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质量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质量

时间:2023-06-18 10:46:22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质量

第1篇

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

1.能够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在初中的化学题型中,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较为常见,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会感到非常棘手。例如:甲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之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请推断甲物质中一定存在着哪类元素,以及可能存在着哪类元素[1]?

题目中,化学反应后生成了碳元素、氢元素,但是氧气中是不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那么我们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就一定是来自甲物质的,所以一定存在的元素就是氢元素和碳元素。此外,因为甲物质在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的出现,那么我们就不能去确定反应后的氧元素是来自甲物质还是来自氧气,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甲物质可能含有的元素为氧元素。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能够推断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组成的元素。

2.能够推断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这种类型的题目无论是平时化学测验还是中考都较为常见,下面我们就通过题目来举例说明。

例如:五氧化二碘经常用来检测一氧化碳对空气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它的方程式是I2O5+5CO=I2+5A,通过所生成的A,我们可以对CO进行检测,求A的化学式。

在这道题目中,反应前共有2个碘原子、5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子,而反应之后已知有2个碘原子,那么A物质就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因为在反应之前有5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子,那么A的化学式就是二氧化碳。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推断出其中的化学式[2]。

3.能够求出生成物的质量

在初中化学题目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也较为常见,下面就通过举例说明来让学生更加清楚明白。

例:A+BC+D,反应前A有10g,B有5g,在反应结束之后,A的剩余量为3g,B的剩余量为0g,并且生成了4gC,那么所生成的D的质量是多少[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A+B的质量等于C+B的质量,而题目中已知A+B是15g,C为4g,其中A剩余3g,那么D的质量就是15-3-4=8g,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为8g。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求出生成物的质量。

4.能够解释化学反应现象

在中考题目中,有一些化学题目中往往会根据一种现象,让学生来解释它所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将化学融入生活当中去的目的。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Fe3O4,但是生成的Fe3O4质量却比原来的铁丝质量要更大,请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铁丝在氧气中经过燃烧而形成了Fe3O4,而Fe3O4的质量又是由铁丝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所共同组成的,所以Fe3O4的质量会大于原来铁丝的质量。通过上面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的生活现象。

二、采用元素守恒进行解题计算

例如:对蔗糖进行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了C和H2O,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蔗糖的组成元素为( )

A.C元素

B.C元素、H元素

C.H元素、O元素

D.C元素、H元素、O元素

因为生成物是C和H2O,包含了C元素、H元素和O元素,所以反应物一定也包含C元素、H元素和O元素这几类元素,此外,题目中给出了隔绝空气加热这一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蔗糖中一定会包含C元素、H元素和O元素这几种元素,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选D。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定律,以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边春霞.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

第2篇

框图解读:

(一)知道酸、碱、盐这三类物质的组成特点,即: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亦理解为酸的组成中必含氢元素);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亦理解为碱的组成中必含氢、氧两种元素);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铵盐含有NH+4).明确知识可以完成下面的问题:

1.Na、H、O、S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常见的酸②一种常见的碱

③一种常见的盐④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上面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得出,分别是H2SO4、NaOH 、Na2SO4、H2O.

如果改为下面的问题,则答案会很多.

①一种酸②一种碱

③一种盐④一种氧化物.

①H2SO4、H2SO3、H2S

②NaOH

③Na2SO4、NaHSO4、Na2SO3、Na2S

④SO2、SO3、H2O、Na2O等.

注:N、H、O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常见的酸HNO3

②一种常见的碱NH3・H2O

③一种常见的盐NH4NO3

(二)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盐类物质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还有的呈中性,初中阶段,我们只知道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即可.区分溶液酸碱性要用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的石蕊溶液遇酸溶液能变红色,遇到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盐酸显酸性,醋酸也显酸性;氨水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要精确地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我们常用pH试纸.具体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

2.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的pH>7,根据曲线的起点可排除B、D;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当盐酸过量时,pH

3.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则A溶液呈,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B溶液呈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解析这是一道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酸碱度相结合的试题.知道溶液的pH,便可知溶液的酸碱性,然后确定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溶液则显示不同的颜色.答案:酸,红;碱,红.

(三)初中常见的酸碱(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表1

主要的

物理性质保存

方法敞口放置

的后果实验室中的

主要用途稀释方法事故处理

酸挥发性密封溶液质量减小、溶质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酸吸水性密封溶液质量增加、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干燥剂

不能干燥

氨气简记为“硫水”

一定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先洗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表2

俗名主要的

物理性质保存

方法敞口放置

的后果实验室中

的主要用途事故处理

氢氧

化钠火碱、

烧碱、

苛性钠吸水性、

溶于水

放热密封质量增加

最后变成

碳酸钠干燥剂

不能干燥

二氧化碳如不慎沾到

皮肤上先洗

后涂硼酸

氢氧

化钙熟石灰、

消石灰微溶于水密封质量增加

第3篇

关键字:物质的量;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3-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部分“物质的量”的知识已进入初中阶段化学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这一改动成为广大专家、教师关注和研讨的焦点之一。初中化学的新教材即将在上海市全面推开,如何认识、设计和组织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已成为实施好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近几年试点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这一改变存在不少困惑,下面对初中引入“物质的量”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初中阶段基础型课程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1.1 “物质的量”更能体现化学学科计量、计算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的自然科学[1], 无论是研究物质的构成还是物质的变化都会涉及微观粒子的计量问题。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是源于微观粒子的计量,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质的量”的知识,可以使计量的方法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变化紧密结合,更具有化学学科的特点。这样的计量方法,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学生加强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认识化学学科的一些本质问题。

