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路交通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

时间:2023-10-02 09:03:13

公路交通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1

【关键词】公路经济 发展理念 公路交通 问题探究

对于公路经济而言,主要是指于公路建立中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经济,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不但会直接影响公路经济的建设及发展,同时也可能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材料以及商贸运输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促进经济的快速性发展,为整个经济事业的建立带来充分性的保证。但是,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经济理念,以及基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整个环境的经济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公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化的制度管理体系,从而使公路交通的建设为整个公路经济的发展带来充分性的保证。

一、公路交通经济建设的基本现状以及相互关系

(一)公路交通经济建设的基本现状

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公路施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首先,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经济建设的基本理念,在长期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受到产业基本体制的影响,思想过于陈旧,缺少一定专业性的经济意识,从而为经济化的建设带来一定制约性的影响。其次,缺少价值功能的持续性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公路养护的问题,很难满足公路建设中经济性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路的经济化建设。最后,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一定合理性的基础,很难对相关问题进行支持,所以,经常会出现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在行政监管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会过多的注重公路的建设,对于公路内容的发展却没有过多关注,因此,为整个建设行业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与公路交通投资的关联性

对于公路交通的建设而言,在整个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与公路的经济化投资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首先,公路交通对经济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的公路交通设施很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人员的流动、原材料的运输,都会为交通运输经济化的发展带来一定制约性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投资项目建立及优化,实现经济的合理性发展。其次,在公路交通投资的过程中,基础性的设施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公路的投资提供充分性的保证。最后,可以实现经济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化建设,就应该强化交通事业的全面性发展,提高交通内容的建立,为经济增长带来充分性的保证,提高交通企业的核心性竞争力,从而为经济化的建立树立科学性的发展方向。

二、公路经济理念发展中的公路交通建设

(一)公路交通促进区域的产业化发展

通过公路交通的科学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化大发展,扩大企业的核心性竞争力,实现经济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会随着企业效应的逐渐增加,促进区域的经济化建设,优化区域产业的核心性结构。在公路项目建立的同时,逐渐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经济条件,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性的发展需求,顺应了社会的核心性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发展,为产业的结构优化做出了合理性的调整。与此同时,通过公路交通环境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的投资化增长,拉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为交通企业的发展树立核心性的发展理念,使社会的经济化发展得到有效性的保证。

(二)公路项目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通过公路项目内容的建立,可以使公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核心性的竞争力。首先,能够促进自然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在公路项目建立的过程中,可以为自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优质性的服务,同时也为经济化的发展带来了有力性的保证,提高了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其次,可以促进国土资源的开发,通过公路项目的建立,可以及时改善传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制约性影响,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最后,通过公路资源的逐渐优化,可以使人在得到全面性的发展,通过公路施工项目的建立,能够逐渐提高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地区的经济化发展,为整个资源的建立及开发提供了科学化的发展以依据。

(三)公路项目的建设会影响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通过公路项目的建立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的优化,逐渐改善区域医疗、卫生环境以及基本的娱乐性活动,提高人们生活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在公路项目建立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优化信息想交流,从而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传统的思想理念,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化的发展。对于公路项目的研究而言,不仅可以促进外贸发展,实现公路沿线的区域优势,还可以逐渐强化外商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地区的外贸易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在公路交通建设的同时实现公路交通建设的有效性发展,就应该建立科学性的发展理念,坚持公路交通的可持续性建筑,提高地区的经济化产业,从而为公路交通建设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在公路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距离,在科学化发展理念建立的同时,逐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从而引起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同时为推动城市的经济化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娣.如何运用公路经济理念抓好公路交通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15.

[2]程新美.用公路经济理念抓好公路交通建设[J].科技信息,2012.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2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公路系统廉政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省纪委五次全会和2009年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公路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2009年公路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省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同志、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同志亲临大会指导,*书记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路局党政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反腐倡廉建设是各级公路部门的共同任务。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重任。

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与公路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根据分工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起直接领导责任。实行责任制报告制度,将落实责任制情况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

二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廉洁从政的表率。从近两年查处的案件看,一些干部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性党风方面出了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好“五员”角色,。一是当好“监督员”。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扩大监督的领域和途径,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提高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当好“宣传员”。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过得硬,而且要抓好“增合力”和“造氛围”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三是当好“自检员”。做到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自觉按照党的先进性标准从严要求,严于律己,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四是当好“服务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系群众,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把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五是当好“护航员”。树立廉洁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廉洁的风气既是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事业发展、干部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是规范和正确行使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增强“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执行力度,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2月22日,路局在*召开了“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研讨会,起草了《江西省公路系统“三重一大”制度执行办法》,《执行办法》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执行。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监督,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反对和防止个人专断,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当前,要重点围绕打好公路建设攻坚战,抓好具有*公路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和2009年度工作规划任务的落实,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堵塞、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

