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07-19 17:30:08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第1篇

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从2000年评选开始,“百强县”就调动了全国县市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尽管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百强县”的头衔是一个县(市)实力最好的证明,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加入“百强”成为诸多县市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07年国家统计局悄然取消百强县评比,改由非官方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与全国百强县名单,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对“百强县”的关注度。

据了解,本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百强县的行列。此次共有8个百强县(市)新入围,包括山东省的博兴县。

新兴全国百强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已有16个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从百强县的发展过程来看,百强县格局的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工业起家的传统百强县要素资源的强约束性、环境容量的饱和性已基本显现出来,特别是2006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给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该年的百强县名单一度停止。如何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百强县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与国内大中型发达城市以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百强县要保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在公布百强县名单的同时,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分析,报告对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进行了对比。其分析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对此,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的解释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是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有效补充和科学评价。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看,百强县正逐渐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依靠资源拉动的百强县,从长远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经济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区域主导型的百强县,借助港口及临近投资输出国的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外依赖性太强,经济发展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第2篇

企业管理理论在县域城市发展管理的应用研究 http://

一、引http://言

我国目前县级行政区划分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除外)。其中市辖区808个,县级市393个。 我国国土面积国土面积和总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范围内,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4%,全国县域内人口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也在县域城市经济范围内, 2001年全国县域gdp为5。4万亿元,占全国的56%。2006年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2008年县域经济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2010年gdp总值占全国的50%。因此,县域城市做大做强了,必然能发挥它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县域城市规模普遍偏小,不利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经过20多年的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进,特别是一批特大城市和以省会、地市政府所在地为代表的中等城市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但目前,我国多数县域城市人口总数在30万至100万,75%以上县域城市人口不到10万人,远没有达到规模人口要求,推进县域城市大发展、增加县域城市人口的阻力很大。对发展县域城市的认识不到位。一方面,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就是抓产业发展,一味地强调经济上规模、农业养殖业上规模等,而忽视了县级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带动、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对农民进城抱有排斥心态,认为农民进城加剧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对农民进城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发展县域城市受到一定阻碍。/

二、研究综述

(一)政策性管理研究 李铁明分析了我国县域政治发展的现状和妨碍我国县域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了推进省管县进程、深化县级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县域民主、推进体制创新这些有益于县域政治发展的对策。李宜春提出我国现行政府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注意改革中各环节的关联性、系统性、连贯性,突出区域改革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地方各级率先进行积极的拓展体制创新的试验。徐雪梅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市管县管理体制的弊端,并对推进“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推进改革,通过全域城市化建设推进大都市“省直管县”改革,建立区域协调的“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建议。许艳娟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河南政府在“省直管县”政策的发展道路和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针对改革道路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蓝红星指出了“省直管县”体制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赵宏钧出于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的目的,对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杨晶晶出于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为实例站在滑雪旅游的角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通过改进滑雪旅游设施及增加投入的方法发展县域经济的策略。张慧霞提出了发展济南市县域工业经济的一些策略建议。林寿富分析了中部县域城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并指明了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所需要的政策保障。梁杏飞以贵州省施秉县为例,通过分析施秉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卢建明研究了山西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及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以选择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李泓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的现状之后针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马增明通过研究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加快县域城市发展的政策性建议。郑炎成结合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全面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从分析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理论地位与现实地位不对称入手,深入质疑我国现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配套体制及其对县域经济安排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全面解除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不合理约束,进而深化县域经济内部体制改革和优化县域经济内部发展战略。//html/jianli/

(三)县域城市统筹发展研究 杨娜分析了影响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构建了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且利用所构建的体系和方法对河南省偃师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益于该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袁静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研究视野,在分析研究关中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宝鸡市为例提出了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杨丽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与县域经济壮大之间的关系,并且针对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县域城市发展管理理论基础及应用

(一)理论基础 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管理者或者相关的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使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企业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2)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这三个阶段也表明了企业管理的管理手段与方法的演变过程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本文出发点就是借助企业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来进行现代县域城市的发展管理,将县域城市的各个管理环节依据企业管理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 http://

第3篇

[关键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昔日曾经以工业大省闻名的辽宁省现已步入全国农业大省行列。辽宁省共有14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主要涉农区30个、城区26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农村人口1956万人,城镇化率达60%以上。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在县域和农村面积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和壮大县域经济,对妥善解决 “三农”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三年倍增”计划以来的积极努力,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被国家县域经济权威机构总结为“辽宁现象”。2010年,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83亿元,是2005年2963亿元的2.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46.4%,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亿元,是2005年83亿元的5.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12.3%提高到24.6%,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2010年全省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有50%的贡献来自县域经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的排名大幅前移。

但是,在正确看待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县域经济作为辽宁省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全省经济的跨越发展。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辽宁省并未跻身前三甲,作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辽宁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二、县域经济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2006年,辽宁省省委、省政府也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对于切实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至关重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府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

(一)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二)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三)县域经济以一个县级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具备一个县级财政部门,因此,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四)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五)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七)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概况

十年前,辽宁省的很多县(市)是全国出名的贫困县,例如锦州的义县,朝阳的朝阳县、喀左县,鞍山的岫岩县等。财政收入低,产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一块短板。

为了变“短板”为经济腾飞的“引擎”,十年间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2006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财政每年为全省44个县(市)提供20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2008年,辽宁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并于2010年全面超额完成。借助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的东风,2011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中最为抢眼的“辽宁现象”。

(三)2011年法库陶瓷、庄河农产品加工等15个县域产业集群销售收入总额超百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都有着质的提高和量的飞跃(见图1和图2)。

图1 辽宁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图2 辽宁省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过去十年,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2011年的48.2%,接近半壁江山,曾经是全省经济发展短板的县域经济如今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

四、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重视农民增收

发展县域经济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藏富于民”“让利于民”。辽宁省“十二五”规划将GDP增长预期目标调整为7%~7.5%,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并且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此举深刻体现了藏富于民的思想。发展县域经济的愿望及强大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只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辽宁省要继续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方针,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来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二)大力发展准特色产业

如前所述,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辽宁省的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条。而且要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继续狠抓环境建设,下决心保护好自然环境,为生态辽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必须在资源的转换和深度开发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把重点放在培植龙头企业上,壮大和发展一批与农牧业相关的产业,上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以工促农,全面发展。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创新机制,健全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重点小城镇的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将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新的增长极。辽宁省还应该将支持绿色生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可有效提升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给予乡镇企业资金和政策倾斜,形成乡镇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趋向于建立乡镇企业集聚区,最终形成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体系。

五、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抢抓机遇,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十二届全运会落户辽宁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政策优势,对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辽宁省应抢抓机遇,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传统农业仅包括初始的种植等生产体系,属典型的“种植农业”,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而后续的加工体系却从农业产业中剥离,逐步被边缘化。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无法提升农业经济运行质量。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连接和延长农业产业链。

辽宁省各县市应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统领,从推进绿色农业着手,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围绕农业资源的加工转化,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庞大应用集群。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昔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更要注重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循环,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环境的的承载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能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新型工业化之路。

(三)加大县域经济的财政保障力度

一是建立预算执行通报制度,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年初待分配资金的细化和指标下达工作,将省级预算安排的对下转移支付提前通知市县,要求市县将其全额编入年初预算,增强市县财政预算的完整性。

二是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要求县级财政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乡财政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县乡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县乡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县乡财政管理,提高县乡财政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监管水平,加强对困难县的指导和监督。

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市县债务管理,逐步建立债务规模和结构监测体系,努力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现行政府体制架构下财政体制设计和调整是否合理是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辽宁省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基础日益雄厚。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具体可以通过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做到管理民主。

(五)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就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据,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就是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产品和服务。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照搬、缺乏特色等问题。应参照江浙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比如浙江的萧山,因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建材钢构、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优势,使其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七位。近年来,辽宁省依托地区产业特色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迅速逆势崛起。目前,沈阳法库陶瓷、锦州光伏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助力。

因此,在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辽宁省必须充分发挥各区市县的比较优势,开发特色经济,继续坚持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特色之路。有特色就有吸引力,有特色就有竞争力,这样才能保证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冰梅.论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6).

