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时间:2024-02-06 14:46:01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

1.1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是弘扬中华审美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武术,这一历经华夏文明几千年风雨洗礼的文化瑰宝,以其保家卫国、行侠仗义的豪气雄风书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谱写着一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生命赞歌。所以,中国武术固有的民族性才被打上生命华章的审美文化烙印。当“关爱生命”的理念成为世人的共识、“以人为本”的生命乐章已然奏响之际,中华审美文化从生命本体出发,对生命本真的弘扬与审美观照理应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从而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国际语境下愈发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给现代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予。作为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中国武术在武技、武理、武德等不同层面诠释着中华审美文化理想,并以独特的生命情感流注阐发中华审美文化的生命美学意蕴。因而,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揭示武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面的审美表现和审美特征,透视出与之相应的中华审美文化理念,可以在广泛传播武术的进程中增进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情感渗透,逐步实现多元文化交汇中的民族文化自觉行为。

1.2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是拓宽武术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冷兵器时期,武术的技击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其审美价值并没能充分体现。第一,物质文明相对匮乏的社会背景制约了精神文明的提升,武术的应用价值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审美文化层面的精神价值被遮蔽;其次,武术长期处于“俗文化”的历史境况,与作为“雅文化”的中国书法、绘画相比,没有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现象,对其审美文化内涵有失关注;第三,武术根源于民间,民间大众的文化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次的武术审美文化价值品级的提升,因而,大众对武术的认识及传播往往更多局限于打、踢、拿、靠、摔等技术表面,而边缘化了其审美文化层面,从而制约了武术的发展空间。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武术的多元化、多层化发展提升了广袤的空间,为武术审美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提供了平台,为武术的传承发展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冷兵器时代的终结,使那个驰骋疆场、仗义行侠并足以让武术人豪气冲天、威风八面的“中国武术”,在西方体育的侵蚀下不得不在历史的自我救赎中附丽于“体育”而转型。全球化时代呈现给我们一个多元体育现象混杂交融的格局,提供给大众一个多元需求的选择平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竞争纷纭、优胜劣汰的社会生存压力。当武术彷徨于传统与现代、单一与多元的时代对白之际,“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给武术的发展带来空前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发展瓶颈。单一路径、固步自封的传统教习已略显狭隘,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禁锢当代武术发展的藩篱。武术的发展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抓文化之根、紧跟人们所需,才能得到符合历史规律的客观发展和价值评判。现代武术只有放眼国际视野,拓宽“大武术观”视界,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舞台上做大、做强,从容应对蜂拥而至的西方体育,改善目前社会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的严峻现状,从而破茧重生,振翅高飞。显然,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对于深化武术文化研究,全面提升武术价值品级,拓宽武术传播路径,创造在世界体坛与西方体育分庭抗礼的中华民族体育品牌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1.3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可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命需求当代美学家叶朗认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3]“艺术、审美不是出于人类的享乐目的,而是出于宇宙本体的召唤,肩负着激发人类本然的创造力,引导人类返回或重建精神家园的重任。”[4]可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护,是人们生命本然的回归。当今社会,对生命的关爱和审美体验已逐渐成为大众的精神诉求,并呈现出审美世俗化、大众化趋向。作为民间草根性色彩浓郁的中国武术,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具有更贴近大众的亲和力,在泛审美化的社会生存趋向中,充分彰显富有生命颐养之学的中国美学精神,透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显然,新的时代背景下,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展示民族奇葩的“青春靓丽”之美,培养大众学会鉴赏武术之美,体验武术带来的身心愉悦,使武术真正成为现代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使人们通过武术技术的艺术表达和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来体悟心性与天道的统一、感悟德艺双馨的人生境界、践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起到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生命美学视域下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探索

2.1武术审美文化以“人”为中心,立足于生命精神的审美探索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关注人性、人生的生命哲学。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5]中国审美文化“不离‘人事’之道,也就是不离‘人’的主体性和‘在世性’来谈论审美和艺术。它集中体现着中国人对自身作为‘人’的此岸存在及其理想生存状态的绝对关心。”[6]上述所论揭示了“道不远人”(《中庸》)、“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精神。由此,中华文化可谓是一种“人学”、一种“生命之学”,这两个基点是我们全面发掘武术审美文化的出发点。武术实践者将生命追求的主题以形象化的肢体语言符号呈现,从而在现世的生命存在中获得一种超验的精神生命升华,因而,武术审美文化将在“人”、“生命”以及“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基石之上,发掘武术这一具象蕴涵的人性之道、人心之道、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人格之道,关照宇宙生命本体的精神意蕴。

2.2武术审美文化体现了追求生命和谐的审美理想“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大众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孔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都是对“和”的思想阐发。正因为“和”是内在生命的和谐,所以,中国哲学思想中贯通宇宙和谐、个体和谐、群体和谐的是“生命”。没有和谐,就没有生命,这是凝集于中国人观念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生命哲学理念。武术审美文化以“和”为主旨,正体现了生命精神的和谐。

2.2.1武术技法、技理体现了追求精、气、神合一的生命精神纵览世界各国格斗术,中国武术可谓是一种独特的格斗形式。无论是武术套路演练还是现代武术散打竞技,都充分将武术技击元素、技击法则、技击理念体现于一种精、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状态之中,透视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武术套路通过演练的形式,将残忍的搏杀消解于华丽优美的动作展演之中,不仅规避了“武”之杀气,而且弱化了直面的打斗意象,当打、踢、拿、靠、摔、劈、砍、击、刺、撩等技击元素在演练中艺术化唯美呈现时,人性的天然攻击性之本能以及生命力之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彰显,因而,武术套路演练既不失强化了技击动作、提升了精气神,保存了武术的技击本质;又淡化了打斗的杀气、搏杀的血腥,并彰显了人之生命精神,体现了一种追求和谐的审美价值取向。现代散打运动符合体育审美判断标准,具有客观存在的文化审美内涵,在规则的人性化“庇护”下,呈现出身体美、技术美、战术美、智慧美、精神美的审美特征[7],体现了内外合一、精气神合一的生命精神。武术拳谚通常表达了对武术技理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拳术的风格特点和审美追求。比如,长拳讲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合一;少林拳要求“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形意拳强调“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都是武术追求精气神合一的生命精神的具体范例。

2.2.2武术人文精神体现了追求社会人际生命和谐的审美文化意蕴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审美观照,是一种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中华人文精神之阐发可以追溯到孔子开启的先秦儒家思想。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恕”等思想方面,是对人性、人生、人伦、人格等价值体现和审美观照。如果说西方社会有赖于宗教作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精神信仰,那么,中国以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则依赖于道德体系。何新认为:“‘美’是一种从形式上、情感上被升华为一种价值观的社会化的最高理念。”[8]社会文明的洗礼与人文教化,促进了武术由野蛮到文明的社会化进程,促进了武术伦理道德的历史生成。武术界往往通过门规戒约来约束武术技击的滥用、通过武术礼仪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相处、通过抑恶扬善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体现了武术伦理道德的社会化价值,体现了追求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和合”人文精神。“侠义精神”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武术文化意象,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9],体现了武术人的一种社会担当、正气弘扬,千百年来已积淀为民间大众的精神纽带和审美心理。张岱年认为:“在雅文化中,‘仁’是最高的道德,而在俗文化中,由墨家思想演变而来的‘侠义’被视为最高的道德,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成为民间结社的道德纽带。”[10]武术仁人志士以“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寄予了忠义的爱国情怀,体现了“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仁义之道,折射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和人文精神。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尚武精神”足以见证武术人文精神的社会化价值与民族大美思想。

2.3武术审美文化体现了形神兼备、德艺双馨的审美诉求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绘画同源异流,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却脱胎于共同的华夏文化母体,因而,具有很多相同的审美文化要素,诚如旷文楠所说:“武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和中华文化的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同的美学内涵。”[11]中国书法、绘画艺术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武术同样体现“形神兼备”的审美诉求,体现整体性思维的中华文化理念。因而,在武术技艺表达中,武术审美文化体现了武术动作外在造型美和内在表意美的统一,体现了追求意象化、理想化观念的审美表达。武术套路演练既要在“形”上逼真,更要在“神”上相似。“神”美是一种意境美,是在以“形”美为载体的基础上的内在性超越,是武术技艺最高境界的描述。从武术拳谚中也能体悟到武术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比如,太极拳“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的动作要求;八卦掌“龙形猴相,虎坐鹰翻”的技法要求等都体现了武术追求“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透视出隽永深长的审美韵味。由此,不管是静谧凝神的武术养生还是模拟自然万物的象形武术,武术动作、武术拳谚等总在传达着与此相适宜的生命精神和技击意象,将生命的韵律、形神兼备的东方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武术道德和武术技击是武术发展历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武术技击成就了武术道德的历史生成,武术道德一方面规范、制约了技击的滥用,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武力。武术审美文化透视出对习武之人“德艺双馨”的人格塑造和审美诉求,体现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想人格,符合中国文化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审美标准。

2.4武术审美文化理论以“审美意象”为核心,探索象外之境的生命精神超越意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诚如美学家叶朗所说:“艺术的本体乃是审美意象,中国古典美学以审美意象为核心。”因而,武术审美文化脱离不开武术技艺的审美艺术展示和武术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脱离不开“象”这一逻辑起点,脱离不开“武术审美意象”这一核心范畴。刘勰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最早提出“意象”这个美学范畴,并提出“窥意象而运斤”的美学命题,其思想根源源于《易传》的“立象以尽意”。“象”是“意”的感性显现,“意”寄寓于“象”中;“象”是对审美客体形象的表达,“意”是审美主体对于宇宙万物“道”的理解。运用中国意象思维理论,循着“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的中国艺术创作心理路径,武术审美意象再造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一种主体化了的“天人合一”生命理想寄予。人们循着自然物象之“象”去领悟“象中之意”,进而把武术行为与“象中之意”联系起来形成“武术意象”。武术意境是武术意象的形而上的超越,体现了“道”的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生命精神。通过武术典籍、术语、拳谚、文本、图像,我们可以管窥其中的审美文化意蕴[13]。“武术精神”的人格境界充分说明了“武术意象”的超越性,体现于“仁”、“义”、“信”、“勇”、“礼”等象征武术道德本体的人生意象系统,体现出中华人文精神的本真韵致。“武术审美意象在广义上可分为自然意象、人生意象。在狭义上则可包括物意象、人意象、事意象、侠义精神意象等等。折射出武术审美文化中的生命意识和宇宙精神。”[9]由此,中国武术始终秉承对生命精神的不懈求索,追求那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生命意境,体悟“道”之生命本体,彰显生命之美意蕴。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社会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影响着当代武术的发展走向与价值拷问。武术审美文化研究恰恰在民族文化繁荣的时代航标下、在人们生命质量不断提高的精神诉求下、在生态文明趋势的奏鸣曲中得以强化和深化。这似乎为武术的当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生命活力。只有深入到武术文化结构的深层,围绕“人”、“生命”、“审美意象”、“人文精神”等关节点,展开对武术审美文化的理论发掘,才能把握住武术审美文化精神,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中国梦”之浪潮中推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2

