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

时间:2023-08-09 17:32:18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1

【关键词】 电工电子基础课 教学 改革 制作 专业 岗位

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扩展学员的实作能力,海军蚌埠士官学校一直坚持举办电子科技创新活动――“四小科技活动”。

“四小科技活动”即“小制作”、“小发明”、“小革新”,“小论文”。此活动在学员学习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后期――四月中期举行,由所任课专业和基础教员指导,历时一个多月,六月初期对结果进行评比。评委由学校专家组对成果进行综合评分,获奖的发明或者制作将获得学校颁发的证书和相应奖励。电学类“四小科技活动”已经举办了16年,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其活动自身的举办过程极大地促进了本校电工电子教学成果的进步。下面笔者就“四小科技活动”对电工电子教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谈几点感想:

一、激发了学员深层次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员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电类课程本身就是非常难学的课程,有些内容着实难理解,可能教员在讲授的过程中已竭尽所能,用尽各种教学辅助措施,但是还是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员不能掌握。而且对于士官学校的学员来说基础薄弱是个普遍的现象,这个问题是目前暂时难以解决。基础的薄弱多是因为学员本身的学习兴趣不足或者是对岗位和后续工作的发展认知不足,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停留于表面比较浅显的理论知识或者是记忆性地学习一些实际操作,并没有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基于理论的实作技能。如果学员能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并且对于能否胜任岗位有着危机意识,那么就能从以后的工作需要出发来驱动自己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提高学员自身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找到能激发学员为了以后岗位工作而学习的一个激发方式,而“四小科技”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学员深入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求学员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对于不懂不会的问题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解决、善于创新;四小科技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善,所设计的电路可能需要反复的调试,多次的试验会让学员思考更加深层的知识,不断查阅资料和实际测试,通过反复地实践,实践又反馈于理论的过程,最后达到对知识的“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我们也在后期教学中感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员明显比没有参加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自学,并且学习热情也较高,尤其是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掌握得更加快速和牢固。

二、提高教员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方法改进

“四小科技”活动不但是对于学员知识掌握的考查,也是对教员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员,很多都是专注于教学方面,搞科研的机会很少。通过“四小科技”学员的一个具体的制作,为了成功制作一个有创新意义的活动成果,教员在指导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这一个制作所涉及的领域的发展前沿,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使教员自身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在指导的过程中学员和教员之间的互动也给师生之间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由于这些参加“四小科技活动”的学员的学习基础相对是比较好的,因此教员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以及他们制作的过程,了解学员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继而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三、以专业角度审视电工电子基础课,深化电工电子基础课改革思想

3.1加强了专业课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员之间的交流

电类专业在士官学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这就意味着这门课必须要在紧密结合专业,紧贴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打牢学员的电类基础知识。由于基础教员和专业教员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电工电子基础课目前还偏重于理论知识,紧贴岗位的力度还不够。在学员学习专业课时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专业需要的知识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偏少,专业用不到的内容又是基础课的重点。“四小科技”的活动的举办就加强了基础教员和专业教员之间的交流。由于学员是在学习完专业课之后才参加这项活动,他们多数受到专业教员的启发利用电类基础课知识制作,通过学员和双方教员的交流,以及双方教员面对面的交流,使基础教员更深入了解到专业课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可以优化电工电子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也使得电工电子基础课更紧密地结合于专业。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2

一、电子专业课程的综合性

对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解首先应当是综合性的,对电子专业课程的理解也不例外。之所以先强调这种综合性,是因为考虑一门课程的综合性,有助于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概览,从而使得对这门课程的视角有一定的整体性与宏观性,此所谓“大处着眼”。大处着眼的视角其实也是多元的,从当前最流行的能力视角来看,中职学校电子专业主要的能力要求包括这样一些: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一般需要达到熟练的水平;认识、识别、检验、选择电子元件的能力,一般需要达到基本熟练的水平。此外还包括对同一型号不同工艺电子元件的识别判断能力,一般需要达到了解水平;简单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一般需要达到熟练水平。除了这些基本能力,电子专业还需要学生拥有识别电子电路图,以及简单的评估电路、提供使用报告等能力,这是一种由实践能力与表述能力融合起来的综合能力,一般需要达到基本熟练的水平。在这种大处着眼的综合性课程视角下,电子专业的课程视角显然应当从能力的角度进行定义,即实际教学中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只是培养电子电工生产线上具有某一技能的技术工人,而应当培养能够走完生产线的综合性人才。当然要注意的是,这种思路不能演变为贪多求全,不能让学生变成处处都懂处处不精的工人。从综合性的课程视角来看,综合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对电子专业的综合理解能力,然后才是实践能力。

二、电子专业课程实施的模块化

在电子专业教学中,上述综合能力却不是天然形成的。也就是说大处着眼一般只能提供一种宏观的理解与认识,综合能力只能在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从这个角度理解综合能力,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综合起来的能力”。而这一课程视角下对应的教学策略,就应当是课程实施的模块化,此所谓“小处着手”。模块化与传统的分类教学不同,模块化教学思路下的电子专业的教学中,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些模块又可以组装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如此叠加,综合能力便有可能形成。从当前职业中学的教学实际来看,包括电子专业在内的课程实施都包括三个模块: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实训(学校实训室)、岗位技能(顶岗实习)。具体来说,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包括照明电路、低压控制电路、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模拟电路的设计、数学电路的设计等更小的模块;实训技能模块主要是指向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一般包括操作、电工、电子三个小的技训模块;岗位技能模块相对较为复杂,从学生顶岗的可能性来看,一般包括家用电器的生产与维修、电工维修、电子设备调试等小模块。从这三个模块的相互关系来看,显然前面两者为岗位技能提供了知识与能力基础,而岗位技能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际体现。这种课程视角体现出明显的“分——合”思路,这也是符合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实际的,是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电子专业课程评价的精细化

