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

时间:2023-12-24 16:38:11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1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9

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现阶段的历史课堂必须要进行课堂改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紧跟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积极的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文中本人就通过教学改革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获取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

历史探究的是人类的过往,教师对学生讲解的是鲜活的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通过提升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学习情境。例如:本人在对学生讲解“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营造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进行改革的重点,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现代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进而达到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目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有效设计课件

课件是辅助教师展开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课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尽可能的亲自制作课件,这样课件才能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然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贪图方便,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对下载的课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直接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发现不仅难以达到有效辅助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目的,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课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课件的趣味性

教师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就是提升课件的趣味性。多媒体的一个强大功能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只有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好地将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运用于课件之中,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运用视频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历史讲解的是鲜活的事件,为了运用多媒体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效运用视频。例如:在讲解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影视视频,使当时的场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改过程中也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多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而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点的呈现。

当然,高中历史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盲目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有效采用趣味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讨论。

四、注重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2

对于历史教师素养的重要性,绝大多数老师均有着正确的认识: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历史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老师们已经意识到提高教师素养的必要性, 为什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素养的提升却很缓慢, 效果不佳呢?概而言之,主要原因有:

第一,历史教师素养包括很多内容,素养的提升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这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老师们平时课时量大, 工作任务重,他们把关注点放在日常的备课、 教学与批改作业等事务中,对于教师素养的提升缺少一种急迫感。因此, 二十多年来不断有学者、老师呼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素养,尽管能引发老师们的共鸣,但很难激起他们的危机意识。

第二,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老师们最关心的是怎样教教科书中的内容。至今不少老师还以为,只要手中有了教学参考书、公开出版的教案集、网上优秀的教学课件、几本推荐的历史专业书, 自己就能够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这些教师低估了教学的复杂性, 将教学等同于传递知识,误以为 “借鉴”、“模仿” 他人的教学设计成果,就可以驾驭课堂。

第三,受传统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很多老师把教学设计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式的备课, 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导入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师讲解等几个方面,忽视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作用。好像老师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种认识是传统历史教学法课程所强调的。传统教学法以凯洛夫教学理论为依据, 强调的是老师怎样去教,与目前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的理念差距甚远。教学技能的作用体现在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之后的实施过程中,它并不能决定教学设计的优劣。仅靠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养素质,自然无法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许多老师以为历史教师素养提升的关键是专业知识素养,没有意识到教师素养是教师的历史专业知识、 历史观、学生观、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等综合在起作用, 割裂地看待教师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上述素养综合在一起。例如,有的老师也看了不少的历史专业丛书,但无法将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课堂之中, 导致教师素养提升不明显。

第五,由于历史学科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研究内容包罗万象,许多学者、老师在论证历史教师素养重要性时, 均强调历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广度,它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历史教师必须拥有贯通古今中外的通史知识结构、 专门史知识、 与史学密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 (如文学、 地理、 经济、 法律等)知识。由于历史教师素养知识内涵丰富, 使一些老师不知怎样去弥补, 视素养的提升为畏途。

总之,衡量一位历史教师素养的高低,不能只看其专业知识掌握的多少。历史专业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在历史专业学养上的提升需要花费其终生的学习时间去努力。与之相较,教师正确的历史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设计的理论及运用能力、史学理论素养等涉及的学习内容倒不是很多, 这方面的学养与教养素质的提升相对较快。因此,当前最亟待解决的历史教师素养是其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设计的理论及运用能力和史学理论素养。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3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相比较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具有更深的广度,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特的历史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由此可见,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价值等因素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学生通过调动所学的历史知识,能够客观地叙述历史事物,准确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规律,并做出科学合理的阐释,从而达到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吸收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不断增强历史意识,汲取智慧。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大历史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掌握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部内容,让学生逐步形成准确、科学、合理的史学评价体系,这既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阶段。根据教育部门对历史学科考试大纲的规定,让学生充分掌握历史基本知识,考查学科素养与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在历史观指导下应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明确规定说明,高中历史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对历史学科素养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全面指导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历史学科素养。

