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法医学研究

法医学研究

时间:2023-06-26 16:25:11

法医学研究

法医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兽医内科学教学模式多媒体临床实践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课,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既能打下扎实的兽医内科学基础理论,又能熟练掌握兽医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但是由于传统的兽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单调、内容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又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系统病、代谢病导致的动物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从而易继发传染病,内科病被继发的传染病症状所掩盖,因此,不能被人们所重视。基于上述目的,为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动物和宠物新型突发疾病发展趋势和动态,成为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兽医内科学的教学必须改革,以适应其发展的需求。我们以2008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和牧医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兽医内科学采用以下课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方法作一点探讨。

一、上好绪言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依靠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任务。所以绪言这一堂课很关键,根据学生的生理、心里、学习及生活特点,倾其所能、抓住关键,激发学生对兽医内科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在绪言中,首先要简明扼要的介绍兽医内科学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学好兽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方法。然后由近及远,从古论今列举兽医内科学的成就,兽医名人的动人事迹及对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再次结合本地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兽医工作受欢迎的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生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成为我国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畜禽传染病日益受到控制的条件下,群发性、多病因的内科病逐渐显示出其对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这就必须有一大批兽医专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学好兽医内科学是刻不容缓,而且有着深远意义的事情。因此,要求学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医德,在知识上勇攀高峰,热爱自己的事业,为农业、农村、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采用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兽医内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兽医专业主干课程,几乎囊括了兽医专业所学的所有课程知识。因此,要想教好这门课程,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验证书本理论、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书本上的兽医内科学理论知识不能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而要教导他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有目的地去观察病例和实际诊治病例,借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相关的临床技能和技巧,增加学生们学好的信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兽医科学每年都有大量的理论和技术问世。为了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教师需要及时汲取新的理论、经验和技术,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手段将这些新的理论、经验和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弥补书本内容的不足。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要讲的内容尽量通俗易懂化,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我们可以将畜禽常发的地方内科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同时将来源于本地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一些特殊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另外,每堂课临近结束时一般留出5-10分钟时间进行答疑,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有些临床病例的临床表现与书本上不太一致,有的仅呈现部分症状。这说明学生已能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对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动物疾病复杂多样,当一些临床实际病例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时,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应采取用实验动物人为复制一些典型动物疾病病例,然后由学生分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进行总评,指出不足,促进学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治疗方法的规范。

三、课堂教学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由于课程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使得在正常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病例模型,学生也普遍反映学习的难度较大。

在多年的兽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些当前存在的多种教学问题,例如讲课方式单一、呆板,教学内容乏味,课堂气氛死板、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造成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受到抑制。

兽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确切掌握动物内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发病症状、疾病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就需要多种大量的实验动物模型或真实的疾病病例。但当前实际临床病例往往呈现不典型的症状,偶尔遇到兽医内科的典型病例,却与课堂授课进度不同步,因此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深深融入动物医学教学过程中,从而促使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使得以往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图像处理及表现能力,能将疾病的病理过程进行动态、生动的表现和模拟,大大降低了兽医内科学的教学难度。在长期兽医临床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将发生的一些典型真实的兽医内科病例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然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该病例发病后的病理变化进行模拟。以“反刍动物的前胃疾病”为例,首先播放摄录保存的牛前胃病病例的真实临床表现,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该疾病的发生、病理变化,以及最终引起的临床症状变化等过程,通过这种手段加深对该病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对兽医内科疾病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四、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

为了激发学生个人学习潜质,促进学生在课外接触临床病例,将任课班级参与实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在规定日期来学校的动物医院与任课老师一起参与一些疾病的诊疗。对在动物医院实习的学生,根据学生对临床诊疗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诊疗水平的高低,制定了学生“3阶段”实习制,即兽医助理护理员、兽医助理技术员、助理兽医三个阶段。在不同实习阶段,我们又制定了相应的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和考核方法,通过一个阶段的实习并考核合格后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实习,否则将继续在原阶段实习,直至本阶段实习考核合格。通过三个阶段实习合格的学生,对临床常见内科病例基本上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开出相应的治疗处方。完成“3阶段”实习的学生安排在本地的动物门诊和猪、禽疾病门诊、兽药店等社会单位地点实习,进一步扩大了实习的范围和内容,锻炼了学生解决动物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专业知识,端正了专业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和其他兽医院的典型病例、稀有病例、常见病例、季节性发生的病例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将这样的学生输送到社会上后,自然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并能真正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法医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PBL教学法;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是将生物医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电子显微技术为研究手段对生物医学进行研究和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法是一种兴起于医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西方教育界非常兴盛,被誉为当前国外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多年来专业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1-2]。在我校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室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教学课程当中,旨在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效果。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突破传统的陈旧教学观念,提高创新教育意识,创建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对象

2013年选修《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的研究生和2014年选修《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的研究生。

3研究方法

2013年选修学生为实验组,2014年选修学生为对照组。学生均来自不同专业随机分组。实验组引入PBL教学模式:①课前数日由教研室全体教师精心选择临床病案,设计相关问题,然后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②自学讨论,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基础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深层次理解知识。③归纳总结,每堂课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及时作出课堂小结。教师根据自学情况进行评价,对讨论结果加以概括。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挂图板书为辅,适当上机观察切片,课后书写实验报告。

4研究结果

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肯定了PBL教学法的优势。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

5讨论

电子显微镜是生物、医学、化学、农林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某些学科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电子显微镜技术已成为上述各领域研究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已不再单纯局限于对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观察与描述,而是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3]。因此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生物医学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意义非常重大。我校从2004年面向研究生开设了此课程,开设初期我们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属于大型高精密仪器,不能让学生逐一操作,因此很多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2013年我室将PBL教学法引入到该课程的部分章节当中,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展望未来,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逐步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4]。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PBL教学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NandiPL,ChanJN,ChanCP,etal.Unde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com-parisonofproblem-basedlearningandconventionalteach-ing[J].HongkongMedJ,20006(3):301-306.

[2]吴刚.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2012,(4):3-7.

