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时间:2023-08-18 17:16:35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关于护理安全的定义,有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1],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不发生法定和法律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或者心理以及躯体的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甚至死亡[2]。本研究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和临床实践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于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科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在手术和麻醉之前对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干预。问卷的主要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社会状况等,针对在手术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20个条目。

1.2研究对象

1.2.1.纳入标准:患者纳入标准:(1)填写完整者;(2)能理解调查的问题,沟通无障碍者;(3)住院3 天以上的患者;(4)患者和家属意见一致者。

1.2.2.剔除标准:(1)填写不完整者;(2)对个别问题分数填写情绪化明显者。(3)不符合手术室老年患者的(如年龄小于60周岁者)。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X2检验两两比较和t检验的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平 α=0.05,利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室老年患者手术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病人容易失去信心,出现悲观等不良心绪。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详细的解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及饮食时机和饮食的食物种类等等,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患者只有积极、良好的控制好心态,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3、结果

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计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2?86岁,平均65.38±9.9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阶段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3.2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同时,实验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6)。表明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

表1 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

3、讨论

由于手术室老年患者机体状态较差,目前国内外关于如何控制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一直是该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有研究发现[3],在手术室老年的患者中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手术室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多,其护理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有研究表明[4],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变手术室老年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发现,在对手术室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如果再加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培养患者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逐步使其按照医嘱遵从行为,坚持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血压等实时监控,结果表明,遵医行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比护理干预前显著增加。

参考文献:

[1]常后婵, 戴红霞, 钟爱玲, 等.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13(5):14-16.

[2] 徐宇红, 戴小明, 李小娜, 等. 6 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10):927-929.

第2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引进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引进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后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为(46.5±2.8)岁。观察组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为(46.4±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观察和分析后得出,主要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使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有章可依。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一些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未得到及时修订或废除,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部分医院及医护人员对新规章制度的掌握及理解不够,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及医患、护患纠纷。第二,护理人员自身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高、工作量较大,精神不易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部分护理人员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自身约束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专业技术不熟练,无法正确操作仪器,知识面狭窄,遇到问题时处理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思维;一些年资较轻的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常出现错写、漏写等情况。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较快,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手术室护理的性质决定了其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但是大部分护理人员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护理人员的自身问题给护理工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三,操作不当。在接待患者时出现查对错误、接错患者、放错手术室等人为问题。脊柱损伤的患者在接送时未保护好脊柱,在移动患者时导致患者出现二次损伤。用药、输血及输液前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术后对物品、器械清点有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未对手术物品、器械进行查对,造成异物遗留。施术时,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在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谨,未严格洗手、消毒等,导致患者伤口出现感染。标本及污染器械未放入特定的区域,造成污染。器械护士在未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将标本丢弃,或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标本混淆,对送检结果产生影响。

1.2.2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引进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健全制度、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规范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等。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手术室护理时未引进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1.3统计学

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对本文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观察组出现0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0.00%;对照组出现6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4.00%;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进行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且涉及的器材、药品种类繁多,手术室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不仅对手术效率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可影响手术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关研究表明,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分析,掌握护理工作中需加强的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引进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卫生部颁布的新制度及自身特点,对旧制度进行及时修改和添加。吸取实践中发现的经验加教训,对标本管理、交接班制度等易出现差错的工作细节及制度进行完善。由专门的人员定期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抓好制度的落实情况,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办事,切忌,仅做表面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另外,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有章可依,规定每位工作人员需遵守每一个环节上的操作规程,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二,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人员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对手术室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手术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不休班,手术少时可合理安排休班,休班弹性化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新老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学历高低进行合理搭配,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专业技术不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教育及实践检验,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职业神圣感及使命感,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方式。做好查对工作,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病历及腕带信息,将患者送至规定的手术间。巡回护士及手术医师共同核对,确定无误后才能进行手术。的摆放需符合手术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安全及功能位等,避免出现肌肉、神经及血管损伤。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在其受压部位垫上软垫,必要时进行术中按摩。