原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尴尬的问题,在有了“物质的量”以后,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过去在初中阶段讲到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含义时,老师往往只能用“几份”、“微粒数之比”等来表述,虽然没有出现“物质的量”四个字,但其本质已经是“物质的量”的思想。如果学生具有了“物质的量”知识,一定会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含义。可见“物质的量”在初中的引入,也是源于教学本身对计量的需要。

1.2 有利于解决学生初、高中计算习惯改变的教学难题

以往由于学生在初中掌握了以“质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到了高中阶段以后,很多学生对“物质的量”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排斥的心态,这成为广大高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的最大困难,常常出现即使教师规定学生一定要用“物质的量”的方法解题,学生仍然我行我素用“质量”方法的情况。“物质的量”在初中的引入,使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计算内容得到了整体的设计,学生学习的始终是以“物质的量”为主线的化学计算方法,因此习惯的扭转问题就不再存在。

1.3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物质的量”内容的教学效果

将部分“物质的量”的知识引入初中阶段,取代原来以“质量”为主线的化学计算方法,从初中来看,没有增加学习内容;从初、高中整体来看,由于对化学计算进行了整体设计,表现为减少了原来“质量”计算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负担的减轻。原来在高中学习的“物质的量”一致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在被分成两块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学习,避免了众多概念间的相互干扰,使难点分散,有利于学生对该内容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初中阶段引入哪些“物质的量”的内容

初中阶段引入“物质的量”并不是全盘照搬原来高中阶段的全部相关内容,而是在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初中化学知识的相互关联等各方面的因素后确定的,具体为: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间的相互转换,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2]。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仍放在高中阶段。

这样的一个内容要求划分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而形成的。试点过程中曾经在初中只要求: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间的相互转换,结果由于这些内容相对孤立,在后续的学习环境中缺少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机会,而使“物质的量”在学生头脑中不易“生根”,也不利于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深入理解。到了高中阶段,老师往往不得不从头讲起。因此,后来又加入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的要求,从而使这部分知识能够自成一定的体系,并且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3 初中阶段引入“物质的量”存在些什么困难

3.1“物质的量”的抽象性是初中学生掌握它的最大障碍

“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涉及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初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不同的学生个体间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肯定会产生认知上的困难。

上海市“二期课改”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合-分-合”体系中,6~7年级的科学课程使学生对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有了初步的认识,为物质的量的学习作了适当的铺垫。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开,学生的这一认知困难有望得到缓解。

3.2“物质的量”这一名词本身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首先“物质的量”四个字读起来很拗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其认识为一个整体。

其次,“物质的量”从字眼上很容易与“质量”、“摩尔质量”等概念混淆或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

3.3 部分教师还没有适应这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有些教师长期用“质量”的方法进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物质的量”的教学却比较陌生,甚至少数教师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因长期不用而淡忘。个别老师在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关系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时,让学生走由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的弯路。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要实施好“物质的量”的内容调整,教师首先要对其充分认识和理解。

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即仅从考试的要求着眼,急于进行计算,而忽视“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客观规律,最后欲速不达,即使花成倍的课时,仍然得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4 如何在初中阶段搞好“物质的量”的教学

4.1要关注学生学习“物质的量”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学习该内容的动机

如果学生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量”?学习“物质的量”能解决什么问题?他们的学习动力肯定是不足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代替机械的说教来使他们感悟学习该内容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摩尔的概念时,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朗读、书写以科学计数法形式表示的微观粒子数目,使他们充分体验这种描述微观粒子多少的方法之不方便,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摩尔这一计量单位,学生就会发现对大量微粒多少的描述原来可以如此简单,于是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解和接受便水到渠成。

4.2 要采取“概念先行、先分后总”的策略

尽管对“物质的量”掌握情况的考查往往是以计算的形式来进行的,但学生能够灵活计算的前提是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清晰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吝惜讲解概念的时间,2~3分钟匆匆带过肯定是不行的。有的老师花近半课时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实践证明这些时间没有白花,后面的教学往往“事半功倍”。

在讲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的转换时,宜分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的转换、物质的量和质量的转换两阶段进行,分别巩固夯实,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众多变量的转换中迷失方向。

在分阶段巩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知识汇总、网络化,通过图、表等形式使学生对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等变量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

4.3要在初中阶段整体设计规划“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使“物质的量”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过程

要落实“物质的量”的教学要求,光靠集中的几课时的教学是不够的。在后续的学习中,随着新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不断出现,要创设让学生应用“物质的量”的机会,培养他们用有关的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物质的量”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对其理解也会有进一步的深化。

4.4 要采用合理教法,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面对抽象的“物质的量”的概念,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类比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微观的粒子比喻为宏观球类物体进行讲解,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模型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教学中还要注意多与学生过去熟悉的知识对比,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和打数、铅笔数、12进行对比。

4.5 要向学生揭示化学计算问题背后的数学本质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往往很少思考其中所需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科间缺乏综合,相互割裂,势必影响对知识认识的深刻性。在学习“物质的量”的适当时候,我们要向学生揭示无论是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间的相互转换还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其本质都依赖于数学中的比例式关系。比例式的知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牢固掌握的,为什么学生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仍然会存在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还没有把化学的概念和数学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考虑。

