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时间:2023-08-02 17:15:24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第1篇

关键词:低碳贸易 碳排放 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

科技的飞跃,技术的创新,制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然而人们在大力发展自身时,却忽略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带了“反发展”的影响。由此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思考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使“低碳经济”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低碳贸易”的概念随之产生。低碳贸易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贸易增长模式,或是出口商品含碳燃料所排放的CO2显著降低的贸易增长方式。低碳贸易不仅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延伸,也是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有机结合,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已经起步。

二、研究综述

Grossman和Krueger(1991)是较早对国际贸易和环境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家,他们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划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Joong—Wan(2009)认为贸易政策应当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调整,温室气体排放国应该按照其政治意愿和承诺制定特殊的政策,从而减少困扰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清洁技术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Aaron Cosbey (2010)认为在低碳经济下发展绿色贸易应考虑到低碳商品自由化等问题。国内学者杨长沔(2009)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环境壁垒的现状以及美国承诺减排并提出碳配额法案的动因,并为中国应对这种新型的绿色壁垒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低碳贸易的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自身发展低碳贸易现状的剖析并吸取其他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精华之处,探讨中国在当前情形下发展低碳贸易的对策。

三、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进步的同时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源(如图1)。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并承受着来自国际上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国际上以绿色壁垒为内容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低碳减排成为新时代的艰巨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低碳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探索尤为重要。

(一)发展低碳贸易的必要性

1、实现低碳贸易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全球气候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15年世界CO2 的排放量将比2003年增长35%,而到2020年将比2003年增长75%,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也将进一步升级[7]。中国加入到保护地球的大流中,有利于体现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面前发挥重要作用。

2、实现低碳贸易是应对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

与低碳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先后步入绿色环保的低碳时代,“碳关税”先后被提出来。以“关税”为名,却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一方面虽然“碳关税”实施将促进中国经济变革,另一方面却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高耗能企业的成本增加。作为深受其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加速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转型。

3、实现低碳贸易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如果不加快经济变革,资源的缺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向低碳贸易转型是中国贸易发展的内在需求。区别于传统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的贸易增长模式,低碳贸易所要求的更高的技术标准,一方面促进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和促进劳动就业。当前,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还在起步中,虽然短期内还为实现根本性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显著的成效。

(二)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各国都步入绿色环保的大潮时,我国也高度重视低碳发展,正在探索中发展低碳贸易,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其他方面的重重的制约,所以仍然面临很多困境。

1、中国传统对外商品贸易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效益的特点

中国是人口大国,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传统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主要出口的几类商品中需要排放大量CO2 的占到一定的比重,比如说煤、汽车(包括整套散件)等,这些传统的出口行业短时间无法改变的高投入、高排放,成为中国推广低碳贸易的阻碍。

2、我国低碳技术低下以及减排工程的不完善

低碳技术是低碳贸易发展的关键,减排工程也是走向低碳化的重要一步,中国也在该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说增加森林碳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而有效地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上升过快的办法,例如广东省在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时指出未来4年将投66.5亿元用于森林碳汇工程建设。虽然诸如此类的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短期内还存在一些技术、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低碳技术的不成熟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恰恰制约了低碳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贸易的战略实施思路

随着世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出路。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方面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CO2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中(如图2)。因此,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CO2排放成为一个时代的新主题,其中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例如欧盟在产品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给全球制定“欧洲版能源效率标准”,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的“欧Ⅲ”、“欧Ⅳ”等。但是面对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情,中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作决策,积极调整低碳贸易实施的战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更成为了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向。国家经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二)制定政策鼓励创新型研发低碳技术,降低高碳耗能产品生产率

为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实力,真正能够抵御关税不利影响的途径只能是走低碳贸易之路。政府应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限制政策,给予低碳技术研发更多的支持,同时对此进行一定的经济鼓励。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对此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希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也可以相应地借鉴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低碳技术的研发。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产业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比重偏高的是重化工业,而服务业和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中国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对那些附加值低,能耗和排放较高的产品从源头上长期不懈地进行控制。并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进低碳项目等方式引导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方向转移。

(四)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壁垒

开发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可以使企业摆脱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与国外企业合作,逐步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这样既可以扩大市场规模,还能够有效规避低碳贸易壁垒,在低碳贸易中取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2003: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 London, 2003

[2]闫云凤,杨来科.金融危机与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

[3]Grossman,Gene.M and Alan 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1991

[4]Joong—Wan,2009.Pursuing Green Trade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Implicationsfor Policy Options,UNDEST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Citizen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Governance

[5] Aaron Cosbey.Overview of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Issues. Brainstorming meeting on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2010

[6]张宏,张海玲.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兼论对日本经验的借鉴.亚太经济转型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10

[7]World Energy Outlook 2006.IEA, 2006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立法;低碳化;可再生能源法;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D92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28-03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法问题的提出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一直是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然而,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给人类带来诸多灾难的罪魁祸首,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近年来人们在反思中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被给予解决问题的厚望。

(一)低碳经济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是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1]该概念就是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生,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但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200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旨在促使世界各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开展技术和能力创新,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球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必须。《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警示我们,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办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二)我国能源法问题的提出

就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而言,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对1978年到2009年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国2009年在能源的消费总量和构成上,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47万吨标准煤,而其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4%,石油占17.9%,天然气占3.9%,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只占3.9%。[2]由此可见,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支配地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则很低。此种以化石燃料为主要生产消费方式在目前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环境约束是制约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四大问题。[3]科学合理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是破解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环境约束的关键,然而从制度建构上看,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中国能源立法需要有所变革。尽管目前我国在能源立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的能源立法体系仍主要建立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之上。我国目前的能源法律大多制定于21世纪之前,主要是根据能源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要求而制定的,性质上类似于应急性法律,价值追求上主要确保能源的持续供应和能源安全方面。没有对能源领域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制度设计和构建。因此我国的能源法的整体体系构建需要重新进行理性选择。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将能源效率和能源安全作为能源立法的整体理念,将低碳经济体现在能源法之中,建构中国低碳能源利用模式尤其具有突出的时代必要性。

二、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的现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或者与能源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以及《节约能源法》4部单行能源法律,有《矿产资源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循环经济法》等三十多部相关法律,有《电力供应和使用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列》等三十多部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二百多部部门规章,有近千部地方法规、规章。此外还有能源标准若干部,国家批准和签署参加的与能源相关的国际条约十多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地方人民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千余部对能源问题进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从2005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能源法》这一能源领域重要的基本法的立法工作。《煤炭法》、《电力法》等重要的能源法律的修订工作也先后顺利展开。2007年我国已经完成《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2010年6月,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等重要的能源立法研究工作也不断取得成果[4]。当前,我国的能源立法工作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向着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公平开发利用和使用消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化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不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能源立法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能源低碳化立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能源立法的理念落后,没有明确体现低碳化的立法理念。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是体制转型时期的能源法律体系,具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典型特征,由于立法建设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我国对能源立法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认识上和把握上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从现有的立法,还是从《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条文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化立法理念并没有得到明确体现和上升到立法原则的高度,并且也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

第二,一些体现能源低碳化立法内容的法律缺失或者亟待修改。《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现行能源立法配套的法规、规章尚未制定颁布,严重影响这些法律的实效。一些能源领域的体现能源低碳化理念的专门立法如《风能法》、《太阳能法》《生物质能法》等及其配套立法至今未出台。《电力法》、《煤炭法》等一些立法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规定的内容陈旧、滞后,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低碳化立法不到位,亟待修改。一些诸如《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低碳化立法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强制性不够,导致有关规定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这些立法急需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能源法的低碳化问题所涉及到的管理体制仍然没有理顺,是由能源主管机构主管呢?还是由环境保护部主管呢?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等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他们之间的职责关系应该如何协调,仍有待立法上予以明确地规定。有关立法和政策规定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目标冲突,不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有效实施的要求。在现行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缺乏一个兼顾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标、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共赢安排。对能源、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关注程度高,地方政府更关注短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就业和居民收入等经济性指标,对于能源、资源、环境等外部性和代际性指标则明显动力不足。

第四,能源低碳化立法的市场机制的基础配置作用在立法上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这也许是我国低碳化能源立法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的一个原因之一,比如国外早已实行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我国至今没有这方面的立法规定,还有碳交易制度等等。

第五,我国现行能源立法特别是体现低碳化立法理念的能源立法对能源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的规定存在不少欠缺,许多能源立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政府及其执法人员提出了正面的要求,规定了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但却没有规定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责任,或者干脆就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有关立法的规定和要求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的规定而徒具空文,形同虚设,影响了能源立法的执行力和权威性。

三、《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低碳化立法审视

能源既是人类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又是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是各国能源战略、法律及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各国的各国能源法律制度安排的主要目标而言,能源安全和能源效率都是居于主导地位,而对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不受太多重视,最多是一种辅制度安排。无论是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各国的能源立法都缺乏对如何能够更好地对能源开发过程中承担经济或生态责任做出明确规定。目前各国正在逐步改变立法观念,积极进行以低碳化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法律变革,在能源法领域,也在进行着以“可持续能源(Sustainable Energy)”为新的立法目标和价值的低碳化变革。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也不例外。下面以我国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条文为例,做一剖析。