[2]李震坚.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0月18日

[3]周加来、朱道才.县域经济:理论与安徽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第4篇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间,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调整财政职能,制定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是一个上下关注的问题。本课题报告以山东、新疆、重庆和湖北为例,从描述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入手,进而评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得失,探讨21世纪初期中央、省、市州县(市)级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引言

郡县治,天下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县域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是中央党政文件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县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社会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0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除外),其中:市辖区830个,县级市381个,县1478个,自治县116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多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93%.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6%; 全国县域经济的GDP达5.7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54.5%.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县域经济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上与国家和省城经济相联,下与乡村经济相接,处于城乡结合点,承上启下的地位十分明显。再次,我国的改革发轫于县域经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县域经济中的农经济、乡镇企业率先进行了改革,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许多有益经验。 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这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县域经济》工作部:中国县域经济网)。

第二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应,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是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中界性特征(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 《中国经贸导刊》2004.4)。

第三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和乡镇企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是极化型区域经济。从地域总体和经济整体看,县域经济既有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的特点,又具有与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不同的特点(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2001)。

第四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在定义上相似,但是在特征上则认为县域经济是典型体现中国转轨经济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典型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其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闫恩虎: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中国县域经济网,2004)。

本课题研究后认为,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界定第一种观点更具合理性。县域经济社会是在县域经济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县域经济社会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人均GDP、财政收入水平等传统的经济指标的提高,更要注重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社会指标的提高。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勿须讳言,由于国情限制,建国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长期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被有意无意忽视了,县域经济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一次革命。

(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与评价标准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与协作原则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以统筹城乡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以实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济构成工业化、社会载体城镇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综合发展持续化、人口生育计划化、科技教育普及化、管理运行法制化、土地资源利用科学化、社会保险普遍化以及消费方向绿色化。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分为经济方面的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主要有GDP、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河南省调整县域经济考核体系, 南方农村报2004.8.10),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均GDP指数、 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数和人均财政支出指数。

县域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有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是人类发展成就的总括衡量。它衡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表示。(2)知识或教育,用成人识字率(占2/3的权重)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综合毛入学率(占1/3的权重)来表示。(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PPP美元)来表示(图1)。

基本指标 综合指标

(一) 体面的生活水平

1. 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指数

(二) 知识或教育

1. 成人识字率 成人识字率指数

2. 综合毛入学率 综合毛入学率指数 教育指数

(三) 健康长寿的生活

1. 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指数

图1 衡量城乡发展差别的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 参照《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P.246.

本课题采用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为便于分析,仅选择其中人均纯收入,即收入指数作为研究重点。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途径与手段

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直接手段包括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来发展县域经济,间接手段是指运用经济杠杆等来调控县域经济,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积极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的各类市场主体,为它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课题认为,在研究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中,要特别注重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重点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中央对县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办法,调整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在统一税政前提下,研究落实赋予县域适当的税政管理权。三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下财政体制。在合理划分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支出和收入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域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由于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和几千年来自然经济体制传统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十分缓慢,主要表现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县域经济由男耕女织型小农经济集合体转变为集体合作农业组织、乡镇企业和地方国营及大集体工业三部分组成的特殊区域经济结构,可称为老三块结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主导下,为服从服务于重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的五小工业 (大都是地方国营工业及一部分大集体工业)成为老三块结构的主体和领头羊。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前期,即短缺市场尚未转向相对过剩经济以前,通过家庭经营改造的广大的新型双层经营农业单位,与适应短缺市场并填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所留下空间的乡镇企业,成为老三块结构中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尤其是乡镇工业几乎是无工不富,是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这个时期,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挥聚集诸种资源要素,生产力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由于千千万万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农户与广大乡镇企业这些新型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县域经济一时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基本细胞或基本单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由长期的短缺经济开始转变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后,支撑县域经济的上述两类市场主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镇工业企业失去了大部分原有的市场空间,已由过去的无工不富变为90年代的无工不亏,连异军突起代表的苏南模式也受到挑战,更不用说一部分以双层经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陷入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回顾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基本经验,不管是在全国极具代表性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还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山东、重庆、新疆和湖北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抢抓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二是依据本地特色(资源、地域及人文等)发展壮大;三是积极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四是主动争取上级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与中期,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是极其重要的。

(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县域众多,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分布情况一致,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目前我国的百强县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中部次之,西部落后。据2001年底的统计,有县域GDP超过400亿元的,也有不足1亿元的;有县域年财政收入超过80亿元的,也有几千万多一点的;有县域人均GDP近4万元的,也有才300元的。其中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市是最低的100个县市的14.3倍。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的评价结果: 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强的A级中, 东部地区占78.5%、 中部占15.5%、 西部占6.0%; 在最弱的J级中, 东部占0.9%、 中部占8.0%、 西部占91.1%.二是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2002年的山东来看, 山东东部的青岛、 烟台、 威海、 潍坊四市的24个县市共完成GDP 2612亿元, 占山东省县域GDP总量的44.1%, 县均124.3亿元; 而西部的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四市的31县市完成GDP 1095.7亿元, 县均35.3亿元。2002年, 山东最强县人均GDP 32705元, 是最差县人均GDP(2137元)的15.3倍; 最强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658元, 是最差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的2.2倍(《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的重庆来看, 最强县双桥区的人均GDP17349元, 是最差县酉阳县(2515元)的6.9倍(《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湖北省来看, 最差的竹山县人均GDP 2289.4元,只有最强的潜江市人均GDP(9322.7元)的24.6%,不到1/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财政运行现状分析》)。

(2)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主导的产业。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4∶43∶33,而同期全国经济中的第一产业比重仅为14.55%.大多数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十分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2002年山东省情况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15.5亿元、 2789.5亿元和1913.0亿元, 比例分别为20.54∶47.14∶32.32(《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中的农业仍占相当高的比重。从2003年的重庆市来看, 县域经济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为21.33∶39.3∶39.4, 二、 三产业不发达, 比重偏小(《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湖北省来看, 全省县域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为24.9∶41.8∶33.3, 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省同期水平10.1个百分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财政运行现状分析》。2003年新疆县域经济一、 二、 三产业比重为26.96∶37.50∶35.54, 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仍占较大比重, 比全国平均比重高12.3个百分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目前只有年龄大的和能力比较差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对务农的生产兴趣不大, 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据2003年山东的4200个农户调查, 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2.9%,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7%,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7.7%.