其实,在后续的教学中还可以将“物质的量”的计算和“溶液”的计算通过比例式这一共性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6 要正确认识、处理好“物质的量”的计算和“质量”计算的关系

有些老师在接受“物质的量”的同时,仍然对“质量”计算恋恋不舍。其实国外的确有教材是将“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和“质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呈现给学生的。但从我们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这样做没有必要。首先,如果将两者同时教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负担会有所加重。我们要获得质量完全可以通过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来求得。其次,在学生牢固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以前,急于传授“质量”的计算方法,会使两种方法相互干扰,最后两头落空。

当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需要进行拓展学习的学生,在牢固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基础上,再掌握一些“质量”计算的方法,有利于他们拓宽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例如对于差量问题的计算,两种方法都可解决:

问题:将重5.6 g的铁钉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干燥后称重质量为5.68 g,求被置换出的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①用质量进行计算的方法:

可见方法①的优点是比例对应关系非常清晰,但需要学生对差量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方法②的优点是通过列方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正向的,学生容易理解,后面只要完成简单的解方程就可以了。以上两种方法学生完全可以在解决问题时根据自身的思维特点选择。

从近几年的试点情况来看,初中学生都能较好掌握“物质的量”的知识,进入高中阶段后,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往往较其他学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物质的量”进入初中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要在教学时间中多研究、交流怎么教的问题,使这一内容的教学更加有效、高效,从而更好体现“二期课改”化学新课程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科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01

在一次初中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即兴演讲的环节中,评委老师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如果化学不再中考,你会如何教?选手们基本上是统一的回答,即如果化学不参加中考将会如何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实验,开展探究,联系实际和启迪思维。言外之意,中考束缚了他们化学教学的手脚。最近,在一个大规模初中化学新教材培训会上,一位资深教师向教材主编发问说,教材习题中“铁生锈”不应该算作化学性质,应该加一个“能”字或“会”字,即“铁能生锈”或“铁会生锈”。教材主编解释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并告诫初中化学不要教得这样死,也不要揪得这样细。这位教师还不依不饶地说,万一考到了是算错还是算对呢?绝大多数与会教师纷纷赞同这位教师的忧虑。

这两个事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即片面地放大了化学的中考功能,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功能。常常表现出教学的知识密密匝匝、面面俱到,不能使学生确立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稳固的核心概念;片面地加快教学进度,追求效率,即压缩知识形成的过程,拉长结果或结论的训练,压缩新授课课时,延长复习课长度等;只能看到显形的知识,不能看到知识背后的观念、思想与方法,知识抵达不到价值的层次。如此等等,初中化学教学很难上升到学科启蒙的高度。其主要原因:一是年级的特殊性。由于初中化学开设在初三,对化学学科的定位常常是中考学科而不是启蒙学科,中考成了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二是教师学科素养的制约。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长期囿于初中一年的化学教学上,教材中具体形态的知识不断清晰,而学科整体上的学科价值、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知识体系却不断模糊。

为此,笔者以为初中化学要回归学科启蒙性这一基本性质,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以下具体论述初中化学回归学科素养,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 回归学科兴趣——多一点实验和多一些情境

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学科,兴趣理应是教学长期关注的基本目标,但是不少老师片面地追求进度和所谓的课堂效率,常常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兴趣缺乏设计和缺少耐心,使得教学远离了初中化学还是一门新学科的客观事实,化学学科兴趣的缺失成了化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化学学科兴趣培养尤其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重视实验。实验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虽然实验会增加教学成本,如教师准备的经历、课堂教学时间等,也增加了教师课堂组织管理的难度,而且有时候从知识的接受效率上来看,实验比不实验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实验可以产生很多教育附加值,如感知学科特点,增强学科兴趣,体会学科思想与方法等,更何况这些附加值会反哺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教学中少一些题多一些情境。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的学案或导学案中把知识转化为了题目,教学过程演化成了做题、讲题的过程,学生学习变得没有兴趣。课堂作为学生体验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多一些情境少一些题,因为情境是指向学生内在的,而题往往是固着在知识上外在指令于学生的。情境可以是实验性的,可以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可以是科学史料或前沿科技的。的确需要的题尤其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题也要尽量设计为问题情境,避免生硬和简单化训练。

二、回归学科之基——凸显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

化学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是化学学科之基,也是教学中处理化学学科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以及教学内容上多和少的关系的根本凭据。

1.要知道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内容范畴

就初中化学而言,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都是重要知识。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元素的有限性的观点,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观点,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相互联系的观点,化学变化中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与质量守恒的观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点等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形成的基本学科观念。

2.要清楚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这一点特别是对于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教学尤其关键。比如元素概念的教学,如果仅仅局限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上,学生一定会感到突然和抽象难懂。其实元素的本义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之意,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化学上对于元素的定义,即化学元素的定义,但它仍然服从于物质基本成分的元素本义。元素概念的教学可以沿着元素本义、化学元素和科学元素观的线索,分三段进行。第一段是导入部分: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询组成千千万万的物质的基本成分,即元素,在中国古代哲人们就提出了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即“五行学说“,其实这五行就是五种元素。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不科学的,到底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从元素的本义引出概念);第二部分是形成概念部分:近代化学家波义耳认为通过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成分就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即元素,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例如水电解中水分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不是元素,而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分,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然后给出元素的化学定义即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并结合事例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是确立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中科学的元素观念,以深化概念。出示地壳中、海水中、生物细胞中、月球中、来自外星球陨石中元素分布,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元素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成分。通过对具体反应的讨论,明确世界万物虽发生化学变化而元素是不变,从而升华和回归元素的概念。

