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3-09-25 18:01:24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6] 刘永安,刘雪峰,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

豆通报,2003(3):20.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大豆;选用良种;合理轮作;播种;田间管理

一、选用良种

据试验,一个品种连续种植5年,其减产幅度达13%以上。因此,在高产大豆生产上,应该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应用种子部门新繁育的良种。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选用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生育期问题。一般来说,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高,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低。选用品种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既能充分利用生育季节,又能保证高产、稳产为原则。应选择在本地无霜期日数最少的年份也能达到黄荚期的品种。

2、注意倒伏性问题。茎秆弱的大豆极易倒伏造成减产,茎秆强的品种水分过多、密度过大,也易出现倒伏现象。高产栽培的品种应选用茎秆强度大的半矮秆、产量高的品种,合理施肥,合理种植。

3、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应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品种。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二、合理轮作

大豆是用地、养地的作物。它作为禾谷类的前茬,能使后茬享有不同程度增产效果。据调查,玉米以大豆为前茬比禾本科作物为前茬增产16%。

三、种子处理

1、种子精选。待播的种子要进行精选,被选的种子要求大小整齐一致,无病粒,净度99%以上,芽率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力求播一粒,出一棵苗。

2、晒种。为提高种子出芽率,播种前应将种子晒2~3天。晒种时应薄铺勤翻,避免强光直接照射,造成种子表皮破裂致使病虫侵入。

3、拌种。为防治大豆患上根腐病、霜霉病等,可以将福美双或50%克菌丹粉剂以种子总量的4%进行药剂拌种,可以预防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用辛硫磷乳剂闷种,即用5噼硫磷0.5公斤加12.5公斤水制成稀释液,每公斤该液可拌10公斤种子,等待4个小时,阴干后播种。

四、精量播种

1、播种期。大豆播种时间的早晚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播种过早,土壤温度较低对出苗不利,易造成烂种而出苗率低;播种太晚,虽然出苗快,但幼苗和根系生长过快,苗不壮,易造成徒长。大豆最适合的播种期应根据播种时的温度、土壤湿度而定。一般以土壤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为适宜播种期。

2、种植密度。大豆合理种植密度总的原则是肥地易希种,薄地宜密种;分枝多且晚熟品种宜稀,株型收敛分枝少的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根据当地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

3、播种量。如何确定播种量应以每公顷保苗株数为基础,应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播种量(公斤/亩)=亩保苗株数*百粒重*(1+田间损失率)/净度*发芽率*100*1000

4、播种方法。主要有“垄三”栽培法,等距穴播法,窄行平作栽培法,“大垄密”栽培法等。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垄三”栽培法。

“垄三”播种的技术要点是:秋季或春季起垄时,垄底、垄沟各深松一次,松土深度为26.5厘米,犁底层6.5厘米,松土带宽8厘米。垄体分层深施肥,底肥深度8~16厘米,起垄深松的同时施入;种肥深度为5~7厘米,播种同时施入,种子位于垄体两侧,双条间距12厘米,播深3~5厘米。用小型精量点播机垄上双条捌子苗点种,垄上双条间距12厘米,种肥播于双条种子之间,垄距70厘米。也可人工等距精量点播。“垄三”栽培法比条播一般可增产15%左右,是主要的大豆种植形式。

五、田间管理

1、除草。杂草是大豆的天敌,如不及时消灭杂草可使大豆严重减产。田间除草的方法有:

(1)合理轮作可减少杂草危害和病虫害蔓延,这种方法上面已做了介绍。

(2)中耕培土是常规除草方法,可结合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第一次耕种应从大豆出苗前开始到第一片复叶展开期间进行;第二次耕种可结合第二遍除草且第三片复叶出现前进行;第三次耕种应在大豆开花前结束。

(3)大豆化学除草主要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一般一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3千克,把5%豆磺隆可湿性粉剂和适量水混合在播后3~5天喷雾处理,也可用专用除草剂进行播后苗前处理。注意水量一定要够,且要喷洒均匀。

2、施肥。施肥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性措施,目前施肥都是以化肥增产为主,长期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持续下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板结,不利于大豆生长和发育。为了确保高产就要结合耕地翻地大量施入有机肥,培肥土壤,恢复地力,做到合理配施。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分解缓慢,肥效持久,能充分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特别是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是大豆高产的基础。

施肥方法:秋季翻地前每亩应施腐人畜类粪便2吨以上,均匀施于田间,拖拉机深翻时将肥料翻到深层,整平耙细。

(2)配施化肥。近年来实践证明,化肥施用量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75公斤效果最好。也可用大豆专用肥每公顷施500斤左右。

施肥方法:大豆化肥施用可结合播种和深松集中于垄底分层施用。以“垄三”栽培法较好,它可以配合垄底深松深层施入大量底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较深层的种肥。这种作法集中于垄体不同层次施肥,促进肥料的有效利用,又保证大豆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3、灌水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大豆 节本 高产高效

大豆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直是庄河农业中心多年探讨的大豆高产高效措施之一。2008年在铁岭市农科院等相关科研单位扶持下,庄河市大豆生产大面积开展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成效显著。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综合尝试。

一、增加机械化作业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产业结构调查,一些大豆产业专业户应运而生,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部分专业户(种植

面积约1.6万亩左右)实行了机械化作业,主要包括机整地、机播种、机械收获。从一年生产表现看,成效显著,一般人工播种、管理和收获,亩用工约4个工左右,人工亩成本约为200元左右;机械作业亩用工约2个左右,机械化亩成本约为100元左右,亩成本即可降低100元左右。全市1.6万亩采用机械作业的大豆,年可节省成本160万以上。而且机械作业播期缩短,充分利用田间墒情,播种深度和密度均匀一致,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收获及时,降低损失,是一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增产增效高产措施之一。