(3)县乡财政困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县乡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县乡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发工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欠发工资县分别达到779个和797个,出现欠发工资的县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典型情况看,1999年欠发工资县数较多的三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工资县占本省总县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7%、96%和78%,欠发工资额较多的四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额都在10亿元以上。县乡欠发工资问题不仅存在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也存在。二是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2000年,在全国2074个县级财政(包括县、县级市)中,有950个县属于财政补助县,占46%.三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严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县级负债日益加重。西部某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到2000年底除拖欠工资2480万元外,还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欠世行贷款(财政负担部分)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各种欠款总计1.5亿元左右, 是该县年财政总收入的1.5倍。在沿海地区某省的一个县, 到2000年末有内债2.5亿元, 外债(世行贷款)1664万元, 全县负债总额达2.7亿元, 是当年该县财政总收入的1.39倍。在中部地区某省一个地级市, 所属各县财政债务到2000年累计达14.4亿元, 是所属各县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倍多。四是出现财政赤字的县乡的数量和赤字金额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999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和广东5省、直辖市没有赤字县外,其余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存在赤字县。2002年,2070个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515亿元,赤字县占全部县域的比重达73%,即2/3以上的县入不敷出,赤字总量占这些地方财政总量的77%.一些县虽账面无赤字,却普遍存在巨大的隐性赤字,即以当年应付未付的各种支出拖欠,或以负债、寅吃卯粮等形式存在的赤字。

(4)中央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够。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尤其是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与工业的投入连年扩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建国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五五时期的10.5%下降到七五时期的3.36%,从1984年的6.21%下降到1999年的2.4%.与此相联系, 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由六五时期的9.6%下降到七五时期的8.28%, 由1992年的10.05%递减为1997年的8.3%.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对农业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基本滞留在吃学大寨的老本上。直到1998年特大洪水后,情况才有所改观,国债对农业的投入中,水利占大头,但很多水利如江河干堤整治和大型水库建设等。二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目前,农业、县域经济发展迟缓,与国家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的供给不足。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不够。我国农业及整个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已推进数年,但至今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四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制度供给不足。国家财政在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供给上配套性差、系统性不够。

(5)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一是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经济整体水平。人均GDP是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为9073.3元,超过1000美元,即相当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水平。而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够,即使是经济整体水平较高的东部县市,人均GDP也只有600美元左右,属于工业化初期水平。根据2002年底的数据,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农民的实物收入计算在内),全国约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二是县域社会的发展滞后。目前县域经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品缺乏,加之农村广大贫困地区,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目前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虽通电但电价普遍是城镇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206个县没有律师。

2.造成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1)重城抑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估计,改革开放前30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就为工业贡献了7000亿元的资金(扣除支农资金)。长期对农产品的低价政策,严重损害了农业的积累能力。1990年与1952年相比,中国工业增长了近65倍,农业仅增长3倍。也就是说,农业以仅有的3倍增长格局支撑工业60多倍的增长幅度。长期的重工轻农政策取向,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收入增长,加之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广大县域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我国改革迅速转向城市,实行了过分向城市、向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致使基础产业不基础,弱质产业得不到重点保护与扶植。

(2)对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认识不够。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掩盖了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严峻现实。一是以总量上的较快发展掩盖了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运行质量不高。如全部县域经济GDP达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2%,除京、津、沪和辽、吉等省市外的绝大多数省(市、区),县域经济GDP均占各省(市、区)GDP的50%左右,掩盖了大多数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佳,且呈两极分化的状况。二是以财政收入的年均快速增长掩盖了县域经济财政的日渐困难。尽管全国县市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967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2626亿元,年均增长18.2%,但全国约有一半的县级财政不能保证按月足额发放工资。三是以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乡镇企业的全面衰退。在沿海发达地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主体,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路子,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在经历短缺市场的发展机遇后,因改制迟缓和投入不足等原因而呈下滑态势。

(3)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至1994年以前,除少数贫困县外,大多数县(市)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二是中央放权让利政策实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宽松,县级调控能力有所加强。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旨在提高中央的财政收入及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致使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占比逐渐下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增幅及占比明显下降;加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能划分并没有真正做到明晰、合理,地方政府事实上承担着许多本该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财政的困难。分述如下:一是县乡财政主体税种缺乏。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政府主体税种不足,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二是收入上移,财力层层集中。2002年中央本级财政收入10388.6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0%, 省、 地级财政收入5290.04亿元, 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8.0%, 县级收入3224.96亿元, 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1%.三是支出下移。在财权向上集中的同时, 存在事权下移的倾向, 即将部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 这在基础教育上表现特别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够, 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更少,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农民负担。2002年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2644.98亿元中,中央支出210.25亿元,占8.0%;地方支出2434.73亿元, 占92.1%.以全国45%的财力来支付全国90%以上的教育支出 (教育支出占地方财力的28.6%),对于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来说负担明显过重。

(4)城市化推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误导。市管县+县改市=加快城市化。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市管县和一些县改市,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进行的,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事实。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县改市及市带县进程过急过快,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不具备非农产业发展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县匆忙改市,加之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乡改镇,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的。全国县级市由1985年的158个上升到现在的400个。虽然这次城市化运动对改变传统的小城区、大农村、小工业、大农业的二元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基本评估

以改革开放为界,我国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可分为两大阶段:①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始;②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虽然可分为若干小阶段,但就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和目的而言,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工业化+赶超战略服务的,其目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县域)为国家工业化战略提供资金积累、资源供给和消费市场。在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下,国家财政虽然为广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一些资金支持(诸如五小工业),但通过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国家从农村、小城镇集聚了约1万亿元用于国家工业化建设,致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县域工业化日渐势微。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启了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门。也可以说,我国县域经济工业化自改革开放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惊人成就,国家财政的支持功不可没。择其要而言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分为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亦可称之谓间接支持(投入)和直接支持(投入)。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主导时期的财政政策是以直接(资金)支持为主,经济体制转轨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时期是以间接(政策)支持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国家财政职能随之不断调整,从财政直接投资支持县域经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开始进入非竞争性领域,其分界线可以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为标志。

由于我国转轨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实施的是追赶战略,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任务与目标就是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包括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其直接成就是广大县域人口实现温饱,开始进入小康社会,人均GDP实现了1000美元;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东中西差距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的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尖锐。与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滞缓,越位与缺位并存;其直接后果是,全国大多数县乡财政困难依然存在,且有加剧的态势,尤其是与经济发展形势相悖,由此引发出诸多新的民生矛盾;凸现出大多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或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二)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但是即使是经济整体水平较高的东部县市,人均GDP也只有600美元左右,中西部县域人均GDP则更低。如果说21世纪初期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就广大中西部县域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尤其县域工业化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不仅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而且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或模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或者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6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社会公平发展原则

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并不牺牲效率是现代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基本、最重大的经济社会选择。处理好这一问题有助于政府在财政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在政治上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法律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在伦理上使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社会公平发展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就是制度公平和政策公平,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权利公平。即要求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权力是平等的,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职业的选择权等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的限制和影响。二是效率公平。发展是最根本的问题,抛开效率而言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三是机会公平。针对市场经济中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占有不平等而导致人(或企业)的发展起点不平等、竞争不平等的客观实际,社会公平体系还必须提供机会均等。四是分配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最终必然体现在分配财富的占有上,因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往往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2.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源于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哲学的人本论或民本论。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和特色。我国思想史中的人本论思想肯定了人在万物中的卓越和伟大,视人为天地之灵,表达了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关爱和尊重。孟子集民本论之大成,对以人为本作了全面阐发。马克思主义肯定人是历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突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主张人的解放和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对马克思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运用和发展。为保证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度控制县域人口数量,提高县域人口质量,改善县域人口结构;缩小县域与城市、县域内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完善民主与法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同志在2004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此,国家财政必须探索新的支持手段,减轻县(市)财政困难,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财力支持,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和谐社会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是目标原则。和谐是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史的核心和精神特质。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思发展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中、和是整个宇宙中一个根本的和普遍的法则。孟子则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思想史也曾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然而,最为科学的当属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观。在其社会和谐思想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虽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也在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自然界。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同志在2004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些论断深刻地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和谐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主要是消除县域内外的贫富差距,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部门必须大力支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部长金人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支持经济发展责无旁贷,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作法。财政部门不能把建设公共财政与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不能简单地算财政账、收支账,还必须算经济账、政治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确定财政工作的位置,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突出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是:①调整财政职能,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农村;②创新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途径和手段,重整国家财政信用;③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重点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1.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在现行政府体制架构下,财政体制设计是否合理和调整是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政策。本课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对保证中央政府财力的汲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勿庸讳言,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或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对此,本课题建议,一是取消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的老体制上交,实现真正的财政体制并轨运行;二是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调减增值税中各级政府的分成比例;三是确立中央、省、县各级政府(财政)中的主体税种;四是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将地方税收征收机关隶属于各级财政管理,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尤其是税收征收管理成本。