(一)《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理念低碳化

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必须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得到根本体现,在理念层面上必须贯彻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法律化的制度来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强化能源环保。我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五条明确规定,“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即“国家积极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推进能源替代,促进能源清洁利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些规定就很好地体现了我国能源低碳化的先进的立法理念。

(二)《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基本制度的低碳化

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文本中体现能源低碳化立法理念的基本制度包括:一是关于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的开发及能源的清洁利用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36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第37条的规定(国家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这些规定必将有力地促进清洁能源开发的制度的形成,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以清洁资源替代有害资源。二是关于能源节约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3条确立的节约优先原则,第54条的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原则,第55条至第61条规定了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具体规则。三是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42条规定的国家建立能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132条确立的“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等原则。四是关于企业的安全环保义务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41条规定的,能源开发和加工转换企业的“三同时”义务。五是关于能源价格与财税政策激励与约束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87条规定的“建立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第90条规定,国家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企业给予激励型的价格政策,而对国家限制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则依法实行约束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征求意见稿》第93条的“设立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等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规定。六是关于能源科技发展的规定。比如《征求意见稿》第101条规定的“能源科技发展方针”,第104条的对能源科技重点领域的鼓励和支持的规定。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征求意见稿》确立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在以上基本制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该法但并没有安排专门章节对能源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规定。我国能源生态环境保护规制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建议

尽管我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在低碳化立法方面确实已经有了足够的体现。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来看,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况且从能源法体系的角度来整体审视能源法来看,我国能源法低碳化立法仍有待加强。下面就我国能源法低碳化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在能源立法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关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立法实践,但这些法律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能源立法还是主要重视能源安全而忽略环境保护和气候应对立法。我们知道,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碳能源的燃烧造成的。结合其他发达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能源立法的低碳化理念、立法的层次以及对立法的重视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国立法者反思的。就目前我国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虽然在立法原则中加进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但是后面的章节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关能源低碳化的立法内容仍散落在有关章节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予以集中规定;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技术是关键,我们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利用的立法给予了专章规定,这是一个进步,但仍然有缺陷,电网技术、碳捕获与碳埋存技术等低碳和零碳技术没有列入《能源法》中的重点支持领域。以上这些缺陷建议在未来的能源立法中能够有所改进。

(二)通过系统的能源低碳化立法推动发展低碳经济

借鉴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能源低碳化立法经验,建立完善的发展低碳法律体系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英国推进低碳经济,立法先行,制定了世界第一部气候变化法;将国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建立“碳预算体系”等纳入低碳法律体系;成为第一个对碳排放做出立法规定的国家。英国气候变化法等低碳立法,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应当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加强能源低碳化立法进程,按照吴邦国2010年3月9日在人大工作报告“更加注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精神,尽快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参照英国的做法,建立低碳经济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5]。

(三)市场机制在能源立法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国现有的能源法律或者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有关市场机制的规定严重不足。很多有关市场机制的试点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美国的气候立法在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上注重市场机制的应用。排放上限与交易机制是美国在能源立法中应用市场机制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一个相当成功的首创。我们的能源立法应该有所借鉴,在实践中也应该逐步予以展开。以碳交易为例,可以考虑将我国的相对减排目标换算为绝对减排量目标,明确相应的减排目标,从条件成熟的行业(如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地区开始,尝试碳交易,鼓励各地的碳交易市场进行竞争,确立行业内“最佳规范(best practice)”,在积累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予以推广。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作为节能服务领域的一种特殊商业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由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服务公司逐步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已经被证明很有效果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方式,然而我国的能源立法至今没有对此作出规定,致使这类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6]

(四)碳税在我国的能源低碳化立法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所谓碳税是指根据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或者使用而征收的税收。该税收被包含在向批发用户销售煤炭、石油或者天然气的价格之中,以电力、汽油或者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7]一般来说,碳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温室气体的减排:一是通过征税提高化石燃料价格,增加使用成本,迫使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加大能源效率改进的投资、促进燃料转换以及产品结构消费模式的转变;二是间接途径,即通过碳税收入向中低收入者的再分配,促使消费模式转变和社会公平度提升。虽然碳税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于其他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协调方面仍有着争论,但从发达国家近20年的立法及实践经验来看,碳税在减缓环境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可以而且应当运用碳税作为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具。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8]因此,碳税立法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五)社会参与机制的立法体现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能源的利用也涉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所以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参与才能最终取得实效。能源立法必须在社会参与机制的设计方面应该有比较好的体现。完善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公开的形式、内容、主体等完善信息公开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也是社会参与机制有效建立的根本保障。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在能源立法中应考虑建立各种引导或鼓励民间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制度和机制。另外也有必要在能源立法中肯定民间关于以遂行低碳节能目的的社团组织,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参与深度开展。

(六)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立法,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立法目的

《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出台速度快、产业支持度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许多制度与政策措施需要国务院各部门进行充分协调才能落实,再加上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可再生能源法》仅仅是一个框架性的立法。其有效实施还有赖于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适时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况且从现有的立法来看,“软法”特征明显,立法的执行力缺乏刚性等。[9]所以到目前为止,《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远远没有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然非常低。笔者建议,在完善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立法方面,应考虑重视地方立法,加强分类立法,提高现有政策的立法层次,增强立法权威以及修改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规章等。[10]在这些规则建构中在立法技术上要特别加强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的构建。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加强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发达国家都为此设立了系列措施。或通过财政税收制度鼓励绿色发电,或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提供补贴和资助,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或增加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规定等,这些成功的立法经验也都可以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修改的很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灿铃.论低碳[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06):108-114.

[2]佚名.中国统计年鉴2010,载国家统计局官网,stats.省略/tjsj/ndsj/2010/indexch.htm.

[3]佚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问题[EB/OL].能源局网,nyj.ndrc.省略/dcyyj/t20051229-55153.htm.

[4]司坡森.我国能源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载于中国能源法律网,.

[5]张庆阳.向英国低碳经济学什么[EB/OL].省略/climate/qhbhyw/03/371081_5.shtml.

[6]曹明德,刘明明.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思考[J].清华法治论衡,2010(01):311-327.

[7]苏苗罕.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2-22.

[8]陈洪宛,张磊.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J].财经论丛,2009(01):35-40.

[9]宋彪.论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J].江海学刊,2009(03):149-154.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对策

1.当前物流面临的低碳经济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最早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能耗,据统计,能源成本已占据企业物流成本的 40%。在全球节能减排日益重视的今天,物流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之一,实施绿色物流,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物流概述

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绿色物流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绿色物流应建立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管理和运作的绿色。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除了控制之外,政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比如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与打击力度,为绿色制造模式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为便于量化,还需要建立合适、有效的材料、工艺、包装等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2 实行绿色运输

实行绿色运输,首先要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方式指吸取海陆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在整个商品运输过程中无论是环节、区段还是运输工具上都相互衔接尽量复合直达运输,充分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化。其次要实现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则指某一区域内的多个配送企业联合一起来进行配送,通过提高运输车辆的满载率提高物流效率。最后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是专门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从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及供应商角度看,这种合理化的运输更加简化了资源的分布和使用。

3.3 加快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

首先应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总体规划布局、高效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另外,为提高物流活动过程中各环节运作效率,政府应该采用措施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的投入力度。

3.4 开展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包装和运输,代替那些传统的非环保的包装材料。一是实现模块化的包装,即使用容器和包装托盘,统一大小和规格,这样便于包装和运输,二是实现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有利于物流系统装卸和仓储、运输的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的包装成本,有利于保护货物本身。三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另外,还可以开发新的环保包装材料和机械。

3.5加大技术研发和利用力度

绿色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监测技术、存储技术、各类废物处理和废物利用技术、物流功能和特殊的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支柱。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美国的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

3.6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更广,要求层次也更高。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成功实施绿色物流的基础保障。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及民办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绿色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大批熟悉绿色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并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和绿色物流专业技术人员。

结语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物流企业起步晚、发展慢,当前绿色物流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理论、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前提下,逐步深入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创新型的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畅.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2:77-79.

[2]曹阳.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绿色物流发展探究[J].物流技术,2015,2:84-86.

