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时间:2023-06-15 17:26:06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第1篇

一、物质组成的比较

1. 生石灰、熟石灰、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石灰石是五种名称较为相似的物质,然而,它们的组成却不尽相同:生石灰是氧化钙(CaO)的俗名,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a(OH)2] 的俗名,生石灰、熟石灰都属于纯净物;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大理石、石灰石是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的两种石头的名称,显然,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

2. 碳和炭的读音相同,写法相似,其意义却完全不同:碳是指碳元素,即核电荷数(质子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碳字通常出现在含碳化合物的名称中,如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炭出现在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名称中,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煤虽然不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煤中含有碳、氢等多种元素),但习惯上也称之为煤炭。

二、物质性质的比较

1.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两者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金刚石无色、坚硬、不导电,而石墨深灰色、很软,有导电性。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但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因此,两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反应装置的比较

碳、一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在高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然而两个反应所选用的反应装置却有差别: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固―固加热(高温)型反应,所选用的反应装置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相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气―固加热型反应,因此,所选用的反应装置是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经过密封改进后的装置(见初中化学第一册第104页、第106页)。

四、实验方法的比较

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验满二氧化碳则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第2篇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微观构成等)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纯净物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由于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红磷、白磷;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等,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是混合物,而化合物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所以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正确答案是C。

2.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因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其中B射线即为电子流,故易选错为A,但元素(原子)的种类是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由题意应推断正确答案为C。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和H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易选的错误答案:A或C。

分析:答题时只考虑生成的CO和HO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而没有考虑氧气参加了反应,得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错误结论,故错选A;答题时虽然考虑到有氧气参加反应,但没有考虑到生成的CO和HO中氧元素是否都是由参加反应的氧气提供,得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氧元素的错误结论,故错选C。

实际上该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CO和HO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同,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所以无法确定生成物中的氧元素是只由氧气提供,还是该物质中也含有氧元素。故正确答案为:B。

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

4.将CO、CO、HO、H、CH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0H溶液的洗气瓶、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适量浓硫酸洗气瓶,最后得到的尾气是(

)。

A.只有CH

B.CH、CO

C.CH、CO

D.CH、H

易选的错误答案:A。

分析:没有考虑到:在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过程中,除去CO时还生成CO,它在后面的洗气过程中没有被除去,因此错选A。

事实上,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H溶液,除去了原来的CO,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除去了CO和H的同时,又生成了CO和HO,再通过浓硫酸洗气瓶,只除去了HO而生成的CO和原来的CH没有被除去,故正确答案为:C。

5.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所得气体可能是什么?

不准确的答案:C或CO。

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不同,反应后所得气体的组成也不同,可应用数轴讨论。

6.某气体可能由H2、CO和CH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为了确定该实验气体的组成,先将实验气体通入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将生成的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假定每个反应都完全),若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它是

不准确的答案:H、C0和CH的混合物。

分析:南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燃烧的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我们知道H和CH燃烧的产物中都有水生成,而CO和CH燃烧的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该实验气体可能出现的组成有如下几种可能:①H和CO的混合物②H和HC的混合物 ③CO和CH的混合物 ④H、CO和CH。的混合物⑤CH

三、化学基本计算

7.4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易选的错误答案:B。

分析:答题时,没有考虑到此题与上一题有明显的不同点,题目提供了可进行定量计算的数据,而按上题的思路解题,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正确的思路是,根据生成的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分别计算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再与物质的质量46g比较,即: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小于46g,所以正确答案为:A。

四、化学实验以下各题自行解答后,对照“参考答案”,(见后)检查有无错误,如有错则自行分析错误原。

8.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9.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0.化学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是制备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并检验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应检验_______以防止爆炸:

(2)装置B中盛放_______除去______;

(3)装置D中盛放______检验______;

(4)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_______处加热;

(6)在反应后磁铁悬挂在玻璃管上方,其作用是______。

五、综合型探究实验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D 9.A

10.(1)检验CO的纯度并驱除尽装置内的空气

(2)浓硫酸;HO

(3)澄清石灰水;CO,

(4)2Fe+3CO

(5)C

(6)将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11.(1)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

