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

时间:2023-08-21 17:23:49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1

一、领导重视,制度完善

根据年初市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部署,我医院为使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调整了以于院长任组长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本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救治制度”“转诊制度”“网络直报制度”“不明原因肺炎等会诊排查制度”等相关的工作制度,医院的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在传染病工作中有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循,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立足之本。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一)   组织建设: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人员,明确岗位

职责,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传染病管理办公室设在院保健科,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

1、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领导、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疫情报告工作人员四方面组成。

2、预防保健科指导传染病的预防、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见并组织实施。对疫情报告工作经常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提出工作意见反馈各科室。

3、预防保健科有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收发登记本,对各科的疫情报告工作进行日查、周查、半月查和季度检查,向区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和向本院领导随时汇报工作。

(二)基础资料建设

建立健全各科室门诊日志、病房住院登记、化验室化验结果登记、放射科诊断结果登记和传染病病例登记,规范了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的上报,通过责任报告人到职能科室传染病管理人员层层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例的漏报。

(三)疫情报告的人员、物资的保障

1、最快通讯方式报告:医院在网络直报方面配备了专用

计算机、网线、电话,保证网络和通讯的专用并且畅通,均能不超过2小时立即已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2、医院配备网络直报员两名,节假日值班不休息,按照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3、如果我院发生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白天及时报到保健科,休息时间报告院总值班,解决不了时找有关科室(保健科)解决,上报区疾病控制中心。

(四)   疫情报告的质量控制

今年保健科对责任疫情报告人进行疫情报告有关知识的培训,进行了两次,主要内容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等;医务科对新分来及新调入医务人员关于重点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培训了三次并进行了考试。

三、传染病疫情救治管理工作

1、五种重点传染病分别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了SARS、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救治方案,发现紧急疫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在首诊医师报告疫情的同时,医务科组织采取传染病防治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如:今年8月?日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现一例异常腹泻患儿,保健科通知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并确诊,感染办到场协助控制隔离消毒,经排查,确诊是感染性腹泻合并其他疾病时,所有相关职能科室参与并且按照制度规范,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演练,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感染性疾病科的管理

传染病工作重点是肠道传染病,加强肠道门诊管理至关重要。肠道门诊设有专用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及专用厕所,配有专兼职医护人员、检验人员,配有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有严格的工作规范和隔离消毒制度及肠道传染病抢救小组、防治措施。感染办配合感染疾病科的工作按照规范要求一项项落实到位。

针对不明原因肺炎也加大管理力度,在鉴别诊断上下功夫,加强会诊和排查工作,对病人按照流程处置。同时我们医院在门诊分诊和感染疾病科的预诊工作常抓不懈,在源头上把关,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五、专项管理死因监测

针对各科的死亡登记本、死亡病例的上报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由医务科直接管理要求,按照有关的制度检查、督促、落实,避免漏报情况发生。

六、不足和改进办法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2

一、管理机构

领导对我站的传染病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副长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急救小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章制度

在组织机构成立以后,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査制度”、“传染病疫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疫情保密度”、“分诊台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热门诊工作制度”“发热门诊就诊病人登记制度”、“隔离

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査、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均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科还对传染病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检査、访视、督察、死亡病例调査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作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作有条不紊。

对传染病管理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医生制订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我们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学习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爱滋病”、“流脑”、“乙脑”等传染病

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了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if!supportlists]-->五、<!--[endif]-->疫情管理

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非典”、“禽流感”等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于6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于12小时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病人和淢疑似病例,于24小时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门诊各科、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保健科,各登记本均已逐项详细填写,便于查询。各门诊日志,每月统计一次,于26号前将统计数目送保健科,保健科由专人负责统计,并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每年5月、9月接受岳麓区防疫站或市防疫站对我院的疫情管理及报告质量分别检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的批评指。保健科负责疫情的医师,随时进行了督促、检査、指导本院各科室医师做好疫情报告。每月对肠道门诊及有关科室

进行检査,核对疫情一次,将査对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每月2号以前,将肠道门诊上月的月报表和疫情检查月报表一起送岳麓区防疫站。业务院长、保健科主任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不定期检查。

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给予表扬、奖励:

1、疫情管理做到四有:①有领导分管;②有专人负责;③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报告、检查、奖惩等);④有传染病及疫情访视等的登记制度疫情报告做到三不: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合格率达100%

4、疫情月、年报表上报及时,数据准确、全面、报告率达100%。

5、处理疫情及时,疫访登记记录详细、完整、个案调査填写真实、归档及时,访视率达100%。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制

度,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对学校危害的程度给予惩罚

1、违法行为情节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2、改进不力,继续违犯者,除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外,给子放,款额根据法性顾危请程度扣除当月奖命的20~50%。

3、行政处分: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给予当事人直至开除公职的处分。

4、追究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造成甲类传染病、爱滋病、肺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及乙、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者,追究法律责任

七、重大传染病管理

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非典”、“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制订了处置予案,成立了医疗急救小组并随时处于戒备状态,必要时可立即启动予案,如2004年的水污染事件,我们发现疫情后果断地启动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予案,采取了有力措施,使疫情及时得到了控制。

八、消毒管理

医院成立了以门诊主任和护士长牵头的消毒管理,与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消毒监测和科室部门的台面以及医务人员的进行,保证了消毒效果。

九、传染病管理措施

医院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到管理与发展计划。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等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采取了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每年在新生如学时对全体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甲肝、乙肝疫苗注射,并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组织了对整个社区群体流感、麻疹、结核、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等疾病的预防接种

对于疑似传染病的病例,在本院进行隔离留观,确诊以后通过正规途径,转入对口医院。根据传染对疫区来的学生进行了“二号病”、“疟疾”等疾病预防药的发放。

十、科普宣传转载于:(xxxx疫情自查报告)

我院由防保站主办传染病宣传板报,每年6~8期,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十一、不足之处

1、人员学习不够;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3、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3

20**年,全镇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工作以甲型流感、人禽流感、霍乱、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加大督导、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镇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为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1、高度重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直报网络正常运行。对每个网络直报单位要进行网络直报技术现场工作指导,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促使网络直报月报告率达100%。

2、定期对疫情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疫情动态,每日对门诊日志进行审核,每月5日、15日、25日对门诊日志实行双填字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重卡等情况。

