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语文的重要性

学语文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15 17:32:20

学语文的重要性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1

摘 要: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互相沟通的桥梁。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启迪发展;知识传承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语文是始于且属于新中国的,具有时代进步性的人文教育科学综合基础课,是科学系统中的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那么,初中语文对于我们又有多重要呢?

一、语文具有启迪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大好青春年华,正是智力和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启迪发展智力,正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文字”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人脑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文字”和“词语”进行的。语文教育,就是向人脑输入并固化“文字”的一个过程,为启迪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和发展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当语文教学陷进“少慢差费”的泥潭时,许多学生开始放弃语文,认为其“食之无味”,许多人也开始放弃语文,认为其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人们发出了“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埋怨,并大力注重发展“数理化”,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试问你连最基本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的欠缺,本事再大又有什么用呢?“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不行,什么都枉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把启迪发展智力放在肩上,还是“工具”“工具性、思想性”难怪很多人以为“语文课最好上”,又有人认为“语文课最难上”。好上与难上的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语文对智力的启迪与发展,是否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语文素质被认为就只有听说读写能力,孰不知还有“察言观色”的聪敏,孰不知还有审时度势的智慧”。语文是培养一个人品德的学科,语文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与判断等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语文可以完善一个人的人格,增长一个人的智慧,弥补一个人的缺陷、不足。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前提是学好语文。所以,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

二、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说话,做事都会用到语文,学习各种知识也需要用到语文,语文可以增强一个人的理解力,方便人们更好的学习其他的知识。语文素有“百科之母”之誉。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是获得各种知识的必需技能。比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做物理题时,题目中经常会有对自然现象生动详实的描写,这也牵扯到语文。当我们从语文的角度去研究物理,我们会发现:物理和语文有很多相映对的内容,在方法层面上进行比较也多有裨益,当用语文的浪漫性来诠释物理的科学性时,往往可以赋予科学以艺术的情趣,收取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文明,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可能不学语文不会在很大程度守丧妨碍我们与人的交流,但我们可能会因此失去撰写和欣赏优美文字的能力,同时功利点说,语文成绩不好整个成绩下滑,你将失去更好的学习条件与机会,也会因此失去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选择。语文是基础课,学好它,其它科目才有可能学好,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就说过“如果让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那就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的其它就不必考了!”再说说华罗庚先生吧。 华罗庚教授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他一生阅书无数,并且著作颇丰,重要的著作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优选法》《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等十余部专著和科普作品,发表了二百余篇专业学术论文。这些没有非常厚实的语文功底能做到吗?不能!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像一座高山。上百万字的著作,不但表明他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而且表明他是运用语文的高手。他不但登临几座纯数学的高峰,而且还放眼平原,普及应用数学,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普及优选法、统筹法。因为他语文功底好,所以他可以轻易地把原本复杂困难的专业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工人、职员、干部讲解深奥的数学,为数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从而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这当中,华罗庚坚实的语文功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这则事可以直接的说明华罗庚的语文功底。1953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钱三强任团长,团员都是著名的科学家。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韩赵魏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国,“三强”又隐喻“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困难,还要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当时,在座的人大费踌躇,都不知道该怎么对。气氛沉默了一阵,华罗庚不慌不忙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首次记载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九章”又恰好是考察团的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这使满座为之倾倒,钦佩华罗庚语文功底之深。由此可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不管你是学什么科目的,做什么工作的,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文。且正好相反,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

