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

时间:2023-09-14 17:42:05

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

第1篇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院的系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新阶段医院网络与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入手,对相关的应急预案措施M行了探究。

【关键词】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 风险应急预案处理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信息化制度在医院的系统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推广。目前很多医院都构建了以门诊系统、病房管理系统、急诊楼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网络系统。在医院网络建设的复杂化特征不断强化的情况下,系统化的安全网络系统的构建,成为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的保障因素。

1 现阶段医院网络与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1.1 病毒黑客的威胁

电脑病毒和黑客问题是电脑系统瘫痪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在医院信息系统的病毒防范体系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医院的信息系统会表现出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

1.2 软件漏洞风险

软件漏洞风险与软件的编程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些在编程设计方面存在漏洞的软件系统的应用,也会给黑客系统的入侵提供一定的方便。在软件漏洞风险问题的影响下,不法分子也可以借助一些预测序列号侵入到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之中。

1.3 操作风险

人为操作原因也可以被看作是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一大产生原因。系统使用者在对正确操作程序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操作失误,除了会造成系统损坏以外,也会让病毒程序侵入到系统之中。

2 医院网络与信息风险的应急预案措施

2.1 对医院内外网隔离技术进行优化

外部网络是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从医院的内外网方面入手对相关的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可以让医院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医院的内外网管理机制来看,目前很多医院都采用的是通过人工连接网络接口的方式来进行内外网的切换工作的,对此,医院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网闸的方式对医院的内外网体系进行隔离。为了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提升,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安装入侵检测系统的方式,对医院的计算机进行排查。也可以对这一系统与防火墙技术之间进行组合应用。

2.2 对网络协议建设工作进行完善

针对不法分子通过冒充IP地址的方式对医院系统信息进行盗取的行为,医院计算机系统是对管理人员可以采取让IP地址和相关口令与医院计算机MAC系统相绑定的措施,对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机制进行完善。在无法获取医院计算机MAC的情况下,不法分子无法侵入医院的和信息与统计系统,这就对恶意盗取医院信息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控制。从医院网络安全系统的动态防护机制来看,RSA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借助动态加密的方式对信息盗取问题进行有效预防的。

2.3 对医院的网络安全制度进行完善

医务人员是医院网络系统的主要操作人员。为了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处理机制进行完善,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通过培训机制的应用,对医护人员的计算机系统操作水平进行提升。培训制度的建设也可以让医护人员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意识得到有效强化。数据备份制度的完善,可以让信息系统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得到充分保障。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确定,也可以让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整性进行保障。

2.4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系统进行完善

应急处理系统的构建,对医院风险应急预案的实效性有着一定的保障。对此,在构建应急系统的过程中,医院领导层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指挥系统和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在构建应急系统的过程中,统一领导、明确分工应该是应急预警处理系统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的构建,也可以让应急系统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2.5 对医院网络安全技术手段进行优化

从前文的论述来看,外网与内网之间的连接安全性的提升,也是对医院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对医院网络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维护人员也可以对流量监测系统进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维护人员在对流量监测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在医院信息系统的一般旁路中部署三层交换机,进而借助各个镜像端口完成各个应用系统的流量分流工作。进而在对每两个系统的访问流量和用户的停留时间等内容入手,对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判断。SAN存储系统的应用,可以让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成为医院主要的内部数据存储模式。为了对桌面终端的安全进行保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自动下载或统一安装的方式,对防病毒软件进行应用。在对USB设备、移动硬盘等设备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信息系统的操作者需要对医院信息系统加强控制。非法网站访问控制机制的应用,也可以让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桌面终端所应用的病毒软件也要及时进行更新升级。全网安全监测管理机制的应用,也可以让医院内部的网络基础设备与安全设备的检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随着计算机“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安全管理平台的应用,成为了提升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整体性的有效措施。云服务在数据安全保护、安全信息与时间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让虚拟化平台的运用成为了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有效措施。

3 结论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对医院的信息化办公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网络协议建设机制、网络安全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与之有关的责任制进行完善,可以让医院构建一种分工明确、技术过硬的信息安全应急保障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畅淼.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处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1):145-146.

第2篇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XX部处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可视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保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1.3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和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环节,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 快速反应。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 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及“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1.4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及《XX矿总体应急预案》及XX部设备管理等管理规定,制定《XX部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成立XX部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晟秋

副组长:陈达才

成员:维护员及监控班长

2.2信息网络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编制、修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预案(2)通过本系统局域网络中心及电信网络机房交流等手段获取安全预警信息,周期性或即时性地向局域网和用户网络管理部门;对异常流量来源进行监控,并妥善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进行应急处置;负责调查和处置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善后工作,

(4)负责组建信息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培训与演练。

3 预警及预警机制

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分析安全风险,准备应急处置措施,建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测体系,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先制定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的通报机制。

3.1突发信息网络事故分类

关键设备或系统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电脑病毒等恶意攻击等。

3.2应急准备

XX部监控中心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应急值班,确保到岗到人,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3.3具体措施

(1)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加强所有人员防火、防盗等基本技能培训。

(2)实行实时监视和监测,采用认证方式避免非法接入和虚假路由信息。

(3)重要系统采用可靠、稳定硬件,落实数据备份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升级扫描引擎:加强对局域网内所有用户和信息系统管理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4)安装反入侵检测系统,监测恶意攻击、病毒等非法浸入技术的发展,控制有害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建立网关控制、内容过滤等控制手段。

4有关应急预案

4.1机房漏水应急预案

(1)发生机房漏水时,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监控中心,并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监控中心值班班长应立即安排停用故障空调,清除机房积水,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处理,同时启动备用空调,必要情况下可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3)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监控中心值班班长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房安全,同时安排通知综合管理部,及时清除积水,维修墙体或窗户,清除渗漏水隐患。

4.2设备、物资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害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设备或物资被盗或人为损害设备情况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立即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时保护好现场。

(2)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通知特保大队、值班领导、派出所、一同核实审定现场情况,查看被盗或盘查人为损害情况,做好必要的录像回放记录和文字记录。

(3)事发单位和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向公与领导汇报。

4.3长时间停电应急预案

(1)接到长时间停电通知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通过办公系统电话等相关信息,部署应对具体措施,要求前端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2)停电时间过长的,启动备用电源,保证监控中心正常运转,如有必要及时报巡逻队前网断电地点实时监控。

4.4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通信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后,操作员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并停止前端一切行为操作,经初步判断后及时上报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管领导。

(2)领导小组接报告后,应及时查清通信网络故障位置,并将事态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如外网应通过相关通信网络运营商查清原因;内网故障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检测故障区域,逐步恢复故障区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恢复通信网络,保证正常运转。

(3)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出具故障分析报告。

4.5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事件应急预案

(1)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信息系统管理员应立即断开网线,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根据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令,采取隔离网络等措施,及时杀毒或清除不良信息,并追查不良信息来源。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6 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后,网络管理应立即启动备用服务器系统,由备用服务器接管业务应用,并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同时安排相关责任人将故障服务器脱离网络,保存系统状态不变,保持原始数据。

(2)网络、监控中心应根据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故障服务器系统;重启系统成功。则检查数据丢失情况,利用备份数据恢复;若重启失败,立即联系相关单位,请求技术支援,作好技术处理。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7 黑客攻击事件应急预案

(1)当发现网络被非法入侵、数据影响内容被篡改、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的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或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断开网络,并立即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2)接报告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核实情况,关闭服务器或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陆账号,阻断可疑用户进入网络的通道。

(3)维护技术员应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恢复系统和网络正常;情况严重的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8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后,网络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组织查找、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进行先期处置。

(2)若故障设备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监控中心维护员应启动备用设备,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将故障设备脱离网络,进行故障排除工作。

(3)网络监控中心应在故障排除后,在网络空闲时期,替换备用设备;若故障仍然存在,立即联系相关厂商,认真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备查。

(4)处置结束后,应出具事件分析报告。

4.9运矿数据损坏应急预案

(1)发生运矿数据损坏时,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检查、备份运矿系统当前数据。

(2)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调用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若备份数据损坏,则调用历史备份数据,若历史数据仍不可用,则调用异地备份数据。

(3)运矿数据损坏事件无法恢复时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并开展相应的备用服务器。

(4)维护员待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差别,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

4.10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1)遇雷暴天气或雷暴气象预报,监控中心应及时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或主管领导,经请示同意是否可以关闭部分服务器,切断电源,暂停部分计算机网络工作。

(2)雷暴天气结束后、及时开通部分暂停服务器,恢复计算机网络工作,对设备和数据进行检查,出现故障的,及时报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3)因雷击造成损失的,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报损、结束后做出书面报告。

5应急处置

发生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在3分钟内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先期处置,恢复信息网络正常状态。

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

6 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及应急处置能力、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应急处置中暴露出的管理、协调和技术问题,改进和完善预案,实施针对性演练,总结经验教训,整改存在隐患,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7应急保障