四是要通力协调配合,形成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今年的公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公路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反腐倡廉监督检查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检查体系。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工程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工作着力点,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制度和工作衔接机制,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全省公路系统要加强各方面监督力量的统筹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当调整力量配备,既要防止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出现死角和盲区,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多重检查和重复检查,给基层增加工作负担。要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五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公路科学发展的能力。公路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大公路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不断增强政治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勤奋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真抓实干和改革创新的表率,追求真理和坚持原则的表率,清正廉洁和谦虚谨慎的表率,艰苦奋斗和勤奋敬业的表率,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表率,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以打好公路建设攻坚战为重点,扎实推进公路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2009年,将加大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构筑*崛起大格局打好基础。省公路局承担了*至寻乌、*至崇义高速公路的业主任务,加上机械工程局代建的*至*高速公路、及800公里国省道改造、11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任务,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全面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打好以民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攻坚战。

一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严明政治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至关重要。公路系统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政治纪律,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自觉地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以身作则,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自觉做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以及其他各项纪律的表率。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行为,以坚强的党性和严明的纪律保证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确保政令畅通。

二是要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公路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近年来,公路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从公路发展与改革中得到明显实惠。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公路、国省道、局管高速公路的监督检查,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认真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路政执法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要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监督体系,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相关制度,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加强群众民主评议,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预防、化解纠纷和矛盾,为江西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的和谐环境。

三是要加强公路建设监督检查,确保扩大内需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是当前公路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整合纪检监察、审计、工程等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农村公路、国省道、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强前期工作监督检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交通系统“八条禁令”,严把招标投标关、原材料进口关、设备采购关、施工过程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坚决防止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公路建设资金,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

四是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以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于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要坚决严肃查办,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工程招投标、重大物资设备采购等进行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要坚持严格依纪依法查办案件,对所查办的案件进行认真剖析,研究发案规律,针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措施;运用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要树立起“有案不查是失职,查出了问题是成绩,为干部澄清了是非也是成绩”的观念,真正做到严惩腐败者、教育失误者、保护改革者。

五是要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要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同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

三、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进一步坚定反腐败必胜信心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党全社会反腐败的整体合力已经形成。只要我们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当前,我省公路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各方面工作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门呈现易发多发态势,同时新情况新问题还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二是个别案件涉案金额较大,违纪违法情节严重;三是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仍有存在。这些问题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公路系统的良好形象,影响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3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65.7+1 文献标识码:A

1 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

1.1 系统性

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参建单位的建设,与之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交通安全设施的形式和风格不统一,容易引起使用者误读或错读。虽然都是依据国家标准建设,但依据的新旧规范不同、理解认识不同、建设单位的选型不同、设计单位的设计风格不同、生产施工单位的制作工艺不同,造成交通安全设施形式和风格不统一、不协调、不规范,给后期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管养增加了难度。

统一性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最重要特征,只有具有同一含义的交通安全设施才容易被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理解,让使用者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含义。因此,各省市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具体、统一的地方规范或实施细则(例如交通设施的形式、风格和规格,各类交通设施并设的配套顺序、数量和安装标准等),使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参建单位都能遵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养都有明确的依据指导,从而确保交通安全设施统一规范设置。

二是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连续。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要求交通标志信息的传递应当保持连续、递进。因各区域建设单位不同、设计单位不同、建设时段不同,交通标志设计时很难兼顾到连续性。因此,各地市应明确具体的交通安全设施业务主管部门,对各区域内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进行系统规划、统一管理,确保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引导的连续性。同时,应注意实现各区域间交通设施的预告功能,使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者提前获知前方道路相关信息,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不同种类交通安全设施之间的协调性。交通安全设施一般包括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设施,可延伸包含信号、监控、电子警察、卡口等设施内容。不同种类的交通安全设施、同一种类不同类别的交通设施之间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配套使用的,不应缺失或相互冲突。各参建单位应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地方实施细则设置,确保其协调性。

1.2 科学性

一是合理确定路网密度。合理的路网密度是交通安全畅通的必要条件,是立足城市或区域全局针对交通渠化和流量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精确测算的。合理的路网密度也是合理设置交通安全实施的前提,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结合各路网具体形式科学合理设置。

二是深入细致做好区域交通状况调查及各时段流量统计工作。交通安全实施的设置不仅仅是根据单个道路的形式或等级标准设计,而应结合国家标准和道路现状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这要求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实施单位要深入细致做好区域交通状况调查及各时段流量统计工作,优化交通渠化,提交通运行效率。