相信你一定读过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吧,这部小说以沉重、伤悲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那是一个被侵略的小村庄,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被告知将来不能再上本国的语言课了,还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的老师,一个爱国的老师,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却失落又不失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永远不会中断,犹如不落的太阳!”民族的尊严不容践踏,国家的语言不容有失。但是在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手捧着略带墨香的语文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好它呢?语文是升华生命、净化心灵的圣水;语文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语言;语文是唤起良知、唤醒尊严的召唤之声。 民族语言是我们民族的尊严,民族语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不容许有任何人践踏我们的尊严,我们不允许有任何人否定我们的骄傲。当然,我们更不应该允许我们自己都放弃我们的尊严、骄傲,这是可耻的,可悲的。初中作为一个向高中过渡的阶段,正是为将来的高中阶段打牢基础的时刻。要想学好语文,拥有尊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好初中语文呢?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语法 文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语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语法掌握不好,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障碍。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没有哪一科的学习能脱离语言文字的,而文字是句子的组成元素,所以任何一科都会涉及句子语法问题,即便是外语,学习时也会依靠汉语语法来解决问题。在做题过程中,不管哪一科都存在不少学生读不懂题干句子特别是复杂句子意思的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句子隐含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句子的结构复杂了一点,学生不懂得语法分析句子而无法把握意思。学生因语法读不懂考试题目,试题考不好,无法领会学科思想内容,就更谈不上将该学科学好了。

(2)语法是打好写作基础的最基本要求。写作必须有语法知识作基础,如果说作文是一座建筑,那语法知识是重要的基石,文采是建筑的外表装修。学生掌握好语法,写作起来他们的底气就会足很多。语法在写作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两大方面,一是学好语法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有良好语感写作就会顺利很多;二是学好语法,学生可以大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句子修改,减少作文语法的错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语法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比重是极大的。语法在考试中直接考查的题不多,如果由此淡化语法教学这是严重的判断错误。有些内容考试考得很少甚至不考,但我们不能排除它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语法题在考试中考得很少,但是语法对成绩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试想一下,没有语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就会失去支撑,阅读与写作一旦失去了支撑,学生则满盘皆输。毕竟阅读与写作是构成学生成绩两大方面,在考试中的分值比例是最大的,阅读与写作弄不好,成绩自然不行,而在成绩这关键点上语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文学情趣适宜在初中全面培养

在印象中,不少人知道学音乐,学美术要让自己孩子从小就开始,而在文学方面没意识到这一点。文学与音乐、美术虽然不能等同,可文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它们是相通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让学生早一点接触它的好处。当然文学与语文也不能等同,但文学接触与初中语文学习联系重大。在初中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文学情趣培养。

初中诗文的文学艺术已经很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赏析能力。初中语文与小学的不同,初中的诗文偏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注重文学熏陶,促使学生走进文学的趋向,课文如此,考试的阅读同样有这样的倾向,并且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都不是出自课本文章的,学生没有较高的赏析能力是难以应对的。可见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深入分析课文,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同时学生要不断扩大阅读,来弥补课文量的不足以提高诗文的赏析能力。

现代社会诱惑因素太多,学生的文学细胞适宜更早激活。在现代社会,商业气息浓重,文化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些社会现实会对学生文学情趣的培养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这客观要求学生的文学细胞要更早被激活。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位学生将来都走在文学的道路上,但是不能排除有些学生会走向文学。从很多著名作家走近文学,进行文学创作的经历看,学生越早激活文学细胞,以后越容易在文学道路上成功。初中阶段,学生已有很高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情感日趋丰富,正是激活文学细胞的最皆时期,与学生谈文学感到困难,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转型阶段,对文学接触还少,并不是没到激活文学细胞的阶段。

3加强语法教学与重视文学情趣培养的建议

3.1系统教学语法,深入赏析课本诗文

语法必须强调系统化教学,循序渐进地学习,蜻蜓点水零星讲学会造成学生的语法基础不牢,语法知识水平提高速度缓慢。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讲语法,但常常只在评讲试题和习题遇上时才讲。语法是一个知识体系,一张试卷或一份练习题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不外一两道题,就一两道语法题对学生讲解语法希望他们掌握好语法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课本诗文,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虽然语文考试很少直接考课文,但不能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简单为模式化划分段落层次和概括内容。课堂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自主深入剖析诗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赏析诗文,将文学情趣培养起来,提高应试的能力。

