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icu护理知识点通用六篇

时间:2023-07-14 17:35:20

icu护理知识点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1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2

ICU是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标志之一,护理人员在ICU病房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ICU的护士需要系统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才能胜任ICU 工作[1]。目前,护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ICU工作。现将ICU护理本科毕业生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1 ICU病房的特点

1.1 ICU是以救治各类危急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且各种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1.2 ICU病房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多,护理人员常身心疲乏。

1.3 ICU病房危重患者多,随时处于抢救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有良好的专业敏感度。

2 护理本科生的特点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扎实,接受能力强。

2.2 护理本科生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护理实践操作,使得临床操作不够熟练、准确。

2.3 护理本科生往往自恃学历高,对基础操作及理论知识不够重视,易“眼高手低”。

3 ICU 对定向护理本科生的带教

3.1 带教老师的培训及管理

3.1.1 职业素质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受训护士产生深远影响[2] ,因此,入选培训的老师应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及崇高的责任心,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更要对护理事业具有崇高敬业精神。

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初到工作岗位往往会因为周围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强烈的落差感,特别是在ICU病房这种工作压力大,体力消耗大的科室。因此,带教老师要敏感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

3.1.2 理论教学培训 带教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带教质量。由于ICU 理论知识日新月异,因此,要求带教老师除掌握专业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选择一些威胁ICU 危重患者生命的临床危象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等,以临床病理生理学机制、监测、治疗和监护作为培训教学的主要理论讲授内容,使培训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和拓展,为以后的临床带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3.1.3 实践技能培训 ICU 护理实践性较强,因此对带教老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监测及急救技术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带教老师在实际带教中可选用示教操作、小讲课、案例分析、模拟急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3.2 护生的培训及管理

3.2.1 职业素质的培养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可塑性强,较易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可以让其跟随同为本科毕业的带教老师一起工作。通过语言的共通性达到“亦师亦友”的效果。通过带教老师的成长历程激发其热爱本专业的热情,消除其消极心理。

同时,带教老师要和护生多沟通,在带教上也需逐渐强化,逐渐提高要求。给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时期、一个角色的转换时期、一个自我约束的时期。

3.2.2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 ICU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症患者。要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及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对于本科护生来说,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容易在小操作上出差错。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纠正护生工作中的每一点不规范、不谨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3.2.3 加强ICU技能训练 ICU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而且患者所用的监测仪、治疗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多种仪器,均需要ICU的护士观察、调试、使用;所以ICU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技能和对仪器的熟练操作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本科护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这一优势,带教老师可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给学生布置要学习的内容,让其自学,并在工作中加以回示,还可让护生自己准备 “小讲课”,回示、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护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基础操作,要求带教教老师严格带教。可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自己找出问题,再予以点评。并要求其能准确说出操作要点,培养其教学能力。

3.2.4 培养主动、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名优秀的ICU护士需要求自己建立T型的知识结构,将社会科学(法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情报学、天文学)、心理学等横向知识结构与护理学知识等纵向知识结构有机结合[3]。这就需要ICU护士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能从阅读、听讲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领域,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危重症监护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3.2.5 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ICU护士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其表现在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带教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榜样,不给护生带来负面影响。护生要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做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ICU中对护理本科定向毕业生的临床带教关系到ICU的科室发展。带教老师,要重视其在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出高级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李国荣.ICU方向护生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09,2(6):253.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 ICU病人;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53-02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收治的是重症患者,在现代化先进医疗设备、技术以及管理不断进步的形势下,极大地提高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但由于疾病的侵扰、治疗的痛苦、ICU内部环境等给ICU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恐惧、疑心、焦虑、害怕、孤独等,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和康复质量,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ICU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就此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ICU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CU病人共150例,男性86例,年龄在17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32.3±9.6岁;女性64例,年龄在19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33.2±9.7岁。其中,急性中毒病人47例,肺部感染病人58例,脑出血病人10例,心脏功能衰竭病人19例,其他10例。

2 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ICU病人经常要接受呼吸机等设备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而且长期的安静环境和治疗会让病人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状态,影响治疗过程。

通过对150例ICU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其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恐惧和焦虑心理