二、采取经济型实用措施,充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们在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一系列节本增效措施。

其一,在施肥上一改传统的盲目施肥做法,结合辽宁省配方施肥项目对面积较大地块实行经济施肥,合理安排氮肥施用量,加大磷、钾肥用量,这部分地块亩平均氮肥用量折合磷酸二铵为8-10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并在大豆开花期前后亩追尿素6-8公斤;这样既避免大豆盲目施肥,徒长造成减产,又可使大豆整个生长季节不脱肥,从而保证产量,降低成本。

其二,精量播种,庄河地处黄海之滨,每年风灾病害较重,因此对种植密度要求比较严格。2008年我们在种植密度上,提倡平肥地亩保苗8000株左右,坡岗地亩保苗9000-10000株,亩用种量5-6斤,这样既保证了田间密度,又避免了密度过大造成倒伏和病害重而减产,并且亩用种量减少,降低了成本。

其三,提倡化学除草,尤其2008年庄河春季雨水较多,凡人工除草地块由于除草不及时或田间杂草过多,许多地块弃管,对产量影响较大,个别地块甚至绝收;而采取节本高效措施地块基本都用大豆欢药剂封地,除草效果显著,而且成本降低,并且在大豆整个生长季节不用铲趟,免除中耕带来的一系列费用。

总之,大豆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大豆规模化发展的最主要措施之一,通过一年尝试,为庄河地区大面积发展大豆生产奠定了基础。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粮油兼用作物

1 大豆栽培技术

1.1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是黑龙江省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方法,其主要采用垄上双行精量播种机,把人工扎眼等距精量点播和摆种的优点融为一体,增产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此法的播种面积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 60%以上。

1.2 等距穴播栽培法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1.3 波浪冠层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为大豆生育后期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减少底叶枯黄、提高大豆产量。波浪冠层栽培法有 3种种植形式:一是高矮不同品种实行隔行间种;二是同品种不同密度或不同施肥量隔行间作;三是同品种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形成高矮隔行间作。试验结果表明,高矮相差以 10~15cm为宜,其增产幅度为6.0%~15.1%,进而肯定了波浪冠层栽培法对增产的效果。

1.4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既保持垄作抗旱耐涝、种床温度高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又吸收了窄行密植的优点,能使田间绿色面积增加 1/4以上,并协调了土壤三相比,从而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该栽培法增产效果明显,且便于轮作、 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1.5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集良种与良法等于一身,利用矮秆和半矮秆优质大豆品种,以机械化为手段,综合耕翻、深松、平播密植、平衡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多项措施,通过加大群体密度(比一般栽培法增加30%以上),使群体植株均匀分布,实现匀播,从而使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

1.6 “垄三”栽培技术

所谓“垄三”,是指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 3种机械化操作技术:一是垄体与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播。以上 3项作业由机械一次完成。

1.7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 65~70cm 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 “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

2 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大豆栽培技术的创新,是实现大豆密植的有效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举措,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1.1 种子精选于处理

种子精选与处理是在播种前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斑粒、虫食粒及杂质。播种前用已登记过的大豆种衣剂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

2.1.2 轮作与整地

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迎茬大豆。在无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 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 5cm的土块少于 5个,耙茬深度为 12~15cm,深松深度为 25cm以上。对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秋耙茬或拣净茬子,耙深为 12~15cm,耙平耙细。

2.1.3 施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8%以上 ) 15t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化肥种肥时,每公顷施肥量比常规施肥量增加 15%。科学分层施肥的方法是:第一层施在种下 4~5cm处,第二层施在种下 7~14cm处。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

2.1.4 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 7~8℃时播种,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大行距 45cm,双行间小行距 10~12cm,每公顷保苗 35万株。保证播种均匀无断条,20cm内无籽为断条,每 5m断条不超过1处。

2.2 波浪冠层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2.2.1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

高矮不同品种间作,使其自然形成波浪冠层,这种方法不仅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如果组合搭配,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必须是熟期相近且高矮不同的品种搭配。

2.2.2 同品种不同密度

同品种不同密度时,采用隔行种植,人为造成波浪带状群体结构冠层。生态条件的变化可以使株高的高矮发生连续性的变化,通过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改变可调控株高,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从而大大增加截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进而增加产量。

2.2.3 喷洒矮化药物

喷洒三碘苯甲酸( TIBA ),人为造成波浪冠层。用TIBA隔行喷洒植株促其矮化,也可形成波浪冠层,但必须掌握适宜喷药时间和用量。

2.2.4 选择近等位基因品种

用近等位基因系品种配制成波浪带状组合,该品种仅是在株高上就相差 10~15cm,其他性状基本相同,尤其是熟期、粒形、粒色、粒大小和其他品质性状基本相同。这样,播种时仅按“四垄一带”方式,中间为高秆、两边为矮秆,同时播种、同期混合收获,原种可单独繁殖。

2.3 两垄一沟栽培法技术要点

2.3.1 两垄一沟栽培法

每隔一沟增加1条垄沟苗带,采用内稀外密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大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了大行距140cm,中间沟台小行距为 35cm,垄沟穴播 20~22cm,每穴留苗 2~3株,垄台穴距 15~18cm,每穴留苗 3~4株。

2.3.2 轮作与整地

两垄一沟栽培法应建立在玉米、大豆和小麦 (杂粮或经济作物)三圃轮作少耕体系基础上,不重茬、不迎茬。小麦与玉米茬伏秋翻后应及时耙平整细,用七桦犁起垄,并镇压好,以保住墒情。对于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原垄,应在早春拿净茬子、拣净秆棵、耢平茬坑,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2.3.3 施肥与播种

