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方经济体系

西方经济体系

时间:2023-06-19 16:14:26

西方经济体系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34-02

一、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学学科体系也在不断变化。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的西方经济学,其学科体系也应在不断的变化,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服务中国经济,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反思,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1]。

针对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研究,曹均伟(2014)阐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演进、综合、偏离、复归、交融、变异[2],剖析了经济学范式的转换,范式结构通过理论危机实现转换,动力源自各时代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3]。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存在自身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生产方式改变,这些经典理论未必适应时展,因此需要结合实践对这些理论进行再认识[4]。王国成(2012)侧重分析理性假设与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推动,认为经济学理性假定存在局限性[5]。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在坚持逻辑主线的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革新,但其假定为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些理论可能导致人类社会过于科学理性而不易实现可持续增长之路[6]。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对象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可能存在的缺陷,为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方向。

二、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与教学模式

1.学科内容体系相对滞后。西方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要求,难以从总体上分析解决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仅仅包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很少从中观角度来说明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7]。中观经济学理论被西方经济学所忽视,虽部分中观经济学渗透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但仅限于极少的一部分,如在GDP核算中,采用生产法或者增加值法进行衡量时,实质上是从产业角度进行衡量,属于中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经济。

2.方法体系相对单一。学科中理论模型不能更好地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静态研究多、动态分析少、专题研究多、综合研究少等。尤其对不完全竞争等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分工理论及报酬递增理论,没有有机融合到学科内容体系中,致使经济学面对新的实践及经济综合性问题束手无策,而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的滞后使这种局面显得更加被动。如消费者行为模型,仅仅从静态分析当期收入、消费的影响,很少分析前期或将来的收入对消费者的影响。

3.学科建设不合理。部分高校经济学硕士点的盲目上马导致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也存在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背景对经济学的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的差异性较大,出现了即便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的内涵界定也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影响了课程内容和国际接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特色本土化经济学大厦的建立。

4.学科基础建设与教学模式存在反差。有关经济学学科的基础建设与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经济学学科建设特别是经济学专业教学仍然存在对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课程设置参差不齐、课程体系滞后于国际国内趋向、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实践等问题。从现状看,高校经济学专业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大决策咨询,以及为地方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政策建议方面的实践项目较少,教师很少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与科研成果展示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不仅限制了该门学科应用指导实践的功能发挥,也逐渐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畸形发展方向。

三、学科体系创新的基本设想

1.优化学科方法论与理论体系。我国的理论经济学要现代化,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演绎推理法,相关推理的方法虽然在我国经济学的研究中也在应用,但毕竟不是唯一的方法,经验方法、统计归纳法必不可少,需要采用新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如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一般都是非线性的,传统的用最小二乘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很难验证,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优化其研究方法。

完善西方经济学中符合中国实际的经典理论,如生产成本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微观、宏观理论,借鉴的同时,得以在较高层次上进行应用。转变当前大量研究都是宏观研究的现状,多进行微观、中观领域的研究,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人口移动对各种要素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其理论本土化,服务于中国的经济。

2.推进多种研究方法交叉互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一大堆模型或一个个基本的原理,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分析方法、模型或者基本原理来回答我国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也要提供其理论和现实对接的途径,并给出一个既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又符合实际的解释,使学生具有独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经济地域系统发展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结合经济实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8]。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实践服务,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我国的实际发展服务,解决我国的问题。如在研究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时,经济增长的衡量方式,从哪种角度进行衡量,如何反应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分工协作与竞争关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水平下的空间特征等。课程主体内容与辅助手段相结合,重视信息系统、多媒体辅助系统在学科中的应用。

3.注重综合分析,兼顾专题研究。经济区、经济地域体系或地域综合系统是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分工的表现形式,应是经济学教材体现的重点,同时以较简约的内容兼顾部门及结构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着重分析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等,这些都围绕市场来进行,同时在宏观经济学中,政府的政策及作用,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围绕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当面对生产要素条件变迁及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使机制和过程发生障碍时,能够制订正确的调整优化方案。此外,在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中必须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通过开设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紧密的课程,如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在教材编写中,积极引入国外原著或翻译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编写适合的教材。

4.教材编选与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高校西方经济学现行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与演进的速度,编选与国际接轨同时兼顾本土化特征的新教材势在必行。将引进和自编结合起来,建设面向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与工具部分力求引进最前沿的内容,包括空间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理论等;而实践部分力求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运用最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实证揭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既要继承传统教材的可取之处,吸取国外教材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又要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及其区域分析方法发展要求,创新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在教材内容中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趋势。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学的现代化,经济学者要有创新精神,要推陈出新,去掉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理论,创立新的理论。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推进,在合理的理论依据下加强对某些具体的微观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欧阳i.中国大国经济学建设的构想[J].经济学动态,2011,(8):32-38.

[2]曹均伟.西方经济学的转换和发展――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2):11-18.

[3]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41-62.

[4]谭啸.关于几个西方经济学观点的反思[J].红旗文稿,2015,(5):17-18.

[5]王国成.西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嬗变与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7):68-81.

[6]王庆.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与借鉴[J].青海社会科学,2015,(4):35-41.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2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该课程是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类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作为一套完整阐述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家调节作用的体系,一直受到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这门课对学生掌握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建立起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经济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因此,学好这门课程非常重要,需要教师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及实践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深入发展,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逻辑性严密,理论流派众多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我国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模块,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这两大模块联系紧密,逻辑性严密,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学科体系。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具体经济行为,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经济周期、国际贸易等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方法,研究资源如何利用才能达到最优。概括地说,西方经济学是从宏微观的层面研究经济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自产生到现在,其理论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主要分为三部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理论学派:以凯恩斯学派、剑桥学派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派,以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派。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不同理论流派中借鉴发展。

(二)实践性与意识形态并存

西方经济学不仅产生和发展于经济生活,而且也对现实经济生活有指导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西方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经济运行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进行研究。但是,西方经济学同时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理论体系,其产生和发展的目的就是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鉴于此,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摒弃西方经济学固有的意识形态,选择性地对其先进的经营及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

(三)方法体系与现实经济相连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对某种具体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研究及总结的基础上。博弈论、信息不对称、选择理论等理论就是从研究和分析新问题和新现象中产生的,因此这些经济理论的实用性较强,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短期分析方法与长期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包括其含义、假设、范围、原理、政策观点贯穿了经济学方法的运用,都展现出经济学方法的思想。

(四)抽象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存

相比其他应用性学科,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专业术语较多。西方经济学运用多种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剔除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创造出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西方经济学借助于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去分析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

(五)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由多种经济变量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较强逻辑关系的社会学科,它所涉及的多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系紧密。数学则是一种最严谨的逻辑体系,数学关系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严密精确地分析推演下去,能更好地反映现实、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阐释离不开数学工具,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论题都需要借助于数学分析工具。通过借助数学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建立起了一套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从简单的基数效用理论到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数学分析工具都涉及其中。所以,数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将会越来越明显。