3、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定期及时书写预测预报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局,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情况时,要实时做出预警。对网络直报预警系统每日浏览一次,同时对存在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如是暴发疫情,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并将结果反馈至市疾控中心。切实做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暴发疫情、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暴发疫情调查率达100%。

4、继续指导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门诊登记、传染病疫情信息核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等工作,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衔接,保证疫情报告及时、科学、准确,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发生。促使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漏报。同时,严格遵循《全国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方案》要求,每年要开展一次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评估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并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5、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不少于2次上网审核直报单位所报卡片,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审核卡片之外,还要求每天15:00之前的报告卡15:00之前必须审核。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点每天15:00之前诊断的报告卡必须当日进行网络直报。疫情直报点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对逻辑错误卡片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在每日审卡完成后,对年初至当日已确认的卡片进行查重;每日查看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公告栏,对上级相关工作要求做出安排部署和落实,并做好工作记录;每月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统计报表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6、接到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对信息进行审核。信息确实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其中,事件相关信息级别只能选择未分级。在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在进行网络直报的第二个工作日之前对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级确认,并于分级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订正分级。

7、按照《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逐步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

二、传染病防制工作

(一)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1、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的管理,密切注视呼吸发热病人的动态情况,督导检查辖区内呼吸发热门诊做好病人就诊登记,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2、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诊疗能力。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院应在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3、继续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群中流感样病例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流感或流感样病例的暴发或流行。

4、强化与教育系统的协作配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托幼机构建立流感、水痘、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学校、托幼机构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相关症状聚集性发病现象,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确诊疫情后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按规定进行事件的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5、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各预防接种门诊要充分认识流感、水痘、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充分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意义,自觉接种疫苗,提高重点人群的保护率。

(二)急性肠道传染病

要高度重视我县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1、各村卫生室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

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立区域,20**年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县级腹泻病门诊霍乱快诊率必须达到100%,可疑标本必须经由检验人员或腹泻病门诊医务人员按要求封存,详细登记基本资料后,及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3、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

各村卫生室及本科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

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迅速转入上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重点救治,同时采集标本送检。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

6、卫生宣教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10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要印发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单,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三)自然疫源性疾病

1、狂犬病防治工作

(1)我院按照《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设置规范(试行)》和《旬阳县疾控中心狂犬病监测方案》等要求,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暴露数量和处置情况。各村卫生室狂犬病门诊要每月5日前将上月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情况形成文档,同时汇总上月暴露和处置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甘溪中心卫生院。

(2)科学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发现可疑犬伤人事件要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暴露人员根据暴露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2、乙脑防治工作

(1)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在流行季节做好防病措施,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2)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

(3)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医疗机构培训,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

3、钩体病防治工作

(1)在流行季节前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特别是农民)对该病的防病知识的知晓率,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2)加强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

(3)加强医疗机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此病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

(四)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

按照各种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要求,为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得到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支持,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各村卫生室要配合甘溪中心卫生院,努力做好甲型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的实验室样品采集,对麻疹、乙脑、钩体病等我县高发传染病要采集血液标本。

三、应急机制建设

1、举办重点传染病防制培训,以逐级培训机制继续加强基层的应对能力;

2、开展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4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监测管理力度

组织本单位和辖区医疗机构业务人员学习和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提高重点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除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外,每年最少组织两次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地处理,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依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在接到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不明原因疾病有暴发流行趋势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报告时,要按规定时限逐级报告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对本辖区发生的所有暴发疫情(包括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均要立即上报并迅速赶赴现场查明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在疫源地调查处理中,要认真规范填写流调表。除甲类及比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外,其它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必须于3日内完成。

三、霍乱、腹泻病防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腹泻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级霍乱和腹泻病防治专业组织,并按规定设置留置站。

(二)落实各项综合性措施

1.各医疗保健机构的任务

(1)建立腹泻病门诊:

①腹泻病门诊的设置要符合创建部级卫生城市的要求。市及市以上综合性医院,要有单独的腹泻病门诊区,区(县)级医院开设单独的腹泻病门诊,乡镇级医院设专桌。要求功能区域设置合理。腹泻病门诊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开诊,24小时应诊,做不到24小时开诊的单位,兼职科室(如急症科)要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和各项处理工作。

②对就诊病人,一律填写全省统一的“腹泻病门诊病人登记簿”。如系外地来的病人,应登记其详细地址、单位以及现时投宿地址。要求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严禁漏登,漏项。腹泻病门诊处方、化验单要有“腹泻”标记。每旬向区疾控中心,做门诊数旬报。

③县(市)区以上医院及有条件的乡镇级医院,应备有检验所需霍乱快诊筛检试剂、细菌培养试剂。要做到“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泻必检、逢泻必治”。对就诊的水样便病人应作霍乱快诊筛检和细菌学培养。要求全年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率必须达到10%以上。无培养条件的单位,可进行O1群和O139群快诊试验,或将标本送指定单位检验。

④为落实“省腹泻病控制规划”,各级医疗单位应继续大力推广口服补液疗法,改善腹泻病例处理,口服补液盐的使用率要求达90%以上。

⑤发现霍乱疫情,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及时按规定逐级上报处理。对霍乱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要严格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凡分离出霍乱弧菌,应立即报告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进行初步鉴定,并按规定进行疫源地处理,同时将菌株附上“菌种上送表”,由专人逐级送市疾控中心进行鉴定。

⑥腹泻病门诊应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与隔离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⑦痢疾、伤寒副伤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一经确诊立即填卡、报告,分离出的菌株上送区疾控中心,每所医院上送痢疾菌株至少5株。

(2)建立腹泻病防治机动队。2012年我区确定2处成立腹泻病防治机动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机动队和传染病医院,机动队要配备抢救病人必需的药械、交通工具及消杀药械、防护用品,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4月份将机动队名单、值班电话报送市疾控中心。市传染病医院要备足治疗病人的房屋、床位和药械,做好接收及抢救治疗霍乱病人、带菌者的准备,并负责散发病人的运送工作。

(3)业务培训、检查和总结。各医疗机构要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及机动队队员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业务技术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医务人员持培训合格证上岗。各单位要定期对本院腹泻病防治工作组织检查,及时向医务人员传达疫情动态。培训与医院自查均要有记录。11月中旬将全年腹泻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区疾控中心。

