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8-11 17:26:29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建设 问题 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竞争的层次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产品质量竞争、价格竞争,逐渐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例如,市场信息、政治信息、金融信息等,都对企业的管理、发展决策,以及战略调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当前大部分企业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处于探索阶段,不少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决策层认知不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效益取决于企业决策层对这项工作的认知程度,有不少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比较笼统,没有发现企业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联系,甚至不相信信息系统能为自己提供有价值的决策的信息。一方面,有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决策层满足于现状,缺乏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要比人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有的企业领导者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在短时间能看到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一旦觉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便会对信息化建设失去信心,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此外,有的企业领导者将信息化建设单纯地理解为购买一套管理软件,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忽视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

(二)软硬件设备欠缺

从当前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来看,不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信息化建设对技术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较为可观,因此,软硬件设备的欠缺就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运营资金,不能购置齐全的信息化硬件设备,进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虽说具备了硬件设备也不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但它毕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设施,才能实施信息化。

资金的短缺不仅会导致硬件设备的欠缺,也会影响软件设备的完善,虽然管理软件与硬件设备的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它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甚至要高于硬件设备的投入。因为在使用周期中,硬件设备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采购成本是一次性的,只需要在后期使用中支付维护、耗材、操作等方面的费用,而软件设备的功能、结构、用途、维护会随着企业的管理需求而不断变化,而且管理软件系统是不断更新的。因此,软件设备的采购成本不是一次性的,企业不仅要支付因为技术革新和管理需求变化而产生的费用,而且后期的维护要远远高于首次采购费。因此,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软硬件设备欠缺的问题。

(三)人员信息素质缺位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同样,企业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人才,但当前不少企业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在招贤纳士时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人才,导致企业缺乏信息化技术人才。人员的短缺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力量薄弱、力度不够,各部门无法通过有效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除了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和业务的限制,使计算机方面的员工主要负责计算机网络和设备维护的工作,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知之甚少,因此企业非常缺乏既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能力,又懂得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有的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个人修养和责任感,在工作中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但不向领导提出建议,即便发现了领导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也不说出自己观点,这种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强化决策层信息化意识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企业的决策者应当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具体来说,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经营、组织结构、售后服务等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的革新,因此决策层要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企业未来的出路来看待,而且要有坚定的态度,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另外,在强化企业决策层信息化意识的同时,还应当强化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使企业的全体员工都重视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践证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决策层的重视和参与,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二)对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是这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投资较大的工程。因此,企业在对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对自身的管理体系、生产技术、财务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作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信息化建设的基金,用于购置和更新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使资金投入落实到位,进而营造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环境,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在企业竞争中日益凸显,良好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屹立不倒。同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依托于人才,尤其是需要一支既有技术、经验,又了解管理知识,且具有一定个人修养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因此,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团队建设。首先要招聘一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应在企业内部挖掘一些有基础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达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用人标准,进一步解决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人员不足的问题。信息化培训不仅能够帮助员工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还能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四、结语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其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新时代的企业领导者应当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为延边大学草仙药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吕先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光盘技术,2008(2).

[2] 游思兰,汪琛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22).

第2篇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现代化 矿山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44-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代替了原有的手工办公,各类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逐渐被大型企业所采用,大量的办公文档已经逐步被电子文件所取代。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这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

档案是企业在生产建设和职能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裁体的文件材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矿业公司是一个具有近90年开采历史,集采、选、烧、球、辅料矿山、矿山机械设备检修、科研设计为一体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联合企业,是集团公司的钢铁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基地。矿业公司自1964年组建以来,历经机构重组、精简、变革,档案在长期的建设、生产、改革、改造中,逐年增加,发展至今,共形成18种室存档案:文书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设计档案、施工档案、教学档案、新闻书稿、照片档案、荣誉档案、印章档案、人物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其中科技档案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科研档案、产品档案、地质档案等。保存完整、收集齐全的档案资源在矿山的生产建设、改革改造、设备更新、纠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为矿山生产经营顺行、改革改造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在矿山企业管理工作各领域中应用广泛,电子信息传输、电子文件、ERP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等,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没,成为矿山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档案数字化已经或正在逐步引入到矿山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是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重要性的高度体现。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开发利用,实现服务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有效渠道。

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目前,矿山企业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还不相应,有的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这是矿山企业档案资源的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矿山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改造逐年形成,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面临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不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今的档案管理要求。很多单位虽然具有专门的档案机构,也制定了各种档案规章制度,但贯彻不力,档案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也很淡薄,对档案立卷归档的业务指导不够,监察、督办不力。通过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文件形成者的档案归档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融入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之中,使之成为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矿山企业档案管理质量。

2.2 信息管理功能问题

目前,矿山企业已经应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单纯的目录检索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增长,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源呈几何递增趋势,传统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档案不再以纸质传统形式为载体,而是以磁盘、光盘等新型材料为载体直接存放于计算机之中,从而迫切建立功能齐全的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3 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数据质量和信息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目前,矿山ERP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档案信息系统和ERP网络建设还没有完全统一,数据质量和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还不能适应矿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有些电子信息文件具有可改性,经更改后除与原文对照,否则不能确定是否更改,另外,磁盘、光盘等碰撞、电磁干扰等都容易造成全部数据的不可用。

