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

时间:2024-03-30 10:26:42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1

一、历史轨迹

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同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出版。至此,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的统一。

第二次课改(1953―1957):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建构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国又进行了以整顿、改进和发展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时的相关问题主要有:教学质量还很差,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都不够高,教学计划和教材还不够切合实际,小学五年一贯制实施遇到困难,片面强调学生毕业后如何升学。为此,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升学还只能是一部分。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一方面指出,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它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强调: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随即,我国一方面着手整顿和改进学制和教学计划,如重新制定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总课时减少等;另一方面掀起了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高潮。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的“一边倒”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经验成了我们的当然选择,以致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来改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借鉴苏联的模式来建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大纲、参考苏联的教科书来编制教材、教参等,一时成为时尚。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1957年初,随着我国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课改也告结束。

第三次课改(1957―1965):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又掀起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由于受当时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少慢差”的现象,且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中国实际,要进行“教育大革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来改革教材、改革学制。其一,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高中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科,增加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从而使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确立了正式的课程地位。其二,将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作为加快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各地纷纷进行了缩短学制的试验,有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或四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或九年或十年一贯制等。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中小学适当缩短学制年限的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原来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以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其三,将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以进行课程、教材从国家完全统一到局部多样化的第一次尝试,提倡各地方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学校可以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凡此种种,使第二次课改所确定的课程体系遭到全面破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又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再调整、再统一。如: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供12年制学校选用(因种种原因,修改后的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课改(1964―1976):调整未果,“”作乱

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虽然基本扭转了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的混乱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1964年初,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当年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为此,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对贯彻执行的指示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但是,随后不久爆发的“”,使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课改也陷入非理性的无序状态: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前“十七年教育”被整体否定,将以前国家统编的通用教材视为“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各省、市在“革命委员会”的组织下,自定课程,自编教材,从而使课程教材建设呈一片混乱状态;过分强调“突出政治”,教材充斥“穿帽戴靴”的政治性、革命性内容;片面强调联系实际,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将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其结果,教育事业受到巨大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2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曾试图做一些调整,但很快就被“”批为“复辟”、“回潮”。

第五次课改(1977―1980):拨乱反正,恢复秩序

“”结束后,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成为教育战线的当务之急。在1977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要编印通用教材。随即,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课程教材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成立“教材编审领导小组”,领导教材编写工作;重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编写中小学各科教材;确定中小学十年制为基本学制,制定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全日制中小学教材;确定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即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教材编写中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的原则。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第五套教材;1980年,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该套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特别是清除了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第六次课改(1981―1985):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改革。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课程设置及课时开设顺序与课时分配等,进行了新的整体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开始编写第六套全国通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并于1982年秋季向全国供应。1984年8月,教育部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以现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为基础,并吸收部分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强调我国初等教育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改革,并将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少年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作为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七次课改(1986-2000):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育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为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由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所有这些,为在我国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义务教育性质,实行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直接促动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8年9月,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初中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分开制定。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修订、改编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开始使用。1991年9月,经过试行、修改,国家教委又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改稿)》。此后不久,第七次课改中出现了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课程计划”问世。考虑到新修改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计划,结构复杂了、功能扩大了、某些内容的性质变化了,需要重新为这个原来称之为“教学计划”的教育指导文件命名。1992年8月,国家教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并在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中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与之同时,国家教委配套印发了小学9科、初中15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6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其中,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从而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第八次课改(20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酝酿始于第七次课改后期。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直至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和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掀起了第八次课改的热潮。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结果,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中促成了许多革新,诸如,用“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并首次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程教材研发上引入竞争机制,将委托布置与招标投标相结合;在教材的组织和编写上,注重从如何有利于“教”向如何有利于“学”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经过十年的课改,初步建立了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二、研究脉络

随着第八次课改进入总结完善阶段,人们在“十年回望”的同时,自然联想到前七次课改,以期系统研究、反思新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研究脉络大致如下。

第一,课改的内在逻辑。研究者普遍认为,关于“八次课改”的研究与讨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延续,因为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因此,课改的内在逻辑主要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所催生的教育政策变化,二是基础教育发展及其课程改革的历史延续。[1] [2] [3]

第二,课改的价值取向。如何为“八次课改”做阶段划分,以厘清其演变轨迹,研究者一般从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着手,但彼此见解不一。有研究者另辟蹊径,从课改的价值取向着手。例如,汪东、谢飞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总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五十年代属“重双基阶段”,六七十年代属“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八十年代属“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九十年代至今则属“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4]再如,查有梁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入手,将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归为“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归为“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5]

第三,课改的制约因素。课程改革虽有政府大力主导,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总是跌宕起伏,其中的主要缘由有: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6];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7];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8];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点[9];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10]。

第四,课改的老生常谈。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都声称删减了繁、杂、怪、难的内容,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汗颜:我们天天听说“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似乎负担比过去还要重。[11]再譬如素质教育――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12]

第五,课改的路径选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不仅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立场,而且决定课程改革的品质、逻辑与方法。郝德永认为,历史教训表明,简单化的“左”与“右”的改革道路,必将使课程发展陷入困境;只有超越“左”与“右”,从两极走向中介的第三条道路,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13]

第六,课改的系统反思。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14]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激赏。

参考文献

[1]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7).

[2][14]张荣伟.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3]赵长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汪东,谢飞.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反思[EB/OL].sne.snnu.省略/xsjt/jsjy/jxhd/lunwen/se062/062-11.htm.

[5]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6]王铁群.制度化教育视阈下的新课程实施[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亢利平.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三)――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明庆华.“新课改”:家长的难为与应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1]李炳亭.课改十年回望与反思[N].中国教师报,2011-1-26(6).

