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道的文化内涵

茶道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3-07-09 09:01:25

茶道的文化内涵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茶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来说,茶道精神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引入也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茶道精神本身的内涵,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体育人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茶道精神;体育人文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一类,茶道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茶道精神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现状来看,通过茶道精神推动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仍然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析,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茶道精神简析

何为茶道,最为简单、纯粹的理解就是品味茶、欣赏茶的美感之道。我国种植茶叶、饮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的内涵从最初的饮茶方式到饮茶艺术,再到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内涵被不断丰富、不断扩充。到今天为止,茶道精神的内在实质已经非常丰富,并自成体系,茶道精神不仅仅代表了饮茶、品茶的礼仪精神,也包含了从茶叶中品味出的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清静、悠然、与世无争、修生养性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茶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载体,带有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理念的烙印。从茶文化体系层面来说,茶道精神即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道精神中包含了儒家文化,茶道精神崇尚的和谐、仁义、礼仪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包含了道家思想,茶道精神中超脱世俗、安静从容、悠然自得的精神追求,就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也包含了佛家文化,茶道精神倡导的清心寡欲、静坐修身、俭朴求真的理念,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茶道精神的灵魂,与其说是茶叶文化的灵魂,倒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可见茶道精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以及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联系之紧密。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精神内涵一同影响着中国人,一同引导着中华民族在思想层面上的前进方向。爱茶人士将茶道精神归结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具体来说,理指的是理智、事理,引导人们通过饮茶明理,做事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理智的支撑下,在事理的主导下,行为才能不失方向、不失准确,做人才能正直;敬指的是敬意、礼貌,引导人们通过品茶明礼,要重视各种行为活动中的礼仪、礼节,通过礼貌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礼仪实现人和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清指的是清廉、清心,品一杯清茶,让心中的杂念沉淀下来,让心绪回归内心的本真,回归心灵的纯粹,以此涵养人的节操,升华人的品格,引导人做一个心灵纯洁、精神超脱、清廉正直的人;融指的是融洽、和谐,品茶的气氛是融洽的气氛,茶道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在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谐,茶禅一体,世间万物尽在包容本心。

2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可行性分析

体育人文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和谐的精神,是公平正义的精神,客观地看,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互通的。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共同之处,将茶道精神的内在本质提炼出来,促进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来说,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和实践价值的。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二者来说都可以受益。在融合过程中,茶道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茶道精神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茶道精神的影响力必然会继续扩大,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核心内涵也必然被更多的人所知悉、所接受。而茶道精神对于体育人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则更加突出,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契合度,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迅速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实现体育人文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轨,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能够增加中国人对于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教育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体育人文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提升。

3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实践表明,在茶道精神的辅助和推动下,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基于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此,将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分析如下:

3.1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内涵,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内涵单一且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在体育人文课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而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有所不同,茶道精神的内涵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茶道精神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改变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单调、乏味的客观现状,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融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视野,可谓一举多得。在现代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融入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基础就在于丰富和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体育人文教育可以从更宽广的精神领域向学生传达理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来说,益处良多。

3.2突出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

体育人文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体育人文素养、涵养人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人文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人文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公平正义、崇尚健康(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有之)、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塑造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现代体育精神、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体育人文教育重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茶道精神的核心表现不谋而合,这为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比较、融合过程中,二者的相同点被数倍放大,而这些相同点正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通过茶道精神的良好推动和有效支撑,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学生可以更加鲜明、一目了然地掌握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一针见血、事半功倍地将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教授给学生,大大提升了体育人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3.3以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

现代体育竞技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和人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体育竞技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真实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行为、不正当的做法、不科学的理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甚至将现代体育领域的价值观引向偏颇。在这样的情况下,茶道精神的引入,犹如一股清泉,以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底蕴,有效净化了体育竞技领域。茶道精神崇尚和谐、融洽、包容,茶道精神追求明理、明礼、正直,这都是茶道精神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茶道精神的影响为推动力,将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之于现代体育竞技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现代体育竞技,是人文和体育的结合,是道德与竞技的融合,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从体育竞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以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3.4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时展到今天,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内在、外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培养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茶道精神融入现代体育人文教育当中,就是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做法。从内在人文素养来说,茶道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何为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外在体育素养来说,在全面健身的理念下,茶道精神倡导的和谐、融入、交流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体育参与习惯,产生体育参与需求,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人文素养为支撑的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判断力,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过程中,既完全融入,又张弛有度、行动有节,以一个健康、向上、公平、正直的体育参与者的姿态,促进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4结语

体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度,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茶道精神对体育人文教育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未来,应当继续挖掘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探索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更好地将茶道精神植入、融合到体育人文教育当中,丰富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体育人文视野,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人文内涵并塑造科学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同时,间接促进体育竞技领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推动体育竞技领域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泯 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张彦斌,郭娇.“茶道”融入体育精神———以足球运动为例[J].福建茶叶,2016(2):191-192.

[4]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2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馆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与茶密不可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不管是茶馆的功能,还是设计风格都应依循展现茶文化的内蕴,运用大量茶文化元素提升茶馆的艺术品位,都是现代茶馆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对中国茶馆文化、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茶馆;茶馆环境设计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茶馆逐渐从满足人们饮茶需求的物质功能衍生出审美功能、社会功能等许多空间功能,茶馆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茶馆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茶馆环境设计是展现茶文化内蕴的载体,茶文化的内涵不仅决定着茶馆的设计风格,还决定着茶馆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因而,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必须融入中国茶文化这一重要元素。

1中国茶馆文化阐释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饮茶的方式方法、茶具的规格与中华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不仅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而且还将饮茶与生活哲理、美学情趣等融合,形成了茶文化最核心、最基础的文化精神体系———茶道,此后,中国茶文化渐成蔚然大观之势,[1]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不仅将茶视为一种解渴的国饮,更视为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个人思想境界的重要手段。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不同风格的茶馆、茶肆、茶坊、茶楼等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载体遍布街坊闹市,贩夫走卒村妪牧童皆参与其中,茶道大兴。南北宋时期,茶坊业已成热门行业,饮茶之风逐渐风靡朝野,为招徕顾客,茶坊纷纷“张挂名人字画,供人消遣欣赏”,可见,饮茶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性享受,而成为一种融入审美情趣的重要精神追求。伴随着茶坊室内装饰的渐趋考究,对饮茶器具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茗注莫妙于砂壶”“宝之过精,使与金银比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馆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复杂化,解渴果腹的物质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休闲娱乐、社交聚会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逐渐成为现代茶馆的主要彰显。茶馆的发展反映的是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茶馆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折射。

2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馆环境设计

茶馆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现代茶馆不仅仅经营茶水,更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社交聚会的重要场所。茶馆是一个综合功能的复合空间,既要追求品茗的古色古香韵味和意境,又要体现时代感,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如何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馆环境相结合,既体现出品茗的“雅”,又不失其“新”,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2.1设计构思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饮茶场所层出不穷,但在环境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如何将现代茶馆设计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是个难点。意在笔先,构思立意是现代茶馆设计的灵魂。因此,在设计之前,设计师应根据茶馆文化、功能分区、顾客的个性需求等做全盘设计构思。现代茶馆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己任,清净和雅是中国茶文化追求的精神意境,也是现代茶馆的天然属性定位,这就要求茶馆在设计时必须围绕中国风的感觉来进行,尽量多使用中国茶文化元素;各功能分区应根据茶馆整体风格采用多样化造型处理手法,展现中国茶文化内涵和茶道精神;一般来说光顾茶馆的人主要有四类:品茗型顾客、休闲娱乐型顾客、商务型顾客以及文化活动型顾客,不同类型的顾客对茶馆的环境、布局有着不同的要求,现代茶馆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不同顾客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情趣,又要应尽量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2.2空间布局

各区域的功能是现代茶馆环境设计的立足点。前台是茶馆的门面,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因而在设计时应以清洁、亲切、突出特色为原则,如老舍茶馆以具有老北京风味的柜台做前台,较好地展示了茶馆的特色;商品销售区是茶具、茶叶等茶品展示销售区域,为方便顾客挑选以及配合茶品雅致的特点,货架应以玻璃柜为主,配以柔和的灯光,以突出婉约的格调;散台区不仅要保证空间足够宽敞,桌椅数量比例合理,而且还要保证顾客的私人空间不被打扰,举行活动时能腾出足够的空间;包厢区域的装饰风格应与茶馆功能和茶文化内涵相呼应。一般来说,雍容、尊贵是包厢最主要的卖点,因而在设计包厢环境时应以舒适性和高品位为原则,采用休闲沙发、绿色植物、精致器具等营造高雅、清净的环境;洗手间是最容易暴露问题的区域,也是茶馆档次高低的直接体现,因而,必须从使用方便、物品设置合理等细节进行优化设计。同时,为突出茶馆设计的文化气息,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还可以引入亭、廊、水景等元素,使设计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2]

2.3光影形态

氛围营造离不开光影,光影不仅具有照明的作用,还具有营造空间氛围、表现装饰内容和文化内涵的作用。色彩和材质作为现代装饰环境的重要元素以及最为敏感的视觉感受离不开室内灯光,因此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根据主体构思确定室内环境的主色调,考虑不同色彩的配置和调配。如使用暖色调材质,配以黑白灰等基调的小件摆设,营造朦胧婉约的格调;使用冷色调材质,配以高彩度的沙发靠垫等营造明丽典雅的格调。