1.3 文化性

交通安全设施也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应与整个城市的主题风格相匹配,要充分融入城市文化元素,体现所在城市的特色。

另外,交通设施的风格和样式要与周边的环境、建筑、绿化、路灯及其他亮化设施相协调。各种建筑设施综合利用,避免杆件林立、相互遮挡、眩光、信息过载、内容冲突等问题。

2 交通安全设施的生产施工

2.1 材料管控。要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选用材料,选用的材料应有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其中反光膜、标线涂料、信号灯等关键材料、设备还应通过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中心检测合格。进场材料应进行抽样或全部检测,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同时,应做好材料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过程中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损毁。应做好材料基础信息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确保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及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2.2 生产、施工管控。交通安全设施的生产、施工单位应具备专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管理队伍,应取得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资质。产品生产时,应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特别是标志牌面贴膜环节),严格按照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作业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单位应加强产品生产环节的检测,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应认真核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确认与设计图纸、国家标准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避免出现错误。

交通安全设施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及作业标准进行施工,其形式、位置、距离、角度、高度等应满足设计图纸及国家标准要求。现场如发现受绿化、电杆、管线等其他建筑物遮挡或冲突,应及时联系相关主管单位做出调整。交通安全设施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有无质量缺陷,仔细核对是否与道路现状和设计图纸一致,确保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产品搬运、安装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安装完工后应将交通安全设施调试平整,表面清洁干净。建设、监理单位应进行同步平行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投入使用,不合格工程严禁验收移交。

3 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养护

交通安全设施数量逐渐增多,管理和养护难度也逐步加大,传统的管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社会化。交通安全设施的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管养模式和承发包模式,将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委托给专业化的交通安全设施生产施工单位。交通安全设施主管部门仅仅行使建设单位管理职能,既能避免出现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又能避免自身资源局限导致管养不到位的局面。

另一方面,对交通安全实施的管养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建立交通安全设施管养控制平台。每个交通设施都应建立数据资料库,便于查询、统计和检索,对于交通设施的建设、使用、运行、管养状态都应实时跟踪记录。利用电子芯片和感应设备或全球定位系统(GPS)与通讯技术及时采集、交通设施状态信息,使交通安全设施管养逐步信息化、自动化。

结语

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养护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同时,应立足区域全局统筹管理。政府应有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交通设施建设的业务管理工作,统一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标准,审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验收接管已建交通安全设施,协调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更加专业、科学、系统。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索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管控模式,不断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工作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 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 基础设施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3、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

4、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

5、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

2、要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矛盾更为突出。没有资金,新农村公路建设将成无米之炊。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县、乡配套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5

第一条为促进公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公路建设监督管理,维护公路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建设的单位和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路建设是指公路、桥梁、隧道、立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和公路渡口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交通部主管全国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监督管理。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委托公路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委托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四条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公路建设实施监督管理。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公路建设监督检查,并给予支持与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第五条公路建设活动及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监督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第六条公路建设监督管理的职责包括:

(一)监督国家有关公路建设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

(二)监督公路建设履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

(三)监督公路建设市场秩序;

(四)监督公路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五)监督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

(六)指导检查下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工作;

(七)依法查处公路建设违法行为。

第七条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一)交通部负责全国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部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二)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道、省道和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三)地(市)、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四)采用中外合资、合作、贷款及BOT形式的公路建设项目,由立项审批机关的同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在履行公路建设监督管理职责时,有权要求:

(一)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公路建设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的工作现场进行检查;

(三)对发现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以及其他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第三章基本建设程序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必须按职责权限审批公路建设项目,不得越权审批或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十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公路建设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规划,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

(二)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四)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

(五)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项目招标文件;

(六)根据批准的项目招标文件、资格预审结果和公路建设计划,组织项目招标投标;

(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编制项目开工报告;

(八)根据批准的项目开工报告,组织项目实施;

(九)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决算,办理项目验收;

(十)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职责权限组织公路建设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公路建设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应按照国家颁发的编制办法编制,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质量和深度要求。

第十二条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应当依法选择勘察设计、施工、咨询监理单位,采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办理开工报告,组织项目实施,准备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

第十四条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重大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应当报原初步设计审批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变更。

第十五条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和监理规范的要求,采用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形式对工程实施监理,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工程有权责令施工单位返工。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材料、构件和设备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十六条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交工验收合格的,经项目所在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试运营,未进行交工验收或交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试运营;试运营期最多不超过两年,试运营期结束前必须组织竣工验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可转为正式运营使用;在试运营期限内未组织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停止使用。

