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竞技术培训

电竞技术培训

时间:2023-06-13 16:26:28

电竞技术培训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1

一、人才储备与选拔培训

(一)赛前的宣传动员。

从大一学生进校开始,学校利用专业教育、历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概况、历届学生获奖情况、举办专题讲座、参观实验室、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等机会,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培养竞赛氛围,提高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已参赛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获奖情况、个人发展等,着力渲染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对提高个人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踊跃参加训练和竞赛。同时通过校内的无线电协会、电子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一部分对电子竞赛类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举办“科技节”等日常科技类活动,使其中的骨干成为日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

(二)人员选拔及组队。

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队员一般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力,一、二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参与团队集训。在选拔方式上,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尤其是学生技术骨干队伍的储备。从现有的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和其他主动要求热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进行选拔,建立“学生科技创新技术骨干储备库”,将那些“有兴趣,基础强,肯吃苦,善钻研”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培养对象,在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给予场地和设备的支持,积极为这些学生提供参与学校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积极鼓励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传帮带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保持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参赛队伍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综合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按照梯队原则、合理搭配组队,每队所配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作为将来竞赛主力队员进行锻炼和培养。

二、竞赛前的筹备与训练

结合多年组织和参赛经验,我们发现参赛初期学生大都存在以下不足:知识面不够广和宽,自学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不足;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理论基础不够牢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欠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科研技能的掌握不够牢固,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在设计方案的论证中,抓不住重点,不能从不同层次进行方案的对比论证,总体设计思路混乱;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很死板,相关仪器仪表的熟悉程度与应用意义的概念不够。因此,在组织培训阶段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整合培训内容,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对培训内容进行整合设计。

一般赛前训练应从基础理论,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升参赛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论文的写作技能、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竞赛心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应赛能力。

(一)基础理论培训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培训目标为:巩固学生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锻炼基本的电子制作技能。选拔一批基础好、自学能力强、上进心强、潜力大的学生。培训内容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系统等;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及EDA软件的熟悉及焊接技能的初步培养等。

(二)技能培训阶段。

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培训内容为:电子设计综述,科技论文写作,软件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常用EDA软件使用技巧,VHDL语言及编程,单片机系统设计;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以及相应的实验和设计。培训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EDA软件与单片机编程环境、各类仿真编程设备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采取设计方案写作、模块电路制作、设计与制作报告相结合进行考核和选拔,决出略多于参赛人数的学生进级下一阶段。

(三)综合训练阶段。

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暑假期间,这阶段将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即最终参加比赛的学生,每个参赛队由3名队员组成,确定核心队员,确定主攻方向。要求队员既能独立工作,又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竞赛领导小组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辅导计划。该阶段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并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分组设计、制作、调试,完成实物。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该阶段培训目标为:让学生通过一到三个完整的实际设计课题的综合训练(包括系统及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资料查找与论文写作、答辩),将模块综合成某种功能的系统,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

三、制定并完善有效的组织与过程管理办法

对参赛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保障电子设计竞赛有序开展的必要环节,通常包括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宣传、引导与动员及日常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建立灵活、富有弹性、特色鲜明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主动竞赛”的主力军,营造更为宽松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为确保竞赛组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参赛进行统筹管理。一般应以竞赛领导小组为首,下设日常管理组、导师组、器件组、加工组、资料组、外联组。由其是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对整个备赛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负责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的培养计划和集训方案;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经费预算方案,并负责筹集和管理工作;听取各专业小组的汇报,并解决实际问题;聘请和考核专业导师;负责联系竞赛所需环境条件及资料建设;有关电子设计竞赛的工作安排及其他信息;负责竞赛的联络和组织工作;负责制定竞赛经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花费项目的审查工作。在参赛期间,更是要动员校内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带动,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科技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师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要使学生的科技水平上档次,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参赛经验,在培训中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成立博士导师团,老年经验团,年轻创新团,按照不同的分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得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一)赛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指导教师要尽快根据学生的技术准备情况确定题目,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主要内容有:所选题目的关键技术与指标分析;确定竞赛完成目标;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与实现路线;提出软硬件实现界面关系,进行任务分工和人员协调。

(二)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责任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强调参赛队员间的协作与交流,尤其是指导教师要对参赛中出现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2

关键词 实践教学;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电子工艺实训;电子设计竞赛;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26-04

Operation and Practic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Experiment Center//MIAO Huijing, CAO Lijun, WANG Lixin, XU

Xiumei, MENG Lid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Experiment Center, this article intro-

duce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nics Technic Training Cur-

riculum, Undergraduates’ Second Classroom and Electronics Design Contest. Under the introduced operation mechanism, students show great interest in both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y. Also,

students’ problem-analysis abil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re trained and improved. In addition, students enhanced their sense and capacity of innovation and team-work. This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widely accepted by students, offers a reference to promo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experi-

ment center; electronics technic training; electronics design contest; undergraduates’ second classroom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始建于2005年,隶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本中心依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管理理念,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探索中步发展,在创新中逐步完善,现已发展为一个集实训、实习、竞赛、培训、设计开发、产学研于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中心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本科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组织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及科技竞赛,师资培训,电子工程师认证培训和社会服务等。经过10年的运行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借鉴[1-2]。

1 本科教学

概述 完成本科教学是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的主要任务,承担的主要课程有电子工艺实训、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电工实训、PLC实训、电子设计与制作、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电子设计与仿真技术等。山东理工大学现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技术及自动化、自动化、光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纺织工程等专业,在实训中心完成实训任务。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确定实训课程和实训时间,实训时间分为1周、2周、3周3种。

将实训内容分为很多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定为一个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书,制作课件,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图片和视频较多。组织教学时根据学生专业和实训时间来确定执行哪些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在不同的实验室完成.实训中心设有12个实验室,分别是电子实训与制作室(3个)、SMT实践室(2个)、PCB制作室(1个)、电子元器件展室(1个)、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1个)、电工实训室(1个)、单片机同步互动实验室(2个)、PLC实训室(1个)[3]。

电子工艺实训课程运行模式 以电子工艺实训课程为例,介绍教学运行模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实训时间分为1周(30学时)、2周(60学时)、3周(90学时)3种。1周的实训项目由安全用电、电子制造技术、锡焊技术、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电子实训产品制作。2周的实训项目,在1周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增加SMT技术及工艺、SMT电子产品安装工艺等实训项目。3周的实训项目,在2周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等实训项目。分别编写实训指导书,以实训项目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根据具体实训项目确定指导书内容,一般包括实训目的、实训要求、相关基础知识、实训器材、实训内容及步骤、实训指导、注意事项等[4-5]。以下简单介绍几个主要实训项目的运行模式。

1)安全用电。“课程介绍”和“安全用电”一般安排2学时。先是课程介绍,给学生讲实习内容、实习要求、时间安排、注意事项、成绩评定等;再讲安全用电知识;最后结合本次实训用到的仪器、工具和实验室,讲安全注意事项。

2)电子制造技术,一般安排2学时,主要是播放2部录像片,每部录像片均为50分钟。第一部录像片内容是以插针式元件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主要包括电子工艺基础知识、手工焊接、波峰焊接、焊接工具、焊接质量、电路板知识和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等。第二部录像片内容是SMT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主要包括SMT基础知识、工艺、设备和SMT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等。1周实训的只看第一个录像片,2周实训的第一周看第一部录像片,第二周看第二部录像片。

3)锡焊技术。1周实训的“锡焊技术”,一般安排3学时。通过观看第一部录像片,已经学习了锡焊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只需要讲注意事项。每个学生发一块网孔板和一个插针式电子产品(利用之前学生的实训产品),要求拆下全部电子元器件,再焊接到网孔板上。

2周实训的“锡焊技术”,在以上基础上,第二周再安排2学时。通过观看第二部录像片,已经学习了SMT基础知识和工艺,只需要讲注意事项。每个学生发一块贴片元件电路板和一个贴片式电子产品(利用之前学生的实训产品),要求拆下全部电子元器件,再焊接到电路板上[5]。

4)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一般安排4W时,其中讲课2学时,学生识别和测试1.5学时,参观电子元器件展室0.5学时。每个学生发一套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测试,在此过程中分批次参观展室。展室主要有各种电子元器件、学生实训制作的各种电路板、各种电子实训产品和电子竞赛获奖作品等。

5)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一般讲课安排2学时,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穿插在不同的实训项目中。主要讲授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及使用,包括数字万用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频率计、扫频仪等。将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拍成图片和视频,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学习。

6)SMT技术及工艺,一般安排2学时,看“SMT电子产品制造”录像片1学时(见前面第二部录像片内容),结合SMT实践室的仪器设备、实物、挂图等讲1学时。

7)电子实训产品。每个专业选择几种电子产品和电路板完成实训任务。为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要求,设计和购买很多电路板和电子产品,并且每年都在补充新电子产品,以便合理选择搭配,以期取得最佳实训效果。

