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

时间:2023-06-22 09:39:45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1

一、音乐教学期间穿插舞蹈游戏互动单元的现实意义论述

1.激发学生自我表现和对外交流的积极性。

结合以往单一样式的唱歌训练活动观察,学生经常会因此产生倦怠心理,尤其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其由于身心发展特征影响注意力基本上不会维持超过10分钟,此时如若加入活跃性舞蹈互动内容,令师生之间抛去不必要的束缚,随意唱跳,就会令学生广泛参与进来并对课堂内容灌输合理程度的关注度提高。至于高年级学生,因为逻辑思维相对清晰一些,教师可以选择在上半节将歌曲演唱要诀传授完毕,之后令学生自行分组并参与台上表演活动,尽量在完成阶段性教学引导任务基础上,锻炼学生自我表现的主动性。

2.强化学生知识点记忆牢固性和身心灵活反应机制。

舞蹈艺术需要借助人体各类协调动作控制,当中夹杂的数理衔接理念相对众多,如单位动作重复表现次数以及八拍衔接细节等,任何内容处理不当,都无法展现此类艺术独特的生命活力特性。尤其在进行外部演出过程中,能够在群众观赏期间豪放自如,对于小学生本身就是一类巨型挑战,而日常舞蹈规则有机训练,对于学生记忆和身体反应速度调整理当产生高效支撑的引导功效。归结来讲,舞蹈表演活动,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思维、听觉校正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一次舞蹈节目的表演,都是个体智力架构多元化开发的行为过程。

二、课标背景下音乐课程融入舞蹈要素的科学调试策略内容解析

儿童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主体,幼儿舞蹈教师首先应密切关注儿童心理,其次才是音乐教学。因此,有关小学音乐课程讲解期间,舞蹈单元的合理交融措施具体如下:

1.音乐课程和舞蹈实践训练时间的科学设定。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主要围绕声势、律动、歌舞集体表演活动加以拓展,作为新时代指导教师,必须学会合理设置教学时间,必要情况下彰显舞蹈赏析引导能效,令学生课堂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其今后人格健全、情感陶冶以及智慧水准提升,都将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作用。归结来讲,就是在尽量美化个体形态气质基础上,令其善于透过师生交流、生活情境观察适应,获取独到的身心感知效用,进一步为后期思维创新,以及音乐课程可持续研习前景绽放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2.音乐、舞蹈相容教学期间学生主观能动性地迎合。

教师在音乐课程知识点陈述完毕过后,督促孩子依照既定教材设置丰富情境并参与舞蹈表演合作项目之中,其中每个孩子都会依照自身素质条件贯彻对应职责。如今任何形式的教学引导流程,都是孩子主观能动性绽放的特定支持要素。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教师应在课前同学生共同欣赏缓慢优雅乐曲,让孩子们充分去想象和感受,在听完音乐之后他们会进行联想,孩子们的想法是单纯的,因此进行思想事物整理相对缓慢和吃力。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动作,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手舞足蹈,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相信长此以往,不单单能够令学生不同感觉器官得以高效回应,同时自然地将一切时间艺术造型、空间感应艺术要素交融,对于学生今后想象力丰富激活都十分有利,进一步发挥他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特点。由此看来,作为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师,应关心儿童日常生活,把相关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用音乐进行内容表现,切身实地地去感受音乐魅力。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2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趣味教学 作用 问题 方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二)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一)“趣”在语言交流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二)“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三)“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四)“趣”在教者的声情并貌中。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3

关键词:竟境;美感教育;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学会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了解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并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感受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课前几分钟播放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体验强烈的情感,激发其学习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意境,就是由境入课,在一系列美的意境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独特的魅力。例如,在歌曲《达古拉》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播放伴有《达古拉》旋律的“蒙古风光片”:“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绿海,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草地上星星点点的蒙古包,高空中翱翔的雄鹰……”为学生营造一种具有音乐艺术的独特意境,随着音乐的旋律,学生仿佛被带到了大草原上,真切感受到了人美、画美、歌美、节奏美,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入情入境,走进音乐课堂,去领略一场美的盛宴。

