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运维一体化

智能运维一体化

时间:2024-03-09 17:07:05

智能运维一体化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1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1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分布化的系统分层、数字化的数据采集、网络化的信息交互、智能化的设备操作以及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1)通过对站内各种信息对象的统一建模,能够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将原本相对独立、各自发展,分属于不同技术管理部门的各种技术进行统一集成,从而使变电站各类信息在不同的运行及管理部门之间得到充分的共享。(2)通过对通信标准的统一,可以使同一设备厂商或不同设备厂商所生产的智能化设备之间得以互操作,消除了通信壁垒。(3)用电子式互感器替代传统互感器,从而有效解决了CT的饱和、过载和开路以及PT的铁磁谐振等问题。(4)二次设备之间的通信都利用光缆,从而有效消除了二次电缆的抗干扰和防屏蔽难等问题。(5)站内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智能化的实现,使得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等功能得以实现。

2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备出现了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这也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2.1 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运行维护模式以及人员配置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保证运行维护工作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要求、检测指标与手段、作业流程等,还要注重可操作性。

2.2 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方面

首先要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工作,这是各种具体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对于智能化变电站而言,如果系统和设备不可靠,频繁出现死机、锁死、重发和误发等问题,其故障排除与处理将更为复杂和困难,所以必须确保系统与设备的稳定与可靠运行,这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必要条件。

2.3 运行维护人员方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一次与二次系统是高度融合和高度关联的,这就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具有极为宽广的知识面。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面不广、基础不牢,对设备和系统欠缺了解等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2.4 设备厂商方面

目前一些设备厂商的技术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存在如设备缺陷及故障的应对手段缺乏、作业流程不规范、系统配置不完整等问题,所以要督促设备厂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技术。

3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重点

3.1 二次压板的操作与设置

(1)对于保护装置的初始化状态,运行维护人员切忌进行随意变更。通常情况下,保持退出状态的压板有保护装置的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保持投入状态的压板有远方控制软压板以及远方切换定值区软压板。(2)对于“置检修”压板,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智能组件严格禁止投入。(3)当对设备开关进行检修时,要将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压板及母差装置本间隔投入压板都退出。(4)要确保各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在设备从开关检修转为冷备用或保护启用前已经取下。(5)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禁止采用投退智能终端的断路器跳合闸压板的方式。

3.2 电子式互感器的直流工作电源

电子式互感器一旦失去直流工作电源将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站内继保及测控装置等无法正常工作,不能正确对一次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反映,造成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根据双重化配置要求,一般由2路直流电源分别为电子式互感器供电,在其中1路电源丢失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其所对应的元件保护以及母差保护失去采样信息,并进而造成保护装置闭锁。因此,在发生直流接地时,切忌不可随意对上述电源回路进行拉路检查,如果需要停用上述电源,要先申请停用对应的保护装置。

3.3 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

实际运行资料表明,已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运行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集中于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附属装置上。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投运以来,1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现异常及故障共21例。其中,智能终端异常及故障9例,合并单元异常及故障5例,光CT、PT异常及故障5例;测控装置异常及故障2例。由此可见,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的稳定性及合并单元等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现状智能化变电站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3.4 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有大量微机和交换机,还有一些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都使得设备的发热显著增加,同时也造成设备的运行环境变差,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从投运以来网络分析仪已出现了10多次故障,每次生产厂家将故障排除后经过几天就再次出现故障,后来将屏门改造,并加装了散热风扇后才恢复了正常。

4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建议

4.1 重视运行维护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继保、通信及自动化等专业的高度融合,当继保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GOOSE交换机等出现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运行工作人员就必须根据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设备现场对异常或故障作出初步判断,对故障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考虑相关设备若停用将会给一次设备的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有一个提高与适应的过程,所以建设一支具备新思维、新观念,同时具备很强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如果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单纯依赖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服务,这对于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4.2 明确各专业分工的分界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二次系统的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专业已经高度融合,这导致各专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以间隔层的GOOSE交换机为例,其所实现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传统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络电缆,所以要明确其维护职责,进行归口管理。此外,还要明确设计、验收与运行管理之间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分界面。以SCD文件为例,其作为智能化变电站中对二次回路连接的描述,是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点明确SCD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职责,使得工程建设同生产运行之间实现全面而无缝的衔接。

4.3 完善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监控系统未实现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导致了监控系统的画面及系统功能不兼容,造成后台厂家所设置的监控画面互不统一。特别是如果所有信息量的上报方式必须采用报文,就将会对如何规范信息提出具体的要求。此外,也要明确和规范在监控后台软压板上保护装置的设置,所以建议制定统一的标准及规范,以进一步提升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

4.4 加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运维管理

光纤成为了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屏柜之间连接的主要方式,交换机上有比较多的端口数量,而光纤的连接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在初始阶段不对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光纤进行定位,就将会给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首先应要求施工方定位端口光纤,同时在施工图纸中也应要求设计单位添加相应内容;其次,要加强基建阶段对施工环境的管理,禁止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一同进行,以避免土建施工过程中粉尘等杂物对光纤设备接口造成污染。

4.5 加强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对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和对象进行明确,确保电子资料的完整性。(2)对重要的电子资料,要实行统一管理,并由专人进行保管。(3)电子资料必须使用独立和专用的存储介质,不许挪做它用,以防止资料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的侵袭。(4)电子资料要进行定期备份。(5)在系统改造、扩建或升级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修改前后都要对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与日常维护需要。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目前尚处于技术探索与推广阶段,已经投运的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时间都不长,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也都处在一个探索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化变电站越来越普及和运行时间的越来越长,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在投运过程中加强巡视与监视,以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2

关键词:智能电表;集抄系统;电力行业;电力资源;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09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049

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正常的运转,是提供稳定电力能源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要保证智能电表和集抄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工作,就需要对其各种故障进行及时发现、反馈与修复。因此,要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其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运维现存的问题

1.1 智能电表现存的问题

1.1.1 智能电表的质量问题。售卖智能电表的公司或商家数不胜数,虽然智能电表的研发有着严格统一的要求,但不乏部分商家智能电表技术开发不够成熟。另外,电力公司由于资金运转等问题,一旦购买了合格率不高的智能电表,则会对企业的电力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保证智能电表的耐用性、实用性等综合质量,目前仍旧缺乏统一的辨识和认识。

1.1.2 智能电表的通用性低。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我们发现智能电表的版本鱼龙混杂,这不仅造成了数据采集准确性的差异,整合优化系统功能的不同,还导致了智能电表安装程序不统一,各线路之间交叉连接,一旦发生故障,便无形当中加大了智能电表维护人员的排查难度,使得维修效率明显降低。甚至有些智能电表版本之间,起初表面上实现了互联互通,但各自运转一段时间后发现,连接处的不匹配、长期的运行造成了智能电表各自寿命减少且十分不稳定。

1.1.3 智能电表系统集成优化低。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智能化越来越普及,很多地区基本达到了全覆盖,但随着设备数量的日益增多,数据之间的传送量巨大,如下图1的新型智能网示意图,信息流、能量流之间的转换量既巨大又频繁,这就时常导致采集系统的故障,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系统集成优化。目前,问题的出现虽然已经引起了关注与重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仍有局限,这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1.4 智能电表运行的环境差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为广东省提供了有效的电力能源,其地区地形多少有着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智能电表,长时间处于某一种运转环境,必然会对其工作质量造成影响。比如粉尘多的地方、信号不稳定的地方等,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便会减少,设备会经常出现故障。