需要说明的是,对电子专业教学结果的评价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不仅是面向学生的,也是面向教师的。处于转型期的中职教育,更多地要通过评价促进转型升级。笔者这里想结合电子专业的教学阐述两个观点:其一,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电子专业的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生在校学习的简单电气电路有可能一出校门就落后了,这种情形基本上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变,因为电子教材的编写及其教学,一般都是落后于电子行业的发展的。所以电子专业的教师就要通过精细评价等手段,让学生对电子专业的发展与前景产生一种质的认识,并且让这种质的认识成为学生就业之后的持久动力。其二,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也正是由于电子专业特有的发展迅捷性,教师还要通过对学生的精细评价,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今天的电子专业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于能看懂普通家电的电路图,不能满足于能够带着几本教材就能将课堂“混”过去,应当能在对学生的三大模块的学习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以让自己对学生是如何完成电子专业的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始终真正引领学生走在电子专业学习的道路上。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课程视角的转变,而从课程理解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模块化以及课程评价的精细化三个方面,完成对电子专业课程的理解,是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作者:姚万兵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3

关键词:电子电工 专业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针,对于电子工程而言,当务之急需要深化的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带动生产、研究、学习等各方面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更是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佳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备相当比重的专业性学科,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就要从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师资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切入,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电子电工专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行潜心的研究,根据现代社会上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根据需要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这已经成为了目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 完成思想观念和理念的更新

这对于专业的教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反面的能力带来了全面的挑战。要做到以学生为根本,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把理论作为基础,强化技能作为手段,东走能力作为重点培养方向,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对于电子工程学科的重视程度,潜心进行研究,每个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不断强化自身对于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领悟能力。一方面要做好借鉴不同学科间先进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开始重视全新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包括学术研讨、观摩示范课、开设公开课、听取学生的反馈评教意见等多方面的手段,将自身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要对于先进教学方法有全新而深刻的理解,当前比较常见的方法,一种是分层、分模块进行教学,这种方法的有点在于简单实用,目标明确,减少了施教和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于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方面老师对于学习时间和进度上的拿捏,更加能便于提高学生对基本功训练的熟练程度。从进行个体多方面比较的角度存进教学水平提升。另一种则是以练带教,强化技能的训练程度,加强联系以巩固每一个知识点,以试验、实践、实习为基本手段,拓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突出目的性。最后就是试行不同形式的考核评价机制。在专业理论课和实验、实习课的教学中,分别试行应知应会和熟练掌握两类评价机制,这样有利于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避免基础良莠不齐,授课内容却保持一致的尴尬局面出现。

2 做好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课堂是传递专业理论知识的最好环境,但也容易进入重视课堂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误区。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乎到电子电工专业没来的发展。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要全面、细化、使得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与此同时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集合,最大程度上拓展受教者的实践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电子小制作、家电兴趣小组、日常小发明等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活动内容,将学习知识的氛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要拓展到课堂外和生活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见血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在以理论为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实践检验的重视。若想在这方面达成预期目标,首先要将各阶段的电工试验保质保量的完成,提升试验的实际效益,实验过程中加强试验的操作性,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认真完成试验报告,做好后期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工作,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或者阻碍,要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在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也能深化学生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实践方面的理解。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开放化,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资源共享,使得教学的不论在宽度还是深度方面有得到拓展,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拥有更多学习内容,也为自主学习拓展了平台和空间。

3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目前很多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要想使得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得到质的飞跃,只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加强对于师资力量的培养,引进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才能保证课程任务理论与实际一体化。在教师的入职选择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是基础,还应该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更要有拓展学生想象力,将理论与教材分析进行融合。在教学重点内容选取方面应该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反映自身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完成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拓展,教学与反思等方面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在学校任教期间,教师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简易到和电子电工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一方面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日后学生人才的输送。另外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展开培训,邀请企业中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以及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导师工作,从更加专业,更加具有实践性的角度出发,开展对老师的技能辅导工作,从侧面协助实践理论一体化的建设。这些在企业经过多年打磨的技术人员,能够把多年的经验、操作技能甚至一些全新领域的技术带到学校中,与本就重视课本和理论工作的教师行业形成完美的互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了解、共同进步的目的。

4 总结

除了以上三点主要内容外,对于提升电子电工课堂教学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方面。比如改善教学的集体方法,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施行研究性的学习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探讨的能力。在学习中创建兴趣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习的态度,以练促教、强化技能方面限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着手改善实训的环境,将实习车间的建设发展到位,对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而言,加快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及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此坚持下去,电子电工专业必将得到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4

Key words: e-commerce;position, direction, personalized;training mode;stud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31-04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加速实施电子商务化。据分析,未来几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推进,我国有近3000万家中小企业将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转型。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必将催生电商人才的巨大缺口。然而,近年来,一面是持续旺盛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市场,而另一面却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20%的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70%的平均就业率。造成这种现象根本原因不在于专业本身,而在于职业教育自身存在问题。作为职业教育,当前学科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盛行,尤其是作为跨学科的电子商务专业更是存在着“大而全”、“万能型”的人才培养基调,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直接导致人才“滞销”格局[1]。如何贴近行业、贴近产业、贴近企业、服务区域,缩小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规格之间差距,真正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电商专业人才则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职教改革实践,探究性提出并构建了“电子商务‘三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试点,两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实践成效。