(六)内容与分析工具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的深入和各种经济分析工具的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也随之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等最新前沿动态的内容不断出现。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流理论与前沿理论介绍不对称

我国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这些教材主要介绍主流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对西方经济学最新最前沿理论以及非主流理论介绍较少。这种情况就会使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完整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多元化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不对称

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不同,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阐释离不开数学工具和数学模型,这种情况就会使得学生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不愿深入思考定量分析。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课程的教学案例感兴趣,而对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逻辑推导、数学工具运用、数学计算及图表不易理解和接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不对称会使学生对知识肤浅的理解,只知道浅层次内容而不了解深层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

我国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以国外经济问题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面对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大量的深奥理论和专业术语,即使教师形象生动并附有案例地讲解,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也还是会很难理解。章节内容的难度逐渐增大,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没有兴趣,学生会认为西方经济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西方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模块,这两大模块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繁多、难度较大,而大多数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时安排较少。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教师很难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多。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不适宜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形式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培养具备分析经济问题并解决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六)经济学思维和方法练习不够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采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都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而来,教师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时,要重点讲解逻辑推导过程。否则学生就无法准确理解这些理论和观点的深层含义及形成思路,会使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既难学又难懂。

(七)知识点复杂且繁多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这两大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是较困难的。

(八)对数学工具的运用缺乏理解

西方经济学借助数学工具研究和分析经济现象,而数学模型的运用给研究分析带来许多的便利。但是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时,大多不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形,很难把这些公式和图形的经济学含义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思路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核心课,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放在重要位置,要培养锻炼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在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习分析能力。因此,提出几点教学新思路: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省去教师板书的时间,节省出的时间能使授课的信息量大幅增加。新型教学模式能将知识点繁多、数学模型复杂的西方经济学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整直观、形象地讲授给学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水平。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知识点展现为一个简单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采用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模式的缺点和局限。多媒体技术很难将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几何图形的分析完整直观地演绎出来,而这些只能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板书方式进行推导和分析。

(二)封闭教学模式与开放教学模式相结合

与国外西方经济学教学相比,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呆板、手段单一、教材陈旧。虽然,我国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抽象、更新缓慢、案例陈旧的现象。所以,部分高校引进国外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教材开展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改革的方向正确,但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扎实和教材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所以,针对我国当前的教学情况,应该是在借鉴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修订和编撰具有我国基本国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三)基础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着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力。就我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而言,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而会让学生望而止步。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过讲授贴近日常经济生活的、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构式教学模式与创新式教学模式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全面的。国内很多高校安排的课时量相对较少,从而影响了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要从专业的实际情况和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适当地增加课时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解西方经济学知识。

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抛弃过去那种满堂灌、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达到教学互动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应该采用教学与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比如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知识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要求学生写一些关于经济学著作的读后感,以达到学用结合的教学效果。

(五)增加前言理论和非主流理论的介绍

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是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流派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局限,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所以,国内高校除了介绍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外,还应该介绍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等流派的理论和观点。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社会学科,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关注西方经济学最新发展动态,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及时向学生充实国外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及时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动态,而且能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经济学思维。

(六)培养经济学思维,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掌握经济学思维和方法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根本途径之一。教师不仅要重视西方经济学知识的讲授,更要重视学生研究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大对数学工具的运用,通过运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把复杂的经济问题和现象阐述清楚,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经济问题和现象的习惯。

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系统传授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我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265-267.

[2]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7,(6):43-46.

[3]张华,王美霞.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2009,(8):86-88.

[4]于善波,刘洪彬,张忠慧.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2):126-128.

[5]张萍.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9,(11):61-62.

[责任编辑王玉妹]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3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还不十分成熟甚至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但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努力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想

近年来,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成就,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设讨论十分热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一)坚持和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全盘西化,而应当坚持和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下,人们提出两种不同的具体思路。一种是认为传统经济学虽有缺陷,但其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所以应该补充而不是放弃。这种思路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借助“西方范式”来分析市场经济问题,用“板块式结合”的方法来修补“炉灶”,这种“两张皮”或“双基础”并存体系,同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被分割为两大板块,并具有不同的研究层次和逻辑体系的“拼盘”结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使人难以认同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基本上不能采用,因为传统政治经济学是苏联教科书的翻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不仅不能解释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而且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真正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来重建中国经济学。

(二)中国经济学市场经济一般化或西方化。这种思路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嫁接,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可以照搬西方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因为中国既然转轨为市场经济,那么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学,因而也就无需再煞费苦心地去建立什么新的政治经济学。按照这种观点,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取完全替代性体系取向,主张引进反映“资源配置全过程”的现代经济学范式(魏杰,1997),不赞成“建立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在概念上和体系上完全不同的中国经济学”(樊纲,1998)。

(三)中国经济学本土化。这种思路强调中国特色,强调中国国情,主张要在评判过去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弊端的基础上建立或重建中国经济学。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应创建自己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都不能采用。因为与西方相比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我们不再是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因此,经济学必须扎根本土,以研究时代为基本任务,从踏踏实实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问题人手,一步一步走向理论的圣殿。也有人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经济学应研究过渡经济学问题,研究转型时期的经济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实践给中国经济学家提供了理论创新空间,现代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将为发展的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学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基础(殷德生,2000)。

(四)中国经济学综合化。这是许多观点具备的共性,也是各方面学者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共同要求。各派总的来说都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以中国实际问题为对象,运用更多的学科,使中国经济学成为一个跨学科、多角度、具有超前性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首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比较研究世界上现有的各种经济理论,大胆吸收,扬优弃劣。在继承、综合人类一切优秀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经济学。在其内容上既要有生产关系方面的理论,又要有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既要有宏观经济的理论,又要有微观经济的理论。中国经济理论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在竞争中繁荣,在竞争中统一。在构建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西方经济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中国古代经济理论要挖崛、继承与扬弃(周小亮,1997)。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建,应在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渊源关系之外,放眼世界,综观历史,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并实现某些理论原创。其重点有两个:首先,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当代外国经济思想。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自然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轻视发达国家非主流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说。其中,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较直接的借鉴意义。其次,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程恩富,2000)。