在三圃轮作基础上,每3年施1次底肥,翻前扬施有机肥,施肥量为1500~2 000kg/hm2,将化肥作为种肥施于种下 4~5cm处,施纯氮18~27kg/hm2、五氧化二磷 46~69kg/hm2、氧化钾 37.5~45kg/hm2。两垄一沟栽培法采用专用机具 ( 2BX-3)播种,在没有此播种机时,垄台用 2BT-d (换玉米盘 )播种,垄沟人工刨掩种,以防止干土回落,可先种垄沟,后种垄台。密度要求和机播一样,即垄台穴距 1~18cm,每穴 3~4粒,垄沟穴距 20~22cm,每穴 3粒。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6

一、技术效益

二、产量结构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改小垄续耕为大垄少耕栽培,实现保护性耕作。常规65厘米小垄栽培,优点是增温快,缺点是透风跑墒。干旱频繁发生成为三江平原主要灾害,供水是大豆高产栽培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小垅的缺点被放大。小垅耕作对耕层频繁碾压,犁底层不断加厚,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微环境受到破坏,土体理化性状向反面转化,同时增加了能耗。事实表明,小垄续耕不利保墒、不利培肥地力、不利农业节能降耗,其缺点大于优点,所以应该进行改制。把65厘米小垄改成130厘米大垄,改年年翻耙起垄,为原垄原茬卡种,长期免耕,在两垄沟间建立土壤保护区,减少外力干预,通过冻融、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自然耕作,改良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每隔3-4年垄底全方位超深松一次,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耕层恒定,表层有机质含量快速提高,加之作物秸秆覆盖,土壤抗风蚀和水蚀能力增强。同时建立了地下水库,把多余的降水渗到耕层底部,实现蓄水抗旱,实现耕作水利。

2、采用大豆矮杆紧凑型品种密植是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增长点。矮杆紧凑型品种,叶片上冲,叶片开张角度小,光合效率高,根系入深,抗旱能力强,尤其株型紧凑,耐密性强,可以密植,加之大垄通透栽培,比常规栽培提高15~21.2%,一般增产10~15%。两年采用垦鉴豆23和合丰51号矮杆品种,生产实践证明适合大矮密栽培,今后还应筛选植株较矮的紧凑型品种。

3、垄体集中分层集中一次性施长效缓释肥。大豆大矮密栽培是采用机械分层集中施肥,采用部分速效性尿素和部分缓释长效碳酸氢铵,播种同时一次性施肥,后期喷施大豆专用微肥,做到平衡施肥。大矮密栽培密度15-25%,肥料相应增加10-15%,每公顷施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尿素80公斤,长效碳酸氢铵颗粒肥200公斤,混拌均匀,加大排肥量,播种时一次深施种下5厘米和8厘米,提高肥料利用率,均恒供肥,减少地表追肥氮素挥发损失。同时增加了大豆株间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效率,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大豆产量。

3、限深浅播,争取全苗壮苗。大豆播种种子下窖,深达到3-5厘米,出苗后是一株弱苗,这是大豆出现三类苗的主要原因。三类苗比一类苗一般减产20-30%,是各地大豆栽培普遍存在的问题。大矮密栽培,要求在原茬播种,墒情好,可以浅播,同是土壤紧实,限制播种机下陷,作业时便于控制播深,在一般年份,播种深度保持1.5-2.5厘米,出苗后没有白茎,叶宽苗肥,一类苗比例大,为大豆高产打下好的基础。

4、旋转锄机械除草,避免药害,保护环境,提高产量。三江平原人少地多,全面积大豆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剂药害越来越重,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重 要因素。大矮密栽培技术,在除草技术上用机械除草代替化学除草,即在大豆出苗后用机引旋转锄,选晴天,在田间高速作业,用锄齿将表层土壤打开,将草芽抛在地面晒死,作业1-2遍可获得除草剂的效果,解决草荒,同时避免作物了除草剂药害,降低了农产品的药物残留,还保护了土壤微生除草剂药害,耕层土壤流行性和肥力。垄台用旋转锄,垄沟和垄帮用运锄,实现全面机械除草。

5、中耕深松技术。旋转锄机械除草后,进行垄沟深松,增温防寒,同时接纳降水,将多余的降水贮藏在耕层底,供当季大豆利用。进入雨季后,把大量雨水蓄到耕层底部,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涝。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7

关键词:黑土地,大豆,栽培模式,探究

 

我国黑土地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大豆的种植以黑龙江省为主,素有北大仓之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夏季较短,作物一年一熟,土地成分及气候都适宜大豆的栽培,但是栽培的技术和栽培模式对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占决定因素的三分之一多,因此重视栽培模式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环节。黑土地上也要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需要有不同的栽培模式。栽培措施主要包括耕作制、轮作制、施肥制的各种栽培技术,贯穿从播期、密度、播种方式、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灌水、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整个生产环节。大豆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粮食的双重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因此,近年来对于大豆的高产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多方法得不到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研究,将各种模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把大豆栽培这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农业学科充分发挥它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免费论文。以下就分析了几种不同栽培模式及在各阶段的技术重点:

1.三垄栽培模式

(1)三垄栽培比较适合低洼、易受涝的潮湿区域,是根据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地区的土耕地层较薄,无法深层施肥的特点而采取的一项栽培模式。当地由于作物分布不均匀,植株不连贯而断垄的现象较多导致大豆的产量底下。三垄栽培提出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研制的耕播机械,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实施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在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二是栽培方式为垄作;三是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四是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五是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技术要点。选种决定产量的有一个三分之一因素,因此在这种易受涝的潮湿区域要选用