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本文从武术文化的理论渊源、武术的“和谐”文化特征、武术文化的民族精神以及武术的发展等方面,阐述分析了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所在,旨在为促进“寓德于体”的教学方式及德育与体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学;德育价值

收稿日期:2010-04-10;修回日期:2010-04-22

作者简介:刘献军(1963-),男,河南虞城人,本科,助理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随着“以德治国”方针政策的出台,“德治”成为了治党之基,治国之基,治理社会之基。同时,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问题都表示出高度重视。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毋庸置疑,德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分析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所在,促进“寓德于体”的教学方式及德育与体育的有机结合,也应是武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从学校体育教学中挖掘出德育价值,能够更有效地寓“德”于“体”之中,从而使德育工作更顺利地开展。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探讨其德育价值并实施于教学,是对青少年尤其是爱好武术的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也是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努力践行的重要课题。

1 德育价值在武术理论中的体现

中华武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水乳交融。其理论渊源是多元的,既吸收了道家、儒家、道教的哲学思想,又汲取了传统医学、传统美学、诸家兵法等理论,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具有极大的魅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武术文化形态中都有集中的反映。“一滴水可以照见整个太阳”,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武术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实与升华,这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价值是尽现无疑的。

1.1德育价值在武术“和谐”文化特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天人合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任务的和谐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始终贯穿于武术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的方法是“和谐”,衡量诸多功能的总体价值尺度是也是和谐,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和谐”成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简言之。武术文化特征中最具魅力、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和谐”。武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中华认为武术,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所谓形神统一,实即人心身内外统一,心身内外和谐。武术中还表现出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而天人和谐理论,是指宇宙自然与自身统一、物我统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宇宙自然的统一与一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工作目标,也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武术自身所蕴含的“和谐”的文化特征,也使其成为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最生动的教材。

1.2德育价值在武术文化中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武术中有着集中的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武术反映了一般意义上的、共通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传承并熔铸在民族成员血液中、体现民族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内核,它往往通过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情感心理等因素的辩证综合发生作用。民族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它根植于大众的土壤中,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2.1提倡“刚健有为,入世进取”的精神特征

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精神,强调并实践其“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人生态度。《易经》中进一步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口号。历代儒家士人,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此基础上,就有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武术从来赞扬锄暴安良,扶弱济贫的行为。武林爱国英雄,代不乏人。从明朝少林寺武僧为抗倭血染沙场,到清末“少林寺戒约”中要求习武者“必须恢复中国为志”,从明国初年精武会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神,到其后举倡武术“强中强国”,试图洗刷“东亚病夫”之耻等,这些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武林人士“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的体现。

1.2.2重视人际关系的特殊人文精神

武德观念的产生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文化又被人称之为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对把人从社会人际关系中孤立抽象出来,强调人是社会的人,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和睦。武林重德,武德观念本身就证明了武术和中国文化犹重人际关系这一特殊人文精神的联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推行中庸之道,谦虚恭敬,重视和合,是儒家人伦的基本要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基本内容,也是武德的核心。由武德出发,武术技术,武术方法也因之有了不少限制。武术中的“八打八不打”的说法以及中国武术家各式各样的间接比武方式都是遵循人际关系和谐的宗旨,限制武术暴力程度的表现。

1.2.3“天人合一”的崇尚自然的精神

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内外的高度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往往要求选择天时、地形、气候、季节、方向都基于人与自然同构,并可以与自然相通的认识。如武术中的象形拳,其拳法就是模仿各种动物,其中的寓意即为这些生命生灵为自然之精粹。象其行,取其意,当然就获得了自然的精华,接近了自然的本质。中国的武术家们也不仅仅是有技击术,同时兼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许多手段与方法。这些都是反映出武术崇尚自然的精神。

1.2.4重视血缘关系、血缘团体的宗法精神

中国的武林是在以宗法制为政治制度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宗法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末”,“以农为国”的思想占据主流,人民安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被束缚而依赖于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的人民没有更多的选择,只可能以血缘纽带组合为群。武术门派的形成,与宗法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宗--门--家--派等名称,以及武术承传的师徒制与武术神秘化的形成,都是与宗法背景有关。自然而然,武术中就体现出重视血缘关系、血缘团体的宗法精神。

通过对武术文化形态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的阐述和分析,我们认为,在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的灌输与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源源流长,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术这一民族传统项目,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 德育价值在武术发展中的体现

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武术已由过去的江湖艺人的表演,发展为现代国内和国际体育运动赛场上的运动员精彩绝伦的比赛;由过去的易聚易散的“瓦舍”、“武舍”、“武会”等耗散的民间小团体组织,发展为现代国内的全国武术锦标赛和全运会的武术比赛,以及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以及世界锦标赛上的武术比赛,并有专门的管理系统。随着中华体育的不断振兴,武术已成为跻身于国际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起进一步的发展目标则是进军奥运会。奥运会是当代最高层次的国际运动会。武术虽已挺进了亚运会,但踏进奥运会的大门还要经过一段艰难的过程。武术向奥运会进军,中华民族要为奥运会贡献一个中国项目,已成为中国人的一个目标。现在已有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和武术世界锦标赛等比赛形式,世界武术运动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如此富有东方色彩的武术运动将在世界各国更广泛地开展起来。武术运动的推广也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在武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武术运动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武术发展的历史、现状,激发他们为推动民族传统项目而努力的精神,并唤起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同时,在各种武术竞技运动比赛中,可以及时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公平竞争”的现代社会意识,勇敢顽强,努力勤奋的拼搏精神,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员的一顾一盼,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的各种神采,可以使人们判断出其人格操守、情感蕴藉、文化修养所焕发出来的道德气质美;体育运动以其直观的方式向人们表达着人的智商和情商水平,知识修养和情感变化的频度和强度。比赛中的聪明机巧,多思善谋,举止高雅,动静得宜的动作表达,无不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心诚意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道德人格美;体育竞赛的过程,始终是维护和保护人的生命尊严和生命自由的过程,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中,追求着人的“自尊、自爱、自重”的崇高人性价值,体现着人性的尊严美。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武术文化;大学生;德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33-02

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政治文明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在大量引进先进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由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了一些德育方面的负面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对他们进行德育培养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文化活动来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而武术文化又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武术文化内涵(2)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目标(3)新时期武术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传统文化和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为研究对象,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活力四射,作为国宝的武术文化理应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围绕大学生武术德育问题,主要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私人书籍等途径,查阅收集了相关的资料。

2、综合分析法

围绕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武术德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逻辑思维法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为操作的基本单元,以判断、推理为操作的基本形式,以辩证方法为指导,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新时期武术文化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理性思维过程。

三、分析与讨论

(一)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是习武者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它反映了中国人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它注重和谐统一,注重形神兼备,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在武术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武德教育的内容无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如带有封建色彩的三纲五常的思想“师命不可违”、“一徒不可二师”、“传男不传女”、“为朋友两肋插刀” 、“为哥们义气卖命”等等无不体现出它的局限性。在现代,我们提倡的武德,应该摈弃那些体现封建等级和宗法观念的糟粕,继承、发展传统武德中的精华,把习武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

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发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结合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武术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高校中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培养的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述

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教育目的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划,是培养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教育目的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证。

2、武术文化教育目标的概述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武术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武术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三)新时期武术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

1、武术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修德。”武德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高校学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后备军,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8-23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待事物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此阶段也是品德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受到外界不健康、错误的思想及事物的影响,又不及时、正的加以引导、教育,很容易出现很多恶习,进而会形成错误消极的人生观、自私狭隘的价值观、卑劣败坏的道德观,势必会对社会稳定、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发展起到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另外,高校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学生接受事物能力快,具有政治头脑,思想上已趋成熟,他们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高校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武德教育,把“教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让学生对武德有一种了解,建立正确的习武观,明确习武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武术全面发展和推广的时代,我们不但要重视技术的发展,更要重视武德的培养。

2、高校习武者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具有政治头脑,思想上已经近趋成熟,他们是一群高素质人才,有一定的可塑性,学校有固定的课堂、时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部或相关的协会可根据学校的需求规定相关的内容、材料,更好地促进武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学校教育是一种有力的形式,否则,一旦学生踏入社会,武德教育只能是鞭长莫及。

3、大学生武术文化德育培养内容

(1)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上所述的优秀品质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武德教育只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武德修养寓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中,才能使武德教育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是武术文化构成的根基。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是刚柔相济的,既表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既可以让练习者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认真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又能够教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武术文化的这种内在教化和要求,对现代大学生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

(3)培养爱国爱民见义勇为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全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要建立起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这是习武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4)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古人语“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此,对于每个习武者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对理想有崇高的追求,这是习武者的精神支柱。现代习武者的理想,应是为振兴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为武术推向世界、造福全世界人民,在奥运会上夺金牌,为国争光。

(5)尊师爱友、团结互助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习武者不仅要在行为上尊师,而且要在心理上尊师,包括尊重老师本人、意愿、成就等。作为教师要关心学生,为学生做出学习的榜样。同学之间要友好、合作,学会关心、学会配合、团结友爱、以武会友、谦虚谨慎、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由于武术流派众多,各流派之间要打破界限,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6)修身养性、遵纪守法

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指个体行为,在于改变自己,适应和维持社会秩序。遵纪守法是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必须加强习武者自身法制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从思想上提高习武者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开法律行使哥们义气,要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和自身的合法权利。

四、结论

武术文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对习武者进行爱国爱民、仁爱守礼、忠诚、谦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品德教育,在当今我国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形势下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生把武术文化当作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改变自己,感染、带动他人,培养学生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的精神,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武术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要继承和发展必须有一批有志、有为、有德、有技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他们不但自己锻炼,而且能够带动自己周围大批人们进行锻炼。他们将起着传播者的作用,因此做好高校习武生的武术文化教育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受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修养过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容和道德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正德,徐名全.武术文化中道德规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

