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感情心理辅导

感情心理辅导

时间:2023-09-18 17:35:10

感情心理辅导

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途径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与大学生的发展教育密切相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动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着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大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学习、生活和成长,更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前景。现阶段,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不是特别注重,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增加,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这导致辅导员工作、生活开始失衡,出现个人消极情绪滋生和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从自身工作中产生的稳定、乐观、持续性的情感体验。对在宁高校92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显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总体不高。调查问卷从工作压力、工作强度、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四个维度进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压力巨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发展前景不乐观、经济压力大[1],这让许多辅导员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主动性降低,部分辅导员还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工作的状态。久而久之,高校辅导员会对自身的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到忧虑,这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较传统心理学研究不同,它不仅关注人类心理疾病和弱点,更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是:研究积极的情绪、积极的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它的宗旨是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其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产生的问题,并且激发人类在遇到困境时,也能做出积极的心理调整,从而愉悦地将此事发展下去。积极心理学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增加辅导员从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为学校的管理者从创建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培养出发,以此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职业幸福感是指工作的个体通过自身的工作性质,从中获得满足感、安全感、愉悦感和价值感的综合情感体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即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得到的愉悦感、舒适感、满足感及自我的价值体现感,是一种综合的、满意的体验。各种体验的积极情感越多,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就越高。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一)辅导员的个人消极情绪

首先,现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如高校辅导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辅导员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正常的工作时间通常都超过10小时,若学生出现突发紧急情况,辅导员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妥善解决事情;辅导员要定期对学生的宿舍内务进行管理、抽查,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并详细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可见,辅导员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3]对此,许多辅导员容易产生消极的个人情绪,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主观感受。其次,95后大学生他们个人主义较强,自我意识突出,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不是特别理解,这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再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空间不大,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社会对此职业的认知度较低等,这些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消极情绪。

(二)缺少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优势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无论参加什么性质的工作,都应该具备对此工作的热忱和创新性,它是个人从事此工作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此优势会直接影响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者,辅导员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指导,并辅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但现在高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这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下降,辅导员在就业之初对工作的热忱和创新精神逐渐减退。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4]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三)高校没有完整统一的辅导员管理组织体系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积极的组织系统,这一理论可以保障辅导员的个人优良品德和优势得到尽情发挥。目前,各大高校的辅导员每天要不停地围绕学生展开各种工作,随时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几乎没有。但就此忙碌的工作,学校却没有相关明确的评价体系对辅导员过重的工作量给予肯定,辅导员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学校并没有完整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这不但造成辅导员工作的盲目,工作成果得不到肯定,发展空间狭窄,而且还导致辅导员幸福感急剧下滑。

(四)其他多种因素

在角色转换方面,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在工作过程中不管学生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加上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期待,辅导员要在不同的角色中来回互换,这使辅导员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产生心理困扰。在生活保障方面,由于各高校的辅导员待遇普遍不高,且多数没有编制,福利待遇较其他教师也偏低,有的高校辅导员连保险、住房等补助都没有,日常生活没有明确的保障,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辅导员会产生消极的不平衡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完全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个体更轻松地适应社会环境,即使出现困难也能应付自如。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的开展及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应正确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鼓励和支持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和满意度。同时,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更积极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可以开办积极心理学健康讲座,开展积极心理学交流活动,或是通过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对比,让辅导员获得更多的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可以为校内辅导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可以在此平台上畅所欲言,彼此分享心得体会,取长补短,共同研究交流获得更好的工作方法。只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指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二)严格控制辅导员的入职条件,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业优势

高校的辅导员是一个神圣而复杂的职业,在学校,辅导员就是一个大的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辅导员既是服务一线的基层教育者,又是人类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的发扬者和传承者。高校在聘用辅导员时,应该严格控制其入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择优录取,选择那些积极主动参加辅导员工作的人,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自己对职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三)高校应建立适合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职业

发展道路一方面,学校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量化,对其工作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使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更明确,更有动力。学校可从侧面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完善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优化辅导员的职位评价等级,让辅导员工作得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学校对此应大力给予支持。学校可以结合辅导员的个人特长、职业期望等,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避免辅导员因长期重复的工作内容而产生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我们的调查发现,自我发展是辅导员最为看重的一环,在年龄结构上,越年轻的辅导员越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越高;在性别上,男性在自我发展的要求要高于女性;在工作年限上,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的对自我发展要求要高于其他年限的。为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道路,以供辅导员参考,这是辅导员培养职业幸福感的最佳方法。

(四)构建对辅导员支持的社会系统

社会支持可以是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资支持和精神支持等。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影响人们情绪变动的外力因素,其作用是巨大的。若社会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认可度高,则能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对职业的幸福感体验;反之,辅导员则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产生疑惑,并产生消极情绪。高校应积极引导辅导员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重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积极面对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并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认清个人的位置及价值,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日后的发展方向,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带给个人的愉悦。应构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5]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问题已成为高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引导者,承担着管理和育人等多重工作职能。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的幸福感是辅导员工作的潜在动力,是做好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辅导员富有创造性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申雯,段元梅.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14(11).

[2]张利兵.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J].科教导刊,2013(1).

[3]王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

[4]李金华,崔健.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

[5]孙叶青,王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关注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提升幸福感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第2篇

论文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它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作用,也是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效率,更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优势。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仅仅把问题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补救性模式逐渐转向发展性模式[1]。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2]。

团体心理辅导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商讨、训练、引导等形式解决团体成员相似的心理困惑;个体在团体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达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目的。由于团体心理辅导是咨询师与众多人员一起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由团体带来的动力学因素,其受益面和受益的人员较之个体咨询更广,能更有效率的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3]。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作用

1.1 认知方面

(1)团体心理辅导强化了团体成员对积极的人际情感的认识。不仅一些特意安排的活动强化了成员对积极人际情感的注意,同时,由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特殊氛围以及一些特殊的规定(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等)使团体容易形成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人际情感氛围,团体成员在团体内更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系。

(2)团体心理辅导促使团体成员深入了解了团体对于个人的意义。在团体中自己能敞开心扉,能够在新环境中与不熟悉的人交流,在其他学校内的场合也能主动发言和与人沟通交流。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成员的自我开放水平和自我开放能力都是有帮助的。团体成员在自我开放方面的提高对于改善其人际关系是有帮助的。

(3)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成员对自身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于团体成员是有意义的。

(4)团体成员在认知方面提到的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学会了在冲突发生时怎样去改变不正确的认知,调适心理。

1.2 情感方面

(1)团体成员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自在感、自卑感、不信任感和抑郁都有所降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个人的孤独感、不安感都有所降低。

(2)团体成员在团体心理辅导后对学习、人际关系的自信心有所增强能更好地信赖他人,与人交往。

1.3 行为方面

(1)不少团体成员反映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自己开始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并且能运用正确的认知方式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冲突。

(2)通过使用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到的人际沟通技巧等,较好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效率

2.1 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在模拟交往中,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2 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般说来,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一对一地个体辅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生,通过调查筛选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由心理辅导中心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二是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各院(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规模扩大到班级,就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4]。  2.3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容易巩固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

