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的优势

地理学科的优势

时间:2023-08-02 17:16:50

地理学科的优势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1

[关键词]社会科学论文 绝对优势学科 相对优势学科 学科结构相似性

[分类号]G311

科学论文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类指标,科学论文的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体系的状况和特征,同时也是表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和成熟,特别是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的推出,许多学者采用文献数据库统计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结构及影响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也逐渐繁荣,为研究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数据基础。范并思利用报刊资料索引文献数据指标,采用文献数量和增长率等定量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以及学科结构、增长及其变化。一些学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数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l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影响。莫作钦利用408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9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揭示。蔡曙山采用国家社科规划申报项目数据分析了各省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生产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优先和轻重缓急之分,那么对于一个省份来说也应该选择自己优势和特色学科研究领域。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以之前的优势积累,了解和知道哪些领域具有优势。科研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反映,如科研投入中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中论文产出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具有可比性的是论文产出。对于所有的优势可以体现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优先地位,这可以通过科研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学科结构及优势领域。本文以反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CSSCI检索系统论文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指数,借以分析和比较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与优势。

尽管科学论文只是衡量科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科学研究学科结构的产量、质量和覆盖面。分析和揭示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布及优势领域,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作到系统规划、突出优势、兼顾一般、协调发展,调整和建设优势领域,对整个国家学科优先领域的选择和科研基金的投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1998~2004年的数据,时间跨度为7年。CSSCI精选了国内出版的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该检索系统具有较完善和规范的学科分类论文省区归属检索系统。

CSSCI根据文献来源分为25个学科,表1给出1998~2004年我国25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及比例排序。部分学科进行了简称:马克思主义(简称马克思)、新闻与传播学(简称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简称图情学)、社会科学总论(简称社科论)、人文地理(简称人地学)、环境科学(简称环境学)。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5个学科领域7年论文量占全国论文总量比重和排名看,第一位的是经济学,占30.3%,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一支独秀成为显学。分列二、三位的是教育学和政治学,各占9.6%、7.1%。有7个学科所占比重不超过1%,分别是宗教学(0.9%)、考古学(0.9%)、民族学(0.7%)、统计学(0.4%)、人地学(0.4%)、社科论(0.2%)和军事学(0.2%)。

所有25个学科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各领域波动的年份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录来源期刊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来源期刊变更所引起的。

2 各地学科优势与结构

2.1 各地优势学科领域

各地的学科结构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也预示着各地的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对各地的学科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必须求助于全国比较。对某个具体地区而言,有必要对衡量社会科学领域成就的绝对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两个指标进行区分。两种优势的界定如下: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的论文在全国论文总数中的份额,这个指标可粗略评估该省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取全国3l省区中每一学科领域前5位的省区,以定义它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测算公式: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论文在该省区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中的份额与该领域中各省区论文总数在全国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总数中的份额比较,这是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展示相对优势指数(RCA)。它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应成比例地比其他省区做出更多的贡献(发表更多的论文)。相对优势指数的测量方法是:

因此,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该省区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比值小于1,则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测量各地区的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为了消除各地区年度论文变化的影响,取7年各地区论文数据,分别按25个学科领域进行汇总,按上述的计量方法进行测度。各地区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并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从各地区绝对优势比较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在大部分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5个省市属于第一层次。很明显,北京在全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各领域的论文数占全国相应领域论文数的15%~48%不等,没有哪一个省份在任何领域能与北京匹敌。北京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是所有领域都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0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上海在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1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江苏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体育学只具有相对优势,在宗教学等9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在管理学等8个领域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宗教学等6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广东在马克思主义等4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

管理学等16个学科前5名都集中在第一层次,而马克

思主义等9个领域就比较分散,特别是考古学最为分散。

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有4至1个绝对优势领域,其他省份不具有绝对优势领域。这表明少部分省市产出了大部分的社会科学论文,全国绝对优势学科是相对集中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因为这是最具特色的优势。

从相对优势领域比较看,各地区相对优势领域的数目不等,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除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外,其他具有绝对优势领域的省份,他们的绝对优势领域几乎也同时是各自的相对优势领域。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优势学科的省市,更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于没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份,应该在各自的相对优势学科里发挥力量,使优势更突出。

从各学科相对优势值比较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省份差异小,而能力比较弱的省份差异比较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能力弱的省份相对比较优势更突出。

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情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这是西部所处地域环境的反映。

社会科学研究的地区产出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地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科学研究产出能力强的省份也是拥有高等院校比较多的。

2.2 各地区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为了考察各省区相对优势领域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将1998~2000年和2002~2004年的各省区25个学科的论文数汇总,也分别计算出各省区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可以比较各省区前期和后期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采用蛛网图可以清楚地显示相对优势领域发展的强弱变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东中西省份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东部的上海、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

分析数据和观察图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科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高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地区学科结构稳定性高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弱的地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不发达地区的学科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动。

上海的民族学、环境科学和军事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统计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相对优势被消弱。湖北的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和文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而艺术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相对优势降低。陕西的人文经济地理、军事学和管理学相对优势得到大力加强,而体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相对优势降低。

2.3 各地区学科结构比较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异同和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加以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只有部分省份如青海、重庆、河南、内蒙古等结构稍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小,如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等;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大,如青海、海南、黑龙江和江西等。

总体上,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变动低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经济学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大学科,远远超过其它学科。

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地区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全国各地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并不突出。

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首先要结合本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基础和特色。各省区优势领域的存在与各省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强弱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省区选择和发展社会科学,应主要结合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分布力量,特别是各地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其次,在选择学科研究重点时,必须确立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在选好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学术梯队,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社会科学论文作为测度优势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只是反映社会科学知识的成果形式之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书籍也是反映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2

关键词:优势学科;项目;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11-02

一、引言

学科建设项目是一种新兴的项目组织形式,它不同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别于纯粹的科研项目,它有自身特殊的规律性。当前,国家、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面对投资额度巨大、数量迅猛增长的优势学科建设项目,一方面,作为学科本身来说,要保证学科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和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实行一套有利于维护和激励学科健康良性运行的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学科的管理部门和高校的学科建设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个最优的、有效的优势学科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率和研究成果质量,进而更好地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二、我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组织结构现状