1.2 运维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用还不够广泛,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如各管理部门之间不能高效合作与交流,导致运维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维护人员管理方式不规范、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维护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有些部门即使整理出了相关的员工考核机制,但往往只是书面,没有做到具体的落实,这严重影响了整个运维系统的进展。

1.3 运维人员不足

当今,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越来越智能化,这对运维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运行维护人员未根据新要求更新个人知识和技能,造成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无法满足维护新型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要求。体现出电力企业大部分的维修运维人员技术不够专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导致智能电表发生故障时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排查,即使发现后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故障进行有效的维护,这大大地导致了维护工作效率的低下。

2 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运维的有效探究

2.1 解决智能电表运维问题的有效途径

2.1.1 监控智能电表运行质量。在采购中,采购员严格把好质量关,寻求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便于维护的智能电表。另外,要充分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定期监控电能表运行情况,做到在使用前及时发现问题,在运行中及时处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降低维修的频度与难度,有效地避免线路断线、电池故障等存在的质量缺陷。

2.1.2 提高智能电表通用性。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电表通用性,就要在采购中,统一购买同一企业或商家的智能电表,与商家签订诚信协议,相互制约,相互发展,这就保证了智能电表优化升级时统一调试、统一安装,故障发生时,降低了维护人员排查的难度,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2.1.3 优化智能电表的系统功能。在优化系统功能的过程中,要加大数据的存储,删除不需要的内容及系统功能,同时对于在传输过程中遇见的数据量较大的问题,应当通过对主站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数据有效的进行传输,并保证整个数据形成比较完整采集数据链。此外对于白天补召的数据,应当进行适当的甄别以及整理,并完善整个智能电网中新型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数据的采集效率。所以要不断优化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本身,并及时发现、修复系统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2.1.4 加强恶劣环境中智能电表的检查。对处于恶劣环境工作中的智能电表,要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对于信号不稳定的地区,要与电信运行商密切合作,解决信号不稳等问题,以避免智能电表断续的工作,而出现电量抄收数据不准确的情况;针对类似粉尘环境中的智能电表,要及时地更换或采用定期清扫等有效的方式,以保障智能电表的正常运行。

2.2 健全运维管理体制

加强各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设立完善的运维体制,及时的检测维修设备,定期召开以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运维为主题的会议,解决交流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一一记载,以利于类似故障出现时及时高效地开展维护工作,从而带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严格落实监督制度的同时,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各供电部门的竞争意识,还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加强运维人员的队伍建设

对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定期举办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的运维知识大赛,这就要求维修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以及集抄系统的组成,旨在锻炼他们排查故障的能力,且针对其不同的故障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维护,从而提高了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运维系统长期的有效运转。

3 结语

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集抄系统的不断完善,无不体现着电力企业服务的提升与发展。对广大的用电客户而言,电力资源的稳定是高度评价电力企业优秀的标准之一。电力企业只要明确现存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运维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一定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电网低压集抄技术方案及配置规范(试行)[S].

[2] 广东电网公司低压电力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S].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3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实践解析

随着我国日常用电量的不断升高,电网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大,因此,在电网系统中引入电网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在过去的电网系统中,如果变电站的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一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这个过程极其繁琐复杂,需要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然而如果这个变电站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智能维护功能,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维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的维修以及维护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多数还处于初建阶段,在很多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技术问题。一旦智能电网出现故障还是会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

1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智能操作,分级运作和数字采集等等。在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电网标准进行智能化信息采集的时候,要统一收集和安排不同的数字信息,并基于这些数字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把相互关联的信息都分成一个单独的个体看待,并分别进行单独的处理,处理完的结果在汇集到的电力系统内部去,这样变电站信息技术的共享就可以实现。这样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都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操作,这给智能化运行提供了大大的方便。开发和利用新的电子变压器,真正弥补了传统的变压器在开路,饱和等缺点,这样一来传统的变压器就可以进行更新换代了。

2 智能化变电站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2.1 可靠性问题

在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过去的电流与电压互感器已经被电子互感器所代替,这种电子互感器采用的是外接电源,如果是发生断电或者发生线路故障,那么这种电子互感器就会马上切断电源,使其立刻停止工作,这样就会给整个变电检修系统的可靠性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温度、电磁场以及外界因素都会给电子互感器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说,外界环境温度越高,越会给电子互感器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环境的噪音越大也同样会给电子互感器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这样一来就会给而智能化变电站维护的可靠性带来影响。

2.2 快速保护问题

电子互感器在进行信号传递的时候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才能进行,从而更有利于判断变电站是否正常运行。实际上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是不可能由一个步骤来完成的,因此,来回传递消耗的时间就会很长,非常不利于对信号的保护。另外,在智能化变电站的自动维护功能当中还具有快速写入保护功能,这个保护功能说需要的时间明显要长于传统变电站所需要的时间,这同样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安全性问题

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变电站能够将信息有效地进行传递,而且传递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将相应的信息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这一过程就很容易将信息泄露。传统变电站的信息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递的,这样不会将信息泄露,如果引入智能化维护系统以后,那么就会受到很多外来人员的攻击,这样一来信息就很容易被泄露,如果信息发生泄露,那么整个电力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说智能化变电站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

3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工作的技术分析

3.1 对电子互感器的运行进行维护

在智能化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中,电子互感器的使用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创新,它是集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其他技术与一身的新型装置。电子互感器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来对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相应的检测,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传递给信息收集装置,最终传给电子计算机,这样我们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信息,然后判断变电站的运行是否正常。可见电子互感器在智能维护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对其定期维护,维护过程中需要检查电子互感器的外观是否损坏,线路连接是否正常。

3.2 对GIS组合电器运行进行维护

智能化变电站的维护系统中还采用了一个体积非常小,但是灵活性很高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GIS组合电器,由于GIS组合电器是很多零部件组合而成,所以在维护工作中消耗的时间会很长,过程也比较复杂。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GIS组合电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GIS组合电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存在,连接部分是否固定牢靠。

3.3 对合并单元的运行进行维护

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工作过程中,应该把合并后的单元的维护关键点置于报警信息的检查上。通常情况下,GIS失稳或者失步就会发出报警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后台的处理器当中看到这样的报警信息的出现。对于相应的技术人员通过闭锁保护动作是否存在故障来确定合并单元运行是否正常。

3.4 对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的运行进行维护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在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中安装大量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对于这些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定期对这些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进行检查,检查它们运行是否稳定、信号传输是否及时、保护装置中的报警信号工作是否正常。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装置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不能够随意对装置设置进行更改,也不能触摸装置面板上的键盘。

4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工作和国外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无论是变电站的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施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在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的同时做好日常检修工作,避免出现大面积故障问题。通过技术维护人员的努力,最终必定能控制运行故障问题,确保智能化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玲娜.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76-77.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4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变电站建设 变电站运维