[12]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2

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施政方针。《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使改造旧的教育制度,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创办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教育制度,成为建国以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接管和改造旧学校可以说是当时教育变革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旧中国的公立学校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实际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旧中国的私立学校中,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占的比重较大;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私塾。对于这些情况各异的学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稳妥的政策,在宣传解放区教育政策的同时,保留了大部分教职员工,并迅速恢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另外,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是马列主义和中国教育相结合的最初阶段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样一来,在解放后的头一年里,缺乏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无论是老区的学校还是新区的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大都沿用了以前的课程,情况非常复杂和混乱。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步骤、有计划地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实行中央统筹规划,建立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有其客观必要性。

颁布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的全国教育工作总方针中,就包括了改革旧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内容,这标志着新中国拉开了教学计划改革的序幕。1950年7,月,为推行五年一贯制,教育部制订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主要包括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图画、体育等8科:10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汁划(草案)》,取消党义、公民和军事训练课程,设置政治、语文等14门必修课;规定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总教学时数为7200学时。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教学计划,它在许多方面都不够完善,不过对我国学校课程体系的确立起到了奠基作用。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制订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除了对中学教学总时数作了较大幅度的削减外,还对原来的政治课进行了调整。同时期,教育部颁发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主要解决一些“四二制”小学向五年一贯制过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月,教育部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设置了语文、算术等8门课程,于当年11月以指示形式通令全国执行。1953年9月,教育部颁发《试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以解决实行五年一贯制后出现的师资短缺、教材准备不足等问题。1955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除了增设手工劳动课外,还对许多学科的教学时数做了较大的调整。这样,从1953年一1957年的五年间,国家先后颁布了五个小学教学计划,三个中学教学计划,用以规范全国中小学的教学。这一时期,教学计划(尤其是小学)颁布非常频繁,但它们对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续颁布各科教学大纲。1952年7月,教育部首先参照前苏联小学算术教学大纲改编新的算术教学大纲,并于12月颁布《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珠算教学大纲(草案)》,这使全国小学算术教学有了统一的教学依据和教学要求。1953年3月,教育部颁发并试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等四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1956年,国家颁布了建国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各科教学大纲,共15种。虽然这些教学大纲以前苏联中小学教学大纲为蓝本,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但在规范中小学教学的同时,也使国家更有力地控制了中小学的教学活动。

确立中小学教材统一供应的方针。早在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就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上指出,教科书由于事关国计民生必须由国家发行,这是新中国关于教科书统一供应的最早声音。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一九五()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用表》,以解决各地中小学教科书版本不一、供应混乱等问题。从此,中小学春秋两季教科书用表,每年三月、九月分别下达。同年9月,全国出版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材统一供应的方针。12月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根据全国出版会议的决定,该社是专门出版教科书及一般教育用书的出版社,受教育部和出版总署的共同领导。《1951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明确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于本年建立全国中小学课本由国家统一供应的基础。”我国第一套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是对当时使用较好的教材进行修订或重编的结果。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着手编写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于1956年基本完成并正式发行。这套教材共包括学生用书41种97册,教学参考书23种69册.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小学课程变动非常频繁,无论是中小学教学计划,还是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根据当时中小学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涮整。就课程管理体制而言,这一时期非常强渊中央在中小学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基本上适应了当时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对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调整

当时,加强中央在中小学课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由国家统一颁发的各种课程文件不能适应我国地域差异大、民族众多,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客观实际。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引起重视,教育部在相关课程文件中曾提到教学计划执行中应考虑不同民族、地区和学校的特殊性。只不过相对于巩固中央在各项教育事业中的领导地位而言,其意义在当时并不怎么重要。到了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在望,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国家调整课程管理体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57年3月18日至28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必须打破由国家包下来的思想,特别强调农村初中要给青年必需的知识,毕业后能更好地参加生产。随后,有关课程管理权力下放的通知、文件陆续下发和颁布。1957年6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对该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进行了临时性调整。其中,提到农村初中的学科设置不必强求一致、某些学科的教学时数可自行调整等改革意见。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确立了中央、地方在教材编制上的双重职责,规定教育部只负责“组织编写通用的基本教材、教科书”,地方“根据因地制宜、凶校制宜的原则,可以对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领导学校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教育部紧接着发出正式通知,允许各地自编教材,赋予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中一定的权限。

应该说,这对于改变我国过于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提高地方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左”倾思想及“教育大革命”的影Ⅱ向,各地在盲目进行缩短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许多地方大搞教材编写的群众运动,使课程管理呈现出极为混乱的局面,最终导致教材及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从1959年开始,中央针对课程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再次强渊国家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指出由教育部负责制订中小学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编写通用教材供各地采用.地方可因地制宜地适当变动,并编写补充教材和乡土教材。同以往相比,这次调整显然吸取了先前的经验和教训,分配了中央和地方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下达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中小学必须依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同年7月,教育部了《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这些措施,对于扭转我国课程管理的混乱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受到随后再次掀起的缩短学制、精简课程浪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始于1964年底的“四清”运动的冲击,1963年的教学计划并没有在中小学正式使用。

这一时期,课程管理体制可以说“变化无常”,是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领域的一种反映。最终,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在“左倾”思想的冲击下偏离了健康的发展轨道。不过,这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吸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如课程管理应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乡土教材的编写应规范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

196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1966—1967学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要求中小学教材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体现毛泽东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和党的教育方针,并按照这些要求重新编写中小学教材。这引发了对通用教材的全国性的大批判,认为以往的通用教材是所谓“封、资、修”的大杂烩,就连负责编写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被取消,毛泽东的著作成为最符合要求的中小学教材。