第3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手术室作为抢救患者生命及治疗疾病的重要部门, 其护理安全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甚至对患者生命产生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 护士工作任务量繁重、节奏快、负荷大且患者病情变性较强, 这就导致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 同时工作时间较长, 风险性较高, 因此极易出现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等[1]。为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对本院近年来发生的60例手术室医疗纠纷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手术室发生医疗纠纷的60例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3~78岁, 平均年龄(65.33±6.41)岁。

1. 2 方法 对患者病例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发生纠纷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及观察, 总结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2 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0例发生纠纷案例中,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导致12例(20.0%)、对医疗器械不熟悉5例(8.3%)、护理操作流程不严格9例(15.0%)、与患者沟通不到位11例(18.3%)、术后护理不完善20例(33.3%)、专业知识匮乏3例(5.0%)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手术操作、手术正常进行等, 同时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在患者摆放中, 医护人员未能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手术部位等进行合理摆放, 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压疮、手术时呼吸受阻等现象, 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②仪器使用不当, 操作失误, 或者在手术操作中仪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 如电凝时造成的烧灼伤。③术前未全面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如血液检查时不负责, 导致输血差错等严重问题;手术用药准备时未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现象或药物使用错误。④术前医护人员未能详细检查记录手术使用的仪器、物品等, 手术后未能详细查对清点敷料、纱布、器械等, 导致术后患者体内遗留敷料、物品等。⑤护理人员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持续陪伴在患者身边的工作人员, 因此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等均可对患者情绪、心理等产生影响, 部分医护人员在护理中由于情绪、语言等运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刺激, 导致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对手术产生不良后果[3]。⑥医护人员手术时内容较多, 手术记录不及时、不详细, 同时在手术中未及时核查, 这就导致手术操作时, 手术记录不全, 导致护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出现时, 无查对资料。

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不仅对患者安全及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对医院的公众形象产生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具体如下:①优化人力资源, 合理制定排班制度, 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劳, 缓解其工作压力。随着新农合政策及国家医保政策的普及, 医院患者明显增加, 手术室工作量相应的增加, 因此医院要逐渐增加护理人员, 从而缓解护患比例不协调现象。医护人员要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制定科学的排班制度, 将经验丰富与经验欠缺的人员合理安排, 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 同时避免护理人员过度疲劳导致的护理差错事件。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科学的护理操作规范, 加强医护人员相关法律及安全知识的学习;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及观察, 针对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完善各项制度, 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学会用相关法律知识保护自己[4]。③医护人员在护理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根据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术前严格检查患者基本情况, 明确手术方案、手术类型及手术部位等, 合理摆放;手术仪器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避免仪器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术前详细核对患者基本情况, 详细了解其既往病史、药物过敏情况、血型等, 术前做好血液准备、药物准备等;手术结束前、结束后医护人员要详细认真核对使用的物品及仪器, 避免患者体内遗留敷料、物品等, 减少安全隐患及医疗事故的发生。④医院定期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培训及学习, 开展护理查房, 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室基本护理操作, 同时对其进行考核。⑤加强医护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 术前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探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特殊检查的结果、药物过敏史等;告知患者本院手术优势,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 对于出现严重焦躁、恐惧情绪患者, 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抚。⑥手术完成后, 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观察, 尤其是患者意识尚未清晰时,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 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对于躁动不安患者可使用约束带。

综上所述,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对医疗器械不熟悉、护理操作流程不严格、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术后护理不完善、专业知识匮乏等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因此医护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业务能力, 提高专业水平, 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从而减少手术室隐患的发生, 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6):49-50.

[2] 黄映娇.手术室常见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8):63-64.

[3] 冯维姣, 管文倩, 张冬梅.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常见报警原因分析.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4):1319-1920.