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出口产品结构 结构优化

一、低碳经济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还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当前,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成为新的国家安全指标。

二、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以商兴工”,通过发展家庭工厂,形成了“散、小、轻、低”的产业格局。80年代中期以后,块状经济的崛起与专业市场网络的拓宽,使浙江轻型加工工业的优势进一步得到了发挥。进入90年代以后,浙江产业结构主要沿着从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从一般加工业到高加工度工业的轨迹演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集群战略,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优势,把扩大生产规模与拓宽销售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虽然浙江吸引外资最少,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引人注目。即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但经济增长率却不低;企业规模不大,但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走出了一条与浙江实际相符合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二)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同时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需要靠省外调入。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方面,从2006年到2014年期间,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说明了浙江居民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能源消费数量,但是能源消费总量依旧很大,能源供求局势仍然紧张。而浙江对于能源的需求程度非常大,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而以煤炭作为主要耗能资源,随之而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加大了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影响浙江出口产品结构的因素

(一)市场因素

(1)出口市场集中。201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流向的各大洲来看,浙江产品出口到亚洲和欧洲两大洲的比较明显,而非洲和大洋洲相对而言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高达80%,而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约占20%。其中亚洲市场最大,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在欧洲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地区;北美洲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2)高新产品市场占比重小。自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需求降低,同时与浙江省出口贸易比较频繁的发达经济体国家的进口需求减少,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下降。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之所以发展缓慢,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在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时许多的材料和技术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而来。二是贸易市场单一,从出口市场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仍然是浙江的主要分布出口市场。

(二)企业因素

(1)缺乏创新能力。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虽然高于传统产业,但总体上,综合经济效益并没有高于传统产业,甚至还低于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在生产中又极为耗费能源。因此企业需要推进能源创新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加大创新能力,提高自身价值。但是又由于浙江省以中小型企业集中为主,而这些企业中又对创新技术不怎么重视,而导致了人才匮乏,技术不过关,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2)生产技术受到限制。低碳经济发展在于技术,而技术又在于人才,在于企业发展的类型。而在浙江的产业结构中,工业生产所占比例最大,其中纺织业、皮革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值排在前列。但是低碳经济对于这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来说是一种困难,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部分产业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竞争力并不高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浙江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市场优化对策

(1)提高多元化发展。实施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改善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浙江省出口的国家多为欧盟,美国,日本等,并且这些国家对于出口过关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因此浙江省应该拓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实现多元化战略,减少出口压力。

(2)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是顺应全球低碳经济的极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也是我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针对眼前的形式,应该鼓励那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同时要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国际形势,打造属于企业自己产品的知识产权,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来产生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低碳竞争力。

(二)企业优化对策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economy, green logistics, as a new indu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ew profit growth point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finan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finance, not only to promote China's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a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green logistics finance,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green logistics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green logistics finance under low 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 green logistics; financial

建立低碳型济发展模式,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等环境问题,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很快,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同时也应看到,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物流需要大量的交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会带来噪声污染、尾气污染;一次性包装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因此,要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就要提倡绿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为物流运营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1 绿色物流金融的含义

绿色物流金融是基于“绿色物流”和“绿色金融”衍生出来的新的金融产物。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为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绿色物流运营的重要性,因此,绿色物流被广泛推广。而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支持时,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应用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物流金融是指金融机构面向绿色物流运营,通过信贷、保险、证券等金融产品,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

绿色物流金融与一般物流金融虽然都属金融的范畴,但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一般物流金融只是金融机构提供一般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等。但绿色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是以实现绿色物流环境的净化为前提的,注重追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挥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带动资本投入绿色物流资源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更多注重的是生态效益。

2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意义

2.1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是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使用低碳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物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运输车辆比较多,包装材料比较杂,容易造成汽车污染,包装材料污染,这必然会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发挥金融引导资本投向的作用,使用各种绿色金融支持手段,创新产品,使绿色物流的发展获得资金支持,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2.2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这几年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表明我国物流业务发展前景广阔(见图1)。

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发展绿色物流金融,不仅能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物流产业升级,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2.3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

物流企业要进行绿色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外源融资,尤其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由于绿色物流金融融合了金融业务和物流业务相交叉的长处,银行开展绿色物流金融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的客户源,并且可以获取物流企业相关链上各层优质企业的综合信息,不断拓宽业务空间,实现银行差异化经营。

3 国外绿色物流金融的经验

3.1 制定绿色物流、绿色金融配套政策和法规

由于物流活动过程中运输工具会对空气产生污染,包装材料会污染环境。为控制污染源,发达国家都制定绿色物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如日本颁布《大规模零售店布局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物流运输节点的布局,同时为了解决物流车辆对市内道路影响的问题,颁布《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把市中心大型零售业转移到郊外。这些政策法规对绿色物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政府积极地开展绿色物流专项技术研究,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美国在各个港口实施“绿色港口”管理,避免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此外,欧美国家还大力推动各种绿色环保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各种环保车辆。在对物流企业进行金融支持方面,制定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法规的形式约束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并对节能环保的项目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

3.2 加大对绿色物流资金投入力度

物流企业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为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欧盟国家每年政府通过财政拨款、补贴的方式改善物流运输条件,在修建道路、码头、仓库包括冷库和市场等基础设施方面予以补贴。美国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全社会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

3.3 完善的绿色物流金融体系

对于绿色物流的发展,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绿色物流金融体系。(1)绿色信贷。在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给物流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时,严格遵循赤道原则,只有符合赤道原则规定,金融机构才能予以贷款。包括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都是在赤道原则制度下进行信贷业务。(2)绿色金融产品。为发展低碳经济,实行节能减排,发达国家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如温哥华城市商业银行推出的清洁空气汽车贷款,为低排放、低污染的汽车提供优先的贷款服务;荷兰银行推出绿色基金,榛繁P筒业和项目提供融资等。(3)成立地方性绿色银行。为扩大绿色金融的有效供给,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地方性绿色银行。联邦德国于80年代后期成立世界第一家“生态银行”,专门贷款给环境保护工程。

4 低碳经济下发展我国绿色物流金融的对策

4.1 完善绿色物流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绿色金融政策法规,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低碳发展(见

表1)。

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绿色物流金融的政策法规制度却非常少,只是散见于金融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中,还没有专门的绿色物流金融的支持政策法规,这不利于绿色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政策法规制度,是绿色物流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无疑也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因此,可借鉴日本的绿色物流立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政策法规,使物流企业在进行绿色物流经营时,能严格遵守法规,严禁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同时,在金融机构给物流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时,给金融机构一定的税收减免,通过激励政策,鼓励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绿色物流行业,支持绿色运营。

4.2 创新绿色物流金融服务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比较匮乏,更少见绿色物流金融产品。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进行绿色物流金融产品创新,通过设计各种绿色物流金融产品,支持绿色物流的发展。如推广“绿色产品融通仓”模式,解决绿色物流运营的资金融通问题;设计“绿色物流金融产品期货”,降低物流风险,增加抗风险的能力;开展绿色汽车信贷,加快运输工具改良,降低环境污染。另外,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绿色物流银行,解决物流企业绿色物流运营融资问题。

4.3 建立绿色物流金融的信用体系

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运营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而信用水平的高低是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主要参考指标,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通过自身业务上的创新来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加快我国绿色物流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完善绿色信用评级制度,金融机构要熟悉绿色金融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建设绿色物流金融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且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物流企业的绿色信用状况,与环保部门共享绿色数据库。二是加快绿色物流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符合《物权法》规定的前提下,放宽绿色物流企业动产抵押担保范围,加快建设绿色物流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为绿色物流企业贷款提供方便。

4.4 树立物流企业绿色形象

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晚,物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已引起一些企业的重视,但要解决污染,必将加大成本,物流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并没有投入资金进行治理,更不了解什么是绿色物流。因此,物流企业要发展绿色物流,必须提高绿色物流企业综合素质,需要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营运活动,不能仅考虑经济利益,而要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前提,提高环保意识,进行绿色经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抑制污染物的排放,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企业要积极使用新型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实现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的转型及发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学习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改变“重私利、轻环保”的错误理念,强化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红莲.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 李春香,蒋成忠.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问题及优化思考[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5):51-53.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盈利模式 广告 创新

0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研究日益兴起。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化成为学者的关注热点。我国也对低碳经济做了多项研究,但广告领域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将低碳经济与之结合考虑,广告商只一味追求收益的多寡,造成资源的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而广告盈利模式作为广告收益的决定性因素,自然使广告商们绞尽脑汁。但当今广告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创新点不多,各家广告公司为了追求最大的效益,不顾发展模式是否科学,一意孤行。若能够将广告盈利模式结合低碳经济加以研究,势必会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1 南京市现有广告盈利模式

1.1 资源占有型广告盈利模式 这类广告公司往往利用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大型LED彩屏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等资源抢占广告市场,这里典型的是“商务楼宇广告”。在南京奥体名座这座写字楼里就设置了“商务楼宇广告”。这家广告公司是上海兰媒传媒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我观察到这栋写字楼总共为17层,人们在等待电梯的时候会经常盯着液晶电视打发时间,这其中有公益广告也有商业广告。例如前段时间热议的关于“取熊胆药企拟上市”的问题,液晶电视就播放了活取熊胆不符合人道主义的公益广告。除此之外,它时常会播放一些商场打折促销的活动,如化妆品、服装之类的商业广告。另外还有创建于2003年的“分众传媒南京分公司”,它覆盖着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户外LED、网络广告媒体等。在2007年分众传媒南京分公司几乎垄断了南京所有的楼宇广告市场,液晶电视多达近3800台。分众传媒正是通过楼宇广告锁定中高收入人群,使广告主能精准地抓住受众目标,增加了实际销售水平。

1.2 资源整合型广告盈利模式 单一的广告公司往往资源有限,如今有很多广告公司都通过和可利用的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南京会购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肯德基豆浆节省1元,汉堡节省4元,豆捞坊抵用券50元……”一年前,当这种按钮上印着一个个商家LOGO的“电子折扣”服务终端出现在南京地铁一号线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用途,但仿佛一夜之间,这种新兴购物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遍及全城。会购先后在南京中央商场、新百商场、新城市广场等主要商圈,江宁、仙林、浦口等三个大学城共铺设60多台会购优惠服务终端,几乎每一个地铁站都可以见到“会购”打印终端的身影。它将目标受众锁定在“地铁一族”身上,实现了最大化覆盖。