3.2语法教学和文学情趣培养与写作高度结合

通过写作发现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和培养他们的文学情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语法知识掌握的情况与文学修为是可以通过写作反映出来的,学生的语法知识扎不扎实文学修为高不高,一看他们的作文就知道了。写作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考查,是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它在考试中占的分值比重比较大,重视写作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共识,而写作课相对语法之类的课来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师生都乐意为写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可以为加强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而写作,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倾斜语法和文学情趣,如写作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句子毛病的修改,让学生交换作文从文学角度相互赏析等。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式教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33-01

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学生能够很好的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给教学者,这样有利于教学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这样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以教学者为主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主体性充分的交到了学生的手里,而教学者只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增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者通过正确性的引导,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

正确性的引导就是教学者在对知识进行重点总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启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层面上得到更好的拓展,在做题方面灵活多变,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这其中多创造展现自身的机会,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和主动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例如:在对课文《草原》的教学方法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草原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就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草原这个场景,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可以是学生自己畅想在美丽的草原中骑着马自由的驰骋。这样就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者可以在前期将学生分为4-6人为一个组,这样在这个问题中在班上并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上的氛围,又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再如:在《梦想的力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者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是: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而教学者也走进学生了学生的心里,充分的了解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加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条件。

二、通过“因材施教”来突显互动的重要性

针对性教学是结合了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从而更好的制定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计划,这样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从而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作为教学者也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得问题或者对教学者的教学计划不适应,要及时的说出来,以便进行调整。也可以由学生自发的向老师提出建议,如:《童年的发现》课文中应该让学生多想想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事,并以一幅画的形式将其描写出来。这样教学者就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提升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而这都是师生互动所带来的效果。课堂互动的最终目标是更好的去适应学生和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讲解《晏子使楚》的时候,教学者可以讲一些关于晏子之外的故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拓展,如:《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语文所带来的魅力,充分的对语文产生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教学者可以根据教材中文章的需要,充分的利用到这一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者可以创设一些带有感彩的场景,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和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中,教学者对大意先向学生传达,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预先准备好的拉萨的美景图片进行不同角度的展示,使得学生在没有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被拉萨所透露的美景深深的吸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集中力,这时教学者可以要求学生闭上双眼,由教学者挑选其中语言文字华丽的片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学生有深深的陶醉在其中,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一个极大的提升。这样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由教学者提出问题如:你心目中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这样课堂的气氛又会得到沸腾,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彼此心中的信息,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是的自己的知识视野有了一定的延伸,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去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养成。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不仅满足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情感和思维全方位的互动,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语文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02)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成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88-01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学生是认识知识、学习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互动,是学生在基本的认知基础上,与教师、教材的对话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后实现知识的生产,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1 生成性语文教学

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预设创造性的创新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践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多变、充满活力的,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见证了国语的优美,感悟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不停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互相依存的形式,在课堂预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注意发现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具有生动性。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随堂问或满堂答,都呈现了教师更关注教学预设是否得到了使用,学生是否与课堂预设相吻合,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只是一味的跟随,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被教师忽略,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课堂变的没有活力,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肯定是乏味无比的,教师本身也会觉得枯燥。在新课改下,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多重组合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事先的备课,抓住新的生成性资源,并引导学生追思,使学生体验到获知的快乐,才把问题与知识相结合,实现生成性语文教学。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利用各种因素生成的积极的教学生成资源,构建生成性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具有生成性的。

2 生成的重要性

生成性教学最求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其一是过程的可持续性,使过程一直向着积极的向上的阶段,其二是指对结果的发展。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一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意愿的真实表达,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生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只有生成性的课堂才能弥漫着人性的问道,而不是一个生产加工车间,才能使学生学习充满活力,教师授课充满激情。

生成性是一个动态的、多样性的课程的呈现,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成的动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或实践活动,教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就是教学者与学习者的交往,通过交往才能明确彼此间的思考及见解,提升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文化修养,在具有生成性的课堂里,绝不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发送信息、学生接受信息这样单方面的互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重组合互动,使整个课堂具有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流动信息也不是单向性的,使得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在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状态下进行有效教学。