[3]付洪兰.实用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

法医学研究范文3

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辩证法是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医理和哲理的统一,是医学和哲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桥梁学科”。它研究医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在总结医学科学的基础上,探讨医学发展和医学科学工作者理论思维活动以及在正常和异常条件下人体生命过程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诊治、预防疾病和维护人体健康的科学方法论;是把医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来认识的医学科学观。医学辩证法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医学发展规律和有关哲学问题。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的原因同样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通常指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如生物性、理化性和心理性因素等,外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因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功能等医学。

诊治疾病,根据“四诊合参”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及声息、气味、舌象、脉象等变化,以及局部肿块、全身形态改变等体征,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在辨证过程中重点收集病人各方面的功能性改变,以及病人所主述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也是通过证的变化来描述的。中医辨证是一个观察和判断的动态过程,而辨证论治则是一个在动态监测生命质量变化的基础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的过程。这些观点与生命质量有着相近或相同之处,其实质和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中医诊治的过程即是病人的生存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整体观念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气血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人与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即所谓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指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和经济因素等都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展。中医在治疗疾病前较多考虑了自然界、社会、情志对人的影响,在治疗的同时,重在调整和改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活动,强调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整体观。生存质量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了身体状态,心理、社会的良好状态,健康感觉,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这种强调患者自身对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受,以及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可及被社会的认可,即中医所说的良好的协调整体状态。可以说生存质量是从宏观、整体水平来评价健康的。

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外周血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须注意各种细胞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例如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受到年龄、生理周期、运动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可出现暂时性或一过性的生理性增多,这种变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若中性粒细胞数量呈现渐进性增加的趋势,并且超出一定的度(临界值),往往提示机体发生“质变”,如感染、炎症、组织损伤以及恶性肿瘤等。事实上临床检验项目中许多实验指标都要受到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患者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如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控制饮食和药物、采集标本时的和采集时间等),同时要注重疾病相关实验指标的连续性监测,仅仅一次随机检验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或有效的信息,而动态观察则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所以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来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四客观的新评价系统

传统的健康评价是客体评价,非主体;而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更加注意个人的亲身体验。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使健康测量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学在医学体系中所占比重将逐渐下降,康复医学、保健医学等以保健预防为目的新兴医学将受到重视。在临床工作中,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必须得到尊重;内科治疗中要重视整体性和病人参与选择;外科治疗中一定要从生命质量角度来决定是否采用手术以及采用何种方案;护理工作中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身心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模式即整体护理,这已成为护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药物的开发和应用首先应考虑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客体评价系统存在于环境之中。人类社会同样与自然界密不可分,可见新的医学模式同时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这无疑是系统论的体现,也是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的体现,同时反映了医学知识结构的一个巨大进步。在医疗管理中,生命质量评价将作为疗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病人参与医疗管理机会将越来越多。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决策制定工作中,卫生资源的利用与配置将优先考虑生命质量的问题;加强对卫生资源投资效益的评价如质量调整生存年的应用;更多的关注预防医学和社区医疗;卫生立法与政策制定必须重视生命质量的因素。

五生命质量研究各要素彼此联系的关系

法医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医学教学;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很好的从学习理论基础转向实际的应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医学中也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从而使医学学生能更好的发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1.2 方法

1.2.1 实施步骤

1、首先要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主要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的安排,以及在教学中要用到什么样工具,课堂是怎样控制和安排的,明确课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医学案例的选择。这是一堂课的重点,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一堂课效果的好坏。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教学过程的环节要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分为五个环节,案例的阅读及个人的分析;小组的讨论及得出的结论;课堂中全班同学的相互交流;老师的归纳总结及学生的消化吸收;整理思路,撰写医学报告[1]。

1.2.2 注意问题

1、应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就在于案例的选择,因此要选择有代表性和具有说服力的案例,而且所选择的案例要能够体现本次学习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案例的选择要生动活泼,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2、案例教学在应用的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需要一个更高素质的教师去更好的控制课堂,去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2]。教师要有组织课堂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案例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要以教师的教为辅,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且敢于用自己搜集的证据去和老师探讨自己关于某一问题的看法。

2 讨论

2.1 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舌因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时主要是应用在教育学中。现代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来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3]。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并在各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遵循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案例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授,而是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一起提出问题,并且讨论怎样去解决问题,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2.2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再自己去解决问题,或是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把不明白的问题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答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式,这种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这样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不能只会讲书本上的知识,很多高校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直接拿着自己的讲义读,而根本没有去关注学生。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的去服务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样有利于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医学教学事业服务。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比较的高,这种方法被应用在医学教育中,更能丰富课堂的内容,不但保证了教学的质量,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更快的适应临床实际操作,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了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医学事业不断的发展,继而迈向医学界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洪敏.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1(06):45-46

法医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原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4-0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领域,更没有过科研经历,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就比博士研究生要难。因为博士研究生经历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锻炼和科研经历后,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最终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科研选题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题原则

1.重视查新。科研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因此,当有一个好的构思和构想以后,一定要注意前人是否做过同样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查阅中、外文文献进行比对。只有前人未做过的内容才可以用来立题。

2.科学性。科研即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研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活动。因此,科研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即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研究。此理论依据就是相应的文献支持。科研选题和立项必须要以充足的文献作为支撑。

3.创新性。创新是医学科研的灵魂,是整个工作的“亮点”。看一个立项是否有创新,可以通过查新来确定。创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方法的创新、模型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等等。

4.实用性。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前景方面。也就是说,在立项过程中,所设计的课题最后解决的问题或用到的方法最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即使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应该是经过后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应用于临床,或者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5.可行性。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实验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这是关键的可行性。只有整个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也才有可能顺利实施整个课题操作。其次是方法是否可行。因为硕士研究生本身大多没有过科研经历,对于一些高端的或本校不具备实验设备的方法,就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要尽量避免。还有就是经费的可行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国家和学校匹配的经费只有几千元钱,如果在科研立项过程中,检测项目和方法过多过杂,难免会有大量的试剂和耗材的支出,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导师有足够的可支配的经费使用。而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的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来说,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设计的课题耗费过多,难免会使课题研究搁浅或最终被放弃。

二、选题方法

1.选题的工作流程。要从程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意向、查新,而后确认选题方向、立题,最后严谨审查上述选题原则,即审视是否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实践积累中选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有科研经历或从事过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如果曾经有科研经历,则在以前的科研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以前的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新的科研立项。如果是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人员,那么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有可行性,同样可以作为科研选题的方向。

3.理论积累中选题。我们在不断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只要是已经刊发的文章一定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高级别期刊的杂志上的文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有预见性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立项意向。高级别的期刊上的文章所提出和阐释的问题往往更能紧跟科研前沿,更能代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4.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医学虽然可细分为很多学科,但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时,如果这些学科本身跟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相近,则可以把这些新内容尝试用在自己的学科中来使用,进而作为自己的立项来源。

5.移植和引用。机体的各大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而每一系统中的各个器官的联系则更为密切。比如消化系统,如果用于研究胃癌的一些技术、方法、指标等,在胃癌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那么,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技术、方法、指标等来研究肝癌,他们很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研究结果。以此类推,对于实在不知如何下手来立题的研究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6.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国内外每年都举办很多学术性会议,这些会议的议题多是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些同样可以作为选题的来源。

7.在各级项目中选题。我国每年都会出台很多平台的项目申请,包括部级的、省部级的、市厅级的等等。针对这些项目的申请,都会推出一系列的项目指南,指出了一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而这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也基本都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从这些方向和范围选题的话,更能紧跟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并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之,硕士研究生阶段是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不能期望自己在毕业之前会做出多少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科研成果。但这一阶段却是必须要走而且最难走的,尤其是从选题到立题,完全是在自己所知不多且没有足够自信时就必须完成的。因此,只有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并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岑汉,刘燕平.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712-2713.