笔者认为,以上四种观点中有的表面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有的总体上是科学的但尚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因而也是不可取的。如,主张中国经济学全盘西方化的西化主义观点和“半西方化”基调和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折中主义观点,以及主张脱离经济学的一般轨道而独立地发展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狭隘民族主义观点,总体来说都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那种主张回归马克思、按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重建中国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观点和主张实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大综合、中外经济学大统一的混合主义观点,在总体上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却要么缺乏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的品格,要么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要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克服上述观点的缺陷,确立科学的方向和正确的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范式的基本框架内,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成果,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二、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范式”是指在某阶段科学共同体所采取的整套的原则、理论、方法。“范式”一词具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即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即一套概念体系及分析方法以及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套假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定理。任何学术研究活动只有纳入一定的范式体系,才能使之具有其科学性质,才能使该研究从“前科学”阶段进入“常规科学”阶段。无论任何范式,要具有其科学性质,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自身的规范性,即有其确定的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以及一套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一套假定及其基本定理。二是对客观对象的适应性,即它能够科学地解释其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与发展规律,否则就无法说明日益增多的“反常现象”,从而使该研究陷入“范式危机”。科学范式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一般说来,科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必须确立正确的原则。具体说来,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科学范式必须遵循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不能不要规范而简单地描述现象、总结经验,也不能随意地进行理论批判或“理论创新”,而是必须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应当确立科学的共同信念与基本价值观,确立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其次,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必须确立一整套科学的概念体系,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确立一些科学的基本假定,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基本定理。为此,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把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纳入一种科学范式的轨道。问题在于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学来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才是更为科学的?这一问题在经济学范式本身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它应当而且只能用客观的和实践的标准来验证,即某一经济学范式究竟是适应还是不适应现实经济生活,或者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对分析与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具有更为广阔和更为深刻的适应性。

(二)适应性原则。经济学范式的根本作用与生命力在于解释客观经济现象与指导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经济变革的实践。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使中国经济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客观实际来看,中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不仅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不适应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在许多方面也是不适应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经典理论是有着巨大差别的。从现实来看,中国正在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经典理论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所有这些,都是以往各种经济学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了传统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范式危机”。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打破各种教条主义,从中国基本国情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解释这些“反常现象”,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综合性原则。理论范式的范畴体系还必须向外部世界全方位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理论范式的整体创新提供厚实的平台,从而使中国经济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回答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理论的特征和实质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学综合古今中外的合理经济学思想,构建一种能够揭示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此,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榜样,科学地吸收各种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具体来说,构建中国经济学既应当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也应当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异端经济学的合理成果;既应当肯定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应当借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大综合中来构建中国经济学。

上述基本原则,对我们构建中国经济学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不能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所依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不科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把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化、永恒化,而且还单纯从个人本性出发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用机械的均衡方法与形式化的数学方法来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它的根本方法是形而上学。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观也是不科学的。自从边际主义的代表杰文斯把经济学的列车开上了资源配置的轨道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便开始背离了经济学的古典传统,把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局限于资源配置问题。莱昂内尔·罗宾斯第一次正式地把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说:“经济学是一门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从此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很多都把罗宾斯的定义作为样板。应当指出: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与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畴,不仅包括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其中劳动方式特别是其劳动组织就是微观层次上资源配置方式,而生产形式作为人们劳动的交换形式和社会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就是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囊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之中。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而在于怎样研究资源配置方式:是密切联系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来客观地、历史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还是抛开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而单纯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西方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的一般性,是一个纯生产力的抽象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技术水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定社会历史性质,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因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对象局限于资源配置,因而缩小了资源配置的外延,只研究技术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因此,他们必然是以制度不变为假设来研究资源配置。事实上,在他们那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最美好的、永恒的制度,所以他们不可能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正因如此,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面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表现得苍白无力,从而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目前正陷入深刻的范式危机之中。为此,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量引人经济学研究范围,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西方经济学不仅具有其明显的不科学性,而且对中国具体国情及其发展要求来说,还具有严重的不适应性。在基本国情上,中国与西方差别很大,而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结论和观点是从它们的国情背景下得出的。因此,就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就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具体说,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条件,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制度框架尚不完善,如现代企业制度、法律法规、公民的市场合约意识等等。西方经济学所分析的是市场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同样的事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就办得有板有眼、较为顺畅,在我国当前可能就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或坎坷难行。在这些制度条件具备以前,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和范围也要受到限制,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灵(尹伯成,2006)。由此可见,要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也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

(二)不能构造一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即试图调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建立一种折中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这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原有的“苏联范式”的主要问题是“教条主义”,在于过分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现成公式和现成“提法”,而没有创新与发展,从而使理论僵化,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按照这样一种思路,人们认为应该做的就是在原有的范式中加进一些反映市场经济的新东西,以这种方式使原有的范式得到改造与更新,适应新的需要。这种倾向既表现为一般地或在具体理论问题上批判教条主义,也表现为那些试图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些方法和内容来对旧的范式进行“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折中体系: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论”+西方范式的“资源配置论”,即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很显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与主流的西方范式的“混合体”。同时,既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本质上是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的双重翻版,因而它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其尖锐的内在矛盾性,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与中国当代国情与发展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性。说到底,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是传统教条主义与现代教条主义的“杂交物”,虽然它试图反映当今中国现实,但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反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现实及其基本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采用这种折中主义范式。

(三)不能建立“描述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一种以描述中国现实、总结中国经验和肯定中国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倾向,即直面中国现实的“描述主义”。它认为可以不要基础理论、只要分析现实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使研究更好的联系实际就可以建立中国经济学。“描述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论特点是: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二是为了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理论抽象程度低;三是为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不注重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和分析工具,不强调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四是没有突出的方法论,感性描述多于理性分析。作为一个理论范式,描述主义存在着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缺乏独立、统一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分析工具缺乏系统性,范式自身是不稳定的而又没有解决的途径,因为一旦要提高理论抽象度,在当前条件下其前景很容易转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或西方经济学范式,这将使该范式自身不复存在。二是该范式的知识积累没有有效的途径,这与第一个缺陷紧密相关。科斯在评价旧制度经济学时指出,“除了个别的观点外,只是一大堆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材料。”就长远看,描述主义的文献将面临类似旧制度经济学文献的劫数。这虽然不能否定描述主义的学术价值,更不能否定其现实意义,但对于一个理论范式来说,其发展的连续性就成了问题(邹东涛、时红秀,2006)。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局限于这种表面化、局部化和经验化的“描述主义”范式,而应当构造一种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具有其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经济学范式。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四)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综合的中国经济学。根据上述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原则,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硬核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否认存在着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个人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历史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能动和有机的。人性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内生但又具有改变它的内在潜能,因而经济学必须分析人性的起源与发展,而不是把它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前提。第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范畴是生产方式,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是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而不是个体主义方法。第三,同主流经济学的机械均衡观不同,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看作是由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有机的、内在不均衡的动态过程,这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框架。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基本原理,对分析当代中国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国市场化的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解释力:中国经济转轨是当代中国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构造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力:中国经济发展是当代中国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当代劳动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来说,当代中国面临着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式变革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要求并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形式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形式的变革与制度变迁又促进并推动了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最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分析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完全包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重建中国经济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框架内,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因素,构造一个既继承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又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范式,既超越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体系,据此确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中国经济学的新范式是在继承、批判和创新过程中逐渐塑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或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颗粒,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综合范式。因此,在构建中国经济学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总结、扬弃与升华。

