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广播技术

广播技术

时间:2022-04-22 08:45:04

广播技术

广播技术范文1

【关键词】广播电台 广播中心 节目制作和制作技术

我国的广告媒介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在近几年也在成正比的增长,现在服务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现在都在做专业广播媒介媒介运营商,提出一站式购买服务理念,把服务也越来越细分化和越来越深入化,在广播电台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需要把握当今的技术发展潮流,探索和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广播技术的发展方向,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播产业长远发展。广播电台分为数字音频广播、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现在社会中技术的革新也非常之快,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

1 我国广播电台的具体情况

广播电台就是利用无线电波的频率远远高于人耳可听见的频率范围,传播的介质是电磁场。传输的距离远,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最后由收音机接收。我国中有数字广播,在模拟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的振幅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它的记录和处理存在着机械传输抖动、媒体本地噪声及非线性失真等缺陷,慢慢采用音频编解码技术、纠正编码、数字调制等先进的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即把音频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递、记录、重放以及其他的加工处理,不仅能够改变广播传播方式,还有很多优点包含传输文字、图片、短片等不同信息。在数字音频技术中,音频信号是以0,1数字方式出现的,在信号处理时,软件算法的能力可产生精确的结果。数字音频信号具有信噪比S/N高、失真小、在恶劣的环境中高速移动提高广播的频谱利用率,动态范围大等模拟音频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今,各种新的数字媒体接收设备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广播如果还继续走模拟之路,难免导致广播传统的受众被其他媒体夺走。因此,从战略上考虑,广播必须全面数字化才能面对挑战。

在中国具有广播电视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机遇,在电视演播室系统、网络系统、动画制作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微波站及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从事广播电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公司、各类电教部门和宣传部门,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2 广播电台中技术系统运用和节目制作

广播电台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中国城乡有收音机5亿台,电视机3.7亿台,广播听众近12亿,电视观众近13亿;已经建立了无线、有线、卫星等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现代化的、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覆盖网。在广播电台运用了高技术和不同的研究和发现上面,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及各种数据业务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由于数字信号在进行各种处理过程中,只有“1”和“0”两种状态,传递媒介自身的特征,包括噪声、非线形失真等,均不能改变数字信号的品质,同时又可方便地进行各种数值运算及各种逻辑编码运算,由于数字技术这些独特的优点,故在引入或替代现存的模拟广播技术系统后,便极大地改变了现存系统的技术运作环境,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技术性能指标达到现存模拟技术无法实现的运作质量和要求,使基于工作台的广播网系统也分为前端支撑系统和后端支撑系统,都负责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有着音频格式转换,专业音频编辑混合环境不同组成。广播技术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对于整个广播节目制作播出这一工作流程的全面功能支持,在广播中其运行的稳定。

广播电台中的节目制作中播出的是指人声、音乐之外的电视广播声音中其他声音的统称。广播音响是指同期声,它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现场声,也包括人的讲话声和噪杂声在内。它的主要功能是增强现场感,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广播音响节目的作用是能提高节目反映生活的真实感。

3 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预测

在高新技术、科技数字化的条件下,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寻求一个合力的支撑点,所以需要广播电台来使调节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消费面临的重大危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发展广播电台的节目创意,势必会促进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摄取。同时有益于整个国民素质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和相关部门无论是经济发展结构改善还是促进广播电台节目,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是一条合理化的出路。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广播电台节目制作创意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了。

4 结束语

广播电台技术运用和节目制作成本中合理的价格、设备先进、格调高雅、音质优美清晰、功能齐全、性能优异等优点,带你进入广播电台自动化的崭新境界,让你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度过,且此系统播出的乐曲以抒情风格、轻松美妙为主体。它集:休闲、娱乐、消防、紧急广播为一体,主要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及出现紧急情况时播放紧急广播,让人民群众关心和时刻了解生活的情况,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宪柱.数字音频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1).

[2]汪文.谢智学.实时MP2音频编码算法的优化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7).

[3]孙高峰,谢炳万,S48音频格式浅析[J].音响技术,2008(9).

作者简介

曾荣(1968 -),女,甘肃省人。现供职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中级职称。

广播技术范文2

【关键词】音频广播 数据 DAB

一、引言

在上世纪80年代调频(FM)这种广播技术曾以很好的声音广播质量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模拟的窄带传输方法的主要问题是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对多径传播缺乏重要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在信息移动的接收时,由于选择性和时间选择性的特质,无线电信道的频率多径传播就会在接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衰落现象。

现在数字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数字音频广播以其极高的播出质量和以及发展优异的性能开始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这之前为了改进调频广播的相关技术质量,虽然我们尝试采用了不少新的方法以及技术, 这样的改进也的确让我们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在传播中并不能彻底改变FM 广播以前所显现出来的固有的弱点。

从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充分的认识到,现下我们所有已经掌握的模拟方式的FM 广播己经没有进一步根本改善的相关技术性的可能性。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的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也对当前广播技术以及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广播技术的音质能够更加清晰最好可以达到CD质量水平。在这个时候数字音频广播(DAB)的及时出现就是在某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体现科技进步改善生活的良好例证,它不但是一种新的广播系统,也是一种新的技术革新。

二、数字音频广播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讲的数字音频广播,其简称是DAB,这个名称是继AM、FM 传统模拟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技术的代表。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系统是一种多媒体广播系统,它的技术既可以用来传送声音广播类的相关节目,又可以精确的传送数据业务以及静止和活动图像等;这种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既可以固定和便携接收,也可以移动接收,并且接受信息良好。抗干扰性能好是这种新传输系统的最大特点,数字音频广播可以消除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出现的噪声和失真问题,而且还可以修正传输中出现的差错问题,为广大观众直接提供CD 立体声的良好品质;另外,我们还发现数字在传输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的发射功率小,这样的特性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进一步降低电磁污染、改善环境保护。