目前,我校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其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学科建设进行宏观的指导、调控、监督和管理。院级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带动和促进本学院的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主要行使过程控制的职能,进行过程监督和管理。学科层面是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的具体实施层面,在学校、学院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学科特色、实力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建设目标、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协调整个实施过程。三级管理体系能够让学科建设的行政机构不断得到加强,各种相应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规范化水平更加提高,有利于学校尽可能地组织更多的科研力量搞好学科建设,让各级管理层分解目标责任,提高决策和管理,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更有利于调动学校各层级对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这种模式既符合当前对学科建设要求的趋势,又能为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支持。

三、我校优势学科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学科建设项目是学科建设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以项目管理为对象的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由国家、省级等上级管理部门或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进行立项论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系统全面地进行学科点建设,加强中期检查与中期验收工作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1]。我校学科建设项目管理也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系,并由学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和适当的过程监控。这种管理模式采用行政和项目管理交叉运行的模式,既适应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要求,又适应我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和项目管理特色[2]。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这种模式的良好有效运行。

1.责、权、利的界定不够明确。分级管理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要求明确各级的责、权、利,尤其是学院和学科层面。在现实中,学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学院领导负责其行政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学科层面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由于大部分院长和学科项目负责人由不同人员担任,这种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交叉,加之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协调,使得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变得模糊、不均衡,导致理论上讲学科建设项目是由院长负责制,而实际实施中,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相关的经费、建设任务等,院长并不能完全掌握本学院的项目实施情况,最终导致项目组成员汇报目标不明确,工作上相互推诿,责任不清。

2.职能部门与项目实施组织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不够。学校学科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完成职能范围内的多项重要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各学院、各学科的多个项目服务,对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的督促和协调管理作用,要使这几者之间在人、财、物资源上达到最佳的使用配置,就要求职能部门和学院学科之间必须要很好地沟通和协调,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3.项目执行监督过程薄弱。目前,我校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仍然是最基本的三大环节:项目初期的立项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检查、项目完成后的验收管理。项目实施缺乏过程控制管理,项目执行监督过程薄弱,项目和经费管理部门主要关注项目的实施进度和经费的使用情况,这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对项目有一定的约束力,无法在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中做到有力地监督管理。

四、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研究

1.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管理体制。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处室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依据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和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面统筹和规划优势学科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经费、实验室、场地等资源调配,以及对相关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成立优势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负责起草优势学科建项目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负责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实施管理;负责审核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协调项目经费的投入及经费的审核使用;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做好建设项目的建档、归档等相关工作。成立优势学科建设实施小组,各学院各优势学科都应设立实施小组,组长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参与项目和使用项目经费的人员组成。根据项目申报书和任务书的建设内容,制定项目经费使用计划,组织具体实施工作,落实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建设目标。

2.引入监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现有的优势学科管理模式在项目监督管理上有很大的问题。首先,项目管理部门服务于多个项目,同时还要完成其职能范围内的多项业务工作,在人员配备、经费和时间上,对项目的监管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并且由于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对于项目实施的具体计划、设备的性能和研究平台等的建设难以掌握和认定[3],这使得在优势学科项目的实施过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在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引入监理模式制度非常必要。监理模式首先要引入一个独立的、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监理小组。监理小组能够为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规划论证、建设目标的确定、实施计划的审定、项目的实施等提供专业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组织协调相关关系等,从而加强管理部门对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监理小组的专家主要负责项目预算的评阅审核,仪器设备购置的审核和论证工作;项目实施建设进度的检查和督促;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和验收报告的评审,以及标志性成果的审议;项目评估和验收工作,以及对有关政策及措施的落实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

3.协调相关部门,强化过程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规划处、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招标处、人事处、实验室管理处等相关监督和服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任务,才能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财务处和审计处负责优势学科项目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经费使用规范;人事处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的支持;资产管理处和招标处负责实验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归档、维修等工作。

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大力地支持和配合,需要高校自身用最优的组织结构和现代项目管理机制进行管理,还需要广大教师潜心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将优势学科项目做到最大产出,发挥其最大作用,从而提升优势学科的建设质量,真正建成一批具有一流创新条件、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的优势学科[4]。

参考文献:

[1]梁传杰,等.立项建设――一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

[2]李爱彬,张庆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制探讨[J].高教探索,2003,(4).

[3]李爱彬,王鹏,赵文闯.基于监理制的“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3

本文作者:蔡艺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建设,法学教育的规模在我国发展迅猛。在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招,新增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在全国的600多所各类院校中,都可以看到法学专业的身影。全国各类高校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设置法学专业,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烈需要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学专业的设置门槛较低,设置成本较小。然而,在这专业规模庞大的光鲜背后,却反衬出更多的无奈。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却面临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这一十分棘手的重大社会问题。这其中,尤以理工类高校为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而由于理工类高校在开设法学专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包括师资、法学文化与传统、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就使得就业率低这一社会问题更为凸显。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在社会舆论中,要求取消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理工类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合理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事实上,如果不及时进行探索和改革,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办学地位将会岌岌可危。本文拟从分析法学教育与理工科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入手,结合对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深入进行对接模式的价值分析,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理工类高校的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各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其一是就业率低下,其二是社会评价不高。据教育部最近四年的就业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学科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列人文社科类学科就业率的倒数第一,并有向高学历化蔓延的态势。由于就业率的低迷,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不景气,法学专业的社会评价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报考法学专业的热情。法学专业由前些年的热门专业迅速演变成现在的相对冷门专业,一些院校在法学专业本、专科招生时第一志愿填报率不高,往往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法制日报》曾经尖锐的指出,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早已超出市场的接纳能力。这也直接导致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降低,同时亦被迫降低了自身的社会评价。上述两大困境在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显得尤为严重。政法类院校凭借其长久以来的传统优势地位和历久弥新的教学经验,一直是我国法律教育系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阵地。综合类高校近几年异军突起,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较好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也成为我国法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相比较之下则显得不伦不类,有人甚至戏称其为理工类高校里的“花瓶”专业。就其现状分析,有人归咎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人文底蕴不深厚等若干原因。诚然,这些因素的确是导致困境出现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理念之落后和方式之单一。首先,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沿袭政法类院校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将法律法条的灌输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主体。由于某些历史问题的形成,造就了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存在。而这些专业在创建之初,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与政法类院校并无二致,十余年过去也未曾发生改变。因此,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逐渐陷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怪圈而难以为继。事实上,随着社会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法学也逐渐成为创新的规则载体和复杂思维的前沿阵地,这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种仅依靠灌输法条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在理工类高校是完全行不通。因此,若不对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这一专业在未来将继续难有作为。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却忽视职业能力和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训练。从内在的特质看,法学本身便是一种实践理性;它不仅仅是一整套来自于书本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套以问题为指向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否则,法学教育就只能走向空泛的理论,而难以与社会事务的实际调整发生真正的关联和契合。因此,尽管传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能很快地向学生传输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并提高其理论素养,却制约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扼杀了理工类高校天然优势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创新。面对这些困境和困境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教育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路径,其一是取消理工院校的法学本科,其二是单纯加大对法学专业教育的投入,变相地将理工类高校向综合类高校转变。笔者认为,这两条路径皆不可取:前者是因噎废食,并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其本质是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独特优势;后者则矫枉过正,亦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优势。合理的解决路径应当是尊重理工院校这一背景,聚焦重点优势学科,发掘其与法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学科间的对接,因势利导,使之达到摆脱困境,实现改革的目的。