2.强县虚乡,推广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范式。人为地拼凑经济区域、行政式扩大城市规模的后果是相互掣肘,阻碍了我国广大县域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有区域、民族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本课题建议,一是在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逐步推广浙江特色的省直管县模式;二是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在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因地制宜地对乡镇财政实行分类管理,有条件的可开展安徽省的乡财县管体制试点。

3.按照社会公平发展原则,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广大农村、小城镇(县域)工业化道路选择和实现问题。本课题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伴随我国整个新型工业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完成。或者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或出路在工业化,而绝不是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源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恶果,根治其恶果的办法只能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适应广大县域实际的工业化道路。面对入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结合四省市区的实际,本课题建议,一是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原则,中央财政应承担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职责,以确保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农村区域人民分享全国经济发展成果;二是整合中央和省市支农资源,建立专项支农预算和国土与环境保护基金,重点支持农田、牧区建设、农村水土保持、环境维护与治污等,以确保我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规范一般性(均等化)转移支付方式和制度,确保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建立起新型的县乡行政体制。

4.改革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和调整其结构,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进一步加大中央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而省以下、尤其是县乡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县乡财政的困难与目前县乡政府自有财力太弱有直接关系;县乡自有财力弱小虽然与其经济发展不够有直接关系,但不能不说与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和中央转移支付规模过小有其现实的关联。可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尤其是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其规模是现实选择。

(2)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快构建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借鉴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均等化转移支付指标设计与方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指标体系与方式。二是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降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尤其是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以便调动地方政府、尤其是调动县乡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为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问题和促进中西部发展,应尽快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3)在中央加大对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省市级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重点支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做强做实县级财政,以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4)尽快修订《预算法》,增加有关转移支付的条款,赋予财政转移支付相应的法律地位;制定有关转移支付的单行法规,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分配公式等做出具体的、权威的统一规定,确保公共财政下的转移支付有法可依。

课题指导:王朝才 王华新 孙 钢 张学诞 周友明

执 笔:周永松 吴晓玲 李灯强 吕晓红

参考书目:

1. 刘照明: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纵横[M]。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0

2. 朱舜: 县域经济学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1

3. 王怀岳: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 人民出版社, 2001

4. 张金山: 中国县域经济导论[M]。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5. 王青云: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商务印书馆, 2003

7. 王海明: 新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2002

8. 王朝才, 傅志华: 三农问题: 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9.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财政改革探索[M]。 重庆出版社, 2003

10. 《中国财税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编写组: 中国财税改革热点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11. 金人庆: 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J]。 求是, 2004.12

12. 贾康, 白景明: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 经济研究, 2002.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14. 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财政年鉴(2003)。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3

15. 陈文科: 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3.2

16. 温铁军: 县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员学报

17. 闫恩虎: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 中国县域经济网, 2004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 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J]。 中国经

贸导刊, 2004.4

19. 宋洪远, 马永良: 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 经

第5篇

[关键词] 河北省;县城经济;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Isiah A. Lit vak 和Peter M . Banting提出,主要分析影响投资者对回报预期的一些宽泛、但又互为联系的组成因素。区域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区域内投资活动及结果的一切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有机综合,包含政治、经济、历史、自然、技术和物质条件等诸多方面。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要经济带和经济区、及省市级行政区这几个层面上,而进一步对县级行政区投资环境的研究较少。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县域投资环境,可以争取和利用各种形式的外来资本,创造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化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

1、优化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必要性

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自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各地政府通过改善县域投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1县域经济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全省下辖136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全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表1所示,2011年,我国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生产总值占GDP的51.04%,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5.07%;河北省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82.73%,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五位;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68.07%,居全国第四位;县域财政收入占省财政收入的35.3%,居全国第12位。以上指标均远远超过我国各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北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1.2河北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相对落后。虽然河北省县域数量众多,但仅有迁安、武安和三河进入全国百强县,县域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山东、浙江、江苏、辽宁等地,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平均规模仅仅接近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表2所示,2011年,我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1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6.61亿元,而河北省县域平均生产总值122.70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第13;县域财政平均收入4.51亿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第20。

省级行政 区 县 域 人 口 比(%)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 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 省级行政 区 县 域 人 口 比(%)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 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

90.8 92.52 34.44 吉林 67.51 58.63 28.18

新疆 87.5 69.62 48.22 甘肃 66.42 40.58 19.08

安徽 83.42 48.3 30.83 福建 65.99 55.89 33.54

云南 83.34 63.36 35.37 湖北 64.37 41.49 22.86

河北 82.73 68.07 35.3 黑龙江 63.59 43.32 18.94

四川 81.97 53.81 26.63 陕西 63.11 53.32 19.49

青海 79.88 65.89 28.43 浙江 60.72 51.37 37.14

贵州 79.76 66.31 40.88 江苏 55.73 51.8 38.57

江西 78.79 57.08 48.27 辽宁 53.69 47.18 26.58

湖南 76.99 57.05 28.15 宁夏 50.78 39.22 26.82

河南 76.78 70.14 37.8 广东 43.68 19.11 8.48

内蒙古 71.94 61.02 36.81 重庆 39.85 22.7 11.63

山东 70.4 56.65 37.02 天津 14.05 7.08 3.57

山西 69.28 58.89 33.38 北京 3.91 1.46 0.92

广西 68.95 49.3 25.33 上海 2.93 1.17 1.02

海南 68.05 50.16 29.92 全国 65.72 51.04 25.07

(资料来源:刘福刚.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中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2.)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相对落后

虽然河北省县域数量众多,但仅有迁安、武安和三河进入全国百强县,县域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山东、浙江、江苏、辽宁等地,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平均规模仅仅接近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表2所示,2011年,我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1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6.61亿元,而河北省县域平均生产总值122.70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第13;县域财政平均收入4.51亿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第20。

表2 2011年各省级行政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省级行政 区 县域人口(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省级行政 区 县域人口(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3.82 7.78 0.26 吉林 46.40 154.90 5.99

新疆 22.19 52.89 3.99 甘肃 24.68 29.53 1.24

安徽 80.30 119.21 7.28 福建 42.33 169.20 8.68

云南 33.27 48.57 3.39 湖北 57.02 125.33 5.37

河北 44.05 122.70 4.51 黑龙江 38.09 85.17 2.95

四川 48.17 82.59 3.97 陕西 28.46 80.38 3.52

青海 11.64 28.22 1.11 浙江 57.19 286.23 20.18

贵州 36.89 50.41 4.21 江苏 89.83 519.15 40.53

江西 43.66 82.48 6.28 辽宁 53.48 238.32 15.97

湖南 58.36 128.98 4.91 宁夏 24.98 63.43 4.54

河南 66.74 174.90 6.03 广东 68.49 151.74 6.98

内蒙古 22.32 109.52 6.24 重庆 61.22 119.63 9.11

山东 74.56 282.38 14.06 天津 63.48 266.86 17.31

山西 25.93 68.93 4.22 北京 39.50 118.57 13.78

广西 42.70 77.05 3.20 上海 68.80 224.00 34.84

海南 37.32 79.09 6.36 全国 44.43 121.10 6.61

(资料来源:刘福刚.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中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2.)