三、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性质与主要内容

如上所述,根据科学性、适应性与综合性的基本原则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综合体系的基本目标,中国经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不是中国的“本土经济学”,也不是中国版的西方经济学,它应当而且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综合范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此它应当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首先,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以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性质和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在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来分析资源配置问题,坚持以生产方式为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其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二重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和科学抽象法。再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用以生产方式这一基本范畴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等,再如生产条件、劳动方式、生产形式、生产的社会形式,以及资本、商品生产、市场机制、工业经济、利润、利息、工资、地租等等。最后,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形式的具体结论,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对于前者,我们当然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如单一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始终坚持、科学继承,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重建个人所有制、实行对生产的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和实行按劳动者贡献分配等,这些基本原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应当而且必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只是资源配置,它应当而且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学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劳动方式、生产形式及其社会形式,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当总结与升华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如新型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都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5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讨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析这些不同看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基础在变,而且变得相当快。另一方面,虽然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在变,但变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怎样看待西方经济学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6

【关 键 词】葛兰西/葛兰西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

【 正 文 】

在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西方当前的民族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已经逐渐被介绍,并且被一些学者引用,不论从观点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是如此。然而,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对它缺乏透彻的了解,以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得不够全面有关。本文希望通过通过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介绍和分析,加深中国学者对该派理论的认识。

葛兰西思想与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主要是指,西欧(美洲和日本也有少数)的一些把欧洲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的理论——用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起源、发展和动力,尤其是未来可能替代现存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该学派的研究论著涉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国际化,国际层面的社会领导(霸权)和统治,跨国阶级和集团的构成与经济力量,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其他有助于确定20世纪全球政治性质的问题(注:Stephen Gil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Gramsci, and IPE, see Craig N.Murphy and Roger Tooze, The New Intl,Political Economy, Boulder: Colo.1991,P54.)。

由于美国的霸权理论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往往被忽视。葛兰西学派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机械地和非历史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和理论造成的,特别是那些总是不断地预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分析与在东欧苏联集团和西方世界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不相符合,使得西方新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兴趣。因此,他们认为必须用一种非教条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关系。

基于上述考虑,西欧一些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重新创造性地思考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这些学者看来,葛兰西的思想已经提供了建立一种普遍、全面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在葛兰西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既符合批判流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又是对教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突破。它超越了目前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两大理论(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框架,同时保留了这两大理论(不论研究方法是历史的还是结构的)传统中的洞察力。葛兰西在对现代意大利历史的评述中,既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体系,又用同一框架和相同的概念论述了20世纪初国家中的政治,并且用一种开放的、与教条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方法论(主要是强调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社会形态,以及其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领导权等问题。

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的葛兰西,从资本主义并未像预期的那样走向灭亡的事实和西方工人运动发展遭受的挫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观点做出了修正和发展。葛兰西的思想对当前西欧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批判了布哈林的粗糙历史唯物主义观(主要是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普及手册》中表述的观点),认为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祛除了辩证的观点而引入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自上而下的唯心主义”,象19世纪的实证主义者一样把自然科 学的范畴应用于人类行为,把辩证法简化为机械的力量平衡法则(注:《“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葛兰西》,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他指出:“普及手册中所体现的哲学或许要被称为实证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物理和自然科学方法中常规逻辑的采纳。因果法则和对规律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追求取代了历史辩证性……用机械术语来说,结果决不能超越原因或原因体系,因而(这种哲学)除了完全粗糙的经济主义外没有任何发展。(注:Gramsci, Prison Notebooks, N.Y.1971, P473.)”

葛兰西在对布哈林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意大利唯心主义者克罗齐的思辨思想,强调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1、 存在与意识间的相互作用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不存在永衡不变的机械式的作用规则;必须解释物质条件的变化如何在人的意识上产生非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未来的物质发展过程;2、 历史发展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破坏力就是创造力”;3、 在对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关系的理解上,不能把物质世界的现象机械地应用到人类活动。历史的发展遵循可能的必然,但不能预测结果。 葛兰西主要通过对辩证法的这3个方面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再阐述。葛兰西反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和对应关系,他引入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和个人意志的推动作用等观念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理性和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是社会领导权(hegemony霸权(注:“领导权”一词与霸权理论中所用的“霸权”一词相同,但两者的意思有差别。葛兰西所指的领导权是物质力量领先、思想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相对应的统一。))的基础;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是一种辨证过程(注:Gramsci, Prison Notebooks, P366.)。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7

关键词:分歧;联系;结合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4-0058-04

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发展阶段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皆对客观世界和经济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对正确的理论分析。两者既有明显的相互对峙、相互竞争的分歧,也有显著的相互补充、相互耦合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分歧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结合之处,对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不无裨益。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

作为以公有制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的经济学和作为以私有制和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本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主要观点,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具有很大分歧。

1.研究目的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目的,它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也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当然,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出发点,而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承接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剖析的目的在于探索、研究生产关系跟生产力结合的形式,以便于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分析、研究、预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最终为使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反映自身经济运行特性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普遍规律、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探索、分析、揭示经济规律的科学。与此不同,西方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其目的在于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及资源效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在以私有制和“经济人”假设作为内在规律和根本前提的基础上,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计量检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研究规范,它不仅对商品、市场、现代经济的微观机理进行了深刻剖析,也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机理进行了研究。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生产关系极其变动的规律,例如剩余价值规律和两大部类协调发展规律,而西方经济学注重研究经济运行的具体过程和细致环节,其所谓建立在主观心理上的规律例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规律。

2.研究方法的分歧

这一般表现在基础分析方法、一般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在基础分析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例如,马克思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为起点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却以“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起点对其进行分析。在一般分析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矛盾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强调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强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等。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西方经济学对边际分析方法和最优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流量分析方法和存量分析方法、长期分析方法和短期分析方法等的运用明显多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科学叙述的研究方法,客观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个体系、内部结构的运动规律,而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却大量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复杂的经济过程、微观经济现象、宏观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分析与描述。

3.研究对象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关系包含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种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其研究对象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途径,也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揭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虽然它也分析经济运行机制,但其侧重点在于解剖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制度。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其重点研究的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西方经济学也涉及经济制度的研究,但其侧重点是研究在既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很明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深层次、本质性、实质性、原始性的问题,后者研究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浅层次、对策性、操作性的问题。总之,西方经济学是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表层分析,其理论注重解释经济现象而非经济实体的价值度量和内在运行规律。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考察经济发展变化时,以物质的社会关系为起点,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注重揭示其现象背后的本质。