二、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教育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理工院校背景下的法学教育,可以通过与理工类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教育进行对接来达到改革的目的。笔者通过大量的理论支撑与实际的操作情况来分析这种对接的可行性。1.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之所在。不少人认为,理工科院校浓重的工科氛围和严肃的逻辑理念背景会成为文科学习的阻碍,甚至是文科气质培养的桎梏,因此理工类高校根本不适合文科专业的生存,当然也包括法学教育。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问题本质的本末倒置。理工类高校的背景并不是影响法学教育发展的阻碍,而恰恰是法学教育自身的症结才导致其无法在理工类高校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事实上,理工类高校这一背景不是桎梏而是优势。相比政法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在法学教育培养方面至少有如下两大优势:其一,理工类高校能为法学学生提供必备的理工科知识,而政法类院校则难以实现这一需求。美国的法学家波斯纳曾经指出,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理工类高校的底蕴深厚,理工科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强,便于培养具有理工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攻读什么专业,均应学习与掌握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与自然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法学专业更不能例外。法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建筑法、房地产法、法医学、物证技术学等本身就包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如果缺乏相应理工知识,是不可能教好和学好相关课程的。再者,加强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不断创新的意识和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理工院校在理工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科技底蕴深厚,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就可选修一些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丰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理工院校的法学教师也能较为便利地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知识,把握理工学科前沿及其动态,参与一些科技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科技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其二,理工类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有很浓厚的行业特色,可以为法学专业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这也是政法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难以企及的优势。现在毕业生就业状况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很难说该校教学质量高。对于法学教育而言,也不例外。而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在理工专业知识背景方面有特色,行业资源丰富,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能较便利培养相关领域的法律专才,而此种人才容易受到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有较大的“出口”优势。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典型理工类高校,专业结构体系鲜明,材料、汽车工程、交通和航运等学科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行业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开展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学校便充分发挥此种优势,主动与相关行业和单位联系并推介毕业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该校有相当一部分法学毕业生进入了材料、公路、海事、工程等相关行业从事法律服务及管理工作。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理工类高校发展法学教育尽管困难重重,但确实有可塑之处。因此,若想在老牌政法类院校和新兴综合类高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理工类高校必须摸索和总结出独具特点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2.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与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分析。理工类高校赖以生存的教育模式是发展重点优势学科。在这里,重点优势学科并不仅仅只代表那些出类拔萃的绝对优势学科———尤其是有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和在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还包括许多比较优势学科。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尽管该校的理工科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中并不十分突出,但是,该校的材料、汽车工程、交通和航运这四大龙头专业在同类型的高校中独具特色,因此形成了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学科。这些比较优势学科的优点在于其相关行业的影响力大,行业资源比较丰富。然而,比较优势学科相对于绝对优势学科来说仍有缺陷。绝对优势学科能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更多的企业青睐,以及更多的市场资源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优势学科略显脆弱,其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以谋求生存。法学学科的存在无疑为理工类高校的比较优势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存保障,也使得其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教育间的“对接”,是指在同一背景下的若干学科,通过其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较为一致的外在教育理念,取长补短,彼此互为补充所形成的一个全新跨学科教育模式。诚然,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的形成要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育管理体制、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行业用人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如此。但如果就此落入观念和体制的窠臼,则很难带来创新,亦难以实现新的发展。因此,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是相当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对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一些设想。关于两者对接的条件,有一点毋庸置疑,即重点优势学科必须在相关领域彰显其特色。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具备重点优势地位的理工学科,势必有更加宽裕的实践空间,这为法学教育与之对接提供了可靠的资源。而法学学科则应当根据该高校的特点和重点优势学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对接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关于两者对接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作出选择。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置改革、诊所式司法实践、实务性法律操作、重点优势学科专题讲座等。总之,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使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一大批既掌握本专业、又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课程设置改革为例,该校的法学教育改革被广泛认为是我国理工类高校中的典范。北航的重点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因此在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了相关部门法的授课。其中,《航空航天概论》和《航空法》被设置为学科基础课程,与14门法学基础课程并列,所占课时比例颇多;而《外层空间法》则作为专业选修课,供学生学习。这种因地制宜的课程设置,使北航从理论上具备了培养出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北航的成功实践,值得理工类高校借鉴。