1 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依据及内涵

1.1 理论依据

1.1.1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和有差异的,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主要表现在智能的类型和结构上,属于横向差异。既然认同人的存在本身是真实的,而这种存在也是多样的存在,那么就会从逻辑上认同不能让所有学生按同样的标准学习同样的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平均地学习所有的课程几乎必然与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多样性、与个体的自由发展相冲突。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编制课程体系,以确保我们推出的课程体系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提高课程的利用率。这就是“课程超市”。

1.1.2 建构主义理论 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应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主动学习知识而非被灌输知识;教师应该从旁指导而非主导整个学习过程。教材知识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而非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而非仅仅只是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总之,师生在知识意义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认清各自扮演的角色,知识应该以学为主而非以灌输为主,教学媒体不是摆设,应该尽其所用,为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提供硬件保障。

1.2 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2-4] 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崭新的、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市场时代。无差别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多元化、个性化的行业发展要求,人才教育方式必然朝着职业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变化,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我们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化、方向化、个性化”人才教育模式。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

岗位化:又称为“职业培养岗位化”。电子商务专业始终以培养理论与技能双优的职业人才教育为目标,按照职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同时将助理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认证纳入人才教育机制,推行“双证”教育,旨在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零距离。

方向化:也称专业培养方向化。包涵两个层面涵义。一是专业的行业化,面向行业(或产业)应用建立方向化专业,如面向海洋产业,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海洋产业方向);二是专业依赖职业岗位群理念,结合行业应用领域岗位(群)要求,设定培养方向,实施逻辑小班授课。电子商务专业依赖职业岗位群理念,结合行业应用领域岗位(群)要求,我们选取“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客服管理”三个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的学习方向。

个性化:也称人才培养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定培养方向,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以实现因材施教。专业方向选择一般放在第四学期。

2 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对威海市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电子商务产业细分市场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思路、发展目标以及专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精准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威海,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辐射山东,以服务海洋食品产业电子商务为主,服务于海洋业、滨海旅游业、滨海房地产业、农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电子商务,助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服务海洋产业电子商务为主,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和运营能力,现代商务管理、国际商务操作技能,以及网络营销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能力,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站建设及维护等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定位:主要任职于以海洋业、滨海旅游业、滨海房地产业、农业、商业、工业等领域,从事网络营销、电子交易员(电子商务师)、网店运营员、网络信息编辑员、网站维护员、电子商务物流员、客服管理员等岗位的工作。

2.2 面向工作岗位(群)的课程体系构建

2.2.1 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我们淡化专业意识,面向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课程整合和重组的原则,组建模块化、专业方向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结构。

针对该专业三类岗位群涉及的核心技术岗位二十几种能力及课程的整体性原则,设计对应能力的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

2.2.2 教学环节的重构 通过“学训学训”分段递进式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提高,形成职业技能的螺旋进阶,如图2所示。纵坐标方向上课程体系表现为从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逐步成长。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3.1 逻辑专业班的构建 专业方向的实施最好的办法是依据专业方向进行分班,且越早越好。然而大一学生刚进校时,对专业的概念本身就模糊,同时对自己的个性化能力把握,以及个性化与专业方向的契合度不够,此时实行专业方向的选择并分班教学是不太适合。因此,我们对大一新生仍然采取自然组班模式。通过大一一年的专业教育与引导,到大二时学生专业思想基本牢固,个性化也得以张扬,同时职业化学习渐进状态,这时在原自然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我们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并编班,形成专业逻辑班,即构建网络营销班、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班和客服管理班三个专业方向班。

2.3.2 专业方向的教学组织 第1、2、3学期,不分专业方向,集中学习“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

从4学期开始,第4、5学期进行专业分方向培养。专业方向的选择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并编班,实施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客服管理专业方向小班教学。课程教学不是说网络营销班就不再学习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只是我们更强调其专业方向的技能把握,其他专业方向的技能学习为辅,目的就是强调个性化发展,专项技能得到加强。

第6学期是顶岗实习。由校企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实岗实习,并由企业按企业员工标准进行工作安排与考核。岗位实习尽可能按照专业方向对口实施。

2.3.3 团队化创新能力的培养[5] 电子商务讲究的是团队的合作。“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如何变个人个性技能(单项技能)与电子商务全流程化的业务整合起来,也是模式成败的关键。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在逻辑班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与合作效能的发挥,引导其自由组合,构建电商团队。

①以创业基地为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组建电商团队,开展校园校外、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团队合作与营销技能。②以电商技能大赛为抓手,开展比、超、赶、学的电商学习氛围。通过组队参加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开展,逐步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学一体”的“比、超、赶、学”的电商团队学习氛围。③企业电商服务外包项目的开发。在现有电商专业方向分班后,按照专业方向5-10人为一团队进行电商自由组队,并选择荣成有一定影响力和合作意向的企业,实施团队与企业定向对接,进行企业电子商务代运营。

2.4 实施效果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海洋产业作为专业服务方向,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不到一年,教育成效已初步显现。

