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语文的方法

学语文的方法

时间:2023-06-26 16:25:04

学语文的方法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1

语文的学习,无疑就是阅读、作文和一些基本的字、词等,很容易掌握住。我认为,学好语文并不难,难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我在六年的学习中,也掌握了不少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就讲一讲吧。

学好字词是很容易的,只要三步就可以轻松掌握——读、写、记。读,也就是对这个字的发音有一个了解。如“山”,我们要知道它的声母、韵母、声调,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写,就是在写的过程中,把字的各部分记下来。如“间”是由“门”和“日”组成的,默写时,可以这样想:“门”里有“日”,“日”就是在“门”中间。“间”字自然地就出现了。记,是通过有趣的方法将这个字记下来。如“冢”,可以理解为一“家”人的头被砍下了,即死了,而“冢”的意思又刚好是“坟墓”,一家人死了,不是要一个一个地埋葬成坟墓吗?通过有趣的方法,就让人经久不忘,这种方法,可是值得一试的哦。

进入中高年级,字词已经成了最基本的知识,而大家认为难的两方面就接踵而至:阅读分析与作文。同样,阅读分析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读、说、背、思。读,就是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从读声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就是在读后,用最主要的词语组成一句可以概括全文的话,这句话常常与中心相呼应,这样,你就能轻松的找到中心。背,讲一些比较重点的段落背下来,而一般的文章,重点段都是会解释中心的,若重点段会背,那这篇文章的中心也就算会背了。思,理所当然就是思考,思考这篇文章中的疑惑,这些疑惑弄明白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透彻了。

作文,说白了也就是特别长的段落,只不过是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添“砖”加“瓦”,让理由更充分,使感情更完整罢了。我认为,作文只需做到三点:词汇量大、感情充沛、不离开中心,这三点是最主要的。有词才能成句,有句才能成段,有段才能成章。感情一定要是真情实感,否则文章就像没放调料的一道菜,就算大厨是世界上的公认神厨,这道菜仍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中心,这是作文中的大忌,通俗些就是跑题,跑题的文章就像选错原材料的菜。比如题目要求你做“鱼香肉丝”,你却做成了“酸辣白菜”,即使“手艺”再好,“调料”再多,“色香味”再俱全,也只能遗憾地得零分——文不对题嘛。所以说,审题很重要。

同学们,以上是我六年学习生涯中领悟出来的,好用不敢说,但绝对实用。不管怎么说,反正我的成绩就是这样得出来的。

六年级:枫叶红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2

一、协调调动智力因素

1.要始终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而听说读写的关键是语感。所以,语文教学要始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发展速度,引导学生发展语言的质感、美感、和幽默感。说话、写话、作文,表达的意思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词语搭配要得当,有感情,有艺术,耐人寻味等,这是语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能力要把握的。如果课文的语句读不懂,别人说的话听不明白,那谈不上仿说仿写,无法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课堂上、习作上,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语言,品味语感,提高语言质量。课文《背影》《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木兰诗》等,作者对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性格的描写句子都值得好好感悟和品味。

2.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要想把话说好写好,首先要记住语文基础知识、记住课文的好词美句以及名篇名言,以便信手拈来表达意思,也可以把记忆东西同观察、感知、思维、想象联系起来,以达“温故而知新。”例如,记住语句对仗的要求是虚对虚实对实、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那么,见到别人的上联,就会想到下联该说些什么了。指导学生记忆,可引导其通过理解、体验等方法进行有意识记。

3.要充分利用文本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教学时要利用语言描述、设置场景等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安塞腰鼓》,可叫学生先朗读描述的语言,再让学生闭目想象安塞青年击鼓的豪迈、奔放、雄健的激情,最后,播放安塞腰鼓野外表演的实况,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和实况对比,体验想象的成功和修正想象的不足,提高想象能力和想象兴趣。

4.要在适当的课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读写训练的难点,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方式的联想和推理,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从古到今、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等。

二、适时调动非智力因素

“爱是最好的老师”,有爱才会有所求。这些爱和推动力实际就是心理学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还必须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1.要从语文工具性中调动学习语文的动机。以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经常缺课,有的教师认为是学生严重违纪,做严肃处理,导致师生距离越来越长。其实,学生不努力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贪图近期享受,无长远竞争意识,缺乏内动力,即缺乏学习动机。对语文来说,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中语文的工具性,没想到社会谋生需要语文,没想到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语文,没想到工作报告、科研报告需要语文。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树立语文学习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培养语文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语文学习动机。