第3篇

一 确定化合物中某种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如:在下列含有铁元素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是( )。

A.FeS B.FeO C.Fe2O3 D.Fe3O4

解析:此题利用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来求解比较麻烦。从化学式可直观地看出选项B、C、D中的一半都含有氧元素,虽然A中不含氧元素,但硫原子的原子量是氧原子原子量的2倍。故把选项C、D适当变形成C.FeO3/2,D.FeO4/3之后四个选项中铁元素质量相等,根据在分数中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小的反而大,只需比较另一半氧元素的质量,通过口算可得四个选项的数值分别为32、16、24、21.3,氧元素质量最大的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A。

二 比较生成物质质量的大小

例如:将相同质量的Na2CO3、K2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一种碳酸盐是( )。

A.Na2CO3 B.K2CO3 C.MgCO3 D.CaCO3

解析:读此题后,该题似乎是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但细分析,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碳酸根离子,它与盐酸反应都要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如下: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K2CO3+2HCl=2KCl+H2O+CO2

C.MgCO3+2HCl=MgCl2+H2O+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根据题意,四种碳酸盐质量相同,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最大的,只要比较参加反应的四种碳酸盐式量的大小即可。又由四种碳酸盐的化学式可知它们中都含有相同个数的碳酸根离子,因此只要比较化学式中的另一半不等量金属离子的“式量和”的大小,即金属离子的“式量和”小的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个数多,则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大,反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小,通过口算可得金属离子“式量和”分别是46、78、24、40,故选C。

三 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如: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下列物质①Mg,②MgO,③Mg(OH)2,④MgC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解析:四种物质分别跟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①Mg+H2SO4=MgSO4+H2

②MgO+H2SO4=MgSO4+H2O

③Mg(OH)2+H2SO4=MgSO4+2H2O

④MgCO3+H2SO4=MgSO4+H2O+CO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分别与硫酸反应后溶质均为硫酸镁,且系数相同。由题意知它们都是恰好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参加反应的任何物质,只有原硫酸中未参加反应的水为反应后溶液部分溶剂。又因为原硫酸溶液质量、质量分数都相等,所以原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氢气、二氧化碳气体“跑掉”,因此,只需比较生成物中不等量的部分水的质量大小。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只有②、④生成水的质量相等,故选B。

四 确定杂质方面的应用

例如:某氯化亚铁样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其他氯化物,取该样品12.7克配制成溶液,并加入足量的硫酸银充分反应后得氯化银沉淀30克,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氯化物为( )。

第4篇

每逢化学课进入“计算阶段”,教师就会感到讲解费劲,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真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发现之所以出现上述两难的局面,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化学知识之间还不能很好地衔接,还未具备使用数学理念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对抽象的文字描述想象力还欠佳,对文字的理解、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不到位,影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基于以上原因,故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时,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体会。以下是笔者在讲授《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节课中,有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时,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改进和尝试。

二、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生: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2。

师:请同学们分析12∶32这一比值的化学意义。

生: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占12份质量,氧元素占32份质量。

师:若想知道碳、氧两种元素在二氧化碳中的质量分数,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生:(练习计算)ω(C)=1212+16×2×100%≈27.3%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①1-27.3%=72.7%;②ω(O)=16×212+16×2≈72.7%。

师:请分析ω(C)中分母“12+32”的化学意义,分子“12”的化学意义,即ω(C)计算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化学意义。

生:“12+32”为二氧化碳的相对原子质量;“12”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推导出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吗?

生: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师:同学们也能推导出化学计算式了!真是太棒了!接下来,请同学分析一下ω(C)的化学意义。

生:每100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占27.3份。

师:若现有100g的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生:(计算练习)27.3g。

师:请计算出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生:(计算练习)约为17.7%。

师:请阅读课本“挑战自我”第二小题,思考:为什么题中所述NH4HCO3的含氮量只有15%?

生:说明该物质不纯,不是纯净物。

师:考虑一下造成含氮量低于17.7%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思考)可能混入不含氮元素的物质,或混入含氮量低于15%的含氮化合物。

师:分析得很全面。若某同学从实验室中取得一瓶氧化铜粉末,经实验测得含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该瓶氧化铜是否纯净?