二、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1.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全国各地的历史改革课程中逐步实施。新课程前言部分明确提出: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从新课程的前言就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了解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健全学生人格。新课程改革中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是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2)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个层次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提升要求,也是当前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的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逐步培养热爱国家,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积极进取和合作创新,尊重世界各地文明。这个层次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最易忽视的环节,造成了部分学生价值观及人生观存在缺陷的不良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历史教学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与技巧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基础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

2.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整个高中阶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告别了初中时代的稚嫩和青涩,但并未形成成熟的人格。长期以来,受到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育的功能日渐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简单的教育模式只是为了追求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都是高分低能,社会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上的各项工作的需求。甚至有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人格不健全,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给社会带来危害。专业的历史学科教育,以培养学生成才,塑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人为目标。素质教育不仅是为经济提供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日益趋向成熟。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形成完整的人格,是高中历史教育重视落实学生身心发展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必要的历史学科素养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历史专业能力的深入发展,帮助学生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摆脱高考之上的绳索,大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让学生懂得自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学习、交际、审美能力。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既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高中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历史学科素养是时展对优秀人才提出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也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带来新的危及。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步下降。历史学科素养作为社会文明成果的核心部分,让人类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事件,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素养,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对优秀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真正的优秀人才,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能全面熟悉和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人才需要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推广,高中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历史学科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理性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这一切的要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才的道德文化素养,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大力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呼应。

三、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教师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甚至直接决定着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已成为当务之急。

(1)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及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也需要注重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大力倡导和鼓励。同时,国家必须充分保障教师的职业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让教师都以热情饱满的心态投入工作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

高中历史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烦琐,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忽视了对教师的师德培训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教师可以共享优质资源,教育机构的领导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充电,除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外,还应注重增强教师的师德素养、人文教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真正提升历史教师的素养。

(3)提升校园管理阶层的素养,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学校领导者及管理阶层的思想,对教师的工作思路及精神状态都有深刻的影响,校长对优良校园文化的创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级中学的管理阶层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文素养,广泛阅读、全面考查、深入思考,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4)历史教师个人努力,自觉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历史教师内在的个人因素,对教学及学生起着决定作用。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不仅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修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知识熟悉,更应该借助多媒体先进的信息技术主动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课堂魅力。

(5)教师加强对自身的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健全的个性及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素质也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高度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人,性格开朗、心胸开阔,敢于挑战困难。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高中历史教材包含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时,应加强对学生深刻全面的历史学科教育。

(1)用伟大的历史人物教化学生,培养其高尚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许多为历史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先哲们的优秀事迹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优秀人物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鼓励学生多向这些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2)用优秀的文艺成果教化学生,培养审美理念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问题探讨 策略运用

问题探讨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历史作为当前初中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对提升学生的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问题探讨教学法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

一、问题探讨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当前初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仅影响自己学习,同时给其他同学带来很多不便。历史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学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该篇文章理论性较强,学生很容易走神。老师在教学中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随时提问,比如让学生阐述“开国大典”的意义。在学习中进行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上课效率。

2.有助于提升学习的目的性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老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往往无所事事,导致上课效率低。问题探讨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有了学习目标,自然会提升上课效率。在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中学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老师在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了解远古人类的习性特点、生活状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目标,为了目标而努力,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3.有助于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教学效率低,学生反映慢,思维跟不上等问题。问题探讨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本点,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历史老师有效教学活动,将提问、思考、写作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春秋战国的纷争”,老师在教学中首先提问战争爆发的原因,其次让学生自主思考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二、运行问题探讨法方法探讨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让学生针对疑难问题主动发问。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原始的农耕生活”,该篇文章结构复杂,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对原始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以及各种农具的使用,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将自己不能理解或者很难掌握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主动问老师,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表明学生用心学习,为了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启发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缺乏合理的目标,盲目学习的现状,要求历史老师将问题启发式教学落实到实处,在提问环节中注重问题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当前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最可爱的人”,主要论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过程及胜利。老师在教学中为了提升上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注意问题的针对性。从美帝国主义为什么侵略朝鲜?中国出兵援救做了哪些思想斗争?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等问题入手,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多种提问手段,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3.和谐关系,生成学生主体学习效率

很多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过于严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敢和老师沟通,导致学习效率低。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转化角色,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改善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民族团结”,要求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及各个民族的分布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加强沟通交流,通过本民族的风格习俗及生活特点的问题探讨,在缓解师生关系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求历史老师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及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通过问题互动,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波.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 文教资料,2012(34).