三、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价值实证分析

价值实证分析向来是可行性分析的再论证与补充。本部分以上述对接的可行性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整合理工类高校优势资源,匹配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设置和实施专业组合的优化,促进重点优势学科与法学学科的互补,加以进行两者对接的经济效益价值实证分析。效益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效益层面来看,重点优势学科与法学的对接模式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理工类高校传统学科专业偏窄,学科日渐老化,知识创新乏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因此,在如此严峻的挑战面前,理工类高校要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稳步提升学科水平,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与法学专业教育对接,无疑是理工类高校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有助于培养理工科院校专业多元化,以适应当今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有其长远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并进而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在今天,学科专业的质量水平不仅成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也是大学所在地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此大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多元化,由单一的工科向工、经、文、法、管、理等综合性大学转移,协调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之间的关系,增加应用学科的比重,设置新的专业。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攀升,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之对应的第三产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为理工类高校举办法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理工类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为社会培养了所需人才,又为自己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因而使理工类高校取得长远经济效益有了可能。第二,经济效益的比较优势。理工类高校专业偏重于理工科专业,而理工科专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费用高。首先,理工科专业教学环节多,除所有专业都必须完成的课堂教学外,理工科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科专业实习多,要建立实习基地,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实习场所的投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入各种实习实验用的原材料和实习易耗品。而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投资主要是模拟法庭的投资,而这项投资完成后,其后期投资基本上就是维护费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学专业的实习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入到地方的公、检、法等部门,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这样就减轻了院校本身的投资。因此,比较理工类高校工科专业和法学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的投资,理工科专业的投资量比法学专业的投资量大得多。其次,从课堂教学环节来比较,理工科专业的课堂教学的投入要大于法学专业的投入。理工科专业的课堂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相配合,而法学专业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以及学生本身的积累。通过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成本费用比较来看,法学专业教育的支出要远远低于工科专业的支出。因此,综上所述,进行法学教育与重点优势学科的对接,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投入产出的效益最大化。四、结语综上所述,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的对接,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发展教育多元化,有利于集中最广泛的教育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塑造创新观念使理工类高校更具活力。因此,实现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教学思路与模式。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在理工类高校中的推广和普及,还有待法学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智慧进行摸索与论证。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4

关键词: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03-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快速发展得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想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特色发展取得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学科建设已然成为高校重点建设政策的突破口,仅靠那种单一学科、单打独斗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一些重大项目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相互交叉和支撑才能高质量完成。在科技领域存在着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的背景下,加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声望,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国,2010年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目标锁定为建立高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国内高水平研究型高校逐渐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内化为共同使命和自觉行动,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特色的培养模式,其中突出的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理念。部分大学通过设立教改实验班或实验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等),采取选择优秀生源、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择优分流、推进个性化、研究型的教育方式等措施,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培养平台,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的“大理科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阶梯式培养环节,启动预选拔机制,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基于基础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教授云集、国内外知名学者往来频繁的优势,依托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构筑“拔尖学生”培养平台,带动全校各个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按照小规模、高规格、精英教育的原则,通过“百里挑一”的二次选拔,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学科建设旨在加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厚实专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有学者将其基本属性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性”;也有学者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来概括其素质。

二、以优势学科建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与成效

1.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优势学科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高标准、强应用”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本学科方向的根本任务,强化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力争规模、质量协调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效益稳步提高,为江苏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将优势学科建设成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研究的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强化优势学科特色,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优势学科培养方案已独具特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互相融合,各学科方向协调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成效。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发展、注重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的本硕连续和硕博连读;针对入学优秀、具有明确学习规划学生,采取“基地班”、“实验班”形式,进行精英教育,加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针对本科期间优秀学生,可以采用研究生预选拔的培养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高质量课程建设是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优势学科课程体系,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多开设一些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不断地提升优势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国际联合培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大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鼓励研究生导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本学科前沿科学问题的深度研究,开阔研究生导师的知识视野,提升导师创新能力;加快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学科研究方向为指导,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完善高校的国外图书期刊和数据库,改善研究生实验室面积,购置前沿研究领域内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条件,建设成为面向研究生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完善管理制度,激励研究生不断创新,在日常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强化过程管理,采取多种保障措施,如:完善研究生指导的政策与制度,按制度严格遴选研究生导师,规范研究生指导的流程,鼓励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要求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高水平、高级别的学术论文等。

2.构建一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导师来指导。高校应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对研究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研究生培养创优工程,重点支持培育优势学科专业中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优秀研究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实践创新体系和学术活动氛围体系。开设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省级、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不断提升研究生教师和导师的教学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模式和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在研究生创新团队和优秀学位论文建设方面,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研究生学术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科研活动赛事,结合企业研发项目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展开研究生创新团队创优评比,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幅增加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和研究生创新项目。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产学研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对优势领域的科技需求,以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江苏省2011协同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引进一批在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围绕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加快成果产出、提高成果质量,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现有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双导师制,通过校外导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突出研究生开放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基地。在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优势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推动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4.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研究生选题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不断积累经验与开发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让他们独立负责部分或整个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思想活跃并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启发科研思路,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素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实践创新项目和各类技能竞赛,加强研究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开阔研究生视野,增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高校创新平台,推动优势学科与“三维”企业深度对接,与部级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紧密合作,建立开放、集成、高校的协同创新模式。重视拓展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打造开放的学术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5.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导师创新团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应成立全部由教授构成的优势学科学术委员会,其中聘请校外专家20%,本校相近学科20%;在原有奖励政策基础上,重点奖励科研成果转化,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科研内涵建设,提升导师科研综合水平,研究生导师科研实力的提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成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对研究生培养做出显著贡献的导师,学校应该在职称晋升、研究生名额分配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对引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在科研条件匹配、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实行国际通行的奖研金制度,设立研究生开放合作基金,使本学科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借鉴国际通用的“国际专家评估”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导师评估模式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努力将优势学科建设成为该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创新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html/e/2009/gangyao/.

[2]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11).

[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Z].苏财规〔2010〕37号.