生:(计算判断)纯净。因为根据氧化铜的化学式计算得纯净的氧化铜中,ω(Cu)=80%。(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64计。)

三、教学反思

以上对该知识点的教学处理目的在于:1.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自行推导出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不仅让学生体验思考和推理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探究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够让学生主动接受计算式,避免“死背公式”、“背死公式”等错误的学习方法;2.注意对每个量的化学意义进行分析,便于帮助学生理解,为后面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做好准备;3.对于教材所赋予的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所给的信息,使学生能开阔眼界,学以致用,化解根据计算判断物质类别这一难点;4.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5.由学生探究完成从数学理念向化学计算的转换。

第5篇

这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第六单元复习题的文章,是

1. 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来灭火 B. 制干冰 C. 制纯碱 D. 制化肥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墨中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金刚石可用于钻探机的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熔点高 C.橡胶制品 中加入适量炭黑的目的是提高橡胶的耐磨性 D.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 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4.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 A.H2 B.C C.CO D.CO25.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用 ( ) A. 燃着的木条 B. 灼热的氧化铜 C. 紫色石蕊试液 D. 澄清石灰水6.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口不一定都要略向下倾斜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7.工业制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是C+H2O  CO+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A.C B.H2O C.CO D.H28.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 A.1:2 B.2:1 C.7:11 D.11:79.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 ) A.CO2 B.CO C.N2 D.SO210.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其中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则这种物质是 ( ) A.石灰水 B.水 C.二氧化碳 D.木炭11.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 A.密度不同 B.碳燃烧的条件不同 C.用途不同 D.分子的构成不同12.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1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是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 死亡动植物的腐烂; ④某些矿物如CaCO3等的加热分解。 ( )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14. 一种 无色 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是下列哪组物质: ( ) A. X是CO Y是CO2 B. X是O2 Y是CO C. X是CO2 Y是CO D. X是O2 Y是CO215. 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 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14∶11 B.11∶14 C.7∶11 D.11∶7二.非选择题:(反应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16.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氧气;④氢气;⑤二氧化碳;⑥一氧化碳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 空。(1)最清洁的燃料是 ? (2)有毒的气体是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4)属于气体化学肥料的是 ? (5)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6)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17.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锶元素属于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择“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18.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19.如图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_ ___ , 该实验说明(1)___________ _____,(2)_______ _________, 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20.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气二氧化碳(填字母编号)。(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 。(填字母编号)。(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5)检验集气瓶里的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2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8.8g 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22.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 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59.4g。求:(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6篇

1.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对比。

纵向,即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的研究。如CH4和SiH4的稳定性强弱的比较,H2C03和H2Si03,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横向,即碳族元素跟同周期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和卤素元素的对比。如Si、P、S、Cl的非金属强弱的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2.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归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水泥、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等。在归纳时要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如CO的毒性和还原性,SiO2的特性(与Na2CO3、HF反应)等。

3.要重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科技的联系。如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光导纤维与通讯的联系等

考点说明

碳、硅等元素知识也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1.C、CO的还原性;

2.CO、C02的检验与鉴别;

3.C02、CO等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4.C02与Na0H、S02与C等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

5.几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重要用途;

6.环境保护,消除碳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CO2作为化学与生物学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在今后的综合测试中应引起重视。

7.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1.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

性质碳(C)硅(Si)锗(Ge)锡(Sn)铅(Pb)

主要化合价+2、+4+4(只有+4)+2、+4+2、+4+2、+4

单质色、态无色或黑色固体灰黑色固体灰白色固体银白色固体蓝白色固体

氢化物RH4的稳定性

主要氧化物CO、CO2SiO2GeO、GeO2SnO、SnO2Pb、PbO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CO3H2SiO3H4SiO4Ge(OH)4Sn(OH)4Pb(OH)4

酸碱性酸性递减碱性递增(多数有两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减、金属性递增

2.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很难被氧化,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1)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五色无味气体,剧毒(结合血红蛋白),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与Fe304、CuO、H20的反应)