2.4装饰品的应用

现代茶馆环境设计更强调装饰品的应用。将古典园林中的借景、透镜等法则运用到装饰品的组合形式中,不仅能形成茶馆空间的文化景观,而且还能体现茶馆的品位和格调,[3]可以说,装饰品在茶馆设计中起着连续贯通的作用。装饰品分为工艺品、书画、雕塑、金银瓷陶器、家具等摆件和挂件两大类,这些装饰品对整个茶馆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如在自然风格的茶馆中,经常会运用渔具、南瓜灯具有田园趣味的民俗品做装饰;而在民族地域性茶馆中,则会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品,并按照当地特有的风俗加以布置。茶壶作为茶馆不可或缺的物件,既有金属茶壶、玻璃茶壶,也有瓷器茶壶、高分子茶壶,但最能营造氛围的还是紫砂壶,可以说,它是茶与具的完美配合。由此可见,装饰品在茶馆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既要注重装饰品本身的内涵,又要注重其与整体的协调。

3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应把握茶文化内涵的精神意蕴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的原产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内涵。陆羽认为精行俭德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强调饮茶如品人,善饮茶之人多品德简约谦逊,不卑不亢,执着持久。中国茶文化与儒道佛各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以茶励志,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明心,虽然各家意境和价值取向不同,但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和谐平静的本性却是相同的。[4]对普通民众来说,茶除了具有重要的养生健康和社交功能外,在和谐友善等修身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和谐友善是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茶馆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在现代茶馆环境设计中融入茶文化深刻内涵,不仅有助于实现茶文化要素的合理运用,而且还能增添茶馆的形式美感和文化内涵。

3.2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应与消费群体需求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节栉鳞比的茶馆、茶楼等场所在满足人们饮茶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交际、休闲以及审美等精神需求,但由于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不同,对饮茶场所,尤其是现代茶馆的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文人墨客为消费主体的茶馆设计,从饮茶器具到空间装饰都应体现考究、精妙,以营造清静高雅的美学意境。如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的吴山茶楼,典雅古朴、动静虚景交融得体的雅间装饰风格,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迎合了文人雅客品茗抒情、力避噪闹、不事张扬的消费需求;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茶馆设计,应以实用朴实为主调,以顺应消费者的茶文化底蕴为原则,以大厅茶座为主体,兼营各类菜肴和点心,讲究文化的对接和氛围的渲染,充分体现茶馆的应用功能和商业价值。[5]如街头巷尾规模不一的四川茶馆,已不再是传统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成为人们谈天说地、对弈听书、喝茶吃饭的休闲娱乐场所。

3.3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应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的茶文化,而不同的茶文化又对茶馆环境设计风格起着重大的影响。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不仅在虎丘山上建有纪念茶圣陆羽的陆羽楼,而且还诞生了祝枝山、徐祯卿、王世贞等茶道大家,浓郁的文化积淀,不仅使其茶文化自成体系,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形式和品茗档次,茶文化已与社会生活习俗融为一体。因而,苏州茶馆在设计时须将苏州地区优秀的茶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结合,凸显苏州茶馆的多样化功能;北京茶馆遍及京城内外,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全,满足了人们消遣娱乐的目的,而且还传达出浓郁的茶文化,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其中最有名的是以短评为主的茶馆———书茶馆,这种茶馆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与茶相联系,消闲娱乐、增长见闻,老少皆宜;广州经济发达,生活节奏较快,因而,茶馆设计主要以明快清新为主调,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人的茶楼,既是人们喝茶聚会的地方,也是人们品尝各类广东小吃、休闲娱乐的场所;川西老茶馆,在传承浓郁的川西风土人情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扩展茶馆功能,过去完全向街道敞开的自由开放式茶馆逐渐向隔离的空间和封闭的雅间发展,虽然茶馆的形式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但闲适惬意的主调却未发生明显变化。茶馆既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时尚消费的地方,也是展示中国茶文化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的场所,将中国茶文化融入现代茶馆环境设计中,营造彰显现代茶文化的中式茶馆,既能为平添茶馆的意境之美,提升茶馆空间的品位和内涵,又能塑造一定特定的文化氛围,满足顾客的个性化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长征.唯求清雅不事张扬———青岛茶馆的设计风格评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8),22.

[2]韩璐.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规划探讨———以渝北石盘河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规划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39-144.

[3]刘培瑜.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商情,2013,(31),152-152.

[4]陈玮然.中国茶文化与茶馆设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73-75.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特点;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陆羽《茶经》开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茶文化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为一体,促进了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

一、茶文化

1.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还融汇了儒、佛、道诸家的深刻和哲理[1]。

2.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赏茶、泡茶、闻茶、品茶等与中华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写下了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我国茶文化大国的地位。茶文化融合了儒家“中庸”的思想观念,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还融合了释家“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

3.茶文化特点

茶文化包含四个特点,即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结合,高雅与通俗的和谐及实用与娱乐的一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指茶文化的实体是异常丰富的,比如历史名茶,瓷器、茶俗、与茶相关的诗作与画作等,又具精神内涵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指茶可以饮用与食用功能,茶器、茶艺可以给人美的享受;高雅与通俗的和谐是指茶文化既有上层社会的阳春白雪的气息,又有下里巴人的气息;实用与娱乐的一体是指茶可以解渴生津,入药治病,品茗可怡情养性。

二、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目前,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茶的价值使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2]。

1.茶市场

茶市场的发展是茶文化繁荣的基础;反过来,茶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茶市场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建有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的马连道茶城、杭州的“茶街”与茶都茗园、成都五块石茶叶批发市场、重庆天月茶城等。走进茶叶市场,茶香扑鼻,茶文化缤纷呈现。很多城市都形成集购物、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茶叶、茶具、茶诗书画集散地,茶市场已经成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茶馆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有的茶馆布置古雅、朴实,环境幽美、清静,是茶客品茗休闲的场所,也是文人骚客雅集之处,更是商界人士洽谈生意的不二之选。有的茶馆平易近人,是交流聊天的好去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过去的老汉饮茶,发展为男、女、老、少齐品茶。茶文化的有力推动,使茶馆也得到迅速发展,不断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

3.茶会展行业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茶叶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我国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行茶文化活动和举办国际性茶文化节、茶博览会,弘扬茶文化,推介茶产品。不少国内外客人远道而来进行茶叶、茶具、茶诗书画作交易,购买其喜爱的茶商品;而随着茶保健知识的普及,爱茶者、嗜茶者、买茶者的增加,茶叶消费量的增长,给我国茶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茶会展不仅促进茶经济繁荣,也拓展了会展业的发展空间。

4.茶文化旅游

近几年,我国将旅游景点的经营与弘扬茶文化结合在一起,开辟了多条茶文化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如,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推出了广州茶文化景点一日游和粤北、潮汕、梅州茶文化景点三日游,这些不仅推动了广州地区旅游业的兴旺,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4]。目前,到实地欣赏茶园风光,到茶园亲自体会做茶,到茶艺馆感受茶文化,已成为城市市民的新时尚,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业经济的作用

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推广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目前被广大茶业界看好的一个经济增长点[5]。

1.茶文化提升企业品牌文化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文化在品牌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的作用。以天福为例,我们没有在电视上看见天福的广告,但凡是喝茶的人都知道天福。其实,天福靠的是茶文化的传播。陆羽茶艺中心,举办各种大型茶文化活动,很好的对其进行宣传;天福茶博物院,一批热情、诚信的茶人为游客讲解茶叶知识,弘扬茶文化;天福茶学院,为天福集团培养人才,并为其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效应。这些方式构建了茶叶和社会资源沟通的桥梁,通过茶文化的传播,达到了宣传品牌的目的。天福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希望天福茗茶做“茶叶的星巴克”。我们看到,茶文化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促成了茶产业的丰收。

2.茶文化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

以竹叶青“论道”产品的营销为例,“平常心,竹叶青”“与己论道,巅峰已随心”,一语道破天机,《周易》乾卦有云:“亢龙有悔”,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能否保持一个平常心,能否戒骄戒躁,是决定能否实现更高超越的重要动因,论道的立意便基于此。因此高视点、高品位、高境界的论道迅速赢得了广大喜茶、爱茶的名人雅士的喜爱。论道竹叶青恪守论道十二法则,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融入人们现代生活的一些理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人们在品论道的过程中,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感悟刹那即永恒的真谛,体悟论道的境界。通过茶文化的营销,“论道”产品的最高价格上万元,进而使竹叶青品牌跻身为高端茶叶品牌。

3.茶文化扩大茶产品销售渠道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文化贫瘠的经济不会有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会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空间。茶文化扩大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每届的茶文化节博览会、无我茶会、茶叶论坛等活动都能很好的传播茶叶经济信息、传播茶产品。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要精心定位产品,体现茶文化的博睿;在营销茶产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茶文化的诚心意识;借饮茶创造和谐的感情世界明心见性,沟通你我,发挥茶文化的友好功能[6]。

4.茶文化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茶产品是一种健康饮料,也是很多食品的原料,茶文化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

茶艺馆是休闲消费者集聚场所和消费的主要渠道,在休闲时喝一杯清茶,能使人身心愉悦。有文化背景的茶艺馆,是旅游业中一朵璀璨的奇葩。高雅的茶艺和温馨的环境赢得了游客的青睐,缕缕的茶香,可拂去旅途的疲惫,荡涤心中的焦烦与苦涩,“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茶文化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也迅势凶猛。茶文化旅游就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茶知识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旅游的新兴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7]。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不仅能踏青郊游,了解及观赏采、制茶的过程,还有机会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品茶,获得无穷的乐趣,从而深受人们喜爱。茶文化旅游,把与茶相关的景点、景观、购物、餐饮、娱乐等联系起来,带动了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消费,提高了茶的附加值,增加了旅游收入。安溪以茶文化旅游、体验休闲游为主打旅游品牌,全力开展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尤其是打出“畅游千年山水茶都・体验假期休闲安溪”、“茶乡文化让旅游休闲更出色”主题,举办“‘山水茶都・假日安溪’生态休闲之旅暨‘紫云山杯’安溪旅游风光摄影赛”,大大提高了安溪旅游的知名度。据统计,安溪在2012年春节七天期间共接待游客64.4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旅游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8.3%。石门县现有茶园13.5万亩,是中国禅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湖南省旅游资源大县,其茶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并每年呈15%以上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裘孟荣,张星海.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2(03):42-44.