3 怎样展开生成性教学

3.1创设生成性教学条件

没有周密的课堂预设,就无法做到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的生成,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信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优秀教师对与教材及教参的熟悉,能做到背如流,教学的预设也是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项、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时间与教学内容可以同步,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上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影响了弹性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被忽略,没有利用生成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研究与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整体联系性,因此制约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

夜阑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有充足的预设,并预先为学生的参与互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课堂的生成性创造条件,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弹性化,在预设中充分考虑动态的、综合的理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预设各种情形,准备出多种策略,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书内的知识,还要预设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备教材内容,还要挖掘、发现、使用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深入、充分的掌握,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使用文本信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所所富有个性化的灵感、思维,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3.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相互间的人际交流,这也体现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所以要促使课堂生成。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互相间的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是有个性的群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对话,从而形成民族、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

3.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机智的调控者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5

1、研究缘起

笔者从走进留学生课堂以及对留学生课后生活的观察入手,与留学生密切交流之后,发现部分留学生并没有利用汉语环境优势促进汉语学习的意识,访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充分自主的利用汉语环境,例如学生会在课余通过网络、影视、书籍、等各种渠道学习汉语,但是语料的匮乏,以及教学理念对该方面的重视不够等因素也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充分的利用汉语环境。当然学校的教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教学理念能为学生提供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目前针对中亚留学生对课外汉语的利用是否充分以及留学生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利用汉语环境这一现状调查还比较匮乏,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相关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力求发现性别差异、国别差异、汉语水平差异等因素是否会影响留学生对课外汉语环境利用的语料需求,目的是帮助留学生提供更多切合实际需求的语料,结合课堂学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更快的融入到汉语环境中。同时也能为学校汉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汉语环境提供微薄之力。

2、理论背景

对于二语习得的最初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期。Ellis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界定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在课堂内外学习除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第二语言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描写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语言技能是如何发展的。其次,是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分析哪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他认为第二语言与外语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第二语言的习得泛指自然和课堂两种情况,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在自然环境下习得。然而二语习得就存在两种环境的习得,一种是在目的语的环境下,一种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权威人物H. H. Stern在《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中认为“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比学习外语享有更多的环境支持。学习者可以经常通过非正式渠道从身边的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一些东西。” [1]

普斯登(H.H.Stern1983)还提出了“两个主要是”学说,一个“主要是”指“习得”,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另一个“主要是”指“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中进行。他将环境作为区分“习得”与“学习”的重要指标,认为“习得”是在目的语环境下有充足的语言环境背景下进行,学习者不自觉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在缺少目的语环境背景下,学习者自觉的学习过程。二语习得要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下与课堂教学环境下将二者有效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习得状态。

这些理论都可以应用于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对于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在学习效果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理论中不同程度的提及到语言习得的两种方式,认为“习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学得”。而“习得”所处的环境为自然的语言环境,“学得”为非自然的语言环境。因此二语习得理论揭示了两种环境的二语习得存在的显著的不同点。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目的语环境中优势,以及来华留学生对汉语环境的语料需求主要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3、自然语言环境与课堂语言环境习得的差异

自然语言环境是一种无人教授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语境,而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下的语言环境。大量研究表明,身处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都有助于二语习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完全习得母语。同样,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大多数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尤其是儿童,也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学会用当地语言交流。然而,在课堂语言环境中,许多外语学习者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却无法熟练掌握该种语言。原因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语料输人不一样。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语料输人具有自发性、可理解性、无序性。而在课堂语言环境中,语料输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教师决定学习者所接触的语料的内容及其复杂程度,对语言规则的描述非常清晰,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和学习语言规则。由于语料输入的不同,两种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不同。课堂语言环境虽然缺少了自然的语言交流,但由于注重语法、词汇、整体结构和布局的讲授,注重正式语言的运用及大量的阅读,并增加了老师“填鸭式”的灌输,阅读能力和语言的书面运用能力提高了。相比较而言,自然语言环境下,口语的熟练准确程度更容易提高。自然语言环境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语言环境则更有利于培养外语的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自然语言环境与课堂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中都不容忽视,对于来华留学生,学校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的正式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自然语言环境,更有效的习得汉语。

