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4-01-12 14:36:45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主体维度 智力发展 一致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形成了初步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是从主客体两个维度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特征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多地关注客体维度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它主要是指16世纪以来建立在大工业和各民族普遍交往基础上日益形成的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世界整体性联系的历史,又是社会关系不断拓展的历史。从主体上说,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脑力支出为主发展的历史,是历史主体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拓展而从民族地域性的解放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本文着重从主体维度解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与人类智力发展进程的一致性。

一、客体维度解读的世界历史与主体的发展智力化特征

按照学界通常的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的契机是地理上的大发现。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引起殖民征服和欧洲商业革命两大历史运动。殖民征服运动使欧洲的宗主国获得廉价的原料市场和广大的商品销售市场。伴随殖民征服和黑奴贸易,欧洲同亚洲、美洲“新大陆”等世界各地相互联系起来,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扩大了贸易,增多了流通商品的种类,商贸活动向全球扩散,最终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从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来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广泛化,人们之间的交换和交往广泛化和普遍化起来。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繁荣的商业贸易超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范围,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得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受到新兴生产方式的洗礼,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世界历史便由此展开。“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和标志就是社会交往即社会关系的扩大。

其实,即便是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也包含了主体维度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其内在的因素其实就是人类智力的发展,正是由于人类智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才得以实现的。包括地圆学说在内的地理知识的扩大,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远航中的普遍使用,航海术、造船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而可能的条件。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人类智力发展的作用和痕迹。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第三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可见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人类智力发展的特征。

“人类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发展,即以智力进步为标志的生存能力的发展,也即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就是人们不断从自身文化积累中汲取又不断增加这一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智力是整个人类每一个体的知识和精神产品的综合和充分展现。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劳动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重向后者倾斜,其中的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物质生产领域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上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人类智力的竞争,脑力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越是发达国家,投入直接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就越少。社会总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比重也就越小,而专门的脑力劳动的比重则越来越大。

人类的发展及其智力的进步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个人的体力状态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古人和今人的的体力支出大体相同。但是人类面对自然界时不断发展着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关键原因就是人的脑力的发展。因此,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脑力的变化。人的脑力的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作为人体物质器官的大脑本身的发展,它更多地表现为人的大脑接受、储存了更多的信息量上。事实表明。人类历史呈现出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以脑力支出为主转变的趋向。人类历史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智力作用的痕迹,表现出智力化的特征。

二、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马克思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智力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大作用。正是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关系拓展为世界往的时候,人类智力(生产力)的保存才有了保障。

人类的智力发展是这样,人类个体的智力发展情况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关系是人类智力发展的载体。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得以保存;由于智力成果在使用方面具有的无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最快地发展。”人类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物质运动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他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展出大量的智力成果,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的智力成果又因人类生产的无限繁衍以精神形式传承给后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后代人不断地从无数前辈的智力成果中获得养分又不断推进这一智力成果积累的过程。从人类发展的现实来说,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这一载体,通过交往和沟通,可以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提供给社会。这样,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人类自身生命过程之外的文化积累序列,每一代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不

断地为之提供认识成果,由此形成了“一座无所不包的智力库”,致使人类发展条件的优化具有递增性和必然性。在这个库里,不仅有当代人们提供给社会的智力成果,还容纳了人类世世代代的智力成果的积累。只要人类不灭绝,人类的社会关系就会一直存在,这个库里的内存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类智力就是这样通过社会关系这个载体而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的三形态论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类智力(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产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上,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演变思想说明了其与人类生产能力发展的关系,而“社会形态通常即指社会关系”。三种社会形态实质上是三种范围依次扩大了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关系。“最初的社会形态”即最初的社会关系只是“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从而人的能力只能是“人的依赖性”的能力。在第二大形态里,社会关系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拓展为“全面的关系”。因而才有了人类“全面的能力体系”。因此,人类智力(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三、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类智力的发展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样是以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载体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现实关系”也即社会关系,从而决定着“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智力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历史逐渐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现实关系”也即社会关系,从而决定着“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智力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界交换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交换关系拓展的过程,交往关系的普遍化使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

人类智力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相互推进作用。人类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反过来也促进社会关系扩大和完善。人类智力发展使得人类交往的领域、交往的方式、手段以及交往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智力通过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际关系得以规范,从而组织、协调规模庞大的社会合作和生产过程,得以达到预期的科学的目标。而新的社会关系则将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长时间、更高效率,对人类智力统摄对象进行汇集整理、优化组合、精益求精,使人类智力发挥更大作用。人类发展就是智力化和社会化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推动着人类个体的智力得到越来越全面的开发,又促进着人类整体社会关系进入越来越密切的联合。就此而言。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以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载体的人类智力的发展。

总之,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界交换的范围和空间不断扩大。社会关系不断拓展的过程,从而也是人类智力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是人的劳动能力从体力支出为主向以脑力支出为主转变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参见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余金成,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2

    体现在军事上的智谋,在军事上应用智谋历史事例,中国历史上更为多见。如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兵书战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与谋略运用的总结。如:着名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再如: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军事智慧,更展现共产党人的弥天大勇。通过赴重庆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人追求和平的诚意,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还有“淝水之战”,东晋在我少敌多的情况下能操胜券,除了运用好的军事谋略外,还要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军事智谋背后还要有心理素质的较量。在介绍这些方面历史知识时,我通过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更深层次剖析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潜在的因素。

    体现在外交上的智谋。历史教学中体现外交的智慧与谋略也很多。如秦灭六国时的近攻,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最终达到了统一的目的。在讲这段历史时,我用大屏幕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了解当时在七个诸候国中,力量比较大的齐国在东方,离秦国相对远,但它确是秦国统一中原的最大障碍,也是秦国最有顾虑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实现统一的步伐,他采用先稳住齐国的办法,所以采取远交东方齐国,近攻附近小国,以解决战争的后顾之忧,但当它力量丰满,有足够力量灭齐国时,他就破坏这这种交好的政策。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非常棒的外交政策,正是借助这种外交政策才使秦国最终得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这是中国体现外交谋略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除此之外,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也是我国古代外交史上比较成功的典型,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为后来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促进两地政治、经济的交流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加强了内地对西域的管理。这些史实都体现中国外交的智慧与谋略,并收到一定良好的效果。体现在科技上的智谋。在历史教材当中,反映科技发明创造的历史事实很多。而每一项发明创造的出现,都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每一个发明创造的出现,又都体现出了当时历史时期人们的智慧与谋略。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张衡的地动仪、唐朝时期出现的筒车等,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都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依据教材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就是运用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向学生详细讲明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所应用某种智谋的目的和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所收到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意义,最终让学生懂。借助资料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是对教材讲解的一种配合和补充,借助教材以外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影视、音像资料,使学生更加进一步详细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进而使学生认识各种智谋应用的更多具体细节和相关知识。利用实物进行讲解。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迹、古物等。向学生讲解相应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回归历史,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对某段历史进行直观的、具体的、集中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感观印象,让学生记忆颇深。总之,历史事件智谋的运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与老师细致的剖析,全面深入讲解是密不可分的。历史课堂智谋的介绍与讲解,会让学生在体验历史学习中不自觉蓄增历史智慧,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说历史教学中智谋运用的巧妙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地铁;运用