[2]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3]余宏伟.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4

纵观历代武侠的表现,在其历史演变的轨迹上呈现出较为明晰的阶段性:违法抱怨是战国至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潮之一,秦汉的游侠精神实质是反正统、倡私自复仇的,其内化为中国古代文人和民间一种持久的心态有着特定的历史过程和各种原因。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许多能人异士只能依附于豪门贵族,如荆辆这样的侠士将复仇与报恩结合成侠义的典范,在复仇与报恩的演绎中,将先秦忠义之辈对知遇的渴求,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诊释了侠士心中个体价值高于生命,以命报恩,以命取义的价值取向。因此先秦时期侠义精神的“节奏”是“快意恩仇”,在轻命重气、贵交尚信中将信义推人人心;从纵向的历史来看,不论是与靡靡之音盛行的南朝,还是与柔弱的老是被动挨打的宋代相比,我们都有理由说唐人不仅崇文而更尚武。的确,唐代的武术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主要是因为,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天下一统使人们坚持尚武精神有了依托,特别是唐代民族大融合与开放的文化政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高度张扬,帝王崇侠尚义,促使任侠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长安重游侠”足可为证。在这种文化、政治环境下中国武术侠义精神充满着“积极进取”的“旋律”,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表现在游侠诗中。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表达了侠士们奋不顾身的报国热情和安定边关、维护和平的殷切希望。两宋期间,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交锋中,宋朝的懦弱迫使人们思考,忧患意识得到发展[8es2500同时经世的思想也被大力宣扬。忧患意识是经世思想的内在意识,而经世主张则是忧患意识的外在表现。特别是“靖康之耻后国破家亡,人们生灵涂炭,生活流离失所,这时民族忧患意识空前高涨。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反抗民族压迫成为共同的道德规范。总之,两宋时期的忧患意识、坚持民族气节的观念对武术侠义精神由“小义”向更高层次爱国“大义”的质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忧国忧民”是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侠义精神的“主题”。在近代,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觉醒的全面高涨。中国武术的侠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汲取新的营养,以丰富和充实自身的内涵。相对于过去而言,中国武术侠义精神在近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重铸”,即转变固有形态,适应时展。重铸的主要内容是将狭隘的“爱国主义”在社会变革的熔炉中褪去旧貌,得到重铸,升华为近代爱国主义。因此,“重铸”是晚清至今阶段中国武术侠义的精神图腾。

1 “快意恩仇”:先秦时期武术侠义精神的“节奏”

先秦之时,习武之风盛行,强大的尚武传统为侠士们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早期的许多武林侠客只热衷于抑强扶弱、快意恩仇,国家意识薄弱,游侠阶层兴起。那时的侠客义士并非以动武为唯一要件,而是更重“仁义”二字,他们行侠多是与政治性的战争无关,不关乎国家民族大义,均是个人私情中的“匹夫之勇”,以此来宣泄自己的“快意恩仇”,这也是古人“尚群体友爱,重人间情谊”的伦理观念的直接体现。《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行刺赵襄子,只是为了“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无独有偶,聂政忆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人韩都阳翟,刺杀侠累于阶上。郭沫若曾写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当今河南境内还设有纪念他的聂政台。那些“他们”只顾江湖风波而无意天下兴亡,也无意充当社会正义的化身和楷模。在诸侯争霸、朝代更替的时局,需要仁人志士大显身手,这就给出身平民市井、卿相贵族的游侠以纵横腾挪的疆场。游侠们这种甘愿“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特质成为当时统治者把控武侠志士的利器,专诸以鱼藏剑舍命刺杀吴王僚的英勇行为,是为报公子光的“善客以待”,无意之中帮公子光坐上王位;朱亥椎杀晋鄙、荆辆刺秦王亦是如此,怎奈“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很多武侠为报“知遇之恩”有意或无意地卷人政治斗争,出于“受人之义而不死其难,则不义”(《吕氏春秋·观世》)观念的影响,“匹夫之侠”们只凭义气无意识地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当时,为争宠而相残之事,史中不绝书,而且大都是有才气的文士。武侠阶层行为准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他们轻命重义、贵交尚信。也由于这种对社会的姿态,对争权夺利的厌恶,这时期的人们对信、义有着更高的期许。基于此,义勇双全的侠者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于是,在崇武尚勇的基础上,信、义观念与原始氏族的正义观念结合而成“侠义精神”。武术中的侠义负载着史前质朴的尚武传统,承载着快意恩仇的质朴,却与此时诸子百家(除墨家)的义大不相同,致使大多数对武侠阶层持有一种排斥态度。不难理解,韩非将侠士们归结为“弃官宠交”“肆意陈欲”“以武犯禁”的一类人,而在诸子著述中对武侠现象也鲜有记载,或作为反面例证存在。难怪司马迁感慨“自秦汉以前,匹夫之侠,淹没不见”。在当时,武术中轻生往死、舍生取义的侠义行为太个人化、太情绪化易被人控制和利用,被史籍看做“匹夫之勇”而已,没有上升到家国大义层面。

尚武精神盛行的社会背景中,儒家思想对“武”的影响,为“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因,也为“侠义精神”的形成和沉积起到推进作用。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虽瞧不起武夫却极其重视武备,儒士从事的“六艺”中就包括射和御,可见孔子对功夫的重视程度。儒家的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处世风度也逐渐影响着侠士的行为,侠士加人儒学门派的事情时有发生,子路就是很好的例证,也就有“天下人皆曰孔子能止暴营非”之说。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分层中,“武士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阶层,具有人身自由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这群人坚持“舍生取义”的态度看待生命与信义的关系。墨家代表贫民百姓的利益,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大害”的社会抱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墨者滋养了一身侠气。实际上武侠精神也因为墨家的影响力,而广泛传播于社会各阶层,形成平民社会的侠义传统。道家庄子崇尚自然,不拘小节,避身于山野,促进侠不受世俗与礼教约束,敢于对抗统治阶级,寻找社会大自由。后来的武侠小说中不少道教人物充当武林角色,这种现象不足为奇。不难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于中国武术侠义精神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2 “积极进取”:秦汉至隋唐时期武术侠义精神的“旋律”

秦汉帝国是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巩固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不断稳定,“天下一家”的观念由一种政治认同升华为民族的文化精神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纽带与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在大一统精神的指引下,秦汉帝国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敢于进取的武勇精神开拓疆土,在异域民族面前展现开拓进取的博大胸怀。汉初期,政治和文化都处于上升期,统治阶级野心勃勃,与尚武精神为特征的武侠阶层联系紧密。正是汉朝尚武的社会风气和统治阶级的养士行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极具影响,也使得任侠精神再度勃兴。然而,当豪侠势的武装力量和社会影响力对皇权构成威胁时,统治者则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打击。郭解全家被汉武帝勒令迁徙就是很好例证。不过,这种打击并没有对尚武风气造成任何影响。如果说,“大一统”精神是民族精神基本构建完成之后的第一次调整。从东汉时期名节观念到魏晋时期的玄风大盛,是继此之后的又一次调合。那么,东汉时期士人普遍重视名节,维护国家统一,主持社会正义,针贬时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逐渐深人到个人精神世界中,此时的侠士们更注重了对社会正义和天下大义的追求。

乱世杀伐,生命遭受残害的同时汉代儒教的礼法遭受冲击,个体生命从礼法的束缚中解脱之后,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永恒。这时期的侠客更加注重自身武功造诣,追求自由人格、超越的生活态度,但又不乏强烈的人世意识。魏晋时期权力斗争对武士的需要为武侠阶层成员进人上层社会创造了契机,习武从军不失为一条改换门庭的终南捷径。例如,许褚及其随从被曹操“同日拜为将”,翻开史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滋生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尚侠夸饰之风弥漫于上层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唐代由于社会整体尚武风气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普通百姓,无不推崇习武。开疆拓土,势不可挡,国人的民族意识与英雄情怀空前高涨,一种“捐躯赴国难”豪气融人侠义精神。唐代开放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得开放进取、自信乐观成为时代精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开阔胸襟,“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的豪迈气概,唐代人士以文质彬彬的姿态和以英雄气概的心理来接受武力,体现了对武术本身的尊敬和对为国争光行为的崇拜。由此,唐代民族大融合与开放的文化政策,帝王崇侠尚义,促使唐代任侠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长安重游侠”(《结客少年场行》)足可为证。此时仗剑行游的侠客们多可通过驰骋边关,做到保家卫国,进而得到回归文明社会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时游侠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层。据陈山先生所论,有上层侠和民间侠之分。上层侠是凭借贵族地位而声名显赫,只有民间侠保持着传统武术的狭义精神和武者的生活状态。唐代武举制与重生观念双管齐下,唐代小说中的侠客不但继承了唐前的侠义精神及其行侠模式,而且还发展了唐前侠客所不具有的高强武功,摒除了只凭借侠肝义胆前冲的“匹夫之勇”,将高强武功作为侠客行侠仗义的基础。在行侠过程时不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高强武功”与“侠义思想”结合为一体,处处表现得游刃有余,令人喜闻乐道和向往,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唐朝时代背景下所孕育和演绎的侠客形象成为后世的典范,侠客们也有了忠君敬主的观念,中国武术的侠义精神开始作为主流文化形态,将游侠上升至道德高度,并造就了中国文人的“侠客梦”。唐代李德裕《豪侠传》中指出“夫侠者,……必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南兼之矣。”“侠”“义”并提,相互依存,成为了后世武者的共同信念,中国武术的侠义精神基本成熟。自此以后,“侠义精神”观念中“义”的比重增大,而且在每一代武者中践行。

3 “忧国忧民”:宋元明清时期武侠精神的“主题”

侠义精神的成熟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它可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能够与时俱进地形成新内涵.侠义精神在隋唐成熟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儿个阶段,内容更加丰富,内涵发生着微妙变化。宋代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节点,因为近代中国许多文化因子都能在宋代找到他们的幼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中国武术的重心放在宋代,将衍生出的幼芽视为中国武术的脱胎形态。宋时期都市社会的发达与近代城市文化的形成,民间私塾的普及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因素,促进了中国民间社会俗文化的充分发展。这种环境给包括武术文化在内的中国大众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改变了它的生存方式。宋代整体社会风气重文轻武,上层社会所崇尚的游侠之风已不复存在,武侠又重新回归民间社会,于是,形成了中国大众社会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范畴—武林。此时,江湖义气在侠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而行侠的场所从市民社会向江湖绿林中延伸。