4、小结

总之,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及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途径提高汉语水平,而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使然,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留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任务式教学融入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掌握不同水平的留学生所热衷的语料,分国别、性别等归类整理,为不同目的和不同需求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努力引导并鼓励留学生自觉融入真实的汉语环境,充分利用课外丰富的汉语资源。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言,有突破,就需要眼界更开阔些,知识面更广些,基础更牢些,实践能力更强些。”[2]因此,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入做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来华留学生就要努力将自己融入汉语环境,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汉语。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重要性;方法技巧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对学生、对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对学生的影响

1.预习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预习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主动熟悉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说读写,能够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当这种行为坚持下去,慢慢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会获得很大的提升。2.预习能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贵有法,学习是需要掌握方法的。小学生刚踏入学校不久,还停留在以前随意学、简单学的阶段,对于专门高效的学习方法还不了解,更不会运用。所以,教会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掌握系统的方法,学会运用工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对学习方法的认知和实践对学生今后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由于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对于新课中的一些难点学生已经尝试自己解决并基本掌握了,对于尝试后没有解决的问题会记忆深刻,在课堂上就会格外注意教师的讲解。如果还没掌握,课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教师请教和练习,直到把难点解决了为止。这就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预习的实用技巧

(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既然是预习,就要从新课程的全局入手,发现和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进行思考。在教师讲授新课的时候学生进行重点学习。

(二)眼口耳手并用

预习是一项需要调动全身感官进行协作完成的事情,要眼口耳手并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比如朗诵时可以在文中圈出重点的字词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如用横线标出生字、生词,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用波浪线标出重点语句或中心句等。具体符号可根据个人习惯确定,但要相对固定。

(三)大声朗读

朗读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它能刺激大脑,有助记忆,对语感的形成有帮助,甚至还能提高写作能力。所以预习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的同时找到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感悟文章中心思想。

(四)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要善于思考,在预习时也要进行深度思考。思考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什么样的作者情感,跟以往学过的知识有哪些关联。思考中确定自己理解上的疑难点,这恰恰是自己听课的重点。还可以结合文末的思考题进行简单的练习。这样上课时就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弥补自己的不足。

(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为是新知识,学生在预习时难免会遇到很多不懂的生字词。因为有难度看不懂,会让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格外重要。教师要耐心地鼓励学生随时查阅字典,了解生字的读音、字义、例句等,还可以运用网络搜索扫除学习障碍。在不断地尝试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不懂的内容手动记录下来还能加深理解,积累素材,丰富所学知识。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7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文字的认知、对于语法的学习、对于段落的理解和对于作者思想的思考。因此,小学生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语文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众所周知,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这足以证明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性。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仍然是坚持手把手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坚持填鸭式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小学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完全发挥自身潜能,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是我们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强令学生对于指定的阅读刊物进行阅读、读后感写作、记录好词好句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有极大的负担,更不用说拥有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各自喜爱的书进行介绍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赞美和表扬喜欢阅读的学生

学生都渴望老师的表扬和赞美,语文教师可以增加对喜爱阅读的学生的赞美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喜爱阅读可以得到肯定,在不断的赞扬声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还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量目标

针对不同的学生为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对于完成目标的学生可以和学生家长一起进行表扬,家校联手,帮助学生养成勤读书的良好习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就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阅读量目标,并要求家长进行监督,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配合,密切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学习语文的过程将会贯穿人的一生,因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对他们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书海里尽情享受阅读的魅力。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8

(1)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n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和委婉语,社交习俗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如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如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英汉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而在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又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有“lucky dog”(幸运儿) A dog has it’s lucky day.(每个人都有他的幸运日)这样的习语,表明狗这个词在英语国家拥有褒义的含义在其中。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窥见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此外,以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宗教、文艺的反映,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设置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言运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环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语言实践活动。