3.就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

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学科重要知识的教学进行较好而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教学问题突出,集中反映在把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当作静态的知识来教,采用的方式以说教和训练为主,不能上升到建立认识和确立观念的层次上。例如,“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教学,如果通过简单的现象和科学事实告诉学生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粒子很小、运动和有间隔,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强化,这样的教学就是把“物质是由粒子构成”仅仅作为知识来教学。如果作为观念来教学,那就要让学生能确信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并能用以看待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就是要持有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基本观点。这样,以上的教学要作较大的改造,即通过生活中一杯水变少等现象引起学生关于物质构成的思考并显现学生已有的看法,随之提供一些典型现象和科学事实让学生假说、解释或获得科学证据,以不断检验和修正原有看法,从而初步形成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念。可见,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形成是内生性的、建构性的,而不是外部的、强制性的。

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往往还需要逐步的、持续的教学过程来加以深化。还是上例,随后“分子、原子、离子、电离”的教学就是在认识广度和深度上对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念上的丰富,教学时要注意与之前形成的粒子观念相呼应,在阶段性复习时还要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 回归学科思想方法——观察、比较与分类、假说

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假说和模型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实验的方法前面已经提及,模型法在初中化学中体现不明显,这里就主要说明观察、分类和假说。

1.观察——科学探究的基本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功。无论什么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都把观察作为化学启蒙学习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重视,不但在教学前期没有明确观察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以后的实验中也不重视训练学生观察,使得学生缺乏观察的能力和耐心,以至实验课上学生常常是动手时热热闹闹而动脑时冷冷清清。化学教学中要通过明确实验目的来引起观察的动机;要通过清晰实验过程来明确观察的内容,观察的程序和观察的手段;要通过良好的教学组织让学生在实验中有充分观察的时间和安静观察的氛围,从而形成观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

2.比较与分类——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逻辑方法

在化学研究中,由观察、实验获得的大量化学方面的感性材料,必须经过比较和分类,才能够进一步进行归纳、分析等逻辑思维与科学抽象,才有可能形成基本概念,提出各种化学假说,发展化学理论。因此,比较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方法。比较是区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体现,可以在教学上进行很好的实践。如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与元素的比较,物质组成与构成的比较,碳的几种单质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与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比较,几种金属性质的比较,常见的酸、碱、盐性质的比较等等。分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初中化学既在具体内容上体现了分类的方法,如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性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分类等等,而且在章节编排上也逐步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如第六单元标题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八单元标题是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十一单元常见的酸碱盐等。

3.假说——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而假说赋予探究魅力和促进科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看,化学科学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假说和检验的过程,假说推动了化学新理论的形成。例如元素周期律发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假说和求证的过程:纽兰兹提出的“八音律”——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排列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同时预言了镓、钪、锗三种未知元素的存在——预言被证实,周期表的假说被人们接受——氩元素的发现修正了元素排列依据(即按原子序数排列),确立了元素周期表的现代形式。

基于假说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假说,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的魅力。其教学方式主要有:其一,渗透式地体现假说。例如,在进行元素周期表教学时,就可以适度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到假说的科学魅力;其二,围绕假说开展探究性教学。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以放在科学史的背景下,由拉瓦锡从“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的实验提出了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相等的假说切入,把白磷燃烧和铁钉与硫酸铜实验作为验证假说的角度展开教学,从而让整个教学因围绕假说而具有浓厚的探究性和科学人文性;其三,把假说作为一种教学过程,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体验科学的本质。例如,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教学中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提出物质构成的一些假说,然后用这种假说再去解释一些现象,从而确立粒子的观念。再如,核外电子排布中“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的教学,先通过观察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排布,提出稳定结构的假说,接着利用稳定结构的假说推测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后提供印证推测的客观事实,如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氟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更活泼,在低温和黑暗的情况下也能同很多物质反应,从而把假说变成“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认识。

四、回归学科基本技能的本质内涵——从怎么做到为什么这样做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书写、化学基本计算是初中化学学科基本技能。这些技能需要一定量的强化训练来掌握,也需要通过内涵理解来体会。

1.有些技能可以进行理解性地教

例如,实验操作中的液体倾倒,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子上,为什么倾倒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为什么拿瓶子时标签要正对手心等等操作要求,这样理解性地教既使得教学深刻,而且又便于技能掌握。

2.有些技能要充分彰显其意义内涵,唤起技能学习的动机和领会技能所承载的价值

例如,化学式的书写,可以通过对“为什么用‘H2O’来表示水,而不用‘水’或‘water’”的讨论,来体会化学式是一种形式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符号,从而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和引起书写化学式的内在渴望。再如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先讨论“如何定量说明2g蔗糖完全溶于8g水与5g蔗糖完全溶于20g水哪一杯更甜”,概括出一定量溶剂中比较溶质、一定量溶质中比较溶剂、一定量溶液中比较溶质等基本思路,然后再从一定量溶液中比较溶质这种思路中引出溶质质量分数及计算。这种从技能的意义背景切入让学生体会到技能本质内涵的教学既促进了技能的有效掌握又突出了学科价值。