[2]陈熠.论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61-63.

[3]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97-99.

[4]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02:55-57.

[5]杨江帆.茶业经济与管理[M].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4

关键词:茶文化;主题酒店;气氛营造;环境打造

1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1.1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茶俗茶艺表演

作为国饮的茶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展现了我们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茶俗茶艺表演,为发展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可能性。茶俗茶艺表演能够满足消费者求奇、求知、求新的消费需求,能够将茶叶意境优雅、茶汤分明、气味甘醇等特质通过直观的手段充分表现出来,也能够使人感受到参与性、体验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充分展现出来。茶俗茶艺表演能够将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茶文化旅游当中充分表现出来,并使人们在过程当中获得精神世界的升华,将茶文化对民族精神的渗透和民族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得到切身的感受,是游客深入其中体验到民俗艺术活动,感受到茶文化旅游产品之中。我国茶俗茶艺表演当中,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举世闻名,将佛教文化中对情感圆满和人格完善的追求得到了表现,也使得苦尽甘来、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得以展现,昭示着对吉祥如意和未来生活幸福美满的追求。三道茶,味觉特点在头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以三杯茶构成,白族人民形成三道茶的待客礼仪和茶道艺术是形成在明朝时期,当地人用三道茶作为礼遇贵宾的重要步骤,是当地人民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礼仪。

1.2我国拥有韵味深远、悠远流传的茶文化

在我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五千多年,而逐步演变成为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饮品,确立其日常饮品地位的是在唐朝时期,建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晨起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地位。到了宋代,茶馆的出现是源自于人们对于饮茶出现了更高要求,在内容、形式和环境方面不在将就,不满足仅仅是在家饮茶。到明清时期,人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就是茶馆,这是茶馆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这一时期,我国茶文化开始传播至世界各地,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远销海外。我国的茶文化中,涵盖了深奥的处世哲学,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是综合发展得来的,将时念和社会特征牢牢结合,受到了佛家、道家和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因此,茶文化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人们求知猎奇的愿望,也能够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将旅游产品中设计加入茶文化资源有利于实现发展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双赢。

1.3我国风光秀美,具有广阔秀美的茶园

在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景色怡人,依山傍水之地更是数不胜数,而茶园大多都位于名山盛景之中,风光秀美、面积广阔的茶园为发展茶文化旅游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旅游与区位优势明显,开展自然生态旅游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生态茶园,在旅游业的餐饮条件、住宿条件、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充分开发著名景区,同茶文化合理结合,发展茶文化和旅游业。在我国,这种类型结合的茶区数不胜数,例如天下闻名的西湖,翠绿芳草、绿水清波,位于美丽西湖旁的就是西湖龙井茶园;具有最后的香格里拉、中国最美乡村,拥有的茶园生产有机绿茶;与山水相得益彰,茶翠林绿、云雾缭绕的花果山茶园,盛产井冈山翠绿茶;具有一幅迷人山水茶园画卷、采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拥有好山好水好茶的庐山茶园,坐落在海拔八百多米的汉阳峰之上。

2我国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现状及问题

2.1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不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通常来说,茶文化旅游中的民俗文化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容易形成影响力,没有突出茶文化旅游,过于宣传茶叶的生产反而使得旅游相对失色,一些地方小型的文化旅游节与我国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节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参与度和互动性不高,旅游节项目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如采茶能手大赛、龙行十八式茶艺表演等在旅游节上举办的茶文化活动,持续时间很短。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视旅游产品要素附加值,避免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应当加大旅游产品的深层开发,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减少从茶文化的狭隘内涵出发,利用好茶文化的外延很广的特点。为了达到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需要整体推进、系统协调并且不断整合相关资源,体现出旅游开发是系统性的经济技术活动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经济效应,然而我国当前茶文化旅游没有很好地整合当地民俗文化和休闲文化、茶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单纯从茶本身个体出发,当前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没有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不能提高茶文化遗产资源吸引力,无法到达将茶文化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给予传承和发扬这一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

2.2缺少品牌意识、特色专项旅游项目和龙头品牌支撑

将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专项旅游仍然不是当前人们旅游的主要选择,使得茶文化特色旅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早就提出了专项旅游的口号,但是由于对茶文化旅游的推介参与度不高,加上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茶文化旅游不被人重视。在旅游业中,茶文化旅游所占的比重很小,首先是因为缺少有影响力、有规模的产品促销和缺乏有创意的形象宣传和营销策划,景区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其次没有意识的进行品牌打造和推广,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对景区已开发的特色产品不能及时的给予商标注册,品牌意识淡薄。

2.3缺少运用新媒体进行推广营销的手段,忽略的消费者心理

同传统媒体相比,在推介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新媒体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国内进行茶文化旅游的推介当中,网上信息例如同程、途牛网、去哪儿、携程网等都十分稀少,缺乏新媒体的主动推广和营销,大部分茶文化旅游推广依赖于会展、户外广告、电视、报纸等传统形式。当前茶文化旅游在大众心中的影响力还不够,缺少冲泡流程、制作流程、产品特色、内涵等延伸内容的宣传。为了达到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我们应注重游客的参与性项目开发。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参与体验、求愉、求奇的愿望很难从茶文化旅游当中得到满足,过于无趣、过于僵化、过于呆板的茶博物馆旅游这一静态的陈列方式只能在宏扬中国茶文化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和陈列馆开了中国茶博物馆的先河,然而并不能使得人们在愉悦的心情中满足情感需求。游客希望在茶文化旅游当中受到教育,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因此需要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多加入体验性要素,才能满足游客的预期愿望。通过冲泡技法、体验制茶工艺和文化精粹等方面的展示,使得人们感爱千年茶文化,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了解到茶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更注重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需求特点,主动参与在茶文化旅游中。

2.4缺乏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传递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的文化精粹之一。而根据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来讲,局限性的开发影响当地的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重游机率低,导致游客对茶文化旅游产品项目满意度不高,满足不了游客的体验心理,很多局限于观光、购茶。开发处于简单和雷同性的倾向,茶文化旅游主题不突出,没有自身鲜明特色,文化含量少,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出现没能深入探究文化内涵的现象,挖掘不够,开发商对我国茶文化内涵认识不深。

3茶文化视角下旅游主题酒店的开发研究

3.1展示茶文化魅力,重视市场营销策略

关于主题酒店规划营销战略、设计与开发产品时,应当注意控制和把握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实施“顾客导向”的概念,必须在营销部门真正的影响理念为指导,具有一致的目标,第二是酒店中各项营销策略必须注意与主题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文化营销既是主题酒店营销的核心,最能吸引消费者而区别于传统酒店模式的地方也是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就是主题酒店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了满足顾客的新奇与精神上的追求,体验到无形文化产品的独特的服务和感知到的有形茶文化产品设计,可以利用环境和视觉识别等进行传递,茶园区域文化结合文化主题酒店独特的服务产品是营销主导位置,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饭店”能够给顾客带来个性化、特殊化和鲜明化的体验,设计与主题相结合的个性化服务,与茶文化相关主题的项目类型可以进行茶文化主题为背景,利用茶文化为主题文化元素。

3.2注重个性化服务,塑造品牌形象

为了达到扩大品牌市场目标,需要做到比较强的对外宣传力度,举办围绕茶文化主题酒店所需要具备因素等相关论坛学习讲座外,通过公共关系、宣传、广告等各种的营销方式,塑造主题酒店的品牌形象。茶文化的主体就应当具备相应的特色才能够更好的品牌塑造,从地方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在走到全世界进行传播,其意义对于我国经济型酒店是巨大且无法替代的,品牌塑造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型酒店实现跨时代的飞跃发展。

3.3进一步提升酒店品质,突出茶文化主题

照猫画虎的简单模仿构建是无法赢得顾客的关注的,给人感觉不伦不类,大批量地建立极具现代奢华气息的酒店并不是最佳选择,主题酒店应当建设在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城市,同当地的文化相呼应,特定的区域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旅游视角下的主题酒店发展要同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环境相适应。为了促进顾客对茶文化的识别感和影响,应当分析一些具体的茶民俗仪式,使游客体验更丰富。随着主题酒店产业群的成立,突出茶文化特色,将在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产品的开发设计上与酒店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相结合,运用当地区域原有的特色文化资源,茶园所在地的本土酒店业应充分探索。

参考文献

[1]黄进.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构想和价值[J].农业考古,2013(5):240-243.

[2]周晓芳.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41-42.