2.疾控中心任务:

(1)建立腹泻病防治机动队。区疾控中心应于5月1日前组建腹泻病防治机动队,配齐疫源检索、疫情处理所需的检验用品、消杀药械、抗菌药物、个人防护用品、车辆和疫情值班电话等,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有重点的开展疫源检索。对腹泻病人、重点人群、食品、饮用水源和其他外环境标本的检索,每月选择2~3处饮用水源及20份海水产品、可疑食品或其它的外环境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腹泻门诊病人快诊率要求达100%,霍乱弧菌培养率不少于10%。霍乱阳性标本及痢疾菌株收集于10月31日前上送市疾控中心统一进行鉴定,市区不少于15株。区重点人群检测不少于100份。

(3)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仍实行霍乱疫情零病例周报告制度。发生腹泻病暴发疫情,应立即报告,并及时采样检测和进行疫情处理,处理结束后填写暴发疫情报表和处理小结报市疾控中心。

(4)督导检查。在腹泻病门诊开诊前、后要进行检查,开诊小结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要及时上报。

(5)伤寒、副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接到疫情后,流调及疫源地处理应于接到报告3日内进行,处理结束后及时上报个案流调表及疫源地处理小结,并于来年3月份之前进行疫源地二次处理,做好伤寒、副伤寒的查源灭源工作。

(6)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防治。县级及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其它医院,要备好病例诊断的检验试剂和诊断血清,发现O157∶H7感染的可疑病人(如血便、血性腹泻的病例)要登记报告并及时采样,进行O157∶H7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卫生部的要求,O157∶H7感染按乙类传染病的时限和方式报告疫情。

(7)手足口病的防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在儿童中造成暴发流行。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按照济卫疾控发[2007]13号文件《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四、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流感、猩红热和水痘等是我区重点防治的呼吸道传染病,2012年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各项工作预案,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做好技术、物资储备。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单位防治SARS、人禽流感、流感大流行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预案,按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技术专家小组、疫情处理小组等,并制定具体可实施的各项工作制度。要做好各项应急物资的储备,定期开展人禽流感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技术演练,为疫情处置做好技术储备。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治相关呼吸道传染病及疫情处置能力。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医疗单位、医疗单位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层层培训,以提高有关业务人员诊断、处置及控制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三)继续做好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的要求,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及时诊断、排查和处置人禽流感和SARS的相关病例。

(四)及时做好疫情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对疑似或确认的动物禽流感疫情,疾控机构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按照《省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做好SARS、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应急处置及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

猩红热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继续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对出现的预警病例及暴发疫情,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五、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工作

医院管理和消毒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消毒专业工作规范》、《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全国疾控机构工作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市疾控中心《2012年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点》等要求执行,加强对辖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的督导和检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1.健全组织机构,适应形势需要。各医疗单位要成立专门业务科室或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从卫生事业发展和疾病控制工作大局出发,把专业精、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消毒岗位上,以应对传染病消毒、医院感染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培训指导,提升队伍素质。今年,省疾控中心将继续举办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各医疗单位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相关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加强消毒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技术水平。

(二)传染病消毒技术指导工作

1.加强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源地消毒处理和监测评价。消毒装备及药品的储备时刻处于战备状态,健全各级应急消毒队伍,达到人、财、物三落实,随时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发传染病消毒任务。

2.做好疫源地消毒工作。提高传染病应急消毒处理及时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工作职能,开展对传染病疫区、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和监测评价,处理率达99%以上。处理记录、监测评价资料齐全,及时上报监测报表。

(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2012年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导和考核机制,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卫生质量的督导、考核与评价工作,特别是乡村卫生室和个体行医定期检查督导,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督导率达95%以上。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1)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2)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3)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4)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5)现场检查。开展辖区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托幼机构等单位的委托消毒监测工作。

(四)加强信息管理与经验交流

加强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为全区医疗机构消毒和医院感染工作提供经验交流平台,提高我区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六、病媒传播性疾病的防制

病媒生物监测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30%与病媒生物有关,其中的疟疾、乙脑、丝虫病、登革热等,通过灭蚊即可以控制其发病;登革出血热在疫苗未问世前,灭蚊是其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可见媒介生物控制的重要性。市病媒生物监测属国家重点传染病监测项目,为了解我区病媒生物的动态变化,落实国家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为防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2012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病媒传播源的监测、防制、标本制作及数据汇总上报工作。其中蚊蝇的监测从3月底开始,蟑螂和鼠密度全年监测,并与区爱卫会密切合作做好“四害”的消杀工作。

七、疫情信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

1.严格执行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1)各级医疗单位要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报告制度,保证每天报卡及时(诊断时间与报告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发生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黑热病、登革热、血吸虫病、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进行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区疾控机构疫情室电话报告。

(2)继续规范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报告等工作。要求传染病报告卡的各项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准确、符合逻辑性。区疾控中心每月对传染病报告卡的报告及时性,规范性,填写质量等进行评估,并进行反馈。专病报告管理系统推送到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的死亡病例应遵循《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年试行版)要求。

2.继续做好网络管理工作,保证数据安全。加强报告系统的管理,网络直报人员每月要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导出,切实做好疫情数据的管理工作。

3.继续做好门诊日志的管理工作

根据济卫防字[1995]第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门诊日志管理的通知”精神,各医疗保健机构的传染、内、儿、妇、皮肤、中医、肠道、性病、急诊、放射、口腔和肝病(或感染性疾病科)等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要按要求,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的记录及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报告工作。住院部(或各病房)应设有病人入、出院登记和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基本项目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初复诊、诊断及结果、检验日期等项目。疫情报告员要做好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簿填写、报告的检查指导、调查核实和录入报告等工作。

(一)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或采供血机构医学检验机构执业活动中,检测出的传染病病原阳性者时,均按病原携带者进行报告。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门诊大厅;医院感染;感染途径;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48-02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陪住人员、医院职工在诊疗过程中因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哥本哈根会议提出医院感染的定义是:“凡是病人因住院治疗、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表现显示症状的微生物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为医院感染。”门诊大厅是医院预防感染的重点地方之一,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及家属陪同人员和外来人员的必经之地。是医院挂号、收费、候诊等地方。人口众多,流动性大,易于传播和扩散,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感染。因此,做好门诊大厅医院感染预防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笔者现将门诊大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总结如下。