①学生电商团队营销活动开展活跃。基地与荣成当地食品企业联合,实现线上线下海洋食品销售,每年举办了“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双十二欢庆周”、“拔河比赛”以及“特步杯乒乓球大赛”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②电商技能大赛成效显著。电商办学二年来,先后组织师生参加威海市创业大赛、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全省职业技能电商运营竞赛、全国优优汇联杯电商实战技能大赛及院首届“泰祥.皇朝马汉杯”电商运营竞赛等赛项,组织参赛团队30多支,参赛人员达160余人,其中2014年“海潮”电子商务团队获“特步杯”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二等奖;2015年“同路人”团队获“优优汇联杯”全国电商实战技能大赛“三等奖”;2015年“15新秀”队获“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优秀”奖。③大学生创业激情得到有效激发。办学一年多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措施和创业基地的孵化,学院电商专业学生创业激情得到有效激发,呈现出大学生电商创业兴业的良好势头。目前,学院海之源爱淘网电商创业平台注册开店用户500多人。以此为孵化平台,我系全部学生均开设有自己的淘宝店铺,淘宝店铺数达400多个,其中移动端店铺50多个。电商创业中,实现盈利的学生有40多人。与此同时,在系部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创业也正俏然发生变化,即由过去以服装、鞋帽、化妆品为主,逐步向地方海洋食品电商营销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也正是体现了“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本质要求。④企业电商服务外包项目的开发取得新进展。目前已与泰祥集团、荣成云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威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服务外包项目,参与学生25人,其中荣成云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为学生建立了商品摄影工作室。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5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MOOC 的优势与缺点,对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针对机电专业,提出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机电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从学习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混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为混合教学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MOOC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混合教学

机械电子专业不同于机械学科其它专业,它不仅需要学习机械类课程,还要学习电子类课程,两个门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差异较大,普通的教学计划难以满足学生与老师的需求。许多学生借助于网络,通过学科交叉学习的方式,将网络中的教师、课程和视频资源有机的结合,拓宽机械、电子课程的知识面。随着MOOC (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的迅速发展,更多的机械电子专业学生选择在线学习,而忽略传统的课堂学习。网络课程面向网络所有学习者,可以进行“单对多”教学与“多对单”的学习,适用于远程教育和专业培训,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条件下进行学习[1]。但是,随着课程和学生注册数的不断增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缺乏预修门槛和规模限制逐渐成为网络课程的短板[2,3]。由于机械与电子课程学习方法和所学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如学习者不具备授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将影响授课质量与进程。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老师需要同时兼顾机械与电子两个门类的教学内容,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多媒体制作,这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对于机械电子专业,需要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尝试探索一种针对交叉学科的混合教学模式。

1 面向机电专业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将网络课程本地化,由任课教筛选和整理,供在校学生学习,并通过在线方式讨论答疑的课程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设置入学门槛,规定预修课程,达到前期课程考核要求的学生才被允许学习课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1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讲授者,而是课程的指挥者机械电子专业科目繁多,涉及交叉学科知识的选择与贯通,教师需要成为两个课程之间的指挥者和整合者。混合式教学将授课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更重要的教学融合与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研讨,为他们提供专门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

1.2 设置交叉课程预修门槛在传统的教学计划中,机械电子专业以机械类课程为主,电子类课程为辅,机械、电子学科的理论与实验课程比例严重不协调[4]。通常机电学院的电子类课程知识滞后,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阶段,由于理论基础薄弱,无法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进入重点专业课程前,教师提前将专业课程需要补充的知识和视频材料在大二学期就布置给学生。通过集中答疑的方式,在实体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们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没有被吸收,与学生一起完成预习作业与实验,做好专业课的前期工作。

1.3 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MOOC 的学生基础不同,但却使用标准化的学习资料,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无法得到主讲教师的单独指导和答疑。因此,引入学生讨论组学习方式,建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与讨论组,根据兴趣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小组由1 名组长负责。例如,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学院机械电子系就要求参加“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如kalman 滤波小组、PID 小组与simulink 小组等,小组成员必须定期提交自学总结的文字材料,组长根据学习进度分配组员的学习任务。

1.4 将项目开发引入课堂按照每个小组的兴趣方

向,选择学生力所能及完成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开发项目。根据厂矿、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开发项目,使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毕业后的工作,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工作的“无缝连接”。由于机电专业需要兼顾机械与电子两个学科,因此项目中涉及的机械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承担,保证每个学生具有充足的工作量,意在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机械电子专业部分课程混合教学案例分析

2.1“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混合教学实验将传统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采用在线视频教程补充电路基础知识,完成教师设计的在线课前作业。通过作业调查,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存在的困难,确认学习难点与重点。第二阶段开展课堂教学,并将学生每3 人分为1 组,选用开源硬件arduino 作为调试板,在规定时间内合作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题。小组调试通过后,学生就难点和重点内容独立接受测验,当场搭建电路并调试程序。与传统教学相比,采用混合模式学习的学生在结业考试中整体成绩提高了14%。实验班中98%的学生通过了单片机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混合教学实验本科“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部分内容在其它相关课程已进行了学习,因此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测试的方式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做快速复习,确定已学过知识中的薄弱部分,结合实例加深知识的理解。未学习的知识,教师选择相应的MOOC 公开课章节及教学视频,与教师课堂讲解结合,作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申请实验课程,利用晚上和周末去实验室做实验,每3 人为1 小组,保证每名学生都独立承担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第三部分,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与机电类学科竞赛,扩展校外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获悉9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82%的学生认为可以容易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

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的启示

由上述案例可知,混合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课程模式,不再是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将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到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针对机电工程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两点启示:

3.1 通过教师引导强化薄弱课程的学习机械电子专

业教师多以教材作为核心内容,忽视了机械与电子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基本属于空白,实践更无从谈起。而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知识传播者和视频课程中的主角,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通过设置预修课程,利用网络资源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弥补欠缺的知识,重点保持机械与电子学科知识的平衡,机械知识与电子知识学习并重。教师是“建筑师”,重点搭建机械与电子之间的桥梁,并利用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2 积极拓展横向项目,实践与教学结合机械电子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重点在于机械装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集成与交互。只有通过实际操作与开发才能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各大院校设置有多种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与校外企业的横向项目,将项目开发机制引入课后教学实践。通过在线指导、课堂讨论和操作演示,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有机融合,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择业的硬实力。

4 结束语

机械电子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科目繁多,如何提高授课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一直是个难题。交叉学科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搭建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梁,知识融合与实践指导必不可少。与网络课程相比,混合教学带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将线上教育资源与线下指导结合,将项目开发引入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在机电专业中实施混合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锻炼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征宇,化美艳.MOOC 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1):17-18.

