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icu护理规章制度通用六篇

时间:2023-07-14 17:36:08

icu护理规章制度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1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05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2006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2006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2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师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XX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3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4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90-02

在医院的抢救治疗中,ICU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病情常常较为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倘若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患者病情则会加重,甚至会引发患者的死亡。所以,在ICU临床治疗中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准确、更细致的护理要求。细节管理是ICU护理工作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临床应用效果较优[1]。笔者所在医院从2010年开始实施细节管理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有ICU综合床位8张,每年大约收治大型手术、脑出血、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患者600例,床位应用率为100%,患者住院时间8~14 d,平均(11.6±3.3)d。综合ICU共有26名护理人员,年龄19~48岁,平均(30.7±6.4)岁;其中有4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4名护士。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实际状况,制定出ICU细节护理措施,并对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另外,随机抽取40例笔者所在医院的ICU患者,在患者入院前3 d采用常规护理,后续治疗采用细节护理,对比分析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1.2 方法

(1)建立细节管理小组。采用民主选举和自我推荐的方式选举出一名资历较高、能力较强的护理管理人员,对细节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管理,并对科室的细节护理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安排。(2)完善管理制度。对ICU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总结归纳,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制定出ICU护理的各项管理流程,让ICU护理的各项护理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以规范ICU护理工作。(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定期对笔者所在医院的ICU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对笔者所在医院ICU护理工作的总结,并结合科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与管理;另外,在培训时还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ICU护理操作流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以增强ICU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法律意识。(4)完善ICU护理工作时存在的细节问题。细节管理是ICU管理方法的基础,良好管理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日常ICU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为此笔者科室结合ICU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探寻了ICU护理工作问题产生的缘由,并针对这些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①完善护理流程。ICU护理管理人员要具有护理管理理念,对所有ICU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具有皮肤压疮患者要进行登记报表,以方便后期治疗与护理;对于未发现压疮患者,也需对患者的皮肤危险系数进行评估,以便于对患者翻身、按摩等预防护理。②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化管理。要对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撰写进行规范,对书写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书书写要做到准确、及时、真实地进行记录;另外,护理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对文书书写进行检查、督查,以对文书书写进行逐步的规范管理。③对护理问题的反思。由于ICU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所以要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对不同护理环节、不同护理时间段的工作管理;对于特殊患者、特殊的护理时间段,要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并加强护理人员的巡视率,做好对患者的重点护理管理[2-3]。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分别对ICU患者入院前和入院治疗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评估内容为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件书写[4]。满意度评估:满意度评分应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85~100分;满意为70~85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通过分析可知,细节护理实施前基础护理评分为(93.21±1.07)分,细节护理实施后评分为(95.87±1.12)分,护理前后基础护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通过分析可知,在细节护理实施前,不满意患者12例,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28例,总满意率为70.0%;而实施细节护理后,仅有不满意患者3例,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37例,总满意率为92.5%;细节护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5

Zhang Yan;Cheng Xiaohong; Wu Jin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 214002)

(Wuxi No.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02,China)

摘要: 通过对近2年新入科的护士采用ICU新护士工作指引手册进行分阶段系统带教,结合严格挑选的优质带教老师队伍和及时完善的考核体系,大大缩短了新护士培养周期,提高了新入科护士专科业务能力,使新入科护士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护理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标准,能独立完成工作。

Abstract: Work instruction manual is applied in systematical guiding and teaching for new nurses of ICU in past two years, combining with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improved evalu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s that it greatly reduced the new nurse training cycle, improved their ability of completing the work independently, and made them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urse management and operating standards inside short time.

关键词: 新入科护士 工作指引手册 ICU带教质量

Key words: new nurse;work instruction manual;quality of guiding and teaching in ICU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89-01

0引言

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ICU的护士通常要求具有抢救护理急危重患者的扎实的理论、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危重症学科的不断发展,对ICU的人员配比要求也越来越高,2009版卫生部“危重症学科建设指南”的要求综合ICU的床护比调整为1:3。为了进一步加强危重症学科的建设,近2年我ICU新入科护士共13名,对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了挑战。虽然这些护士有3-5年的他科工作经历,可是由于ICU的特殊性,还是需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培训和带教,才能把他们打造成一支高素质、技术精湛的ICU专科护士队伍。科室针对此特制定了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严格按照手册来分阶段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带教方法