当今社会将数字音频广播(DAB)看作是继调幅和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声音广播。与之前模拟广播相比, DAB不但音质好、抗多径干扰能力强以及可保证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接收质量,比起之前的技术,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还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接收,真正做到发射功率小、覆盖面积大,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广播覆盖率,还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彻底解决了之前技术中出现的多径传播和快速移动时产生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间选择性衰落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还可作为多媒体数据的无线传输平台。当前,我们可以这样说是DAB广播技术将传统的声音广播质量推向了它的极点,并且它还将传统的单一声音的技术广播业务推向了现下时兴的多媒体领域,使广播这种特殊的技术在发送高质量声音节目的同时,还能够提为广大听众提供影视节目、电子报纸杂志、智能交通导航、互联网、金融股市信息、城市综合信息等可视数据业务,从而为广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也同时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数字音频广播优势

(一)包含信息量大并且电台数量多

包含信息量大是数字音频广播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使用数字播音,同一个技术频率上面可容纳更多的数字信息,另外,由于在技术上数字广播每个电台所占用的频带非常窄,因而比起之前的其他技术数字音频广播在同样的可利用频段中,它所能容纳的电台数量就达到一个相当多的数量。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事例,广播电台可以在数字音频技术的帮助下在播放普通调频或者调频广播的同时发送相关其他地方需要的数字信息。也可以这样说,使用数字收音机或者手持此类设备的人可以在接收激光唱盘音质的数码信号的同时享受高音质信息,而与此同时普通收音机的听众依然在生活中和能够收听相关的广播节目。

(二)音质好

在音质的问题上,与之前传统的广播服务相比,数字音频广播绝对能够良好的减少声音失真,进一步改善音质。可与激光唱盘匹敌的音质是数字广播电台所播出声音的品质保证,并且绝对没有杂音和干扰。如果听众在收听过程中听到的是音乐或是歌曲,他们就会产生参加音乐会的真切体验并且很享受这样的良好音质。

(三)更加强调自主性

之前我们在使用传统收音机的时候,只能是在收听过程中被动的接受广播电台播放的相关信息内容,一旦有事情错过自己喜欢的某一节目,便没有办法再次欣赏,除非电台重播,但是电台一般重播时间都是在午夜时间段。在采用数字音频广播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改变我们收听无线广播的方式,这可能是数字收音机长久性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听众在收听过程中可以及时地暂停和快进数字广播节目。如果听众在节目中间有一个重要的电话要接,可以在这个时候按一个键使节目暂停,当听众完成通话时,可以接着之前的节目继续完整的收听。目前,在我国其他的娱乐平台都已经开始有暂停、录音和快进的相关技术功能,数字音频广播的出现一定会使人们对传统的广播耳目一新。

(四)对听众的收听状况进行及时监测

如果说,比起之前的广播技术数字音频广播还有其他强大的功能,那么在节目播出时对听众的及时监测就是之前的广播技术所不能想象的,比如在节目播出时什么人在收听以及他们在什么时候收听,他们在收听的过程中会不会进行下载,他们认为播放的歌曲是否合他们口味等等。这样的功能会使电台能够以最快速度的知道听众的喜好,以便于及时改变他们的节目来适应听众的需要。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有了一台便携式的数字收音机,人们还将能够在收听节目的同时看电影、下载游戏、读新闻,以及更多。

四、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多媒体广播(DAB)的对比

随着现在社会人们对于图像画面的要求数字地面电视标准(DMB) 是就为了数字电视而被进一步开发,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数据传送业务。由于想要找到非常合适的无线电频谱十分的困难、其数量也是很有限的,这就在很多方面意味着,只有等到取消模拟电视业务的时代,才有可能针对移动接收机的音频业务投入最大容量。

笔者在这里所指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AB) 是从数字音频广播(DAB)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与之前DAB 广播有所不同的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AB)已经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单套节目的音频广播,而是一种可以在同一时间传送多套音频节目、数据业务和视频节目的广播。当前发展的多媒体信息不但可以在室内外固定接收,更加可以移动接收。并且做到在节目播出同时还可传送与节目相关的图文信息。

五、我国有利于DAB 发展的综合优势

我国的DAB主要是基于欧洲DAB的相关标准,所以可以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的数字音频技术都有成熟可靠的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鉴于我国地面数字音频广播(DAB)的相关标准已经颁布,在这样的前提下为我国DAB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目前,我国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我国与之相关的正式标准也还没有完全确定,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的使用必定会涉及现有的模拟广播系统,因为其发展就是在现有的模拟AM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技术,而DAB则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从传输容量方面来看,DBA比数字AM的传输量要大得多, 于此同时,DAB在本地范围广播有非常突出的优点,而DRM是主要为远距离考虑的。由于现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用的无线电频谱在技术上十分有限,所以在消除模拟电视业务的同时,地面数字视广播还存在着相当多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相关问题。在数字电视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数字地面电视的相关一系列标准,主要的用途就是为了地面数字电视传送业务向模拟电视向数字广播转换期间不大可能特别有针对移动接收机的音频业务投入大量的容量。所以与DAB相比, DAB的便捷性是网上广播等其他技术还难以达到的,网上广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通过电脑收听,在便携性的相关方面,网上广播远不如DAB来的方便。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SB)在我国存在着在城市高密度建筑物环境下,接收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由于数字多媒体广播(DAB) 是从数字音频广播(DAB)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的优点可以在地面高速移动的状态下接收高质量的声音、数据信息和视频节目。这样的优势刚刚好符合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音频技术的特殊要求,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体改人民的生活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种系统是一种新式的多媒体广播系统,它在发展过程中既可以用来传送声音类的广播节目,又可以同时传送数据业务、静止和活动图像,目前,这种技术适应我国的发展国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覆盖我国全国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广播技术范文3

英文名称: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Broadcast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厅直属台技术部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6846