[2]刘润东,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培养,2007,(4):28-31.

[3]李培杰,段文若,王琛,王琳,石俊艾,耿长新,杨鲁民,姜相君.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04).

[4]程蓉.地方性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术研究能力的理解和倾向性调查——以安徽大学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法医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临床医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1]。它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2、3]。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单向式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不同,案例教学法不仅仅倡导学生“学”(研讨),更强调教师“导”(引导),是属于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注重的是学生思路的扩展、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尤其适合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运用。

1 案例教学法的功能与作用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以临床病例情节为线索,使学生自觉地进入问病、查体、设定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的工作“现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主动地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加以分析、推理、判断,明确疾病诊断的可能性,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临床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症状学、诊断学等纵向、相关知识主动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灵活运用。既巩固已学知识;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临床诊断等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通过真实病例的讨论,亲身感受了临床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断的全过程,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带来的乐趣与帮助。案例教学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在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广泛收集各种复杂疑难病例,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同时依据医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诊疗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临床病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 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

2.1 选编典型临床案例

精选和编写临床医疗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以下原则:

一是明确目标,突出主题。一个好的案例,必然表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鲜明的主题,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如一例误诊为胆囊炎、胆囊结石而导致死亡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案例,它所强调的是腹痛的鉴别诊断,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凸现急腹症与腹外疾病鉴别的重要,使学生的临床思维由局部向整体扩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客观真实,生动典型。所谓真实、典型即该案例应当是来源于临床实际,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拟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医疗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实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的讨论。

三是难易适中,信息适量。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可过于简单。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复杂危重、容易造成误诊的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探究原因、查阅资料、深入分析的热情。此外,对于案例中所要反映的关键问题,教师要提供条理清晰的相关信息以便于案例的使用和案例教学的开展。汉森等人在谈到案例编写时曾说过:“从案例作者的角度看,我愿意把案例说成是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要能够足以引起大家思考和争论的兴趣,并且富含启发性。”

2.2 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设计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之设计,可以是常识性、单一性的,如:右上腹部包含哪些器官?等;也可以是逻辑性、综合性的,如:结合已有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资料推断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或者是:该例患者按照胆囊炎治疗为什么效果不好?等等。通常情况下,问题的安排顺序应该以课程推进的理论体系为导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选择真实案例时,要特别注意将案例最后诊断结果隐去,尤其是尸体解剖的病理结果一定要隐去,留给学生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空间。

2.3 案例布置与分组讨论

布置案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案例有充分了解和分析,使学生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堂上花时间了解案例不太可能,故案例布置应在课前完成。布置时可以通过局域网(如个人主页或其他特定主页) 公布,也可通过印发纸质资料等。一般应在讲课前一周左右布置为好。

开展课前的小组讨论,对于学生建立自信和掌握教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学习小组的建立是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单干户”的角色,在彼此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学习共同体”,其规模不宜太大,一般4-6 人,不超过10人。小组讨论的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机会,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案例学习的效果。

2.4 课堂分析与总结归纳

课堂分析应尽量采用讨论式分析方法,即由学生唱主角,鼓励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仅作为主持人,巧妙引导讨论,适时进行引导性讲解或归纳总结。如果教师在讨论进行之前要作基础知识(如概念或内容体系) 讲解,则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教师在讨论进行之前未作基础知识讲解,则可要求学生在讨论时将基础知识融合在讨论发言中。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讨论中显现的问题以及思想闪光点,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在归纳总结时,教师除点评学生的讨论过程(如观点、论证方法、存在的问题等) 外,还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提出完整的分析过程和结论,特别是对病例中涉及鉴别诊断的关键临床表现的价值也应作引申讲解,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5 课后作业

可就本次讨论以作业形式要求学生撰写书面分析报告,字数在1500-3000 为宜。主要是帮助学生消化本次讨论内容,更深入地巩固所学所想所感,也可以锻炼未来临床医学人才的文字功底。

3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把握好运用时机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展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教学目的。对诊断学、内科学等临床医学的教学,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基本知识的串讲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只有在与传统教学法的相互补充中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3.2 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案例教学也是如此。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整个病例材料,明确教学要涉及的基本理论观点;其次是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思路与观点,并确定自己介入讨论的时机,制订周密的病例讨论引导计划;三是收集与病例有关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影像、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其仿佛亲临诊疗现场,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3 掌控好教学节奏

着重强调教学时间、内容与形式的掌控。由于学时数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进度安排井然有序,还要求教师具有全盘驾驭的能力。课堂分析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对病例分析的讨论发言,及时提出关键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或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向;适时归纳学生的建议或见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观点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还要在课堂讨论出现冷场或过于激烈时,适时介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讨论时间,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有效控制课堂讨论的进程,争取达到预期的讨论效果。

4 小结

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4],要想让它在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必要结合当前医改形势,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并创建系统、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库。同时,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也要作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Harling KF; Akridge J. Using the case methodof teaching. Agribusiness 1998;14(1):1-14

[2]Harold W.Webb; Grandon Gill; Gary Poe.Teaching with Case Method Oline: Pure Versus HybridApproaches. 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Education. 2005;3(2):223-250

法医学研究范文7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2—0150—03

、局部解剖

椎问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两

部分组成,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保护髓核

并限制其向周围膨出。椎问盘具有“弹性垫”样作用,

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

度。椎间盘的邻近结构有上下软骨终板、椎体及其附

件,前后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与脊髓两侧的软组织。

『1l

二、病因及机制

邓振华认为,15~3o岁年轻人中腰椎问盘突出的

发生与损伤有明显的关系,如背部受剧烈打击,从高

处坠落、汽车撞倒、拾重物时使用暴力等。壮年成人椎

问盘退变可缓慢发生髓核和纤维环退变组织的突出.