[3]高静.品牌化:目的地应对未来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举[J].旅游学刊,2008(5):10-11.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思政教学;实践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近些年来相关教育部门,开始强化茶文化思想在其教学中的渗透,通过茶文化这个平台,帮助大学生感受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修养都会不断提升,他们会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茶文化也为思政实践教学创造了一个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亲近,教学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保障。

1茶文化思想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表现的,这些载体也就是茶道、茶艺等。茶文化的这些载体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们在这种茶文化的影响下,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得大学生们在精神上能够有所变化,比如,茶文化中的道德的展现,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茶文化中的内涵虽然具有多样性,但是却有一个中心的思想,就是静,这也是茶文化所给人带来的深刻含义。这种含义的传达使得原本简单的饮茶活动逐渐与人的处世原则相联系起来。进而使得人在处世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进而在茶文化下不断的衍生出新的文化。茶文化在人们眼中被赋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能够给人们带来情操和人格上的变化,使得人能够向好发展。同时他能够对人的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修身养性,使得人们能够在一个精神愉快的状态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品质。

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形成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茶类活动,这与一般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茶文化具有的特色。茶文化中蕴含的这种博大与源远的精神能够体现出这种静的意境,而茶文化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具有更好的展现,这些元素将茶文化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茶文化中蕴含的这种重视道德以及诚实的精神思想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一个积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之下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茶文化中的注重道德品质的这种精神内涵,是茶文化在德育方面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能够守住道德的底线,人们才能够更好更和谐的相处,而这正与大学生所收到的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谋而合,茶文化的这种重德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进行人际关系时不断的树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大学生们之间能够进行和平相处之后,就开始追求大家的和平,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在生活中所展现的各种自身的特点时,能够得到一个和谐的相处,因为大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俭,这也是大学中学不断提倡的。学生能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树立自己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不断的践行下去。

1.3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大学生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能够不断的从茶文化中吸收一些内涵和精神,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也能够坚忍面对,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的领悟之后,就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调节做一个正确的调节,使得茶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精神困扰以及生活难题,同时能够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形成一个新面貌,进而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1.4茶文化精神对于学生强化思想道德修养非常有利

在茶文化中,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奉献以及和谐为两个基本观点的一项文化内容,茶文化反对自私自利,反对见利忘义,更看重的是道德品质以及思想的素养,强调和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和相处。茶文化对于学生的心理调节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抛开一些世俗的功利心,使得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纯粹,对于自己所追求的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同时也会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能够冷静思考,面对问题。茶文化的这种思想能够在精神思想道德上对大学生产生一个有利的作用。

2基于茶文化思想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对茶文化思想下的思政实践课程进行具体分析:

2.1明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想要将茶文化能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融入,首先应该了解到茶文化在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目标和价值,这样,才知道如何入手,才能够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第一应该让大学生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并且能够认可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第二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茶文化进行传承的一个主体,并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这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延续具有重要性的意义。在这些基础上,使得思政教育有所创新,能将茶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入,使得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能够将这种传统文化做好传承,除此之外,教育目标还包括在茶文化的传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进而能够发挥出大学生的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得茶文化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其价值。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时除了要明确其具有的教育目标之外还应该明确其的教育价值。因为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所产生的价值是具有可持续性和无偿性,这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在思政教育的学习中不再表现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使得能够通过思政教育的学习使得自身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茶文化中所对思政教育发挥的价值能够对学生的人格道德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构建与完善传统茶文化教育制度

如果单纯的将茶文化添加到思政教育中,就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冲突,所以想要茶文化能够在思政教育中有一个良好的融合,就需要思政教育做出一些改变,使得在这个改革之后能够将茶文化充分的纳入到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同时在思政教育改革之后,茶文化融入进来之后,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就会发生一些改变,同时这些变化将使得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在高校中进行传播。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中开展了一些关于茶文化的课程,像《中国文化概论》,但是,这些类似的课程中关于茶文化的内容太少,不能够达到茶文化所应该传播的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进行一个关于茶文化的课堂的专门的设置,可以设置一些公共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使得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将其在思政教育中所要发挥出来的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2.3创新茶文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茶文化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非常的深厚,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讲解不能够将其所蕴涵的精神内容完全的展示,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形势的教学手段,使得茶文化的思政教育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比如,茶文化的故事比赛等,都可以作为一种思政教育方式,还可以将茶文化相关的图片制成动画进行播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茶文化进行了解,进而能够使得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更广的传播性。除了在思政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加入茶文化之外,还可以在一些相关的其他课程中添加茶文化,比如在心理课程中也可以引入茶文化的内容,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茶艺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实践课程中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这种魅力,进而能够加强茶文化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作用。老师还可以从专题课堂进行入手,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茶文化的教学,同时在能够帮助老师在心理教育的效果发挥出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的活动来进行课程,比如以茶会友等专题辅导,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友情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能够变得积极健康。

2.4丰富高校传统茶文化文化活动

茶文化在与思政教育结合之后,在大学中进行传播的时候,不仅应该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传播,还应该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传播,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高对茶文化的兴趣以及自愿承担起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茶文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好多种,比如交流型,这需要高校邀请一些茶文化方面有名的人来对茶文化进行讲解;文艺型活动,高校可以邀请一些社团针对茶文化的一些内容进行表演,使得学生能够在观看这种表演的时候受到震撼,进而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茶文化的相关的传播,使得学生能够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结束语

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渗透性,能够牵引人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使人形成一种惯。优良的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会有积极的影响。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思想,对思政实践课程教学有巨大的帮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显得更加紧迫,接触茶文化这个平台,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政实践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总之,茶文化思想下的思政实践课教学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参与到教研中去。

参考文献

[1]黄亚果.中国茶文化对国人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362-363.

[2]安绍强.基于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6(4):298-299.

[3]周庆,罗孝友,李菊顺.论茶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12):166-167.

[4]蒋艳.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12):227-228.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设计;茶文化资源;资源整合;切入点

将茶文化资源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应从茶文化对英语教学设计的启发入手。这里的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英语范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由于学生学习费力和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状,都对教学双方带来了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来改善这一现状呢?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用“改善”而不是“改变”归因于,语言类教学质量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提升。此时将目光聚焦在茶文化资源之中不难发现,作为显性茶文化的茶道和品茗等项目,都能通过内涵提炼来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关于这一点似乎并不被同行所意识,但茶道的专注与欣赏、品茗中的畅聊与分享等人际互动要素,都能为英语教学的设计提供启发。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茶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

结合本文开篇之时所提出的观点,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归纳出其中的联系:

1.1茶文化以专注的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启发

专注源于内心中的宁静,正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浮躁的内在情绪,以及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显得百无聊赖。那么如何建立起个体内心的宁静状态呢?体育锻炼或许可以,音乐疗法或许可以,但很少有人尝试将茶文化中的茶道文化纳入到考察视野。茶道所严格遵循的流程和环境,本身就对个体产生了一种修心的机会,通过修心来建构起大学生内心的宁静,从而专注的去理解和掌握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

1.2茶文化以欣赏的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启发

教学相长应成为英语教师教学的核心追求,若是出现了教学相怨的状态,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则只能低水平徘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采取以教师授课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就决定了避免教学相怨的方式,首先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茶文化所追求的品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对事物表示欣赏的态度。借助这一愉悦的兴致对班级学生表示欣赏,自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可见,英语教师应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减少抱怨的频率。

1.3茶文化以分享的内涵为英语教学提供启发

分享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交流、语言交流的过程。针对具体的问题、事件或者闲谈而产生的话题,使师生在分享中获得相互了解,在分享中来增进双方交流的意愿,那么作为语言类教学的英语也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了。

2茶文化资源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分析

那么茶文化资源与英语教学又如何进行整合呢?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对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启发,其中涵盖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可见,二者相整合的切入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整合“专注”内涵的切入点分析

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专注”内涵需要借助显性载体呈现出来,而在上文也提到了茶道文化中所能建构的机制,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将茶道作为“选修”内容纳入其中,在课堂中通过视频演示和现场模拟来完成切入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会存在诸多消极的情绪,这与长期以来接受英语教学所造成的疲劳现象不无关系。可见,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入茶道的展示和体验内容,将能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2.2整合“欣赏”内涵的切入点分析

“欣赏”内涵的切入主要针对英语教师,通过在英语教学设计中植入“欣赏”的元素,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人际互动效应,这样将能改善现存的两张皮现象。那么如何建构这种切入点呢?不难发现,借助茶文化展示和体验的诸多环节,都能建立起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欣赏意识。如,请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的茶叶品种,以及自己与茶叶之间的关联故事。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也能使教师能用不一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学生。

2.3整合“分享”内涵的切入点分析

在英语教学设计中来需要把握这样一个要求,即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享机制,而应用茶文化内涵来实现这一机制则依靠品茗文化。但这里也需要注意这样一点,即品茗需要一定的场所和氛围,那么如何在课堂环境中来实现呢?笔者建议,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可以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进而在专门的实训场地来践行茶道文化和在此基础上的品茗,最终建立起一种畅聊下的分享模式。

3茶文化资源整合的思路

具体而言,茶文化资源整合的思路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建立:

3.1调研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贯穿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是,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借助茶文化资源,其目的应在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短板问题,这里的短板问题主要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负面状态。根据笔者对样本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状态的调研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功利心态,即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于英语过级或为研究生英语考试做准备。然而,这与语言类教学所追求的持续性要求是相背离的。因此,根据上述所调研出的英语学习状况,便需要建立起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意识。