国内刊号:15-1117/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广播技术范文4

[关键字]数字化 广播电视 技术 信号处理 信号传输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长远发展和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也给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程度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这样的契机下,我国电视业也蓬勃发展。在现阶段,世界已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进而为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和数字化广播电视业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为了尽快与世界接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数字电视标准草案,包括条件接收标准和业务信息标准等,同时还公布了与之相适应的电子节目指南、用户管理系统等标准。同时配以码率压缩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其范围包括数字信息的发射、传输和接收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所有的省份和地区均有自己的卫星数字通讯,这也加速了我国数字电视时代的全面到来。

一. 概述

1.1起源

传统的电视节目,其图像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及接收等均为模拟信号,都是采用时间轴取样的接触上进行的,并以幅度调制的方式传输。为了使人眼对图像信号能够更好的呈现视觉接收,一般分为奇、偶两个场。但是这种形式的电视信号受影响因素较大,包括噪声积累、色度畸变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它的整体接收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数字体制信号电视逐步代替的模拟体制信号。对于数字广播电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初衷主要是满足人们对于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清晰度研究方案,并着手进行研究,于1988年试播。

1.2优点

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不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同时其本身也含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数字信号在多次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能够保证抗干扰和保真性,使图像的质量不受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数字化广播电视的信号更能够实现实时处理,改善了图像的质量、压缩频带、二维滤波等。并在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实现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重复使用,突显其优越性。

二.数字化技术流程

数字化的广播电视顺利实现离不开学习技术,主要体现在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上。

2.1取样

根据Nyquist定理,对于数字信号频率的选取,必须大于信号宽带的两倍,这样才能够实现在取样信号中完全恢复原始信号。因此,数字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抽样也要同样遵守Nyquist定理。在数字的分量编码阶段,亮度抽样可选择13.5MHz,以达到525/60与625/50等两大制式行频公倍数2.25MHz的两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关的色差信号、亮度信号等参数。确定标准取样和非标准取样所适用的范围。

2.2量化

对取样信号进行处理,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时间上的离散的脉冲信号。但是这个时候的脉冲信号仍然是模拟的,因此必须进行离散化处理,对其中用数码进行分值的过程,成为量化。一般来讲,经过A/D转换的脉冲信号串被称为传输数字信号的数码率,这个数码率随着抽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决定,抽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也就越大,而数码率也就相应的提高,这时就需要传输设施的宽带更宽。

三.传输流程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仍要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处理过程,才能够真正使用户接收到正确的数字信号。

3.1码率复用

为了方便信号的传输,同常将一定数量的低速信号复接为高速率的信号,这也实现了传输容量的扩大,提高了传输速率。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数字速率系列,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码率复用,满足不同的需求。

3.2QAM调制

数字调制包括多个种类,数字化广播电视则通常使用MQAM调制,即正交幅度调制,它是一种能够将载波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数码调制的具有复合性特点的调制形式。在广播电视的数字技术领域和范畴中,经过频道调制器对模拟信号处理后,能够适应如微波、光缆等传输设施的频域。

3.3机顶盒

数字有线电视机的机顶盒的基本功能就是接收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它与数字卫星机顶盒的原理相同,仅仅在于信号传输的介质不同。而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却可以支持几乎任何广播和交互式的多媒体应用,包括数字电视广播接收、电子节目指南等。

结束语

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巨大,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着重对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介绍,同时又对其数字信号的发射和传输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进行阐述,对于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广播技术范文5

1.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光波成为传输的载波。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连接器、发射机、光中继器、光接收机和耦合器的无源器件组成。在所有的组成部件中光端机是核心部分,光端机由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组成,光接收机中的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在经过加工和整理输出,光发射机是将光源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传输,通信信号传输的质量直接受到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性能的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信号的传输速度快,传输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光纤的体积小,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密性比较强,适用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制作光纤的材料丰富,能够耐腐蚀。在高性能通信网络可使用光纤通信系统,能够提高视音频的清晰度,可用于制作电视数字化节目。但在使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连接和切断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在光纤系统的建设中给予特别关注。

2.微波传输系统

通信微波的波长在0.1毫米至1米范围内。通信微波的传输与接收之间无障碍时便可使用,成为现在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发展与无线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微波站的设备主要由多路复用设备、天线、收发信机、电源设备、调制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微波通信系统特点在于系统使用周期短和线路建设时间短。微波传输系统适合在山区、海峡、水面和不易铺设光纤网的地区使用。其抗干扰性比较强,更容易适合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微波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数据、电话、传真和电报等多种业务的传送。但微波的缺点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线型的传播方式,对物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微波系统的搭建必须要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实施,线路设备的铺设必须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规划,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3.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由星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测控站。星载转发器接受地面上传送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处理,再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星载转发器作为空间的中继站,它应以最低附加噪声和失真传送电视广播信号。上行发射站是把节目制作中心输送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调试,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同时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地面接收站对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通过伴音解调电路和视频恢复电路的途径,建立起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在电视机里实现音频和视频。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卫星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范围广,可以对几百套电视节目进行传输,在卫星信息覆盖的空间弄均可实现信息通信,由于卫星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效能好。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但卫星传输受雨衰、日凌、风向等天气影响较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卫星系统的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断提高,增强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

4.SDH传输技术

SDH传输是一种线路传输、功能交换、融合复接和统一管理的网络操作信息传送系统。SDH的功能比较强大,可实现动态网络管理与网络维护功能,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满足现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信息传输与交换要求。SDH传输技术是未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发展的趋势,SDH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热点。SDH同步传输模式(STM-N)承载信息业务,根据ITU-TG.707规范的SDH速率,STM-1对应的线路速率为155.520Mbps、2.048Mbps的速率等级接口。SDH网能够与PDH网兼容,具有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它采用同步复用映射结构和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使来自不同业务提供者的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步复用,同时可承受一定的基准丢失;SDH具有健全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并可以对网络单元进行分布式的管理、具有业务的性能监视、网络的动态维护、不同供应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功能。