2.要从教学方式方法中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有需求才会产生兴趣,有审美才会产生乐趣,有情感才会努力接触。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学校教学资源,适时正确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的语言美,积极求学美言。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不学语文对不起语文教师,不学语文感到精神空虚。社会生活中,语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有关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经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产生情感和兴趣。

3.要从体验中调动学习语文的意志。“学贵有恒”吧。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端正语文学习态度,下定决心学好语文。不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都可以从聊天、便条、书信、广告等生活所需引导,也可以从工作书面材料汇报、科研报告等方面去引导。要帮助学生克服语文学习的困难,让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多做分步提高的训练。例如,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不要第一次就要求他们学写几百字的习作,第一次可以让他们先写3―5句通顺的话,第二次再要求他们写5―8句语句通顺、表意清楚的话。让学生有成功感得体验,坚定学习意志,坚持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写字不好,教师不能开口就批评,可以叫他们每天写3―5个汉字,坚持天天写,教师天天检查和评价鼓励,逐步提高。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3

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学与学法两部分。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某种施教手段的同时,学生必须也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相配合,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重视语文学习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努力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这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但教法对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好的教法能有力的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学生形成学法的质量与速度也就有赖于一定的教法指导以及持之以恒的培养锻炼。学习方法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必要的、有益的,而且对他们将来深造,从事各种工作,仍是可以直接运用,由此可见,对学生而言,掌握学习方法真正甚至比掌握学习内容更重要。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浅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励学中质疑,激励思维求异

质疑可以激起智慧的火花,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对教学中的疑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鼓励学生间的积极争辩,各抒己见,陈述矛盾,揭露弊病,挖掘潜能。

发展求异思维,也有助于撞击智慧的火花,可以讲,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习惯于求异思维的人不大容易受即成知识的影响,不迷信旧理论和旧观点,而热衷于探索未知领域,能提出不同于一般的新见解。在阅读学习中,对文章的解读,对文学形象的界定,对作品空白的想象都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他们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有些问题,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多听到一些声音,寻找另一种阐述,多一点选。要言之有理,就要加以鼓励课肯定。

二、传授知识技能和传授学习方法并举

教法、学法均需一定的知识、技能,但是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时,却不一定就接受了相应的方法。由于个学科特点不同,表达方式各异,学习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规律。例如现在中小学语文的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教学中,我注重了预习方法的指导:首先理解,要求学生把握语文文体,了解作者探求作品的背景;二是字、词的认读,要求学生凭借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三是简单结构识读,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列出或总结出课文提纲;四是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利用简短文字写出课文梗概,参考课后作业,选择精彩语段,进行疑难辩析,培养学生做阅读综合题的能力。有时候,教师要根据文章具体文体传授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为主,主要以描写叙述为主;诗歌单元,小学阶段虽然诗歌很少,但也应教授学生认知这种文体的特点,要求注意领会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其他文体也都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教师在讲授这些方法的同时,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分析,共同找出本单元,本课的自学步骤、方法,找出规律。这样,学生便会学得懂、钻的深。

三、比较探究方法的培养

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有位哲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探究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或者有一定联系的作品、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探索其共同性和特殊性的一种学习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培养比较探究方法,是我近几年努力钻研的所有学习方法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比如,学习著名作家的文章,既可以对本篇课文的主旨进行探究,也可以把这些作家的其他文章拿来共同研究比较,还可以把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其他作者的类似文章拿来比较探究,像写景抒情方面,找出有无共同点,像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有无共同点。这样,通过横向的、纵向的、多角度的比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增。

四、注重学习过程的指点与学习方法的示范

学生过程的指点,实质是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逐步提高认识。这方面,一般可指导学生分感知、理解、应用几个阶段来学习。对某个问题来说,要指导解决的具体过程,决不可简单告诉结论。教师“教”的过程与步骤,实际上是向学生指导“学”的过程与步骤。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告诉学生,也可以指点学生怎样一步步的去学习。如作文教学,教师的那篇作文就是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良好的示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某种文章的写法,阅读了范文,教师可以将本人的写作提纲与观点告知学生,并当众朗读自己的文章,让学生再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指导、讲评,谈出自己的看法。告诉学生要写好本篇作文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与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写作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他们尽快掌握写作的方法。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4