3.有些技能的教学要从基本原理出发,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例如,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技能教学,首先并不要急于对列关系式及计算的基本格式进行教学,而是通过“2g氢气和8g氧气生成10g水”的深度辨析,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相互制衡的,即一种物质的质量确定其它物质的质量也就被确定,这就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体会到这一点,根据已知量列关系式也就不是一个问题。所以,技能教学不能单纯化和单一化,要从其内涵的角度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目标,让技能教学变得有效和厚重。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起点,虽然从学科整体上看内容容量和难度相对较低,但是从学科启蒙的地位上看教学要求很高,而且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学科素养是学科启蒙的主要内容,回归学科素养应该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化学卷 [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6-12

第5篇

一、调查研究结果简述

调查显示:由于对高考方案和考试结果的片面认识、化学学科成绩不计入学期评价等因素导致化学学习需要降低,学习兴趣显著下降;学习习惯方面,课前预习和有课堂笔记习惯的学生比例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缺乏研读;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对衔接知识内容强化方式单一;对学生学习起点分析不够,方式单一;学法指导不够;课前预习的评价、笔记习惯的培养的落实不够;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太少,使用视频或动画呈现实验的情况较普遍。

二、课堂教学对策和建议

1.加强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研读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相应的《考试说明》,对课程性质、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高中教师应加强互动教研,明确不同课程阶段的内容标准要求,做到衔接期教学的有的放矢。

2.加强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初高中衔接期的课堂教学设计,尤其要关注学生起点能力分析。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要对化学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全面分析,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一般特征的同时,也要关注对不同学生个体特点。忽视对学生学习起点能力的分析,必然使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

3.加强校内教学教务沟通

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校不可只为“一时之需”,应理性思考,形成完善的选科制度。化学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校内教学教务沟通,为开展学科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实事求是的向学生介绍学校所开课程的情况、选科程序、适合对象等,使学生在高一衔接期对整个高中课程的设置情况和考试方案有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制定选修和选考科目方案,有助于这一阶段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4.学法指导要扎实具体

教师对初高中衔接期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要具体。如:学习物理性质时可采用“观察描述――个性概括――作用意义”的方法线路;学习化学性质时可采用“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解释――作用意义――联想归纳”的方法线路;概念学习时可采用“分析――内涵外延――作用意义――联想”的方法线路;实验学习时可采用“实验演示――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的方法线路等。

5.教学内容双向比较,明确衔接要点

初中衔接教学重点内容: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化学计算、物质的分类、对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认识和分类、酸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CO2-3等常见离子的检验、常见物质物理性质和俗名的识记。高一衔接教学重点内容:物质分类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定量研究方法、离子反应等。

6.充分发挥教学设计主题的作用

教学设计主题的合理使用,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和交互作用。如:苏教版化学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将教学设计成四大主题:“从生活走进化学用理论引导分析用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对教学设计主题的贯彻,即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也提高了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效益。

7.提升衔接期实验教学品质

这一时期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多项学习能力、激发和维持化学学习兴趣、提升衔接期教学质量的有力阵地。提升这一阶段实验教学的品质,我们尝试以下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训练;观察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开展学生实验技能和设计评比等。

三、教学实验和效果总结

笔者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的纸笔测验中,化学成绩分值的均数、标准差相近,差异显著性水平(0.740)远大于0.05(见表1)。两班在实验前时化学成绩分值并无显著性差异。

随即开始在实验班级中开始引入进行“课堂教学对策”开始教学实验,为期半学期,进行实验后的纸笔测验。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的化学成绩

第6篇

一、巧解指导

解答推断题的总体思路:反复阅读题目,挖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运用合理方法作出推断,把推出的结果代人验证。

解题方法:1.顺推法,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以题尾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一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三、典例分析

1.框图型

例1(2015・孝感)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_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研析与解答:根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同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一氧化碳;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所以C是氢氧化钠,B可以是碳酸钠,A和碳酸钠会相互转化,所以A足二氧化碳,D可以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AgN0,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研析与解答: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取少量M放人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铜,向滤出的沉淀中加人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硫酸钡沉淀难溶于酸,所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有碳酸钠,依据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硝酸钠是否存在。

3,表格式推断题

例3(2015・宜宾)元素X、Y、z、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表1所示,

(1)M元素的名称是__。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此物质不属于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由X、Y两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填化学式),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

第7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酸和碱》中最后一部分是溶液的导电性的内容。这部分教学的意义是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揭示出酸或碱性质相同的微观原因。知识点仅仅限于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按教材举例,讲授得比较浅显。这样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是相符的,但对后续的学习却"雁过无痕"帮助不大。

这部分的教学要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即溶液导电性的教学能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离子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 此,怎么把握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就成为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从初中教材来说,溶液导电性内容的后面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和《盐 化肥》的教学都多少依附这部分内容所体现的理论支持。同单元后一课题,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这里需要学生在对溶液中离子进行种类分析的基础上得以理解,而这是建立在溶液导电性原因的认识之上。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中的复分解反应和某些离子的鉴别也需要离子观的建立。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学生要在理解溶液中这些化合物电离产生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再重新组合成有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情况才能发生。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需要学生会将化合物拆分成相应的离子,即依赖正确的离子观。离子的检验实际是利用离子间反应的特殊现象来鉴别离子。学生只要获知离子相同其性质就相同,检验方法就会一致,这为学生做此类习题抓住知识点的本质提供了思路。