1医院感染的常见途径

1.1门诊大厅挂号和收费处交叉感染:通常许多的医院都将挂号处和收费处设立在门诊大厅,而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所携带的病菌。因此,就造成了一些患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患者和一些患有感染性疾病,甚至有明显传染性的患者如流感、甲肝甚至霍乱等患者在同一个地方挂号和收费。当传染病患者或带菌者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随之被带出,悬浮于空中,当被易感人群吸入时,即可造成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脑、肺结核、腮腺炎、水痘等,都是通过这种空气、飞沫的传播。[1]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近距离的传播,从而使得许多的医务工作者也被感染。

1.2门诊大厅公共设施引起的感染:在每个医院,为方便患者就医和候诊,医院都会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为患者服务。如长椅、医院自助导航器、ATM取款机、药品价格查询器、电梯、厕所等。甚至在有的医院已经配备了饮水机等设施,极大程度方便了患者在门诊大厅就医候诊。然而,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然而,医院对这些东西又无法做到及时的清洗和消毒,更不可能用一次性使用方式来代替。因此,这种通过接触和共同使用公共设施的医院感染在门诊大厅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医院及农村和城乡交界处的医院。由于患者地位和职业等特点,以及医院对门诊大厅消毒处理的力度不够,常常引起大范围的医院感染。

1.3医务人员引起的感染:由于门诊大厅通常又是各个诊室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必经之地,因此医务工作者也常常活动与门诊大厅,从而无形之中就将本诊室的感染源带入进来。并且医务工作者在门诊大厅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同时又有可能再次的感染门诊大厅的感染源,带入自己诊室后形成诊室里新的传染源。造成更加严重的交叉感染。

1.4门诊大厅垃圾的处理:由于门诊大厅人口较多,甚至有些大型医院医疗质量较高,患者通常挂号就耗费数小时,有的甚至出现打地铺过夜挂号的情况。因此便出现了许多患者和家属在门诊大厅就餐的现象,同时,在许多的儿童医院,医院也特别在门诊大厅设置小商店来方便患者。因而,造成许多的手足口病集中爆发现象。在患者用过的餐盒和其他食品包装袋出现在门诊大厅,若医院护工没有及时有效的清理这些垃圾,便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预防与控制措施

2.1做好宣传和教育功能工作:医务工作者人员和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控制工作的质量。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感染知识教育制度,加大对普通民众感染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是做好预防和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2.2加强对门诊大厅环境的消毒和处理:对于经常接触和公用的设施,每天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每天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若被明显污染,如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具打破,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1000-2000ml有效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30-60min,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60min。[2]

2.3门诊大厅垃圾的处理:对于门诊大厅内患者及陪护人员所制造的垃圾,严格要求护工快速处理。并在大厅内做好宣传和警示工作。对于随地乱扔垃圾及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给以严重处罚。坚决杜绝不文明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医院感染。并实行问责制,对护工因垃圾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造成的医院感染,同样采取相应处罚。

2.4合理规划门诊大厅布局:门诊大厅人员众多,流动性较大,保持大厅通风的顺畅以及人员合理的流动,是预防门诊大厅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首先,对于传染病较多的科室,如呼吸科、消化科、肛肠科、肿瘤科等易于感染的科室进行规划处理,远离门诊大厅。同时,也可以将挂号和收费的地方进行科室处理。分散挂号人群,实行科室挂号。每个科室设置自己相应的挂号和收费处,从而避免不同科室挂号人群的交叉感染。

2.5实施必要的监测:定期和随机对使用的消毒剂进行检测,对供应室的消毒药械进行排查,对供应室下发的各种无菌物品进行排查,以保证有效浓度和灭菌标准。[3]

2.6联合控制医院感染:门诊大厅的医院感染发生与否,与医院的各个科室的感染控制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医院做好各个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是门诊大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

2.7健全组织和完善制度:设置一个相应的门诊大厅组织,实行问责制。根据门诊大厅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职责并监督落实。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漏报分析;对策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督管理中最基本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是每个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是防止传染病暴发和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1]。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自2012年1月起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近2年来,我院传染病漏报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2010――2011年传染病出院病人12485份病例。

1.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由专职疫情责任人查阅12485份病例,凡患者在住院期间确诊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在法定时限内,相关医生仍未上报的为漏报。

2 结 果

在12485份病案中,确诊传染病1864例,已报1842例,漏报22例,漏报率为1.2%。

3 漏报原因讨论

3.1 综合医院的领导及全体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意识淡薄,重治轻防。个别医生不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定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病种及报告时限,以致造成漏报。

3.2 首诊医生对传染病疫情不够重视,报卡意识不够强 ①对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报告时限模糊不清,造成漏报、迟报。②有个别医生即使已电话通知其补报,医生仍存在迟补现象,造成个别传染病报告卡难以在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时限内上报。③由于医生临床工作太忙,个别医生有忘报、误报或字迹填写潦草,项目不完整等现象,造成漏报、误报。④有些医生在开检查报告单时,忘记填写“初诊”,造成初诊为传染病的病例漏报。

3.3 某些医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发现传染病即转入专科诊治,将疫情报告的工作随之推向专科。既不能执行首诊报告负责制,也不能认真履行法定报告人的义务,造成传染病报告卡漏报。

3.4 医生对需要专科的病人,于转入科室相关医生病例交接不够完整,初诊医生开检验单,待检验结果呈阳性时,接诊的医生不是初诊的医生,报卡的责任未能明确由谁执行,造成漏报。

3.5 个别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字迹不清,缺项、漏项,工作单位现住址填写不详细,14岁以下儿童没有填写家长姓名,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填写不符合逻辑等,造成传染病报告卡误报、漏报。

3.6 相关辅助科室(医学影像科、化验室、放免室)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漏登阳性报告单或报告单填写项目不全,使查对困难。造成传染病漏报无法补报。同时未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单交接制度,造成个别阳性报告单遗失或报告单因字迹不清晰等原因退回重写后,未能及时送回科室,造成漏报。

3.7 专职疫情责任人员对医院制定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奖罚制度不兑现,不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 对 策