3 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优势

3.1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类似共同特征和需要的人组织在一起,团体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参加者容易找到共同性,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充满希望和改善的力量;在团体活动中期阶段,团体凝聚力使成员进一步找到风雨同舟的感觉,使个体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互相帮助;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

3.2 团体心理辅导使团体成员互相学习,在认知、情感、行为上都得到直接的帮助

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团体成员可以相互学习,交换经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劝告,模仿其他成员的行为;团体心理辅导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成员反省自身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团体成员提出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其他团体成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及时、圆满的处理。

3.3 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

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5]。

3.4 团体心理辅导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场合认识老师,或者体验到与老师友伴一样的愉快经验,过去的疑惑戒心可以消除,不再避开老师。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辅导员,必然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 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 李梅.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危机干预中的运用初探[M].杭州出版社,2009,6.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 职业心理 适应性

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各高校每年都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录优秀毕业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本研究以广西、贵州两地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为样本,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心理不适应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的心理适应能力,缩短新进辅导员的心理不适应周期,为做好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贵州两地8所高校2008年新进专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84份,收回有效问卷79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05%。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此量表采用匿名填写并作出保密承诺。问卷收回后所有原始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群体职业心理现状

通过对样本辅导员被试的各因子得分均处于常模范围之内,但样本在强迫、焦虑、恐怖、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均偏向常模范围的上限。这说明从总体上看高校新进辅导员心理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多数人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适应性不良表现及原因

1.职业认知不足带来的心理焦虑感。

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和高校教师博士化的要求使更多想到高校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只能选择通过辅导员再转教学岗位这一“曲线救国”的途径。在调查访谈中有过半的辅导员存在“辅导员不是职业而是跳板”的心态。这导致多数新进专职辅导员在职业认知储备上明显不足。新进辅导员单一教师的角色储备使其在面对多重性的角色要求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都会给新进辅导员带来紧张和心理焦虑感。

2.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抑郁感。

抑郁是以情感低落、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对多数高校新进辅导员而言,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极易造成心理抑郁。

3.较高的成就动机与工作预期不确定的心理挫败感。

心理挫败是由于事前自以为达到的目标而难以达到,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害怕和挫败的心理体验。随着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辅导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几乎所有的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并且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但是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尚未形成与辅导员工作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辅导员的辛勤付出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尊重,期望值不能得以满足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致使新进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心理挫败感。

4.职业能力偏差的心理迷茫感。

心理迷茫是社会和实践的发展引发的某些冲突和矛盾反映到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某种疑虑情绪。在调查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辅导员所带学生的专业完全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就业指导资格等新进辅导员更是凤毛麟角。辅导员的多元角色的职业能力需要与自身能力素质的单一之间的矛盾给具体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的困惑和压力。

(三)高校新进辅导员职业心理适应的应对策略

1.提升新进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水平,稳定职业动机和情绪。

深入了解并志愿从事辅导员工作是解决新进辅导员职业心理适应问题的前提。首先在选录环节就要切实选拔那些职业认知清晰,学生干部经历丰富,有志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能够承受学生工作压力的优秀毕业生;其次是在岗前培训中,强化学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知,树立辅导员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其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认识;最后是在方法上注意传授新进辅导员如何去领略工作过程中的乐趣,产生职业愉悦感、成功感和自信心。这些积极的情感对新进辅导员坚定职业信念、稳定职业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2.增强辅导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帮助其建立情感归属。

首先辅导员自身应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依赖感和幻想性。其次学校层面一是应当对新进专职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住房、办公等条件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保障;二是应该多组织一些新进辅导员之间、新老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尽快使其熟悉工作环境,建立人际关系圈子,满足其情感归属的需要。

3.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机制,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良好的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工作吸引力和稳定的关键所在。首先是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其次是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机制。通过辅导员确定工作考核办法及职务、职称晋升、考核管理办法等,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预期,对增强新进辅导员的工作信心,调动其工作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4.提供学习条件,增强其职业专业能力。

首先在招聘专职辅导员时,在专业上要求具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硕士或以上学历,鼓励新进专职辅导员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其职业能力,加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加大对专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力度,着重提高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职业专业能力,鼓励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和业务学习。其次辅导员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知识结构和工作实践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步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避免因知识匮乏、知识陈旧和能力的不足造成的心理挫折感和自卑感。

总之,高校新进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生力军,其心理适应期直接关系到新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质量。学校和各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资源,促进新进辅导员的健康成长和新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金华等.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5).

[2]吴文珊等.高校青年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6).

[3]丁敢真,廖梅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高职学生;情感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和概念出现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应从高职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教育主体出发,以学生为本,积极探求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情感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情感教育对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作为教育主体,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如: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文化知识基础差;从学生心理上分析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 ,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思想比较活跃 ,动手能力 、专业技能 、 适应性比较强,而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知识缺乏系统性,隐性知识有待显化。

(二)情感教育对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情感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而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情感问题表现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较为复杂和零散的。其主要表现在: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孤独及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等。

情感教育对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情感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顺应了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品德形成的需要,是其人格塑造的客观要求。积极而有效地展开情感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品行养成均有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高职的情感教育,即主动地向他们提供情感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文明的情感观念,使他们具有对自身和他人情感行为进行合理比较、分析、判断、取舍的能力,使之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情感问题和人生问题。

二、当前高职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开展情感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了解高职学生的人格心理与情感需要及问题。同时,更要关注当前高职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情感教育意识淡薄。许多辅导员对加强高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当前,由于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极其凸现,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把提高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二)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由于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局限性,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丰富的情感教育与指导的系统理论,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三)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影响情感教育的开展。由于辅导员处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维系着学校和学生的正常联系,学校的各项要求、活动最终都要通过辅导员传达落实。他们承担着繁重而琐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使辅导员不自觉地放松了理论学习,特别是情感教育工作的研究,因而大大降低了情感教育的工作效率。

(四)辅导员情感教育的方法较为粗浅。当前,许多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散、单一、针对性差。一般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而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三、辅导员开展高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

高职辅导员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在高职学生情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体系的一环,他们是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针对当前高职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开展高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一)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情感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职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在开展高职学生情感教育中具有重大优势:作为工作在高职德育教育的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情感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人格的逐渐形成起到了指导和强化作用。

(二)树立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专业化的情感教育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情感教育,需有一批训练有素、情感知识丰富、情感教育水平较高的辅导员。这要求辅导员充分了解情感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健全学习机制,实施相关培训,丰富辅导员情感教育知识,提高他们的情感指导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树立学习意识,积极提高自身情感教育的能力,加强情感教育的针对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学生干部是沟通辅导员与高职学生的桥梁。辅导员是学生会和班级班委会的领导者。通过对学生会和班委会的领导和指导,辅导员既可以从其获得高职学生情感问题的情况,又可通过培养了其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之积极参与到情感教育工作来。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加强与高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其情感问题进行及时疏导,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情感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助他们改进认识结构,减轻精神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解决情感问题的目的;开展各类集体活动,提高学生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创造出一种对话、交流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结语

总之,情感教育对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是高职学生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情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全面开展高职学生情感教育,需要加强辅导员的工作力度,改进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意识,管理与引导并重,教育与交流并行。

[参考文献]

[1]曾晨.王海莉.[J].浅论高校辅导员怎样做好情感教育.知识经济. 2010(02・01):35-36.