7.1 通信保障

监控中心负责收集、建立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内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联络信息,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全体人员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

7.2装备保障

监控中心负责建立并保持电力、空调、机房等网络安全运行基本环境,预留一定数量的信息网络硬件和软件设备,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

7.3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建立备份系统,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7.4队伍保证

建立符合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持力量,对网络接入部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8 监督管理

8.1宣传、教育和培训

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公司系统范围内的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2预案演练

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安排演练,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和解决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3 责任与奖惩

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及物资等进行检查,对在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处置中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在部门二次分配中给予奖励;对,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其责任。

9 附则

9.1预案更新

结合公司信息网络发展配合相关制度的规定、修改和完善,适时修订本预案。

9.2 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XX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3篇

突发公共事件按影响范围可分为国家级、地区级、行业级和社区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等基本特征。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的数量及规模的迅速扩大,突发公共事件又表现出连动性、并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从而显著地放大了破坏力,增加了应对的难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策略制定经历了由“静”到“动”的转变,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正是信息安全保护向动态转换的标志。直接推动此机制建立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生在西方的两起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其一是“莫里斯蠕虫”入侵互联网。在短短12小时内,6200台工作站和小型机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不计其数的数据和资料毁于一夜之间,造成一场损失近亿美元的大劫难。其二是美国和西德联手破获了前苏联收买西德大学生黑客,渗入欧美十余个国家的计算机,获取了大量敏感信息的计算机间谍案。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安全防护及管理机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成为共识。于是,198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紧急响应小组——美国计算机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及其协调中心(简称CERT/CC)建立,由美国国防部资助,信息安全进入了以动态防护机制为主的时代。在互联网不断发展、虚拟社会逐渐成型的当下,政府进行治理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对国家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组织和应急体系不完备

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主要分为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网络内容管理应急几个部分,其应急管理部门是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机要局)、国家安全部、总参三部等部门共同组成,其应急响应分别由这些不同部门来指导、协调和督促管理,其中,国务院应急办只是在形式上对其他部门进行应急协调,没有统一的顶层领导体系,形成职责不清和应急响应不及时的格局,对于同时涉及跨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网络内容管理等方面的应急响应难以形成统一应对措施。地方网络安全应急部门机构的设置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设有专门的应急办,有的地方设在经信局、科技局、政府办、信息中心、公安局、安全厅等不同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从上到下的整体应急响应效率较差。

(二)网络安全风险形势研判能力不足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态势处于一个新的形势之下,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风险点不断增加;从信息安全威胁的角度来说,随着高级持续性威胁的案例层出不穷,攻击者已经从攻击信息系统本身,转向攻击其背后的业务目标和政治目标。网络安全应急作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应对的重要过程和方法,不同于其他常规行业应急,我们当前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应急角度,没有将防御和应急救助结合起来,对中国各类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网络攻击行为、网络攻击目的等方面的形势研判能力不足。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威胁缺少精准案例和证据,首先是数量不清,很多部门对有没有受到攻击不清楚,国家多大范围的网络和信息产业受到威胁不清楚;其次是问题不清楚,到底入侵渗透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对于真正的攻击源头不清楚。

(三)重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完备

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已经制定涉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也有一定的预案,有些部门和地方也都不同程度制定了一些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过,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不平衡,预案操作性较差,存在一些缺陷。对于涉及到国家安全、民生和经济等重大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没有整体完备的预案。

(四)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措施缺乏

中国的网络安全技术装备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公司占据,从网络设备到网络之上的软硬件设备,大多采用国外装备和技术,一旦发生涉及国家利益的突发事件,在国外技术装备被攻击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可替代的应急设备。例如,2014年4月8日微软停止了对WindowsXP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使用WindowsXP的用户占到70%-80%份额,这些用户有半数没有升级到更高操作系统的打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如果一旦出现更严重的国际争端甚至发生战争,我们受制于人的这些网络技术装备难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五)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水平较低

网络信息安全与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息息相关,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是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战略性产业基础。目前,虽然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国产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也比较大。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国内浪潮、曙光、华为和联想等高性能服务器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三分之一;虽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相关的研发产品,但并未走向市场化。国内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等主要应用领域的芯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低。在技术差距方面,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关键元器件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目前仍依赖国外厂商,数据库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与国际标准也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市场占有率、技术差距等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国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存在数据泄漏风险和情报监控风险。目前,国外企业已广泛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重要行业,长此以往,中国的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将存在严重的战略风险。有数据显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面向复杂业务处理的中高端服务器几乎全部采用了国外产品。如大中型主机、高端服务器产品基本上以IBM、HP、SUN为主,而这样的选择也直接导致了处理器、部件甚至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并不兼容,用户一旦采用某厂家的小型机后,就很难摆脱高额投资与服务追加的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导致了被境外控制的威胁,对设备带有的“漏洞”和“后门”抵抗力、免疫力减弱。不能预先检测到间谍软件和隐蔽通道,就无法有效遏制数据窃取。据统计,2013年前8个月,境外有2.2万个IP地址通过植入后门对中国境内4.6万个网络实施控制。中国关键信息系统对国外主机的长期依赖,使得信息安全不可控的问题日益突出。WindowsXP停止服务的事件也是冲击国内2亿用户的重要信息安全事件。对国外信息产品的严重依赖导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底数不清,国外垄断信息产品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黑盒子”,无法准确判断其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

三、加强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完备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关系国计民生,这个系统性的体系是否完备、运转是否得当,会对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产生重大直接影响。因而,理顺网络安全应急机制、清晰地明确权责是统筹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首要工作。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成立网络安全应急中心,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直接领导。该中心作为中央政府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导、协调和督促网络基础设施应急、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急、网络内容管理应急等网络安全应急工作,建立不同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可以考虑另行成立相关的指挥协调机构,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效的作用。二是把仍然分散在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应急管理职能适当加以整合。同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类的特点及管理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将不同业务部门所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应急机制与系统有机地统筹、结合在一个子体系中,以提升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与系统的应急指挥、协同部署的效率与效能。

(二)加快网络应急法制建设

当前,国家对于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管理已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来保障此类事件发生时的有效应急管理,而对于网络安全应急尚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标准,进一步加强有关信息安全的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并进一步细化相关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全国立法机关也应该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尽量加快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与应急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划、制定工作,将网络应急工作全面纳入系统化的法制建设轨道中来。

(三)健全应急情报共享机制

任何应急响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未雨绸缪,即在事件发生前的充分准备,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安全计划、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安全通告的方式进行的预警及各种防范措施等;二是亡羊补牢,即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期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这里,措施的执行者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系统。这些措施包括:系统备份、病毒检测、后门检测、清除病毒或后门、隔离、系统恢复、调查与追踪、入侵者取证等一系列操作。可见,对相关信息的及时掌控是预警和采取科学性措施的关键,必须建立应急情报共享机制。通过可信的信息共享,实现网络安全信息情报的及时、有效沟通,能够为网络安全应急提供充足的预警、决策、反应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的网络安全应急中心负责协调关键基础设施拥有者和经营者,保障在业务连续性、危害管理、信息系统攻击、网络犯罪、保护关键场所免受破坏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并与中国情报分析相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共享网络威胁情报,提高网络安全风险形势研判能力。要充分利用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这一有利契机,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社会各方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共建、共享。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构,保证政令畅通。建立完善的预警检测、通报机制,分析安全信息,警报信息和制订预警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四)强化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最早始于军队,是将平时制定和执行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与战时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应急预案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将应对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实现“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有效途径。由于应急预案是在平时研制的,时间上比较从容,因此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意见、深入论证,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通过应急预案的研制,可以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也有利于对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进行系统评估与论证,提高应急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网络安全的应急演练工作需要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网络安全应急中心应根据重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网络基础营运部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相关网络应急部门开展网络安全事件演练,以网络安全保障为场景,采用实战方式,通过演练有效检验各单位的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可以考虑建立由网络基础运营部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相关网络应急的一级部门以及涉及安全保密的科研机构、民族企业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联盟,在应急演练方面形成国家级的权威标准,定期进行不同业务部门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与评测,以“应急演练”的方式促进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发展完善。

(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网络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是有效提升网络安全应急管理的关键。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步伐,建立健全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高效的人才培训机制,以及广泛的人才交流机制。要发挥科学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优势,积极支持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培训机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技术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加强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要密切跟踪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加强相关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着力开展新的网络框架下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以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应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应急人才队伍素质,定期组织对网络安全应急人员的能力培训,强化和补充新的网络安全威胁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有关网络安全应急一线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的有关政治素养和技术业务培训。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新技术新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领域一线的工作人员与科研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矛盾、寻求新方法,才能有力地促进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不断发展;只有培养和储备足够的网络安全应急专业人才,我们的网络安全最后一道屏障才能得到保障。