在现在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在我国各个行业中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其自身对于提升地铁运行速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从根本上决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地铁交通中的应用。在地铁交通中采用电气自动化的时候还需要技术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将这项技术全面应用在地铁交通中,进一步促使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1 电气自动化

要想保证电气自动化这项技术在我国地铁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项技术全面应用在地铁交通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来说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对现在社会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从根本上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1.1 发展历程

在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这项技术手段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时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就有一定涉猎,在这个时期使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有很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对该时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该时期本身就是电气设备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目前电子设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电子设备发展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其自身发展和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自身主观意识控制的。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也结合了相应的计算机技术,这样不仅仅提升电气自动化的便利性,对其自身的运行状态改善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总的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促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通讯技术的出现,对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本身也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个时期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电气自动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1.2 发展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展的过程中,到目前其自身的内部系统配置也发生一定变化,现在实施的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由智能元件和现场总线等控制系统构成。在我国现在实施的地铁交通中,这项设施结构在地铁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内部元件的差异决定的。因此在进行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地铁交通进行全面考虑,了解其自身需求,选取适当的元件进行这项设备的建设。

2 在地铁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所具有的优势

2.1 实现地铁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在地铁中应用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当前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应用在地铁的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特点虽然也有所体现,但却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更达不到解放人力资源,实现系统管理、控制以及配置调度全智能化的要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化就是智能低压配置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整个地铁低压配电系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2 实现系统运行的虚拟化

之前,在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一切工作都需要人工管理来完成,包括配电和调度,也都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才能够满足工作需求。而在应用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之后,虽然没有全面实现配电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也大大解放了人力资源,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精确度。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虚拟化,在智能系统中,直接通过专业设备或者是程序,就能够直接利用操作界面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和管理,实现运行管理的虚拟化。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和监视,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亲自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既降低了系统运行管理的难度,也有效节省了管理时间。

3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3.1 对变压所低压进行有效降低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对地铁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系统中的低压部分进行充分考虑,而其低压部分主要包括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因此,在地铁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就要对变电所的低压进行降压控制。当前,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对变电所低压进行有效控制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遥测和遥控的方式,根据系统状态对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降低变电压低压的目的。在第二种模式中,其主要是通过利用以太网网关、智能开关、PLC控制器和数字仪表等组成的控制网络对进线断路器、三级负荷低压开关以及母联断路器等进行有效控制。

3.2 智能断路器的应用

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智能断路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顺利、高效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智能断路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其不仅包括了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还包括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控制技术等。与传统断路器相比,智能断路器不仅更加适合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中进行应用,其还能够有效实现对整个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保护和监控,同时也是系统实现遥测和严控功能的基础。

结束语

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实行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合理的改善、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而且在对目前社会上的电气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上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促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想全面提升地铁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地位,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提升地铁自身运行效率,进一步促使地铁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3).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4

“服务”角度成就智慧明天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而“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有力抓手。“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要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

从民生的角度考虑,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服务,同样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服务的依托,尤其是“智慧”的服务。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持续努力,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以及智慧交通等行业服务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倡导智慧教育服务,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未来的教学将不会受到区域、时间以及文本的限制,而是智能化的数字互动课堂。近几年,“数字互动教室”、“感知教育”、“电子白板”等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将有力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而经过智慧技术改造的校园也将变得更加绿色、环保和“聪明”,未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智慧医疗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服务领域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和物联网的融合,信息化使得社会服务越来越便利,大众梦想中的无障碍医疗服务也将成为现实。在今天的各大智慧城市建设示范点,看病将不会出现以前那种排长龙的中国式场景。相反,挂号服务自助,缴费流程便捷,医疗档案全部电子化……在医疗行业中加入更多的智慧元素,将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推动医疗服务事业的加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新医改的推动下,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马上就可以实现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一样,智慧交通服务也是“智慧城市”改善民生需求的重要领域。“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提出了用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目标,实施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3G、4G远程通信技术等为交通领域带来的改变令人欣喜。信号灯随车流量大小而改变,公交车、出租车、公路客运车等车辆位置实时感知,公交电子站牌的画面随时监控,施工道路的位置一览无余,停车场的空余车位即时通报……智慧交通将全面改变传统交通出行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创建一种泛在、可视、可信的智能交通体系,使得交通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产生了革新性的进步,让人、交通和社会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服务做到位,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引发战略投资,并吸引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企业入驻,进入良性循环。在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生活发展的同时,公民社会保障服务、城市生态、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消耗、区域平衡、信息化进程等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这将直接有利于整个智慧城市的健康有效运转和持续发展。

新技术带动下的智慧城市产业创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智慧城市可以理解为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能够促进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等作用外,还能够直接带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间接推动城市的企业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能模式对新技术的需求将衍生出更符合城市的智慧主题,同时催生跨领域的新兴产业。

技术产业的创新是物质、能源、信息、基因等“使用价值”的新发现、再重组与新应用的过程。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新型变化将带来新兴市场的产生,但同时也带来挑战。因此,政府将在战略、定位、研发、产品和组织上做出改变和创新以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变化。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5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有关智能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并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发展潜力。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三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该理论进行设计与应用,能够促进历史学科能力提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历史新课程 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95-03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资深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基本观点是:智能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态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的智能,即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等;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同;智能是可以培养和加强的;这些智能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协同工作。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综合性、具体性等学科特点,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通过历史课程的教学,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培育,使学生在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同时,得到自由、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设计和三维目标的设定,为我们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一、教育理念

在学生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具体“用”的领域和性质却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非常难得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带着学生走向课程,而不是带着课程走向学生。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给每个学生都搭设一座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让每个学生各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力图通过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就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中历史必修课学习的策略而言。

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教师、学生的多元智能创设多元通道来改善历史学科教学。

其次,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历史教学来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多元智能,实现学生优势智能互补共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张扬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学生的弱势智能,着力改善和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不断增强其自信并提升课堂生活品质。

第四,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的支撑体系。

第五,可采用多元切入、多元情景设置与问题探究、差异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优化教学策略。

三、设计与应用

1.语言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语言智能,就是“诗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语言包括外在语言(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在语言(即逻辑思维)等。学习就是自我语言的整理过程,教师在“必修三”的历史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辩论、“科技与人生”的演讲、“李约瑟难题”的讨论、写论文、演历史剧等方式发展和改善学生语言智能。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课前探究性学习、课中的问题情景设计、课后的问题反思与探究,不断增加学生思维量,并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讯(外部资讯)互动,逐渐形成规律性的认知。

2.逻辑―数学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逻辑―数学智能,即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西方有一个历史学派名为计量史学,他们采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反之,我们也可运用定性化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和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条理性。如对于“必修三专题三”中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近代社会中国阶级结构的解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对新旧对立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他们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并且最终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逻辑―数学智能也是当前高考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如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历史第38题以“人均GDP”为切入点考查中国与西欧的有关历史。