1.1 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的制定我们结合ICU的专科特点,在最初的3个月内制定了每周详细的工作指引。第1-2周:由带教组长或护士长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学习ICU的人员结构、建筑布局、常用物品的放置、抢救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各项规章制排班模式及各类人员职责、抢救小组的人员配备及分工等;第3-4周:学习危重患者各系统的监护要点、ICU常见危重症的护理常规、ICU常见停电、呼吸机故障、意外拔管等风险预案的防范及汇报制度;第5-7周:专科基础护理的培训,如危重病人更换床单、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压疮的评估和护理、输液泵注射泵等一些常用仪器的临床使用,患者的转入、转出和外出检查流程;第8-10周:专科技能的培训,如CVP和ART的监测护理、呼吸机报警的处理和简易参数的调节、冰毯机和震动排痰仪的使用等,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11-12周:急救技能的培训,如最新CPR的熟练掌握和除颤仪、心肺复苏机、转运呼吸机的应用等。

1.2带教老师的选择带教老师我们采用自荐和临床考核制度,择优录取,与个人奖惩挂钩。要求本身是护理部统一考核具有资质的带教老师,专科工作经验不得低于5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精通本专业业务、技术操作娴熟等基本素质[1],起到榜样作用,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方法。相对固定的带教让老师能逐步了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保持带教的连续性。

1.3 加强入科教育:ICU不同普通病房,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极其危重,患者身上各种侵入性的管道多,抢救生命的高端监护仪器和设备也多。患者无家属陪伴,一切治疗、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2],要求新入科护士要有爱心、耐心、认真学习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能把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落实到临床工作中的好习惯。

1.4 3个月后将新入科护士随带教老师进入滚动轮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独立分管1-2个病情相对于稳定的患者,带教老师负责对其工作质量和护理记录等进行监控,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予以指出以不断提高其专科护理水平,使其能逐步过度到能独立当班。

1.5 护士长加强监控和考核护士长每月动态关注工作指引的进度,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指引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考核,根据其掌握技能情况,与带教老师沟通,不断改进带教方式方法,也可可以根据各带教老师的特长,阶段性适当地调整带教老师,以吸取不同带教老师的长处,迅速提高工作技能。

2效果

2.1 ICU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做到了新护士的带教有计划,有目标,各阶段有重点,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了以往传统带教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确保了带教效果。

2.2 明确的考核体系。由于有工作指引的参考,护士长可以更好的结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促进教学相长。

2.3 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能力。通过初期3个月的带教,全部新护士ICU现有监测技术,常用抢救技术和理论,巩固了带教效果。

3体会

ICU是一个医院的心脏部门,是危重病人集中的场地,ICU具有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需要有一支过硬的医疗护理队伍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通过对新入科护士采用专科工作指引手册结合高素质的带教队伍和完善的监控和考核体系,大大提高了新入科护士的培养周期和专科业务能力,取得了教学双赢的效果,为新护士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梁泽平.ICU新护士带教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67-468.

[2]陈菊珍.ICU轮转护士带教管理[J].中国中医急诊,2005,4(14):388-389.

[3]洪铭.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在职教育[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

[4]吁英.PBL教学方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应用体会[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

[5]吴娟.ICU专科护士培训及使用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10).

[6]肖菊青,魏艳,张慰伦.新毕业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07).

[7]陶,张亚君.护士长如何做好新入科护士的培训[J].中国医药导报,2010,(30).

icu护理规章制度范文6

在ICU建设上,德国是很成熟的国家。ICU会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公司,从设计到最终完成都一丝不苟,既有极强的实用性又有广阔的前瞻性。例如在神经科ICU建设上,床边管线系统上的电源插座就有90多个。像这种留足余地,照顾到未来拓展功能的人性化设计比比皆是。

在德国,综合救治实力最强、最代表监护水平的ICU往往隶属于麻醉科。这主要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因为德国最早的监护是由麻醉科医生主导的。当代德国的麻醉科医生要负责包括麻醉、疼痛、急诊和重症监护四个方面的日常工作。因此,德国麻醉科的ICU最能代表全球当代救治危重患者的水平。