[2]约翰·巴格利,陈丽,年智英.反思MOOC 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9-17.

[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 时代”———SPOC 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85-93.

[4]王才东,杨文建,王辉“.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73-74.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6

关键词:职业中专;电子专业;物理教学

在职业中专学校电子专业,《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起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也是电子专业职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学好物理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简单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职业中专学校的电子专业物理教学质量。

一、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毋庸置疑,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都是没考上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有的存在厌学心理,违规违纪现象频发。虽然进入新的学校后,他们立志要改变,但普遍在心理上对学习存在畏惧。电子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讲课时,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以便做到真实易懂,让学生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授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时,首先设问:我们教学楼的楼顶上为什么要安装避雷针呢?学完本节内容,你们自己就会得出答案。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及时表达肯定,适当地表扬,重新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和动力。在平时测验时,试题难易程度要适中,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准确定位,注重效率

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应以大纲为准,要考虑到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考虑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虑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要人为增加教学深度和难度,也不要随意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要处理好科学文化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物理要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也要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前途服好务,要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还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其实课本本身在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上,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和适用性,既注重了提高、培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也注意到了它的工具作用和基础作用。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面对的教学对象是职业中专生,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基础薄弱,在物理教学中,要绝对按照大纲要求,按照课本的深度和广度,准确定位。比如,在讲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时,产生感生电流的情况千变万化,如闭合回路的面积发生变化、切割磁力线、磁感应强度变化等,没必要都一一讲解。大纲要求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的问题就可以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而有的年轻教师,觉得要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复杂的电磁现象原理分析,本身学生素质不具备,于是会造成学习困难,从而对学好物理课丧失信心。

三、合作学习,提高能力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带有探究性质的学习,很多自然科学规律通常都是通过做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经过讨论总结出来的。根据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创造情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电学基本知识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提供给他们实验器材,让他们自己用导线串联和并联连接电路。学生在对电路的连接中,通过观察小灯泡的明灭变化,区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不同结果,然后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电路、电流的性质。教师要求各个小组的组长分别阐述探究得出的结论,然后对这些结论进行点评,讲解本节知识点。这样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小组内部互相协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又使课堂教学活泼积极,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这种做实验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现象的发生,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四、重视实验,增强能力

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喜欢上实验课是学生的一大特点。而且前面提到过,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实验课。以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使物理知识由抽象枯燥变为生动、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利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在演示实验前,先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预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再进行实验演示。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小组实验,克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自己设计实验。教师的责任是将实验的最终目的和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挑选适合的实验仪器,并独立设计各种实验表格,独立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参与和设计者,并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五、联系实际

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不同专业的需求,把物理现象和学生专业结合,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电路图知识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为什么能自动地转换,还能自己将违章车辆拍摄下来。其实其中的奥妙就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电路图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多讲解实际生活中蕴藏的物理道理,会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发现身边物理现象的兴趣,使他们慢慢体验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把乐趣转变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物理教学中,要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处理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找出应重点讲解的内容,突出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让物理科学为专业课打好基础,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教特色。比如家电维修专业,以后遇到的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子元件的性能、电路图中的许多符号等,都需要在物理课中学习。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中,既要满足基础的教学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读书,提供必需的专业性的准备,提供更多优秀专业的授课服务,以此切实提高职业中专学校的电子专业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7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8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技工院校 模块电子技术 项目化改革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职业教育水平低下依然是影响职业教育的关键性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不够理想,极大地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笔者所在学院机电工程系着手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以行动为导向”为主体的项目化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

一、项目化改革的必要性说明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黑板+粉笔+实验”为主,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学生缺少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很难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学和难懂,采用项目化教学,能够较好地突破难点,降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有以下两点。

1.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机电机械、电子技术等专业的骨干性课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情况对这些专业的学习具有直接影响。

2.有助于提高技校生的职业能力

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起着咨询、指导和排难的作用,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彼此配合,共同动脑和动手,按照项目基本要求完成每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运用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

1.课程结构改革

该课堂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结构表现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反复运行与强化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颠覆了原来学科课程结构模式。

2.课程内容改革

该课程可以设置的教学内容即具体教学任务为:能够识别基本元器件,会应用一些基本的检测工具,会分析和处理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会计算以及设计单元电路,能够安全使用电子仪表仪器等。

三、项目化教学设计

对于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笔者在项目教学安排中,共设置了七个项目,在项目下又分解出若干子任务,每个子任务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处理,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下面介绍二个产品项目来说明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

1.产品项目一:装配、调试和检测电源电路

①子任务一:设计、制作和调试0~24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②子任务二:设计、制作和调试三档可调台灯电路。

③考核任务:调试和装配整流滤波电路,调试和装配串联稳压电路,应用集成稳压器。

④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晶体管以及半导体等的功能,电路分析。

⑤实践能力内容:学生会应用常见电路检测工具,会分析与处理简单电路故障等。

2.产品项目二:装配、调试和检测放大电路

①第一个任务:装配、调试和检测助听器。

②第二个任务:功放机的装卸、使用与检试功放机。

③第三个任务:装卸、使用与检试温度检测仪。

④考核任务:装备与检试负反馈型、差分型以及运行型放大器。

⑤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学习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图,让学生了解与会区分各种类型的放大器。

⑥实践能力内容: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图,会撰写实践报告。

四、小结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汇入项目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同时,这种改革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有俊.模拟电子技术完全项目化教学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0(35).

