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1 17:34:17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 蒙古 民俗旅游 问题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说蒙古族民俗游是内蒙古旅游的支撑,游客来内蒙古旅游很大程度上都是来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蒙古包,希望骑马纵横在草原上感受一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畅快。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内蒙古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政府和旅游部门对旅游投入也逐年增加,各个民俗旅游点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内蒙古的旅游影响力。随着内蒙游客逐年增加,内蒙古的旅游收入也取得巨大的突破,促进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民族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改变了蒙古族地区淳朴的民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尽管旅游是一项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现象的活动,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项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必须讲经济效益。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给当地民族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很多事实已证明,伴随着民俗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一些消极的影响已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在内蒙古地区,民俗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但因保护工作被忽视,加上工作中的某些短视行为,民俗旅游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民俗旅游开发给蒙古族传统文化带来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淳朴的民俗民风商品化

蒙古族的古朴习俗是蒙古族民俗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它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它有它各自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十里不同俗,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怎样在出售这些传统习俗礼仪时保存其内在的固有价值,是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毫无考虑地无选择地把蒙古族的习俗礼仪包装成旅游商品出售给旅游者,有可能使得这些特定含义的习俗礼仪商品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并给当地的民俗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褪色,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赚取经济利润,开发商让当地人民改变了自己传统习俗及一些仪式的原有功能,使之变成商品。例如: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真诚”著称,七八十年代,来草原旅游的游客到牧民家去做客,游客与牧民间的关系是非盈利关系,客人或游客到了牧民家中,牧民们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食品来招待远方的客人,为客人唱劝酒歌,并献上神圣的哈达。主宾之间相互推让客人可能留下一点点招待费以表示对牧民的感谢。但是在今天,旅游这一经济活动改变了原来牧民与游客之间的这种淳朴的关系,使得到牧民家吃饭、祝酒和献哈达这一传统的蒙古族待客风俗蒙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如今这一活动是要付给牧民钱的。

2 蒙古族传统价值观的改变

蒙古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确实给当地的蒙古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旅游商品市场,很多群众在旅游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纷纷进入景区从事个体经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和发展,经营人数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使得景区内商业气息浓重,民俗文化气息随之就变淡了,使游客失去了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兴趣。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旅游景点内,像各个草原景区,从出售传统民族工艺品、当地的土特产到为游客提供背包等。虽然这为繁荣旅游市场、满足游客需求、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商品经济阶段所固有的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本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这些原本淳朴的人们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一方面对外面世界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懒于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得美好的生活,他们有时就用不正当的方式积聚财富,使得风俗淳朴的民族地区出现了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甚至偷盗抢劫以及一些等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的发展。

3 扭曲了某些传统技能及工艺品设计图案包含的意义

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传统工艺品需求市场日益扩大,一方面传统工艺品生产重新兴旺复苏,激活了很多原来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制作技术;另一方面,为了适合外面消费者的口味,工艺品的设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这变化中,一些原来含有深刻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图案可能也会由于这变化而丢失。近年来,随着来内蒙旅游人数的增加,各种各样的蒙古族工艺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像蒙古刀、小型的蒙古包、蒙古靴等都非常受欢迎。由于游客需求的增加,人们为了赚取利润,对各种工艺品的制作非常粗略,从而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这对于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破坏。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2

摘要:生活在辽宁西部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农区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待客礼仪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饮食上不在是炒米、奶茶、手把肉,穿的住的也不再是蒙古袍和蒙古包。在其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点并融入了民俗,研究农区蒙古族待客礼仪的内容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蒙古贞地区;佛寺镇;待客礼仪

佛寺镇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边缘地区,隶属辽宁省阜新市。佛寺,蒙古语称之为“葛根苏木”,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处。镇政府驻地佛寺镇,伊玛图河穿境而过。该镇面积118.7平方公里,有自然村28个,人口1213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300人。①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在待客礼仪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研究这一内容笔者以当地的蒙古族为研究对象,从当地蒙古族的迎宾、待客、送客三方面进行浅析。

一、迎宾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不仅淳厚、朴实,而且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蒙古谚语“有朋友的人,社交遍草原;无朋友的人,涉足地窄小。”②在当代,这种礼仪文化也无处不体现在蒙古贞地区的每一个蒙古家庭当中,佛寺镇的蒙古族人也无不例外的传承着这一传统的礼仪文化。

迎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召沁陶斯呼”(相迎、迎宾)。来客需由家主人出门迎宾,如不出门迎宾则为失礼。出门迎宾的人可为家中的长辈、晚辈均可,大多数为晚辈与长辈同时出门迎宾。主人和客人相见,主客互致问候:“赛依热珠”(路上还好吗?),“赛萨古珠百纳哟”(您还好吗?),同时晚辈要向长辈行问候礼。之后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房子门外,主人站在门的西侧左手指向屋里(如果有门帘则主人用左手托起门帘),请客人先进。进屋后,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请长辈靠西为坐,如果是冬天则请长辈上炕头,以表尊敬。男主人要陪同客人一起坐下,待客人和主人坐下后女主人或是晚辈则要敬茶。

二、待宾

农区蒙古族待宾礼仪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席前、席中、席后。

1、席前

席前,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说家常事)。在这个阶段客人和家主人围坐在炕上,由女主人或晚辈给来客敬茶。敬茶也是当地蒙古族席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据常宝《蒙古族茶文化探析》中:“……蒙古族茶文化习俗形成与发展历史起于13世纪初的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蒙古族生活的地理区域不同,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以奶茶,农业区多以红茶。来客人时,女主人或晚辈必须沏茶给客人。沏茶时,先用热水过一下壶意为“暖壶”,然后进行沏茶。沏茶时家主人会根据来客的多少分为“独碗茶”和“大茶壶”。所谓“独碗茶”就是来客是自己的情况下,家主人特意的会在一个杯子里给客人沏茶饮用。所谓“大茶壶”就是来客人数多的情况下,家主人会在一个大茶杯里先给客人沏茶,在由大茶杯分别匀给每位来客斟茶饮用。敬茶时,第一杯茶水都要先敬给客人,以表对客人的尊敬。饮茶期间,晚辈要时不时的对客人的茶水进行填充,保证茶杯中的茶水与杯口接进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显示主人的热情、诚恳、实惠,直到客人不饮为止。在这期间也是家主人和客人之间畅饮畅谈的最佳时候,所以在当地蒙古人之间被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

2、席中

席中,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乌古珠萨古那”(入席、进餐)。在这个阶段由席前的贺勒沁萨古那”进入席中的“乌古珠萨古那”,客人由家主人的陪同下入席进餐。入席时,首先是对座位的排序。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是遵循着这一习俗。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要靠西而坐,如果来客是晚辈则要让出西面的位置给家主人,之后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客人、家里人依次入座。进餐时,大多数都是家里的晚辈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而且吃饭、吃菜也是先请客人品尝。如果来的客人是晚辈,他会把第一杯酒、第一口菜先请长辈享用而不是自己享用。进餐期间,家庭里的晚辈时不时的要给来客斟酒、倒茶直到用完餐为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歌声,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一直传承至今,蒙古贞地区虽然从游牧文化演变成现在的农耕文化,但是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蒙古贞素有“歌海”之称,一直有“三人同行必有二人是歌手,一人是乌力格尔沁”的说法,所以理所当然的少不了歌声。还有进餐期间是不允许小孩上桌,不允许来回跑动,这是对客人的尊敬与礼貌。

3、席后

席后,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席中完毕后,家主人会再次邀请客人喝茶。席前的茶叶会被新茶叶所换掉,而且茶具也要清洗一遍,按照席前的习俗“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在这期间,最主要就是家主人会尽量要求客人留下,在家住宿一宿,还有就是客人会盛情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去他们家做客,期待他们回访。席中完毕后,如果客人赶时间或者是有急事的话“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这一环节可以在席中进行。如果客人吃完饭餐具还没来不及收拾的情况下动身要离开的话,家主人必须要动一下或者是挪一下用餐的桌子,这是对客人的尊敬最重要的是祈祷,祈祷客人一路平安、平安的到达目的地。

三、送宾

送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被称之为“召沁矛日答古鲁呼”(相送、送宾)。送宾是在当地待客礼仪文化当中的最后一项民俗,也是及其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项。当客人要离开时,家主人及其在场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相送,客人由家主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陪同下走出院落大门。在大门口客人和家主人握手相拥,客人会再次盛情的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光顾自己家并对家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谢谢,家主人则会邀请客人再次来自己家做客。

四、结束语

蒙古贞地区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其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蒙古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相比较其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不是传统的炒米、奶茶、手把肉,而是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红茶、小米、蒙古馅饼。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演变成如今带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但是笔者认为其传统文化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的性质、模式的过程进行文化适应。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适应农耕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民俗。(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五楼呼日勒巴特尔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暴风雨.蒙古贞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8月第一版.

[2]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3月第一版.

[3]邢莉.蒙古草原待客礼俗[J].黑龙江民族丛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总第三十一期).

[4]苏立贤,朱宝珍主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M].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第一版.