③不成盐氧化物

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

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烧杯,无水雾出现,罩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

工业制法主要用途:燃料、还原剂、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1:1)固体时俗称干冰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及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④与盐[Ca(Cl0)2、Na2Si03、NaAl02、C6H5ONa]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体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煅烧石灰石:CaC03=CaO+C02

用途: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雨、制纯碱、尿素等作用

4.硅及化合物

(1)硅

①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类似,是正四面体型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②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具有金属光泽,是一种半导体,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③化学性质:不活泼。注意下列化学反应的条件,前三者常温反应,后四者需加热。

第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NaOH等碱性溶液不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

第四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氟酸能用玻璃试剂瓶,而应用塑料瓶。

(3)硅酸

①制法: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思考,上述反应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是为什么?)

②化学性质

常温可与F2、HF、NaOH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O2、H2HNO3Cl2等物质反应

(2)二氧化硅

结构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反应),特殊反应(HF),与碳反应

(3)硅酸

制法

化学性质

课堂之外

硅的制取: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上,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计算机的地方称为硅谷,集成电路需要超纯度的硅,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Si02+2CSi+2C0

主要副反应为:Si02+3CSiC+2C0

因此生产的粗硅所含的杂质有C、Si02、SiC等,它们都是高熔沸点物质。为了提纯硅采用下列方法:

SiCl4的沸点很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反复提纯,直所需的纯度。

2.铅的化合物与铅污染

铅的应用很广,如铅蓄电池、汽油抗爆震的添加剂四乙基铅[Pb(C2H5)]等,古代也有人用铅制成器皿,但铅是有毒的,古罗马帝国时兴用铅皿煮酒以消除酸味:

Pb+2CH3COOH=(CH3COO)2Pb+H2

(醋酸)铅糖

但由于铅糖是有毒的,不少的人因此而中毒。现代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环保部门已在很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考题解析

例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解析]常温下,硅可与氟气、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加热和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氧气、氢气起反应。选C。

[答案]C

例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C碳

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解析]由碳族元素主要化合价及有关物质性质递变规律,

第7篇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检验是否是O2 B.铁丝浸在硫酸 C.证明H2比空气轻 D.倾倒CO2铜溶液中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 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雪碧饮料3.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4.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使用:( )A.铅笔 B.碳素墨水笔 C.蓝墨水笔 D.圆珠笔5.“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右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6.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7.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D.它属于单质8.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9.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10.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用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给液体试剂加热12.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磷原子 B.氧原子 C.磷原子和氧原子 D.五氧化二磷分子13.下列实验现象或从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某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14.右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示意图。下列关于从此图中获取的信息的描述不对的是:( )A.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15.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16.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式:()A.H2SO4 B.O3 C.H2O    D.NO17.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P+ O2 PO2 B.4Fe + 3O2 2 Fe2O3C.CH4 + 2O2 CO2 + 2H2O D.C + 2CuO 2Cu+CO21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B.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物 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C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 ;(3)2个氧原子: ;(4)氧化铝: ;22.(8分)(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2)烹饪鱼时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3.(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4.(4分)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③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该微粒的符号为 ;(3)由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5.(6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①食盐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