1.3 资源依赖型广告盈利模式 广告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为资源依赖型,它们通常依靠媒体资源或者是企业盈利。2010年12月16日,户外广告公司德高集团宣布,其子公司德高上海有限公司与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将拓展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的广告媒体资源,并启动南京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延伸广告媒体的经营。如今,德高在南京地区地铁线路广告运营已覆盖两条线路,共服务57个地铁站[1]。德高集团的总裁表示它们非常有幸能和南京地下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并相信他们的合作是德高集团的专业经营能力在中国地铁乃至全球地铁运营商中的再一次肯定。可见德高集团正是通过抢占地铁这一新兴的、稀有的媒体资源,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 南京市广告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盈利来源单一化,经营风险高 如今大多数的企业广告盈利模式都较为单一,如发传单、树广告牌等。这就等同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极大的风险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的时候尚可,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容易被同行中实力较大的企业所排挤,从而面临破产的危机。因此,合理的盈利模式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应尽量增加产品或业务量,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2.2 顾客群体广泛,管理复杂,成本较高 如今的广告公司面临的客户群体较为广泛,为了盈利,广告公司往往想做到面面俱到,却忽视了最简单的盈利模式就是擅于发现和牢牢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无论客户大小,盈利和持久合作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要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呢?首先是领导要善于在沟通中发现企业的不足,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免遭不明损失。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避免资源和资金的重复消耗和浪费。三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降低企业成本。过去由几个人来完成的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可以由一个完成。四是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使责任落实到部门,从而使管理科学简化,成本控制规范有效。

2.3 高度依赖资源,而资源的引进、培养易遭破坏 广告盈利大多数都对资源的依赖性较高,特别是人才资源。而真正的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得到不断的、持续的发展,人才是最关键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领导应该首先把着眼点放在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上,而不应该舍近求远。同时,企业能否留下优秀的人才也是衡量企业自身是否优秀的关键。企业内部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避免人才资源的损失。

2.4 盈利理念陈旧,缺乏时代先进性 目前大多数盈利模式都缺乏创新性,只将眼光放在短期如何盈利上,忽视了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想法,这样的盈利模式可谓是“瞎猫捉到死耗子”,没有系统地、科学地对企业盈利模式进行创新思考。

广告行业和现代经营模式是在满足合作方需求的运营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只有首先从考虑对方利益出发,让合作者真正获得价值体验,自身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源泉。其次是品牌依托。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产品品牌认识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认可产品。广告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品牌,人们一样可以通过某种服务来认可企业。因此创建企业服务品牌,用品牌作依托,是广告企业将来谋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客户对品牌选择的自主行为空间越大,企业在服务体系上下的功夫也要更细、更深,尽可能从服务质量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方面迎合需求,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方式,而不是以固有化模式来等待市场适合自己。

3 低碳经济背景下南京市广告盈利模式创新

低碳经济源于对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消费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更好、更持续的发展。随着社会及自然资源日趋紧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努力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创新,使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而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如何节约资源是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另外,企业的资源来源于多个方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并且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社会效用最大化,树立共赢思想。

3.1 低碳科技运用于广告制作中,降低顾客成本 广告公司应当采用节约型科技能源应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在广告内容上多运用低碳理念,杜绝为了获利而对广告产品做出不实的估算,造成产品积压,浪费能源资源。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该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广告内容进行不同的创意思维方式,因为有时候一个任务安排下来,广告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会苦思冥想,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能源。另外公司办公场所应大力引进节能灯、太阳能等环保能源,力争从每一个细节上降低顾客成本。

3.2 高效创新广告投放形式,提高顾客价值 约翰・沃纳梅克有句名言,我知道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2]。因此,广告投放如何做到把钱用到刀刃上是个大问题。

首先是广告投放形式能否得到消费者的响应,找准有效的受众。有的广告投放后收效甚微,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个问题。例如:凤凰卫视每周三晚上的“军情观察室”很多年轻人爱看,如果插播越野摩托车、游戏软件之类的广告,肯定效果奇佳,但如果插播“椰岛鹿龟酒”“钙中钙”之类的保健品广告,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是广告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广告伞、广告包之外,还可以推出“坐椅广告、广场地砖广告”等等,在其产业链上不断寻找突破点和空白点,开发创新更多的广告发行模式。如广告公司可以把一些广告用新颖的生产工艺刻在坐椅和地砖上,使人们在休闲或等待过程中了解到商品信息或公益广告内容。在电视广告制作中,形象是展示广告主题的有效办法,所以有的广告公司喜欢找名人代言;有人公司喜欢加入搞笑的动漫形象。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其目的是就深让受众过目不忘。

第三是广告投放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根据不同的场所、人群和时段来决定和调整广告投放量。例如电视广告晚上七八点是黄金时段,报纸广告每周四周五效果最佳,选择版面也有讲究,头版是最吸引人的位置,即使是在其他版面上,也要做到在其周围尽量不出现比自己产品地位高、内容形式好的其他广告,以免冲淡自身广告,损害产品形象。

最后我们应多加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提高在网络上的广告投放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主动浏览网络广告的比率是21.1%,被动浏览为26.3%,两者相加达到52.6%,而且经过调查研究网民对网络广告也是充满了信任[3]。因此广告公司可以根据视频内容锁定目标消费人群,同时公司也能制作精美的广告屏保,吸引人们使用。甚至鼠标指针、书签、工具栏都可以成为广告的载体。广告公司还可以为客户制作微电影,通过一个短片,可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种方式很是受到大众的追捧,这样的微电影可以在电视广告播放时选取几个镜头,就可以成为一个15秒的广告,并且可以演化出一系列的广告,减少了重新制作的运营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

3.3 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首先,广告公司应该全方面的衡量企业自身资源的类型、数量,在其基础上评估企业资源的稀缺性,弥补不足。同时租赁资源或出售闲置(也可以是利用不充分)资源,促使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广告公司业务量较少时,可以面向广大市场,对需要打印、制作海报、名片的受众提供服务,同时将自己广告公司的名字附在印刷产品上,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若一些广告公司通过联盟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更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2005年由于WTO的缘故,外商独资企业正式进入我国。面临兵临城下的状况,沈阳户外广告协会应运而生,平时都是竞争对手的30家户外广告企业老总坐到一起,共商发展大计[4]。这样一种结盟的方式有效地加强了资源的利用,并且结束了各家公司因为“单打独斗”导致行业恶性竞争的状况,这对于不正当竞争与非规范运作给予了严厉的打击,相信广告公司的结盟会对自身有个更长远与绿色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元.德高集团拓展中国南京地铁广告资源.中华广告网,2010-

12-16.

[2]全光.King of Merchants.团结出版社.2011-02-01.

[3]沈剑虹.机会与策略――数字杂志的广告盈利分析.广告论坛,2008-05.

第7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外贸;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37-03

作者简介:王鹏(1977-),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面上项目 “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低碳经济是以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提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

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有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包括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两方面。

一、低碳经济对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兴起,低碳经济政策对各国外贸产业发展、国际贸易条件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刻影响,并正在改变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严格的低碳政策,短期受能源约束和征收碳税影响会增加生产成本,削弱比较优势,促使产业外移,不利于国际竞争。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会提高生产率,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1环境成本内在化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环境成本像资金和劳动等要素禀赋一样影响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低碳经济要求出口产品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实施的环境标准越高,内在化程度越高,产品成本和价格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少,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低。但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行业息息相关,如初级产品生产行业及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业,环境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其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程度大,而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业,其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程度较小。

2低碳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国际竞争格局

当今世界由低碳经济引发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低碳经济刺激技术创新,使生产的效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生产的成本和产品价格。涉及低碳经济的新能源技术、新环保技术在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将决定该国在新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低碳技术是生产低碳产品的关键,也是与其他国家拉开技术差距,获得由先进技术带来巨额贸利润益的重要前提,低碳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国家拥有的低碳技术越先进,其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就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就越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市场逐步拓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低碳经济视角来分析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情况,则会凸显一系列问题。不仅会阻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会在整体上降低黑龙江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1外贸产业中的碳能源消耗较高

在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很大比重,像石油加工、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服装鞋帽、纺织品、机电产品、亚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都是以消耗电力、煤气和蒸汽等二次能源为基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因此,随着全省外贸总量的增加,碳能源消耗也会进一步增加并持续走高,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长期内将持续增长,不利于黑龙江省发展低碳贸易。

2高层次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薄弱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电子、金融、通讯和咨询等,具有低碳化、收益高的特点,符合未来低碳贸易发展的趋势。2005—2009年,黑龙江省传统出口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658%、4322%、4913%、5107%和5245%,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黑龙江省虽然在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旅游等方面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但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一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如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服务在所占出口比重较小,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3出口产品以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明显改善,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服装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中一直居于前列,机电产品仅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20%左右。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的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28个百分点。同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额的激增,主要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到黑龙江省。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在黑龙江省外商投资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占外商投资总额的759%,2007年为844%,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塑料制品和食品等行业,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较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较高。这与低碳经济倡导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相背离。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1低碳技术总体水平低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相继出现,发达国家低碳技术实力雄厚,低碳生产已初具规模。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还较落后,循环经济水平低,不利于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生产过程之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在能源使用方面,主要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低水平的能源技术和装备管理,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制约了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向低碳外贸的迅速转型。