3.2建立教学设计的问题意识

那么教学设计的问题意识又包含哪几个要件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学习状况形成的原因、如何改善当前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是否认可这种教学设计。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学生之所以普遍存在着当前的学习状况,主要在于长期的英语学习所带来的疲劳感,以及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所带来的课程边缘感。因此,在学习中的浮躁情绪便不可避免。这里如何改善这种学习状况则依赖于对茶文化的整合努力了。无论怎样,教学设计应在“新和趣”上下功夫,这样才能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偏好。

3.3问题导向下来整合茶文化

整合茶文化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中,这属于一项系统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集思广益,并且需要得到教学院系和教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因此,应在集体的力量下来形成问题导向下的茶文化整合之路。具体的整合重点在于:(1)茶道的流程和演示体验场所设计;(2)提炼茶文化中的元素来感染教师;(3)设计分享机制下的主题。另外,大学公共英语涉及到全校的大一新生,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来进行整合也需要考虑。

3.4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们无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来完成与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任务,所以就需要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的问题,各个院系可以将自己的实训场所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各个院系的教学资源。那么,在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就需要专门设置出实践教学时间。

3.5定期检验茶文化整合效果

将茶文化资源融入英语教学设计中属于新鲜事物,因此,在缺乏有效参照的情形下,则需要定期检验茶文化的整合效果。检验的标准可概括为,学生的课堂表现、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程度、学生自觉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情况等。就定期检验茶文化整合效果的主体而言,则可以由院系主导并由教务处抽查。

4教学方案

针对学生对家乡茶资源的英语介绍,进行以下教学方案设计:

4.1提前布置课程任务

让学生用英语在课堂上介绍家乡的茶资源和茶文化,这不仅能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增进他们的英语书面写作能力。为了使课堂教学设计更有实效,教师需要提前向学生布置上述课程作业。并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查询有关资料,并用PPT的形式来展示家乡茶叶种植的生态环境,以及自己撰写英语说明文字。

4.2借助多媒体完成介绍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完成与茶文化资源的整合,是英语教师需要遵循的原则。因此,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资源来支撑学生的英语介绍任务。而且,通过图文并茂的英语介绍能够给予参与学生一种严肃感和使命感,这样也能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此时,教师应不去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问题和英语语法问题。

4.3形成课堂激励氛围

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因此,在协调各位学生完成英语介绍任务后,应带领全班学生对讲演的学生表示赞许,并形成课堂激励氛围。不难知晓,随着课堂激励氛围的形成,将能为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植入正能量。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英语教师、院系、教务处的重视。

5问题的拓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主体作用,利用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来推动英语教学设计质量的提升。为此,以下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5.1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

当前不少青年教师较为重视英语教学的应试需要,而未能关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另外,由于英语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渐定型,所有这些也弱化了青年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教学潜质的意愿。从而,仍习惯于基于传统套路来展开大学英语教学。

5.2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

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从青年教师身边的案例入手,来告诉他们自觉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可从今后的职称评定、学术水平提升等视角进行阐述。这里需要抛弃传统的说教形式。

6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出英语教学设计与茶文化资源二者整合的切入点后认为,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调研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建立教学设计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下来整合茶文化、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定期检验茶文化整合效果。

作者:闫洁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大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之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56-57.

[2]申丽娟.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教师必备素质[J].云梦学刊,2008(1):12-15.

[3]王妍.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3):26-27.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7

关键词:茶的意境;茶馆;室内设计;运用;审美体现

被世人誉为诗僧和茶僧的皎然,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先从茶饮活动开始,然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可言,生发“道”与“茶道”,意境高远,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构成茶道精神的哲学内涵。皎然的另外一首《饮茶歌送郑容》将茶的意境与友情结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了茶文化内涵。因此,无论是茶文化思想还是茶道精神都源自于茶的意境阐释,茶的意境是茶文化、茶道精神产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释茶的意境,进而引发出茶文化与茶道精神本质内涵;其次分析茶的意境在当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审美体现;最后总结茶的意境不仅是茶文化、茶道精神的基础,而且成为了茶馆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

1茶的意境阐释

茶的意境首先是一种感觉,即是在茶事活动中产生的清新、淡雅、闲适、悠然、自然、随意、朴素、亲切等等内在感觉。这些感觉可以说是茶叶与生俱来的东西,随我国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发展、完善,古代先哲们将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与茶本身的感觉相结合,将“感觉”层面的东西提高至文化意境的层次,使茶中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审美情趣、道德价值观等等精神内涵。因此,茶的意境另一层含义将儒释道等精神内涵转化为影响、指导人们的日常言行道德准则、思想意识等。人们在茶事活动中,感受着由茶带来的美妙意境,进而作用于人的精神,对人日常言行、思想等产生影响。[1]如“精行俭德”茶道精神,如以中和为核心的儒家茶文化、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茶道以及禅茶一味的禅宗精神。这也是茶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即使当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古代文人闲云野鹤般的诗意生活,但人们依旧习惯于在饮茶中追寻精神的惬意,或许这正是当代茶馆兴盛的原因之一。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茶虽普通,但其能引导饮茶者进入一个沉思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正是由茶的意境产生,人们在饮茶中获得心灵的放松、自由,获得精神清醒与冷静,让自己更睿智地感悟世界人与事的变迁,体味大自然包容百味,吐纳常新的胸怀,这也正是茶道精神的精髓之处。可以说,茶的意境促进了茶文化与茶道精神的产生,同时,茶文化与茶道精神丰富了茶意境的表达形式。下文将结合现实生活中茶馆室内设计的实例来分析茶的意境表达在茶馆中的运用及审美体现。

2茶的意境在茶馆室内设计的运用及审美体现

当代茶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引导人们感觉、体验饮茶带来的精神上的感悟,在优美、舒适、富有文化底蕴的茶馆环境中,人们通过饮茶感悟茶道精神,获得内心的超脱,精神上的释放,心灵的舒畅、自由,[2]因此,茶馆的室内设计承载着重要的精神功能。本节主要从室内设计装饰材料、布局、灯光设计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首先茶馆内装饰材料要尽量选用木、竹、藤编等具有自然情韵的材料,从视觉上营造出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竹子,其蕴藏着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也是中国文人精神的标志,不仅起到美化环境,而且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围。城市中的茶馆更要注重营造自然、雅致饮茶氛围,如南京的老字号开心茶馆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休闲场所,茶馆内用装修、家具等都采用木制材质,配之纱幔、珠帘等具有唐代风韵的软装饰,竹子盆景以及紫砂茶具的运用、身着唐装的服务员,使得整个茶馆呈现出悠闲、娱乐而又具有淳朴、亲切的气息。中高档的茶馆室内装饰时除了采用自然情韵的材质外,还应该选择具有文化气息的装饰品,如禅师室中的青石,文人雅士的书画,明代的木制家具等等来营造内敛、清幽而又具有文化底蕴的氛围。[3]其次,茶馆室内布局一定要体现出茶的意境。布局方面要以茶馆的消费群体来划分,如果是面向大众的茶馆,以朴实、实用为主,但不失自然、舒适、亲切的感觉,让人们在饮茶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如果是面向文人墨客,茶馆布局要以清静、优雅为基调,以独立的雅间为主,即使大厅的卡座也要借助墙壁、屏风、植物等元素营造私密、安静个人空间,如安徽淮南市钱塘茶人除了包间雅座之外,通过木板装饰隔出多个卡座,公共区域借助屏风装饰,营造出曲通幽静的意境。屏风上的装饰以梅兰竹菊为主,加之墙壁上楹联字画幽古文雅与光线柔和,整体上营造出以“真、善、美”核心的传统文化氛围。正如英国作家韩素音所言:“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19世纪英国安东尼女王倡导饮茶来代替饮酒,她认为:“需要一种更为优雅的方式如饮茶,来帮助人们克服酒醉的习惯,有助于改变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为举止,为国家文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4]英国女王的这一认识,虽然只是基于个人言行举止而言的,但从中体现了英国社会的文明发展第三,茶馆室内的灯光照明与造型也是营造茶意境的重要手段,也直接影响到室内的使用功能、文化气氛和审美精神,此处重点论述装饰灯照明,即意在营造意境的视觉效果。如青岛著名的茶馆———青岛莲花阁,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于一体,营造出清新、雅致的茶文化意境,尤其是包间内的装饰整体呈现出古典美的情趣,传统家具、山水画、屏风等营造出温馨雅致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莲花造型的灯具非常具有特色,犹如水池中一朵莲花,温文尔雅、安静雅致,又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傲骨,灯池线条流畅又如水波蜿蜒流淌异常美丽。[5]莲花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佛教文化中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大正藏》中记载着莲花有四德:香、净、柔软、可爱。让饮茶者体会明心见性、顿悟、自省等等禅茶一味之意境,在饮茶中陶冶情操、修生养性,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生活中莲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笔下的谦谦君子。莲花阁通过独特的灯具造型与灯光,既传递出传统文化之丰厚底蕴,又为消费者营造出安静、舒适的饮茶环境,让人们在茶香中感悟茶道精神获得精神的完美与释放。

3结语

茶长于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雨露之滋养,其自然生产与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无为思想不谋而合。从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茶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儒家的“礼”与“和”,道家的“自然”、“朴素”,佛家的“养”以及诗词歌赋书画中蕴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都蕴藏于茶的意境之中,茶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们通往精神家园的重要桥梁,因此其室内设计布局、环境装饰、色彩基调甚至茶具的使用等都要体现出茶的意境,这样才能在整体上营造出茶文化的审美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志根.茶道的载体———茶的意境[J].茶叶,2003,29(1):51-53.