4.研究内容的分歧

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相互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概括和总结,而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和细致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基础,着重经济关系本质的思考,而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表层。因而两者在许多重要问题的论述上存在观点分歧。例如:在价格和价值问题上,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混淆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区别,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而价格和价值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取决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供求只是影响价格的表面因素,而价值才是影响价格的本质因素。又如工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等于劳动的价格或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工人的劳动能力创造了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获取前者,资本家得到后者。再如经济危机问题,西方经济学界有供给学派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引起危机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危机论”、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引起危机论”等众多版本,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和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并不意味着两者无相似之处。实际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区别的目的就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化地满足经济活动主体的需要,而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生产资源体现了其在经济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西方经济学是对生产力的分析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是一门注重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能动的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又受制于生产关系的发展。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研究生产力,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力时也不能回避生产关系,因此,以生产力变化规律为研究重点的西方经济学与以生产关系变化为研究重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彼此切入,进而构建一门集全面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经济学。

其次,在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以物为载体,决定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商品以其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用价值是物品满足人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它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两个必备条件,即只有同时具备稀缺和有用的物品才具有价值。通过对比可知: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价值当作商品必备的、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两个因素: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商品生产者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而购买者要想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即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这里,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效用价值与价值和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相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合。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来决定。进一步,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竞争和交换的市场过程中形成的,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包括竞争规律和交换规律在内的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形成这样一种逻辑: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市场规律决定,而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蕴含着市场规律决定价格的思想。主流微观经济学关于商品价格的决定问题在马歇尔对经济学所做的第二次综合里已有详细论述。马歇尔综合运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说明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决定商品价格。其中前者体现在需求方面,后者体现在供给方面,而生产费用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如此看来,劳动价值论不过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此点上的结合也是可能的。

最后,在平均利润论和正常利润论相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的竞争是部门内部竞争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进一步展开与扩大。由于不同的部门存在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存在明显的差别。竞争的手段则是资本的转移。结果是,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资本增量很少,资本存量大量转移,生产大量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利润高的部门恰恰与其相反。资本在各个部门不断涌进涌出,直至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即趋于平均化时才会暂时停下来,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由此可知,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企业只能获得收支相抵的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利润,而不能获得由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稍微比较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平均利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趋于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中的供求导致正常利润的形成。实质上,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都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可以在此点上实现结合。

三、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并非完全对立,在一些方面存在结合的可能,这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经济理论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解释经济现实和预测经济未来。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迥异于西方经济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道路,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难以很好的解释中国出现的问题,中国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以解释中国经济现实和预测中国经济未来,为此要处理好“既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经济理论也不能完全丢弃西方经济理论”和“既不能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两方面的问题。之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经济理论,主要因为经济科学是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而意识形态体现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诉求。众多事实表明,经济学家在分析、研究、解释、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很少有例外。正统西方经济学是反映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和力图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基于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不可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而只能给予主观、片面、肤浅的解释。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虽有阶级性、辩护性、庸俗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工具性的一面。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约翰•穆勒的第一次综合,马歇尔的第二次综合,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这有利于对经济现实做出相对精确的研究和预测,因此,在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其持完全丢弃态度,而应持批判性的态度。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之所以不能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经济学,其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且着重探讨不同阶级的行为和利益矛盾,而疏于对具体经济行为研究。另外,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述已不相符合,难以用马克思主义现成理论解释。然而,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国家,经济理论和实践当然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更何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含丰富的科学内容,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都应坚持,因此,完全丢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错误的。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定位应是: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逻辑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85-07

吴易风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吴易风教授的研究工作起始于60年代初,他的第一部著作《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于1965年,经过长期精心的修改,于198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他的另一部经济学著作《英国古典经济理论》于1988年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此为开端,吴易风教授完成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论文,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一、对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1 科学界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如何界定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中外经济思想史学者们一直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论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来看,资产阶级经济学一直拒绝接受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转化为庸俗经济学的论断。吴易风在《英国古典经济理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古典经济学范围的窄、中、宽三派经济学家的观点。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批判了西方经济学有意抹杀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界限,拒绝承认庸俗经济学的客观存在,揭露了西方经济学替资产阶级辩护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坚持马克思的观点,即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于1830年从古典经济学转化为庸俗经济学。当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着意见分歧。吴易风教授根据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划分的理论的论述,在经过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把英国古典经济学分为产生、发展和完成三个历史时期,确定了配第、洛克、诺思、康替龙、范德林特以及“斯密的那位匿名前辈”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时代的经济学家;确定了詹姆斯-斯图亚特、亚当·斯密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确定了李嘉图以及威斯特、巴顿、琼斯、拉姆塞等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时期的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为后来国内出版的经济学说史教科书所普遍接受和推广。

2 恢复亚当‘斯密比较优势原理首创者地位。西方经济学家和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普遍坚持这样的观点: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李嘉图是比较优势原理的首创者。吴易风教授根据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认真研究,提出了亚当·斯密不仅有绝对优势原理而且还有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在亚当·斯密著作中是以相对优势概念的形式论证的。这样,吴易风教授就指出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与亚当·斯密相对优势原理的一致性和继承性。不仅如此,吴易风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约翰·穆勒以及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括马歇尔、艾奇沃思、哈勃勒、米德、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等人对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发展”不过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庸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一步一步地去掉了作为比较优势原理的劳动价值论基础。吴易风教授还站到了一定的理论和历史高度,指出了比较优势原理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就是为英国殖民主义服务的理论。“现代比较优势原理”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为新殖民主义服务的理论武器。吴易风教授批评某些国内学者迷信比较优势原理,主张接受现行国际分工模式,认为今后我国仍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继续为外国打工。吴易风教授指出:“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方面是有优势的,但绝不能只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也不能只满足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要成为社会主义大国不能指靠人家,要破除迷信,自己动手,独立自主地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发,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进入科技经济先进的行列。”吴易风教授关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一国如何独立自主地建立本国的经济体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对于国内一部分没有深入研究过经济思想史的人来说,他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往往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同的现代经济学。面对学术界存在的这种混乱,吴易风教授引用西方有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词都还存在。自它们产生以来,涵义都有所变化,然而,两者基本上可看作同义语。”由此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同一门学科领域里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的两种对立的经济思想体系。

陈岱孙先生晚年曾题词“弘扬马列、锐意求新、借鉴西学、体察国情”。对此吴易风教授十分认同。国内许多经济学家都不主张全盘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而是要吸收借鉴其科学成分。但关键问题是确实有人以吸收借鉴其科学成分为名,行盲目照抄照搬其理论体系之实。那种把西方经济学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的人,在口头上也称自己是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有用成分和全盘照抄照搬其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吴易风教授用一个医学例子予以说明。吴易风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机体,这就决定了不能像器官移植手术那样把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或那个部分直接移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来。西方经济学中某些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在纯粹的形式上存在着,而是常常和庸俗的辩护性的东西共生,并紧紧结合在一起。对于这些,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其中有用的东西。”在这里,吴易风教授事实上为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理论问题:即使是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我们对它进行吸收借鉴也不能够没有革命性改造。这与吴易风教授批判学术界有人否认经济学的阶级性,主张西方经济学是普世的价值体系是相一致的。