(六)加速基础技术与相关标准的研究

与网络安全应急相关的业务部门、科研机构、民族企业等有关单位应进一步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面向全局、着眼未来的网络安全应急运作机制、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技术、网络安全预警和控制等研究,组织参加相关培训,推广和普及新的网络安全应急技术。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具有高度概括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又能在短时间内部署测试的,能够与不同地方、不同业务部门相适应的网络安全应急相关标准,建立包括技术标准、业务标准、流程标准、配套设施标准在内的网络安全应急标准体系。

(七)加快核心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逐步替代的步伐

为实现核心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逐步替代的良好局面,需要有短期和长期目标。在短期内,确保中国网络空间和数据信息运行的安全可靠;从长期看,要确保中国网络和信息的自主可控和网络空间的长治久安。为实现自主可控的长期目标,在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方面肩负重大责任,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大事应该由国家来推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政府在推动使用国产信息产品方面的力度很大,希望国家今后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核心产品的研发,有效汇聚国家重要资源,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全终端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上加大科研资源和优势要素的投入,实现信息安全中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技术突破。整合国家科研资源,通过多部委合作,加强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基础信息安全技术的攻关。促进上下游应用产品的开发,完善自主技术产品应用环境,提高相关技术产品的可用性。为实现安全可靠的短期目标,可依托高校、研究机构、民族企业和特定行业用户打造自主创新的大平台,加大核心信息技术的投入,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相互搭桥,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当今世界大项目的运作多采用“团队制”,信息安全技术攻关和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应进行机制创新。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从科技攻关、重点企业培育和政府采购等方面下大力气。一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核高基重大专项,及时跟踪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广泛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二是重点培育若干具有较强信息安全实力的企业,专门为政府、军队等提供整体架构设计和集成解决方案,形成解决国家级信息安全问题的承包商;三是加快立法,促进政府采购自主产品工作有序开展。在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枢纽和关键网络系统的采购中,禁止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公司介入。军事国防、政府办公、海关、金融等重要的部门或行业在采购网络信息安全设备时,要坚持采用自主可控产品优先原则。

(八)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多方合作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同志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管理,完善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规范管理,协调联动。健全网络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网络安全责任,明确网络安全职能,形成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协调机制。

2.自主防范,逐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系统运行中使用机构、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运维、应急等各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

(三)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控体系、网络信任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体系,配合做好应急响应体系和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提供高效的安全防护。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提高综合防范能力

1.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安全管理责任,配套相关技术防护措施。

2.信息内容安全保障。按照“上网信息不、信息不上网”的要求,对信息应当在信息系统中处理。要制定和督促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要加大对各类信息内容的监管力度,确保信息采集、处理、更新和入库过程中安全可靠。同时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加快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1.提高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通报、汇总、研判、分析、报告和预警工作。加快应急处置与技术支撑服务队伍和网络安全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综合能力。

2.加强应用管理、备案与更新工作。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和修订工作,保证应急预案体系的组织机构、事故预警、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应急培训、预案管理等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安全台账,为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作配合

机关各处及直属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及时反馈网络安全管理中发现的新问题,加强沟通,妥善处置。

第5篇

[摘要]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疗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规范运作服务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数字化医院建设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医院信息系统的和其他网络系统一样,都会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这严重影响着医疗机构正常业务的运转,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建立院信息系统故障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详细闸述了建议管理预案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管理预案及预案的执行。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分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133―02

医院信息系统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它在保障医院日常工作正常运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是医院信息网络,它是为医疗机构提供高效、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信息网络是否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医院信息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然而,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或人为或自然方面引发的故障。因此,为避免医院信息系统因故障而引起的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应该结合医院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应急管理预案。

1、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1.1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医院各个工作岗位的信息系统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按照工作指引手册,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信息网络故障带给医院的影响,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和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故障,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在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时,一定要结合医院自身的运作情况,以保障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急能力。

1.2 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医疗领域,数字化医院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同时,医院的各项业务刘信息化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可见,数字化医院对信息化系统的医疗性越强,则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越高,一旦在医院业务的高峰期其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医院业务的正常办理,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医院业务系统的瘫痪状态。

因此,医院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方面和在短时间内对自身信息系统的修复方面制定一整套预案,以避免医院大量尚未就诊的病人发生就医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医院出现医疗隐患或对医院不好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医院制定一套简要、科学、操作性强的信息网络故障分级预案对医院自身的运行和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承的意义。

1.3 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

医院在制定信息系统分级应急管理预案时,为了保障管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就要做到从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医院的发展水平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医院各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协助。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时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首先,要明确界定出医院及其信息系统网络故障的范围及程度,并对各种信息网络故障进行分级,分别对各个级别的网络故障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和解决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时要遵循第二个原则就是,要求医院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高度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的工作方式,而且能够在医院信息网络出现故障时,具备迅速恢复传统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的应急能力,即医院要通过常态化应急演习,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在预防故障和实际解决故障能力的培养。

2、医院信息系统故障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2.1 分级应急管理对各个岗位的要求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应急管理按照岗位划分,可以分为应急领导小组、医疗业务部门操作岗位及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小组。

其中,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为医院领导、信息部门以及医院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医院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并统筹规划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同时应急领导小组还要检查监督全院安全上作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而医疗业务部门的操作人员则负责医院各项手工操作时所需的纸张、收费价目表、印刷体等办公用品。

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的主体,并组分应急预案的演练,同时还要及时总结和汇报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修改意见等工作。

2.2 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分级:

一级预案: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的设备故障。此时必须逐级上报,在主管领导的督促和协调下进行抢修。

二级预案:由于财务软件故障、交换机故障、数据处理错误等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瘫痪。应该及时上报信息部,对故障进行排除。

三级预案:单个部门出现网络故障或硬件故障而工作瘫痪。要立刻报告负责人进行故障排除。

四级预案:单个工作站点出现的软件或硬件故障。此时应该由值班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在分级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应该根据具体故障情况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并由信息部通知各个岗位的应急职责范围及工作方式,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3、结语

综上,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但要信息技术支撑,而且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因此,维护好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院必须要进行定期检查,时刻监督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并加强应急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医院所有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高度重视,而且要在每个人的心理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德文,医院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院统计,2006(3)

第6篇

为切实做好雪灾应急工作,提高对雪灾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雪灾天气广大职工人身安全、行车安全以及xxxx信号安全畅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局党组要求,结合xxxx实际,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方案适用的范围:

本方案是xxxx应对雪灾的紧急行动方案,适用于因降雪天气给职工工作、出行造成不便,xxxx公务用车和施工维护车辆造成安全隐患以及致使xxxx网络出现重大故障,影响大片用户正常收看电视节目等情况发生的应急反应。

二、组织机构:

xxxx成立暴雪天气防灾抗灾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三、xxxx各相关部门职责:

1、xxx部:负责雪灾天气中所有车辆防滑设施的配备以及网络出现重大故障应急车辆的调度。

2、xxx部:负责雪灾天气应急设备、器材的储备、供应。

3、xxx部:负责雪灾天气网络重大故障抢修方案的制定。

4、xxx部、xxx部:负责雪灾天气网络干线及用户分配网的巡查工作,出现重大故障立即组织人力抢修,尽快恢复)信号,确保安全传输。

四、应急处置程序:

雪灾发生后,xxxx防灾抗灾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实施灾害预防工作。 2、遇有下雪天气,xxxx所有车辆必须安装防滑设施,确保行车安全,堵绝事故发生。

3、发生重大网络故障,影响用户收看节目的,领导小组要紧急调动储备的器材设备,迅速召集抢修人员,xx网30分钟、xx网60分钟到达故障现场。领导组成员要靠前指挥,现场办公,立即制定抢修方案,以最快时间修复网络。

第7篇

很难相信,假如没有一个完善的应急通信机糊,在这样的突发事件中将可能使救援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事实上,凭借多年形成的完善的应急处置管理体系,以及我国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抗击冰冻雪灾、“5.12”汶川大地震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的通信保障任务,充分体现了我国应急通信应用的效率和作用。

然而,我国的应急通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应急通信管理无法顺畅到底,目前的应急通信管理机构是部级和省通信管理局两级的管理机制,无法对地市级以下的企业直接进行管理,对应急处置的响应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我国应急通信建设覆盖广度还不够,应急通信资源基本上集中在省一级的大城市,对基层、县级、乡级缺乏必要的应急通信资源的投放……

通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基础行业,直接影响到国家各项重要政策的顺利执行。危机状态下,通信行业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专项保障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对应急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使应急通信手段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第一,要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预案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应在预案体系中增加跨部门的总体协调预案,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系,以提高国家共同应对灾害的能力;应在运营企业省级公司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中增加和细化企业间联络协调联动机制的部分内容。重点针对地震和恐怖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相应的专项预案,丰富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逐步贴近实战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应急通信保障预案,根据应急预警和响应级别,重点增加电力、交通中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措施,提高预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加强应急通信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多手段跨部门跨地域的应急通信保障。在突发事件中,加强应急通信管理和统一指挥调度,统筹各部门、各行业的应急通信资源,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有效整合、整体联动、功能齐奎、运转高效的应急通信管理机制。