引言

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越来越广,如何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减少智能变电站因为故障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的目的是满足智能电网的构建,这就要从传统设备中进行一次和二次的设备成分划分。然后建立过程层或者间隔层以及两项层面划分。科学合理的方式有助于综合判断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前期故障诊断中,要结合设备本身进行分析,利用合力解决现有问题。一定程度上,应采用智能设备完成设计和应用,并确保备战设备在相对环境中安全的运行,最好在站内形成较好的评测,从系统总体性方面出发,做好功能性调节。

2、运维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2.1变电二次检修专业与智能变电站

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维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二是设备维护的问题。二次运维检修人员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二次设备与网络的变化翻天覆地,如何让二次检修人员迅速实现过渡,掌握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是智能变电站检修的最核心问题。我公司虽然作为省范围内位数不多的具有220kV智能变电站自主建设和调试能力的单位之一,但是整体二次技能技术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人员技能技术水平。一是将智能变电站培训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建立智能变电站检修人员技术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达标上岗;二是开展技能技术比武,促进员工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学习;三是提升人才队伍稳定性,建立新、中、老合理搭配的二次检修队伍,尽量避免人员变动过大导致人才断档;四是以平春站继电保护培训基地为基层,进一步建立智能站培训基地,便于二次检修和运行人员对于智能站的模拟操控与检修,加速智能站检修和运维人才队伍的建设。

2.2电子式互感器直流电源的管理

如果广电互感器中的直流电源出现中断的现象,那么就会对继电保护以及相应的测控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其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这样也就无法对正常的工作状态及时的反馈,在没有安全保护的状态下工作。当前配置呈现出双重化的发展,所以OCT电源的主要提供者是两组直流电源,如果其中的一组直流电源出现中断的现象,那么就会造成相应的元件保护无法接收到采样信息,造成保护装置出现闭锁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直流接地以后,不能运用拉路的方式检查,只有在保护装置停用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2.3辅控系统管理

智能变电站中有用于全站消防、安保、环境检测的监控系统,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这些系统及各种附属的智能感应设备的运行状况与报警功能进行检查与维护。同时,还要对这些系统及其附属的智能感应设备的信号传输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建议

3.1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工程在初步建设中的技术管理

近几年随着智能化变电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我国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但智能变电站建设在设计方案、设备选型、施工管理等方面都与常规站建设有所不同,为此,要依照实际情况,明确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流程,贯彻执行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文件,保证工程实际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在此,就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初步阶段中的设计审查技术管理进行分析,初步设计阶段方案关系到变电站建设的质量、技术、效益和效率,对初步设计的审查是本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包含:审查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运用情况及核实智能站通用设备和配置情况。

3.2完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以往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都比较简单,因此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使用自动化设备以后应该在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增加相应有关自动化设备的内容,其中包括自动化设备的功能介绍与结构、技术参数与运行标准、正常运行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网络连接方式以及事故异常与处理方案等。在设备巡视制度上应该完善自动化设备管理条例、在线监测与控制、网络交换器、光纤接头盒、智能终端、光缆槽盒以及合并单元等,这是强化巡视效果的重要条件。在设备维护制度上存在很多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应该健全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制度,这包括在原有设备维护制度上增设在线监测、后台监控、高级应用程序系统、智能设备与组件、辅助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光缆清理维护管理注意事项以及网络通信管理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保障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

3.3强化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

当今社会,智能化变电站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普及的范围还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多运维人员对自动化设备不够了解。只有运维人员充分认识了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知识,才能将运维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培训应该是对全工作人员普及,将培训工作进行长远的发展,为智能化电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Y语

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中,智能变电站的作用不言而喻,能支撑智能电网的运行,传统的变电站内,多使用智能电网,其优势较多。电力企业发展中,智能化电网是其发展的新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优势颇多。所以要不断的做好智能电网的研究,研究中探究关键性技术实施手段,更要注意实施中的诸多注意事项,继而为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阔,寇建中,孙德祥.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11-12.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5

关键词:电力通信运维 智能化支撑 探索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060-02

智能电网属于信息架构,同时也是基础设施体系,能够针对电力客户及资产,甚至是电力运营等进行持续监视。而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运维的高效性,能够全面增强电网公司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使得电网运行更加可靠。

1 电力通信运维管理中的ICT技术支撑

1.1 运维管理中的ICT技术应用要求

根据当前电力运维管理的具体情况分析,在运用智能化技术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ICT技术是应用有机结合音频、视频、群组等相关信息,通过终端设备显示,参与运维管理的各方实现互联互通。

第一,应确保管控目标的一体化。其中,在升级系统或者是下属单位系统之间需要实现互联,以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实现全面共享,使得资源配置的目标得以全面优化,而这也正是ICT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重要标准[1]。

第二,应确保监视目标的一体化。为了确保通信部门在管理方面满足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能够在运用数据库采集与接口技术的基础上,保证通信设备将多个方面的信息内容纳入到监视系统当中。与此同时,需要在设计方面增加监视平台的故障预警功能,这样一来,对于通信设备管理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第三,在对ICT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运行系统与管理、监视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对接,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系统之间数据的及时共享。

1.2 基于智能化支撑的软件架构设计

基于智能化支撑,对于运维管理工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设计方面,应当将系统所涉及的内容融入其中,主要涵盖了对外接口与统一数据等多种子系统。而在设计方面,应当从一体化平台设计角度为出发点,确保监视管理系统具备全程化与立体化的相应特征[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内容的实时监控与分析,并且针对存在故障予以准确定位,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而这也正是全面提升并优化运维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

智能化支撑的软件架构设计目标图如图1所示。

通过软件架构实现其设计目标,包括:(1)可视性和可控性:做到高效运维,节省运维成本。(2)可管理性:整个软件系统具备足够前瞻性和智能性。(3)可运营性:实现精准运维,实时反应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相关信息。(4)可优化性:实现交互式故障处理,可与大数据库进行对接。

2 基于智能化支撑的通信运维管理途径探索

2.1 采取集约化措施以提升运维的效率

在电力通信网络运维过程中,实现集约化的管理具体表现在运维流程基础上的简化,以保证所需维护的资源得以全面集中。其中,在集约化措施方面可以细化成以下3个部分。

第一,将维护操作的内容和远程监控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也可以适当地撤销下属单位的监控责任,降低O控工作人员的数量,确保电网单位管理效果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需要全面提升远程定位以及诊断故障的能力,使得运维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调度指挥能力[3]。第二,全面提升下属单位的支撑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省级远程维护的能力提升。其中,应当站在省级公司的角度,集中专业力量,更好地达到维护工作效率的增强。第三,基于IT支撑的作用,电网建设需要注重自动化程度,这不仅可以表现为数据的自动配置与故障的预警,与此同时,还应当落实系统的自动性维护,进一步提升运维工作的效率。

2.2 采取专业一体化融合措施以提升运维的效率

在一体化的模式之下,电力通信运维工作在专业融合方面以及资源的整合方面都已经取得了理想成绩。而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则能够有效构建集中性的管控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集中管控设备系统还是基于信息支持等多个方面,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技术保障。基于此,在构建管控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增强系统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增强管控机制的服务质量。

2.3 积极引进精细化管理手段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三集五大”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特别是对管理水平进行准确的判断,这同样也是全面增强服务能力的必要途径[4]。而精细化管理需要构建相关的指标体系。其中,主要应用在对运维工作的效率以及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方面。与此同时,根据评价当中的错误指标信息内容应当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消除,以免严重影响到电力通信的运维管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智能化支撑,对于电力通信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需要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与ICT技术相互结合,积极开展运维管理结构的有效设计,进而将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推动电力通信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获取更为理想的成果,达到智能电网建设的具体目标。文章针对电力通信运维过程中的智能化支撑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探讨,阐述了ICT技术支撑,并且提出了基于智能化支撑的管理措施,希望为通信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兴.电力通信运维中关于智能化支撑的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6(1):31.