[2] 黄正钢.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J]. 文理导航,2012 (01).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提升教学效益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86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益。从许多教育大家的哲理名言和课堂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历史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注水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火者”,点起的火种得到保护、给予充分的燃烧条件,才会越烧越旺,否则点起的火种也会熄灭。

一、通过阅读积累提升教师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质量,阅读是重要的途径。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阅读有关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改革书籍,有关历史教学研究方面的书籍,有关学者、特级教师的经验文章。“阅读+反思”是高中历史教师积蓄能量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世界,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通过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专家的理论,把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与之进行对照,进行深入的反思,持之以恒地积累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技能就会提升,就能够有效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

二、关爱学生,丰富教师自己的职业感情

今天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很在乎老与自己的交流。做学生认可的历史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职业情感,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跟学生关系和谐、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课,教师的价值才会提升。

三、提高能力,丰富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

提高课程解读能力,这个能力包括解读教材、实施评价、开发课程。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解读教材,解读教材需要教师理解历史知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多媒体操作能力、信息内容筛选能力、课堂呈现能力等。运用这种能力增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情境性,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有艺术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依据学生学习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商鞅变法,如果教师告知商鞅变法的背景是封建地主夺权,学生就会研究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如果告知学生贵族怎样演变为地主,平民怎样演变为佃农,学生就会从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探究商鞅变法。后者有助于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热情的机会随处可有,关键是要讲究时间节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历史必修一《秦朝的统一》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谈谈你对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及其有利的历史条件的看法。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分析秦朝的统一是否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两个问题都是教学重难点问题,前者是考查知识,而后者是考查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引导。

五、重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

G633.51

历史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其在整个高中教学中起到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并让学生了解古代的各种人文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促进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适应新课改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导致教学活动并不能满足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而要让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引起重视。因此,加强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中通常以很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为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经常以单方面的知识讲解为主,然后让学生在课后对教材中的文字进行强化记忆,以此来完成高中历史的教学。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一些记忆力较好的学生成绩得到有效提升,但一些记忆力较差的学生则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导致很多学生逐渐丧失对历史的d趣。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其它教学方法下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将更加灵活,并且教学内容能得到有效的丰富,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得到提升,感受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从而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传承历史文化。在不断创新历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掌握历史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并且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从而完成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

(三)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还会让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这主要是因为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学主题,其需要长时间为学生讲述相关知识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长时间处于讲授状态,导致其授课的负担较重。这样不仅会导致教师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养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长时间的授课将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陷入恶性循环,对教师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而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将各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这样能够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得到改变,逐渐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逐渐得到弱化。这样不仅能让教师的授课时间变短,还能让教师的备课时间较少,从而有效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主,导致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改变。其中首先是教师要逐渐养成创新的理念,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梳理和分析,理清教材中知识点的脉络,并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体现,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逐渐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其次,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其中不仅要广泛阅读历史书籍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细致的了解,并让学生逐渐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知识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常进行,避免其养成错误的历史思维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中历史属于文科性质的学科,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记忆力。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强化记忆,从而提升其教学质量。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只能让其了解历史事件,并不能让其对历史文化有较好的了解。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因为历史知识之间也有深入的联系,并且也具有一定的脉络结构,相比于传统的记忆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十分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并且其中很多教学方法均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其中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历史,让其直观的感受到历史事件,从而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其中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不能太大,并且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历史知识的探索;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高考,还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严凤成. 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胥巧平.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5.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7

1.1教育体制影响着历史教学的地位

在高中阶段,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高考服务,在这种应试体制的影响下,历史常常被教师与学生忽视,其主要表现就是历史课时少,历史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除了这一因素外,很多高校招生对象偏向与理科生,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忽视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一直将历史作为一门副科。

1.2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变得理智、成熟。但是,就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所教,这也是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目标。

1.3教学观念与方式落后

在社会的发展下,各种新型教学方式也相继出现,这为教学活动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落后,没有积极采用新型教学辅助技术,依然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1.4教材红色化问题严重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纵观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教材,却存在着红色花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历史人物与历史材料的介绍过于官方,在考察时重点是学生的记忆力,这就会严重制约教学水平的提升。