2.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化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第3篇

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为突破口,以推动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统筹规划全市企业信息化工作,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结合实际,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合力推进、成果共享的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

(三)示范带动,推广普及。以市区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一批试点企业和示范项目。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树立标杆企业,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示范作用,引导各行各业应用信息技术,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四)健全体系,加强服务。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规范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着力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全市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80%;规模以上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产品设计研发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85%,生产过程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70%,管理环节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80%,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45%;大力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争取培育50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0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实施10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重点企业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工业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作用。

四、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总体发展规划,结合企业需求,突出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围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筑建材、船舶制造、钢构、窑炉、物流等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突出抓好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关键环节的应用和推广,推动各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技术应用,推动仿真实验、平台集成、协同研发等新型研发模式应用,加快普及产品研究、开发与设计的信息化,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支持建立行业公共产品设计研发平台,整合资源,逐步应用网络化异地设计、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等新产品开发技术,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改造,提高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柔性制造(FMS)、集散式控制系统技术(DCS)、网络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先进制造和控制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各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实现重点行业生产装备和制造过程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和敏捷制造能力。

(三)推动经营管理信息化。大力推广普及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FM)、知识管理(KM)、决策支持、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商业自动化技术、销售终端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EOS)、会员管理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对企业的质量、计划、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物资、营销供应链、安全等环节的重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建立相应的网络支持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和市场营销的网络化。创新企业信息化运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组织管理体系。

(四)推动产品功能智能化。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传统产品中信息化改造,推进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融合,发展各种嵌入式系统,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特别是各种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广泛应用,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化水平,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五)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应用,大力推广APC、DCS、FCS等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节能降耗、减污减排,实现绿色生产。积极推进能效监测和节能管理信息化,建立重点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减少资源浪费,推进能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物)监控和清洁生产。

(六)推动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发展。要鼓励IT企业和信息化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建立完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自主创新平台,要鼓励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关系,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企业信息化工作,市经信委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市发改、科技、财政、国资、商务、教育、住建等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加大部门定期沟通和协调推进力度。加强企业信息化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科学设计评估指标,把以企业信息化为主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纳入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咨询队伍,提供技术咨询意见和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化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十二五”期间,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市级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确定项目支持重点,年终向市政府报告资金执行情况。市发改、经信、科技、财政、商务等部门要合理调配利用各项政策性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金融机构要给予信贷配套支持。税务部门要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税收减免支持。同时,要积极倡导和组织社会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

(三)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着力抓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加快实施两化融合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试点示范,根据行业属性、业务类型、基础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评选和表彰一批企业信息化先进企业和个人,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步伐。

(四)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强宽带网络、呼叫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面向企业的数据备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发展和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企业信息化咨询、建设、运维、标准等专业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服务联盟。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市科教资源优势,实施校企合作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引进有关规定,建立企业首席信息官(CIO)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奖励制度。

第4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现就加快发展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具有高增长、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是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行业。近年来,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但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当前,广东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把握高增长行业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也有利于整合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推进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广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现代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发挥广东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现代信息服务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制造业的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和服务支撑,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提高制造业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带动现代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

——在引进消化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现代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力度。将广东对外开放与集成创新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引进力度,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

——发展惠及全民的普遍服务,兼顾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供惠及全民的普遍服务,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积极开展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发展产业高端环节,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当年实现增加值167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17%以上,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经国家有关部门公告保留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内,建成10个以上专业化产业园区,培育20家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以*和*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城镇群、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三大现代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并辐射带动全省山区和其他农村地区,形成国内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

(一)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业。继续发展电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全面提高面向农村的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有线宽带网建设,加快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业务。充分发挥广东省在通信网络设备生产制造及市场消费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下一代网络(NGN)等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通过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互动合作,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二)网络增值服务业。加快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大力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业务。积极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媒体、增值电信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电信新业务、新服务发展,使传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企业转变。突出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增值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落户广东,促进网络增值服务业集聚发展。

四、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

(一)数字媒体内容业。发展影视制作业,建设广播影视节目资源库,促进影视娱乐信息数字化。利用数字家庭服务平台,开发适合家庭和个人消费的数字音视频、数字多媒体、数字出版和移动电视产品,发展交互性多媒体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新闻出版、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壮大网络文化产业。

(二)动漫与网络游戏业。重点发展动漫画、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等行业,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培养动漫与网络游戏创意师、设计师和工程师,提高动漫与网络游戏的原创能力。加强产业链整合,促进动漫与网络游戏开发商、生产商、运营商、发行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通过产业化组织,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生产服务体系。

(三)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业。依托广东省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数字化的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等工业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产品包装设计、视觉传达、建筑装饰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为主的视觉数字设计业。整合各领域的数字设计创意资源,积极开展与国际数字设计创意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数字化工业设计理念与技术,推动数字设计创意产业从单一产品设计走向形象设计,从产品外观设计、性能设计发展为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设计。促进信息技术在文化传媒、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咨询策划、广告会展、时尚消费、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四)数据库业。加快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宏观经济、专利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资源数据库,加强基础信息资源的开放、互联和共享。加快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的产业化,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建设若干个全省性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公文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快建设全省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建立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五、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一)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造纸、医药、汽车、玩具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应用软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的发展。以LINUX软件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开源软件发展。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重点突破音视频、通信、现代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加快建设*、*、*等地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建立健全软件应用配套体系,积极培育软件消费和服务市场。