[2] 赵子岩,张书林,李扬,等.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的思考[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715-719.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6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配网调控一体化;变电运行;配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智能电网模式越来受到了个方面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那么本文也是针对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智能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发展有所裨益。但是,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模。“ 调控一体化取代传统模式的是采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

2、目前国内电网变电运行的几种运行管理模式

①国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一体化。

②超高压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地监控中心独立超高压监控中心。

3、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调控一体化给传统运行模式带来的变革。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网发展面临新课题和新挑战。智能电网承载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提振,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统的变电集控站管理模式还在一些电网的变电运行中采用,这种模式投入的人力较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因远程在线监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及调度自动化、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监控手段的日益发展,电网运行管理方式需要变革。必须采用运维操作站新的管理模式加电网调度监控中心与新形势下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种模式成立调度控制中心,将电网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一体化设置,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变电站监控及电网调度等职责主要由调度控制中心承担;主要由运维操作站负责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巡视调度指令的分解等工作,两者紧密配合,各负其责。

4、更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调度控制中心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变电站运行操作职能、远方监控职能的彻底分离。以规范用工管理,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精简机构设置为目的,建立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机制,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管理人员,成立综合性生产班组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5、以人为本科学统筹调配

新的管理模式实行人员集约化管理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特别是设备启动、停送电操作时,可以根据各变电站操作巡视任务的繁忙情况统筹调配运行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员精力不仅可以放在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设备巡视等现场执行工作上,还改变了以往各队忙闲不均的现象。同时,开展新模式下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6、提升工作效率,信息传递 零距离

因电网调度与设备监控工作需要调控员在同一场所同时进行,可以同时获取和处理电网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沉淀和误判,这样可以为处理事故或故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电网信息的“零距离”传递可以用调控一体化来实现。在调控一体化改革前事故处理的流程需要通过调度、现场监控、调度等来回几次的信息传递来完成。通过机构整合、流程优化后,调控双方可以同台办公,监控在第一时间会将信息传递给调度,现场处理工作由调度下达指令进行指导操作,这大大的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7、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智能监控技术

目前已有很多及时系统实现对电网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但很多应用子系统间通常都是独立完成对应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如:SCADA 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实时数据不变化、跳变、异常波动、抖动等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应高级应用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电网系统运行异常或薄弱的量测数据信息和监控点。监控子系统间相互独立运行模式,使整个电网调控子系统关联性差且效率低,相互数据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能力差。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需要结合前置系统(FES)。SCADA、PAS 等多个功能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判断,实现电网调度运行的智能自动化功能。综合子系统间进行智能综合分析,可以为电网调度运行监控人员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便于其制定高效合理的调度运行计划。另外,调控一体化系统实现对异常量测数据信息的进一步分类排序和预测诊断,对电网系统中最薄弱点进行提示与告警,便于运行维护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和处理措施方案。

8、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调控人员对电网运行监视与操作控制功能需要,通过责任分区等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进行解决,即将电网中设备按厂、间隔或信号进行分配,调度运行人员通过切换责任区就能实现对所负责设备的监视与控制。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中,不仅为常规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实际监视操作功能服务,同时还兼顾了电网集控、运行维护等继电保护维护人员的功能服务需求。

9、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实现了对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优化、预警和动态预测判断、事故智能辨识、以及事故后的智能幅值决策生成和系统恢复,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控制,实现了集调度、运行、监控维护管理等功能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综合整合,大大提高了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应对复杂多变的运行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快速建设发展。调控一体化模式缩短了电网调度的日常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整体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水平。总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需要,是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提和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姚建国等,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

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

[2] 刘瑞,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应用 [J]云南电

力技术,2010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7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16-01

引言:

智能变电站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通过对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实现科学、标准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无人看守或少人看守的模式,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运营维护上同样也需要采用特殊的模式。通过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分析,制定相关的运营维护策略,并对未来的运维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稳定。

1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对于继电保护技术来说,最大区别表现在取消电缆连接,变电站设备之间采用网络传输进行数据交换,这就使得各保护设备的配置原则、技术性能要求、功能划分、维护检修等都与传统变电站大不相同,也为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智能变电站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且电子式互感器的优势随电压等级的升高而越发明显。智能变电站在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各个环节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有所不同,智能变电站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与智能化整合,具备全网意识,强调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注重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控制中心的协调互动,提高整体性运行水平,有别于传统的变电单单强调手段、功能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标。智能变电站具有三层结构、两层网络架构,实现简单化的网络系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据关联。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现状

智能变电站运用了光纤设备、智能模块、网络通信与在线监测等技术,全面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它首先简化了相应二次回路,利用网络化的结构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便捷与信息共享,对倒闸操作方式进行改变,提高了一、二次设备的顺控与遥控操作应用。智能变电站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与电压合格率,为能源的可靠供应提供基础。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在智能变电站的内部装置中,有源电子互感器需要有源端模块长期供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温度等外界因素对于光学互感器的影响作用较大,影响输出信号的波形,造成稳定性差;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中需要通过中间多个环节进行信息传输,造成了延时增加,需要在保护跳闸处处理智能终端,对加速保护造成影响,一般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慢5-7毫秒;在一次设备附近加装保护设备,可以对电缆使用量进行控制,体现智能化,但是室外安装智能汇柜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造成设备成本不断增加,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将会成为重要问题。

3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是一项新型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变电站运营维护模式中进行转变。目前发现,在运营维护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随着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不够,专业技能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在智能变电站操作方式上,一二次设备的更换速度快,科技水平高,具有遥控操作功能的设备不断增多,传统的操作模式,如全面遥控操作与程序化操作模式较少;在现场的工作细节处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如误防锁具无防尘罩,变电站区域杂物混乱,二次标示不规范,各种保护装置切换把手的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等。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运营维护系统进行规范。

3.1 强化责任落实,进行合理的系统规划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需要结合季节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周期性的运维活动,把月、周、日的工作安排列入计划,每个周期的工作重点相互联系、促进,把每月的活动主题细化到每周的工作重点,把每一环节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员,具体到日工作安排,以便于统一指挥管理,通过例会的形式把实际工作内容与计划进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情况进行工作进展的检查与考核。

3.2 抓运转、加强维护推进运维一体化

3.2.1图文并茂抓巡视过程。《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设备巡视分为六种,在例行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特殊巡视、专业化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巡视。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远程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各种智能设备拍照、编辑与汇总,在巡视标准基础上添加图形,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实现了智能设备远程巡视的标准化。?

