,因为妈妈已经交了4000元的学费,要是自己不学,人家不退钱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会不高兴的,她要是埋怨怎么办呢?”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7

现在在中小学校,学生的胆怯心理较为常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胆怯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这是非常正常的,只是胆怯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有的人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胆怯,以至形成“对人恐惧症”,所以应该重视孩子的胆怯体验和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胆怯不当回事,那胆怯将有可能伴随孩子终生。孩子胆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大多数胆怯的孩子都伴有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愿与他人交往,逃避课堂讨论,不主动发言,不愿在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不能单独外出,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应对,说话爱低着头,声音较小,爱脸红,说话办事都爱在别人后面,甚至连笑也不敢先于别人。

除此之外,有时胆怯的孩子也会恃强凌弱,表现出惊人的举动,但在内心深处却是很胆怯的。有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总爱一个人玩电动小汽车,看起来很内向、很文静,可有时与他的同伴却又打又闹,直到他上了小学四年级,他的父母才意识到:孩子实际上很胆怯,他的好强只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

胆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定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障碍 。据调查,有胆怯行为的孩子,其父母本身就存在胆怯情绪,在别人面前说话办事畏畏缩缩。另外,对孩子经常打骂、责备,或夫妻离异,使孩子缺乏依靠,缺乏交流和亲情的抚爱,孩子从小就觉得比别人差,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易形成胆怯自卑的症结。

学校教育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人缘也好,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自信。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备,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敢与他人交往,用一种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重大的生活事件。孩子若体弱多病或受过重大的心理刺激,如受人欺负,被人打骂,被人耻笑,造成自尊心受损,都可能使其变得易于胆怯。

那如何使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呢?

首先,要多给孩子以抚慰。离开母体,孩子就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随之就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识。孩子处在婴儿期间,同样不能忽视其心理的发育。不要过多或过长地与孩子分离,要尽量用母乳喂养,让小孩在母亲的怀抱中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无论这时孩子是否能听懂你的语言,也要多与孩子进行语言、目光、 情感的交流。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要多拥抱他(她)。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成人每天要有四个深情的拥抱,孩子每天要有20个拥抱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其次,要多给孩子以鼓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胆怯的孩子更需要,他们本身就自责,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一本文摘上有这么一段:有一个8 岁的孩子自述胆怯时的感觉:“那感觉自始至终如咒语一般镇住了我。”她的母亲于是鼓励她要有勇气,告诉她:不管什么事,你都能把它干好!当母亲这样鼓励她时,她说:“就像王子来到我身边解除了咒语。”

第三,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勇气和自信。克服孩子的胆怯,要有这样的环境。在孩子面前不要滥用家长权威,尤其是对易胆怯的孩子。家里的事尤其与孩子有关的事,要多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例如,带孩子去公园,要征求孩子意见,如去哪个公园,准备带些什么。使他觉得自己是这次小小旅游的组织者和主人。这样他就会以主人的姿态出现,树立自信心。如果孩子为你做了些什么,你要表示感谢,让孩子觉得在家庭中他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克服孩子的自卑情绪。

第四,要鼓励孩子交朋友。结交朋友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表现,胆怯的孩子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这时家长就应该鼓励他,首先让亲朋好友或比较熟悉的孩子与他一起玩,克服他对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再鼓励他在同学中交朋友。当孩子带朋友到家中时,家长要表现出热情,以增加他的勇气。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8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么一个故事:“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目的地黑人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有不同的成就。”的确,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因为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所以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积极引导孩子,鼓励他们、赏识他们,这是给孩子最好的“加油”方式。

阿瑟・米曾说:“人们往往因为一句鼓励的话而精神振奋、成就大业。”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家长的赏识与激励往往能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能量,更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态度,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父母的赏识就能给孩子树立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这种赏识是一种期待、一种肯定、一种信任、一种暗示、一种激励。

我从不怀疑现在的父母不关爱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都明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使孩子具有上进心、求知欲。但是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明白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当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生气时,盛怒之下的父母往往因为一句话、一个举动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让他们失去自尊与自信。特别是当自己孩子的学习长期处于下游时,部分父母粗暴的教育行为往往导致孩子失去应有的上进心、求知欲。因此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给予更多的正面引导。作为父母应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每一点潜质与禀赋,关注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掘自我、展现自我。让孩子陶醉在成功与喜悦中。只有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健全的人格修养和自信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否则,简单粗暴的教育就有可能糟踏一份智慧,泯灭一种创造,扼杀一个天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教育的智慧。

在教师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这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爱默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成功希望的人,只因为得不到有利的赞赏,竞至失败下来。”所以,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今天,我发现了孩子的优点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就是因为我缺少了发现的眼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家长要善于去发现,并无限地把这些优点放大。只有去欣赏、去鼓励、去表扬,用心去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优点,用“扩音器”表扬孩子的进步,在亲戚中表扬,在朋友面前夸奖,就在孩子成长路上为他注入最为强劲的动力。父母的一句夸奖、一句鼓励、一句赞扬是孩子成长的核动力。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一句用心的话可能培养出一个卓越的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碧桂花城学校)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9