注解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38- 03

1 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优势

1.1 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优良,旅游政策体系相对完善

1999年,在《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出台。2003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后续又相继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决定》,确立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对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地位,构建完整的旅游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地域特色显著

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截止到2010年,全区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余万件套。如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都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位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首位。

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生动的民俗风情博物馆,使得内蒙古的草原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3 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然景观分布广、资源神奇独特、品位高、代表性强,种类丰富且易于组合,在海内外有较强吸引力。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有广阔的草原、茫茫的森林、神奇的温泉、广袤的沙漠、迷人的地质奇观等。其中,内蒙古草原东西绵延2 000多千米,总面积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等草原闻名遐迩;森林总面积列全国第二位,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沙漠总面积占全国的4/5,我国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内蒙古境内。若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并用产业化的理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必将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产品。

2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吸引力较低

内蒙古各大草原虽别具一格,但大多数的设计重点都放在草原风光上,很多区域内景观景点的建设高度相似,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出现了景区间的恶性竞争。这就使得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

2.2 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散,景区间恶性竞争激烈

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加之景点雷同现象愈演愈烈,造成景区间的恶性竞争激烈。而且景点分布较为分散,成规模的草原旅游景区较少,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年接待规模小于10万人次,致使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

2.3 管理混乱,开发管理水平偏低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普遍存在现代管理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宏观管理和协调比较乏力,交叉重复比较严重,旅游景点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行其道等现象。对草原旅游区的管理也相对粗放,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实施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2.4 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游客满意度差

单纯的草原风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在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很好地体现草原文化的精髓。在民族风情展示中,民族歌舞表演严重商业化,只重形式,忽略其内涵,使得不同地域蒙古族民俗不能充分体现,从而无法满足游客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探究的心理,不能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旅游价值衰退

由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未进行有效的处置就随意排放,使旅游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土地资源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旅游区游客数量正在减少,经营受到威胁。一些草原缺乏合理的指导规划,加之管理疏忽,游客踩踏频繁,车辆横行,骑马践踏,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衰退。

3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确保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

内蒙古各级政府应该从人才、资金、综合环境经营、投资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完善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扶持,进一步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政府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内蒙古旅游的政策法规,优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并根据不断改变的形势而做出最优的政策调节,使有关政策都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对外营销,宣传活动,引导旅游企业正确地建立对外营销的途径,积极地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发展壮大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提供实质性帮助。三是完善旅游发展专项经费的使用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扶持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四是为企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产业的资讯。五是切实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帮助,帮助解决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生产经营之外的困难。

3.2 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建设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线路

3.2.1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精品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景区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必要途径之一。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重点突出内蒙古各民族的民俗内涵。民俗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要体现很高的文化品位,就需要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更深的探究和开发,这样才更易于形成旅游特色景区,成为无法替代的旅游产品。在内蒙古民族文化中,蒙古族文化独具魅力,在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具有多重民族性和特定地域性,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进行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开发中,应重点突出开发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

另一方面,重视旅游文化活动策划和设计的参与性,丰富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参与性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可以提升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参与旅游文化活动需求的有效途径。在现有旅游景区利用文化展示来营造、突出地方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将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可行为化的文化内容开发设计成为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如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穿着体验,可举办民族特色服装展,并邀请游客做模特儿;游牧生活体验,可让游客在指定的草原上放牧、狩猎等;还可以安排游客进行蒙古族歌舞的学习与表演、游戏竞赛;打破目前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单一化、低水平重复的格局,让游客体验具有真实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从而增强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3.2.2 贯穿草原文化主题,组合开发特色草原文化旅游线路

良好的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组合开发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内蒙古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区域间,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自然资源而言,内蒙古自西向东依次有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类各具特色的景观。就民俗文化而言,从东到西依次有: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巴尔虎蒙古族、布里雅特蒙古族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俗文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丰富的草原牧业民俗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科尔沁蒙古族民俗等很多独特的民俗。依托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以集中反映不同地区独特文化的A级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中心城市、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为组合要素,开发建设反映草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组合贯穿以不同草原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草原文化旅游景区,深化景区主题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全力打造景区所需突出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应加速优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突出城市的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依次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3.3 围绕民族特色文化,开发草原文化旅游购物精品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与经营不仅有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而且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部分。内蒙古传统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如内蒙古民族传统服饰、马头琴、皮画、木刻画、根雕、桦树皮制品、银饰、牛角制品、风景明信片、蒙古刀等特色旅游商品。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旅游商品的档次不高,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要打造旅游购物精品,首先就要在这些原有旅游商品基础上深化设计,加强创新,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开发设计蒙古族传统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传统食品、书籍等系列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其次,对高质量、高信誉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厂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培育,为旅游购物精品开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再次,大力发展生态型旅游精品,发挥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选用当地原材料,采用本土化工艺,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强化民族艺术风格,将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能作为纪念品、可欣赏与馈赠的产品作为草原文化旅游精品出售给游客;最后,培养和组建专业化设计团队,不断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反映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文化的新颖旅游纪念品。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内蒙古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3.4.1 编写内容真实、设计新颖的宣传书籍

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积极组建出版、印刷、图书发行、报业集团,重点推出内容真实、设计理念新颖的旅游宣传书籍,内容以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特色为主。印刷多层次、多规格、多种语言的宣传资料,并在一些公共场合集中摆放,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城、宾馆等,便于游客了解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形象及信息。

3.4.2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到主要客源地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并通过媒体进一步宣传;也可以邀请各大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开发商以及媒体的记者等到内蒙古参观、采访,并借助于媒体将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到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蒙古族优秀的文艺演出剧目,打造优秀的宣传片、电视剧、电影短片等,在电视和网络上播放,让外界对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吸引人们来到内蒙古旅游,来体验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3.4.3 推进文博会展业,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博业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的载体,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内蒙古的文博业有自己的民族和历史特色。到2011年7月,内蒙古已有喀喇沁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等5个特色博物馆,其他类博物馆有115家,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区博物馆体系,从而可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从而达到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目的。

3.5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保障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校、高职高专中专类院校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3.5.1 完善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中高级旅游人才

教育部门要支持内蒙古的主要大中专类院校通过专业调整,开设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方面的专业课程,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在育人和用人方面全面接轨,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3.5.2 增加办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多种办学方式,加强旅游培训设施的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目前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质量,提升培训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3 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

壮大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4(4).

[2]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5).

[3]田继周,等.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杨富裕,陈佐中.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郭晓兰.内蒙古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敖包祭祀;文化空间;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078-02

一、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祭品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在古代,祭祀时,由萨满击鼓念咒,众人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围绕着敖包,顺时针绕三圈,膜拜祈求神灵的护佑与赐福。蒙古族牧民虽皈依了藏传佛教,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沿袭着祖先的,认为高大雄伟的山是多种神灵居住的地方,有着通往天堂的道路。因而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一)敖包的构造

敖包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和场所。蒙古民族敖包祭祀习俗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圣山。据《蒙古秘史》卷2记载:成吉思汗在年轻时被蔑尔乞特人追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记载原文为:“将不峏罕合勒敦山,每朝其祃之,每日其祷之。我之孙之子孙其宜省之。言讫,向日,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跪,洒奠而梼祝焉。” ①

敖包的外形呈土堆和石堆形式,或土石混筑。作为蒙古族的祭祀圣地,它最初建造于家族领地。“首先由萨满发起,萨满向居民说,保护神需要自己的住所,于是就指定景色秀丽的高山、丘陵或路口作为建敖包的基地,经过若干个仪式后,在划定的小圆形地块,人们动手用土或石造成小堆,这样新的敖包便出现了。”②敖包多数是单个的,但也有两个并立的敖包,或有7个和13个的敖包群。

敖包一般都建于高处显眼的地方,而有时在路口,人们认为路口的敖包有挡鬼避邪的功效。敖包给人以神秘莫测、肃穆庄严之感。

(二)敖包的祭祀程序

祭敖包的传统方式,主要分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类。所谓血祭,就是宰杀牛、羊,向敖包献牲祭祀;所谓酒祭,就是扬洒奶酒、鲜乳之类,向敖包献祭;所谓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点燃爬地松及柴火,将肉食、奶食象征性地投入其中焚烧,烧出浓烈的食物气味;所谓玉祭,就是将价值昂贵的珠宝、钱币之类撒到敖包顶上,祈求福佑。

敖包祭祀由萨满主祭,元代由蒙古巫觋领其事。《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命兀孙老人及豁儿赤等“衣白衣,骑白马”主祭祀,坐上首,封为“别乞官”。“藏传佛教传到蒙古草原后,在祭敖包时,萨满‘咒祭’被喇嘛‘经祭’所代替;民间祈祷文多有改动,古祭文有所变化;萨满血祭也被果物、牛奶、酒、牛酪所取代。”③如今无论在草原牧区还是在农区,在敖包祭祀中,都将娱神敬神与娱人结合在一起。

敖包祭祀形式与内容在近百年变化很大。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已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单一的游牧民族,部分蒙古人已从事了农业。由于农牧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敖包祭祀一般在农历五至六月间举行,有的地方七、八月份举行。“因为五月对于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分界线,此时青草已经萌生,大地为绿色牧草所盖。牲畜繁殖,整个草原经过漫长严冬,又恢复了怏然的生机。卫拉特蒙古认为这是神灵所赐给。因此,要举行节日,进行祭祀仪式来表示对神灵的感谢。”④

敖包有的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联合祭祀的。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这时草原上风和日丽、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牛羊肥壮,羊羔开始断奶,马驹渐渐长大。为了喜庆丰收,表达兴奋之情,人们身穿艳丽的服饰,带着食品共聚于敖包,举行祭祀仪式和娱乐活动。敖包祭祀活动都在天气晴好的上午举行。人们首先将敖包清理整修一新,顶上插满新鲜的树枝,换上鲜艳的五色彩旗。人们将马奶酒、奶茶、煮熟的羊肉、点心等敬献在敖包之前,由部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喇嘛作司仪,带领大家念诵祭祀文,共同感谢天地山川为草原带来的丰收和吉祥,怀念祖先的功德。而表达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翼。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圈,祭祀宣告完成。然后人们在敖包周围的草原上开始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赛马、射箭、投布鲁等。有蒙古琴书和民歌手给人们献艺,老少众人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安代舞,悠扬的马头琴声响彻在茫茫草原上。