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前言

当前,国家和人们对医院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居于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的管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台手术的成功,仅仅有一个高能力的医生是不够的,她需要强有力的后援力量-护理人员的帮助,做好手术护理安全防范工作,直接影响着一台手术的成功,直接影响着病人的身体健康。

2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中由于手术的紧张性与高要求,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就对应非常高,在手术这个复杂而紧张的过程中,如果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发现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简要指出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几个方面。

2.1护理人员方面

对于医院的护理人员,当然也包括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参差不齐,对护理工作对责任心也不相同。在手术高压,而且时间较长的影响下特别容易暴露自身的问题。一方面手术中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较大,而且需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而有些护理人员会分神,且责任心差,对工作不认真特别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些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扎实,护理的方法不科学,尤其是发生突况,更是不能很好的把控,容易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手术,危害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2.2护理方法方面

护理操作和方法的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发生护理过程中不全面消毒,就会造成卫生方面的隐患;将患者送入错误的手术室,就会造成手术错误的隐患;对手术物品清理清点的错误,则会造成有可能遗漏器械物品在病人体内的隐患;对医疗标本没有贴标签,会造成检查错误的隐患等这些由于护理操作和方法造成的隐患在手术室也是需要注意的。

2.3医院制度方面

要想做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的制约,规则的规范,这样才能够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需要对医院的护理制度完善,极易发生医疗事故,也特别容易让医护人员钻了制度的空子,对造成的安全事故不负责任等。安全隐患发生在病人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更不仅仅是发生在手术室内,安全隐患除了以上这三方面的问题,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再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是希望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把握和重视。

3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

只有全面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因安全隐患造成的医疗事故的发生,针对于以上三方面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以下提出几点防范措施。(1)防止接错患者大的问题,在手术之前,由于病人和的紧张,和护理人员的疏忽,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建立安全管理措施来防范,规范接病人的过程,在接患者是要根据手术登记的患者内容进行一一核实,并且让患者签署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单,确认无误之后,在对病人进行手术前需要的麻醉工作。(2)防止做手术的部位错误,由于手术前医师和护士的疏忽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可能会造成手术部位错位的问题,因此护士需要在手术前认真核查手术部位,并且仔细询问患者,并与医师进行核对,核对无误之后在进行下一步的麻醉或是其他的手术前的工作。(3)防止输血,用药的错误,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使用药物过多,摆放顺序杂乱容易造成用药的错误,手术中若突发需要输血的情况,慌乱中也容易造成输血错误。因此为了防范此类错误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需要对药物摆放整齐,标签清晰可见,且医师嘱咐是一定要重复一遍,与医师核查无误之后,在执行。输血时,更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血型等信息无误之后进行输血。(4)防止异物留体内,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对手术物品和杂物清理和清点的不够及时准确,都有可能出现异物留在体内的隐患。应对这个安全隐患,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在手术之前对手术室,手术器材等物品进行清理记录以备后续的检查。(5)防止病人坠床,摔伤,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肯能因为被麻醉造成肢体无知觉产生摔伤,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尤其是患者手术中发生故障需要运送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固定,同时也要保证手术床,担架车的完好,从而避免患者坠床,造成再次伤害。(6)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对于手术室的物品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否则会造成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隐患。需要严格要求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按照规定穿戴消毒的衣帽,做到有菌手术和无菌手术分开,每天需要进行检查无菌物品,再拆器械等包装时要检查灭菌标志,从而全面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措施。(7)防止缝针留在体内,在手术后期进行缝合时,需要防止因为手术中缝针的折断,缝针弯曲的现象,需要立即更换缝针,而且要落实“三查七对”原则,清点物品时不能忘记对缝针的检查。(8)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能够督促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认真,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心,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9)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需要及时的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培训,能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对医护人员进行责任制度的培训,能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10)加强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安全性的教育,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意外的发生,多组织一些护理操作的检查,保障护理过程中的安全,这样能在检查中学习,也能在学习中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从思想方面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11)规范护理行为,对于护理的操作,要有严格的规则和准则,医护人员要按照这个准则进行操作,对于护理工作的检查和记录填写,也要有严格的要求,避免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工作的质量,减少意外的发生。手术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精神高度集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以上提到的防范措施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因此医护人员要积极学习专业的护理操作,掌握操作防范,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因为只有医护人员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才能做到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4结束语

积极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工作,是一个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对工作和病人的责任心的体现。不紧要提高医院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关注程度,更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为一台手术的成功保驾护航,保证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石美英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龙桑寺镇卫生院

参考文献

[1]刘燕,郝晓霞.简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43).