好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一谈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1. 知识型激趣法 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如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2. 形象直观法 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童趣》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有句儿歌唱道:“小板凳啊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啊坐上来。我当司机把车开啊,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看,板凳排起来就成了火车了。多有趣!“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 “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裆下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讲的是与学生思想、心理距离比较近的小时候的故事,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如果课堂一开始就用枯燥无味的空洞文言文,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说课堂效果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内容马上变的具有浓浓的童意。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3. 前后知识联系法 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

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4. 情感感染法 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生命,生命》时,可以用以下导语: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的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的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让我们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灵。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字词教学

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

2.重视朗读训练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3.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4.注重语言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5.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以利分析字形;掌握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以利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用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以利自行解决识字、写字过程中遇到的生字;学习独立识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

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

六、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成人的学习活动中,听的活动占45%,说的活动占30%,读的活动占16%,写的活动占9%。这表明,听、说在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听和说都是须臾不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质量和成绩。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却渐渐掉队了。这是为什么?据我观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是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从听写词语、句子着手。听写词语、句子,不能只是听一个写一个,要逐渐增加难度,听两个写两个,听几个写几个,听一段话写出要点,培养专注地听的能力、记忆力以及听后能抓住要点记下来的能力。

七、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低年级学生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写句子、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代替,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汉语拼音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关键是学生要乐于写、敢于写、经常写。教师可以从"每日一句"抓起,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用"画配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想象。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用童言童语,源源不断地写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有个小学生望着天空的彩虹,写道:彩虹是天上的丝巾。望着天上的白云,写道:白云是天空哥哥爱吃的棉花糖。看着花儿,写道:花儿是草地美丽的微笑。感受着清风,写道:风是爱吹哨的、顽皮的小伙子。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写话练习。

八、充分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让学生在低年级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拓宽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需求。比如入学教育课,大有改进的必要。学生一进学校,上第一节课,就被关在教室里,手背后,身坐直,听教师讲该怎么听课、怎么读书、怎么写字,完全是一种告知式的教育。美国一位教师上入学第一课,创设了给新生读图画书,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书中主人公的情境,使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就接触到阅读,还了解了校园环境,认识了校长和许多部门的教师。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外国小学生上课,不都在教室里,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大自然都是学习的课堂。相比起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观念还比较封闭,途径还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6

一、让学生“心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从复习《七律·长征》入手,让学生再次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以及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接着,播放诗歌朗诵视频《人民万岁》。学生被著名艺术家张家声高超的朗诵艺术所感染,为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人情怀所震撼,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随后,我播放纪录片《开国大典》。当雄壮的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学生们竟然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敬队礼,高唱国歌。他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1949年10月1日,成为参加庆典的一员。此时,学生对《开国大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让学生“主动”

让学生“主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实践。所以,教师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先出示学习目标,再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此时,学生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是“静”,因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学生围绕着某项学习目标,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在课本上圈划批注,做好合作交流的准备。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场面间的连接句,并利用连接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方向,也有了方法,自主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

三、让学生“互动”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轮流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相互评价、相互补充,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让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因为有些问题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但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可能很容易。让学生教会学生,这种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教学口语交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内容,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材料,写好演讲稿,使学生每个人课堂上都有话可说。上课时,先在小组中交流,要求:1.人人都要演讲;2.小组内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3.小组内的成员和即将参加班级演讲比赛的组员代表一起修改演讲稿,并指导演讲者怎样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的效果。学生都很努力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竞争非常激烈。组内选拔之后,学生们又投入另一个紧张的工作,他们由演讲选手变成了指导老师,出谋划策,培养优秀的演讲选手,为本组争光。在评比与指导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演讲的兴趣,也掌握了演讲的基本知识。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提交到班级解决。

四、让学生“生动”

让学生“生动”,就是让学生人人勇于展示自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活动,课堂是自我展示的大舞台,课堂有我更精彩。因此,教师的活动就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人人有展示的欲望、有展示的内容、有展示的信心。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笔者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学习小组交流;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学生的汇报非常精彩,不论是汇报的学生,还是在倾听的学生,他们都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了文本。但是,他们还没能将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于是,笔者以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引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想象这一夜,是怎样度过的,他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内心等,并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随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一个学生说道:“一个坚强的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秘书退出房间,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扑在床上,抱着枕头号啕大哭……”一个学生说道:“夜深人静,月圆人缺。呆呆地望着天花板,过去与岸英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一个学生说道:“拿出枕头下一直珍藏的照片。照片中岸英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轻轻地抚摸着,喃喃道‘:岸英、岸英……’顿时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学生一个接一个上台动情地说着,情深意切地感动着每个人。这时,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已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课文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也内化成了孩子们的能力。下课了,孩子们还不想离开讲台。最后,我让他们把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欣赏。学生非常兴奋,个别学生觉得自己还能写得更精彩,自行修改满意后才张贴上去。总之,打造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课前进行文本解读,利用教材、整合教材,以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课上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心动“”主动”“互动”“生动”,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快乐。