3.2.2加强变电站资料管理。针对变电站资料管理特点,建议做好这几方面:一个是明确资料管理范围与对象,保证资料完整性。二是重要资料应统一管理,专人保管。三是每座变电站资料使用单独存储介质,不得它用,防止受病毒或恶意代码破坏,四是资料定期备份。五是系统改造与扩建等需修改文件时,应经审批流程,修改前后备份,保管好资料对安全运行与日常维护很重要。

3.3 完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制度

首先是现场运行规程。运行规程主要包含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组成、技术参数与智能高压设备状态监测、电子互感器等部分的组成特点与运维特点。其次,要完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设备主要包括可视化设备、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终端设备、光纤接头盒、网络交换机等,巡检制度中明确检查周期与检查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如何处理等,另外还要对高级应用程序进行维护管理制度制定,对其基本原理、技术实现方式以及运行维护特点进行规定。在巡视中,按照“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行,对发现的缺陷问题,准确分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4 运维系统几点建议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画面与系统功能受供应商不同而难以统一,尤其是对于所有的信息量采用报文的方式进行上报,没有对信息的规范性提出要求,另外对于监控后台软压板的设置问题进行明确,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随着交换机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要求施工对端口光纤进行定位,要求设计单位在图纸中包含相应内容,加强网络交换机的设备维护,避免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避免粉尘污染对光纤设备造成影响,导致投入使用后信号传输出现异常;智能变电站长时间运行,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子资料,要做到重要电子资料的统一规范整理,专人负责,每座智能变电站的电子资料单独存储,避免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攻击、破坏,及时对电子资料进行备份,在系统改造等级时,要对配置文件修改前后进行备份,以便后续运维时进行追溯;最后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辅助系统整合,把在线监测、防火、防盗与通风、环境监测等辅助设备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辅助系统的作用。

综上所述,智能化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要通过提高运维水平,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通过深入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运维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认真执行,促进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8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运行 问题 分析

1 智能变电站运行现状

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电网节点的变电站的设备和装置也朝着智能化及其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当前的变电站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在实践中,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持续运行,也要注重对变电站运行的维护,在智能化背景下,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也要相应的提高,以保证变电设备能够在正常状态下运行,避免一些故障的发生。

从当前我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来看,对于运行的管理仍较为粗放,与其智能化发展无法实现一致,从而使得变电站运行工作的效率较为低下,一些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目前的变电站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变电设备运行的要求,这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电网运行中,变电站承担着降低损耗来完成电压转化的任务,而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及其不断升级,对于其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管理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此外,变电站运行中,维修养护的不及时也使得一些故障多发,从而使得变电设备得不到及时的养护,易发故障。

2 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的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由于设备元件的磨损等会产生一些设备过热等问题,从而会对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变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变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问题。在一些变电器设备中,有源电子互感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互感器中的有源电子元件和有源端的模块都有长期供电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变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其可靠性。而一些光学互感器则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互感器中所使用的玻璃和光纤间的连接有可能会存在可靠性的隐患。另外在智能变电站中所使用的高压电子互感器则有可能会受到高压电磁场或者是电力传输线路的影响,导致所输出的信号出现一些波形的畸变或者其稳定性降低等问题。

其次,是变电站的快速保护存在一些问题。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发展中,电子互感器较多的应用于变电站的建设中,与传统的互感器相比,它的数据传输方式是从互感器传到保护测控或者是交换机,这一过程的实现还需要有其他的合并单元的参与,这就使得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相应的增加,而数据传输中的延时也相应的增加。此外,为了保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在保护跳闸口处设置处理职能终端,这样一种装置和处置步骤,对于快速保护的实现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采样的完成是从电子互感器发出信号到合并单元然后再到保护装置的一个过程,而跳闸的过程则是从保护装置传输到智能终端然后再到短路器机构的,这种快速保护信号传递路径,对于变电站的运行保护仍存在一定问题。

再次,是变电站运行的安全问题。在传统变电站中,其通信采用点对点的形式,这种具有局部特征的交互方式是相对安全的。而智能变电站下,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是对等通信的方式,可以实现局域网内全面信息的查询和应用,而任何一个信息受到攻击,其他的信息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受到攻击,从而影响整个变电站系统的安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IED没有实现点对点的连接,也没有设置装置间的隔离点,为了实现对其保护,需要建立集中的控制体系来实现对整个系统安全的控制。变电站运行中,要通过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来完成对变电站运行中的一些事件的记录、闭锁及其软件控制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系统整体安全的控制。智能变电站对等交互模式下,这样一种安全体制的建设有可能会带来整体的安全问题。

最后,安装保护会带来一些变电站运行的问题。在智能变电站的安装上,会通过在以此设备的旁边安装一定的保护设备来有效控制电缆的使用量,实现变电站建设智能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室外安装的环境下,变电站的智能汇控柜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提高,保证湿度及其温度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种设备的成本,使其在变电站的建设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这也给变电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带来一定的困难。

3 智能变电站运行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

为了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运行,便要保证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影响变电站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变电设备中的网络交换机、合并单元及其电子互感器等的性能,一些二次设备上的整体配合的性能也会对变电站的运行产生影响。针对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通过日常的检修与养护来减少该种问题或者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而变电站运行中所采用的是网络通信方式,这对于一些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流程方法和智能系统的具体应用也是变电站维护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这都对维修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首先,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的实施检测。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实现,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管理,而这一工作的完成需要对变电站自身的各种数据和参数进行实施的测量和保存,构建成一个在线数据并且可以方便获取的历史数据,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这一监测的完成需要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电子、传感技术,工作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要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种高压信号的传输、采集以及逻辑判断等来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测试,并且还可以以不间断的诊断和测试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检测和管理。对于一些数据,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在线数据或者历史数据的使用来对变电站运行情况及相关参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种状态量,并且使其能够更好的反应变电站运行的实际状态,在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时,变电站维护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常见的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手段,对该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诊断变电器设备的故障,实现归变电站运行的维护管理。

其次,建立有效的变电站运行维护体系。维护体系的建立为变电站运行及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对于我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就我国当前变电站的维护管理而言,运行状态的维护是变电站运行预防维护的组织结构、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以及有效的评价方法和维护策略等,都会对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制度体系上提供保障,使得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以精细化的管理来合理安全维护计划,提高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水平,从而使得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再次,要注重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技术。变电站的运行要有技术的支持,智能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数字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状态也对其维护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变电设备的运行监管中,要注重机器状态的变化以及相关参数的获取和分析,而对于相关参数测量工作的完成需要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作为保证,以保证获取的数据更为准确,从而更好的完成变电设备的运行检测工作。

最后,加强对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要注重倒闸操作、闭锁装置等的安全,通过对这些变电设备及其元件运行安全的保障来实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在日常的管理中,保证智能变电站的现场倒闸操作运行的设备能够满足设备运行的相关技术要求,使其具有一键式的顺控操作的功能,从而使设备更好的满足变电站运行监控的双机操作的要求。这一监控的实现,要保证其操作的安全、可靠,监控的后台能够显示具有一定的显示功能,并保持与站端的方式是一致的,对于一些操作的不规范现象及时发现并能及时的上报,从而使得各项检测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和管理,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另一组成部分,其操作上要与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相适应,提高防误操作的水平,并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维护的效率。对于一些异常事故,及时处理并进行上报,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保护正确动作情况的下,针对故障情况将有故障的设备置换出来,确定故障位置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处理该种故障,使得变电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

4 结语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是自动化技术及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运行中,由于变电设备元件的特点、设备运行中的一些磨损等会造成变电设备运行中出现发热等故障,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实践中,为了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保证电网的完全,我们便要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的检测和管理,通过必要的维护工作来避免其运行中的一些故障,实现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和运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葛遗莉,葛慧,鲁大勇.数字化变电站设计、运行中面临的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12).