三、通过挖掘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来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例如,在讲授新编教材Go for it .Grade Eight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教师可以挖掘文章中包含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呈现给学生。像课本中出现的,Hamburger ,sandwich,fried chicken ,takeaway food等表示西方快餐食物的名词 ,却意味着西方国家的人们将“成功 ”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他们热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生活节奏很快,以致“吃饭 ”时间要尽量节约,因此,如takeaway food这一类的词应运而生。并且,随着这些信息被学主所接受,“takeaway food”这个词的来历也就清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立自主、体现自我”的精神,并指出这种精神已成为当代美国的社会时尚,也是其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通过寻找文化差异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9

一、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中,文学似乎成了“故纸堆”里的东西,少有人问津。文学有时被看作阳春白雪,可有可无;有时仅被看为风花雪月的浪漫事,供人消遣;有时又被认为太高深,高不可攀。反正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太不实用。就我所认识的准备考研的大学生中,没有想报考文学专业的,他们普遍认为“文学没用”,而旅游、经贸、翻译、语言学则比较受青睐。

这种现象固然与当今社会流行的实用主义风气有关,但一些大学对文学的轻视也是难逃其责的。正如张维又教授所言,“有的外语院校为了迎合一时的财贸金融热,纷纷放弃传统的语言学、文学课程,而开设外贸英语、经贸英语,这其实是对学科建设有害的举措”。

大学不是训练班,不是训练“技术员”的,而是要培养完整的“文化人”。走出校门的学生应该是素质优秀的人才,不仅有语言能力,还要有文化后劲,而不是只学说话的鹦鹉或语言工具。www.133229.cOM而“英语文学课是体现英语专业特点的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劝善,宣扬同情、人文、关怀”,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优良品格,所以文学课对学生有道德教育的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可见开设文学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外语本来是一种极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如果我们只重视语言技能训练,轻视人文素质培养,把“听、说、读、写”四会作为培养目标,就把外语变成了一个工具学科,“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学科”。外国文学课对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形成良好品格、扩大视野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学外语的人不应光是会说会写某种外语,还应懂得该国文学、文化背景知识,否则,这样的学生只能算是一种语言工具,甚至都不是一个好的工具。

二、英语文学教学的改革研究

1.教育理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包括英语文学课教师在内的大部分中国英语教师一直采取“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很少或几乎不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变成了大规模生产的“标准件”,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使用一本教材,既讲史又讲选读,这样效果往往不好。因此,要在教学中将文学史和文学选读分开来上。文学史课程主要强调系统性和知识性,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熟悉英语文学的全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及不同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文学选读课则强调对个别作品的深入研究。

在文学史方面,强化文学常识的介绍,加入了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更新了许多教科书中陈旧、过时的观点,补充了很多教科书中没有包括的二战以后截至目前的、后现代主义的内容。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及研读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教学中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散思维,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在网络时代,对固定文本的理解趋势呈现一个“中心消除趋势”。如果学生们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么他们就会一味接受,而不敢提出任何质疑,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无所谓创造性了。因此,要提倡个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思维不受教师的固有思路和权威观点的限制,进而扩大其课上的参与空间。

2、实验探究法。这是借鉴理工科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教学实验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更好的指导文学课的教学。意象派诗歌历来令学生感到头疼,他们难以体会隐含的抒情,更不用说去领会寓意了。教师剖析诗歌包含的写景、抒情、寓意的三段式,介绍意象派诗歌突出写景部分,将抒情隐含其中,将寓意留给读者自己。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模仿并创作意象派诗歌,然后介绍自己的诗歌意欲抒发什么情感、传递什么寓意。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意象派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而学会欣赏意象派诗歌的美及其领会其深刻寓意。

3、课题研究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调研课题来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