[2]周延峰.[J].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强化情感教育.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9(04・10):61-62.

[3]李丽.[J].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再认识.高职教育改革研究.2008(03):10-12

[4]褚惠萍.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高校情感教育.党史文苑(学术版)[J].2006 (18).68-69

第5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倾听;尊重;平等;正能量

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随处可见,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心理障碍对日常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心理障碍形成一系列极端的后果,越来越多心理障碍患者也开始接受心理辅导者的援助,以从心理阴影中获得解脱,促进身心健康。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心理咨询的成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心理辅导经验,从尊重、信任、平等、理解等方面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一、注重倾听,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个体之间内心世界的接轨,以求达成一致的思想和畅通的感情,是有效沟通的必要途径。倾听是心理咨询中的第一步,它是在完全接纳受辅导者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基础上,全情投入地在倾听中找出受辅导者存在的心理症结,帮助受辅导者解开心结。

1.倾听要真诚

倾听要保持专注,用真诚的态度听,以眼神交流和适当的表情应答,让受辅导者知道心理辅导者对事件有兴趣,并愿意帮助受辅导者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当受辅导者在倾诉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或与正确的价值观相背离时,也不厌其烦,不打断对方的倾诉,不做价值评判,可以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乐意继续听下去,以真诚获得受辅导者的信任。

2.倾听要适度参与询问

倾听不是只听,一直处在默不作声的状态,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参与到受辅导者的情感中,不但要听懂受辅导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问题,还要通过适度问答、一唱一和来引导受辅导者在倾诉中表达出心理问题,甚至是受辅导者都不知道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隐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找出受辅导者的心理症结。

二、注意尊重隐私,建立安全的咨询关系

隐私不是说个人有不合法的事情需要隐藏,而是一些诸如经历、身高、体重、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等个人觉得尴尬的事情,或者公开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需要隐藏起来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

在心理咨询中尊重、保护受辅导者的隐私,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心理障碍的患者通常会伴随着不便公开的隐私,有些患者甚至是因为这些个人的隐私而导致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在选择心理咨询前也明白了要放弃隐私的代价,为了避免隐私受到侵犯,就更明确了要选择值得信任的心理辅导者进行心理辅导。当受辅导者提及任何个人的信息或尴尬的内容时,我们应该认同并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以语言、文字、照片、视频等各种方式涉露受辅导者的隐私。如果受辅导者的隐私一旦被涉露,事情可能会被扭曲到无法想象的后果,在心理咨询中无法获得安全感,逐渐进入到一个自我保护的过程,心理咨询亦会因此中断。因此,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应懂得保护受辅导者的隐私,在理解中让受辅导者获得安全感,受辅导者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全盘托出,促进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

三、营造宽松氛围,建立平等的咨询关系

心理咨询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平等则是心理咨询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心理咨询切忌建立在控制与被控制、教导与被教导的紧张关系中。心理咨询常常被误认为心理辅导者能摸清受辅导者的心理,双方在心理上进行较量,心理辅导者将个人主观意见强加给受辅导者,通过理论教导受辅导者消除消极情绪,或通过控制中断受辅导者的消极情绪,这种观点刚好与良好的心理咨询相背离。建立在控制与被控制、教导与被教导关系的心理咨询都会让受辅导者觉得不舒服、很着急,感觉受到了攻击,担心被指责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烦恼。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对受辅导者应是引导与疏导的过程,受辅导者无论性别、职业、年龄、学历、富贫、样貌等差异,都应在平等的关系中进行,双方像朋友般交谈,并可以恰当地表达出自己或身边人也有过相同的经历,以同感拉近距离,才能建立和谐的咨询关系,受辅导者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辅导者的良好影响,按心理辅导的期望发展。

四、传递正能量,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心理咨询最终要让受辅导者认识到自身的负面心理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引导受辅导者回归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还需要恰当地传递正能量,以正确的方法加以疏导。

法国有位作家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面对一个带着消极情绪的受辅导者,心理辅导者在举止谈吐要时刻保持正面的能量。对思想偏执的患者要以微笑表达接受与理解,表示出宽容大度;对自卑的患者要肯定对方的优点,通过“我相信你能行”、“相信你可以走出困境”等话语鼓励对方树立自信、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信念;对脾性容易暴燥的患者,要淡定自若,不反感或反应强烈,可以说“我们谈谈你的感受”,表示出让对方冷静下来,主动向患者伸出援手,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自责的患者,要轻松对待,清楚地告诉对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积极面对错误,才能真正获得原谅”的哲理,给予对方勇敢面对错误、解决问题的力量。受辅导者也会在正面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耳濡目染,感受到这些正能量带来的正面影响,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积极偿试改变。

五、结语

近年来,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人们的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活动也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使心理咨询获得成效?笔者从教育教学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实践中所积累的心理咨询经验,总结了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的几点方法,希望能让大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魏桂华.关于心理咨询语言语用的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

[2]申丽洁.做好半个心理咨询师――在情感倾诉采访中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术.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2009(5).

[3]肖明宁.浅谈心理咨询技能在高校辅导员个别谈话中建立信任关系的应用.现代妇女(理论版).2015(4).

第6篇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状态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是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幸福,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现实环境发生了什么,而是个体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会怎样解释、在认知上会怎样进行加工分析。SWB主要包括情感体验和生活满意度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所做的总体自我认知评价,独立于情感体验;后者是指对于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开心、快乐等)和消极情绪(忧伤、焦虑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主观幸福感(SWB)正日益受到重视。[1]

二、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廖深基等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SPSS统计分析,该量表包括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由Diener等人(1985)编制,包括5个项目:生活接近理想、生活状况、生活满意、得到重要的东西、肯定人生道路。情感平衡量表由Bradburn等人(1969)编制,用于测量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2]李文砚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份量表并做了修改,他删除了生活满意度量表过时的5条,重新增添了个人内心体验题6道,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采用Kammann和Flett(1983)年编制的20个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的完整陈述项目。[3]凌霞、黄韫慧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研究了高校辅导员幸福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心理幸福感量表由Ryff(1989)编制,包括6个维度,每个维度20个条目。[4]

2.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该量表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快乐心境、情感和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6个因子,33个项目。[5]佐玛运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独立学院辅导员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潘焱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前18想题目进行了测试研究。[6]

3.自编制量表。郑勇通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开放式问卷、个别访谈、专家审核和问卷编制组共同整理分析编制了辅导员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地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7]刘会会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编的《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印象因素》问卷对北京高校450名辅导员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

4.综合幸福问卷。姜华、邹雪莲从苗元江博士论文《心理学视野下的幸福》附录的综合幸福问卷截取了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述幸福感部分进行了研究。

三、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统计学变量

(1)性别。关于性别与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表现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男女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异。廖深基等(2008)通过对211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50名辅导员的访谈发现性别无显著差异,[8]姜华和邹雪莲(2011)指出男女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并无太多差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9]第二种观点认为男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女性。刘会会与郭梅观点一致,郭梅(2008)研究表明男性辅导员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明显低于女性辅导员,在消极情感上女性得分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10]