2学生发展视角下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成效的对策

2.1注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十分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培养的核心就是人,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属性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历史教学来为学生塑造出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够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2改革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在下一阶段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多样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还应该积极的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要知道,传统互动模式往往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则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记忆与背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没有真正的互动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进行互动式,教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才能够有效提升互动成效。此外,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的来发现问题,展现出学生探索与思考的过程,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3进行学法改革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开展主动性、参与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积极的涉猎课外材料。在涉及到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问题,采取该种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很有效的,而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在以后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

3结语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8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近几年,福建省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独立学院也不例外。根据福建省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省共有9所独立学院,拥有教职工8046人,其中专任老师5923人。从各独立学院具体情况来看,其师资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母体学校对应专业派出的教师,二是外聘教师,三是由独立学院招聘的自有教师。这三个部分教师当中,外聘教师和母体学校派出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有的独立学院甚至超过一半。但从年龄构成来看,这些教师基本上是80后,他们由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学岗位,缺少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满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M学院为例,2014年,该学院拥有教师564人,但“双师型”教师和拥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教师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为低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由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对基础理论讲解,内容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更无法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升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是依赖于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从福建省独立学院发展具体情况来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从福建省首批独立学院创办至今,独立学院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5个年头,其发展从最初的注重规模扩张,提升办学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目前的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省内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的关键。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依赖于独立学院对其培训经费的投入。从目前来看,福建省内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教学能力缺乏的教师并没有提供全面的培训,同时对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支出方面也少的可怜,费用支出一般限于外出培训的往返路费,其它费用自理。而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培训则不同,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培训一般包括外出访问学者、网络课程培训、学历提升等方面,这些培训经费支出相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更有保障,其做法是外出访问学者、网络课程培训的费用全额报销,学历提升方面报销费用在40%-50%之间。这种做法使教师自身容易忽视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

(二)独立学院教师应聘条件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教师应聘条件设置不合理是导致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福建省独立学院成立至今,时间较短。在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由于注重规模扩张,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各独立学院纷纷增加教师招聘数量,但在教师应聘条件设置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并无多大本质区别,只是门槛低而已。省内重点大学在教师应聘方面设置的条件一般是注重学历、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而独立学院注重的是学历。独立学院对应聘教师的条件要求一般是重点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拥有学校教学经验者优先等。这些应聘条件设置忽视了教师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的经历,忽视了其自身专业实践经历。这种强调学历、强调教学经验的应聘条件设置,导致招聘了大量理论教学型教师,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人才被挡在学院之外,最终导致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独立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独立学院是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办学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政府财政性经费支持极为有限。为维持独立学院日常运作,成本控制成为其整个学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教师成本支出就成为管理者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独立学院教师相对于公立高校,外聘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同时,省内独立学院自有师资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省内公立高校,教师平均周学时基本在4-6学时之间,而独立学院教师平均周学时则基本在12-14学时,个别独立学院甚至达到20学时。这使得教师每天只能从事课堂理论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外出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也无精力参加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此外,个别独立学院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坐班,导致教师自由支配时间进一步减少,根本无力去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教师考核制度不合理

教师考核制度是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内独立学院对教师考核并没有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的是照搬母体学校的考核制度,而且还对其制度作过滤处理。母体学校的教师考核相对较为完善,考核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外出进修、企业实践等方面,各方面权重较为合理,同时规定教师职称评定与企业实践经历、外出访学经历等挂钩。而独立学院的考核主要是教师每年应当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和外出进修所占比例非常小,企业实践则被忽视,职称评定主要依据是是否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量,以及一定数量科研论文,并不考虑企业实践经历等方面。这种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引导教师重视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尤其是理论教学任务完成,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完成所需要数量的科研论文,并不能引导教师去提升自己实践教学能力。

(五)独立学院缺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升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包括实训室、实验室、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同时还应当建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管理机构。从福建省独立学院具体情况来看,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普遍缺失。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母体学校的实训室、实验室等,而母体学校由于受高校扩招影响,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任务繁重,无法优先满足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要求,而独立学院自身的实训室、实验室等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工作未受到重视,导致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此外,也没有完善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管理机构。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迫在眉睫。

三、提升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措施

独立学院要想在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福建省独立学院管理层应当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主要应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增加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经费投入