26.(15分)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 ,b是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 ;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4)小强想用4.9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6)C装置中a的作用是便于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仪器a中逸出,必须使a仪器 。27.(7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4)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8.(7分)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某实验小组用塑料矿泉水瓶和集气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Ⅰ.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1/3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扁;Ⅱ.取Ⅰ中瓶内液体喷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变红;Ⅲ.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塑料瓶变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在进一步思考气体变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可能是:或 ;(2)针对实验Ⅱ小花变红的事实,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测: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②水使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于是设计实验,最后证明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它们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使石蕊变红的不是水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3)实验操作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9.(6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1.在试管中加入2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1.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2.2.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二】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8篇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方面作用巨大。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 通过增加海洋的碳汇能力,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0.8%,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目前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3%为陆地植被吸收,35%为海洋所吸收,而其余部分暂留存于大气中。 因此,利用海洋的固碳作用,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对实现我国40%~45%的减排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海洋的碳汇能力 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虽然全球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盐岩石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但其中的碳元素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较少参与碳循环。所以,海洋是除地质碳库外最大的碳库,也是参与大气碳循环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海洋的固碳能力约为4000万亿吨,年新增储存能力约5亿~6亿吨,碳元素在海洋中主要以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三种主要形态存在。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效应方面作用巨大。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虽然目前就大气中碳浓度增加是否造成全球温度的升高,以及是否会影响到未来的气候变化等问题,在学术界中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但可以确认: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在自然界“碳库”之间传输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通过增加海洋的碳汇能力,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常把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汇”,反之,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源”。二氧化碳在较短时间尺度上(譬如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聚集存储称为“碳汇聚”。在较长时间尺度上(譬如千年以上量级)稳定聚集存储称为“碳固定”。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一直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净汇”。但海洋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能力在不同海域中是非常不均匀的,赤道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二氧化碳“源”。其原因是该区域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体上升,水温升高,造成海水中二氧化碳向大气释放。全球海洋主要的碳汇区分布在较冷的大洋区域。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强,碳汇的强度也就越大。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是大气二氧化碳最重要的碳汇地,原因在于墨西哥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向北输送,海水逐渐变冷,从而不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南大洋是另一个重要的二氧化碳汇聚区域,那里同样存在寒冷的表层水沉降,且生物生产力较高。由于南大洋上空的持续强风使该海区成为一个完美的温室气体吸收器,南大洋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6%,但吸收的二氧化碳却占到海洋吸收总量的40%。 中国临近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按自然疆界为473万平方公里,其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年为尺度,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海洋科技界比较公认的研究结果为:渤海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84万吨碳,黄海每年吸收900万吨左右,东海可吸收2500万吨,南海可达到2亿吨左右。 海洋的固碳机理 海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界面交换决定于气体分压规律,二氧化碳从高分压向低分压界面转移,而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升高。因此,海洋在低温水域,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并借助风驱动的波浪搅动作用,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水,在海水中以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的形式存储,形成海洋的碳汇;而在高温水域,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分压时,二氧化碳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形成海面碳源。 1. 物理泵 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二氧化碳从海洋表面向深海输送的水动力过程称为“物理泵

第9篇

作为化学老师,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线进行的,它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实验的基础与素材。许多化学用语、实验探究、定量计算等都是围绕元素化合物知识展开的。所以,在整个化学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但其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难于记忆。对如何将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整理为较有序的材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进行粗浅探讨。

一、把握课标和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也是复习的根本。化学课程标准中都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归人“身边的化学物质”,大体包括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五部分内容,对每部分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的达标要求。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每部分内容时都要认真研究、把握课标,准确理解每个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例如对“钢和生铁”这两种合金,只要达到“知道”的要求,在复习时不必挖掘太深。

二、构建知识体系,精编学案

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多,内容繁乱,而且很多知识点需要识记。所以对这块内容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高于教材,对所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将这部分内容分为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和金属材料、常见的酸和碱、盐和化肥、常见的有机物等七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精心编制一张学案,在课堂上供师生使用。学案上设置复习目标、基础知识回顾、完善知识体系、方法形成、课堂检测五部分内容,比如“复习目标”是将本专题中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复习任务;“基础知识回顾”一般设置一至两个基础性的涉及本专题知识的习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本专题知识;“方法形成”一般设置一至两个典型例题,经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掌握典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堂检测”中设置一些基础题和能力题来检测复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围绕学案展开复习,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练结合,以提高复习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去读教材,遇到问题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去书本中找答案,或开展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印象就会深刻得多。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知识网络,并标记疑问;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疑问,最后我们及时点评,指出还需完善之处和注意的问题。这样处理的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已学过相关内容,复习时借助教材、笔记等材料再现知识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印象深刻、掌握牢固,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查漏补缺,体现合作精神,教师的最后点评有利于提炼精华完善体系、升华知识拓展延伸。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构建了知识网络后,已基本掌握了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知识,教师在完善知识体系时再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2.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吗? 3.能用通过水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吗? 4.将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入澄清石灰水中会有什么