关键词:幼儿语言习得立体语境

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模仿,无论是发音、用词,还是语法结构,都处于敏感时期。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学习特点,创设模拟幼儿日常生活片段或激发学习兴趣的立体式语言环境进行教学,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说、读、写画的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一、营造听的立体语境

听是幼儿认知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习得重要的第一步。从胎教到入学前,尽管幼儿在不断地听各种语言,生活中的语言、媒体中的语言、教学中的语言等等,这些构成了幼儿认知语言的立体环境。

(一)模拟生活语境。生活语境是幼儿最熟悉的语境,是幼儿语言认知的启蒙。幼儿阶段已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因此在教学中穿插模拟生活语境的环节,使幼儿更容易接受。比如教幼儿认知水果、工具、钱币等,采取实物教学的方式,使幼儿形成感官认知;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模拟起床或购物等情境,教师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语气或语调,因果、假设、条件等关联词,使幼儿感受到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语义;在课堂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使用同音词发出一些连续指令,要求孩子们一一完成,引导幼儿辨别同音字。

(二)培养语感。语感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是对语言理解、分析、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标准语言的语感培养,对奠定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幼儿语感可采用韵律感强的诗歌、童谣、儿童文学和生活中的小故事等,题材多偏向幽默、成语故事、具有悬念的推理故事,语境优美、教育意义强。通过多媒体绘声绘色地播放,或由教师直接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鼓励孩子多复述故事或听到的优美句子,形成重复记忆。另外,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简单问题,要求孩子们回答,并简单评述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提升幼儿的分析能力。

(三)培养倾听的习惯。倾听是情感沟通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交谈礼仪和交流方式。在当今社会盛行的6+1育儿模式下,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在家庭中扮演着诉说者的角色,因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很多孩子在交谈中缺乏基本的礼仪。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动画片、小故事为素材,引导儿童学习谈话礼仪。在讲故事或互动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眼睛要自然地注视讲话人,激励孩子主动提问,发表不同意见,在争论中不是去打断对方的讲话,而是耐心聆听,及时给予表现良好的孩子以肯定和鼓励。

二、营造说的立体语境

说是幼儿应用语言的直接体现,反映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还处于语言模仿阶段,不具备成人的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因此幼儿阶段的说,主要是“学说”。

(一)激发说的意愿。说是主观性较强的动作,是说话人个人意愿的体现。在生活中家长往往采取提问、激励等方式,营造孩子主动去说的语境;在课堂中亦是如此。教师多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引导孩子主动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采取游戏教学方式,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孩子主动与人交谈的愿望;提出一个熟悉的或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如就某个童话故事发表个人见解,讲述个人成长中的趣事,鼓励大胆发表意见的孩子,形成正向引导;对于不爱说话的孩子,创设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如有人摔倒需要急救或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激励孩子通过语言提出请求或协调矛盾,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习惯。

(二)学会清楚地表达。清楚地表达是语言应用的标志。一些孩子表达不准确,说话时含糊不清;另一些孩子表达中过于夸张,常常直接运用成人语言,这些都属于表达不清。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坚持幼儿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使用标准普通话;其次鼓励孩子完整、连贯地表述一件事情,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提问,激励儿童就某件事情表达个人看法,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在运用多媒体播放童话故事、动画片或采取实物教学时,喜欢孩子多使用形容词和动词表达所见的人、事、物。

(三)培养语言文明习惯。语言文明对于人的文化素质和仪表仪态有重要影响。幼儿处于语言和文明习惯的模仿期,教师和家长的文明语言表达习惯对于幼儿的语言文明习惯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文明,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说脏话、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鼓励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时轮流发言,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很多孩子在家里众星捧月一般,对长辈说话使用命令的口吻,这时家长要主动制止,引导孩子养成尊重长辈的语言习惯。

三、营造读、写的立体语境

相对于说,读、写是语言应用的更高阶段,是语言吸收、理解、组织的集中体现。读、写对于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克服惰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

(一)培养阅读习惯。书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先从培养幼儿的爱书意识做起,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乱撕乱扔书籍,在家中为孩子设置独立的放书位置,在幼儿园中设立图书角,培养孩子反复阅读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坚持每天陪孩子阅读,阅读时营造安静的环境,减少干扰,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鼓励孩子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书籍阅读。

(二)提升阅读技巧。阅读需要技巧。按照幼儿的兴趣与阅读习惯来培养阅读技巧,通过插画、封面、封底等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由教师或家长提出问题,或启发幼儿大胆假设想象后续故事情节,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书中的语言韵律与节奏,提升文学欣赏水平。

丰富的词汇量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积累需要重复记忆,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方面的立体语境训练,都是以扩充幼儿词汇量为前提,提高幼儿的语言习得能力。

参考文献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10

鼓励or表扬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任意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即鼓励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即表扬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德韦克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 01 孩子在家长盲目的表扬中会过高的自视自己。02 鼓励才是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在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了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鼓励>表扬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11