秆径有力、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同时种子的成熟期稳定,以保证品种的优质高产。免费论文。耕地时要将土壤耕细、整平、深松起垄,垄向垂直,等距垄宽,同时深入施加底肥。根据黑龙江的气候特点,一般在五月中上旬开始播种,采取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 cm为宜,播种、 镇压连续作业。施肥利用大型耕播机垄底分层深施。

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根据黑龙江省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夏干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特点,推行了适合大豆主产区的大豆行间覆膜技术,这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抗击低温、干旱是的综合性高产技术。具体可以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

(2)技术要点。平播行间覆在选种时以中晚熟选择成熟期较晚、秆强、抗倒伏、有分枝、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地膜要以拉力较强的厚膜为佳,避免地膜透气性差带来的洪涝。大豆行间覆膜播种机工作效率低,同时对除草剂的有严格的要求。大垄行间覆膜宜应该选择在低湿地区且需要选地势平整,排水较好的地方。

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在研究国外同一技术基础上吸取三垄栽培技术中特点而创新形成的优质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以矮秆品种技术介入,包括“平播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的三种栽培模式。通过调整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改善大豆植株分布结构,利用合理空间增加绿色面积。免费论文。增加植株中下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水、肥、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可以达到增产20%。

(2)技术要点。要选用抗倒伏、主茎结荚为主的矮秆种子。耕作深松为主,播种时间要有一定的把握,小垄适宜早播,大垄和平播的播种密度在45万~50万株/hm2左右,施肥要实行深层施入,使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来进行除草和调控。

4.保护性栽培模式

(1)它又称大豆少耕免耕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栽培模式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

(2)技术要点。深松技术要切实贯彻,包括土地的局部深松和全部深松,增加水对土壤的渗入,减少蒸发量。在保护性模式中可采取秸秆的粉碎性和整体性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播种技术;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技术,对作物实施干预,人为保护。

5.结论

以上简要概括了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术要点。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模式进行操作。将科学的方法整合配套,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形成不同区域的优势组合,大大提高黑土地上的大豆产量,更好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大豆通报,2008(3)

[2]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

[3]张代平,杨朝辉,宋晓慧.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通讯,2008(8)

[4]孙义春,苑方武,郭有泉.高寒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研究[J].物杂志,2006(2)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8

(1?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2?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腾冲作为云南省油菜生产第二大县,近年来,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探索创新出一套“一耕两套三熟”的高效栽培技术,并积极推广,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本文在介绍“一耕两套三熟”高效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实施的基础上,对该技术2012—2014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并对该技术的综合效益进行了总体评价。

关键词 :“一耕两套三熟”;栽培技术;腾冲县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42-04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于保山市,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第二大县。油菜作为全县第一大冬季农作物和第一大经济作物,成为促进全县农民增收、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烤烟年均种植面积约10666?67hm2,其中夏烟8000hm2,早植烟2666?67hm2。为充分利用烤烟地生产潜力,腾冲县探索出比较完善的烟地三熟制高效套种模式,因地制宜选用套种作物及新良种,强化先进技术配套,实施规模化及规范化种植,使套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并成为全县作物间套种中的示范模式,为全县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晚秋作物、增加粮油总量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一、“一耕两套三熟”高效栽培技术(一)套种模式

套种模式及作物为烟地套种粮作再套油料一年三熟栽培,简称“一耕二套三熟”:一是烤烟套种玉米-玉米套种油菜三熟栽培;二是烤烟套种大豆-大豆套种(豆后)油菜三熟栽培;三是烤烟套种薯类-薯类套种(薯后)油菜三熟栽培。

(二)套作区域

依据腾冲气候特点,烟后套作区域最适宜海拔为1650m以下,套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红薯(饲料)可上升到1800m。(三)茬口安排烤烟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7月下旬(烟株中下部叶已采摘) 套种玉米或大豆,11月中旬(玉米乳熟) 套种油菜,确保大豆于11月中旬收获,玉米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油菜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形成可持续的茬口安排。

(四)栽培技术

1?烤烟套种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易排易灌、土质疏松、耕作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的烟地套种。

(2)清洁田园:在播种前对套种地块通过化除或人工铲除烟墒、埂边等田间杂草,并开沟排水,抑制病虫害、增加土温、改善田间湿度及通风等田间环境。

(3)品种选择:因地制宜地选用几年来种植表现早中熟、抗病、高产品种德玉5号、德玉6号、北玉16号、北玉20号、昭阳4号等。(4) 适期播种:适时早播有利于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但必须结合烟叶的采收,宜在田间烟株中下部叶已采摘时及时选晴天播种,要求在7月底前播种结束。

(5)合理密植:每烟墒播种1行,在烟墒顶部单行穴播套种,穴距25cm,每穴播种2粒,用种约22?5kg/hm2, 每穴留苗1株,33000~37500株/hm2。

(6)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在玉米3~4叶期及时间苗、定苗,每穴留健壮苗1株。及时中耕、追肥。烤烟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烟杆、杂草,进行中耕、培土、追肥及病虫鼠害防治,促进生长发育。

(7)适时收获: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便于后茬作物的及早有效管理。

2?烤烟套大豆主要栽培技术

(1)清洁田园:播种前清除烟墒、埂边等田间杂草并开沟排水待播种。(2)品种选择:选用植株较矮、直立、不披散的中早熟品种本地大白豆、德大豆1号、改良8157等。

(3)适时播种:在烤烟中下部烟叶已采摘时及时播种,要求在8月上旬前播种结束。(4)合理密植:每垄烟播种3行,分别在烟墒顶部及两侧各穴播1行,穴距25~30cm,每穴播种2~3粒,15~18万株/hm2。用种量30~45kg/hm2。