[2]孙耀龙.茶文化元素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1):87-88.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38(6):119-120.

[4]廖宁芳.浅析中国与英美饮茶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5):377-378.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8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 婺源 产品组合

一、旅游产品组合的涵义与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探讨

1.旅游产品组合的涵义。旅游产品是整体产品,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它是旅游地演化的主动力和旅游客流时空指向的直接牵引力。旅游产品组合则是以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不同的旅游主题和旅游类型,对一切关联的优势要素进行整合。

2.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茶文化旅游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也就有其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它的横向组合(即组合的广度)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纵向组合(即组合的深度)包括横向层面各大类产品自身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及旅游项目。

二、婺源茶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1.品种众多的名茶、名树。婺源与茶始终是相得益彰。“婺源茗眉”、“灵岩剑峰”、“天香云翠”、“文公银毫”、“川太雀舌”等二十多个名茶争奇斗艳。成茶翠绿紧结,纤纤如仕女秀眉,香气馥郁浓冽,滋味鲜爽醇厚,冲泡起来清汤碧液,滋味醇和,饮者有“一见顿觉清爽,再饮精神更旺”的赞语。为改变单纯绿茶种植基地的现状,婺源相继开发出绿茶、花茶、功夫茶、红茶等系列产品,创造了多个高档优良的茶叶品种。

2.绚丽多姿的茶文化。婺源是朱熹的故里,儒学盛行,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而且人人善做茶、饮茶,村间道路还设有茶亭,家里待客,铜壶烧水,瓷壶冲泡,然后再分茶敬客,形式简朴而真诚亲切。茶入楹联更是中华民族的独创,不少茶联有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并给人以人生哲理的启迪。在婺源不乏对仗工整、占朴典雅的茶联佳作,对这些茶联的挖掘可以增添游客的品茗情趣,使旅游活动的品位更为高雅、更有内涵。

3.生态游颇具开发潜力。婺源地处皖南旅游胜地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浙江西重镇衢州,区位条件优越,古道巨樟青山,小桥流水人家,整个就是一幅令人陶醉的巨幅山水画。婺源徽派古建星罗棋布,风格各异,举目可见的祠堂、官邸、民舍、书斋、亭阁、宝塔等点于青山碧水之中,青石基脚,码头山墙,天井厅廊,水磨石库门枋。明代建筑造型雍容大方,砖雕木刻疏朗淡雅,雕刻细密精美,既渗透着时代的印记,又表现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调。

三、婺源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基本构想及模式

婺源茶文化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因此采用开放性纵横向组合模式,进行科学地开发设计,最能突出茶文化主题,丰富旅游内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具体构想及模式如下:

1.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基本构想。(1)倾力打造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节庆活动,如中国乡村茶叶节、婺源茗眉博览会等,将情调别样的茶园风光与大樟山灵岩洞等优美的自然风景、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突出茶的主题中心,展现茶的文化,形成闪亮的卖点。(2)积极培育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业态。杨丽萍的《云南映像》是一种夸张的浓缩,将云南眼花缭乱的歌舞展现在人们面前,张艺谋用一台晚会《印象・刘三姐》使大象无形的山水漓江若隐若现。婺源也可从文化入手,如排练一批大型民族歌舞如《茶之魂》等等,举办“美在茶乡”摄影作品展、组建茶艺表演队,使茶形象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3)穿针引线地把茶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巧妙缝合。时间上巧妙安排,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度假交互组合,劳逸结合,轻松休闲。空间整合度要提高,使茶园林景区、自然风光、人造景观等为一体的完美组合,情趣盎然。同时要注重景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园林延伸至自然背景,并逐步和自然生态背景融为一体,建设一批相对集中的城市酒店、休闲娱乐等设施。

2.组合模式。(1)横向组合。扣紧茶文化主题,推出观光、体验和民族节庆活动三类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并注重食、住、行、娱、游、购旅游六要素的发展,构筑成一个完美的横向组合产品。(2)纵向组合。观光产品――婺源茶乡风光秀丽,好山好水好茶,如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曾经迎接过总书记的到来。县城及旅游区按徽派风格建设一至二处手工制茶作坊,展示古代手工制作茶叶的过程,可供游客参观。另外大樟山灵岩洞等自然风光也瑰丽四射,可以作为辅助产品,配合茶旅游一同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验产品――茶有醒目、提神、清热解毒、减肥降脂、延年益寿等功能,可以利用茶的保健医疗功能来开展休闲保健旅游。在采茶的季节,还可以让旅游者参与采茶、制茶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参观,还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学习茶道、茶艺、亲自去体验各种茶俗等。此外,还可凸显名人效应,向游客推荐历史文化旅游,或是体验穿梭在青山绿水中的漂流游。民族节庆活动可定期举行以茶为主题的节庆、展览活动,诸如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迎春茶宴等,提高婺源茶的知名度和游客的参与程度。邀请著名导演或是当红明星精心编排几出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歌舞表演,将婺源的茶文化旅游推向中国乃至世界。

参考文献:

[1]吕君刘丽梅:旅游产品组合的内涵分析与启示[J].前沿,2004,(10)

[2]林南枝等:旅游经济学(修订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吴长庚:婺源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师范学院学报,2002,(4)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9

许玉莲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属下茶艺学习中心主任、讲师。

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专栏《茶潮》作者。

著作《喝茶慢》,编著《约会中国茶》(合编)。

福建漳州天福茶学院客座讲师。

当我们谈到马来西亚喝茶或茶文化现状,往往将之称为马来西亚中华茶艺。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外国人来看或由当地人来解读,马来西亚茶文化还在依循着以前从中国迁移到当地的祖辈的喝茶手法。一般观念对马来西亚茶文化的发展仍离不开“怀念乡愁”的阶段,好像还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方式来泡茶、喝茶、说当代的茶话。

如果我们现在说马来西亚有马来西亚的茶道,人家一定会说我们在讲大话,马来西亚怎么会有茶道?许多人以为所谓茶道要有一定仪轨或模式才能称作茶道。还要有以四字真言来概括的茶道内涵,如:“和敬清寂”、“廉美和敬”、“清敬怡真”等等,没有四字真言挂帅似乎茶道就说不出它的真谛。又比如茶道内涵要穿上民族性服饰才能表现,茶道要拥有古老的历史才会有它的内涵。所以大家并不敢说马来西亚茶道,甚至有关其他地域已经盛行许久的茶道,大家在说时也只会用旧有观念说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与英国下午茶而已。

我们认为:一、茶道不应该被贴上标签,比如A国可以叫茶道,B国不可以这样叫,C国需换另一名称。二、所谓A国茶道、B国茶道,不应过于强调其地域性和民族性,应归纳和着重是属于某种类型风格的茶道,以利人们学习和欣赏。三、茶道不应只看表象或理论,茶道精神往往隐藏于最基本的泡茶功夫里,比如怎样准备茶器具准备烧水、如何看待茶叶、茶水比例等等都能看出茶道用心所在和茶道真正的意义,比如英国茶道行茶时会由家里最崇高象征的女性掌席,不假手于仆人;日本茶道里的茶会主人会在客人抵达时,亲自把早有准备的干净清水倒进手水钵让客人洁手,而且准备的水不多也不少,刚刚满。这些都是所谓的茶道精神采用的极之纤细的手法。

最近我们发现当代马来西亚少年喝茶几乎完全摆脱固有“怀念乡愁”的情怀,而且也相对地投入在享受茶道的内容中。在第五届“有时喝茶茶艺生活营”的结业交流会上,有位来自育华中学名叫湘菱的同学说:“我本来是大咧咧的一个人,经过这三天的泡茶训练,我发觉自己的动作变得慢了,变得细心了,好像比较像一个人了。”详细了解,原来泡茶时要如何倒茶才不会将壶里的茶水点点滴滴溅湿泡茶席、茶叶在浸泡时要如何安心地与茶叶一起浸泡、使用茶巾时如何不必将之揉成一团等等的茶法都让同学产生如此细腻感触。这说明只要有足够专注,处处都可以成为道,即使只是微小如拿起一个杯子或放入茶叶的手势。

当代少年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方式时,如果周围环境没有给他们一些选择,他们就会选一些比较容易获得,但不见得是喜欢的生活方式,像这样经过茶艺生活营泡茶、喝茶新体会以后,一部分人会就这样选择了所谓茶文化的生活和思考模式。由此可发现,茶艺,并不是一般认为只属于老年人的事、或是怀旧乡愁者的事。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少年,并没有到过别国学泡茶,就在当地接受也是土生土长的茶艺老师们的喝茶方式的引导,而心中生出感动并追随,内涵虽不尽然完整完善,但也不能说它没有茶道概念了。这萌芽中的茶道,不叫马来西亚茶道还要叫什么?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10

随着长和率先在铁观音产业内提出连锁加盟商业模式,国内的铁观音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地万店品牌开”,似乎个个都是品牌产品。然而好的铁观音犹如红酒一般,是有历史传承的,包括茶园的土壤、日照、湿度、海拔,制茶的工艺等。好的红酒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出来的,好的铁观音同样如此,需要一个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成就其稳定的品质与产品内涵。

为了向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的铁观音饮用者普及产品知识,倡导铁观音的原产地及品牌消费观念,长和茶业从2004年开始对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开始了一个包括品牌故事、文化内涵、文化营销在内的“制茶世家”形象塑造。