现象? 5.《石灰吟》这首诗歌中体现了哪些化学知识……

四、及时反馈,巩固知识

第10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氧气 B.氮 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 B. 硅 C. 氧 D. 铁4.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6.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蒸馏水 B. 矿泉水 C. 碘酒 D. 盐酸7. 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是氧化物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含有2个氧原子8. 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A. +1 B. +2   C. +3 D. +49.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 O2 B. N2   C. H2 D. CO210.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13.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C. 用盐酸除水垢 D.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14.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15. 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步骤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溶解、过滤、蒸发 B. 过滤、蒸发、溶解C. 过滤、溶解、蒸发 D. 溶解、蒸发、过滤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2表示2个氮分子 B.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C.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17. 服务员在餐厅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 隔绝空气 B. 清除酒精C. 降低酒精灯着火点 D. 使酒精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8.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Mg + O2 MgO B. 4Fe + 3O2 2Fe2O3C. 2HgO 2Hg + O2 D. CaCO3 CO2 + CaO19. 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C.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20.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2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用作电极 B. 氧气用于气焊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用25%~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22.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B.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23. 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⑤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⑥⑦⑧24. 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所述的反应情况与图示可能相符的是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C.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2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7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 ;(填字母)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2)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   ,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 。A.汽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水蒸汽2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A.塑料保鲜薄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D.生铁(2)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   会引起贫血。(3)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   ,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5)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6)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28.(6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B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有毒的是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29.(5分)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可能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 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4)50℃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三种方法,用分号隔开)30.(6分)8种物质由H、C、O、Ca、Cl、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是初中常见的物质。(1)上述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为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X的化学式为 , W的化学式为 。(4)向Z中加入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写出符合要求的3组物质。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均可。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6分)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实验1 实验2 实验3(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①~⑥序号)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④实验2中两容器中水所起的作用相同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防止锥形瓶内的烟气与外界交换的作用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33.(5分)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 论假设不成立。【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结论】通过乙同学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3分)已知金属钠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2NaOH + H2。若要得到2 g氢气,需要金属钠多少克?35.(3分)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 g与9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请计算(保留一位小数):(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的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门头沟区2012—2013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7分)(1)A(2)吸附 煮沸(3)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2H2+ O2(4)B D27.(6分)(1)AB (2)铁元素 (3)维生素 (4)天然气 (5)C (6)沙漠地区干燥,水分少。28.(6分)(1)5 H2O (2)D C (3)bd (4)14:329.(5分)(1)乙 (2)相等或甲=乙 (3)N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降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30.(6分)(1) Ca 、Mn (2)CaCO3+2HCl===CaCl2 + H2O + CO2(3)H2O2 O2 (4)Ca O + H2O === Ca(OH)2(5)① ② ③液体 盐酸 H2O2 H2O固体 CaCO3 MnO2 CaO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8分)(1)酒精灯 集气瓶(2)2KMnO4 K2MnO4 + MnO2 + O2氧气不易溶于水(3)B(4)b 石蕊溶液 CO2+ H2O === H2CO332.(6分)(1)温度达到着火点 4P + 5O2 2P2O5(2)空气中氧气含量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3)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③⑤⑥33.(5分)(1)CO2(2)【假设1】试管中不放二氧化锰(或空试管),按图一装置进行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注:加点字含义必须有才给分)【假设2】澄清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结论】二氧化锰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3分)解:设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x。2Na +2 H2O = 2 NaOH + H2 46 2x 2 g ------1分46∶2 = x∶2 g -----------1分x = 46 g -------------1分答: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46 g。35.(1)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g+90g)×30% == 30g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MO + H2SO4 == MSO4 + H2Om+16 98 m+9610g x 30g(m+16) :(m+96)== 10g :30g解得m == 24 可知M为镁元素------------- (1分,不判断是镁不扣分)98 :x ==(m+96) :30g 解得x == 24.5gω(H2SO4) == (24.5g÷90g)×100% == 27.2%------------- (1分)(2)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MgSO4的质量分数为30%,则H2O为70%即m (H2O) :m (MgSO4) == 70 :30 == 7 :3== 35 :352