王 鹏: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王 鹏: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以煤、粮、油、木材和重机为主,具有资源型和重工业型的特点。因为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相对僵化,经营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黑龙江省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较低,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部分重要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替代高能耗产业项目的新技术、新产业项目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的环境污染又给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使外贸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大大地降低了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内的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生产的阶段,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小,企业迫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只能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全省致力于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外贸企业屈指可数。同时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较弱,现阶段企业的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试验阶段,一些研究成果也未能与市场接轨,缺乏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能达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要求。一些大中型外贸企业缺少高层次科技人才与高级技术工人,民营企业就更加缺乏人才、技术与资金的支持。由此导致黑龙江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距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差距甚远。

4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出口保持持续增长,主要的贸易伙伴仍然是俄罗斯、欧盟日本、韩国等,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较少,黑龙江省的出口对俄罗斯和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多为环保技术比较领先的国家或经济体,一直致力于设置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门槛来抵制外来商品的竞争,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更加积极地推行与低碳相关的贸易制度和措施,如绿色贸易壁垒、征收高额碳税等。而黑龙江省以纺织服装、钢材、建材和机械装备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技术含量低,能耗高,会导致黑龙江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外贸企业低碳生产

一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在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创新和先进的低碳技术将成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应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高新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形成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提高黑龙江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业的制造环节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展,如上游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下游信息与服务密集环节等。要紧跟低碳技术发展,进行自主研发和设计,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进而提升黑龙江省低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鼓励外贸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改变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高碳现状,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现低碳生产。要鼓励出口企业密切关注国内外低碳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成熟技术,全面施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设计产品、选用原材料、改进工艺和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应体现绿色、环保和低碳理念。政府应重点选择出口规模较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出口份额的企业进行试点,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

2加快外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完善出口市场机制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出口商品结构也不尽合理,没有形成产业关联性较强的出口主导产业群。因此,必须加快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一般加工贸易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快引进环保型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提高黑龙江省的综合加工能力。二是加培育造自主品牌。努力打造黑龙江省自主品牌,加大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提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促进黑龙江省优秀品牌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服务业产业链重新分布,黑龙江省应积极抓住难得的机遇,在保持原有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加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加以保护,促进其尽快发展。同时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产品,发挥示范带头效应,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差距。四是促进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市场仍然是俄、欧盟、日、韩等环境保护标准非常高的国家和经济体。因此,在加强开发环保型产品的同时,还要继续调整黑龙江省商品出口市场结构,开拓更多的出口市场,特别要向新兴市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

黑龙江省引进和利用外资不应仅扩张规模,还应与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相结合。引导外商增加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减少向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投资。限制外商向高碳产业的扩张性投资,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低碳产业以及服务产业,借助外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行业。同时应加快推进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技术转让的相应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建成,曾敏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低碳竞争力[J]中国有色金属,2010(19)

[2]高炜,陈文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0(5)

[3]柴方营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机遇[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4]包昊蒙,龙军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1)

[5]李军军,周利梅低碳经济与国际竞争力关系探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

第8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 低碳生产 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97-0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形式,其关注的核心在于高能源利用效率与清洁能源结构这两方面。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围绕革新能源使用方式、革新制度与转换人类的生存发展思路这三方面展开。近些年,全球气候问题逐渐恶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全球各国就一些协议达成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议书》、《哥本哈根协议》,这三个重大决议共同表明了各国乃至整个世界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经济模式将会引领新型经济发展的大潮,各国也会将这类转型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科院在2009年3月颁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其带来的二氧化碳将减少一半。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从黑龙江省工业结构中可以看出,比起低耗能产业,工业比重较高,特别是在高碳的重工业,这一比例高达70%。另外,从目前情况来看。粗放型经济仍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特点为消耗高、成本高、质量难以提升且经济效益低。因此,为保证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向低碳经济转型。

一、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黑龙江的出口贸易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黑龙江省出口贸易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这一趋势也顺应了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如图1)。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额显著上升,但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2009年的出口量急转直下。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从2008年11月起,我国和黑龙江省实施了近两年的刺激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政策,2010和2011这两年黑龙江省的出口状况基本恢复了金融危机之前的状态。2011年中国开始由高强度的刺激政策变为温和的中性政策,2012年黑龙江省的贸易出口额出现回落。但总体来说,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2.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黑龙江省近几年出口产品结构发生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具体表现为提高了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份额。例如机电产品,如表1,在2002年的出口比重为17.31%,在经历了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后,其出口比重达到了30.4%。但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仍然很大,除了少数的铁道零部件、整机等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之外,余下的大部分机电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统计数据直到2009年才出现,说明在此之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小。

3.外商投资偏重高耗能出口企业。虽然黑龙江省一直在调整并优化各出口商品的比重,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以密集型劳动力为基础的产品仍然占有最高份额,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依旧不容乐观(表2)。此外,其他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和能源密集型的行业迁移到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为黑龙江省改善了生产技术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推动了黑龙江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有关高新技术商品的出口,这些都有助于黑龙江省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第二产业以制造业和采掘业为主导,然而这些产业会带来大量污染,消耗大量能源。同时,外商大多会将目光集中在这类产业上并加大对其投资,这对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失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产业与贸易结构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商投资的偏重导致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高碳化。

4.出口市场高度集中。虽然黑龙江省的出口策略倾向于将产品出口到更多的国家,但实际情况表明最终出口地仍为某些常规地区,与其他地区并没有更多交涉。黑龙江省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发达国家技术都先进,国际社会上大多数贸易规则都由他们制定,比如绿色贸易壁垒的提出,低碳经济的倡导等。这些发达国家会对出口到其地区的产品制定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黑龙江省目前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备,在经济规模上仍以粗放型为主,商品生产上依旧以“三高”产品为主。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应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二、低碳经济下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低碳技术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发展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为依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减排技术,指的是针对高能耗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炭领域的高排放,以及清洁和高效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第二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

在当前形势下,黑龙江省的低碳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不仅有差异,与全国范围内的发达地区也有非常大的差距。环保技术和绿色能源是低碳经济的技术基础,而这两项在黑龙江省的发展状况都不乐观。环保技术虽已经被很多从业人员提出,但很多公司、企业并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度。黑龙江省蕴藏着潜在的绿色能源,但是大多的厂商还是不愿放弃原有的生产模式和使用燃料的方式。因为如果放弃原有的模式,使用绿色能源,需要调整和更新各项设备机器,这种绿色能源的成本会比普通能源高出很多。第二种途径是资源循环技术,是通过构建资源循环产业链,建立生产与更新循环资源寿命之间的渠道,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和谐的方式,尊重自然循环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生产过程之间,没有接洽的联系,或缺少相应的必要关系,因此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纽带仍旧没有建立起来。第三条技术途径是废弃物的处理后排放。这一途径是利用对废弃物的处理,降低生产与生存活动对生态情况的负面。但目前仍有很多商家或企业不愿这样去做,因为无害化处理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人员,不同的有害物质处理方式还有所不同。对于企业而言,这个过程会极大地增加产品的成品,最终反映在市场上的结果就是,该产品的竞争力被削弱。所以,很多商家宁愿污染环境,破坏可循环体系,也不愿迈出这正确的、科学的一步。

上述因素都会成为阻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是对黑龙江省向低碳贸易转型不利,也就是制约了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

2.出口企业不具备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技术的能力欠缺,更谈不上与国内先进企业和国际企业相提并论。另外,大部分的外贸企业,缺少独特的想法,很少有企业将目光放在创新上,即便少数的企业做到了,他们也不会去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团队的创造。例如在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很多外贸企业申请方向和种类很零散,某些年份根本就没有申请。即便其他的一些企业花费了足够的精力去研究,但是大多结果均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或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而且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

外贸企业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会影响到低碳产品,使其系统化、技术水平和配套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节能减排措施不能够有效、及时地落实,还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最终会体现在黑龙江省产品出口结构上,商品的竞争力也会被大大的削弱。

3.矿产能源存量下降。黑龙江省是矿产能源大省,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优势矿产中,大庆油田为大型油田,其储量及开采量均居全国首位。煤矿储量居全国第12位,但煤质好。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砂金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因此,黑龙江省的出口产品多以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为主。但随着多年来的连续开采,黑龙江的矿产资源优势已经大不如从前,若是不改变生产方式,不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还是以“三高”产品作为主要的商品出口,对于黑龙江省得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在能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向低碳经济转型,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绝对是必要的。