电子产品有苹果音响、多路电源及充电器、数字万用表、电动小车、SMT FM收音机、高音质SMT收音机、SMT音响、SMT电子秤等。电路板有流水灯、多路电源及充电器、灯光调控、单片机、显示电路、功放电路、放大器、积分器、乘法器、滤波器、超声波测距电路、光电检测、温度检测等电路板。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练习自己搭焊的电路。

每个电子产品都配有实习指导,一般包括产品简介、内容及要求、元器件清单、原理图和PCB图、实训步骤及要求、调试方法、注意事项和评分标准。因为学生水平相差很大,还准备了一些选做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需求。

8)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一般安排12学时,其中讲课6学时,学生上机6学时。主要讲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图设计。讲课和学生上机穿行,一般讲2学时,学生上机2学时。

9)PCB设计与制作,一般安排12学时,其中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讲PCB设计5学时,用课件并结合仪器设备讲PCB制作1学时;学生上机及设计PCB图5学时,制作电路板1学时。也是讲课和学生上机穿行。

10)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一般安排6学时,在以上设计好原理图与PCB图、制作好电路板的基础上,再安排2学时的安装焊接,4学时的整机调试。

这种运行模式让学生对实践创新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电子工艺实训,出勤率一般是100%(备注:只有学生有病和有急事时才请假)。

2 大学生第二课堂课

为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心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电子系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活动场所。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暑假和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开展活动,可以焊接组装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电路板、进行电子设计与仿真及电子制作等。中心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电子产品套件、常用电子元件、网孔板、覆铜板等材料,并按照进价收取费用;学生设计中用到的其他元件材料由学生自己购买[6]。

实训中心的全面开放使学生拥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指导机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这里受到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3 大学生科技竞赛

开展与电子相关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也是实训中心的任务。科技竞赛包括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工信部大学生单片机竞赛和电子设计组装竞赛、中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电子工程师认证、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还有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电子组装竞赛、无线电测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走进实验室系列活动等[7-8]。

以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简单介绍其运行和实践。全国或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年一次,已开展十几年。将电子竞赛活动分为发动、选拔、培训、参赛4个阶段。

一般11―12月份是发动阶段,发通知让学生明白竞赛须知,开始做准备。

次年的3―4月份是选拔阶段,学院牵头组织全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先进行笔试,笔试通过的学生再参加竞

赛;模仿全国竞赛的要求,出5~7个题目(注:只是题目比全国竞赛的题目简单),学生自由组合,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物设计制作和论文,再参加实物测试验收和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的学生选拔合格,再参加下一阶段的培训。

5―8月是培训阶段。首先是集中讲课,几个指导教师分专题讲授与电子竞赛相关的专业知识,讲授各种电子设计软件和仿真软件。其次是学生3人一组组建参赛队,在7~15个题目中自选一题(或自己在网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物设计制作和论文,再参加实物测试验收和答辩。期间,一般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组织汇报,学生用PPT向指导教师汇报题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给学生做出指导。最后留有几周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为正式参赛做好各种准备。

8―9月是参赛阶段,按照全国或山东省的要求,参加正式比赛[9-10]。

4 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

实训中心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根据学生需要,组织就业培训和电子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技能训练。近5年,每年承担全国中职教师和山东省中职教师培训任务,每年2~4期,每期20~40人[11-12]。

5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成效

一分耕耘,洒下辛勤汗水;一分收获,喜尝丰收果实。实训中心经过10年的运行与实践,在各方面取得异成绩。

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载体,营造了良好的创新能力训练气氛 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于是便以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为载体,每年组织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以此营造实践氛围,激发学生实践热情,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年,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41项、省二等奖23项。

开展创新项目立项活动,加强创新能力专项训练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生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创新项目立项活动,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专项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成效显著。近5年,每年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数为25~40项。

开展第二课堂,推动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 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以此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作品得到教师和专家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在信心、勇气、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方面也得到锻炼。学生毕业时敢于面对社会,扩大了就业面,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这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近5年,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2项、全国二等奖62项、全国三等奖45项、省一等奖36项、省二等奖50项。

全面开放,为学生课外实践提供平台 制定和完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开放制度,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开展活动,大大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使学生拥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为学生课外实践提供平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到实训中心搞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近5年,每年有3000余名学生在本中心参加实习实训,90余名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200余名学生参加单片机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及其他科技竞赛,100余名学生在本中心做毕业设计,600余名学生在本中心做课程设计,40余名学生协助教师搞科研课题。

6 结束语

经过10年的运行和实践,这种运行模式让学生对实践创新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得到学生的认可。为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通过对实践教学的不断改革,虽然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和其他优秀院校相比还有差距。回顾过去,不能仅仅陶醉在取得的成绩中,而应该以此当作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展望未来,有信心去奋斗,去拼搏,去夺取明天更加灿烂的辉煌。参考文献

[1]谭博学,宋吉江,苗汇静.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12-114.

[2]刘海峰,温刚,崔涛.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3):1-2.

[3]何东钢,谷军,李响,等.电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

163-165.

[4]王娜丽.《电子基础与组装工艺实训》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世界,2015(27):212.

[5]郝俊红.电子工艺“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当代经济,2016(6):83-84.

[6]魏领会,徐宏海,张超英,等.开放式工程训练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191-193.

[7]冯一纳,冯莉,宋均凤,等.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收获与感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9-31.

[8]谷莘.参与式教学实习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168-170.

[9]王晓红,李欣.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3):120-121.

[10]李欣,许峰.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与优化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5(16):110-111.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总体设计;实施方案

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积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这项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术人才的操作技能,还能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参赛者在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技能竞赛立足于专业基础,来源于生产实践,对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将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面向生产岗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社会性活动,它突出反映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新技术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会有全国几千万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同学,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共同参加,竞赛的内容都是当前各行各业中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将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发挥出来,还能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学校实践性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动职业教育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竞赛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参赛者对职业技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职业技能竞赛也对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多种技能同时进行考核。在2013年的“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中就指出:参赛的队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气动回路的安装、连接和调整,自动生产线设备中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电机驱动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统调、运行等,考核选手们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等工程能力。从竞赛方案中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对参赛者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实训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模拟的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参赛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选手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参赛者在竞赛中的表现能够反映出参赛者对本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在竞赛的过程中锻炼选手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竞赛对选手的考验和工作岗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一样的,技能竞赛的开展能够促进实践教学向着生产实践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是为实践工作服务的,也为相关的职业教育院校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实践教学要以技能竞赛为导向

1.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践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对多种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训、学期综合实训和岗前综合实训组成,这三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课程实训是基础,学期综合培训起的是辅助的作用,岗前的综合培训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安排好这几项,能够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达到熟练应用专业技能的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课程实训要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学期综合实训则以学期为单位来进行,在每学期只安排一个实训的项目。综合实训是将一学期中所学课程的技能统一起来进行设计,综合程度非常高,涵盖的课程知识和技能也比较多,难度较大。在每门实训课程中要安排两个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项目的联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岗前的综合实训可以在实习前进行,进行此项实训的目的是要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学会用自身掌握的技能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课程之间的重叠和融合,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环节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方案要根据教学任务平均分配到每学期中,每学期的课程安排都有相应的课程实训的项目和学期综合实训的项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分配表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一学期\&电工电子技术实训:(1)焊接万用表;(2)焊接收音机\&小型用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应用\&第二学期\&单片机技术实训:(1)花式流水灯的设计;(2)LED抢答器设计\&景观河道水位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使用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知识)\&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工厂供配电实训:(1)配电盘的安装调试;(2)工厂照明控制线路设计\&电机控制实训:(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2)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设计\&]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三学期\&自动生产线:(1)西门子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2)三菱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PLC控制技术、自动线安装调试技术知识)\&掌握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技能\&PLC技术实训:(1)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训(2)单台供水泵的控制\&第四学期\&组态技术实训:(1)自动生产线的HMI控制系统设计(2)四层电梯的HMI控制系统设计\&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组态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技术\&变频器实训:(1)电动机工频变频切换控制实训(2)模拟洗衣机的设计\&岗前综合实训(120课时):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PLC控制方案和单片机控制方案)

(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PLC控制技术、单片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组态控制技术等)\&掌握用PLC和单片机开发控制系统的方法、能独立完成项目研发和设计\&]

3.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职业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实训考核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各自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60%、20%、20%。考核方式中的任务考核,是针对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的评价,该内容的评价标准也是参照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来执行,考核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电路连接及工艺、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运行效果。教师评价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就某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提问,让学生在现场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现场进行打分,这种评价形式能够督促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训,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训的效果。学生评价指的是实训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互相平分,这种评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

从职业技能竞赛的角度来看,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以往举办的竞赛经验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快建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合格教师资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让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具有这种高素质,首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快落实专业教师的定点培训基地,让每位教师都能够到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实践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各大专业院校中,学校要保证各专业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到生产服务的第一线进行实践,在实践完毕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能进行教学,对其进行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师的实践成果,更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职业院校对待职业技能竞赛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过分重实践轻理论

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是必须的。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但很多学校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竞赛而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甚至“以赛代教、以赛代学”,过分忽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这样必然使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化,这种教育方式与“培训班”无异,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不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应注意避免。

2.为追求技能竞赛奖牌而开展“精英教育”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参加职业竞赛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职业技能竞赛只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手段,如果高职院校过分看重竞赛结果,追求奖牌数量,只选拔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竞赛而教,学生只是为了竞赛而学,这不仅使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而提升技能,也使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所学知识窄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拔性与教育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各高职院校如果过分重视竞赛的选拔性,就会使学校中大部分的教学资源被少数学生占据,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职业技能竞赛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各高职院校应从竞赛中总结经验,将竞赛中好的地方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立群.从职业技能竞赛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刘昌亮,凌艺春,杨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

[4]莫慧芳.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5]何国荣.面向技能竞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6]雷声勇.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

[7]吴学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8]倪涛.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9]钱炳芸,訾兴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02).