[2]吴菊元.院内护理所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9).

[3]王新艳.造成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3).

[4]陈霞.社区医院转诊输液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06).

第5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安全隐患分析

手术室安全隐患具体表现: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②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漠,造成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认真;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常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数据不确切,如患者的出入液量、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和压力、电刀的使用情况、置入物的名称和规格、器械的清点等;常因工作忙而疏忽大意,留下安全隐患;术中接打手机,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极易出现差错事故。③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患者摆放不当、患者坠床摔伤;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可能造成接错手术患者、体内遗留异物、病理标本遗失、混淆、用错药、输错血等。④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等,影响护理安全。⑤手术室护士肩负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续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另外,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噪音的干扰,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防范措施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自我保护: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全面理解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是跟随病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如果遇到手术抢救,在手术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应补记完毕,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执行的口头医嘱、抢救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送回病房时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使患者安全、手术者满意。

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积极鼓励学习,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新项目的安全实施。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的手术,请医生讲解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能力。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监管到位。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防患于未然。护士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以及腕带。麻醉医师在麻醉前认真核对患者与病历相一致。手术开始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落实。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制度》执行,采取“一对一、双签字、三项完整”的方法,即一位巡回护士管理一个手术患者、一份病理标本;送标本的人员和接受标本的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执行口头医嘱前,护士应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做好“三查七对”,输血时要经两人查对后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字。围手术期用药者,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制度,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

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摆放时,应遵循安全舒适、充分暴露术野、不妨碍循环功能等原则,便于手术操作。确保患者受压部分的布单柔软、干燥、平整,上肢外展不超过90°截石位时,双下肢采用棉垫保护,小腿与地面保持平行,避免受压过久损伤窝神经和腓总神经。每天定人定时检查平车各部位的功能,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手术前检查手术床是否平稳,患者上手术床时给予协助,告诉患者手术床窄,不可随意翻身侧卧。患者在手术间护士要在旁守护,防止发生坠床摔伤。

做好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保证术中正常使用。使用电刀前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大腿及臀部等肌肉丰厚处,避免负极板受压,并靠近切口部位,加强巡视观察粘贴是否牢靠。选用高质量的电刀极板,以一次性极板一次性使用最安全。术中应将电刀笔置于器械护士视野中,不用时放在专用布袋中,以免术者误按开关将患者灼伤。患者肢体禁止与头架、手术床边缘等金属接触,以免造成电灼伤。

合理安排人员、充分发挥潜能: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天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在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频率高的时段,应加强人力投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少时让护士获得弹性休息。同时,护士长应经常与护士谈心,解除其后顾之忧。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完成。

创造和谐的手术环境:减少工作场所各种不良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努力营造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

第6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指出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先进技术的发展,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是通过侵入性操作为病人解除病痛,医治创伤的手段,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细节,由于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隐患,现总结如下并提出防范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承担着特殊的护理工作,要求知识范围广,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风险加大,影响了护理安全。

1.2操作方面

手术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血液循环、呼吸,手术病人护送不当,造成管道脱落、病人坠床、摔伤等。

1.3责任方面

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工作忙乱而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导致接错病人,给病人输血、输液出现差错,药物摆放有误,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4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5标本管理

连台手术时,由于未及时将标本放于指定位置,或由于医生将标本拿出向病人家属讲解,而又未与巡回护士交接,导致标本丢失。

1.6仪器使用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而造成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直接接触病人皮肤造成烧伤。

1.7手术室内噪声源

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了其适应性,还使医务人员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2.防范措施

2.1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手术交流,提高专业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前准备充足,术中主动配合,术后总结交流。

2.2安全使用仪器

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人手术问;贵重器械及腔镜器械等精密器械要做好保养、清洗、保管工作,以免延误手术中使用。

2.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常规

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安全制度等。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药物过敏史);病人人手术间时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开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到位。

2.4加强薄弱环节的管

时间上,更重视节假日和8h以外,人员上,加强对新上岗人员和少数技术素质较差人员的传、帮、带,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手术对象上,注重加强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第7篇