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必须符合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第四章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公路建设实行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和从事公路建设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从业单位)进入公路建设市场必须符合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建设市场准入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依法对公路建设市场进行管理,维护公路建设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禁止地区分割和行业保护。

第十八条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和从业单位从事公路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应当承担公路建设相关责任和义务,对建设项目质量、投资和工期负责。

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必须依法开展招标活动,不得接受投标人低于成本价的投标,不得随意压缩建设工期,禁止指定分包和指定采购。

第二十条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公路工程资质证书和资信登记,并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无证或越级承揽工程。

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必须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禁止转包或违法分包。

第五章质量与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公路建设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委托权限内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并对监督工作质量负责。

第二十二条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备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根据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交通部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鉴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鉴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和从业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工程实施中应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与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和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公路建设项目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项目法人应在24小时内按项目管理权限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质量事故同时报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受委托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调查处理一般质量和安全事故;交通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处理重大公路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事故;特别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含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公路建设项目,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

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和使用公路建设资金。

第二十七条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及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不准侵占、挪用的管理规定;

(二)工程项目是否有擅自改变、扩大和突破建设规模和标准的问题;

(三)是否严格执行概预算管理规定,有无将建设资金用于计划外工程;

(四)资金筹集来源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到位及时;

(五)是否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进度款,有无高估冒算,虚报冒领情况,工程预备费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六)是否按合同规定提取使用建设管理费、提留工程质量保证金,有无乱摊乱挤建设成本的问题;

(七)财会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并配备相适应的财会人员。各项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凭证帐册、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内部制约制度等基础性工作是否健全规范。

第二十八条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二)审核、汇总、编报年度公路建设支出预算、财务决算,审批年度公路建设财务决算;

(三)合理安排资金,及时调度、拨付和使用公路建设资金;

(四)监督管理建设项目工程概预算、年度投资计划安排(包括年度计划调整)、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财务决算、竣工验收;

(五)监督检查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对重大问题提出意见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

(六)收集、汇总、报送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信息,审查、编报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七)督促项目法人及时编报工程财务决算,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七章社会监督

第二十九条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开公路建设进展、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处理等信息。

第三十条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标示牌应当标明该项工程的作业内容,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和主要负责人姓名,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一条公路建设实行工程质量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路建设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都有权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检举、控告、投诉。

第三十二条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公路建设活动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社会监督员聘用办法由交通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对举报内容属实的单位和个人,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予以表彰或奖励。

第八章罚则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拒绝或阻碍依法进行公路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越权审批或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可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暂停项目执行或暂缓资金拨付,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项目法人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和资信登记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规定办理项目开工报告擅自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限制改正,视情节可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修改工程设计,责令限期改正,可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执行或暂缓资金拨付。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监理单位将不合格的工程,建筑材料、构件和设备按合格予以签认的,责令改正,可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施工单位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未经监理签认的建筑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责令改正,可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组织项目交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责令改正并停止使用,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对收费公路项目应当停止收费。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项目法人指定分包和指定采购,随意压缩工期,侵犯从业单位合法权益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万元以上50万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暂停项目执行或暂缓资金拨付。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从业单位弄虚作假、无证或越级承揽工程任务,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可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取消1一2年资信登记的警告处理;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能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的,可停止其行使政府监督职能,限期整改,整改结果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上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项目法人和从业单位忽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对项目法人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或暂停资金拨付;对从业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1—2年资信登记的警告处理。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期限的,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项目法人侵占、挪用公路建设资金,擅自改变、扩大建设规模,乱摊、乱挤建设成本,责令限期整改,可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执行或暂缓资金拨付,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6

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公路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交通部在全行业中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在积极探索生态公路、绿色运输、科技创新、精细化设计等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建设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宝贵经验。通过加强环保理念教育,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建养并重,加大科研,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等有效手段,使公路交通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交通惠民的目的。要结合生态保护战略的实施。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养护工作中突出环保和生态文明。

二、公路交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公路交通建设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公路交通往往没有把公路建设当作大自然这个大系统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加以处理,而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作用,而没有考虑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性。公路建设施工、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与植被破坏严重,公路修建除对沿线生物个体造成严重破坏外,还可能会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不可估量的后果,比如一些公路的建设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交通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降低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坚持保护优先,有效保护公路所经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有效解决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打造和谐公路交通的目标。

(三)交通生态文明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前随着大乌兰浩特规划的形成,城市框架在逐步拉大,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我市公路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剧增的交通运输需求和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沿线土地,会对所经过区域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交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交通,已成为公路交通行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建发展路、致富路,更应建环保路,这是惠及子孙的一件大事。公路交通建设是生产力,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公路交通建设是发展,生态文明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生态文明与公路交通建设同等重要