[2]董明,魏秉政.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继电器,2006(3).

[3]张梁,岳菊宁.浅析变电站的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9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调试;措施

中图分类号:TM4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要通过提高运维水平,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深入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运维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促进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

1、智能变电站结构图

可将智能变电站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过程层、站控层和间隔层三层结构,其设备架构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智能变电站设备构建图

其中在过程层中主要是智能组件和一次设备,智能组件主要是由合并单元、智能设备和相关的终端组成的,其能够完成智能变电站电能传输及分配功能,同时智能组件也完成了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测量及在线状态监测功能。间隔层中的设备主要是指测控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及故障录波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智能组件的通信、输入及输出、远方控制等功能。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通信设备、控制系统、对时系统等相关子系统,其能够实现对全站的测量功能和控制功能,有效完成对全站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同时还具有保护管理的功能。

2、智能组件的状态监测功能与顺序控制功能

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智能组件的状态监测功能和顺序控制功能。由于对智能化的高压设备进行顺序控制有利于智能组件功能的实现,因此,在通常在智能变电站中采取顺序控制的中心管理机模式,通过对监控中心指令的执行,经过自动校核后完成对改变运行方式设备的有效控制,并以图形界面进行配合,确保智能设备实现可视化的操作。

智能变电站能够根据监测设备所获得的设备结构及状态参数信息,对历史运行记录进行合理分析,有效评估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变电站运行的各种设备进行智能诊断。智能变电站内的智能组件能够对相关设备实现智能监测,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对能装置的故障情况及信号回路动作情况。

3、智能告警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告警功能,其能够对故障判断和处理提供辅助支撑,同时对信号的分类处理进行有效显示。根据变电站整体的推理模型及装置逻辑动作过程,实现对告警信号的分类及汇总,确保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得到实时处理,对智能变电站内出现的异常进行告警并提供解决处理意见,辅助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决策分析。

二、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是一项新兴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变电站运营维护模式中进行转变。目前发现,在运营维护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运维人员缺乏严重,随着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不够,专业技能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在智能变电站操作方式上,一二次设备的更换速度快,科技水平高,具有摇控操作功能的设备不断增多,传统的操作模式,如全面摇控操作与程序化操作模式较少;在现场的工作细节处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剖一,如误防锁具无防尘罩,变电站区域杂物混乱,二次标示不规范,各种保护装置切换把手的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等。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运营维护系统进行规范。

1、强化责任落实,进行合理的系统规划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需要结合季节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周期性的运维活动,把月、周、日的工作安排进行列入计划,每个周期的工作重点相互联系、促进,把每月的活动主题细化的每周的工作重点,把每一环节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员,具体的日工作安排,以于统一指挥管理,通过例会的形式把实际工作内容与计划进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情况进行工作进展的检查与考核。

2、抓运转、强维护推进运维一体

(1)图文并茂抓巡视过程。《智能变电站运转管理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设备巡视分为五种,在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巡视。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远程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各种智能设备拍照、编辑与汇总,在巡视标准基础上添加图形,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实现了智能设备远程巡视的标准化。

(2)两卡一书保操作。倒闸操作采用“两卡一书”工作法,即“智能变电站倒闸操作标准措施卡、大型操作票审批卡和倒闸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实现了“倒闸操作全过程管理”。通过“两卡一书”制度的实行,优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停送电时间,确保了倒闸操作安全、有序、高效。

3、完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制度

首先是现场运行规程。运行规程主要包含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组成、技术参数与智能高压设备状态监测、电子互感器等部分的组成特点与运维特点。其次,要完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设备主要包括可视化设备、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终端设备、光纤接头盒、网络交换机等,巡检制度中明确检查周期与检查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如何处理等,另外还要对高级应用程序进行维护管理制度制定,对其基本原理、技术实现方式以及运行维护特点进行规定。在巡视中,按照“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行,对发现的缺陷问题,准确分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此外还要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培训力度。通过外送培训、自我培训、专业设备培训等方式相互补充,提高对新设备的重视程度。结合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健全与安全保障,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三、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工作建议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画面与系统功能受供应商不同而难以统一,尤其是对于所有的信息量采用报文的方式进行上报,没有对信息的规范性提出要求,另外对于监控后台软压板的设置问题进行明确,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随着交换机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要要求施工对端口光纤进行定位,要求设计单位在图纸中包含相应内容,加强网络交换机的设备维护,避免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避免粉尘污染对光纤设备造成影响,导致投入使用后信号传输出现异常;智能变电站长时间运行,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子资料,要做到重要电子资料的统一规范整理,专人负责,每座智能变电站的电子资料单独存储,避免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攻击、破坏,及时对电子资料进行备份,在系统改造等级时,要对配置文件修改前后进行备份,以便后续运维时进行追溯;最后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辅助系统整合,把在线监测、防火、防盗与通风、环境监测等辅助设备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辅助系统的作用。

结束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次系统是智能化变电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二次系统的校验是确保智能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虽然与传统综自站相比,一些保护的逻辑和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对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就要求运维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智能设备的调试方法,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勇,梅生伟,何光宇.变电站一次设备数字化特征和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3)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10

关键词:运行维护 智能变电站 优点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195-02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出现,产生了智能变电站这个概念,原因在于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变电站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是走向智能化,智能变电站会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而在这些环节当中,智能电网无疑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在智能电网当中,智能变电站担任着控制电力流行和调节电压两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1 智能变电站优点

1.1 传统变电站优缺点

传统的变电站包括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两种类型。常规变电站应用的是自动化系统,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布置单元被分隔开来,各个装置之间不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能确保变电站整体功能的协调与优化,装置之间的输入信息较为独立,不能实现各类信息的共享,且系统接线较为复杂,系统扩展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数字变电站比常规变电站的性能有所提升,一次设备均采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在二次设备当中利用的是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数字变电站之间的通信系统是统一的,具有一定的标准。相对来讲,数字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在于功能的多样化,其功能结构一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站控、过程和监控,管理方式利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因此,数字变电站具有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然而,从根本上来讲,数字变电站仍有一定的缺陷,即不同数字变电站之间的信息模型差异较大,统一性不强,互操作性差异也比较明显。

1.2 智能变电站优越性

相比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智能变电站的各类电力设备均属于智能设备,这些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靠度高、环保经济、集约程度也很高,运行速度快、效率高。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实现数字化、通信平台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在实现变电功能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系统能够自动的完成对各类信息的采集、测控和保护,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化,还能够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对电网进行实时的自动控制,能智能化的对电网进行调节,制定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的决策,同相邻的变电站进行信息的互动并实现对电网的协调控制作用。

在数据的运行与处理方面,智能变电站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功能,对全部数据的收集、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均采用全盘数字化的方式,数据的精确程度较以往提高了很多。数据处理数字化的实现,对于支撑整个电网意义重大,这比数字化变电站的优越程度更高,智能变电站能够在线对电网进行监测,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实现了体系化,这种体系具有紧密、可靠的优点。因此可以说,智能变电站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还能实现高级互动,使不同型号的设备能够高效的连接,大大提升了设备利用率。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措施建立在常规变电站的基础之上,然后在结合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如下四点。