[4]颜建勇.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26-228.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西南地区高校;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93

随着教育市场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西南地区的高校相比东部地区高校面对的压力和困难更大。求生存,谋发展,迫使西南地区高校认清自身内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并制定出合适的发展策略,使之在高校之林中有一席之地。

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确定合适的发展策略的一种方法。

1西南地区高校SWOT分析

1.1西南地区高校自身的优势

优势是组织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品质,或组织能提高竞争力的能力。西南地区高校如下的优势:

一是实力优势,历史竞争力。西南地区高校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有一定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较良好。例如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被列入国家“985”建设行列,成为全国百所重点建设大学,是学校实力的重要体现。二是地理优势,区位竞争力。西南地区的高校容易吸引本地的大部分考生,部分高校本地学生比例高达70%。而且西南地区高校的专业是根据当地社会发展建设起来的,实力相当雄厚。例如处于中国畜牧科技城荣昌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专业区位优势显著。三是精神优势,特殊竞争力。由于西南地区经济条件较艰苦,高校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无论是领导还是师生大多具有艰苦创业、负重自强的精神。如四川农业大学的校训为“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这正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更是学校发展的软动力。

1.2西南地区高校的劣势

劣势是组织缺少或做不好的东西,会使组织处于不利地位的条件。西南地区高校的劣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学校的整体实力上看,西南地区相比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数量少,规模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低于东部,在重点学科方面,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少,例如贵州等地国家重点学科数为零。在一级学科和专业方面,西南地区与东部相比差距悬殊,办学实力还有待提升。二是财力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发展。如部分市级高校存在教学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短缺问题。三是人力资源缺乏,主要体现在师资上,西南地区高校师资力量不够,学校缺乏高层次人才,知名教授少,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与潜力低于东部地区。在高校管理人员上,缺乏专业高校管理人才,管理还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

1.3西南高校发展的机遇

机会就是外在环境因素变化时所出现的对组织生存发展有利时机,西南高校发展的机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西南地区高校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如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增加高校拨款等优惠政策的颁布,为西南地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国家政策对西南地区的倾斜,使西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为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为高校办学条件的提高,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具有更多的办学自,在学校管理,教学上更具有灵活性、创新性。高等教育国际化,西南地区高校与国外高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越来越宽,学校综合实力日渐提高。

1.4西南高校面临的威胁

威胁就是外在环境因素变化时所出现的对组织生存发展的不利时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所带来的冲击。高等学校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面临如下威胁:

(1)人才需求变革,对人才的质量要求更高。但西南地区高校知名度不高,辐射面不广。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社会“北上广”的思潮,大部分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北上广就业。西南地区的学校在东部发达地区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不高。这对于西南地区高校学生就业是极大地挑战。(2)名牌学校效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大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考生以名牌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西南地区的名牌高校甚少,可供选择的名牌高校极少,这导致西南地区高校优质生源的短缺,不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3)高校间竞争增大。西南地区高校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东部高校,还包括国外大学,在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物资资源方面,西南地区面对资源压力大,负担重。

组织的策略一般有三种,即成长策略、稳定策略和紧缩策略。西南地区高校应采用成长策略,抓住大好机遇,乘势大力发展。

具体地说,西南地区高校随着科教兴国,和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西南地区高校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主要包括如下策略:

(1)扩大规模,增强实力。西南地区高校应抓住地域优势,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例如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近二年的扩招,扩大了招生规模。并利用“985”平台快速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大力提升。重视学科建设,极力打造重点学科,加强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例如电子科技大学利用国家科研项目建设,鼓励教师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以此形成学校创新的科研之风,促进学校学术发展。

(2)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加大教育的经费投资,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质量,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提高教师工资工资,引进更加优秀人才资源。如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吸引外界投资,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引进优秀的财经类电子工程类人才提高师资力量,提高科研水平。

(3)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学校特设专业、优势专业做到重点发展,做大、做强。突出学校特色,让学校具有不可替代性,逐渐形成“名牌效应”例西南大学可以依靠110周年校庆,宣传心理学,教育学,打造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品牌。西南政法大学可以树立政法界品牌效应,再塑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这一品牌。

(4)改变办学理念。提高高校办学并把办学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扩大就业辐射面,加强学校影响力。例如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可以在办学理念上创新,将学生学习与生产运用结合,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师范生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上,直接与学校企业合作,提高办学转化为生产的能力。

(5)加强国际合作。利用西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高端教育技术。例如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利用地区名族特有优势特点同国外的学校结成兄弟学校,建立长期协议合作关系,提升西南地区高校国际化程度。

参考文献

[1]侯耐荣.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16):199202.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6

首先,整合是旅游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旅游学的多学科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以统一的理论来研究旅游学,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而决定了旅游学科建设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其次,整合是旅游学科的现状决定的。旅游学科还没有最终形成。旅游学科需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一方面向其他学科扩张渗透,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发展自己,从而改变画地为牢、培养人才知识面窄、邻近学科缺少交流渗透、知识广博的“通儒”难以造就的局面。

再次,整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科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学科的发展却是无限的,每个学科都需要发展。一个学科保持或发展其学术优势的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学科新的增长点,一是重要的科学发明发现或理论建树,而二者一般都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出现的。因此,学科整合是促使学科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所谓:“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1]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特点为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专门性与通用性兼顾。据此,我们对旅游学科应作整体的思考,调整课程设置,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尽快构筑一个以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干、以相关应用课程学科知识为补充的全新的旅游学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又有宽阔的知识面;既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又有广泛的适应性。可见,学科发展需要整合。

最后,整合是教育改革与社会形势的迫切需要。21世纪人类正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进行学科整合可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学科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对于拓宽学习空间、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极为有利。 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实施整合可谓势在必行。

二、旅游学科建设与历史、地理学科整合的路径

基于整合的总目标是通过归并和重组,加强横向协作,达到结构重组和层次提升,实现学科融合和沟通,发挥综合和整体优势,所以整合必须按照有利于学科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学科专业特色的原则进行。

首先,整合要注意打破学科本位意识。整合必须打破学科本位意识,打破学科界线,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由以往各门学科的“独自作战”转向学科之间互相协作的“立体作战”。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学科知识在纵向上得到深化,在横向上不断延伸。

其次,整合要找准切入点。一般说来,旅游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是旅游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关注之处,即是旅游学科建设的重点。因此,整合时我们应选择旅游学科和历史、地理学科间交叉的内容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把互相独立的学科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贯穿,相互依托,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