第三,要构建立体化的应急通信体系。通过强化系统设计,采取“有线无线相结合,固定机动相结合,空中地面相结合,建设运行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在网络建设的各个层面、网络配置的各个环节上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综合运用的安全可靠性,加大无线和卫星等技术手段的配置和应用力度。

与此同时,在国家应急通信整体框架下,还要构建跨部门、跨运营商、跨行业的统一应急通信系统和应急保障体系。通过应急网络建设和调度,构建天地结合、模式多样、快速响应的立体应急通信体系,以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能力。

第四,要完善应急通信管理和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日常管理和应急演练制度。应加强应急通信人员新技术、新业务和新设备的培训,提高应急通信管理人员和保障队伍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第五,要加大应急通信建设投入、加快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应急通信网络投资高、使用效率低,主要体现政府公众服务职能,完全依靠电信企业投入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应急通信各方面能力的建设。

第8篇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况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述情况下的重大通信保障或通信恢复工作。

(1)特大通信事故;

(2)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3)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要通信保障任务。

1.4工作原则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密切协同,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国家通信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信息产业部设立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国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和事务处理工作。

2.2组织体系框架描述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和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相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进行重大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设立电信行业省级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省(区、市)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进行本省(区、市)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总部和省级公司设立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本企业内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省级公司受当地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总部的双重领导。

3预防和预警机制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机制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畅通。

3.2预警监测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都要建立相应的预警监测机制,加强通信保障预警信息的监测收集工作。

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外部预警信息指电信行业外突发的可能需要通信保障或可能对通信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内部预警信息指电信行业内通信网上的事故征兆或部分通信网突发事故可能对其他通信网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要与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各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行管理维护部门要对电信网络日常运行状况实时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息。

3.3预防预警行动

信息产业部获得外部预警信息后,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应对措施,通知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预防和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监测获得内部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可能演变为严重通信事故的情况,及时报告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进行分析核实,经确认后,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3.4预警分级和

3.4.1预警分级

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多省(区、市)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重大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多省(区、市)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的情况。

Ⅱ级: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多个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该省(区、市)多个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

Ⅲ级:因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

Ⅳ级:因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局部通信故障的情况。

3.4.2预警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可以确认并Ⅰ级预警信息;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可以确认并Ⅱ级、Ⅲ级和Ⅳ级预警信息。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准备工作。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响应工作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突发事件造成多省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重大影响,及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重要通信保障任务,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启动本预案。

Ⅱ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故障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下达通信保障任务时,由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启动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同时报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

Ⅲ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多点通信故障时,由相应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启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同时报本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应急通信管理机构。

Ⅳ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局部通信故障时,由相应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启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4.2应急处置

本预案重点考虑发生Ⅰ级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4.2.1信息上报和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出现重大通信中断和通信设施损坏的企业和单位,应立即将情况上报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国务院。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立即分析事件的严重性,及时向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处理建议,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启动本预案。需要国务院进行协调的,应立即上报国务院。

启动本预案时,相应的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提前或同时启动下级预案。

4.2.2信息通报

在处置Ⅰ级突发事件过程中,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应加强与通信保障应急任务下达单位或部门及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提高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效率。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与突发事件有关的政府部门、重要单位和用户。

4.2.3通信保障应急任务下达

发生Ⅰ级突发事件时,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以书面或传真形式向有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下达任务通知书。接到任务通知书后,各单位应立即传达贯彻,成立现场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并组织相应人员进行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

4.2.4通信保障应急工作要求

相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收到任务通知书后,应立即开展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通信保障及抢修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2)应急通信系统应保持良好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待命;

(3)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4)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在执行通信保障任务和通信恢复过程中,应顾全大局,积极搞好企业间的协作配合,必要时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进行统一协调;

(5)在组织执行任务过程中,现场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上报任务执行情况。

4.2.5通信保障应急任务结束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下达解除任务通知书,现场应急通信指挥机构收到通知书后,任务正式结束。

4.2.6调查、处理、后果评估与监督检查

信息产业部负责对特大通信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对事故责任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7信息

由信息产业部负责有关的信息工作,必要时可授权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进行信息工作。

4.2.8通信联络

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要确保应急处置系统内部机构之间和部门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通信联络方式主要采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会议电视、传真等。

5后期处置

5.1情况汇报和经验总结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任务结束后,信息产业部应做好突发事件中公众电信网络设施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及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和汇报,不断改进通信保障应急工作。

5.2奖惩评定及表彰

为提高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按照有关规定,对在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保障不力,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处。

6保障措施

6.1通信保障应急队伍

通信保障应急队伍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管理、运行维护、工程及应急机动通信保障机构组成。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不断加强通信保障应急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的需要。

6.2物资保障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建立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资源的保障机制,并按照通信保障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

6.3必备资料

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必须备有地图、各种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通信调度预案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图、物资储备清单和相关单位、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

6.4技术储备与保障

信息产业部在平时应加强技术储备与保障管理工作,建立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与专家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决策重大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方案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适时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分析当前通信网络安全形势,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实施进行评估,开展通信保障的现场研究,加强技术储备。

6.5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通信保障应急指挥管理机构和保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通信保障应急的能力。

6.6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6.7需要其他部门保障的工作

6.7.1交通运输保障

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保障应急车辆及通信物资能够迅速抵达事发地点,国家或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为应急通信车辆配置执行应急任务特许通行证。在特殊情况下,国家或地方交通部门应负责为应急通信物资的调配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支持,以保证应急物资迅速到达。

6.7.2电力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时,国家或地方电力部门优先保证通信设施的供电需求。

6.7.3经费保障

因通信事故造成的通信保障处置费用,由电信运营企业承担;处置突发事件产生的通信保障费用,参照《国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7附则

7.1名词术语说明

(1)通信是指电信网络。

(2)特大通信事故是指由突发事件造成的通信枢纽楼破坏、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等情况。

(3)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是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和更新,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根据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和指示启动。预案坚持周期性的评审原则,每年一次,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第9篇

关键词: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2

企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的应急反应工作,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发展而发展。作为国有重点企业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工作要扎实开展、富有成效,除了围绕诸多生产环节,编制具有针对性、控制性、适用性较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更重要的是围绕各类、各种应急知识开展有效培训活动,让油田岗位相关人员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控制处理能力,降低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为此,现结合大庆油田基层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工作,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的有效性分析与有效培训途径的探讨。

一、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的有效性分析

油田各单位要将生产应急知识培训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必须围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探索、创新、运行有效培训新方式,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大庆油田的二级单位很多,有生产与保障单位之分;大庆油田的工作岗位更多,有前线与后线岗位之别。油田每个单位的每个岗位都有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同的应急预案必须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活动。所以,油田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要全面有效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必须区分不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岗位人员针对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对号入座学习,只有搞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性培训,才能有效提升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与损失。

2.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要体现时效性。油田任何突发事件,都是在某种条件下形成、某种环境下发生,往往反映某个时期、某个时段应急反应工作的特点。所以,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应特别注重在事件易发期,开展相应的应急预案专项培训。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有必要体现时效性。

3.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要坚持经常性。油田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直接控制事件的损失程度,不但要求执行者学习掌握预案相应内容,更需要执行者长期熟记与熟悉预案全部规定。为此,要想持久牢记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持续针对相应的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应急反应知识培训,不断提升预案执行人的执行效率与处理能力。所以,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之后或修改之后,不是培训一次结束,而是需要经常讲解培训、不断学习掌握、持续模拟演练,只有围绕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才能为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奠定坚实基础。

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有效培训途径的探讨

如何增强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经常性,我认为,油田各单位有必要探索“三、三、三”有效培训途径。

1.要搞好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有效培训,需要构建与运行“三定”培训管理网络

(1)构建与运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定员培训管理网络。油田各单位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人员,是精通预案实施所对应岗位生产管理的多名专家。可以将这些人直接定为预案教培主体,集中先教会岗位生产操作骨干,再由骨干人员在岗位传播,构建与运行“定员式”拓展培训管理网络(见图1)。

图1 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定员培训管理网络图

(2)构建与运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定点培训管理网络。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执行点位是相关岗位,执行者是岗位操作人员。可以把预案执行的相关岗位设定为培训点位,将岗位员工确定为培训对象,由集中培训的骨干人员担当预案讲解员,构建与运行“定点式”传授培训管理网络(见图2)。

图2 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定点培训管理网络图

(3)构建与运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定项培训管理网络。油田不同职能的单位、不同工艺的岗位,执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增强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的针对性,有必要构建与运行“定项式”的专业培训管理网络,开展划分单位、细分岗位、区分预案的定项培训活动。如:大庆油田采油矿构建与运行生产岗位“定项式”培训系统管理网络(见图3),将预案培训细分到井站。