而年轻人的椎问盘损伤多为纤维环的突然撕裂.髓核

突出且常伴有软骨板的破裂并向椎管内的移位。椎间

盘损伤的诱因为不太严重的损伤或日常活动.如弯腰

扫地或洗衣。多数椎问盘突出症者年龄为3o~5o岁。

髓核突出常为外伤所致,压迫神经根并产生相应症状

与体征。腰椎问盘突出有一半以上的伤者,有不同程

度的腰部慢性损伤史。腰部慢性损伤常出现腰椎间盘

突出症状,此症状出现是在原来椎问盘退变基础之

上。脊柱畸形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从事重体力劳

动的过度负荷,长期损伤等是潜在不利因素。[21但

martin[31认为外伤只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诱因。雷霖

研究认为外伤性颈椎问盘突出症发病机理均为头向

一侧旋转后前额部着地的受伤方式。

三、生物力学基础

brown[51与galante[61分别揭示椎问盘载荷一变形

是非线性关系,同时也测出椎问盘纤维环是非均质结

构.纤维环在拉伸状态下具有各自的特性。morris l7i证

明椎问盘有很大的内稳定性。brown等[51在除去脊柱

后部结构的腰椎运动节段上进行了一系列静力学实

验,他们发现,负荷为2o 时首先出现终板骨折,继

而出现椎体骨折,未发现椎问盘破裂突出。brown同时

也发现椎体的这种骨折与椎问盘变性与否无关。大量

研究证实,屈曲与扭转载荷对椎间盘的破坏比压缩载

荷要大得多。[8-lol刘雷等[111证明垂直压缩及屈曲压缩

载荷下,正常椎问盘的胸12腰1椎活动节段椎体上、

下终板的中央及骨松质邻近终板的中央部位应力值

最高,椎问盘纤维环的后外侧应力集中;退变椎问盘

的胸12腰1椎体骨松质的应力分布相对平均,邻近终

板的中央部应力水平减低,周边部分水平相应上升,

椎间盘纤维环的后侧应力集中:屈曲分离载荷下,退

变椎间盘的胸12腰1椎与正常相比,后部结构的应力

水平明显增高。后纵韧带、脊上、脊问韧带所受拉力最

大。娄明武等[121利用17具新鲜尸体探讨复合外力在

椎间盘破裂中的作用及纤维环破裂的形式.结果显示

复合外力是导致纤维环破裂的直接和重要因素.甚至

可导致椎间盘疝。纤维环破裂的形式为环形、横形和

放射形,纤维环破裂可促进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冯

宇等[131进行了椎移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当椎体后仰时椎问盘后外侧压力增加

明显(p<0.o1),椎体前倾时椎问盘后外侧压力减小明

显(p<0.o1),而当椎体恢复原位,压力恢复原水平.两

者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椎移使相邻椎问盘

局部应力发生变化,椎体后仰时下方椎问盘后外侧压

力明显增大

四、病理生理

bartels等【l 4l观察到人体椎间盘中央部氧浓度最

低,由内向外逐渐升高;乳酸浓度表现则相反。腰椎软

骨终板为透明软骨,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

【作者简介】郑杏斌(1974一),男,汉族,湖北仙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研究

与检案。tel:+86—27—63154083:e—mail:zxb9423 yahoo.corn.ca

【通讯作者】张玲莉(1955一),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研究工作。tel:+86—27—83692955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3卷(第2期)

聚糖。蛋白聚糖,特别是与胶原结合的蛋白聚糖,具有

较强的吸引和结合无机离子(如ca )的能力。已证实

软骨蛋白聚糖对软骨钙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5l软骨

骨化时必伴有蛋白聚糖的解聚。董凡等『l61报道增龄过

程及异常应力使腰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含量下降,除

影响终板承载能力外,还促使终板钙化。椎间盘细胞

生物学特性改变使细胞外基质成分发生重塑。其胶

原、蛋白聚糖组成类型和含量,弹性蛋白、水含量均发

生变化,其中以蛋白聚糖的不可逆损失最为显著。椎

间盘蛋白聚糖对椎间盘物质交换、水和渗透压平衡、

组织粘弹特性以及承受各种应变频率的关节机械功

能起重要作用。『l7】陈立等[1sl观察长时间异常应力环境

下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pg1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结果显示对照组终板阿利新蓝染色和pg各组分的含

量未发生显著变化,试验组阿利新蓝染色变浅.pg总

量、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角质素(ks)比值、透明质酸

(ha)含量明显下降(p<0.05),并随着异常应力的作用时

间延长而变化更为显著(p<0.011。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的

病理生理还与营养改变、基质重塑、胶原重塑、弹性蛋

白的损伤与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的

代谢异常有关。[191

五、影像学诊断

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检查.最常见的为x线平

片、ct与mri。x线平片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表现为

正常, 部分病人亦可显示非特异性征象,如生理曲度

异常、椎间隙宽度改变、真空现象、椎间盘钙化、

schmorl氏结节、骨质增生等变化。[191 ct表现可归纳

为3类:(1)直接显示突出物;(2)压迫征象,如硬膜

囊、神经根轴受压变形、移位;(3)伴发征象,如显示黄

韧带肥厚、椎体及小关节骨赘、侧隐窝狭窄等。mri表

现也可归纳为3类:(11直接征象,可清楚显示髓核突出

的部位、方向、大小、形状及椎间盘信号强度的改变.