培训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充足的培训经费投入可以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福建省内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省内规模最小的独立学院学生数也有一万人,个别独立学院达到二万人,其学费收入已经相当可观。同时,独立学院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这方面投资减少,经济效益已经凸显。在这背景下,独立学院可以改变经费支出预算,增加对教师的培训总经费的预算支出,并在培训总经费当中单独列出一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同时,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所占比例应当要高于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合理设置教师聘用条件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人岗匹配是人员招聘的基本原则。独立学院教师招聘也应当遵守这一人员招聘基本原则。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别于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独立学院在教师招聘时不能简单的照搬母体学校的聘用条件,而应当体现其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在工作中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教师招聘中,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在这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招聘教师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资格和企业五年的工作经验。因此,独立学院应当改变以往单一招聘“从校门到校门、从课堂到课堂”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而是在满足学历要求前提下,强调应聘者要有一定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此外,在外聘教师方面,不应当一味强调其来自高校,而应当适当考虑聘请那些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他们不但可以为学生带来行业最新发展信息,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

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任务具有多重性,除了教学外,还要参加相应的培训、承担科学研究任务等。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教师在每项任务方面都规定了相应的工作量,例如,研究型大学,教学任务相对较轻,外出进修、科研任务相对较重。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整个工作中是以教学为主,教学任务是主要工作任务。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同时掌握该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因此,独立学院教务部门应当适当降低教师的理论教学任务安排,给教师更多的空余时间,让他们去企业事业单位考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产工艺、方法、管理方式等,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能够引导教师自身努力去提升自己整体素质。独立学院应当改变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应当改变以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方式。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做法,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纳入其绩效考核范围,例如,加拿大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求教师每三年就要到企业参加实践,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等。因此,独立学院在教师考核制度中,应当增加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考核内容,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其次,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目前,福建省内已经将教师职称评定的权力下放到各高校,为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对此,独立学院可以依据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师职称评定中,除了考核教师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外,还应当考核教师参加企业事业单位实践的经历、相关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等内容,使广大教师能努力去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

(五)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平台

教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载体。从目前情况来看,独立学院进行教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与母体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室、实验室,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资金投入,还可以利用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优势,让独立学院年轻的教师参与母体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其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自己建设实训室、实验室,如省内J学院,目前,已经建立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工科实训教学中心,为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利用学校在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派出老师定期在实习基地进行相关专业实践学习与培训。四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让广大教师参与项目的研究、设计、推广,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四、结论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9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1.互动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轻距离感,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还能让教师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够在后续的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与解决。同时,互动教学还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开发,提升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全面性。当然历史教学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沉闷,借助互动教学还能够有效活跃教学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让学生在不断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加全面的提升。

2.互动教学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新型教学模式一般都建立在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进行糅合后形成的,互动教学也是如此。当互动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断践行,与老旧的教学观念进行碰撞,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创新,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二、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互动教学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得师生互动能够有效开展。借助互动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将过去学生被动灌输学习的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不仅能够营造更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还能让学生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更深的理解,全面提升历史综合分析能力。教师需要做好历史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对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互动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互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非常多的变动,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引路人,是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的同行者。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历史学习感兴趣,能够主动开展历史学习,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计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结合历史教材设计悬念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思考历史问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阶梯型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借助问题进行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阶梯型问题设计,由简单逐步向困难递进,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历史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展互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4.互动方式多样化。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10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8

Investig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WANG Le, LI Ling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e "survival of the state preschool teacher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Jiangxi Province 520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is generally not high, initial and secondary level education to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academic education to college-level post in the majority. Widely recognized national traini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help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not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role of kindergarten. From career planning point of view,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ll continue to adhere to work on career prospects are optimistic, and had further education needs.