二、敖包祭祀的文化变迁

“敖包神是古代蒙古族萨满神之一,是氏族部落的最高保护神。敖包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地、人、龙。”⑤祭祀敖包的目的,是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祈祷水丰草茂、人畜两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敖包祭祀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在当代语境下,虽然敖包祭祀仪式的传统在蒙古族建构敖包形制和祭祀仪式过程中发生着变迁,但其事物的本质属性与时空环境一同呈现的整体状态还依然存在。它表现了草原人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的集体记忆。当前文化与环境的共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敖包祭祀文化所体现的尊重生态文化的精神成为我们现今人类所要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源泉。

经历历史的诸多变迁,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敖包在形状上依旧,但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的祭祀成份在弱化,由敖包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娱乐气息却日益浓厚。

三、敖包祭祀的文化意义

敖包祭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神化和升华,成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如今,蒙古族敖包祭祀依然保留着那些神秘的色彩和文化特征,并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神奇的原生态祭祀文化色彩。它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即涵盖着蒙古族精神、信仰、道德、理念、生存哲理以及风俗习惯、竞技比赛、群众娱乐文化、生产生活技巧等广泛而深层的内容,是多种文化交汇相融的集中表现。

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家喻户晓,影响广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风俗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礼仪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敖包祭祀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蒙古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敖包文化,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敖包祭祀的文化空间保护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抢救民俗文化空间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务之急”他呼吁:在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和审批中,要把关注和保护的重点向民俗文化遗产的项目转移或倾斜,特别是应把与百姓生活与心理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的遗产保护列为重中之重。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保护敖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放到保护文化空间上,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其文化空间进行保护。

第一,文化空间保护的根本,是对能够保持当地文化特征的群体的保护。大力提高农牧民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实现传承人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转换,即由农牧民转换为民俗文化工作者、民俗表演者等。这种转换,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培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他们在享受习俗传承带给他们的种种好处的同时,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加乐于保持传统习俗,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二,保护过程中必须找到其合适的载体(人、场域、行为、仪式),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为敖包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有必要借鉴“文化空间”的组织管理方式,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方式社会化。

第四,利用敖包等“文化空间”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和有关的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引导。这种管理和引导是科学、有序的管理,它可由地方官员分片划区,依靠群众文化部门的指导与辅导,依靠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层层负责,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体现出新时代的文化特色。

五、结语

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礼仪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敖包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蒙古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笔者认为,保护敖包应从遗产本身的文化空间入手,不仅保护遗产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注 释]

①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卷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8~59页。

②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131页。

③呼和宝音:《蒙古风俗追溯》,内蒙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220页。

④马大正、承崇德:《卫拉特蒙古史冈》,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690页。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5

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内蒙本土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调查收集,内容涉及民族氏族的起源传说、图腾崇拜、服饰、建筑、语言、民俗活动、民间艺人的生活及创作现状等等,并对收集到的民间美术实物和资料进行整理,有的制作成CAI教学课件,为民间美术进入课堂做好准备。我们为学生布置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提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整理,具体内容列举如下:《蒙古族服装装饰图案的研究》、《内蒙古的岩画艺术》、《呼市地区的昭庙壁画》、《蒙古包的装饰纹样》、《阿拉善盟的胡杨树》、《锡林郭勒盟草原风情》等。

另外可以在校外开辟民间美术实习考察基地,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教师可带领学生考察博大精深的民间美术,拓宽学生视野。民间美术是传承性教学,如果没有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掌握和对民俗风情的了解,不但无法学到精髓,而且无法很好地传承。

二、结合民俗节日,让学生感受生活

民间美术大都与特定的民俗节日、风俗礼仪和有关,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活动,如自治区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草原那达慕大会、草原旅游节等等,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了解那些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渊源,感受环境、体验生活,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美术创作灵感。我们在积累教学素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民间美术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地考察,使之能够作为传承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将民间图案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

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尽量将蒙古族民间图案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蒙古族图案装饰自己身边的大量物品,例如教室的门窗和黑板的边角可用蒙古族图案中的角隅纹样进行装饰;课桌的边框可以尝试用犄纹、云纹和回纹等二方连续图案进行装饰;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蒙古族民间图案制作自己喜欢的饰品,如胸花、钥匙链、小头饰等;学生日常用的文具、书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民间图案进行装饰;学生们还可以运用民间图案的理念进行标志设计练习,如设计校徽、校旗、班徽、校服标志、旅游团队标志、校运会标志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具有民族特点的风格设计和美化自己的教室和校园和生活环境,例如班级的墙面装饰、学习园地设计、学生宿舍美化、校园橱窗设计等;在美术课上我们还尝试组织学生独立策划并布置一些庆祝仪式、运动会等场地,在设计制作各类用具、布景、宣传海报时添加赋有蒙古族民间特色的图案造型进行装饰;这样他们可以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并运用蒙古族民间图案艺术。记得在全市的学生运动会上,我们的学生利用具有蒙古族民间风格的图案设计制作了校运会标牌,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各个学校代表都举着凝聚学校精神风貌的标牌入场,而大多数学校的标牌设计都以和体育相关的奥运五环、体育项目、跑道等作为设计要素,而我校的标牌设计要素则突出了民族的特点,独具特色,标牌的中间以两个蒙古族摔跤手剪影作为主体图案,标牌的四个角和边缘部分则用角隅纹样和二方连续的云纹和回纹加以衬托,总之,我们的整个设计思路既蕴涵了体育精神又突出了地区民族特点,学生们举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标牌入场,心中洋溢着喜悦和自豪,风格独特的标牌设计吸引了运动会观众的关注。

四、建筑欣赏课中展示蒙古包和寺庙建筑的艺术特色

内蒙古大草原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令人神往,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大草原的山山水水,他们不仅用优美的歌声赞美草原美景和幸福的生活,还用丰富多彩的图案来装点自己的居住生活环境。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建筑艺术,我们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内蒙古风光和蒙古包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家乡水草丰美的名山大川,了解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建筑艺术,我们还先后制作了一系列展现蒙古包特色的教学课件:《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格根塔拉的蒙古包》、《天堂草原――西乌珠穆沁》等等,伴随着优美的草原歌曲,学生们一次又一次领略家乡内蒙古美丽的景色,感受家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风土人情,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

蒙古包像珍珠般撒满碧绿的草原,与草原上白色的羊群,天上白色的云朵,食物中白色的奶食融为一体。蒙古包的“哈那”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交叉图案,蒙古包顶部的盖毡上面常常用色彩鲜艳的民间传统云纹和各种变体盘肠图案进行装饰,装饰效果醒目大方,蒙古包的围毡上部也经常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特别是回纹图案的连续用的较多。蒙古包门的木格也大都是用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各种精美的纹样,比较讲究的蒙古包还挂着手工刺绣的毡制门帘,这种门帘既朴素又大方,门帘中间和四角绣着团形和角隅纹样,与顶部的云纹装饰相呼应形成十分美丽独特的毡帐艺术,较大的蒙古包中还有柱子,柱子上一般都绘有精致的盘龙图案。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6

一、动画制作中的人物设计

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人物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动画人物不仅承载了巨大的历史文化信息,还置身于庞大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是人物的外貌、生活生产工具还是装饰等,都与当时的民俗有紧密的联系。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该地域的气候和环境让这个游牧民族形成了游牧狩猎的习俗,同时也形成了勇敢无畏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在设计蒙古族历史人物角色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利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等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动画人物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视觉符号,还要设计与其形象相符合的身份和性格。如,我国经典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对当时的小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该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动画人物主创人员曾冒着严寒深入蒙古大草原,通过深入了解蒙古族人和真实体验蒙古族人的生活,对当时小姐妹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设计出这部蒙古族生活题材动画片,塑造出的人物自然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动画制作中的场景设计

没有场景环境就没有人物,这是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反复强调的,由此可见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动画的场景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与效果,物质包括结构、景观、建筑、道具、装饰等,效果包括色彩、光照、气氛营造等。优秀的场景设计不仅要具备极好的艺术渲染力,还要能对突出角色形象有所帮助,即能完整地体现出角色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蒙古族题材动画制作对场景设计有特殊的要求,要以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特点、自然景观和地域特色为出发点,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特征。蒙古族的景观包含自然风光和蒙古族独特的人文景观,两者相结合才能诠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首先,蒙古族题材动画片的场景选择要结合蒙古族生活的地域特点。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包含多树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总的来讲是以平原为主,其特点是视野辽阔、一望无际。其中,蒙古草原东部蓝天白云和河水弯弯是其最大的特点,西部为腹地,以荒漠戈壁为主,人烟稀少,拥有蒙古特有的大漠风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场景设计就具有典型的草原西部特征,偏干旱,整体的色调偏向灰黄,具有“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这样的环境为暴风雪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整个情境衔接得也很自然。而国产动画片《勇士》的场景则是典型的草原东部景色,蓝天白云、朵朵白花,无高大的树木,内蒙古草原的山丘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们体验草原的风光,感受蒙古族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蒙古草原的生活环境。上述两部动画片中景物的设置除了表现出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让人们感受蒙古族独特的风光,还对人物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两位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不屈地奋斗,表现出她们小英雄的气概。在蒙古族题材动画的场景设计中,设计者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场景要能表现出民族风俗。蒙古族题材的动画片一般是围绕蒙古族的历史人物传说展开的,涉及历史人物的生活和习俗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与其他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蒙古族题材动画场景设计一定要遵循客观的存在,设计蒙古族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时一定要立足实际。第二,场景设计要能烘托角色的情绪。角色的渲染除了动作和表情的设计外,还需要将角色置于合适的场景中,让场景的烘托功能能增强角色情绪的感染力。好的场景能让角色形象更加饱满,因为角色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表现出某种情绪。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扮演适时变化的环境气氛可以充分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不同的场景对不同情绪的烘托有着极大的帮助。如,灰暗的色调能烘托角色痛苦、感到压抑的心理;荒凉的场景能烘托角色孤独寂寞的心理;鲜明的色彩能表达热情奔放的氛围;一些放射性的抽象场景则能表现出角色彷徨、紧张的心理。