二、师生互动,学跳舞蹈———表现美

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表达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情感,进而再现情感,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让学生善于表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编排一些合适的舞蹈动作,把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以优美的形体动作表达音乐内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达古拉》是蒙古族的一首短调民歌,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为了使学生充分体验蒙古族的当地风情,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歌舞,教学时,教师根据自身能歌善舞的条件,伴随音乐即兴跳蒙古族舞蹈《欢腾的草原》,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优美的舞姿,一边感受欢快、热情的蒙古族音乐,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此时,教师教给学生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元素,如骑马扬鞭、雄鹰展翅、挤奶、扭肩等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分组让学生自由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并展示,有效丰富了学生的美感体验。

三、运用乐器,伴奏乐曲———创造美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种学生集体合奏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由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音乐能力,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把演唱和节奏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达古拉》这首歌曲欢快愉悦、优美抒情、朝气蓬勃、热情奔放,非常适合使用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全班学生组建成一个小乐队,用双响筒、碰铃、铃鼓、响板为歌曲伴奏。在该环节中,学生通过一唱一伴的轮流练习,既达到了复习巩固音乐旧知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创造能力,再次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1]。

四、拓展延伸,迁移音乐———欣赏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拓展教学,依据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收集、整理与教材相关联的素材,在其横向、纵向上进行适度拓展,不断地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例如,在教学《达古拉》时,在最后环节,笔者安排了“不同音乐风格参与表现”的环节,让学生分别聆听节奏快和节奏慢的《达古拉》,并引导学生以声势动作来感受节拍变化带来的歌曲风格的变化,这样以音乐为主线,强调“听”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聆听中感悟音乐各要素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同一首歌,不同的速度,其表达的情绪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另外,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风格都不一样,如果大家想了解,可以从书籍和网络上搜集资料,了解和聆听各民族的音乐,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总之,美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2]。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知识殿堂,让美徜徉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音乐美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张开军.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4

关键词:音乐;音乐教材;教材分析

一、章音乐教材分析的原理

(一)音乐教材分析的含义

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材料和最主要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分析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前提。它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音乐教材分析的含义。1.整体性的音乐教材分析。音乐教材的分析包括音乐教材本身、课程标准、学校和社会环境、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等进行的整体性分析。2.音乐教材分析应立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认知的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3.音乐教材分析应置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下。要把教材分析置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具体指学校内部、外部的环境。

(二)音乐教材分析的特点

1.音乐教材分析的综合性。对教材的分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各种与学生音乐学习相互的因素来对音乐教材进行整体分析。2.音乐教材分析的承接性。对学校来说,文化的传承人有三:编写者、教授者、学习者。编写者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内容的筛选和资源整合,形成系统的教材呈现给学生。教师作为最好的临近媒介,是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与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启发与引导者,教师要做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承接工。3.音乐教材分析的主观性。就音乐教材而言,同样的教材,不同的音乐教师,就有可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同的地方。这些决定了教师分析教材的根本观念和根本思想,也就是教学观,而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教学观念也直接决定了教材分析的质量。

二、为什么要进行音乐教材分析

(一)进行音乐教材分析的意义

对于音乐教材的分析工作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重视的环节之一。每位音乐教师都应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音乐教材分析在音乐课备课中的应用

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关键在于备课,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对于教材中所讲的专业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知,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教材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观念与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专业知识与音乐表现能力的价值。进行音乐教材的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原则教学方法的过程,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音乐教材分析的方法

(一)一般步骤

分析教材最好的方法是结合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教学资源等,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分析。对教材的分析通常采取“解读”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最终把学习要点落到教学过程中。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四读”,即泛读有关资料,建立整体教材观;通读整套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细读每一单元教材,分析其教育、教学目的;精读每节课教材,具体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

(二)具体方法

1.音乐知识分析法。音乐知识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教材知识,分析内容包括教材整体、部分、单元和课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分析需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从而根据分析后的结果,对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音乐心理分析法。音乐心理分析法包括对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挖掘和研究教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3.方法论分析法。方法论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的产生、目标的转移、目标之间的关系等。把握目标之间的关系,应把一些相关的目标分为主目标和从属目标。在确定音乐教育的主目标后,如果主目标一时无法达成,可以先将其放在一边,先去实现从属目标,这样,主目标暂时转移到了从属目标,这就是目标转换。为达到目标,需要找出不能达到目标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一原因着手解决问题,最后达成目标。