图3 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定项培训系统管理网络图

2.要搞好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有效培训,需要健全与实行“三分”培训管理机制

(1)健全与实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期培训目标管理制度。油田各单位既然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纳入到员工技能操作培训工作之中,就应该同技术培训一样,分期预案培训办班要有培训目标,既有培训通过率的总目标,也要有人员出勤率、理论考试及格率、模拟演练达标率等分目标。不但要确定预案培训的总目标与分目标,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有衡量标准,还有必要通过健全与实行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期培训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全油田岗位人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水平。

(2)健全与实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路培训计划执行制度。要实现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目标,需要实施具体培训措施加以保证,也就是要有措施具体的突发事件分路应急预案培训计划与计划执行制度。如:春季由安全管理一路开展以防火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重点的培训,夏季由生活保障一路开展以防中暑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重点的培训,冬季由井站管理多路开展以防冻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重点的培训,分路搞好应急预案培训的事前计划编制,并在培训中严格计划执行制度。

(3)健全与实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项培训检查考核制度。一项工作完成的如何,需要事中检查与事后验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也是如此。所以,要使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项培训活动富有成效,除了确定培训目标、执行培训计划,还要在每次培训之中,采取以赛代培、以问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效果检查;在每次培训之后,采取理论考试与模拟演练相结合、考评工作于奖金评定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培训验收与考核。因此,在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开展的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分项培训中,有必要通过健全与实行分项培训检查考核制度,把油田应急反应的分项培训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3.要搞好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有效培训,需要探索与推行“三更”及时培训方法

(1)探索与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人员更换后的及时培训方法。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是由各级相关人员构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由于一些人员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应急人员经常出现更换情况。要让刚加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快速了解、掌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容,需要探索人员调换跟近引导、人员更换跟踪指导、人员增加跟上宣教等及时培训新途径,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人员更换后的及时培训新方法,达到突发事件应急人员人人懂应急、个个会应急的素质标准。

(2)探索与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更改后的及时培训方法。随着油田的发展、管理的进步,对油田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经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所以,油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应急措施,经常会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生产管理的需要,进行几项或多项更改。要使相关人员及时掌握油田突发事件新的应急措施,需要探索与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更改后的修订人及时讲解、骨干人员及时传授等培训方法,使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更改的跟进培训工作得到快速到位。

(3)探索与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技术更新后的及时培训方法。为了有效提高油田应急工作能力与运作水平,岗位突发事件应急技术也在逐步更新。为此,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也随着应急技术的更新而进行匹配性的改变。所以,油田各单位在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技术更新、预案修订之后,有必要探索与推行油田突发事件应急新技术请专家讲解、新预案由专人及时讲授等培训新方法,使油田应急技术得到更新的同时,应急新技术的及时培训工作也得到有效落实。

三、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有效培训方式的探讨结论

油田各单位要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的应急知识培训活动持久开展并富有成效,充分体现针对性、时效性、经常性,有必要探索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有效培训新方式。本文明确了需要构建与运行培训管理新网络、需要健全与实行培训管理新机制、需要探索与推行及时培训新方法的三种观点,指出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有效培训方式的探索思路。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探创新、推行各类、各种应急知识有效培训途径,可以使油田岗位相关人员时刻掌握和熟练运用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控制处理能力,并对油田应急工作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引导性。

第10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的iEMS系统中有一个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此平台可以将原来多种业务平台、多种设备集成到一个应急联动系统的总系统平台上来,实现多个部门、多个专业中心的整体联动。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解决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涵盖了突发事件处置从前期准备(预案制定、预测预防、救援保障的规划与落实)、中期处置(监控预警接警处警)以及后期评估与重建等三个阶段。iEMS系统是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与手段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的信息管理与指挥决策系统,其主要的功能包括综合指挥体系、科学决策预案、协同指挥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全民信息化服务等。同时,系统还特别强调系统响应的实时性。

从硬件角度考虑,iEMS需要有强有力的通信平台来保证不同层面联动单位之间数据、语音、图像的可靠传输,保证指挥员的指挥命令能够及时、准确的下达,而突发事件现场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应急指挥中心。目前,整个应急联动的通信平台已经涉及多种通信系统,如PBX小交换系统、350M无线常规/集群系统、800M无线数字集群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数据网络、视频网络等,但是有很多用户往往过多注重软件部分的集成,认为硬件部分只是简单的设备堆积,没有考虑统一进行整个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集成和实施,而造成建成后的通信系统的不畅通,花了很多建设费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软件角度考虑,iEMS软件平台需要集成多种硬件设备以及各种数据接口,集成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如何做到业务软件与平台的无关性,以及多种软、硬件平台的有效集成一直是应急联动系统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联动系统。

根据大中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体系与职能,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在分析了大中型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流程的基础上,确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构想,即“1-1-3-5工程”。具体来说,就是建设一个中心,改造一批系统,搭建三个平台,开发五大应用系统。

一个中心:建设一个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一批系统:改造110、120、119和公安交管指挥系统。

三个平台:构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资源和应用软件三个平台。

五个应用系统:开发指挥调度、预测预警、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五个系统。

三个平台的建设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平台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平台是指连接市应急指挥中心、专业指挥中心(110、119、122和120)、救灾专业部门和相关区县的应急分系统、监测预警点、现场指挥/处置部队、移动指挥车的有线无线语音、数据、图像通道,以及市应急指挥中心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和有线无线语音/图像通信端设备和系统软件。网络通信平台支撑信息资源支持平台和应用系统软件平台的运行。

计算机及网络建设:能够满足数据、图文、办公自动化以及图像监控信息的快速传送,是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基础数据网络平台,为各种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包括市应急指挥中心内部网络建设及其与各委办局的联网、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宽带卫星数据应用、GPS定位数据传输等。

语音通信网络建设:包括有线语音网络建设、无线系统建设以及数据录音系统等。

图像通信网络建设:包括建设和完善现有图像信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等。

移动指挥车建设:通过移动指挥车可以支持指挥人员深入事件现场,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实现高效、快速指挥决策,并能采集与传输现场声像实况,保障指挥中心对事件现场的监控指挥。

信息资源平台

信息资源平台是在对不同数据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的数据存储、交换、管理等应用系统集成,由中心数据库、数据交换管理、GIS系统三个系统构成。

中心数据库建设:为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心数据库,承担为指挥中心应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服务的任务,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数据库、人员专家数据库、预案及专家知识数据库、设备资源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等。

GIS系统建设:搭建一个基于网络GIS技术的软件平台,完成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转换和空间数据查询任务。

数据交换管理系统建设:建设数据交换管理系统,负责管理中心数据库与各职能部门数据库之间的各种数据交换,并对平台系统安全和稳定性实施监控。

应用软件平台

应用软件平台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和指挥平台的重要组成基础,是实现公共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及指挥应用的重要工具。通过与信息资源平台的结合可及时获取最新的各项可利用资源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平台可以联通到各级指挥及现场处置机构,从而实现全市各项资源得以综合、统一、及时地指挥调度以确保公共突发事件得以迅速处置与控制。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指挥调度系统、预测预警系统、恢复与重建系统、应急保障系统、监督管理系统等5大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为市指挥应急中心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高性能的、高可靠的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实现突发公共事件性质的研判、预案的科学选择、任务的下达与监控、各部门的协调调度以及资源的合理调配等功能。

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科学的预测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保障在监控、预测的基础上对事件提出科学预警,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预警措施,做到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置。

恢复与重建系统建设:提供对事件应急结束后的善后处理与重建、社会救助以及分析与评估、事件处理情况的后续信息等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平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置类似事件。

应急保障系统建设:提供对应急救援保障备案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与统计的管理平台,保障各类应资源的完备与可用。提供宣传与培训以及预案演练信息管理平台,保障对战前工作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对基础资源信息、空间信息以及知识资源库、案例库、方法与模型等辅助决策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平台,为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理以及善后处置提供可靠、详实的决策数据。

本方案是基于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应急指挥系统,可用于城市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如市政管理、区县应急指挥及一些消防、防汛等的专项应急指挥。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防灾减灾是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保护公民和社会团体的基本利益、创造并保持安全的生存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当今各级政府的要务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危机本身发生的变化,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城市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需要建立新的应急管理体制,来整合城市应急管理资源,沟通各种行政关系(如公安内部警务体制、医疗急救、水电气的处置)。完善城市应急体制,就应建立符合城市实际状况,科学地预见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统一政府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权威地进行指挥和调度,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城市内存在的各种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各种灾害,从而达到维护城市公共利益、确保城市安全的目的。

活动保障系统

活动保障系统包括活动计划、活动预案制定、活动审批、模拟演习、事后总结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

采用主流 GIS 平台为开发平台,为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快速、灵活、准确的地理位置定位,显示相应的属性信息,协助指挥员直观、形象、可靠地对案情资料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有根据的、准确的指挥调度方案。