三、总结

总而言之,民族题材动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否让观众接受。在民族题材动画制作中,无论是人物设计还是动画场景设计,都要立足于民族本土,这样才能制作出能充分打动观众,并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动画。

作者:孙玉宝 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7

关键词:内蒙古;驼球;民族起源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内蒙古传统的驼球运动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其中各族人民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古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将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特点融入到了驼球运动中,逐渐影响着内蒙古驼球运动。

一、内蒙古驼球运动的起源

内蒙古西部地区风沙较大,紧邻沙漠,因此骆驼是内蒙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用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骆驼开始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从而也就产生了内蒙古特色体育运动――赛驼,骆驼也开始逐渐走入到竞技性的民族运动中来。随着那达慕大会等大型的群体活动的举办,借鉴于马球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了驼球运动。内蒙古驼球运动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传承了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将骆驼这一动物从传统的劳作动物转化成了具有多种身份和功能的民族动物。驼球运动与马球运动相似,比赛主要分为两场,有两支球队进行规定时间内的驼球竞技为主,一般来说比赛队员为六人,时间为20分钟。现阶段内蒙古驼球运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仅在各大民族活动中,例如那达慕大会等中出现,还组成了专业的驼球运动队远赴蒙古国进行驼球比赛。内蒙古的乌拉特后旗被称为了“中国驼球之乡”,承载着我国内蒙古驼球运动的发展。

二、内蒙古驼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性发展较为突出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每一个民族之间的发展中都会形成独特的人文观念以及文化和体育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辽阔,民族众多因此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具有很多,驼球运动作为一个起源于内蒙古西北部,发展与内蒙古中部,最终受到内蒙古地区的全面推广的民族运动,其自身就具有着一定的区域性。因此,在内蒙古驼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驼球运动的区域性特性。

(二)多样性和民俗性并存

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地域辽阔,区域面积跨度大,数民族聚居地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范围,他们所延伸出来的任何事物都不尽相同,当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呈现出多样性。从自然的角度上来看,单独的人是非常脆弱的,但是人类又是特别聪明的,从最早期的集体意识的产生,人类就学会了借助于群体的力量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源与精神资源。因此驼球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发展中也无疑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内蒙古自治区内总共生活着49中不同的少数民族,可以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借鉴,并有效地融入到驼球中来,从而促使驼球运动的赛事制度和竞争等方面更加的内容丰富。除此之外,在进行驼球运动的发展中,我们不但要培养驼球运动员的努力竞争,还需要将团队、民族的荣誉放在前面,从而凸显出内蒙古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驼球运动的产生,具有着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性特征,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内部习俗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民俗性与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之余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驼球运动中加入一定的民俗性内容,有利于延伸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其中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定期举办的少数民族的各种大型的活动和节日中驼球运动的发展等。

(三)民族性和时代性并举

内蒙古驼球运动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少数民族运动,而是属于更加广泛发群体,因此驼球运动必须要经历从少数个体逐渐发展到多个群体这一过程,才能真正突破内蒙古这一地区限制,从而传承下去。我国内蒙古的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基本多数为平原地形,因此适合于驼球运动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驼球运动的主要聚集地。但是要想让驼球运动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是走向世界,就需要实现驼球运动的时代性发展。传统的驼球运动仅仅是作为基础的一种娱乐性项目,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进行比赛,因此为了实现驼球运动的时代性,我们可以定期举办驼球运动的相关赛事,并进行新闻媒体的传播与宣传,逐渐地让驼球这项内蒙古民族体育运动走向大众的视野前。只有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凸显出自身的民族性,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一直流传下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内蒙古驼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一直举行的赛骆驼比赛,也是我国内蒙古地区所特有的一项运动,这项运动主要借鉴于马球运动,又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特色,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体育项目。从其发展的角度来看,驼球运动具有着一定的民族色彩,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所以我们需要在突出其地域性特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多样化与民俗性的激发,最后要与时俱进展现出驼球运动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才能使内蒙古驼球运动在未来的发展中自成一派,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薄惠敏.大力发展内蒙占白治区体育经济的对策初探[J].内蒙一占科技与经济.2010(1).

[2]熊胜尧.从奥运发展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未来趋势[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3]崔乐泉.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7(4):14-15.

[4]钟海平,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与西部民族地区文明进程互动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3,4.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8

关键词: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幼儿教育;现状问题;建议

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悠久文化中的一大重要部分,要想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大途径,学校教育起着主渠道作用。

我国建设国家的一大口号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美好家园,这也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心愿和奋斗的目标。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急速的加剧,这都要求文化要有多样性,所以,多民族国家应该传承并发展各民族的文化。然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的部分文化开始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如何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便显得非常重要。

一、幼儿教育中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现状问题

1.课程单一化

在民族文化课程中,幼儿接触的形式仅仅就是通过书本的教授和老师的介绍。偶尔会通过一些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艺活动、节目表演来开展宣传蒙古族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仅仅只靠这些单一的课程形式不能够充分地让幼儿领会到蒙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些课程中缺乏实物的接触,幼儿难以感知,只是机械地死记,无法真正理解,从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教育形式化

教育者自身对传统的蒙古族文化理解不够深刻,对于课程的开展只是为了应付校方对老师的硬性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教育者缺乏自身的民族文化修养,课程的教授不够深刻,活动的形式单一和僵化。长期下来,形成教育者教授的形式化,严重阻碍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传承。

3.力度薄弱化

在很多蒙古族的学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设置有民俗课程,但是民俗课基本上被主课所占用。因为很多老师认为民俗课程对幼儿来说作用不大,大量时间用在上面“不值得”,因此这些民俗课程常常被主要的课程所占用。

二、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如何更有效地渗透幼儿教学

1.彰显民族特色

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至今也是蒙古族引以为豪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积累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策略,并形成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蒙古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同化而开始改变和不被重视。面对严峻的情况,教育者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幼儿教育开始,开设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各种表演、游戏、实地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各处都能体现民族特色,例如他们的衣食住行,随处可见的装饰艺术、雕刻艺术、刺绣、建筑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彰显传承蒙古族独特文化为主旨,彰显本土文化。

2.文化多元共生

当今的蒙古族地区在长期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情况之下,已经形成了多样性文化的局面。但是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本民族文化的消逝和同化。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幼儿教学中必须以蒙古族本民族文化为主要传承的内容,与此同时兼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既不能要求民族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也不能只要求民族文化而忽略主流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做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蒙古族幼儿的教育当然要符合蒙古族幼儿自身的发展,这与蒙古族幼儿自身环境和主观条件息息相关

幼儿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喜欢用形象的思维看待身边的事物。然而在幼儿文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以成人的文化方式和角度去约束幼儿的各种行为和思考,这严重影响幼儿对传统的蒙古文化的正确认识,容易对民族文化失去应有的兴趣。

4.塑造幼儿民族性格

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对一个民族在形成、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理解和自觉意识。草原是蒙古人生命的摇篮, 蒙古人对草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较为动荡的社会现实,使蒙古人养成了真诚忠义、顽强的性格。为了使这样坚强的心志继续在蒙古人们中延续,教育者在幼儿教育时,应当培养其勇敢无畏的顽强性格以及真诚、忠义的个性。同时还要增强幼儿的民族凝聚力。通过对蒙古民族文化的传达,让幼儿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领会到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总之,蒙古族幼儿在教育中,对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大重要课题,需要教育者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同时需要教育者在生活中也向幼儿进行定量的蒙古文化的教育,达到真正从幼儿时期开始渗透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9

校本课程开发,非常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地将地域文化纳入其中,以此推动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激发其学习的浓烈兴趣与强烈的热爱家乡之情。

敖包文化与蒙古民族的关系,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特殊现象。一个民族长期追寻一个文化理念,乃至整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追寻一个文化理念的历史,这,就是蒙古民族与敖包文化关系的真实写照。蒙古民族创造了敖包文化,而敖包文化又陪伴了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堪称是世界民族文化史上一道非常柔情的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团结自信心和自豪感。

1.激情导入

1.1 揭示课题--我们身边的敖包播放:《敖包相会》歌曲,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名字吗?

学生答:《敖包相会》,同学们回答对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敖包相关内容,同学知道什么是敖包吗?

教师总结补充:敖包也叫"鄂博",是蒙古族语音译,即"石头堆"的意思。它由人工堆积而成,数目、大小、高低不等,中间竖有苏立德,有的还插有树枝,挂上各色哈达。这就是敖包。1.2 我们的家乡有一个美丽动听名字――"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以蒙古族居多,同学们看老师身上所穿的就是蒙古族的服装,你们了解蒙古族的风俗吗?敖包是蒙古族人民吉祥物(神圣的地方)。

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师生各抒己见,我们对敖包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讲授新课

2.1 同学们你们在博尔塔拉哪些地方看到过敖包,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往赛马场去的路上有《博尔塔拉敖包》、还有《温泉敖包》、《阿尔夏提敖包》等,都是由石头堆成,圆形的。

教师播:图片欣赏

2.2 同学们知道蒙古族是如何祭祀敖包的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祭祀敖包的影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播放影片:祭祀敖包相关内容

提问:祭祀敖包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祭祀中,要为敖包磊石添木同时从左向右围着敖包绕三圈,还用羊肉、奶制品供奉神灵,烧香浇酒、奉献哈达。 同学知道祭祀敖包结束后还有进行哪些娱乐活动吗?