3.空间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空间智能,即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历史是由人物、时间和空间等诸多要素组成的。一定的空间智能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文科综合重点培育和检测的能力之一。历史地图教学是空间智能培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重组历史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自主构建历史人物的运行轨迹。例如在“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时代背景分析,以希腊和中国为例,探究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的关系。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拉长时间的连接,而且固化了空间要素,改善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智能。

4.音乐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音乐智能,即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普林斯顿大学基因研究所所长波茨坦曾说:“音乐和科学,都需要秩序和心智的自律。”爱因斯坦既会弹钢琴,也会演奏小提琴,谙熟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大师。他甚至认为他拉小提琴的成就,比他在科学上的贡献还大。教师在“必修三”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黄河大合唱》与抗日战争、《南泥湾》与大生产运动、《春天的故事》与改革开放等历史音乐演唱与欣赏,让学生展示其特长,在音乐中感悟历史、反思生命;让学生感受“必修三专题二”中的“中国的古代艺术”的音节魅力和丰富内涵,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5.身体运动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身体运动智能,即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人等人都表现出高度发达的身体运动智能。教师在“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手工制造指南针,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课程引入历史教学当中。学生制作水浮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缕悬法指南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而且通过感受古人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6.人际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人际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即理解和认识:什么是他人的动机?他人是怎样工作的?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好地合作?等等。人际智能的培育与引领可以广泛地分布在每个专题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问题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如教师在“必修三专题七”之“追寻生命的起源”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分工协作,展开问题探究。学生通过合作,不断增强人际智能,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竞争,进而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素质。

7.自我认识智能的设计与运用

自我认识智能,就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为人们提供一面镜子,让人们更好地自我认知。例如教师在“必修三”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孔子、董仲舒、王夫之、毕升、林则徐、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苏格拉底、薄伽丘、马丁・路德、孟德斯鸠、卢梭、瓦特、爱因斯坦等鲜活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让学生感受人格的魅力,反思自己成败,增删损益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优化自身的精神世界,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

8.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是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这项智能使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教师可在“必修三专题八”之“浪漫主义的狮子”、“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毕加索和立体派”和“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开展比较研究。学生通过背景调查、作品欣赏和团队合作,分析这些流派的特点及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学生在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也增强了敏锐的洞察力。

四、阶段性成果与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在广泛进行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三教学的应用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惊喜。

1.课堂景观显著变化

课堂成为师生多元智能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勤学善思、勇于合作、乐于表现。通过多元的情景设置,部分学困生也自觉、自信地加入学习行列,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随着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融洽,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言堂”现象有较明显的改善,旧的教学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一弊端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这样,师生积极互动、和谐共进就成为课堂上的主要景观。

2.课堂效率迅速提高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多元优势智能互补合作,初步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了解,释疑解惑又在学生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建构,能力拓展和过程性测试又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深化和巩固。教学的三维目标已逐渐内化和建构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发挥学生多元智能,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方式,学生人格更加完善,课堂效率迅速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学科能力明显提高

经过多元智能的设计与应用,我们引领学生走向历史课程,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在课堂教学和质量监控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地提高。

学生的发展令人鼓舞,但一些困惑也扑面而来,主要是:

1.学生存在学科知识体系弱化的现象,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相对浮躁,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处于游离、被动的状态。

2.多元智能展示、合作学习、自由发言和评价等活动受到课堂时空的限制。

3.农村学校、学生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多元智能的发挥也显得捉襟见肘。

4.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在整个模块的教学设计中,是以多元智能为主轴,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轴?如以多元智能为主轴,各专题学科知识要不要整合?怎样整合?如以学科体系为主轴,每个课时中可以重点发展什么智能?如何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并改善学生弱势智能?

5.如何建立体现多元智能理念并符合高考要求的评价体系?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虽然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令人欣喜,但是找到其存在的问题更令人振奋。因为问题是我们研究的起点,是我们不断反思进步的源泉。

五、反思与对策

1.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积极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因此,如何准确地识别、评价、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成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的一道难题。

2.怎样协调开发多元智能和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目的。洛克菲勒曾说:“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你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在培育多元智能时,必须坚持并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它们就像一架天平,两者关系如何摆正确实值得探究。

3.怎样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与历史课堂的有效结合?课堂是提升历史学科能力的主阵地。多元智能理论只有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促进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建构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有效教学模式,是我们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4.怎样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因为它是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对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在关注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形成性、促进性、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只有建立健全体现多元智能理念并符合高考要求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现实任务与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只有不断地中国化、学科化和校本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今后的对策是:

1.加强学习,内化和迁移多元智能理念;深入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整合研究团队优势,积极识别、评价、调动和开发农村高中学生的各项智能。3.以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建构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必修部分的有效教学模式。 4.将问题转变为课题,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制定对策,有效解决问题。 5.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家研讨活动,寻求智力支持。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盏灯,给人一种信念、一种战胜黑夜与严寒的温暖。但它仍需要一面反光镜,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可将其光线凝聚,不仅让它照得更远,而且点亮了学生的一扇扇心窗,让他们能够带着微笑与自信去经历人生的风雨,感受生命的绚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P3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挑战

物联网技术,就是通过目前已经十分成熟的RFID技术与智能计算等相关技术来实现所有的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技术。在因特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以互联为特征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从生活中的汽车到房屋、衣物到家具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交换。智能化的服务将成为物联网系统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分析

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敏感化学成分或物理条件并且传输与被监测的对象的特征按照相应比例电信号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工业过程控制、机械制造、消费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由分布在被监测区域的数量众多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传感器网可以满足许多特殊环境下的监测要求。

2.RFID技术

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利用射频信号来自动的识别目标对象以及相关数据的技术。在其识别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故可应用于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此系统由天线、阅读器以及标签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工作频率包括较低频率的125kHz、134.2kHz和高频的13.56MHz。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推动着我国现有的生产方式产生深刻的变化。物联网技术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将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

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因其高达9:1的高效费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交通系统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堵塞和减少尾气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无线传感技术进行的交通优化,显著提升了城市道路运行的效率。

2.智能电网技术

电网中发电量和用电量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了电网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电网中产生的智能电网系统在发电、输变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提高了电力的使用效率。智能电网系统将以前因为发电量不稳定的太阳能和风电等也并入其中作为补助。我国的国家电网目前也制定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的电网改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生态环境监视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生态监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城市大气监测、饮用水源地的监视和流域管理生态补偿等方面均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利用RFID技术或者视频感知技术进行感知,通过传输到达处理中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处理技术达到智能监视的目的。

4.电子保健

在医疗领域,运用电子病历可以把错误降低25%,运用医学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与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分别可以将错误降低15%和30% 拿电子病历来说,电子病历指的是医院等医疗机构用电子化的方式创建并且保存使用的针对住院、门诊等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居民在每次就诊时都会生成相应的记录。运用电子病历不但可以完成病历的书写,还可以随时查询分析,此外可以有效地规避掉患者的隐私问题。目前在我国22个省区的29所医院还有另外的3个区域进行试点。