一方面,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另一方面,和全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河北省地方发展非常重要。

2、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区域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区域投资的“硬环境”主要指那些直接、有形、见效快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和“硬环境”相比,区域投资的“软环境”主要指那些间接的、无形之中影响投资的社会综合环境,包括文化环境、人口素质、公共服务和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这类环境具有正外部性,需要长期建设,其优化投资的作用是持续的,难以在短期内衡量。

投资环境的优劣关系着当地吸引外来投资的力度和水平,进而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比较对优化全省县域投资环境、制定正确的引资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2、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势

2.1地缘优势。河北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之中,全省多个县(市)处于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既是内陆城市通向亚太的出海口,又是中西部地区通向沿海开放地区的重要节点。此外,河北省也是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环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型城市,全省有24个县(市)和京津相邻,与此同时,河北省众多县(市)与我国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辽宁等省级行政区相接,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县域之间经济辐射和渗透程度较强。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河北省得天独厚的县域投资环境优势。

2.1.1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河北省各县(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公路和铁路建设方面,河北省是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2011年,地方铁路里程达2172.4公里,且全省县域公路里程160480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379万辆,这增强了各县(市)吸引投资的能力;在沿海港口建设方面,目前河北省拥有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四大港口,设计吞吐量56036万吨,并正在形成以秦皇岛港为主枢纽港,以黄骅港、唐山港为区域性重要港口,以曹妃甸为重要资源接卸码头的港口群体系,这对周边各县吸引投资发展临港经济、提升县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通讯建设方面,2011年,全省各县(市)固定电话用户共8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共3704万户,这为企业投资落户以及今后的发展提供快捷的市场服务。

2.1.3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通过集聚发展,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群落。河北省县域自然资源丰富,造就了武安钢铁煤矿、宁晋电缆、枣强裘皮、迁安钢铁、安国中药材、白沟箱包、辛集皮革、清河羊绒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雏形。并且,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互为促进,各地政府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和要素禀赋,优化投资环境,扶持和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提升促进产业集群更加成熟。

2.2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劣势

2.2.1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目前,河北省已形成五大经济区,分别是冀东经济区(包括唐山、秦皇岛)、环京津经济区(包括保定、廊坊)、张承经济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冀中经济区(包括石家庄、沧州、衡水)、冀南经济区(包括邯郸、邢台)。各个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全省综合竞争力前30强县(市)主要集中在冀东经济区和环京津经济区,其生产总值占全省县域总量的45%,地区财政收入占47%;综合竞争力后30弱县(市)主要集中在张承经济区和冀南经济区,其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县域总量的10%,地区财政收入仅占9%,不均衡的现状阻碍了全省县域投资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②。

2.2.2资金来源单一。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虽然为河北省各县(市)吸引外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与河北省相邻的北京和天津这两大直辖市拥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再加上河北省和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因此,其他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优良投资很难落户,民营资本所占比例较大。2011年,河北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87亿元,其澳台商投资仅占4.7%,外商投资仅占6.6%③。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优良的资产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生产和发展具有盲目性,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如沙河的玻璃产业),造成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形成马太效应。

2.2.3法制和政策环境需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当地的资源状况,而且还受到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相比,河北省现阶段对待各种形式的外来投资,思想保守,审批环节多,手续复杂,缺乏符合本省县域发展实际的创新性投资政策,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外来投资提供优质环境的意识。此外,外来投资受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多重领导,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投资政策政出多门,有好处互相争权,没好处互相推诿,甚至。以上问题导致众多县域中的大量投资被迫转移到相邻省份的县(市)。

3、河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的优化对策

3.1构建有效的县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县域投资的主要因素,构建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明确各县(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此为地方政府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参考。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系统。评价体系中,既要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类指标,也要涵盖政策和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理念、人才结构等软环境类指标,并且通过逐层细化使各级指标层次清晰,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各地投资环境现状。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 备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应符合通用性要求,对各县(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和统计口径一致,并在指标的筛选过程中,尽量保留可量化指标,通过权威机构获取指标数据,这样便于对各地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使评价更具科学性。

最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有动态性。县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发展政策及时做出调整。近些年,我国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解决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在构建县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适当增加可持续发展类指标(如空气质量达标率、城市环境设施投资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通过投资环境评价促使各县(市)政府加强环境管制,影响资本的投资偏好,运用高的环境标准吸引具有环保技术和高效率管理技术的资本落户,实现县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3.2加强县域投资软环境建设。长期以来,河北省各县(市)政府在优化投资环境时,普遍重视对投资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对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这导致县域投资环境的数量优化,而不是结构优化,在这样的发展政策下,县域经济往往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实现质的提升。因此,河北省应在发展投资硬环境同时,更加关注对法制环境、政策和公共服务环境等投资软环境的改善。

在完善法制环境方面,通过完善立法加大对恶性竞争和垄断的打击力度,建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企业,为各类投资创造开放、公平竞争、安全的市场环境;通过法律手段整合税务、工商、银行等多个部门中关于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资料,以此建立征信数据库,通过对其监督和奖惩为各类投资创造信用环境。

在完善政策和公共服务环境方面,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把更多的权力让渡给投资者,制定更为宽松的投资政策,减少各类投资审批的时间及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策水平;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减少其管理意识,增强其服务意思,改变和不作为的现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3根据区域特点优化县域投资环境。河北省五大经济区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人才构成等方面各有特色,因此在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上应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营造区域之间产业发展上的协调与互补效应。保定、廊坊两地处于环京津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和京津相邻,在优化县域投资环境时应结合本地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制造业产业链条,实现有效对接,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积极承接京津外移产业,实现与京津发展的真正融合。唐山、秦皇岛两地处于冀东经济区,大部分县(市)进入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前30强,拥有丰富的资源,在国家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下,这些县(市)应尽快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投资环境的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钟学,卞爱莲.中国各省投资环境的空间动态的面板数据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穆广杰.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11.

[3]寻舸.湖南软实力与投资环境优化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黎熙元,杜薇,余文娟.港澳资企业对珠三角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基于2010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2.4.

[5]潘辉.中国三大经济圈FDI投资环境之比较[J]亚太经济,2011.4.

[6]杨星一,田书琴.制度化视角下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0.29.

第6篇

关键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一样,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县域有122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4.7%。研究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促进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山东县域经济明显提速。2007年,122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21882亿元,占全省的84.3%,比200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18亿元,占全省的48.8%,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强县更强,弱县提速

2007年,30个强县完成生产总值10014亿元,占全省的38.6%。在2008年7月份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山东有26个进入,其中荣城跻身前10名。而2000年山东只有21个进入百强县。强县更强的趋势明显。近年来30个欠发达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均高于经济强县,发展势头强劲。

(三)“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先全国

多年来,山东农业产值和增加值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1990年以来,山东“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由此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山东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

(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全省看,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胶东半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板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板块、鲁西现代农业板块、鲁南煤化工、旅游和现代物流板块等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板块。从单个县域来看,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县域经济布局结构愈加合理。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越来越高,2003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是16.6:52.1:31.3,2007年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为10.7:59.3:30,4年中二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

县域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撑。从全省看,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1%,比2003年提高13.2%。

二、现阶段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整体水平不够高

在2008年7月份公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山东与浙江一样,都是26个,江苏省25个。但是,与浙江、江苏相比,山东还有这样一些差距:首先,百强县在山东县市区中所占的比例低。其次,山东强县还不够强。最后,山东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程度方面与两省仍有差距。