4.1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重视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领导小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定》,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对各科室医生、新上岗医生、进修生和实习生进行定期传染病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了解掌握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报告要求和报告流程。邀请疾控中心专家或科室主任讲解传染病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加强医生对各种传染病的认知。每次培训后进行书面考试,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知识,增强报告意识,提高疫情报告自觉性[2]。

4.3 加强对化验单的管理 由医务科和感染管理科共同参与,做到化验单填写和登记规范化。凡对传染病诊断阳性的化验单由专人送到专科诊室,收发签字,弥补了因化验单项目不全和流失而造成的无法补报的状况;同时首诊医生要做好此类病人转诊的导诊工作,以防出现无主化验单而转向无法补报的另一局面。

4.4 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医院传染病专职疫情责任人每日定时核对阳性化验单,堵塞漏报,监控检查全院住院及门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到奖报罚漏。

4.5 定期反馈 疫情报告责任人采用简报、网络及张贴公示等多种方法,将每月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反馈给临床医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医生的报告的准确性。

4.6 法律意识宣传 提高认识、增强疫情管理的意识,做到人人参与,防止结合。配合健康教育,利用板报、咨询等做好传染病的宣传,以充分认识疫情管理的必要性。

4.7 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切实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管理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如整改不力,经核实,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向全院通告批评,同时建立严惩的奖惩制度,与经济挂钩,如:每漏报1例甲类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200元,每漏报1例乙类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100元,每漏报1例丙类或其它传染病扣罚当事人奖金50元等,并且年底表彰传染病报告优秀者,做到奖罚分明。

4.8 在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的工作平台,嵌入传染病报告卡,让医护人员在第一线可以及时上报。

4.9 利用医院设立的传染病发热、肠道传染病专科门诊室,对可疑患者进行化验检查,以防止传染病的漏检漏报。

5 效果与讨论

5.1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奖罚方案经过实施,我院传染病登记漏报无法补报的现象已降到历史最低点。医生传染病报告率由实施前的90.12%提高到97.25%,漏报的传染病可补报率由86.13%提高到99%,实际登记漏报率由3.6%降为0.4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5.2 我院实施传染病管理的实践证明,在综合医院完善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制观念和定期对医务人员培训是做好疫情管理的基本保证[3]。所以只要真抓实管理,疫情漏报现象是可以消灭的,其中感染管理科的监督检查指导起了重要作用。但要提高临床医生报告的自觉性,降低其漏报率,还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衍涛.造应传染病的发病新形势建设传染病医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4(3):131.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7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门诊分诊;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92-011 提供合理的就诊环境,有效地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1.1 位置布局要合理:感染病科门诊与其他门诊必须分开,相对独立建造,应设置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处置室、抢救室等。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1.2 环境要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利用电子传输和数字化技术传递图像,减少纸质文件及胶片传递,减少交叉感染,地面、墙面、桌椅、物件等应每天用消毒水拭擦或喷洒,保持空气流通,并予紫外线空气消毒。各种先进感染控制技术设备、用品的应用,如空气过滤除菌器等的应用,此类产品可以更好地协助我们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3 指引要清晰:进医院大门后有通向各机构部门的指引牌和安排导医,进入诊区后设就诊指南,各功能部门设置明显标示,以便患者更快地了解就诊程序。

2 针对感染科门诊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分诊方法

2.1 门诊患者特点:一方面是对自身疾病担心,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造成对预后的担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是周围人群对某些传染知识的缺乏而造成的对患者的歧视,使其产生自卑的心理;还有一方面是害怕在候诊就诊其间的交叉感染。

2.2 分诊方法

2.2.1 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分诊护士是患者第1个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分诊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 以人文护理为宗旨,在工作中主动关心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充满爱心、同情心、要热爱每一位患者。语言要文明、温和,通俗易懂,态度要和蔼,要耐心解释、疏导患者, 减轻其精神上的压力,大多患者都希望能尽快就诊,有些还会抱怨等候时间太长,在接到患者时要面带微笑,双手接过挂号单,请患者座下等候就诊,告诉他们轮到看病时会叫名字。护士要经常巡视,及时发现危急重症患者及不懂得就诊程序、徘徊不定的患者,主动讲解,帮助其顺利完成就诊。

2.2.2 合理安排,尽可能地缩短候诊时间:介绍当日专家特色、专家特长及出诊时间 ,以方便患者择时就医。定时向候诊患者告知候诊顺序变化情况 ,使患者心中有数 ,稳定情绪。分诊护士询问其症状,并简单询问其流行病学史、职业暴露史、密切接触史,必要时应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护送患者到的目标诊室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提醒下一个就诊患者备好各种检查结果准备就诊,对排队到的患者要领到诊室,并可协助医师进行简单的检查如生命体征的测量等,以减少就诊时间。要杜绝插队看病的现象,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这样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秩序,但对行动不便、病情重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则应安排提前就诊,并向其他候诊患者解释情况,以免引起误会。 护士要与本科住院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床位使用情况,尽快安排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院。为解决挂号排长龙的烦恼,方便外地患者挂号,我院开通了网上挂号和电话预约挂号,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候诊时间。

2.2.3 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利用就诊等候时间,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讲解、音像、宣传画、手册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各种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危害、必要的自我预防措施及就诊情况。控制传染源的知识,如动物源性、血源性及虫媒等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知识和方法,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作为传染源,要进行隔离和管理知识的教育,特别对家庭隔离患者更应注意此方面的教育,防止对常见、多发传染病患者隔离的轻视和麻痹,而对病死率高、少见传染病和感染者的恐惧倾向,如对待痢疾患者隔离意识差;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恐惧害怕,这方面应该加以引导和教育,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针对不同类型传染病传播途径;教给大家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消化道传染病,采取“三管一灭” (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 措施,防止病从口入;又如性传播疾病,主要教育大家洁身自爱,注意不良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血源性传染病,除了传统认可的输血传染外,近几年来,因吸毒时使用不洁注射器传染的疾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尤以艾滋病常见,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提高人群免疫力的知识,主要是普及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知识。针对性地介绍传染病的家庭防护知识、饮食起居注意事项等。