5.智能物流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基于智能配货的物流网络化的信息平台等技术均利用了物联网技术。运用有关的软件可以对产品从原材料阶段到成品的供应网络进行优化,帮助相关的企业选择最适合的原材料采购地点以及确定库存的分配,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企业效益。举个例子,中远物流公司是我国目前比较大的物流企业,在应用了信息化管理以后,成功将分销中心由100个降低到了40个,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燃料,碳排放也减少了15%左右。

6.物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家居的智能化,实现对家庭的监视和安保。还可以利用防侵入传感器系统对像军事基地、机场等重点的区域进行监视。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的电子眼系统对城市的交通,安保等领域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物联网的服务业也正在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产业潜在的市场规模相当大,不过,目前来说,对物联网产业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在统计时不可以把整个的信息产业划分到物联网产业上来。对于物联网来说,想把市场做大的前提是降低传感器的成本,这就需要前期用巨大的投资来引领市场的发展。目前,想要触发潜在的巨大市场,就必须尽早地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市场的发展还需要通过体制的改革来打破行业的垄断,充分拉动内需。

每一项技术的产生都有其两面性。物联网亦是如此,有优点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如智能电网系统,若全部电网的改造没有实现,其效果也未必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传感器的可靠性与否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同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依据自身的发展来确定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打破行业壁垒,突破核心技术积极的拓展国际合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结语

物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未来社会中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智能识别与感知、普适计算和网络的融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将会成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技术革命。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全球领域依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国要抓准机遇,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526-531.

[2]税冬东.浅谈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1,09:113.

[3]张群良.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J].物联网技术,2011,07:83-84+88.

[4]赵彩霞.浅谈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27.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7

中国智库发展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库的发展脱离不开中国的国情,也切割不断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联系。就此而言,中国智库的发展当然必须具有中国特色。那么,这里所谓的中国特色究竟包含哪些内涵呢?应该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的要义呢? 概言之,中国智库的发展要具有中国特色,务必要处理好古与今、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务必要秉持既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脱离国情的理念。

第一,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改造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使之对中国当代智库仍然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有一些初步了解。智库尽管是今人提出的概念,但中国古代却有与之相对应的用语,即幕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幕僚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智库。中国幕僚产生时间之长、划分种类之多、历史影响之大,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称霸天下,纷纷招揽有各种特长的人寄于门下,以供自己驱使,门客制度便由此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起来。当时有名的平原君、信陵君都号称有三千门客, 其中比较著名的门客有: 毛遂、冯、蔺相如、侯嬴、朱亥等。秦、汉时期在门客制度基础上逐步确立起幕僚制度。“幕僚”的职责主要是为幕主提出建议、提供咨询、帮助处理文书档案、管理文职行政事务。这一时期的幕僚已经有了很多的种类,既有统帅司令部工作的“长史”,也有参议军机、帮助指挥军事行动的“参军”,还有管理文书及各类档案的“主簿”、“记室”,等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各地普遍实行“军管”,地方长官由武官兼任,这时的幕僚也就从单纯的军官转变为辅佐将军“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文武兼任官员,并且文职比重往往超过武职。唐宋以后的历代王朝沿习了这一惯例。直到明清时期,狭义的幕僚仍指服务于军事机构的文职官员。幕僚的历史影响在近代达到了顶峰。晚清的曾幕(曾国藩幕府)、李幕(李鸿章幕府)都对当时清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幕僚这一中国古代智库发展的历程来看,幕僚通常是为统治阶级的特定人士(群)服务的,被其聘任,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是统治者出于自身需求,聘任幕僚为自己服务,主要是提供决策咨询。就其性质而言,幕僚属于官方智库,而不属于民间智库;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幕僚专为特定人群服务,比较灵活和自由。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幕僚都曾创下不朽业绩,诸如诸葛亮、刘基、范文程辅佐刘备、朱元璋、皇太极建立帝业,充分显现了幕僚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智库的发展固然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但这是建立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系统的运作机制方面,幕僚的兴废与幕主的人事更替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的幕僚脱离不了封建专制体制的约束,存在因人设事、因人废事的现象。幕僚的成败与雇佣、聘任他们的幕主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历史上的取得非凡成就的幕僚,无不与那些开明、有抱负、有远见的君主联系在一起。但是,一旦这些君主失去权势后,与其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幕僚也就随之丧失了立足之地。这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幕僚的发展,也限制了幕僚进一步发挥作用。此外,幕僚往往是出谋划策的居多,躬身实践的居少,因此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有时难免不切实际或流于空谈。封建体制下的诸多思想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幕僚的自由流动,更谈不上不同国家、政治集团幕僚之间的相互交流。

正是从理性分析中国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的视角出发,我们提出要采取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科学态度,一方面要继承其合理的成分,诸如唯才是举,根据时势需要不拘一格任用幕僚,相比现行体制的繁多规章制度,减少了一些束缚,能够更好地满足对智库的实际需求;充分重视智库的建言献策,能够较好地吸收智库的智慧,并将其贯彻到决策者的实践之中,纵观中国历代统一战争,无不是采纳并遵循智库所提出的统一方略才获得成功的;智库诉求渠道畅通,幕僚可以直接与幕主当面交谈,既可以更好地把握决策者的政策需求,又可以将智库形成的对策建议直接呈送到决策者手里,减少中间环节, 提高效率,等等;另一方面则要摒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诸如幕僚的成功与否系于幕主一人身上,缺乏一套系统的智库体制作保障,存在随意性大的巨大缺陷;不同集团的幕僚相互间缺乏交流,也由此制约他们自由流动,等等。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改造中国古代智库的运作模式,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以此推动当代中国智库健康良性发展。

第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使其对中国当代智库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强烈的历史印记与民族印记,表现出与西方智库不同的思维特点、思维习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既可看到其优长,也可发现其不足。要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有必要先对中国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作一番系统的考察。

中国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一,系统思维。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基本内核是“天人合一”,即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看做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基于“天人合一”理念所形成的以综合性为主的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朴素的、原始的系统观念,尤其注重从整体上,从事物的有机联系上来思考问题。中国古代智库在分析某一问题时, 通常会综合考虑与该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予以考察,在全面思考、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其二,辩证思维。中国是一个有辩证思维古代的国度,《易经》中就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观点。《老子》揭示了大量的对立统一的概念,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体现出较强的辩证思维特色。李泽厚将中国古代辩证法特征概括为“高度冷静的理知态度”、“迅速抓住关键的二分法方式”以及“直接指导行动的具体实用性”等三个方面。在如此浓厚的辩证思维的氛围里,中国古代智库自然习惯并且善于以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说,辩证思维已经内化于中国古人思维的潜意识里。其三,前瞻思维。智库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在于他能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提出常人所没有的高见、远见。这就需要其具有见微知著、占隐察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尤其需要具备前瞻思维意识。中国古代智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历史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评估,为君主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因此,前瞻思维对于古代智库来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智库对未来局势的发展作出正确预测,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其预先给领导者提出最佳的应对之策。其四,形象思维。于汝波将其称之为象类思维,指出我国先人长于象类推理,在战略理论和战略对策研究上也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如从天象中直接类推出国家应建立的中央管理体制,从自然变化中感悟出治国安邦、治军作战理论等。