预案管理系统

预案综合管理包括平时的预案储备与战时的预案使用两部分。包括预案规划编制、预案执行、预案评估及更新。

资源管理系统

提供各业务单位管理维护应急资源管理维护平台,包括资源目录管理、资源储备计划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在应急处理中,可迅速明确地对相关事件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并对周边的警力部门情况、警力人员数量、警力装备情况、联动资源情况、重点单位情况、相关地图预案进行显示和支持;可提供相关联动部门信息、资源信息、预案或案例信息、相关地理信息、法律法规和反馈信息;可直接在调度台上进行电话和基于专网的布控指令下达;并可根据现场实际反馈信息,动态调整行动方案,实现快速准确的应急决策以及应急物质和救援力量的调度。

语音通信系统

可以将有线通信系统、800M数字集群系统及公安350M等其他通信系统集成,实现各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应急联动提供必要的及时的语音信息传输平台。

视频监控系统

可以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通道,实现各种图像信息的获得与传输。在应急指挥中,提供实时的现场图像资料,及时地发现和采集事件源,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足够丰富的事件的详细状况,为领导/决策指挥人员提供快速的决策和问题处理提供基础的支撑手段。

AVL/GPS系统

通过AVL/GPS系统可以实现移动车辆应急资源的定位和指挥调度,让指挥中心可以时刻了解可用资源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事态需要、发展分配可用资源。并通过与GIS的集成,实现移动现场应急指挥、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指挥的工作效率。

数据集线器

基于消息总线的数据集线器能够适应并满足当前和未来应急管理的需求。从横向看,可以实现应急指挥系统与外部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从纵向看接入,可以实现与上级指挥系统的互联。

移动指挥车

支持指挥人员深入事件现场,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实现高效、快速的指挥决策,能采集与传输现场声像实况,并且可以将采集来的信息传回指挥中心,保障指挥中心对事件现场的监控指挥;作为整个应急指挥系统的备份系统,可独立完成现场指挥任务。

软件设计遵循平台化、组件化设计,以实现三个统一。即坚持面向数据、业务、用户,采用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安全保障,并为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准备。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

应用软件系统由“一个中心、一个门户、三个系统支撑平台、三个核心应用平台”构成。系统包括,一个中心指数据交换中心;一个门户指综合信息门户;三个支撑系统平台指安全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监控与管理平台;三个核心应用平台指基础信息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和综合决策平台。

综合信息门户面向普通用户,由于该类用户未经过软件系统操作培训,无法熟练操作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所以系统以信息的形式提供信息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公众的信息网站、面向领导的综合决策信息平台、面向专家组的专家会商信息平台。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归结为业务支持系统(OSS)、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个核心应用系统,面向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权限分配,将三个核心应用系统的功能分配给不同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持人员,如值班人员、疾病控制人员、执法监督人员等等,在应急指挥过程中,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面向基础维护人员,系统提供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对基础数据与信息的维护与管理;提供系统管理与监控平台对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开放性、规范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维护管理;提供安全管理平台管理系统用户的权限、安全密码;提供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指挥决策系统与其他各种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访问。

软件设计遵循平台化、组件化设计,以实现三个统一。即坚持面向数据(以数据为核心)、业务(以业务为基础)、面向用户(以人为本的应用),采用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安全保障,并为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准备。

根据应用软件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对用户功能需求进行了适当地拆解和合并,系统的功能需求表现为八个子系统,分别是运营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信息门户、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监控与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

实用性

以实际应用需求为核心,系统功能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实现用户可接受的查询效率与相应事件,具有良好的人机接口与灵活多样的展现方式。

平台化

鉴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业务复杂和突发性,系统在设计与实现时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建立专门应用平台与工具,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与扩展能力。系统能够根据应用需求,支持多种组件模块、多种数据接口的能力,适应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支持业务功能扩展与重构。

安全可靠

本系统充分考虑了安全防护与冗余措施,提供很强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包括:系统备份、数据恢复、事故监控和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

平战结合

系统功能应兼顾日常工作和应急指挥的双重需要,实现平战轻松转换。

整体考虑

鉴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在应用上的特殊地位,系统在设计与实现时从横纵两个方向考虑了应用系统建设的架构与功能,横向能与卫生相关部门(如CDC)进行数据交换,纵向能与省级卫生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开放扩展

系统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对系统中的网络协议、数据接口、指挥体系等进行全国统一规划,为系统扩展奠定基础。

中兴通讯作为国内大型通信设备提供商,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应急联动解决方案――ZXCERS系统,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产品已涵盖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所需的所有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兴通讯的整体实力和优势。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方案

中兴ZXCERS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各子系统通过统一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互联互动。

接/处警系统

系统实现接警、处警功能。接警中心统一接听和处理市民的报警,系统支持有线/无线终端、Internet终端和自动报警装置报警接入;处警中心接收接警中心转发的警情数据,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空间分析功能,对所有的资源和警力通过一体化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调度台进行方便的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

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

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通过调用GIS系统平台实现预案指挥调度。它通过对数据的时空分析和综合信息的全面掌控,自动生成或启动相关处理预案;还可以与社会联动单位的预案系统实现整合,完成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演习和完善工作,有效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

GIS/GPS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图空间测绘数据及属性信息录入GIS系统,从而形成丰富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可通过各种定位技术(LBS或者GPS)获取并显示各种有价值目标的移动位置信息。

呼叫中心

作为系统通信单元的核心部分,呼叫中心实现与PSTN网络、无线数字及模拟集群网络、IP网络的连接,对多种形式的报警进行统一接警呼入、排队及分配处理以及调度呼出。中兴ZXQ10智能排队调度机可进行点呼、组呼、轮呼、会议等多种形式调度,可实现强插、强拆、监听、自动呼叫、录音等多种控制功能。

无线集群系统

无线集群系统是应急指挥中一种重要的指挥调度通信方式,它可迅速实现对位置移动的人员、车辆终端的统一调度。中兴自主研发的GoTa无线集群系统可实现组呼、单呼、广播以及分组数据传输业务。无线集群系统通过E1(数字无线集群800M)或EM(模拟无线集群350M)与系统中的呼叫中心联接,实现统一的通信调度功能。

视频监视/会议系统

视频监视/会议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监控平台,并可即时召开视频会议。该系统可对现场图像进行各项处理,并实现大屏幕显示集中监控与切换。

宽带数据网络和传输网络系统

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ZXR10数据产品全面搭建ZXCERS各个子系统数据共享和联动的承载IP网络。如果各大城市应急系统互联,则可用中兴的ZXMP传输系列产品建设基础传输网,ZXR10数据产品建设广域宽带数据网,实现各城市应急中心网络的互联。

系统及应用集成平台

中兴的ZXCERS应急联动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可通过统一中兴ZXIAP智能应用集成平台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及互联互动。各子系统作为集成平台的终端注册到平台,由平台实现各终端之间的联动功能。各终端可向平台申请资源,平台可根据给定的图形化界面定制业务流程,当各终端申请的资源达到定制业务的阀值后,平台将自动触发定制的业务。

综合应用软件集成

中兴的ZXCERS应急联动系统可以有效地与现有的各种综合应用软件集成,如政府公文流转、公文传输、OA、政府门户以及信息等,并且能够与其他专业应急子系统,如卫生应急系统、环保应急系统等实现有机的整合,从而将应急联动相关部门结合起来,统一高效地开展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

北电公司的城市应急系统是以光传输系统以及城市无线宽带接入网络为基础的,集成了应急指挥平台、多媒体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等多种系统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北电(中国)有限公司

城市应急系统解决方案

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主要由3个核心平台构成:一是支持多种报警类型的接处警平台,它支持110、119、122、120接处警系统,同时支持供水、供电、供气、环保、防汛等报警受理和处警指挥调度功能,将系统建成一个灵活的应急联动业务接处警平台;二是支持联动业务的资源汇聚平台,它整合GPS、GIS、人口、重点单位、防汛、环保、水电气等专业系统信息,构建以资源推荐引擎为核心的业务汇聚平台,实现异构、异地的资源访问为联动服务;三是支持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以资源汇聚平台为基础汇聚应急指挥所需要的信息,以应急预案为指导辅助区领导进行应急指挥,以应急指挥室为运行环境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功能。