(二)发展极不平衡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07年122个县(市)中,过8000元及以上的有4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48个,低于4000元的还有3个。从2005年统计数字看,91个县市中GDP和人均GDP最高的与最低的都相差10多倍。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县域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绝大部分县(市)经济结构不合理,个别县一产比重还在50%左右,很多县二产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三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旧以粗放型投资为主。有些县受地方短期利益影响,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仍很普遍,由此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布局看,一些县的主导产业还不突出;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程度不高。

(四)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

1、县级政府缺少必要的发展经济自。目前的行政管理层级过多,限制了县一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山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彻底,有些该下放的权力还没放到位。

2、县乡财政捉襟见肘。分税制下的县域财政,财源结构单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多数县市很难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3、融资难的问题突出。目前县域普遍存在融资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减少,民间金融机构又还没发展起来,金融机构单一。县级支行普遍没有信贷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县域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本身注册资本和信用等级不够。这些都导致贷款难。

4、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用地指标紧张,从宏观看是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从微观看,一些县不注重项目的土地产出效益和容积率,投资强度不够也是原因。

5、高层次人才短缺。县域与省城及地级市相比,在综合配套、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先天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当前人才过于向大城市集中,高层次人才匮乏、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由此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加快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层次,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好这个基础至关重要。今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组织领导

重视发挥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是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应重点抓好分类指导:

1、对各县域按照一定的、综合性的标准进行科学分类。现有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经济实力将省内县级单位分为强县、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这种分类能够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水平。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排名式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的方向是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实力、区域功能(主体功能区定位)、产业发展水平和历史贡献等对县域进行科学分类。

2、实施重点突破。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要实施重点突破。对于经济强县和一般县份,要充分放权,尽快赋予其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对于特殊县,要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农业大县、资源型县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县、生态县,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配套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3、进行差别化考核。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因为分类不同,发展重点不同,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重点自然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分类后的发展重点实施差异化考核。

(二)构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1、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创新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新符合县域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设立的小额信贷组织。

2、建立完善土地支持体系。一方面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另一方面,省里在分配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可适当向县级倾斜。各县也可采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

3、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加强对县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广校等载体,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4、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调整县级财政专项配套政策。

(三)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赋予更大的活力

1、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推动乡镇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县乡财政改革。大力推行财政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促进县(市)级财政的增收节支。

2、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从2002年起,浙江、湖北、河南、广东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改革,把地级市的一些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大的经济发展自。“强县扩权”效果明显。山东曾在2003、2006年两次放权,尤其是对30个经济强县给予了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强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加大放权的力度,可以考虑在全省17地市中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给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事务统筹权、社会管理权等更大的自。在扩权试点县基础上,再逐步向所有县(市、区)放权。此外,建议省委、省政府赋予县(市)级对省直管部门更大的协管权。

(四)继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发展方式

1、继续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就是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培育优势产业,聚成优势竞争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做强工业就是着力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工业档次,保持工业强势发展。继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要注重培植核心企业,同时围绕核心企业发展配套企业,促进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山东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抓好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省政府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对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扶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3、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引导园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通过政策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以业兴城和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

4、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临港经济。

参考文献:

1、姜大明.转变发展方式搞好城乡统筹 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9-02-21.

2、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一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EB/OL].省略/jzl_first/jzl_first01.asp,2009-02-21.

3、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EB/OL].agri.省略/jjps/t20080709_1079408.htm,2009-02-21.

第7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7702

县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它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

1 县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前学者的研究整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多数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壮大县域经济来推动城乡统筹的发展,张渊(2004)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深化改革、构建城乡统筹机制的最佳切入点(殷树荣、李新颜,2006),同时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认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创新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等方面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潘九根、田长文,2008);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应该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李宪建(2005)认为城乡统筹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思路,应该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涵盖着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笔者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抓手。

2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全市现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总人口1091.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1.95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2007年年末县域总人口915.53万人,占南阳市总人口的84.3%;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2.5%;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10909566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6%,与2006年相比,县域经济的增长率为12.8%,从总量上看,南阳市县域经济比重大,发展速度较快,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县域经济整体落后且发展不平衡

在河南省政府公布的2007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中,南阳市县域经济的排名与2006年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既使排序最靠前的西峡县,在全省108个县市中排名也是29位,社旗县更是排到了全省倒数第二的位置;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南阳市县域人均GDP1615.8美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 1859.3美元少243.5 美元,这与南阳市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21080元是方城县7955元的2.7倍;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西峡县960.3元是方城县210元的4.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新野县4483元是桐柏县2732元的1.6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2007年南阳市11个县市经济增长速度介于10.5%-20.4%之间,增速最快的西峡县为20.4%,增速最慢的内乡县则为10.5%,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2.2 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低

2007年南阳市县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6.1%,而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4.5%。县域内资源利用程度低,种植业主要以粮、棉为主,对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的状态,深度和系列化开发的产业(产品)还没有形成,虽然西峡县的猕猴桃和南召县的花生、新野县的蔬菜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总体来说,南阳县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单一,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短,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经济实体较少,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加工环节欠缺。

2.3 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2007年南阳市县域内工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0%,工业GDP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7.9%,而同期河南省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4.6%和51.9%;南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县均增加值24.31亿元,也远低于同期河南省县均33.14亿元的标准。与经济较发达的县域相比,工业发展的滞后更加明显,如2007年巩义市工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3.4%,工业GDP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72.3%。南阳市县域工业以中小企业和传统工业为主,产业关联度低,发展后劲不足这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4 县域财力、金融发展活力不足

2007年南阳市县域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西峡县为960.29元,最低的社旗县仅为182.70元,县域内财政收入的不足导致县域入不敷出,较高比例的支出要靠财政转移支付。全市县域人均财政收入为317.59元,而人均财政支出则为1087.12元,财政收支的逆差是财政收入的2.4倍,其中社旗县甚至达到了4.7倍(见表1)。此外,2007年南阳市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为149.4亿元,县域财政金融活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

3 壮大南阳县域经济的对策

3.1 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最佳发展模式。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的集中产地。粮食总产约占全省11%、全国1%,棉花占全省20%、全国4%,油料占全省13%、全国1.5%,肉类总产约占全省13%、全国1%。农业是南阳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南阳县域应该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一方面强化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业,将特色农业作为增长极培养,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的正向带动和逆向促进,发挥比较优势,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

3.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7年末南阳市县域中人口为915.53万人,是河南省县域人口最多的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很大的弹性,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南阳市县域内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剩余劳动力,所以,为了克服资本和资源(人均资源占有不足)两大约束,南阳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建立健全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资格认证和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满足市场对较高层次劳务人员的要求,逐步形成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竞争力。

3.3 挖掘资源潜力,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南阳市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银矿、蓝晶矿、金红石、硅线石居全国第一,且分布集中,组合良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同时南阳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94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8个。有鉴于此,南阳市应深入挖掘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潜力,一方面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放大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以知名旅游品牌为先导大力招商引资,带动资源开发型工业的大发展,形成旅游业和工业两翼发展的格局。

3.4 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起动和完成工业化,同样,要真正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县域工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2008年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河南省8个县(市)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4.8%,高于全省51.9%的比例,只有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才有了支撑。南阳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对县域经济而言,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要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将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培育出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二要优化产业结构。在着力于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适度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工业结构。

注:本文数据搜集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省统计局核算处常伟杰同志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渊.工业支撑、城乡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之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1):2931.

[2]李宪建.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05,(2):3438.

[3]刘德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南都学坛,2005,(9):111112.

[4]殷树荣,李新颜.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J].特区经济,2006,(3):286287.

[5]付廷臣.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J].南都学坛,2005,(11):101102.