1967年,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和《关于中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供讨论和试行用)》,要求中小学“复}果闹革命”。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各地复课以后,一般由学校或教师自定方案、自定课程、自选教学内容、自编教材。随后,各地从修订历史、语文、政治等课程和教材开始,迅速掀起了自编教材的浪潮。总的来看,这些自编教材实质上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宣传工具或政治斗争的手段。所渭“生产斗争”的课程内容,如“三机一泵”、“三大作物一头猪”等“工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只不过是对生产有关知识的肤浅介绍。这样一来,学校正常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秩序被打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

这一时期,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已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相对独立性,完全沦为政治游戏的工具。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是教科书.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1966年一1975年间,教育部及其所属单位的业务工作、各地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都先后停顿,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决策往往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对地方参与编写教材、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编制等放任自流。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实质上是畸彤的集权管理。

四、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逐步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改变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混乱局面,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整顿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秩序,加强国家对中小学课程的统一管理显得非常必要。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中小学课程设置及主要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主张课程内容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主,应该把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此后,从1981年至1884年,教育部又分别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和《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198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通过以上努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上重新确立了国家在中小学课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扭转“大跃进”及“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使我国中小学形成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如此,国家集中统一的中小学课程管理模式还是日益暴露出本身固有的缺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进步,培养具有批判、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个性化人才,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追求。实行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程,是紧跟这一时代步伐不可逾越的一步。从课程管理的角度讲,必须寻求中央与地方、学校管理权限的平衡,尤其是要给予地方和学校必要的课程自主权,否则难以真正使中小学课程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1981年,教育部规定在高中教学计划中列入选修课,说明中小学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一规定没有落实,对教育实践没有大的影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8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虽然这些法规主要针对的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而言,但实际上也使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开始向地方下放权责。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决定改革统一的教材体制,在统一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实行教材的多样化。、这些,都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l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被正式确立。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主导作用

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开放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健康、充分发展为核心,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来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完全放开则有“放羊”之嫌,统得过死,则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违背。甚至有人认为,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师完全可以胜任体育教学,因为完全开放了,什么都可以由学生做主了,体育教师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怎样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一年多以来, 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觉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上。在这些方面,体育老师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来看:

一、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制定进行宏观调控

目标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指南,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如何实现目标来实施。一个合理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毕竟有限,要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只有靠体育老师利用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帮助学生,正确指引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目标。

二、教师应对教学计划制订进行宏观调控

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铺路石。好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在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发展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可以让学生自己订计划草稿,草稿完成后,一定要交老师评阅,再返回修改。老师应在学生自己计划的基础上对违背运动规律的部分加以修改,活动方式原则上不要做太大的改变。每周或每个小的周期制订一次计划。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学生和老师及时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和调整。

体育教学有着别的科目所没有的不可控性。如气候、场地的改变,就极大的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在学生实施计划,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由于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出现教学进度与计划不符合的现象。而学生遇到这些往往会束手无策。这时,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及时调整计划和目标。使教学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如突然降温后,加大了学生练习难度,降低了学生的练习效果,分组活动受到阻碍。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修改练习计划,采用整班上课,集中练习基本素质。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恰当的利用整班上课的气氛,加强了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进行宏观调控

传统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非常有序。老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很有讲究的。这种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放的体育课则完全不同。一堂优秀的开放型体育课,追求的外在表现是如何将机械的口令化为某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有效的渗透到课堂里来。追求的实质性的目标则是完全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致的。是完全符合健康第一,发展第一,兴趣第一这个总的目标的。在课堂上,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活动方案进行锻炼,或整班教学,或分小组活动,不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教师则完全作为参与者和指导者。不是老师要学生学什么,而变成了学生要老师教什么。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全盘掌握活动计划后,有目的的参与各组的活动,对各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或小班化教学。要求老师对将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时、尽快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应对课堂评价进行宏观调控

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应有自评,有互评,有师评。自评由小组组织,小组长对自评负责。互评由小组组织,但应及时将反馈意见交老师处理。师评阶段由老师组织,老师应站在不同于学生的高度,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以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改变。但我认为,总的规律是不变的。以上是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季浏.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文件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20__~20__学年度“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1、远教资源接收与应用

本学年远程教育资源数据ip(包括省网台)资源的接收工作按(播出)计划进行,每周一至周三接收省网台资源,周四至周五接收远教ip资源,并做好两项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工作。按时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期中、期末定期整理和向教师提供最新资源信息(通过公示、小提示等形式),将接收的资源及时整理,充分利用ip资源以不断满足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搜索、加工、应用等需要,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作保障。此项工作由学校农远管理员全权负责,教务人员及相关应用人员极力配合。

教师使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高长春老师负责。根据《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任务按课时安排工作量折算。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教师提前一周认真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农远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教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

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周上课课时不少于20节,课时安排计划按照教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

(1)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教师学期或学年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

(2)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教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教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

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

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由王友兵老师、高长春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我校实际,信息技术课教学应遵循原则:

一是教学地点为班级、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是循环使用的教材按年级放一套在教学楼各年级组值班室,供班级课堂教学使用;放一套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原则上一机配同年级两本书;放一套在教师办公室,供多媒体教室教学使用。

4、校园网管理工作

本学年拟建网站,启用专用服务器。保证校园局域网的畅通,数据图书馆能正常在线阅读,远教数据能保证广大师生浏览使用。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扎实做好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确保数字图书、有效教学等课题的正常开展。

6、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认真做好农远工程各种常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切实做到完善、规范、整洁、有序。

7、常规工作

学校安排专人认真做好卫星资源接收室、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安全、财产、卫生等工作,各项月报、

财务、评估资料、学籍管理、文件打印复印、新闻采集上传、政务公开、会议讲座安排等。三、重要事务安排

九月份:农远工程设备检修,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年度计划;(加固过程完工后)及时调整计算机教室、远教ip接收室,布置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安装阶梯教室桌椅、投影、音箱等设备;及时接收网络资源,确保教学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审核和档案管理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评估在线填写;“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总结;