(5)田间管理:加强中耕除草及地老虎、金龟子、跳甲、蚜虫等病虫鼠害防治。

3?玉米、大豆套种油菜主要栽培技术(1)清洁田园,浅中耕做墒:在套种玉米达乳熟期(大豆黄熟或收获后) 通过化除及人工铲除烟墒、埂边等杂草,以烟沟为中心对两侧烟墒浅中耕做墒,面墒宽55~60cm。

(2)选用良种:选用近几年来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中早熟品种绵油63号、南油杂1号、德新油18号、龙庭1号、S1003、云油杂2号等。

(3)力求早栽,合理密植:视所套种玉米成熟期及节令确定移栽期,一般在11月上旬移栽。在做好的墒面两边各栽一行,小行距50cm左右,大行距70cm左右,株距25cm,移栽60000~75000株/hm2。

(4)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在玉米收后及时剔除桔杆清洁田园,搞好查苗补缺;二是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做到科学配方施肥;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苗期重点防治油菜跳甲、菜青虫和油菜根肿病、霜霉病,中后期重点防治蚜虫和茎核病、白锈病。

二、“一耕两套三熟”栽培技术推广实施情况

2012年全县推广实施“一耕两套三熟”种植5466?67hm2,占烤烟种植面积的68?6%。其中,烤烟套种玉米-玉米套种油菜2686?67hm2,烤烟套种大豆-大豆套种油菜2780hm2;2013年全县推广实施“一耕两套三熟”种植6166?67hm2,占烤烟种植面积的76?9%。其中,烤烟套种玉米-玉米套种油菜3373?33hm2,烤烟套种大豆-大豆套种油菜2793?33hm2;2014年全县推广实施“一耕两套三熟”种植6093?33hm2,占烤烟种植面积的85?7%。其中,烤烟套种玉米-玉米套种油菜3080hm2,烤烟套种大豆-大豆套种油菜3013?33hm2。2012—2014年腾冲县共推广实施“一耕两套三熟”种植17726?67hm2,共实现经济效益5232?08万元(见表1、表2、表3)。

三、“一耕两套三熟”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经实地调研后发现,三熟制套作油菜与“烟-油”菜两熟接茬复种下油菜产量、产值、效益几乎无差异,故新增效益中可以不考虑扣除这一差值。“一耕两套三熟” 高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烟-油” 一年两熟栽培模式进行比较,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烟-油” 之间套种玉米或大豆增加的经济效益,因此,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一耕两套三熟”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腾冲县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推广实施“一耕两套三熟” 高效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见表3)。

根据表1和表2,套种大豆与套种玉米相比,2012—2014年“烟-大豆-油菜” 模式累计经济效益3527?95万元, “烟-玉米-油菜” 模式累计经济效益1704?13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07倍。虽然套种玉米的产值高于大豆,但套种玉米的投入成本也远高于大豆,因此, “一耕两套三熟”高效栽培技术“烟-油”之间套种大豆比套种玉米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同时也说明, “一耕两套三熟”高效栽培技术应更加重视和发展套种大豆的推广。四、总体评价腾冲县2012—2014年“一耕两套三熟” 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尤为显著,3年共套种面积17726?67hm2,共实现经济效益5232?08万元,增加经济效益2951?53元/hm2。此外, “一耕两套三熟” 栽培模式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首先使粮经协调发展,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且提高了复种指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出,为腾冲烟区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玉米和油菜的增收使饲料产量大大增加,极大缓解了全县饲料紧缺的局面,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也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实事求是、发展创新、吃苦耐劳的科技队伍,腾冲县“一耕两套三熟” 高效栽培技术作为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亮点,为云南省粮经创新模式树立了典型。其次, “一耕两套三熟” 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药化肥污染,净化农田水质和大气,保护生态,同时促进畜牧业发展。利用烤烟或玉米地富余养分及充足的土壤水分,提早套种油菜,既可保障油菜全苗和壮苗,有效地避开了油菜生长期间干旱的影响,同时废杆和废叶还田还可增加有机肥,有利于无公害农业生产,有较好生态效益。云南自然气候条件与地理优势明显,多数油菜产区位于海拔1500m左右,非常适合“一耕两套三熟”栽培模式,此栽培模式日后将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提高油菜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发展方向,该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云南当地实际耕地特点,充分挖掘了不同区域生产潜能,也成为了保山市油菜生产应用的主要技术模式,促进了腾冲县油菜、烟草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阜,梁志杰,陈述泉.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6):18-20.

[2]李淑琼,余绍伟,段正培,等.云南腾冲“烟-玉-油”一年三熟生产技术及其应用[J].作物研究,2014(4):419-421.

[3]符明联,魏生广,贺斌,等.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26(2):199-204.

[4]杨玉珠,段海春,张晓兰,等.保山市隆阳区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32-33,36.