当然,中国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思维的个性化、多样性、创新性不足。与偏于分析性的西方思维不同,中国古代智库偏重经验判断、灵感顿悟的定性演绎,缺乏定量研究,导致结论往往比较笼统、含糊,大而化之;对事物缺乏精确分析, 具有“粗放型”的思维特征,对有些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思维过程中往往缺少严密的逻辑论证,逻辑思维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体系,等等。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古代智库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在把握智库现状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在强调系统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体思维;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逻辑思维;在运用宏观思维的同时,也要强调微观思维,等等。

第三,中国智库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于把握智库现状,体现中国特色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经过20 余年的发展,无论是中国智库的类型、规模,还是中国智库的数量,都得到极大改观。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大概有2000 个,数量甚至超过智库发展最发达的美国(据《2008 年全球智库报告》统计,美国共有1777 家智库)。近几年来,中国智库的发展呈现多元趋势,既有中国社科院这样门类众多、人员庞大、资源丰富的巨型智库,也有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这样天天面临生存危机的民间智库;既有军事科学院这样纪律严明的军事决策咨询部门,也有洛克菲勒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这样完全由外资独立运营的研究机构;既有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这样全部依靠政府基金支持的智库,也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样依靠福特基金会建立的政策咨询机构;既有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这样政策驱动型的研究机构,也有零点调查公司这样营利性的商业咨询机构……

按照中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界定和智库实际运行的组织形态,中国智库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事业单位法人型智库:是指在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中,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机构,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是中国智库的最普遍形式。(2)企业型智库:主要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以企业注册的法人机构,例如零点调查公司。(3)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智库:是指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例如天则经济研究所。(4)大学智库:是指隶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组织,例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国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有人把事业单位型智库认为是半官方智库,将其他三类智库称为民间智库。随着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对民间组织管理方式的改革,这些分类也将随之变化。

根据中国智库现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的智库是由国家、地方和民间三支力量构成。著名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代表的是部级的水平,这支国家队还包括中央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央和国务院的主要智囊机构,长期以来,在国家内政外交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则侧重于外交政策的研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积极外交政策的推动,这些以研究对外关系为主的研究所显得日益重要,并直接为国家的外交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地方社会科学院,以及地方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组成了地方队。同时还有一批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代表民间的力量。这些智库有的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有的属于半官方机构,有的是民间组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过程中,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成立于2009 年3月20 日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半官半民的新型高级智库的一次质的飞跃。国家、地方和民间三支力量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为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其次,中国智库的独特优势在于官方智库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中国智库,尤其是官方和大学附属型的智库,对某些政府决策的参与程度和深度,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力,可能要远远超过国外智库。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者在与政府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信赖, 成为中国高层领导非常重视的智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治决策过程相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而言要简单,在智库层面上也还没有形成竞争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国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是其最大的优势。

再次,以官方半官方智库为主的中国智库在经费、信息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现在的智库大多数是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如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中心、社科院、大学的各类研究所等,其经费大多是财政拨款,其研究课题主要是上级机构下达的,或者是从上级机构列出的课题中选择的。这些智库背后有政府部门支持,经费稳定,人员稳定, 在信息来源方面也拥有一定的优势(有些资料是民间拿不到的)。

中国智库的发展要借鉴国际经验 当前,中国智库的发展方兴未艾。在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智库也暴露出不少制约发展的短板,诸如在组织管理、项目运作、筹资、成果推销等运行机制方面都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国外著名智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智库当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第一,民间智库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对政府决策施加重要影响

在国外,绝大多数智库是独立于政府的,而由政府创建、经营的智库极少。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著名智库中,布鲁金斯学会、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欧洲政策中心等智库均自我标榜为独立的智库。美国大约有2000 个从事政策分析的组织和机构,其中近1/4 被认为是独立或自立的。其中,对公共决策影响较大的300 多家智库,大多为民间智库。这不仅有效保障智库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也能充分保证思想与利益的充分表达。国外智库的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均不受政府的制约,各政府部门无权干预智库的研究,从而使智库成员不受任何社会力量和利害关系的左右,确保其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反观我国智库现状,在2000 多家智库中,95% 以上有官方或半官方背景,民间智库仅占智库总数的约5%,规模很小,人数也很有限。由此可见,民间智库已经成为我国智库进一步发展的软肋。

第二, 强调独立性研究,倡导公正、客观的立场

国外智库都很强调独立性研究,许多智库一直保持着独立性的文化传统,坚持非营利的民间智库的运作模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都对外宣称自己不代表任何

派别,秉持客观立场,推行特立独行的作风,不仅树立起了良好的声望,也因此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当然,提倡独立研究容易,但要真正贯彻下去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保障:其一,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国外智库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既有公司团体、基金会、政府、个人的捐赠,也有本机构的基金收入等。有了多渠道的、充足的研究资金来源,智库不再为生计而到处寻求经费,因而受到少数别有用心的资助者的利益诱导而丧失独立性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既保证了研究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国外智库大多数是由民间资金赞助,而我国智库多由国家财政供养。国外同行的运作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单是洛克菲勒一家每年支持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经费就达到7000 多万美元。国外很多智库资金来源除了不同客户项目之外,还有很大比例来自社会与个人的捐赠。这也是国外一种普遍流行的捐赠观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创立,为中国智库探索筹资新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国经中心成立了基金董事会,负责筹资,已吸纳20 多家央企,还准备吸收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加盟,确保基金来源多元化,使研究成果不受任何赞助方的影响。其二,自行设定研究项目。国外一些智库允许研究人员自行选题立项开展研究,特别鼓励年青人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独特的见解,并进而开展相关研究。为了给这些自发课题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这些智库通常会建立内部基金,专门用来资助那些面向新领域的研究课题。其三,监事会或类似机构的监督管理。国外一些智库会成立若干人组成的监事会,拥有实际的行政管理权力,保障智库的独立性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不至于出现偏差。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会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三,既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也注重向外推销研究成果

国外智库普遍重视研究成果的质量,将其视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之本, 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著名智库更是如此。他们都把高质量的研究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十分珍惜高质量研究所带来的良好信誉。通过不断提高的研究成果质量, 智库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世人也多是通过智库的研究成果来知晓并了解该智库。世界上的许多著名智库正是凭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得以确立自身的国际地位。兰德公司成立初期只是一家名气不大的智库,并没有受到世人的关注。朝鲜战争前夕,兰德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朝鲜战争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但美国军界高层对此报告并不感兴趣。然而,战争的发展和结局却被兰德准确言中。这一事件让美国政界、军界乃至全世界都对兰德公司刮目相看。兰德公司之所以能够由此声名鹊起,正是凭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国外智库也非常注重建立完善的成果推销机制,及时将成果推向社会,借以扩大知名度。仅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为例,该学会除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外,还通过国会听政会、电视采访、举办面向新闻界的政策简述会、研讨会、国际会议,以及出版书籍、杂志、建立网站等方式向公众作宣传。学会每年出版四期《布鲁金斯公报》,发表很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和专题文章;同时编辑出版《布鲁金斯经济论文集》,汇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论文,此外还出版《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等刊物。