十月份:国庆活动;农远应用评比活动;教学开放周活动;完善科学发展观网站内容;“天翼杯”艺术节展演;学籍管理;课题专项培训或学习活动;

十一月份:家长学校开课;数据图书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完善学校有效教学博客内容;

十二月份:农远绩效评估验收;教师电教作品收交;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培训;

元月份:学生电教作品培训与作品收交;期末相关工作;期末总结;

三月份:开学常规工作;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年度计划;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上报;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农远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四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电教学术作品评选;农远示范课评选或农远优质课展示;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规划;整体规划;内涵;意义;任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1-0003-04

课程规划通常是指制定课程计划的过程或结果。〔1〕任何正式的、制度化的教育机构的课程,都应是经过精心计划和组织的,以对受教育者产生系统的、累积性的影响,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幼儿园的课程也不例外。幼儿园课程的规划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规划经历了一个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到幼儿园自主的过程。初期,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全国统编教材,幼儿园几乎没有课程规划的自。到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鼓励幼儿园自主规划自己的课程,①以因地、因园制宜开展教育活动。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大大推动了幼儿园的自主规划课程。但从实践效果看,暴露出了较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出现了大量“碎片式”的课程规划,如在“特色课程建设”“品牌创建”的名义下,随意放大五个领域中的某个领域或某部分内容进行课程规划,盲目引进其他园所所谓的新颖做法,甚至只是为了求新求异而朝令夕改,频繁更换课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导致幼儿园课程的平衡性被破坏,课程膨胀而无组织,教师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一切与忽视幼儿园课程规划的整体性、未树立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意识、缺乏整体规划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等不无关系。本文基于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关切,尝试提出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概念,并就其内涵、意义及任务逐一加以说明,以期为幼儿园课程规划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内涵

与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相对的概念,是对幼儿园特定年龄段、某一领域课程的个别规划。具体而言,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以幼儿整体发展为目标,以幼儿园为课程规划主体,保教人员全员参与的,以国家、地方幼儿园课程政策为指南,根据幼儿园自身实际条件,着眼于幼儿园不同类型课程的纵横架构,对幼儿园课程作出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总的来说,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整体”表现为目标的整体性――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主体的整体性――全员参与,内容的整体性――课程的纵横架构和各要素集合。

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每一个儿童都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力量融汇一体的整体。”〔2〕服务于儿童成长的幼儿园课程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相应地,幼儿园课程应为幼儿提供其整体发展所需的各种经验,并使之协同发挥作用。零星的、碎片化的幼儿园课程规划不仅难以满足幼儿整体发展的需要,甚至有割裂幼儿人格、削减幼儿生命整体性的风险。

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需要多元主体的整体参与。幼涸翱纬陶体规划是对整个幼儿园课程所做的顶层设计,规划者不能仅限于幼儿园的“顶层”,即少数管理者,而是要由园长、保教人员、家长、幼儿、社区人士等组成课程规划共同体,通过愿景共享和民主决策,协力推进课程规划工作。全员参与课程规划有助于关照多元价值的诉求,增强各主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整合不同视角和园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课程质量,因而既是课程民主的要求,也是课程效能提高的需要。

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对幼儿园课程各要素及其结构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按照全教协会(NAEYC)的解释,幼儿园课程是指“一种有组织的框架,它描述了儿童学习的内容、儿童达到规定课程目标的过程和为帮助儿童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教与学所发生的环境”。〔3〕按Scott(2008)的说法,课程至少应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目标或结果的描述,内容、领域或学科知识,方法或程序,评价和评估。〔4〕可见,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需要对其所包含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组织计划。这种组织计划既包括横向的课程结构搭建,也包括纵向的课程内容衔接。

二、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意义

作为幼儿园层面甚为繁复的专业工作,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做好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相关政策的落实。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加速推进,国家先后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意愿能否产生实效,关键看幼儿园层面的课程实施情况。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为幼儿园层面的课程实施绘制蓝图,本质上是将国家的政策要求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将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构想向幼儿园层面的课程活动实践转化,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做好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课程具有整体性。任何一个课程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并不包含于部分中,但最终却界定着它们”,并且“关系从来都不固定,它是动态的、过程中的,它在参与者彼此的协商与互动中转化和改变”。〔5〕因此,只有着眼于课程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才能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

第三,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上,幼儿园一直是课程研究与建设的重要主体。无论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幼儿园课程中国化进程的课程试验,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的体现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的课程试验,大多是以幼儿园为主体完成的。课程整体规划作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着力点,不仅对促进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有益,而且有可能通过其创新探索,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寻找到更多的突破口。

三、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任务

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一项系统、繁复的专业工作,涉及的人员、要素众多。若要有效推进,必须先厘清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究竟要做什么,即要完成哪些任务。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学校课程规划的框架〔6,7〕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规划主要包括四项任务,分别是构筑课程愿景、编制课程方案、建立支持系统以及制订行动计划。

1.构筑课程愿景

愿景,通常被认为代表一个组织的成员对于他们所要追求的价值的一种选择和共识。因此,幼儿园课程愿景的构筑代表着幼儿园在整体规划课程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具有根本性意义,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方向和质量。如果我们把课程视为“学生要走过的将给学生带来益处的教育路程”的话,那么课程愿景便是我们为所有幼儿构想的“一趟美妙的教育旅程”。〔8〕一趟课程之旅何以美妙?又通向哪里?这便是课程愿景要回答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要综合考虑理论层面、政策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因素。