5.结语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人类生活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信息传播是人类对世界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最主要的是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速度,光纤、微波、卫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广电节目中,SDH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有的传输技术得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应用。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广电信号传输速度和质量是我们的共同要求,也是未来广电传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一个全新信息时代的到来。

作者:刘伯韬肖旸单位: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

广播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技术;视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52-02

视频技术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的网络媒体出现,增加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的满足观众的需求,确保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进行视频技术的培训,针对常用的视频技术加以合理利用和深入的开发,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保持较高的质量,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

1 视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现状

为了适应新时展以及社会的需求,广播电视行业进行了不断的发展,逐步实现了同网络的结合,对于广播电视的数据通过网络实现了数据处理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对视频技术的应用上,首先会采用录像机录像的形式进行视频内容的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器将视频内容转化为电子信号,然后利用广播电视的信号发射台或者互联网进行电子信号的传递,最后经由观众的终端实现由信号数据转换为视频内容。目前,在国内有线网络电视已经得到极大的推广,然而使用网络信号进行视频的传输和观看的用户依旧不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对视频进行解压和还原的操作时,需要将视频内容利用采集卡、W卡、计算机等进行视频数据的网络上传,然后通过网卡、计算机对视频数据进行还原,最终以终端播放的形式展现出来。

2 常用视频技术格式

2.1 传统视频技术格式

最初的广播电视技术中,运用最多的就是传统视频技术格式,传统视频技术格式主要通过模拟视频来实现,将录像带作为主要的载体,通过模拟波,实现对广播电视信号的记录和存储。然而这种模拟视频技术在进行视频信息的接收过程中,会出现信号的缺失,这就导致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质量下降,终端接收到的视频内容清晰度以及色彩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影响了观众的视觉体验。由于传统的模拟波视频技术存在很大的不完善之处,没法适应观众的需求,已经逐步的被淘汰。

2.2 现代视频技术格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在广播电视的发展同样也很好的将数字化技术利用起来,由此产生了新的现代视频技术格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数字视频。数字视频是我国广播电视运用最广的视频格式,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视频压缩格式,压缩格式是目前十分常见的视频格式,主要是指将视频内容进行信号码率的局部压缩,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视频数据所占用的空间。例如,压缩格式在客户端最为常见,客户端通过将视频数据的信号码率进行压缩,减少视频的大小,也就减少了视频的缓存时间。在广播电视公司对压缩格式运用较多的就是M-JPEC和DV的方式,同时也是基于这种不同的压缩方式,针对不同的压缩标准而生产出了不同规格的数字录像机,例如,DV或者DIGITAL等。这种视频压缩技术,通过数字录像机进行视频信息收集,将视频信息进行压缩,最后进行数据保存,在保证数据占据较少的同时,确保视频的质量。此外,这种视频技术极大的降低了信号的传输成本,避免出现信号损失的情况。

另一种是非压缩格式,非压缩格式主要是指对视频数据采用原始码率进行保存,这种视频原始数据的保存方式,占据较大的存储时间,但是可以保证视频信息的高质量。由于非压缩格式,观众可以观看到摄像机原始拍摄影像,视觉效果最佳,然而原始码率的存储方式,视频数据占据较大的硬盘空间,这就导致非压缩格式存在很大的成本,难以适应所有的使用者,所以这种视频技术只存在于极少数的广播电视公司,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

2.3 数据视频压缩格式技术的实现方式

可以从3个方面对数字视频压缩格式技术的运作方式进行阐述,首先是通过JPEG静图压缩方式来实现视频压缩。这种压缩方式主要是针对那些静态图片的压缩工作上,可以将其分为预测压缩和DCT压缩两种方式。预测压缩形式类似于非压缩格式技术,可以对视频数据进行完整的保存,但是实用性较差,运行难度较大。DCT压缩形式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短、经济性强的特点,但是也会出现压缩格式错误的情况,导致无法使用播放器进行正常播放。其次是通过DV压缩的方式实现视频压缩。DV压缩方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适用于家用的电视机,尤其是针对不移动帧图的压缩上,效果良好。最后是通过M-JPEC压缩的方式进行视频压缩。这种视频压缩方式具备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实现帧图信号的独立压缩,方便技术人员进行视频的编辑,然而由于其占用的空间较大,只在特殊情况下运用。

3 常用视频技术接口

不同的视频技术产生有差异的视频信号,同时也需要有差异的信号接收设备进行信号的接收,视频的质量往往会收到视频输出信号的影响,只有确保接收到高质量的视频信号,才能保证视频内容的质量,这些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信号接收设备的机器型号以及视频的输出和输入接口有着详细的了解。一般情况下,视频信号接收设备存在以下接口:

第一,IEEE1394接口,又可以将其称之为iLink,这种接口是DV数字视频的专用接口,可以实现对多种视频信号进行接收,而且还能保证获取的视频信号具有较高的质量。

第二,DSTI接口,这种接口在使用上非常的简单,只需一根视频线便可以实现对视频信号的传输和压缩。DSTI接口具有讲稿的传输速度,但是也会收到接口卡型号的影响。

第三,复合接口,这种接口是广播电视信号最常用的接口,主要是通过电缆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复合接口存在着串色以及信号质量低的问题,因此,复合接口主要运用到监审画面的工作之中,编辑工作人员很少运用。

第四,分量YUV接口,这种接口主要运用在模拟视频设备中,可以为观众带来较高质量的色彩画面。

第五,SDI接口,这种接口通过视频线进行视频信号传输,属于串行数字接口,具备较高的视频质量以及多代复制的优点。

第六,S-video接口,这种接口需要通过两根视频线才能实现对视频信号的传输,S-video接口具备画面质量高的特点。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开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传媒领域,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加剧了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只有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利用起来,才能确保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数字化视频技术进行积极的研发和运用,实现了对数字视频的格式以及设备接口的不断优化,提升了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减少了信号传输的丢失,视频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客户可以通过数字视频技术欣赏到更为清晰和色彩斑斓的画面,更好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广播电视行业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数字化视频技术,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王文丽.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常用视频技术[J].科技传播,2011(10):37-46.