再次,整合要以旅游学科为依托。旅游作为新兴学科,建设时间短,学术队伍、学术积累和学术规范较为薄弱,但其发展前景好,在旅游学科建设中将其与有着较为成熟学术规范的历史、地理学科进行整合,可以弘扬优势、扶持新兴,有效推动旅游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最后,整合要注意培育学科特点。整合一定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去构建既能实现整合又能体现各自教学结构要求的新模式,不能把“整合”变成简单的“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整合既不是简单的结合,也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吸纳成熟学科的优势,带来新效益。

三、旅游学科建设与历史、地理学科整合的功效

首先,整合有利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目标的实现。整合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宽口径、后基础,将以前单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扩大为多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在知识结构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有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7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特色办学 必要性 实施策略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

[1] [2] 

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8

【关键词】区域特色 研究型大学 学科建设 特色学科 优势学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86-03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基础,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有利于大学管理者指引学科建设方向,对学科建设进行整体把握和布局。国务院通过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办好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西部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大力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广西民族地区发展。

广西大学自1928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学校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马君武先生的办学思路:“开办实用科学,培养广西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服务广西经济社会”。现今,广西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高校,也是我国“211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建设高校,提出了以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办学方向和定位。研究广西大学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现状并提出建议,不仅能提高学校的特色办学水平,还能加快学校建设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一、立足区域建设特色学科,增强学科特色

目前,广西已进入工业建设中期,继续立足区域经济建设的规划和战略,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14+10”(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战略新兴产业)产业体系建设等发展机遇,与区域重点产业、区域重点工业建设加强联系,加大与区域建设所需项目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广西面临“双核驱动”、“两区统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左右江革命老区和西江经济带)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打造交通运输、海洋经济、农林渔业、能源开发、跨国旅游、生态环保等高水平的沿海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西江黄金水道内河港口吞吐能力6000万吨,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高新技术及建材等产业布局;桂西地区开发的优势资源有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并建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2010年,自治区政府加快“14+4”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产业优先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有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4个战略新兴产业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经济;2012年起,广西又新增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制造、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根据广西大力建设的重点产业需要,建设和增设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高科技术产业等区域特色学科,是加快高水平区域特色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完善学科建设规划

虽然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学科建设模式,但是借鉴著名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共性可快速提升自己的学科建设水平。有学者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构建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即建设奠基性的基础学科作为学校的主体学科;建设标志性的强势学科和优势学科作为学校的主干学科;建设常规性的支撑学科和跨越式的特色学科。广西大学在完善和落实学科建设时,可借鉴这一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规划。

(一)构建以文理学科为基础的主体学科。广西大学早在1931年就成立了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4个系,办学历史久,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但现在总体上落后于工学和农学两门学科;人文社会类基础学科发展较缓慢,学科总体薄弱,如文学、哲学还未设置博士培养点,历史学建设还存在空白。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哲学、文学、社会学、数学、化学等文理基础学科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注重加大对人文类学科建设的支持与投入,才能为学校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成长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以工学和农学为强势学科的主体学科。广西大学在创办之初,学校创始人马君武先生就提出首先开办实用学科的办学思路,培养广西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理学、工学和农学等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广西社会。工学和农学经过80多年的办学积累,如今已成为学校的优势和代表性学科,其中工学中的结构工程和农学中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两门二级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基于工学和农学中的土木工程、畜牧学等强势学科构建学校的主体学科,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学科进行建设,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三)加强学科关联度构建支撑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建设,如理学作为工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工学壮大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广西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这标志着广西大学工程学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而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工学学科的高水平建设就需要基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理学学科的支撑和援助。此外,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能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还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和为学科创新提供平台。

(四)立足广西建设需要构建特色学科。广西大学在特色学科构建方面,除现有广西区重点建设学科中的特色优势重点学科外,加大学科参与广西区域建设发展的力度,如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林业工程、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所需学科建设,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西新型工业化、广西“14+10”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促使学科增加区域服务特色,成长为特色重点学科,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教师,完善学科建设队伍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以培养中青年教师为主,同时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发挥重点学科的高端人才和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高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壮大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特色学科优势,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在国内外学术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高水平教师,既要有短期培养措施,更要做好长期培养的准备与决心。同时,需要继续完善教学和科研制度和管理,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成长的平台,留住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使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为高水平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逐步壮大高水平教师队伍。

努力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自由的学术和科研环境,完善教学和科研的基础设施与条件,减少日常的工作琐事困扰,同时满足中青年教师住房等物质需求,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水平,继续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对在教学科研中表现优秀的高水平中青年教师的奖励;加深对中青年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公平对待不同成长阶段的中青年教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价值,认真倾听和重视他们的需求,增强中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供中青年教师实现价值的平台,主动采取措施引导中青年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方向同中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考虑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需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和服务机制,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计划、多样化引进等优惠政策、科学合理的人本管理和用人制度等。设立院士、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不同的人才层次,结合学科、科研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不同层次的高水平人才需求计划,制定不同的薪酬待遇标准;对于院士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领军人才采用柔性灵活引进的方法,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兼职院士设置特定的岗位,聘用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访谈和交流、参与科研合作、进行短期工作等,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工作方式;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灵活管理学校和学院引进的双聘和兼职的高层次人才,对引进的全职高层次人才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实现他们的价值。

四、着力建设重点优势学科,提升学科知名度

重点优势学科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实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与知名度。广西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于广西经济社会长期以来的工业需求、农业需求等,工学、农学等学科起步和建设较早,有长期的学科专业历史积累,有利于这些学科形成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土木工程、动植物等学科历史悠久,现在不仅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也是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学校集中力量建设重点优势学科,不仅能带动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还可以通过重点学科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

(一)探索重点学科管理模式改革。长期以来,重点学科建设以院级管理为主,主要在各二级学院独自规划并进行建设,影响了学科之间的关联度,重点学科不能较好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探索“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将管理重心下移至重点学科,学校和学院对重点学科进行总体规划和资金支持,重点学科成立学术委员会进行全面协调;基于科研平台,负责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整合临近和相关学科的资源,负责科研活动的具体管理与开展,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