公路交通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正确处理公路交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步伐,固然重要,但重视交通生态文明工作同样也很重要。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要花费的资金将更多,时间也将更长。不注重环保,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交通建设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发展。保护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三、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管理,有效控制生态影响

(一)生态文明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目前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势在必行,进行公路建设就必然要占用土地资源、使用原材料,影响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如何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公路交通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认真处理好建设与环保的关系,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公路建设目标,这一理念必须贯穿公路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养护等各个环节。

(二)加强前期工作中的环保工作

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中,都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要贯彻主动治理的环保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沿线灾害和项目范围内的生态治理需要,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纳入预算,一并报批。

(三)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公路建设生态水平

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建设、运营、养护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维护的可行性、防火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凋性等问题。要合理选用线位资源和技术标准,将土地占用情况作为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确定合理的公路路线走廊带、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技术指标,尽量避让基本农田,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废地,避免设计简单化、格式化和唯标准化。要尽力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高填深挖,注意填挖平衡,鼓励采取降低路堤填土高度、选择合理的防护工程。公路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量在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安全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完善施工临时性用地的复垦制度,合理设置取、弃土场,把施工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恢复和改造。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对环境影响。

(四)加强工程过程管理,实行文明环保施工

有了环评报告、环保措施和环保制度,关键在抓落实。我们要将文明环保施工落实到每一层面、每一细节和过程。尽管重视环保工作会加大工程建设成本,但我们每一位建设者都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环保工作的深远意义。

(五)将环境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应作为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体系。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六)注重公路绿化工作

公路绿化要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视景观和谐,精心维沿线生态林带。其次,坚持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优先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公路绿化景观,同时降低公路绿化带生态廊道建设和管护

成本,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7

摘要: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联网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还未达到应该具有的标准,服务更是匮乏,系统也没有完善。为何会产生这种原因?真正适合我国的服务系统系又应该是什么样呢?本文通过论述,简单的分析了交通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对建设联网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交通信息 服务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成逐渐完善了国家所规划的高速公路网络。但是大部分省份的交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公众所获得信息的渠道还是局限在道路上的情报板与交通广播。虽然有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建设,但由于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所建设的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系统并没有达到标准,无法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公路信息。

1、交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1.1 在国外

美国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关于智能的交通系统研发,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建设交通信息系统——“511”。该系统是全国目前为止,最好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之一。“511”以信息服务的实用性和道路引导的实时性为目的,通过覆盖全美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为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及时全面的交通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系统分析与整理,向整个社会提供及时详细的交通信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参考。

1.2 在国内

相比世界上的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只是建设了一些针对部门的业务开发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仅仅满足了很少一部分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信息的共享度、实时性都没有达到标准。

2、造成现状的原因

大体上我国不完善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有以下几点形成原因。

2.1 忽视软建设

高速公路的服务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保证道路上车辆的运行通畅;二是保证土建方面,车辆能够通过。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过快,建设者对于高速公路的信息服务并没有达到与之匹配的知识认知,他们注重的之是道路的土建建设,而对于另一个方面不熟悉。 

2.2 沟通整合困难的分期分段模式

分期分阶段建设是我国目前的执行的模式,为了快速的建设,采用的是代建制、bot等建设模式。分别由各种类型的企业负责运营管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导致不同的告诉公路建设的软件系统配置不均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沟通。

2.3 现有的信息服务系统动力不足

我国还存在着很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而项目建设的重点还是偏向于眼前的经济效应,对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导致了很多高速公路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取得交通信息,从而使得交通信息服务的实施遇到很多困难。

2.3.1 现有的管理构架使得信息服务不能完善

联网收费在我国各省已基本实现,一般都设置在每个省的监控/结算中心。能处理交通信息并向大众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但是各个高速公路之间却缺少应有的交流和沟通渠道,还是处在互相隔离的状态,实时的信息交互无法达到要求。

2.3.2 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无法达到

交通信息服务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路政部门、路段业、气象部门与交警部门等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与这些部门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但是我国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这很多问题,部门壁垒已经形成,信息沟通少,更谈不上共享。

3、我国目前交通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实现步骤

3.1 构成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框架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所包含的主要部分:(1)信息共享层面:包括信息存储子系统、高速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和定位平台。功能主要是向上层的各类基础服务提供基础数据。(2)信息处理层面:也叫信息地采集与数据地维护,主要是负责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对联系子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负责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来协调数据的共享与信息的交流。(3)应用服务层面:根据基础数据为用户的各种相关应用提供信息服务。