2.2.4 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对首诊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护士应提醒首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限为甲类2 h、乙类6 h、丙类24 h,甲类传染病或重大疫情时,要通过电话直接报告主管院长、院感办、防疫科、医务处,再由院感办报告区疾控中心;分诊护士要及时做好消毒隔离、登记、上报工作。

总之,作为感染科的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时刻面临着各种意想不到的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及各种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没有规律可言的。[2]将门诊窗口的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细节的服务,分诊护士应具备德、才、技、素等全面技能。因为,护士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就诊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及满意度。要做好分诊工作,护士除了要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理论知识、护理方法和必须检验项目外,同时要以端庄的仪表仪态、文雅的言行举止、面带微笑、双目注视着对方、与患者保持距离适中、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患者的关心与帮助,带给患者舒心悦目的感受。通过不断提高分诊护士的整体素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和医院声誉得到大幅度提高。[3]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8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共有217例手足口病患儿到我院门诊就诊、治疗,其中男123例,女94例;年龄5个月至6岁;重症6例,轻症211例,重症患儿及时按要求转三甲医院治疗,轻症患儿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2 防控措施

2.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2.1.1 对预检分诊人员、手足口病门诊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的重点放在手足口病的特点(如对酒精不敏感)、消毒隔离措施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识别、重症患者的识别上。对清洁工的培训重点放在如何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上。并在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强化培训效果。为做好手足口病诊断、医院感染控制和防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和手足口病隔离门诊

2.2.1 预检分诊

在普通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处正确分诊,严格把关,将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转到手足口病门诊进行诊治。

2.2.2 手足口病隔离门诊

设立专门的手足口病门诊,包括:独立的候诊室、诊断室、治疗室、输液室和观察室,以及专用的厕所和便器。诊疗场所设有脚踏水龙头、洗手液及自动感应干手机等洗手设施,整个治疗观察过程可以全部在手足口病门诊完成。

2.3 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2.3.1 环境消毒

手足口病门诊各间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定时使用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4次/d,其他时间发现污染及时清洁消毒;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2次/d,每次60 min;便器使用1 000~2 000 mg/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4次/d;厕所地面及墙面用浓度1 000 mg/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4次/d。

2.3.2 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手消毒用有效快速手消毒剂揉搓消毒。

2.3.3 医疗用物的消毒

所有诊疗用物严格遵循“一人一用”制度。听诊器、体温表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止血带、输液固定板、备皮刀及刀片等切实做到“一用一换一消毒”;小儿头皮穿刺台是每穿刺一名患儿后即使用浓度为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抹布彻底擦拭消毒,待干后再进行下一名患儿的穿刺。

2.2.4 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将使用后的压舌板、输液器、注射器及针头等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分类放置,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进行焚烧处理。

2.3 做好监督检测工作

消毒隔离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记录。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手足口病日常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空气、物体表面定期采样监测,保证消毒隔离工作的有效性。

2.4 注重健康教育的开展

在门诊的显眼处张贴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版报,对陪诊的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使家长掌握手足口病居家隔离的要点,避免疫情的扩散。

3 结果

在门诊就诊、治疗的患儿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病例。

4 体会

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就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环境的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的规范管理、医疗用具管理和手的消毒、加强感染控制的监督检测工作等,预防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促进患儿的康复。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9

【关键词】性病 门诊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34-01

改革开放前,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基本消灭了性病,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轰动了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忽然发现已处在性病的包围中。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形势严峻。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统计:1998年全国上报的性病数已逾63万例,所有8种性病全都出现大幅度增长,其中淋病约占其半,以后依次是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等[1]。而到2008年初有关部门所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的性病患者总数已达六百万人。六百万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呢,有很多人得了性病病忌讳医到小诊所治疗或者有的偏远地区的人就没有得到治疗。所以实际人数肯定比这个数字大得多!性病发展这么快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自由化思想的影响性生活紊乱以及性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宣传严重不足。

近年来到到我医院门诊治疗性病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几例。性病门诊的管理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性病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管理规定来管理;二是性病患者要求对家人、社会保密,应充分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性病是通过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良好的治疗必然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性病护理管理。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提高专科护士业务技术水平,加强门诊消毒隔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性病门诊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患者复诊率治愈率,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有效控制性病传播和流行[2]。因此我们做了如下的探讨:

1 营造相对独立的诊疗场所

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一切为了病人是我院的工作准则。所以以病人需求为建设性病门诊的指导方针,由于性病病因多种多样,患者是一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需要特殊的就医环境的特殊群体。相对独立的诊疗场所,可以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诊疗环境,既符合传染病管理的规定,又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增加患者就诊的安全感[3]。为了方便患者就诊、诊断、治疗、化验服务相对集中,性病门诊应设在单独楼层,病区设施完全:有治疗及注射室、激光治疗室、药房、候诊厅、男女诊室,医师与患者有一对一诊疗空间及宣传栏、健康小册子、宣传栏中介绍就诊须知、化验检查程序、就诊专家、专科资料及常见性病的科普知识等,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放映性病知识宣传片。

2 建立患者诊疗档案

首诊病人需要建立首诊病历,内容包括患者详尽的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住址、联系电话以及婚史、接触史,按就诊顺序给每个病历编上号码,把病历存放在门诊资料库管理,避免诊疗信息泄露造成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以后复诊时直接可以提取病历进行相关的诊疗和护理[3]。为了减轻性病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压力,允许患者用假名就诊。护士要提醒患者记住自己使用的姓名,和病历编号。以避免取错化验单而引起不良后果或医疗纠。

3 培养门诊护士的优秀素质

选择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具有一定沟通技巧、品质良好的护士负责性病门诊的工作。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规范服务用语,热情严肃、亲密稳重,尊重患者,不歧视,不疏远;要善于察颜观色,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因人施护,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性病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对病程较长,多次复诊的患者要帮助其消除悲观失望的心理。具备一定的性病知识,掌握性传播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和化验检查等基础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不随便议论患者病情,必要时对家属或社会保密。

4 建立性病门诊规范护理操作制度

4.1 强化消毒隔离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门诊室护士要掌握消毒隔离制度和具体方法,并认真执行,落实到位,防止交叉感染。性病除通过性接触传播外,也可由外界污染的环境、衣物、用具等途径引起,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诊疗用具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消毒液浸泡或会毁形后统一处理,用过的器械消毒液浸泡灭菌。