教师播放:下面我们欣赏一段敖包娱乐活动的影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生回答: 祭祀敖包后的娱乐活动:赛马、摔跤、射箭、江格尔弹唱、叼羊、追姑娘等。 同学们知道祭祀敖包活动在哪个月份进行?

2.3 学生回答:每年的农历五、六、七月份、绿草遍野,燕子北归,本地蒙古族开始祭祀敖包。

该阶段使学生观看敖包庆典的实录及欣赏家乡敖包的图片让学生对敖包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及祭祀敖包的季节时间等。

2.4 那同学们知道敖包有什么作用吗?

回答:(1)最早是提供人们识别方向和道路的标志。后来牧民也用它来装点家园,表达对养育自己的山川大地的纯朴感情。(2)现在成为了蒙古族人民供奉祭祀和各族人民进行重大娱乐活动的地方。每当尊贵的客人到来,都要到敖包处迎接、行酒、祝礼以表示尊敬。当客人返回时,在路过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下车,前去祭祀、行酒、祝礼,求神保佑路途平安。

该阶段给学生渗透敖包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尤其不是某一宗教的文化,它是民族文化,或者叫民族民俗文化。自古以来蒙古民族信仰长生天,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蒙古民俗哲理基本内容。

2.5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些最早的敖包和现在的敖包图片,请同学们留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哦。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个敖包造型很独特,它是纪念神州6号的纪念性敖包,还看到了江格尔敖包在新疆塔城和丰县…........

通过同学们的各抒己见我们对敖包及家乡民俗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谁来说说其他民族的习俗呢?

如:维吾尔族有麦西来普以用歌舞的形式来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汉族有端午节等。

学生: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

该阶段使学生欣赏从古至今的敖包图片让学生了解敖包的发展和它的不同形状、造型艺术及每个敖包的寓意不同。

再渗透了其他民族的民俗使学生去观察了解身边的民俗及事物,从而要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3.作实践:首先教师示范。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敖包?学生答:想!那么同学们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敖包,把材料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谈制作的构思。

好,现在开始制作吧!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蒙古人》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完成作品。

该阶段使学生激发大胆想象创造设计敖包并制作出造型美观敖包。从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协调能力及技巧,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灵感。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0

关键词: 元末 社会风尚 变迁

社会风尚既受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也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的制约。而改朝换代往往也昭示着社会风尚的大变化,甚至是大转向。本文拟对元末社会风尚的变迁作一探讨,并祈指教。

五代以来直至元朝,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到组建复合王朝,再到多元文化并行的时期。元朝在采用金制、宋制、祖制乃至西域、吐蕃等多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在广大地域中多民族多元文化并行的强大国家,连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有三四种之多。宋元易代,江山易主,一个具有浓厚异域色彩的新朝统治着当时世界上最广袤的国家。由于元政府鼓励经商,对各种宗教、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因此有元近百年,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商人、军士、探险家、宗教人士穿梭往来于大元帝国辽阔的国土上,“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1]。此话虽未免有些夸张,但遍及全国的驿站的确使得各地交流之频繁与便利前所未有。富庶的内地吸引了蒙古、畏吾儿、回鹘、女真、苗、藏,乃至中亚地区的“色目”人纷至沓来,他们将驳杂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呈现在传统的农耕民族面前,传统的社会风尚无疑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然而由于各地区相对封闭性的存在,以及汉族政权偏安江南对汉族文人产生的道德凝聚力,南北地区的社会风尚变异情况并不一致。

与基本处于汉族封闭文化圈内的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一直处于与少数民族割据、混战和融合的状态之中,古老的中原文明也因经常得到外族文化风习的洗礼而具有新鲜、流动的特征。尤其是唐中期以后,中国北方地区“胡风”渐兴,尤以辽金时代为最,文化观念与行为模式与南方地区日趋相异。直至元代,随着被蒙古族及蒙古统治者用战争手段征服的西北少数民族的大量东迁,草原民族的文化风习更是席卷而来。

蒙古族是由部落奴隶制跨入封建社会,又由游牧政权发展成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他们与中原地区世代以农耕为生的汉民族相比,显然有着风格迥异的文化特质。“逐寒暑,随水草畜牧”是游牧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脆弱,使他们不得不时常靠战争抢掠来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料,因此蒙古族人民无论男女,从小皆练习骑射。不论是迁徙,还是征战,蒙古族妇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可以顶替由男子充当的一切角色。如成吉思汗曾明确规定:“倘若有强制劳动,其人应承担一份,而他本人又不在,那他的妻子要亲自去,代他履行义务。”[2]与汉族妇女被强制性地禁锢在家庭之内从事织布、缝纫、料理家务等社会辅劳动,处于经济附庸地位,由此而产生依赖性、软弱性、自卑感相比,蒙古族差不多一直是阳刚与阴强共同发展。

在游牧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男女两性都各司其职、不可或缺。而勇猛强悍的蒙古族男性,在观念中似乎也并不把妇女作为见识短、力量弱的群体来看待。尤与汉俗不同的是,蒙古族对女性贞节与否的观念是比较淡漠的,未受中原文化影响之前这个特征更加显著。如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曾被蔑儿乞人抢去为妻,称“福德夫人”。成吉思汗打败蔑儿乞人,才夺回孛儿贴。孛儿贴虽曾一度委身他人,甚至生子术赤,但丝毫未影响成吉思汗对她的宠爱。[3]此外,蒙古族还流行一种特殊的收继婚俗。收继婚也称接继婚或转房,是世界各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初期时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婚姻体制,即马可波罗所描述的“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妻子,只有生身母亲例外。他们不能和自己的姐妹结婚,但他们的兄弟死后,可以娶嫂嫂和弟媳为妻”[4]。蒙古族入据内地后,这种收继婚俗依然顽固地保存下来,收继婚事例不胜枚举。如元初丞相伯颜曾帮助中书平章阔阔之子收继阔阔侧妻高丽氏;元末蒙古人也先普化,其“长兄观之死,A长嫂而妻之。次兄丑驴死,又A次嫂而妻之” [5]。……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蒙古族两性风俗的浓厚草原气息。

据方孝孺《后正统论》所记:“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主其帝而虏之,或羞称其事。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6]可见,为了生存,“汉人”“南人”常常主动进行文化调适,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以适应异族统治下的社会生活。这样,中原及江南地区从饮食、服饰到婚姻、语言等风俗都发生了明显的变更。

饮食风俗方面,各民族之间也在交流的过程中调适自己的饮食习惯。蒙古族入主中原以前,饮食结构非常简单,以肉、奶为主,粮食只占很小比重。据曾出使过蒙古的南宋使臣赵珙记载:“鞑人地饶水草,宜羊马,其为生涯,止是饮马乳以塞饥渴。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出入止饮马乳,或宰羊为粮。……如出征于中国,食羊尽,则射兔鹿野豕为食,故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烟火。”[7]随着势力的扩张,蒙古人逐渐进入农耕地区定居,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粮食、蔬菜、果品所占比例增大。元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集中反映了蒙古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尚奇好异是人的天性,汉族人在与“异族”杂居相处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对他们的饮食风俗产生兴趣。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茶坊出售的各种茶汤中有一种“酥佥”,就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类似于今天藏族的日常饮料酥油茶。

服饰风俗方面,蒙古人冬季一般穿着羊皮、羊羔皮制成的“答忽”,即皮袄,以抵御北方草原的寒冷气候。定都大都后,他们把这一习俗带入北方地区,大都市民“多服羊皮御冬寒,只一重不复添加。比至来年三四月间,多平价卖讫,甫及冬冷时却又新买,不复问其美恶,多服之。皮裤亦如之,多是带毛者,然皆窄狭,仅束其腿胫耳”[8]。这种紧身轻便的服饰正是便于骑射的胡衣胡服的特征。“汉人”、“南人”为能得到升迁,纷纷效仿蒙古人的语言及服饰习惯,“士庶咸辫发,椎髻深檐胡帽,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名,为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9]。而江南地区经过元朝统治几十年后,“为士者亦皆雕几缋绣,习为容饰,以趋附于时,冀速获仕进,否则讪笑以为鄙怯”[10]。宋濂《汪先生墓铭》中记载了一段新安隐士汪炎昶逸事:“先生衣冠、动作、语言、礼度,犹宋人也。后生小子去宋远,无从征之,见先生,咸以为前代之遗贤。而先生亦曰‘吾古逸民也’。” 从元初到元末,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再着宋时服饰居然让世人如此诧异,难怪宋濂会生出感慨:“元有天下已久,宋之遗俗,变且尽矣。”[11]