[2]杨威.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常用视频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37.

[3]刘王飞.广播电视技术中常用的视频模式探讨[J].科技传播,2014(14):15-16.

广播技术范文7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含义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指的是广播电视在播出的过程中信号能够不中断,内容能够不篡改,用户能够接收到正常的广播电视节目信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指的是节目在制作、播出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工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第二,传输系统的安全,指的是传输机构对于破坏活动进行防范与抗击,确保节目传输安全;第三,接收信号的安全,指的是广播电视用户接收到的信号是其需求的并经过授权播出的信号;第四,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安全,指的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强化的措施

2.1实现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与程序的基本特征实现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规章制度的主要方面需要涉及到安全内容、考勤内容、值班内容、监督内容、用户内容、检修内容、维护内容、交接内容等。通过高效、合理、科学的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各个环节的管理目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通过规章制度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对管理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管理者能够真正发挥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的作用,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2.2实现广播电视播出所有环节的技术管理强化第一,广播电视属于大众媒体,所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在传播的过程中覆盖面积较广、传播速度较快,在党、政府实现与群众直接联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广播电视技术及宣传方面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第二,广播电视作品的质量好坏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评价,还需要从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层面进行评价。一部好的广播电视作品在制作方面较为精良、在内容方面也较为精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就需要制作人员在制作的过程中投入较多的责任心与事业心,通过规范的操作与健康的内容确保广播电视作品的质量。第三,在广播电视作品制作完成之后并不能够直接就进行播放,而是需要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与验收,在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播放。因此,在审查与验收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依据相关的技术指标与内容指标对作品进行严格的监测,从而从整体上实现广播电视播出质量的提高。

2.3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工作技术人员的操作是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优质播出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技术水平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进各种网络化与数字化的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培训、专家讲座、交流学习等方式实现技术人员自身素养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技术人员要注重自主学习,对各种新的技术与设备进行熟悉与掌握,使电视台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快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与发挥作用。

2.4实现对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广播电视播出设备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导致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等问题,这就使播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此外,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以及频道数量的增加等情况都导致了播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做好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是确保电视节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定期检查与维护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整个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数据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日常对视频播出服务器进行检查与维护,对硬盘的运行状态等进行重点的监测。第三,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不仅要对重点系统进行维护与管理,还需要从整体上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结论

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对广播电视的发展有着全方位的影响。通过实现技术维护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广播电视播出所有环节的技术管理强化、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工作、实现对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措施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

作者:王立群 娜仁高娃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化广电局监测台

广播技术范文8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主要是利用导线或无线电波对音响、图像节目进行传播,具有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及其它信息产业基本功能,也具备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根据传统方式的不同,也将广播电视分成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两种类别。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技术的创新速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广播电视播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鉴于此,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予以提升,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以便为广播电视播出提供安全保障,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对广播电视播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保障措施

2.1技术措施。2.1.1网络架构。广播电视播出的网络架构,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具有一定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播出网络架构的优化与革新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果,光纤化与IP化逐渐成为广播电视的重要发展方向[1]。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分离的双网络架构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广播电视播出网络架构,在这种广播电视网络架构下,广播电视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主要是借助科学、适宜的以太网交换机,网关采用“白名单”认证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高峰播出时期网络带宽所受到的影响,加强对相关数据文件的把关,深度解析网关文件,有利于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视频M2V格式与音频WAV格式是广播电视播出的常规格式,而设计思路与制造技术的创新,促使当前广泛使用的多种视频服务器都具备播出多种音、视频格式的功能,但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因此,为了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应根据厂家建议及广播电视播出的相关要求,在入库前对即将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统一转码,视频节目转换为常规的M2V格式,而音频节目转换为常规的WAV格式,将音、视频码率控制在恰当范围内,一般音频与视频的码率分别为1.5Mbit/s和8Mbit/s。为避免误删等人为操作原因对广播电视节目造成破坏,需对已经入库的广播电视节目设置恰当的保证期,一般为七天,并采用B/S方式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入库,采用GPS授时系统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协同性,以便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2.1.2移动监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监测技术而构建的监测系统在广播电视播出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主要承担着监测广播电视播出的全过程。从现阶段国内各大广播电视台的监测系统来看,由于监测技术存在局限性,导致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监测系统都是用于监测固定区域,并未做到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全方位覆盖,对广播电视播出过程中所出现突发事件的处理速度较低,从而影响到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鉴于此,为更好地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各大广播电视台应对移动监测技术的应用予以重视,将移动监测技术与当前的技术监测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弥补当前技术监测系统的不足之处,改善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的质量,实现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全方位覆盖,以便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2.2管理对策。2.2.1加强维护管理。广播电视具有的宣传、教育等功能,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是发挥广播电视相应功能的关键,为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除必要的技术手段外,也需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广播电视播出所涉及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保障相关设备仪器的正常安全运行,以便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保障[2]。为了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稳定性,降低广播电视相关设备的故障率,广播电视台需加大对数据库的巡视检查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广播电视播出故障予以及时处理,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视频播放设备、硬盘等相关设备进行检查,保障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做好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以便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2.2.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广播电视台应根据节目播出的相关要求及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广播电视播出行为,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借助绩效评价、工作考核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加强对广播电视台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安全运行,以便实现对广播电视播出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为保证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领导层应以身作则,按照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提升广播电视台的管理水平,以便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供保障。

3结语

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不仅影响着节目播出的质量,也关系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因此,为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可对广播电视网络架构进行优化,科学应用移动监测技术、快速恢复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依托健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的管理,以便确保广播电视的宣传、教育等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冬梅.硬盘播出总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思考[J].电视技术,2012,(08):75-78.