ICU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的严重性本身就会使人恐惧和猜疑,担心会不会恶化或者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等,加上亲眼目睹医护人员对其他ICU病人的急救,甚至死亡,会使病人产生恐慌心理,从而害怕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由于ICU特有的安静、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声音、报警声等环境因素,或多或少对对ICU病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惶恐不安、烦躁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血压升高等症状,加重病情[2]。

2.2 孤独和寂寞心理

ICU一般是不允许家属陪伴的,病人处于陌生而又严肃、安静的环境中,加上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声音、其他ICU病人和医护人员面无表情,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很容易让病人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情绪波动大,不想跟人交流,长此下去会造成病人孤僻、自卑、偏激的性格,不利于治疗。

2.3 自卑心理

ICU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时候需要全身,这会让病人觉得自己的隐私被偷窥,从而出现自卑心理,加上治疗可能会留下一些疤痕或遗留症状,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病人可能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卑等心理,从而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进程。

2.4 猜疑心理

由于长期治疗和环境的压抑性,可能会使病人出现烦躁、幻听、猜疑等心理,担心自身病情能否治愈,什么时候能转入普通病房等。

3 加强ICU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针对ICU病人心理问题,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加强相关疾病、医疗知识宣传教育

ICU病人出现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能否治愈抱有疑虑。因此医院要根据不同ICU病人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如疾病的性质、危害、治疗方法等,让病人对自身疾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病人进行相关资料查询和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在第一时间内要向ICU病人介绍ICU内的环境、基本医疗设备等,让病人了解到ICU是为了帮助病人更好的治疗,减轻病人对ICU的恐惧和害怕心理[3]。

3.2 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日常护理作为ICU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管,以便及时治疗。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采取急救措施,同时主动与病人沟通,告诉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赢取病人的信任。二是主动了解病人情况,并积极帮助病人。医护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性格和病情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注意自身的目光、言语以及动作行为等,用恰当的行为举止,如和善的微笑、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去感染病人,消除病人孤独、焦虑等心理。三是保护病人的隐私。尽量地减少病人全身的次数和时间,且在帮助病人处理导尿、大便等问题时要进行遮挡,同时对病人的病情保密,帮助病人消除自卑等心理,赢取病人信任[4]。

3.3 实行人性管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沟通是桥梁,交流是剂,医院要实行人性管理,树立“为病人服务”宗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所思所想,并采取有效办法帮助病人。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加强与ICU病人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饱含激情,积极询问病人生活状况,多安慰、关心病人,并根据病人特点寻找共同话题,转移病人注意力,同时多举办一些小活动,如讲笑话、唱歌等,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觉得有依赖,不再孤独。另一方面,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主动的向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性和性格,同时向家人及时的反映病人的情况,争取家人的合作,共同努力做好护理工作。此外,尽可能的延长家属探病时间和次数,让病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消除孤独、沮丧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3.4 改善ICU环境

ICU内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给人一种肃静的感觉,影响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因此要改善ICU环境,营造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保证ICU内干净整洁、光线柔和、播放抒情音乐等,同时尽量把治疗护理时间和内容安排在白天,不影响病人的休息等。此外,可适当布置ICU,利用气球、娃娃等让病房内呈现一种温暖、温馨的特点。总之,通过营造一个轻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环境,缓解病人不良心理反应。

4 结语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现代管理的快速发展,ICU治疗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ICU环境问题、医护人员态度等因素,易使ICU病人产生恐惧、害怕、焦虑、孤独、自卑、猜疑等心理,不仅影响治疗过程和延长康复时间,而且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相关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教育、认真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实行人性管理、加强沟通交流、改善ICU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ICU病人心理压力,提高ICU病人护理质量。此外,要不断提高ICU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手抓身体治疗,一手抓心理护理管理,双管齐下,尽快帮助ICU病人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巩月英.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2-252

[2]王丽梅.410例 ICU 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24):173-173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4