在理论层面,Schiro(2008)提出过四种塑造课程实践的主导价值观:学术知识型(the scholar academic)、社会效率型(the social efficiency)、学习者中心型(the learner-centred)、社会重构型(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9〕这可为我们思考课程愿景提供理论参照。在政策层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体现了当代幼儿园课程应当追求的价值,除了坚持全面和谐的发展观、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外,还强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学习方式的特殊性,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这种幼儿学习与发展观具有核心指导意义,理应成为幼儿园构筑课程愿景的精神指引。在实践层面,幼儿园需要考虑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历史传统、师资条件、社会期望、家长素质、幼儿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课程应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对于我们的课程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试图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状态(我们的课程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具有什么拥奶刂剩ㄎ颐堑目纬逃Ω檬鞘裁囱的课程)等问题。

2.编制课程方案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指幼儿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对本园课程进行选择、重组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与设计的课程管理活动过程。”〔10〕换言之,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是根据幼儿园所确立的课程愿景,结合对本园课程发展的强项、弱项、机遇等的分析进行的对未来课程的构想和安排,构想和安排的结果将成为接下来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蓝图和依据。如果说课程愿景是对一趟“美妙教育旅程”的勾勒,那么在课程方案中,我们将能够看到更为详细的景点和线路设计,包括我们将去哪些地方,参观什么内容,如何安排时间等。一份完整的课程方案通常应包括课程的背景条件分析、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的评估修订等内容。其中,课程的背景条件分析是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的重要基础。做好背景条件分析需要全面总结幼儿园前期课程改革发展的经验,摸清当前课程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相对于愿景要求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而确定进一步规划课程所需改善的重点。总之,课程方案的编制绝非另起炉灶,而是对照愿景要求对幼儿园现有课程加以调整、改进并使其系统化。这当中,课程的内外部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外部一致性”,指的是所规划的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政策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指的是所规划课程的各个要素之间具有一致性。两者结合,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3.建立支持系统

有了好的课程方案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得到好的实施,这已为课程改革的历史反复证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程变革具有非线性、复杂性等特点,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诸多因素协同作用,才能取得应有成效。因此,编制课程方案仅仅是整体规划幼儿园课程的其中一步,所规划的课程若想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支持系统,并使其中的相关要素能够协同变化,以保证课程方案的顺利编制和实施。一般而言,支持系统分专业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两类。专业支持系统指与课程方案编制与实施有关的各类专业活动,如在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课程决策与设计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研机制等方面所需的支持,其中以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为核心。因为课程实施的最终承担者是教师,教师是将幼儿园规划课程转变为幼儿经验的最重要中介。社会支持系统则是指与幼儿园课程改革有关的各种社会组织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涉及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家庭、社区和通讯传媒等。〔11〕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儿童发展处于与其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大系统以及长期系统的交互影响之下。〔12〕因此,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的课程规划虽以幼儿园为主体,但必须考虑所处系统的影响。例如,幼儿园课程方案若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其实施必将面临很大压力。又如,幼儿园课程规划若与国家或地方的文化差距过大,也会很难被公众接受。

4.制订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由特定的行动计划小组,在支持系统所提供的条件下,协调各种资源实现课程愿景、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因此,它不只出现在课程规划的早期,而是贯穿于课程规划的整个过程,并且直接决定了整个课程规划最终能否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行动计划小组是基础。行动计划小组应包括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不能只由某些方面的人员,如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组成。行动计划小组中要有教师和家长代表,还应包括一些在特定领域具有专长的人员,如团体工作促进者、课程专家等。团体工作促进者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推动不同角色和背景的小组成员充分、平等地发表意见,以避免各方因相互之间存在等级关系或专业背景差异导致某些人主导讨论而使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得不到表达或重视。课程专家则可以提供课程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方面的支持。此外,行动计划小组的建立可采取嵌入式结构,如在幼儿园整体层面和各年龄段层面分别建立行动计划小组,负责制订不同层面的行动计划,而各年龄段的行动计划小组又有成员参与全园层面的行动计划制订。这种不同层面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嵌入有助于保持计划制订在各层面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另外,连续的课程评估应成为行动计划制订和修订的重要基础。在行动计划制订前和实施中,都应在对相关信息资料作搜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自身、课程运作及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行动计划制订和修订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课程规划导论(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7,(6):53-58.

〔2〕张静静,安桂清.学校场域中儿童整体人格的建构:第三代活动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17-21.

〔3〕李云淑.关于园本课程、课程园本化、园本课程开发等概念的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62-82.

〔4〕SCOTT D.Critical essays on major curriculum theorists〔M〕.London:Routledge,2008:19-20.

〔5〕安桂清.整体课程:面向21世纪的课程愿景〔J〕.比较教育研究,2006,(6):85-89.

〔6〕徐高虹.课程规划: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76-79.

〔7〕CARR J F, HARRIS D E. Succeeding with standards:Linking curriculum,assessment,and action planning〔M〕.Alexandr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1:3.

〔8〕亨德森,凯森.课程智慧: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M〕.夏惠贤,严加平,王维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7-21.

〔9〕SCHIRO M S.Curriculum theory: Conflicting visions and enduring concerns〔M〕.Los Angeles:Sage,2008:4-7.