19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二者谁应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实践的基础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关于“范式危机”的争论。一方认为西方经济学正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另一方认为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吴易风教授对此发表文章支持前一种观点,他提醒国内学者和广大读者,不要把西方经济学当作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础理论,更不要盲目地把连西方学者也批判和否定的洋教条当作真理在中国广为宣传。中国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理论。他指出,“必须记住,西方经济学并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象逻辑学或语言学那样的社会科学,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大量的意识形态成份。”他还系统地引证西方学者沃伦·萨缪尔森、彼得·怀尔斯的观点证明经济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并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学改革不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教科书就会成为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翻版,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可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洋行的小贩,我们的经济学领域就会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4 如何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教授和王健教授合作的《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函数》一文,为科学地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众所周知,在数学领域里数学家用函数表示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把函数关系应用于分析生产领域里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吴易风教授肯定西方经济学家对函数关系的这种运用。他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能够用于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但是,吴易风教授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函数是以萨伊的生产要素论为理论基础的。吴易风教授秉承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一方面肯定了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函数关系描述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否定西方经济学家以生产要素论作为生产函数的理论基础。在该文中,吴易风教授建立了奠定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全新的生产函数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按照这种对待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否定观,吴易风教授分别在经济增长理论、产权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等重要理论方面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并进一步进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易风教授长期耕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育教学领域,早年他和高鸿业教授合作在《教学与研究》上连载它们的西方经济学讲稿,后来分别于1998年和1990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上)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下)两册教材。这部教材为后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统编教材奠定了基本的范式基础。2009年吴易风教授和颜鹏飞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率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编写了《西方经济学》教材。该教材不仅坚持了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对许多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也做了最新的介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一部优秀教材。

二、对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最新研究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有两件大事影响世界经济: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则是始于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吴易风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别对这两大事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1 关于全球化本质的理论阐释。吴易风教授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全球范围内推行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两种运动考察开始。通过对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起,至2002年6月八国峰会在加拿大举行止这样一段时间反对全球化运动的考察,揭示了推行全球化的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全球化的则是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和各阶层人士。他们之所以反全球化,据说是因为全球化加大了贫富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剥夺了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就是工业国家一手策划的、不尊重人的资本主义。

吴易风教授进一步考察了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的概念。在讨论全球化的问题时,人们大都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出发来理解全球化。西方学者通常把全球化定义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针对这个全球化定义,吴易风教授用大量事实证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或资源这种生产要素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无拘无束地自由流动,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可见,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的这个定义,并没有反映当前现实的经济全球化的实际。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全球化呢?吴易风教授以他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和宽广的视野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全球化: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和未来的理想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科学地证明,得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理想的全球化”将是无阶级的、大同世界的社会主义全球化和共产主义全球化。至于“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时,就已经做出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的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目的是“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吴易风教授深刻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企图使发展中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使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演变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吴易风教授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和发展时期的全球化和我们今天现实的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

吴易风教授认为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涉及经济、技术、民主和人权、法律、文化、语言等在内的全面的全球化。这些全球化内容既有反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的合理成分,更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妄图推销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同化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使世界成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图谋。因此,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对于经济全球化,吴易风教授提到要反对以私有化、自由化、非调控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要反对以私有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

当前,一方面,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前现实的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呢?吴易风教授认为,全球化的“利和弊都是对特定的主体来说的。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对谁利大于弊,对谁弊大于利。”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利益,全球化还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吴易风教授的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第二,在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一定要反对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名义下图谋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特别是图谋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第三,在扩大对外开放时,一定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为反对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地进行有效的斗争。

2 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跟踪研究。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吴易风教授撰写了系列文章跟踪研究这一轮危机的文章,并于2010年把这些论文整理成册,出版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一书。

首先,吴易风教授用详实可信的资料阐述了从次贷危机到信贷危机,再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演进过程,深入探索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和根源。他指出起因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与美国经济中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以及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这一金融衍生产品有直接关系,这类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制造了次贷泡沫,其实质既是满足政客们建设“所有权社会”所需要的手段,更是金融寡头攫取高额利润的工具。次贷泡沫的破灭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信贷危机、银行危机以至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危机。由于美国主导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迅速蔓延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危机。针对这场危机根源究竟是什么?吴易风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危机的根源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危机,因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只有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只有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有那时,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才会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终结而终结。”

其次,吴易风教授以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论视角分析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这次经济危机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家公认这次危机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吴易风教授分析指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上升到主流地位,主导着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这一轮危机固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应看到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这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转而寄希望于新国家干预主义,以确保类似危机不再发生。对于新国家干预主义,吴易风教授的看法是:“与经济自由主义相比较,国家干预主义认识到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认识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失业、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等等的可能性,并认识到政府调节的必要性。这些是国家干预主义超越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所在。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充其量只能减轻危机的破坏程度,缩短危机的持续时间,或者暂时推迟下一次危机的发生,而决不能根治和预防危机的发生。这已经为危机的历史和现实所充分证明。”

最后,吴易风教授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他指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普及到哪里,美国所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通过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传染途径输送到哪里。越是“体弱多病”的经济体,就越是容易被美国金融瘟疫和经济瘟疫传染,而且病情越重,损失就越大。吴易风教授深刻地指出了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后,为什么美国经济恢复相对较快,而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却在很长时间内很难走出危机的原因。

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创新

1 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新阐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理论任务,我国经济学界围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展开了又一次大讨论。在新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围绕着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理解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等等,学术界已经进行过多次讨论。然而,这一次讨论的问题却和以往有所不同。这一次讨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直接背景就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否包含资源配置问题。当时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一部分人彻底放弃以往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直接导向西方经济学,他们把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另一种观点主张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吴易风教授于1997年发表了《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第2期)一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吴易风教授坚持《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含了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但是,不能把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只规定为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吴易风教授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概括出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第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暂时性。”他认为,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关键,在于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一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吴易风教授将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置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之中确实有新意,对中国经济学界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以至于此后国内很多学者沿着吴易风教授所提出的这一研究思路阐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吴易风教授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根本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把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逐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属于西方学者所说的“逃避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源配置一般,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历史的、具体的资源配置及其特征。这样,吴易风教授就以一个更宽广的视角重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对于拓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对马克思产权思想的理论阐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如何改革的问题,此时,科斯的产权理论在中国大陆甚为流行。国内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无产权理论,因而主张要用西方的产权理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1995年吴易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1期发表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一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并主张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指导中国国企改革。