[5]杨家贵,牛文武,杨和团,等.油菜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中国种业,2013(10):63-63,64.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9

关键词 马铃薯;棉花;夏萝卜;秋绿豆;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S562;S631.1;S5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058-01

为提高经济效益,巩固棉花种植面积,适应市场需求,发展蔬菜生产,把结构调优,把农民调富,探索出“马铃薯—棉花—夏萝卜—秋绿豆”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上市早,比普通栽培的早20 d左右,售价高,5月下旬收获,平均单产33 t/hm2,批发价1.5元/kg,在茬马铃薯收入4.95万元/hm2;夏萝卜填补市场空缺变成抢手货,7月下旬分期采收上市,产量在19.5 t/hm2,批发价3元/kg,效益5.85万元/hm2;棉花不减产,2012年9月10日大田测产,加权平均单株有效小铃14.46个,大铃20.77个,叶絮0.96个,烂铃0.90个,当日花0.65个,总铃76.5万个/hm2,万桃以16.75 kg皮棉计算,单产皮棉1 281.375 kg/hm2,产值3.6万元/hm2左右;绿豆价格高,绿豆于10月20日收获脱粒产量达900 kg/hm2,市场价10元/kg计算,产值为9 000元/hm2,合计总产值15.3万元/hm2,扣除农本3.9万元/hm2,收入为11.4万元/hm2。该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把传统的棉麦套种改成不种麦子,冬季耕翻熟化,初春栽植马铃薯,适应了市场需求,马铃薯提早上市,夏萝卜填补了市场空缺,绿豆市场需求量大,故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又巩固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并且马铃薯的茎叶还是一种优质绿肥,绿豆具有根瘤固氮功能,能够达到土壤越种越肥的目的,保持了生态良性循环。现总结该模式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克新系列(脱毒);棉花品种为科棉6号(抗虫杂交棉);萝卜为夏抗40等耐高温品种,绿豆为生育期短的中绿系列。

2 株行距配置

上茬为白茬,冬前耕翻熟化,初春做成360 cm畦。每畦种3个组合6行马铃薯,宽、窄行配置,窄行距40 cm,株距20 cm,栽植密度为9万株/hm2(图1)。套栽3个等行棉花,行距120 cm,株距40 cm,栽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图2)。马铃薯收获后播种8行夏萝卜,株距16.7 cm,栽植密度为14.25万株/hm2,实收平均株距23.3 cm,栽植密度为10.5万株/hm2(图3)。萝卜收获后点播6个单行秋绿豆,行距40cm,株距16.7 cm,每穴3~4粒,有效苗数为45.0万~52.5万株/hm2(图4)。

3 种植时间

马铃薯于1月中旬选择排水性好、背风向阳菜园田做成133.3 cm宽(具体长度视种子数量而定)的苗床,进行双膜催芽。阴雨天气和夜间加盖草帘。当芽长为2 cm左右时,于2月下旬进行移栽后覆盖地膜;苗长到4~5 cm时破膜放苗,苗根部的膜用细土填实,以防止漏气[1-2]。棉花于3月下旬用双膜育苗,4月底或5月上旬当苗长到3.5叶时先炼苗后进行地膜移栽。马铃薯在5月底收获后拾清薯行残余地膜,浅翻耧细后条播夏萝卜,萝卜在7月下旬分期上市后于7月底至8月5日之前点播秋绿豆,于10月底一次性收获。棉花拔杆后白茬过冬,明年春季再按照此模式种植。

4 培管措施

4.1 施足基肥

初春在大田耕翻前,将农家肥60~75 t/hm2、45%NPK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作为马铃薯和棉花的基肥,撒施入大田中耕翻耙匀肥土相融后做畦。当马铃薯茎杆长到16.7 cm左右高度时,薯块生长初期追施速效肥碳酸氢铵750 kg/hm2,作为薯块膨大肥。棉花移栽时,不需要再施基肥,于7月10日左右即花铃初期一次性开塘深施尿素600 kg/hm2作为花铃肥。马铃薯收获后施磷酸二铵600 kg/hm2浅翻整平耧细,条播夏萝卜。绿豆要施好临花肥,在扬花期一般追施尿素60~75 kg/hm2,在花荚期施磷肥450~600 kg/hm2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2~3 d[3-5]。

4.2 化调促壮

马铃薯现蕾前用15%多效唑525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细喷雾,控制茎叶生长,矮化植株。棉花分别在6月25日、7月10日和8月5日前后进行3次化调。第1、2次分别用缩节胺15 g/hm2和22.5 g/hm2;第3次用双白金1 500 mL/hm2分次进行化调,以防止棉花疯长,促其稳长稳发。当绿豆植株长时可以用矮壮素进行化控,以保证绿豆生长良好,为高产打下基础。

4.3 防治虫害

马铃薯和夏萝卜在种植时施48%毒死蜱颗粒剂45~60 kg/hm2防治地下害虫。棉花在移栽时,应该使用40%马拉松乳油1 000倍液对准马铃薯植株进行均匀喷雾,以达到防治大田盲蝽象的目的,同时还能兼治蚜虫;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分别用适当药剂防治3、4代盲蝽象与棉铃虫兼治伏蚜控制危害。绿豆种植过程中,要重点防治斜纹夜蛾、豆荚螟和田间杂草。

5 参考文献

[1] 孙春明.泰兴地区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2] 火文辉,朱维宁,贠谦吉,等.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7,31.

[3] 马经建.棉花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55-56.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0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又是一种轮作倒茬非常好的前茬作物,所以发展大豆生产既是国计民生所必需,又是农业生产用地养地不可缺少的。

1大豆低产的生理特点

一般认为大豆是低产作物,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1/3~1/2。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而玉米相应的含量分别为10%、4%、84%。每形成100k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3 647.69kJ,而形成100kg玉米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1 685.98kJ,这是大豆比玉米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即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叶面积)、光合时间(主要指生育期长短)、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等5个因素决定了大豆产量的高低。大豆与玉米比较,光合强度低,呼吸消耗多。大豆净光合强度为18.0~32.3mg CO2/dm2·h,而玉米净光合强度则达到了51.0~58.5mg CO2/dm2·h。原因是大豆是C3植物,而玉米是C4植物,C3植物对CO2的固定能力低于C4植物。而且,大豆的CO2补偿点很高,为40mg/kg,而玉米的CO2补偿点仅为5 mg/kg。因此,大豆田CO2往往供不应求[1,2]。三是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不高。大豆植株较玉米矮,叶片呈水平分布,在封垄之后,除顶部叶片光照较好外,中下部叶片由于遮荫,其光照条件较差。而玉米则植株高大,每层叶片都可以接受阳光,中下部也较好。而且大豆的光饱合点又低,一般在0.3%(CO2浓度)时的光饱和点为2.1万Lx。而玉米的光饱合点高达10万Lx。说明夏秋中午,大豆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玉米则可以。据测定,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为1.3%,而玉米田则达到2.18%。