作者:覃丽青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第三小学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67-01

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词语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例如: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段、篇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法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3、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4、在日常中加强学生词语造句能力的培养

词语积累、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平时加强词语造句的训练:(1)多背多记词语。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词语。(2)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造好句子的前提。

5、指导课加强范例的剖析

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在指导课上坚持不懈地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三、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讲读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8

关键词:优化 语文作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31-01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为肤浅,在写作时经常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其实这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学阅读,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不太了解作文写作的方法。针对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提升他们的语文作文创作水平。

一、适当拓展阅读内容,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不高,有的学生惧怕作文,因为一旦有作文任务,就无从下笔,当然这与小学生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生对社会了解不足,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缺乏观察,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写作素材偏少。改变这一困局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拓展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通过一定阅读积累才能提升语言感知力和创作灵感,为学生的作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开设的科目虽不多,但是作业量大,自主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在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的把控上一定要结合学情做出合理的安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展阅读的同时,做个有心人,落实基础知识学习,特别是对于字、词、句以及基础语法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字词的使用才会准确、恰当。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形式以及阅读内容,积累素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创作能力。

二、创新教学思维,提升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指导小学生的作文创作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怀有好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来,才会对学生创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情采取可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诵读学生创作的优秀文章激励学生,激发创作欲望;在写评语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提升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抗挫能力相对还比较弱,在作文创作的时候,要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一旦小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困难,就有可能失去写作的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的状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构建作文教学的意境,拓展小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写作欲望。也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了解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事件,从日常生活中找写作材料,体会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兴趣。

三、舍弃华丽辞藻,做到有感创作

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尚很欠缺,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之后,有很多想法,但是真要写的时候又找不到思路,无从下手。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进行整合,最终导致了“有话要讲,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对作文选的依赖程度较高,凡是精美的段子和词语,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在写作的时候总以为把华丽的辞藻应用到作文中就是好文章,其实不然。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学会观察,才能让生活成为创作的素材。毕竟开展作文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感,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学过于呆板和僵化,与生活脱节,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就是简单的模仿、编故事,与生活没有关系,进而逐渐失去了作文创作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作文的魅力,让作文成为生活的表达已经成为作文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才能创作优异的文章。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多看、多观察,丰富自身的知识。有效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认真地观察生活,多参与社会实践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园等,甚至是学生们在假期出门旅游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小学生作文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根源,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取的素材,最终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创作的素材。为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学生,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创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9

【关键词】语文阅读;理解词语;多种方法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文本中的每个词语都极富有伸张力和想象力的,它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等,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良好依托和载体,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巨大宝库。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和发展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效果。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工具书、书中注释释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语素意义,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词语的意义。懂得语素的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辨认词义。如:“水利”、“水力”两个词,我们只要理解了语素“利(利益)”、“力(力量、能力)”,就能够区别它们的词义。又如: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时,文本中的“蹩脚”、“考究”、“阔佬”、“通融”、“窘况”、“妙不可言”等词语,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通过查词典的方法已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对学生了解作者刻画老板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查字典时还要注意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和“我见相如,必辱之。”中的“辱”在字典中的解释有:羞辱,使受到羞辱,玷辱,谦辞、表示承蒙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也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选择用哪个意思更为贴切。

二、比较、分解词语释义

在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如:《白杨》中“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一句,其中的“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由树及人,借物喻人,感受作者用以神传情、意境深远来体现感情的波澜。这样,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对文本的理解,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比如:重临:重新来临。喧闹:喧哗热闹。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的工作。通过这种多个单字字意的组合,学生能更加快捷简明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三、近义词、反义词、互换词语释义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根据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时可以灵活地采用“近义词、反义词、互换词语”来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词汇来替换与之意思相近的新词,以联系旧的知识来启迪新的知识。如:《梦想的力量》一文,“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一句话中,要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可以找出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刻不容缓、急不可待、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等。这样,既能深刻地理解词意,又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释义