四、音乐教材分析案例(教材单元《可爱的家》

1及教材课时内容《可爱的家》)1.编写意图。目前,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与家庭往往为孩子付出了许多心血,但孩子却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本课编写意图主要是通过本单元中的歌曲,唤醒孩子们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歌曲《小船》《可爱的家》《内依巴河》表现的是不同国家的家庭,但都是充满了温暖的爱;而歌曲《布娃娃》则表达了没家的孩子对家庭的渴望。该单元在音乐知识方面主要目标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2.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欣赏和演唱体会家的温暖,还可以谈谈自己“可爱的家”。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演唱歌曲《小船》《可爱的家》。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学生珍惜自己的幸福,关爱别人。(2)难点:学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家》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在《小船》这一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声断气连的歌唱,并教导学生唱好弱起拍。3.音乐材料分析。《可爱的家》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歌曲为降E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外,每一乐句的开头均为弱起小节,并且第一、第二乐句选举基本相同,第三、第四乐句也基本相同,只在乐句最后一个音下移了一个三度变化,第六句旋律则是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学生歌唱时很容易就记住这悠扬流畅、略带伤感的曲调。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及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向往。4.音乐知识。本课在教授全音符和4/4拍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定为让学生认识全音符,4/4拍,在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实质后进行视唱练习。4/4拍即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教材中选择了《金瓶似的小山》中的一段旋律,引导学生随着丢拍的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感受和表现4/4拍。在感知拍子强弱时可采用教材图示解说: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来感受学习。为巩固对丢拍的进一步理解,教材中采用了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的形式,引导学生为其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以使这一节奏车厢节拍准确。5.《内依巴河》这是一首富有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为F大调,3/4拍。全曲为二段,第一段包括四个乐句,每句开头的休止符体现了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风格。Si和Fa之间的增四度音程也更体现了当地民间音乐独有的旋律特点。此曲对我国儿童了解外国民族音乐十分有益。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内依巴河旁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6.我来唱。这个活动将视唱练习与有趣的唱名迷宫游戏结合。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当学生找到其中某一条路线后,需要把这条线所经过的音符演准确,比比看哪一个小组能找到更多的路线,唱得最准最好。学生在寻找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到迷宫出口的同时练习了视唱。学生没有找到路线,教师可以听音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听唱出各音找到的路线,同时又进行了听音模唱联系。7.歌曲《布娃娃》是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主题歌。本首歌曲的旋律以4/4拍为主,2/4拍穿插于歌曲之中。歌曲为C大调,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领唱部分,由六个乐句组成,第六乐句结尾处插入一小节2/4拍,这一形式的目的在于强调“家”对于小主人公和布娃娃的重要性,以及表现出他们对家的无比渴望的迫切的心情。第二段合唱和领唱,第一、第二乐句一声部旋律与第一乐段相同,进入近似问答的二声部合唱后,两个声部前呼后应使歌曲更加丰富生动,好像是布娃娃在和小主人公对话一样;第三至第六乐句又恢复为领唱,重复第一乐段旋律,但是小主人公乐句增强了信心,歌曲走向高潮,在充满希望中结束全曲。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5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的提出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更新,教学内容也跟着发生变化。但当我们认真的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改革中的课堂教育跟现实中的课堂教育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跟距离。造成这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不够,只是形式上的操作和实施。教学的设置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作学习实效性差。这些因素会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这些设置不合理的课堂上学生跟教师都没有体现出主体性,很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实施。

一、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设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有计划实施教学的标准和导向灯,是教学的起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换句话说,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来设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只是解决书本上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忽视了学生们对课程的真实感受,只是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学习和锻炼。很明显,这是与新课程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学习者的态度,还有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中起引导作用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学生养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那些爱好音乐的学生,享受音乐课程带来的乐趣,并且在音乐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启迪跟经验。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审美体会,让学生们的态度发生转变,将情感转化为持久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分析。

(二)课堂导入艺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缜密的设置和安排,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并且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课堂的导入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阶段,是一个决定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启学生们的兴趣大门。教师的综合素质一般体现在音乐课堂中对导入的把握上,想要导入环节真的起到作用,就必须调整把握导入的艺术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们的导入方法,在导入时要时刻注重语言艺术、情景艺术、表演艺术等。小学生的认知都是以感性为主,所以教师要结合这个实际情况,采取视觉和听觉直接导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听觉和视觉,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情景当中,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诙谐幽默、平易近人、惟妙惟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这个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们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音乐体会