去美国交流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住在一对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夫妇家中。有一天,房东太太问了一个让我尴尬的问题:“华,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会经常对孩子大吼一声:‘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要插嘴?’”房东太太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她的大儿子经常在她和孩子爸爸或朋友商量事情的时候插嘴说:“嘿,请原谅!我有个问题。”大人听到后则会马上停下来倾听,解答他的疑问。在美国人看来,大人讲话孩子插嘴,这是孩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孩子年龄小,知识面窄,求知欲却很高。当大人讲到他闻所未闻之事时,孩子便会提出许多匪夷所思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这是他们获得知识和积累日常生活经验的途径,也是他们的可贵之处。爱插嘴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急于和大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对某件事的看法。

我们中国的家长,一边说孩子“闷葫芦”,一边却不给孩子插话或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似乎孩子打断了大人的谈话并提出异议,特让大人没脸面。这种莫名其妙的面子观,其实是很要不得的。

那么,幼儿插话时,家长应当怎么做呢?

平等而专注地倾听

孩子有勇气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明他身上有锐气,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是需要保护的。6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插嘴时,可能表达不够到位,需要家长连猜带蒙才能抓到他想表达的核心,这很正常,千万不要因此呵斥和打击孩子。不管他的想法有多么幼稚,都要尽可能表扬他小脑瓜里冒出来的好点子:“你能看到别人忽略的东西,真了不起……不过,下次别说得太快好吗?别紧张,可以把你的想法分成一二三点来说……”

鼓励孩子边想边说

插嘴是一种即兴发言,孩子经常是在这种开口就说的锻炼过程中,建立了思维和表达之间的同步配合。孩子在插嘴时,可能会语无伦次,这时家长要尽量缩短思维转化成语言的时间间隔,鼓励他大胆地说,而不是呵斥他:“想好了再说!”“等你想明白了再说!”

教会孩子判定插嘴的契机

虽然,我们鼓励孩子和大人进行观点对撞,鼓励他在争辩中开阔思维,找出令人信服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说,孩子可以随时粗鲁地打断他人的谈话。等孩子到了4岁以后,要教会他观察和掌握“让人更舒服”的插话时机。比如,在大人讲完一件事喝水的时候,才开始插话,这样,既不失礼貌,又可以让大人静下心来倾听,更容易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不小心打断了别人的谈兴,要马上说:“对不起,我打断你了,你接着说,我等会儿再问。”要是孩子老是等不到大人讨论的间歇就插话,你可以跟他预定一些表示“我要插嘴了”的暗号,比如,摸自己的右边耳朵,或揉搓鼻子,家长一看到,就可以停下来主动问他:“你有什么问题?”

总之,要让孩子有礼貌地插话,家长的以身示范十分重要。在孩子和你说话时,哪怕他表达得含混不清,或者有重复嗦的地方,都要耐心地让他说完,而不是粗鲁地打断他、呵斥他。在孩子和小伙伴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家长也可以尝试插话,插话前说:“对不起,我有个问题。”插话后说:“很抱歉,我打断你们了,你们接着讲。”慢慢地,孩子就能学会怎样大胆插嘴又不冒犯到别人,令人不快。

家长鼓励孩子的话范文12

这些表现严重影响了钢琴的演奏。

紧张是儿童最常见的心理状态,是属于心理库的正常组成部分。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心理逐渐成长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紧张恐惧的对象,大多数孩子的紧张感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部分。必须让孩子明白,害怕和焦虑本身并不是什么过错,同时恐惧的心理是可以克服的。恐惧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儿童期。所以我们在儿童时期就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应以预防为主

平时,父母和老师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通过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以及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开导,把孩子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平时要注意从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如,注意培养孩子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注意培养孩子理解他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培养孩子热情慷慨、助人为乐的精神,注意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等。对于个性较强的孩子,要有针对性地注意加强其心理锻炼,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要注意安排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调节孩子的紧张心理

如,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孩子看影、看文艺演出,或是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野外或游览区玩一玩。多参加一些集体表演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觉得自己是最棒的。越是紧张得小朋友越是需要锻炼,参加多了自然就习惯表演上台的感觉了。

四、勿要求过高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就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五、“榜样”是培养幼儿表演的力量

成人的一言一行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我们的行为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年龄差不多大孩子的表演,你在旁边经常引导他,说那个小朋友弹得好啊,人家弹奏得曲子多优美好听啊,你自己弹得和他一样棒,以后你也想想试试在舞台上的表演没么,你在上面表演台下也一样有很多人认真地欣赏,台下那么多得观众看你,你就舞台上的明星哟。要用肯定的眼神告诉孩子你对他很有信心,让孩子觉得成人同他的说话感觉的期待他的表演喝彩。这样在以后更多类似的表演中会应对的自如,自信。

六、“鼓励”是培养幼儿表演强化手段

孩子对鼓励是非常敏感的。当孩子表演钢琴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成人的表扬、鼓励、奖励就是一种行为的强化。鼓励使他们产生愉快和满足感,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其良好的倾听行为,是激励幼儿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七、家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