〔10〕阎水金.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355(1):22-26.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6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设立。项目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项目将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的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共分为以下子项目: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组织力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为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础,保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推广、课程政策等各个方面。要做到总书记指出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就不能仅在课堂教学或教科书编写等方面做局部改革,缺少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使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课程改革中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推进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我调整与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第一阶段的任务从1999年正式启动,计划到2003年完成,大约需用五年的时间。1999年,主要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及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组织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标准和计算机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工作。2000年,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部分省、市、自治区确定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课程标准开始实验,组织宣传与培训。完成对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的修订。2001年,主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与评价有关的实验,完成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组织新教材的编写和实验。2002年,将主要组织实验区实验工作,完成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部分主要科目课程标准的试用稿,

组织新教材的实验。2003年,将根据实验情况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修改,组织新教材的审查,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并完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改革支持体系,总结实验区经验,启动大面积推广新课程的工作。

二、具体项目*

1.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凡标有*的项目均属由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不再组织申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1.1.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2.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比较研究

1.3.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为形成各科目的课程标准,所有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均需进行以下专题研究:

1.我国现行各科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2.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的文献综述。

3.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影响。

4.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各科目学习相关规律的研究文献综述。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初稿,并进行调研、座谈,征求意见,形成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根据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各科目教材编写指南。

*3.1.研究与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2.1.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3.2.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3.2.3.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小学选设)标准

3.2.4.小学1-2年级“综合课程”研究(凡标的项目已委托研究,但仍欢迎组织申报。)

3.2.5.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社会课程标准

3.2.6.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

3.2.7.研究与制定初中俄语课程标准

3.2.8.研究与制定初中日语课程标准

3.2.9.研究与制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3.2.10.研究与制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3.2.11.研究与制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3.2.12.研究与制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3.2.13.研究与制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3.2.14.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

3.2.15.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2.16.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2.17.研究与制定小学、初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2.18.研究与制定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

3.2.19.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2.20.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理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1.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文科(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2.研究与制定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指南

3.3.研究与制定高中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3.1.研究与制定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

3.3.2.研究与制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3.3.3.研究与制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3.3.4.研究与制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

3.3.5.研究与制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3.3.6.研究与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3.7.研究与制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

3.3.8.研究与制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3.9.研究与制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3.3.10.研究与制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3.3.11.研究与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3.12.研究与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3.13.研究与制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3.3.14.研究与制定高中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3.15.研究与制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3.16.研究与制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3.17.研究与制定关于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注:小学、初中、高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将另行组织专家研究制定。

4.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4.1.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4.2.研制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3.研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4.研制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5.制定基础教育考试指南

5.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1.主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比较研究

5.2.研究制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管理政策

5.3.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4.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5.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

5.5.1.《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5.5.2.《地方课程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5.6.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5.6.1.主要国家学校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

5.6.2.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验研究

5.6.3.《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研制

5.6.4.《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6.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1.主要国家教材的比较研究

6.2.教材发展机制研究

6.3.建立国内外教材信息资源库

*6.4.制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管理办法

6.5.中小学教材选用制度的研究、实验与推行

6.6.主要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

6.7.课程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6.8.《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6.9.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7.1.编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手册

7.1.1.编写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手册

7.1.2.编写教师培训手册

7.2.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实验(由该课程标准制定小组和实验区的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及校长、教师共同承担。)

7.2.1.制定课程标准的实验方案

7.2.2.编写课程标准的教师培训手册

7.2.3.组织课程标准的实验

7.3.组织课程改革区域性实验

7.3.1.制定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方案

7.3.2.各省制定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

*8.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力量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7

关键词:60年;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美国教育史学家梅迪・那可斯丁说过:“不了解过去,不仅现在毫无意义,将来也没有希望”。60年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不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60年的演进,既彰显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进步与成就,也留下了值得认识和反思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梳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结束,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80年代后,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至时期

1.引进前苏联模式改造旧教育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一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前苏联经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要改造旧的教育制度。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经过改造,我国基础教育初具规模,仅1950年下半年,小学招生人数达1086.2万人,比1950年猛增55.9%。为进一步提供教育质量,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1954年4月,又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迅速步人现代教育发展的正轨,建立起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统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广大农民从此有了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正式场所。

在教学计划上,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学计划《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接着,又先后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小学暂行规程(草案)》等一系列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1952年,教育部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的中小学课程文件,初步确立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

从1953年到1957年,先后制订了《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等4个小学教学计划和《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等5个教学计划。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加强了课程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1956年7月,教育部了《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对全国各地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提出了要求。劳动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的确立,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农村学校课程的改革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方面,1950年-1952年期间,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小学算术课程标准(草案)》《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普通中学数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等一系列中小学教学大纲,设定了中小学课程科目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标准。1950年,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材的任务,至1952年4月为止,陆续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新教材的编写和发行,标志着新中国对旧课程的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新中国课程体系的初步确立。从此,我国中小学课程开始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2.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1965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力图摆脱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全面探索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课程体系。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为我国教育指明了方向。195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提出了课程管理体制和教材改革等的要求。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突出“劳动教育”成为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但是,追求我国中小学教育“”式的发展速度(1958年小学在校人数比1957年增长了34.41%,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57年的61.7%上升到80.3%),远远超过了当时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国家不可能为普及基础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的危害,1962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教育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年,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系统地总结了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教学计划上,1958-1963年,教育部分别颁发了《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中小学课程作了调整。如,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形成劳动化课程。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上,实行了国定制和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和中小学教材。1961-1962年8月,在总结过去编写教材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并陆续出版第四套全日制十二年制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这一时期,非常重视乡土教材的编写,为适应农村社会实际,补充全国材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3.阶段(1966~1976年)

“”期间,农村教育和学校课程成了阶级斗争的靶场。农村教育被高度重视,规模迅猛扩张,但在教育目标、学校课程和教学方法上,严重背离教育规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更多地凸显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被完全异化。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可靠性;在课程内容上,片面强调德育和劳动力技术教育,过分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这一期间的课程教材由各地自行确定和编写,课程体系结构参差不齐,质量差异也比较大;在课程评价上,学生的政治敏锐性以及与时事的结合程度被无限放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以及农村学生的扭曲比较严重。

(二)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奠定了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1978、1981年教育部分别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