宋代民间习武行为处处可见,且出现新特点,繁华的都市刺激了表演性质的卖艺行为,习武者可借助武艺获取经济报酬,但是侠义精神永不丢失。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等带有世俗气息的行为准则成为主要人生目标,而比权较力、效功当世等价值观念已经褪色。侠义行为的性质纯是世俗性的私人朋友间的个人行为,注重江湖绿林中的忠义名声,不似专诸、荆辆、朱家等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郭解、剧孟的社会性行为也有所不同。宋代的文弱使当权者在外族人侵时表现懦弱,刺激了人们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经世观念的迸发。在民族存亡时刻,个体行侠者数量明显减少,侠义人士摈弃个人恩怨,将视野提升到为国为民的高度。如抗金英雄李彦仙为守卫陕州城与金军奋战而英勇献身、赵立坚守孤城血洒楚州、岳飞侠肝义胆大败金兵、钟相领导农民起义勤王抗金等事迹一直都是人们传扬和歌颂的历史典故。可以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节气和忠于国家的民族,越是沧海横流、世道变迁、王朝更替、异族人侵、人们越是砒砺名节,养天地之正气,成人生之忠义。

历来“忠”与“义”不能两全,然而儒家的“忠”长期匡正着游侠的“不轨于正义”,“义”开始向“忠”无限制地靠拢,形成“义”与“忠”的合流。《水浒传》就是很好的例证,好汉们就很好地完成了从“游侠”向“英雄”的蜕变。通过报效国家、匡扶正义,从“为私”转向“为公”,由“私家”走向了“国家”,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从而获得正统观念的容纳。当然,投“明主”之行为有时“不免在江湖落下骂名”。元明清之际,兄弟民族的加人,将富有特色的武艺技能带人中原,丰富武术内容的同时延伸了武术勇武的精神内涵,内在意义的重构使得侠义精神呈现出新的面貌。许多会武的民间艺人,将武术带上舞台,武术侠义精神在剧情中得以“真实再现”。与前期相比,报国忠君内涵由边关战事增加了平息奸王叛乱。明代开始,中国武术开始形成流派或门派,明末已有“内家”“外家”的说法,门派名声也成为武者行为的约束利器。创于宋代的拳种“戳脚翻子”,宋以降这个门派传人很多,且都行侠仗义,尤其是清中期的“魏氏一门”,于是就有“魏昌义白洋淀病中孤身击群匪”“魏赞魁一人一键三闯敌阵救战友”的民间传奇。由此看来,主流思想的长期人侵,“侠义精神”经历了一个“忠”与“义”的“较技”过程,最终到清代时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这一转变过程也是中国武术侠义精神的发展动力,侠义精神具有了“忠义双全”的含义,而侠者也成为具有双重人格价值的忠义侠,成为“忧国忧民”之大侠。

4 精神重铸:晚清至今阶段侠义精神的“升华”

汉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充溢着豪放刚健气概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注人到了传统的华夏文化系统里,尚武精神、英雄主义的社会思潮绵延不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肝胆相照的游侠尚武精神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风范。中国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时时与侠义精神同在,侠义精神已演化为一种民族集体心理,一种民间传统美德,其包含的高尚道德力量、超然的道义精神和正义的人格逐步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受人敬仰和欲羡。

作为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的过渡时期,晚清社会处于一个纽带作用的中间环节。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广裹和统一的多民族的主权国家;而到近代,中国遭到列强的侵凌,国家主权被侵略者粗暴蹂踊。易代之际,崇节义、重尊严、锄奸恶的“侠士们”面临生死抉择,选择舍生取义而死的忠烈,提倡杀身成仁,故“见危临难,大节所在,唯有一死”(《明儒学案》)便成为当时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快事”。民族危亡的斗争中,“义和团”演武习拳励志靠中国功夫驱赶帝国势力,谭嗣同、李存义等志士仁人推崇任侠精神慷慨赴义,霍元甲、黄飞鸿等武术大家与国共患难不愿苟且偷生,这是中国武术中气节和忠义的再度彰显,是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民国期间,更有为国家名誉而奋力一战的忠肝义胆人士,吴斌楼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三招两式击败日本顶尖武术高手,坚决拒绝日本高薪聘请,宁愿回国做民间拳师。动乱年代许多民间拳师和拳手以报国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反抗斗争。向恺然深谙武艺之道,日本欺凌激发他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在行侠仗义的江湖性格的驱使下打抱不平、见义勇为,可以说他笔下的侠义英雄事迹则是其真实性格的映射。正是因为民间侠义精神的支撑,民间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期间对爱国救亡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5

[关键词]黑泽明;民族精神;武士道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精神内涵,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可以弘扬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其民族文化。黑泽明是著名的电影大师,其电影多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等国际电影奖的肯定,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黑泽明的电影大多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剖析原因,并且其电影中融合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得其电影恢宏磅礴的画面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得其作品成为经典。本文以黑泽明的代表作《七武士》为例,分析其电影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研究黑泽明的电影作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电影中的武士道精神

《七武士》作为黑泽明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内,村民为了避免在麦子丰收的季节遭受抢劫,从而雇用了七位性格迥异的武士来保卫山村,保卫他们的家园。在武士的带领之下,村民与武士共同抗击外来侵略者,保卫了他们的家园和丰收的果实。该电影获得了第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获得了超高的口碑,是电影史上的佳作。

《七武士》的主角是武士,而武士道精神是黑泽明所在国家的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有着千年的历史,黑泽明以其深厚的电影功力和文化底蕴,对武士道精神进行了解读,并以电影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以其独特的视角演绎武士道精神,用电影表达了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敬。武士道的发展最初源于江户时代,是武士的最高精神准则,是武士们的行为和精神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约束着武士们的行为,引导着武士们的精神世界。一个纯粹的武士,崇尚正直、坚强、忠诚、礼节等美好的品德,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樱花是武士的象征,可以看出武士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电影《七武士》中,七个武士都是在那个时代生活较为窘迫的武士,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棱角分明,每个人都是一种符号化形象,代表着不同阶层的武士的生活状态。七个武士中,身为首领的堪兵足智多谋、勇敢果断、性格谦虚稳重,有着很强的正义感,在骨子里是讨厌战争的,但是看到村民们受到山贼的骚扰,使得一年的辛苦努力都化为乌有之后,他带领众武士,保卫山民,与其共同对抗山贼,而他们的报酬只是一碗白米饭,这是武士道精神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责。与其相反的是,菊千代的性格则不像一个武士,虽然身为武士,然而菊千代性格并不稳重,上蹿下跳,举止浮躁,行事鲁莽,不深思熟虑,但是菊千代的内心仍然是一个武士,他的武士道精神并不因为这些缺点而埋没。当村子里的小孩和妇女为救父亲而身处困境的时候,身为武士的菊千代毫不犹豫地冲破重重困难去救他们;当与他朝夕相处的武士兄弟不幸遇难的时候,菊千代跪在他们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当决战来临之时,村里的妇女和儿童陷入山贼的包围之中,菊千代不顾危险冲入山贼的包围之中去救村民,最后牺牲在山贼的枪林弹雨之中,这是对武士道精神的完美演绎。电影中还有其他性格鲜明的武士:朴实稳重的七郎次、性格爽朗的五郎兵卫、随遇而安的平八、外表冷酷但是技艺高超的久藏。在这七个武士中,还有着代表武士道明天的胜四郎,他年纪最小,还没有经历过很多的战争,因此满怀着对师傅们的崇拜,对战争和打斗的热血期待,对姑娘的爱恋,虽然有些稚嫩,却是七个人中最有血有肉的一个人物,他是年轻武士的代表,表现了武士热情的方面。这七个武士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武士道精神,他们的武士道精神纯粹而又饱满。通过《七武士》这部电影,黑泽明成功地向世人诠释了武士道精神,同时引领了当时的电影发展潮流,引导更多的人挖掘武士道精神。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展现了暴力美学,武士们通过暴力与山民们一起抗争山贼,电影中弥漫着暴力的气氛,暴力是武士们保卫山民家园的重要手段,黑泽明对暴力进行了神圣化的处理,配上夸张煽情的配乐,将这种冷酷的暴力美学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武士是一个十分重视集体主义的群体,在武士道精神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汇聚很多人的力量才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电影《七武士》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单凭一个武士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七个武士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小群体,其迸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可以与山贼进行抗争。很多武士电影都体现了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四十七武士》《乱》等电影都体现了武士集体的力量,集体主义是武士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不仅仅是武士道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得到了体现,并不断地传承下来。这也是日本在现代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整个种植周期都需要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这也就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而武士道精神也是如此,武士是一个群体,他们共进退,一旦脱离了集体,武士的力量也就大打折扣。电影中也演绎了武士道精神中集体主义的重要性,一个落单的武士,甚至不能与一个农民抗衡,这也是黑泽明要向我们传达的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二、弘扬诚信的民族精神

在电影《七武士》中,开始的时候山村的居民进城去寻找武士,虽然苦苦寻找却没有找到,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辛苦一年的丰收果实如果找不到武士保护,就可能被山贼洗劫一空,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悲伤,三个大男人坐在地上痛哭,为他们即将面临的悲惨境地哭泣,希望可以找到人来保护他们。他们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哀求别人的保护,这种依靠别人才能生存的无力感让人感到了辛酸。而流浪的武士看到这一场景以后,终于动了恻隐之心,看到山民的无能和无所依靠的可怜境地,心中的武士精神让他们接受了这个重任,保护村民的丰收果实不被山贼所掳掠,武士道精神弘扬的正义在这里发酵,他们肩负起了作为武士的责任,并且只要一碗白米饭作为报酬。武士精神所重视的信守承诺、拼尽全力做到自己的承诺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尽管对于山民的帮助只是出于对他们的同情,并且也不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但是武士们还是拼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村民,信守着他们对山民的承诺。

如果武士们背叛了武士道精神,没有了最起码的荣耻观,做出了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那么对于信奉武士道精神的社会和国家来说,他们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现实中,社会都会对他们进行惩罚。在电影《七武士》中,抢夺山民丰收果实的山贼,实际上也是武士,只不过他们是生活窘迫的武士,并且为了生存背弃了武士道精神,因此在最后必然遭到毁灭的下场,这也是违背武士道精神的惩罚。