(二)投入专项资金加强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在重点建设特色学科群中的土木结构工程、动植物遗传与繁育、生物学等重点优势学科和专业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积累和良好基础,其中一些重点学科甚至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先进科研成果。学校集中力量建设重点特色优势学科,设定专项建设资金,加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学科的经费投入,建设重点优势学科的部级高水平科研基地,增加学校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资金,有利于学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重点优势学科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三)加快重点学科的部级科研基地建设。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具有区域特色的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研究基地不仅是学校特色重点科研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区域特色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加强重点学科的部级科研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科研资源的整合,带动这一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科建设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例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现建有相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3个:工程防灾与(下转第117页)(上接第87页)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广西北部湾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继续加大对土木工程重点科研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已有的重点实验室也为工学学科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与区内外高校签订重点学科合作协议。积极与国内具有部级重点学科的高水平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借鉴它们的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与中西部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等同类办学层次与定位的高校签订特色办学和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合作协议,相互交流与学习。此外,学校基于自身所处的区域环境、区域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区内高校在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相关的重点学科加强学科和科研合作,例如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加大与桂林理工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等学科加大与广西医科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在民族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方面加大与广西民族大学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全面加快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步伐。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11JGZ002)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9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创新团队 创新平台 创新管理 创新模式 优势学科

长江大学是20D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原江汉石油学院为主体,联合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石油学科特色鲜明、农学学科优势突出、荆楚文化享有盛誉”为特点的多学科体系,为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秉承原四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两大办学特色。

1 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构建产学研创新团队

高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长江大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针对学科门类多的特点,学校对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扶持,加强重点人才引进,由重量级人才领军、组织大团队、构建研究大平台、申请大项目、攻关大课题、获取大成果,步入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1.1创新思路,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

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思想观念、工作途径和政策制度三个创新,以学科为依托。把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的人才队伍。构建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具体做法是:以“楚天学者岗位”扩大优秀人才总量。构建创新团队;以“长大特聘教授岗位”锻炼中青年人才,构建学科梯队;实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夯实基础培育人才,搭建良好的人才梯队。

1.2创新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长江大学在人才兴校强校的战略选择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三个观念: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科学的人才观以及人才强校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形成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局面。

1.3创新模式,造就一流的学术大师

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要在学科发展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造就一流的学术大师。

2 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创新产学研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1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构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以学科优势和特色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建设好重点学科。建立一批学科交叉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相互依托和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同时,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此外,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逐渐形成“拳头”学科,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2.2面向企业科研生产一线,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平台

长江大学的石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行业重点、横向科技任务,还是基础研究任务,学校一直都明确地为石油石化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与石油石化企业保持着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科技人员的科研任务许多来自油田和生产第一线。

2.3瞄准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瞄准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以务实为基础,以双赢为目的,以需求为动力,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基地、两种资源,丰富学校的办学路子,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学校加大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现建有82个实验室,16个校内实习基地,320个校外实习基地,还建立了10余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形成了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创新基地)网络。

2.4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

根据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大信息化工程的投入,运用计算机集群,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创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有力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长江大学的石油科学与技术学科较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在研究和传承过去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校企、校地多方位合作”的办学理念,通过“共建教育科研基地”等合作教育形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扎实地向前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格局。

3.1遵循市场和教育规律,建立政府保障机制

为了推进学校与企业的顺利合作,必须建立政府保障机制,以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研讨解决冲突的途径等,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法规条例的约束下正常行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有力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3.2坚持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

坚持在互惠互利条件下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通过合作教育、共建科学园、建立大学一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人才交流、相互提供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两个创新基地、两种资源,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向纵深发展。

4 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长江大学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门类和培养目标上,都进行了客观的定位,探索适合学校发展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

4.1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构

长江大学经过15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管理模式,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校地合作委员会;另外,学校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进行日常合作事务的管理,制定了5个章程,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规范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丰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校企、校地间多方合作,谋求双边发展共赢。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创业教育;分析

1 中国创业教育优势

1.1 文化优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是守业文化,不是创业文化。时代的发展带来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明显的转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变化使得创业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为创业文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创业意识觉醒,各行各业的自主创业实践盛行,创业文化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1.2 政策优势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多次组织召开创业教育研讨会,之后确定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进而举办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标志着创业教育被正式纳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111号),各地针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建立工作方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和健全工作考核体系提出系统的要求,激励创业带动就业。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政府推动和支持创业教育,从政策、法律等方面为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一是给予税费减免政策;二是实施创业资助政策;三是提供场地、住房支持政策;四是提供培训资助政策。这些政策已经涉及到一个创业者生存的方方面面,对创业者的场地、资金、人员和运作都进行扶持,创业准入领域更加宽广,各种创业激情竞相迸发。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创业政策体系,并逐步得到完善。

1.3 成功模式多样性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但在借鉴国外先进方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五个创新特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考核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高校据此依托自身优势,进行创业模式实践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三个基点’+‘三个转变’+‘全面推进’”创业教育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为侧重点的“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业模式;以北京航空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创业导师+北航科技孵化器”模式,是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成功代表。此外,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南京财经大学创业教育模式也是成功创业教育模式的佼佼者。

2 地方院校创业教育优势

2.1 地方院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基层部分

地方院校是顺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潮流,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地域劣势与人才流动趋势,使得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依靠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社会,才能弥补其在国家资源分配不均的劣势。地方院校在地方社会、文化、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条件,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地方院校容易与地方社会文化结合,形成双赢的局面。

2.2 地方院校一般具有较强的特色学科优势

地方院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在学科设置上,向地方优势产业的学科靠拢,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品牌的塑造相结合,形成地方院校特色学科,培养地方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地方院校紧扣这一目标,对其特色学科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配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其特色学科与地区经济紧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学科。

2.3 地方院校学生资源优势

地方院校办学层次基本是省内二本院校甚至更低,办学历史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导致招收学生的层次和范围的狭窄。招生计划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行政性,地方院校的学生以省内为主,省外很少招生甚至不招生。地方特定文化、经济环境和地域优势,对学生将来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性,很多学生愿意服务地方。

2.4 地方政府与院校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地方经济支持的教育,教育必将反哺经济发展。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方面,地方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相互支持,促进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双发展。