谵妄是一种意识和注意的障碍,伴有认知功能的改变或感知障碍,以急性起病和病情反复波动为特征[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澹妄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 如果ICU 患者发生澹妄, 则有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资料显示, 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对ICU 澹妄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对2014-7到2015-12 接受治疗的澹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 效果理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老年病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ICU停留≥24h;③预计存活时间≥24h;5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物质滥用史者;②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病人;③入住ICU时存在谵妄;④存在严重的视、听障碍而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有效交流。共纳入208例ICU老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ICU 常规监测护理,严密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按医嘱规范执行各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同时做好各项特护记录等。干预组病人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的制订 成立谵妄护理干预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就谵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考核不达标者予以重新培训。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ICU 老年病人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确定病程中出现昏迷、不规则镇静、气管插

管和(或)切开、体温、睡眠质量、合并重症感染、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制定转出ICU标准,由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达到转出ICU的标准。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期间,每日进行谵妄病例交班和谵妄重症病例学习,以提高小组成员对该方案的了解及时间能力。

1.2.2 护理内容 ①沟通与定向。具体内容为向病人告知其自己的名字、责任护士的名字、当前时间、当前所处地点、当前的康复阶段和今日的治疗、护理或锻炼以及上述配合的意义及具体如何完成。②避免感知剥夺。病人入住ICU 后,协助病人尽快熟悉ICU 环境,让病人真实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无助感觉。③失眠护理。实施疼痛管理规范,以减少疼痛对睡眠造成的影响。夜间及午休时,在治疗的许可下使用夜光灯,避免长时间光线刺激;每晚23:00巡视ICU,对于部分未能入睡的病人,询问其未能入睡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必要时采用药物促进睡眠,以维持生物节律,减少ICU病人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④活动受限护理。指导病人每日进行适当活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气管插管期间执行每日定期唤醒和呼吸训练计划,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尽早拔除留置导管。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密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定期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等胸部体疗,以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持续氧饱和度监测,定期行血气分析,以及时发现低氧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以纠正低氧;维持血球压积高于30%,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电解质紊乱。⑥家属支持护理。定期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病人当前的治疗、护理及康复阶段知晓;每天安排家属探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ICU期间谵妄发生情况、ICU住院时间,以及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分别于两组病人入住ICU 和入住ICU第5天后采用APACHEⅡ评估病人预后。谵妄阳性诊断标准:意识模糊,同时伴明显精神运动兴奋,表现为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等,存在丰富的视幻觉和错觉[2]。

2.讨论

谵妄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可逆的急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注意力、精神运动行为和情感改变,具有急性发作和病情反复波动的特征,大多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研究表明,谵妄是ICU老年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时间每持续多1d,总住院时间可能延长20%,病死率就可能增加10%,且24%的ICU 谵妄病人可遗留长期认知障碍,进而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家庭照顾负担。因此,ICU老年病人的护理和谵妄发生预防已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在临床工作中规范护理管理,采取措施预防谵妄的发生及对其的治疗、护理均极其重要。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人,提示实施谵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对于ICU老年病人谵妄的好转及治愈具有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ICU 谵妄由于发病隐匿,应加强对ICU 医护人员关于谵妄认知、评估与处理的教育,以提高ICU 谵妄检出率,定时检测、早期干预,有效改善ICU 谵妄的预后。

参考文献: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结合我院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可行的应对措施的及时制定[4]。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期间不安全现象相对应患者9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51±3.51)岁。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依从性也比较高,可以与护理人员工作保持紧密的配合。1.2 方法对90例急诊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定期随访医护人员。通过ICU护理科、医学专家开展讨论会[5],为深入分析和讨论该期间患者出现的不安全现象提供一定的渠道,这其中也包括讨论和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在分析出具体问题以后,及时采取可行的应对办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存在问题3.1 知识掌握不足在病房护理中,临床理论和护理知识是重中之重,其中骨科、妇科、外科等是ICU重症监护室接受病例较多的相关科室,所以对于急诊ICU护士而言,必须要加强专业医学知识的掌握[6],但是一些急诊ICU护士的知识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护理人员,失误现象难以避免,从而加剧不安全事件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2 操作水平有限急诊ICU重症患者,其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水平,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测,在监护室中,借助气管插管、微量注射器等相关仪器进行辅助治疗[7]。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3.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急诊ICU重症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出现突发状况和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8],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障。现阶段,在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没有及时采取质量治疗,并且判断也出现失误。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6