3.2 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条件

我国大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网及基本建成。已经通车的公路机电系统比较完善。高速公路已经设置了完善的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运营单位已经积累了大部分事件处理的经验。部分省份的区域交通监控诱导问题已经开始解决。部分城市已经设置了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信息。

3.3 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步骤

(1)目前提供简单的出行前和驾驶途中的信息服务。(2)中期整合设备和监理基础数据库。(3)远期建立完整的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系统。(4)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动态的混合模式路径诱导服务系统,并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整合到整个服务系统中。

4、结语

目前我国的交通系统建设处于高潮期,已经具有交通信息建设服务的条件。虽然我国还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但是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已经被提上日程,这不但有助我国交通系统的完备,还合理的优化配置了交通系统的资源,为更多的相关行业提供便利,发挥它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参考文献

[1]曹伟,孙大阅.高速公路全程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2(3).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8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创新理念、转变方式;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适度放宽信贷的机遇,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强化行业管理、打造平安交通,促进行业文明、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切实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

2009年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

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

1、*至*公路(*交界至*线段)

在20*年底启动征迁的基础上,到2009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政策处理,争取3月份启动桥涵工程,5月份启动路基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亿元。

2、盐嘉公路(杭浦高速公路*东互通)拓宽工程

计划2009年9月底前建成通车,完成总投资3850万元。

3、嘉绍高速公路百步连接线工程

全长2.64公里,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总投资6388万元。2009年完成政策处理,完成主车道路基及桥梁下部工程。完成投资2*0万元。

4、东西大道大修工程

东西大道海宁交界至*线环岛左幅12.4公里沥青路面大修,投资1600万元。

5、连村到点道路及桥梁建设

全年完成连村公路20公里、到点道路100公里,改建农村危桥56座,完成投资6480万元。

6、县乡公路大中修

完成23.8公里,*、*、*城乡公交线路拓宽14公里,其他县道9.8公里,完成投资1987万元。

(二)加快内河航道改造,推进海河联运

1、嘉于硖线航道改造工程

完成除于城西桥外的全部桥梁。完成投资5700万元。

2、何家桥航道

继续抓好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尽早组建项目公司,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3、抓好六平申线、官堂支线护岸修筑工程

年内完成3.5公里护岸修筑任务,完成投资630万元。

(三)加快交通站场建设,完善交通服务设施

1、做好*客运中心前期工作;

2、新增六个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完成投资50万元;

3、做好县乡公路安保工程,完成投资100万元;

4、启动交通大楼建设。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创新发展,切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切实抓好资金筹措工作。针对交通建设进入持续高潮期,急需筹措大量建设资金的现状,有效运作交通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创新经营体制,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不断增值;切实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继续通过向银行争取贷款、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补助资金、向政府争取建设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资办法,努力在建设资金筹措上力求突破;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工程审计,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2、切实做好浙江省*核电基地场外应急道路规划。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核电基地场外应急道路体系,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联系,抓紧做好*核电基地场外应急道路规划,预计完善*核电基地场外应急道路需总投资约28亿元。

3、切实抓好工程前期和施工保障工作。加强沟通协调,配强、配足人员,专攻项目报批等前期工作;抓好嘉绍高速等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和施工保障工作。

4、切实抓好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将安全和质量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把施工、监理准入关和竣工验收关,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督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责任制;加强督查和考核,确保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惠民发展,切实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坚持“依法治交”,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继续抓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认真抓好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二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是不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法制宣传和“五五”普法工作。

2、坚持管理创新,抓好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和运输市场管理。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切实抓好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和运输市场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督促指导,贯彻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围绕“村村通公交”,抓好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二是认真抓好公路大中修和小修保养工作,完善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提高公路设施的运行效率;三是积极开展路政、航政、运政专项整治,加大对公路、水路超限超载运输和外挂车辆的整治和查处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五是加大海运业的培育,争取年内新增海运运力2.5万吨;六是加强市场监管,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群众举报等形式,加大打击“黑车”力度,规范客运市场和机动车维修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经营行为。

3、坚持民生为本,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围绕服务于群众便捷安全出行,进一步提高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加快站场设施和公交路网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公交网络,扩大城乡公交的覆盖面,新增两条(前述三条拓宽农村公路中选两条)城乡公交线路,更新10辆城市公交车;继续开展“客运行业服务质量规范年”活动,结合国家燃油税改革,重点抓好城乡公交、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经营行为管理,确保社会稳定,建立和健全客运行业诚信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客运行业服务质量。