[10]徐志保,阮予明,苏翠云.基于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5).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4

华能选手在电力、煤炭两项全国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佳绩——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工决赛在苏州举行。来自电力行业13个单位的70多名选手参加竞赛,华能集团通过层层选拔、集中培训派出了5个代表队共计10名选手参赛。通过理论考试、故障分析和实际操作等环节的激烈竞争,华能集团取得了个人第2、3、4、6、7、8名和团体第1、2、3名的优异成绩。此次竞赛是国家一级二类赛事,竞赛前3名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竞赛前20名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2年9月1日至3日,“华能伊敏煤电杯”第一届全国煤炭行业露天煤矿职业技能大赛在伊敏煤电公司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煤炭系统9个单位的4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竞赛属于国家二类赛事,是煤炭露天行业最高级别的技能竞赛活动。竞赛包括矿用重型汽车司机和露天采剥机械电修工两个工种,分为技术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项。经过激烈角逐,华能集团公司代表队取得了个人第1、2、3、4、6名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伊敏煤电公司被授予 “特别贡献奖”。竞赛第1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前3名、前10名分别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前6名中35岁以下的选手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以赛促培,稳扎稳打,练好内功,

华能这样做——

制定审核竞赛方案,做好技能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

制订竞赛规则、命题、裁判、考评等工作;

细致做好竞赛承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落实符合条件的竞赛场地、设备、资料;

认真抓好赛前培训、预赛组织、选手推荐和集训;

结合实际需求,细致培训内容,聘请业内一流专家进行授课与指导,并对参赛人员进行赛前心理辅导;

在每次赛前成立相应的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分别做好裁判、考务、监察等工作;

各承办单位在赛前组成赛区组委会,全面组织赛区工作;

各产业、区域公司成立技能竞赛组织机构,做好技能竞赛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年度技能竞赛计划;

基层企业做好技能人才的日常培训、培养,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师带徒活动。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5

技能竞赛的成绩不仅反映出个别参赛选手的职业能力,更能反映出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竞赛成绩要从平时抓起,这与老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的职业能力、教学方法密切相关。要取得优良的竞赛成绩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参赛现状分析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目前参与了IATA的AUTOCAD技能大赛、三菱电机自动化大赛、江苏省技能大赛,这些大赛需要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课程,参赛学生需要掌握CAD、电工学、电机拖动、伺服电机、变频器、PLC等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课程,通过组织职业技能竞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并且与课程体系对接构建了“全方位、阶段递进、直接岗位”竞赛体系。

竞赛体系的建立

(1)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竞赛团队。技能竞赛参与的对象包括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竞赛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系部是主管,只有组建合理的管理机构,才能发挥技能竞赛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建立了系副主任为领队,教研室主任为总教练,教研室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为教练,分别负责不同的比赛项目。同时我们通过课程学习、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方式来选取选手,我院是三年制的高职院校,我们一般会选取大三的学生来参加五月份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大二、大一的学生陪练,然后由大二的学生参加七月份的三菱自动化杯大赛,然后由大一的学生参加十二月份的AUTOCAD大赛,这么一个循环下来,来年,参加三菱大赛的学生正好去参加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参加AUTOCAD大赛的陪练,然后由陪练去参加三菱大赛,这样不断循环,从而保证学生的选拔。(2)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在大赛来领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给学生分配任务,同时在参赛血手中选出队长,来监督管理参赛选手,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培训记录表来记录学生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内容,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监督学生的培训状态。(3)建立健全的竞赛资助与奖励机制。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对象包括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竞赛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系部是主管。只有建立健全良好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技能竞赛正常有序的进行,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应有的作用。对参获奖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要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获奖毕业生等,对于指导教师采取计算工作量、评选优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职称评聘享受优先政策等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技能竞赛走上良好的轨道。(4)建立与大赛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将竞赛与教学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将竞赛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中。我们必须将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以教改为竞赛提供更强劲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使教学改革、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作者:王磊 曾繁明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6

关键词:技能竞赛;中职电子;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一些智能化电器的普及,对电子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电子专业人才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求电子专业人才有着良好的创新能力。电子技能竞赛形式的出现,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电子竞赛中,以自己所学的电子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比赛,这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子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已经逐步的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的人才选拔模式。以技能竞赛为引导,促进中职电子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促进电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一、以技能竞赛引领,优化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加强电子专业课程的实用性

电子技能竞赛的开展,每一道比赛试题都要求参赛者去进行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参赛者设计出实实在在的电子产品,参赛者自行对电子产品的器件进行选择、测试和调试等,有的电子竞赛作品都具备了推向市场的能力,可以看出电子竞赛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因此,以电子竞赛引领电子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需要加强电子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电子专业知识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创造性地制造比赛作品,注重作品的实用性。

(二)提升专业课程的技术

含量参与技能竞赛的电子产品设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此外,还需要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提升专业课程的技术性,开展技术含量高的课程。例如,电子工程技术人员进行PCB板图的设计,这需要电子专业人员熟练地掌握PCB板图技术。当前中职学生对于该项技术的掌握不足,而技能竞赛却经常用到此项技术,因此,电子专业应该提升课程的技术含量,开设《Portel99SE》软件技术课程。

(三)拓宽电子专业课程覆盖面

纵观近两年的“电子装配和调试”的技能竞赛,我们不难看出,技能竞赛题目的难度、精度以及综合性都得到提升,而且逐渐地向着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综合设计靠近。技能竞赛的综合性要求电子专业课程必须拓宽自己的覆盖面,不能单纯地偏向某个知识点。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设置原则,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对电子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内容,增加《电子仿真EWB》《单片机原理》《PLC技术》等课程,其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广,有软件编程、计算机应用和机电等。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以技能竞赛为引领,改进专业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技能竞赛中,通过竞赛的主体,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对于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中职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应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知识的本位思想,强调电子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技能竞赛对参赛者的要求,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以技能竞赛为引领,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者,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技能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首先,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技能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其次,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职院校加强教师的深造,派遣教师参与部级或者省级的教师培训,增加优秀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驾驭能力。最后,派遣教师参与到技能大赛的培训会,让教师掌握技能大赛的要求,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对于技能大赛的认识。中职院校以技能竞赛为引导,重视技能竞赛,以优质的师资队伍带领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巩固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院校以技能为引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要求学校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条件。首先,中职院校可以根据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特点,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造的场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依托企业,同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参与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设计。最后,聘请电子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培训和讲解,为学生进行电子专业方面的疑难解答。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能竞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职院校的电子专业教学活动中,必须以技能竞赛为引领,进行电子专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技能竞技的综合性较强,需要拓宽电子专业的教学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徐新国.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3):45-45.