婚姻风俗方面,如前所述,早期蒙古族对女性贞节与否的观念是比较淡漠的,这种观念对汉族地区也产生了冲击。元代文人处于儒家文化因外族入侵而衰落的历史时期,他们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从此一落千丈。伴随着这种黜落,历来被奉为神明的男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反映在元杂剧中,就是一系列落魄而懦弱的文人形象(不管是出于作者的主观还是客观创作动因)的产生。对于女性来说,草原文化的入侵却给长期处于传统文化压抑下的她们送来了一股新鲜空气。蒙古统治者在征服和统治汉族地区时,必然也同时将他们的两性关系模式展现在中原汉人面前。蒙古民族礼法制度的疏松、男女地位的相对平等、贞节观念的淡漠,给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中原汉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历来控制社会思想的儒学、理学的两性观念在异族统治下也失去了固有的威慑力量。在这种特殊的时代土壤中,汉族女性的地位因此而有所提高,也因此而产生了一些迥异于宋代传统的“异质”,如不以改嫁为耻,不再那么无条件地崇拜丈夫,甚至敢于在婚姻之外另有爱情追求等等,以往看似不可改易的两性关系模式逐渐松动。在一些元杂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女主人公表现出一种比男子更积极主动的精神,甚至有时还拥有婚姻决定权,如《秋胡戏妻》中的罗梅英,不顾父母的胁迫,坚决不改嫁张大户,发现在桑园调戏自己的竟然是阔别十年的丈夫秋胡后,悲愤交加,不肯认丈夫;《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在对裴少俊一见钟情后,当晚就约裴少俊在后花园私会,被嬷嬷发现,又当机立断和裴少俊私奔。包括《燕青博鱼》中的王腊梅,《酷寒亭》中的萧娥,《货郎旦》中的张玉娥……虽然被打上了“”烙印,但她们的由对现实婚姻不满而生的主动寻求出路,比之逆来顺受、终身被囚于无爱婚姻牢笼中而麻木不知的女性,多少总显示出了其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类女性形象带有元代女性特有的“野性”色彩――富有胆识、敢作敢为,少有封建伦理道德的羁绊。从这类女性群像中,我们可以发现草原文化撞击下元代女性强大而热烈的生命冲动。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江南地区。孔齐《至正直记》载:“浙西风俗太薄者,有妇女自理生计,直欲与夫相抗,谓之私。……今浙间妇女虽有夫在,亦如无夫,有子亦如无子,非理处事,习以成风。”“尝见浙西富家,多以母妻之党,中表子弟,使之入室混淆。”[12]

语言风俗方面,蒙古族本无文字,采用刻木记事的方法记载重要事务。据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行于鞑人本国者,则只用小木,长三四寸,刻之四角,且如差十马则刻十刻,大率则其数也。”[13]忽必烈称帝后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其字仅千余”,世称 “八思巴字”[14]。此后,元代官方文书通常用八思巴字和汉字两种文字同时书写。但是,由于元廷重要官员皆由蒙古色目人担任,雅洁精整的传统行文方式显然不能迎合他们的文化水准和语言习惯,由此,一种奇特的新文体“硬译公牍文体”应时而生。

由于蒙古人政治上的特殊地位,蒙语词汇也逐渐渗入汉族人的日常语言中,如“答剌孙”(酒)、“虎剌孩”(盗贼)、“胡同”(水井)等。方龄贵先生在其著作《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中总共归纳出见于时人口语的蒙古语114条,由此可见当时语言风俗的变更。

在两宋故土社会风尚发生诸多变化的同时,江南的社会风尚的演变又有其特殊性。

两宋时期,虽战乱频仍,但与异族征伐连绵不断的北方地区相比,江南地区受到的冲击显然要相对弱一些,而且由于朝廷对外族侵扰采取关门政策,使得两宋风尚依然能够沿着其既定轨道运行,传统的儒学礼教素养对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前朝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概括古代礼制演变过程时曾指出:“愈往后走,礼制便愈见浩繁,这是人文进化的必然趋势,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把它呼唤得起来,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把它叱咤得回去的。”[15]经过魏晋隋唐数百年间玄、道、佛等异端思想和“夷狄”旋风的冲击,汉代建立起的礼教大厦似乎摇摇欲坠,但是它的根基牢牢根植于传统社会中,是绝不会完全坍塌的。唐中期以后,这座大厦的修复已初见端倪,而宋代由于长期为异族侵扰所苦,不时有“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失地亡国之痛,对“夷狄”之风深怀痛恨与恐惧,自然更要加强中原固有的传统文化去抵御、抗拒它。以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起于此时,可以说是时之所需。以女性地位的升降为例,虽然理学在其产生之初并未立即产生多大的社会效应,但宋代妇女地位较前朝有所下降是毋庸置疑的,缠足风俗的推广和理学家对贞节观念的强化就是明显例证。此外,历史意义的分期与文学史、文化史的分期并非是同步而行的,如同从艺术风格来看,明前期散曲更宜划入元散曲之列一样,文化传统也不可能因改朝换代而立即转向。元廷“人分四等”政策虽然属于公认的民族歧视,但也未尝没有概括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文化上的差异。这其中,生活在北方的“汉人”与生活在南方的“南人”其文化传统就是自成体系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到了元代,南方的文化精神与两宋时期仍然是一脉相承的。仍以服饰风俗为例:元朝政府认为各地学正、学录、教谕等儒官“若与诸生同服,似失尊卑之序”,遂于大德十年(1306)明文规定儒官与吏着相同形制的公服,但对江南儒士却关照有加,尊重他们习惯穿着战国时期传承下来的“深衣”参加祭祀大典等活动的传统,特别规定“南北士服,各从其便,于礼为宜”[16],即反映了当时南北士人所著服饰各成体系的事实。

尽管如此,江南社会风尚的变迁也经历了一个动荡的过程,即从最初的被冲击导致的传统的异变,到传统与社会新风尚相交融,最终在元末形成基于汉族伦理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新质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元]王礼.麟原文集.前集卷六《义冢记》.

[2][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39.

[3][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5:86.

[4][意大利]马可波罗口述.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第一卷:63.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高丽氏守节》.卷二十八《醋钵儿》.中华书局,1997.

[6][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后正统论》.四部丛刊本.

[7][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本.见《王国维遗书》第八册.上海书店,1996.

[8][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07.

[9][明]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

[10][明]王t.王忠文集.卷二十四《时斋先生俞公墓表》.丛书集成初编本.

[11][明]宋濂.芝园续集卷第四.见《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526.

[12][元]孔齐.至正直记(卷二).“浙西风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9.

[13][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黑鞑事略.丛书集成初编本.

[14][清]永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四《蒙古字韵提要》.中华书局,2003:383.

[15]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76:83.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1

论文摘要:从择婚、议婚、嫁娶婚、新娘禁忌等方面论述了卫拉特蒙古在婚姻习俗的诸多禁忌现象。

卫拉特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元代称为斡亦刺惕,明代称为瓦刺,清代称为厄鲁特、额鲁特。我们通常所说的西蒙古也主要指卫拉特蒙古。历史上,卫拉特蒙古曾从事狩猎经济,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至13, 14世纪,才逐渐迁徙到阿尔泰山及整个北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也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也逐渐改成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但萨满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存在较大的影响。现今新疆的蒙古族,大部分都属卫拉特蒙古,他们主要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乌苏、精河等地,仍然从事畜牧经济,保持着喇嘛教的。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谈一谈卫拉特蒙古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婚姻禁忌与传统文化。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族形成后,其婚俗既有“蒙兀室韦”的承传,又有突厥的承传,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惯制。据《多桑蒙古史》载:“其人妻妾之数,任其娶取。能赡养若干人,即娶若干人……各妻各有其居帐,为子者应赡养其父之诸寡妇。除其生母外,常能娶其父之寡母为妻。兄弟亦应赡养寡居之嫂娣。”由母权制进入父权制以后,婚姻习俗已从偶婚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但是那些特权者和富有者仍然实行着一夫多妻制。对此,《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有过这样的记叙:“糙粗人实行多妻制”。

婚姻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一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部落都有其婚姻形式。婚姻就像使用火、语言和工具一样普遍。婚姻关系的缔结给卫拉特蒙古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我们充分理解婚姻这两个字的内涵,所以在婚姻的全部过程和礼仪方面就形成了不同的规矩,从择婚、订婚(说媒)、议婚、嫁娶婚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的禁忌现象。下面对卫拉特蒙古的婚姻习俗禁忌进行分析。

1.择偶禁忌

这里所谈的择偶禁忌,首先是指群属意义上的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干预和影响下,在选择婚姻配偶方面的禁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个以各种名分划分出来的人群集合体,都有可能在婚姻选择上实行与这一群体的名分有关的禁制。这方面的禁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婚制,一类是内婚制。这两种婚姻是原始社会的两种主要择偶形式。卫拉特蒙古古代婚姻仪式,有相当繁复的程序,一般有说媒、求婚、许婚、送聘礼、大婚礼等。男方以牲畜等为聘礼,女方陪嫁物有牲畜、财物和奴仆。贵族与富户的结婚仪式非常隆重,平民家庭婚姻仪式则比较简单。这里所说的择偶禁忌是择偶范围和择偶方式的禁忌事象。

(1)氏族内婚禁忌

氏族内婚是卫拉特蒙古族母系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婚姻规例。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男子只能娶外氏族之女为妻。如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蔑儿干的妻子,是豁里秃马惕部的阿兰豁阿;十世祖端察儿的妻子,是兀良哈的札儿赤兀惕部的阿当罕。成吉思汗的父亲被塔塔儿毒死也是由于氏族内婚禁忌的现象。由于蒙古草原辽阔,不同祖先的各族、部落相距较远,因此必须到远方的氏族去求婚。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各部的分化,血缘关系也错综复杂起来,从而逐步发展到同宗不婚的习俗。

(2)氏族外婚禁忌

卫拉特蒙古族同姓不婚。,氏族外婚时首先请喇嘛看生辰八字是否适合,卫拉特蒙古认为十二生肖里鼠、猴、龙为吉祥,牛、鸡、蛇为吉祥,虎、狗、马为吉祥,兔、猪、羊为吉祥,如果双方的生辰八字不符合以上条件者不能“合婚”。

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婚习俗,是最古老的氏族外婚制的扩大与延伸,也是氏族内部通婚禁忌发展的必然结果。卫拉特蒙古氏族外婚在贵族范围内的最大困难是蒙古贵族几乎都是一个氏族的脉系,不得不在10代以外的族内通婚。这正是蒙古贵族在同一氏族祖先的远支族人中寻求配偶的重要原因。为此,蒙古族与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通婚,便成为一种十分合理的氏族外婚制。

上述各民族都有“同姓氏不通婚”的传统禁忌。蒙古族同一个“敖布克坦”(姓氏)避忌结亲。就如那木吉勒老师所说的“卫拉特蒙古为了保持长时间的亲戚来往,七代不能举行任何形式的通婚及婚礼习俗。