(二)面向商贸流通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自动识别和采集跟踪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建立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整合交通、港口、银行、海关、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推动以互联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发展,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商贸流通各环节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面向生产制造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推进广东省支柱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推进制造业设计、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支持面向制造业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信息系统集成、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等业务,规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市场。

(四)面向农村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坚持以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大力发展面向农产品流通、农业科学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设和村务管理等领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落实国家有关面向农村的通信服务资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质优价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扶持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务发展。

(五)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整合各类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及其他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空间地理信息基础资源库。重点加强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发展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空间地理定位等社会化应用产品,加快开发海量地理信息快速获取、集成管理、网络共享、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促进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建立市场化应用服务体系,加速产业化进程。

(六)电子商务。推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发展。完善数字证书安全认证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数字证书安全认证体系。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大力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应用,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地方性法规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

六、大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光纤骨干传输网,优化网络结构,实现各市城域网高速互联。加快有线接入网络的宽带化改造,建成可承载多业务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接入网。推进光纤到大楼、光纤进家庭、宽带到个人。大力建设城市无线宽带工程,完善新一代无线通信基础设施,*、*等珠江三角洲重点城市要率先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其他城市的中心区和机场、车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加快实现无线宽带覆盖。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双向数字化改造步伐,建成覆盖全省、能够全面提供高清互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字家庭主通道。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进村入户能力。

(二)加快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特色鲜明、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发展格局。加强*、*、*等市现有的国家级软件和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在经国家有关部门公告保留的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内,加快建设移动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工业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一批省级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专业园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专区。鼓励电信运营企业为园区提供优质低价的电信网络服务。

(三)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强化现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无线射频识别、数字家庭、卫星导航等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面向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动漫公共设计平台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本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七、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

(一)加强以粤港澳为重点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化粤港澳合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政策引导,推进粤港澳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持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推动三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加强粤港澳面向通关便利化的物流信息化合作。建立粤港软件和服务外包驻外办事机构,积极发展面向欧美和日本市场的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鼓励广东省企业开拓内地市场。

(二)加强招商引资和国际交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搭建现代信息服务业招商引资和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大力度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现代信息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将其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广东,经认定后可对其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给予相应资金补助。具体办法由省外经贸厅会有关部门制订。支持省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境外战略性投资,或在境外设立国际营销渠道。

八、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一)设立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一定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作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服务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化;支持产业基地、园区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品牌培育、标准制订等产业环境建设等。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省信息产业厅等有关部门制订。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自主创新资金、技术改造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资金的安排都要向现代信息服务业有所倾斜。

(二)发挥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经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从2008年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新办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国家规定,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加计扣除;符合国家规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的(除广告业、娱乐业外),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允许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一定比例抵扣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加速用于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具体标准根据《印发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粤府[*]123号)执行。鼓励企业发展出口和外包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现代信息服务产品和服务出口享受国家有关出口退(免)税政策。上述税收政策,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三)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制订《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和领域,引导资本投向。支持金融机构对鼓励发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产业基地、公共平台、产学研项目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等加大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完善中小企业行业担保机制,为中小型现代信息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投向现代信息服务业。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项目或产品,在广东省累计投资额超过其公司注册资本60%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不到60%的,按其投资额占其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大力支持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

九、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海外人才,落实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政策待遇。对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级人事部门要在立项、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省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博士后专项经费、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经费等要向现代信息服务业倾斜。加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工作,对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项目和专业能力水平认证项目,可给予适当补贴。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现代信息服务企业联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上述奖励和补贴的具体办法及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自行制订。

(二)支持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坚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发展各类组织形式的市场主体,吸收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创业。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简化连锁经营准入手续,实行连锁经营的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可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具备经营条件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登记注册时不受资金数额的限制。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冠省市名称的,可适当降低注册资金和实缴资金数额的限制。具体办法由省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通过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带动现代信息服务市场发展。加快制订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规范,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代建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产品和服务实施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扩大对现代信息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范围。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建设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推进信用信息整合与共享,引导和培育征信产品市场,推进全省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服务行业有序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业进入生活、家庭和社区,进一步开拓现代信息服务业市场。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管理会计 ;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产生的,它是指企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也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亮点。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重心逐渐由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会计职能必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是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从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养护并实行收费经营、以获利为目的的公司制企业。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是管理会计的还处在初始阶段,因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管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成本控制、ABC、BSC等专门技术和方法还没有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报表和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比较单一且大多流于形式。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在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组织、流程、考核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内部控制在管理会计方面流于形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深刻且没有给予重视,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二)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企业信息化整合度不高,各类信息系统被人为隔离,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目前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公路养护、收费运营管理、路政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等各方面成效显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但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关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各类信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不能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也无法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缺少与管理会计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施,并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偏低,突出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高,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及与之相匹配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培训及应用工作还没开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可以大大提升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进而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也是财政部2015年部署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竞赛的原因之一。XBRL国标和通用分类标准已经实施,但目前在高速公路经营行业,这项工作还是一个空白,这对于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非常不利。