2.1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首先,智能变电站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责任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需要对变电站的总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分解之后将目标和任务细化,然后再将这些细化后的小目标、任务交给员工个体,同时这些员工还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对这些员工需要实行一些细化的赏罚处理措施,保证对这些员工的管理能够有据可依,有责可究,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其次,智能变电站坚决执行“两票三制”,工作票和操作票应该认真、仔细的填写,不能伪造、编造;工作许可和监护制度,以及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制度必须强有力的执行。“两票三制”的高效开展,能够保证各项安全措施得到合理的布置,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到对所有设备全面检查,最终能够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危险处理能力,避免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人员、设备等的损伤与破坏。

2.2 加强人员管理

2011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范围的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随着智能变电站的逐渐建设与运行,对变电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智能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为基层技术人员,二为一线生产人员。然后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其中安全生产意识比专业素养更重要,原因在于专业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安全生产一时,可能在工作中疏忽大意,引发事故。对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学习,可以选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规程。另外,对一些生产事故要及时的通报,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通过事故使工作人员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要让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学会对安全隐患进行辨认、排查,最终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能力。

在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方面,智能变电站有别于常规变电站,原因在于二者运行系统的设计区别较大,技术措施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需要更新培训理念,需要增加对智能化技术的学习,熟练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各类高端知识,能够遵守智能变电站规定,应对突发事故,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

2.3 加强设备管理

2.3.1 设别管理策略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设备是否能够高效运转决定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两类,智能化谁一次设备的主要特点,网络化则是二次设备的主要特点。由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普遍比较先进,特点比较突出,因此对设备的管理要结合设备的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保证管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这是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的基本要求。

2.3.2 设备管理方案及措施

在制定智能变电站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管理。智能变电站有很多关键性的设备,对于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起到支撑作用,这些设备包括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电子互感器等。因此,智能变电站设备管理的重点主要是针对这些设备展开的。

智能变电站应该建立一个数据资料库,这些资料包括设备资料和一些技术资料等,这样能够实现对这些资料的随时利用,增加使用便利程度;对于一些设备存在的不足,也应该纳入设备管理的范畴之内,对这些设备要更加注重运行状态的检查与分析,并以报告的形式保存下来,为设备的检修提供具体依据。

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操作管理,重点在于对顺控造作及顺控操作票的管理。顺控操作票在使用之前必须现场试验,试验合格,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之后才能使用。数控操作人员要掌握好操作顺序,软硬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对于这个管理要清楚。在软压板及定值区切换操作的开始及结束时,要在监控画面上检查软压板工作状态,还要核对定值区号码,当定值区切换操作结束之后,要进行打印并再次核对。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投入其他压板,如智能终端和保测装置的检修压板。

同常规变电站的巡视检查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检查多了一项远程巡视。在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视当中,首先应该审核操作人员的权限级别,巡视应该分级进行,层层递进,促进巡视效果的最大化发挥。对智能设备的巡视检查应该加大力度,并增加一些额外的检查内容。为了节省巡视检查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智能变电站还配备有辅助系统和综合性质的监控平台,辅助系统和监控平台的存在,使得智能变电站不用人工操作巡视检查,只需通过在线系统的运行即可,且巡视检查的效率更高,运行管理管理工作更加优化。此外,远程巡查系统中还应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一体化监控系统、辅助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融合能够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全面巡视检查。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查也要将软压板包括在内,其主要检查方式为后台巡视检查。另外,对继电保护GOOSE通信的巡视检查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GOOSE通信对保护装置的正常、可靠运行等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2.4 加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经验交流

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发展经验的积累也比较少,这就要求各个智能变电站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才能促进自身运行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部门要及时收集自身运行、维护和检修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方法记录下来,同时要汇总其他的一些数据、经验,经过整理之后与其他智能变电站进行交流。通过不同智能变电站之间的交流,能够使我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少走弯路,提高发展速度,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3 结语

总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固运行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常规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优点突出,例如功能齐全、效率高等。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发展安全文明生产。其次要加强对人员管理,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培训。在设备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对一些关键设备进行管理,要建立有关设备信息的数据库,方便使用。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视检查应该层层递进,促进巡视效果的提高。另外,由于我国尚缺乏智能变电站发展经验,各个变电站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发展进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孟超,王云平.智能标点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9).

[2] 王淼.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

[3] 鲍辉.浅谈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及运行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7):86-87.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11

关键词:信息化助力 物业管理 智慧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90-02

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通过对寿命周期费用及检修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决定项目的投资运行、检修以及资源的使用决策。但因其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所以,若想达到设施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目的,企业信息化发展及应用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近些年来发展的现状来看,物业方面在运营维护其管理项目的设施设备过程中,逐渐重视设施设备管理的运维信息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始积极引进设施设备运维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不但提高了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对其运营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1 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实现方式

Easy Facilities Manager即简单的设施经理,是一种企业实现信息化设施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的软件平台,它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同时对设备的日常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存取、记录以及创建设施设备整个生命使用周期的备档数据库,及时完成设备运行和维护状态的信息传达,对生产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帮助[1]。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则是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即从设备的计划初期开始,对其的制造、设计、采购、验收、安装使用、更新以及后期修理维护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该项工作是集聚了技术、业务和经济3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1.1 智慧台账管理

智慧台账的管理模式可以对每个设施设备的生命运行周期都进行精准的管理,对于设施设备最初的设计、采购一直到报废弃用都实现了全程监测管理。同时,对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设计图纸、维修保养报告、备件损耗以及设备参数的具体数据都做出了详细的记录。经过系统的计算,快速得出设施设备维护所消耗的经济成本,这为企业各项决策的敲定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1.2 智慧运维管理

Easy Facilities Manager运行系统对设施设备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该系统实现了在设施设备运维模块中多维度管理运维的过程,完成了对工单的策划、处理以及完结的管理运维工作[2]。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对设施设备周期性作业、后期的保养维护与巡视检查均可进行追踪控制,达到全程监控的目的。工作人员通过物业客户端对日常维修与计划工单进行处理时,在现场即可快速查找设施设备的台账和检修保养记录,操作时根据需求物业客户端会为其提供详细的指导参考和作业流程,这使物业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简便。

1.3 智慧空间管理

通过Easy Facilities Manager运行系统和BIM与CAD之间的配合使用,对于空间组合进行分析和决策,更加方便空间的优化,有效提升了空间的使用率,充分实现了空间分摊自动化的目的[3]。该系统的运用充分降低了空间的占用成本,并针对空间的合理分配和空间费用分摊这一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决,有效避免了部门之间关于经费使用的争议发生,如涉及以上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系统账单和报表完成自动化的空间分摊的计算工作。同时,针对租赁、写字楼办公空间以及广告位车位的管理模块也非常适用,智能化的系统使抽象复杂的空间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4]。

1.4 智慧租赁管理

为了实现物I管理行业的租赁更为智能化的目的,软件平台还可增设商业区域,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后,再将其租给商户使用,同时物业管理相关部门可通过系统来对房间面积、承租方、租金租期、逾期提醒以及出租的历史记录等所有消息进行处理和有效的管理。