新课程认为,音乐课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围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和对音乐的内心感受两方面展开。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实践互动是有效性教学的主要标志。大多数教师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表演和可视、外视、操作性强的音乐活动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去主动参与,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被教师们普遍接受和使用。但音乐作品的复杂和含蓄不是一些简单易懂的表现就能表达出的,如果不适当的表达会误导学生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只要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围绕合理的教学目标去制定音乐活动和音乐表演,就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音乐。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力,达到有效的教学互动。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性格好动活泼,有极大的兴趣去参与互动。所以,在针对这一问题时,教师设置的问题以及主题都要有趣又能激发想象力,还要简单易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本身就具有的音乐经验、音乐知识去设置情景表演活动。

二、结语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采取音乐教学去引起、促进和维持学生的音乐教学。有效的实施音乐教学,具体是指达到多一点的教学产出,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投入。要学生在音乐才能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和稳定的进步,新课程下的音乐有效教育符合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燕.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03).

[2]吴玲.如何创造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J].文理导航,2011,(09).

[3]张乐意.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课外活动

说起“电脑音乐制作”或“MIDI”,在当今社会上,对于从事音乐艺术工作的人来讲,已不是什么陌生的事。自20世纪末“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以来,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多方面地渗透到音乐艺术领域中,比如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歌曲的MIDI伴奏,音乐教育中利用软件进行视唱教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业绩如何?实事求是的说,优点多于缺点。本文阐述就是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业绩——“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们就知道“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生产“电脑音乐”的一种方法、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在PC电脑没有介入音乐前,MIDI就是音乐制作的代名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与MIDI技术的融合,就形成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对于这一系统的操作就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之后,它给音乐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恩惠(至于具体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主要是文艺活动,特指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此时您是为小学音乐教师,会使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使视唱教学变得稍微活跃些(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与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课前或上课中抄谱……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Encore制谱/音序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可不一样了。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课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认识。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序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更是体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除此而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认识乐器及其音色特点等等。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课外活动,通常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涉及的课外活动大部分是文艺演出。说起文艺演出,音乐教师都不陌生,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乐,什么舞蹈音乐、歌曲联唱伴奏呀……等等。这些都需要去准备。为了避免重复或与别的单位相似,力求创新。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办?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7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影响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

1.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流行音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生活有较高的贴合度,有的是叙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是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有的是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比如台湾女子组合SHE的《不想长大》,歌词“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非常的简便易懂,情感抒发强烈,听者听上几遍很容易就跟着哼唱起来。

2. 曲调轻松活泼。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工作生活紧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业负担也较重。流行音乐歌曲的曲调一般都轻松活泼,比较欢快,能给人一种放松愉悦的感觉,这也是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中受人们喜爱的一大原因。比如韩国明星宋慧乔代言的步步高音乐手机广告中的背景音乐《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台湾男子组合苏打绿的代表作《小情歌》等,都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受。

3. 表现形式独特张扬。流行音乐与传统的歌曲不同,它不仅仅追求曲调以及歌词的流行,还追求个性的张扬以及标新立异的表现形式。比如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选秀节目走出来的明星李宇春,中性的穿着,类似男生发型的短发,舞台上炫酷的个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很多中小学生成了忠实的“米粉”。中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于外界的信息分辨度不大,出于好奇的心理,很容易对行为夸张、个性张扬的流行音乐明星产生模仿的行为。

4. 传播媒体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音乐传播媒体也变得多种多样。步入城市的街头巷尾,都可以随处听到时下流行的歌曲,这不再是只有黑白电视和收音机的年代,手机、MP3、MP4、KTV、卡拉OK、唱片、电视、LED大屏幕、磁带等都成了传播音乐的载体,各种明星开的大大小小的演唱会、签唱会以及各大地方卫视主板的歌曲比赛等也都成了时下中小学生追逐明星追逐音乐的途径,在步行街、公交车、公园、商场等地方都可以看到拿着手机等听流行音乐歌曲的学生。广泛的传播媒体给流行音乐的流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即使是老大爷老大妈也能跟着哼出两句。