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消除了时期对课程的消极影响。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突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在课程实施上,强调要切合农村的实际,根据教育目标灵活选择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强调课程教学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等,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服务的目标。

2.探索实践阶段(1985-1997)

从1985年至1997年,全国各地争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呈现出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部分农村地区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实验。1989年5月,国家教委组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我国农村教育开始了以“为当地建设服务,兼顾升学”指导原则的教育综合改革。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提出,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987年6月,国家教委、财政部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使农村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拥有了一定的自。

198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变。1988年国家教委成立了8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委员会,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

1992年,国家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这一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地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功能,为农村学生实现个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995年1月,国家教委转发了吉林省教委《关于农村普通初中实行分流教育的若见》,并专门配发了通知,提出了在农村初中内部适时进行分流教育。农村初中进行分流教育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3.全面展开阶段(1998一)

1998年12月,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注重农村教育与农村需要的结合,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强化的作用。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规划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根据教育部部署,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至此,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对60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称赞中国基础教育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是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难以比拟的。然而在这些巨大成就的背后,也留下了许多值得认识和反思的问题。今天,反思60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程,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

课程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这是考察建国6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出的启示和结论。

建国初期,我们没有对解放区革命教育的经验没有做出系统的总结,但为了适应无产阶级的需要。全盘废弃了国民政府时期沿用的欧美课程模式,全盘照搬和移植前苏联的课程模式,体现出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在“教育”期间,我们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一哄而起的课程改革,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期间,我们彻底否定建国17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成就,突出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的实践,极大地削弱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建国近三十年以来的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课程改革中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采取了以实验为先导、稳步推进的改革策略。但在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介入不足,缺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课程改革的随意性较大。如普通高中课程,1978年颁发课程方案后,1981年又为重点中学颁布了一个高中课程计划,1996年才颁布了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新的高中课程计划,2000年再次改版,改革显得较为随意,人为性较强。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理论和实验的准备,起草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但是,本次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采取了全盘否定的估计;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对国情把握不周乃至脱离中国国情等问题,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适应,导致课程实施,特别是农村学校课程实施的难度大,效果不佳。

变革是课程的本质特征。60年来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一种对现实的改进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探索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意味着不确定性,因而总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改革总是在有限理性的局限下做出的决策,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充其量只能是一种风险程度不同的风险型决策。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它总是与人为因素分不开。这种不确定性多半是人类知识增长的结果。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更是指出社会中“有组织地不负责任”(Organized irresponsibility)现象――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社会风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看,一部分改革所经历的过程与此类似:有关领导推行了某些不切实际的改革,当改革目标遥不可及时,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成为被批评、被塑造的对象,并最终承担改革的风险。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必须让理性精神贯穿始终:必须坚持

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思维;坚持课程改革过程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实际并合理借鉴西方经验来建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保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课程适切性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前提

以城市社会作为课程政策制定的参照,历来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传统。即使是在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确立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理念,但却在农村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上缺乏足够的支持,颁布的课程标准(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主要是以城市、重点学校为制定的参照依据,缺乏对广大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现实的观照。

从文化意义上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解放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老解放区原有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中某些有益的内容,特别要借助前苏联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的课程改革方略,即把当时并存的三种不同的课程发展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社会现实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机整合。但是这种结合始终具有不确定性,没能很好地协调起来,没能形成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的课程文化。60年来,我国历次课程改革也总是游移于传统、现实和外来文化三者之间,企求在这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发生了为失衡而产生的矛盾而进行变革甚至革命。

21世纪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是,这次改革也是游移于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在农村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农村的现实条件不成熟,经费短缺,由于农村学校教师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由于课程改革的城市中心取向,因而,这次改革仍然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不能突出农村特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这不仅导致农村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农村自身的发展反而大量流入城市,而且也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

事实上,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性、离农性。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意识,最大限度地确立基础性和适切性的发展主题。坚持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模式,规划农村社会的教育未来。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表现在对农村社会的适切性、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对农村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设计,必须充满真正的农村关怀,关注农村社会和基础教育的独特性,尽可能地消除城市与农村世界的隔阂,促使城乡两种文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加强农村社会需要的相关课程建设(如乡土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技术类课程),突出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突出农村教育的课程特色。

(三)农村教师发展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保证

课程资源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持性因素。由于我国城乡之间课程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实现城乡之间、农村的不同区域间课程资源的公平均衡地分配,应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

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体系的品位和质量是制约着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资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决定了课程质量的发展,以教师为核心的课程发展始终是课程资源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的专业角色和所处的职能地位,使得教师的专业资质成为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作为课程发展的主体之一,教师执行专业任务的过程、教师专业表现中的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本人的专业反思、教师发展评价等,都有依赖于学校课程资源的富足和开发利用程度。然而,反观60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存在着许多问题,并且发展所需的各类课程资源却严重不足:一方面是条件性的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学校、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加大经费投人,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必须制定并确立有效的教师专业标准和农村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建设,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培训和教学研究,促进农村中小学发展和农村教师成长;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生命意识,促使农村教师素质的内在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

[2]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74.

[3]吴永军.课程改革呼唤-理性精神[J].教育发展研究,2003(1):30.

[4]王会亭.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愿景[J].教育学术月刊,2009(1):93.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8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科学健康、生动活泼的体育和艺术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教体艺厅[2011]4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体育、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进一步促进我校学校课外体育、文艺活动的蓬勃开展,保证每一位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通过学校的课内体育与艺术教育,掌握“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艺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领导,保证这一活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成立**镇中心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黄海彬

副组长:陈春如

何飞拉

成员:各处室领导

体育组和艺术组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曾淑娃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实施目标

1、以实施教育部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2、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以及具有各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4、创建和发展学校文体活动特色,形成2—3项体艺特色,学生人人学会一种特长,形成学校特色品牌。

5、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课内外文体活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

6、加强课内外文体活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各年级要加强相应的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并制定工作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计划,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顺利进行。

2、合理选择项目

学校根据教育部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从学校现有师资条件以及体育、音乐、美术教育教学设施、器材、场地等实际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选择确定每个年级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项目、“体育、艺术2+1”,如体育项目:跑步、跳高、跳远、铅球、乒乓球、跳绳、体操、篮球、足球等,艺术项目:器乐(笛子、口琴、风琴、吉他、古筝等)、鼓号队、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项目多元化.