第11篇

1.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检验是否是O2 B.铁丝浸在硫酸 C.证明H2比空气轻 D.倾倒CO2

铜溶液中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医用的生理盐水

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雪碧饮料

3.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

4.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使用:( )

A.铅笔 B.碳素墨水笔 C.蓝墨水笔 D.圆珠笔

5.“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

物含量,如右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6.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

7.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D.它属于单质

8.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9.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

10.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取用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给液体试剂加热

12.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磷原子 B.氧原子 C.磷原子和氧原子 D.五氧化二磷分子

13.下列实验现象或从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将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某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4.右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示意图。下列关于从此图中获取的信息的描述不

对的是:( )

A.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

15.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16.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式:()

A.H2SO4 B.O3 C.H2O    D.NO

17.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

A.P+ O2 PO2 B.4Fe + 3O2 2 Fe2O3

C.CH4 + 2O2 CO2 + 2H2O D.C + 2CuO 2Cu+CO2

1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B.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 ;

(3)2个氧原子: ;

(4)氧化铝: ;

22.(8分)

(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2)烹饪鱼时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

23.(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4.(4分)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③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属于 (填“金属元素”

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该微粒的符号为 ;

(3)由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5.(6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

①食盐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

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 ,用此装置净

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第12篇

这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第四章单元检测试题的文章,是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答案:D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4-16),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请完成: 图4-16(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答案:(1)NH3+HCl====NH4Cl(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3.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纳米=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D.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思路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纳米材料“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要充分运用这些新知识去对各选项进行审查,从中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项A属于纳米材料“力”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B属于“磁”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D属于“热”和“化学”方面的奇特性质,它们的说法都正确。普通的金粉显金黄色,把金制成纳米粉末后应为黑色,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4.(2010江苏南京中考)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图4-17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 图4-17(1)图示水通道中的每个“ ”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作用,所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思路解析:本题为图示信息给予题,该题以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问题比较开放,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对新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分率只有63.6%,区分度较好。由于题目新颖,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强调要培养自学迁移能力。答案:(1)①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排斥5.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思路解析: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以及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在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答案:B6.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为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污染与防治问题,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的随意排放,以及农业上滥用农药和化肥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处理工业“三废”。答案:B7.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思路解析:A、B、C选项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而D项中澄清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答案:D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氢气 B.铁、氧气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思路解析:由于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B中有铁、C中有铜是错的;由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所以D也是错的。答案:A9.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有机物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思路解析: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故C错。答案:C10.大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同时又有药用的价值。大蒜中大蒜新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硫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从大蒜新素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大蒜新素中含有三种元素。答案:三3∶111.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CaOHB.硫酸HSO4C.三氧化硫SO3D.硝酸铵NH3NO3思路解析:书写化学式时要正确书写原子团,D项中铵根离子为 而不是NH3;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项中 ,正确化学式为Ca(OH)2,B项中 ,正确化学式为H2SO4。答案:C12.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比为3∶1,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则能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ABB.AB3C.AB4D.A2B思路解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 =1∶4。答案:C13.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带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镁带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炭黑),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实验回答:(1)金属镁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只与氧气发生反应吗?(3)是不是一切物质燃烧都要在空气(或氧气)中才能进行呢?思路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分析题意知:镁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虽然对一般燃烧来说不助燃,但能支持像镁这样的特殊物质的燃烧,从而得出燃烧不一定非要氧气参加的结论。答案:2Mg+CO2 2MgO+C(1)不能(2)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3)不是14.图4-18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钠(Na2PO3F)是牙膏的常用添加剂,实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的效果较好。(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 4-18(1)求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2)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思路解析:本题以生活日用品为背景,通过问题巧妙地考查物质的纯度计算。首先根据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可求出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利用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计算出Na2PO3F的质量,进而求得牙膏中Na2PO3F的质量分数(即纯度)。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转换及对计算结果的要求。答案:解:(1)w(F)= ×100%=13.19%(2)m(Na2PO3F)=114×10-3g÷13.19%=0.864gw(Na2PO3F)= ×100%=0.79%(介于0.76%~0.80%之间)故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答: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19%,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