他认为,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即在揭示经济领域中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对立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阶级对抗性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权制度将被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所代替这一历史必然性和长期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据此,吴易风教授证实了佩乔维奇的论断,指出马克思早于科斯等西方学者以前一百多年就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他还认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是关于产权的性质、关于权利统一与分离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唯一正确的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指明了方向。吴易风教授指出西方产权理论是适应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理论,决不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国企改革的理论依据。吴易风教授对我国理论界有些学者主张照搬西方私人财产原则及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的几种错误的产权改革方案,进行了有理论深度、有说服力的批判。

针对以科斯等人的产权理论为主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泛滥,为充分论证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吴易风教授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科斯的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2007年,吴易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一文,从学术背景、方法论、理论体系、政策含义、历史地位等方面对马克思和科斯的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比较,证明了马克思产权理论是迄今为止真正科学的产权理论。他指出,“马克思证明,法律科学所研究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科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科斯没有生产关系概念”,从而“根本不可能揭示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本质”。吴易风教授以大量的史实证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以及产权明晰的私有化方案,即使是在她的故乡即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界也遭到许多人摒弃和唾弃的。这对那些不明真相的年轻学者无疑是一种警示,而对那些执迷不悟地贩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人无疑是当头一棒。吴易风教授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榜样。

3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的理论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模型化问题,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模型化呢?如果一提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就要理解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者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每一内容、甚至是每一段文字都用数学符号表述出来,那么,作为本质上是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然是无法数学化的。然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仅仅理解为一种数学化表述的趋势,也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的或主要的理论用数学公式或数学模型表示,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化或模型化这个命题还是可以成立的。事实上,吴易风教授正是沿着马克思的主要理论部分进行数学化的。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率领他们的学术团队最近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该成果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3月出版。在该书《序言》中,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等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的数学化建设,但是他们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中的数学建设,并非数学方法运用得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相反,他们提出了使用数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的前提问题。他们认为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数学化,首先“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表达马克思原意的数学模型。按照这一原则,吴易风和白暴力教授所率领的学术团队分别对马克思的生产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价值转形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9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经济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西方经济学的引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在日益弱化,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有人一直在尝试打通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重构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使“两张皮”能融合起来,但结果成效甚微,不仅很难实现两者逻辑体系的一致性,而且又使《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支离破碎。我认为作为《资本论》压缩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西方经济学一样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应独立出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设;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为主要内容,重构中国经济学内容体系。这样,中国高校的理论经济学主要可并列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等。这有利于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地位。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有些经济学院系取消了中国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用邓小平理论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甚至用时髦的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取而代之。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必须开设邓小平理论,但不能用邓小平理论取代中国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科学体系,对多种学科和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与中国经济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使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也只能是中国经济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等同或涵盖中国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中国经济学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也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从目前已经出版

的一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材看,都是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而中国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经济运行,还要分析经济制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并且中国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其他应用经济学更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直接用来解释具体经济问题,而是为各种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拓宽中国经济学的对象

有人针对传统经济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严重脱离实际等状况提出,要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传统观念,要把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对象。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出现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等状况,其深层原因并不是研究生产关系的问题,而恰恰是对生产关系研究不够。这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经济学应当从现实的、实际的社会关系出发来研究社会经济现实,包括自身的概念。而传统的经济学不是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而是脱离国情、教条主义地宣传和论证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第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从横向看,它寓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纵向看,它是多层次的,既包括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本质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等。而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孤立地抽象地强调生产关系的本质,忽视了对现实生动的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研究。第三,传统的经济学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准,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大搞所有制升级和穷过渡,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必须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一门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经济学来承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不研究和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当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但对生产力的研究要围绕着或服从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对生产力的系统专门研究可以另设新学科,如生产力经济学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研究,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全面地深入系统地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体系(包括本质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服务。

3.加厚中国经济学理论基础

中国所处的特殊阶段和中国经济学的对象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应该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主动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论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对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且不说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规律,即使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范畴和规律,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中国理论经济学要以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为己任,以历史的辨证的逻辑来考察今天中国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创立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中国经济学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主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科教兴国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等,构成中国经济学的基石。

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维逻辑空间和方法论空间,这无疑对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尤其是方法论上的长处,更值得吸收和借鉴。

这里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对此我认为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引进和创新的关系。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依附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引经据典的考据式研究,脱离中国国情,结果是交了许多“学费”,也没有完全搞懂。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学习也存在“生吞活剥、食洋不化”现象,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能说与简单移植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无关。因此,无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要打破教条主义,要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现实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矛盾,但在很多方面又是互补的、统一的。以前者为主要基础,吸收后者的有用成分,可以较好地解决两者的矛盾,实现两者的互补性,从而有利于解决和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如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如果以西方经济学中三要素论为基础,承认物化劳动或生产资料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就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抽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价格方面的研究,其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论等在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方面,有其合理成分,可以借鉴。再比如,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两极分化的实质和深层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措施;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如基尼系数),可以从量上给予证明。

4.初步构建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适合目前高校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部分。经济制度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结构及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和经济体制(主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作为以生产关系为主要对象的中国经济学必须首先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不可能像西方经济学那样,以完善成熟的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既定前提,直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该部分要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两个主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为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运行部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和背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行为,农户的经营机制和经济行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等。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对总需求膨胀和不足的调节及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这部分要吸收中国经济学家20年来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运行分析所取得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

经济发展部分以马克思和邓小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有用理论,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教育、知识经济、自然资源、环境、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等),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规律,说明中国应当走怎样的发展道路、重视哪些因素、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魏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10

关键词:西部地区 社会信用体系 构建 法律技术 应用

近年来,西部地区按照各地市政府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推动西部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整个西部地区通过多年的努力,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相比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而从宏观上讲,信用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法制、市场、教育等手段,建立一套规范人们信用行为的制度,机制体系,惩戒失信,弘扬诚信,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从西部地区目前实际来看,与上述要求和标准还存在一定点距离,因此,探索建立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以信用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体系为保障,以信用文化为支撑的西部地区社会信用体系法制框架和运行机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地区社会信用缺失成因分析

从技术上分析信用缺失的成因,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一)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被概念化的认为不乏讲诚信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中“信”,是在封建社会等级序差之下的信用,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传统文化中的信用关系侧重于人文环境之中,主要不是体现在经济交往活动之中。市场经济冲破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农业地位的削弱,工商业的发达,乡土观念的日渐淡化,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趋于松散。随着人与人关系的松散化,失信、造假行为的代价也逐渐减小,这导致了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造假行为充斥着几乎整个市场。此时如果不能以法律使失信、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提高失信、造假的法律成本,信用危机的爆发似乎就不可避免了。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独立的经济主体,只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而没有独立平等的不同市场主体间的契约信用关系。 我国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活动中,完全排斥了商业信用,制度规范上商业信用是违法的;银行信用被压制到了最低限度,只从事结算和少量储蓄业务,银行的资金是由计划部门作为国家资金来分配给国营企业使用;在投资上,政府部门的随意性,以及凭某些政府官员的“条子”就可以把以亿计的国家资金用于只存在着理论上盈利的项目,却从来不必或不愿对借贷资金的偿还(即一度所谓的“学费论”)承担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一切所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积累巨额不良资产的体制根源,也是整个社会缺乏信用约束的制度原因。