二、影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用还不普遍,现阶段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来自行业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管理会计本身存在问题及企业各类信息化系统差异性和兼容性的制约。(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已对“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达成共识。但由于管理会计本身在我国起步就较晚,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起步就更晚些,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程度太低。另外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目前所处的行业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管理会计整体进展情况及政策法律法规实施等密切相关。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也经历着重要的变化,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进而导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行业管理会计水平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点偏低。(二)高速公路经营行业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与提供决策,包括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让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其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故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行业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培养企业领导层管理会计意识,让领导层懂得管理会计知识,对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但很可惜的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企业领导层会计培训包括管理会计的培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对会计人员本身进行的管理会计培训认识不足,培训和应用不到位,导致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人才储备和引进工作滞后,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其次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已经实施,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因而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对于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不利。(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合度不高,差异性偏大。近些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套起点较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较高。但现有企业信息化系统分类多,差异性大,兼容性差,内部控制体系节点建设也没有完全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加之XBRL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工作还没有展开,这都是制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加快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013年出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4年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出台的《2015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树立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各部门及各层次员工的共同参与,财务部门不可能熟悉和掌握企业全部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也不可能随时知悉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为了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要进一步强化企业领导层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企业领导层的管理会计意识,这是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二)创造有利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需要做的是:一是要从信息技术的层面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包括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技术平台,引进和储备足够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效;二是按照《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现在使用的会计软件和其他财务系统软件改进完善,使之符合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要求;三是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三)加强XBRL技术的培训、推广与应用,全面整合并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标准,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企业信息化广为接受的数据传输标准,引进XBRL技术,通过对财务报告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内对外报告信息逐条详细标记,把单一信息整合为系统信息,将有效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大提升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并为推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阶段需要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加快XBRL技术的培训、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加快管理会计技术引进、开发和使用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进一步整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会计体系,加速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

作者:张军生 单位:山东高速股份平阴黄河大桥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徐绍祥,钱红.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对策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7(11).

第6篇

[关键词] 抚州市;物流信息化;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胡小红(1975—),女,中共抚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信息学研究;周 旺(1974—),男,抚州广播电视大学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信息学方面研究。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抚州市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关键手段。近年来,随着抚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抚州市物流信息化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抚州市企业现代物流水平还很滞后,物流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抚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在近几年中,抚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光纤宽带传输网络辐射城乡,电话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基本覆盖市、县(区)及各乡镇。至2010年底,固定电话用户达27万户;移动电话户数 175.8万户,比2009年增长15%;移动通信网的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计算机网络用户数超过15.8万户,较2009年增长10%。实现74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十一五期间共完成253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其中广播覆盖率达到97.21%,电视覆盖率达到98.77%。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网络覆盖能力大大提高,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抚州市物流信息化意识有所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

近年来,抚州市企业与政府部门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地提高。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利用信息化来加强自身的管理,比如说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网站等。政府也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且还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三)抚州市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

1.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根据调查,抚州市大部分企业网站的主要功能多是用于企业宣传,其次是信息服务,真正用作电子商务平台的却很少,可以说大多数企业网站还是以基础应用为主。

2.信息系统功能主要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根据调查,抚州市大部分物流企业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说明当前抚州市物流信息化项目的大多数还属于第一层次。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正在加强这方面管理,这也将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二、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模式根深蒂固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抚州市部分物流企业仍然是“大而全”的经营模式,从原料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等一系列涉及物流的活动还都是由企业自我完成,缺乏现代物流意识,使用物流企业来服务的意识不强。同时,生产企业和社会车辆存在车找货,货找车现象,物流企业接收二手货现象也普遍存在,运营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运费结算、代收货款结算、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很多事情要靠人到才能解决,效率极低[1]。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向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的开放式的网络信息系统,是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载体[2]。物流涉及多个行业,如海关、民航、铁道等等。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将很难对各行业的信息进行整合,就会使得物流信息分散,不能为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当前,抚州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就比较滞后,像抚州市做的比较好的抚州物流货运信息网这个平台,它仅提供信息查询与信息,缺乏对抚州市物流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使得功能比较单一,不能为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总之,抚州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影响了抚州市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的有效发挥。

(三)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落后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飞速发展,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抚州市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偏低。例如,沿海城市物流企业应用广泛的条码技术、RFID、EDI、GPS及 GIS技术,在抚州市物流企业中应用并不理想,甚至条形码这种基本的信息技术尚未得到普及。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受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未能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无法实现对企业物流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不能对物流过程做到实时监控,也不能实现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总之,信息技术应用的滞后已经为制约抚州市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3]。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化成为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物流决策、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的全程信息化,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将使得物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经常会遭到黑客的拦截、窃取、篡改、盗用、监听等恶意破坏,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2010年1至6月期间,CNCERT共接收4780次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不包括扫描和垃圾邮件类事件),与2009年同时期相比增长105%。2012年6月,黑客团体Team Ghost Shell攻破了数十家中国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物流企业网站),15万以上的用户数据泄露。