在初中,化学式的书写一直是学生的学困点。学生认为要识记化学式的物质太多,记忆有困难。但若建立好离子观后,由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P114附录1,以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来识记化学式就容易许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先识记五个常见原子团(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将常见的带负电原子团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配对,并使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可书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了。

而在高一必修1的教材中,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的呈现顺序是从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离子反应。如果初中在溶液导电性教学中打好基础,学生已经具有离子观的理论基础,高中相应知识的学习就会在初中的基础上小梯度的递增性呈现,学习会变得相对轻松许多一些。

归纳重视初中溶液导电性教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 建立正确的离子观(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2. 能有效掌控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3. 帮助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4. 能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5.增加对离子鉴别的理解。

6.为高中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溶液导电性的教学。为此,我拟定在教学中补充讲授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1.增加氯化钠、蔗糖溶液导电性演示实验。

前一章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氯化钠溶于水是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氯化钠溶液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就说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离子的导电,分子的不导电。从而引出溶液导电的原因,然后再按书上所列举的溶液做演示实验,在分析酸和碱的组成特点。

2.适当提及电离的概念。对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分析离不开电离的概念(某些化合物在溶液中离解产生阴阳离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写出初中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举强电解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溶液中离子的种类,为复分解反应和高中一年级的教学打下基础。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概念教学 误区 策略

物理概念是进入物理学的敲门砖,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特别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更应重视物理概念教学。因为概念是人们对经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而得到的抽象认识,反映事物某一本质特征,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而初中生年龄小,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就增加了物理概念教学难度。

一、教师教学中的误区

1.“照本宣科”式

有的老师在上课开始时,将这节课要学的几个物理概念名称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己预习,预习完后指明几个学生回答或集体读出这些概念的内容。不注重讲解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使概念的学习只流于表面,这样使学生只能记住概念的内容,而不能理解概念本质,更别说运用概念了。

2.轻概念,重做题

有的老师不喜欢在概念上花太多时间,喜欢让学生做大量练习,熟能生巧,认为多做题就能理解概念。其实这样消耗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得到的效果却不理想。

3.课堂语言随意,不严谨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定量学科。初中物理虽然要求不高,但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千万不能随意,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思维影响,阻碍正确概念的形成。如物体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有的老师说这两个力相互抵消了,其实这两个力并没有抵消,而是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或者说两个力相互平衡了;还有利用惯性解释现象时说由于“惯性作用”,其实惯性后面不能加作用二字,加了就让学生认为惯性也是力了,其实惯性不是力,它是一种性质。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困难

1.生活概念代替物理概念

初中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形成了很多生活概念,但这些概念很多和物理上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错误的。如重量和质量,在生活中,我们问:这袋米有多重或重量是多少?问的就是质量,生活中重量和质量是同一个概念。但物理上这两个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重指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会随着物置、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一个基本属性,是不随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还有学习“做功”时,受生活中概念“做工”的影响,等等。

2.概念混淆

物理概念混淆在初中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于相关概念只注意到它们的相容部分,而忽略它们的相异部分,造成概念之间的混淆。如将压力与压强、效率和功率混为一谈。再如对温度、热量、热值、内能、比热容这几个热力学概念的混淆等。

3.死记硬背概念,不注重理解

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反映,上课讲的内容都能听懂,但一到解题就无从下手,或一到解题就出错,且不知道错误的原因。这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对物理学中最基本概念本质缺乏深刻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似懂非懂,或者说对物理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死记硬背概念,从而无法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学生进入八年级,接触到崭新的学科――物理,他们感到陌生又充满好奇。有的同学可能听过高年级的同学说物理很难,也有的可能说物理很有趣。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份新奇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物理世界,学会用物理思维、物理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从生活实践中引入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教师要善于恰当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能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这种引入方法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从生活经验引入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从实验中引出概念

有些概念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在学生头脑中尚没有形成概述,这类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实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以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盆上放上纸屑,直观地看到发声体的振动。

3.用“类比法”引出概念

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方法引出,便于学生理解。如把电流比做水流、把电压比做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实质。再如学习比热容的时候,把比热容类比成容器容纳水的本领,不同的物质就像不同的容器,容器装的是水,而物质装的是热量,不同的容器装水的本领不同,不同的物质装热量(吸放热)的本领也不同,容器中装入或倒出水后水位会变化,就像物质吸放热后温度会变化一样,从而将很抽象的比热容概念变成很直观的事物展现出来。

4.用“望文生义”法帮助理解概念

第9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衔接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65-01

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历来被广大高中教师所重视。我认为要顺利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以下几点做法收效比较高。

1 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从教学内容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有延续性和前瞻性。如果高中的化学教师对现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势必造成在教授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高中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也做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或者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例如初中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在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确、过低或不落实,而高中教学要求的起步知识又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必然造成脱节。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复习巩固,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等于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前进行了一次基石加固工程。

2 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从学法引导上做到有效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2.1 注重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课前就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当“抄写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重难点,精作笔记。

2.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全部理解,做起作业来更能应付自如,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2.3 指导学生回顾反思

要求学生对每一次考试的每一道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该题的考点,并在试卷上标明该考点是教材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作好知识的链接,同时,在教材上也可以作上标记。分析错误的原因,现在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考试后的收获等等。