经常听老师们说,理解词语和句子是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只能会意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弄懂深层的意思,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彩色的非洲》中“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意思相近但用词不重复,文中能体现这两个词的还有“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学生通过上下文的阅读,感受到词语的含义,体现到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美。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在感悟理解过程中感受奇丽景象,积累优美语句。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实例,加深对这句话以及课题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文本时,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体察语寄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

五、动作释义法释

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理解“咀嚼”,学生在理解“咀嚼”时遇到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咀嚼的意思,也可以通过文中的插图理解,最贴切的是引导学生和文中的作者一样学习骆驼咀嚼的样子,直观生动地理解咀嚼的意思。

六、借助图片、多媒w等信息化手段释义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随之出示课件,展现其所描绘的画面,借助画面,对它进行形象化的理解,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如此赋予过程以情趣性,学生于语境中,于生活经验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训练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能力,还享受了审美乐趣。

七、涵咏释义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10

一、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教学效果不佳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对于这点的理解并不深刻,使得作文教学模式化。过分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目前我国教学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以考试为准绳,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背作文模型,鼓励学生按照模型进行写作,使得作文创作变得索然无味,大大影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主学习,把大部分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把教学的内容减少,造成语文作文教学授课少而且精度不高的现象,课堂也就十分的乏味。

2.作文教学脱离生活

翻看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文缺少生活气息,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在瞎编乱造。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作文的思想性导致的,总是要求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深度,但是由于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思维深度不够,难以真正体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充满了套话、空话。

3.作文题目低效化

通过教师设计作文题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使得学生的创新力得以提高。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对于设置作文题目的技巧没有太多的思考。要发挥作文题目的效果,教师还必须重视设题的方式。如果作文题目没有启发性,其效果也就不高。如果教师设置题目过于简单的话,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的效果也就得不到提高。

4.教学点评不足

在教学中,教学点评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点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设计题目后让学生写作,但是对于学生的写作如何往往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去详细的分析、点评。这样,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文创造技巧。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甚至是不会进行点评。因此,学生对于作文学习兴趣在教师低效的教学点评中逐渐的降低。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小学作文教学要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的思考空间。例如,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于作文来说,教师可以布置多个作文题目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避免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讨论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当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当然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要进行必要的引申,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深度。

2.进行情景式教学

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脱离生活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了让作文课堂更多地具有生活气息,就必须进行情景式教学,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教师在课堂上构建出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写作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教师要扩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

3.开展课外教学

小学生天真活泼,热爱玩耍。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当中,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突破教室的限制,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会当中,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一切,在生活当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从中引导学生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写作训练,它还与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作文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好的范文,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讨论,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5.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多媒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正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可以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大量的优秀作文。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关于“音乐”的作文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写“亲情”的作文则可以展示有关亲情的温馨画面;进行写景教学时,可以展示各种景物,等等。这样可以营造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写作当中。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11

【关键词】英语文学 英语教育 课堂 作用 应用

前言:

英语文学课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但是,在社会经济竞争化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就业问题,英语专业不再是热门专业。就业压力的增大,让英语专业学生的务实性加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具有功利性,只看重就业前景,忽视了专业知识本身。英语文学课在许多学生看来可有可无,不能静下心来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让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英语教育的完整化。

一、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对于英语教育本身,还是学生的成长,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第一,英语文学教育有利于英语教育全面化。英语文学知识是英语专业知识的一部分,在英语教育中落实英语文学教育,能够促进英语教育的全面化。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学习语言,自己能够用英语去表达,去交流就可以,没有必要学习文学知识。没有文学知识的支持,英语语言体系是难以得到完整建立的。英语教育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语言学、修辞学知识,更包括英语翻译技巧以及英语文学。只有英语文学教学活动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促进英语教育的全面化发展。

第二,英语文学教育有利于学生英语素养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素养,对于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有直接影响。一些学生认为英语文学知识不重要,自己没有读过英语名著,不了解英语国家的著名文学人物,一样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得到他人的赞扬。但没有文化背景的知识,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是孤立的,会出现不能理解英语表达真实意识,不能理解英式幽默的问题。学生学好文化,才能让自己真正将英语视为一种语言,而非一种工具。英语文学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第三,有利于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实施英语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没有英语文学教育内容的支持,学生的英语学习面十分狭窄,学生的英语专业素养提高会受到限制。将英语文学融入到英语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成为英语学习多面手,让社会认可高校的英语教育,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方法