三、崇尚精神力量

在电影《七武士》中,久藏是一个外表冷酷但是技艺高超的武士,他的出场更是将他的形象和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久藏一出场就与一个流氓无赖进行比武,这个流氓无赖在关于生死的决斗中,显得底气不足,以大喊大叫来掩饰内心的惧怕和紧张,举止浮躁。武士久藏则与其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久藏沉着冷静,他只用了一招就秒杀了这个无赖。黑泽明通过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久藏剑术的高超。黑泽明对久藏这个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在久藏身上,有着武士身上所惯有的那种冷峻,也有着人们对于武士通常的印象――剑法高超,这种形象让久藏极具个人的魅力和个性。在电影的后半段,久藏只身一人深入山贼的巢穴,并且干掉了山贼的一个火。当早晨阳光开始出现的时候,久藏伴随着早晨的浓雾默默地离开了,没有多余的话,但是大家对他都有着深深的敬佩。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沉着、冷静、谦逊,同时也要有高超的技艺,久藏就具有典型的武士精神,他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武士形象,激发了观众对于武士道精神的敬意。

在黑泽明所在的国家民族精神文化中,十分重视精神的作用,轻视物质的作用,在他们的民族精神中,身体和物质等外在条件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强大的精神意念可以跨越物质的限制,坚定的意志信念可以支撑人们达到任何目标。这就使得日本人的某些行为看起来超越了自然法则,以精神为指导去从事各种行为,日本人也并不是完全不看重物质的力量,他们承认物质的作用,但是精神才是支撑人们的最本质的东西。物质只是精神的附属品,精神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精神的存在,就可以一直地传承下去,武士道精神就是可以永恒的精神,是武士们的本源。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在处理死亡的问题时,表现得十分超然。在电影《七武士》中,最后七名武士中四个武士牺牲了,死亡是《七武士》所探讨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电影中武士菊千代本来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是他选择牺牲自己,在危难的时刻,营救了他人,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虽然肉体上消亡了,但是他的精神永不灭,他身上所彰显的武士道精神将永远地传承下去。

樱花最美的时刻并不是它们盛开的时候,而是它们即将凋零的时候,樱花在即将走入生命的尽头的时候,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凋零是樱花最终的宿命。武士也像樱花那样,他们的人生价值并不在于生存,而是要发挥武士道精神,实现武士的人生价值。虽然他们的闪耀可能一瞬即逝,但是可以实现武士的理想,他们就算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也是民族精神中的死亡精神,即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后,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顶点,没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了,他们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武士电影中都体现了这种对于死亡的探讨和研究,当武士们在困难的环境之中尽了最大努力以后,他们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亡已经成为武士道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一种仪式,这在武士道精神中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举动,相反,它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举动,死亡是一种解脱,同时也只是一种肉体上的消亡,精神并没有消亡,并会一直存续下去直到永远。自杀或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是不能面对失败,而是对精神的一种延续,这也是民族精神中轻物质、重精神的体现,这是对于武士道精神世界的崇尚,也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崇拜。

四、结语

黑泽明作为电影大师,其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他的作品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炼和总结,使得电影在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以黑泽明的代表作《七武士》为例分析了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作为武士的精神纲领,其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并渗透在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演绎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士道精神并没有成为过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演变,逐渐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武士道精神,并成为民族精神的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影《七武士》的解读,对于探讨和研究其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晔.从电影《七武士》 透视日本的民族精神[J].电影评介, 2013(02).

[2]刘妍,庄媛,种珊.从影片《 七武士》 窥视日本电影的民族风格[J].电影评介, 2012(05).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6

关键词:武术公益活动

武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06―04

1 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然而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公益性文化更能完善和落实我国文化战略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武术文化重要的发展路径就是使其得到传播和传承。而武术从它产生之时就伴随着传播的轨迹。正如有些学者们所说的那样,“传播是人类的表征,也是人类的特权。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有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促成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存在着不同性质的传播。”而“武术传播是指武术技术及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流动过程。”武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即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无论是在不同地域与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还是纵向上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都表现出鲜明的文化传播的特征。

2 武术传播的基础

2.1 传播的基础

2.1.1 需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第二层次为成长需要,主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的人们都已经实现了第一层次的需要,他们更多的是追求健康、审美、精神的需求。正是由于人们具有这些内在需要和社会对个体赋予的外在要求,因此武术所蕴含的价值就被社会所挖掘。一个人的体育行为源于他对体育的需要,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导致选择目标。价值是需求的原因,需求是价值的体现,价值与需求共同构成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持久生命力核心。

2.1.2 认同

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或团体的影响,经由模仿、内化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人或团体相接近。认同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选择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围内,多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人们选择这种而非那种生活或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任一个体,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并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内聚性、亲和性和排异性,而且可以不受地域、环境、语言、经济生活的限制而独立存在。当今时代,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传统体育价值取向之中。因此,要实现人们对武术的认同,首先就要把握好武术的价值。

2.2 武术的价值

文化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物,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文化需要传播,传播需要媒介。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绵延至今,皆因其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武术的价值不仅是武术存在的社会前提,也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认识事物的价值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1)健身价值,武术在注重技击的同时,更注重养身,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功法来达到养身的目的。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

(2)文化价值,讲求“仁、义、礼、信”的儒家哲学深深影响着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和核心。同时,和谐是武术独特的价值取向,武术文化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和谐构成了武术文化发展的根基。

(3)体育价值,体育是武术的一种属性,但是这种属性代表的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体育,那就是武术的特殊体育价值。武术具有一般体育的价值属性,如强身健身、竞技性、表演性、观赏娱乐性等,同时它还具有特殊性价值,如技击价值、教育价值、旅游价值等都是其他项目所没有的。

(4)经济价值,在当代,武术的经济价值被进一步开发。如开办武术馆校,开办武术俱乐部,太极拳辅导站,武术比赛收门票等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只要细心研究其发展的方式和内容,武术作为一个产业是很有开发价值的。

(5)技击价值,中华武术的技击价值从武术的起源及发展史来看,武术是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之一被加以广泛传播的,其直接表现为武术的技击价值。武术可以使人们防身制敌、主持正义、有备无患。另外,武术的技击价值还能激发人们习武的积极性,增强格斗意识。尤其在当前社会中,处处存在着竞争和挑战,习武能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战胜困难的意志,有利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审美价值,中国的武术已不再是单纯地表现一些攻防技巧,它的贯通的气势,飞扬的神彩,生动的韵律,也在创造一种气势不断的战斗意境,具有了美学的价值,正如武术大师蔡龙云先生提出的:“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战斗的场合里,才能完美的表现套路运动”。

只有对社会和人类发展具有价值,才有传播的必要。武术作为一种客体正是历经人们不断的选择而得以流传下来。

3 武术公益活动的概述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不计眼前利益,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由此推出,武术公益活动是指武术组织或武术人,围绕武术主题开展的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共关系实物活动。它主要是发扬武术的武德精神,尽武术人的一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以及关爱的人,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大大小小的武术公益社团,这些武术社团的共同宗旨是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德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武术公益活动主要是以武术组织、武术社团以及学校为主体开展起来的,活动的形式有下社区、进敬老院、入课堂、去乡村,活动的内容有武术表演、武术教学、武术体验、乡村支教

说到武术公益组织,就不得不说上海精武体育会,它是我国近代体育史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体育组织。它以“技击术”作为立会的根本,以提倡“武德”为“皈依”,挖掘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认为“无文不行远”,因而演绎出武术教学中注重“智育”、“德育”的全面教育思想,并在“武德”上严格要求,务使会员做到“诚信为本”,“尚武自律”,将“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每个人所要遵循的宗旨。在抗日战争期间,精武投身救亡,广设诊所,普及救护知识,救济孤儿和失业工友。之后,为使国民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多次开展募捐活动并创办了各门课程的培训班,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上海精武体育会的发展模式也为各武术社团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海体育学院成立的武益社,就是秉承着“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神,开展了各种武术公益活动。如:武益夕阳,悠享黄昏;武动青春,益护未来;小德大善,践行之上;支教义演,赈灾滇西。武益社赋予爱的范围很是广泛,他们坚信“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4 武术公益活动对武术传播的作用

4.1 传承武术文化

邱丕相指出,“中国武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现在许多中国老百姓并不真正的了解武术,大多数人只是通过娱乐性的武打影视片、武侠小说来知道什么是武术的,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本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应当传播和推广,也应当注重传承和教育。

上海精武体育会借鉴西方的体育运动模式,改革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形式,主要表现为:一是打破家族式“师徒传承”的门户之见,融各派于一炉,采用现代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集体授课;二是结合西方兵操的训练模式,将中国传统武术或编配口令集体操练,或抽取武术动作应用于西方体操中,形成特有的“中国式体操”,另外还借鉴西方舞蹈形式,编练剑舞、滑稽跳舞、凤舞、对舞等精武“舞蹈”术;三是举行以武术表演为核心的“运动会”,会上,通过武技阐释的方法,向民众普及武术知识。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第六代传人黄宇帆师傅在深圳莲花体育中心举办了“蔡李佛武术公益活动”。面对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濒临失传,黄宇帆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武术文化传承发扬。在此次武术公益活动中,黄宇帆展示了蔡李佛拳系中的五轮拳、龙虎拳、铜人八卦掌、碎手扇和蟠龙双头棍,并对前来观看的小朋友进行现场指导。他认为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应当从小树立传统美德,学习传统文化,加强身体机能锻炼,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阳光的个性。

诸如此类的公益活动还有很多,这些组织和社团用不同的方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使更多的人去真正的了解武术,喜欢武术,需要武术,使那些凝结了无数中国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

4.2 弘扬武德精神

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作用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而社会分工的发展将会破坏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特征的道德规范,使社会出现“失范”状态,严重者更会导致“社会解组”。为了避免社会解组,克服社会失范,必须全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功能。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武术文化,为社会进行道德规范提供了平台。武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武术技艺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渗透在武术之中的几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是武术界人士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它修身养性,规范举止,品评善恶。传统武德思想要求习武者要以维护社会道义为己任,见义勇为、扶贫济困、除暴安良、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精武体育会对每个会员制订行为规范,名为“行精武式”:(1)精武之人物:三育训练、获有全能;(2)精武之人格:公正廉明、尊人重己;(3)精武之风度:诚实坦白、博爱平等;(4)精武之言行:坐言起行、证以事实;(5)精武之信守:一言一诺、重于订约;(6)精武之守时:约会守时、不求原谅;(7)精武之正义:尊重正义、不讲私情;(8)精武之服务:非以役人、乃役予人;(9)精武之福利:乃予于人、非取诸人;(10)精武之友谊:爱己及人、视同兄弟。“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正是上述各方面要求的集中体现。精武体育会的宗旨是“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注重武德培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使精武体育会快速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武益社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小德大善,践行至上;支教义演,赈灾滇西”,也是以“武德”为主题来开展的。“小德大善,践行至上”是组织志愿者前往乡村开展艺术支教活动。通过去乡村支教既可以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又可以把武术文化带到边远地区,在乡村的孩子们心中形成一种认知,武术不仅具有技击的功能,还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知识。“支教义演,赈灾滇西”他们通过义演的形式,筹集资金,为滇西的灾民们送去水和食物。在这个过程中传递着武术的文化,将武德精神的种子播洒进人们的心中。