(三) 社会转型期间,社会信用心理和信用制度的缺乏和漏洞,为那些利用失信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经济主体造成可乘之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一方面是旧的机制并未死亡,仍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并时刻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另一方面,新的机制并未建立,人们便以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参与市场的竞争,由于很多政策、法规的不到位,致使市场的竞争出现了极大扭曲,形成了无序竞争,使本来就缺乏的信用又加上要用“新机制”的规范,使信用游离了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之外,变成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东西。

(四)法律规制的欠缺:缺乏对产权主体权利的尊重与保护,产权不清。信用主要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独立清晰的产权界定,也就谈不上之间的信用关系。西部地区相关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缺乏,信用保护和信用监控制度乏力。现行的有关法律为部分的信用行为提供了保障,但未能涵盖信用的全部行为。

二、应用法律技术构建西部地区信用体系的探讨

构建西部地区信用体系成为西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迫切的要求,从法律技术层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加快西部社会信用立法工作。

从实践角度考虑,西部地区的信用立法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客观又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从两方面推进信用立法工作:一是应完善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尽早为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奠定制度框架。二是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法律,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定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加快西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信用数据库的建立。

西部地区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建议对此应加快立法步伐。西部地区对信息数据开放与发达东部地区比,还有不少差距:一方面是数据开放程度低,很多可以公开开放,以及能够通过一定正规的方式和渠道获得的信息目前尚未开放,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予以明确规定,许多信息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和机构中,使信用信息缺乏透明度;另一方面,在涉及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这两个方面的立法都应尽快提上议程。

(三)促进西部地区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与规范发展。

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都是采取公司制的市场运营方式,西部地区也不例外,但由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不足,业务量相对较少,特别是政府对信用信息的利用程度低。由于竞争激烈,从制度上保障信用中介机构能够客观、公正、独立的运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西部地区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

西部地区信用行业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因此,在加快立法进程的同时,还需要西部地区政府对该行业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当前,需要确立该行业的监管主体,改变长期以来信用行业多头监管与无人监管并存的状况,而且单一监管主体的确立有助于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推出。

参考文献:

[1]哈佛燕京学社主编.儒家与自由主义[M].三联书店2001.10.

[2]柏克.自由与传统[M].商务印书馆2001.1.

[3]郎毅怀.发展信用关系建设信用社会[N].中国经济时报.2001.01.12

[4]刘键钧等.我国信用体系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投资.2001.04

[5]张维迎等.信誉在管制中丧失[J].中国改革.2001.09责任编辑 刘绛华73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11

[关键词] 农林院校 西方经济学 教学效果 有效途径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经济关系复杂,难以分辨。笔者认为,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1.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近几年农林院校连续扩招,学生的文化素质欠佳,特别是数理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特定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的定性分析感兴趣,但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则不愿深入其中。明显表现出,一方面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探求精神,另一方面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思维方式过于感性和教条。在教学实践中,当讲授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以及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时,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当讲授到经济学的一些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时,则明显表现出缺乏学习的兴趣。另外,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较少,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所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的思维有些教条。

3.缺乏对现实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农林院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当前的基本经济政策都难以做出准确的分析,理解也比较肤浅。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方法新颖。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使学生对作为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总结的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变量的关系、资源配置的方式感到陌生与新鲜。

2.内容丰富。西方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则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3、逻辑精密。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它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加之一般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因此,学生若要想将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三、积极探索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

1.改进传统的讲授法。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抽象难懂,数学模型分析较难,所以这门课程的重难点必须要授课教师系统讲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置疑问等,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多、较为全面的知识。

2.强化案例分析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各类经济学教材或专著中也不乏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西方经济学的有些原理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竞争寡头的策略,可以用“囚徒困境”以及“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进行博弈分析;外部效应原理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与果园”的例子来阐述;公共物品则可以通过“灯塔”的故事来阐述。这些例子已成为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西方经济学的趣味性。当然,除了分析这些经典案例外,还需要把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在实际案例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案例穿插教学法、小案例讨论教学法以及综合案例讨论教学法等。总之,所选案例尽量用幽默、通俗、轻松的语言加以叙述;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组织工作。这种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学。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目前经济学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偏重于各个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另外,学生本身也往往只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结论,不注重积极思考。经济学教学中之所以适合实施互动式讨论教学,是因为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不断质疑和释疑,而学生则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索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如在介绍机会成本理论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青年人不接受或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显然,这将真正帮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4.运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图表、图形多,多媒体教学将诸如文字、图像、声音或视频等媒体资料综合运用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再加上大多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多媒体教学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形象生动地将本课程最精华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根据学习者的视觉特点凸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展现为一个过程,让学习者慢慢体会其中的内涵。当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即时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借鉴其他高校教师精品课程上的相关资料。

总之,《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采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即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 霞: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84

[2]韩可卫: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7):242~243

西方经济体系范文1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衔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教学中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十分突出的。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就安排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教学任务,而且大都在学科体系中都是专业主干课程。与一般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讲授类似,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学期先后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划分往往简单的根据关注的视角和范畴,既割裂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思想体系上的联系,也把方法论和学科地位上的纽带不经意的阻断了。以至于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课程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能准确的将已经学习的课程知识与经济学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整个经济学教学的碎片化倾向。以至于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后,学生仍然不能鸟瞰整个经济思想体系,更不能驾驭较为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研究,仅仅是达到了简单模仿和基本理论应用的水平。并不能完全达到学科体系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为此,通过梳理和分析,试图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有目的的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找到能够打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键环节,积极寻找两者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论上面的统一,从而使学生融合贯通,全面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西方经济学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明确知识体系的方式可以避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孤立认识,杜绝了教学过程分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密切联系。

二是突出方法论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在不同知识点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虽然这样的发展也饱受非议,但总体上奠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知识,体现不同知识点中相同方法论的使用技巧和密切关联。

三是通过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调整,避免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经济学思想体系学习产生障碍。由于以往教学中经常会根据难易程度、结构组织、如何考核等问题安排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一些结构较为庞大、联系紧密、难易适中,容易考试的部分成为所谓的重点部分。而一些学科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被教学过程人为的删减了。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形成人为阻隔,成为孤立的知识小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调整整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比重;一方面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增加对必要的思想体系、研究方法的教学时间。此外,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也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使其教学过程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能够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守一.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评论[J].经济学动态,2009(9).

[2]张守一.经济学拳击:凯恩斯VS弗里德曼[J].当代财经,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