1、加强英语文学内容的改革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扩展英语文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一直利用片面的文学资源组织教学,不追求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一般来讲,在文学课堂中,教师会从最早期的文学作品开始讲解。但英语国家文学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到的作家很多,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英语文学知识体系。所以,英语文学教学内容就会显得过于偏重于早期文学作品,忽视现代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的性质上来讲,早期文学作品的内容较为陈旧,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会让学生觉得文学学习内容太难。因此,要让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师需要对英语文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突出英语文学教学的重点,分清主次,将学生可以接受的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适当加入一些早期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各个阶段英语文学作品的特点,建立正确的英语文学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文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英语文学知识接受能力。像在讲解《three major poet in 14th century England》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十四世纪的英语诗歌,教师可以将现代诗歌与十四世纪的诗歌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的发展,在应用现代英语的基础上丰富古英语知识。合理的英语文学教学,更能让英语文学知识成为学生的英语能力。

2、加强英语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英语文学课绝对不是单纯的英语阅读课,教师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促进学生理解英语本质,意识到英语的美。通过文学教学,让学生把握到英语语言的本质,不单单将英语视为阅读与交际的一种工具。英语文学教育,让英语教育更具有精神性与文化性。文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讲解英语文学名篇时,教师没有必要一定要从作者的生平与文章的背景知识入手,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去开发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讲解之前,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对下节课所学篇目的英语知识进行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可以扩展学生的英语文学视野,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英语文学相关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比赛,让学生成为文学创作者。像在学习《A red red rose》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其格式写一首自己的诗歌,促进学生了解英语文学的魅力,用英语学习改变学生的英语语言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是语言的一部分,也是语文的重要形式。在高校英语教育中重视英语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支持下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获取有效的文学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重视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英语文学知识的机会,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尤佳.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268+228.

[2]胡恒. 基于网络环境的英语文学课程教学设计[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5:54-55.

学语文的方法范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实施办法

 

引言

小学语文对小学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知识是小学生理解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基础,以往的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听说读写,学生是基于记忆去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吸收知识, 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真实的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有效的消化知识点, 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进行情景教学很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情景模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并且在娱乐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一、通过游戏化教学,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好,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少文字多图片多视频的模式,这样更利于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 教师需要将所有课堂内容全部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以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有些人物以及对话较多的课文来说, 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起体验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同样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繁杂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增大了学生的压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多媒体设备的优点就是将一切事物可以通过图片以及视频进行具体化,从而使得学生更易理解。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渔夫的故事》一文,其中包括了渔夫与魔鬼两个角色,在扮演时还需加上旁白一起进行表演,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设计一个海边的场景,让学生自由组合,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局限于渔夫与魔鬼两个角色,可以任意创设角色,包括小鱼、海星等等。使学生们一起参与进去,生动的将渔夫的善良以及魔鬼的邪恶表现出来,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

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 通常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采取讲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目的是需要学生将教学内容记住而不是理解,这不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仅对学生进行内容方面的教授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生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是一个样。 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是想要完成学校派给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已。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非常好的内容来说,教师可以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组合表演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情景教学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置身在课文的内容之中,从而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小猴子下山》一文,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从而明白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朝三暮四,做一件事应该认认真真的完成后再做别的事情,这样最后才不会什么也得不到。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当下,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到了各个学校之中。学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所教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播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可以极大地改善以往课堂的枯燥性,将知识生动地表现出来,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获得了较高的趣味,主动的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有所加深。 另外,部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发散性, 小学生对事物的看待角度不全面,通过多媒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扩展,降低了理解难度,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与象共舞》一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将大象相关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挑选, 从而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于大象这种动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大象的习性以及大象的栖息地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通过多媒体也可为学生播放与大象生活现状相关视频, 使得学生对于大象的生存现状有一个了解,从而明白要保护动物。 视频以及图片的形式能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方法不是把主动权完全给学生,教师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而不是事事代替学生或是完全不管学生。 只有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果。灵活的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四明.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J].中外交流,2017(1).

[2]雷铭.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6(12Z).

[3]肖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实施方法[J].教育,2016(11):00229-00229.

[4]汪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及功用[J].教书育人,2016(28):50-50.

[5]不断探索深化改革—— — 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J].崔峦.小学语文教学.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