第8篇

一、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到东部的二分之一。××年,东部地区县平均规模为亿元,是全国县域平均规模亿元的倍;而中部县平均只有亿元,比全国平均规模少亿元,仅是东部地区的%。二是经济集中度不及东部的三分之。××年,东部县超过亿元的个,占全国总数个的%;而中部县超过亿元的只有个,仅占全国总数的%(附表一)。此外在去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中部仅获席,而东部达到席。三是财政收入仅为东部的三分之一。××年,东部县财政平均收入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亿元的倍;而同期中部县财政收入只有亿元,与全国基本持平,与东部相比差了近倍(附表二)。四是整体竞争力只有东部四分之一,根据第三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东部地区县竞争力评为级达个,占全国总数的%,而中部只有个,仅占%。由此可见,中部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东部都处于明显劣势。

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表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慢了一个阶段(见附表四)。附表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比

⒊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部县域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年中部地区社会投资总额只有亿元,而东部地区达亿元,其总额仅为东部的%、占全国的%。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中部县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年中部地区驰名商标在全国的占有率只有%,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年中部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亿元,仅为全国的%;而东部县达到亿元,占全国比例高达%。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部县级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占县比重比东部地区低了个百分点。而中部县财政刚性支出直线上升,目前有半数以上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附表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报期刊网、中国统计信息网和国家商标信息网数据整理)

⒋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年中部地区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亿元,而同期东部地区县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亿元,贷款余额仅为东部地区的%。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中部地区县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年中部地区科技产品总产值的全国占有量只有,而东部高达%,与东部相比差了个百分点(附表六)。四是对外开放度偏低。××年中部地区县域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占全国的;××年中部地区县域出口总额亿美元,仅为全国的,只有东部的%。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国际联系及其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是相对比较低的。

二、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相差巨大;与西部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有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西部有国家投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而中部地区由于缺乏内外推动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呈明显劣势。客观地讲,中部县域经济落后东部地区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中部县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中部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⒈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中部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中部县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县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如有的县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有的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的县劳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部地区县而言,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中部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⒉以区域 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中部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紧紧抓住“泛珠三”“泛长三”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加强“东引西联”,扩大民间投资。所谓“东引”,就是要引进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中部县域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各自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西联”,就是要利用西部建设东部大通道的契机,极力争取国家投资,搞好东西对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中部区位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第9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城镇化 融合发展

十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十也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是决定新型工农城乡一体化能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以城带乡”,只有做好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因此,县域经济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回顾文献发现,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新型工农城乡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缺乏研究。

一、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大和十都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的决策建议。从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成果,在充分调研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促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对中原经济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中原经济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县域的农业单位产出率低,农产品流通加工业业发展落后,农村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农业综合效益。

在工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企业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使用资源的效率低;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全省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24户,个体工商和私营企业是全国水平的65.4%、37.25%;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均注册资金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91.6%。另外,中原经济区县域的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工业化生产集中度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缺少现代服务业等问题,中原经济区县域工业多种所有制成分比重不科学,发展需要继续推进。

(二)县域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中原经济区县域多数县政府在观念落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管理水平不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缺乏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处理市场问题,对经济和市场管理得过多;中原经济区县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中原经济区县域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市场、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主义严重等问题。就中原经济区县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县域的相当部分经济、在社会管理权限中原经济区县域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

三、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现代化模式,涉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及县域经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因此,中原经济区县域选择发展模式还要优化设计和创新在配套措施方面。

(一)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基本是摆设,不能担服务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需要创新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可坚持县域民办、县域民管、县域民受益的原则,改造传统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新型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县域土地流转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主要是积极探索创新县域土地流转模式。和其他省相比,中原经济区县域人少地多,适合搞规模集约管理,学习发达国家大农场模式,在中原经济区县域搞土地流转试验。

(三)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产品,一头对连接着需求日益复杂化的市场,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可以领到着农业产业化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中原经济区县域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

[2]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3]闫冠宇.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4]王健,金浩,纪芬叶.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06).

[5]王聪,朱喜钢,王富喜.基于县域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第10篇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县域经济总体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更是在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一共有2072个行政单位被列入到县域经济统计的范围,全部县域单位的人口总数超过了9.6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为4734亿元,和上年相比增长了25.9%,约占全国的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36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约占全国的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3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约占全国的42%。县域经济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2002—2005年,全国县域人均GDP占当年全国平均数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是71%、72.8%、74.8%、77.4%。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整合提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但同时,受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以及行政、财政、金融及整个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即发达的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落后的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见表1)。由表1可知,全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在县域人口平均规模、总产值平均规模及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等方面的差异都很大。2006年,全国一共有204个县的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超过5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144、28、26和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的县全国共有118个,主要也分布在东部地区。百强县的分布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主要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内。2005年,县域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67.5%;其中,人均GDP最高的百强县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6.1倍。(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和城乡差别的存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效益农业和兴办乡镇企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比重约25%,从整体上来说,县域经济仍旧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工业方面,不少地区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尚未形成,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3]以吉林省为例,根据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共实现GDP总额8577.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GDP总额1050.15亿元,比重为12.2%,第二产业实现GDP总额4417.39亿元,比重为51.5%,第三产业实现GDP总额3109.52亿元,比重为36.3%。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67.1%和29.9%。可见,吉林省工业特征不够明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增长缓慢。[4](三)县域金融问题突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县域金融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县域农村金融体系(见表2)。但是,我国县域融资难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县域经济的金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在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与此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开始调整经营策略,县域经济的分支机构开始退出市场,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这些都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严重不足。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农业发展银行专营农副产品的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农产品的开发、农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3.农村信用合作社融资能力较弱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任务,但这种本身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任务在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中没有得以实现,又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待遇的情况下,使得农村信用社的融资能力趋于不断弱化。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此外,县域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有些企业信用能力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银行“难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两难局面,县域金融生存发展环境不容乐观。[5]

金融视角下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县域经济结构的构建和调整,需要金融部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金融部门支持构建合理的县域产业结构,必然要依托于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县域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进一步优化县域投资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广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即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其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打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需要在地方 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运作的整体工程。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推动金融生态建设进程。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制环境。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前提;金融法制化是建设和谐金融生态的实质内容,是金融立法、执法与司法的综合体现。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重点要放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上,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实现信用市场的有法可依;加快整合银行和有关部门的信用资源,避免信息分割与重复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培育各类信用市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二)构建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需求由于我国县域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性与不平衡性,使得经济活动主体的层次特征明显。因此必须构建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需求,强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1.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体系,合理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机构改革与支持县域经济的关系。国家应通过不同渠道引导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纠正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严重偏离农村的倾向。要创新精简思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的“改造”优于“撤并”,把县域相应的分支机构逐步改造成以经营微小企业、小企业和个体户业务为主的专业零售支行,或者将所属县级支行整体移交给当地农村信用社。此外,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2.大力发展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一是结合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股份制或合作制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强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符合“三农”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三是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适当降低门槛准入条件,通过加强培训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四是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县域分支机构,进一步丰富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机构体系。3.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股权设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约束机制,严格风险监控考核,建立健全风险校正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增强服务功能,根据不同地区发展不同模式;适当采取国家扶植、地方政府负责制。4.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更高要求,因此,要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一是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县域农业保险体系;二是要拓展县域资本市场,建立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等机构,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5.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连续出台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农村金融业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扶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6.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金融创新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只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才能与经济同发展。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也要不断创新,以增强其服务功能。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切实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创新服务。(三)县域经济中不同主导产业模式的金融支持从以上的分析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支持,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能满足旺盛的金融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一样,产业发展模式各异。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中不同产业模式的金融支持。1.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农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属以农业主导型产业模式为主,随着县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商品性农业生产为龙头,兴办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从农业主导县的经济发展来看,应着重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可考虑适当降低税率扶持。二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扶持功能,加强支农再贷款的力度;三是发挥农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在大型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适当发挥其政策性作用。2.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工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比重较高,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主导县的金融支持应侧重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植政策。例如,县域金融机构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贷款准入门槛,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3.服务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服务业主导县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应注重对旅游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首先,县域金融机构应支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综合考虑旅游产业链的资金投向,合理分配贷款资金。其次,县域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金融需求。例如,实现各银行的联网和拓展针对旅游者的消费信贷。最后,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结语