4、讨论、辩论法。创新教育一定要保证学生交流活动的进行。讨论和辩论是交流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开展课堂讨论是使学生在英语文学课上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讨论能够明显激活学生们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当中,一直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形象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形象思维,既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反映,又是克服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智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倾向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语文教学改革,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的重要措施。

形象思维,也叫审美的艺术思维,它以审美的感知为起点,以联想、想象和幻想为手段,攀激起审美者感情的波涛,使之形成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领会其思想的精髓,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感情上的满足。简言之,它以形象、想象和情感为特征。.作家的文学创作要靠形象思维来完成。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可以概述为社会生活―形象制作―语言表现,这也就是‘镶文者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绚烂多彩的生活图景和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而且有激动人心的感情,和发人深省的思想和哲理。这些,是语文教学中越以进行形象思维、融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基础。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情景交融,感人朋酮,是作家“情动而辞发”的艺术结晶。

二、形象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汉字的历史是悠久的,从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始文字象形的特征,在小语里出现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这八个配图的象形字。学生对这几个字学得很快,记得很牢。可见,形象直观的识字教学是相当必要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接触的生字会越来越多,不可能把每一个字都配上插图,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较直观地学习生字,我认为独体字在汉字中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位,许多部首多为独体字,大部分合体字也可分解成二个或者几个独体字,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形象的识字教学中正确掌握独体字,并在此基础上用部件识字法进行合体字的识字教学,认识一个合体字可以分为三步:(1)看字形的整体分析其结构(2)根据字形分析出部件(3)将部件组合

成整体。

三、形象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课文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志,指导学生人格的发展,通过对课文形象的表情、朗读和直观的故事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表演技巧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对一些课文的重点段落光凭讲解时不够的,还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意境。如《荷花》一课写得很美,而学生读起来往往找不到感觉,我就配上旋律优美的钢琴曲,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使学生产生共鸣,展开联想,再读起来就很容易入情入境,读出美感来。对一些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我常常为学生制作道具,创造条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如教授《两只小狮子》时,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进行表演,通过他们的对话、表情、动作等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把两只对比鲜明的小狮子的形象成功地再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了词语,深入地领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实验演示法演示了曹冲称象的全过程,使学生明白了曹冲称象的方法为什么是最令人满意的。有时通过形象的简笔画也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画杨桃》时,通过实物演示,寥寥几笔形象直观的简笔画,使学生一下子就弄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了一个像五角星的东西,突出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可见小形象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形象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就像七色光,丰富多彩。在生活得大舞台上有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啊。可以说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可是,学生在写作文时却往往陷入困境,不知所云,为二、三百字的作文大伤脑筋。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课上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实施作文教学,在教导《记一种游戏》时,可先组织学生做了“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贴嘴”这几种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写作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要求写出游戏规则及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做“贴嘴”游戏时,当第一位同学将“嘴”贴在“娃娃头”外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我就抓住这一情境,指名说一说看到这一情景同学们怎么样了?在老师的相机点拨下,结果一个比一个说得对,大部分学生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叙述同学们笑得姿态各异,非常开心,烘托了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气氛,突出了本次作文的中心,又如教学《即以此义务劳动》时,我也是利用周五的大扫除进行作文指导,任务分配后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几分钟后,我要求大家停下来,让学生描述劳动时的热闹场面,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并做评价,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接着老动继续进行,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同学怎么做的,找出典型人物做重要观察,再组织学生进行说、评、仪,最后劳动结束了,谈一谈劳动的结果及心情,这样对劳动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写作文时做到了中心突出,详略分明,叙述有条理,由此可见,通过情境教学,形象地再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作文课上有得说,有的写,不再为写作文发愁。

形象教学在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方法,直观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克服困难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并开展形象思维活动。.讲是这样,练也是如此,借以把语文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活的语文知识、卓有成效地提高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可以说,这一点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客观规律。当前,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必须克服和防止三种偏向:一是围绕高考试题转,侧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课文内容的分析;二是进行课文分析时,把教学参考书的现成结论,如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等,照搬给学生,而不是从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分析中,引曳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三是‘讲”时注意形象分析,而“练”时则弃之一边了。这就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提高。