第四,重视对外交流,坚持开放性的智库运作模式

国外智库普遍重视与外界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他们一般通过采取召开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各种规模的论坛、举办形式多样的讨论会等方式,与外界进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有时也会邀请部分专家作专题报告,彼此进行小范围的切磋、交流。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知名智库都非常注重与世界各国的智库建立密切联系,开展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与此同时,国外智库坚持开放性的智库运作模式,广泛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进入智库从事研究。应该说,国外智库在研究人员的进出方面表现得非常宽松,拥有一定数量的短期流动性的研究人员。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也收到了显著成效。研究所确定每年的研究课题以后,就向各国聘请合适的研究员。一年以后,研究所更换一批课题,随着也更换一批研究员。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既保证了智库正常的研究工作,又增强了研究的活力,大量的流动人员也给研究带来了新思想。国外智库的开放性的运作模式对我国智库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加强对外交流方面。中国智库必须改变只专注国内事务的现状,今后要更广泛地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多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加强与国外政府、智库等机构的国际交流,加快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第五, 独特的“旋转门”机制,即智库成员多次出入政界对政府决策可产生至关重要影响

在国外,智库在许多时候往往饰演关键角色, 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处于特殊地位。值得关注的是, 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从而蓄积了很大的人脉资源。基辛格、赖斯以及奥巴马现任政府中的不少高官均出自智库。这就是所谓的“旋转门”机制,即智库成员的身份在政要与研究者之间变换,有人甚至在政府与智库间转换好几次,使智库成为给政府培植、储备人才的地方。正因如此,发达国家智库的社会能量相当大,游刃于政界、商界和学界,对政府决策、公共舆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美国,每逢重大政策的决断,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然后是媒体讨论、国会听证,最后政府采纳,智库的参与度、公信力都很高。概括地说, “旋转门”机制的好处有以下几方面:其一, 可以更好地参与政府决策,或者对政府决策发挥重要的政治影响;其二,吸纳各界精英尤其是下野的政界高官进入智库,继续发挥其影响力。需要在此强调的是,退休官员加入智库在国外十分常见,这对我国智库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这些退休官员对政策制定过程有亲身体会,对政策过程的独到理解是学者研究无法替代的。吸纳他们进入智库对提高这些智库研究的可行性十分有益。

中国智库要保持与政府机构“若即若离”的关系 智库的核心任务尽管是为政府公共政策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但是如何处理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则直接影响智库的生存与发展。这是每一个智库都需要认真对待、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智库必须确立与政府机构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理念,这样才有助于中国智库的健康发展。

第一,中国智库要保持与政府机构“若即”的关系

众所周知,智库是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为目的、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机构。也

就是说,智库主要从事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研究,区别于大学和一般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影响公共政策选择为存在的价值,决策者是否采纳智库的政策建议是判断智库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标准。

之所以在此强调中国智库要保持与政府机构“若即”的关系,正是出于智库的角色定位。智库只有与政府机构保持密切关系,才能知道决策部门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近期或远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惟有这样,智库的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中国智库建立与政府机构的密切关系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由此可以使其更清醒地知晓政府机构的政策需求,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自然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智库自身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智库的最大特点是以官方半官方智库为主,民间智库为辅,由此也就使得中国智库与政府机构的密切关系具有根本保障,去年成立的高级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是最好的一个说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个新智库是总理亲自批示成立的,整合了原来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际合作中心和对外开放咨询中心两大智库。今后,中国智库与政府间的互动势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中国智库保持与政府机构“若即”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将退休官员吸纳进来,以此加强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有媒体对我国20 家主要的智库统计发现,两成以上的负责人为退休官员,如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还同时兼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董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担任等。退休官员加入智库,在国外十分常见,在国内也应该成为趋势。因为这些退休官员对政策制定过程有亲身体会。他们对政策过程的独到理解是学者研究无法替代的,吸纳他们进入智库对提高这些智库研究的可行性十分有益。更重要的是,智库借此可以建立更畅通的成果推销渠道,更及时地将智库成果提供给决策者,以备咨询参考。

第二,中国智库要保持与政府机构“若离”的关系

中国智库保持与政府机构“若离”的关系,实质上是强调智库的独立性,即最大程度地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作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预测和判断。纵观古今中外的智库发展史,任何一个智库的声誉都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这包括研究机构本身的独立性、学者的独立性以及学术研究、观点的独立性。

中国智库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以其属于官方半官方或民间智库来判定其与政府机构的关系。有些挂靠于政府机构的政策研究院所之类的智库,虽然在许多方面看似在“政府内”,但其研究课题的来源以及观点等都表现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特征;而有些研究机构表面上是独立的事业单位或民间组织,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摆脱不了政府或某些公共部门的影响,事实上也并非完全独立。所以,观察中国智库的独立性,不但要分析其机构设置方式,还要分析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等。

由于体制不顺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目前一些官方智库的体制内生存模式,导致其发展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影响,更多地承担了对政策维护和解释的功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已经有了一定突破,即不靠国家财政供养,成立专门的筹资基金――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通过全部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用基金增值的收入来支持公益性课题的研究。

针对目前现状,中国智库保持与政府机构“若离”的关系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秉持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超越部门利益,凝聚社会共识。中国一些智库恰恰是部门主义的代表,专门为某一部门利益代言;另外一些依附于政府机构的智库虽然也想保持学术上的独立性,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定位,难以超越部门本位,难以具有全局性的眼光研究问题。因此,中国智库目前特别需要独立性的、超越部门利益的智库,能够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意见,将他们的呼声充分表述出来并传达至决策者那里。

其次,智库经费来源多元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筹资金,避免经费来源单一, 尽可能使智库运作不受资助方影响和干扰。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出面设立政策研究基金,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或政策鼓励社会公益捐助等方式,为智库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为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智库,国家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个人向智库的捐赠实行税前抵扣政策,对智库免征所得税。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智库保持独立性的可能性就会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也要规范经费的来源与使用,设定相应的规则,做到经费管理透明化。

再次,通过立法形式,制定智库的行业管理条例,将智库的发展与管理引入规范化轨道。针对不同类型智库制定相适宜的或宽松或严格的制度,为智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 沟通能力 师生关系 课堂氛围 课外阅读

教育教学中,沟通不是单一的技能和艺术,也是学校的生存手段,是教育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沟通的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效果的好坏,教育的愉快、成功与否。高效的沟通是每个教师的劳动得到认可并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的锐利武器,也可以说是最具潜力的教育资源。学校的发展、师生的进步要求教育作为一种沟通力量而存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历史教学中沟通能力的培养的几点认识。