(二)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由于流行音乐的盛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产生了较大的挑战,许多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都对流行音乐产生了偏见,他们很多都认为这是“靡靡之音”,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有误导作用,因此对流行音乐非常排斥,严禁在课堂中引进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中确实存在一些对中小学生有误导作用的歌曲,比如《那一夜》、《爱情买卖》等,让中小学生很容易会对爱情产生误解,诱发中小学生谈情说爱,甚至做出逾越爱情底线的行为。很多中小学生由于对流行音乐,对课堂中学习的传统音乐产生淡漠甚至厌恶的情绪,这对于中小学音乐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二、基于流行音乐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分析

(一)选取合适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曲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流行音乐曲目,流行音乐系统庞大,歌曲混杂,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进行精心的挑选,摒弃那些过分渲染悲伤爱情、内容消极低迷的歌曲,选取一些抒发理想抱负、风格清新活泼、内容轻松健康的歌曲。

比如来自台湾有“亚洲小天王”之称的周杰伦,其歌曲《听妈妈的话》中歌词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抒发了自己对妈妈的感情,中小学生听了之后很容易从中明白到妈妈的辛苦,从而对妈妈多一份尊敬与爱。再比如其歌曲《霍元甲》中融入了京剧的元素,可以抓住这点引申到我国特色京剧的讲述中,让学生从轻松的音乐中获取知识。

(二)开展基于流行音乐的教学活动。音乐教育者可以根据流行音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音乐知识竞猜,将民族民间音乐、西洋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知识混杂在其中,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让学生了解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再比如举办歌曲比赛,让学生在舞台中增强自信心,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摆正态度,适度引入。对流行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音乐教育者不能一味的反对与排斥,要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流行音乐,在教学时要把握好与民族音乐以及古典音乐教学内容之间的平衡,后两者仍然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因为民族音乐以及古典音乐能帮助学生了解深刻的文化传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魅力,比如在西方经历二战之后,深沉的马勒音乐大为盛行,这是由于人们能够在马勒音乐中得到灵魂的解脱,痛苦的心灵得到洗涤,这种艺术效果是现代流行音乐所不能比拟的。音乐教育者要遵循逻辑性、系统性的原则,使流行音乐适度有序的融入教学之中。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中小学生对流行歌曲鉴别能力不足,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红旗飘飘》、《龙的传人》传递出的爱国精神,《水手》、《爱拼才会赢》让人明白拼搏努力才会成功,《最初的梦想》、《给未来的自己》让人明白梦想的重要性,从此类歌曲中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8

关键词: 愉快教学法 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

愉快教学法指的即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表现来调整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的情绪变化非常直白且简单,因此只要教育者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就可以将小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由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下面对愉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做一分析。

一、运用儿歌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弱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育者采用的多为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乐理知识教授与演唱方法教授等。对于喜爱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太过枯燥乏味,无法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为此,音乐教育者需要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及情感人格,尽可能采用快乐轻松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喜好来编排一些朗朗上口且简单易懂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将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例如在教授《黄鹂和蜗牛》这首歌曲时,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歌曲中的蜗牛、黄鹂等角色,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从中获得更为丰富的音乐体验。

二、创设多样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告诉我听,我回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很多有经验的小学音乐教育者都懂得怎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所具有的流动性特点会让他们的听觉变得非常活跃,教育者应该做的就是根据课程内容来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参与演唱或伴奏活动的过程中大显身手,进而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且轻松高效的音乐课堂氛围。