4.2 教育患者坚持正规治疗,有的稍有改善,或者害怕打针疼痛就不坚持治疗,对于这样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只有主动配合,坚持及时足量规范用药才能彻底治愈,向患者讲解如何自我护理、如何与家人隔离、洗漱用具的消毒等具体隔离方法,以保护家人或他人不被传染,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相关知识最终达到控制性病[4]。

4.3 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保护,治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消毒手套。接触患者后用洗手液七步洗手法洗手,治疗室每日2次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4.4 做好传染病填卡上报工作

随时掌握病人病历登记及治疗情况,若检查出为阳性患者,必须于规定时间之内由按要求做好传染病填卡上报并及时通知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时复诊。提醒患者通知性伴进行合理治疗。

总结:性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性病患者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病门诊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规范的诊治技术和宽松的诊疗环境,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认识到性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增加患者到正规医院就诊的信任度,接受正确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达到控制传染源,杜绝再传染的目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性病门诊护理是一个高尚严肃的工作也是一个危险性的工作,需要关爱好病人也需要防护好自己!

参考文献

[1]霍姆斯 性传播疾病.

[2]孔丽娜,浦健芬.健康教育在性病专科门诊中的实施教育方法[J].中国健康教育.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10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结核病防治 管理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诊疗工作流程及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2],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结合结核病控制工作实际,对综合医院结核病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是做好医院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前提

控制结核病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医院与疾控部门的密切配合。多年来,始终将结核病管理列入医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了医院结核病管理领导小组,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医院完善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在传染病报告系统设施的基础上,配备了结核病专用微机、传真机和专职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健全了院内各职能部门、各专业科室工作协调机制和创新机制。大胆尝试由影像中心承担医院结核病疫情报告工作,并随时与医院大疫情报告系统进行联系和沟通,这一管理新措施在结核病疫情报告管理中取得良好效应。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规范医院结核病管理的重要保证

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规范》、《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管理奖惩制度》、《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人转诊制度》、《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疫情报告自查制度》、《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核病防治培训制度》等,并制订年度结核病管理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结核病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医院结核病管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求真务实,拓宽思路,是提高医院结核病管理质量的新举措

推行“影像中心肺结核病日查制度”,但仍存在病人基本信息收集不全,追踪管理病人存在一定困难。对此院领导小组进行专项调研,探讨新的管理措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结合实际,推出了影像中心执业医师承担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及转诊任务新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求影像中心在进行病例登记时留下联系电话,发现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时,在原始登记册上加盖“传报”印章。实践证明,此管理模式切实可行、运行良好,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结核病转诊率达100%,收到预期效果。

强化医务人员责任和技能培训,是规范医院结核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责任和技能是做好结核病诊断、转诊和规范治疗的基本要素。作为综合医院从事结核病诊治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准确掌握结核病诊断标准、全面了解结核病管理政策和要求、要有人际交流技巧,还要有很强的事业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始终将责任培训和技能培训作为确保医院结核病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对全院医务人员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呼吸科、影像中心医务人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管理办法和程序、人际交流技巧等;结合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对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利用各种形式会议研究解决,特殊问题采取个别交谈、电话交流协商、达成共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加强督导检查,是促进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

为确保督导工作质量,采用顺着查和倒着查同时进行,在对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科登记册检查的基础上,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确保卡片质量,并做好日查记录;同时利用传染病报告卡回查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册,放射科登记册,力求做到传染病报告卡和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册、放射科登记册等相一致,凡是在门诊日志和原始登记册上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必须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加盖“传报”的印章,凡是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的病例应在原始记录上查到与卡相同的信息和“传报”印章,否则就判本次报告为不合格;收缴传染病报告卡实行签字制度,每月对迟报、漏报、报告信息不相吻合、报告不合格病例进行统计,每季向各科反馈1次,并在医院每季考核中扣除相应分值。

广泛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是早期发现结核病人,提高报告和转诊率的有效措施

医院结核病管理需要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科室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始终将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结核病防治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医院门诊候诊和住院治疗及家属陪护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以结核病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结核病防治。利用医院新进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及重点传染病防治培训方式,争取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配合。让结核病人了解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对结核病人的有关政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病人到本辖区定点单位进行结核免费规范治疗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报告和转诊的责任感和工作质量,使结核病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接受转诊进行规范治疗,从而使结核病报告率和转诊率得到不断提高。

当前,结核病“死灰复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重点控制的三种传染病之一[3]。综合医院作为结核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采取上述综合性管理措施,收到预期效果,实践证明其管理措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芳,徐勇,郑建礼.现代结核病防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8.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3)04-0078-02

【摘 要】目的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流行时的处置能力。方法 针对突发性传染病特点,快速开展全员教育、重点培训,以及模拟演练检查。结果 快速建立培训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注重培训后效果评估,不断完善。结论 通过规范化教育培训和监测督导,才能科学、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范化;培训

传染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别是突发性的传染病流行时,更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从SARS的出现、到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等,说明现阶段流行特点是新传染病不断出现,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如肺结核)死灰复燃[1],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培养与传染病防治新形势相适应的医务人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院近年来,尤其2009年,遵义地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时,我院在2个月的时间内,诊治发热患者( 4653人次)、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1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112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认为规范化的培训是应对突发事件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规范培训制度和体制

1.1 快速建立培训组织 迅速成立以院长为核心的培训领导小组,以主管部门(医务处、护理部)、感染控制科、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构成。并依据国家卫生部下发的防疫措施、纲要对培训提出要求,做出针对性、可行性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场地、设备。由主管部门明确培训对象、教员、内容等。其中对象为:全院职工,重点是导医、门诊、急诊、感染科病房的医务人员。教员:相关科室专家。内容:国家卫生部下发的防疫措施和诊疗方案等。

1.2 制定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 针对全院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考核。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进修人员须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将培训当时的考试成绩编制培训学分表,作为参加培训依据。由继续教育办公室建立可信的登记册,了解并督促医务人员培训,确保培训率。

2 明确培训内容

2.1 培训前评价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业务知识、工作现状,为其设计培训内容。评价可通过简单问卷调查、谈话、提问等形式得到结果。