3、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艺术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教育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和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确保每天下午一节课外体艺活动课。科学制定每学期体育、艺术学科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体艺教研组有计划、有总结,能定期开展活动并有活动记录;体艺教师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有个人业务学习笔记,结合实际修订校本教材

;体艺教师按照新程标准课;学校开展与实施体艺校本课程,按照体育、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文体活动。

4、切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各班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各班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运动队、艺术队等形式,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每周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明确以及班主任、指导老师落实到位。围绕“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组织开展对抗赛、挑战赛、才艺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艺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汇演,为全校师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展示自己,满足全体师生个性发展和成就感需求。同时选拨优秀学生、挑选优秀作品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文艺汇演、艺术表演以及各类文体竞赛等活动。

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各校要建立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公示及上报制度,每学年必须按要求对学生进行一次〈标准测试,列入学生档案。各年级要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试行)》中的技能评定标准,每学期对学生“体育、艺术2+1”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登记,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办法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艺术2+1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6、加强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要求逐步配齐体育、艺术专业教师,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提高体育、艺术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要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使他们成为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将教师参加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训练、辅导进行合理核定计入教师工作量。要充分发挥本校资源优势,邀请有体艺专长的社会人士指导“体育、艺术2+1项目”辅导。

四、

建立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督导评价制度

学行将建立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评估机制。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及执行音体美课程式情况,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及“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好的班级教师进行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好的班级教师给予通报批评。并适时召开总结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措施,改进工作,推广大典型经验,带动全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9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课程计划;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23-002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从完善基本制度人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专业设置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衔接。针对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计划,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当前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计划

1.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的几个概念

本文中的“职业教育”仅限于狭义,即正规教育学制体系中的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专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两个层次。

“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3+2”中高职模式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前三年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分段式教学,后两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

“衔接”原指事物间相连接,是一个效率问题,本文专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课程内容相融通。

2.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计划现状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发展前景

《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增长,因此怎样有效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而会计专业作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一门专业,一直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教育的热门专业,大力发展中高职会计专业,成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之一,而课程计划的设置将是重中之重。

三、有效衔接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计划的建议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院联合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如“3+2”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各种形式的衔接,本人主要提出对会计专业课程计划课程名称及课时的建议:

1.职业基础课。中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会计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会计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性会计专业基础课不同,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设置会计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会计专业和个性发展。由于中高职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对会计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会计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学习一定要分阶段,由浅入深,前后相连等过渡方法。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高职类似课程或提高课程的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具体建议见表2)

2.专门化方向(企业会计)课程。即按照会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通常一个会计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中职学生以考会计证为主,而到了高职对于没过的同学可以继续考会计证,而对于专业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参加助理会计师的考证,为大学做准备,这样中职一高职―大学三个主要阶段就可以有效的衔接起来。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和考证考核要求设计,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具体建议见表2)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10

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年至今关于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类文章;通过本市独立学院的网站,收集了本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与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和相关体育教师深入研讨,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分别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机制、课外体育以及教材和教学文件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

二、课程设置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分别是选项课、俱乐部制以及基础课程结合选项轮换。面向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仅仅开设部分选修课,甚至不开设任何课程。实际教学中几乎不涉及保健生的课程。课堂教学安排都是每周一次,每次课程时间为80分钟至100分钟之间,每学期32至36学时,每一节课学生人数在30至45人之间。

三、课程内容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约分为,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艺类:健美操、体育舞蹈;传统项目:武术、太极拳;时尚类:女子防身术、跆拳道、瑜伽、定向越野、体育游戏等。内容相对还是很丰富的,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考核机制

主要分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从调查结果看,专项技术成绩占40%至60%,平时成绩占10%,理论成绩占10%(通过作业或测验的形式),体能素质占20%至50%,有独立学院将课外锻炼的考勤也计入考核范围,每学期考核1至2次。评价内容基本仍旧是以老师考评为主,虽然在过程性上有所加强,力求淡化结果性考核,但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的主体性没能体现出来。

五、课外体育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工程211》的要求,各类别各层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但从本调查来看,泰州市的独立学院都没有很好的实施,仅仅存在于纲领性文件中,流于形式。相对于课外体育的组织,运动竞赛方面,各个学院开展的尚可,但没有常年运动队伍,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基本无计划,大多是在赛前1个月至3个月左右,挑选运动员组织集训。调查得知,目前泰州市独立学院无常设高水平运动队,有一般运动队,但是训练计划文件不详细或者没有。

六、教材和教学文件

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选用的几乎都是自编教材。在教案编写与完善方面,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编写教案,但是修订与完善方面,基本属于滞后状态,或者为了应对职称评审、教学检查等情况,突击修正。不能做到教案与课程实施计划一致,不能及时完善。很少有老师能做到持教案上课,授课计划与教案、大纲完全保持一致的很少。

七、结论

综上所述,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重重。1、课程模式大同小异,未达到根本性的改革效果。2、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依旧体现不了学生的“本体性”。3、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不能够踏实教学,潜心研究,几乎做不到“以生为本”。4、多数高等院校对公共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支持。

八、建议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11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人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x2(学期)x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x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课程计划范文12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