[2]张庆军,邓文红.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电子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24):164-164.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7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训练 体系构建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44-04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With the Cor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Liu Baojun Lu Manhuai Zhang Zhibin Wu Deqiang Yu Chuhong

(Zhongshan College,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Zhongshan Guangdong,528402,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cor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a project of systematic education.The idea of system 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independent and open technology inncvation base is built and meanwhile a variety of educational robot devices are possessed,the procedure of ability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is improved,undergradu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nd guiding teacher team are both enhanced,and then the training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multiple steps and grades of “basic engineering,special training,integrated practice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formed.Excellent progress in series of national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d undertaking are made by undergraduates.It is proved that thesystem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Key Words: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Technology training;System construction;Undergraduate

科技活邮桥嘌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水平、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1]。因而,构建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可以起到良好训练作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显然,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保证训练效果、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也正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该课题的主要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有:创新理念、建设自主、开放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全过程的细化和完善,学生科技协会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基础培训能力提高,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的创新训练指导能力提升,形成有效的训练体系等。

1 创新理念,建立自主、开放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基于该课题所依托的机电类学科,建设好机电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理念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日常教学和普通实验室的培养时空,建立一个自我、开放性的创新活动场所,大学生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类设计、训练和制作活动,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甚至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创新的思维和梦想,最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而教师在这里主要起引导者、辅导者或指导者的作用,甚至只是协作者的角色[2]。

此前的机电创新实践基地虽然具备了雏形,但是却依赖于在现有的各实验室挤腾出来的十分狭小的空间。不仅面积小,而且会受到学生日常实验教学的时间挤压,这对科技创新训练体系的建设形成了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硬件环境约束,既不利于良好地实施现有的创新训练项目的培训,更不可能拓展新的创新训练项目。相对于拥有每年300多名新会员的学生机电科技协会而言,要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工程能力训练更是无法满足要求。伴随学校近年来教学和实验硬件条件的改造升级,该项目也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支持下为机电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增加了较大的训练场地和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为更好开展创新训练,该课题积极利用该校机械专业作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资源,添置一系列新的创新训练设备,如:工程机器人训练套件、水中机器人训练设备以及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多种电子测试设备等,如此便可以开设更多的基础性、专项性和综合性训练项目,为更好训练创新思维提供了更充分的硬件设备条件。

2 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培养过程

经过多年来探索和建设,为了能将学生持续地吸引到创新实践活动中来、并上升到自主创新的高度,实现“全过程、阶梯式”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逐渐得以构建和完善,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的内容:基础工程实践(BE)、专项强化实践(ST)、综合训练实践(IP)和自主创新实践(II)。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实践形式和主体对象如表1所示。

2.1 基础工程(Basic Engineering,简写为BE)实践

该实践主要面向大一年级学生,以基本机械结构设计、工程结构组成、单元电路设计实现、简单系统的自主创意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训练重点,因而系统设计和构造的难度不宜太大,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创意、享受创造的乐趣。实践内容采用可自由组合重构、装配的模块式套件为工程实践对象,易于低年级学生动手实践,目的在于对大学新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基础工程训练。

该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机电科技协会以组织会员开展基础性的科技训练活动的形式来实施,由协会理事(高年级的技术骨干担任)对新会员进行基础培训,并开展各类不同主题的基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设计和实践能力,初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精神。

该实践阶段现在主要以校内训练和竞赛来拉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机电科协每年招新生约300人,校内竞赛包括基础的双足行走机器人机构设计竞赛、基础电路设计竞赛和先进制图技术比赛等[3]。以双足行走机器人机构设计竞赛为例,目前每年上百支队伍参赛,全校理工类二级学院均有队伍参加该比赛,而在机电学院学生覆盖面达60%以上,有较高的普及率和学生受益面。

2.2 专项强化(Specific Training,简写为ST)实践

专项强化实践主要面对已完成基础工程实践的大二年级学生,旨在培训学生的复杂机械结构设计能力、综合电路设计能力、单片机编程与控制、完整项目开发流程、专项创新能力等,属于能力提高和专项强化阶段。该阶段主要以强调专项技术能力为主的校内竞赛项目为设计和实践主题。各项目要实现的主题虽有竞赛规则约束,但其设计实现方法却是完全自主的,因而要求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在对抗和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

这一阶段教师和机电科技学会是共同组织者,教师是辅导者的角色,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科协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内容。学生自由组合成机械结构设计小组、电路设计小组、软件控制技术小组、信息及综合创新小组等,教师定时组学生进行各种技术实现方法的研讨,如:具体的机械设计方法、电路设计方案、软件编程方法等方面共同讨论以训练创新思维,通过不断设计和制作实践训练来逐步提高单项的设计能力。

该阶段主要通过举办以强化专项能力、训练基本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校内竞赛来进行推动,例如:循迹机器人竞赛、以机械机构创新为主的机械电子创新设计比赛,以及一些专项技术设计比赛(如:机械锁止机构设计大赛等),分别着重于电路设计与单片机编程技术、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能力等。由于有竞赛规则约束,参赛学生自然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奇异的创新主意,来实现自己的作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是为下一阶段即综合训练阶段选拔参加省级或部级学生科技竞赛而培训各相应专项能力优秀的候选队员队伍。

该项目旨在通过不同项目、发掘个人技术特长来保持和增强大学生对科技训练的投入和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习惯,真正融入这一重要的创新能力训练阶段。

2.3 综合训练(Integrated Practice,简写为IP)实践

综合实践阶段主要面对已完成专项强化实践的大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和部分特别优秀的大二年级学生,主体是经过选拔而产生的参加省或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学生队员,旨在训练这些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该阶段主要以省或全国性比赛项目为实践训练的主题,项目指导教师团队针对大赛的项目主题,将队员分成不同的设计制作小组,如:机器人项目就设立了相应的高级训练小组,如:机电系统综合训练组、电路软件综合训练设计组、项目管理训练组、可靠性测试组等多个小组,在不同的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制作实践训练以及参赛。

该阶段面对主要的学科竞赛包括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菱杯”大学生自动化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创新大赛、全国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全国性和相关的省级学生科技竞赛。

这一阶段教师团队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定时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实现方法的研讨和阶段性总结,在具体的设计方案、竞赛策略等方面共同讨论,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技术综合能力,也可以更好训练其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和精神,寻找创新点和最佳方案;技术优势和创新互相借鉴,形成技术战斗力的团队集成和综合创新。

2.4 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简写为II)实践

该阶段主要面向技术能力强和自我创新意识好的学生,属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高级培养阶段,以学生自我创新为核心,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自我命题,既可申请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实现自己所想攻克的技术难题或者开展个人的发明创造,项目构思、设计、实施和完善的所有内容都要靠自己来完成;进度要靠自己掌控;学生也可以承接企业项目或产品开发等;或者利用个人技术特长开展自主创业,提前规划和实施未来的人生发展前景。

这是“自我创新”阶段,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创新实践基地开展自主的设计和制作来实践自己的梦想,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是协作者或协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技术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和建议,而学生才是实际的决策者和实现者。创新实践基地开放的设备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了相当有利的环境。

3 改善学生科技协会的组织结构,提升其基础培训能力

机电学生科技协会担负着招收新会员、对新会员进行基础性的工程能力训练,并组织相应的科技类竞赛活动。协会组织定期选拔技术骨干担任协会理事,为新生进行基础性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以培养新会员的基本实践应用能力和激发创新意识为核心目标,以培养会员成为省级和全国性比赛的后备技术人才为任务,对有兴趣的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培训。

此前协会每年新会员众多,大一新会员普遍认为经过培训受益良多。但由于学校授权和资助的项目总数有限,加之以项目经费、制作费用、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因而经过层层选拔后,最终能参加省级和全国性大赛的人数就受到限制;同时,部分已获得一些奖项的同学因进取心不足、奉献精神不够等原因,在高年级阶段不愿意再辛苦参加科技比赛;与此同时,协会的理事逐渐由大二年级会员担任,对高年级会员产生了挤出效应。所有这些,都给科协的人力资源构成、培训质量、参加全国大赛的成绩形成了不利影响。

该项目实施后,通过改善科协的理事会员的配备结构,加大高年级会员的比例,有力提升了其基础培训能力,培训的项目、内容和质量也得到较大改善。

4 强化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由于多年的努力,以机电创新为特色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既于学生机电科协的宣传发动和基础培训有关,也更与相应参加到大学生科技训练体系的项目指导教师团队有关。以机电创新为特色,目前已形成机器人竞赛项目指导教师团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项目指导教师团队、PLC自动化应用竞赛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先进制图技术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物联网技术竞赛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等10多个教师指导团队,每个团队由3~6名教师组成,并设立了主教练负责制,从而保证了良好的项目指导水平。在主教练的带领下,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其教研水平、指导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项目指导团队日益强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也将更加富有成效。

5 Y语

建设自主、开放型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形成“基础工程、专项强化、综合训练、自主创新”的“多阶段、全过程、阶梯式”训练和培养过程,并加强学生机电科协和指导教师团队建设,这一有理念、有体系、有内容、有团队的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最近3年来机电科协的大学生又在机器人、先进成图和PLC三菱杯自动化大赛上取得12项全国性一等奖(5项冠军),6个学生项目先后入选广东省攀登计划和省级、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有不少机器人队员在毕业前后创建了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或者创业开展各类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展现了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都是该课题优秀建设成效的鲜明例证。

参考文献

[1] 王世山.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C]//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2008:552-5560.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8

论文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人才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1],从1994年到现在,先后举办了近十届全国竞赛和四届专题竞赛。大赛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1][2]。我校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校召集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三项,国家二等将五项,山东省一、二等奖励多项。这些成绩对学生的鼓舞很大,要求参赛的学生逐年增多,参与的专业范围也不断扩大。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调试、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在毕业设计和以后的科研工作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通过组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期刊网,对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通过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赛前选拔与培训,发现我校本科生存在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参与意识较强而工程素养不足等缺点。这反映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软件轻硬件,也说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急需改革,如:在平时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多而自主设计的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而综合性实验少,采用传统的方法多而应用最新的技术少,反映电子技术应用的前沿课程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电子类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新技术、新器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开出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条形码与IC卡技术”等新课程,编写了教学大纲,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丰富和完善了电子技术课程体系。配合课程体系和电子技术竞赛编写了新的理论教材“电子设计自动化”和实验教材“电子技术测量与实验”。在新教材中,舍弃了过时陈旧的内容,引入新的内容,增加了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使硬件软件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手段。新教材还增加了大量的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实验教学环节已由单纯的“验证”实验向“单元验证、分析设计、系统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根据新教材构建了模块化的EDA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框图如下图1所示:

其次从教学目的和教学摘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验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其本身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验证性实验因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拓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图1 模块化的EDA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同时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是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的[1][3],竞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期刊网,新的内容迫使有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新课程体系和教材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方法上也应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因此,我们将原来的集中实验教学方法,改为集中实验与开放实验、虚拟实验、分布实验等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模式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我们的开放式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时间开放和内容开放。时间上的开放即在规定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以后,学生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选择完成实验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容上的开放是指学生在实验中除了可以进行规定的实验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规定以外的实验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教学体系、方法的改革与不断完善,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给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条件和空间,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际动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实验室硬件水平和综合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电子设计竞赛的场地是由参赛学校自己提供的。能否适应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体现了该实验室的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各类实验室的装置基本上是老三样(电压表、信号源、示波器),学生在实验中接触不到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个缺陷在常规实验中的表现并不明显,但在电子设计竞赛惜时如金的场合下就显得非常突出。谁采用的仪器工具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谁就会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我们在竞赛中使用的先进的数模混合型示波器以及数字示波器,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通过多年的竞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电工电子学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建设起点高期刊网,设备先进,为电子竞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和体系的不断发展

课程设计是学生相对集中,实践功能较强,比较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4]。因此,为了不断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初步选拔电子设计竞赛学生做一个基本参考,整个课程设计体系也要不断发展与完善。

首先从设计内容上,设计的内容不断更新,难度也不断增加;其次从软件设计工具上,随着电子设计开发工具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将ispExpert、ispLever、ModelSim、Synplicity等各种流行的仿真软件及开发工具逐一介绍给广大学生使用;再次从软件编程语言上,Able、VHDL、Verilog等多种流行的硬件编程语言都被广大学生所逐渐熟悉;最后从硬件设计和测试工具上,自主设计制作了小型的“SZD-III型PLD实验开发系统”、大型PLD课程设计演示仪器、电子竞赛系统开发板等。

五、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电子设计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不循规蹈矩,不死读书本,而是积极进取,学以致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大赛的洗礼,使他们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参赛的学生报考研究生时也受到硕士生导师的青睐,而没有上研究生的同学在联系工作时也极受欢迎,不少公司在招聘时深有感触的说:“像这样的学生有多少我们要多少”。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在低年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我们的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比较重,为提高效率,施行的是模拟、数字、电工电子学三门课程教学人员相对固定的方法。每位老师基本上只负责其中一门课程。这样一来,虽然教师能够对所负责的这一门课程内容比较熟练,但时间长了对其它两方面的知识期刊网,缺乏必要的联系,从长远看,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为学生将来面对实际的电路系统,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综合考虑问题的思想,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遗憾。而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师们在辅导参赛学生训练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业务素质,而且认识到在教学中贯穿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思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六、创立了一种实践中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培训内容体系和组织运行模式

经过多届全国、山东省、学校竞赛,根据历届电子设计竞赛所涉及到的领域,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合理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涉及电子系统设计、EDA、单片机、制作与安装工艺、功率电子、软件设计等内容,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实践中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

(1)平时积累。通过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使得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够获得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机会,使得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设计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择优选拔。在电子设计竞赛开赛前,通过报名、笔试、实物制作、面试、推荐等方式择优选出30-50名学生参加培训和比赛。

(3)强化训练。培训开始时,根据历届电子设计竞赛所涉及到的领域邀请相关教师为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对相关领域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打好设计基础,然后由负责老师带领参赛学生在现有硬件条件下对学生的软件、硬件综合设计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4)模拟竞赛。根据现有的硬件设备和条件,尽量节约开销,选择合适的可以完成的设计题目,把培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利用现有的器件和设备完成一次设计,强化锻炼并检验参赛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真正的竞赛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5)合理组合。在培训和模拟竞赛期间,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可能会有各自突出的表现期刊网,比如有的学生硬件水平很好,有的学生软件水平很高,有的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很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把突出的学生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保证参赛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七、总结

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动手,是全面素质的培养[1][2][5]。在专题竞赛中既培养了学生面对众多社会需求选择最佳实施方案的能力,又使学生经历了由策划、设计、制造、调试、试用全研制的开发过程,很多学生反映这段特殊学习经历终生难忘。“通过前期培训和选拔以及四天竞赛,胜读四年书本”,有不少学生这样评价电子设计竞赛,这种说法不免夸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学生眼里竞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巨大作用。

在该项竞赛的引导下,电子技术相关课程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大胆引进前沿技术、不断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姚建永、吴贻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促进教学改革.高校教育研究,2008(17):31-33.

[2]陈立章、宋学瑞、彭红.组织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总结和体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4):95-97.

[3]林寿英.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电子技术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8(11):103-105.

[4]许利霞、赵文锋、彭孝东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57-58.

[5]燕飞、韩宁、阚江明.从电子设计竞赛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112-113.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9

关键词:发电企业教育培训企业文化人才培养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以来,初步形成五大发电集团为主的格局,发电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是人才。因此,发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培训工作,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树立先进的理念,同时将培训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创新培训思路,运用科学方法建立培训网络;重视培训工作环节,保证预期培训效果;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规避培训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效益。

一、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发电企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电企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一大批设备领先、技术先进,大装机容量的新型电厂相继投产发电,同时,因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企业主辅分离等因素,企业定员定编的人数为原来同等规模的1/3,甚至更少,因此对人员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也大幅提高。因此,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越显重要,而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竞争能力,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提升企业教育培训管理水平,创新企业教育培训模式显得势在必行。

1、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收益

教育培训首先是一种投资,需要遵循资源保障、政策保证、系统完善、针对性强等规律。企业在实施教育培训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

同时,教育培训更是一种收益。通过企业的教育培训一方面使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企业产出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获得的是一份终生保值的财富,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

发电企业拥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三大特点,决定对企业员工的素质有更高的有求。因此,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以达到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理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期影响他们的行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团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的行为活动。成功的员工培训可以起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塑造员工行为的作用,为员工适应企业环境并与其它团队成员展开良性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准,是真正的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教育培训决不是什么软指标,而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培训工作实现职工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总之加快人才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发电电力企业状况

1、发电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未能适应当前形势

从2002年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革以来,总共不到十年时间,发电企业中一大批大容量、大参数、高效率发电机组的相继投产,发电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突破了传统的发电设备技术,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控制、新型材料、燃烧、空气动力、环保等新兴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更新发展格式突飞猛进。如何应对全新局面,尽快迎头追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全方位提升发电企业员工的管理和生产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2、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于许多误区

当前企业培训在思想、组织、形式、结果等方面存在多种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培训工作可有可无;

(2)企业培训工作成本高;

(3)有经验的员工不需要企业培训;

(4)企业培训工作“一阵风”;

(5)企业培训工作的速效观和狭隘观;

(6)企业培训工作的盲目性等。

3、培训总体效果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

(1)企业培训积极性不佳,企业经常抱怨培训效果不好,员工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但课后工作中没有显著的提高,导致高额的培训费用打了水漂;

(2)企业培训效果针对性差,不能及时将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传递企业员工;

(3)企业培训效果不能系统化,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

(4)企业培训效果无统一性,企业在培训后忽视员工对知识的运用,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可能会将培训内容全部忘记,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企业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力度不大

虽然有些企业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已逐步形成从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但缺乏岗位竞争机制和较为明显的待遇差别,对技术优秀的工人和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没有给予适当重视。企业职工市场经济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相对薄弱,仍习惯于过去的“大锅饭”’,满足现状,缺乏危机感,对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质的意识不强,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发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原则、内容和相关措施

针对上述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着力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明确教育培训的原则

为有效增进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企业的教育培训需订立原则,确定合适的训练,激励受训者,取得良好效果。

(1)学以致用原则

企业教育培训培训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有关计划的设计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并考虑工作岗位的特点、员工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因素,务求能做出全面的规划,决定教育培训的内容。

(2)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并重原则

教育培训应该起到:育道德、建观点、传知识、培能力,缺一不可,前两者是软性的、间接的,后两者是硬性的、直接的,都是企业培训的重点内容。因此,除了包括知识和技能外,也需包括企业的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以便借此培养员工在工作态度上也符合企业的要求。

(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结合原则

全员培训是指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培训所有员工,以提高全员素质。在资源的使用上,则按职级的高低安排培训的先后次序,自上而下,先培训和发展管理骨干,特别是中上层管理人员,以加强领导素质,继而培训基层员工。