2.2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上报途径和时限、标准防护知识和技能、疾病诊治流程和筛查方案、危重患者的救治原则、不同区域、尤其是隔离病区的防护、隔离、消毒工作方案和程序,以及隔离病区医务人员的工作制度和进出隔离病区的规定,健康知识宣教等。

2.3 不同人群应有所侧重:如行政管理人员侧重医院感染管理法规、信息报告;医务人员侧重疾病诊治流程、筛查方案、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等;护理人员侧重消毒、灭菌、隔离的应用;辅诊科室人员掌握检查方法;后勤人员依据工作特点掌握疾病的预防和自我防护。

2.4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普遍暴露的薄弱环节是对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因此各类人员培训中均将三级防护的要求、防护技术、防护用具的使用、消毒隔离技术作为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

3 培训方法

3.1 选择培训形式,采用全院集中讲授与部门分散讲授相结合,以及理论与模拟演练相结合。依据内容分重点和了解两部分:采用多场次、滚动式进行,各类人员按要求必须参加培训。

3.2 分时段培训,疫情初期普及有关基础知识,组织学习疾病防治宣传材料,分析疾病的传播特征,以及应急预案的培训。疫情发展期重点培训环境消毒及污染物品处理方法,特别是护理人员必需掌握消毒隔离知识,包括消毒剂的选择和配制、消毒方法选择、消毒设备的使用、消毒范围和频率的确定、医疗垃圾正确处理等。在应对新发的传染病时,根据卫生部下发的防治方案,要不断改进措施,随时培训新技术,解决各种新问题。

3.3 抓重点培训 门诊、导医处、急诊科及传染病房医护人员设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后逐个进行考核,合格率要求达100% 。同时采取不定期监督检查的方法,将消毒、防护措施落在实处。主要以正确洗手、正确穿脱防护服和防护用具、正确进出隔离区的程序等,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并由医院感染部门,迅速在各部门发挥宣传、指导、监测、监督作用,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到每个细节和角落,发挥其中间联络作用,提高全院应急反应能力。

4 培训效果评估

4.1 培训前进行提问或问卷调查,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内容为传染病预防、诊断、治疗、自我防护、消毒隔离及专业相关知识,根据答题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辅导。

4.2 培训后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主要是实地演练,通过参加遵义市卫生局组织的甲型H1N1模拟患者的演练工作,了解知识掌握水平。

5 结论

5.1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普及突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了预防意识;使得我院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诊治中,医院各类人员严于防范,没有院内传染病的流行和一例院内感染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规范化的培训的作用。

5.2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提高了法规观念、医务人员掌握了传染病的法律法规、上报途径和时限,为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控制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在应对和控制疫情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医院相应的职责。其职责是必须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和预备状态[2],确保人民的健康。

5.3 通过模拟演练的培训以及实地演练的检查,提高了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了传染病的诊治流程,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时,医务人员在接诊大量的发热患者时(一个月夜间门诊量平均达近90人次),做到了有条不紊,使该项工作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5.4 通过对三级防护的要求、防护技术、防护用具的使用,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区规定,消毒隔离制度,统一消毒方法和操作程序的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了防范意识。在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做到了临危不乱,充分意识到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是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没有一例被传染,增加了全体医务人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治愈率。

5.5 通过健康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了疾病的预防知识,对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尤其是在隔离病区住院的患者,取得了患者良好的配合,保证了病房工作正常运转。

总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通过强化管理和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才能提高及时发现和识别传染病的能力,确保科学、有序、有效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以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救治能力。

参考文献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12

1妇产科门诊的主要特点以及控制内容

妇产科的门诊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医院的整体感染防控检测上是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切实对交叉感染的来源和途径进行切断,预防妇产科门诊当中出现交叉感染。在妇产科当中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实际上是可以存在很多环境下,诸如就诊的病患妇女、或者医务工作人员,甚至是家属身上,这样就意味着对于病原体这类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都是具备比较关键性的影响的。

妇产科的门诊要进行感染来源和途径的控制,就要对于各项指标进行严密控制和检测,包括了所有能够与医疗工作人员产生接触的物体的表面,对于各个门诊和诊治室的预防和检测,对于消毒用品、医疗器械以及相关的医疗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的手部等。如果医院出现了感染流行的状况时候,应该要对整个医院的环境和流程进行微生物学的筛查,重点要控制可能的传染源、传染的途径以及消毒的效果等方面。

2对于妇产科门诊的感染管理与控制强化建议的思考

第一方面,应该针对该类妇产科门诊的具体状况,建立一个专门性的医院感染的管理部门。实际上医院针对感染问题的管理一直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跟进,医院的组织领导者也都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不过应该在现有的院级感染预防和控制机构的基础上,针对各个部门,特别是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门诊和科室设立相关的感染管理和预防机构。

妇产科的门诊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感染监测控制人员一名,每个月度都要对于妇产科门诊的消毒状况进行检查,和妇产科的门诊科室负责人以及医院上级的感染管理科室进行联系,每一个月形成相关的监测报告,及时向相关责任人进行联系,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要和相关的妇产科门诊的负责人,一起研究形成并落实整改。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一员,都应该严格按照最高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监测方式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到人。第二方面,要对于妇产科门诊的医务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

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人员较多的状况下,要对于就诊人员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让就诊人员的就诊时间进一步缩短,避免这些就诊人员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对于妇产科门诊当中出现疑似出现性病或者确诊传染性性病的病患者时候,要及时地进行隔离,并且转介到性病的专科诊疗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每一个相关的妇产科诊室当中的医疗器械,应该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清洗之后还要再次进行灭菌消毒,对于病患者所排出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都应该采用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各个诊室当中的医疗工作人员,都应该自觉地执行相关的防控感染的规章制度,做到自觉遵守无菌化的操作方式。妇产科门诊日常管理过程当中,还要对医疗工作人员以及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的管理培训,提升这些相关人员对于医院可能出现的感染的科学认识,加深了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了解,从而更好地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更加注重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状况。

3结束语

这一些年以来,随着疾病以及微生物的不断发展,对于医院尤其是妇产科门诊的防控感染问题应该要加以重视,各级医务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相关消毒措施,促进工作规范化,控制医院的感染率,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作者:蒋秀君 单位:温岭市箬横中心卫生院贯庄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