三、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物流是物流活动的重点。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4]。然而,由于抚州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的影响,抚州市许多物流企业的观念还很落后,现代物流管理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物流的管理还没有真正意义地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一些物流企业认为构建了自己的信息网站就是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甚至有些物流企业竟然错误地把现代物流等同于传统的运输和储存。物流信息化观念落后,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已经成为抚州市物流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并且导致抚州市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下。

(二)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标准化是指行业或专业领域各分工、各部门之间为了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技术平台、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制定统一遵守的规则和标准并予以执行。物流信息化标准就是为了使得物流信息系统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或者物流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统一能够有效地进行。目前,抚州市物流系统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物流信息化的标准也不完全统一,虽然一些部门或企业对其自身的业务正在开发或者已经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都是自成体系,没有统一信息技术标准,比如各个系统数据库的字段、类型、长度等等的标准不一致,就导致许多信息不能共享,进而使得抚州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形同虚设,许多服务都无法通过公共物流信息平成,从而影响了抚州市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三)缺乏物流信息人才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各种人才,包括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复合型人才等。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抚州市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抚州市由于经济落后,工资待遇低下,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抚州市物流信息人才缺乏。现在在抚州市从事物流的工作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方面知识,技术也不过硬,这使抚州市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据有关部门预测,物流人才是我国未来紧缺的十大类岗位人才之一,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抚州市在未来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还需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四)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

随着物流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都会涉及信息安全问题。如果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必将会带来或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信息立法不完善。如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数字签名认证法等信息空间正常运作所需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5]。例如当前,许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单号的信息正被大面积泄露,单号被放到网上公开售卖,假如这些快递单号上的个人信息被泄,将会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信息立法不完善,将会制约着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第二,网络监管制度还不到位,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比如对新兴的“团购网站”缺乏监管,使得团购网站搞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等。第三,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不健全。如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网络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方面都不够全面。而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不全面,这必定影响物流企业搞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而网络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全面,一旦出现网络事件,则会影响网民的积极性,甚至伤及网民。

总之,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必定会影响了物流信息化发展进程。

四、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意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6],要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领导。针对抚州市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能深入人心,能改变以往重生产、销售而轻物流的思想误区,将现代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经营管理中。比如举办现代物流知识方面的讲座,开展座谈会等形式,使物流企业能够认识误区中走出来。同时在政策上也要给予支持,如制定出切实可行物流产业政策和制度,使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二)加快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标准规范是发展现代物流必不可少的步骤,统一标准的体系是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是促进物流信息共享、解决数字鸿沟的途径。抚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导致抚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来完善抚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抚州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编码、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研究推广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物流单元编码、托盘编码等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数据元、物流单证等物流信息基础标准,条码和射频识别(RFID)等物流信息采集标准,信息系统接口、信息交换规范等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业务流程等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其次,加快研究推广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在仓储、配送、集装箱和冷链等业务中的应用标准。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第三,加快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第四,加快支持行业协会、重点龙头企业、物流信息服务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工作。

(三)加快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物流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就像我们准备造琼楼玉宇,却没有高明的建筑设计师和能工巧匠,最终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7]。国家应重视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希望国家教育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物流理论和信息系统理论,培养高水准物流信息人才,加大对物流信息管理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抚州市物流业的发展更必须高度重视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提升抚州市物流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网络监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信息化发展越深入,经济社会对网络的应用性越强,保证网络安全越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立法,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第一,对目前没有法律保护但又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领域要加快立法,如加快制定企业数据库保护法,加快制定数字媒体保护法等,同时,对已有的法律如个人隐私保护法、数字签名认证法、计算机安全监管法等等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第二,完善网络监管制度。针对一些团购网站搞虚假宣传等现象,监管部门应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制度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如追究网络运营商责任,提高网络准入门槛,对网站的管理要更加细微、更加全面、更加严格,等等。通过采取各种监管措施,完善监管制度,为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项制度保障。第三,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重视灾难备份建设。

第7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

前言

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各大油田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成与否决定着油田企业能否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同时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要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充分结合,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完成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使油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1.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的管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信息的更好更快传递,使得油田企业能够加快原油加工和处理的速度,并使原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更进一步来说,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上的可靠和高效。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油田企业在产油、炼油、运输等多方面的管理更加优化;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要求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为了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实质上也成了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依赖于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企业管理上的改良与创新,其中包括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内部组织、员工的绩效考评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信息化相联系,而完成企业管理的创新就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当前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无论是油田企业内部的管理还是企业对原油的开发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而管理模式的落后往往影响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无法投入到生产的第一线上,就无法提高企业的资源开采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

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动力。企业在新的管理模式的研究中,要认识到信息化技术不仅仅作为一门先进的技术而被利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不仅仅在于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更多的是在于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企业要注重将自身的经营战略措施与实践情况相结合,建设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对油田企业而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企业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并最终带动企业的长久发展。

3.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3.1利用好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

对油田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信息化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的利用。在采油机械的操控,钻井平台的工作等方面都要让各部门人员实现有效的联合,这就依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重视管理上的创新,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首先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组织和实施;然后是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另一方面,管理层要注重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不清等问题要给予重视,将管理上的漏洞治理好。同时,要做好企业管理方式的重新分配,因为要想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一个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分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合理的组织和分配下,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管理上的合理与否将极大地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只有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才能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信息化。