[2]赵玉铃,郭志俊.学训结合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新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电子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电子技术工人的重要渠道,《模拟电子技术》则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现在中职学校对《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方式参差不齐,没有针对性,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好奇心强等特点,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培养要求,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方法必须改进,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现状

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电子技术人才,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中职教育,这使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中职学生普遍是高中以下学历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普遍表现为文化知识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领悟能力和学习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对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推导计算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运用不灵活,应用不到实际。但中职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喜欢动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在专业教学上,可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多开展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上结合理论教学。

2中职学校《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在介绍一些常用半导体器的基础上,研究基本电路的概念、工作原理,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普遍还是用传统的模式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单独设课,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也常常不同,因此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大部分理论老师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实验;而实践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前也不注重复述与实践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导致理论与实践衔接不上,达不到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探索与改进

3.1对课本内容予以调整,精练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困难,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不打破理论知识系统的前提下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对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重组,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时只要求学生知道半导体元器件的电路符号、作用、特性,掌握基本的电路图,懂得分析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即可。例如,在进行半导体二极管的教学时,先整合与二极管相关的知识点,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作用及伏安特性后,马上进入与二极管实际应用相关联的“二极管的单相整流电路”的学习,而对于二极管内部的PN结形成过程的微观内容则可略讲或不讲。

3.2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为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倡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法教学,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这要求授课教师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如果单纯理论讲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接受的。如教师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法教学,一边讲理论一边让学生装焊三个分别可以实现三极管的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放大状态的电路(教师预先设定好能分别实现三种工作状态的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阻值),然后接上电源,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的工作电压,学生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数据,结合理论知识,总结出结论,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白三极管工作于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放大状态的条件。这种教学方法,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技能。

3.3开展小组互助式讨论教学

中职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最困难的是分析电路图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助式讨论进行教学,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选一个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课堂的教学方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在讨论时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组员相互探讨,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做出补充与总结。例如在OTL功放电路的教学中,教师把电路图板书在黑板上,让小组长和小组成员面对面的讨论与分析电路的组成、元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然后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出解答。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电路图的组成、元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都进行了思考,既锻炼了口头分析电路原理的能力,也解决了疑难问题。

4总结

社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是影响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对课程内容予以适当调整,精炼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紧跟电子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学有所用;开展小组互助式讨论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在不断的教学革新中,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昆.电子技术基础(上册)[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37-02

开展双语教学实改革是适应我国高等院校提高学生教育质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其特点是无国界、无时间限制,必然会采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来进行,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因此,英语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的开展。基于此,在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导向,即必须明确改革的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保证活动开展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双语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的同时,能以英语作为工具,了解和把握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加快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和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适应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作为一所新办的财经本科院校,广西财经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但在具体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为了单纯地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运用英语来学习学科知识。双语课程的开设将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学科前沿与核心,在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学科能力,实现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模式可多种多样,而不应片面追求纯外语式的教学。因此,广西财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确定为:获取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科学选择双语教学课程,制订务实的教学计划,采用国内外先进教材,辅之以扩充性教辅材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二、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后,在实践探索方面,广西财经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非常重要。考虑到电子商务是国际性的,要强调教材的先进性、基础性、普及性。引进并选用优秀的外文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前提。及时跟踪国外最新原版教材,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是课程建设目标之一。好的外文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教材的内容是前沿的;教材的价格是合理的。目前国内从事双语教学的学校,有的选择中文教材,有的选择国内英文教材,还有的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没有达到共识,多按学校具体情况来实际操作。但从双语实践来看,由于原版教材语言规范,阅读量大,实用性强,大多数学校选择的是英文原版教材。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其知识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各种理论和观点也处于争论阶段,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动态,提高自身英文水平,广西财经学院选择了英文原版教材。然而,因为广西财经学院属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低,而国内的教材篇幅较大,内容纵深也比较大,导致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材的选取时,广西财经学院不是一味地直接搬用原版教材,而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课程结构,选择原版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及一些外文文献作为课堂教学所用的素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在开展双语教学前打下坚实的专业词汇基础,广西财经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英语课程,并根据后期所要开设的双语课程和英文原版教材,编写了电子商务英语词汇文档,还在此文档基础上,开发《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教材,已与出版社签订好协议,即将公开出版。

(二)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双语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所授课程、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广西财经学院在教学模式上做了以下改革:

1 中英文比例的确定。对于双语教学中的中英文比例,目前尚无明确看法,各校根据具体情况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由双语教师自主选择。广西财经学院双语课程管理规范中认定,授课时,双语教师必须使用50%以上的英文比例才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在5年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广西财经学院通过对每一届的学生都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的中英比例意愿调查及访谈,最终确定英文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所能接受的英文比例为70%,英文应用能力较低的学生能接受的比例为30%。从调查中发现,专升本班学生因为起点低,英文能力普遍偏低,所能采用的英文比例不可超过30%;而本科班学生虽然有少部分学生英文能力不是很强,但大部分还可以接受在授课中采用50%的英文比例教学。