北电无线网状网解决方案在城市应急联动、扩展更多行业应用和公众宽带无线接入增值服务、吸引投资方和运营商参与投资和网络运营维护方面,具有下列明显优势:大大减少布线成本,网络部署灵活方便,并提供高带宽;支持标准的广泛普及了的终端; 提供对突发事件现场的适时图像无线传输,在指挥中心和各类不同的多媒体终端上都可以远程适时监控事故现场的处理过程,提高应急系统的指挥效率;利用北电的城市无线宽带接入系统可开发出更多的行业应用,满足政府各部门自身不同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公安、交通、消防、水力、电力、林业、城市管理、卫生医疗、社区服务等部门,提供无所不在的宽带网络接入,满足无线视频监控、交通指挥、城管监察、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各种移动信息化服务需要;北电的应急联动城市宽带无线网络平时可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监控、政府行业应用及公众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移到为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服务,充分提高建设宽带无线城市网络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的商务、办公、休闲、旅游和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提升城市商务和生活品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以及第三方对网络平台的需求,衍生一些收费服务项目,如门户网站、广告、游戏等,并使之形成一个城市级的可运营的网络,吸引投资方加盟建网,以网养网,使网络经营者有资金来源来保障设备的长期正常可靠运行,保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化的城市应急系统中,紧急事件的处理需要现代高科技的强有力支持。视频监控成为安全的必要手段。视频监控分布在城市关键部位,如广场、交通枢纽、城市街道、银行、地铁、商场,平时监控日常状况,并存储在本地或中心数据库,紧急状况则直接提供现场的图像给指挥中心,存储的图像也可以调出供日后研究。

视频监控的图像是单向流量指挥中心供中心使用的。在新型应急环境中,当人员赶赴现场后,应急通信车到达现场,现场人员也存在着和中心的互通,需要与中心通话、开视频会议、获取中心数据库中的信息等多项需求。MCS解决方案提供对应用的业务合一支持。

MCS解决方案中将话音(VoIP)、视频和数据等实时业务通过包交换网进行传输,并且提供电信级的质量保证。MCS应用服务器可以和软交换CS2K一起部署,为企业专网和运营商提供集中管理的下一代网络业务和应用。

光传输网络是所有上层应用的底层基础构架,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整体框架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光传输系统具备电信级的安全可靠性(可实现小于50毫秒的保护倒换)、强大的网络管理机制、良好的扩展性和配置灵活性,以及丰富的业务接口,可以确保信息能够灵活、高效地传递和共享。

鹰图公司的应急指挥软件产品是一个构架于通用硬软件环境之上,通过对公安、武警、消防、交通、机场、防汛、安全生产等行业的应急流程进行提炼与总结,并且吸纳不同行业实际需求与业务特色而形成的一个通用、开放、平台化的成熟软件体系。

鹰图(中国)有限公司

平台化与产品化的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鹰图公司的应急指挥软件产品是一个构架于通用硬软件环境之上,通过对公安、武警、消防、交通、机场、防汛、安全生产等行业的应急流程进行提炼与总结,并且吸纳不同行业实际需求与业务特色而形成的一个通用、开放、平台化的成熟软件体系。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利用它可迅速整合用户现有资源,如有线与无线通信、GPS、视频监控等,形成一个针对用户业务特色,稳定而专业的应急指挥系统,极大地缩短了用户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周期,有效保护了用户投资。

系统能够提供与众不同且领先的应急指挥解决方案,在多方面充分考虑和满足各种应急指挥中心的需要。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 信息系统安全 图书馆危机 危机管理 网络安全

[分类号]G250

1 引 言

在图书馆资源不断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现代图书馆的绝大部分服务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失去了网络系统的支持,图书馆几乎无法为读者提供任何服务(如2009年初,国家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登录系统出现故障,系统瘫痪近7小时,导致众多读者不能查阅资料)。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遭到无法恢复的破坏,图书馆不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某些不可预期的后果。

国内图书馆界对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已有很多研究,但是极少有学者从危机管理角度阐述对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根据刘兹恒先生的定义,“图书馆危机是对图书馆系统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图书馆人立即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因此可见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故障和灾难性损毁将会是造成图书馆危机的一个重要动因,当图书馆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和安全事故时,需要管理人员迅速反应,及时做出应对方案,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尽快恢复和重建服务。

2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危机分析

2.1 图书馆信息系统危机的分类表1对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可能遇到的危机进行了分析,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发生频率最低,但影响最大危害最深,而网络信息系统内部造成的危机发生概率较高,危害程度较低。从管理角度看,根据造成危机的原因不同,一般可以从机房环境设施、安全防范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以及人员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和防范。

2.2 图书馆信息系统危机管理流程

很多学者都提出过危机管理流程的模型,比较著名的有罗伯特-希思的4R模型,米特罗人和皮尔森的5阶段模型。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危机也可以从预防和检测、损失控制和工作恢复以及危机过后的评估和学习三个主要阶段进行管理。在危机未发生时,删定有效的预防和检测措施可以最大可能将危机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是危机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危机管理的重点。危机已经发生,迅速应对,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能够有效的控制危机造成的损失。危机过后,评估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从危机中学习经验教训,改进和弥补工作中的漏洞,可以有效避免下一次危机的发生。危机的评估和学习也包括从其他网书馆所发生的危机中汲取教训,分析其他图书馆产生危机的原因,对照本馆的工作强化危机管理工作。

3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危机预防和检测

在危机尚未发生之时,设定缜密的危机预防和检测策略,尽最大可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是危机管删的第一阶段工作,也是危机管理最为有效的手段。

3.1 系统运行环境的危机预防策略

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安全是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荩础。环境安全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机房抗震防洪能力、防雷电、电磁屏蔽、通风系统、供电系统、防火系统、排水系统以及安全保卫系统等。国家颁布的GB520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机房根据所承载服务的重要性分为A、B、c三个等级,一般来说普通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和一般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划定为B级,即“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规范要求“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各级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机房等级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各项指标。图书馆在进行建筑设计、机房设计时应监督施工设计单位按照标准建设机房,机房已经建好的应对照标准展开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能够整改的及时整改,无法变更的要制定严密的应对方案,以其他管理手段弥补硬件E短期难以弥补的漏洞。

3.2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硬件危机预防策略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硬件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存储设备、通信电缆等组成。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核心,承载着核心服务的运行,存储设备存贮着大量的重要数据、而交换设备和通信电缆保证了数据高速公路的畅通。

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安全策略主要包括:购置质量优良售后服务有保障的硬件产品;必要的硬什冗余;定时监测硬件运转状况。

3.2.1 选择质量可靠、售后服务优良的产品 硬件设备的质量对硬件设施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设备采购的初期,就应重视产品质量的选择。选择那些口碑好,质量过关,售后服务优良的企业产品是保证硬件稳定运行的基础。采购时多方了解产品性能,仔细对比研究产品相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参数,选择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极大地减少图书馆信息系统硬件事故发生的概率。硬件供应厂商应能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定期升级和检测产品,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

3.2.2 硬件冗余必要硬件冗余能够在不增加过多的经济投入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硬件冗余主要有线路冗余,交换设备冗余和服务器冗余。对骨干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端口模块都应有冗余备份,一旦设备故障能够在短时间恢复服务。关键的网络链接应采用双链路绑定的方式,对外网的链接可以采用多链路负载均衡方式,当单个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把负载转移剑其他链路。关键服务器可采用双机备份形式,当其中一个主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尽快将服务转移到另外一台服务器。

3.2.3 定期检修维护硬件制定合理的硬件检测剧期,定期检测维护硬件。根据硬件的使用情况,监测硬件性能,定期进行硬件维护产品升级。交换机的维护包括日志蚧测,定时检查交换机运行日志,及时发现故障。服务器可以使用专用的服务器监测软件,监控服务器运转状态,负载状态,及时报告各种异常状态。

3.3 网络信息系统软件危机预防策略

图书馆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图书馆服务软件组成。可靠、安全的软件系统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对软件的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系统定时升级、安装杀毒软件、合理的划分权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3.3.1 系统定时升级无论是操作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潜在的漏洞,病毒和黑客往往能够通过这些漏洞攻破系统,导致服务停止或

数据受损。及时修补系统和软件漏洞是防治病毒和黑客攻击的第一道关卡。系统管理员应安装合适的规测软件,每日监视系统和软件补丁情况,在第一时间为系统打上漏洞补丁,修筑好系统防护的第一道堤坝。

3.3.2 安装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检测病毒入侵,及时隔离被感染文件。为系统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并按时升级病毒库,是有效保护软件系统的第二道堤坝。图书馆所有计算机都应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定时升级。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购买网络版杀毒软件,由系统管理员控制升级更新,可以监视控制整个内部网络病毒情况,及时隔离中毒的计算机。

3.3.3 合理划分系统使用权限合理划分权限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减少因内部人员操作造成的损失。系统管理员应该按照馆内业务流程和业务权限准确的为工作人员分配权限,坚持“最小权限原则”,即只给每个人足够完成工作的权限。对于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操作,一定要严格控制,只分配到确有必要的人员于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减少误操作的可能。

3.3.4 制定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系统安全意识,主要表现为使用简单的计算机密码、随意打开来源不明的邮件和网络地址等。这样做很可能给攻击者带来可乘之机。应当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的计算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调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3.4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危机预防策略