[2]钏思超.保山电视台关于安全播出方面的技术措施[J].电视技术,2013,(03):48-58.

作者:刘晓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二二八台

广播技术范文9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

我国的广播电视工作是我国的信息传播的中心体,其作用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丰富了我国人民生活的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也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但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壮大,对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电视广播安全播出技术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我国的广播信号传播,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含义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指在广播电视的节目播出与信息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影响信号传输、内容播放等,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安全、通畅地接收到广播电视节目信息。

1.1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1)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主阵地。既然广播电视节目是面向大众的,当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国的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应该以正确的理论为引导,不应该播放不健康的言论和节目,播放的节目应该符合大众的口味。2)制作复杂。在我国,广播电视的制作好像是一个连带的反应,需要确保从设计制作到安全播出的一系列过程,这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和相应的制作设备。

1.2广播电视安全的内容

1)设备与人身安全。广播电视的制作是一个多环节互相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制作到安全播出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努力都是为了能够使广播信号安全的传输,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确保制作和传输设备本身的安全性。2)传输系统的安全。传输系统是广播电视节目与受众的桥梁,因此,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必须确保传输系统的安全。3)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应该符合我们人民大众的口味,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正能量,不应该迂腐滞后,带给人们消极的情绪,这就需要我国的电视制作业应该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积极的传播健康的信息。4)接收信号的安全。在广播电视节目产生和接受的一系列环节中,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传输信号的过程,同时,接收信号的安全性也就是指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存储的信号,而且这些接受信号必须是在另一个机构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比如说相应的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信号。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我国的广电体系都在探究先进的技术来保证播出的质量,加强对节目质量的研究。尽管我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广播电视正受到新型技术与方法的冲击。随着3D电视、跨平台、跨网络等业务的进步,安全播出技术也在面临转型的机会和更大的挑战。我们为了加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特表示为以下几点:1)建立和完善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制度;2)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3)对广播电视播出工作进行相应的技术维护工作等等。

3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更加高度的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我们需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制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而这些约束也是希望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体系下的。我们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每个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都能够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标准的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到接受信号的全过程以及相应的后期保障工作。

3.2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1)素质能力。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宣传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用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每一项检查,每一次维护,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优质。2)技术能力。通过技术培训、专家讲座、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3.3实现不间断的维护与管理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和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由于节目接收设备的使用年份较长,就会使得设备产生老化和损坏,这就会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能时时刻刻的接收电视传播信号,因此而错过播出日期。所以,我们应该对我国的广播电视传播系统实施不间断的维护和管理,对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管理,保障我国的广播电视传播系统正常的运转,确保我国的人民群众能够更快更便捷地接收到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60多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人民已经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电视文化节目,看电视是人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一个途径。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是我国文化知识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我国传统历史经济文化的传播,关系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等。我们也已经了解到加强我国的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技术和维护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其中就包括制度、技术、观念等方面,做好每一方面的监察与检查工作,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满足我国广播电视工作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

作者:张伟明 康海龙 单位: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孙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60.

广播技术范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一、引言

广播电视播控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技的进步,使得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向成熟迈进,在广播电视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技术的普及,构建出了完善的广播电视播控系统,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传送的速率和质量,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技术提升的同时,对技术管理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管理维护工作,对于节目播出的稳定性,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播控技术概述

(一)播控系统构成广播电视系统是播控技术的体现,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大致分为总控、分控、储存系统等,总控系统作为核心系统,在播控系统中负责信号传播工作,借助卫星接收信号,还可以做信号收集工作,保障电视节目能正常播出,在播控系统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控系统作为播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节目顺利播出提供保障。播出系统中,需要音视频服务器的支持,可以储存音视频信息,将储存的音视频文件压缩并保存。播控系统中还有远程操控系统,其作用是用来检测播控系统信号,保障好播控系统的信号,能有效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确保播控系统工作有序开展,强化节目播出能力,为大众提供良好的观看体验。

(二)播控系统特征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具有稳定、安全的特性,因此在现代播控系统中被广泛使用。现代播控系统中融入了先进技术,科技的推动下使得播控能力得以提升,还为大众提供视觉上的享受。总控系统融合电子技术,设计出了多级矩阵模式,提升了矩阵功能的同时,增强了信号划分,使其划分开后也能正常工作。矩阵若出现故障,因隔离效果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未被波及的矩阵依然能正常运作。现代监控技术也被应用到播控系统当中,用来给工作人员提供设备运行的视角,便于发现异常情况,对问题做出及时处理。

三、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常见故障

在广播电视播控的过程中,出现电压不稳定,线路老化等情况都会对广播电视播控技术造成直接影响,严重会导致线路系统瘫痪死机。UPS带载过轻时,会导致电池过度放电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耽误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的实际效果。广播电视播控技术是以音视频服务器作为核心应用的,音视频一旦出现故障,整个广播电视系统都会受到影响。通常音视频出现故障多是由于设备和电源连接不良导致,接触不良或是主设备、主电源一头出现故障都会导致音视频出现问题。音视频故障维护时,维修流程过于粗糙,使得调整一旦出现一点偏差,就会加重音视频故障的概率,给播控系统运行造成影响。

四、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举措

(一)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对于广播电视维护管理来说日常管理是其工作的基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相当于给电视播控系统做好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播控系统故障的概率,也能降低后期维修的资金成本。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日常管理工作对于电视广播系统意味着什么。(2)为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管理层应该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机制,细化工作管理职责。谁的工作谁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体人员身上,维护管理人员平时应该督促自己,要求自己,工作跟着规定走。工作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应及时虚心求教,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解,为自己累积经验。广播电视管理层人员应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以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能更用心投入到工作中。(3)为了更好做好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管理层可以采取奖罚制度,让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予以物质嘉奖,相反工作不积极,偷懒懈怠的员工要给予处罚。这样赏罚分明的制度可以对工作不积极的员工起到约束管理的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员工转变工作态度实现对自身工作的正确认知。还可以设定工作效率与工作人员薪资待遇挂钩。通过工作效率评估薪资待遇,若某员工当值阶段经常出现事故,就要从工资中相应扣除一部分金额,这样与金钱挂钩的管理模式,能更好地警醒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思想认知,意识到日常管理工作有多重要。(4)负责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房间进行检查,设备做到当天清理,清理的过程中检查有无故障情况发生,发现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修理,避免故障程度加剧影响后续使用。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做得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发展的进程。