(2)婚姻状况。较多的研究表明(姜华,邹雪莲,2011;刘会会,2011),已婚的辅导员能得到较多的家庭支持、较强的归属感及较多的精神寄托,[11]已婚辅导员在生活满意度和自述幸福感体验上明显高于未婚辅导员,而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的体验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12]

(3)工作年限。关于工作年限和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不尽一致。姜华和邹雪莲(2011)指出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工作1-4年的辅导员幸福感相对较弱,工作9-12年的辅导员幸福感相对较强,工作12年以上的辅导员幸福感开始减弱;[13]廖深基(2008)指出工作5-8年的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相对较强,工作8年以上的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日益减弱;[14]郭梅(2008)指出辅导员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在工作年限这一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6年以上的辅导员整体生活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工作3年以下的和工作时间在3年到6年之间的。积极情感得分高低排序也与整体生活满意度一样,消极情感方面顺序与前两项相反;[15]刘会会(2011)指出7年以上辅导员的幸福感水平高于3年以内的,3年以内与4-6年及4-6年与7年以上的辅导员幸福感水平差异不显著。[16]

(4)年龄。凌霞(2009)指出年龄越大,收入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17]廖深基(2008)指出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18]刘会会(2011)研究指出年龄在36岁及以上的辅导员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29岁以下的辅导员。[19]

(5)学历。凌霞(2009)研究表明学历越高,工作倦怠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的下降在从业年限较长的情况下更加明显。[20]郭梅(2008)认为硕士毕业的辅导员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过本科生辅导员,硕士辅导员对生活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从辅导员岗位转岗。 [21]

(6)职称。大部分研究表明中级职称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凌霞(2009)指出职务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郭梅(2008)和刘会会(2011)分析得出:不同职称的辅导员在整体生活满意度这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中级职称的辅导员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分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过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刘会会进一步指出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辅导员间的幸福感水平差异不显著。[22]但是廖深基(2008)的研究表明不同职称的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23]

2.社会因素

(1)学校类型。廖深基分析了不同学校类型的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差异,专科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最佳.其次是本科院校辅导员,最后是成人教育学校辅导员,而且成人教育学校辅导员负性情感明显高于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但正性情感差异并不明显。[24]

(2)职业特点。研究表明,工作倦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25]职业倦怠、职业发展前景、职业工作的难度影响着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26]

(3)社会支持。研究表明,爱情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强大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幸福感。[27]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尊重、相互理解,能促进个体形成幸福感。[28]良好的爱情关系能得到较多的情感和物质支持。

3.个性心理。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人格因素提高主观幸福感。张莉(2011)在研究中指出人格因素和应对方式影响着主观幸福感,不同的人格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主动、乐观的应对方式能更多地体验到幸福感;[29]刘会会分析得出乐观倾向、自我效能强、人际自信就能够体验较高的幸福感。[30]

(二)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总体结论

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发展趋势不一致。姜华和邹雪莲(2011)指出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廖深基指出高校辅导员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相对较多,负性情感相对较少;[31]李文砚(2010)研究发现皖北地区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32]

四、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凤毛麟角,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研究不够深入,关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研究结论也不一致。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日益重视。首先应编制出适合中国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其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同时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内心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超.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11(10):176-177.

[2][8][14][18][23][24][31]廖深基,张本钰,林斐.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调研研究[J].海峡科学,2008(9).

[3][32]李文砚.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6).

[4]Ryff,C.D.Beyond ponce de leon and life satisfac-tion:New directions in quest of successful ag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89(12).

[5]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综评[J].教育导刊,2009(3).

[6]潘焱.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现状及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7]郑勇,虞晓东,李建伟.高校辅导员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9][12][13]姜华,邹雪莲.关于辅导员幸福感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8).

[10][15][21][22]郭梅.地方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工作压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16][19][22][27][30]刘会会.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2011.

[17][20][25]凌霞,黄韫慧.高校辅导员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承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道德保障。职业承诺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选择、职业维持和职业实践〔1〕,在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准,以职业承诺理论为基础,采取措施提升高校辅导员对职业的价值认同、情感依赖和主动投入,才能促使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更好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

一、职业承诺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

高校辅导员职业承诺反映了高校辅导员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衡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水平,而职业道德体现了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情操和品质。

(一)辅导员职业承诺和职业道德的内涵解读

职业承诺是职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反映继续从事某种职业的意愿和行为,包含继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等维度。辅导员职业承诺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对从事的学生工作目标内容、任务要求和方式方法等的价值认同和情感热爱,以及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努力实现理想抱负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对辅导员而言,职业承诺不仅对职业有着积极的认同感,愿意承担角色应负的职责,履行角色应尽的义务,还体现在追求职业目标时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展示出处理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可见,辅导员职业承诺的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承诺的对象是学生工作这一职业所包含的内容;第二,反映的是辅导员对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种态度和行为;第三,承诺的内容蕴含着价值认同、规范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想认同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职业道德范畴包括职业纪律、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感、职业荣誉、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调节自身与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学校、家长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职业承诺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是伴随着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认知、情绪和意志的转移而形成的,是自我体验与思维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人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3〕。调查显示,个体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会产生更多的工作投入,拥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较多的利他行为,在道德行为上起到更多的示范作用;而个体具有较低的职业承诺,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对工作没有热情,不愿意投入,不能很好地履行职业道德,从而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较高的职业承诺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使高校辅导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意味着高校辅导员有着良好的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上具有示范性,熏陶、感染甚至感召着学生;在道德效果上具有更广的影响力,影响着学风、校风和社会风气,在学生人格塑造、文明习惯养成和未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职业承诺启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遵循的三条标准

(一)追求价值同步,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要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辅导员职业准入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深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年龄相近,与学生接触最多,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更具示范引导作用。从职业承诺的角度而言,只有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在心理上充分认同,在价值取向上与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才能有效地指导自身职业发展,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二)达到规范同步,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要弘扬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范畴。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起点。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其职业道德养成对培育师生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精神具有重要影响。从职业承诺的角度而言,只有职业规范转化为职业责任感,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职业,认同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实现理想同步,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要尊重个体理想价值需要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既是高校内涵式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体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要做社会价值引领的时代先锋。高校辅导员作为履行高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要把个人职业价值与学生前途命运有机联系起来,要把个人职业理想与学校肩负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起到行为示范的榜样作用。从职业承诺的角度而言,只有高校辅导员有职业目标、有职业追求,才能付诸情感,把育人融入职业,把所从事的职业提升为所追求的事业,从而培育出高尚的职业理想。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培养高校辅导员深厚的道德情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形成理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生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职业承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四项举措

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智慧和道德行动和谐统一的过程,它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和个体亲身的体验才能最终稳定地形成〔4〕。职业承诺从经济代价、社会责任、情感意愿和理想追求等维度论述了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是职业道德各因素形成的心理基础,对深化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保障高校辅导员持续承诺,加强职业纪律建设