(4)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前者是为确保培训和发展的质量,后者是为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2、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

(1)企业思想文化教育

思想文化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于政治理论教育,强调研究职工的政治倾向、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问题,还要解决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并以此确立职工的政治信念,使职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不断提升职工的敬业精神。

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推行和倡导与企业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职业道德等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

(2)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开展的有针对性提升技术和能力的培训。高管人员主要是以决策力、执行力、持续力和个人特质等为主的以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

中层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以加强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和电力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技能。

生产人员以提升发电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为目的。主要以职业鉴定中心、发电专业科研院所、设备生产和制造厂家等为主。

(3)职业规划培训

职业规划是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企业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使员工能迅速的从一般岗位逐步上升到更高一级岗位,因此,企业员工职业规划的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电力企业80.6%的员工认为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用人机制问题,缺乏个人职业规划;有88.1%的人认为改善企业用人机制、重用人才可以留住或吸纳人才。

3、落实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1)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组织领导

在企业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综合实力竞争的最大资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新理念,大力倡导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对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培训中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大力度宣传并给予重奖,增强专业技术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整合资源,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整合培训资源,确定以分、子公司为主要平台因类制宜地突出发电企业培训为重点,通过调整、组合、配置、共享、集聚和重构等方式,使得培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建立从制定培训规划、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内部培训团队、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效果评估改进等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3)实施全员培训,拓宽企业人才培养的渠道

企业内实施全员培训,通过以业绩为重点的推优制度、定向培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竞聘等形式,拓宽人才成长渠道,让一批业绩突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打破年龄、职务等的束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快速成长,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对公司未来转型,公司未来发展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通过以公司内部交流,拓展学习专业,逐步培养一批公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未来发展建立优质的人才储备。

(4)进一步创新人才机制,充分使用好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健全科学、务实的人才评价机制。推行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强化“谁用人、谁聘任、谁管理”的自主管理机制,利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杠杆作用,允许“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对有突出贡献人员采取特殊政策,直接聘任上高岗位。通过与公司签订岗位聘用合同来确定相关收入。二是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现有岗位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以职称、职业技能等以专业技术等级为辅的奖金模式,充分体现按能力、工作业绩为导向的“多劳多得”分配原则。鼓励对工作业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重奖。

(5)创新培训模式,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树立广教育、大培训理念,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在教育职能运行机制上,把教育培训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通过培训学习,将知识应用于企业的发展,在培训成效保障机制上,教育培训要结合单位实际,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政策,对自愿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培训的员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即:企业投入一部分经费,员工承担一部分培训费,激励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员工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愿望同企业目标大愿望协调起来,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前途统一起来,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如与高等学院、培训机构、设备厂家建立“校企联合”模式,一方面可定期请高校老师来厂实践或讲课,宣贯最新电力科技知识和动态;另一方面让企业一部分专业技术能手到高校担任业余讲师、参与高校科研项目,将生产实践应用到高校教学中去。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双赢。

四、总结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扎实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经济效益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10

江苏省电力公司大胆创新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广泛重视。2008年8月,新华社在《国内动态清样》上发表《江苏省电力公司创新机制建设技能人才队伍》一文,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源潮同志当即作出批示:“江苏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很有成效,请注意总结”。

江苏省电力公司下辖13个市供电公司、51个县供电公司,服务全省电力客户3200多万户。江苏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十年前便提出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更是保持“争先、领先、率先”的精神状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推进组织变革、规范用工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队伍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1年,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专业管理标杆单位”的称号,7项对标指标均排名国网公司A段,其中三项指标排名第一。

江苏省电力公司不断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待遇优先、培养优先、使用优先”三剂良方,逐一破解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待遇偏低、培训陈旧、通道狭窄”三大顽疾,初步实现了“为一线输送人才、在一线培养人才、让一线留住人才、从一线选拔人才”的目标,使职工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为推动“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了不竭动力。

优先之一:

注重多重激励,保证高技能人才“待遇优先”

调整薪酬分配导向,逆转收入落差方向

江苏省电力公司把薪酬待遇视为队伍建设的关键源动力,积极落实待遇机制的配套,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种种理念落地生根。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改变了一线骨干人员收入低于机关部室专业管理人员的状况,形成“一线高于机关”的新落差方向。通过提高技师、高级技师和双师型人才薪点区间上限,让他们取得比机关专职人员更高的升薪空间,班组长的收入水平达到管理部室相应专职岗位的1.2倍,首席技师的收入水平为班组专业工程师的1.1倍,班组专业工程师的收入水平达到管理部室相应专职岗位的1.1倍。

延长高技能人才工作年限,提升价值激励效果

公司参照高级知识分子延长退休年龄、退休返聘的做法,让取得技师及以上等级的人员可以获得更长的工作年限,这一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使广大技能人才在“被需求”中,体验到更多的人生价值。

精神表彰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新形象

在物质待遇提高的同时,江苏省电力公司注意从多方面对优秀技能人才加以关心、鼓励,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江苏电力报》设有专栏,定期报道一线先进典型,并选取优秀人物制作操作工艺示范片,供公司系统员工观摩;编制《锤炼》电子杂志月刊,向全系统单位展示一线优秀员工精神风貌;将服务明星刘平所在的营业厅命名为“刘平营业厅”;推荐一级技能专家、线路工人的典型王金柱参加省委“党员先进性教育事迹报告团”,展示杰出技能人才的风采。一系列的举措,为高技能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优先之二:

创新培训模式,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先”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技能人员培训中盲目追求文凭、过多知识灌输、一刀切式脱产办班、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实际效果不好等弊端,切实达到提升技能人员的能力、改善工作绩效的目的,江苏省电力公司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同步”的培养新模式,即以“能力培养”核心,实现培训设备与现场设备水平同步,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水平同步,在培训机会、培训资源、培训实效等方面优先保障,从而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优先”的目标。

推行单元制培训,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新模式

为引导员工参与培训从“证书导向”向“能力导向”发展,2006年,江苏省电力公司开始实行“单元制等级工能力培训”的新方案:按照“知识够用、技能必备”的原则,编制各岗位、各等级能力分析表,以此作为培训的标准;培训机构依据能力分析表,按照小单元、模块化的要求,设计培训方案;员工对照能力分析表开展能力差距分析,从培训机构提供的“菜单”中选择最急需的培训单元,确定年度计划;并规定任何脱产培训项目时间不超过七天,员工一年参加脱产培训不超过四次。这样的培训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生产技能人员“我要学”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从之前公司系统一年仅有千余名员工被“安排”接受等级工培训,到如今每年主动要求参加单元制培训的员工超过1万人次。

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训练设备与现场设备水平同步

在不断地创新与摸索中,江苏省电力公司深深地意识到做好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动手能力问题,他们制订了“培训设备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现场同步、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了培训机构的设备投入力度,每年用于建设和完善一线生产人员技能训练室的设备投资在3000-8000余万元,保证了实训设备与江苏省内电力装备先进水平同步,使来自系统各单位的生产技能人员的能力得到同步或超前提升。

运用网络大学平台,拓展培训时空

为了让学习更便捷,江苏省电力公司于2006年建成网络培训学院,实现了以网络为核心的在线学习新模式,提供多媒体课件自学场所,通过积分制鼓励员工进行自学,提供在线虚拟课堂,实现异地开展培训,开展各类自测练习、竞赛、技能鉴定考试。目前,网络学员升级成为公司网络大学,共有1500多门电子课件,每天都有超过2000人在线学习,共举办考试近5000场,参加人次超过40万次。目前,网络大学已经成为江苏省电力公司“教学活动的主平台,专业研讨的主论坛,能力传承的主渠道,知识管理的主窗口”,在国网系统中成为领军企业,位列使用规模第一、应用深度第一。

推行周期制培训师制度,实现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水平同步

为实现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要求同步,江苏省电力公司借鉴干部的方式,从2005年起探索建立了“周期制兼职培训师”制度,先后从各供电公司选拔了103名生产一线的技能骨干到省公司各培训中心担任为期一至两年的培训师,专职从事培训任务。在培训教学中,这些兼职培训师把各自高超的技术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工作方法传授给学员,保证了培训效果,提升了培训质量。同时,他们通过培训教学,能够静下心来梳理知识、总结经验,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悉,江苏省电力公司还将启动“千名培训师”计划,进一步加大兼职培训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激励力度。

优先之三:拓展成才渠道,保证高技能人才“使用优先”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和不适当的舆论导向,在企业“有文凭、搞管理、当干部”几乎成了唯一体现人生价值的职业发展通道,技能人才得不到选拔重用,他们的价值得不到恰当、全面的肯定,难以看到真正属于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失去了提高岗位技能的积极性。近年来,江苏省电力公司通过为技能人才拓展成才通道、搭建成长舞台,鼓励双师型人才等方式,不断增强职业发展吸引力,确保高技能人才得到优先选拔使用。