2 合作学习模式。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对双语课程抱有很高的热情,也认为双语课程开设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英文应用水平和获知专业前沿知识的能力,但由于学习压力和难度,很多人无法坚持课前自学,课中提问,课后复习到最后,通常只能坚持几个星期,就开始懈怠。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双语课程,并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广西财经学院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所谓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依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明确学习任务、分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活动评价与总结。首先,在学期伊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总体思想,结合学生情况、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设立实现目标所需的系列学习任务、规则及过程。其次,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出发,综合考虑学习任务、成员的特征、学习风格习惯、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因素,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一般小组成员人数为3至5人不等;同时,注意小组人员间的优势互补,确保各小组均衡。随后,小组成员相互协作解决学习任务,教师定期检查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并监督,督促其按既定过程完成学习。最后,由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组织各小组参照评价标准体系进行自评、互评,分析及总结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不足。

实践证明,采用该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双语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挥特长,获得归属感和培养责任心,并形成和发展团队合作技能。

3 激励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获得成功,因而,广西财经学院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尤其是英文能力低的学生参与到双语教学活动中。

(1)送附加分的奖励机制。采用奖励机制来树立学生英文学习专业技术的自信心以及对双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肯定。奖励的方式有送附加分和发小礼品。当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思想的看法、完成额外的课堂练习、辅助教学时均可获得附加分;在进行案例讨论时,会采用发放小礼品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英文讨论。

(2)个人和团队竞争激励机制。注意表扬作业、测试和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或小组。安排学生进行英文演讲,促进团队间竞争和团队内合作,通过展示作品,用英文演讲,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兴趣激励。根据学生求新求趣心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下工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三)加强课程中心建设。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双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延伸空间,让学生在课余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及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因此,广西财经学院加强了双语课程的网络课程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为所开设的三门双语课程(电子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通网络课程中心,以此来配合教学。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心提出问题,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回答问题。

(四)改革双语课程考核方式。为激励学生互相帮助学习,获得双语学习成就感,激发双语学习兴趣,广西财经学院进行了双语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其改革内容是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贡献分值。主要的实施方法是:当学生主动提出完成课程基础知识点的英文讲解或是从网络课程中心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时,可获得课堂贡献分值,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11

关键字:高等职业教育;电气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electrical automation English become important elective courses in electrical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there is a series of worrying proble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al English. This article discussed from the status of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电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出现的电类专业技术资料和大量电子元器件的产品数据手册往往是英文版本的,此类资料通过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为适应这一现状,这就要求从事电类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成为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在学生学完大学英语之后,能够继续学习和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类专业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及典型句型,能较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为实现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均有与基础英语不一样的要求。在词汇上,专业英语词汇专业化,其借用英语中原有的普通词,赋予新义。并且同一词义出现多专业化。同时出现新造词,大量使用复合词与缩略词。在语法上,专业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采用静态叙述,注重形合。专业英语还大量使用名词化词语、短语结构来压缩句子的长度,文章中往往出现一些含有许多短语和分句的长句,句子之间多使用关联词连接。另外在内容上,自动化专业英语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传动、过程控制等,涵盖了自动化专业各个发展方向。

然而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和高等院校自动化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自动化专业英语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专业英语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1、教材内容滞后,编写缺乏新意。

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老套陈旧。众所周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汇,但教材的内容通常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与实际相脱节。致使学生无法学到本专业的前沿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教材的编写一直是“阅读+单词+练习”模式,缺乏新意,甚至有些文章的内容表达不清晰、不严谨,结构不规范,行文不流畅,有明显的删节。这就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看不到专业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薄弱,且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目的认识不足,学习缺乏动力。他们更多的是为满足学校及社会对英语等级证书的要求,而把精力放在基础英语上。“争取过级”几乎成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至于专业英语,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它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将要发挥的作用,更加觉得此课程是可有可无。还有不少学生的电子专业课基础也不好,要他们将专业技术课程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难度就更大了,因此不少学生丧失信心,甚至放弃了专业英语的学习。

3、教学模式单一,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进行电子电气类专业英语教学时,很多依然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很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学习一些与电类专业有关的词汇,他们将专业英语仅仅作为一门语言课来学习,缺乏将电类知识和英语语言交叉学习的意识。这种陈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应打破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界限,在夯实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的同时,从入学伊始就把普通英语与电气专业英语融合,使学生及早接触专业英语,更好地掌握电气专业英语词汇,熟悉电气专业英语语法和文体特点,加深对电气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以及把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 深化电气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确立合理的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电气专业英语应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电气类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电气专业英语核心词汇,了解电气专业英语语法和文体特点,具有一定的电气专业科技文献阅读水平和翻译水平,关注电气专业发展的动态和方向。

(二)构建先进的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理念

紧扣电气专业培养目标,把电气专业英语教学不仅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而且与学习领域的实际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技能,获得就业所必备的工作过程知识。具体做法为: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紧密结合,以电气类专业职业岗位英语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以未来真实职业场景下的职业活动为学习内容,以模拟真实职业工作场景下的行动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真实的语言交流和应用为途径,培养学生在电气类职业工作场景下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1、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学习模式;是师生共同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任务。项目教学法以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对象,以实际任务促进学生学习,它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如下特点:

(1)与现实中的生活或工作紧密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项目教学法中所指的项目活动是指对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的某一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的事物或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直接地了解、观察、学习、钻研加以解决,从亲身经历中获取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学生感到这一事物或问题与自己将来的生活或工作息息相关,会呈现出极大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教学法的实施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与分析能力、互助协作能力与交际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性。

老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性。在对项目的选取、项目中各级任务的设定、各种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最终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完成结果都需要发挥老师极大的创造性。

2、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电气类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项目的选取是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选的项目要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研究、小组讨论来完成各项任务。针对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这一点,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紧跟时代科技或学生在现实生活或将来工作中要遇到的专业性文档设置为一个项目。如各种新兴电子电器产品的英文说明书、专业网站和专业杂志上的科技英文文档等。