2 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案例分析

2.1 以万科物业为例

在万科的物业管理中,借助于Easy Facilities Manager物业设施资产管理的平台,充分实现了信息共享,达到了商业智能管控的目的,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形成了规范、标准的企业工作流程。当可视设备出现问题时,可及时为处理问题提供精准的参考数据,实时跟踪问题处理进度和情况,促进了运营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对资产做到有效管理,降低了总体的拥有成本,为企业决策和企业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详细的计算报表。通过运用信息化后台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线下台账作业转变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作业,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通过员工客户端、400呼叫中心、Easy Facilities Manager、EBA以及CRM的设备管理工作系统和资源、营账管理系统之间相结合,实现硬件、软件技术工具和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积极构建物业远端平台的创建。同时,在物业企业中,领导也会看到企业的员工诉求,积极进行资源合理协调匹配,解决问题[5]。

2.2 以中海物业为例

中海物业也将Easy Facilities Manager软件平台配合手机客户终端引进到该企业的物业管理中,此项运营方案,有效帮助中海物业实现了战略转型的目的。该系统适用于Android与ios两大系统内的电脑的智能手机,为满足物业服务行业需求,该功能开启了工单接受、移动报事、巡查、报事以及设备维修保养等多项功能,和Easy Facilities Manager中的空间、租赁、资产、设备管理的多个模块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将平板、手机作为终端设备的方法,充分实现了物业管理信息化。

3 结语

随着楼宇住宅的智能化和网络的发展,对物业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案例得出,信息化助力设施设备智慧运维管理在物业服务行业的运营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Easy Facilities Manager软件平台的推出,长期有效地为地产建房、办公楼宇的设备设施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地为客户提供了以建筑整体生命周期可控性做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物业服务管理行业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了客户对物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余立军.写字楼楼宇系统在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5(6):66-67.

[2] 邱春梅.楼控系统运维管理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4(5):20-23.

[3] 邓d.从物业管理走向集成运维[J].智能建筑,2013,1(3):71-73.

智能运维一体化范文12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发展速度飞快,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因而社会整体对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少,然而实际的变电能力却稍显不足,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对运行维护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至关重要。

一、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以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发展的技术为基础,使电网的运行维护更加的自动化、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其具有数据采集、系统分层、信息交互等功能,同时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维护的操作性和自动性,更加及时快捷地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其技术特点可以分为:

1、智能化变电站把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建立了完备的模型,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把独立运行的技术合成到整个系统中,完成系统内的信息和管理的共享;

2、规范系统内的信息标准,把不同厂商制造的零部件完备的融合,使系统具备更加兼容的操作性能;

3、使用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解决了传统的互感器的运行缺陷,解决了电流互感器的开路、饱和、铁磁谐振等现象;

4、智能化系统中采用了光缆信号传输,解决了二次电缆信息传输的不连贯性;

5、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地完成运行监测和维护等功能。

二、智能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当前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其设备运行维护是管理核心对其运行维护具有较高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强化运行维护管理

用于智能化变电站中的设备与系统对专业技术、运行维护人员有着十分高的要求。企业应将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切实做好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严格管理与把关运行维护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检测目标等各环节部分。

2、确保设备与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构建智能化变电站过程中必须时刻观察设备与系统的质量,定期认真检查与有效维护设备与系统,以使设备与系统运行过程中较高的稳定性防止有死机、传输数据有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将规范的操作标准作为依据,从而推动设备与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3、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所以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应积极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工作,让运行维护人员充分的掌握了解专业技术知识,熟知计算机操作等。保证运行维护人员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进而做到及时有效的排查与处理出现的问题。

三、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1、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

相比其他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就在于“智能”二字,尤其是在设备之上。智能变电站所使用的高压断路器二次系统,主要是采取了新型传感器技术、微机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其具备的特点如下:

1.1在开启使用设备的过程当中,传统的辅助开关与继电器会被电力电子技术以及微机技术取代,根据合闸的位置、电压波形图调整电压跳,进而来准确地把握合闸与跳闸的时间,以此来确保电压正常稳定。

1.2通过微机技术可以对设备信息进行直接的处理,同时也可以对设备的执行功能以及缺陷进行检测,不需要专门的控制系统来进行处理。

1.3自我检测。监控断路器设备的一次和二次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发出报警,并且提供相应的检修数据。通过微机二次系统、智能软件以及IED就可以将智能化操作实现,通过光纤网络可以向二次回路系统传递相应的信息。因此,在智能开关的运行维护中就需要对二次设备进行充分地考虑,并且对其进行监控,确保数据信息正确、真实、有效等,如此,也有利于智能化开关运行质量的提高。此外,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一次设备包含了电子互感器,主要是合并单元、传输数据化一次设备以及采集器单元等,在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维护当中,要同传统的互感器相互的区分开来,在误差实验、极性检查等方面都应该同传统的设备区分开,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试验与分析。

2、强化二次设备运行管理维护

根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特点,可对下述设备加大运行管理和维护力度:

2.1自动和保护装置,需要密切关注装置运行状态、告警信息、MU和GOOSE等光纤熔接、光口闪烁等情况;运行保护装置时,严禁触摸带电部位或拔插插件或社保,不得操作固化定值、修改定制、更改通信地址、开出传动等命令,并定期检查其保护状态、定值、压板、差流等信息,以保证网络正常通信,装置可靠运行;其中智能终端、测控装置、合并单元等位置的检修压板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必须确保其单独或并行投入和退出以及故障处理等操作规范到位。

2.2对于合并单元,要求重点观看液晶显示屏中是否存在告警信息,合理分析合并单元工作状态、GPS对时、采样光纤通道等情况,以此及时发现、解决异常;三则要加强通讯系统运行维护,其中电子设备运行、单机或主机的值班灯较为关键,并由后台稳步操控不同层序的开启与隔阂。上述维护要点有助于提高变电站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继电保护校验

根据IEC61850标准,智能化变电站进行了间隔层、分站控层以及过程层的建设,并且还拥有运行管理自动化、一次设备智能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等优势,这样也可以将设备之间信息的传输、使用以及共享加以实现,具体而言:

3.1光缆技术的数字信息传输作用。在采集到信息时,一次设备会就地将其转化成为数字量,通过光缆技术,就可以将相应的信息传递到测控保护装置当中,之后将其运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同时,通过光缆技术传输信息,也可以将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对于一次设备的监控加以实现。随着电子式互感器、IEC61850标准等不断地完善与成熟,利用这一部分技术,就可以将开关量的信号直接转变成为数字量。此外,通过网络接收电子互感器的数字量信息,使保护装置也可以接收与监控智能操作单元开关数字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继电保护。

3.2运用数字化保护测试方法。根据IEC61850标准,就可以测试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的设备技术有保护测试仪、继电保护装置等,测试的方式又包含了一对一和一对多。

结束语

我国的电网的工作量在人口增加的同时增加了起来,电网的输电量也就自然增加了起来,这对于电力设备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难题。智能化变电站能够对实现电网的设备的高效管理,简便了电网的日常管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化变电站系统的维护问题,我国在软件和硬件的维护部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希望为改善电网的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宏锋,赵志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云南电力技术.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