4.企业普遍缺少低碳经济意识。当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各方对与保护环境没有产生共鸣。虽然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环境问题,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现象,政府机构也在宣传、呼吁环保节能。但是大多数的居民和企业,公司,并没有对此事件显现出太多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意识不强烈,认识不充分,明显缺少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另外,缺少相关专业性文件,专业的测量等生产制造技术跟不上,加之原有的生产力得不到及时更新,严重地制约了低碳经济的稳健发展。而且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这个问题与黑龙江省关系不大,主要应由各大一线城市、经济特区来承担,有人甚至认为低碳经济是国际政治行为。显然他们没有明白低碳经济的社会地位,以及将随之而来的巨大转变。因此,由于人们和企业意识的缺失,导致低碳经济不能正常或快速发展,最终会对黑龙江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产生阻碍作用。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黑龙江省出口发展的对策

黑龙江省正处于老工业振兴阶段,又蕴藏着丰富的化石燃料,这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生产工厂和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进行大量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这也说明了节能减排项目任重且道远,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研活动支撑,又需要大量的时间。碳排放,不仅仅对环境有巨大的伤害,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负面作用。为了达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贸易碳排放量降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就要在注重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真正达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

1.企业层面的对策。

(1)加速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在这方面政府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帮助企业引进环保型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经济附加值低的商品进行出口贸易。这个策略一方面能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和结构的合理。商品出口到别国,如果质量或其他方面没有达到出口要求的标准,那么出口商将面临被退货、或是降价处理等要求,最终对出口商会造成严重的打击和经济损失。此外,在政府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那些因未达标而不能够进行出口贸易的企业会加紧步伐,做出各种调整,以应对政府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商品质量提高,更多的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量。

(2)注重低碳技术研发,加强出口企业低碳化生产。激励黑龙江省外贸企业发展低碳化生产。相关企业应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为达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和工艺改进等方面有应该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如果能达到国际环境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非常理想的生产状态。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出口低碳产品数量较多的公司、企业应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技术帮助和管理建议,全方位推动企业创建低碳生产模式。

(3)推进市场多元化发展。黑龙江省的商品出口多集中在俄罗斯、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技术水平较为先进,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商品的检验要求将更加严格,这对黑龙江省日后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日后商品出口的新市场,扩大黑龙江省出口市场的范围,加强与这些新市场的贸易联系并保持长期合作,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

2.政府层面的对策。

(1)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投资融资机制。政府应该为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环保、节能、低碳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支持,提倡低碳项目贷款和金融机构节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相当大的经济支持,尤其是黑龙江省省地处中国内陆而且相关技术不先进,又缺乏经验,政府的呼吁和带头作用是很必要的。另外,政府要实时监管,以便及时改善和调节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创新融资方式。

(2)优化出口退税结构。政府应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率或者取消有关部门的出口退税,增加“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率或者扩大其出口退税范围,如技术创新项目、新能源项目和减排项目,并不断优化出口结构。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一方面政府将更多的出口退税用在了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身上,使出口退税政策变得更有效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满足了政府的要求,做到“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要求,争取到了出口退税的机会,将来产品到了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会增强,既能够增加销量,提高黑龙江省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又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最终达到改善黑龙江省出口结构的目的。

(3)引进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一种新型的通过国家间合作来达到减排承诺的机制。发达国家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将上述内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并在国家间进行相关项目的合作。黑龙江省可充分运用这一机制,积极地与发达国家合作,并以此讲多国外的先进碳减排技术与设备引入黑龙江省,进而促进出口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与碳减排,降低出口商品中的隐含碳。同时,淘汰掉传统生产体系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机制的运行。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BCQ02)]

参考文献:

[1] 王鹏.低碳经济下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结构优化研究[J].对外经贸,2013(5)

[2] 王兵.低碳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研究[M].安徽大学,2013

[3] 杜强.论低碳经济与中国出口贸易的调整战略[J].亚太经济,2013(15)

[4] 朱巍.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化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10)

第9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经济;江苏沿海;SWOT分析

江苏沿海地区(以下简称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所辖的全部行政区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江苏沿海是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将引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整体实施。

1 江苏沿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沿海以“科技兴省”战略为指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几大优势产业领域。从2001年至今,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先后创建了连云港新医药、东海硅材料、通州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盐城纺织机械等多家国家火炬产业基地,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对江苏省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江苏沿海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自1992年设立“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5―2008年,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8.40%,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增速约15个百分点;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10.92%,从表1可以看出,其比重与同时期的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了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①整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市场占有程度偏低;②主要靠外部引进,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产业结构单一;③产业形态尚未形成,成果转化缺乏动力;④风险投资尚不成熟,技术资本难以结合;⑤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优势度较低。

2 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SWOT分析

2.1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1区位与交通优势

江苏沿海位于长三角地区,南邻上海,北接环渤海地区,东临韩、日,西连新业欧大陆桥和长江,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出海通道的战略要冲。沿海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水路方面,长江和京杭运河分别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建有新K铁路、宁启铁路;公路有沿海高速、宁通高速,并通过江阴大桥、苏通大桥连接上海、苏南;航空方面已开辟至北京、广州、武汉等航班。

2.1.2自然资源丰富江苏沿海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全国1/4的海域滩涂湿地,土地后备资源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地势平坦,水系发达,风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空间开发潜力较大。岸线资源优良,具备在淤泥性海岸建设深水海港的基础条件。

2.1.3产业基础良好江苏沿海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条件优越,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是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纺织、机械、汽车、医药、化工等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第_,三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生活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此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海洋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政策和资源更加聚集。

2.2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2.2.1创新人才匮乏江苏沿海的科研教育落后,科教资源不足,人才匮乏。就滩涂开发来说,真正在滩涂上搞开发性生产的科研人员不足200人,仅占滩涂开发人员的1%左右。同时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科研活动脱离于市场的情况比较普遍。

2.2.2市场竞争力弱区域内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数企业创新活动层次低,新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也不活跃,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

2.2.3经济外向度低江苏沿海投资结构不合理,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居多,外资投资特大型、大型企业较少。同时,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利用国际人才、资本的能力比较差,FDI在省内的比重偏低,而且“走出去”能力很差,出口创汇水平也不高。经济外向度低的状态,对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引进外资产生了不利影响。

2.3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2.3.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苏沿海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规划,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发展战略。同时,江苏省及3个市的政府,积极谋划并组织实施沿海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也为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3.2国家发展政策利好国家把江苏沿海纳入长三角地区,为该地区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与长三角核心区的对接和融合。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逐渐加快,东部沿海将进一步与其深化合作,这为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3.3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江苏沿海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本区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创造了新机遇。同时,国际资本向北转移,粤、浙、沪、苏南等地的南方资本纷纷寻找投资机会,这为实现苏南向苏北产业梯度转移和江苏沿海的经济振兴提供了机遇。

2.4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2.4.1区域竞争压力巨大到2010年,浙江省环杭州湾石化产业销售额将超过2500亿元。“十一五”末,天津滨海新区将形成1亿部手机、1200万台显示器、160万件芯片和100万辆汽车、3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260万吨无缝钢管、1000万吨板材、100万吨高档金属制品的生产能力。山东青岛1000万吨原油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100万吨乙烯项目正在报批,35万吨芳烃竣工在即,并将形成318万吨载重吨造船能力。

2.4.2腹地经济发展滞后江苏沿海的经济腹地主要是苏中、苏北地区。腹地经济与苏南差距较大。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江苏沿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824元;而苏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79164元。地区综合实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经济开放度不高、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偏低等因素,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4.3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局面,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同时,还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全球实体经济步入复苏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仍面临很大困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必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

3 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产业选择

3.1江苏沿海高新技术的重点产业选择基本思路及原则

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应以“三高―特―规模”为发展目标。“三高”指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和沿海地区GDP增长速度;“一特”指沿海地区有别于苏南苏中等地区的特色产业;“一规模”指达到既定规模。树立危机、赶超、特色和集群“四个意识”。坚持统筹兼顾与和谐发展、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多模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融入发展与注重特色、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依法开发海洋与治理海洋相结合原则,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3.2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产业选择

参照图1选择基准,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产业选择如下。

3.2.1信息产业以创新效益型为战略目标,优先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核心基础产品,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和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的突破,支撑产业发展。继续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等关键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标准制定及应用,实现规模化发展。积极支持数字电视、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信息家电、高性能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射频识别、信息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主要发展计算机及外设、信息产品生产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宽带网接入设备、信息材料、软件产业等,形成规模经济。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和应用现代通信系统、互联网系统等。

3.2.2先进制造业以提高制造技术和装备效能为目标,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途径,以重点建设工程为依托,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生产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机械零部件、电子零部件、工业自动化及新型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分布式控制系统及职能仪表、数字化制造设备、各种电子设备等;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相关技术,如汽车发动机关键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进而制造洁净能源汽车;在纺织方面,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高其性能等。

3.2.3生物产业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合成新药、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并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品种。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生化产品、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等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功能制品、生物制药及其他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生物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制造生物制品与医药新品种,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如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