2.4 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运用的解题方法是比较基础的,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诱导,能更好地树立学生迎接高中化学学习的信心和激情。比如解计算题,初中化学中主要就是运用按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各物质式量与计量数乘积列方程进行的常规方法计算,而高中化学的计算中还要求学生掌握根据物质的量列比例式、差量法、元素守恒法等解题技巧。

2.5 重视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强化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调动各个感官去感受实验。首先要看,看明白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看老师的规范操作,看明显的和细微的实验现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其次要听,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意见,随时记下实验成败的关键点。然后就是问,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能稀里糊涂,问老师、问同学,查找原因直至弄明白为止。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方法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解决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上,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3.1 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节奏

万事开头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尤为如此。为了使学生不至于在起跑线上就摔倒,进而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再逐步进入教学。

3.2 讲清基本知识理论,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当介绍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创设悬念,让学生在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方向和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正式开展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3.3 引导学生联想对比,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概念相当多,且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如果概念不清,解题时就会模棱两可,凭感觉瞎蒙。因此,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可采取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非常抽象,比如,物质结构部分、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等等。对于这样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可采用多联想,变抽象为形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4 教师做好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于初中,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一切知识更加系统富有深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单元小结,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回味,即在一道题目解完后,引导学生想想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还应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长此以往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总之,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衔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处理好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更多的高一学生不怕学化学,愿意学化学,进而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轻松,也才能使教师教得充满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物理解题;错解原因;分析;纠正方法

初中生在解题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解题错误。通过归类,可以将初中生出现错解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四类:知识因素、心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

一、知识因素

初中生由于知识因素出现错解是很常见的。知识因素包括知识缺漏、偏差、知识模糊等。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错解:选A或C或D

错解原因:对内能、热量、温度等概念认识不清、概念混淆或者生活中的前概念造成错解。

选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学生由于不清楚内能的内涵,所以误认为物体温度为0 ℃,就不存在内能。

选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能量的多少,是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才出现的。学生由于不清楚热量的概念,不知道只有在热传递时才说传递了多少热量,混淆了热量与温度的概念。根据公式Q=cm[Δ]t,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只知道物体温度低,不知道温度变化量,无法判断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并且受生活中的前概念影响,生活中经常把温度高说成热,温度低说成冷,所以学生容易凭直觉认为温度低,所含热量少。

选D:对内能的认识不清,不知道物体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质量等因素有关。

正解:选B

二、心理因素

学生有时由于思维定势、情绪紧张、前概念产生负迁移、审题不认真等心理因素造成错解。

2.把2 kg水从20 ℃开始加热,使其升高了80 ℃,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

错解:5.04×105 J

错解原因:审题不清、思维定势或者对题目不理解造成错解。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将升高了看成升高到。表面上是看错题目,实际上更实质的原因是由于思维定势,觉得题目中的每个条件都要用上,有初温这个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末温,再算出温度的变化量。还有小部分学生是由于理解能力较差,不理解升高了与升高到的区别。

正解:6.72×105 J。由于[Δ]t=80 ℃,Q=cm[Δ]t,可得吸收的热量为6.72×105 J。

三、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包括分析理解、思维障碍化归能力弱等,即学生由于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出现错解。

3.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牵引力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错解:选D

错解原因: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较弱导致错解。这类比例题,错误率一般都不低。主要原因是在题目已知条件较多,又有一些隐蔽条件的情况下,已知一个比例,这时由于题目较复杂,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并且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以及思维障碍,导致做错题目。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是公式记忆错误。

正解:选B。首先,抓住关键字匀速行驶,就分析出合外力为0,阻力等于牵引力,于是排除D。接着,根据公式W=FS,相同牵引力,则路程之比就是牵引力做功之比3∶2。再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已知时间相同,则功率之比等于牵引力做功之比3∶2。

四、经验因素

初中物理的难度其实不大,但有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学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或常识,就容易做错这类题。

4.某种燃料燃烧放出1.8×107 J的热量,被质量为5 kg、初温为30 °C的水全部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会升高多少?

错解:[Δ]t=Q/cm=1.8×107 J/4.2×103 J/(kg・℃)×5 kg=85.7 ℃

错解原因:学生忽视了生活常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这个客观实际。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根据公式,将吸收的热量除以比热容与质量,得出升高的温度。由于审题不认真,没有利用题目给出的一个隐含条件:初温30 ℃。将温度的变化量加上初温就会发现末温大于100 ℃,而这是不可能的。

正解:[Δ]t=Q/cm=1.8×107 J/4.2×103J/(kg・℃)×5 kg=85.7 ℃

由于水的沸点是100 ℃,初温为30 ℃,那么,[Δ]t=100 ℃-30 ℃=70 ℃

答:水温升高70 ℃。

总之,学生和教师都应该从错题中发现原因、总结规律。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错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未雨绸缪,强化一些易错的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积极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心理素质以及理解分析等能力,并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第11篇

物质的量,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化学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它冲击了初中简单的质量、原子、分子的宏观概念,让学生体会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如果学生对“物质的量”有了整体的认知与把握,就有清晰的视野面对以后的学习.