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越来越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金融化,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本文从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匹配发展视角,探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金融对策分析。面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县域金融等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并针对县域经济中不同产业模式进行金融支持

第11篇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市场经济运作、管理经验。危机的到来,就是转机的来到。每一次的外部冲击,往往是调整经济结构、培养新增长点的大好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对西部地区具备的丰富的资源优势、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西部目前正面临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下跌、出口、旅游、房地产市场放缓等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我们需要如何面对危机,抓住机遇,找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思维与动力?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诚邀西部政府领导、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关注与投资西部的知名企业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抵御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以及如何增强信心、采取有效举措科学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此次论坛开的及时,意义重大,必将推动西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中华民族千年之梦是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点在西部,难点在西部。科学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如何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科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县域经济是依托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形成的区域经济。它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兼施,在我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东部等发达地区快速领先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共有2861个县,有近9亿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共有897个县,生活在县域范围的人口有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改革开放30年来,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县域经济GDP已达到14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7%。2008年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GDP为44330亿元,占全国的16.7%。东部等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县域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以浙江省为例: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1182亿元,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60%。山东省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4.3%,总量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2007年为2.18万亿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不仅为这些省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西部地区来看,县域经济也呈现发展步伐加快、总量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西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危机下的西部新机会就是要牢牢扭住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飞跃,没有县域经济的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无从谈起。

其次,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西部缩小与中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差距、扭转发展滞后的希望所在。

总量偏小是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007年,西部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14500亿元,仅为西部经济总量的32.7%,比57%的全国水平低24.3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也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9.6%。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的主要差距很大程度上在县域这一块。从县域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看,以陕西为例,2007年,陕西省比浙江、河南等东部和中部省份分别低10.8和20.5个百分点。从县城人均GDP看,仍以陕西为例,2007年,陕西省是1.12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相当于浙江的36.2%,河南的80.1%。从发展建设和水平看,2007年陕西省83个县市中有53个增长建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有49个增长建设低于全国水平。进入全国百强的数量及水平与中东部等发达省份有很大差距。2007年,西部进入百强的县有5个,其中四川1个(双流县),陕西1个(神木县),新疆1个(库尔勒市),内蒙古2个(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2007年,全国百强县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平均是314.9亿元和16.7亿元,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十强县,以陕西为例,分别为98.4亿元和5.7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31.2%和34.1%。从农民收入看,虽然近几年西部有了较快增长,但水平依然较低,2008年仅为3483元。以陕西为例,仅为31 36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5.9%。从内生动力看,西部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有些地方干部群众习惯于依赖等待,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县域经济的办法不多,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形成了瓶颈制约。但从另一方面看,差距也蕴含着潜力,差距还意味着机遇,我们的差距在县域,潜力和希望也在县域,要尽快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必须多措并举,突破县域。

再次,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西部城乡结合的战略之举,也是保增长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县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拓展的枢纽,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不可代替性。我们要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发展机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县域经济是实现的载体。我们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村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最有效的抓手。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状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所具有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根本性意义。

二、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应在“四化”战略上做文章

1 农业产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当前西部农业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用工业的理论谋划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销售,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龙头企业,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切入点。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关键在于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龙头;二是抓基地;三是抓品牌。

2 工业化战略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工业弱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最大的差距。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理念,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工业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强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推动西部县域工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

3 城镇化战略

推进城镇化战略,是统筹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的有效途径。推动城镇化,一是要以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市场机制。整合资源,完善功能,为其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创业和发展打好基础。二是要建立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的机制,努力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良好环境,激发城镇活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户籍、就业、教育、社保等政策,使农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

4 民营化战略

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给西部地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县域经济民营化。加快西部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加大国有企业和控股企业的改革力度,能转制为民营企业的要尽快转制,让政府腾出手脚,集中力量办该办的事。二是要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诚信投资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使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三是用特色资源和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起点和管理水平的企业落户,借助外力拉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三、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严重依赖资源,主导产业单一。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辉煌一度的依赖资源发展的县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发展危机,影响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资源依赖的县域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的重心是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这些经济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必然会削弱对其他产业的投资,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据这几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统计结果:中国百强县西部榜上有名的5个县大多都是资源型县。陕西神木县位居中国百强第92位,神木经济就是“煤兴县兴,煤衰县衰”的现状。神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也是煤”,将来“败也是煤”。

我把陕北神府等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经济比做“以煤为纲,全面忘光”的鸦片经济。这种经济像吸食,吸也是死,不吸也是死。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优势;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发展对策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县域经济的背景及特点

(一)县域经济的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潜力,特色也是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善于抓住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经济,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就全国而言,我国现有的2,200多个县市,其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而我国GDP总量中的63.4%是由县域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

(二)县域经济的特点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2、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是关键。”

(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二、萧县县域经济的优势

县委、县政府凭借四大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目前,全县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广大名牌企业,新区开发联动正在崛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人文四大优势,全力打造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城建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农产品生产供应、配套加工、休闲观光、劳务培训输出四大基地,经济工作、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发展。

(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萧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如葡萄,进行葡萄种植和利用葡萄酒品牌优势,大力吸引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入驻。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葡萄12万吨。该县依托这些优势,把葡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对外推介,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葡萄加工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已先后有古井双喜集团、萧县园艺总场、安徽纳瓦拉酒业等12家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葡萄6万吨,产葡萄酒4万吨,产值1.6亿元,利税1,600万元。这些企业的入驻为“萧县葡萄酒”业再创新辉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时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等各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萧县古迹遍布,如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子骞鞭打芦花处等。

(三)旅游资源丰富。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km2,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洼、“萧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坡曾作《石炭歌》赞之。改革开放以来,萧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企业,近2万家乡镇企业,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达尔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来萧县投资。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亿元(1990年不变价),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

三、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应当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县、市、区情,制定切合县域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萧县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按照市“一心三线”经济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县域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扩大视野,冲破自我封闭的圈子,跳出县域抓县域经济发展。应正确处理“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在壮大县域经济中统筹城乡发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具有特色农产品优势的地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构建以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专业市场和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在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县,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建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环境的纪念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餐饮、宾馆服务业的产业链条,一方面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县域工艺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具有交通优势的县,可以构建商品集散、贸输业。

(二)切实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安徽县域经济基础较弱,企业规模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落后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自身力量,很难赢得竞争主动权,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找出路,切实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牢固树立“县外即外”的开放观念,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以对内开放促对外开放。扩大开放最根本的是要搞好投资环境。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要加强行政管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软环境建设。通过优化环境促进开放,通过扩大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一个县域拥有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数量的多少是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以民营化为方向,全面引入民营机制,加快具有发展潜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民营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使企业成为适应县域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民营化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是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元素,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四)因地制宜,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积极培育集群经济,通过集群经济体中各经济主体相互伴生、相互促进、形成产业链和集群优势,从而真正构筑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此,湖北县域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消除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区别对待态度,积极推动各种经济主体,特别是大量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小规模经济和小企业的发展;二是根据各地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特点的产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