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价值观产生的基础,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待利益的态度〔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节。较好的工作保障是维系个体较高职业承诺的物质基础。继续承诺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对离开所从事职业的损失、代价的认知,除了考虑自身素质、能力以外,还会根据找到更满意职业的可能、更换职业的机会、离开职业的物质损失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留在高校辅导员职业上。继续承诺高的高校辅导员,看重经济价值,重视个人发展机会,不容易满足,容易懈怠工作或离开所在职业。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保障高校辅导员合法合理的权益,如良好的办公环境、合理的薪酬待遇、公平的发展机会等,满足高校辅导员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工作期望,保证其安心工作。其次,要严格高校辅导员惩处机制,发挥制度规范约束的作用,创设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环境条件,对违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严肃道德纪律。再则,要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纪律建设,增强其遵纪守法意识,自觉履行高校辅导员应尽的义务,从而坚守高校辅导员职业纪律,捍卫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尊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二)夯实高校辅导员规范承诺,增强职业良心意识

当个体的职业认知与期望相一致时,就会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承诺〔6〕。这种职业上的期望,既是个体内在价值观的外露,也是对从事职业行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评估。规范承诺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基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行业对育人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尽责任认知和高校思政教育传统等原因,形成的继续从事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规范承诺高的高校辅导员会自觉学习社会、行业的规范、标准和要求,自觉认同并承担职业责任。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职业规范建设。高校应根据辅导员工作分工,结合不同工作的职责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标准。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特长,让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显得生动、形象、具体,走进高校辅导员、走进师生、走进人心。再则,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考核。从高校辅导员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领导考评等多角度进行考核,促使高校辅导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其职业道德责任感,在内心形成符合道德规范、师生期望和职业发展的职业自律习惯和职业良心意识。

(三)深化高校辅导员情感承诺,提升职业幸福体验

情感承诺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依赖和喜爱程度,能够为职业的发展付出心血。情感承诺高的高校辅导员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体验教育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陶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情感,让高校辅导员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其次,要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荣誉,让其认识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奉献的红烛”,自己是领导的“千里眼”,家长的“顺风耳”,学生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持有肯定的自我意识。再则,要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让高校辅导员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自身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是一种给予的幸福;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感知真善美的过程,是一种体验的幸福;是学校提供机会、领导给予关怀、同伴给予信任的舞台,是一种成长的幸福。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理想承诺,实现职业理想抱负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7〕。理想承诺反映的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符合辅导员个人职业向往和追求,能发挥个人特长,促进个人成长,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理想承诺高的高校辅导员具有献身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以及争做一名优秀辅导员的目标。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培养高校辅导员坚定的道德信念,坚信道德对自己的意义,坚信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培养其攻坚克难的毅力和随机决断的能力。其次,要创造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既给予高校辅导员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促使高校辅导员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再则,要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工作分工和职业兴趣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晰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学习措施等具体行动方案,付诸实践并不断进行评估和修正,一步一步地向辅导员职业理想迈进。

参考文献:

〔1〕胡文斌.职业承诺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J〕.教育评论,2013,(6):57-59.

〔2〕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

〔3〕朱仁宝,张晓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2,(3):37-41.

〔4〕傅维利,张东娇.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J〕.教育科学,1994,(4):9-11+57.

〔5〕张奕阳.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评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有效借鉴〔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217-220.

〔6〕王霞霞,张进辅.国内外职业承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3):488-497.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心理 影响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推动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尤其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趋势,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重,为数不少的高校辅导员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直接危害到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学生的事业发展。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倦怠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又必要。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先提职业倦怠的概念,用来描述和界定那些供职于助人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根据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我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心理就是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常常使辅导员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教学工作,导致工作绩效的降低。这种消极的心理状况,首先直接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其次影响学校教学质量与和谐师生关系。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及其负面影响

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195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当时的教育部提出试点请求。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工作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来,党和国家越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0年、2004年分别出台文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16号文件,拓展了辅导员职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包括帮困、心理、就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辅导员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的引路人,其工作范围也日益拓展,但是由于辅导员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与其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有增大的趋势,部分甚至出现明显的倦怠心理。倦怠心理直接影响辅导员身心健康,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师生和谐关系。

1.倦怠心理直接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由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心理,导致其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疲劳,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国家有关部门的专项调查显示我国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调查结果让人吃惊。在认知方面,辅导员倾向于低自我概念,认为自己工作单调,工作无法给自己事业来成就感,丧失理想,缺乏动机,欠缺热忱。在情绪方面,当工作节秦加快时,情绪较紧张,容易消沉或敏感易怒、神经质、容忍度低、自我评价降低,对人冷漠,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

2.倦怠心理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由于职业倦怠心理使得一些辅导员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甚至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工作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工作质量下降。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缓解,就有可能导致一些辅导员的成就感和职业价值认同降低。

3.倦怠心理影响师生和谐关系

师生交往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交往,还包括人的情感与心灵之间的交往。辅导员要更多地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有的甚至有意回避学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二、高校辅导员倦怠心理产生的原因

职业倦怠产生的时间周期与个体个性、工作的成效有密切的关系。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往往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效,辅导员一旦出现职业倦怠症状,就会直接影响到其本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到损耗,还会成为其教育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由此辅导员职业倦怠最终对个人、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许多消极不利影响,有相当的危害性。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有以下几个心理原因。

1.职业认知取向

以教育责任心为认知取向,责任心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教育对象特殊性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教育责任心是教育工作动机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在促进辅导员各个方面提高的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然而,过强的教育责任心会导致辅导员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急于求成”的认知取向,导致“欲速则不达”的效应,从而使辅导员对自己产生怀疑,如果长期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往往会产生无能感,自我效能过低,导致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以教育能力为认知取向,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格逐渐成熟的大学生,辅导员的教育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较强的教育能力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要保持持续高涨的教育能力会让辅导员对自己近乎苛刻。如果遇到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理想教育目标一段时间没有起色,会让辅导员怀疑自己,易进入职业倦怠期。

2.职业情感取向

辅导员的责任心是唤起辅导员爱心的基础。教育活动的职业情感主要是师爱。对于大学生,师爱有其理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师爱具有理性的爱而不是无原则的爱。如果一位辅导员以职业情感投入为取向,表现出或者溺爱,或者冷漠,甚至为讨好学生而不讲原则,教育的长期效果基本难以实现,辅导员的成就感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3.职业人格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格与职业的匹配具有较高的相关。美国著名职业指导学者霍兰德认为,劳动者的个性与职业相互适应,便能达到适应状态,劳动者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会得以很好发挥。霍兰德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应的职业选择范围是不同的。这六种人格类型是社会型、理智型、文艺型、贸易型和传统型。其中社会型的人具有爱好社交、友好、活跃、慷慨、乐于助人、易合作和合群等性格特征,这类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社会工作、教师、护士等。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人格的特点,其他人格的人如果从事教育职业可能会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4.个人因素

所谓个人因素,指的是辅导员个体方面的因素,如:生活负担、人际交往、人格特征、个人对心理健康的不足认识等,总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高校老师,即使心中有苦闷,一出家门也得表现出一脸春风的样子。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社会性支持可以说是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独立性强,在事业上富有竞争性,在待人接物上富有正义感,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勇于标新立异,但容易遭到误解,进而造成交往上的障碍。而人际交往障碍所导致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人的整个情绪,并波及他们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等方面,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的有效途径

1.引导辅导员培养健康人格

职业倦怠的产生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因此,加强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对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要经常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疏导,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教师的自我意识。

2.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这种机制不将辅导员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而是构建宽松的环境以促进辅导员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充分了解学校对辅导员的期望和要求,并根据辅导员工作表现和意愿,确定辅导员个人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为其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机会,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提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质量。高质量的培训是缓解辅导员压力的重要途径,培训辅导员不但要培训其如何从学生管理作,唤起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而且要传授其人际交往的内容。高校应重视培养辅导员对其职业特性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工作中坦然面对和处理各种压力。

3.建立辅导员沟通平参

辅导员沟通平台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在学校内部建立辅导员沟通平台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因为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实践支持与情感支持能增加辅导员对工作的自主性,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欲望,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因此为辅导员工作和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对缓解或消除倦怠心理将产生很好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等.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7,30,(2).