设置成长阶梯,拓展技能人才成才通道

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核心班组设立专业工程师岗位,在生产工区设立首席技师,并在公司层面选拔技能专家,从而形成了专业工程师、首席技师、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广大生产一线员工看到了良好的职业前景。为了更系统地规划公司人才体系建设,公司按照职业发展通道的思路,建立起适应各类人员的“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家人才”三条平行发展、又相互贯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努力探索技能专家的选拔办法,以“看技能不看文凭,看贡献不看资历”为原则,评选出36名省公司级技术、技能专家,并颁发专家聘书,发放专家津贴。通过选拔,不仅挖掘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更向全公司宣示:埋头一线工作,照样可以成为公司宝贵财富,有贡献就是人才,“当干部”不再是唯一选择。在公司上下大力拓展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实践中,很多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也开始垂青技师、高级技师证书,选择走技能人才道路。

探索人才评价新模式,搭建技能人才成长舞台

创新开展“双元制大比武”。技能竞赛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具有广泛基础和优良传统,经过近10年来的不断努力,已形成了规范化、周期性的竞赛制度,每年竞赛7-8个工种,坚持全员普考与竞赛相结合,所有工种轮流练兵,并在江苏省人社厅、总工会的支持下成为省级赛事。通过技能竞赛,全公司共涌现出573名各级技术能手,有力地促进了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为改变单一的技能竞赛模式对技能人才选拔的局限性,自2011年起,在生产技能人员中创新开展了岗位竞赛活动。岗位竞赛是以信息系统中员工日常工作痕迹为依据,将生产人员的工作数量进行标准化积分,名列前茅的选手授予技师和技术能手称号。技能竞赛与岗位竞赛合称“双元制大比武”,其本质是基于“技能考试”与“业绩考核”二元有机结合的一种竞赛组织形式。此举有效地促进员工能力与岗位绩效的双提升,对一流员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构建“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人才评价体系。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技师、高级技师鉴定中,坚持职业能力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起一个由企业负责的工作业绩评定、鉴定机构负责的鉴定考核、评审委员会负责的职业资格评审三大模块构成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多维度科学评价模式。公司制定了《电力企业特有工种业绩评定标准》,由自行编制的114个技能呈现、人才培养、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业绩评定提供了可信度高的量化依据。

为探索先进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方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效率,江苏省电力公司还开展了“电力企业标准化知识题库和智能考试系统”课题研究,完成了20个供电类工种共46396题量机考题库的编写并成功运用3年,为鉴定提供了高效灵活、客观公平的考核手段。

注重政策引导,优先选拔使用双师人才

在针对新进大学生的成才引导上,江苏省电力公司出台文件,鼓励新进大学生扎根生产一线,先学技能,引导他们成为“技师+工程师”型的双师人才。同时,公司提出当管理、技术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优先提拔双师型人才的政策导向。大学生在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向高技能型专家人才发展的同时,也拥有了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资本,双师人才的选拔导向极大地激励了一线大学生磨练技能的积极性,员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可选择的“光明大道”。目前,全公司在产岗位已经拥有1133名双师型人才。

“三个优先”,为人才强企注入不竭动力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困扰国企多年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待遇一体化”的难题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得到较好的解决,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2年相比,公司生产技能人员中高级技师由11人增加到1052人,技师由700人增加到8573人,高级工由3500人增加到6799人,电网主营产业高级工以上人员达生产技能人员的64.7%,并涌现出一大批技能专家和能手。公司拥有部级技术能手9名、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7名、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21名、省技术能手153名,并多次在中电联和国网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中夺得桂冠。

江苏省电力公司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江苏省文明行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并相继成为全国电力行业、江苏省、部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

十年间,从理念到行动,江苏省电力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也为广大电力企业树立了一个卓越的技能人才培养标杆。

附录1. 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员结构详情

截止到2011年底,江苏省电力公司长期在岗人员共40747人。

学历情况:中专及以上学历的职工34446人,占84.5%。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18780人,占46.09%。

专业技术等级情况: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达7976人,占19.57%。其中,高级、正高级职称人数达1970人,占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9.34%。

技能等级情况:2011年公司职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数达13353人,占32.77%。其中,生产技能岗位技师、高级技师人数达9625人,占生产技能人员比例37.66%。

专家队伍:2011年江苏公司各类专家人才达1166人,占2.86%。其中,部级人才7人,国网公司级人才90人,省公司级人才250人,地市公司级人才819人;经营管理类人才65人,技术类人才277人,技能类人才824人。

附录2. 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工人先锋号”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11

说法

“实际、实用、实效”

“工作学习化、培训生产化;生产设备培训化,培训设施生产化”

“整体提升、重点突破”

打造“人人有用武之地”的良好工作环境

温州电力局基于“实际、实用、实效”的实践式培训工作理念,把生产岗位的技能培训重点放在实际技能操作训练上。建立“工作学习化、培训生产化;生产设备培训化,培训设施生产化”的生产培训一体化协同管理工作理念,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设施管理体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法策略是:以巩固队伍基础建设为根本;以提升整体人员技能水平为主,追求培养拔尖人才为辅;以专业职能部门的技术指导为主,培训中心全面投入实训支撑服务为辅;强调基层培训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强调分级培训理念,强调“简单、实效、实用”的实践式培训方式;强调充分发挥“技术能手、高级技师、优秀技术人才”等内训师实施“师徒结对”培训的作用,通过采用“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的培训方式,有选择地重点训练技能尖子,使其成为“精兵强将”;充分挖掘生产一线员工的潜在能力,打造成符合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标准的技能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逐步建成一套符合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生产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打造“人人有用武之地”的良好工作环境,使得一批批的优秀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学以致用,努力追求实效;使得一线员工掌握作业技能要求,把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率、效益、服务水平作为技能培训设施管理方式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企业实际,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的共同目标。

温州电力局创新现场技能“培训授课模式”“设施管理制度”,使得工作、学习变矛盾为融合;明确现场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会做事、做对事、作成事”,其最终目标是:以提升整体人员技能水平为主,追求培养拔尖人才为辅。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必备”的原则,让一线员工平日里在实际设施上反复操作训练;关键时刻遇到“紧急抢修、带电作业、抗台抢险”时,能够做到“任务派得出、人员上得去、事情就能搞得定!”现场岗位培训定向性高位趋同化原则,一切从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现场技能人员进行岗位分层次定向培训,使其理论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达到岗位专业化要求,促进技能人员队伍技能结构逐步趋向目标水平,不断趋向规范化。

创新现场技能“培训授课模式”“设施管理制度”,构建规范化现场培训指标体系。以“简单、实用、服务基层站所”为目的,搭建现场培训授课平台,解决生产一线班组技能培训工作中的“备课难”“出题难”“脱产学习难”“统计管理难”等问题。

现场技能人才培训管理创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构建生产培训一体化协同管理体系,实施技能培训设施的最优管理

首先要在那些岗位人数“多”的专业,或者是“关键”的技能工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组建6个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室,分别是:曹辉变电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海平变电运行技能大师工作室、李琦电网运行技能大师工作、朱民配网(线路及营销)技能大师工作室、阮敏锋电力营销技能大师工作室、应急基干实训基地。以上6个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其专业基本涵盖了供电企业的重要专业的技能培训需求。构建培训管理组织体系、生产协调机制和现场实施策略,以生产设备与培训设备的协同性为抓手,将现场培训与专业管理部门、生产班组无缝对接,从培训和生产计划的编制、培训设施和现场专家的安排、具体授课、培训考核与评估改进等方面实现全面协同,力求实现培训现场化、生产设备培训化、现场专家师资化、工学矛盾最小化的最高境界,做到生产、培训两不误。

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架构

通过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的组织架构:以专业职能部门的技术指导为主,培训中心全面投入实训支撑服务为辅,各基层单位组织实施,依靠6个大师工作室的工作体系完成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的各项具体培训项目的工作。

理顺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工作流程

每年依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培训工作计划,落实各单位《培训、比武、练兵》实施方案。将竞赛、调考责任分解落实到部室领导人和部室专职。各单位均编制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大师工作室开展岗位技能练兵工作精心准备基础训练学习,迎接竞赛、调考、技能鉴定、岗位核定工作。理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工作流程实施培训管理工作。同时利用局域网发挥“实践式教育培训系统”的作用,开展班组培训工作。

搭建一体化协同现场培训授课平台的主要做法

构建一体化协同现场培训工作机制

着手现场培训配套设施的建设,各大师工作室均有网络培训的电化教室及适合开展技能现场培训的设备,实训设备均为生产的备品备件,对16个专业种类的职业技能人员,实施班组实践式培训模式下的岗位练兵、师带徒等培训模式下的培训管理考核工作。

师资配备方面

为6个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聘任131位内训师,将师带徒结对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带新人、专家人才“师带徒”、劳模工作站跨地区培训、标准化岗位技能考前培训、安全技术等级鉴定前培训、班组岗位安全培训、应急基干队伍技能培训、培训师资格认证培训等汇聚成一体化协同现场培训工作机制。通过技术、管理两方面的依托,打造专业现场培训创新模式。