可推测退变程度;(2)压迫征象,如硬膜囊、神经根受

压、硬膜外脂肪变形、移位或消失;(31间接征象,如椎

间隙狭窄等。有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急性椎问盘突

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将在以下部分述

之。

六、法医学鉴定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3条规定,外伤

性椎间盘突出构成轻伤。在法医临床检案实践中.鉴

别椎间盘突出是单纯由此次外伤引起.还是在原有椎

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此次外伤共同作用的结果.具 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在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方面,许

多法医临床鉴定人和学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

· 151 ·

探讨。

徐宏云等【20】认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

定要点如下:(1)有明确的外伤史,且暴力较大,暴力

作用方式符合引起椎间盘突出的致伤方式。(2)应常

规作x—ray、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即了解是否

压迫脊神经或脊髓,若有压迫症状还应作相应的肌电

图检查。(3)椎间盘突出的局部症状(即颈腰痛等)应

在外伤后立即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应在外伤后短期内

出现,且伤前无类似的发作病史。(4)如在1个月内手

术治疗的,术中可发现突出之椎间盘与周围组织及神

经根无明显粘连:未做手术且有椎间盘突出的.可作

相应的检查,如作神经根麻醉,然后作直腿抬高试验,

应为阴性。(5)如局部存在新鲜脊椎骨折或脱位,则宜

以脊柱骨折或脱位为依据作出鉴定。(6)尤其要注意

以下两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①对于原

有椎间盘突出病史,本次外伤加重出现椎管阻塞症

的,可根据所受暴力作用的方式、强弱及具体案情,酌

情考虑。② 对于年龄较大,原有相似椎间盘突出症状,

暴力轻微或所受暴力不符合椎间盘突出形成机理或

损伤时腰椎已有明显退行性改变的,一般只说明伤病

关系,不宜评定伤情。

薄召利[211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两个案例就

鉴定椎间盘突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鉴定

中要仔细询问当事人、见证人.详细了解被伤经过及

伤者当时,分析有无造成身体的过度屈曲、后伸、

侧弯或纵向积压的外力作用。急性外伤导致的椎间盘

突出者,其就诊时主诉常为突发的剧烈腰痛或伴有坐

骨神经痛。而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其腰痛、坐骨

神经痛症状常已有缓解,甚至消失,被检者在最初的

主诉中往往缺乏相应的症状或与急性椎间盘突出应

出现的症状不符。

兰振武等 从实际案件鉴定中就椎间盘突出的

伤情鉴定提出了几条具体意见:(1)从ct照片上鉴别

椎间盘突出的新旧程度。如椎间盘突出已有钙化,属

陈旧性病变与外伤无直接因果关系。(2)多节椎间盘

突出或伴有骨质增生等改变属于退行性变.不支持鉴

定轻伤。(3)椎间盘膨出属于退行性变化。(4)由外伤

到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之间出现间隔的一般不予认定。

(5)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突出引发的临床症状属于

颈椎病范畴。(6)外力可以诱发椎间盘突出症状的出

现或加重。

范华丽等 认为,根据一次受重伤外力立即发生

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及体征,x线、ct、mri显示骨损

伤及椎间盘突出,且损伤与椎间盘突出症之间存在直

· 152 ·

接因果关系(损伤参与度75% ~100%),评定为轻

伤:若损伤影响到脊髓神经功能或损伤多根神经,评

定为重伤;若损伤后立即出现椎间盘突出,x线显示椎

间盘突出外还有退行性改变,且外力作用不大,无骨

损伤,损伤与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系间接因果关系,损

伤参与度为25%;若外力作用损伤后逐渐出现椎间盘

突出症,x线未发现脊柱损伤,有明显脊柱及椎间盘退

行性改变,损伤与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系间接因果关

系,损伤参与度为12.5%。

赵宗文等【24】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突出物进行了

ct定性分析。他们认为突出物呈半圆弧形,圆弧面积

约1/2圆面积,圆弧饱满,边缘光滑呈高张力状态,密

度均匀,判断为急性突出;突出物呈浅双圆弧形,圆弧

面积约1/4~1/3圆面积,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匀且

较高,判断为慢性。

刘大荒等1251在椎间盘突出的定量的研究方面作

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其利用ct值来判断椎间盘突出

的时间。其结果显示为:受伤时间0 d~6个月左右,椎

间盘突出部分的平均ct值:颈79 hu、胸87 hu、腰51

hu,受伤时间越短,突出部分的ct值较同层中心部的

ct值就越低,最低可达30 hu,反之则随着受伤时间的

延长,突出部分与中心部分ct值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相同及增大,即伤后6个月以内,突出部分的ct值较

同层中心部的ct值为低,达15 hu以上,6个月后突

出的ct值和同层中心部的ct值基本相同或略高,1

年以后突出部分较中心部分的ct值明显增高,甚至

达到边缘区的ct值。该作者后来又对100例自伤椎

间盘突出病人进行椎间盘未疝出部中心区域髓核(ct

值以a表示)与椎间盘疝出部中心区域髓核的ct值

(以b表示)测量、对比,将二者的差值称为椎间盘突

出时间判定参数。在两种不同型号的ct机上,显示结

果(任选一种)为:突出1天~3月:a>b(17~43);4月~

半年:a<b(接近或<15);半年~1年:a<b (25左右);1

年以上:a<b(>251 [263

总之,作为法医临床学实际工作中难点之一,椎

间盘突出的鉴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损伤与疾病的

鉴别、突出时间的较为准确的判定、各种因素的参与

度鉴定等方面还需广大法医工作者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

43~95

[2] 秦启生主编.法医临床学f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3卷(第2期)

159~16【j

f31 martin g.the role of trauma in disc protrusion.n z med,1978,87:208

[41 雷霖.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临床医学,20__,2(5):101

f51 brown t,hansen rj,yoga aj.some mechanical tests on the lumbarsacral

disk[j].bone join surg,1957,39a:1 125

[6] galante jq.tensil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lumbar annulus fibrous[j].

acta orthop scand,1967(supp1):lo0

[7] morris jm,lucas db,bressler b.role of the trunk in stability of the

spine[j].bone joint surg,1974,56a:675

[8] adams ma,hutton wc. the relevance of torsion to the mechanical

derangement of the spine[j].spine,1981,6:241

[9] farfan hf,cossette jw,roberson gh,et a1.,nle efects of torsion on

the lunbar inter’~ertebral joints: the role 0f tors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disc degeneration[j].bone joint surg,1970,52a:468

[10] rolander sd,blair we.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the lumb ar verte—

bral end-plate[j].orthopaedic clin north am,1975,6:75

[11] 刘雷,裴福兴,宋跃明,等.破坏载荷下椎间盘对胸腰段脊柱应力

分布影响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__,4(3):145n148

[12] 娄明武,褚丽娟,王英久,等.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放

射学杂志,1999,33(10): 713-715

[13] 冯宇,高燕,张国荣,等.椎移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j].中国骨伤,20__, 14(2):83n84

[14] bartels em,fairbank jc,winlove cp,et a1.oxygen and lactate

concentration measured in vivo i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s of patients

with scoliosis and back pain[j].spine,1998,23(1)

[15] 梁之彦.生理化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607-648

[16] 董凡,戴克戎,侯筱魁. 高应力环境导致腰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

含量改变【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2):127-129

[17] 廖鹏,郭静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及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因素[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__,21(4):413~414

[18] 陈立,詹红生,应航.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变

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__,l1(2):110~l12

[19] 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62~168

【2o】徐宏云,刘军训,李学建.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j】.刑事技术,

20__(增刊): 39

[21] 薄召利.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临床鉴定2例[j】.法医学杂志,20__,

16(2): 121

[22] 兰振武,于占春.椎间盘突出的伤情鉴定m.刑事技术,20__,(3):

17

[23] 范丽华,吴军.损伤与疾病:第十一讲损伤与骨关节疾病[j】.法医学

杂志1997,13(3):180~182

[24] 赵宗文,张小明,杨汉锋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的ct分析m.