1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分析

错接病人:可能与术前没有做好病人的访视、接病人时没有认真核对患者资料或与病房护士没有认真交接有关。摔伤或碰伤患者:在搬运患者的时候,配合不协调,没有掌握正规的搬运技巧,或在运送途中,固定不当,忽于对患者的防护。手术器械、用物准备不齐或不能正常使用:术前没有认真核对手术用物,器械护士准备用物不充分。器械平时不注意保养与维护。安置不当:长时间手术的病人因手术摆放不当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异物遗留体内:因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用药、输血、输液有误:与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药瓶摆放不合理、标示不清,等有关。切口感染:术前备皮不充分,术中无菌操作技术不严格,手术室环境消毒没有达标。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术前准备不充分,装标本的容器标识不清,核对不认真。

2防范措施

防止错接病人:认真执行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应先做好病人的访视工作,查看病例,了解病人的相关资料,接病人时认真查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时间、手术间号。并与病房护士核对后方可推走。进入手术室后,更换手术衣帽,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手术间号。避免摔伤或碰伤患者:进病房接病人时,如果用交换车,推车前要锁定床面,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和手足推车时病人头部与推车人同一端,保持平稳,昏迷和烦躁病人要用约束带或防护用具。确保手术器械及用物齐全有效:术前认真核对患者手术名称、部位及所需手术用物及器械,检查是否齐全,是否能安全有效地使用,是否符合手术要求。相对固定器械护士,主要负责术前用物的准备与特殊器械的保养。确保病人正确舒适的:根据手术要求置病人舒适的,既要充分暴露手术野,又要避免摆放不当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必要时可使用垫、头圈、沙袋、固定带等,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内: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清点,定位放置,心中有数;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及深部伤口前、后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每次2遍,并记录,清点无误后方可缝合;术中如增加敷料或器械,应随时记录;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一端必须有兰色长带,且长带尾端应放在切口外,严防纱垫遗留体内。预防切口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做好手术间及物品的灭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数,减少人员走动;确保容量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更换过滤装置;严格区分洁、污通道;如是连台手术,先做无菌手术,在做污染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充分,按要求备皮;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如疑有物品污染应重新更换,不得再用。避免术中用药、输血错误:术中如需输血,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如需连续使用不同患者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完后,用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再输下一袋血。输血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手术室用药一般是口头医嘱,在执行前要“三对一重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巡回护士核对病人时,注意核对手术医嘱,是否有术中用药,所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正确管理标本: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及时放进备好的容器内,标本浸没于固定液下,贴上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逐项填写清楚后,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双方签名确认,及时送检病理科。

3护理体会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它的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稍有疏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所以,手术室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它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所以,我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艳春 张志鹏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第8篇

1 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 514031 2 梅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 514031

【摘 要】手术室作为治疗、抢救、开展各种高危、疑难和微创手术的非常重要的场所,不可避免在手术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理医疗纠纷明显上升,这与手术室护理所存在的突出的安全隐患有密切关系。降低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是当务之急。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有效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对于患者和医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疗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之下,如何消除医疗服务隐患、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是当前医院关注的焦点。为此,下面本文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案例情况,来具体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水平。

1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 技术方面的隐患

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直接关系的便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等。手术室承担着比较特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要有较广的知识范围、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而且,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水平过低便会导致护理隐患。

1.2 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行为不当。比如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由于不当的护理行为,容易造成体位不当,导致病人发生压疮或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甚至出现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伸张而造成的神经受压。第二类是仪器使用不当,使用前未试机,或者出现临时故障,导致仪器的污染或脱落。

1.3 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所产生的隐患

因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理管护理隐患是比较多的, 部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在手术室当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了手术室护理风险。而且在手术之前以及关闭体腔之前,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清点器械、敷料和缝针的现象,错误的操作可能会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等等隐患情况。

1.4 用药失误带来的隐患

医疗纠纷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用药有误而引起的。一方面在输液或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因为查对错误或者摆放错误而造成了药品的误用;另一方面,在护送途中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遗失是病人的CT片或者是X 光片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5 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