传统的武德精神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增强凝聚力,从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这些特征与公益活动的性质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其实就是一种对武德精神的弘扬。

4.3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华武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是中国人特有的运动形式。“自然、和谐”的健康观正是武术所倡导和追求的,它不光是一种肢体的运动,更是一种身心平衡协调发展的运动手段。武术在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愉悦人的身心,活跃群众生活,引导人们健康、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作为近代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体育组织,上海精武体育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武术健身活动。从2006年至2010年,在全市建立了13个精武武术健身辅导中心,187个辅导站。由精武培训的辅导员向广大群众传授精武武术,派专人深入基层进行指导。还举行了一些大型的武术义演,如:在“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的活动中表演了集体太极拳和传统武术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人们感受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释放。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武益夕阳,悠享黄昏”是武益社的志愿者们下社区、进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他们通过为孤寡老人们表演武术、教授太极拳及健身气功、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武动青春,益护未来”是武益社通过各种形式在小学生中推广武术文化,帮助他们接触到最真实的武术功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只有社会各个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够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 结语

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武术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它的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承载、表达的文化意义的积极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表达文化意义的传播手段。社会公益活动作为武术传播的手段,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对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既有利于组织搞好与社区、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又有利于扩大组织的影响。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7

--《1910-2010精武本纪・序言》

人物介绍:

颜建平,男,汉族,1954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72年11月毕业于上海交大附中,1976年10月入党。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海市联运公司党委副书记。1990年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四处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人事处处长、区政处处长、督查室主任、办公厅副局级巡视员;闸北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虹口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等职。

2012年,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

爱国、修身、正义、助人:

精武精神,民族之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的一面镜子。

今天的国人,对上海精武会的认识,大都来自香港电影公司拍摄的《霍元甲》、《陈真》、《精武门》等系列影视片,旧上海十里洋场,华洋武人精彩对决的场面,让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着中国功夫的厉害!

难道,真实的精武会就是这样一班武人、这样一幅场景?

让我们回到近百年前,回忆一段风云激荡的民国故事。

1919年,上海提篮桥倍开尔路73号(今虹口区惠民路、荆州路),上海精武体育会所在地。适逢该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亲临于此,挥毫题词"尚武精神",并为即将出版的《精武本纪》作序--

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则民族所以致力于世界平和之一基础!会中诸子为《精武本纪》既成索序于余,余嘉诸子之有先知毅力不同于流俗也。故书此与之。

作为现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对此憬悟颇深。他剀切陈言:"孙中山先生所作的这篇《精武本纪》序文,精辟提及了精武会几大要旨--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振起体育之技击术;强种保国;致力于世界平和。这些,可以被视为是对传统中国武术的发扬和超越。

会长颜建平认为,精武精神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精武会不是单纯的技艺组织,还是一种文化象征。单独的技艺在中国只是一个特色,并未取得世界的普遍认可,这就导致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之一,所以,精武精神显得弥足珍贵。现在,有些报道常常会说到"精武",其中包括香港拍的"精武门"系列电影。其实,精武是没有门派之分的,武术倒是有门派之别。

自上海精武体操学校建立之日起,就摒弃历史上传统的武术一门一派的流传形式,破除了"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此后的上海精武总会云集了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罗光玉、霍东阁、陈子正、吴鉴泉等各派武术名家。

在世界上,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能够有条件地融入世界文化,是有共同点的,那么,中国的精武文化就是很好的代表,其核心是"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八个字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可以接受的共同点。

精武会首先是一个会,是精武精神的一个物质载体,其中包含很多的种类,这些种类在三种情况下形成了精武会,其核心首先是爱国主义,是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中诞生的。

1910年,在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倡导下,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前身--上海精武体操学校成立,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是近现代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

那时,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陈其美等人提出,成立精武会的目标是"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随后,孙中山先生又提倡"强国保种"的精武精神。可见,精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就是爱国。与其他爱国传统武术流派比,在成立的背景上有其更特定的历史意义,爱国的核心价值更鲜明。

霍元甲虽是天津人,但却在上海精武会中成为北拳的代表人物。那么,为什么会在上海虹口产生精武会?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上的爱国人士许多在虹口待过,像鲁迅等左联人士,革命者经常在此活动;其次,这里是"五洋杂处"之地,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都有;同时,这里还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民族资本家以无偿财力支持爱国人士,因此拥有发展精武会的基础和条件。

精武精神是精武会的核心,霍元甲是杰出的代表。他也是在爱国人士的影响下成就的典范,代表着中华武术界对中华复兴的期盼。

如何不断地推动精武会的发展,尤其是将上海精武会做得更好,承担起世界精武联谊会秘书处的责任,是当前的紧要任务之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振兴,必须大力宣传精武精神,尤其是在多元价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精武八字精神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有很多共同点;其次,精武精神是集大成,有核心价值,是无形之门,能更好的融入世界文化。

见证"精武":有一种精神,跨越沧海桑田

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中国历史千年一变的重大转折期,满清王朝日薄西山,垂垂将亡,新生的力量蓬勃兴起,拯救中华于危亡之中。起振精神,抗御外侮,成为那一时期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因为如此,1910年,津门武林宗师霍元甲应邀赴上海滩,设擂比武,昭告天下:"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以天下健者一试。"

此言一出,洋人不战而遁,国人欢欣鼓舞,尚武、爱国志士陈其美等人决定创办中国精武体操学校(上海精武体育会前身),由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任武术总教练,主持日常技击训练并习军事。

1910年6月,爱国志士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上刊登了建会消息,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中国精武体操学校正式成立。

正当精武体操学校力图大展伟业之时,霍元甲却患病撒手人寰。为了延续精武事业,体操会中号称"精武三公司"的中坚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齐聚一堂,共商重振精武大计。三人出谋划策、捐资献力,将精武体操学校更名为精武体育会,确定宗旨、制定章程、统一会标,终让精武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1919年夏天,一神秘人物来到上海精武体育会,他二话不说,交给陈公哲一口大箱子之后悄然离去。箱中附有信函一封,书曰:"精武能为社会谋幸福而无权利思想,故以此三万银元为赠。原执事扩而充之,以期造福全国。"

陈公哲为之动容,慨然建言:"隐名氏捐此三万银元,乃期吾精武造福全国,我们切不可只为精武体育会着想。上海租界内有一外滩公园,门口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此乃我华夏同胞的奇耻大辱!用此笔资金来建造一座'精武公园',以扬我华人志气"。

上海精武体育会用三万银元购得倍开尔路精武会舍旁十余亩空地,1920年初春,精武公园正式落成,公园门口赫然写道:"凡属人类苟能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

精武公园建成后,陈公哲将其夫人卢雪英女士的三十两金器首饰熔铸于铜,铸成了一口黄钟悬于公园内,目的在于"唤醒黄魂,注重武术",强我国人之体魄。

1920年8月17日,上海精武体育会特派陈公哲、罗啸H、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五人出访南洋,史称"五特使"。他们带着《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书,以及精武自拍的影片,先后到访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五特使"在南洋大力推广国术及现代体育,还深入学校工厂演讲、传授国术、播放精武电影,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此次行程历时73天,先后访问四国九城。出色的宣传,将精武精神传遍南洋。之后,南洋各地的精武会纷纷建立。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侵华日军组建"满洲国"代表团参赛,招致举国愤怒。南京国民政府临时决定组建一支69人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其中包括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符保卢、陈宝球、翁康廷三人。为振国威,中华体育协进会还委托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支国术表演队赴会表演。

此次中国代表团的奥运之行注定是惨淡的,28 天的旅途劳顿让大多运动员体力消耗殆尽。开赛不久,中国代表团就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来自精武会的符保卢突出重围,晋级了撑竿跳高的决赛。他也成为了中国选手晋级奥运会决赛圈的第一人。

……

历史前行,壮哉精武!因为"精武",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擎起了一面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国威的旗帜!

1919年,名誉会长孙中山先生为《精武本纪》作序题词,第一次从振兴民族的高度肯定了精武的历史地位。今天,站在一个新的百年的起始点,回首逝去的百年风云,人们会发现精武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关口,总有精武人的身影和呐喊,精武发展的历史折射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步履和痕迹。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和民族的复兴,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精武人的精神皈依。

精武之路:

积跬步以致千里,立沪上海纳百川

2014年,上海将迎来世界精武联谊会两年一度的年会,作为东道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提出了精武会新的发展构想--

通过"十个一"建设,拯救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虹口深厚多元文化底蕴,提升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乃至世界体育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实现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夙愿。

"十个一":一首歌--精武之歌;一本书--精武百年本纪;一套操--精武武术操;一条路--精武总会路;一个站--地铁精武总会站;一座馆--精武博物馆;一台戏--精武魂;一所学校--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一面旗帜--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一个公园--精武公园。

"十个一"建设,涵盖了未来两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主要发展内容,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愿望。

筹办联谊总会年会。2014年,世界精武联谊会将在上海召开年会。作为执委会会长和秘书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要认真办好年会,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跨文化交流,进行世界范围的宣传推广。

举办精武论坛。2014年,以沙龙和研讨会的形式,举办高规格的精武论坛,邀请各派宗师及各国精武体育会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中华武术的未来走向,形成对精武体育会的未来发展指导性意见,正式打造"精武"品牌概念。

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会同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局,主办国际武术博览会,进行以健身、防身、竞技和修身养性等不同分类方式的武术表演,利用博览会的交流平台机会,面向更广大的非专业人群传播武术文化,向国际社会宣传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

承接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依托国际武术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之际,积极筹备、承办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活动,增进各友会和武术团体的友好交往,不断扩大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海内外的影响。

申办中国武术之乡大赛。抓紧申报全国性的武术大赛申办工作,邀请全国各地武术人士来沪交流,与国际武术博览会、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组成系列活动,加大宣传上海精武的力度。