结语:语文形象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审美的愉悦中发展想象力,增强记忆力,避免语文教学中手段单一和语文教学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种形象化教学,特别是现在现代电教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语文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11

关键词:互动教学;教学效率;素质教会

小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基础,是锻炼学生扎实的基础功以及语文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程度,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和领悟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互动教学能够增进师生友谊

有人说,交流是增进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键。小学语文老师是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时间最多的人之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会对老师的工作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师的见解和指导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指引作用。因此,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辅助老师给学生传授教学知识,

还有利于师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信任,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讲解“我的梦想”这篇作文时,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如何写好作文,还要多问问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梦想是什么。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样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增进了解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多与老师互动,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学识,还能够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意见和见解,有利于小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塑造。再者,互动教学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信任的重要开始。试想,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信任,那么,就不会以诚相待,学生不愿意跟老师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老师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关心学生。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老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也不再信任老师。所以说,互动教学对师生之间友谊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衡量一节课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一名老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更是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反映和总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开朗,甚至是有点调皮的。他们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思想总是会开小差,身在课堂心在外等。因此,教学效率就大大降低了。所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讲解,不能仅靠语文老师一个人去单方向传授,还需要学生的反映和回馈。互动教学能够让老师知道学生是否听懂,吸收程度如何,以便老师更好地改善。在以往的很多教学实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语文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讲授,学生在座位上呆若木鸡,或者是有些人心不在焉地回应老师,但是当老师提问,某一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些都是单方向教学的弊端。老师只知道传授知识,却忽略了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真正的互动式教学应该是这样的:老师问,学生思考,然后回答,老师评论,学生改正。这样一来,以往的过程才是真正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是能够改善老师教学方法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成一定的默契。更有利于小学语文老师增强对每一个学生的深入了解,从互动式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等,从而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地教育学生。

三、互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小学语文教学与很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相通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在知识上给予学生教育,还要在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小学时期的语文知识大多数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知识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多与学生互动沟通,才能更近一步地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

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小学也是小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互动教学能够让学生多与老师交谈,让师生之间的思维得到互换并且互相影响,能够对小学生的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生腼腆害羞不愿意回答问题,如果小学语文老师对此不管,而只是单方面授课,小学生很容易就养成内向腼腆的性格。所以说,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课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积极的性格。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多以互动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老师讲解完教学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健全向上的性格。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小学生也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互动式教学的良好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增进师生友谊,并且对小学生性格的培养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语文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重要性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

无论何种知识领域的阅读,均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而文字基础的打造,必须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学生时代语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只是占漫漫人生的一粟,人类拥有的知识,更多是课外阅读学习到的。可以说,阅读与语文学习是相互相成,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在能量将被调动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勇气也会极大地激发出来,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学习质量。

教师在教课时可以注意精心设计导语,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现在信息时代,很多社会热点和新闻,教师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语设计,教师对课程资源和形式的积极开发也正体现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之中。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审时度势,按步骤开展阅读教学。当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教师可以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主动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当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从而集中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2 重视读,读出味道

古人说:熟读成诵。“读”是最好的阅读方法。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读的形式很多:朗读、默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分组赛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效果,为了让课堂活跃,往往重视有声朗读而轻视默读;往往重视表演而忽视记录。殊不知同一种读的形式即使再完美,久之,也会让学生发腻,从而减弱读的效果。以此,在阅读文本时,要针对文本,有选择性的加强阅读,给予辅导,让学生读出语感,读出喜怒哀乐,读出人生感悟,达到背诵的目的,使形象与感情自然交融,产生内心视像,这样才能真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小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凡卡》一文,由于文本太长,课内时间有限,要从头至尾朗读一遍,理解文意的时间太少,这就适宜默读和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断来朗读。又如在教学篇幅短的文本,又最适宜诵读。剧本《奴隶英雄》等文本中人物对话,又宜分角色朗读。

3 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4 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5 引导学生充分想像,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