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比较紧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所以护士的精力比较分散,容易出现隐患。同时还存在着交接班不认真、手术当中医生叮嘱不仔细记录、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未及时发现等情况。

2 有效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建议

2.1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有效防范当前手术室护理隐患的主观措施。为此,从护士角度出发,要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医院方面出发,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护士查房制度,通过安全护理提示牌来减少操作隐患;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2.2 认真落实护理安全责任制度

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核心制度,要严格落实。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行个人护理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制定出详细的奖励处罚细则;第二要落实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危重病人救治制度,要掌握消毒隔离的要则,熟知和掌握各项医护制度的规则和要求。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穿刺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操作技能。由于患者在术后受到药物和穿刺的刺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穿刺困难,而且在术后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为了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性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静脉穿刺技能的牢固掌握。

2.4 手术前后做好与病患的沟通与护理工作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手术的进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手术前易紧张,所以手术室护士在转运患者时要态度和蔼,使患者情绪放松;在手术进行时,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证自己精力集中,术后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并细心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3 结语

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安全是核心要素。而安全医疗的基础就是安全护理。手术室是安全隐患高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素养是降低隐患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上述安全隐患的分析,我们应当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上述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热孜古丽· 库尔班. 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8):63.

[2] 程慧梅.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268.

[3] 郭伟.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715.

第9篇

关键词:手术室;清点工作;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外科抢救和诊治的重要科室,它的清点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的顺利与否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的清点工作内容主要指的是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对手术前、后的器械、缝线、缝针、纱布等医疗用具的数量、种类进行核实清点,从而避免和防止出现手术用品遗留体腔的差错事故,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本文对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确保患者手术治疗安全、顺利的完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清点工作的全过程记录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分析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轻视小手术的清点工作:在体表异物取出、包块切除、清创缝合等一些小手术当中,医务人员常常经验性的认为手术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不可能被遗留在患者体内,从而在手术开始前常常不进行物品清点,造成一旦发生物品遗留问题不能迅速的发现,给手术造成了安全隐患。

2.2 缝针脱落、折断: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缝针脱落、缝针折断问题一直是医务人员极为头痛的问题,常常由于寻找脱针、断针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手术的延误,给医务人员造成而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隐患。

2.3 手术器械缺失零部件:在手术过程中,开器、手术剪、闭合器、咬骨钳、自动拉钩等一些带有轴节的手术器械,有时会发生铆钉、螺帽或螺丝脱落、缺失等问题,造成手术的延误。

2.4 缝线、缝针、纱布等的数目有出入:由于有些手术尤其是紧急手术、出血较多手术以及大型手术中,所用到的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的数量较大,常规手术包中的基数常常不能满足整台手术的需求量,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增加,导致物品由于未及时进行登记而同原有的记录混淆。

2.5 脑棉片的数目不符:在颅腔手术当中,常常需要应用大量的脑棉片,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张。由于颅内出血手术进行中比较忙乱,导致在反复增加脑棉片时常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记录,从而导致数目上不能平衡合拢。此外,由于脑棉片的规格、大小不一,再加上手术中的明胶海绵常常遮盖住细小的脑棉片,从而导致脑棉片数目清点的困难。

3 对策

3.1加强工作责任感:医院要不断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正确认识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并组织进行手术室每月的质量分析会议,及时的总结、分析和处理上阶段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手术室人员时刻保持的警醒头脑,坚决杜绝错误、不良的思想观念。

3.2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清点制度:医院要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以及本医院手术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度和完善手术室物品清点规章制度,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都考虑进来,从而从制度管理上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3 规范清点工作的流程:医院要对手术室清点工作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细化到各类手术当中去。同时,对全科护士要进行无菌器械专科规范化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规范他们对手术物品的摆置技术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从而从个人习惯方面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4 加强管理手术环境:医院要加强对手术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例如,要求巡回护士进行术前的环境巡视,以确保手术室内没有杂物的留存;在术中对人员及环境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手术麻醉师、施术者以及参观人员不出现任意放置、拿取手术物品的现象;对于手术台上掉落的纱布、器械等用品要及时的拾捡,并向洗手护士告知其名称和放置位置等等。