川北医学院学报,20__,15(1):56~57

[25] 刘大荒,何兵,孙宝珍.利用ct值判断椎间盘突出时间[j】.中国法

医学杂志,20__,15(3):161~168

[26] 刘大荒,杨永.ct值在判断椎间盘突出时间中的应用价值fj1.中国

法医学研究范文8

关键词 非临床专业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分析教学任务

我校医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均开设了《临床医学概论》,由于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均不进入临床,也无需考取临床执业执照。所以很多学生对该门课抱着应付了事,非常没兴趣。面对这种局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临床医学概论》课,并对此门可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我们教学的意义,让学生从中学到临床知识,为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些全面的准备,是我们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任务驱动法教学法适合操作类课程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的概念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和操作参考。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设计的若干个任务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围绕完成任务展开,边学边用。教学通过教师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归纳总结来完成,达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合非临床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概论》前已经学习了部分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并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对临床专业已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第三学期已经具备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临床课的能力。另外,《临床医学概论》课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将学生身边发现的具体病例设计成“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以达到让学生掌握临床基本知识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策略

1、精选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步骤。《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庞大,包括诊断学、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疾病内容。而课时最多只有72学时。所以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选择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在第一节课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调查,看学生对哪些感兴趣,将学生感兴趣的病种设计成“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可以将“高血压”设计成任务。

2、分析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和具体要求后,要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做一些方法上的指导。首先让学生分析任务,理清思路。如询问学生身边的亲人有高血压病的吗?怎样的标准我们才能给他(她)做出高血压的诊断?他(她)平时血压高时都有哪些表现?这些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查阅《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学的相关理论。其次,高血压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提示学生临床上有关高血压病因的论述。

3、完成任务。这一步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搜集高血压的相关病因及危险因素资料并加以整理,初步形成观点。

4、交流讨论。这一时期,由各小组学生组织讨论、分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没能解决的的问题汇总后向任课教师请求解答或供大家探讨。教师主要是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提供应用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在思路上启发学生,看一看其他学生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之处。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充分发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创新,让学生终身受益。

5、巩固练习。教师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出现问题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课后可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巩固。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在评价学习成效时,应打破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观念,应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即注重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简单问题的分等排序。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进步,职能是诊断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从而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方法可采用日常检查法,纸笔测试法和表现性评价法。

日常检查包括课上检查和课下检查。课上检查又包括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等。其中课堂提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个水平,即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推理)、综合(构建、整合)、评价(判断)作为设计问题的参考,对非医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总结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课下检查包括总结(即归纳每节课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出测试卷等,如可以让学生拓展性的总结高血压病日常保健。

纸笔测试中要注意命题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差异,适当拉开档次。如高血压病的测验可选择:高血压病的概念是什么?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完成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学生每完成一次任务都应得到一个成绩。最后将这几种成绩结合,给出这门课的总成绩。这样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法医学研究范文9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本土教学模式,最早由李吉林老师提出。发展至今,已然在各科教学中得以普遍运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目前国内关于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为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笔者特选择“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一题进行研究。那么,究竟如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呢?下面,总结几点简要阐述如下。

 

一、结合案例讨论创设情境

 

对于临床医学教学而言,适当实施案例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适时结合案例讨论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教学法应用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临床医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呈现如下案例让学生讨论:患者,男,65岁。因为上腹持续产生剧烈疼痛被送往医院急诊科。请问面对这样的病患,在医疗诊断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抛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为引导学生更加完善的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适时提出如下问题:(1)门诊医生应对病患进行哪些详细询问?(2)应对患者重点进行哪些项目的体检?通过这样的适时提问,可以让学生将案例分析的更加透彻。

 

具体教学实践表明,结合案例讨论创设情境是极为可行的,它可以有效提高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结合案例讨论创设情境。

 

二、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除了可以结合案例讨论创设情境之外,教师还可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无论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均会产生极为强烈的兴趣,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很多学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的均较为扎实,但具体至实践的时候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诸如,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充当患者,部分学生充当临床诊治医生。进而通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治经验。这样的做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是同学们所普遍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普遍运用。

 

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虽可以起到一定教学成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切不可滥用。如果长期反复采用,不仅不能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甚至还可能会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三、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临床医学教学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了多媒体的融入,我们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为提高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质量,教师也可以适当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手术过程中的缝合、止血等基本操作视频呈现给学生看,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如何正确缝合、止血。又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胸穿、腹穿、骨穿等基本操作视频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这些基本的医疗实践知识。在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视频做出适当讲解,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视频呈现内容。视频观看完毕之后,教师也应及时组织学生针对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进行引导性讨论。

 

具体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多媒体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极为必要的。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情境教学法应用方式也普遍感兴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扎实的多媒体技术的创设多媒体情境的重要技术支撑。

 

四、结合网络学习创设情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已然极为深入。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有效结合网络学习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是极为先进的,更符合时展特征。

 

例如,教学“哮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哮喘,我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哮喘,搜集与哮喘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学习,同学们很快明晰了哮喘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了解了哮喘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单纯而枯燥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网络学习的过程即是一个典型的自主学习过程,结合网络学习创设情境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结合网络学习创设情境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密监督。一旦发现有学生没有学习,而是玩游戏、随意浏览网页之类的,必须要及时制止。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事实上,情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总而言之,通过长期的情境教学法应用实践发现,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临床医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因此,广大教师可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科学的应用情境教学法。

法医学研究范文10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医急诊;医学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63-02