2.议婚禁忌

卫拉特蒙古在13世纪时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古代富贵人家也有多妻的,其婚姻形态,在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斗争过程中,曾盛行过男子抢婚,后来聘婚代替了抢婚,但男子的抢婚余波尚未消失,元代以后,聘婚己经成为一种婚姻制度。按照卫拉特蒙古族民间传统,男女婚姻均由父母包办。女子一般在16-17岁,男子一般在18-19岁。一般由男方家物色好姑娘,请媒人提亲。如果女方父母有意,那么男方的父亲或长辈一人及媒约带着酒和哈达、糖果去正式提亲。经过数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后,双方家长开始准备订亲。如果女方家不同意,将礼品退回。女方家同意,即收下礼物。聘婚制的主要内容是“不议不婚”,议婚在卫拉特蒙古人的婚姻习俗里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相应地出现了很多议婚方面的禁忌。订亲的方式一般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或长辈提出订亲,女方则提出要订亲的礼物,其中包括哈达的数目。哈达往往是订亲的信物。男方把哈达、酒、羊等送到女家。女家将这些东西赠送给亲属亲戚,表示女儿己订亲。东蒙地区订亲时要喝开口酒,以示姑娘订亲。

(1)媒人禁忌

过去卫拉特蒙古族婚姻大致经过说亲(即说媒提亲)、会亲(订亲)、结婚三大程序。卫拉特蒙古族家庭以父系为主,同一血缘的男女不能结婚。旧时男女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大概到十六七岁即开始议婚。选定目标后,由男方选媒人前去女家“提亲”;媒人在婚姻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选择媒人非常谨慎,忌讳选择没有孩子的人当媒人,这样他们未来有可能没有孩子。未婚男女不能当媒人,因为结婚是人生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希望所有的事情圆满结束,忌讳独身男女当媒人,这样他们婚后会离散。由于卫拉特蒙古族整个婚姻过程离不开民间艺术—“伊如格勒”(祝词),所以媒人必须是这个地区德高望重、口才特别好的人,因为在婚姻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有他的功劳,一方面要夸赞男方的各方面条件,另一方面用美妙的语言把男方的条件说给女方听,女方家同意这门婚事,算是婚事定准。这里所有的功劳都是媒人在中间调节。所以媒人必须选好。

(2)纳彩禁忌

卫拉特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男方娶妻,要给女方送聘礼,即“多求则贵,少求则贱”。聘婚制就成了买卖婚制,以财物作为女子的身价。蒙古族的聘礼,主要是牛、马、羊等,以九为吉数。其次也有金、银、财物等。贫穷的牧民,无力提供聘礼以致不能娶妻。提亲后,男方携礼品到女家,献哈达、赠礼品,以示吉祥“纳彩”:双方交换礼物。卫拉特蒙古族厌恶黑色崇尚白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所以在为女方家送聘礼时,多半是送白色的哈达或白色的马和羊。

(3)定日禁忌

送完聘礼之后,择选吉日“会亲家”,所谓“会亲家”即男家准备儿桌酒席请直系亲属公布此婚事,同时女家也派直系亲属到男家喝酒。席间双方家族相互认亲,并由女家拿出红纸礼单,再由媒人转交男方,议定聘礼财物,酒肉数目,承认订婚。择吉日是卫拉特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但是祖鲁月(所谓的祖鲁月大概是阴历十月)不能举行任何形式的婚礼,祖鲁月对卫拉特蒙古人来讲是吉祥月,所以这个月忌讳往外送东西,哪怕小东西也不可,祖鲁月举行婚礼,是女方家从此以后走向衰落的标志。这是卫拉特蒙古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的婚姻定日禁忌。

3.嫁娶禁忌

蒙古族的婚礼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阶层,其规模的大小、繁简的程度和方式都有很多变化。婚礼仪式,牧区与农区,东部与西部也有许多区别,但都有接亲、迎亲、送亲仪式。

(1)接亲禁忌

接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伴郎必须能说会道,并且和新郎年龄生辰八字吉祥的人,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不能直接进女方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2)迎亲禁忌

选定吉日,新郎身着缎子长袍,腰束金黄色宽带,脚蹬长靴,左肩挎弓,腰间系有装五支箭的箭筒、烟荷包,打扮得英俊华贵,与迎亲的主婚人、亲友等人喝“上马酒”后骑马出发,并带有一匹骏马,作为新娘的乘骑。在农区还准备新轿车蒙红毡,以备新娘乘坐。迎亲的队伍在快到女方家时,要进行一次点燃簧火、祭天地的仪式。当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要经过一番唱歌对答,才被允许进门。男方遂向女方亲友等施礼、问安、献哈达。

卫拉特蒙古族的婚礼,男方选定结婚日期后,由媒人通知女家,男方请祝词人与新郎一起赴女家送聘礼,亦称“纳聘”,并举行迎亲仪式,依次进行“门前对辞”、“祭祀火祠”、“敬献聘礼”、“讨名问庚”、“索沙恩图”后,女方才出阁送亲。送亲的伴娘必须是和新娘的年龄生辰八字大概一样的人充当,这样会给新娘带来幸福。

求名问庚,卫拉特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送新娘时新娘头上必须盖刺绣毛巾,这种盖头巾必须回男方家以后的三天或见公婆之后才取下来。并且新娘到婆家之前前面必须拉帘。这种习俗到现在还很时兴,因为古代蒙古人实行的是抢婚制,这里所反映的文化含义是抢婚制的遗存,害怕别人抢走新娘。这方面蒙古国的学者说:“新娘子离开娘家时穿着要稀薄,头上盖头巾,并且伴娘必须生辰八字完好,马背上往后坐到婆家是很经常的事情,这样是因为害怕别人抢走的原因”。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新娘进新房子时不能踩地上,更不能踩蒙古包的门媚,新娘来之前地上铺地毯,意思是新娘干净地来到婆家,并且丝毫也不能带灰尘,蒙古族的门经过历代的完善、演变,其功能己经不仅仅是居住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朝着纹饰雕琢的方向发展,展示古今风俗,体现审美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蒙古族图案和蒙古族门,民族符号与文化载体的完美结合,体现一种精神功能,反映出一种理念和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踩在门媚上,尤其是结婚时新娘不能踩在门媚上,如果踩了就会遇到坏事并进监狱—这是卫拉特蒙古人的说法⑥。有关门媚禁忌蒙古各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认为门媚代表的是父亲,所以踩在门媚上等于踩在了父亲的脖子上,所以这是最大的禁忌,也是结婚时最主要的禁忌。

卫拉特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妈妈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婚礼那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女方送亲时父母、亲姐妹、未婚女子和寡妇不能送亲,这样会给婚姻带来不吉祥。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烧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传宗接代。娶亲到家后,新郎、新娘还要拿着马鞭,双方通过两堆旺火,以示爱情的忠贞不渝,又隐含着纯净、避邪和兴旺之意。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2

【关键词】图案;图案元素;共构;文化空间

一、多维共构的蒙古族图案元素

(一)图案元素的存在空间学术意义上的“图案”包含诸多方面,尤其在某一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这里所指的蒙古族图形泛指蒙古族当下审美文化中的图案符号,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变化使得其间存在的传统图案、现代图案体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态,而本论文主要在于探讨蒙古族图案的构建及艺术手法。如在那达慕、祭敖包、祭长生天、祭火、祭灶等习俗中图案的存在意义服务于多样实用性,而其自身的样式从美学、审美构建而言还是有自足独立性的。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是一个文化空间的组构,在存在状态上具有现实的物理空间场所,图案元素是这个场所的文化组构符号。蒙古族图案在个体及民众心理是民族精神、信仰文化的载体与传达纽带。同时在图案视觉感官中体现着美的原则与创作手段,这也是之所以我们称其为蒙古族图案的缘由,它蕴涵着多样的文化共性,更具本民族文化个性特色。

图案符号包含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的内在精神世界及特有的民族精神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蒙古包、饮食用具、家居等方方面面都有图案的存在样式,这些图案看似普通,实则意义丰满。既有基本的图案也有形制,这些视觉审美形态最终固化于民族的生活、祭祀、娱教等多种情态之中。

(二)图案元素的文化隐喻

蒙古族的美术特征既是一种形象化的外显,也是一种民族信仰观的体现,物质性与精神观是其存在的双重性质。图像学研究的倡导者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种宗教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图形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形式,而符号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形式。苏珊·朗格提出:“某种绘画的空间是一种符号性的空间,它诉诸于视觉的组织结构,是活生生的情感表现符号。”①图案也是这样,非简单的视觉感触可以完全把握的。

就文化语义而言,图案的存在空间在少数民族那里往往是依附于实用或其他功能,起到装饰与增强氛围的作用,尤其处于某一空间中时。例如,在成吉思汗陵祭祀空间中,图形符号其产生的心理感受隐射与祭祀空间的神秘和氛围是其首要的作用力方向。在蒙古族信仰观的语境中图形以其独特的形式而体现于文字、绘画、建筑、雕刻、装饰、服饰等多个方面。图案融入信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生活、个体生命的认知与思考以及对个体内在生命对“美”的探求与向往,最终实现着自身的生命终极价值。

图案的形成基于早期人类为了实现个体或族群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沟通,北方少数民族普遍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在早期人类宗教信仰时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天、地、树、日、月等自然存在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万物有灵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进入氏族社会之后,氏族集团部族的形成与某种动物、植物的佑护存在直接关系,图腾崇拜便普遍存在,这与人类的繁衍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在随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某一民族的语言神话、文学、风俗习惯、绘画图案等文化样式中都有体现。在举行诸类民族的祭祀活动时,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空间,总是依赖意向中的神灵图形来实现祭祀祈愿的生存目的。所以,北方草原岩画、青铜纹饰、祭祀图案、纹饰缝绣等,都蕴含着人们对原始宗教精神信仰的一种物化寄托。这些图案的经常使用以及内容和形态的不断丰富,使图案的民族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逐渐饱满、充实了起来。