3.5 加强手术物品清点的规范化管理:要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要求和重要节点进行明确规定,并加强对手术器械、用品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取用、记录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种手术敷料的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对缝针、缝线、纱布以及各类小件物品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性。

3.6 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手术室人员要明确每个人在手术清点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义务职责,加强手术中医师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配合进行手术物品的清点工作。

4 小结

手术室属于医院构成中的高风险科室,对手术物品清点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清点工作质量的把关,严格和规范清点工作的程序,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工作理念,全面执行和落实慎独精神,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的事故,确保患者手术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冉,何丽.手术室手术物品清点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杂志,2013,07(05):254-256

[2] 杨新玲,盛军.手术室物品清点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19(03):3951-3952

[3] 王明英,辛影,毛秀娟.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04):117-118

第10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重要部门,有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病种多、接触面广、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1]。近年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等法规相继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方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化”,并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2]。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一年来有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工作总结介绍如下。

1 常见安全隐患

1.1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2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3 手术中压疮:手术时间长,体位摆放不当可导致压疮发生;

1.4 用错药物、输错血: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1.5 电烧伤:电凝器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或酒精消毒皮肤后未擦干即应用电刀可造成灼伤;

1.6 异物遗留在患者体腔内:手术物品清点不准确,术前、关闭体腔前和关闭体腔后,器械、敷料、缝合针等清点有误;术中增加的手术物品,如器械、敷料等未及时做好记录;术前未仔细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器械附件,如手术剪、各类撑开器的螺钉松动易脱落到病人的体腔;

1.7 病理标本遗失、弄错或保管不善造成标本变质腐烂,不能进一步检查;

1.8 个人语言行为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

1.9 术中感染: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未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常规规程进行操作;连台手术未遵循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的原则,连台手术之间空气未消毒;手术时间过长,手术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增加了术中感染的机会;

1.10 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 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失。

2 预防措施

2.1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课题,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也是手术全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术前访视病人,认真了解病人手术部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六查十二对”。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

2.2 接送患者时肢体与平车平行,并将护栏拉上,防止坠落,通过电梯、手术室门时注意勿撞伤患者。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固定好车身,防止滚动,并注意保护好各种管道,防止滑脱。

2.3 我院每名住院患者均佩戴手腕带,上面写有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等信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在摆放病人体位时,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手腕带、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尤其要注意人体成对器官组织,如乳腺、肾脏、肢体、五官以及疝等部位的手术,定要与病历严格查对,防止混淆左右侧。巡回护士摆放体位时注意防止压疮和意外伤害,注意肢体不可过度外展,术中不可过度牵拉肌肉、骨骼。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不影响呼吸和循环,不压迫外周神经,骨骼突出部位衬垫摆放要适宜,术中加强巡视,对于较长时间的手术在允许情况下给予局部按摩。

2.4 严防输错血、用错药。使用药物前,认真核对标签、浓度、剂量,不使用字迹不清、瓶签脱落的药品;药品定位摆放,为病人用药时可做到心中有数;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执行后向医生报告执行情况,并记录[4];术中输血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包装是否完好;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2.5 高频电刀要定期保养,维修,使用前检查仪器的功能是否完好,并选择合适的功率,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肌肉的丰满处,保持清洁、干燥,并与肢体充分接触。若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负极板应避开金属假体的肢体,高频电流通道避开金属植入物假体的肢体,防止高频涡流加热而烫伤患者,电刀不用时放置在安全部位,防止烧伤患者。皮肤酒精消毒后,一定要擦干后才能使用电刀,以防酒精燃烧。

2.6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的前、中、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共同清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并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只有器械、敷料等数目核对完全相符后,告之手术医生,方可关闭体腔。