[2]马远.“职业高原”现象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沪),2003,(3):5311.

[3]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沪),2003,(3):5561.

第9篇

1.工作量巨大,工作强度超负荷高等教育自从1999年确定实施大众化的政策目标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导致辅导员配备严重不足。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应达到1:120~150,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按照这一要求配比,出现了辅导员管理很多学生的现象。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细化、改进、创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也相应加大加重。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24小时手机不关机,遇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要出现在现场,每周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话等等;而且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与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所以辅导员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工作和休息几乎没有明确界限,只要学生有事就要解决。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

2.工作身份多样性,角色存在冲突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有时会因为各方面对其有不同的期望,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或者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可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主要有: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期待和要求所引起的冲突;辅导员期望认可与缺乏重视和关注带来的冲突;工作内容的繁复、职责的无限性与工作成果的模糊、无法量化引起的冲突;职业技能、价值观与身份需求、角色定位不一致引起的冲突等。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辅导员既是学生事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成为具有权威的严格的领导人物,又要成为耐心热情的服务者;既要维持、落实、执行学校的政策,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身边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需要及时转变角色,调整身份,将不同角色顺畅地进行融合,有机地重组,不然当遇到两种相反的角色期望时,心理上就会有矛盾和困扰,造成心理压力。

3.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机制没有统一的专业定位,来源比较多元化,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少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跟学生工作不挂钩,很多辅导员没有接触过跟高校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缺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知识体系、素养和经验。高校学生工作繁琐、细碎,辅导员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事务性工作,自我学习、培训,自我成长方面很欠缺,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个性张扬,价值观鲜明,加上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有着心理过度依赖、缺乏信念等弱点,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不爱交流,易冲动,不爱惜生命等特征。面对不断成长、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的知识显得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跟不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应付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很多年轻的辅导员感到挫败感和力不从心。

4.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工作性质以及辅导员的编制问题的制约,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尽管教育工作的考核很难量化,但对于辅导员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打击并挫伤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惯性,存在重科研和教学、轻事务管理,重专业课教育、轻思想教育的现象,相应地就缺乏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缺乏培养机制的构建。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科学管理、长远发展的培养机制,导致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

5.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低,流动性大当前,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这有年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浮躁,加之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高校的学生工作没有达到相应的期望值,辅导员心理落差较大。同时,有的学校没有编制,待遇低下,评职称困难,使辅导员感觉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未来的发展存在困惑。加上一些高校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合理,专职化机制不完善等,使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职业幸福感是对所从事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职业高原期和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的消除,可以减少对工作的消极评价,但却并不能使工作者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增加对工作的积极情绪感受。然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却带给人们新的视角,即倡导个体采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和问题,用积极的语言陈述事实,继而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体验和能量。这种观点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即从创建积极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出发,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吻合的、一致的、统一的,也是目前社会理应积极倡导和实施的。积极心理学倡导挖掘美好品质,关注正面积极力量。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因素,开发正能量,发掘自我成长的潜能,关注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1.发掘优秀品质,构建积极人格,建构积极正能量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影响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引导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乐观地看待工作的成果和价值,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获取良好的社会资源,逐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在此过程中将其内化成美好的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个人力量并顺应能力的发展。据此理论,辅导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不断调整工作期望值,对结果进行积极的肯定,形成积极向上、但健康乐观的职业价值观,获得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感受工作幸福感的能力。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宽容、勇敢、感恩、谦逊和创造性等特征是人类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辅导员是高校基层教育者,更应是人类美好品质的体现者和传承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中,可以建构辅导员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正能量,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学生以及学生工作上的积极点和优势,让辅导员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挖掘美好的品质和积极的能量,并对此给予关注和肯定,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的激情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体验主观幸福感,让工作充满成就感,给生活填满幸福感。

2.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主动成长,体验积极情绪高校辅导员工作紧张繁重、学生较难管理、报酬低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辅导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看到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首先,应该看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锻炼了辅导员的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24种美德,例如智慧、勇敢、创造性、兴趣、爱学习、勇气、勤奋刻苦、热情、爱、希望和乐观等等。这些美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用积极的认知加工,发现这些思维跳跃活泼的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经常被忽略的美德和优点,并且积极学习、借鉴学生的美德与优势,鼓励、鞭策自己去积极生活,在引领、指导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的同时,也用这些优秀品质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青春和活力的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要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辅导员只有不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信心十足,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学生的认可和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的心理是一个积极反馈,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第10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职辅导员;工作思考

一、情感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

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已成为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床,也是践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高职辅导员在遵循教育心理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根有据有计划性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大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行了解、引导和重塑,有助于帮助其成长、成人和成才。而且,高职辅导员如果想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就需要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大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借助于情感教育。言传莫过身教,高职辅导员要丰富和净化个人情感并将其反哺给自己的学生,主动投入关心与关爱,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与日俱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对老师的真知灼见和真诚友善,他们也会更加将心比心去理解并给予积极回应。反之,辅导员与学生不能实现情感上的相通,心理上的一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分歧、抵触与对抗,不利于一切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不利于教书育人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情感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求高职辅导员能深爱每一个学生,能把热爱教育事业当作为崇高的职业理想。同时情感教育也要求高职辅导员能毫不保留地贡献自己全部的精力、才能和知识,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学习导师。高职辅导员的以身示范、职业情操、知识修养,对亲身接触的每一位大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情感教育有力地帮助高职辅导员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当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在强化大学生心理情感素质教育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口,重职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教育的片面化与人的精神生活的完整性背道而驰。事实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是单向尽心,而是双向驱动的,也就是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情感教育弥补了传统的大学生教育中单向灌输模式的不足,将情感疏导和大学生的行为管理科学地统一起来,有效地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代沟与隔阂,拉近了双方距离,强化了彼此的信任感。