修缮上海精武体育会馆。由精武体育总会负责,恢复精武道场,修缮融陈列馆为一体的精武会馆,建立信息中心。今后以会馆为弘扬精武文化的大本营,打造"精武中国"品牌,对其周边建筑和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逐步开展精武武术教育和交流活动,为品牌的展现搭建统一的实体平台。

建造精武博物馆。百年精武拥有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价值,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好精武博物馆,有力鉴证精武体育的发展历程,开启向世人呈现精武精神,向社会展示中华武术悠久文化的窗口。同时,与旅游、文化结合,包装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现虹口海纳百川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平台。

建设精武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培养学生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坚韧不拔品质的培养。既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又符合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今后,活动中心要打造成市级青少年健身示范点,并向全市各区县辐射。

整治精武大厦周边环境。形成精武总会、会馆、博物馆、学校"四位一体"的格局,突出武术文化氛围,从视觉效果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最终在上海乃至全国形成聚焦效应,培育精武武术文化产业链。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8

论文摘要:中华武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形成与发展中,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文明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武德观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武术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和精神文明的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与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是习武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是武术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成为中国武术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为创造人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武术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内涵就是“爱人”和“忠恕之道”,这同时也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而武术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就必须纳人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这是中国武术伦理色彩浓厚的根本原因。在武术文化中,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其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在先秦诸子中,与武术有更多联系并得到“侠”的称号是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为战国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书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之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重要意义。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艺,并格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慷慨侠义之士。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二千余年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的历史渊源。

二、武德与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将激发着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练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当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还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思想,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屏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学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为宏扬中国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武德与道德修养

恩格斯认为:“人类道德的需要,无非来自于人类自身维持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过是人类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共同行为的概括和表现。”“道”原指路径,后引申为原则、规律、本质、真理等;“德”原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原则发展,后引申为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武德与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是小道德与大道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维(礼、仪、廉、耻)与五常(仁、义、理、智、信)等,而这些,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艺为非,以至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而“德以艺生,艺以德显”,武艺精湛,也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如上所述的优秀品质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四、武德与教育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9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因此,在着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努力加强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人校本课程、融人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育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

一、研究目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和接班人的要求。传统武术活动就是通过自身的修炼来顿悟事理、修身养性,达到“成人”的标准,这种修炼是人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开展武术教学,让中小学生去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使其懂得如何去克服惰性,战胜自己,为理想拼搏进取。

二、研究方法

1.结合校本课程活动开展中小学校武术教育,“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为把武术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提高认识,走进武术。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套路运动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和基本功。搏斗运动是俩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有散手、推手,短兵、长兵四项。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练习受限制的条件较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在漫长的演变中备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它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这种内外合一、身形兼备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3.以人为本,以学校为本,编选内容。传授武术的内容和顺序大致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攻防技术和搏斗项目。编选内容时它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是必需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以学期为一小周期,以两学年为一大周期,注重把所学的内容综合、提高。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编选教学内容,必须从基本功人手。在编选内容的过程中,要力求动作易学易练,活泼而富有情趣,节奏鲜明而富有韵律感;在注重基本姿势培养的同时,使小队员体验到练功的乐趣,有一些成就感。同时借武术载体开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教育。

三、结果分析

1.对于在中小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推广模式界定为传承民族文化,推广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武术后备人才的新生力,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来实现对武术所承载的技术理论与传统文化进行转换、研习与传承。推广主体主要是中小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文化认知”和“文化模仿”来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段教育,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核心在于它从文化传统和继承的角度出发,弘扬了民族文化,挖掘了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

2.武术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光辉的照耀下演变发展的,武术练习者不仅要学拳脚功夫,更要深刻学习武德的历史价值,领会武德内涵,弘扬武德中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秉承仁爱和合的传统精神,保持武术者的品格和人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现代体育精神的今天,重构武术精神有必要用科学的精神和求真、创新的态度剖析武德,让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在新时代表现出新的人性特征。它对当今体育精神的重构与不正之风的矫正,也有积极意义。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0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传统文化

一、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在5000年的发展过程,从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累积起来的,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特点,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传承性,也是中华文化精神和知识发展的综合。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仅存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已经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每个角落,对人民意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理论为基础,以技术攻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体育形式,中华武术并非简单的拳脚争斗,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达成自我保护和强身健体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武术活动。中华武术包含着大量的创通文化因素,其发展进程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中华武术的发展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学好中华武术,不单要有扎实的身体素质,更要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自我修身融入到武术当中,在掌握武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为了建设和推动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因此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从传承传统文化和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水平。

二、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体现

中国传统武术中包含着大量传统文化因素,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武术既要注重人身体素质的修炼,也要讲究精气神的训练,要求习武之人形神兼备、身心俱修,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形意拳讲究的六合:手与足合、腰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协调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历史中有许多英雄志士都留下了爱国主义的痕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之类的爱国诗词,或是名将戚继光、岳飞等的壮烈事迹,都能够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气节。一个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更o法成为立足世界之巅的强国。只有通过弘扬传统武术,推崇“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拥有与世界诸多强国争雄的资本。激励人民面对民族和国家的压迫,敢于奋起挑战,为了心中所坚持的正义,不惜做出牺牲,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只有敢于反抗的民族才能称之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而在高校中进行传统武术教学,正有利于发展民族精神,增强每个人对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传统道德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这种精神在中华武术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习武之人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之中,会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磨练了习武之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不会像正统的习武之人那样辛苦,但依然可以体会到武术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对大学生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精神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华武术中,除了技击技巧等方面,还有武德的存在。武德是中华武术中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所谓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的门派中都把武德放在了极高的位置。会教育弟子们尊师重道,不可恃强凌弱。在武当和少林等武林大派中都有戒律的存在,作为约束弟子行为的准则。在高校中,可以通过武术教学的方法,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尊师重道、重视礼节等多方面道德素质培养。

(三)体现中国传统武术养生特点

中国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杀伤,而是强身健体。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修养,宣扬中庸思想,淡泊名利,重视养生和延年益寿。中华传统武术也受传统文化影响,将健身与长寿思想融入其中以中医的理论想为依据,丰富了中华武术的方法和内容,也从促进了武术的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大学生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校武术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

(一)创造良好的武术氛围

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武术课,或在体育课范畴中进行武术教学,教学内容大多为简单的简化太极拳等,这些课程的设立对于大学生学习武术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和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学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武术氛围,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二)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中的武术教师都有一定的吴书记处,但对于武术文化的了解往往不多,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贫瘠。教师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练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多方面对于武术的教学能力进行提高。

(三)培养学生竞争和拼搏意识

武术除了其修身养性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拼搏意识。武术来源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训练和作战,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竞争作用体现,对于中华武术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拼搏竞争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的发展和积淀,文化广度深远,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由学生进行继承和发展。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结合武术与传统文化,为学生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栋梁,提升学生精神和身体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李平(1974-),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市,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1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武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58―04

1 前言

武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融汇了中国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形成了武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武术文化体系,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强音。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因此,研究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枣庄学院,共计18所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样本基本覆盖整个山东省,能体现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总体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的相关专著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从2000年以来的有关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传承的论文70多篇,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武术课教师问卷和武术选项课学生问卷。分别累计发放问卷54份、900份,有效问卷回收52份、8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3%、95.6%。

2.2.3 专家访谈法

深入各高校,访谈在武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武术选项课学生,了解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对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课教学目标

通过查阅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和对部分武术课教师的访谈,可知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制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能运用武术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三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武术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来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缺少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武术教学中,仅是把武术选项课定位于体育课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忽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武术特有的多功能教育价值,以至于武术教育仅沿着艺术表演和纯健身方向发展。

3.2 武术课教学内容

从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武术教师问卷中,有34人选择了初级长拳(剑术、刀术、棍术),占总调查人数的66.7%。有37人选择了太极拳(太极剑),占总体的72%。有14人选择了攻防技击术,占总体的27.8%,有6人选择了传统套路,占总体的11%,有9人选择了健身功法,占总体的16.7%,其它3人,占5.6%。

由此可见,山东省高校武术课主要教学内容还是一直沿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规定套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但山东省高校的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当今时尚体育不断爆发的形势下,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参与,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需求。

3.3 大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

由表2显示,高校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依次是防身自卫术、散打(攻防技击)、太极拳(器械)、健身气功、传统武术套路、初级剑术(刀术、棍术)、初级长拳、武术文化,他们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89%、62.7%、56.2%、33.8%、22.5%、18.4%、8.1%、5.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选修武术更注重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健身性,对一些内容枯燥、过于表演化、竞技化的套路项目,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对传统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想通过武术课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4 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由表3显示,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分别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拿学分、了解传统文化、其他等,分别占81.5%、79.2%、31.6%、28.1%、11.3%、4.8%。

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是吸引学生选修武术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对锻炼意志品质和了解武术文化选项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需求。

3.5 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和重视程度

通过对18所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调查可知(见表4),每学期理论课安排2-4学时的高校占66.8%;安排6-8学时的高校占16.5%;没有安排学时的高校占16.7%,安排10-12学时的高校数为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大部分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安排是合理的。但对武术理论课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重视和重视武术选项理论课教学的高校占45%,认为武术理论课一般或者说不重视的高校占55%。

由此可见,高校一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武术选项课设置,另一方面却不能从理论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设置武术理论课没有必要,只会影响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有时还会减少或者不开展武术理论课教学。

3.6 武术课成绩评定方式

由表5显示,69%的武术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17.3%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理论考核的成绩评定方式,7.7%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理论考核的评定方式,其它考评方式为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课教学成绩的评定还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仅以“技评和平时成绩”就决定了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无形中淡化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探究,泯灭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7 对武德、武术礼仪教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5.6%学生认为非常重视,23.5%的学生认为重视,51.3%的学生认为没有突出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还有19.6%的学生认为不重视对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

由此可见,武术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只是把武术等同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进行教学,忽视了武术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那么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便无从谈起。

3.8 学习武术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用的评价

由表7显示,76.8%的学生认为武术教育能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18.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4.7%的学生认为不能。可见,武术教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手段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不再把武术看作为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那么,今后如何重新定位武术,如何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中选取最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应当成为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没有突出“传承武术文化”的教学目标。

(2)武术教学内容陈旧,轻武术理论学习,偏重于对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

(3)武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将武术教学作为一种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段。

(4)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是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但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5)高校武术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 建议