(二)重视技术管理(1)技术管理对于广播电视维护管理重中之重,做好技术管理能提高电视播放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人员的技术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这就要求管理层部门做好对员工培训的工作,提高员工的技术管理能力,同时为员工灌输丰富的理论知识,提升员工综合实力,为台里管理工作开展打好基础。(2)在培养员工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不可或缺。广播电视台要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日常工作中,会有线路混淆的现象出现,要保证线路分开且不出现短路情况,就需要员工结合实际合理安排用电需求。(3)人工技术有保障的情况下,设备的性能也要有所保障,加强播控系统的稳定性,才能使技术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管理部门可以对维修技术好的员工予以嘉奖,在广播里提名表扬,提醒其他员工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水平,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更卖力地投入到学习技术的进程中去,为电视广播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三)做好播控技术的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是广播电视维护管理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重视安全管理,提高管理力度,能有效降低台里发生事故的概率,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在安全管理中,要加大对服务器、供电等设施安全的重视,为了确保电视台里播控系统的正常运作,尽可能准备两台机房用来供电,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机房供电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的时候要同时做相应记录,记录中无论什么信息都要填写完整,不能有缺失,例如时间、检查项、问题反馈、维修措施等,最后要签上当天检查人员的姓名,以便后期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2)广播电视播控室会出现单电源连接双设备的情况,为了保障安全尽量将设备隔开,按照对应的设备和电源连接,即主设备连接在主电源上,备用设备连接在备用电源上,这样连接,即便主设备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故障,备用设备还可以代替主设备来完成工作,保障节目可以正常播出。播控软件也要不断升级维护,为其设置防火墙,定期为刻录机做备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广播技术范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卫星直播应用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并逐渐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

1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直播卫星自出现至今,其覆盖率得到了大范围的扩展,以巨大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的传播,为我国的村村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直播卫星技术的应用,使我国农村、城市居民都看上了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我国的直播卫星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不够完善,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导致其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如:在城市中,信号传输受城市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进行直播卫星技术的应用时,这样会导致电视质量的降低;而在一些恶劣天气下,大雨大雪会导致人们不能更好地看电视节目,降低电视节目质量和人们的体验,电视节目画面不清楚。另外,在地方电视节目发展中,卫星直播技术使电视节目二形式逐渐单一化,导致地方电视广播发展受到限制。目前,尽管直播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村村通工程来说,其具有极大的作用,由于其消耗成本较少,在未来,其必将成为我国广播的重要传播方式。而对于我国广大消费者来说,只有电视信号质量高,人们才能更好地观看节目。

2卫星直播应用技术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分为分配式和直播式两种类型。为了使信号更好的进行对接,分配式的工作原理建立在C波段的卫星信号使用基础上,通过这一传输流程能够给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利用卫星等设备,对信号进行传输,将信号传送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其将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家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技术类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传输过程中,受信号弱、技术层面等因素的影响,电视的传播效果降低了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效果。而直播式的传递是在传播过程中,直接将信号传到用户家中,先将信号进行压缩处理,为了避免信号的转换,再在电视终端利用解压技术将其进行解压,是建立在一种能够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碟形天线基础上的。并为了增强信号的质量,转换位视频信号,加快了信号的传播速度。

3卫星直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村村通工程中,卫星直播技术得到了更好地应用,这促进了我国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卫星直播技术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3.1节目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电视节目的集成和播出

节目平台的建设是实现电视节目传输的基础,对于卫星直播技术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包含了整个卫星直播技术节目源采集和编码等系统,通过节目平台,电视节目才可以进行继承和播出。其具体表现为:为了对节目进行源码编辑,通过节目采集系统将需要播放的节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为了实现电视节目的播放,还要通过编码复用技术,解码得到的编码。如:我国的卫星直播技术使用的是500kbps到1000Mbps之间的编码,能够为观众提供了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在一波段内对电视节目进行处理和播放。另外,为了促进直播卫星技术的发展,我国广电总局也明确规定了其发展方向,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向用户提供一种不同的电视节目体验,要求相关的电视商要重点发展我国的机顶盒业务,在电视节目选择上,为用户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使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使用户的选择具有多样化特征,更加便捷,并且为了实现电视节目跨越式检索,要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

3.2卫星传输工作,加快了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

目前,随着我国电视行业水平的逐渐提高,卫星直播技术发展加快了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电视行业发展模式,在进行卫星直播技术发展时,卫星传输技术不再仅仅借鉴国外先经验,需要重新改进卫星传输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瓶颈。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国需要逐渐将卫星直播技术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核心技术需要保证其具有准确的传输信号编码,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另外,为了我国电视行业国际竞争的提高,还要能够达到国际的ABS-S的标准,从而在国际上,为我国电视行业挣得一席之地,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在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需要将传输信号分为3个等级,从而确保电视信号的传输速度,为用户的电视体验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节目。首先在电视节目传输过程中,要将电视节目进行压缩,增强其传输效率,保证传输型号的完整性,从而使其成为能够被传输和接收的信道编码。

3.3卫星接收的实现提高了用户电视节目接收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村村通”工程建设,随着我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卫星接收,让所有人都享受到科技的成果。使用卫星直播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为让人们观看到优质的电视节目,实现卫星的接收。而通过机顶盒技术,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电视节目,卫星直播技术提升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抵抗其他信号的干扰,使电视节目更加多样性。同时,机顶盒能为用户提供更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具有标准化的调节功能。截至目前,我国的卫星直播技术保障了节目的快速接受和即时播放,经历了长远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项技术水平已近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利用卫星直播技术,音频信号的接收以及视频型号的接收都能更好地进行。另外,在进行接受信号天线的研究时,为了避免用户的使用限制,需要重点考虑其在日常使用中受到的各种影响,如:在进行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地考虑不良天气所带来的影响,合理调整接收天线的接收范围,提升用户电视节目的体验。

4结论

在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卫星直播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节目清单,用卫星直播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服务,提供更多层次的选择,卫星直播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还能提升信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质量,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但是今后还需要电视工作者进一步努力,更好地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玉峰.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探析[J].通讯世界,2017(18):93.