因网络病毒爆发、黑客攻击、网络设计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网络拥塞甚至中断是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常见的危机。避免网络拥塞和中断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预防:合理规划和设计网络结构、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3.4.1 合理规划网络 网络结构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运行通畅的基础。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地避免广播风暴、网络拥塞等情况。针对图书馆内不同的部门应划分虚拟局域网,不同的虚拟网之间的信息要通过交换机的网关进行交换,虚拟网的划分可以有效性抑制广播风暴传播的范围。对于异地多个分馆的图书馆应该合理规划线路和路由,保证数据的畅通。图书馆内部网络在规划时要根据用途和实际的流量设计,例如电子阅览室流量较大,需要配置较多的出口带宽,在硬件线路上应给与优先考虑,保证链路畅通。

3.4.2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攻击是导致网络拥塞的重要原因。攻击者往往把攻击程序封装在病毒里,当网络内有一台计算机中毒时,中毒计算机就会成为攻击者的工具,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用户信息被盗。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控这类病毒的爆发。防火墙可以是软件形式,如个人电脑上安装的个人防火墙,也可以是硬件形式,通常为了检测速度更快,网络上使用的是硬件防火墙。防火墙主要作用有三个:保护内部网络、控制访问内部网络、防止内部信息外泄。

入侵检测技术是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根据内置策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某些违反规则的行为时会通知防火墙系统封闭攻击来源的IP地址或端口的数据包。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联动能够有效的应对网络攻击,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防控手段更为完备。

4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危机的应对和控制

4.1 建立可靠的容灾系统

建立可靠的容灾系统,是网络信息系统危机管理的重要措施,当灾难不可避免的发生之后,唯一能够减少损失的就是使用备份的数据尽快的恢复系统。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对此展开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数据容灾的内涵与分类、容灾技术应用、容灾策略、容灾系统设计。其中,袁俊较早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容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容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阐明单点容灾、异地容灾和容灾公司是数据容灾的3项策略。喻晓和对数字图书馆的容灾模型进行了研究,主张建立容灾系统平台,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安全运行。李宇、庸俊重点介绍了备份和容灾采用的各种技术,提出了使用免费开源软件实现异地容灾的新方法。

信息系统容灾备份必须满足三个要素,也称为容灾的“3R”,即冗余(Redundance)、远程(Remote)、全方位复制(Replication)。冗余指设备要有一定的冗余性,包括服务器冗余、硬盘冗余、网络链路冗余等。远程,应当在灾害可能发生的一定范围之外进行备份,才能避免因地震、火灾等巨大灾难带来的重大损失。全方位的复制,不仅仅包括数据的备份,也应包括系统的备份。

根据1992年Anaheim制定的国际标准SHARE 78的定义,容灾备份中心自动异地远程恢复任务被定义为7种层次。

表2显示了各种容灾级别的恢复指标。RTO(Re,eovery Time Objective)指恢复时间目标,是指灾难发生后,从系统停机导致业务停顿开始,到系统恢复可以支持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所需要的时间。RPO(RecoveryPoint Objective)指恢复点目标,可以是上一周的备份数据,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实时数据。图书馆应根据服务和数据的重要性判断应采取的容灾级别需求,对待非常重要的数据一定要采取远程异地备份,对待服务级别高的数据要采取能够RTO尽量小的容灾级别。

4.2 制定严谨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

科学、严谨、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能够保障在危机发生之时,图书馆工作人员有章可循,迅速投入到危机应对和控制工作中去,是危机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危机应对方案可以根据危机产生的原因类型和产生的结果类型来划分。例如图书馆机房火灾应急预案、图书馆机房漏水应急预案、机房电力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图书馆网络拥塞应急预案、图书馆网络病毒爆发应急预案、图书馆服务器硬件故障应急预案、图书馆服务器软件故障应急预案等。在制定预案时,应优先考虑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抢修服务和数据。编制预案的格式和方法可以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目的、危险性分析、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应急物资和保障装备等,其中应急响应一项中应当包括详尽的应急处置方案。

为保证危机应对预案的科学有效,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从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彻底摸清图书馆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和尊重图书馆一线骨干技术人员的意见;方案应经过相关的专家论证,充分征集各方意见,保证方案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方案应经过实践演练,并在演练和实践中修正方案中不合理成分。

4.3 正确有效的执行应对方案

建立责任明确的危机应对组织是危机应对预案能够得到正确执行的关键。在图书馆内应当成立以馆长和技术骨干为主要负责人的危机应对组织。根据不同的危机状况成立相应的处理组织,明确组织内成员的角色,清晰划分责任。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要尽量详细的规定责任到人,以免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

在危机尚未发生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演练,按照危机应对方案的策略应对和控制危机是保证危机应对方案能够被争取执行的必要保障。图书馆应把危机预防策略制定成日常的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经常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演,强化危机意识,训练员工应对危机的能力。在正规的危机演练后总结和评估危机演练的成果,根据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和完善危机应对方案。

5 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危机后的评估和学习

5.1 危机后的评估

通过危机评估,图书馆确认危机带来的损失程度,判断其对图书馆工作造成的影响以及其对图书馆中长期发展带来的隐患。评估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要从图书馆内部和图书馆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对内造成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损失、工作人员的心理损伤等,对外给读者造成的损失、图书馆声誉的损失等等。评估危机工作应由图书馆领导、工作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组成,方能找到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对危机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第12篇

一、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本次检查内容主要包含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机构、规章制度、设施设备、网站和信息运行情况、人技防护、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同时从物理安全差距、网络安全差距、主机安全差距、应用安全差距、数据安全及恢复差距等5个方面对主机房和14个信息系统、1个网站进行等级保护安全技术差距分析,通过差距分析,明确各层次安全域相应等级的安全差距,为下一步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从检查情况看,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运维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一起重大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事件(事故)。近几年,学校领导重视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始终把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比较规范;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技术防护措施得当,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比较重视信息系统(网站)系统管理员和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培训,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技术队伍有落实;加强对学生网络宣传引导教育,日常重视微信、微博、QQ群的管理,提倡争当“绿色网民”;工作经费有一定保障,网络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在最近一年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网络建设与设备购置费用约占56、5%,数字资源与平台开发费用约占40、6%,培训费用约占0、6%,运行与维护费用约占1、04%,研究及其他费用约占1、23%,总计投入占学校同期教育总经费支出的比例约1、57%,基本保证了校园网信息系统(网站)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1、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20xx年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作为校园网运维部门承担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护与技术保障工作,对全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各部门承担本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20xx年,由于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依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网站的具体负责人,建立学校网络信息员队伍,同时,还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对网络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跟踪、跟帖、汇报。

2、信息系统(含网站)日常安全管理

学校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暂行)条例”、“学生上网管理办法“、“校园网络安全保密管理条例(试行)”、“校园网管理制度”、“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理预案”、“网上信息监控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各系统(网站)使用单位基本能按要求,落实责任人,较好地履行网站信息上传审签制度、信息系统数据保密与防篡改制度。日常监控对象包括主要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服务器等,其中网络中的边界防火墙、网络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学校站服务器均纳入重点监控。日常维护操作较规范,多数单位做到了杜绝弱口令并定期更改,严密防护个人电脑,定期备份数据,定期查看安全日志等,随时掌握系统(网站)状态,保证正常运行。

3、信息系统(网站)技术防护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前期的防控主要是基于山石防火墙、深信服防火墙及行为管理软件,20xx年为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购置了“网页防篡改、教师行为管理、负载均衡”等相关安全设备,20xx年二月中旬完成校园信息系统(含网站)等级保护的定级和备案,并上报xxx市网安支队。同时,按二级等保要求,约投资110万元,完成“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运维审计-堡垒机系统、服务及测评及机房改造(物理安全)”等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工作,目前,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20xx年4月-6月及20xx年3月对网站系统进行安全测评,特别对系统层和应用层漏洞扫描,发现(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出现漏洞,及时整改,并将结果上报省教育厅、省网安大队、xxx市网安支队。同时,对各防火墙软件7个库进行升级,对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在的漏洞及时补丁和修复,做好网站的备份工作等。

4、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20xx年学校制定了《xxx职业技术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理预案》、《xxx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安全和学生校内聚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为应急技术支持单位,在重大节日及敏感时期,采用24小时值班制度,对网络安全问题即知即改,确保网络安全事件快速有效处置。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对照《通知》中的具体检查项目,我校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学院数据中心建设相对薄弱,未建成完善的数据中心共享体系,各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安全及灾备均由相关使用部门独自管理。同时,网络安全保障平台(校园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尚在建设中。

2、部分系统(网站)日常管理维护不够规范,仍存在管理员弱口令、数据备份重视不够、信息保密意识较差等问题;学校子网页网管员为兼职,投入精力难以保证,而且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由于经费问题,个别应用系统未能及时升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目前尚未开展网络安全预案演练,还未真正组建一支校内外联合的网络安全专家队伍,未与社会企业签订应急支持协议和完成应急队伍建设规划。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

1、全面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按照相关《通知》要求,20xx年8月底全面完成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建设,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与体系化相结合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案,形成整体的等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根据安全技术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保障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

2、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等级保护要求,进行信息安全策略总纲设计、信息安全各项管理制度设计、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设计等,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