5.1 突出“文化传承”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定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中总书记也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认识上予以改进,突出“文化传承”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倡导文化教育比技术传授更重要的武术教学理念。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的是通过武术教学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5.2 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承载的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的精神要义。凹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性是武技成为中华武术的灵魂,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关注武术的传承,是实现不了中华武术传承目的的,只会导致武术的发展畸形化。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强化武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意识,把强化文化意识当作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弘扬。

5.3 合理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切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武术运动形式、能体现武术运动文化底蕴的武术内容,经过优化组合设置为武术教学内容。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如选择散打、擒拿、抱摔、防身自卫的方法、有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要让学生了解武术,认识传统武术文化。

5.4 注重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提起武术文化,我们总是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来形容。但是武术文化是怎么样的博大精深,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如何让学生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解析武术文化、让学生体悟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形神统一”等,在武术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地阐述,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武术思想的渊源。如《八卦拳学》中习、练武术要顺应自然规律,这是要求练功时须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内脏的变化,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功法练习,来达到练功的目的。习练武术还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比如:中国隶书“武”字,由“止、戈”组成,意思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和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析武术文化内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这武术文化带来的魅力,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武术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5 将武德、武术礼仪与武术技术教学相结合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礼仪则是武德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包括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武术竞赛礼仪等。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在武术教学中,应该把武德、武术礼仪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体悟到“仁、义、礼、信、勇”真正内涵,有选择地吸收传统武德中对现代社会有益的成份。比如,师生之间在上下课时行抱拳礼,习练器械时行持械礼、递接礼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们从武术课的一言一行中产生对中国悠久的武术文化的认识。

5.6 更新武术教学评价理念

虽然学生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技术评价,但是武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应该考虑到武术的文化属性,适当对武德、武术礼仪和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进行评价,做到“淡化分数,重视学习过程”。任课教师可采用考试、考查、学习态度、能力等综合评定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及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探究,由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转为通过学生弘扬武术文化。

6 结语

总之,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仍然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但武术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凸显,并逐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各高校武术课应加大对武术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学生传承武术文化的力度,同时注意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玉成,邱丕相.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历史使命[J].搏击・武术科学,2006(2):1-3.

[2]张岂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12.10,http:∥.cn.

[3]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0.

[4]权黎明,王岗.传统武术文化特征的当代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40-43.

[5]王岗,邱丕相,李建威.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J].体育学刊,2009(12):83-86.

[6]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2

(1)武当武术养生的思想基础是重视今生

武当武术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而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精义。道教对人生是执着的现实主义态度,极为重视人的今生,强调现世报和立地报。道教认为,生长、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体。主张生道相守、生道合一、得道飞升、长生久视。因此,养生术成了道教精萃,立足之本。宋代著名学者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分析道:“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因贵生,而以生为乐,追求长生,从而养生,形成了武当武术养生的思想基础。

(2)武当武术养生的核心是“精气神”

武当武术理论极端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认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气”又是“精”的载体,“精”“气”的形成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神”是“气”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使人的神――思维、意识及其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所以,“养生之道,要在养气”,“道以气为宗”。炼养为了养气,养气为了养生,养生为了长生。即“与天地同其元”。从而逐步形成了“道寓术中”、“内功外拳”、“内外结合”、“内外兼修”的动功特点,产生了“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内三合,外三合”、“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等各种练功要求,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建立了“以丹田运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要求,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过程,达到精气神三宝相聚凝,身心性命相平衡为目的。另一方面又利用人体“外拳”动作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武术招式训练与养生有机结合,实现还精补脑的功能,从而增强生命活力,达到“长生久视”。如练拳时要求动作圆柔,松而不懈,身正体舒,谓之“调身”;要求动作柔缓,升降开合,气沉丹田,呼吸均匀深长,谓之“调息”;要求腰脊带动四肢,内劲节节贯通,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的效果;在以上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调心”、“心意领行”、“神舒体静”、气贯全身,力求有意识的和能动的控制要领和综合作用,才使人体通过练拳真正达到阴平阳秘,心静体舒状态,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取得健身养生之功效。

值得强调的是,道教气功与武术动功的结合是武当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全面展示了其功能效果和养生修性的社会宗旨,进一步完善了养生健身说的理论体系。

(3)武当武术养生观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道家世界观。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不违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庄子更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古人认为,人乃自然精华所凝。即“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天人相通,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因而有内在运动规律,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符合这一规律才能健康、平衡。二是天人相类,即人体结构与自然构造具有相似性。如日与心相类,水与肾相类。人体本身含有大量的自然信息,自然的种种变化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这正是武当武术养生的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武当武术的养生功法约千余种,功法的形式也多样,如以静为基调的静功、桩功;以柔为特形的拳功;动静相兼的动功等,都强调自然,注重养气,天人合一。尤其外丹、内丹、行气、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吐纳、咽津、内视、内观、胎息、呼吸、辟谷、调息、藏精、房中、守庚申等养生方术。在套路练习中也“效法自然”,如玄龟戏水、猿猴坐洞、青龙回首、黑熊反背、金蛇绕梁、灵猫捕鼠等,以及五禽戏、导引图、龙守、虎引、龟咽、燕飞、蛇曲等仿生动作与功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悟化,从主体上反映,为形神作用,溶技击的身体与意念活动为一体;从客体上反映为动静结合,拳功结合,求得人体心理意识上的平衡,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将练功的场地、方向和时间的选择也要阴阳合顺,自然和谐。使身体内部阴阳平衡和脏腑经络与五行相合,使人体与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协调起来。从而达到人体自身、人体与天体自然的平衡,增强健康水平。

二、武当武术技击特点

武当武术的拳功架势已由最初的八门五手,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和众多门派。武当武术的技术层次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的阶段。其战术以静御动,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以逸待劳,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刚柔并济,攻守同一,曲中求直,后发先至。动作特点是不尚拙力,顺其自然,注重行圆取象,炼气凝神,尚柔文静,不躁不僵。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行如蛇,动如羽;沉肩坠肘,虚胸实腹,松而不垮,停而不滞,中心安适等。

武当武术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的某些原理,参与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显著的技术特点是“拳法自然,拳法阴阳,拳法圆柔”。

(1)拳法自然

道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万事万物皆生于“道”,认为人、天、地、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顺乎自然规律而自成法规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武当武术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亦强调自然,且强调“效法自然”。也就是说,武当武术视效法自然与否作为区别其它拳派的本质特征之一,“效法自然”作为筑建武当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

其一,强调“心息相依,任其自然”。其意在于追求自然、返朴归真,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从而达到道的目的。武当武术在其形成的发展中,远取诸生,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对生物非生物从动作、器械、方法、特点等全方位仿效。就是每一个动作名称也都是“自然”的。这正是武当武术返朴归真对道家“天人合一”观念的运用。练习生物非生物得以延伸的合理动作,求得与自然的同步和谐统一。如战国时期的导引术,通过摇筋骨、动肢体、调呼吸,来锻炼身体。东汉末年华佗模仿鸟兽动作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五禽戏”等等,都是在仿生返朴形成和发展中,又创造了人类极大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了人类适应自然界的办法和技巧,反过来能动的改造了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

武当武术“以形喻势,内外合一”,正是民族意识在身体运动方式上的积淀和显现,是人们崇尚生、崇尚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共鸣和统一。

其二,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观念运用于武当武术全过程。如武当太极拳、剑,“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而合”,就是以拳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所谓“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即拳为道,道在拳中。以太极图为例,它是一个整体。要求武术动作“劲整”,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不动,外不发”,总须完整一气。它又是一个圆体,运作则要求“非圆即弧”,“触处成圆”,处处成圆、内气充足,体现“挨到何处何处击”的技击原理。它还是呈阴阳鱼状,动作则要求虚与实,开与合,快与慢,刚与柔结合,走螺旋式,在动态中变化发展。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为其根。

另外,古代先哲们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水火木金土五种性质不同的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称为“五行”。第一,以五行结合人体。以五行配五脏属“内五行”,以五行配五体和五官属“外五行”,使内五行相合,外五行相顺,依其五行相生相克之数,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之目的。第二,以五行的形态、性能和方位为基准,将基本拳式组成五行系统。如五行分布五方为南方火,北方水,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恰如人体的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将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为五行。使拳式动作紧扣五行之理,一招一势阴阳相参,在八卦阵中千变万化,在太极圈和四方四隅中变化,形成九宫穿游的格局。这是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提炼和升华,此乃一曰健体,二曰防身,是修炼之宗旨。

其三,武当武术遵循人类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可贵思想,在行拳用劲上,强调中正、放松、安适、慢柔、轻匀、不僵不拘、不偏不倚,贯注丹田,绵里藏针。在部位要领上规定,顶悬,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舒腹,活腰,敛臀,圆裆,纵膝,轻脚;精神上“内宜沉稳,神情内敛”等等,这些独特的要求运动要领,正是武术拳家们与大自然合拍同韵的表现。故一切人事,只要顺应自然,不违自然,即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2)拳法阴阳

武当武术深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

阴阳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易经》最基本的思想。《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显现。《说文》解释“易”字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八卦图》还用“―”、“――”,分别代表阳阴。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于是产生了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化,八八六十四卦就是阴阳变化的表述。

武当武术从理论和技术上都极力推崇阴阳。从拳技上讲,武当拳功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阴阳”之理在武术运用事例较多,如《吴越春秋》中记载越女传剑的故事。范蠡给越王介绍一位民间女剑术家,越王问剑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具之似好妇,夺之似俱虎,布形候气与神俱经。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这简单的论述,便阐明了动与静,快与慢,攻与防,虚与实,内与外等矛盾双方的关系。说出了整个武术理论。黄百家《内家拳法》说:“其中分阴阳,止十八法,而变出即有四十九”。这是阴阳相济而化生的意思。王宗岳《太极拳论》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先秦时期,庄子曾较早地使用阴阳思想描述过技击制胜之道,“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阴常卒乎阴,大至时多奇巧”,这时阴阳是指“明暗”。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战术,武当武术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退、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起伏、显藏、顺逆、内外、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双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使自己避开死地,使敌落于困境,使犯者应仆,这是武当拳功技击方法真谛所在。

(3)拳法圆柔

武当武术以圆柔对其动作要求,是对“道”动行规律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下万物的演变发展,变化越伸展,就离“道”越远,而最后仍然要返回于“道”。也就是说,道的动行规律是一个圆圈。太极图也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既然天地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个互相转化的圆圈运动,那么武当武术要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自然就选择了这一具有生命力的优化模式,这也正是武当拳功重视圆圈运动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