4、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打造“平安交通”。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路标志标线,抓好公路路口安全整治;三是继续抓好公路、水路治超整治工作;四是加强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尤其要抓好重要节假日的安全运输工作;五是继续开展“安全质量年”和客运行业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切实抓好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抓好在建工程的安全监管,继续抓好临水临崖危险点的整治;六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管理。

5、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集约发展。一是进一步推动交通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二是继续开展绿色通道建设(盐嘉公路拓宽1.7公里),营造“畅、洁、绿、美”的公路环境,提升公路绿色生态环境;三是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加强交通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三)坚持科学发展,强化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交通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

1、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更加主动地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真正体现“惠民、奉献、服务”的交通文化核心价值;二是继续抓好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党员示范岗(号)”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强交”工作,加大引进、培养、选拔人才力度,着力培养交通专业人才队伍;四是进一步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和老干部工作;五是高度重视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六是切实加强对交通武装的领导,做好各项交通战备工作。

2、以开展交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深入开展交通文化建设,制定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深化“双百结对、共创文明”等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坚持长效管理,做到行风评议制度化、规范化;三是继续重视抓好新闻信息宣传、计划生育和档案管理等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9

【关键词】交通运输运量分析预测

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同时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人在进行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时一直是站在项目、行业和部门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来从事这项工作,必然导致交通量预测依据的预测结论令人难以信服,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的质量和说服力。

1从整体进行交通运输分析

整体交通运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整体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整体交通运输分析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是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然后介绍拟建项目走廊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拟建项目走廊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走廊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是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是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必须对拟建项目走廊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时,是以交通运输量作为被说明变量,以时间变量作为说明变量。

第四是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来源地、消费地)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

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

2综合交通运量预测

第一、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可以采用国内交通规划中经常采用的四阶段法:先汇总各种运输方式基年旅客运输量表,然后预测综合客运量,再通过交通分布得到超未来特征年旅客综合运输量表。根据旅客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未来状况下有无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的公路和其他方式旅客运输量表,通过交通分配和不同车型构成及实载率,预测出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不同车型客运交通量(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客运交通量的差值即为客运转移交通量),同时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

根据目前我国现状,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一般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展开。通过对调查得到的公路资料和铁路资料的分析,以及对这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特点的分析。

第二、货运量预测。总体思路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几种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的综合运量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分析,再结合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规划预测。

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2.1按照目前采用的方法预测出公路无拟建高速公路、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无质的变化状况下未来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2分类汇总基年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货类货物运输量。

2.3根据统计资料、运输规划资料以及与这几类货物有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资料预测出这几类货物的未来运输量表。

2.4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有无质的变化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代号“B”)AB即为未来状况下无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5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未来状况下有无用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代号“C”),A-B+C即为未来状况下有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

2.6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公路货运交通量。其他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可根据其规划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C得到。当预测期内其他运输方式运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时,可以省略第四步,此时B=0。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量 分析 预测

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 同时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许多人在进行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时一直是站在项目、行业和部门的角度, 而不是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来从事这项工作, 必然导致交通量预测依据的预测结论令人难以信服, 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的质量和说服力。

1 从整体进行交通运输分析

整体交通运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 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整体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整体交通运输分析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是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 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然后介绍拟建项目走廊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 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 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 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 分析拟建项目走廊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走廊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是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 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 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 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是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必须对拟建项目走廊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 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时, 是以交通运输量作为被说明变量, 以时间变量作为说明变量。参数估计的方程式为:

inte=a+bt

式中: te—运量;

    t—时间变量( t=1、2、3??) ;a、b—待估计参数。

系数b 就是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是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 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 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 ; 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 来源地、消费地) 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

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 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 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

2 综合交通运量预测。

第一、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可以采用国内交通规划中经常采用的四阶段法: 先汇总各种运输方式基年旅客运输量表, 然后预测综合客运量, 再通过交通分布得到超未来特征年旅客综合运输量表。根据旅客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未来状况下有无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的公路和其他方式旅客运输量表, 通过交通分配和不同车型构成及实载率, 预测出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不同车型客运交通量( 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客运交通量的差值即为客运转移交通量) , 同时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

根据目前我国现状, 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一般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展开。通过对调查得到的公路资料和铁路资料的分析, 以及对这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特点的分析。

第二、货运量预测。总体思路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几种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的综合运量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分析, 再结合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规划预测。

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2.1 按照目前采用的方法预测出公路无拟建高速公路、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无质的变化状况下未来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2 分类汇总基年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货类货物运输量。

2.3 根据统计资料、运输规划资料以及与这几类货物有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资料预测出这几类货物的未来运输量表。