Key words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0 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①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也有一套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的系统知识与能力,同样需要获得专业的成长。然而,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属于较为薄弱的一块,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为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发展及职业规划情况,来找到目前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对策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借助国培计划的开展,调查了江西省南昌、抚州、赣州、景德镇、九江、吉安、高安等地区183所幼儿园的参训教师520人,其中女性513人,男性7人;公办园203人,民办园317人;城市教师313人,农村教师207人。

(2)工具与方法:本研究在参考李金英《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②的基础上自编了问卷,分别从经济、工作、社会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

从学历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57.89%的教师初始学历仅为高中或中专层次。但在参加工作后,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再次进修并提升了学历,高中、中专层次学历者减少了22.89%,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者增加了9.23%。教师学历由参加工作时的高中、中专学历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大专学历为主。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学历起点的幼儿教师学历提升的具体情况。其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为372名,占被调查教师的71.54%。高中、中专起点的教师学历提升比率最大,达该学历层次者的39.53%;大专起点次之,达该学历层次者的17.90%。幼儿教师在学历提升方面呈现示出学历越低者,提升学历的行为越积极的态势。

2.2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在“所在幼儿园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的调查中,有42.11%的幼儿教师肯定了幼儿园具有很大或较大作用,但仍有45.19%的幼儿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的作用一般,即教师感受不到幼儿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明显的帮助。

在“从哪些渠道获得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参加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常用的途径,其次分别为与同事交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参加培训”之所以成为80%的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说明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幼儿教师切实地从中获益,得到了不少的专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国培计划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幼儿园自身开展的教研活动影响力不足。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还有不少幼儿教师表示幼儿园很少组织真正有效的教研活动。

2.3 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总的看来,有48.65%的幼儿教师打算继续在幼儿园工作,还有16.15%的幼儿教师想要自己创办幼儿园。因此,打算继续从事幼儿园相关工作的教师达64.8%。但仍有26.15%的幼儿教师尚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历的提升方面,有75.96%的教师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有学历提升意愿的教师占据多数。其中,打算自己创办幼儿园的教师深造意愿最高,达该选项人数的89.29%。可见,职业规划为园长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最强烈。

在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前景的调查中,有66.15%的教师持乐观态度,18.27%的教师持模糊态度。总体上,幼儿教师对于职业前景的态度是积极的。

3 讨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在参加工作进修后,仍以大专学历的教师居多。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幼儿园的帮扶力度不及国家层面的。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仍将坚持在幼儿园工作,对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有了进一步深造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给教师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虽然75.96%的教师表示自己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但在调查当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高达71.54%。这说明,幼儿教师虽然有深造意愿,但付诸行动者较少。因此,如何把教师的主观意愿转化为客观行动,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也听到不少教师对于学历的消极看法。

教师A:虽然我自己只有大专学历,但在我们幼儿园里,我的学历已经是最高的了。我们那里属于农村,大家学历普遍不高,还有一些初中生在我们幼儿园工作。所以我觉得学历提升不是很紧要的事情,我还不太感到这个方面的压力。

尽管这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与扶持下,学前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实际上,学前教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农村幼儿园、民办小规模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不高。处于这类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门槛低、要求低,因此,他们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讲,也没有学历的太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于本职业的科学认知,承认幼儿教师是一门有知识、能力要求的专业性职业,要从事好幼儿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注重个人内涵的提升,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保育服务。

3.2 给园所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 57.89%的教师(301人)认为所在幼儿园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作用一般或较小,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帮扶力度显然是不够的。纠其原因,还是不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不合格,上至园长,下至教师,都没有很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所致。

教师B:来到南昌参加国培,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也看了一些省级示范园,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学前教育。我在这里听到的东西是我以前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接触的。这次学习给我的触动很大,跟一些公办园的老师沟通都有点儿脸红,总之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园长做为幼儿园的领头羊,如果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发展意识也不强,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幼儿园是很难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的。因此,园长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向外取经。要到一些办学较好的幼儿园里去学习经验,将学到的好的做法带回本园,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园长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本园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积极吸纳最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3.3 给相关部门的建议

鉴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足,但实际行动力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导向上对幼儿教师有所引导。国家虽然一直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也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但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仍然有许多幼儿教师未持证便上岗。

教师C: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三年了,但还没有考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也没有催促我非要去考,反正周围很多老师都没有考,包括一些来了好多年的老师。所以我自己也就懒得考,但我也知道,如果考个证肯定会好些。