一、“物质的量”的认识

在国际单位制中有7个基本物理量单位,它们分别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发光强度[坎德拉]以及物质的量[摩尔].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分子、离子等,是微小量,看不见又难以称量;而实际中的各物质都是可以称量的.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引入一个科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进行表述.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它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也可以说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它的衡量标准就是与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科学上规定,阿伏加德罗常数与0.012 kg12C所含原子数相等.一个12C的质量是1.993×10-26kg. 阿伏加德罗常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计算出来:NA= 0.012 kg÷(1.993×10-26kg・mol-1)≈6.02×1023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 通常取近似值6.02×1023mol-1.因此,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数目都约为6.02×1023个.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定值,用NA表示,单位是mol-1.可以说,若一种宏观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那么这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就是1 mol(1 mol物质的实质是1 mol该物质的粒子).通常用数字+ 摩尔(或mol)+ 粒子这种表示的形式来表示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特别是在中学化学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

二、“物质的量”的作用

对于“物质的量”的学习,不仅要满足在概念层面上的掌握,还要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感知它的作用.它在原有的量化体系基础上,建立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为核心的新的量化体系,核心问题就是理解摩尔在宏观和微观两重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

首先,建立“物质的量”概念及其单位,其后的内容实际是在建立微观量微粒数与宏观量质量、体积、浓度或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而摩尔在这些量之间的作用在于构筑“基本量”,将这几个相关物理量和“物质的量”连成“线”.可以把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分别看成为从微粒数、物质质量、气体体积出发求物质的量的“基准量”,然后看一看摩尔是如何构筑这些“基准量”将这些物理量与物质的量联系起来的:利用概念提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构筑微粒数和物质的量的桥梁;1摩尔物质的质量即摩尔质量,构筑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桥梁;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所占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构筑体积与物质的量的桥梁;浓度与物质的量的联系“隐蔽”一些,主要通过溶质的物质的量来建立桥梁.这样,摩尔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体积、浓度之间构筑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基准量”,无疑在相应两个量之间建立了“桥梁”.只要理解了“基准量”的“桥梁”作用,找到两个物理量,再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关系,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理想效果,从而将知识点连成“线”.

其次,在建立物质的量和某物理量之间的知识“线”后,要求从微观方面理解这些基本物理量的实质而实现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转换.现在根据前面的知识“线”,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摩尔知识“面”,在探究质量、体积、浓度与微粒数之间间接的、深层的转化关系中深刻体现摩尔在微观与宏观中的“桥梁”作用.这个知识面像十字架,形象地称为“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中心就是物质的量,四个基本点分别是质量、粒子数、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最后,“物质的量”的建立,是对于微观粒子的具体化描述.对于宏观物质可以采用质量、体积等进行量化的处理,这是初中化学的学习.对于初入高中并怀着对高中无限期待与遐想的学生,这个对微观粒子的抽象的概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心理上给学生敲响了一个警钟,高中的学习不再像初中那么简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人教版把“物质的量”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放在第一章无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初中对物质的研究与进一步巩固,启示今后对化学计算以及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解性思维.

第12篇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元素符号必须熟记和准确读写。由于是初学,常感到不易记忆,这就要掌握一些记忆规律。一般可将课本第75页表3—4中的20种元素记住,对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作要求,但如果能记住的话,有利于以后提高计算的速度。或者直接记忆课本第146页元素周期表的前20种元素。

除了会读外,书写也要符合要求。在国际上元素符号是统一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小写字母要求写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角。书写时要严格遵守“一大二小”的原则,即一个字母要大写,两个字母则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且写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角。

二、化学式的识记与读写

化学式是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也可以称为分子式。而纯净物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对于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比如镁Mg、氦气He等。而像氢气、氧气等,其化学式要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书写其化学式时,要掌握元素的化合价和书写化学式的规则,即不论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如CO2中C为+4价O为-2价、NaOH中Na为+1价OH为-1价等。

在书写化学式时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常见的物质到不常见的物质。即先写会单质的化学式,如H2、O2、N2等;再会写较简单的常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如Fe3O4、H2O、CO2等;进而学会书写一些较复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如KMnO4、NH4HCO3、CaCO3等。

读写要严格遵守化学式读写的规则。书写时的规则:(1)正价元素通常在左边(先写),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后写),原子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H2O等。(2)在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如MgO中Mg为+2价、O为-2价;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一般为正价,如CO2中C为+4价。(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读时的规则:(1)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从左向右(从前向后)读作某化某,如MgO读作氧化镁、CaO读作氧化钙、NaCl读作氯化钠。(2)有时要读出化合物中每一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个数在元素符号之前读出,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CO2读作二氧化碳等,读法与写法刚好相反。(3)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a(OH)2读作氢氧化钙。

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记忆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的综合。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两个原则:(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要搞清楚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各物质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反应中如果有气体放出、沉淀生成时,必须用符号标出,气体用“”,沉淀用“”。(2)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对于初三化学中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可按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把它们分类归纳起来。

(1)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反应。如

(2)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如CO2+ H2O == H2CO3 CaO+ H2O ====Ca(OH)2 等。

(3)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Zn+H2SO4====H2+ZnSO4 Fe+CuSO4===Cu+ FeSO4等。可简记为A+BC==AC+B(注意:置换反应的发生条件是反应物中单质的活动性应大于生成物中单质的活动性)。

(4)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实质是两种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阴阳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沉淀、气体、水,可简记为AB+CD===AD+CB。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死记硬背,应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且要了解反应中是哪些物质反应,有什么物质生成。同时,还要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才能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