2.4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有无质的变化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b”) ab即为未来状况下无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5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未来状况下有无用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c”) , a- b+c 即为未来状况下有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

2.6 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公路货运交通量。其他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可根据其规划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并结合c得到。当预测期内其他运输方式运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时, 可以省略第四步, 此时b=0。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11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量 分析 预测

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 同时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许多人在进行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时一直是站在项目、行业和部门的角度, 而不是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来从事这项工作, 必然导致交通量预测依据的预测结论令人难以信服, 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的质量和说服力。

1 从整体进行交通运输分析

整体交通运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 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整体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整体交通运输分析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是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 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然后介绍拟建项目走廊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 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 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 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 分析拟建项目走廊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走廊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是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 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 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 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是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必须对拟建项目走廊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 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时, 是以交通运输量作为被说明变量, 以时间变量作为说明变量。参数估计的方程式为:

InTE=a+bt

式中: TE—运量;

t—时间变量( t=1、2、3??) ;a、b—待估计参数。

系数b 就是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是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 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 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 ; 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 来源地、消费地) 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

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 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 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论文网 Www.LunWenNet.Com]

2 综合交通运量预测。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12

关键词:公路交通 信息化 需求

Absrt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l needs of the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hen,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 Highway traffic informatization need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化技术是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公路管理行业的内在需求,对于调整行业管理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公路交通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也对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信息化整体进程,提升公路行业服务水平,实现公路行业速度、质量、效益和谐发展,已成为公路交通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公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目前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信息化建设中软件投入远低于硬件和网络建设投入,明显低于正常30%-50%的国际标准。建设单位对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误区,担心投入大、见效慢,需要长期运维,难出成绩,信息化建设只是被动适应,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化标准规范不统一,各应用系统整合不够,特别是部门职能分割,制约了应用系统集成程度的提高,综合性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尚未实施,缺乏综合性行业基础支撑平台。

3、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在技术保障、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从单位内部看,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很多的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单位信息化技术人员匮乏,信息化工作缺乏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一)公路管理部门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综合对公路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公路管理部门的需求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信息是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特别在进行行业管理、业务应用、养护计划调控的问题上尤为明显。信息技术能使公路信息及时地被采集、获取、综合、分析,为公路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预见性。

2、提高业务协同水平。以信息化为抓手,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促进各部门的有效衔接与合作,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3、提高路网运行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运行监测,保障路网畅通高效,加快信息传递,达到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高要求管理的目的。

(二)社会公众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1、公路通行安全保障的需求。通过公路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现代化通信(3G)和公路交通全方位监控技术的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的安全性,提高公路突发事件预见性和处置能力。

2、社会公众对公路信息的需求。各类出行人员对于与出行相关的各类信息的需求,如公路通行状况、行车路线、收费、里程等信息,并可根据这些信息选择最佳出行时间、最佳出行路线、最佳出行方式。

(三)行业监管和应急处置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1、公路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能力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相关行业动态信息,科学决策,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2、公路安全形势依旧严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路网的综合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通过路网运行监控与应急保障指挥平台的建设,有效聚集信息,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加强检测、预警,提高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春运和黄金周客流高峰等重要时期下的信息报送时效,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公路信息化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将逐步渗透到公路行业。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对业务应用系统、公路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不仅是公路行业电子政务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的有力手段。

三、公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思路

(一)制定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完善

要明确公路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整合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数据。既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选用定型、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满足公路行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今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从影响公路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逐步完善。

(二)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打破原有的信息孤岛现象,改变业务管理分割的局面,建设完善的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提升信息利用效率。

1、强化信息系统对核心业务的支撑,推进应用系统转型,优化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关键业务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

2、加强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核心业务为主要线索,融合现有的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养护管理等业务系统,着力推动综合业务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各业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并为路网综合管理、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使用效率。

3、整合信息平台。依托公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平台,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融合。

(三)统一规范标准,加强应用开发

公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系统应用的目标应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办公无纸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现有应用系统开发使用,既要遵循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又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优先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应用系统,使省、市、县公路系统内部信息渠道更加顺畅,信息更加规范,系统间上下协调和横向互通更加顺畅。同时,又要防止部门间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和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使公路信息化建设真正起到规范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的作用。现阶段,应优先整合应用电子政务、网站平台和内部局域网,快实现办公网络化、政务公开化、公路服务信息标准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公路信息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注意培养既懂公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是积极引进公路信息化建设管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努力创造条件为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制定和完善公路信息化部门专、兼职人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三是进一步完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和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四是面向全行业从业人员,大力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提高全行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1、闫晓春;电信转型背景下的交通行业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