相关部门应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情况,推动幼儿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意愿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促进相关教师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保育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也看到国培计划开展以来,幼儿教师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高水平、有质量的职后培训,这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应该将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做成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方案,确保幼儿教师在入职后,仍然有机会继续学习,获得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规划项目《江西省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与改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JY3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转型社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特点研究――公办幼儿教师与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的视角》(项目编号:15YB162),2013年度南昌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y201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11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运用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需求,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与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自我,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合理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全体学生能力,合理进行分组,确保每组学生能力相差无几。分组标准不能单一参考学生数学成绩,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以此保持每个小组实力均衡,以此为小组学习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从而合理安排小组人员,小组数目和小组类型,确保合作学习小组分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混合编制比较具有可行性,也是很多数学教师普遍采取的分组方式。可以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防止出现不平等的分配情况发生;而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分配在同一个小组。混合编著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利于使每一个小组水平具有相似性,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也需要合理安排,给与学生充足的考虑和分析时间,以此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精心设计合作学习过程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都是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并且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历史教师需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案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指定三个目标,第一是针对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数学能力能够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第二是设计小组目标,此目标需要针对小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第三是每个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制定可行的目标。进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小组职责,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在促进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确保总体目标得以实现。比如说,在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时,每个小组的组长,便可以结合本组的辩论观点,对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任务,有人搜集材料,有人进行记录,组长可以负责监督和审核,并且选出一人来发言,展示本组合作成果,最终很好的完成小组目标。

三、教师为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创建条件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到,在本单元、以及本学期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如果展开学习活动,具体学习到哪种程度等等。只有学生严格遵循教师布置的教学目标展开小组学习活动,才能够提升历史成绩。比如说,在讲解“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时,要求学生能够亲自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以培养学生检索材料、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将材料编辑成具体文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升集体荣誉感;并且概括出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的特点。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丰富了学生历史知识。

此外,历史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出各种历史教学情境。通过创建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环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本剧表演,是各种教学情境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比如说,在讲解“和同为一家”内容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绎历史剧。每一个小组学生均兴奋异常,积极参与到历史剧的表演中,小组分别表演了“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等场景。可以说,通过历史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感受了历史学科的乐趣。

四、建立机制,科学评价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有必要构建合理可行的评价机制,合理集合群体评价机制和个体评价机制,以此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于群体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此提升小组的合作意识,更好的完成小组任务。对于个体评价来讲,由于每个小组中均有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所以教师需要采取差异性的评价方式,具体评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付出的努力和参与程度,不能仅仅依靠学习成果来评价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给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以此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斗志,实现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合理运用此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从而是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12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现状;提高有效性

学校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逐年稳固上升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科的教学有效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职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先来剖析一下当下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

中职院校的大部分生源都是中考失利者、落榜者。首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尤其是对于历史这类学科,他们更是力不从心,上课开小差、玩手游、交头接耳已是司空见惯、见而不怪了。其次,他们都有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能抱多少是多少的消极应考情绪,试卷上的错误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让人哭笑不得。综合中职学生的上课表现、应考状态以及考试成绩等,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才有可能将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努力传承,让历史成为每一个学生铭记的学科。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历史的存在感,笔者针对教学过程、教学预备、教学设计等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勉。

二、如何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没有普高的升学压力,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而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再加上他们自身在功课中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自然就会出现学习吃力、学不进去的情况。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观念。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思维的人,并不是为了别人而学。中职院校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每一门理论课都不应该随意抛弃。同时,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必修的科目,不知过往,如何创新。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能繁荣富强,就是因为我们知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加重要,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学好历史,义不容辞。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开展讲座或主题班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门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但凡是成绩优异者,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历史作为文科类的学科,读、记、背这几个要素必不可少。历史可以说是文科中比较好学的课程,为何如此说呢?首先,学生在生活中会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也许他们一开始并不成体系,学生也只是姑且听听,但是这已经成为一种知识储备潜藏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上课讲解时,就会有学生和教师互动。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有两种体系:第一,可以按照朝代法来记忆。例如夏商周、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每个朝生的大事,可以按照朝代记忆的方法串联,这样可以形成一种体系。第二,可以按照章节记忆法来归纳。例如书本大多是按照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这样的体系来整理的,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改革归为一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对比记忆度,当然这种方法适合整合能力稍微高一些的学生使用,以免出现知识混淆的尴尬境遇,打乱学生学习的节奏,反而适得其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两种学习方法相结合,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受益无穷。

3.培养主人翁意识,一改传统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