二、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建议

如今高职大学生正处在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时期,思想上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的自主意识特别强,要求独立,要求民主,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因此,高职辅导员若能有针对性进行情感教育,给他们以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怀,那么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情感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扩散性等特征,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它也能通过感情渲染使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即通常所说的情感迁移功能。心理学研究成果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予的教育,学生接受性最强,效果最佳。因此,在实施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身在一线的高职辅导员要始终强调以生为本,突出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视如己出,有爱心,有耐心,有良心,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而且要主动和学生多交往,多谈心,学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善于发现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当然,关心和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的不良行为,尊重的同时又应不失时机地逐步提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师生情感融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启示引导,发挥高职教育的主流引导作用

情感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通过情感调控来把握自己的言行与观念。然而,大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是大学生自身所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借助外界的指导与帮助。高职辅导员及时有效的启示引导,抓住大学生自尊心强的心理,既要对大学生情感的自我培养进行共性的指导,也要进行个别的辅导与帮助。要常常开展大学生情感状况调查,掌握学生的情感状况。高职辅导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细微表现,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状况,并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高职辅导员进行引导教育,将会激发他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在班集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爱的凝聚力。相反,如果一味采取高压手段“镇”住学生,不讲一点人情味,那么学生不但不会心服口服,而且会在感情上疏远老师,产生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跟老师作“对”。所以,作为高职辅导员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温暖,从而产生一种感激心理,从心理上亲近你,那么你的要求与影响就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情感修养,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高职辅导员是情感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提高教师的情感修养,是有效实施大学生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和内涵的保障。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并不断地积累社会经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处处体察学生、了解学生,把握不同学生的思想脉搏、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做到差异化的情感沟通,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刀切”,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双方互动。在进行情感沟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善于调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把握好时间、地点,谈话氛围尽量轻松、自然,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基于当下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我们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行动上不断践行情感教育的科学理念,高职辅导员才能造就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鱼霞.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 民办高职 青年辅导员 增进策略

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科学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国际化竞争要求,同时,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多种需求与现有教育规模有限的矛盾,民办高职教育应运而生。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民办高职院校近九百余所,在校大学生数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如此庞大的在校生规模,让国家、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起它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而辅导员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职业幸福感所带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实现十要求的“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证。为此,笔者以本市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并参考公办高校的相关作法,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性,提出若干增进策略。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特性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生源的特点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特性。他们不仅具有这一年龄阶段青年人生理、心理和时代的共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过往求学受挫和高考失败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期许也造成了他们与本科高校学生的不同心理差异,比如:①自卑心理和矛盾心理凸出。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现实,对民办学校缺乏认同感;②学习热情和学习惰性并存。虽然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但是缺乏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善于社会实践,但对理论学习满不在乎。虽然社会实践能力较强,课外活动积极性高,但不喜欢学习,蔓延一种学习无用论的想法;④依赖性强、沟通能力欠缺,强调个人主义,不善交际,上述这些表征现象也使得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把学生归类为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较差,需要辅导员每天不停的鞭策和督促。所以,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公办本科院校是有天壤之别的,他们需要五天与学生同吃同住,充当保姆、警察、陪读、叫早和服务员等角色,不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己,不明职责、不管难易都会找辅导员,这迫使辅导员要向着完人和超人的方向努力,一旦有些纰漏就会受到学校的责难、引起家长的不满和学生的不理解。

二、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一)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在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政治地位普遍偏低,在传统观念里,他们始终认为辅导员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常把辅导员当成是流动人口,哪里需要哪里用。在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则对辅导员工作采取轻视的态度,认为辅导员岗位工作缺乏专业性,没有技术含量,只有那些不擅教书的,或是专业不行的,才不得不选择这一职业。在学生眼里,由于辅导员一般不承担专业教学工作,所以有些学生会认为辅导员专业水平有限,仅能成为他们生活上的保姆,所以有时辅导员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其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到毕业后立马形同陌路。

(二)组织支持力度欠缺

1.多头管理,责任不明。在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中,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使得辅导员受到多重管理的压力,即便已有文件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分工,但其实际工作早已远超既定范围。但凡只要与学生有点滴联系的事情,无论哪个部门都能调遣辅导员来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而其本职应该做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因精力有限,而被搁置一边。所以,有的刚从事学生工作不久的青年辅导员,会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表示迷茫。

2.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由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得到辅导员的引导,所以在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中,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隐性要求会比专业教师更高,比如:辅导员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涉猎面和丰富的信息量。但是,多数院校在设计辅导员考核评价办法时,基本忽略了“隐性要求”所附带的专业技术含量,以致辅导员工作的绩效奖励与其个人付出和工作难易度是不对等的;同时,考核结果亦是与其个人的发展和收入分配不相挂钩。久而久之,考核机制形同虚设,钻“平均主义”空子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3.职业发展前景黯淡。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一般分为“终身职业、学工系统岗位晋升、转岗转编”三条途径。首先,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无人愿意把辅导员当成终生职业,虽然国家和政府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提出过若干政策,但是其效果不佳,无法安定人心。其次,岗位晋升空间狭隘,一般都是学工系统的,其岗位责任和收获较之于其他中层岗位或副高职称仍有较大差距,所以此类的岗位晋升对于多数青年辅导员缺乏吸引力。再者,就是多数青年辅导员所热衷的“转教”。虽然,有的民办高职院校已经设定了辅导员的转岗年限,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即便到了时间,也往往会因工作需要或院系不愿意接收等因素,而难以如愿。

4.培训学习机制不畅。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往往处在一个“二不管”境地,既不能参加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也无法享受专业教师教学教研方面的培训。可以说,目前适合辅导员岗位培训的项目是少之又少。所以多数辅导员仅凭经验,按部就班地做事,偶有培训也多流于形式,时间久了,难免就出现了职业倦怠。

(三)自我价值实现不够

1.职业自豪感不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党员青年加入到了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但这一可喜现象的背后却是颇多的无奈。因为多数选择这一岗位的青年, 不是为了逃避严酷就业竞争的,就是因为专业过于冷门而难有其他更优选择的。他们普遍认为辅导员地位低、工作累、待遇差、专业性不强等,以致多数个体在对外做自我介绍时都会宣称自己是“教师”,而不是辅导员。

2.职业成就感不足。首先,辅导员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其在教学和教研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较专业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上难出成果,同时,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的,这是一个见效周期长,短期内难有成效的工作;其次,生源的特点也给辅导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大了难度,尤其是对那些毕业不久,社会阅历尚浅的青年辅导员,经常会被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所纠缠,在处理有些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方法不妥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再者,辅导员每天时刻不停地处理着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以致他们不善或没有时间对内对外,对上对下进行人际交往,所以他们的辛苦和成绩往往被埋没,不被认可。

3.工作激情缺乏。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情绪开始蔓延,他们的关注重点不再是根植于本职,而是开垦好“第二职业”,有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表征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精力难以集中、思维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缺乏工作兴趣、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情绪波动大;三是行为方面,无进取心、有畏难心理、工作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增进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它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缓解职业倦怠和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的“环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环境。国家和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来建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威信,改变外界对于辅导员岗位“无用论”和保姆角色的定位。同时,要用好经济杠杆来体现辅导员的岗位价值,要不断改善辅导员的收入待遇、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以让从业者收获一种体面劳动的感受。二是舆论环境。国家或政府应利用舆论宣传等手段,重新定位辅导员的高校地位,强调岗位重要性,明确该岗位的从业要求,从而提高岗位的社会认可度。