【摘要】目的 利用应急演练的培训方法,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独立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方法 拟订应急演练的培训计划,如独立当班时突发停水、停电、停氧、火警,呼吸机故障,转运病人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高危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病情突然变化等。培训结束后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应急演练培训前后,ICU低年资护士与应急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应急演练;ICU护士;培训

应急演练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的模拟,包括常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设定的关键事件等[1]。应急演练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培训,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过程[2]。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ICU患者一般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身上管路多,监护仪器多的特点,因此需要对ICU护士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培训,以提高其应变及处置能力。对于参加工作不久,临床经验不足的低年资护士来说,培训显得更加重要。2013年5月我们科室把应急演练应用到ICU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名ICU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时间0~3 年)。其中女性18名,男性2名;

年龄20岁~28岁(23.6±2.2)岁;大专12名,本科8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7名。

1.2 方法

1.2.1 拟订应急演练培训及考核计划 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拟订应急

演练的培训和考核计划。确定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的内容及标准。

1.2.1.1 培训时间 每周一、三、五进行。计划四周内完成。

1.2.1.2 培训地点 ICU病房。

1.2.1.3 参加人员 护士长负责主持指挥,2~3名高年资护士从旁指导,20名低年资护士分

批参与应急演练。

1.2.1.4 应急演练内容 低年资护士独立当班时,突然发生停电、停水、停氧、火警;呼吸

机发生故障;病人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高危管道的非计划性拔管(如气管插管、动脉置管、手术中留置的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病情突然变化(如血压的骤升骤降、心率及心律的显著变化、呼吸的异常、意识及瞳孔的改变、高/低血糖、高/低血钾处置等)。

1.2.1.5 考核 考核的方式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方面。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所有ICU

低年资护士均需参加。理论考核由护士长出题,内容主要涉及应急流程、呼吸机的常见报警及处置、危重症患者护理观察重点及处置、常见抢救药品的使用、口头医嘱的执行规范。总分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操作考核由科室高年资护士负责,包括整个应急处理的流程以及相关的单项操作:除颤、心肺复苏、吸痰、动/静脉穿刺、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整个应急处理的流程根据自制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应变能力、处理速度、处理流程的连贯性。单项操作的评分根据院内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考核的成绩取各单项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合格。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以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ICU低年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p

3 讨论

3.1 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 ICU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服务性工作,因此要求ICU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3]。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临床经验不足的低年资护士来说,很多学校所学的知识还停留在书本的理论阶段,不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践中。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同时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呼吸机不明原因故障、气管插管滑出、病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时,低年资护士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脑子一片混乱,极度紧张,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通过模拟急救现场,能使低年资护士切身感受救护时紧张氛围的同时,把所学知识融合运用起来,抓住关键环节,其处置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4]。

3.2 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缓解ICU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相比普通病房的护士而言,ICU护士工作劳动强度更大,专业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所以 ICU护士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5]。对于低年资护士而言,这种压力显得更加巨大。低年资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对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对自身没把握。护士的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中提高的。通过应急演练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流程清晰,使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心理压力自然而然有所减轻。

3.3 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质量 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对及协调能力差,是发生医患纠纷的高危人群[6]。通过应急演练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冷静沉着的解决问题,做好病人的管理,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3.4 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调动ICU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低年资护士通过应急演练的实际操练以及高年资护士的指正纠错,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查漏补缺,找到学习的重点。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形成一股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

综上所述,把应急演练的模式应用到ICU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通过模拟的方式,给低年资护士营造紧张的应急氛围,如身临其境般,并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大大加深了印象。通过一系列流畅规范的应急流程培训,有利于他们今后对类似应急情况的有效处理,从容应对。并以此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缓解其独立当班时的心理压力,继而提高其工作质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尹光辉,黄建发,等. 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应急救援,2007,(3):33-35.

[2] Kees van Haperen.The value of simulation exercise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J].Risk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1,3(4):35-50.

[3] 余珍华,曾梅玉,魏彩虹,等. PDCA循环在ICU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167-168.

[4] 姚爱琴,曾春艳,程玲. 低年资护士急救培训效果与意义的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03-104.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