3.2.4新材料产业结合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加强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打造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为重点,提高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的产业化能力。解决新材料产业中突出的技术瓶颈,提高工艺水平,重点发展结构材料、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材料、功能纤维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清洁能源新材料、经济建设特殊需求材料等。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及相关产业提供高性能材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2.5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我国在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利用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形成了技术门类比较齐全、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江苏沿海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应从以下几种新能源考虑。一是充分利用沿海风能资源和风电设备技术,进行风力发电;二是太阳能发电。本地有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设备生产上处于国内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平,故沿海可以充分开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三是充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质能;四是发展核能,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产业化;五是发挥沿海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海洋能。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重点研发高效、低成本的成套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节能关键技术,积极推进产业化,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产业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3.2.6海洋产业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突出沿海特色,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优势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海洋技术产业化,发展成为国家新的海洋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包括发展海洋特殊用途新材料、海洋仪器设备及海水综合利用装备、深海技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功能材料、对海洋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等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医用海洋动植物的养殖和栽培,积极开发农用海洋生物制品和工业海洋生物制品,把发展海水利用作为战略性的接续产业加以培植,为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除此之外,还应加快海洋工程建设,包括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如围海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海洋潮汐能源利用等。

第10篇

[关键词] 减碳路径; 碳捕捉; 水泥;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53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115- 02

1 减碳路径

水泥生产中CO2气体排放的主要来自于生料中碳酸盐的分解、燃料的燃烧和消耗电力导致的间接排放。若要有效地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量,需要从这3个方面入手研究有效的减碳方法,降低水泥生产的气体排放量,达到预期的减碳目标,缓解温室气体对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1]。

水泥的制造原料是含有石灰石等碳酸盐成分的生料,由于碳酸根的不稳定性,碳酸盐经过高温煅烧就会受热分解出CO2气体,所以行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碳酸盐成分低的原料进行生产;在燃料燃烧方面,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助燃剂帮助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产热效率,从而减少燃烧的燃料用量,减少CO2气体的排放,也可以使用替代燃料代替现有的燃料;电力的消耗是水泥生产的全过程都需要的,燃煤发电的排碳率并非我们可以降低的,所以我们需要从水泥的生产环节和工艺入手减少用电总量,从而达到减少CO2气体排放的目的[2]。

1.1 电石渣代替生料生产水泥

生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替代物中也需要有钙,但是不能含有碳酸根。符合这个要求的物质就是电石渣。电石渣是生产聚氯乙烯产生的工业废料,可通过电石(CaC2)水解后产生,其主要成分是Ca(OH)2。

CaC2 + 2H2O C2H2 + Ca(OH)2

按照CaC2和Ca(OH)2的分子量进行简单估计,每吨电石经过反应可以得到1.18吨Ca(OH)2。因而如果不能将电石渣利用于其他生产,将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囤积堆放这种工业废料。而且电石渣容易流失扩散,会导致周围的水源污染,土地碱化。如果能将电石渣用于水泥的生产,则不仅可以解决电石渣的处理问题,还能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2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水泥生产的生料中主要成分是石灰石,1吨水泥熟料的产出大概需要1.28吨的石灰石。石灰石中80%的成分为CaCO3。如果换成电石渣,按照Ca元素平衡计算:

CO2 ~ CaCO3 ~ Ca(OH)2

44 100 66

x 1.28t × 80% y

■ = ■ = ■

x = 44 × 1.28 × 80% ÷ 100 = 0.45056 t = 450.56 kg

所以,如果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每吨水泥熟料将会减少450.56 kg的CO2。水泥熟料和水泥的换算比例系数为0.85,则使用电石渣生产每吨水泥可以减少450.56 × 0.85 = 383 kg的CO2气体排放[3]。

1.2 减少燃料燃烧的CO2排放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CO2也是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煤炭用于直接燃烧时都是不能完全燃烧的,这造成了煤炭热能的浪费。若能从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方面进行改进,通过添加助燃剂来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不仅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利用助燃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一些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成果。添加助燃剂能够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原理主要是改善煤炭的燃烧特性,降低煤炭的着火点,加快燃烧的速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根据已有的数据可以知道,燃煤添加剂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10%以上,省煤15%~25%。按照省煤20%的效率来计算,在不添加助燃剂的情况下,每吨熟料的生产需要0.15 t的燃煤。添加助燃剂后每吨熟料需要的燃煤量为0.15 t × 80% = 0.12 t,同时可以得到CO2排放量为295 kg,即每吨水泥的生产,煤炭燃烧产生250 kg的CO2气体。

目前,发达国家中很多已经利用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了,例如德国海戴尔伯格水泥集团中的已经存在了替代78%和66%化石燃料的两个水泥厂;美国水泥生产中5%的燃料来自于废弃物;奥地利水泥厂使用废塑料、废纸张及一些复合材料代替了70%的化石燃料。通过这些废料的利用,减少了化石能源的进口,降低了外汇支出,从而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不会受到世界能源价格上扬的冲击[4]。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利用废料作为替代燃料没有被大范围推广是有我们自身的特殊原因的。我国是煤炭开采大国,所以煤炭的价格较为便宜,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如果使用废料作为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水泥企业还需要对替代燃料进行预处理,建设相应的设备,引入先进的技术,这些投资都比较高。因此,受到市场利益驱动而还未拥有太多社会环保利废责任感的企业决策者们并未对替代燃料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为了顺应国际上节能减碳的发展要求,采用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将会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

1.3 水泥生产的节电减排

电力的消耗是水泥生产中的又一重要资源消耗,并且伴随着水泥的生产过程,无法替代。我国的发电模式主要为火力发电,即通过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热将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所以减少电力的消耗就意味着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和CO2气体的排放。

水泥生产过程的节电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优化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改进机电设备从而减少电力的消耗;其次,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会经历从高温煅烧到低温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如果这些能量能够被再次利用,即用于水泥生产的其他环节,则可以减少电力消耗,从而间接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CO2的排放,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有是有利的。

在对现有的水泥厂机电设备进行测试后,可以发现水泥行业中设备不合理致使电力浪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和明显,主要表现为输送设备电机负载率低、入窑风机防封运行、球磨机无功消耗大、功率因数低等问题。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分别采取加装电机轻载节电器、加装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和采取相机的节电措施。

在水泥生产中,如果可以利用好熟料生产后窑尾产生的300 ℃以上的余热,将这些热量进行回收重复利用,用于水泥生产后续的工艺环节,则不仅可以节约发电用煤,还可以减少碳排放,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经过对具体水泥厂的数据采集和调研,水泥生产采用余热发电重复利用可以减少25%的电力消耗。结合优化的工艺和设备,水泥生产中的电力消耗可以减少40%~45%,所以每吨水泥生产电力消耗的气体排放可以减少到约60 kg。

1.4 其他可以实施的减碳方法

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除了从排放的源头处采取措施减少产出量外,还可以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国际上对于温室气体减排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3类:让能源高效率利用、使用替代燃料和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水泥生产企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如果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以被回收利用,经过分离、捕集、封存和固定使其不会再影响环境,封存和固定后还可以方便再次利用,则对于经济和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是指将CO2从排放源分离,经富集、压缩并运输到特定地点,注入储层封存以实现CO2被捕集的与大气长期分离的技术。这项技术是一系列相关技术的集成,包括捕集技术、运输技术和封存技术,主要应用对象是排放气体规模较大的排放源。这意味着单个工厂或者生产线想单独实现并应用这项技术的成本和难度都非常高,单个水泥厂或者钢铁企业这样的排碳大户都不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自己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中。那么,这种可以实现零排放的理想化减碳技术如何才能应用到生产当中呢?答案是依靠国家的关注与支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能从不同的层次为这项技术的实现提供帮助。

2 实施中的局限和难题

前文中对减碳技术的研究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考虑的,而且仅仅把实施后的成果作为研究的主体,忽略了这些技术或工艺方法在实施中的难度和投入。例如在用电石渣生产水泥中,因为电石渣来源于乙炔的生产,所以得到的用于生产水泥的电石渣浆的含水量达到75%~80%,正常流动时的水分为50%,所以电石渣不易流动,其运输和存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电石渣脱水困难,是不易处理的工业废料。此外,电石渣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与石灰石都不同,所以在生料煅烧过程中两者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电石渣中的Ca(OH)2在温度达到550 ℃以上时就会分解出CaO,所以其会在预热器中进行分解而不是在分解炉中进行,过早出现的游离的CaO因为活泼的性质很容易和生料中的其他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也与石灰石的配料不同。在水泥生产中,人们往往会希望电石渣所用的比例尽量高,甚至达到100%替代石灰石,但是电石渣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导致废弃成分中水蒸气的比例增加,已经分解的氧化钙就会吸水形成氢氧化钙因而黏附性增加。当水蒸气与窑气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凝聚反应而循环富集时,则更容易产生结皮堵塞现象。所以如何控制电石渣的比例从而不会影响水泥的生产质量是电石渣代替石灰的技术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

在使用废物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中也会面临废料的成分是否会影响水泥质量的问题。如果废料的燃烧产物与水泥生料成分相似,那么对水泥质量的影响不会很大。另外在废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燃烧废料后排放的废气不仅会影响环境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那么使用废料代替燃料的这个做法就得不偿失了。

将余热重复利用这项技术的实现需要有将热能转化电能的设备和技术作支撑。目前我国已经有可以实现余热发电的水泥厂,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主蒸汽参数与现有汽轮机相适应的问题、热力系统问题、套头熟料冷却机废弃取热问题和200℃以下低温废弃余热的利用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余热重复利用这项减碳技术才能真正达到成熟从而大规模应用于水泥的生产中。