一、创造沟通环境,培养沟通能力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人格,而且还是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传统的历史教育,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没有对话、没有沟通。老师在讲台尽显口才之能,一节课洋洋洒洒把考试内容讲的头头是道,把历史知识叙述的天衣无缝。这无疑体现了教师的权威地位、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但没考虑到教授的内容学生是否能接受。这样培养的学生容易与老师对立,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尽量消除与学生情感上的隔膜。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态度、兴趣、热情,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融洽师生关系的建设从表面上看来需教师与学生作出同等努力,但实际上,它主要取决于教师素养。教师素养首先就是教师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能不把注重的中心放在所教的知识上,而是放在学生的身上,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以及他们在脑力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上,直接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课就像在跟学生讨论,不是拿真理来进行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谈心,他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他们来一起进行思考,师生关系自然很融洽。另外,教师要避免以自己的身份、职务为基础与学生进行沟通,而要真正放下架子,敞开心扉,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强沟通,增进交流。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目前,我们采用的大多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课堂纪律诚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威严的课堂往往使学生失去主动性,失去与教师沟通的愿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将威严放下,做学生的朋友,非常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上教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都无疑是学生心灵解放的催化剂。这种教育教学氛围下,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沟通,人格才会得以健全,潜能才会得到激发,心灵才会得以舒展,个性才会得以张扬,学习成绩才会得以提高。

四、增强课外阅读,培养沟通能力

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加强知识上的互补。在课程改革下,历史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愿望。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除了老师和教材,当今信息时代的学生有多种渠道获取阅读的素材,书店、网络中各种形式的史书、史料浩如烟海。它都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思维的发展。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课外历史著作,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历史书籍在引领我们成长。运用课外书籍将古老的文明智慧传承于后代,是作为历史教师的神圣的职责,也是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加强知识上互补的持久动力。

历史学科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优势,有丰富的蕴涵着沟通教育功能的素材,只要学生善于发现,应该附首可拾。学生体验沟通的乐趣是可以通过老师引导下的阅读体验而逐渐走向丰富的。当学生凭其现有的知识积累感受历史场景和历史现象时,就会产生真实的沟通冲动。老师在引导学生选取历史素材时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选取正确的角度,让他们得到正面的教育。在阅读历史素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可能会浮于表面,当发现学生的思考无法深入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设疑导学,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能深入体会,形成自己的感悟。学生阅读过程中自然引申,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被古今中外历史中所蕴蓄的精神力量所震撼,这样,达到了以历史素材为纽带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亦增大了有价值的信息容量。

五、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沟通能力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9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击剑教学训练 少儿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0-01

1 多元智能与综合型课程

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颠覆传统意义的智力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这种理论彻底批评了传统的智力理论只注重逻辑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其它领域的智能难以获得充分有效地发展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具有多种智力,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智力结构,即语言―― 语言智能、逻辑―― 数理逻辑智能、视觉―― 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听觉―― 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 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等,这几种智力在个体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少儿击剑训练进行整合,根据少儿阶段的身心发育、思维模式与智能发展的特点,充分满足少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少年儿童全身心综合发展。通过击剑教学训练,提倡整体健康的理念,倡导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为生活、学习、训练打好坚实基础。

2 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少儿击剑教学训练综合课程

(1)击剑运动历史源远流长,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人文基础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击剑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强调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的体育项目,更是一项讲究智慧技巧,崇尚礼仪规范的智者运动,它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要求进行击剑运动的人们展现出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优雅的礼仪规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良好的视觉空间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具有很强的健身、育智价值,而表现出来的这些素养又恰恰与多元智能理论有着某种高度的契合。

(2)根据以上,提出了以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少儿击剑教学训练中,在击剑教学训练中正确合理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本文,我们着重探讨“语言―― 语言智能、逻辑―― 数理逻辑智能、视觉―― 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听觉―― 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 自我认识智能”这几种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少儿击剑教学训练。

(3)语言智能―― 言语―― 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的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以往传统智力观的理解力,传统教学目标比较注重这种智能的培养。因为击剑运动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专业术语是法语,所以我们将击剑课堂教学融入到外语情境学习建构中去,进行合理有效的多语种教学,调动少儿学习国外语言和文化的的兴趣。重视中国传统语言和历史文化的教育,加强少儿中文“听、说、写”的能力培养。

(4)音乐智能―― 音乐―― 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是指感受、辨别、技艺、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击剑教学训练中,音乐智能的学习目标的创设:通过击剑运动训练,掌握做各种不同动作的节奏,培养节奏感。

(5)数理逻辑智能―― 逻辑―― 数理智力。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击剑综合性课堂里,数理逻辑智能学习目标的创设:击剑训练课中,运用有针对性的游戏,如:“逢3击掌”;“人、枪、老虎”;听、看数字信号做出相应反应;队列队形变化等游戏方式,加强学生对于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因果对比等方面的能力。

(6)视觉―― 空间智能―― 视觉―― 空间智力。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击剑综合性课堂里,视觉―― 空间智能学习目标的创设:击剑训练课中,通过使用击剑场地和击剑器材,感受和辨别场地、器材的外形、材质、重量、力学结构等等这些直观感受,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以视觉感受促进对于空间思维和智力的提高,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 动觉智力这种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通过击剑教学训练,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良好的体能,增强体质,发展灵敏、协调、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身体感知觉等运动素质为主的各种身体素质,为生活、学习、训练打好坚实基础。

(8)人际交往智能―― 交往―― 交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能够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类人对人的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较具敏感性,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人际交往智能包括四大要素:组织能力、协商能力、人际联系。

(9)自我认识智能―― 自治―― 自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观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的身上形成比较突出的表现。多元智能结构下的击剑综合性课堂里,自我认识智能学习目标的创设: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都是独生子女,平时较为缺乏独立精神,然而,他们面对的未来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因此,击剑运动弥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书本很难学到的知识,无论是意志品志、个人修养、形体发育,还是在世界文化知识的了解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3 结论

(1)少儿多元智能击剑教学训练课与教育专题进行了整合处理,在教学设计(教案)的教学目标中,不但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还针对多元智能这一教育专题的多项智能的培养树立了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因此,自然也就会达到了教育专题的教学目标。

(2)多元智能理论在击剑教学训练中的实践表明,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少儿的身体素质,更是提高少儿综合能力发展的良好平台。这项课程的整合顺应了人的本性,尊重人的多元结构,强调人的综合性教育和智能启发,而非仅仅关注某一项技能的培养。

(3)现代击剑项目不仅是一项有利于少年儿童身体成长的运动项目,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优秀的教育方式。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多元智能培养融合在击剑的教学训练中,创设并给予少年儿童参与击剑运动所带来的“特有的、多维的情境化综合性教学模式”,全面发展每一名少年儿童的多元化智能结构,并且促进其展示出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智力领域。发展少年儿童的优势智力领域,帮助其将突出的智力领域优势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转化,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10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 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 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的地位,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11