识谱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是令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的一项学习内容。为了降低识谱课程的教学难度,教育者要在课堂中积极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留在课堂当中。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即为活泼好动且模仿能力强,但是在理解能力的表现上有所欠缺,教育者应当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处着手,打消他们对识谱课程的畏难情绪。例如在教授五线谱的认识时,教育者可以结合所学内容编排一首儿歌:横画五条线,空出四行空,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爬楼梯,越上音越高。再如在学习C大调的五线谱时,教育者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喜好特点,在儿歌中加入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青蛙DO呱呱呱,下加一线是它家;小鸭RE嘎嘎嘎,下加一间把船划;猫咪MI咪,躺在一线笑眯眯,鸟儿FA,叽喳喳,落在二间找妈妈;小鸡SOL喔喔喔,跳到二线做闹钟;熊猫LA胖嘟嘟,坐在二间吃竹子;猴子SI真调皮,跳上三线吃鸭梨。在教给学生这个儿歌时,教育者还要加上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将学生爱玩爱好的特性激发出来,从而在欢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习识谱。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感受学习音乐的愉快体验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教育者一改往日在课堂中的主体角色,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育者赋予学生在课堂中足够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引导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体验式活动,就可以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基础之上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在日后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育者要将音乐所具备的独有感悟形势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音乐课程的光芒与魅力,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除此之外,通过开展自主活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在愉快自由的学习意识中深刻地领悟音乐之美。例如在教授《蝈蝈与蛐蛐》这首歌曲时,教育者可以围绕我国的传统戏曲来着手教学,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授课主题来自行设计并演绎歌曲。在自主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了十分高涨的参与信心,一些学习小组选择自制京剧脸谱,还有一些小组选择设计同戏曲文化有关的故事和情境短剧等。通过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活动成果,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9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造能力;教学方案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之一,有利于老师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培养。老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倾听音乐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方式仍然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老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唱歌,带唱歌,逐句来唱,非常枯燥,很少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

2.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感受,只通过老师的讲解是不可能培养出来的。但是我国目前的音乐课堂,绝大部分不存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教学形式较为传统。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案

1.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创造想象

作为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怎样的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小学生仍然处于天真的时期,故而营造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摇篮曲》为例,当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歌曲进行想象。在这种静谧的歌曲环境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感染,想象出一幅妈妈哄孩子睡觉的美好场景。这样的方式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对其想象力进行培养,一举两得。

2.组织协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因为小学生天玩,如果每天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使其积极性下降。通过协调交流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行合作,提升其创造热情。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教学为例,老师让学生自由结组,对这个歌曲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充满激情地完成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3.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媒体工具的突出优点在于其可以特别形象、直观地将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培养,以开拓其创造性思维。以《老师,您好》为例,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充满动画画面的课件,配合音乐进行展示。首先,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音乐;其次,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进行跟唱,既避免了老师对歌曲进行传统教学,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的跟唱是愉悦的、发自内心的,对其创造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不能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若是进行改革,要使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时常通过合作和学生进行表演,甚至可以创编歌曲或舞蹈,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其创造能力,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所以,老师一定要从小抓起,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贾丽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教师,2011(11):65-67.

[2]周蕊.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多维因素探究[J].大众文艺,2012(22):87-89.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10

关键词:中小学 素质教育 问题分析

一、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进入到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国之根本”的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是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相比教育发达且现代化的欧美韩日等国家,正是由于教育提供的巨大人才基础,才使得这些国家的文化、科技乃至其他方面的生产生活都远高于中国目前的社会基准。国家的发展在于创新和改革,创新和改革的基础在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基地在于高等院校的发展。而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占据时间最长的这个阶段,是有效开发和培养人才原始能力的重要承载体。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依然采取这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升学率”,课程授课的基础是“会做多少题”,“记住了多少知识点”;从教师的角度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了多少的教学计划,教出了多少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从教育监管部门来说,教学的目的更多的侧重于政绩表现和面子工程,比如完成了多少上线目标,上线率在同级教育系统中的排名等。这些事实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都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上下都忽略了中小学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育人”,而不在于“教书”。所以全面、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

二、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面子工程大于教育本质

形象和面子工程是制约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说,中小学当前将“升学率”、“上线率”等作为教育目标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学校和当值教育管理部分并没有把中小学的教育看作是“育人”的场所。“上线率”与“升学率”的事实存在,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基准和方向,那么必然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方式会倾向于单纯的“分数决定一切”模式。那么进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和科目,以及其他相关辅具有素质教育性质的教学方式如活动课、课余活动、学生社团、课外实践等内容均沦落成为附庸,层次较好的学校会定期举办相关的内容,但是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已,绝大多数的学校直接忽略掉上述辅教学方式的存在。即便是一些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针较好的学校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直接被学校放大成为一种政绩概念的教育结果,仅仅留存于对外宣传和邀功的工具。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贯彻和实施,沦为表面文章。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课程规划和设置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表示,“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地方,还是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直接采取不开设上述相关课程的方法,直接将所有的时间压缩提供给“文化课”科目。