3 减碳对策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水泥生产的减少碳排放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积极寻找和创新减碳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在其他方面采取减排的对策措施,从而更加全面地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

3.1 提高集中度

目前我国生产水泥的小企业数量多,但每个水泥厂的产量并不大。这样的零散生产模式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大量不必要的碳排放。而且小型水泥生产企业能力有限,没有条件将最新的节能减碳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对此,国家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将小规模的水泥企业整合集中,实现资源共享和流程互通,并且统一更新减碳设备和流程,从而实现碳减排。

3.2 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

水泥生产的碳减排需要专业的人员和先进的技术,因此国家应该鼓励相关的专业人员积极投身到水泥生产的减碳技术研究中,并且提高水泥生产流程中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减碳生产的意识,从而在细节中减少碳排放。国家还要增加对减碳技术研究的投入,更新水泥生产设备,积极淘汰落后的高碳排放的机器,更新水泥生产设备,将最新的减碳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实现减碳效率的最大化。

3.3 一定的政策支持

国家在水泥生产的减碳措施实施上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水泥企业低碳生产。例如对于在保证水泥质量前提下减碳效果显著的水泥企业减少税收、让减碳效果好的企业优先竞标大型工业项目的水泥提供商、定期对水泥企业的低碳效果进行评优从而提升低碳水泥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这些政策都是可以促进和激励水泥企业走低碳生产道路,从而实现整个水泥工业的低碳生产。

主要参考文献

[1] 纵振海,马林,田之文. 利用干排电石渣生产水泥的技术难点[J]. 水泥,2009(11):22-23.

[2] 许京法. 利用电石渣煅烧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J]. 水泥,2005(9):13-18.

第11篇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实际从供应链金融概念出发,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范畴进行了界定,并讨论了供应链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创新问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金融 金融创新

由于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远程生产组织和流通成本的降低,供应链正在取代纵向一体化成为国际上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在供应链生产模式中,大企业专注于品牌、客户关系管理及创新性技术等核心能力的创造和提升,而将生产、流通、销售中低附加价值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以此形成以稳定交易和利益共享为特征的产业链(或价值链)体系。中小企业则往往利用自己的专项优势,如单项专利技术、特别的渠道以及成本优势,加入到产业链分工体系当中去,成为大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节点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伴随着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兴起,供应链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

在此实体经济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 Finance,SCF)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银行业中应运而生,并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界定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业界和学界都尚未有一致的意见。但是,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供应链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供应链金融概念与范畴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界定和梳理。

关于供应链金融概念定义的归纳。目前对供应链金融概念有代表性的理解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物流与金融业务的集成、协作和风险共担的有机结合服务,是一种物流金融。它为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服务,服务对象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二是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集成。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三是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商业交易的融资解决方案。国际知名的金融顾问咨询公司Tower Group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为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理目标实现的优化方案。供应链金融就是将金融引入优化目标,在现有供应链优化模型中直接加入资金流的测度,从而制定优化策略,然后再将模型推广到更为复杂的库存结构乃至与生产、运输等问题进行联合优化。

关于供应链金融范畴的界定。即在整个供应链的范畴之内,即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管理进行设计的一整套解决供应链资金问题的管理方案。其结果是让供应链的管理更加完善和高效,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从中得到业务的创新与拓展,取得相应的利益。因此,供应链金融的范畴应该确切地界定为: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供综合的财务金融服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方案。

商业银行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

国内银行业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其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着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创新问题

业务创新问题。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的制约。调研表明,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许多商业银行业务实践中,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但是能够具备这种关系的中小企业是有限的。这种供应链金融虽然纳入了中小企业的内容,但仍然没有把它同大企业业务区别开来,而只是把它作为业务的一个链条,没有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和针对性的融资解决方案,显然没有起到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能。因此,这样业务创新明显会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

技术创新问题。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两个领域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全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金融风险的产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

模式创新问题。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是现在这两类模式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等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即便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3PL)的合作,按照目前的合作模式,也很难让银行省时省力。另外,目前流行的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创造新的价值,但是其最高的收益不会超过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加上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费时费力。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动力是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这样的业务模式创新发展也是有限的。

组织创新问题。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因为供应链融资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同时,目前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会扩大。事实证明,一旦核心企业集团资金链断裂,必然会殃及整个供应链金融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国内以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组织创新形式已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有效的突破。

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解决路径

政府牵头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商业银行业务,没有良好的对信贷人权利的保护是难以发展起来的。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动产担保和权利质押,因此物权的界定与登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物权法》虽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创造良好法律环境, 但《物权法》在动产抵押的登记公示方法上规定稍显笼统、登记部门多、公示性差等不完善的地方,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物权法登记的体系,并将陆续出台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同时做好风险管理的执法工作,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制环境。

商业银行构建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供应链金融是多种金融产品的组合,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是基于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整个行业发展层面的考察,因此这项业务的开展行业跨度大,对企业经济技术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更加困难,除了金融知识以外还需要许多专业知识,这将加大判断借款人是否发生经营风险的难度,另外对动产及货权质押的监管也比较困难,对银行业务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创新中可能存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管理与契约设计漏洞和法律的真空,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增大。对于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银行来说,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供应链金融业务素质与能力迫在眉睫,同时在现有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下,将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管理嵌入其中并进行有关创新也势在必行。

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即传感器加互联网),建立我国产、供、销的完整供应链信息系统。通过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将互联网运用到基础产业和服务产业,建立起不同行业、产品的基础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为供应链金融实现技术的整体管理创造条件。

加强供应链金融制度的创新。目前供应链金融在创新发展上存在制度的约束。从银行方面来说,我国的银行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不可能从整体上为供应链管理提供财务融资服务,加上业务的运作与管理必然存在盲区和不易控制的环节,这样以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仅能围绕大企业开展业务,难以满足发展中的融资、结算和风险分散等方面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服务需求,更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改革创新,改变不适应发展的制度法律约束,使制度能够正确引导供应链金融实现全面的创新。在制度上,实现对原有的银行分业管理向混业管理的转变,允许银行把非核心的业务合理有序地外包给专业的供应链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中介公司;允许诸如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服务公司中介服务的存在,并依法从事有关融资业务。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2.李彤,深发展:供应链金融[J].商业论坛,2007(10)

3.闫俊宏,许祥泰.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

4.陈祥锋,朱道立.资金约束供应链中物流提供商的系统价值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8(6)

第12篇

目前在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环境会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环境会计有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环境会计研究较早,已取得一定成果,而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我国已经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然后分别指出了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国内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会计;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倡导降低污染、提高生态经济效率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会计的宗旨是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力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良性发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活动和制定相关财务决策。因此,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环境会计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反之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障碍。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各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于是低碳经济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会计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环境会计有利于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得经济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2、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各种资源成本以及所带来的利益,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施环境会计、正确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既有助于为经济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也有益于企业内部管理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3、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一方面我国企业既要面对国内竞争,也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不同国家的企业交易往来日益密切,会计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许多国家也要求企业建立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制度。因此实施环境会计是与国际接轨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往往会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牺牲品,建立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交易平台,我们需要重视并实施环境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以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全面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1]。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核心在于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三)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1、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目标一致。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共同的目的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环境会计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企业是低碳经济的主体,若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考虑到发展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因此,企业构建并实施环境会计体系,将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纳入核算体系,正确反映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

3、低碳经济为建立环境会计提供理论基础。低碳经济是将经济、能源、环境联系起来的纽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为了解决已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才应运而生。所以说低碳经济为环境会计有效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建立环境会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会计出现的较晚,研究的较少,体系不够完整。不像传统会计那样有国际准则和国内准则可供参考,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环境会计在低碳经济概念下的运用很不成熟,目前并没有制定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会计的专门法规、准则,缺少系统全面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

(二)社会监管松散。

低碳经济要求我们不仅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我国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很少应用环境会计以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原因有三:首先,我国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低污染、低消耗,提高污染治理与预防成本。短时期内,对于企业个体来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矛盾。其次,我国没有形成完善可行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最后,企业担心应用环境会计后所披露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发展,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选择。我国法律方面不够健全缺少强制管理,社会监管松散。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规定。

由于我国研究环境会计的时间较短、企业应用不广泛、环境会计理论不成熟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形式等没有统一的规定,进而已应用环境会计的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差异很大,缺乏可比性,使得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得较为准确有用的信息,不利于经济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完善我国法治建设,也为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更是为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应该制定、颁布有关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会计的准则、法律和制度等,以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从立法的角度强制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使环境会计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建设的有力手段。

(二)加强对环境会计实施的监管力度。

有了法律的指导与规范,环境会计的实施和低碳经济的建设便有了保障,但还需要政府及社会的监督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督导与执法部门,严格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程度,确保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其次,社会应提高对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注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依靠媒体、消费者等社会性群体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加以监督。

(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统一规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与模式。

现行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还有许多缺陷与不足,有些部分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增加企业披露和报告环境责任的要求,尽快建立起有关环境责任信息的记录、计量、计价、报告的统一的环境会计制度,提供完整、有效的环境会计资料,以适应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增长战略开展的需要[3]。

作者:田宇 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楠.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会计发展局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