(三)图案元素的审美特性

审美是伴随着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发生和发展逐步产生的,在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与物质需要的满足,审美的意识发生了,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求美冲动作为人类本质内核的基因存在,必然会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在艺术的丰富感官展现中印证了自身的内在本质需求。美不仅仅是一种朴素或华丽的外表,更是人类本质内核力量的萌发,是人类审美认知的印证。

个体民族本身的审美思维与认知往往是伴随着本民族的自然认知观与信仰观而逐步生发的。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表现形态往往与民族的民俗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许多美术活动依附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美国的简·布洛克曾说过:“试图去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进而尽量多地去了解当地社会艺术方面和社会学方面实际的习俗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了。”②人类早期的视觉形态符号的创造与表现本身即是一种巫术与信仰活动。审美思维与认知是伴随着人类意识形态认知的发展与物质文化的充实而逐渐剥离的。图案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载体,在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形态中蕴涵着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特有的美的形态。

二、图案元素的象征特性

(一)象征的本质

美国著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符号美学研究中提到:语言并不是人类惟一的表达工具,语言不能完成情感的表达。于是,人们力求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其他感情表达、信息传递的途径,这样,天生具有“表情”属性的色彩就被派上了用场,这种“有着象征内涵的事物”,就成为“表现的手段或依据”。

象征、隐喻,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或表象来暗喻传达某种思想、情感、意味和企图。象征的特点是基于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某种联觉,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或含义得到含蓄而具有形象的表达。对于某一民族而言,其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民族文化心理等意识形态具有抽象的存在情态,为了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外化而得以表现,一般来说借助于象征、隐喻是基本的方式。因为人类意识形态抽象的概念难以用语言全面、完整的表达,而色彩、图形符号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创造及民族内在基质阐释中的积淀物,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指意功能和象征功能。图案作为一种视觉形态的存在已经超出了个体的外在,由视觉而获得了某种特点的意义,视觉形态被赋予了符号的深层功能与含义的延伸。

(二)象征的类型

1.图案造型的象征

造型的象征性是指传统图案中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等传达的某种具有民族特性的祈福、愿望等精神功利性文化特征。这种象征性特征是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的。

造型的象征性一般来讲主要体现在动、植物图腾信仰中,如马、鹿、鹰等,还有各类型植物都传达出民族的寄予愿望与交感巫术文化特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是人类早期宗教信仰意识产生的根本。天地崇拜、自然崇拜是早期人类主体信仰形态。在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史中是具有普遍的存在与意义。这也是孕育视觉审美形态创造的重要文化母体,蒙古族图形符号的深层文化含义与视觉审美正是基于民族文化意识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蒙古族图案造型风格独具民族特色,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极具程式化特征。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意味与审美倾向是造就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精美图案的文化根本。

2.图案色彩的象征

对于色彩的认知,在人类的繁衍与发展中存在文化的普范性与共性,在区域文化及民族文化中又存在诸多的个性认知。个体民族对于色彩的偏爱与认知自始皆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是在本民族的本能色彩审美识别与信仰心理的文化共构中逐步形成的认知,进而赋予了色彩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寓意,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写道:“不同的民族对于色彩的不同理解乃至形成民族色彩学的个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审美意识。”③五行五色的认知对于蒙古族的色彩崇尚与喜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传统习俗。不论哪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对色彩的偏爱及寓意,色彩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提出:“随着人类日益进步,他们对不同的存在和事物的体验范围才变得更为广阔了。然而最高级阶段,他们才能把握这些事物的存在意义和内部共鸣,对于色彩的体验依然。”④蒙古族对于色彩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生存意识,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地理环境和民俗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本民族在自身思维意识的认知发展中渐进引申的。

不同民族偏爱的色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域审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建筑、装饰、服饰、绘画、日常生活等。在蒙古族地区对于色彩的认知与文化内涵即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和宗教背景等多重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三、图案元素的艺术特征

(一)形式特征

蒙古族图形在艺术审美的表现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在艺术表现手法及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必然也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同时在外显形态上体现着蒙古族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意象。

1.秩序的构成

秩序性的构成是艺术审美中重要的规律体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诸多美学家提出对称、秩序、平衡的审美建构规律性问题。基于视觉愉悦性的感受,秩序构成的图案形制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皆有体现。这种基于理性与感性共构的艺术变现形态是人类审美创造的意象结晶,其艺术审美历史悠久,蕴涵深刻。在蒙古族日常居室、服饰、家居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图案的秩序构成审美形态。图中的连续性图案构成在实物形制表现中起到分割与形态特征展现的作用,在整体性、实用性与审美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秩序构成使图案自身的审美特质也在整体空间中展露无遗。

从横向角度分析,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与众多民族在文化艺术中虽然长期交流融合,但基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的经济生产特性,蒙古族对于自身的文化艺术积淀不但较为完整地进行了保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使蒙古族图案、形制、审美趣味丰富了,形式和内涵更加多样化了。且在民族历史的自我审美发展中更加磨砺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视觉审美形态。蒙古族图案几乎融入民族生活、祭祀、建筑、民族服饰、马鞍具、金属工艺、生活用具等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性实物的简单装饰,在民族心理基质中已经赋予了图案积极的文化意蕴和深层内涵。秩序性图案形制即是一种本民族审美的积淀形态,虽然这种样式的构成方式在历史中众多民族审美文化中比较常见,但其单元形态及在整体空间中的意象作用无疑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体现,在秩序的规格化中不失活泼,在整体氛围构成中不失局部特色。

2.装饰的视觉愉悦

装饰性是图案艺术特色展现的重要方式,视觉愉悦引申审美感悟与意象思考。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性几乎无处不在,这也是本民族图案形制的一大特点,与生活互渗。把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或意象中的素材经过提炼概括,使之具有一定的美的样式及有实用价值的图形形态。如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蒙古族地毯上的图案、家居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蒙古包上的图案等,蒙古族服饰上的装饰图案纹样几乎都是刺绣类纹样,这些刺绣类的图案纹样在制作前一般都要先把剪好的图案纹样粘在需要装饰的部位上,再用彩色线手工缝绣出来。早期蒙古族专业制作服饰的妇女在服饰纹样的制作上几乎是手工刺绣、手工缝制,一件蒙古袍的制作即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也是其艺术审美价值高的重要原因。在蒙古族家具中,民族图案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性体现,除了图案的形态,图案的色彩搭配也极具匠心。

蒙古族图案特有的粗犷、厚重、豪迈的大气势与纤细秀美相辉映,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纹饰有日月星辰纹、图门贺(十字)的多种变体纹、龙凤纹等。来源于佛教文化影响的盘肠纹等,经过文化的熔炉出现许多变体形式。除此而外,还有火纹、蛇纹、蛙纹、鱼纹、哈那(菱形格)、哈木尔(云文)等纹样都是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蒙古族常用的图案纹样。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体现上展现着蒙古族独特的审美意象及民族精神。

(二)材质运用

在蒙古族民间的宗教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节日赛会等民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感受到由民间匠师、牧民这些“准艺术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品。这些民间艺术既是个体艺术思维的注入,体现了个体创作的审美理想及审美取向,也是大众所共同接受与认可的民俗及审美文化外在形态的体现。以特有的材质表现蒙古族图案的样式,二者的结合产生了更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马鞍皮具、金属器皿、雕刻毡帖、服饰地毯等,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剪纸、刺绣、图案装饰、壁画等)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牧民们用自己的生活材料制毡,熟皮,做皮囊。用毡和皮毛制作各种绣毡、耳套、鞋帽、鞍具等。他们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原材料制成了花色繁多的实用美术品,有的可谓是俯首可拾。据《多桑蒙古史》记载蒙古族人:“其家畜以骆驼、牛、羊、山羊为主,尤多马。其家畜供给其一切需要,用其毛、鬃制毡与绳,用其筋做线与弓弦,用其骨作箭镞。其干粪,则为沙漠地方所用之燃料。以牛之革制囊,以一种羊角作盛饮料之器。”

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始终包含着对原始材料的创造性地利用,较为鲜明地体现出材料自身的肌理、脉络、纹饰、硬度、光泽等原始的自然形态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牧民们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或祭祀活动中的一些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图案造型在实用基础上或夸张或简洁,色彩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体现了蒙古族的传统的尚色观念及宗教信仰。

结语

蒙古族图案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创造与多样文化继承与融合而共构的视觉艺术审美形态,是群体性的审美共感的创造,是民族内在精神实质、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本有特质的物化载体。蒙古族图形符号存在于蒙古族生活、祭祀、娱教等多重文化空间之中,以视觉审美的外显形式蕴涵了民族内在的心理基质,传达着祈福、传达着信仰、传达着某种精神。它是朴实的、直观的,也是神秘的、厚重的。

这种历史积淀并物化于外的民族审美形态,在物质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正饱受现代文明的压制与蚕食,远离了真正游牧民族生存空间的所谓民族文化艺术正在以苍白无力的说辞与浮躁的感官视觉敷衍着大众。守住民族文化生成和赖以繁衍的民族精神基质,使民族文化在碰撞、排拒、吸纳、融合中坚守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系与审美模式,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生生不息的根本。

注释:

①《艺术问题》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第一版,第33 页

②《原始艺术哲学》.简.布洛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 第一版,第188 页

③《蒙古族美术史》.鄂.苏日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5 第一版,第5 页

④《论艺术精神》.康定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 第一版,第32 页

基金项目:内蒙古2013 年社科类基地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3J151

2013 年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