3.2抓好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信息化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并予以解决。第一,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中要注重统筹规划原则,要认清自身的发展情况;第二,认识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要认真地进行解决。当前对于油田企业来讲,应对采油的成本、采油设备的采购、资金的运转等多方面的管理给予重点关注,因为这些重点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就能实现一个较大的进步。

3.3实现好企业管理模式上的改良与创新

许多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理念落后以及管理水平的低下。随着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就必须要实现好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企业要做到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管理的改良与创新。其中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不仅仅是采油设备的改进,还包括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更新开发和员工的安排和分配。但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改进,都离不开管理模式的改良与创新。企业要把自身处在主体的地位,不应该过度依赖于技术上的革新,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信息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利用。而与此同时,企业在思考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时,也应该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促进性。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一个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上的高效使得信息化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利用,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心的控制系统。在油田企业的日常运转中,其实每个方面都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有这些技术作保障,才能实现企业信息的更快传递和高效处理。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企业管理上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

第8篇

各位领导、朋友们:

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推进会,我谨代表**电信分公司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支持和关注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进程日益发展,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市的很多企业包括**的企业都在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解决企业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重点突破。一些企业加快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和客户资源管理等技术,全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很多中小企业都希望充分利用政府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在设计、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等各管理环节应用适合的信息技术,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践证明,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与企业生产运营密切联系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建设资金短缺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共同努力推动解决。

多年来,**电信一直把推进企业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电信推出的商务领航“园区通”就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很好方式之一,该业务包括商务邮箱、绿色上网、办公室组网、企业网站、办公自动化、电脑医生、新视通、企信通等多个子业务,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标准化的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服务平台,园区企业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迅速实现企业信息化,并能够依靠**电信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得心应手地使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依靠**电信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的技术支撑,让企业得以在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得心应手地使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极大地加快**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下一步,电信分公司要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继续全力支持**电信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网络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质、优先、优惠的服务。二是建立并完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信息内容与网络安全。三是采取多种方式,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搭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经济实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及综合服务平台资源共享。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及在座各位老总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电信的紧密合作,**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形成质的飞跃!

谢谢大家!

第9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对策

1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1.1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多数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层次差距显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而其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大多数小微企业粗放经营、组织架构不合理、决策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于信息化意识淡薄,不愿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其次,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

1.2会计信息化人才匮乏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会计信息化需要既具备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的基本维护等知识的高水平人才。目前在会计领域,能够完成传统的手工记账的可谓人才济济,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地运用到会计业务中并能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的人才却十分稀缺。小微企业多是民营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的待遇、发展前景、保障等都无法与大中型企业竞争,因此,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不愿到小微企业就业,加之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小微企业也不愿聘请高级别信息化人才,导致小微企业缺乏会计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建设难以有效推行及实现。

1.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相脱离

会计信息化要实现采购、生产、销售一条龙,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高度共享,但从我国目前小微企业实践来看,大部分小微企业财务软件只在财务部门使用,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单一功能——会计核算上,将会计信息化误读为会计电算化,利用计算机替代人工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生成报表等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只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却极少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等工作,更没有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使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衔接,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未能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作用。

1.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配套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低,基础设施差、信息交流困难等问题。针对小微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尚在起步阶段,鲜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咨询及监理等中介机构,导致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自身难以突破,又难以寻求外界帮助,信息化目标难以达成。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对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不重视,没有对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缺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转变发展思路

小微企业管理层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清醒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设立专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逐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2.2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

会计信息化的突出特点是会计参与管理、辅助决策,因此,小微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业务流程、岗位设置、权限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应合理、规范,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企业业务的信息化处理程度来界定会计岗位以及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流程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信息的沟通和监督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要求相适应。

2.3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优秀人才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关键,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大力推广普及企业信息化知识,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高、中级管理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培养高级别企业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2.4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在支撑,企业是加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内在症结,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与推动,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为小微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完善会计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等体系,确立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用以指导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环境,并做足做好配套服务,以尽快实现小微企业信息化。

2.5积极发展会计信息化外包和第三方咨询服务

小微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离不开企业自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育,但是目前小微企业的现状无力承担大量专业化高级别人才的培养,必须积极借力外部会计信息化专业化优质资源,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任务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会计信息化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倡导小微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做好小微企业信息化外包和第三方咨询服务配套建设和服务工作,加快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解决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

2.6积极推进SAAS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SAAS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捷径,会计信息化的SAAS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表现在:企业无需支付购买系统及维护等高昂的费用,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会计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节省成本、简单易用,降低了小微企业购买软硬件的成本,也克服了小微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缺陷,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大大降低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门槛与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小微企业只有积极应对,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实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红.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14-04-06(5).