[2]黄雪梅.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促进新媒体发展的作用和展望[J].电视指南,2017(14).

[3]崔哲.论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过程中常见的干扰与解决措施[J].信息通信,2013(3):277-278.

[4]邓康.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干扰浅谈[J].中国城市经济,2011(9):128.

广播技术范文12

关键词 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实践认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36-02

安全播出,指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信号安全和技术安全。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播出的重要任务,其目标包括安全要求,更侧重于质量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

1 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安全播出坚持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方针。安全播出是一个综合目标管理系统,包括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其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论、组织论和过程控制、动态控制理论。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62号令)共分8章45条,涉及总则、基本保障、日常管理、重保期管理、应急管理、监督管理等内容,是安播工作的指导性纲领。结合不同专业,又细化为广播电视中心、卫星地面站、有线电视、无线发射等类别的实施细则,是对62号令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则侧重于技术配置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是安全播出管理的重要依据。

2 技术系统配置

实施细则详细明确了技术系统的配置要求,以无线发射台站为例,包括供配电、信号源、发射系统、自台监控、台站环境、维护器材、灾备和应急播出等内容。

系统设施的安全性,主要靠设备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保障实现,需要提供设备、设施的冗余备份。外部电源宜接入两路外电,并配置自备电源;输出回路应采用独立低压回路,UPS不间断电源应满足负荷工作30min以上。信号源应具备两路以上,并配置切换分配设备、应急跳线,切换设备应具有断电直通功能。发射机应按1+1或N+1方式配置;应配备自台监测系统。

台站的环境,包括机房环境、防雷接地、外部环境等,应符合规范要求。机房应做到设备整齐清洁,线缆整理规范、标识清晰,机房内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通讯设施应有保障; 维护器材满足要求。

3 安全技术管理

3.1 组织

影响一个系统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组织、人、方法与工具,按照组织论的观点,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模式,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建立安全播出责任制,是安全播出工作的首要措施。

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应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操作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

3.2 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完成工作的基础性保证。安全播出应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值班及交接班、安全、供配电管理、维护检修、技术档案管理、事故报告等方面的制度。应加强管理,有效监督,严肃奖惩,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确保安播工作。

3.3 规程规范

技术维护工作专业性强,涉及不同工种,应制订操作维护规程、规范和流程,包括用电安全操作、高空操作、设备安装调试、测试检修、信号切换流程等。对于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如电工、高空作业,应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3.4 方案措施

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分为破坏侵扰事件、自然灾害事件、技术安全事件、其他事件四类,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协调、突发事件应对、故障处置的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应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方案应简单明了,切实可行。

3.5 技术标准和指标

标准和指标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依据。以发射台为例,天馈线的指标有驻波比、阻抗、天线增益、俯仰角;发射机的指标有输出功率、频率、非线性失真指标、带外抑制;机房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接地电阻等指标。

应按照标准规范施工,严格工艺管理,如实记录设备运行参数,健全设备运行技术档案。

4 实际工作中的认识

4.1 分析方法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对安全播出性能进行评估和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过程检查法、模拟故障法、指标测试法等。

因素分析法,是把与安全播出有关的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逐项检查分析,可以采用列表法或因果分析图。列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广泛用于安全播出自检自查和上级部门的督查中。

因果分析图法通过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逐层深入的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便于针对性处理。我们把广电安全播出相关因素归纳为“人、机、信、法、环”五大类,分别指人员、设备设施、信号源、技术和方法、环境条件,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机房环境、供电条件等相关因素和条件。图1是采用因果分析图法对节目事故的分析示

意图。

4.2 拓扑结构设计

广电技术系统由制作、播出、传输、发射、监测与接收五个环节组成。从信号走向看,可以分为链形、星形、矩阵复合形几类。链形是基本的拓扑结构,它的结构简单,但是可靠性随着节点增加而下降。星形可以看成是链形的变体,在中心节点处存在风险因素。例如卫星信号传输可看成是一个星形结构,对星形结构来说,特别要确保中心节点的可靠性,增加冗余备份。矩阵复合形采用多信源、多节点、多流程的结构,增设了备用通道、切换矩阵、应急跳线等控制节点,可靠性、安全性都有较高的保障。在拓扑设计中,总的思路是在保证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减少串联节点的数量以降低故障率,增加并联节点的数量提高安全系数。系统设计应简洁,方便管理、识别和操作。

4.3 PDCA过程管理

安播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应遵循PDCA的管理模式,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闭合环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4 风险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播出事故作为风险,应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管理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宜采取主动控制和事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应加强自检自查和督查,查找隐患,进行整改。

要制订好突况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通过演练,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修改和完善预案。

应准备好备品备件、维修器材、工具、仪表和技术资料及信息,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从容应对。应建立好外部技术支撑网络,以专业技术力量作为后备保障。

4.5 切实加强技术维护工作

行胜于言,安全播出工作需要真抓实干。做好平时的技术维护工作,包括每天的值机、抄表、记录、处理,以及周检、年检、专项检测。这些工作看起来平常,甚至于枯燥乏味,但正是这些平常事,是安播工作的基础。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踏踏实实做好安全播出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Z].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