2.7 防止病理标本遗漏丢失。术中切除的任何组织未经主刀医师许可不得遗弃或私自带走。要妥善保管,由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标本的数目和顺序;将标本放置在固定的标本框内,最后由专人再次核对签名后送病理科。电话通知冰冻切片结果,应由负责医生接听并确认,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2.8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自身形象,行为应符合医疗规范要求。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避免过激的语言及行为;手术中坚守工作岗位,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拿放物品轻和操作轻[5],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不对患者的病情窃窃私语,尊重患者人格,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9 防止切口感染。手术室环境整齐,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质控要求。减少人员的流动,严格区分洁污通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时刻铭记无菌观念,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无菌技术操作[6];各种物品在使用前认真检查消毒灭菌有效期,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连台手术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科室,手术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7],如手术室手术制度、接转病人制度、查验制度、医疗差错事故的防护手段制度等。应该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并展开讨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建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行动规范机制,使每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等措施就可以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的科学知识,积极配合好医务人员的工作,集中精力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就可避免护理中安全问题的出现。

加强防范管理,识别护理风险,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做好护理工作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护理安全,是促进医院及护理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8]。

参 考 文 献

[1]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9.

[2]范芸,郑洋.浅析护理安全防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09.

[3]李尚蛾.整体护理中术前访视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15.

[4]殷磊.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8.

[6]章一华,张金凤,古锦屏.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65—967.

第11篇

1 临床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 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 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

2 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 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 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 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 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 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护理隐患; 手术因素; 喉痉挛

doi:10.14033/ki.cfmr.2017.6.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57-02

麻醉复苏室是医院为麻醉手术患者设立的临时科室,麻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不可能立马恢复意识或恢复机体功能,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麻醉期间,患者机体已经发生的循环、呼吸和代谢功能紊乱尚未完全得到纠正,因此必要的术后监测和积极的治疗显得异常重要[1]。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恢复、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麻醉复苏室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护理隐患,不但不利于患者复苏,更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5月麻醉苏醒室护理的2304例手术麻醉患者为对象,并以2011年10月-2013年9月麻醉苏醒室护理的1954例作为对照,以探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及其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麻醉苏醒室护理的2304例作为研究组,2304例患者分别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外科、神经科及骨科等科室。2304例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患者,其中男1174例,年龄20~45岁,平均(32.4±4.3)岁;女1130例,年龄23~42岁,平均(33.2±4.7)岁。其中923例为喉罩麻醉、1048例为气管插管麻醉、333例为静脉麻醉。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麻醉苏醒室护理的195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95例,年龄21~45岁,平均(32.7±4.1)岁,女959例,年龄22~43岁,平均(33.6±4.2)岁。其中782例为喉罩麻醉、889例为气管麻醉、283例为静脉麻醉。排除本身有意识障碍、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个时间段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统计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分析导致护理隐患的原因,并针对护理隐患情况及原因对研究组进行预防性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验证;多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均为双侧,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总计17例发生护理隐患,占0.07%,其中舌后坠2例(11.76%)、窒息1例(5.88%)、喉痉挛2例(11.76%)、I吐4例(23.53%)、误吸3例(17.65%)、躁动不安3例(17.65%)、其他2例(11.76%);造成护理隐患的原因分别为药物因素5例(29.41%)、手术因素5例(29.41%)、人力资源因素3例(17.65%)、患者隐私因素2例(11.76%)、管理制度因素2例(11.76%)。对照组患者中总计79例发生安全隐患,占4.04%,其中舌后坠9例(11.39%)、窒息5例(6.33%)、喉痉挛11例(13.92%)、呕吐17例(21.52%)、误吸14例(17.72%)、躁动不安12例(15.19%)、其他11例(13.92%);造成护理隐患的原因分别为药物因素24例(30.38%)、手术因素20例(25.32%)、人力资源因素

16例(20.25%)、患者隐私因素11例(13.92%)、管理制度因素8例(10.13%)。两组患者护理隐患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8736,P

3 造成护理隐患的原因分析

3.1 药物因素

手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不同可能对患者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手术结束后,因物、肌松药物的作用导致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及循环功能不稳定等症状,这些都不利于患者麻醉苏醒[3]。另外,麻醉苏醒室内,如果患者出现因药物因素导致的麻醉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症状时,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这也给麻醉苏醒室的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