[2]李欣欣,郑春潮.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8-29.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问题 人才培训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取可持续发展优势的重要祛码。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任何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使用是否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本文就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细胞。2008年,全球性金融海啸来袭,令许多竞争优势原本不强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如果想要帮助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拥有着非凡的活力,但他们的企业在信息化方面仍然是落后的,落后不仅体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仍然没有充分利用如今飞速发展的宽带互联网优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们,对企业的信息化缺乏准确的认识。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不改变思路,漠视类似企业总机、网络传真、“全球眼”等如今已经很成熟的企业信息化技术,那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可能将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被淘汰,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极为必要。

三、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1、利用移动通讯企业来帮助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系统

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山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移动办公系统”、“移动营销系统”、“移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等针对性信息化应用,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而且一举解决了中小企业经营中的“短板”问题,成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利器”。

截至目前,山东移动提供的移动邮件业务正在为全省3000多家企业集团提供服务,5万多名企业客户每天通过手机像收发短信一样地接发处理邮件;山东移动有2000多套移动服务器服务于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企业的办公、生产及售后服务等流程的信息化应用;蓝海商务平台已为全省6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移动0A、会议电话、企业建站、网络传真、企业邮箱等个性化信息化解决方案;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数万名业务员,每天通过手机终端提交订单和查询营销库存信息;山东移动的位置服务平台每天为20多万移动设备和人员提供位置信息服务;400多万移动用户通过集团彩铃业务传播公司业务与服务。德州商储超市有限公司是一家便利性商业连锁超市企业,旗下有23家连锁分店,并向周边地区的上百家超市批零供货。每隔一段时间,公司的业务员都要到超市网点实地盘货,并向总部汇报货品的进销存情况。山东移动根据企业的需求,研发了基于WAP的“移动营销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公司分散于上百家各县(市、区)的连锁分店及供货超市都实现了商品信息查询、订单上报、已上报订单跟踪查询、修改订单、企业员工通讯录查询和快速拨号等功能。

2、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当前要把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和引进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加强企业领导、中高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以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讲座、信息、展览展示等形式,营造信息化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要组建企业信息化专家咨询团队,切实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3、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应该将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制定出台《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意见》,要加强领导,明确组织机构分工,适时成立“政府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等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协调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制定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优惠政策;加强电子政务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快实现面向中小企业的网上申报、许可、审批和招标采购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工程的快速推广。

4、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必须与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要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基本要素:满足客户需求,抢占市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增值能力,加强售前售后服务,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总体水平和效益。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怡文.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87-88

[2]李爱红.我国企业信息化建成设现状与发民思路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6):11-12

[3]单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惑与对策[M]中国外资历,2 008年(5):57-58

[4]刘洋,杜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134-1 37

第11篇

[关键词]制药企业 信息化建设 现状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14-01

一、阐述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制造企业开始初步的信息化建设后,其生产、管理和运行的全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因为制药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制药企业利用了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了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有经济效益,实现了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现阶段的制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是:目前企业在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后,自身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了,整理和支配信息更便利化,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更广泛和普遍,管理升级。制药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显著,使得其资源管理得到优化,高层管理人员能更快捷地通过信息系统获得企业发展更为详细的信息,进行领导和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信息化的制药企业可以通过详细的丰富的信息系统获取和企业相关的信息,和社会交流信息,并与时俱进更新企业内部的信息。另外,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制药企业全面数字化的生产和管理,其又以电子商务的新形式开拓了更广大的业务范围。事实上,制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后的确提升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核心竞争力也得到提高,但是我国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并不算高,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初级或中级阶段,发展现状良好但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以便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规模化地发展。

二、分析制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的水平不高,制药企业的发展快、需求大,而信息化的建设慢,水平低,和发展要求不相符。加上制药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较落后,导致制药企业的管理单一,效率低下,也不奏效。制药企业之间还有和社会的联系和交流并不多,也不能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发展,有时候信息交接的过程中还常常出现错误。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完全和企业发展速度不一致。简单的人工交流途径远不及信息化建设后所进行的交流那么便捷,这种闭塞的联系也导致制药企业无法获悉最新的医疗信息,无法便捷地获知现今市场对医药的需求,得到顾客的反馈建议,从而做出调整和改变。而只有在制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后,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了解更多社会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其次,由于制药企业的工作特点,其内部结构都是分层进行,各个环节独立完成后才综合起来运作的,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时候会导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环节相对来说过于独立,联系过少,即使在同一内部却互不了解,产生了沟通上的困难,不能相互协调地完成任务,所以在信息化建设后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了流通后,联系会更加密切,便于各个部门工作和环节互相沟通和开展工作,更加便利地进行日常工作。除此之外,制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国内整个发展形势中都存在着这样的意识上的问题,对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概念薄弱,并产生认知误差,再加上制药企业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过少,所以导致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和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因此,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完善其生产和管理还有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提高了制药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并确定制药企业结合信息化建设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探讨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制药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需要转变现阶段仍未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半信息化模式,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向着全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全面实现制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还有标准化。利用网络、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输入系统,方便随时调配和查找信息。高层管理人员重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勿忽视其力量,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坚持大规模地信息化建设,改善其落后的内部信息管理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并适时加大与外界社会的信息联系和交流,方便获取相关资讯。在制药企业内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信息建设,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购买先进设备和配套设施完善信息,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企业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另外,由于专业性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现有的信息人才也不能满足制药企业的发展需求,阻滞了制药业的信息化建设,再加上这类型专业的人才只专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对制药行业不甚了解,所以培养信息化技术和制药知识兼备的新型人才是当前发展关键,也是适应和加大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内部所有员工普及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熟练地运用和操作与制药相关的软件系统,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其次,在大环境背景下,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扶持和帮助制药企业开展深入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

四、总结

本文首要阐述了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了制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原因,最后对其应如何发展信息化技术做出探讨。实际上,制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遵循了现今社会制药行业对其新的要求,使得企业能在完善生产和管理后也能更好地服务百姓了。所以,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信息化技术,为加快制药行业的发展,实现便利化和安全的制药过程,推进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鲁林鑫;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关键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2] 刘鑫;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18期.