素质教育的提出,其目的性就是在于提供多元的学生考核和教育方式,以最大可能性的保证学生宝贵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这是与“教育”二字和中小学教育的本质是统一的。虽然长久存在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到了中小学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但是现有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相关的素质教育内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原有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性。即便是开设了音乐等相关课程的中小学,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然采用了单一的课堂教唱歌曲和音乐作品欣赏等方式进行呈现,没有完全发挥音乐艺术对于人道德情操熏陶和美学意识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也没有完全了解到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辅助开发学生智力和情商水平。究其上述存在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就在于当前中小学教育系统相关人员对于素质教育本身的了解不透彻,单纯的以面子工程和形象目的为准绳看待中小学教育,而且管理和教师人才的缺乏和落后,是直接导致素质教育无法贯彻实施的重要原因。

(二)口号大于实际行动

根据笔者的简单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对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方式方法和程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西部地区由于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源有限,素质教育的实施其实是处于半停滞的状态。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且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能歌善舞,所以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中小学都存在着一种自然存在的“素质教育”课堂,他们的课余和文艺表演也更多体现在原生态的才艺才能之上,对于较为科学的素质教育方式的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执行素质教育方针最好的地方在于东部沿海城市,这一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中小学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较高,然而这一地区存在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两极分化严重。有的学校极为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在文化艺术等素质教育范畴的活动和课堂很多,开展方式也更丰富,学生参与的程度也很高,成果明显。这些学校多数为部级师范性的高中,有着较高的财政和教师资源支撑。而对于东部地区地方性一般院校来说,表现的则与中部地区的素质教育开展颇为类似,主要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

往往是教育部针对“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针一下文,中小学院校就会临时抱佛脚,或临时加开相关课程迎接上级检查,检查完了之后课程不了了之;或针对某种比赛临时组队,聘请相关的专业老师指导参赛,比赛完成之后队伍解散;或者按照文件组织相关活动,但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并不重视,仅仅是做做门面等。这些现象普遍性的存在于东部的二级中小学院校和中部地区的中小学院校中。这一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还是应试教育背景之下唯“唯分数”和“唯升学”论的教育意识的使然,另外一方面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大胆创新意识的理念没有在中小学院校中形成,这也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

(三)内容丰富大于美育功能

即便是表现较好的东部沿海城市的一些中小学院校,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课程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实用性”。虽然这些学校的老师设计的五花八门的素质教育的课程和活动,看上去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足够高,但是从素质教育的目的角度仔细思考,这些课程的设计虽然新鲜,但是并没有完全发挥“素质教育”应该有的课程表现。

以音乐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例。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开设了少年合唱团,利用课余时间由专业的教师训练,并在校内外的演出和国内外的合唱比赛中屡获大奖。和其他地区中小学存在着的临时性合唱团不同,这些学校的合唱团是长期存在的,学员每年都在更新,这一点和欧美国家的少年合唱团的存在形式是一样的。这样的合唱团的存在,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才艺和能力上都有着较好的提升。然而和欧美国家的少年合唱团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不同,我国的中小学合唱团的目的性则更多的是为了节假日晚会的演出、参加比赛等,对比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团体的实践过程,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开办了数量如此之多、频率如此之高的各类型各级别的比赛活动。这使得原本单纯存在的一种素质教育实践方式进而因为学校、教师和地方教育系统的原因,又转变成了形象工程的工具。

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由于当时社会状况和国情的不同,“应试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乃至高等院校的核心方式。对于早期国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国情来说,“应试教育”对于提升全民文化基本素质、培养具有一定数量能够为国家建设的专门人才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这种主导“大众式”、“均等化”和“模式化”的教育和考试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成就。然而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教育模式来适应这种需要。素质教育就是由此而来的,其能够真正将学生培养为全面的、创新的人才。所以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因为教师的重视和努力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陈云华,傅利民.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04).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11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音乐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整套小学音乐教材都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学生参加音乐的艺术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音乐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基础实践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使所有适龄的青少年受到必要的教育,这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音乐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整套小学音乐教材都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学生参加音乐的艺术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音乐素质。

    音乐课的实践性、技术性很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这套教材所设唱歌、欣赏、音乐知识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的要求。为减轻学生负担,教材中所设计的练习,是课堂内的练习,又是课外作业。