“制茶世家”的历史传承

对于铁观音的由来,一直有“魏说”与“王说”并存。“魏说”是这样描述的,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其形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得之”,所以将起名“铁观音”。“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是尧阳南岩人,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铁观音”。这两个传说都流传了近300年。

铁观音属乌龙茶系,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特种茶。明末清初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长和茶业原来就系出名门,其家族的制茶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康熙年间。长和先祖张河清先生早在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就创建了“长和茶庄”,入主安溪乌龙,声名远播。同年,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天下一统。张河清先生闻讯欣喜若狂,提笔疾书“长年祈安安天下民生之所愿,和平共享享太平盛世乃众望”,置于“长和茶庄”正门处,以示国家一统,万民安居乐业之愿。为表赤诚,张河清先生亲携精制珍藏镇店之宝“御藏”茗茶八两,跋山涉水,乘风破浪,横渡台海,献于施琅将军帐下,以贺台湾归复,举国同庆。数百年来,长和茗茶几经历史沧桑,于20世纪末,由“长和茶庄”第八代孙张木林再建长和茶业,以祖传茶经开创长和茶业的新天地。

长和将品牌的历史还原之后,立时在无以数计的铁观音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铁观音历史内涵与品味的典范代表,并由此在安溪铁观音企业中引发了一场跟风潮。包括“魏说”与“王说”的后人魏氏茗茶与八马茶叶以及其他一些中小茶企纷纷开始对品牌文化和历史的探究,并以此进行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以期让消费者认可自己的“制茶世家”地位,获取更多的品牌内涵提升和消费共鸣。更有甚者,个别小企业目睹长和、八马的成功,竞争出现了虚假炮制“世家”故事的现象。

提炼品牌内涵,独创长“和”文化

品牌故事并不足以展现一个铁观音品牌的全部,消费者既需要历史传承,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心灵共鸣。长和茶业在品牌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茶人的生长环境及心灵需求,对“和”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提炼,由此进一步夯实了长和茶业“制茶世家”的形象和地位。

长和茶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其行业首倡的“连锁加盟”商业模式。如何界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如何带给合作伙伴最大的利益,一直是长和的首要之务。因此,针对商业合作伙伴长和提出了“和赢天下”的全新理念,并将之具体阐述为“于世之和、于商之和、于人之和”——“和者,得天下。于世之和,治国之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其一,和为济世良方,齐家治国,概莫如此;于商之和,从商之道,和为上,和则生聚,散则消亡,义利相生,取和乎上;于人之和,为人之道,和为贵,内和则众志成城,外和则良好遍野,人和可所向披靡。”在这一宗旨基础上,长和更是战略性的提出“世界乌龙天下长和”的企业愿景,制定出“和谐健康加盟共赢”的战略合作原则,

“和”文化不独体现在商业合作方面,更是对饮茶和茶人深入骨髓的刻画和心灵的独白。长和认为,茶道之和,其真谛在于自然、人文与艺术的和谐融洽。

对茶道之和,长和从自然之和入手——“自然万物,相生相息;人生百态,怡然自得。以超凡脱俗之平常心,融生生相息之大境界,听百鸟万树之真天籁。此为自然之和”;长和同时还提炼出了人文之和——“世事纷扰,泰然处之;人生百忧,否极泰来。以和立信,共存与天地之间;以和交友,真情与天涯咫尺。此为人文之和”;艺术之和是长和从艺术的角度对“和”文化的深刻理解——“百音合奏,不乱曲律;百乐共鸣,不辨先后。进之一分则急,退之一分则缓,不先不后,恰如其分。此为艺术之和”。长和认为,无论是自然之和、人文之和还是艺术之和,其根本在于长和所倡导的“茶道之和”——“醇厚幽静,韵高致远;道法自然,回味无穷。抚静心以品佳茗;修内和以观天下。此为茶道之和”。

“和”文化的提炼和应用使长和茶业开始成为铁观音领域的文化集大成者,更成为引领整个铁观音茶产业的文化营销,促进铁观音消费的文化内涵的主流品牌。

铁观音的文化营销

如果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农副产品,安溪铁观音充其量只是一堆“茶叶”,在市场上绝不可能如此受宠,更卖不到成千上万的高价。目前中国的铁观音产业市场很大,但文化包装方面的能力却十分欠缺。许多铁观音企业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这在其他行业是很少见的。而长和茶业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这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在产品的开发项目上,长和茶业先后开发出了“和天下”、“御藏”、“帝台春”、“瑶台聚”、“醉月轩”、“香妃”等各具特色的系列化产品。这些极富文化韵味的产品并非从唐诗宋词元曲里随手找出一个词,其每一个命名都充分考虑了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的特征。譬如“御藏”属于陈茶系列;“瑶台聚”因其清香适合好友相聚时一盏清茶一世情谊;“香妃”以其温润口感更适合女性消费者饮用等。结合这些定位准确的产品,长和茶业在外包装上也做了认真的筹划和设计,每一款产品都代表一种文化,或高贵、或简约、或典雅,契合每一款产品的特性和该类产品主消费群的喜好进行针对性的创意、设计、馐。

在加盟店的VI方面,长和茶业制定了严格的执行手册,从装修到后期的营销宣传都有统一的标准,追求古典、悠长和韵味的视觉之美和沉淀之美。此外,在店员的培训方面,着重强调对茶历史、品茶专业知识与技巧、长和茶叶的特点与历史内涵等的讲解,力争做到可以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能在品茶的同时了解茶叶的历史、长和的典故、铁观音的内涵。

长和茶业总经理张木林先生多次获得各类国际、国内及省级的茶王赛的“茶王”称号,比如中日韩三国茶王赛、毛蟹茶王赛等。2007年,长和更是先后获得了“2007年度福建省名茶奖”、“2007年中华名茶乌龙茶金奖”、“首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清香型铁观音优质奖”等高级别荣誉。这些行业性质的获奖凸显出了长和茶业在业界的实力。借助这些宣传推广,长和茶业还先后参加了首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首届海峡两岸农产品展洽会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茶业界的重要活动,来自市场的良好反馈验证了企业在行业中的成绩与地位。

文化营销是茶业营销的主旋律

事实上,品牌故事只不过是一种形式,高端产品的真正价值是来自于故事背后的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品质和丰厚内涵。这些优秀的品质和丰厚的内涵才是一个茶叶品牌最有价值的元素。

随着消费者对铁观音的认识越来越深,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更专业的服务。安溪的铁观音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先迈一步的长和,还是铁观音集团、八马、日香等企业,都开始将茶叶的历史文化建设融入到市场的销售与经营中,为消费者体验茶文化提供专业服务。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11

关键词:茶文化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1茶文化理念对高校大学生的作用与意义

中华茶文化是整个世界文明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她是古代先人在从事茶的一切活动中体验与心灵的体会,属于华夏农耕文明发展历程的记录和文化前行中的脚印。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所系,是古代先进文明、先进文化的表征。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大学的领导与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洞察力,及时抓住茶文化理念对高校大学生的巨大动能,紧跟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发展律动的脉搏与潮流。敢于创新心理教育中茶文化理念的素材与材料,心灵教学的渠道,仔细聆听茶文化理念中的茶道精神对大学生宁静心灵的呼唤。用茶道精神的精髓为大学生煮沸一锅心灵的茶汤去洗去孩子们心灵的污垢,唤起其心理的自觉和觉悟。用茶文化的社交方式、社交礼仪、社交艺术和茶文化元素中真善美等诸多优秀特质涵养天子娇子大学生们的品质与品格,把握茶文化理念中菁华给予延伸与扩大,去消弭大学生们由于就业、学业、经济拮据等诸多不良因子所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心理烦恼,用茶文化理念去疏导大学生们的心理,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灵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摒弃外在压力,聚精会神搞学业,一心一意作学问,为将来学有所成,为未来报效国家、造福桑梓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祖国茶文化特征所在

2.1具有形成的多元化特质

茶叶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在中国就有数千年的时光,茶作为古今中外最著名的饮品,在古代也同样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囿于中国的古代是政治制度、法制理念是由皇帝这一统治阶级的代表所把持,其特殊身份地位会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甚至是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有许多古代的皇帝就是直接参与了茶文化的形成,茁壮了茶文明的生长。其次,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他们才能是茶文化的直接缔造者。聪明的茶农们在从事茶事活动中总结、提存茶文化的精髓,古人不仅创造了各种茶文化物质的成果,而且还创造了内涵深邃的精神财富--茶文化。这对后世的茶文化探索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先民们在面对自然而进行的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他们共同创造可以约定成俗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都几乎被吸纳到茶文化的体系中。譬如,时下,我国社会上依然有很多领域留着传统的饮食与饮茶习俗,这便是茶文化在国人中的广泛社会基础,大家共同向往的和谐文化。其三,在文学和写作的人的眼中,茶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愫,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利用茶的特质可以表达思想与感情,茶可以陶冶情操,升腾人的内在气质。这是茶的品格使然。故,基于茶具有形成的多元化特质,才养成了茶文化的深邃精神独特的内涵