[3] 陆文琪;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财务管理;财务软件;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快速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正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行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财务信息化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财务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开发和利用适合企业业务特点,并且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平台、整合财务活动的各类信息,使得众多的财务人员从基础繁杂的记账、核销、报账等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释放更多的精力转入到财务管理方面,促使在管理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重整和组织结构改革,提高财务操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为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此外,财务信息化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传递网络化得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进而便于获得更为系统的财务分析结论和更加准确成本核算结果。综上,财务信息化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提高财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财务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我国的经济也在进一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发展对推动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只有能够及时获得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领先优势。因此,企业应积极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推进财务工作信息化。

(三)财务信息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为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创造了的必要环境。我国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专业软件等技术手段,增强了信息处理的主动性,实现了财务信息处理效率大幅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客观上促进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提升。通过运用财务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人员可及时获取企业财务数据,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筹资、采购等生产经营环节的状况,较为全面的掌握企业内部信息。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研判,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和配套的管理机制,持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财务信息化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很多企业在此方面取得了较好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信息化管理基础较弱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财务信息化水平大多不高,很多企业财务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管理理念,例如,不少财务人员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因循守旧,习惯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其次,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并未真正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要求,没有融入日常的财务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没有深入到实质业务,流于形式,很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即投入了资源但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形成“想”和“用”之间“两张皮”的局面。此外,每个企业都有特殊业务或者个性化的核算项目,运用通用财务软件则难以满足这些个性化的财务管理要求,使得财务软件不能满足企业需要、财务信息化作用不显著等问题凸显。

(二)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懂管理、新理念、会操作财务专业团队,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失去了重要的实施基础。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人员能力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加快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形势要求,专业素质亟待提高。部分员工惯性思维较强,思想深处上存在着“不愿意接受变革”、“不懂信息化”等错误观念。由于种种因素,部分财务从业人员观念陈旧,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变革,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化系统;部分财务从业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简单地将财务信息化理解为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其次,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还需优化。财务信息化需要一批既精通财务业务又熟悉信息软件的复合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尽管财务专业的毕业生较多,但真正熟练使用信息软件,同时又具备较好财务基础的复合人才十分缺乏,需要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在工作实践中优化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三)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还不健全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流程尚待规范。我国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够严谨之处,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由于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此外,受到人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重要制度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四)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较为困难

选择财务软件是企业财务信息化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最让企业“头疼”问题。国内软件市场上目前流通的财务管理软件种类繁多。其中不乏鱼龙混杂者,很难选择。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应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重点考察财务软件与企业之间的适应性,所选财务软件一定要符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二是在购买通用软件和自主开发软件之间作出选择。通用软件业务流程具有普遍性,功能模块较为成熟;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财务管理需要,自主开发的软件则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三是软件系统的信息安全。相比于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现代财务软件网络化、信息化特点十分突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如何保证财务软件的安全性是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加快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财务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效率,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相关人员应深化对财务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的认识。应积极采用宣贯、培训、座谈和经验交流等多种有效形式,促使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财务信息化所具备的深层内涵。可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内部创建财务信息化建设专门性组织机构,专项负责企业财务信息化推广以及宣传。重点要改变企业高层的传统认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使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得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二)要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开发适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起步较晚,相关管理软件还存在诸多不足,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相关数量的财务管理软件还难以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并且难以保证信息安全。财务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软件功能的实现。首先,企业应确保自身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能让硬件环境影响软件的正常使用;其次,在财务软件的使用上,不能只是简单的购买和使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管理需求和生产经营实际进行深度开发,改善强化软件功能。因此,要加快研究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软件,同时,提升相关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下:一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软件的良好实践,基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加大财务管理软件研究开发的力度;二是积极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软件开发工作中,及时提出业务需求,软件开发人员也要加强与财务人员沟通和交流,掌握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则,使得软件产品不脱离业务实际。三是要创建相匹配的内部信息平台。及时对信息内容予以更新换代,更加便利地完成财务信息的全面收集工作,提高财务信息收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便捷性。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决定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最终能够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现今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对财务信息化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对此必须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针对性地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持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而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在财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财务人员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为财务信息化实施工作储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培养既精通财务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很难一蹴而就,需要与企业选人机制与用人机制相协调,引进与培养策略并举,一方面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在岗培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大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持续完善财务相关制度

财务信息化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其顺利推进和实施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联动、支持配合。其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是确保信息化得以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建立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应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在坚持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上,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使其能够成为加快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制度支撑。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通过开展全面审计、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等审计活动,促进财务部门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不断提高财务处理的科学性,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奠定制度基础。

四、总结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为企业财务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也将以最佳状态服务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田桂梅.基于信息化背景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

[2]秦宏.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