3 启示

结合国内创业优惠政策及创业教育的特色和地方院校的优势所在,对地方院校的创业教育的启示有:

3.1 端正两种思想,树立为国、为民、为校、为生的创业教育价值观

从教育角度,要端正创业教育不等于创业,创业是就业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就业的主要方式。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素质工程之一,是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学生角度,要端正创业的目的,创业不等于赚钱,更着重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实现。

3.2 加快精品课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完善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一,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到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地方院校以教学为主,创业教育需要完整的课程,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精品教程。对精品教程的建设,可以实行拿来主义,选取国内外精品课程;集中优势力量,建设精品实践课程。教师以理论传授为主的理论者,缺乏实战经验,可以采用印度的访问制度,教师进企业,企业家进高校的方式,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双面师资力量。地方院校的创业指导中心,开展与地方特色经济紧密结合的活动,加大对创业学生的后勤服务等支持工作。

3.3 依托地区优势,深化学科纵向研究,拓展地区优势横向发展,发挥学科与地区双优势的作用,产出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与技术

地区优势是地方院校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地区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学科的设置,深化专业方面的研究,建立属于院校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及时与地区特色企业相结合进行技术转化,使技术成为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此外,准确定位地区优势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拓展地区优势企业的横向发展方向,以地区优势带动周边行业的发展,带通创业教育全面发展。

3.4 引入本地优势企业的管理模式及思想,结合国内外成功创业模式,探索适合本地的创业教育模式

本地优势企业是本地经济的代表,其管理模式和发展思路引领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引入本地优势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地方企业管理,吸收管理精华,储存经验。同时,地方院校发挥高等院校的积极作用,引入、结合、消化、创新,根据国内外成功的创业模式,依托地方经济优势,探索适合本地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军峰.试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0(6):51-53.

[2]姜又春.从比较优势理论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优势水――兼及怀化学院的专业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10(5):76-78.

[3]赵观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37-40.

[4]高凤民,许秋奎,雷明.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创业教育实训基地途径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2):60-62.

[5]孙彩虹,张红霖.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学习月刊,2009(10):101-102.

[6]戴海东,夏春雨.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以温州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9):74-75.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11

高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二、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

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的观察了解及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多元智能分布”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倾向:无论是理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和运动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学生用这两种优势智能,多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多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兼顾文理学生的不同的弱势智能,和理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和文科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三、利用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一)营造适合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

1.教师要挖掘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相互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创设条件展示学生的优势智能,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寻找“多元切入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同样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可以是语言的描述;可以是数字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动作的表达……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扬长”,让学生树立自信,并使这种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让学生“补短”。

2.教育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现成知识、和盘托出学习结果并考察这些结果的人,而应该是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禁用完全否定的诸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语言作出判断和批评,更不能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已有的答案不符而简单地判断其答案错误,这样势必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压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充分展示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只要发现闪光点,就要发自内心的赞美,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用赞美的语言,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组合。因此,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

1.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有的教学班学生的构成不一样,有的是普通高中文科毕业、有的是普通高中理科毕业、有的是“三校生”、有的是单独招生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不等,如果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这势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策略和方法实施教学。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运用文理学生都共同擅长的人际交往智能和音乐智能,采用讨论式教学、并适当注意教师的语言节奏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智能差异,激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使弱势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多元测试结果显示: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他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易与别人沟通,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性格特点及学习状况进行划分。每组6—8人,开始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一般组合类型可以包括二种:智能强项组合即相同智能强项组合在一起,使强者更强;另一种是智能强弱互补即不同智能强弱的组合,使组内学生最大限度的互补,使弱势智能得以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保证组内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优势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也可以使学生在优势智能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课堂教学对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视觉空间智能和运动智能也占有相当的优势。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则为教师的教学搭建了技术平台,通过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以声音、颜色、文字、图像刺激学习者,满足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满足所谓“差生”的学习要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三)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元智能理论,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灵活设置和处理教学内容。比如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学生不太擅长的学科,而文科专业的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又占有优势,因此在高等数学课教学中完全可以更多地运用讨论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单单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补充一些如数学史料、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家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高等数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用丰富的、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用动作呈现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优势智能的目的。

四、结语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12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新形势;高校

一、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不足

1.科研管理队伍有待提高。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的主力军,其人员素质水平对科研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当前,诸多高校的科研人员学历水平偏低,有很多都是本科水平,这对他们科研的管理形成了很大的限制。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还应熟悉科研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管理。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综合能力不高,对如何提高科研投资效益、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及科研管理手段创新等存在明显不足。2.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科研管理理念落后,常采取被动管理,即科研管理人员为辅,没有实现科研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其次是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的多是简单的量化标准,没有真正提高科研质量。最后是科研运行机制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不能有效捕捉实时的科研信息,同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科研所遇到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创新体制、创新国家、创新人才教育等逐步提上重要议程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形势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是提高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科研管理创新有助于提高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有助于增强学术敏感性,对高校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其次,是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需要人才的创新,而科研管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创新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力、就业率。最后是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水平。科研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途径

1.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手段。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首先需要转变管理观念。高校应制定一系列具有预期性、超前性、导向性和奖励性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将政策的约束性转化为促进力。改革传统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的积极管理,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强他们的创新观念,使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成为高校科研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2.提高科研投资效益、完善运行体制。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具有创新优势、人力优势、技术成果等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科研投资效益。搞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体现出高校本身的优势吸引更多投资是科研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增加学校科研资金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改善自身的科研管理运作体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及时调整运行机制,从而完善运行体制,实现科研管理的最优化,取得科研方面的业绩,将有利于未来的资金项目申请。3.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知识化管理。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保证科研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引进不同学科的高级科研人才。另一方面是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如进行网络培训、信息管理培训等,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科研管理人员虽然不是从事科研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但其面对的工作与科研密不可分,尤其涉及项目的申请和结题,因此,需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化水平,从而为高校的科研提供有力的后盾保障。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科研管理对学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科研管理队伍有待提高、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水平。本文提出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途径包括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科研投资效益,完善运行体制以及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知识化管理等,为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盛媛.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