2.2具有传承上的悠久上古传说

中华夏先祖神农氏为了采药治病救人亲自尝百草,曾经遇毒七十二次,最后发现使用茶叶才解除毒草的威胁。这是人们对茶最早的认识、记载和关注。历史发展的节点不同、时代变换的方式不同其对待茶的态度也不会一样。譬如,唐、宋、元、明、清时期不同朝代就有饮茶的不同特点,最显著的文学诗歌的对茶的解读其观点大有不同,但却有其自身的特点。然,其对茶文化的中心态度是不变的。祖国文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特别是茶文化就是祖国文明的使者,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故,其内涵是丰满的这是基于它的传承上的悠久,继承上的创新、发展上的广泛吸纳新的精神元素。

2.3涵盖形式上的多样化

基于我国属于人口众多、地区广袤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囿于其发展的客观、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其茶文化的内容以及茶元素的特质也不一样。每一种民族文化均是其民族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写照。其饮茶的风俗大不一样。例如,居住在我国西南之隅的四川省的许多少数民族最爱茶砖坨,而在居住我国西北之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少数民族则最爱饮用紧压茶。云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如西双版纳区域的的傣族最爱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其饮茶差异很大,这与他们生存的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生活习惯有很大关联。

2.4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茶文化的结构有四个方面:物质、制度、行为和心理的内容。其一它是主要的物质文化形成的基础与茶种的选育、栽培、加工、包装、运输等有关联。当然也涵盖与饮茶活动有关联的诸如茶桌饮茶用具等事物存在着密切联系。;其次,中国茶文化的制度文化涵盖古代关于茶的专营制度、以及部分茶马贸易情况等;其三,中国茶文化的行为元素是通过民风与和民俗显现的。是哪里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习惯与基本定势。中国茶文化心态文化元素主涵盖人的心理活动,经过岁月的打磨沉积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处。其核心的精髓是基于历史因素养成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理念与生活观念。因此,中国茶文化的结构是完美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独立的构成体系。具有真善美、和、清、静等优秀特质。

3茶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所在

3.1有助于大学生端正人生处世态度

茶文化是茶精神的精髓,用茶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茶道精神和茶精神密切相关。茶精神是指茶叶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叶应该有质量,风格和外观的优美。它的品格是“无私奉献,造福人类”。对高校大学生来讲,要充分学习茶的精神,从茶文化中吸纳养分营养,在茶文化中品味人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精准稳妥的处事风格、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帮助其了解茶文化理念的深层含义,从而自我反省,才能精准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3.2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是人们精神的追求,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文明硕果。在很大程度上,它使人们对茶道有着潜移默化的探究意识、有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力量和追求精神,它讲究清净和美,这对于从促进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要具有茶文化的追求理论敢于超越自我、觉醒自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特别是茶文化的灵魂是茶道精神这是一种非攻与仁爱的理念和守时、诚信的、追求中庸的“和”的理念这些,优秀的茶文化特质对涵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护佑其心灵纯真、纯洁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譬如。目前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任意折断诚信的翅膀,导致信用意识的严重的损失和守信意识的坍塌。而通过茶文化理念的熏染。可以让大学生取得茶文化精神滋养,从而修正思想道德的修养方向。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重新塑造优秀的人格,无疑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

结语

在高校中开展以中华茶文化理念为指导原则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以“和”为核心的茶德精髓的营养。使茶文化“求和、求真、求美”的理念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将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引领大学生的生活走入静雅,使其保持心境的平和、情绪的放松,使浮躁的心态得以调整。为淡定其性情,消弭其浮躁的萌芽,将其因世俗所沾染的污垢,用飘着阵阵茶香的心灵茶汤洗去,使其在渗透着茶道理念的宁静、淡雅和洁净的生活环境中完成学业,为其构筑了一座宁静幽雅的心灵驿站,让他们“以茶养性”“求和悟美”,才能确保天子娇子们心灵康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辉.浅析茶文化教育与高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福建茶叶,2017(2):164-165.

[2]李慧惠.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226-227.

[3]王海滨,谢小英.茶文化对体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1):256-257

茶道的文化内涵范文12

【关键词】中英 茶文化 物质 精神 语言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92-02

作为饮用人群最广泛的饮料,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重要的饮品。在慢饮细酌之间,茶与文化产生交集。不仅实现了物质享受的审美升华,也彰显着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人民的精神取向。“中英茶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根源于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轨迹。中国长期以来稳定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英国具有先驱意义的工商业社会发展模式也决定了两国的茶文化的内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种植茶叶、饮用茶叶和利用茶叶并不等同于茶文化,茶文化的生发与凝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在一定的阶段,把饮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就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社会功能,这才开始出现了茶文化。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一 中英茶文化的物质内涵

1.“茶之煮”

从物质层面而言,茶叶烹煮方式的不同也是中英茶文化重要的区别之一。中国人对茶与水的理解完全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而英国人不仅要求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水来烹煮,对于水的选择、水温的确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诚如张大复所写:“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出于对茶的深爱,中国人将水分为山泉之水、河溪之水、井中之水若干层级。对比于中国人在烹煮茶叶时对水近乎病态的要求,英国人则简单的多——烧沸即可。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英两国“茶之造”的不同:中国人整体偏好绿茶,为品味到茶叶的清香、甘洌,自然是对水有严格的要求;英国人喜好红茶,又在茶中加入各类茶品,也就无从谈及对水的要求了。

2.“茶之器”

“茶之器”涵盖三个方面的事物:制作茶叶、保存茶叶、烹煮茶叶的器具,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烹煮茶叶的器具。由于饮茶已成为中英两国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烹煮茶叶的器具自然格外讲究。

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不同材质的茶具,从早期的陶器到后来的金银器,以及盛行于民间和宫廷的瓷器,中国人在追求最优茶具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中国茶类丰富,各民族和地区的饮茶习俗也多样化,茶具的具体配备也各有差异。加上这里还包含有个人的爱好与品位也大都不一。先看主茶具,它有茶壶、茶船、小茶杯、杯托、茶盅、盖置、茶碗、大茶杯、盖碗、冲泡盅和冲泡器、水注。辅助用品有奉茶盘、茶巾、茶盘、泡茶巾、茶匙、渣匙、茶荷、茶针、茶著、计时器。备水器有煮水器、保温瓶、水盂、水方。备茶器有茶样罐和茶瓮。”

英国人对茶具的讲究稍显简易。由于茶叶是17世纪传入英国的,正值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强大的国力在为英国人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让他们格外钟情于银质餐具和骨质瓷杯,而英国独特的天气则造就了他们在阳光暗淡、阴冷潮湿的下午相聚饮茶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物质上贵族化倾向明显的活动,下午茶在英国社会被赋予了典雅高贵的外衣。

二 中英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1.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人对茶的理解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营构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耕文明,“重本抑末”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成,才能获得自然对人类的回馈。其中,佛道两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各有贡献。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认为茶具有“返璞归真”的品格。因此,人们通过品茶不仅可以获得感官的享受,甚至可以达到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子遭受了仕途、人生的挫折后,他们渴望获得精神的慰藉、找寻心灵的家园,被道家思想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茶文化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重要的寄托方式之一。

对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凝定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佛教思想。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早期的僧侣多从事农业劳动。在种植茶树的同时,对于茶的烹煮、品酌自有心得,逐渐生发为具有特色的茶禅文化。佛教是将种茶、制茶、煮茶、品茶视为修行的方式,这正是茶禅的精髓所在。“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成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

2.英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英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不同于中国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以商业文明和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英国更倾向于“天人相对”。英国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探索中不断前进。他们更渴望改造自然,也更为钟情于发酵的红茶。时刻强调个人中心主义的思维特点也在英国茶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作为英国下午茶主力军的英国主妇还会积极邀请朋友到家中享受下午茶的欢愉,英国茶文化并不强调集体化的精神取向,更侧重于个性化的精神满足。

三 中英茶文化的语言表达

1.中国的“茶语”

中国人对茶的偏好首先表现在“茶”作为饮品迎合了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的需求,被称成开门七件事之一。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将茶视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作为一种从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必需品,茶被赋予了更为平民化的情感色彩。不同于日常生活对茶的情感定位,中国文人也将其作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一,这就使得中国茶文化的“茶语”被赋予了贵族化的情感。作为体现文人精神品味的物化形式,茶不仅具有典雅、高贵的文化品格,更被视为具有“六艺”之旨。“所谓茶通六艺,是指饮茶可以富琴思、晓棋妙、增书香、添画韵、醒诗魂、解酒困、品花香。可见文人雅士对茶是青睐有加,赋予茶这个植物的树叶、清苦的汤水以鲜活的生命和高雅的品位。”

当茶被视为精神的调和剂进入中国文人的视野,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人格。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茶也被文人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品茶之诗、赋茶之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中“茶语”的生发。自晋发轫,中国文人对茶的咏叹就不曾中止。随着中国人饮茶方式的演变,中国文学中的“茶语”也逐渐变化。《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苦茶,其甘入荠”正是中国文学最早论及茶的明证,这时的茶尚处于“多识于鸟兽草木虫鱼之名”的阶段;随着文人们对茶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茶的情感逐渐深厚,茶已经被视为传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而不断衍化。

2.英国的“茶语”

在英国文学历史上,对茶表达挚爱之情的诗人还有彼得·安东尼·莫妥、雪莱等。尤其以雪莱对茶的歌颂最为著名。他写道:“The liquid doetors rail at,and that I Will quaff in spite of them,and when I die We’ll toss up which died first of drinking tea.”能够将茶视为自己生活的寄托,甚至可以达到至死方休的程度,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中,恐怕只有雪莱了。这般的狂热正是英国人对茶之嗜好的最佳注脚。

参考文献

[1]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文史哲,2011(34)

[2]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5

[3]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