与国内相似的地方在于,德国危重病救治体系基本上各重要二级学科(心脏内外科、呼吸、神经内外科、外科移植病房等)都会设立适应各自需要的ICU或小的监护单元。

ICU的历史短暂

德国的危重病救治体系的建立历史并不长。1965年,柏林成立了首个心脏手术苏醒室,1969年成立了心脏监护中心(CCU),同年成立了德国内科危重病学会,并召开了首届学术研讨会。

ICU规章制度完善

在ICU的布局上,德国医院采取的普遍做法是形成术后苏醒室、中间ICU和中心ICU的格局。中间ICU主要收治暂时不需要上机的术后重症或者由中心ICU转出的患者。由于统一由麻醉科管理,患者的流通与周转非常便捷,并由此构建成完整的ICU体系规章制度。

德国医院ICU规章制度的健全是令人感慨和赞叹的。临床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专门的指南与标准,也会有专门对应的负责人。整个医疗系统就像一个设计精密、准确运转的仪器,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岗位都是整个仪器运作过程中的一个零件。同时这种规章制度又是以十分人性化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大到整个科室的所有诊治指南与流程都有统一安置,便于随时查阅;小到每一个收纳柜每层物品的清单都是直接塑封后贴在柜门上,便于随时增添。找不到监护仪、呼吸机说明书的情形绝对不会出现,而且这些说明书都是放在每台机器的旁边,以便于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核对与查阅。

德国ICU的各种管理流程、感染隔离告示以及院内急救电话与流程都是彩色打印后过塑,贴在房间最醒目的地方,上述任何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立即按照图示和规定流程执行。德国医院ICU里每一个大型设备,例如监护器、呼吸机上都贴有一个条码和一个核检不干胶贴,上面注明该产品最近一次核检时间以及下次检查时间,到期前肯定会有相应职能部门核查,并更换胶贴。

ICU的医疗设备物尽其用

德国医院ICU的每一件医疗设备不一定是很高级或新式,很多都与国内的配置相同,但其一定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设备治疗、保驾生命的作用。例如床边血气生化分析仪配有条码识别器,通过扫描患者专属条形码,可以直接把每次的血气测定值录入患者的电子病历中。而在国内大多数医院的监护设备只能记录生命指标,而且基本都做不到实时记录。可见,目前国内医院监护室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医疗设备有与没有的问题,而是医疗设备用与没用以及怎么用的问题。

物流有条不紊

在德国ICU里,医疗物资的丰富程度是难以想像的。小到注射器的有色封口(分为蓝色和红色,以便于区分动、静脉血),大到呼吸机的辅助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有创、无创设备都整齐地收纳、贮备在房间和库房内。如果作比较的话,德国ICU一个3张病床房贮备的物资相当于国内一间中型的ICU,由此可以想象他们一个病区的物资储备是多少,而且医疗耗材永远是充足的。我从没看到架内有物品短缺的情况。护士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整理、收纳这些消耗品,短缺的立即补足。而各个ICU病房所需物品则由专门的部门负责,每天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物品车来到ICU,把所需的物品及时补给,这对于患者的急救或者日常治疗自然是方便至极。

另一方面,ICU科室内部其他用品,比如值班室内的床单、浴巾、被褥、拖鞋,都是整齐堆放在统一的衣橱中。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自由取换,不会有任何时间、空间与数量的限制。这些用品有专门的清洁公司负责,一切的流程都是有序的进行着。

人性化的管理令人感叹

在德国ICU里,人性化管理的地方处处显现。原则上家属是有权利随时探视的,探视时间一般为1小时。但普遍的做法是下午或傍晚时,家属探视要预约,这样接待人员可以告知什么时候最合适,以免影响临床工作。家属在探视时可以把患者喜欢的音乐、家族相册、儿孙的祈愿卡带给患者。我看到,确实有些家属在探视的时候表达了对治疗的不满,但是没有大发脾气的,值班的护士或者医生都会尽量解释和安抚。关于探视时医生有无义务介绍病情,我看到的情况是没有,多数情况是护士向家属简单介绍患者的病情。至于对患者确实需要交代的医疗风险,比如二次手术或者某些潜在致死的治疗操作,主治医师自然会安排时间与患者的人或者家属面谈。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