2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提高对策

大豆产量=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粒重量。只有每个因素都增长且互相协调时,乘积才会增大。而株数与每株荚数是相反方向的,就高产田而言,株数容易达到,且每株荚数、每粒重量受品种影响一般变化不大,粒重受水分影响大一些,但相对于荚数而言变动还是小的。4个因素中,荚数变化最大,是决定大豆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单株荚数是栽培的主要攻关目标。据研究,单株荚数主要是受主茎节数的影响,主茎节数由栽培条件和品种共同决定。选择高产品种的主要性状是单株荚数,栽培条件主要是水肥条件和密度大小,群体发育状况与受光条件关系很大。在相同的密度条件下,不同的田间排列对大豆光照条件是不同的,其产量差异也明显,所以等距匀播人工手间苗是增产的有效措施。  3大豆高产栽培措施

(1)选用高产品种。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是铁丰31、辽豆15号。最近出现的新品种有铁豆39、铁豆40、丹豆13等。

(2)选择土层深厚、平坦肥沃,且玉米产量在6 000kg/hm2以上的地块。

(3)保证有灌水条件。旱能灌,涝能排。要保证结荚至鼓粒期灌水,是关键性的措施。

(4)增施农家肥。农家肥是解决CO2不足的重要措施,一般施45t/hm2以上。口肥要氮磷钾配合,要保证施过石750 kg/hm2、碳酸氢铵150kg/hm2,或复合肥225kg/hm2左右。开花初期追尿素150kg/hm2,可减少花荚脱落。

(5)注意防止徒长。当花期大豆田里呈现徒长迹象时(叶面积系数超过2、主茎节长超过5cm时),喷施2,3,5-三碘苯甲酸(用纯品45~75g/hm2,酒精溶解后对水525~750kg/hm2喷雾),有改变株型、短化壮杆作用[3],增强叶片功能,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芽分化保荚,可早熟3~5d。

(6)应用光呼吸抑制剂,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用亚硫酸氢钠,可以抑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阻止大豆在光下释放CO2,达到减弱光呼吸的目的。用100mg/kg的亚硫酸氢钠喷雾处理大豆叶片后,光合作用强度提高15.6%,抑制光呼吸达32.2%[4,5]。

(7)防治病虫害。大豆蚜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三大害虫非防不可,不可延误。可用1.5%乐果粉,或40%乐果乳剂或2 000倍乐斯本喷粉(雾)防治大豆蚜虫、红蜘蛛,用敌敌畏乳油蘸玉米秸或利用缓释卡防治大豆食心虫[6]。

4

[1] 缑国华,刘俊峰,侯俊奎.粘土地夏大豆机械免耕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5):57.

[2] 盛积贵.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114-115.

[3]

[1] [2] 

于兆成,高岭巍,于会勇,等.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中黄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姜海英,徐宝峰,许正学,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郭公正,郭慧,岳振国.河南省夏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1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合理密植;方式

大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食用油加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一直以来其高产高效都是相关种植人员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采用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后,我国的大豆粮食产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下面就会这一工艺进行分析。

1 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概念

1.1 这一种植技术是在三垄栽培技术的优势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基础上适当的减小行距,扩大株距,促进群密度的增加,利用现代化的空间,改善植株群体的布局,使其更加合理与科学,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实现了我国大豆密植的种植产量与效率。下面就对其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该技术的推广价值。

1.2 大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分析

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从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等方面与禾本科作物有很大差别。

1.2.1 从形态方面看

禾谷类作物茎秆直立,叶片细而长,与主茎角度小,互相遮荫少,透光好,有利于光能利用。

大豆是具有分枝的作物,分枝与主茎的角度大,叶大而密,结实器官散生主茎和分枝的各节上,叶片互相遮荫,不能充分发挥叶片的功能,容易造成营养器官徒长和结实器官脱落。

1.2.2 从生长发育方面看

禾谷类作物营养生长期长,生殖生长期短,开花迟,花期不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错生长的时间短,开花时干物质积累达总干物重的70%以上,营养生长为向生殖生长转化作了充分准备,与生殖生长比较协调。大豆自身的特性,使其光能利用率不如禾谷类作物高,因此,在栽培上通过合理密植,保证充足的日照和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是十分重要的。

2 可行性合理密植的理论基础

大豆牛产的产品是籽粒,其产量构成是:产量=单位面积保苗株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粒重.也可以说.产量=密度*单株粒重。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分别增加密度和单株粒重都可以提高大豆产量:当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密度与单株粒重呈负相关。可见,合理密植是统一大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不断提高大豆产量的中心环节一大豆合理密植既要考虑群体的充分发展,也要考虑单株生长发育过程巾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所以合理密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单位面积的保苗株数,另一个是植株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方式,如穴播、条播、垄上双行等距点播等。

3 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优势

一直以来,大豆都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满足我省大豆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大豆的供应,甚至远销海外,我省的大豆在世界都是知名的,但是近年来种植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次创新。