(二)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

1.明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角度,清楚界定辅导员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其他部门涉及学生的相关工作,辅导员只是配合者和督促者,而不是替代者。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指导学生学习生活,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学生日常事务。一旦工作职责有所界定,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实践、设计适宜高职学生教育、引导和管理的方法,从而收获最佳效果。

2.合理设定薪酬分配和考核评价机制。首先,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薪酬设定仍遵循传统 “平均主义”的作法,这不利于提高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积极性。在薪酬设定时,理应与所带生数、工作量、岗位责任大小、工作绩效相形挂钩;其次,由于辅导员具备教师身份,在享受校内其他福利待遇分配时,辅导员也应与同职称或同等学历水平的专业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以从机制上消除岗位等级差异。再次,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树立评价考核在平时的观念;要把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考核纳入学生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制定分类分方向的辅导员专业发展评价标准,及时树立分类发展的典型,推进分类发展的进程。

3.系统规划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第一,民办高职院校理应利用好民办教育机制的活性,人性化的、科学合理的制定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根据辅导员个体不同的特长、优势、兴趣,结合个人研究能力、职业发展愿望,围绕学校人才培养需要,设定专业化发展目标,科学划分辅导员工作领域和内容,引导他们逐步成长为工作领域的理论研究,或是实践创新的专家。第二,要构筑辅导员分类发展平台。根据辅导员个人选择的发展方向,围绕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专题研究能力和专项业务能力等,着力构建有利于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教学、教研、培训和交流的平台,塑造辅导员良好职业形象。第三,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这也是提高辅导员个体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

4.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首先,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对于青年辅导员要加强岗前培训、校园文化认同教育和教育实践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岗位专业素养和从业能力,加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同时,建立岗位导师和专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让他们在逐步掌握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的同时,仍不偏废自身专业的发展,从而为他们岗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其次,组织开展校际间辅导员工作的交流和研讨,多学习取经,从同行的经验中找灵感、从同行的言行中找差距,以为做好辅导员工作开阔思路、开拓视野。再次,对于有培养提拔意向的辅导员,可以适当调整工作量,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充电的机会,并营造相对适宜的学习氛围。

(三)提升青年辅导员个体的岗位胜任力

1.培养良好职业价值观,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它的建立需要组织外部强势导入和个体主观认识提升相结合。首先,各民办高职院校应将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培养纳入长效机制加以考量和建设,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一系列的职业价值观的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并通过集体培训和轮训等方式,让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强势注入每位辅导员的头脑。其次,辅导员个体要始终坚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准;要超越“安身立命”的职业观,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还要通过自学和自省,来反思和自检本身道德情感上的不足,并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来完善和升华自我。各学校亦可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用活动来树典型,倡新风,扬正气,比如:优秀辅导员表彰、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最美辅导员事迹宣讲等;还可利用校报、宣传栏、易班(微博)等多维渠道进行职业道德情感的教育宣传,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面的道德风尚,润物细无声地沁入辅导员个体的灵魂和心田。

2.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提高正面情绪体验。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经验不足、抗压力弱等特征。有些青年辅导员由于从业时间短、经验不足、社会阅历缺乏等在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事倍功半的状况,有时甚至会因为方法不当、表达不妥遭到学生的反感和家长的不理解,以致教育成效离预期有较大差距。同时,职场历练的缺乏,让他们在面对超量和高压的工作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所以民办高职院校应建立由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动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提高正面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3.提高岗位专业技能,为快乐工作找准方法。辅导员是幸福感体验的传递者,更是创造幸福感技能的传授者。一方面,青年辅导员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学习,充分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向书本学习、向同行请教、向前辈取经、向专家求学,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岗位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另一方面,要自觉主动地提升辅导员岗位工作的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教育成效,从而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优化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社会环境,完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才能为青年辅导员获取职业幸福感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同时,积极帮助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个体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正面的内部动机支持。在内因主导、外因辅助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就能逐步收获职业幸福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张珺.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

[2]陈延松,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一项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3]叶金松,吴存凤,浅谈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2(21).

第12篇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个体因素

【基金项目】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SZ01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2-02

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此项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大学生繁多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使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受到了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及访谈调查发现,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大量的研究往往关注组织、社会和职业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个体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寻找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去探讨缓解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笔者对所在高校的辅导员进行了相关调查访谈,发现相当部分的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衰竭。一些工作了几年的辅导员透露,刚参加工作时候的自己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憧憬,然而现在的自己更像是一名“怨妇”,对每天的工作满腹牢骚。在辅导员的QQ个人签名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快要崩溃了”、“严重透支”、“为什么这么忙”、“好累好累”、“只想好好睡一觉”、“撑不下去了”……。一位辅导员还在空间日记里写到:“工作4年多了,最近一年好像经常能感到那种‘耗精力、伤元气’的情形,甚至越发频繁,觉得是自己老了,精力真的不行了,这种状态最后会不会导致自己被榨干?!”

二是缺乏人性化。表现为辅导员认为自己在近半年内经常不能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感到解脱,尤其是那些已经带完一届学生的辅导员,他们的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比起下宿舍、进班级、找学生谈话等与学生接触的工作来说,辅导员们更愿意选择安静地待在办公室里。一名大一的女生说,刚入学时,在新生见面会上他们的辅导员曾对他们说,如遇到生活、学习问题可找自己谈话,而自己也将定期找她们谈心。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辅导员只进过她们的宿舍一次,辅导员甚至连她的名字也叫不出来,更不用说谈心了。

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辅导员非常相信自己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只有个别辅导员认为通过自己的工作能积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很多辅导员都表示,现实的工作与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有很大差别,他们感到自己更像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只是在重复枯燥机械的琐碎事务,既不能像专任教师一样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法成为文件里所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即便自己已努力做到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甚至是发表心潮澎湃情绪激昂的演讲,然而学生冷漠的表情以及屡教不改的表现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热情。

二、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个体因素分析

所谓个体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作年限、性别、婚姻、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背景性因素;二是性格类型、情绪智力、心理控制点等人格特征;三是职业认知、职业技能等职业态度。

(一)个体背景性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虽然辅导员普遍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但职业倦怠的程度因个人情况的不同存在着差别。①年龄。当前高校辅导员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不少80后的辅导员在年龄上和学生相仿,阅历较浅,工作经验积累较少,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工作中的困难让年轻辅导员时常感觉力不从心。②工作年限。相比来说,工作3-5年和5年以上的辅导员比工作3年以下的辅导员更容易感觉到职业倦怠。③性别。女辅导员在情绪衰竭的程度上比男性辅导员高很多。由于女性情感较为细腻,工作效果不理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再加上男女性的生理差别,女性在工作中还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等,从而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体验到较多的职业倦怠。④婚姻。由于在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缺乏人性化方面,已婚辅导员相比未婚辅导员的程度要高。⑤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来说,高校辅导员的经济待遇普遍不高,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辅导员来说,一旦和经济富裕的人相比就会心神不宁,当看到熟人有房有车,而自己还在为微薄的收入劳心劳力时,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工作的成就感就会下降。

(二)人格特征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