中医急诊是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1]。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优秀的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今后发展的关键,也是整个中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交互融合[2]。近年来,PBL教学法已经在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从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尝试将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急诊教学,现汇报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学本科生136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试验组(68人)。其中男性76人,女性60人,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知识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①PBL教学法,试验组学生以每组8~10人分成数个小组,并选举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场景,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贴近书本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小组成员带着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并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对问题进行交流,提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锻炼其分析思维能力。授课教师在此环节中只能作为引导者或促进者,教师不能提供参考答案或者参考资料;各小组学习结束后,小组长汇报本组的最后结论及存在问题,汇报形式可以口头汇报、书面汇报或者情境设计等。授课教师根据各组汇报结果,对授课内容的关键问题及知识点进行总结。②L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LBL教学法是通过口头言语、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教师讲授为主,授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及总结,此教学法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亦是目前我国中医学教育的主要讲授方法。

3.评价和考核。①理论考核,在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生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及统一阅卷。采用闭卷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学校教学部门统一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及考场人员。理论试卷中理解记忆和应用分析型的题目各占一半,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医急诊内容的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用分析型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将标准答案送学校教学部门备案。②临床技能考核,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参考《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技能操作规程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分,由5名教学组成员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取算术平均数作为最终临床技能考核成绩。③主观评价调查,考核完成后发放调查问卷,学生从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比较调查问卷中两组学生主观评价的差异。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由专人核对、整理后录入,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i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PBL教学法(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高于L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PBL教学法(试验组)亦高于L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提示试验组学生对采用PBL教学法在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见表2。

三、讨论

1969年美国教授Barrows首创PBL教学法,该学习方法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一般由6~10名学生和1名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在该学习单元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思考、推理及分析,教师在当中扮演引导的角色,维持既定的学习方向,但无需直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3]。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试行PBL,大量的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5]。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促进疑难点的理解并增强灵活变通的能力。中医急诊是在急诊医学发展过程中运用中医药理论,结合西医诊疗技术研究急危重症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亦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中医急诊体系。如,《灵枢・厥病》中:真心痛,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后汉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均记载了中医在急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急诊医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通过讨论、辩解、释疑、演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医急诊理念的认识,并从中与他人分享思维策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最终不仅促进中医急诊医学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本次研究发现,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的学生,其理论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LBL教学法学生,并且采用PBL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进而说明了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培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志斌,杨冀平.《中医急诊学》理论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41-42.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7,28(8):72-74.

[3]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

法医学研究范文11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中医文献检索;实践研究;比较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31

〔中图分类号〕G2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152-03

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分别于1984年、1992年、1998年发文要求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利用”课程。从1984年至今,我国高校文检课程的开设从无至有,从尝试趋于成熟,已历经了20多年,可以说截至今日,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笔者曾选取了国内的14所中医药大学作为调研对象,对其文检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占据着文检课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所有调研学校中课堂教学用时基本占总体教学时间的50%,这样的教学安排造成了教与学严重脱离,发挥不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了学生对情报信息的获取。基于此原因,本文笔者进行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文检课教学改革研究,将该课程中上机实践部分进行PBL教学法的尝试,得到了一定成果,为该课程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

1 PBL教学法的含义和在医学各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通过自主探究和组员协作来解决问题。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得出结论总结”的三阶段教育替代传统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单一“教”转变为既“教”又“导”。

近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医学领域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有关PBL教学法在医学各领域教学中运用的科研论文有3 000余篇,如在基础医学[2-3]、临床医学[4-5]、护理学[6]、药学[7]甚至循证医学[8]等领域的教学工作中都有此方法的使用。PBL教学法在当代医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也有展现,但此类研究报道较少,仅见于山西医科大学[9]、辽宁医学院[10]、安徽医科大学[11]、广东医学院[12]和首都医科大学[13]等西医院校,而且这些报道关注的问题集中于问题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教学安排方式,而在中医文献检索课程中开展此类教学方法,或对其实践效果进行总结的论文尚未见报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0级中医护理专业的1、2、4、5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224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中医护理专业4、5班的113名同学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随机抽取中医护理专业1、2班的111名同学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两组同学在性别、人数和理论笔试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2.2 教材及教学内容

两组所用教材均为邓罛、辛宁主编《中医药文献检索(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为本教研室教师制作的中外文数据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专利、Pubmed、web of science、美国专利、欧洲专利数据库,以及Google和Baidu的使用方法。

2.2.3 PBL实施

PBL实验组:采用PBL教育理念,以“设问——讨论——总结”3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民主推荐1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和汇报总结。

教学模式:①问题构建:首先从参与全体实验的同学处收集大家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共收集了如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冻伤护理、老年肾病护理、医疗诊断与护理诊断的区别、肝硬化护理6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这6个问题中自由挑选一个问题作为整个PBL教学期间的研究专题。②自主学习:当学生选定了研讨问题之后,其现有的知识不足以解决当前问题,这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分工协作,通过教材和数据库使用多媒课件自学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检索方法,然后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检索方法的优劣和筛选出密切相关文献,形成小组观点,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文献检索报告,并制作PPT为集中讨论做准备,同时记录整个自学和讨论过程。③集中讨论:第一轮:教师在授课当日先利用较短时间概述各数据库的检索特点,然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集中讨论,每组选1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同学共同参加讨论,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提示学生在使用各种数据库查询的注意事项,并就共性、争议大、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第二轮:通过第一次讨论之后,学生回去查漏补缺,形成最终检索报告,并将最终结果同全班汇报,提交检索报告。④总结:教师对整体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进行解析,如要查询不同文献类型时,侧重选择的数据库,针对所涉及的探讨专题,学生查询专业文献资料时的最优查询方法和最优筛选密切文献的方法。

LBL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集中授课演示教学内容中各类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布置检索实习题目(同PBL组的研讨专题),让学生自由组合,6~8名学生组成1小组,民主推荐1名小组长,下发检索报告模板,以小组提交检索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协调工作和监控各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

2.2.4 教学效果评价

主要以检索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60%,总分计为60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判教学成效。检索报告成绩的给定标准采用教师评分加小组成员内部自评打分方案,比例为3∶1。问卷调查探讨了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是否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消化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以及是否愿意继续实施此种教法等方面。

2.2.5 统计学处理

3 结 果

3.1 检索报告成绩比较(详见表1)

4 讨 论

4.1 PBL应用于中医文检课教学中的益处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文检课教学中发现,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PBL教学,教师也能不断自我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逐步了解,会提出各种超出书本的内容,教师如果想对有关问题进行准确、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2 PBL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实施PBL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很多学生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开始很不适应此种教学方法,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学习,教师必须要不间断的与其沟通交流,教师要付出比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其二,有部分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了学习就是为了拿学分的功利思想,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好,但要进行2~3轮的总结讨论,且课下需在此门课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有些“浪费时间”的想法,因而在问卷中只有73.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三,如果要将PBL教学法贯彻的好,每个班需要2~3个教师进行交流辅导,这在中医文检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容易实施的。其四,现阶段还缺乏对学生个人学习效果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其五,尚未有一套针对中医文检课PBL教学的规范教材。

总而言之,PBL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上面讲,学生坐着听,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观摩的传统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作用,它适用如中医文检课这样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Barrows,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6):481-486.