3.1 密植新品种的研制促进产量的提高。

3.2 与我省的土壤情况十分相符。

3.3 大垄密植技术的产量增加。

3.4 田间管理。

3.5 收获期的管理。

4 大豆合理密植栽培的种植方式

4.1 “垄三”栽培的种植方式

“垄三”是以垄作为基础,实行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主体的技术。在播种方式上,“垄三”栽培实行的是机械垄上等距点播,66-70cm垄宽垄上双行,小行距10-12cm,株距因品种而宜,一般18-20cm。

4.2 窄行密植栽培的种植方式

大豆窄行密植可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

4.2.1 平作窄行密植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其行距和密度要根据采用的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行距为15-35cm,公顷下种45-65万粒。

4.2.2 垄作窄行密植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它既保留了平作窄行密植裁培的植株分布合理,群体光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抗旱抗涝、增加地温等优点。

4.3 合理密植,提高大豆的增产能力

目前除去品种、施肥及管理上的原因,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不合理也是造成低产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采用大豆综合高产技术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大豆栽培技术,是提高我县大豆增产能力盼重要途径之一。

4.3.1 因品种、因地力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不同品种要求密度不同。

4.3.2 合理的播种方式

大力推行垄上双行机械精量播种,小行距为10-12cm,这样植株的田间分布有利于群体利用光能,提高产量。如果没有机械的要采用人工等距点播的方法。要垄上双行、拐子苗(狗咬纹),播幅在15公分左右。

4.3.3 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均、苗壮

(1)整地在整地时要做到细碎、平整、无大坷垃。(2)选种种子要进行精选,去掉病粒、霉变粒、虫食粒,保证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要用大豆专用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3)播种要适时播种,做到早晚适宜、墒情适宜。我县播种最佳时期在4月20-30日。

结束语

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具有推广空间,其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同时对土壤的质量改善,新的种植模式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积极推广,促进我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效益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会之,李会来,李丽萍.合理密植,挖掘大豆增产潜力[J].科技向导,2011(33)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2

大果四季草莓栽培 贾万友,王云涛,李莹莹

棚室扁豆秋冬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曲云平

麦套花生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李玉辉,杨宁

寒地洋葱的高产栽培技术 韩进南,董兰祥

秋冬茬豇豆如何培育壮苗 张利华,宋彦波

谷子无公害生产技术 魏永福,董庆,杜小民

糜子无公害生产技术 杜小民,郭宁,董庆

盆花新秀——金钱树栽培技术 孙山

青贮玉米混种秣食豆栽培技术 兰运财,张根臣

马铃薯加速繁殖技术要点 井林,张宏博,王英霞

几种林间套作模式 于金波,郭瑞

扁豆冬季栽培技术 高雪春,李春梅

大豆45cm平播垄管、少耕节能栽培技术 杨微,杨峰山,周添,孙志强

辣根及其栽培技术 李光日

春季早熟蔬菜易发病及防治 张凤英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李响浪,徐大勇

土壤的地力培肥措施 李树航,赵东亮

早、中稻免耕抛栽关键技术要点 杜善师,李同国

佛手瓜种瓜育苗技术 李胜德

辣椒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宝刚

常见花卉病害防治 王国岩

白菜软腐病的防治 王晓丹

毛葱套种大豆技术 刘立波

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主要措施 韩贵斌

茄科蔬菜病害 于喜红

不宜用于蔬菜上的农药和化肥 王兴芸,刘海英,王力

冬季食用菌害虫防治 邹德香

科学选购玉米良种 黄彦秀

西芹栽培上应注意的问题 艾文琦

蔬菜如何假植 郭炬

如何提高番茄嫁接栽培效果 侯永海,葛红梅

北方黑木耳袋料高产栽培养菌技术要点 石宝福,陈凤波

棚室辣椒病害防治技术 潘士娟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宋慧敏

如何化解果树"大小年"现象 张德新,徐军亮

日光温室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 何宪宇,王树春

提高意杨栽植成活率要抓好六点 徐军亮,张德新

色素万寿菊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韩建波

成鱼池塘的秋季管理措施 沈军,孙丽娟

万寿菊栽培技术及应用 朱国发

蔬菜病虫化控防治方法 苏静

龙胆草培育壮苗有妙招 孙玉梅,郭鸿君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吕永年

葡萄园秋冬季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梁海军

非正常麦苗的补救措施 李月姣

安全贮藏种子法 朱立强

种子标签存在的问题 吴承忠,李洪伟,苏丽娜

如何鉴别假种子与劣种子 董继勇

怎样防止大樱桃枝光秃 梁海青

番茄苗期突遇冻害天气补救方法 李烨

棚室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 雷春富

番茄精细育苗法 曹君继

如何科学使用农药 左秀玲

有机肥和化肥怎样合理混施 苏丽娜,邱文东,李洪伟

做好病虫害防治是高油大豆生产的重要措施 李晓红

高温蔬菜叶片受害不容忽视 王金平,许彦平

人参常见病虫害 杨万明

重阳木容器育苗技术 张建强,王海燕

六类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 李玲,吴晓波,孙萌

无公害大棚病虫害防治方法 丁宝荣

西兰花穴盘育苗技术 尹恒军

生物分解饲料是致富好帮手 周景弘

提高牛奶品质——需科学饲养奶牛 姚庆军,赵会莲

猪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治及预防 李胜华

快乐养猪养快乐猪 高文

高产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 陈彦霞

怎样处理农用柴油机异常声响 胡晓东

高温时发动机的影响及技术措施 温丽华

圆粒精品超高产优质水稻——特丰优5号 王帝

金融部门怎样支持"三农" 宫翔宇,曹丽霞,崔跃春

农作物地下害虫的防治 王佳,齐继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张淑娜,崔日权

论如何有效加强农村集休资产管理 刘凤艳,李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