项目的任务设定是:1、学生能够掌握文档的主要意思;2、学生边演示边用英文解说如何使用这些电子电器产品;3、当产品出现简单故障时,能够根据文档提出解决方案,用英文解说、演示故障的排除。这些紧贴生活、反映最新专业科技动态的内容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些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学生能亲身看到并体会专业英语的用途,感到“学而有用”,从而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老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如给学生选取的项目是一个迷你扩音器的英文说明书,需要学生掌握其内容,并能完成安装、使用或排除简单故障。老师应将迷你扩音器带到课堂,让学生亲眼观察并触摸。如果不能现场观察,应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的图片。让学生排除故障时,应现场设置故障,如不能做到,也应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英国英语教学专家韦德儿(Wedell,M.)指出,当学习者三三两两地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或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他们在学习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根据其能力和兴趣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设定的任务目标中,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最终小组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学生各个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工具书及参考资料,这些需要学生提前准备好,学生也可运用网络资源来解决某些问题。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相应条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根据任务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者。在项目进行时,因为是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小组成员会有相互讨论,老师要注意课堂纪律,做到“活而不乱”,营造出积极进取、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

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根据学生在整个项目活动实践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第二级是各小组成员进行互评,第三级是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最后由老师综合三个级的评定情况,给出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评价。

(四)借助已建立起的词汇、语法体系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水平和翻译水平

在阅读和翻译中,利用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词汇的关联性,参照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电气专业英语常用句型、常用语法、理论的表达方法--定义、描述、假设、分类和比较等,及普通英语翻译中常用到的方法,如直译、转换、省略、增补等,需熟练掌握。这些范式性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译文的质量。

(五)建立符合电气专业英语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

与终结性考核相比,应更注重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贯穿于每学期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把每学期分成若干个任务单元,各单元按权重分配分值,按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评分。期中、期末考试依照电气类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设定考试内容,选择考试手段。由于电气类专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要求较高,考试可采用笔译的形式,可让学生翻译设备仪表说明、操作流程、专业常识等,在检验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考核了阅读能力;虽说电气类专业对英语听说能力要求上没有阅读和翻译能力那样高,但也要兼顾听说,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可采用访谈、问答和在实训室对照设备实物描述如何操作等形式,考核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普通英语与电气专业英语融合是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的高职电气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以往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把普通英语与电气专业英语分成互不关联的两个阶段,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同时,二者融合的教学模式延长了电气专业英语的有效学习时间,使专业英语贯穿于高职英语学习的始终,体现了英语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宗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

专业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英语教学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激发学习电气的热情,以电气知识的整合与深化作为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动力,符合社会对既具有专业能力又掌握语言交际工具的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要。专业英语教学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怡.电子技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电气子教学学报,2004(4).

[2]李俊梅.重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郑州航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电子专业实习小结范文12

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机电电子专业同其他重视理论性质的专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不仅要求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把握到位,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该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因此,传统的机电电子专业教学的弊病就逐渐突显出来,需要对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妥善的对策。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课堂的理论讲解上,而忽视了对于实践的教学,这就导致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探索实践能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则是应当将培养机电电子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时代的需求接轨。

二、机电电子专业在教学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和社会生产经验,机电电子专业在社会生产和市场需求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不可否认的是,机电电子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在慢慢影响该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具体分析: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告诉发展,现代的教学模式已经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延伸。但机电电子专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所欠缺,并不能有效地将这些先进的技术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高效的结合。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需要的是同时具备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过去只靠着高分和名校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状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机电电子专业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的学校和机电电子专业教师仍旧不愿意放弃原本成效不高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疑惑。这样的进度只能让陈旧的教学制度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进脚步,从而影响到机电电子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亟待提高

大部分机电电子专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好坏的唯一准绳,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死板的理论讲解和习题讲解为主。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在学生平时的理论积累中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有个别教师会在教学中忽略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很多机电电子专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实际的变通而导致学生“跛脚”发展。因此,教师专业素养的确实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蒙受一定的“技能损失”,从而最终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作为机电电子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参与者,其学习方法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好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会根据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进行“填鸭式”的理论学习,并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论记忆上以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测验。而对于实践技能的锻炼和熟悉,则通常会被学生所忽视。这样的学习方式,短期来看可以保证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紧跟教师的步伐,但是从长久的发展来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在日后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四)专业课程安排欠妥

机电电子专业的教师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转变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编排、设计才能让教学拜托“形而上学”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质量低下的学习氛围。对于这一点,教师则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着重解决课外教学实践严重不足的问题。在这种缺乏课外实践指导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只是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最为机械的记忆,假以时日不对其进行实践的话,就会随着记忆曲线的规律而慢慢忘掉。另一方面,在客观的具体操作实践中也会造成学生面对相似的实践场景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教学设计安排,表面上看保证了教师在遵循着教材的编排,并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在进行教学活动,但实际上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改善机电电子专业在教学中面临问题的措施

(一)着力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讲解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造成教师在课堂上的“盲区”,即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考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讲板书时间节省下来与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互动,同时也可以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展现方式向学生讲解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帮助学生培养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重视课外实践时间

机电电子专业教师做为教学行为的主导者,首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既有知识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哥讲座,多与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教育学者进行有效交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自身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计算机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平时多浏览一些机电电子专业的网站、书籍和期刊,并做好平时的记录工作,以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类似问题时可以妥善处理。

(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学习方式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适应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强调学生要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课前主动查找相关课程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等。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课外动手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来进行,以配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讲平时的教学实做内容一分为二,课堂上主要进行共性的步骤和过程指导,而讲需要小组作业或者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答案的内容放到课下,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