现场培训设施管理创新的具体工作方法及特点

实训设施配置为生产一线的新技术引进服务,做法:借用生产设施的备品备件库设施,为生产一线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实训设施配置为新投运的变电站运行维护做培训,做法:借用基建投产前的大批量设施,为生产一线运维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突击培训。

实训设施配置为技术比武集训服务,做法:在条件允许下,借用基建投产前同类型大批量的设备,配合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促进生产一线运维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如:2012年安排温州市层面的变电检修技术比武,就是依靠借用基建投运前的成套断路器中置柜,进行技术比武。又解决了培训的“资金审批”“设施的利用率”“实训基地放置设备”等困难,实现工学融合相互有机衔接的高效、务实现场培训。

实训设施配置为生产一线做应急储备,做法:借用应急抢修备品备件设施,这种方式适合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生产一线运维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尤其适合一线班组师带徒的培训,如:2009至2010年在中电联的“电网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18名,并获“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周震宇同志,就是在曹辉变电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仿真变电站内进行训练。

实训设施配置费用仅以零借用费加上短程搬运、就位安装费代替,每年仅用10万元的经费就能替代上千万元的设施购置经费的代价。

有计划地分层分类实施“菜单式”现场

培训

培训项目的发起和确立,在培训计划的实施方面,开展分对象、分层次,安排培训内容、时间、师资、设施的“菜单式”培训模式。

师带徒现场培训。针对每位新进、转岗及中级工及以下技能人员,为其选派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师,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培养目标、辅导计划、双方责任,实施过程检查,进行结对培训;并将导师带徒弟的数量、效果以及徒弟学习成效分别纳入个人绩效考核,确保培养效果。

作业前培训。在专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运行、检修、建设、调度、管理等层面的员工,结合大型、复杂及特殊重点工作任务,围绕施工作业方案、作业指导书、安全措施、作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在开工前进行培训辅导,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要求、内容及危险点,保证作业安全和质量。

技术团队课题研究实践式培训。根据专业业务需求,组织师资团队由该专业技术带头人领衔。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站(教学点)实训基地、技能大师(专家)工作站的人才培养作用,依托技术攻关、技艺革新、技改大修等重点工程项目,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攻关为重点,在专业人才层面开展“智能配电网技术团队”“生命线工程团队”“调控一体化技术团队”“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团队”“微网研究技术团队”等技术团队进行工作,使各专业人才快速适应国网公司、省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构建要求和科技战略调整的需要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和能手,确保核心作业能力得到有效传承。

标准化岗位考前培训。结合现场作业岗位技能规范和安全技术等级鉴定标准实施考前培训,针对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技能小竞赛三个环节,利用网络培训、现场作业实际操作培训,完成22个岗位职种全部生产技能人员标准化岗位考前培训任务,实现一线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和考试的“无盲点,全覆盖”。

突出现场安全培训。以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重点内容,借助安全警示教育、事故通报、隐患排查、故障分析、事故预想等培训方式,利用《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开展班组安全学习日活动,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取分散式远程教育和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即远程网络教学和实训基地集中式脱产实训)两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减少员工脱产培训时间,来实现“工学两不误”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是当前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12

关键词:项目管理;环节;应用

当前,在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铁路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对维修养护单位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解决新问题,提高全员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职工教育工作,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工作。然而,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理念在培训中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其理论及方法已在各个行业广泛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探讨项目管理与职工教育相结合,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职工教育的具体做法。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其整体性和系统性管理流程是获得高效培训的保障。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包括:培训需求调查,确定培训内容,选聘培训师资,制定、审批培训方案,审核培训教材,规范培训管理,执行考务规则,培训成绩录入、反馈,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信息归档等“十个环节”。以兰州铁路局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前的培训为例,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需求调查是制定培训方案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方案之前,由培训部门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了解培训的必要性,确定哪些职工需要培训、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例如:为迎接兰州铁路局2015年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兰州电务段领导高度重视,对竞赛的培训需求进行专题调查,从参加竞赛人员的确定、竞赛的组织以及培训手段等方面广泛征求建议意见,最终确定由职教科组织,从车间、段技术大比武中层层选拔出15名技术能手,通过全封闭集中脱产培训,全力备战此项赛事。

2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目标,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如:“新职”及“三新”人员的岗前安全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能力达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班长现代化管理能力培训;新技术、新设备专项培训等。在技能竞赛前的培训中,紧扣竞赛内容要求,以提高学员实作能力为重点,以解决学员自身业务短板为突破口,反复打磨确定培训内容。在理论培训方面,以本工种《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四新”知识、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知识为重点进行集中培训;在实作培训方面,主要涉及车站与区间信号、LKJ车载设备及电子电器设备3个项目的故障处理、模拟试验及数据分析。

3确定项目负责人,选聘培训师资

项目负责人是培训全过程的核心人物,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方案、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及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等。项目完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一般要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职教部门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师资从各专业中精心挑选技术业务强、带徒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担任。此次技能竞赛前的培训得到了段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全段生产和施工任务繁忙的情况下,从各专业中精心挑选6名技术业务强、带徒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培训教师。由职教科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职教科主管工程师担任项目执行人,即班主任。

4制定、审批培训方案

培训班实行项目负责制。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授课师资和培训要求等;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八清”,即:目的清、范围清、内容清、标准清、方法清、进度清、责任清、保障清;制定培训项目计划书,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周密安排,合理制定课程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5审核培训教材

好的培训必须有好的教材。针对每期培训,企业职工教育教材编审委员需组织各专业组教师召开专题会议,严格审核把关,确定培训班教材内容。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核同意,委员会主任批准后实施。针对此次竞赛培训,段教材评审委员会组织各项目组人员召开专题会议,最终确定培训班教材由《维规》、《事规》、《技规》等基本规章、各工种《信号工———岗位培训教材》和“李延红工作室”编制的8种理论、实作教材为主要内容。

6规范培训管理

经过多年的培训,总结出了“四个反复”的特色教学法。1.反复考,考到烂熟于心。采取“每日练习一套题、每晚强记2h、每3天一次大考”的方式,集中学习《技规》、《维规》等专业技术标准,不断强化理论知识记忆,夯实学员理论基础。2.反复练,练到熟能生巧。通过对设备故障点进行总结分析,以及教师设故障、学员相互设故障等趣味教学方式,调动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每个学员都能够成为现场故障排除的多面手。3.反复讲,讲到融会贯通。教练根据学员故障处理过程,既当监考官,又当点评官,对学员个人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随时掌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技术培训。4.反复比,比到眼疾手快。坚持“有比赛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的理念,每日针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ZYJ7液压转辙机、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3种设备,每次2个故障点,要求学员在10min内处理完毕,进一步加快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1个月的培训期间,所有学员遵守培训制度,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反复练习,没有一人请假,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严格执行考勤、听课制度,各专业教练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深入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确保了教学质量。

7执行考务规则

培训班要本着“培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设定考试内容,由授课教师拟题,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制卷。考试采用标准试卷,阅卷人对照标准答案逐题批阅,做到评分标准统一、扣分点清晰。阅卷完毕后交项目负责人统一复核成绩,签字确认,确保试卷批阅的准确性。

8培训成绩录入、反馈

培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将培训成绩汇总,并将成绩作为培训班奖励考核依据。此外,为真实反映培训情况,为今后的培训积累经验,还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学员填写《培训班教学质量测评表》、《学员评课打分表》,对培训质量、班主任工作进行测评,对改进培训工作提出具体建议、意见,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9培训效果评估

测评结束后,由班主任根据测评数据填写《培训班概况报告表》,根据该表内容及培训情况撰写培训班小结,从培训计划兑现情况、培训质量分析、培训特点及经验、存在的不足4个方面认真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目的在于确保培训项目实施质量,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10培训信息归档

项目负责人要做好培训资料的归档工作,作为职工参加培训的凭证,也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培训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培训质量十个环节”,培训完毕后制作培训资料目录,依照目录将培训通知、项目计划书、教材审批表、教学履历书等依次装订成册,完成培训信息归档工作,从而形成PDCA循环,实现培训“十个环节”的闭环管理。本期技能竞赛培训班严格落实“培训质量十个环节”,15名学员在短短1个月的强化培训后,达到了“维修标准如数家珍、故障处理眼捷手快”的效果。2015年9月15~19日,在兰州铁路局2015年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段选派的15名选手参加了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LKJ车载设备、电子电气设备3个项目的竞赛,以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技能,力挫群雄,一共获得了9项冠军,取得了近10年全局电务系统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有力地展示了全段干部职工学技术、练硬功、保安全的精神风貌。

11结束语

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运用于企业培训,将培训质量“十个环节”纳入企业培训,理论结合实际,补充完善培训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科学、有效地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兰州铁路局.现场职工培训方式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5