    练习的设计,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注意使学生通过练习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学生在认识了四分音符以后,再学习八分音符时,教材中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图表,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八分音符的理解。再通过跟着教师唱含八分音符的练习,或请学生数一数所学歌曲中有几个八分音符,提高了学生识别八分音符的能力,再跟着老师拍手的练习体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有了这些有目的、难易适度的练习,久而久之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经练习后转化为能力。

    2注意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觉意识,如跟着老师唱,这种形式是为用听唱法进行唱歌教学作准备的一、二册五线谱唱名注音是在符头内,三、四册唱名注音是在音符下面,跟着老师唱或听琴演唱中,设计有不同节拍,不同调的练习,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师生接唱,听琴接唱,听琴视唱(简谱)。在四册结束前设计了请你试着唱唱的练习,试图帮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练习的兴趣。再后,从认识音符,数所唱歌曲中某种音符数目的练习,到书写音符,临摹四小节歌谱等;从拍节拍到边拍手边唱歌;从读节奏谱到边唱旋律边拍节奏;从听辨音的强、弱,到听辨音的高低,从听节奏填空到听辨简单的音乐短句再到听音填空,形式丰富多彩。这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还着眼于今后音乐的学习上,如,为巩固学过的歌曲和欣赏过的歌曲、乐曲,还设计了听记歌曲、乐曲曲目的次序,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强化音乐记忆力,通过识别所学歌曲的曲调、不仅有助于学习识别歌曲中的反复短句,降低了学习唱歌的难度,还有助于理解表现歌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分析的习惯,逐步发展思维能力。

    3注意为演唱歌曲、欣赏音乐作铺垫,整套教材各项教学内容纵向的联系,是指练习的内容设计应循序渐进,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横向的联系是指练习的内容与学习本课主教材(指唱歌和欣赏)有机结合。同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同时,课外音乐活动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性的一种体现,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音乐的兴趣、特长。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这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种体现。

小学音乐教学分析范文12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明确规定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以及技能的传输,同时也要充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情感熏陶、顿悟以及净化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教师必须以情感教育为主线,贯彻整个课堂,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取情感体验。音乐情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能够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培养学生作为音乐情感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激发学生音乐灵感,从而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真正的欣赏音乐。并且情感教学能够有效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能够在情感教学中感悟音乐,这样将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从而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来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就是课堂授课涵盖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很多小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度不够,感觉音乐课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提起兴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音乐课所涵盖的知识面较为狭窄,无法满足小学对音乐知识的需求,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教师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很多学校音乐课的教学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去唱教材上的歌曲,并且生硬的讲解一些知识。这样导致学生学习过程十分枯燥,最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乐趣。教师也没有为学生延伸一些课外知识,这样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音乐不够理解,最终产生厌倦的心理。最后就是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程度不够,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魅力所在,能够去想象去创造音乐。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合理,这导致学生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也较低,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不够深入,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情感教学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有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才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十分重要,而教师要利用一定的媒介来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而且情境教学法则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够让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游戏情境,以此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的音乐体验,同时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及沟通。例如:教师在进行《小鸟,小鸟》的歌曲讲解时,那么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歌曲的主体,能够以小鸟为主题,将春天中的阳光、花草以及树木等大自然风景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等,以此来充分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图片的欣赏中,其兴趣得到激发,在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所在。这样学生对教师也会感到亲切,会拉近师生距离,从而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以情动情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颗爱心,能够热爱自己的学生,从而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将爱心散播在课堂之上,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的感觉,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利用很多方式表达,教师可以对学生一个关切的眼神,去问候关心一下学生等,这样学生都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都会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来去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回答问题中,教师必须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听学生的答案,并且要给学生以鼓励的眼神。若是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不能严加指责,必须耐心为学生讲解,告知学生错误在哪,从而来促进学生主动改正,避免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这样教师将自身的爱心传递给学生,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以及课堂参与度都会得到提升。

(三)利用疑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设置有效的疑问,以情导学,从而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为学生设置几个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来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在课上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问题的设置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让音乐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雨天等妈妈》歌曲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此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样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去寻找一些关于妈妈的歌曲以及关于母爱的歌曲,同时也让孩子写出要对妈妈说的一句话。这样学生会主动去收集一些歌曲,能够在歌曲的学习中,不断感受到母爱,并且学生会体会到自己目前的辛苦,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