[2]王江琼,彭智甦.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9,(1):18-20.

[3]于影,关宿东.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272-273.

[4]靳瑾,张国伟.PBL+L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八年制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2):185-187.

[5]钟英强,曾燕,蔡凤间,等.在八年制医科博士生的消化内科见习中实行PBL教学方法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8-133.

[6]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7,(2):74-76.

[7]吴虹,韩茹,,等.PBL与多媒体结合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2-113.

[8]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39-43.

[9]孔瑞珍,王秀平,袁永旭.医学文献检索课应用PBL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6):57,66.

[10]程文志,张宁,姜健.医学文献检索课PBL教学法的改进[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5):83-85.

[11]邹聪.基于信息需求的本科医学文献检索课PBL教学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11-13.

法医学研究范文12

关键词:医学生;学习方法;讲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90-02

近年来,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国际国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校、教师及专家学者开始日益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分析与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逐渐取代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何正确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重点之一。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仅是机械的方法授予和操作演练,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引导,体验学习乐趣,最终形成对学习方法的积极情感和信赖,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高等医科院校中医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由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繁多,教师在教授课程中难免更重视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但在促进医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提高了对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等方式,注重教给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类课程时,自身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理论课程的重难点,提升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一、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对象

讲座主要面向大一到大三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开设,采用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讲座。

二、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方案

基础医学院每学期以学院所承担课程为主,选取其中几门公认难度较大的医学基础课程,利用2周的时间,以“教师讲”、“老生谈”、“新生问”三结合的形式开展讲座。首先,由学院选派1名教学效果好、教研能力强的任课教师,针对1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约1小时);随后,由学院选派1名该门课程学习效果好、表达能力强的老生,针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交流(约30分钟);最后,到场师生互动答疑(约30分钟)。

三、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方案实施

在三年的时间里,基础医学院共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6次,课程包括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局部解剖学等12门课程。

1.优秀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讲授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聘请优秀教师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尝试用以下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能力:一是讲授该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展现该门课程的独特性,重要性,同时介绍该门课程与前沿医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往研究表明,临床专业学生对医学前沿的内容兴趣更大。二是以课程大纲为主,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的脉络结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全面深入地自主学习学习该门课程。三是通过一些学习案例,教授学生一些学习的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通过口诀的方式,记忆系统解剖学课程中人体骨骼结构位置等。

2.高年级优秀老生传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讲座中,每门课程选取了一名成绩比较优秀的高年级老生给新生传授自己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优秀老生以学生的学习视角入手,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学习的方法方式及小技巧一一展现给新生,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更加重视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加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做习题,注重课堂学习时的听读、笔记和联想等。

3.讲座现场师生互动答疑。该环节强调教师和学生针对课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由到场学生针对课程难点进行提问,教师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进行解答。课堂讲解时教师主要以知识点讲解为主,而讲座上的答疑解惑则更突出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去寻找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使得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以此类推,做到真正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效果

为了解基础医学院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在第三期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同时对其研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参加讲座目的、讲座开设时间、讲座形式、感兴趣环节、讲座感受等方面设计10个结构性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你对自主学习方面的内容有何建议和意见?关于学习方法指导讲座,你有什么宝贵建议和意见?)针对参加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1份,收回问卷338份,回收率96.3%。

(一)调查问卷主要问题项目及调查学生选择所占百分比

1.关注程度:关注48.6%、一般49.4%、无所谓0.5%、不关注1.5%。

2.参加目的:拓展视野72.1%、为课外学分13%、兴趣所在9.5%、其他5.4%。

3.举办时间:开学三周内33.3%、五周内27.2%、七周内13.2%、都可以26.3%。

4.时间长短:1小时23.9%、1~2小时72.8%、两小时以上2%、无所谓1.3%。

5.讲座形式:专题讲座45.5%、现场解答11.2%、案例分析41.3%、其他2%。

6.成功条件:主讲人32.52%、讲座内容59%、讲座环境5.7%、举办单位2.4%。

7.未参加原因:与上课时间冲突30.2%、与社团时间冲突16.1%、对内容不感兴趣20.4%、觉得没有意义8%、宣传力度不够15.8%、对讲师不了解9.5%。

8.感兴趣环节:老师的讲解74.1%、同学的讲解10.4%、提问与回答15%。

9.满意程度:非常满意24.4%、满意62.9%、一般12.7%、不太满意0%。

10.讲座感受:很有意义43.3%、有点收获49.3%、一般7.4%、毫无感觉0%。

(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讲座效果明显,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方法讲座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希望多举办比较难课程的讲座,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设置专题,使同学们学习本课程更加有利。

2.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意义重大。调查表明,学生希望教师可以加强对自主学习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在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一是讲解一下难以理解的重点知识,多提供一些有关自主学习的资料。二是老师应有一定的引导,列出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并适当开展兴趣小组。三是在记忆方面给予技巧、方法指导。

3.学生对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多开设难学课程的讲座,增加场次,多讲解重点内容;讲座中应多增加交流机会,增加师生互动和现场答辩;讲座中注重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多举实例以引出学习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及讨论

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的圆满举办及问卷调查表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从课堂上加强对课程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从课外角度,积极创设支持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医学生由于平时课程繁多,对专业基础课程难免产生疲倦和应付心态。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课程的丰富性、独特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应由传统的知识授予型方式向问题引导型方式转变,通过案例展现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进一步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科的知识架构。(1)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应提前预习本次课程章节的主要内容,做好相关学习准备。(2)学习专注。在上课期间应跟着任课教师的思路走,注重理解和融会贯通任课教师本次授课的重难点内容。(3)技巧记忆。医学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应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把握多种记忆方法。(4)知识强化。课下应积极复习,反思、总结和评价自己本阶段的学习进程及效果。(5)沟通交流。遇到知识难点,应积极向任课教师请教,请求答疑解惑。同学间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一步沟通交流,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3.创设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但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应给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一是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辅导资料供学生下载。二是教师可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如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开设科研兴趣小组沙龙等,进一步激发起医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和求知热情。三是积极创设优良的学风班风。对班级加强学风建设,让优秀学生带动全班一起学习,共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