一、历史课教学任务的转变历史课教学任务的转变历史课教学任务的转变历史课教学任务的转变传统历史课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工具,免不了成为意识形态的灌输渠道

越是传统的社会,越是希望后代继承传统,不要创新。因此,历史作为承接传统的学科,记忆便是其最主要的学习手段。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新世纪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冲击着每一个地区。人们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中,既渴望教育能够担负起促进国民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之责任,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传统教育中过于保守的一面,即过分注重记忆的教学。历史学科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避免失去存在的理由,当然需要切实地改革,而改革的起始,必先对其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

历史本身应该是充满智慧,但是,由于积淀的尘垢使得学生只感到负担的沉重。同时,智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会演变出不同类型的。传统社会需要听从的智慧,当代社会则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个人智慧发展列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新任务,发掘历史之中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智慧发展的内容,并完善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目标。

二、作为教学目标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思维能力

将历史的智慧纳入历史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老师看起来,首先是找到历史人物的智慧,再讲解给学生听。如中国古代史中,可以举出战国合纵连横,处理“国际”矛盾的智慧。但是,这样的做法依然是在遵循传统的一套讲解模式。教师在这种教学中,想象着自己的精彩讲解肯定会使学生们得到历史中的智慧。其假设的心理基础是:我讲的是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听的学生当然也就应该掌握那些智慧了!这种教学观忽视了学生个性理解的差异,将教师的理解当作教学的根本,从而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有些学生能够领会智慧故事的含义。可是,究竟有多少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智慧呢?很多学生们对历史课的否定可以说明这个目标尚未达到。历史课的教学改革需要认知心理学新理论的支撑,从新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有利于改变历史授课的观念与方法。

第一个原则就是将事实性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加以区分,前者称为陈述性知识目标,后者称为程序性知识目标。认知学派当代著名学者J.R.安德森在《认知心理学辞典》中认为,所谓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无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的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注重记忆与理解的知识,历史学科的绝大多数史实都属于这类知识。而后者在历史学科中又包括两类知识:一是智慧技能。它以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技能为核心,需要理解与训练;

二是认知策略。则以自我调控为特征的反思性思维(也叫元认知)为核心,主要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或思考的方向、途径与方法的控制与选择,需要理解、反思与体验。

第二个原则是个人学习体验的实现。历史是被时间长河淹没了的记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记忆,但是,已经跨越时空的人物与事件并不能像全息电影那样展示在今人面前。所以,学习历史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的每一项目标都需要这种独特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少不了体验的历程。比如初中生学习到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那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就很难理解,虽然教师可以讲解一下当时战乱动荡的背景,可是学生们并没有对动荡生活的体验,况且,思想的产生也绝非单因素的结果。再如,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对战争结果的评价必然需要学生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创伤。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早已麻木了,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二战的规模更大,死伤更多,一战不算什么!”、“我玩的游戏里面发射一枚火箭的威力比一战时大多了!我能同时发射摧毁敌方二十辆坦克,多爽啊!”在他们的经历中,战争成了游戏,人最有价值的生命成为游戏中可以任意摧毁的对象。这就使很多教学目标难以真正达到。因此,对历史学习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前忽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尤其要重视反思与体验。

第三个原则是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设计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掌握历史智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来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在第一个原则里提到的各类目标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包含着“历史理解”这一因素,这是历史学教给人类相互信任与传承文明的基础,也是历史思维的重要内容,它体现着历史学科的人文智慧。在学术界,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界定很多,在《历史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确定好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属于程序性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历史思维方法,这主要指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史料的分析与综合,中国大陆从90年代末形成的考试说明中,对阅读材料作了明确的说明,主要侧重在提取有效信息,去伪存真以及运用史料加以论证说明方面;二是历史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思维方式有时是历史哲学的体现,比如:大陆历史教材以人民史观代替英雄史观,以及强调生产力在经济生活中的突出作用等,都体现了历史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又如:A.汤因比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前者以文明为历史形态的单位,以其原创的历史理论模式从新勾画人类的历史;后者以全球文明的整体联系为思考的切入点,首次将今日已沸沸扬扬的全球化纳入人类历史进程的核心。这两类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大陆新一轮历史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当然,在历史教材或者教学中出现的观念意识,不一定都属于历史哲学。宽泛的历史思维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智慧,如孔子的智慧就有很多方面,既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也有仁爱、诚信、立志方面的人生哲学等。

要达成这些具有综合性的目标,应改变以前只重视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学家思维那些做法,而是反过来,促进学生做聪明的学习者,并重视学生已有的思维,特别是将历史的体验与理解看成是达成历史思维目标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置既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掌握思维能力的动机,同时,又能够促使他们体验历史、理解历史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才能

历史课由于其独有的特点,使得学生有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机会。历史课不仅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有全方位的发展机会。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才能,它不同于理科的精密逻辑,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对于题目和现象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这种能力的加强往往需要文科的教学。历史课是一门典型的文科,这就必须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得到加强。无论是在上课、作业还是在考试中,许多题目都需要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师以“一书(课本)、一笔(粉笔)、一言堂”之“三一先生”自居的状况,让学生参与进课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的讨论、交流,通过历史课,加强自己的“嘴皮子”功夫,为以后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二)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范文12

【关键词】:“人格教育 历史教学 渗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国际教育,很多国家都在进行适应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社会赋予历史学科具有特色的教育意义。人格就是一种财富,它是人的良好意愿和尊严的财富。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投资——这虽然不能直接在物质方面变得富有,但是,孩子们可以从赢得的尊敬和荣誉中得到回报。无论是东方的圣人,还是西方的哲人,都十分重视人格,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就可以战胜困难,抵御邪恶,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留下一串光辉的足迹。历史新课程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赋予学生发展的潜力。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对人格培养体会。

一、理解课程标准,树立发展观念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1、发挥教师榜样,影响学生人格

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讲文明语、说普通话、做文明人;诚实、谦虚、认真、宽容等。

在课堂上,结合有关知识巧妙地融幽默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知识的领悟,可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同时幽默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正如法国一位著名演讲家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2、提供民主环境,注重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生愿意同老师交朋友,就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民主、自由、公开、宽容、鼓励和帮助的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与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重建。要求教师用“心”施教,把育人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资源优势,进行美德教育、人格教育、真正体现教育的核心功能。教师只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尽心尽力地培养好学生。

二、挖掘历史素材,加强人格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新课程充分发掘了历史上那些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惜以身报国。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同志立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努力;周恩来同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事迹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三、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学习激情

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与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1、传唱革命歌曲,感受情感体验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完成教学的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为情感教育打开方便之门。适当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的空间开阔,对于开发思维和情感培养大有裨益。例如学习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抗战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们搜集了大量,如《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等等,开展了一次抗日内容歌曲演唱比赛活动中。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爱国热情,用他们的歌声唱出亡国的悲愤,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在情感体验中才能训练思维、成长智慧。

2、查阅历史资料,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构建优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